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关系透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15:10:08

点击下载

作者:苏华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战后国际关系透视

战后国际关系透视试读:

内容提要

《战后国际关系透视》是作者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的多年教学中的知识积累和观点思考。它既基本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的面貌,又不是简单地按照《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体系编写的教材,而是作者对该门课程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因此有关章节具有相对独立性。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两大阵营的对抗与斗争、60年代的国际关系——两大阵营的分化、苏美争霸及国际格局的多元化——60年代至80年代的国际关系、90年代以来的国际关系——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东问题、国际反恐问题、当代全球问题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本书非常适合作为从事战后国际关系研究的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编者的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战后初期,美国试图独霸世界,推行冷战政策,组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在战后初期展开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全方位的对抗与斗争。进入20世纪60年代,苏联走上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但是60年代美苏争霸态势是美攻苏守,进入70年代后,由于越南战争严重拖垮美国的经济,美国实力大大下降,而苏联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因而7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60年代的美攻苏守转变为70年代的苏攻美守。苏联在全球范围内发动大规模进攻,这一进攻势头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正是从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不稳,加上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又极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这一现实背景出发,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由于苏联的全球战略进攻行为严重拖垮了本不发达的苏联经济,加上70年代开始的国际格局多元化趋势的冲击,美苏争霸格局到80年代末走向结束。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战后持续了45年(1945~1990)的冷战格局不复存在。

冷战时代结束后,一方面,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另一方面,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外交,试图建立单极世界,从而使本应缓和的国际局势又有所加剧,中东巴以矛盾未解决,又增加了伊拉克问题和阿富汗问题,以及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等许多问题,美俄关系发展极不顺利,冷战影响仍然存在。与此同时,影响当今世界和谐、健康、快速发展的粮食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疾病问题、冲突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自然灾害等许多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开放,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是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要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战后国际关系透视》是作者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的多年教学中的知识积累和观点思考。它既基本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的面貌,又不是简单地按照《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体系编写的教材,而是作者对该门课程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因此有关章节具有相对独立性。

由于时间和篇幅有限,以及本人的学术水准的关系,本书所涉及的许多问题的深入分析还不够,还有许多方面的内容没有展开,甚至没有涉及。一些观点还需与同行及前辈交流与商榷,敬请专家、学者指正为盼!反恐与世界环境方面的有关材料来源于前辈、专家、同行的出版文献,在此表示感谢。

另外,还要十分感谢出版社,感谢对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责任编辑同志,感谢我的同事刘宏佺教授、何兆华教授、王西安教授对本书出版的关心和支持。编者2012年7月

第一章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两大阵营的对抗与斗争

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出现

(一)战后初期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美国历史的简要回顾:美国在19世纪还只是个地区大国。“门罗主义”对19世纪后期至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外交影响很深。詹姆斯·门罗于1817~1825年任美国总统,他在任期间根据当时美国的实力影响,提出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基本外交方针和外交口号。此言有两层含义:一是讲给欧亚列强听,欧亚列强不要到美洲来插手美洲事务;二是以美洲霸主的身份讲,美洲实质上是美国的美洲。此后,在19世纪很长时期内,“门罗主义”深深影响几代美国总统和政府,坚定地维护美国在美洲的利益。当二次世界大战到来之际,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德、意、日轴心形成,欧亚两大战争资源地出现,人类和平面临严重挑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美国朝野开始对传统的“门罗主义”提出置疑,特别是二战爆发后,美国一部分新政人士主张参与世界大战,因为它是给美国由地区大国变为世界大国的绝好机会。但是,由于信奉门罗主义的传统势力很强大,反对美国参与世界大战。“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在徘徊与犹豫,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美国海外最大海军基地珍珠港得手后,美国损失惨重,美国国内才结束了外交争论,决定放弃门罗主义,积极参与世界大战。实践证明,美国参与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美国成为二次世界大战的唯一大赢家。二战结束时,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而且是头号世界强国。地区大国变为世界大国、世界强国的美梦完全实现。1.战后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目标与计划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确立世界霸权的目标是以欧洲为重点,领导所谓的“自由世界”,争取广大的“中间地带”,反对和消灭社会主义。

为实现上述目标,美国拟定了通过建立三个组织作为框架,为其服务来谋取世界霸权。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早年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关于联合国,美国认为实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制度,反法西斯战胜国中贡献最大的五国——美、苏、英、法、中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担负特别重任。美国的如意算盘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美方可以掌控四国(四票)对付战后已成敌对关系的苏联。苏联对此不满,提出安理会实行一票否决制,美方无耐,只好同意。这样,联合国安理会在做关于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重大决议时,必须实行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才能形成有国际法效力的决议,只要有一国反对(弃权票除外)就不能形成决议。但美国认为,英、法、中总是会站在自己一边(注,1949年前的中国是美国的盟友)。

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其章程规定,谁在两大金融机构投资最多,谁的发言权就最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最强,不言而喻,美国在两大金融机构发言权最大。由于美国经济实力最强,两大机构的章程还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即国际贸易结算用美元代表黄金,而且规定了一盎司黄金(28.3495克)=35美元,这就是战后初期在世界金融体系中起作用的著名的国际固定汇率机制。由此可见,美国通过建立上述组织及其运转,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操控世界政治与经济,为其霸权服务。2.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条件

战后美国之所以有谋取世界霸权的目标与意图,是因为美国具备了称霸世界的条件。战后初期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三强”国家。

首先,其经济实力最强大。经济实力的强大具体表现有三:一是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二是对外贸易额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三是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的72%,占整个世界的一半。在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欧洲几乎到处是废墟,饥肠饿腹的人们等待着食物和衣物时,唯独在美国到处是剩余物资,经济繁荣。

其次,其军事实力最强大。军事实力的强大体现在美国军队总数在战后初期膨胀到1200万人,这一规模只有苏联有,而且陆、海、空军装备齐全而精良,尤其是海军拥有庞大的航母舰队,空军有众多的大型远程轰炸机、战斗机、加油机和预警机等。特别是1949年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战争虽然结束,但人们还没有从美国给日本投掷的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灾难的恐慌中解脱出来。

第三,其政治实力最强大。政治实力取决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美国政治实力的强大主要体现在国际地位高,影响力大。战后初期,美国在欧亚等世界各地的28个国家驻有军队,在全球各地建立了480多处军事基地,星条旗到处飘扬。3.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方式——冷战政策的出笼

美国实力虽然十分强大,但在谋取世界霸权的方式上十分讲究策略,这可能也是汲取二次大战的教训吧。美国之所以采取冷战(而非热战)方式谋取世界霸权,作者分析原因有四:一是美国要谋霸,必然将自己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及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处于敌对状态;二是战后苏联也发展成为世界军事、政治强国;三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俄罗斯民族不易被征服;四是战后国际形势主潮流是要和平、不要战争。因此以上四点决定美国要谋霸,必须采取冷战方式进行。1947年乔治·凯南的8千字电报和丘吉尔的富尔顿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时代的到来。

(二)战后初期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行动

1.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援助希腊和土尔其的外交行动,因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提出而得名。之所以要援助希腊、土尔其,首先是因为希腊和土尔其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希腊和土尔其位于欧亚洲结合部,扼守土尔其海峡,控制黑海出入地中海的交通要道,是牵制苏联海军南下的重要通道;其次,希腊和土尔其国内局势不稳,尤其是希腊二战结束时,国内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同政府军作战,且共产党力量大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之势。美国通过军援,既打击了共产党力量,又控制了希腊和土尔其,还解决了美国资本家企业的剩余物资的出路问题,达到一箭多雕之目的。杜鲁门主义实施的结果是把希腊和土耳其牢牢拴在了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战车上。2.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援助西欧的计划,因时任国务卿的马歇尔将军在1947年6月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对欧援助的演说而得名。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是因为西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欧是人类近现代文明的摇篮和堡垒,是资本主义国家群居的地方,战后初期又是与苏联、东欧对峙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美国的经济援助不仅解了西欧经济恢复之急,还缓解了国内资本家剩余物资的压力。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把西欧牢牢拴在了自己谋取世界霸权的主战车上。3.建立北约

1949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建立的由美、英、加、法、比、荷、卢、丹、挪、冰、葡和意12国签字组成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军事上武装西欧,对抗苏联、东欧的军事集团。北约组织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部署已经初步完成。4.实施“第四点计划”“第四点计划”因杜鲁门总统1949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新一届总统发表的施政演说中其外交政策的第四个方面而得名。它是美国所谓援助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计划,实质上是美国在战后推行新殖民主义的表现。旨在通过“军援”和“经援”,拉拢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其马前卒。“第四点计划”推行的结果主要是美国在拉美地区有一定效果,巩固了美国所谓“后院”的地位,但美国的“第四点计划”在亚洲遭到了可耻失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别了,司徒雷登!5.新月型包围圈的形成

上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等行动的实施,美国完成了新月型包围圈的欧洲部分,随后在亚洲通过1951年与日本签订安全保障条约,1953年与韩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与中国台湾签订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直到1955年在中东签订“巴格达中央条约”等,美国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建立起了从欧洲到亚洲的反苏、反中、反社会主义的所谓“新月型”包围圈。新月型包围圈的形成,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的,一些亚非拉国家尾随其后的反苏、反中、反社会主义的帝国主义阵营形成了。

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背景

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背景有三:首先是战后严峻的国际形势。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苏盟友关系变为敌对关系。特别是美国要谋取世界霸权,推出冷战政策对付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造成战后国际形势十分紧张。这样,在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出现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在苏联老大哥周围,也形成一个阵营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其次,新生人民民主国家为了巩固政权,探索建立社会主义道路,也需要团结在苏联老大哥周围;最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也是苏联为维护其在欧洲边界安全的需要,只有将东欧国家团结在自己身边,苏联才能在西欧与自己边界线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缓冲地带,确保自己边界的安全,这是近现代欧洲政治斗争和战争历史教训所得,苏联对此十分注意。

(二)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标志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主要是通过苏联与人民民主国家(即社会主义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建立的。从1944年至1950年完成了这些双边或多边条约的签订。其中应该特别指出的是,1950年2月4日,中苏两国签订为期30年的友好同盟条约,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

(三)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意义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意义重大。首先,它对于维护国际和平,遏制美国霸权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它对于巩固新生人民民主国家政权,帮助新生人民民主国家迅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它对于保护苏联欧洲边界的安全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两大阵营的对抗与斗争

两大阵营的对抗与斗争贯穿于整个50年代,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

(一)政治斗争

两大阵营在政治上的斗争主要是围绕攻击与反攻击,颠覆与反颠覆展开的。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攻击社会主义国家是专制、是独裁,共产主义是万恶之源。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动宣传机器批判资本主义是垂死的、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是人吃人的社会;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动用他们的情报机构组织特务潜伏到社会主义国家,搜集情报或者培植代理人从内部搞破坏、暗杀等活动,试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远的不说,大家回忆一下50年代,甚至60年代美蒋特务潜伏到大陆搞破坏和暗杀活动的情景,就足以看出当时两大阵营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何等激烈。

(二)经济斗争

两大阵营在经济上的斗争主要是围绕制裁与反制裁,封锁与反封锁展开的。一方面,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封锁和制裁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不允许社会主义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和贸易,试图从经济上困死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封锁与制裁的一个典型事例就是,1949年11月,在美国的倡议和压力下,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腊、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亚17国,在法国巴黎专门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的非正式国际机构即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也称巴黎统筹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集体禁运和贸易限制。面对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制裁,社会主义展开反封锁、反制裁斗争,其主要措施是:努力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1949年1月25日,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的经济互助与合作委员会(即经互会)就是这方面的合作机构。另外,社会主义国家也十分重视发展同亚非拉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关系,在原料、产品、市场和资金等多方面展开合作。

(三)军事对抗

两大阵营在军事上的对抗与斗争甚为激烈,一度发展为冷战再升级到局部热战。关于军事对抗或者带有军事与政治一体化对抗斗争的表现主要有如下5个方面。1.朝鲜战争——两大阵营军事对抗的集中表现

关于朝鲜战争,主要可从三方面加以简要分析:一是背景。朝鲜在二战前被日本殖民统治了35年。二战中,美、英、中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宣称:“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1945年的《波茨坦宣言》重申:“开罗宣言条件必将实施”。然而,战后事态的发展却违背了上述原则。二战末期,美国曾试图占领朝鲜半岛,但由于对日作战有求于苏联,美国按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美苏首脑私下达成的协议,以朝鲜半岛北纬38°线为界,划定双方对日作战区域。北纬38°线以北及中国东北的日军由苏联红军消灭并接受其投降,北纬38°线以南及西南太平洋的日军由美国太平洋部队消灭并接受其投降。北纬38°线本来是两国解除日军武装的临时军事分界线,但这一分界线立即成了政治分界线,成了双方斗争的前线。二战结束后,特别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与破产。但是,美国不甘心于对华政策的失败,妄图以朝鲜半岛为跳板,重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于是在战后初期加强在朝鲜半岛南部驻军,并煸动南朝鲜李承晚武力统一朝鲜。1949年12月30日,李承晚发表记者谈话说:“我们必须在新的一年中获得统一。……不得已的时候我们将不辞流血和国内战争”。美国为协同南朝鲜军队对北朝鲜作战,以占领的日本为基地,积极进行战争准备,不仅在日本建立大型机场,而且日本的重化工业企业一个接一个地被指定为美军管理,成为生产美国军需品的工厂。日本生产的军需品,不仅加强了远东美军的装备,而且开始装备南朝鲜军队。在完成作战准备后,南朝鲜军队不断在三八线挑衅。到1950年6月25日,终于在海州、铁原和金州三方面突破三八线,向北进攻,挑起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三天(即6月27日),美军就直接参战,朝鲜战争事态急剧扩大。美军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率领亲美的14个国家军队参与朝鲜战争后,朝鲜半岛南北军事态势很快发生了不利于朝鲜人民军的变化,美国把战火燃烧到中朝边境,直接威胁中国安全。在此形势下,金日成同志紧急向中苏求援。中苏原计划苏联出动空军,中国出动陆军,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后因形势变化,斯大林同志改变主意,决定不直接派空军参战,认为那样会造成美苏两大国发生直接冲突,而引发所谓第三次世界大战。本来在派志愿军入朝参战的问题上,中共中央内部就有不同意见,许多同志不主张直接派兵,只是道义上声援一下就可以,因为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我国没有任何能力援助朝鲜。但是毛泽东主席态度坚定,立场明确,不仅要在道义上声援,而且要直接派兵支援朝鲜人民军,否则,就不可能打击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也不能保卫祖国安全,即使苏联方面不出动空军,我们也要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在入朝作战的问题上,毛泽东主席对中央领导层其他不主张出兵的同志作了耐心说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唇亡齿寒。苏联不出兵,但答应我们的要求,会在军备上全力支援我们。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一同作战,打击美帝反动派。当志愿军入朝作战后,朝鲜半岛形势立即发生了变化,美帝军队的进攻受阻,美国太平洋部队总司令和美陆军参谋长估计六个星期控制全朝鲜的美梦破灭。在随后近三年的战争中,打打谈谈、谈谈打打。在我志愿军主力的英勇作战下,经过五次大的战役,美国人看到自己重走日本人侵略中国的老路的美梦破灭,只好同意谈判,最终于1953年7月27日被迫在三八线上的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

三年多的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军事对抗的集中表现。从军事的角度讲,双方打了个平手,三八线依然是南北分界线。但从政治的角度讲,中朝人民在朝鲜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美帝反动派遭到可耻失败。之所以这样讲,其理由有二:一是美国原计划通过朝鲜战争重走日本人侵略中国之路的美梦破灭,阴谋未得逞;二是美国作为当时世界上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纠集了14个国家军队,而且美国出动了陆军的1/3,空军的1/5,海军的1/2兵力,耗资830多亿美金,带来的结果是美帝军队死伤139万余人,最后不得不签订停战协定。正如美国有关人士后来反省说:朝鲜战争是美国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一个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所以说,中朝人民在朝鲜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美国经过朝鲜战争的打击之后,开始从世界霸权的顶峰走下坡路。2.美苏双方在德国及柏林问题上展开激烈斗争

战败的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主要元凶,经历苦难的战争之后,在战后初期处于美、苏、英、法四大国占领之下。围绕德国及柏林的前途、地位问题,以及赔偿和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等诸多问题,苏联同美英法之间产生了严重分歧和激烈争吵。苏联方面主张,作为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理应给遭受战争创伤的国家以物质赔偿和情感道歉,并解散曾为战争服务的有关财阀、企业和国家机构等,审判战争罪犯,然后结束占领,还德国人民一个统一、民主、和平、自由的国家。但是美国企图将占领的德国作为在欧洲对付苏联、东欧国家的桥头堡和冷战的前哨阵地,因此,故意同苏联唱对台戏。本来在二战结束之际,德国实际上的占领格局是苏联占领了德国东部及整个柏林,美英诺曼底登陆后占领德国西部。但是,美国在占领问题上向苏联提出,柏林是德国首都,美英苏是盟国,柏林应分一部分给美英占领,苏联作了让步,分柏林西部一小部分给美英占领。美国还提出让法国参加对德占领,苏联坚决不同意,在苏联人眼里,法国算什么东西,1940年都沦陷了,“自由法国”也不过是游击战,根本没有资格参与占领。实际上,美国人让法国参加对德占领,意在削减苏占区地盘,但这一阴谋被斯大林一眼识破。最后,美国无奈,又想增加对苏谈判与对抗的筹码,只好将美英自己占领的地盘分一部分给法国占领,这样形成了美英法占领德国西部,包括位于德国东部的柏林西部,苏联占领德国东部及多半个柏林的占领格局。围绕占领和前述有关问题的斗争以及各自目的不同,从1945年到1949年双方斗争不断升温,终于在1948年6月因美英当局要在西占区发行新货币,并且要发行到位于东占区的西柏林,从而引发了双方关系紧张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从1948年6月到1949年5月,近一年的柏林危机造成双方关系极为紧张,调兵遣将,军事对抗严重,苏联封锁西柏林交通,美国空运物资到西柏林,危机形势十分严峻,第一次柏林危机的结果是导致了德国的分裂,德国西占区在美英的支持下,于1949年9月20日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定都波恩,简称联邦德国。德国东占区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49年10月3日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定都柏林,简称民主德国。从此,东、西德国成为苏美及东西方冷战的桥头堡和前哨阵地。3.围绕台湾问题的中美斗争

祖国宝岛台湾自1895年《马关条约》以后被日本殖民统治整整50年。二战结束后,战败的日本按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有关决议无条件归还中国。1945年10月,中国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正式从日本人手中接管台湾。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溃败退至台湾。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政府决定解放台湾。从1949年9月蒋介石集团退至台湾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的9个月时间里,美国政府检讨对华政策失败之因中有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腐败与错误,随即决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这一段时间,对逃往台湾的国民党当局采取“置之不理”的政策,孤立无援的蒋介石集团在这一时期十分害怕与紧张。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立刻认识到台湾海峡对遏制新中国大陆的重要性。随之对台政策发生180度大转变,由“置之不理”到全副武装。杜鲁门总统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立即下令美国海军封锁台湾海峡,并公然声称要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对此,中国政府对美国提出强烈抗议,对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蒋介石集团签订的《美蒋共同防御条约》也予以坚决反对。4.在处置战败的日本国问题上中苏同美国的斗争

日本作为亚洲战场发动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1945年8月战败投降后被美国单独占领。中、苏两国反对美国单独占领,但美国单独占领既成事实,中苏又围绕如何处置给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带来灾难的战败国日本,同美国展开了激烈斗争,中苏两国主张如何处置战败国日本,应由中、苏、美、英等战时盟国和有关亚洲国家集体商议决定,而且按照波茨坦协定,由苏、中、美、英四国外长会议事先进行讨论,并准备对日和约草案。英国也主张四大国外长会议方式,绝大多数国家主张对日和约从严,防止日本东山再起。但是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国有意将日本作为在亚洲遏制中苏的堡垒,反对中苏等国从严处置日本的主张,并试图把牺牲最大,贡献最大的中苏两国排除在对日和约签字国之外,实现单独对日媾和的目的,对此,中苏等国表示强烈不满和抗议。日本人民也反对本国同美国单独媾和,反对日本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以免再燃战火,生灵涂炭,但是吉田政府却一意追随美国,寻求所谓美国的保护。

1951年9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歌剧院召开对日和会。美国作为会议主持国,事先对包括日本在内的55个国家发出了邀请书,但南斯拉夫、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中国和朝鲜被排除在外。美国原以为苏联不会参加会议,但是在会议召开前不久,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决定参加会议。会议一开始,苏联代表指出应有中国代表参加,但主持会议的美国代表艾奇逊置之不理。应该指出的是,在谁代表中国参加对日和约的问题上,英美是有分歧的,美国主张台湾的蒋介石当局,而英国主张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日和约在美国的主导下,逐步由处置战败日本的会议演变成为重整日本军备、防止所谓共产主义威胁的会议。因此,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最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与此同时,美国与日本9月8日单独签订了一个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该条约规定: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陆海空军的权利等。从此,日本正式与美国结成同盟关系,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及亚太地区对付中苏的桥头堡。对美日同盟的形成,中苏两国也表示强烈反对。5.华约的建立与北约的对峙

战后初期,美国试图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手段拉拢东欧各国脱离苏联,但由于苏联、东欧国家紧密团结,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阴谋未得逞。本来,北约的建立就是对欧洲和平的破坏,更是对苏联、东欧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而1955年5月9日北约正式接纳联邦德国成为其成员国,直接加快了苏联、东欧国家结成军事同盟关系。1955年5月11日~14日,苏联同罗马尼亚、匈亚利、波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并决定成立国际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即华沙条约组织武装部队司令部),由苏联训练组建的东欧各国150万军队和苏联驻东欧30个师的部队共同组成了华约部队,以应对美国等西欧国家的军事集团——北约的威胁。

总之,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是以美国谋取世界霸权为主线,以两大阵营的对抗与斗争为主要特征。两大阵营的对抗与斗争的结果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把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中的梦想破灭,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美梦也未完全实现。

第二章 60年代的国际关系——两大阵营的分化

一、资本主义阵营的分裂

(一)分裂的背景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裂就是指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开始出现矛盾和不团结的现象。资本主义阵营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但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美国实力地位开始下降

美国实力地位的下降主要表现在:朝鲜战争的失利对美国打击较大,使美国在全球特别是在它西方盟国中的威信和地位大大下降。同时,5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呈下降趋势,美国在50~6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它的大多数西方盟国。美国与它的西方盟国经济实力的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2.西欧、日本力量开始增强

西欧、日本力量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从5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联邦德国、日本两国经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增长最快,1955年联邦德国的工业产值超过英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工业大国。而战败的日本在这一时期,由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等各种因素作用,经济增长率更高居资本主义国家榜首,比德国、美国、法国等更快。随着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其政治地位也自然有所提高,西欧、日本开始对美国的绝对控制逐渐表示出不满。3.亚非拉国家纷纷走向独立,并团结反霸

亚非拉国家摆脱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控制,在独立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团结,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作为一个体系出现裂痕的主要原因,也是出现裂痕的重要表现,稍后再叙。

(二)分裂的表现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出现矛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欧洲共同体的出现

这是西欧国家同美国闹矛盾,特别是经济上闹矛盾的主要表现。欧洲共同体的出现,背景有两方面:一是西欧国家决心联合自强,应对来自苏联、东欧国家的政治、军事威胁;二是应对来自美国的经济竞争与经济威胁。西欧国家特别欧洲大陆的法国和联邦德国两个大国清醒地认识到,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恢复与增强,在未来世界经济中必然要与美国展开竞争,但是单凭西欧某一个国家是难以与美国经济相抗衡的。因此,法国和联邦德国商议,建立西欧的合作组织共同应对竞争与威胁,发挥西欧在世界上的应有作用。联合自强,“摆脱一亿六千万欧洲人靠一亿六千万美国人的接济和对二亿俄国人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的政治、经济困境,是西欧各国的共同愿望”。

作为西欧联合自强的体现,欧共体的建立也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一开始法国与联邦德国积极行动,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4国积极参加,6国于1951年4月建立了“欧洲煤钢联盟”。1958年1月上述6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标志着欧共体正式出现。1967年7月,上述三个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英国一开始未参加,主要担心法国和联邦德国建立此种组织来对付自己。随着共同体的互利合作,英国打消了顾虑,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3国加入,欧共体由6国扩大到9国。欧共体的良好发展,对美国经济竞争压力很大。2.法美矛盾是资本主义阵营分裂的典型表现

法国和美国的矛盾主要是围绕北约领导权而展开的。随着5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经济的发展,加上1960年2月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法国成为继美(1945)、苏(1949)、英(1953)之后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戴高乐认为,未来世界将是多极化的世界,北约领导权不能总由美国人执掌,应有法、美、英三大国轮流执掌,这一建议遭到美国强烈反对,因此,法美产生矛盾。在法美出现矛盾后,法国态度坚决,如美国在北约领导权问题上不妥协,法国就退出北约。法国先是不参加北约的各种军事演习,最后于1967年要求美国撤走驻守法国的最后一批军队,这标志着法国在60年代事实上退出了北约。法国在60年代同美国闹矛盾,退出北约,是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大地震”的集中表现。3.日美矛盾

当法国同美国闹矛盾时,日本也开始同美国闹矛盾。日美矛盾主要是围绕1951年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而展开的。1951年9月,日美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是在日本战败并完全被美国占领的背景下签订的,因此,条约充满了许多不平等的内容。如条约规定,驻日美军的调防、训练等一切事务日本政府无权过问,驻日美军在日本违反了法律,或者说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日本司法机关无权根据日本法律给美国军人定罪,这实际上是给在日本的美国人“治外法权”待遇。另外,日本政府出台有关政策治理国事,也必须听从美国驻日最高司令官(实际上这一职务是由美军太平洋部队总司令担任的)的命令等,以上有关条款表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表面上看,或者从对外关系的角度看,美日两国是同盟关系,但从内部看,美日两国是极不平等的主仆关系,因此,日本人对此极为不满。战后初期,国败家亡,“罪臣抬不起头”,只好对此忍气吞声。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快速发展,加上国际时局的变化,到50年代末,日本朝野要求修改1951年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呼声越来越高。经过1959~1960年两年多的艰苦谈判,美国终于被迫做出让步,同意修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中某些对日本来说极不平等的条款。经协商修改,1960年1月,日美两国重新签订了一个名为《日美共同合作与防御条约》,简称“新日美安保条约”,该条约去掉了旧条约中有损日本主权的条款。作者在此特别强调,1960年《日美共同合作与防御条约》的签订表明,美日关系由主仆关系改变为大小伙伴关系,这是战后日美关系步入第二个阶段的标志。4.法中建交

法国是欧洲有名的大国,也是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国家。但是,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被德国占领,在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体制下,法国一开始也不得不紧随美国站在资本主义阵营,参加两大阵营的对抗与斗争。但是,随着法国经济及军事实力的增强,1958年再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认为时局在变化,世界在变化,法国不能永远紧随美国,法国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外交,尤其是在同美国围绕北约领导权产生矛盾后,法国更是坚定了开展独立自主多边外交的决心,于是决定同东方大国——中国接触和交往。在法中两国的积极努力和准备下,1964年1月28日,法中正式建交。法中建交意义十分重大,在60年代,冷战气氛十分浓厚,东西方对立依然严重的背景下,法国敢违美国意志,率先同社会主义中国建交,那是对美国及其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沉重打击。所以,法中建交不仅是两国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而且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以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同中国接触、交往与建立友好关系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5.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团结与反霸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团结和反霸是帝国主义阵营分裂并作为体系瓦解的重要表现。当然,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团结与反霸的表现各有侧重点。

独立主要针对非洲国家而言,因为战后独立任务最重的地区是非洲,整个非洲地区在二战前只有一个独立国家,那就是埃及,其余50多个国家全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战后,由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受到打击,非洲等亚非拉国家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非洲国家的独立运动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从空间来看,独立运动是北向南展开;另一个是从时间来看,分三个阶段,50年代拉开独立运动序幕,60年代掀起独立运动高潮,70年代以后进入尾声。50年代北非地中海沿岸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先后独立。60年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纷纷独立。仅1960年1年,中南部非洲就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1975年西非大国安哥拉从葡萄牙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1980年南部内陆小国津巴布韦获得独立。作为殖民主义在非洲被根除的标志是1992年的西南非洲获得独立,改名纳米比亚。以非洲为代表的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是一个沉重打击,独立为亚非拉国家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团结主要体现在亚非人民的团结,体现在万隆会议的召开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55年4月,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它是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独立以后第一次合作团结的会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操纵这次亚非国际会议,受到东道主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反对,美国也试图阻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会议,但印度尼西亚等亚非国家欢迎新中国代表参加,反对台湾的蒋介石当局派代表参会,美国与西方国家操纵会议的企图未能得逞。万隆会议即亚非会议通过了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即万隆会议精神。万隆会议精神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万隆会议的意义在于,它是亚非国家与人民第一次排除西方大国干扰,团结与合作的会议。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团结的又一表现。不结盟运动是60年代初兴起的由中小国家参加的奉行独立、自主、中立、和平与不结盟外交政策的一个国际性政治运动和政治组织,它的发起国家及领导人是南斯拉夫的铁托、埃及的纳赛尔、印度的尼赫鲁和印尼的苏加诺。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一个重要国际背景是,进入60年代,苏联走上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美苏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都想拉中小国家成为他们的马前卒,亚非拉中小国家不愿做美苏争霸的牺牲品,自愿发起组织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以后发展到上百个,形成了一个很有影响和广泛性的国际政治运动和政治组织。

反霸斗争主要体现在拉丁美洲。拉美战后被喻为美国的后院,但是50~60年代,美国的“后院”起火了,古巴和巴拿马两个小国先后掀起反美风暴。

古巴是一个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200多万的群岛之国。151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68年和1895年先后爆发两次独立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后被美国占领,1902年5月20日成立古巴共和国。1903年美国强租古巴海军基地两处,其中关塔那摩海军基地迄今仍被美国占领。1933年,军人巴蒂斯塔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上台,对内独裁,对外投靠美国,引发国内矛盾四起。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游击队就是众多反政府武装之一,卡斯特罗领导的游击队经过多年斗争,于1959年1月1日打进首都哈瓦那,推翻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建立古巴新共和国。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新政权实行国有化,没收以美国为代表的外国垄断资本,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很快与远在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接上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是对美国的沉重打击。美国为防止多米诺骨牌现象出现,立即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经济禁运与制裁,并于1961年4月出钱出枪组织雇用军入侵古巴,试图颠覆古巴新政权,但被古巴边防军击退。猪湾事件表明美国对古巴及其领导人卡斯特罗恨之入骨,封锁、禁运、制裁以及暗杀活动直到今天也未停止。

巴拿马反美斗争主要是围绕巴拿马运河主权而展开。巴拿马是一个位于中美洲最南部,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90万左右的小国。150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1903年11月3日在美国的支持下,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同年美巴签订了由美国帮助巴拿马修建和管理运河的条约,美国从此取得了修建和经营巴拿马运河的永久垄断权和运河区的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权。巴拿马运河的修建对世界航运有十分重大意义,最早是由法国人帮巴拿马开凿运河,到1889年因技术和资金问题,法国被迫停工。1903年美巴条约签订后,美国取得了运河的开凿和使用管理权。1904年动工,1914年完工,美国人用10年时间完成了人类这一浩大工程,从而直接打通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海运航线。巴拿运河的开通(1920年正式通航),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太平洋航运的距离(约10000公里左右)对世界航运乃至世界经济影响很大。通航后巴拿马运河运输繁忙,美国的运河收入颇丰。但按1903年的美巴条约规定,美国只拿出运河收入的1%给巴拿马,对此巴拿马人民极为不满。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航运业的繁忙,运河越来越重要,而美国不仅享受运河收益,而且还将运河区1000多平方公里领土视为美国的领土,运河区成为国中之国。巴拿马人民日益不满,1959年古巴革命的胜利鼓舞了巴拿马人民。60年代,巴拿马人民掀起了为收回运河主权的反美风暴。反美风暴因巴拿马一大学生前往运河区撤下美国国旗,插上巴拿马国旗,被美军警发现开枪打死一事为导火索达到高潮。1964年巴拿马人民游行示威,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农民也进城游行反美,高喊“美国佬滚回去,运河主权属于巴拿马”等口号,并焚烧了美国驻巴拿马新闻处,反美风暴达到高潮,到1977年9月,美国被迫同巴拿马签订《新运河条约》。新运河条约明确规定了美国交还运河主权的最后日期:1999年12月31日。届时,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并自己经营。现在巴拿马运河已回到巴拿马人民手中,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对美国打击很大。

古巴革命的胜利和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表明,美国的“后院”拉丁美洲也并不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时局的变化,美国的影响力也在下降。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裂,为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团结与进步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时机,也为未来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

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其情形同资本主义阵营的分裂是一样的,也是指其内部出现了矛盾与裂痕。

(一)社会主义阵营分化的背景

社会主义阵营分化的背景有三:一是战后初期严峻的国际形势到50年代后期稍稍有所缓和;二是苏联大党主义、大国主义的恶劣影响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苏联党和国家以老子党,大国自居,对兄弟的社会主义国家内政随意干涉,影响和破坏了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强行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般苏联模式,又造成了这些国家经济困难与政治危机,最后,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多以这些国家内部矛盾的激化而表现出来。社会主义阵营分化的第三个原因也是一个直接导火索,即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的“三和”路线与会后的“秘密报告”对斯大林全盘否定,给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人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和政治动摇,造成苏联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望受损,导致裂痕与矛盾出现。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20次代表大会,会议最终确立了赫鲁晓夫的核心领导地位。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政治报告中,讲到国际形势与苏联的对外政策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亚非拉国家在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以及走社会主义道路时,要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这就是所谓的“三和”路线。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提出“三和”路线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准备走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道路。因此,“三和”路线的提出,实质上是为苏联走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在铺平道路,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及亚非拉其他国家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要“过分痛恨”,要“笑脸相迎”。在50年代两大阵营对抗依然尖锐的背景下,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线显然与时局不相宜,从而造成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人的思想混乱与动摇。不仅如此,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又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与会代表是参加苏共二十大的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人代表团的主要负责人。赫鲁晓夫在“秘密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斯大林同志问题》的报告,该报告对斯大林一生的功绩轻描淡写地加以说明,然后浓笔重墨地大谈斯大林一生的错误。我们都知道,斯大林一生犯有很多错误,如晚年即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犯了“肃反运动”扩大化的错误。肃清反革命分子的运动因1934年12月1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兼列宁格勒市委第一书记基洛夫在上班途中遇刺身亡而拉开序幕。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已经17年了,反革命分子、敌特分子依然十分猖狂,必须大力肃清,于是从1935年开始了著名的肃清反革命分子的运动。肃反运动开始后确实扩大化了,从党内高层到基层干部、党员,很多人受牵连,受怀疑,被定罪,被关监狱和流放,一些人被砍了头,执行了死刑,尤其是在中央层面,搞了“托基联盟反党案”,“布哈林反党案”,军队中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反党叛国案”等几个大案。实践证明,很多人包括布哈林等都是无辜的。肃反运动扩大化的一个重要根源是斯大林头脑中阶段斗争观念太强,结果把许多人民内部矛盾错误地定为敌我矛盾加以处理,这反映了斯大林的专断和当时党内民主与国家法制不健全。从历史长河来看,肃反运动扩大化确实是斯大林的错误,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人的“历史悲剧”,但决不能因此否定斯大林一生的功绩。我们依然要像毛泽东同志当年就此问题所讲的那样,对斯大林同志要“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成绩是主要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斯大林依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列宁主义的继承者与捍卫者,伟大的卫国战争的卓越领导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但是,由于赫鲁晓夫在与会者中间首次将斯大林的错误问题暴露出来,在当时引发了各共产党国家的思想混乱,斯大林的形象受损,苏联共产党形象受损,相互之间的矛盾因对斯大林评价不一而引发。再说,各共产党代表负责人认为,斯大林逝世3周年都未过,赫鲁晓夫不经中央全会慎重讨论总结,形成决议,随意评价斯大林,给斯大林盖棺定论,未免也太草率、太不近人情了,因此,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也对赫鲁晓夫评价斯大林的动机产生怀疑。

总之,“三和”路线和“秘密报告”造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人思想极大混乱,苏联党和国家威信下降,这是社会主义阵营出现矛盾和分化的直接导火索。

(二)社会主义阵营分化的表现

1.波兰事件

波兰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的正中心,波罗的海水域是其北部边界,面积31.26万平方公里,人口3900万左右。波兰在二次大战中被纳粹德国占领和奴役,苏联红军解放波兰后,波兰照搬苏联模式严重,轻视轻工业和农业,重视重工业,官僚主义严重,民主法制不健全。1956年6月发生的波兰事件就是波兰人民对政府和苏联不满,反映苏波矛盾的一个典型事件。波兰事件是由波兹南的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工人福利引发的,工人的要求厂方未答应,工人代表前往首都华沙向机械工业部请愿,未得答复随即游行。混在工人队伍中的破坏分子挑拨煽动,使游行演变为骚乱,政府军警进行了高压导致数10人伤亡,这就是波兰事件,也称波兹南事件。它表面反映的是波兰国内问题,实质上揭示的是波兰照搬苏联模式造成波兰人民对本国政府和苏联的不满,反映的是苏波矛盾问题。2.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共和国属中欧内陆国,面积9.3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多万。匈牙利事件的起因同波兰事件几乎一样,照搬苏联模式,使国内经济困难,政治危机,人民对政府不满,但匈牙利事件的后果与性质比波兰事件严重得多。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发生时,台上执政党的领导人是拉科西。拉科西在苏联的支持下,党、政一肩挑,压制民主,人民不满,原领导人拉伊科因清洗铁托分子运动而含冤入狱。在风暴来临之际,拉伊科夫人向广大游行群众又大肆宣染拉伊科在狱中受当局如何折磨等,将游行示威群众情绪推向高潮。游行群众要求扩大民主,争取自由,反对苏联过多干涉内政,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在游行示威活动的关键时刻,接替拉科西政府职务提出任政府总理的纳吉一上台就打开监狱大门,释放政治犯。在释放政治犯的同时,也释放了监狱的其他刑事犯罪分子,结果从监狱中出来的刑事犯罪分子,怀着对党和政府的不满与仇恨,加入游行队伍煽风点火,打、砸、抢,将匈牙利事件从游行示威引向骚乱,进而升级为反革命暴乱,游行队伍中的暴徒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匈牙利政府在局势失控的紧急时刻,请求苏联出动军队镇压才扑灭了暴乱。短短10多天的暴乱,给匈牙利社会经济、政治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损失。经济损失220亿福林(匈货币),相当于当年匈牙利财政收入的1/4,成千上万人死伤,数10万人受牵连、失踪。1956年11月,匈牙利事件结束后,政府紧急改组,匈牙利共产党改名匈牙利统一社会主义工人党,一个叫卡达尔·亚诺升的人上台执政。3.布拉格之春事件

1992年以前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国家,它位于欧洲中部内陆,面积12.7万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万人。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在照搬苏联模式中经济发展也出现困难。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的发生,给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以启示,给捷克斯洛伐克中央领导层以震动和思考。1968年1月,以杜布切克为首的捷共中央改革派主张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与社会全面改革。1968年4月,捷共中央通过了有关改革的“四月行动纲领”。“纲领”提出捷克斯洛伐克将进行全面的经济试验,引入市场机制,允许一定范围的商品存在,允许小私营企业的存在,政治上扩大民主等。“四月行动纲领”给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以很大鼓舞。1968年5月1日,全国百万民众在首都举行了支持改革的盛大游行。正当捷共中央和人民积极准备改革之际,苏联当局却坚决反对捷共中央的改革之举,密切关注所谓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内局势,而且借1968年春夏之际华涉条约成员国军事演习之后,将演习部队留在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周围,以武力威胁捷共中央的改革之举。为此,捷共中央领导人杜布切克等反复向苏联领导人说明,改革并不是让捷克斯洛伐克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是为了搞活经济,加快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但是,苏联当局不听,1968年8月20日深夜,当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正在熟睡之际,首都布拉格机场上空来了一架苏联民用客机,谎称飞机有故障,需紧急降落,机场当局请示上级后,同意降落。不料,从刚一降落下来的飞机里冲出来的是全副武装的军人,军人们迅速占领机场,接着一架又一架军用运输机降落,大批坦克,装甲车和军人被投入地面。同时,华沙条约成员国演习完待命的部队从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包围和封锁该国,很快捷克斯洛伐克就被苏军及华沙条约国成员部队占领。与此同时,苏联方面官方媒体向外界报道,捷克斯洛伐克正在滑向危险的资本主义逆境,社会主义大家庭不能袖手旁观了,一定要把捷克斯洛伐克拉回到社会主义阵营,这实际上是在为军事干涉作掩护、找理由,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因此而中止。在随后的占领与反占领斗争中,布拉格大学生以自焚形式抗议苏联占领军,斗争一直持到1969年4月,在苏联高压下,杜布切克等捷共主张改革的领导人被押往莫斯科软禁并撤职。1969年4月,一位名叫古·胡萨克的人在苏联的支持下上台执政。西方媒体记者戏称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之春被来自克林姆林宫的严寒摧残了,故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因苏联武装干涉而夭折,被称为“布拉格之春”事件。“布拉格之春”事件表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之举在早年是何等艰难,也表明苏联从60年代开始走上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道路之后,对其他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控制是何等严重。4.珍宝岛事件

中苏两国友好的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10年即1949~1959年是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是友好加同盟的关系。但是,随着苏共二十大“三和”路线的提出和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片面评价,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始产生分歧,加上50年代末苏联试图走上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霸权道路,开始对我国内政横加干涉,并无原则地指责我们。例如,1959年9月下旬赫鲁晓夫参加完戴维营会谈取道中国参加中国国庆10周年招待会时,指责我们像好斗的公鸡,在台湾问题上刺激美国,并说资本主义制度稳定得很,不要让我们整天喊“打倒美帝国主义”,这些言论分明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教训我们。在这前后,赫鲁晓夫向毛泽东主席提出要与我们中国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都遭到了我们的拒绝。随之,由两党关系恶化扩大到两国关系恶化。从50年代末开始,苏联单方面撕毁一系列援建我国工业、企业的项目合同,包括援助我国搞原子弹的国防计划,撤走专家等。在中苏关系恶化的过程中,两国已有的边界分歧又加剧了冲突。中苏边界线漫长,总共有7300多公里。大家知道,早在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之际,沙俄也参与瓜分了我国大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打算归还我国一部分领土,不幸的是列宁逝世过早,此愿望未能实现。斯大林时代未曾提出归还中国领土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为了中苏兄弟的友谊,我国主张在现有边界基础上谈判,最终划定边界线。但是,随着50年代末中苏两国关系开始恶化,边界问题谈判到1964年开始中断,从1964~1969年,苏联方面挑起的大小边界冲突共4000多起,最严重的是1969年3月的珍宝岛事件。1969年3月,中苏为争夺黑龙江上游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而发生重武器交火,双方互有伤亡。

(三)社会主义阵营分化的后果与影响

作者在此想把50~60年代的东欧事件同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加以比较。从比较中我们看到,发生在两个不同年代的事件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地方是:事件的起因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经济困难,民主法制不健全,执政党建设有问题,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当然也有一点是不同的,即50~60年代的东欧事件因苏联控制过紧而酿成,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又有苏联撤手不管(从东欧大规模撤军)之因。从性质后果来看,差别很大,前者是谋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尝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后者则是滑向了资本主义。对我们的最大教训和启示是:社会主义国家应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心一意搞好经济建设,同时建立和健全民主与法制,在社会主义旗帜下进行改革,才能永葆社会主义青春。

第三章 苏美争霸及国际格局的多元化——60年代至80年代的国际关系

60年代至80年代的国际关系主线是苏美争霸。苏美争霸准确地说是指进入60年代,苏联走上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与此同时,进入70年代后,在苏美争霸的前提下,出现了国际格局的多元化趋势。因苏美争霸,这一时期国际局势极为不安,战争、矛盾、冲突四起,反对霸权主义是这一时期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一个重要任务,国际格局进一步多元化的发展,在不断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一、苏美争霸

(一)60年代苏联走上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

1.50年代后期苏联试图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的逝世,是苏联人民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巨大损失。但也为所谓一个新时代——赫鲁晓夫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机遇。1956年,苏共二十大最终确立了赫鲁晓夫在苏联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地位后,赫鲁晓夫意欲改变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政策。因此,首先在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总原则上提出了所谓的“三和”路线,进而通过全盘否定斯大林一生的功绩,为外交政策的“新政”提供人文与社会环境。在一些基本的外交政策上改变了斯大林在世的做法,比如在处理美苏及东西方关系方面,斯大林主张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