“轻模式”03:风筝式督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19:55:53

点击下载

作者:邱庆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轻模式”03:风筝式督导

“轻模式”03:风筝式督导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轻模式”03:风筝式督导作者:邱庆剑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7-01ISBN:9787506063654本书由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督导就像放风筝

督导即监督指导,它是一门管理学问。然而,很多管理者都为这门学问头痛。因为这是一门活学问,而不是死学问。

督导之“活”,表现在分寸的拿捏上。

一个人行走在旷野之中,备感孤独,这时渴望有别的人出现。一旦有别的人出现,并迅速向你靠近时,欣喜之余你又可能产生危险感,担心这个人伤害你。这是人的正常心理。人在职场,也是这样的:如果长时间不被过问,员工会产生失落感,但被过问得太频繁,员工又会感到紧张,甚至认为你不信任他,这就不利于其能力的发挥。更糟糕的情形是,长时间不过问你的团队,团队就散了乱了,失去了战斗力,于是,你发起运动式的“过问”,团队一下子变得谨小慎微,失去了创造性与活力,这就是通常说的“一放就乱,一抓就死”。

如何拿捏督导的分寸呢?“风筝式督导”可以帮助你。放风筝,是分寸拿捏最形象的诠释。

风筝之所以上升,是因为扬力,而扬力来自于风力和牵引力。在这三种力量作用之下,风筝得以上升并平衡飞行。风力是外在条件,牵引力则是利用外在条件达到平稳飞行的手段。牵引力通过线来实现,并通过线的抽放来调节。如果说员工是风筝,那么,管理者就是放风筝的人,员工和管理者共同的目的,就是在天空中展示风采,创造一道亮丽的风景。

风筝在天上,放风筝的人在地上。这是距离的“分寸”。

提线传递的牵引力要适中。这是力度的“分寸”。

风筝与放风筝的人之间,有且仅有一线相连。这是“渠道”的分寸。

在职场,成功的督导工作也需要把握上述三种分寸。与你的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让下属产生孤独感,也不要产生危险感;督导力度适中,蜻蜓点水解决不了问题,越俎代庖则不仅累死自己还培养不了下属。至于渠道,不要花样百出,用指标考核就足够了。

基于放风筝与督导的这种形象的关联,我们推出了“风筝式督导”,它是“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述了风筝式督导的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和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并介绍了督导中的一些重要理念。

督导难不难?对很多管理者来说,是比较难的。

放风筝难不难?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容易的,几岁的孩子都游刃有余。“风筝式督导”将督导与放风筝结合起来讲述,将虚无的分寸拿捏具体为一些可操作的工具,从而解决了令管理者头痛的督导问题,让督导变得像放风筝一样容易!“风筝式督导”已经在部分企业推行,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效果十明显著,理论和方法体系均已经较为完善,具备以图书的形式广泛传播的基础。这本书的问世,承载着出版社老师和编辑的辛勤劳动,同时,也需要管理实践与咨询界的呵护。

当督导就像放筝时,不仅容易,更是一种怡情的乐事。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管理工具,“风筝式督导”将和“轻模式”中的其他模块一样,给予管理者实实在在的帮助。第1章新经理的苦恼1.1 升职了

A公司是一家有4千多员工的中型企业,生产销售建筑机械和石油机械。前几年,市场销售情况不错,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近几年,市场疲软,许多问题一下子暴露出来了。

为了强化管理,老板提拔了一批年轻干部。

王小云是被提拔者之一。他被提拔为设备部经理,不是因为他管理水平有多强,而是因为他业绩突出。被提拔之前,王小云是设备部一名技术主管,在设备管理方面做得不错。老板把原来的设备部经理调到了另一个分厂做厂长,提拔王小云坐到了经理位置。

升职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王小云兴奋了好几天,走起路来,都比原来更有精神了。

可几天过后,他的苦恼也来了:因为管理不当,他和下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王小云试图改善管理。他先是买来一大堆管理方面的书籍,没日没夜地阅读、消化,然后应用,但几乎没有效果。然后,他又去向多位职业经理人请教管理艺术,也向管理学教授们请教,建议倒是得到不少,但效果也不明显。

王小云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现在这种状况,否则不出两个月,部门就会一团糟,到时,他首先会面临着“下课”。好不容易升上来了,再跌下去,跌倒的可不仅仅是面子,还有信心和他在老板心目中的“定位”——老板可能会认为他不适合做经理,永远也不会再提拔他了。1.2 下属竟然不知道该做什么

上任以来,已经发生过多次这样的情形了:明明清清楚楚地下达了指令,但下属竟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小张,给我做一份公司设备分析报告。”有一天,王小云——我们现在该称他王经理——对小张说。

小张答应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交给了他。效率挺高的嘛,王经理当时还有点高兴,但慢慢看下去时,却失望了,甚至很生气。

王经理想要的分析报告是这样的:公司有多少设备,原值多少,折旧多少,净值多少,运行状况是怎样的,使用年限分别是怎样的,哪些需要更换,更换的投入产出分析等等全方位的信息。但小张交来的,只是一份设备明细清单而已!“你没有要求这么多信息啊!”小张感到很委屈。

王经理觉得小张说得有道理,事前他交代得不详细。于是,他把信息方面的要求说了一遍,让小张重新去做。

然而,几天后,小张交来的报告还是令他失望至极。虽然分析范围扩大了,信息更全面了,但无论条理还是数据的准确性,都达不到要求。

失望之余,王经理只好亲自来做这一份报告,加班加点足足忙活了一个星期。

还有一件事情让王经理记忆深刻,那就是让小李做设备供应商调查的事。

公司准备采购几台空压机,王经理让小李调查一下供应商信息。吸取以前的教训,这次,他特别详细地交代了信息范围:供应商规模、公司性质、经营年限、产品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其他使用者的评价等。

几天后,小李的成果交来了:一大叠纸,差不多上百页!小李先是打开多家供应商的官方网站,然后把相关网页复制下来,再打印出来。

看到这么一堆“信息”,王经理简直哭笑不得。他当即批评了小李,但小李显然不接受他的批评,接下来的工作总是带着情绪去做。

王经理很苦恼:到哪儿去找到一点就通、一说就心领神会的员工呢?他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员工,前任经理在时,他总能很快领会经理的意思,并且做出来的工作总是符合经理的意图。1.3 指导成了不信任

王经理是一个做事很细致的人,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

管理是需要授权的,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势必做不好管理工作。这样做,不仅管理者自己累,被管理者也累,工作思路和进度常常被打乱。

王经理上任不久,员工对他的这种风格就有了怨言。大胆一点的员工,会半开玩笑对他说:“领导,您太辛苦啦,这些小事,交给我们就是啦。”胆小一点的员工,什么也不说,经理你要过问,你就亲自来做,我乐得做旁观者。

渐渐地,部门上上下下,就王经理一个人最忙了,很多员工没事做。

事无巨细亲自过问,已经严重影响了王经理的工作。糟糕的是,他还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对别人做的事,都不怎么放心。

因为不放心,便总是要去指导员工该如何如何做。员工的工作,当然需要管理者指导,但事事都去指导,指导得太频繁,就成了打扰或干扰了。

受打扰或干扰的员工,在心中还会产生一种念头:经理不信任我!这种念头对员工的伤害相当大。如果说管理者对下属的情感分四个层次:忽视、平淡、喜欢、信任,那么,信任是最高层次的,它超过喜欢。只有当一名员工感到被信任时,他才会激情满怀地工作,才可能全身心地工作。“你这是明摆着不信任我嘛!如此不信任,还用我干吗?!”有一天,一名员工终于忍不住冲他嚷起来。

王经理心里也很委屈:我这不是一片好心吗?还不是怕你工作出偏差吗?1.4 信任,工作却偏离了方向

王经理和一位资深经理人交流了信任问题,他意识到了信任的重要性。但是,如何信任,他并没有理解透彻。他简单地认为:少管,就是信任。

王经理管得少了,员工们对他的评价反倒高了。他也比以前轻松了,找到了做领导的感觉,认为自己掌握了管理的秘诀。

然而,好景不长。半个月后,更糟糕的情形出现了:部门所有工作都出了问题,要么被拖延着根本没做,要么在做但进度严重滞后,要么质量打了很大的折扣,要么执行方向发生了严重偏差。

到底是怎么了?管得多了,叫不信任;管得少了,却又乱了。1.5 优秀员工总是悄悄地离开

上任的第四个月月初,总经理找王经理做了一次深度谈话。

这次谈话的内容,重点并不是指出王经理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关于管理不足的谈话,已经进行过多次了——这次谈话的重点,是关于人才流失问题。

王经理上任以来,部门人员进出率迅速提升,8个老员工走了4个,其中3个一直是非常优秀的。虽然补充的5个新员工也不错,但部门整体员工水平明显下降了。“这是怎么回事?”总经理问。

王经理说不出个所以然。三个月里,他的确多次批评过员工,有时批评方式和语言不恰当,甚至伤害了员工。但是,对于那3个优秀员工,几乎就没有批评过。这3个员工的工作,也出了一些状况,但王经理只是和颜悦色地提醒了一下。

总经理和他谈了几个小时,也告诉了他许多管人的道理,但他始终没有找到答案。他们为什么离开?就薪水和福利而言,部门的薪水和福利不比其他部门差,工作环境不错,工作强度也不算大。

过了一些日子,王经理无意中听到员工的一点点谈话。有一名员工说:“在王经理手下,做得不好要挨批评,做得好则要被忽视。”

这句话,让王经理找到了一点头绪。的确,做得好的员工,他几乎就没有关注过。第2章放风筝的管理学家2.1 工作不顺,生活也会一团糟

在通常情况下,工作不顺利,生活也就会一团糟。

在升职之前,王经理通常可以准时下班,常常可以陪家人陪朋友,生活过得很闲适,甚至可以每个周末带着老婆孩子到不远的地方自驾游。

升职之后,生活完全乱了套。每天早出晚归,周末还常常加班,先是孩子提出抗议,接着老婆也深为不满,最后朋友也几乎把他晾在了一边。因为太疲惫,生活情趣大减,因为心里烦躁,失去了往日的平和,常常和人吵闹,对老婆孩子也失去了耐心,动不动就横眉冷对大吵大嚷。“你不再是我爸爸!”孩子说。“你变成了恶魔!”老婆说。“孩子,你怎么了?”父母说。“你升官了,不想和我们一起混了?!”朋友说。

升职前,他的电话每天晚上9点准时关机。升职后,他的电话一天24小时开机。工厂里是三班倒,设备一有问题,就得找他。因为工作状况不好,老板和总经理也老是“惦记”着他。他的电话常常在三更半夜甚至凌晨响起,老婆不堪打扰,严重睡眠不足,最后两个人只好分居了。

升职了,薪水是涨了不少,可失去的,也不少啊!2.2 儿童节

明天是六一儿童节。王经理的孩子是个男孩,小学六年级,快十二岁了,进入初中,就不再过儿童节了。这最后一个儿童节,应该好好过一下。王经理决定,明天休假一天,何况明天还是星期六。

他特别准时下班了,大约下午6点半时,他开车经过家对面的河滩地。那里的河滩地很开阔,有许多小朋友在放风筝,也有一些成年人在放,空中龙飞凤舞。卖风筝的小贩不少,一排排五颜六色的风筝在风中轻轻摆动,让他想起藏族地区挂在山坡上的经幡。“明天陪儿子放风筝!”王经理心情忽然愉快起来。

回到家里,老婆和孩子很诧异,表情像是看到了外星人。“怎么这样看着我?”他问。“你今天下班太早,我还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孩子说。“不是幻觉!儿子,过来让我抱抱!”他说。

孩子没有动。“我明天休假。”他很高兴地说。

孩子摇摇头:“我不信。”“真的!我明天陪你放风筝,高兴不?”他说。“真的?!”儿子愣了几秒,突然跑过来,像猴子一样往他身上爬,“老爸真好!”

他听着儿子的话,心里酸酸的:唉,这经理当的……

儿童节这天,河滩上的人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许多孩子都是由家长带着一起来玩的,空中的风筝几乎可以用“拥挤”来形容。

王经理带儿子选了一个老鹰风筝,然后找到一片人稍微少一点的地方,开始放风筝。

风筝,王经理小时候是放过的。一个人拉着线在前面跑,一个人托着风筝,跑的人跑出一定距离后,托风筝的人放开手,风筝就慢慢飞起来,随着风筝高度增加,跑的人慢慢放出手中的线。

理论上说是很简单,可实际操作并不容易。这一天风力很弱,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能把风筝放起来,或者没有放到足够的高度。孩子在前面跑,王经理托着风筝,可试了好几次,风筝都在几秒钟内就一头栽了下来。

孩子跑得汗都出来了。“再试。”王经理说。

可在这节骨眼儿上,电话响起来了。一看,是部门里一个员工打来的。犹豫片刻,他还是接听了。“王经理,三分厂一台铣床出了故障。”小陈在电话里说。

如果是平常,王经理会亲自去现场解决,可今天不成啊。他想了想说:“你先下去看看吧,看能否处理。”

挂了电话,王经理脑子里就老是想着铣床的事,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老爸,你专心点好不好!”儿子发现了他的状态,提出抗议。

他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努力将脑子里的铣床赶出去,可越是努力,风筝越是不听话。2.3 风筝像人一样“我们休息一下吧。”王经理对孩子说。“好吧。反正你现在也不在状态。”儿子有些生气了。

父子俩并排坐在河滩地上,看着满天的风筝,当看到飞得又高又平稳的风筝时,儿子便会由衷地赞叹一番,语气中充满了羡慕。“爸爸!长龙!快看长龙!”儿子突然大叫起来。

在离他们500米开外,一条长龙风筝正在慢慢升起来,平平稳稳地升起。这个风筝约有30米长,其他风筝一下子显得很渺小。“风力这么小,这么长的风筝,怎么放得起来啊?”王经理说,像是问自己,又像是在问孩子。“人家在专心放嘛。”儿子没好气地说。

这应该不只是专心那么简单,王经理心里想。他循着风筝望过去,是一位老人在放那风筝。老人选了一片人很少的地方。那里之所以人少,是因为在河滩地的边缘,紧挨着一片建筑工地,不方便跑动。老人旁边还有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过了一会儿,老人把风筝放到了差不多300米高,超出了所有的风筝时,他把手中的线交到了孩子手中,自己则坐在地上,悠闲地看着满天的风筝。“我们过去看看。”王经理提议。“好的。我们去学习学习。”儿子说。

走近时,王经理觉得老人有些面熟,但怎么也想不起在哪见过。老人六十来岁,穿着一身运动装,但从神态、气质上看,都不像是一个运动员出身,而更像是一个知识分子。“您好!老先生。”王经理很客气地和老人打招呼。“您好!”老人也很客气。“您的风筝放得真好!”他赞叹道,诚恳地。“还行吧。”“您应该放很多年风筝了吧?”王经理想请教放风筝方面的技能。

老人呵呵一笑,指着孩子说:“哪里有啊,我孙子六岁时,我开始放风筝,今年他才九岁。”

王经理的儿子已经和老人的孙子交谈起来了,看来谈得还不错,现在的孩子交际能力可真强。“我想知道,这么大的风筝,怎么才能放上天?我一个小风筝,都飞不起来。”王经理说着,指了指自己那个躺在地上的风筝。“哦,这个……风筝是有情绪的,你首先得了解这一点。”老人说。“风筝有情绪?你是说像人一样?”“是啊,风筝像人一样,有情绪,有喜怒哀乐。放风筝是一场交流,是一种管理,像人与人交流一样,像管理人一样。”

王经理一下子有点理解不过来,但他显然对此十分感兴趣。他想到了自己的工作,自己在管理上一团糟,不正是缺乏对员工喜怒哀乐的了解吗?“先生,我们能详细交流一下吗?”王经理说。“你感兴趣?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老人问。“我在一家企业做经理。我忽然觉得,放风筝的原理,或许对我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老人有些犹豫。“不会耽误您太长时间的。”王经理赶紧说。“我今天的时间属于孙子,而且,我历来不在休息时间讨论工作。不如这样吧,我明天恰好有一堂课,是关于管理的,在课堂上,我会详细讲述放风筝的原理,我以私人名义邀请你参加。”老人说。“那太好了!请问在哪里讲呢?”“在光明财大讲演厅,你来时,说是我邀请的,就不用给门票了。我的名字叫卫理,说我名字就成。”“卫理!”王经理惊诧得合不拢嘴。难怪自己觉得面熟,眼前这位就是当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卫理啊!他的照片,常常出现在财经杂志的封面上!真是太荣幸了!

老人看到王经理的表情,微笑了一下:“你一定可以在课堂上找到你要的答案!把工作放一边去,今天,我们就尽情地放风筝吧!”

王经理抬起头,发现儿子已经把风筝放上天了,老人的孙子在一旁指点着他。第3章第1节课:( )目标+( )行为=( )结果3.1 管理课开始了

王经理一直想听卫理老师的课,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这次如此幸运,能够得到卫理老师的邀请,他当然要去听。第二天一早,他就到了会场。在会场门口,当他说自己是受卫理老师邀请而来时,接待人员眼中充满了羡慕,非常客气地把他送进会场,并在第一排给他找了一个座位。

来听课的,大多是企业界的经理人。卫理老师虽然是本地人,却很少在本地授课,听他讲课的机会非常珍贵。王经理悄悄地向身旁一位经理人打听了票价,每张票价竟然高达两万元!

在主持人做了简短的开场介绍后,卫理老师神采奕奕地走上了讲台。他不再是一身运动装,而是西装革履,显得很儒雅。台下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王经理准备了笔记本、笔,还准备了录音笔。真该感谢接待人员,给他找了一个第一排的座位,这样更方便录音。

卫理老师走到讲台后面,面对观众,示意掌声停下来。掌声停下来后,他声音洪亮、表情热烈地与大家打招呼:“朋友们,大家好!”

台下又是热烈的掌声。

卫理老师敲了一下笔记本电脑键盘,讲台左侧的屏幕上出现一张图片:图3-1 管理层次“在座的朋友中,有很多是职业经理人,担任着管理工作,在单位的管理层次中,属于中间层次,即管理层次。”卫理老师说着,用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图片,“居于这个层次的朋友,负有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督导,即监督和指导执行层完成任务,以实现经营层的决策意志。我们今天这堂课的主题,就是如何做好督导工作!”

台下又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管理督导,属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了,作为管理学家,卫理很少讲具体的事务性的课程,这不得不让人们感到兴奋又好奇。“我原本打算今天讲一些我在管理方面研究的一些最新理论,但昨天我带着孙子去放风筝的时候,碰到一个朋友,他希望知道放风筝与管理工作之间的共同之处。于是,我决定今天讲一些对大家的具体工作更有帮助的东西。在座的朋友中,有人放过风筝吗?放过风筝的朋友请举起手来。”

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卫理老师看了看台下,笑着说:“我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风筝式督导’!”3.2 风筝是有情绪的“朋友们,当你们买回一台电脑时,它有使用说明书吗?”卫理老师问道。“有!”台下很多人回答。“当你们招聘一名员工时,他有使用说明书吗?”

台下很多人笑起来,也有人大声说:“没有!”“为什么没有?”

没有人回答,有人还在小声议论。

最终,卫理老师自己说出了答案:“因为人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是有情绪的,有喜怒哀乐的,他的行为不可能用一纸文字固定下来。”

台下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说过,我今天讲的是风筝式督导。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风筝都是有情绪的,何况有血有肉的员工。当你粗鲁地对待风筝时,风筝就飞不上天,或者即使飞上去了,也会很快栽下来!作为管理者,我们常常忽视了员工的情绪,我们把他们当成了一台有使用说明书的机器,我们犯了很多错误。”“充分认识并承认员工是有情感的个体,尊重他们,体谅他们,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双方经过讨论,形成双方都认可的最佳执行方案,这是督导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实施风筝式督导的第一项准备工作。”卫理老师接着说。管理者常犯的错误

错误1:我们总是在自己需要时,强制员工执行自己的意志,而忽视了当时员工的情绪正处于不佳状态。

错误2:我们总是要求员工应该这样做那样做,而忘了听听员工的意见,也许员工脑中的方法比我们提出的好一千倍。

错误3:我们在下达指令时,常常把员工视为了干活的工具,甚至缺乏对他们的体谅和尊重。3.3 找到合格的风筝,并研究它

这时,台下有人举起了手。卫理老师示意他说话。“如果风筝本身就有问题,怎么办呢?”这个人问。“如果风筝本身有问题,我们就要修理它,如果经过修理,还是不具备飞行条件,我们就应该淘汰它了。”卫理老师说,“您这个问题,涉及了我们实施风筝式督导的第二项准备工作。”

王经理听到这里,禁不住在脑子里把自己部门的员工过滤了一遍,他发现有些员工是有问题的,至少是有些缺点和短处的。但他此前在下达工作指令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而是简单地一视同仁地把这些员工看作“执行者”,彼此没有差别的“执行者”。

卫理老师在继续说:“我们的第二项准备工作包括两项任务,一是找到我们的风筝,二是研究每一只风筝的特点。风筝有风筝的结构和属性,你不能把一块钢板当做风筝。在这方面,职业经理人通常不会犯太严重的错误,他们在招聘员工过程中,都知道按一定的标准来甄选。但是,在研究每一个员工的特点方面,经理人却常常做得不够。我想问在座各位,你们了解每一名直接下属的个性和特点吗?”

台下有稀稀疏疏的回答声,大多数人承认没有认真研究下属。“那么,我再问大家,你对员工的了解,胜过对你的孩子的了解吗?”卫理老师说。

台下一片寂静,显然,没有谁对员工的了解,胜过对自己的孩子的了解。

卫理老师轻敲键盘,屏幕上出现一行字:

要像了解自己的孩子那样,去了解你的员工。

王经理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虽然近几个月来,和孩子的交流很少了,但他对孩子还是相当了解的,知道他的个性,知道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知道他处事的风格等。为什么如此了解?因为他爱自己的孩子。而他对员工,并不怎么了解,因为他并没有在员工身上投入多少感情,在他眼中,员工是“执行者”,如果能够找到一台机器替代这些员工,他宁愿要一台机器。

一阵热烈的掌声把分神的王经理拉回到会场上,只听卫理老师正在说:“不同种类的风筝,其特点是不一样的,放飞的技法也有差别。即使是同类风筝,因为规格大小不同、骨架轻重不同、翅膀材质不同,放飞技法也有不同。员工,更是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我们下达工作指令时,必须考虑员工的差异性。指令可以是一样的,但因为执行者不一样,就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3.4 提升你在下属心中的形象

王经理想起两个月前,他安排部门的小金和小赵分别做一份设备投资回收周期分析,小金负责一、二、三分厂,小赵负责四、五、六分厂。

虽然工作一样,但做出来的结果却相去甚远,小金做得很好,而小赵做得很差。当时,王经理认为小赵敬业精神不够,现在想起来,才发现原来小金学过财务,而小赵没有学过。这样的分析工作,小金是能够胜任的,而小赵显然是不能胜任的。

责任不在小赵,而在于王经理本人对小赵的专业知识不够了解。风筝式督导的三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充分认识并承认员工是有情感的个体,尊重他们,体谅他们;

第二项:找到合适的员工,并充分了解每一个人的特点;

第三项:提升你在下属心中的形象。“在座的朋友,你们了解自己在下属心中的形象吗?”卫理老师问。

有的人很自信地说了解,有的人说不了解。“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90%的职业经理人对自我形象的认知,与下属对他们的形象的认知相去甚远。在员工的心中,管理者分为三个类型:恶人型管理者、平衡型管理者和好人型管理者。”卫理老师说,“在这三种类型的管理者当中,你们愿意做哪一种呢?愿意做第一种的人请举手。”

全场共300人,没有人举手。“愿意做第二种的人请举手。”

很多人举起了手,主持人统计了一下,大约是120人。“愿意做第三种人的请举手。”

更多人举起了手,主持人统计了一下,大约是160人。

卫理老师笑了笑,说:“其实在这三者当中,第二种才是最佳的选择。”三种类型的管理者

恶人型管理者:不管对与错,不管公平与否,始终站在维护单位利益的立场上,不考虑员工的利益和感受,强制性要求员工执行上级的意志,其形象类似于“爪牙”。对这种管理者,员工通常抱有敌意,采取对抗或远离的方式对待。

平衡型管理者:既维护单位的利益,也维护员工的利益,客观、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既是单位的利益代言人,也是员工利益的代言人。他们不会强制员工执行,而是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让员工认识到应该执行,执行了对单位对员工都有好处。对于上级明显不合理的要求,他会提出修正建议,如果上级不修正,他会再次与员工沟通,让员工作出牺牲去执行。这样的管理者,有时会被员工误解,但最终他会获得绝大部分员工的拥护。

好人型管理者:总是无原则地站在员工利益说话,背着上级时甚至恶意攻击单位,以表示自己和员工站在同一立场。员工真正有困难时,他又无法提供帮助,但他把责任推到上级或单位身上,表示自己努力了,但上面不同意。这样的管理者,刚开始能够受到员工的欢迎,但时间一长,就没几个员工把他当回事了,甚至还会欺他软弱。“尽管平衡型管理者才是最佳选择,但你们可能一直做着‘恶人’或‘好人’,自己却不知道。”卫理老师说。“那怎样才能知道呢?”有人举手提问。“通常采用调研的形式。先与员工沟通,诚恳地表达你想改进管理和改善个人工作风格的愿望,请他们给你提供帮助。然后,给他们发放你的‘形象评价表’,这个表不具名,并且最好让大家以打印形式投入意见收集箱,因为有些员工会担心自己的笔迹被上司认出而不敢说真话。”卫理老师点开电脑中一张表格,并投影到屏幕上。

台下的人赶紧把这张表画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王经理不仅画下来,还用手机拍了下来。

估摸大家把表格画下来后,卫理老师继续讲述:“只有下属认可你的形象,接受你的形象,喜欢你的形象,他们才可能认真地执行你交给他们的任务,你的督导才能产生作用。从‘形象评价表’的要素,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管理者的形象,不仅仅包括他的外在形象,更包括他的内在形象和工作形象。内在形象是基础,它是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外在形象是内在形象的载体,是内在形象的外在表现。工作形象又是什么呢?它本质上是个人内在形象的一部分,是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修为,包括敬业、勤奋、沟通、合作、帮助、关怀、友爱等。提升你在下属心中的形象,就需要从内在形象、外在形象、工作形象三个方面去着手,这三个方面的形象,又是你个人魅力的基础。当你拥有了强大的个人魅力,员工不仅会听你的,还会崇拜你。当你身边围着的都是崇拜你的‘粉丝’,你还愁督导难吗?”

听到这里,王经理想起了公司的总经理。总经理就是一位具有强大个人魅力的人,很多下属都崇拜他,对于他的指令,下属们总是全力以赴地去执行,如果能够以最满意的结果博得总经理一句赞赏,下属甚至会兴奋许多天。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公司在市场上遇到一点危机,为了应对,总经理要求大家中秋加班。倘若是老板来提出这一要求,很可能怨声一片,但总经理提出要求时,大家却欣然接受。“加班,没问题!因为是总经理要求的!”很多员工这样说。

平日里,也常常能够听到“因为是总经理要求的”这句话。总经理,就是理由,此外不需要任何理由。3.5 三个基本原则

王经理心中想着员工们对总经理的崇拜时,卫理老师已经讲到了风筝式督导的三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保持最佳距离

原则二:把握最佳干预分寸

原则三:抓住最关键因素“我们先看第一个原则吧。”卫理老师说,“风力大小不同,风筝放飞的最佳高度也不一样,但始终是有一个最佳高度的。这个最佳高度,也是风筝与放风筝人之间的最佳距离。关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最佳距离,有哪位朋友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卫理老师话音刚落,台下就有很多人举起了手。“如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距离太近,甚至过于亲切,很多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就会变得没有原则。”一名经理人说。“如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距离太疏远,被管理者又会认为自己受到了冷落,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另一名管理者说。

卫理老师充分肯定了两名经理人的看法。

王经理还没有机会说过话,他高高地举起了手。卫理老师看到他了,请他站起来,并用目光鼓励他。“可是,什么样的距离,才是最佳距离呢?”他问。“问得非常好!”卫理老师说,“所谓最佳距离,就是保持彼此的工作友谊,但不超越这种友谊。这样解释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因此,我常常建议经理人用‘关心下属的频率’来丈量自己与下属之间的距离。这里有一个工具表单,可以供大家参考。”表3-1 关心下属计划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