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基于前景理论的分析(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4:46:18

点击下载

作者:侯文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基于前景理论的分析(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

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基于前景理论的分析(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试读:

总序

河南大学经济学科自1927年诞生以来,至今已有将近90年的历史了。一代一代的经济学人在此耕耘、收获。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罗章龙、著名经济学家关梦觉等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留学日本的著名老一辈《资本论》研究专家周守正教授从香港辗转来到河南大学,成为新中国河南大学经济学科发展的奠基人。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以后,周先生率先在政治经济学专业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河南大学于1981年首批获得该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79年,河南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门的《资本论》研究室。1985年以后,又组建了河南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个经济研究所,恢复和组建了财经系、经济系、贸易系和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经济学院。目前,该学院已发展成拥有经济、贸易、财政、金融、保险、统计6个本科专业,理论、应用、统计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20多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点,3300余名本、硕、博各类全日制在校生以及130余名教职员工的教学研究机构。30多年来,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出站人员,并且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培训了大批专门人才。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服务于大学、企业、政府等各种机构,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学术繁荣做出了或正在做出自己的贡献,其中也不乏造诣颇深的经济学家。

在培养和输出大量人才的同时,河南大学经济学科自身也造就了一支日益成熟的学术队伍。近年来,一批50岁左右的学者凭借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厚的知识积累已进入著述的高峰期;一批40岁左右的学者以其良好的现代经济学素养开始脱颖而出,显现领导学术潮流的志向和实力;更有一大批30岁左右受过系统经济学教育的年轻人正蓄势待发,不少已崭露头角,初步展现了河南大学经济学科的巨大潜力和光辉未来。

河南大学经济学科组织出版相关学术著作始自世纪交替之际,2000年前后,时任经济学院院长的许兴亚教授曾主持编辑出版了数十本学术专著,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对河南大学经济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了进一步展示河南大学经济学科各层次、各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更为了使这些成果与更多的读者见面,以便有机会得到读者尤其是同行专家的批评,促进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学理论、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我们决定出版“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根据初步拟订的计划,该丛书将分年度连续出版,每年选择若干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的精品著述资助出版。根据需要,也可在丛书中选入少量客座教授或短期研究人员的相关论著。

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任领导及负责该丛书编辑出版工作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位编辑,是他们对经济学学术事业的满腔热情和高效率的工作,使本套丛书的出版计划得以尽快达成并付诸实施。最后,还要感谢前后具体负责组织本丛书著作遴选和出版联络工作的刘东勋博士、高保中博士,他们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不辞劳苦的工作回报了大家对他们的信任。

分年度出版经济学学术文库系列丛书,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如何公平和科学地选择著述品种,从而保证著述的质量,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此外,由于选编机制的不完善和作者水平的限制,选入丛书的著述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恳请广大读者及同行专家批评指正。耿明斋2013年6月

摘要

持久收入/生命周期理论源于对“库兹涅茨之谜”的解释,长期内平均消费倾向不变是其模型设计的理论前提,而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恰是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西方消费理论的前提假定在我国不成立。本研究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引入损失规避行为,建立一个能够分析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消费行为的分段线性消费函数,从消费行为的视角寻找导致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不断下降的原因,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内生增加提出建议。本研究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通过给出内生消费的定义,分析内生消费和消费行为的关系,然后回顾新古典消费理论对内生消费问题的研究脉络。要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只能依靠内生投资和内生消费的推动。内生消费指在现有经济系统内,不依靠外部的刺激与推动,仅仅依赖各参与主体自发的决策行为,居民愿意且能够消费的量。内生消费的增加是由消费者行为模式改变导致的消费增加,其直接反映就是消费倾向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由自发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两部分组成。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要面临储蓄不足的问题,在持久收入/生命周期理论中,持久收入被定义为某人一生财富的年金价值,消费者一生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当期消费等于持久收入,因此持久收入的消费倾向为1,这样就失去了进一步研究消费倾向的理论基础。同时,主流消费理论在研究中采用了代表性消费者假设,假定消费者是完全同质的,完全忽略了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消费行为的巨大差异,也未能考虑不同类型支出和收入对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在边际消费倾向的估计上,主流消费理论也未区分截面数据和时序数据的不同,由于在长期内存在导致边际消费倾向不断变动的因素,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得到的边际消费倾向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采用截面数据才能估得最准确的边际消费倾向。

第二,通过引入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分析损失规避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结合迪顿等人关于分段线性消费函数的研究结论,建立具有损失规避特征的消费函数。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对价值的感受不是财富或福利的最终状态,而是其改变,面对损失时价值函数是凸的,面对收益时价值函数是凹的,而且损失区域比收益区域陡峭,即人们是损失规避的。在简要介绍前景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回顾了行为消费理论,对内生消费进行了研究。行为生命周期理论重新讨论了边际消费倾向问题,认为不同心理账户具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而且不同心理账户内的资金无法自由转换,消费者通过事先设定的约束机制将一部分资金转入消费倾向低的心理账户以实现自我控制。鲍温等人提出的包含损失规避的消费函数,在最优化分析框架下证明了消费行为的两阶段性,分析了参考点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由此引出了不同类型支出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塞勒在心理账户研究中也指出,消费者会进行消费归类,通过把不同支出编入不同的预算,作为自我控制的机制以平衡各类支出之间的竞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建立了包含损失规避的分段线性消费函数,并采用山东省居民住户调查微观数据和全国城乡住户调查分层数据验证了消费行为的两阶段性,两方面的数据都支持了本研究的结论。在消费决策中,保障最低生活标准的刚性支出被单独列出,消费者从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放入独立账户,用于满足最低生活标准的支出,不到不得已的时候就不会降低生活标准以压缩这部分资金。

第三,以分段线性消费函数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通过实证分析参考点和边际消费倾向变动的影响因素。在分段线性消费函数下,居民收入低于参考点时,边际消费倾向为1,而收入中超过参考点部分的边际消费倾向远小于1,因此补贴收入处于参考点以下的居民能够有效扩大消费需求。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损失规避特征,本研究发现未来支出增加或收入下降等导致未来生活水平降低的因素都会改变居民的消费行为模式。1988~1998年,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几乎呈现直线下降的态势,十年间共下降了25个点;从制度变迁过程看,在1992年以后,我国进行了迅速的市场化改革,除了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外,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养老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展开,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解体。社会变革和社会保障的缺位造成的心理冲击,是导致居民储蓄大量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本研究发现参考点与未来风险都会影响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参考点上升和收入不确定性增强都会导致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住房、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是影响参考点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这其中又以住房的影响最为典型。因此,应该开征垄断税,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从企业部门转移部分收入直接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可以同时起到减小收入差距和扩大消费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内生消费 消费行为 损失规避 边际消费倾向 分段线性消费函数

Abstract

As the Permanent Income/Life Cycle Theory stemmed from explaining the“Kuznets Puzzle”,their theoretical premise is that the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APC) is unchanged in long-term. But the biggest problem of our country is that the APC has been decreasing. Therefore the assumption of neoclassical consumption theory does not be adequate for our countr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stablish a consumption function to analyze the consumer behavior of different income levels,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loss aversion behavior,and interpret the declining of APC from consumer behavior. We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endogenous consumption of Chinese residents. This paper is composed by three parts.

First,w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genous consumption and consumer behavior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endogenous consumption,and then review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about endogenous consumption. Endogenous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chieving endogenous growth of our economy. The so-called endogenous consumption means that in the existing economic system,consumption depends only on the spontaneous participation resident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consume,while not depends on external stimulation. The increased consumption results from 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 patterns,and the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increase is the changes of the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which is composed by the spontaneous consumption and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two parts. The problem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mainly face is insufficient savings,and in Permanent Income/Life Cycle Theory,the permanent income is defined as a lifetime annuity value of wealth,and the condition consumers maximize utility is current consumption equals permanent income. Since permanent income of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is 1,we los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ainstream consumer theory assume consumers are homogeneous in the study,which completely ignores the behavioral diversity among different income levels,but also fails to consider effects different types of expenditure and income have on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Because there are factors affecting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in the long run,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using time-series data is average for the period of time,while is estimated accurately with cross-section data.

Second,we introduce prospect theory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to analysis the effect that loss aversion has on consumer behavior. Combined with Deaton and others’ research on the piecewise linear consumption function,we establish a consumption function with the features of loss aversion. Prospect theory tells us that the value people feel is not the final state but its changes of wealth or welfare. The function is convex for loss and concave for gain,and,in addition the region of loss is steeper than the area of gain,which is loss aversion.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prospect theory,we recall the behavior consumption theory about endogenous consumption. Behavioral Life Cycle Theory rediscusses issue of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and finds that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i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mental accounts,and the money within different mental accounts can not be freely converted. Consumers achieve self-control by pre-setting mechanism in which a part of money will be put into a account with low propensity to consume. Bowman et al. give a consumption function including loss aversion,prove that consumer behavior is two stag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optimal analysis,analyze effects that reference point has on consumer behavior,and,hence different types of expenditure lead to different consumption behavior. Thaler also pointed out in psychological account research that consumption will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expenditure budget,so as to achieve self-control mechanism to balance the competition among various types of expenditures. Based on this,we establish a piecewise linear consumption function with loss aversion,and test it using the household survey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national data. The conclusion is the datas support our point. In the consumer decision-making,expenditures ensuring a minimum standard of living are separated and taken into a separate account. Generally,consumers will not lower their living standards.

Third,we use piecewise linear consumption function to analyze consumer behavior of resident,and demonstrate the factors impacting reference point and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In the piecewise linear consumption function,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is 1 when income is below the reference point,while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is far less than 1 when income exceeds reference point. So it is effective to give subsidies to those residents below the reference point for expanding consumer needs. After analyzing the loss aversion of consumer behavior of urban residents,we find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lower future living standards,such as increased expenditure or reduced income in the future,will change consumer behavior.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of urban residents falling by 25 points is almost linear downward trend from 1988 to 1998. From the view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process,China conducts rapid market-oriented reforms after 1992,the reform of health,education,housing,employment and pensions launched progressively,except increased income,and the traditiong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disintegrated. As a result of society changes and the absence of social security causing psychological impact,household savings substantial increase,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with time-series data,we find both reference point and the future risk will negatively affect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The expenditures in housing,medical care and education affect significantly the reference point,especially the first factor. Therefore,it should introduce monopoly tax,by which revenue can be shifted from the corporate sector to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meanwhile it can narrow the income gap as well as expand consumption.

Key Words:Endogenous Consumption;Consumer Behavior;Loss Aversion;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Piecewise Linear Consumption Function第一章引言第一节选题背景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强劲态势,媒体与部分学者也称中国目前已步入“后危机”时代。然而从数据看,我国经济中的结构不合理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出现了更严重的偏斜。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200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初步测算,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7.04%,而且固定资产投资比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快了15.5个百分点。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仅有三个时期资本形成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就是资本形成率)超过40%:第一个是1959年,资本形成率为42.83%,随后就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紧缩过程;第二个是1993年,资本形成率为42.60%,此后我国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软着陆”;第三个就是2003年以后,从2003年资本形成率达41%开始,到2008年已上升至43.54%,根据获得的数据计算,2009年的资本形成率为47.2%。从前两次的经验看,只要资本形成率超过40%,我国政府就会采用果断措施,实施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然而此次资本形成率已连续七年处于40%以上,但是从整体上看,经济并未显著过热,政府也未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这说明我国经济已经渐渐适应了这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修正投资过大的内在机制正逐步丧失。

对投资的过度依赖有可能造成经济的剧烈波动,也导致了能源、交通和主要原材料供应的全面紧张,同时大规模的集中投资也造成了投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伴随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变,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逐渐发生变化。1981~1990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1.9%;1991~2000年,其平均值则下降为56.6%;2001~2008年的平均值更进一步下降到了41.4%。对应这三个时段,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8.6%、36.1%、47.8%,两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几乎发生了对调。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出口正面临严重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挑起贸易争端,通过各种渠道威逼我国政府减少贸易顺差。《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也不断制造舆论,呼吁对中国施加压力。2010年3月17日,该报发表社论,称:“一个对付中国的办法是给IMF施压,让其宣称中国违规操纵了汇率,比起美国人的批评,IMF的决定会让中国更难拒绝。美国应该动员欧盟、韩国、印度等,公开宣传人民币贬值给它们造成的伤害。”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3月,我国出现了72.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终止了自2004年5月开始连续70个月的贸易顺差。面对出口的严峻形势,增加消费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消费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居民消费行为及其背后动机的演变过程进行描述,找到启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切入点,正是本研究的写作动机之一。

2010年3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转变经济依靠政府主导下的投资与出口或者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才能快速发展的局面。即使最有效的宏观政策,也只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诱导因素,本身并不能构成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只有由经济制度本身决定的消费水平与投资规模,才能最终决定经济增长的长期发展速度,即经济的内生增长主要依赖内生消费和内生投资的推动。这里将内生消费定义为在没有外界刺激时,居民根据内外约束自由决定的消费水平,内生消费的变动意味着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动,而平均消费倾向由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两部分组成,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对应着不同的消费行为。因此,消费的内生增加需要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变化。为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我国学者运用西方消费理论,对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多数研究的结论并不理想,所得政策建议的可实施性与效果也不令人满意,直接借鉴西方消费理论难以有效解释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我国学者对该问题的看法是,西方消费理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制度与我国相差较大,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变革时期,居民面临的内外约束都处于剧烈变动之中,特别是我国平均消费倾向在长期内是递减的,西方消费理论关于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不变的前提假定在我国现阶段是不成立的。

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面临的是储蓄不足的问题,如美国的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以来保持不变,一直在0.9附近。这就使得处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消费理论将平均消费倾向不变作为其理论前提,完全放弃了对消费倾向的研究。在持久收入/生命周期模型中,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一直被认为等于1而不做讨论,由生命周期模型也得出一生收入等于一生消费的结论。从新古典消费理论看,根本不应该也不可能出现消费不足的问题。在分析方法上,新古典消费理论坚持总量分析法,设定所有居民的消费行为是同质的,在研究中采用了“代表性消费者”假设,将社会上不同阶层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排除在外。[1][2][3]斯多克(Stoker)、迪顿(Deaton)、卡罗尔(Carroll)等人都曾对这一假定提出批评,由于微观主体具有非线性消费行为,在把微观变量加总为宏观变量时存在“分配效应”问题。如果微观主体的消费与收入关系是非线性的,则加总得到的宏观消费函数的系数就必然不同于微观消费函数的系数。因此,宏观消费函数的形式与系数不仅仅取决于微观消费函数的形式与系数,还取决于社会的收入分配情况。在研究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时,由于采用了代表性消费者的假定,只能通过分析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时期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来验证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但是这种方法无法摆脱参数时变问题的影响,也无法深入社会不同阶层,所得结论并不涉及不同阶[4]层居民消费行为的比较。“库兹涅茨(Kuznets)之谜”的出现正是这个原因,在收入增加后,收入处于底层的穷人可能依然处于社会底层,收入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增加数倍,可能并不涉及居民在收入分配中地位的改变,即不是由穷人转变为富人的问题。长期平均消费倾向的稳定,只能说明社会上的居民作为一个整体其消费选择行为的稳定性。只有通过分析同一时期不同收入层次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布情况,才能比较居民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实质上,只有弄清楚居民在社会中收入位置变动时消费行为的变动,才能真正了解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的影响。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研究影响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因素,从根源上分析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中消费不足的问题,建立经济内生增长的良性机制。

作为新古典消费理论基础的理性预期持久收入/生命周期理论一直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从实证层面看,基于霍尔线性欧拉方程的检验显示,滞后的收入与财富变化可以预测消费的变化,即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excess sensitivity),虽然新古典消费理论随后提出了预防性储蓄假说、流动性约束假说、λ假说等理论,用以修补理性预期持久收入/生命周期理论,但是依然难以解释社会上拥有较多财产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难以解释社会上绝大多数储蓄属于高收入阶[5]层而不属于低收入阶层的事实。从理论层面看,随着阿莱(Allais)、[6]萨缪尔森(Samuelson)等人发现的一系列违反期望效用理论的案例,作为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基石的偏好完备性公理、传递性公理都已不再成立,如果这两大公理不能成立,那么新古典的“理性人”定[7]义就会被推翻,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也将无法成立。基于传统期望效用理论的理性预期持久收入/生命周期理论必然无法准确描述行为人的决策过程。

作为新古典经济学最新发展前沿的行为经济学,将人们决策行为中的心理因素纳入新古典分析范式,大大提高了其适用范围和解释能力。1979年,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Kahneman and Tversky)通过对风险条件下个体选择行为的研究,发现了如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孤立效应(isolation effect)、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8]等一系列不符合期望效用理论原则的现象,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以修正期望效用理论的缺陷,进而建立了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国外学者借鉴行为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了消费[9]问题,1985年,塞勒(Thaler)正式提出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心理账户对个体消费行为和消费决策的影响。随后,塞勒和谢弗林(shefrin)提出了行为生命周期理论,[10]鲍温(Bowman)、莱因哈特和罗宾(Minehart and Rabin)提出了[11]带有损失规避行为的消费函数,较好地弥补了新古典消费理论中对内生消费研究的缺失。近些年,我国学者在介绍、吸收国外最新行为消费理论研究成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有部分学者应用其中一[12]些理论分析了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本研究将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有损失规避的消费函数,详细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第二节关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

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可以大致分为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两类。所谓经验归纳法,就是试验性地给出决定消费行为的有关变量,然后运用计量方法估计出各解释变量的系数,并对估计结果进行统计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增加或删除一些变量,直至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理论演绎法是从某种理论框架出发,同时加入中国的制度性特点,推导出相应的理论结果,然后再使用现实数据对这些结果进行验证。从消费理论的发展过程看,根据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假定,可以将消费者分为短视型消费者、后顾型消费者、前瞻型消费者、有远[13]见的追求最优化的消费者四种类型,对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也经历了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持久收入、一生收入(或者称财富)、未来风险等几个阶段。我国学者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一 对我国消费行为模式的判断

国内学者对我国消费者行为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试图得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模型,以确定影响我国消费者的主要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下面几类方法:一类是在西方主流消费理论的框架内,判断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符合哪一类消费理论;另一类认为西方消费理论无法说明中国消费者的行为特征,进而根据我国居民消费行为自身特点而自行设计消费理论。1.王于渐方法——数据拟合法[14]

最早分析各种消费函数理论在我国适用性的当属王于渐,其方法是直接使用数据拟合不同的消费函数,通过拟合结果判断哪一种消费函数更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中国消费函数的估计与阐释》中,王于渐使用1952~1985年的总量时间序列数据、1983年和1984年的省际截面数据、1981~1985年省际农民家庭调查数据,分别验证了绝对收入函数、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函数、随机游走理论。结论是:绝对收入函数、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函数均能拟合我国的数据,而随机游走理论在中国不被证实。

实际上这一方法未能找到最适合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函数,王于渐在文章结尾一段也指出:“随意采用特定的计量方法来估计经济关系是可能有误导性的,除非能根据经济理论来指引实证研究,否则要阐释公式中的意义就会遇到相当的困难。”臧旭恒认为“没有以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设定的分析为基础”是该方法失败的根[15]本原因。2.臧旭恒方法——消费者行为假设与数据拟合相结合

臧旭恒以消费者行为假设为消费函数研究的基础,在详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设定的基础上,确立典型的行为特征,随[16]后选择和建立消费函数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我国数据进行验证。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所包含的因素有消费选择自由、价格充分弹性、预算约束、没有流动约束、存在不确定性五个方面;对行为主体的内在设定包含的因素有理性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规避风险、时间偏好四个方面。通过两大方面九种因素的比较,臧旭恒认为1978年以前我国消费者适用凯恩斯消费函数,1978年以后适用持久收入/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性预期消费函数对中国的可应用性较小。随后采用分阶段和分城乡构造模型的方法,首先使用1978年以前的数据验证了凯恩斯消费函数对城乡居民的适用性,其次使用1978年以后的数据验证了持久收入/生命周期消费函数对中国城乡居民的适用性。

由于我国数据可以同时拟合凯恩斯消费函数和持久收入/生命周期消费函数,实质上其结果仅依赖于最初的理论分析,外部环境和内在设定是决定消费者究竟服从哪一类消费函数的主要因素,而对外部环境与内在设定的直接证明又存在较大难度,这就使得其结论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限于当时对消费理论的研究状况,臧旭恒对随机游走理论的替代与修正尚未完成,虽然通过揭示消费的过度敏感和过渡平滑发现了随机游走理论的不足,但是对西方消费理论内在逻辑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3.余永定、李军、叶海云等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的消费函数

国内学者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特点的共同认识是,中国居民并不是以一生时间为跨度来寻求效用最大化的,其消费支出安排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存在特定的消费高峰以及相应的储蓄目标。同时,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消费信贷不发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制度转轨过程中不确定性强等因素,我国消费者是短视的。因此,[17][18]余永定和李军以及叶海云等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了若干理论模型,建立了基于短视行为的消费函数模型,这些模型虽然可以较好地描述我国居民消费的短视行为,但是依然无法解释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不断降低、城乡及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消费率差异过大等问题。而且其理论仅针对居民消费行为的某一类特点,使得其适用性太过狭窄,当社会环境、经济制度发生改变时,这些理论的适用性也就随之大大降低了。

西方消费理论在库兹涅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即在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建立了一系列假说。然而在最近20年,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典型特征是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这一理论前提的不同从根本上导致了主流的西方消费函数理论无法解释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二 收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由于几乎所有消费函数理论将收入作为影响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学者主要从实证方面验证收入与消费的密切关系,从采用的计量方法上看,这一类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国内学者主要通过相关分析、最小二乘回归等方法进行研究,较具代表性的成[19][20][21]果包括厉以宁、李子奈、臧旭恒等人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理论缺陷是没有考虑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如果两个序列都非平稳并且不存在协整关系,就会存在伪回归问题。第二阶段,人们开始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从而较为有效地解决了伪回[22][23]归问题。这一时期的成果主要是秦朵、孙凤和易丹辉、杭斌和[24][25][26]申春兰、田青、张继海和臧旭恒等人的研究。张继海和臧旭恒利用1978~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进行了协整分析,发现城镇居民家庭实际收入和实际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且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都对居民的消费具有较强制约作

[27]用。田青利用1985~2006年城镇居民按收入分七层的收入和消费数据实证了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以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不同收入阶层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其结果也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具有协整[28]关系。考虑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的研究仅能从1978年开始,这样就存在样本太小的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第三阶段,以面板协整为基础的研究逐渐成为主流,这样既克服了样本量小的问题,也解决了伪回归问题。李敬强和徐会奇利用各省份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支出的拉动力存在显著差异,工资性收入对消费支出的拉动力超过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而转移[29]性收入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苏良军、何一峰、金赛男还分析了我国不同省份的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他们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度量暂时收入,用当期收入对人均GDP进行回归,把通过回归方程估计得到的收入作为持久收入,把残差作为暂时收入。其实证的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非常显著,但是不同省份之[30]间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力差距很大。

由于增加收入对促进消费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关于如何增加居民收入的研究又超出了消费理论的范围,消费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分析收入既定时影响消费的因素,探究如何提高消费在居民收入中的份额,下面介绍我国学者对消费倾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三 对消费倾向的影响因素

作为对消费需求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收入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人们的一致认可,然而剔除收入外,或者说当收入固定不变时,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则需要通过分析对消费倾向的影响来寻找。处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消费理论认为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对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一直未能受到重视,影响边际消费倾向变动的因素也基本依靠研究者的直觉判断来确定,既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充分的实证分析。

除收入以外,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很多,如社会保障的状况、信贷市场的完善程度、流动性约束的强度,以及由制度、宗教、习俗等因素决定的习惯和偏好。在收入处于同一水平的不同社会中,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别很大,如美国的消费倾向就高于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31]国家;美国白人的消费倾向普遍高于黑人,而城市居民的消费倾[32]向也高于农村居民。关于收入影响消费倾向的问题,则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凯恩斯曾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认为随着收入增加会出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然而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证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我国学者对边际消费倾向影响因素的研究,基本以描述性分析为主,主要从制度、习惯、传统、社会保障等方面给出直觉判断。刘建国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第一,制度因素,如土地制度改革不彻底、分配制度不合理、政府干预过多等,都加剧了农户收入预期的不稳定性,使得农户消费倾向严重偏低;第二,城乡差别因素,如基础设施落后、义务教育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第三,文化传统因素,农民具有很深的家族意识,为子女建房是农户储蓄的主要动机。要通过改变农户消费的外部环境和条件,[33]增强未来收入的稳定性,提高其消费倾向。骆祚炎、刘朝晖认为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变强、财产性收入比重过低、城乡收入差距太大等是导致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的主要原因。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仅能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一个边际消费倾向的值,难以进行趋势变动情况的分析,这种估计方法上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研究中的困

[34]难。谢子远等运用变参数模型估计了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时序变化,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经历了一个开始低,随后上升,然后下降的复杂过程,并从制度变迁、收[35]入变动和理性预期等方面解释了其演变的原因。四 风险对内生消费的影响

我国学者主要在预防性储蓄的框架内研究风险对消费的影响,其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储蓄或消费为被解释变量,以风险为解释变量,通过模型检验风险与储蓄或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如宋铮、万广华等、郭英彤等、陈学斌等、刘兆博等。宋铮以城镇居民收入的标准差为衡量未来收入不确定程度的指标,以城镇居民储蓄水平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发现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强会导[36]致储蓄增加。万广华等运用农户调查资料分析了流动性约束和不[37]确定性对储蓄的影响,也发现两者都会导致居民储蓄增加。郭英彤、张屹山利用1995~2000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居民的教育、医疗、住房开支与储蓄的相关性,发现我国居民储蓄深受预防性动机的影响,且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教育、[38]医疗两项消费开支。陈学彬、杨凌、方松在对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随着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上升和风险意识增强,预防性储蓄增加。[39]刘兆博等利用卡罗来纳人口中心在中国进行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的影响因素,发现不确定性、持久收入和教育负担三[40]个因素都会影响农民的预防性储蓄。上述研究的结论都肯定了风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然而其共同的缺陷是未能对风险水平与消费倾向进行因果验证,也就无法解释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在多大程度上源于不确定性的增强。

另一类学者通过估计消费者谨慎系数研究预防性储蓄,根据戴南[41](Dynan)提出的方法,利用泰勒级数的二阶展开估计消费者谨慎系数,以此推断未来风险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如龙志和与周明浩、施建淮等、杜海韬和邓翔、罗楚亮、易行健等,以及戴南等人,但是对相对谨慎系数的估计结果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龙志和、周明浩利用戴南提出的模型估计了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相对谨慎系数的定义为:,得出1991~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为5.08。[42]施建淮等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03年的月度数据,估计[43]得到的居民相对谨慎系数仅为0.878。杜海韬、邓翔利用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1978~200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得到的农村居民相[44]对谨慎系数为10.51,城镇居民相对谨慎系数为15.28。罗楚亮利用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对农村居民做的住户调查数据,估计得出受灾农户的相对谨慎系数为0.132,而未受[45]灾农户的相对谨慎系数仅为0.088。易行健等选择中国农村居民1992~2006年的分省份面板数据,以五年移动平均的方法,分别估计了东、中、西部不同时期的相对谨慎系数,结论是,在最初的1993~1997年西部最高,为6.382,中部最低,为3.718;此后虽逐步增加,但差距不断缩小,到2002~2006年,东中西部已基本持平,都在7.5附近。从被广泛使用的常数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CRRA),-11-[46]γ即U=(1-γ)C看,相对谨慎系数ρ=1+γ。戴南认为γ的取值范围一般是1~4,因此ρ的值应该在2~5,而我国学者的估计结果均与此[47]结论有一定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城市家庭财产调查的结果,储蓄最多的20%的高收入家庭拥有城镇全部人民币储蓄总量的64.8%和全部外币储蓄总量的89.1%,而储蓄最少的20%的低收入家庭这一比例分别仅为1.2%和0.2%。从理论上讲,低收入居民应该具有更强的谨慎性动机和流动性约束,其储蓄也应该更多,而高收入居民则应该具有较低的谨慎性动机,可见仅用谨慎动机或者未来的不确定性无法解释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五 制度与心理因素对内生消费的影响1.制度

以市场经济为制度背景的西方消费理论设定居民消费倾向长期不变,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更为猛烈的经济周期波动和不稳定的宏观环境使得居民消费倾向不断发生变动,外生不确定性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大,主流消费理论只讨论内生化的研究越来越远离现实。将外部的不确定性纳入消费者决策模式,利用外生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释消费倾向的变动。

制度变迁是我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行为模式演变的内在动因。当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全面市场化以后,外部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就被纳入了居民消费行为。从传统的外生消费行为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内生消费模式的转变,体现了我国居民承担未来市场风险的积极反应。1994年确立的建立市场经济模式的目标,从根本上奠定了我国居民行为规范的制度基础,尽管居民还面临制度变迁风险,但居民的收入、消费内生决定模式已经形成。[48]1992年后的福利制度解体导致了风险规避的内生化,人们必须通过调整收支结构把跨时消费与储蓄的最优均衡纳入决策范围,调整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比例。居民预期到福利制度改革带来的制度风险是长期的,价格改革作为1988年的制度变革,引起了居民的抢购,消费倾向也大幅度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尽管价格上涨很快,但消费者已经认识到通货膨胀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不可能长期化,因此消费倾向没有相应上升。而消费者认识到福利制度解体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其影响是长期的,这引起了储蓄倾向提高。

黄少安、孙涛考虑了社会习俗、道德习惯和家庭伦理等非正规制度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认为东方文化中具有注重财富的代际转移和重身份地位而轻钱物两种传统,如父母对成年子女的无偿资助(结婚、购房)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他们在效用函数中引入了财富存量和收入转移,以此解释我国的高储蓄率现象。城市居民受到制度变迁的影响,消费行为模式变化很大,20世纪80年代,为购买耐用消费品而进行的储蓄迅速减少,作为对教育制度改革所带来风险的回应,为子女教育进行的储蓄迅速增加,同时为养老而进行的储蓄和为了获取利息而进行的储蓄都快速增加,储蓄已经不仅是延期的消费,而且是一种长期投资项目,具有财富上的意义;作为对房改的反应,居民购房也迅速上升。农村居民虽然受到了不同制度变迁的影响,但是其行为特征也表现了从短期规划到长期谋划的转向,集中表现为为建房而进行的储蓄减少、养老储蓄意愿增强,为获取利息而进行的储蓄也迅速[49]上升。2.心理因素

居民心理账户分为当前消费账户和保障预防性账户两类,居民心理账户的结构是决定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当前消费账户的消费倾向较高,保障预防性账户的消费倾向较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强,在保障预防性账户中的资金就越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程度通过影响消费者心理账户结构而决定居民消费额度。由于在改革进程中出现制度结构失衡,居民心理账户的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这是制约我国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