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0:29:09

点击下载

作者:陈晓芬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论语: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试读:

前言

《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集而成。《论语》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最基本最可靠的典籍,也是了解和研究儒学理论的重要文献。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政治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社会各阶层都处于动荡之中,原有的统治秩序和思想意识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形成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目睹动乱的现状,内心充满焦虑和忧患。他以西周的社会结构为政治蓝图,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思考政治,思考人生,提出一系列治国修身的主张,力图改变当前的局势。孔子积极参政,曾出仕鲁国,还周游列国,竭力说服当时的统治者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由于不能顺应变革发展的形势,他屡屡受挫,难有成就。孔子也大力招收学生,讲学授道,尤其到晚年,更是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和文献整理工作,把自己的政治理想注入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事业中。《论语》就是以记录言谈举止的方式,真实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追求,以及关于人生、伦理、教育等多方面的主张,揭示出孔子思想的哲学内涵和逻辑依据,从而全面反映了由孔子开创的儒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构成方式。

诚然,随着一代代学人的演绎发展,儒学理论不仅越来越丰富,而且还发生着重要演变,但是,孔子的原创理论始终是儒学的主干,体现在《论语》中的思想特质也始终是儒学理论品貌的核心构成。历经漫长的封建时代,儒学作为社会主流思想,一方面在政治上产生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全面渗入各个领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发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稍加检视即可看到,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传统认识,包括人格理想、社会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处世形态等各个范畴,儒学的印痕无处不在,而且,其影响的深入程度,是难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述的。这说明,了解和研究儒学,不只是单纯的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关乎全面审视和把握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问题。孔子曾被奉为至高无上的圣人,孔学相应地成为圭臬信条;孔子也曾被“五四”运动的浪潮所淹没,孔学遭到严厉抨击。在历史的长河中,孔学的命运数次起落,这种情况的产生,固然有时代背景的作用,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思想的复杂构成。今天,当我们以改革开放的政策,大踏步地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需要以更理性的态度,重新解读孔子思想,重新解读我们的传统思想文化,抵排糟粕,张皇精华,坚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自豪地置身于世界之林。

无疑,儒学存在着先天的局限。孔子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理想的保守性,决定了他整个理论体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在政治上,儒学几乎成为汉武帝以后每个皇帝的御用法宝,尤其经过后世儒者的理论发展,对于稳固封建统治的社会结构,儒学起到了其他任何学说无可取代的作用。从等序严明的社会结构,到相应的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儒学构成一个自制度到思想的严密体系。政治状态必定影响到人格形态,孔子思想的成熟性,也体现为其理论自身的完备周全,他在提出政治理想的同时,还充分表述了与之一致的人格理想。认同等级秩序,约束自我以服从封建统治,成为孔子构建的人格理想的内核;合于中庸,本分内敛,则成为其人格形态的主要特征。这种人格类型的不足,已经被人们普遍认知。显然,在社会进入到现代化的今天,认清儒学的历史局限对我们发生的影响,是使我们更好地健全自我的重要一环。

然而,儒学的理论品格也闪烁着眩目的光彩。尤其是未羼入后儒思想的孔子原态理论,如果厘剔其特定的政治内涵和相关观念,那就有许多宝贵的要素,是我们应该珍惜并且传扬的。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点是对人的认识,他从血缘亲情出发,认定人天然懂得爱,并认定人能够以其知性,进而把爱延伸到相处的社会群体之中。这就是他大力倡导的仁爱。人正是在实施仁爱的过程中获得尊敬,并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孔子是把人格的尊严与社会群体的和谐相处作为一体加以认识的。孔子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的社会特性,而且把人类社会的和谐有序作为追求的目标,充分突现了人类质性的优越。

孔子的可贵,还在于把社会理想的追求与社会成员的自律结合起来,对于各个社会层面的个体都提出了严格的行为要求。他强调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地担起社会责任,主张以小我服从社会大局,为安国安民而尽心尽力。他极力提倡通过学习来加强自我修养,使每个社会成员懂得处世规范,从内在素养到外在形表都透现出文明的光泽。可以看出,孔子的这些主张,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其意义已经超越了时代的限制。而他倡导的对父母须孝,对长者应尊等关系准则,实应视作符合人类共性的普遍道德规范,事实上也得到了现代社会的广泛认同。孔子坚持追求理想人格,把价值意义建立在崇高的美德之上,同时又把价值的追求作为精神的享受,使人生的意义在快乐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孔子热爱民族文化,满腔热忱地讴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并竭尽心力,为保存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孔子重视教育,重视对人的培养,并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学原则,使自己的主张得到有效的传播。这一切共同构成了孔子思想,它对于当今社会的巨大的价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论语》是博大精深的,虽然它呈现为零散的语录体形式,但孔子的思想脉络却贯通其中。从对现状的批判,到提出目标清晰的政治理想,从人类本质的思考,到人生行为规范的制定,从治政措施到文明教化,从求学态度到认识方式,再加上从思想主干上孳生出的各个分支,孔子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孔子思想的完备结构,在《论语》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现。这就像奠定了坚固的基石,使得儒学有可能在后来的两千余年历史中,成为耸立于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心的大厦。《论语》又是浅近生动的。亲切的交谈口吻,具体的对话环境,还时有人物音容笑貌的记叙,这使得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绘声绘影地跃现于文字中。在《论语》中,孔子的思想与他的形象直接联系在一起,我们不仅能读到孔子的理论,也读到了孔子的个性和孔子的人格。孔子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昂的用世热情,执着的理想追求,组合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留给后人的是生命的无限活力,是人生的厚重意义,是效力于社会的价值追求。性格鲜明的孔子形象,使孔子理论产生出直观的效果。可以这么说,阅读《论语》,是思想的启悟,但也会获得文学的享受;阅读《论语》需要思索,但也会受到情志的感动和激励。《论语》在汉代有三个传本,分别是《齐论语》、《鲁论语》和发现于孔子旧宅壁中的《古论语》,这几个《论语》传本的篇目数及章句文字皆有所不同。西汉后期,安昌侯张禹合《齐论语》、《鲁论语》二书重新修订,形成了一个新的《论语》改编本,当时称为《张侯论》,这个本子受到广泛重视,诸多儒者为之作注。流传至今的《论语》基本上是张禹的这个本子。

本书正文以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的程树德《论语集释》为底本,个别字参照《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作了改正。本书章节的划分依据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杨伯峻《论语译注》。

陈晓芬2015年10月

学而篇第一

《论语》各篇的题目都取自首章第一二句的两字或三字,故篇题本身没有意义。《论语》是语录体裁,从学术角度看,全书编排显然缺乏整体性的建构,各章内容互有交叠,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是,这也并不表示绝对的杂乱无章,部分篇章的内容比较集中,又多少见出编辑者的用心。

本篇共十六章。作为全书的首篇,从总体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也比较重大,其中包括孝、仁、礼、政、学习等一系列论题,可以说,以下各篇进一步展开的论述内容在首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露。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部分是“仁”与“礼”,孔子对这两个问题有丰富的论述,提出了明确的主张。这里由有若所说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以及“礼之用,和为贵”等观点,表达了仁与礼的特征和效能,这就是以血缘亲情为社会关系的基础,由此维系社会秩序,形成一种既有严格等序又和谐融洽的理想化社会状态。这是对孔子思考走向的初步显示。[1][2]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3][4],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

[1]子:《论语》中“子曰”的“子”皆指孔子。

[2]说:同“悦”,高兴,喜悦。

[3]朋:在同一师门受学者。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4]愠(yùn):怨恨,恼怒。【译文】

孔子说:“学习中时时加以温习,不是很愉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虽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吗?”[1][2]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3];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4]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弟:同“悌”,敬顺兄长。

[3]鲜(xiǎn):少。

[4]与:同“欤(yú)”,语气词。【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在上位的人,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人是不会有的。君子行事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产生了。孝悌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容色伪善,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1][2]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3]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

[1]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

[2]三:泛指多次。省(xǐng):反省检查。

[3]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学业。【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数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守信了?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1][2]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3]民以时。”【注释】

[1]道:治理。乘(shèng):古代以四匹马拉的兵车。

[2]敬事:指严肃的治事态度。

[3]时:这里指农时。【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具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治事并有诚信,要节约财用并爱护百姓,要根据农时来使用民力。”[1]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注释】

[1]弟子:指年少者。【译文】

孔子说:“一个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顺兄长,谨慎而有信用,泛爱众人而亲近仁者。能做到这些尚有余力,那就去学习文章典籍。”[1][2]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3]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释】

[1]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2]贤贤:尊崇贤者。易:改变。色:女色。这里指好色之心。或说“贤贤易色”专指对妻子应重品德而轻姿色。

[3]致:奉献。【译文】

子夏说:“尊崇贤者而改变喜好女色之心,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事奉君上能不惜性命,与朋友交往中说话有诚信。这样的人即使没有经过学习,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1]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2]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注释】

[1]重:庄重。

[2]不如己:指道德品性不同于己者。【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他即使学习了也不会牢固。为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与不同于自己的人交友。有了过失,就不要害怕改正。”[1]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注释】

[1]终:老死寿终。这里指父母去世。追远:追念死亡久远者。这里指祭祀远祖。【译文】

曾子说:“能谨慎办理父母的丧事,追念死亡已久的远祖,这样就能使百姓的德性趋归敦厚。”[1][2]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3]。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4]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注释】

[1]子禽:陈亢,字子禽。子贡:孔子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2]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子。

[3]闻:听见,知悉。

[4]其诸:语气词,表示推测。【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必定获知这个国家的政事。是他自己求得的呢?还是别人主动提供予他的?”子贡说:“夫子是以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德行而得知国家政事的。夫子求得政事的方式,应是不同于别人求取的方式吧?”[1]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释】

[1]没(mò):通“殁”,死。【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世时,观察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观察儿子的行为;他能三年不改变父亲生前的行事之道,可说是尽孝了。”[1]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释】

[1]和:和谐,协调。【译文】

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可贵。过去圣明君王的治政之道,美好的地方就在这里,无论小事大事都这样来实行。但是,如遇行不通的时候,只是为了和谐而求和谐,而不用礼加以节制,那也是不可行的。”[1]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2][3]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注释】

[1]复:实践,履行。

[2]因:依靠,凭借。旧注或以“因”通“姻”,全句意为缔结婚姻择其可亲之人。

[3]宗:尊敬。【译文】

有子说:“所定的信约必须合于道义,这才是能够履行的。态度恭敬应合于礼,这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亲之人,这也就可尊敬了。”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适,行事勤敏而言语谨慎,能到有道的人那里辨正是非,这可说是好学的了。”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1]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2]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注释】

[1]未若贫而乐:一本“乐”下有“道”字。

[2]“如切如磋(cuō)”两句:语见《诗经·卫风·淇奥》。切、磋、琢、磨,指对骨器、玉器等器物的不同加工方式,比喻在道德学问上的磨砺研修。切,切断。磋,锉平。琢,雕刻。磨,磨光。【译文】

子贡说:“贫困而不对人阿谀奉承,富贵而不骄傲自大,这怎么样?”孔子说:“这样也可以了。但还不如贫困而乐道,富贵而好礼的人。”

子贡说:“《诗经》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就是说明这个道理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这一层意思,你能进一步领会到那一层意思了。”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

孔子说:“不担忧别人不了解我,担忧的是我不了解别人。”

为政篇第二

本篇共二十四章,所论内容比较广泛。这里记录了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原则,使道德与政治联为一体,这正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孔子所说的“德”是伦理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其最重要的表现是孝悌,同时也包括人与人相处的其他各项要求,如忠、信、敬等等。这样的道德规范体系与他的政治理想是一致的,他提出以德治政是逻辑的必然。根据这一原则,首先要求统治者自身遵循道德规范,同时也要求统治者把道德教化作为治政的重心。从本篇关于孝悌、修身、为人处世等内容的言论中,可看到孔子对如何达到道德要求的具体阐述。此外,本篇记述了孔子对《诗经》所下的断语“思无邪”,这对后人解读《诗经》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汉、宋儒者,常以之为据而对《诗经》进行狭隘的道德解说。由于表达的简洁,学者对《论语》中不少章节的理解颇有争议,第16章关于“异端”的涵义,第21章孔子之言的产生时间及具体所指等,就存在较多异说。[1]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释】

[1]北辰:指北极星。共:通“拱”,环绕。【译文】

孔子说:“以德治政,当政者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位,而众星都环绕着它。”[1][2]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3]。’”【注释】

[1]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共三百零五篇,“三百”举其整数。

[2]蔽:概括。

[3]思无邪:语见《诗经·鲁颂·駉(jiōng)》,“思”原为语首助词,无义。这里全句意谓思想感情纯正无邪。【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无邪’。”[1][2]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3]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释】

[1]道:引导。政:政令法规。

[2]齐:整治。

[3]格:正。【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引导民众,用刑法制约民众,民众虽会免于犯罪,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引导民众,用礼教规范民众,民众有羞耻心,而且能自觉归正。”[1]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

[1]有:通“又”。【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能立身于世,四十岁对世事不再有疑惑,五十岁懂得什么是天命,六十岁对听到的一切都深明其义,七十岁可随心所欲,却不会违反规矩。”[1]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2][3]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释】

[1]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谥号懿。

[2]樊迟:孔子学生。名须,字子迟。御:驾车。

[3]孟孙:即孟懿子。【译文】

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

当樊迟为孔子驾车的时候,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照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按照礼安葬他们,按照礼祭祀他们。”[1][2]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名彘,谥号武。

[2]其:指子女。全句意谓父母不用担忧子女的为人行事,只担忧其患病。此句或解为要懂得父母唯恐子女患病,以此为忧。或说“其”指父母,意谓子女当担忧父母的疾病。今从第一说。【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怎样才是孝。孔子说:“让父母只须担忧子女的疾病。”[1]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2]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注释】

[1]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

[2]“至于”两句:此句有二说,一说犬马也得到人的饲养。另一说犬能守御,马能代劳,即犬马也能养人。今从前说。【译文】

子游问孔子怎样才是孝。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认为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照这样,连犬马也有人喂养着。如果不存孝敬之心,供养父母与喂养犬马有何区别?”[1]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2][3]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注释】

[1]色:容色。这里指子女侍奉父母时的和颜悦色。

[2]先生:年长者。这里指父母。馔(zhuàn):吃喝。

[3]曾:乃,表示疑问。【译文】

子夏问孔子怎样才是孝。孔子说:“在侍奉父母时能和颜悦色,这才是很难的。若仅仅是有事情由子女去操劳,有酒食先让父母享用,难道这就算是孝了吗?”[1]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注释】

[1]回:孔子学生。姓颜,名回,字子渊。【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不表示任何疑问,如愚者一般。但事后省察其言行举止,完全能发挥所学内容,回呀,他并不愚笨。”[1]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2]?人焉廋哉?”【注释】

[1]安:指心里安乐。

[2]廋(sōu):隐匿。【译文】

孔子说:“观察他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做事的动机依据,了解他的心情安乐与否。这样,这个人还怎么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还怎么能隐藏得了呢?”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而能产生新的见解,这可以为人师了。”[1]

2.12 子曰:“君子不器。”【注释】

[1]器:器皿。器皿各有其专门的用途,这里用来比喻才识狭隘而不博通。【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

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对于想说的话首先要付诸行动,然后才说出来。”[1]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注释】

[1]周:因忠信而亲密的意思。比:勾结,即以私利相亲。【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1][2]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释】

[1]罔(wǎng):迷惘。一说诬罔,即不辨真义,诬罔所学之道。今从前说。

[2]殆(dài):疑惑。一说疲殆。今取前说。【译文】

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不解;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定。”[1]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注释】

[1]攻:致力研究。一说攻伐。今从前说。异端:指各种杂学、技艺等。【译文】

孔子说:“专力攻治杂学技艺,这是有害的呀。”[1][2]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3]知,是知也。”【注释】

[1]由:孔子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2]女:通“汝”,你。

[3]知:同“智”。【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你怎样才叫作知道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1][2]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3][4]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注释】

[1]子张:孔子学生。姓颛(zhuān)孙,名师,字子张。干:求取。禄:官吏的俸禄。

[2]阙疑:保留有疑惑的问题,不妄作推断。

[3]尤:过失。

[4]阙殆:义同“阙疑”。【译文】

子张请教如何求官得禄。孔子说:“多听别人说,自己保留有疑惑的问题,其余可确定的问题则谨慎表达,那样就能少有过失;多看别人行事,自己不做有疑惑的事情,其余可确定的事情则谨慎实行,那样就能少生后悔。言语少过失,行事少后悔,官禄就在其中了。”[1]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2],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注释】

[1]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谥号哀。

[2]错:通“措”,放置。枉:邪曲。【译文】

鲁哀公问道:“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孔子答道:“举用正直的人,置于邪恶的人之上,那么百姓就会服从;举用邪恶的人,置于正直的人之上,那么百姓就不服从。”[1][2]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注释】

[1]季康子:鲁国大夫。姓季孙,名肥,谥号康。

[2]劝:勤勉,努力。【译文】

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而努力,应该怎么做?”孔子说:“你庄重地对待他们,他们就对你恭敬;你孝顺老者,慈爱幼小,他们就对你忠诚;你举用善人,并教导能力弱的人,他们就会勤奋努力。”[1][2]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3]‘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注释】

[1]或:有人。

[2]《书》:即《尚书》。

[3]“孝乎惟孝”三句:此三句可能是《尚书》佚文,伪古文《尚书·君陈》有“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数语,语义大致相同。或以为“施于有政”一语是孔子的话。有,语助词,无义。【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做官参与政治?”孔子说:“《尚书》说:‘孝啊,只有孝顺父母,又友爱兄弟,并施行于政治。’这也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做官参政呢?”[1]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2]軏,其何以行之哉?”【注释】

[1]大车:指牛车。輗(ní):牛车上车辕与横木连接处的活销,可衔接横木以驾牲口。

[2]小车:指马车。軏(yuè):性质与輗同,用于马车上称“軏”。【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还可做什么。犹如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怎么能行进呢?”[1][2]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注释】

[1]世:朝代。

[2]因:承袭。【译文】

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礼仪制度能预知吗?”孔子说:“殷朝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其增加和废除的地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其增加和废除的地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以后继承周朝的朝代,即使历经一百代,也是可以预知的。”[1]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注释】

[1]鬼:一般指祖先,也可泛指鬼神。【译文】

孔子说:“不该由你祭的鬼你却祭他,这是谄媚。遇见合乎道义的事你却不做,这是没有勇气。”

八佾篇第三

本篇共二十六章,内容比较集中,论说的问题基本与礼乐相关。孔子所处的时代,周王室已极为衰微,列国争雄,大夫专权,原有的统治秩序正在急剧瓦解,作为维系这一统治秩序的礼乐制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是所谓的“礼坏乐崩”。孔子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极度不满,他把西周社会制度当作政治蓝图,因此竭力弘扬周礼,严厉抨击各级统治阶层违背周礼的举动,力图通过周礼的恢复重建等级分明的稳定秩序。但孔子的政治理想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必然,在时代潮流面前,他除了表达愤怒,其实很难在政治上真正有所作为。本篇正是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势,也反映了孔子关于礼乐的认识观念。[1][2][3]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4]可忍也?”【注释】

[1]季氏:鲁国大夫季孙氏,可能指季平子,名意如。

[2]八佾(yì):天子所用的一种乐舞。佾,乐舞行列,每列定为八人。八佾即八列六十四人。按礼制,诸侯用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一说每佾人数与佾数相等。

[3]忍:忍心。一说容忍。今取前说。

[4]孰:什么。【译文】

孔子谈及季氏,说:“他在庭院中使用八佾的乐舞,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会不忍心做?”[1]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2][3]。’奚取于三家之堂?”【注释】

[1]三家:指鲁国当政的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雍》:《诗经·周颂》篇名,为周天子行祭礼后撤去祭品时所唱。彻:撤除。

[2]“相(xiàng)维辟公”两句:《雍》中诗句。相,助祭的人。辟公,指诸侯。天子,主祭的周天子。穆穆,形容端庄恭敬的仪态。

[3]堂:庙堂。【译文】

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在家祭完毕时,唱着《雍》诗撤去祭品。孔子说:“《雍》诗中说:‘助祭的是诸侯,主祭的天子端庄恭敬。’在三家大夫的庙堂上,凭借哪一点唱此诗呢?”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怎么来遵循礼?一个人没有仁德,怎么会懂得音乐?”[1]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2]丧,与其易也,宁戚。”【注释】

[1]林放:鲁国人。

[2]易:整治。这里是治办丧事过重礼仪的意思。【译文】

林放问礼的本意是什么。孔子说:“你问的问题意义很大啊!礼的实行,与其奢侈,宁可节俭。至于丧礼,与其仪节上过度周备,宁可感情过度悲哀。”[1][2]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注释】

[1]夷狄:古代对华夏族以外异族的泛称。

[2]诸夏:指中原地区的各诸侯国。亡(wú):无。【译文】

孔子说:“夷狄虽有君主,还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君主。”[1][2][3]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4]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注释】

[1]旅:祭名。据礼制,唯有天子才能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则能祭封地内名山大川。季氏作为鲁大夫而祭泰山是僭越行为。

[2]冉有:孔子学生。姓冉,名求,字子有。时任季氏家臣。

[3]救:阻止。

[4]“曾谓” 句:意谓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而会接受季氏的祭祀吗?【译文】

季氏将祭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此事吗?”冉有回答:“不能。”孔子叹道:“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懂得礼吗?”[1][2]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注释】

[1]射:指射礼,有大射、乡射等名目。统治阶层通过射箭比赛选士或会民,其过程有固定的仪式程序。

[2]揖让:宾主相见的礼节。升:指登堂。射礼在堂上进行。【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如果有争则一定是在射礼上吧!但他们首先相互行礼,然后登堂进行比赛,赛毕则下堂共同饮酒。这样的争才是君子之争。”[1]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2]谓也?”子曰:“绘事后素。”[3][4]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注释】

[1]“巧笑倩兮”三句: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第三句未见于《诗经》中,此可能是逸诗。倩,形容笑容美好动人。盼,眼睛黑白分明,形容眼目流转的美丽。素,白色。绚,色彩华丽。

[2]绘事后素:绘画时先以素色为底,后施五彩。一说绘画先布五彩,再用白色线条勾勒。今从前说。

[3]礼后乎:意谓礼形成于仁义的基础之上。这是以上句“素色”喻“仁义”之质。

[4]起:开启,发明。【译文】

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动人啊,眼目的流转真妩媚啊,白净的脸上妆饰得真美丽啊。’这几句诗表达了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有了白色的底子,然后画上色彩。”

子夏说:“就是说礼形成于仁义之后吗?”孔子说:“能够阐发我的意思的是商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1]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2][3]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注释】

[1]杞:国名。国君是夏禹的后代。征:证明。

[2]宋:国名。国君是商汤的后代。

[3]文:指典籍。献:贤者。【译文】

孔子说:“夏礼我能够阐明,但夏的后代杞国却不足为证;殷礼我能够阐明,但殷的后代宋国却不足为证。这是因为杞、宋两国的典籍和贤者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典籍和贤者,那我就能引以为证了。”[1]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注释】

[1]禘(dì):祭名。这里指隆重的宗庙大祭,只有天子才能举行。周成王因周公旦有重大功勋,封周公于鲁,特令鲁君以禘礼祀周公。后鲁国国君把禘祭扩大到其他范围,是越礼行为,因此孔子不愿看。灌:祭祀开始时,献酒于受祭者的仪式。【译文】

孔子说:“举行禘礼时,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再看下去了。”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1]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注释】

[1]示:通“置”。【译文】

有人问关于禘祭的道理。孔子说:“我不知道。如果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治理天下,犹如把东西放在这上面一样容易吧!”他一面说,一面指着手掌。[1][2]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注释】

[1]祭:这里指祭祖先。

[2]与:参与。【译文】

孔子祭祖先时,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时,好像神真在那里。孔子说:“如果我不能亲自参加祭祀,就会觉得像没有祭祀过一样。”[1][2][3]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4]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注释】

[1]王孙贾:卫国大夫。

[2]奥:居室的西南角,古代以为那里有神。

[3]灶:指灶神。古人以为奥神位尊,灶神位低,但灶为烹饪食物的地方,对人有更实际的作用。这里可能分别以奥神和灶神比喻朝中近臣和权臣。

[4]无所祷也:此句意谓祭什么神都没有用处了。【译文】

王孙贾问道:“与其求媚于奥神,宁可求媚于灶神,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话不对。如果得罪了上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祈祷了。”[1][2]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注释】

[1]监:借鉴。二代:指夏、商两朝。

[2]郁郁:形容文采富盛。文:指礼乐仪制。【译文】

孔子说:“周朝借鉴了夏、商两朝,它所制定的礼乐仪制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遵从周朝的制度。”[1][2]

3.15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注释】

[1]大庙:开国君主的庙。这里指周公庙。大,同“太”。

[2]鄹(zōu)人之子:指孔子。鄹,鲁国地名,今山东曲阜东南。孔子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鄹邑大夫,这里的“鄹人”即指孔子父亲。【译文】

孔子进入周公庙,对每件事都发问。有人说:“谁说这个鄹人的儿子懂得礼呀?他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这话,说:“这正是礼啊。”[1][2]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注释】

[1]射:射箭。这里指仪礼中的射箭,不是军中的射箭。皮:用兽皮制成的箭靶。

[2]科:等级。【译文】

孔子说:“射箭主要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人的力量各不相同,这是古人的道理。”[1]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注释】

[1]告朔:一种礼仪。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侯颁发第二年的历书,告知每月初一的日期以及该年有无闰月,称“颁告朔”。诸侯把历书藏于祖庙,并在每月初一杀活羊祭于庙,然后到朝廷听政。其时鲁国国君已不再亲临祖庙行祭,仅保留供羊的形式而已。朔,农历每月初一。饩(xì)羊:用作祭品的羊。【译文】

子贡打算取消每月初一用于告祭祖庙的那只羊。孔子说:“赐啊!你爱惜的是那只羊,我爱惜的是那礼。”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译文】

孔子说:“完全按照礼节事奉君主,别人却认为这是谄媚。”[1]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注释】

[1]定公:鲁国国君。名宋,谥号定。【译文】

鲁定公问:“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事奉君主,应该怎么做?”孔子答道:“君主按照礼节使用臣子,臣子忠心耿耿事奉君主。”[1][2]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注释】

[1]《关雎》:《诗经·国风》首篇,写一男子追求少女的情思。淫:过度,没有节制。

[2]伤:这里指过度悲伤。【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伤情。”[1][2]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3][4]谏,既往不咎。”【注释】

[1]社:土地神。这里指社主,即为土地神所立的木制牌位。宰我:孔子学生。姓宰,名予,字子我。

[2]夏后氏:即夏朝。

[3]遂:完成。

[4]咎:追究罪过。【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做社主应该用什么木头。宰我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使百姓畏惧而战战栗栗。”孔子听到此话后,说:“已经做了的事不必再解说,已经完成的事不必再规劝,已经过去的事不必再追究。”[1]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2][3]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4]“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5]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注释】

[1]管仲:春秋时齐国人。名夷吾,字仲,齐桓公的宰相。

[2]三归:其说甚多,主要有:一、按常例应缴纳给公家的市租。二、三处府第。三、管仲所筑台名。四、藏钱币的府库。五、地名,乃管仲采邑。六、娶三个女子。今取第一说。

[3]摄:兼职。

[4]塞门:筑于门口以挡视线的屏墙,如同后来的照壁。按礼制,此为天子诸侯所用。

[5]反坫(diàn):土筑的平台,用于国君间会见的仪式上,宾主饮酒后,把空酒杯置于其上。【译文】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很小啊!”

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获取了本该缴纳公家的许多市租,其下属人员都是专职而不兼任职事,哪里说得上节俭呀?”

人又问:“那么管仲懂得礼吗?”孔子说:“国君在门口树立屏墙,管仲也在门口树立屏墙。国君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设有反坫,管仲也设有反坫。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1][2]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

[3][4][5][6]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注释】

[1]大师:乐官名。大,同“太”。

[2]翕(xī)如:形容乐声始起的热烈。

[3]从(zònɡ):同“纵”,放纵,展开。

[4]纯如:形容乐声的和谐。

[5]皦(jiǎo)如:形容乐声的清晰。

[6]绎(yì)如:形容乐声的连绵不断。【译文】

孔子把演奏音乐的过程告诉鲁国太师,说:“奏乐的过程是可以知道的:演奏开始,乐声热烈振奋,随着演奏的继续,乐声纯静和谐,清晰明亮,连绵悠长,乐曲就这样完成了。”[1]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2]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3]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注释】

[1]仪:卫国邑名。封人:镇守边疆的官员。

[2]丧:这里指失去官位。

[3]木铎(duó):以木为舌的铜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常摇铃召集众人。这里比喻孔子将传道天下。【译文】

仪邑的边防官请求与孔子见面,说:“凡君子来到这里,我没有不相见的。”跟随孔子的学生带他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这些学生说:“你们这些人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官位呢?天下无道的情况已经很久了,上天将要把你们老师当作木铎了。”[1][2]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注释】

[1]《韶》:舜时乐曲名。

[2]《武》:周武王时乐曲名。【译文】

孔子论《韶》乐,说:“音乐美极了,表现的内容好极了。”论《武》乐,说:“音乐美极了,但表现的内容则有不足。”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译文】

孔子说:“居于上位不宽厚待人,施行礼仪不严肃恭敬,逢临丧事不悲戚哀伤,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里仁篇第四

本篇共二十六章,除了末章,其他基本上是孔子简短的言论。本篇从一开始就集中在仁的话题上,孔子认为仁是礼乐得以实施的根本,所以本篇接于以论礼为中心内容的《八佾》之后,依稀可见结构上的一点联系。如果说关于礼的内容,孔子更强调对西周制度的承袭,采取的是“述而不作”的态度,那么在仁的问题上他则多有开创性的理论建树,使得“仁”成为他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仁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于人的哲学思考,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孔子社会理想与政治原则的重大问题。但另一方面,仁作为道德修养,又以各种表现形式,随时随地反映在实际生活中。孔子自称“吾道一以贯之”,曾参用“忠恕”二字作了解释。后人对这一章有诸多解说,甚至有以禅宗传授心印来拟之者。其实“忠恕”所体现的就是仁的精神。钱穆先生说:“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又说:“而言忠恕,则较言仁更使人易晓。因仁者至高之德,而忠恕则是学者当下之工夫,人人可以尽力。”(《论语新解》)这一说法比较妥切,“至高之德”与“当下之工夫”也准确地概括了仁的表现特性。[1][2]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注释】

[1]里:居住。

[2]知:同“智”。【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选择住所而不择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的呢?”[1]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注释】

[1]约:穷困。【译文】

孔子说:“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处在穷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有利于己。”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者能真正喜爱人,能真正厌恶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没有恶行了。”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2][3][4]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注释】

[1]得:或以为“去”字之误。今仍据原文译之。

[2]恶(wū):疑问代词,何,怎么。

[3]终食:一顿饭时间。

[4]造次:急遽,仓猝。【译文】

孔子说:“财富与权贵是人人所向往的,但若不以正当的方法获得,君子不会去享有这样的富贵。贫穷与卑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但若不是行为失当而得此结果,君子不会去摆脱这样的贫贱。君子丧失了仁德,又怎么能成就声名?君子即使是一顿饭的片刻时间也不会违背仁德,虽仓猝急迫也一定实行仁德,虽颠沛流离也一定实行仁德。”[1]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注释】

[1]尚:超过。【译文】

孔子说:“我未曾见到喜好仁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喜好仁的人,认为没有任何事物能高于仁;厌恶不仁的人,他实行仁,是不使任何不仁的事情出现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一天里用全力去实施仁呢?我没见过力量有不够的。或许还是有这样的人吧,只是我没有见到。”[1][2]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注释】

[1]党:类别。

[2]仁:通“人”。【译文】

孔子说:“人的过失,可以各各归入不同的类别。只要审察那人的过失,就能知道他是哪一种人了。”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

孔子说:“早晨若得到了真理,当晚死去都可以啊。”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译文】

孔子说:“士人有志于真理,却又以穿旧衣吃劣食为耻辱,这样的人,不值得与他谈论真理。”[1][2]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

[3]与比。”【注释】

[1]适(dí):专主。或说“适”通“敌”,敌对的意思。今从前说。

[2]莫:不肯。或说“莫”通“慕”,羡慕,与上句敌对义相对。今从前说。

[3]比:附从,合。【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必定要这样做的,也没有必定不这样做的,所做唯求合乎义。”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心怀乡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心怀恩惠。”[1]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注释】

[1]放(fǎng):依据。【译文】

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行事,必定招致很多怨恨。”[1]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释】

[1]礼让:守礼谦让。【译文】

孔子说:“能以礼让的原则治国吗?这有什么困难呢?不能以礼让的原则治国,那对礼怎么办呢?”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译文】

孔子说:“不要愁没有职位,而应愁自己用什么胜任其位。不要愁没有人知道自己,而应求自己能有什么可以使人知道的。”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注释】

[1]忠:尽心待人。恕:推己及人。【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曾子说:“是的。”

孔子出去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就是忠恕二字呀。”[1]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注释】

[1]喻:知晓。【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得怎么样。”[1]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2]怨。”【注释】

[1]几(jī):隐微。这里是委婉的意思。

[2]劳:忧愁。【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若父母有过错应委婉地劝阻,看到自己的意思不被听从,仍然恭恭敬敬而不冒犯他们,只是内心忧愁,但不怨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离家远行,如果要外出也必须有确定的去处。”[1]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释】

[1]已见《学而篇》十一章。【译文】

孔子说:“能三年不改变父亲生前的行事之道,可以说是尽孝了。”[1]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注释】

[1]知:记住。【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记在心中。一方面为他们的高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而忧惧。”[1]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注释】

[1]躬:自身。逮(dài):及,追上。【译文】

孔子说:“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跟不上为可耻。”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译文】

孔子说:“对自己加以约束而犯过失的情况是很少的。”[1]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注释】

[1]讷:言语迟钝。【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出言迟钝而行事敏捷。”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译文】

孔子说:“有德之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与他亲近的人。”[1]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注释】

[1]数(shuò):频频。这里有烦琐、琐屑的意思。【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王时过于烦琐,就会遭受羞辱。朋友交往中过于烦琐,就会导致疏远。”

公冶长篇第五

本篇共二十八章,主要记述孔子言谈中对人的评论,尤其集中在对自己学生的评论上。从片言只语的人物评说中,反映出孔子的人才标准与他的思想体系是完全一致的。这首先表现为价值取向很明确,无论是道德还是才干,都以有用于现实政治为根本的标尺。孔子论子产时说的行己、事上、养民、使民所谓君子四道,是他对人才价值目标的高度概括。其次反映在德才的表现形态上。在同一个价值标准的前提下,因个性不同,或因具体环境的差异,形成风格各异的道德表现方式,这是必然的,这也是孔子所认同的。正因为如此,才有孔子对自己学生的不同分类,才有对各种人的循循善诱,而不是简单化地否定某种表现类型。然而,尽管如此,孔子对道德的基本表现形貌还是具有明确的指向,其主要特征就是克制和内敛,于是,恭敬、谦让、忠厚等形态成为道德范式,反之,刚勇、好胜、善言等表现形态,则很难得到孔子的青睐。显然,这是以道德的外在形态体现了礼与仁的本质走向。[1][2][3]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4]罪也。”以其子妻之。【注释】

[1]公冶长:孔子学生。姓公冶,名长,字子长。

[2]妻:以女嫁人。

[3]缧绁(léi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指监狱。

[4]子:儿女。这里指女儿。【译文】

孔子谈及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曾被关入监狱,但不是他的罪过。”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1]

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注释】

[1]南容:孔子学生。姓南宫,名适(kuò),字子容。【译文】

孔子谈及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他不会被废弃不用;国家政治黑暗,他能免遭刑罚。”于是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1]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2]?”【注释】

[1]子贱:孔子学生。姓宓(mì),名不齐,字子贱。

[2]斯:此。前一“斯”字指子贱,后一“斯”字指品德。【译文】

孔子谈及子贱,说:“这人真是个君子啊!假如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学得这样的品德呢?”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1]也?”曰:“瑚琏也。”【注释】

[1]瑚琏(húlián):宗庙中盛黍稷的贵重礼器。【译文】

子贡问道:“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如同一个器具。”子贡问:“什么器具?”孔子说:“如同宗庙中盛放黍稷的礼器。”[1]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2],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注释】

[1]雍:孔子学生。姓冉,名雍,字仲弓。佞:口才好,能言善辩。

[2]御:抵挡,应对。口给:口才敏捷。【译文】

有人说:“冉雍有仁德,但没有口才。”孔子说:“何必要有口才呢?巧嘴利舌地与人辩对,常常被人讨厌。我不知道冉雍是否可称为仁,但何必要有口才呢?”[1]

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注释】

[1]漆雕开:孔子学生。姓漆雕,名开,字子开,一作“子若”。【译文】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这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1]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2]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注释】

[1]桴(fú):竹木制的小筏子。

[2]材:通“哉”,语气词。或说“材”指制作桴的竹木。今从前说。【译文】

孔子说:“我的主张不能实行,我就乘坐小筏子漂往海外。能跟随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在好勇这点上超过我,但这是不足取的。”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1]“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2][3]“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4]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5][6]“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