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成长三部曲(套装3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22:53:44

点击下载

作者:冈田昭人,矢野香,宇都出雅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情商成长三部曲(套装3册)

高情商成长三部曲(套装3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高情商成长三部曲(套装3册)作者:冈田昭人,矢野香,宇都出雅巳排版:暮蝉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8-09-01本书由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目录CONTENTS

封面

版权信息

牛津式高效沟通

高效工作记忆法

会说话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目录

CONTENTS

序言

第1章 思考,是为了更好地表达

第2章 不擅长沟通的人往往都是“准备不充分的人”

第3章 灵活的思维,有助于你巧妙地表达

第4章 独特的语言组织技能,让所有人都听你的

第5章 充分运用语言魅力,让对方马上行动起来

第6章 突破隔阂的“反馈技巧”

结语 描绘你人生的画笔,在你自己的手中

返回总目录序言

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为什么在数年之内就能掌握实践“知识”的技能?“牛津”,大家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印象呢?

英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世界顶级水准的学术、贵族和皇室就读的大学,如此种种,牛津大学总给人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印象,就如同另一个世界般的存在。

牛津大学(简称OXON)已经建校好几个世纪,在最尖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创造性的开发,以及国际性人才的培养方面,该校为全球所熟知,并备受推崇。

本书基于笔者在牛津大学学习的经验,将向读者朋友们介绍“自主思考并表达意见的技能”,衷心希望大家在掌握后能够加以实践。

历经无数时代传承下来的牛津大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能其实并不复杂,在日常生活中不论何时何地,只需要掌握一些窍门,任何人都能做到。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让读者朋友们掌握上述能力。

牛津大学位于伦敦西北部,乘坐电车大约需要1小时便能到达,即便在现代社会,这里也洋溢着中世纪的美丽风情。和日本的大学相比,牛津大学采用完全不同的“College制”(住宿制学校),是一所非常独特的大学。根据每年发表的英国教育专业杂志Times Higher Education等所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牛津大学与哈佛大学及剑桥大学等名牌大学齐名,在研究水准、教育质量、教学环境完善度、以留学生和外国籍教员为指标的国际化程度等方面,都处在全球顶尖行列。全球无数的优秀学生就读于此,他们都胸怀大志,勤学苦读。

牛津大学的学生在就读期间,每天都会接受严格的知识拓展训练(tutorial)。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教授阵容也都是顶尖水准的研究人员。双方在认真反复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创意,并开发出革新性的技术。这种训练方式的背景在于:从漫长的传统中所构建起的不断追求“知识”的热情、独特的教育手法,以及支撑这一切的毫不动摇的哲学。牛津大学之所以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其理由就在于此。

据说,“津(ford)”意为渡口,泰晤士河和柴威尔河在此会合,当时河水不深,用公牛(ox)拉车即可涉水而过,“牛津(Oxford)”由此得名。现在,牛津市的市徽上仍然刻有牛和河流的图案。

当你听到牛津这个地名的由来时,是否会觉得有些亲切呢?

因此,为了让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更加形象地联想到“牛津”,能够更加浅显地理解“自主思考并表达意见”的含义,书中将会有一头“牛津小牛”登场。

引领全球“知识”走向的牛津学子

至今为止,牛津大学为全球培养出了众多的政治领袖和商界精英。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和托尼·布莱尔等英国国内的26位首相均出身于牛津大学。除了因“一只看不见的神之手”而闻名于世的亚当·斯密,以及著有《利维坦》的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等有名的历史性人物之外,著有《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数学家兼作家的刘易斯·卡罗尔、著有《指环王》的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出演《憨豆先生》的罗温·艾金森等人都毕业于牛津大学。

除此之外,牛津大学还培育出了缅甸民主运动领导人昂山素季、患有顽疾却不断探索宇宙起源的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等5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同时,还有橄榄球等运动领域的最顶尖级别的运动员也就读于此。牛津大学真是一所文武双全的大学。对日本人来说,这就如同能够和皇太子夫妇一同学习的梦幻般的大学。

牛津大学聚集了来自全球的精英。除了欧美等国的学生以外,还有来自亚洲、中东、非洲等地区的万里挑一的优秀学生,他们每天都在相互勉励、共同进取。教授阵容也是超出想象地出色,在研究和教育领域简直是无出其右,这些“最强大脑”们聚集在一起,为学生们解惑授业。

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则囊括了众多在商界和金融界最前沿大展身手的精英、医生、律师、大学教授、艺术家等,不论男女,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索尼公司的会长(原CEO)霍华德·斯特林格就曾在牛津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近代史。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合称“牛剑”,但是两校的毕业生一同将同学会网络扩展到了全世界,通过定期聚会的方式来积极地交流信息和扩充人脉。当然,他们的影响力在政治、经济、医疗等各个领域都是无法估量的。

牛津大学的学生们之所以在大学毕业后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中大展身手,其原因正是本书前文所提到的“自主思考并表达意见的技能”。换句话说,这都得益于他们在大学就读期间所掌握的实践“知识”的技能,因此才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那么究竟该如何掌握和发扬牛津大学的这种技能呢?在本书中,笔者尤其重视关于这一点的解说。

在此,请允许笔者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从日本的大学毕业后,买了单程票,前往美国,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主修异文化交流,并取得了硕士学位。随后进入英国的牛津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GSES)就读。我之所以选择牛津大学,是因为这里聚集了来自全球的精英,在这里能够不断积累和深化知识体系,与他人互相切磋和激励,让自己接受最好的锻炼。

在博士课程中,我主修比较教育学,学位论文的主题是日本与英国的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并且我是第一个在GSES取得博士学位的日本人。

我现在任教于东京外国语大学(东外大),教授内容包括比较国际教育学和异文化交流学等学术领域。在东外大,可以学习到大约30多个国家的语言和地域社会文化。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主要学习外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三年级的时候,学生们一般会选择去所学语言的国家留学一年左右。回国时,其语言能力已经完全达到自如交流的水准。同时,东外大的校园里还有不少外国来的留学生,营造出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我将在牛津大学就读时所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实践于每日的教学工作中,当我的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时,我总是感到无比欣慰。

其实,在出国留学之前,我都不太爱学习(或者说是彻底不爱学习)。现在回头来看,或许是因为我自身并不适应日本的教育制度和学习方式。我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时,是离开日本,在国外留学期间。

在日本的学校里,老师单方面向学生传达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非常主流。这个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高效率地传达一定的知识,这是其优点。但是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无法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也无法学会积极地发表个人看法的能力。

另外,在欧美等国家的课堂上,一般是让学生和学生进行交流,老师在一旁提出建议的过程中,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是所谓的“学习者中心型”教学方法。此外,老师会让学生们互相发表意见,互相进行评论,学生从小接触的就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无法实现“填鸭式”教学法中高效的知识传达,但是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讨论能力”,以及将自己的意见传达给他人并说服他人的“沟通能力”。

很显然,这种教学方法上的区别,对于日本和欧美学生的人格形成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尤其是毕业之后步入社会时,这种影响就会越加显著。

在国际性的商业洽谈、学会、联合国部门会议等场合中,拥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正在不断交流。为了让自己的立场处于优势地位,有时候还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我在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中,也曾受到外国研究人员的严厉批评和评论。这个过程会带来巨大的压力,我当时作为初出茅庐的研究人员,实在是够呛。

我在学会发言中曾仔细观察过,我发现欧美的研究人员总是非常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批评,并且非常客观地加以反驳。这种氛围就如同小孩在玩某种游戏一般自然。

这种现象的背景在于:人们在不断交流对话的过程中,让彼此的思考升华到“更高的维度”,这是一种来源于古希腊和古代拉丁民族的、关于思考的文化传统。简而言之,互相“批评”是有利于彼此知识扩充的“好事”与“乐事”,这也是一种哲学的见解。

牛津大学教导学生如何“找到突破口”

日本和欧美国家之间在教育方面存在巨大的鸿沟,当然,在商务场合中,交涉方法、讨论方法、行为举止、着装等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考虑到这些商务礼仪相关的要素都是由欧美国家制定标准,因此日本实质上处于弱势。

在政治、外交、经济、商业、教育等社会的各种领域中,由欧美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势头有增无减。鉴于这样的世界形势,为了能够和欧美人平起平坐地进行竞争,掌握牛津大学式的“自主思考并表达的技能”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种技能能够应用于各种社会场合。

在本书出版之前,笔者还写了一本书,叫作《培养改变世界的思考能力:牛津大学的教育方法》(朝日新闻出版社)。这本书主要介绍牛津大学的教育方法,我基于在牛津大学留学的经历,还加入了不少真实的事例。简而言之,牛津大学的教育理念就是“打破常识”(详细内容请见上书)。在这本书中,我对如何培养出不拘泥于常识的人才的“教育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但是本书不是站在“老师”的角度,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书写的。书写的过程中,我尤其重视这样一点:在牛津大学接受教育的学生拥有怎样的“思考方法”,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思考有效地传达给他人。

关于牛津大学式的“自主思考并表达意见的技能”,其精髓在于“找到突破口”。

我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总要面对各种困难和课题。甚至连夫妻、亲子、兄弟姐妹等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有时候也处理得不太好。显而易见地,上司与部下、老师与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就更加难处,状况也会更加复杂化和问题化。

牛津大学的学生通过每日严格的训练,主动“break through”人与人交流时的障碍,也就是掌握了出色的“突破”技能。

同时,在牛津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自主思考并表达”意见时所产生的各种障碍,理解为提升自我的机会,并主动地克服障碍、审视障碍,跨向下一个人生高度,而这样的精神在牛津大学备受推崇。

找到突破口的流程

如今在学术和商务场合中,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组织的整合与解体、全球化的人才交流、工作方式的多样化等,以往的交流方式越来越不起作用了。

在这样的环境中,牛津大学式的“自主思考和传达的技能”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武器,它能够让你克服在沟通过程中的各种障碍,让对方按照你的思路行动。

本书将说明5种方法,让你将自己的想法准确地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按照你的思路行动,并形成有效的沟通战略。这5种方法分别是:“计划”→“生产”→“包装”→“流通”→“售后服务”。乍一看,就像是某种商业产品的“生产流通管理系统”。

对笔者而言,牛津大学式的“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技能”是一种用于突破沟通障碍的“思考和表达的流程”。

该流程由以下的一系列步骤构成。

①准备(计划)→②思考(生产)→③组织语言(包装)→④表达(流通)→⑤反馈(售后服务)

①为了“自主思考并表达意见”,而必须具备的“准备的技能”。

②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所培养的“自主思考的技能”。

③基于严格的知识拓展训练,将自己的想法“组织成语言的技能”。

④通过和他人的沟通所培养的“表达的技能”。

⑤审视自身的行为,实现自我提升的“反馈的技能”。

综上所述,牛津大学式的“思考·表达流程”是指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自主进行“思考”,并“组织语言”,然后“表达”给对方,最后回顾整个流程(反馈)的过程。

在牛津大学就读的莘莘学子身上,也能找到上述“思考·表达流程”。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他们都在不断培养自己的技能,来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和存在感,开拓自己的道路。

最近在书店里,笔者常常看到“思考的方法”“表达的方法”和“反馈的方法”(改善方法)等各种按主题分类的书籍。在商业和研究等各种领域中,这些书籍的内容确实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但是将这些技能彼此联系起来,综合性地向人们进行解说的书籍却较为少见。

本书的目的在于:将在“自主思考”后进行“表达”,然后再进行“审视”和“反馈”的流程融为一体,将各个阶段中所必备的技能简单易懂地介绍给读者。

本书基于笔者在牛津大学就读时的实际经验,将“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技能”分为6章,共30个小节,向读者们进行介绍。此外,从第2章开始,各个小节的标题中都包含了该小节的重点。因此,不管从哪个小节开始阅读,都不影响理解。笔者在编写过程中加入了不少轶事、插图、图片和练习等内容,旨在让读者更易理解和轻松掌握本书精华,因此本书是一种全新类型的社科类书籍。

如果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将5个步骤所构成的“牛津大学式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技能”的诀窍实际运用于上司和部下、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等日常人际关系中,笔者将备感欣慰。作者冈田昭人第1章思考,是为了更好地表达

Dominus illuminatio mea.

上主乃我的光(牛津大学校训)1.学会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技能,能让你终身受益“我的心中有一处铭刻记忆的地方

既有时刻变化之物 也有永恒不变之物

既有失却不见之地 也有隽永于世之地”(笔者译)

这是全世界知名的英国乐队披头士的In My Life(《在我的生命中》)这首歌中的几句歌词。

不论是谁,都有一些记忆深刻的场所,如幼年成长的地方、度过青春时代的地方、安家立业的城市等,每个人都有难以忘怀的所在。

对我来说,牛津大学就是“在心中铭刻记忆的地方”之一。

人生总是有许多难以想象。

以前我从未想过会在“牛津大学就读”或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们进行交流”。在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不太爱学习的我愉快地度过了大学时光,当时根本没有想象过未来会是怎样。或许当时的我就是个随处可见、其貌不扬的日本大学生。随后,其貌不扬的我来到了牛津大学。当我实际地披上了黑色长袍,参加庄严肃穆的开学典礼时,我甚至在想:“为什么我会在牛津大学?”

中世纪风格的壮丽建筑和美丽的尖塔、各种传统仪式、世界屈指可数的师资力量、充满使命感的学子、广袤的牧场、嬉戏的水鸟、响彻四方的钟声。牛津大学的环境和文化与我此前的人生简直有天壤之别。牛津大学重视人性的“成长”

牛津大学的教学与日本的教学存在很大的区别。在日本的学校里,主流教学方式是以学生听老师授课为主,但是在牛津大学,学生们却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然后编写报告,还要与指导教授及同学们进行讨论。

也就是说,牛津大学的学生们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来进行深入思考,并进行表达的。学生们在养成这个习惯的同时,人性也得以“成长”。具体而言,这里所说的“成长”,就是牛津大学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以下简称“牛津学子”)所共同拥有的能力,即“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技能”。如果总是自己独自思考问题,就容易变得“敏感与脆弱”,但是如果积极地和他人进行对话,就能培养出应对各种状况的“稳健与灵活性”。

不论是商业场合也好,还是研究领域也罢,或许这样的学生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能充分发挥其实力,都能收获这样一句称赞:“不愧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真厉害!”

但是,笔者在此并不想说明牛津大学的学生有多出色,而是想告诉大家,促进“成长”的牛津大学的教育方式与能力及经验并没有什么关系,任何人只要稍微掌握一些诀窍,就能实现这样的成长,并实践于生活之中。并且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令人受益终生的“武器”。

实际上,当笔者回首自己的人生时,发现在牛津大学的学习经验和获取的知识以及运用于人际关系中的“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的能力”,在各种场合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帮助笔者摆脱了人生的困境。

或许这股力量,就是In My Life的歌词中所说的“在心中铭刻记忆的地方(所在)”。

在商务、教育、交流等各个方面,笔者的心中都有一个能够随时返回的原点。笔者希望在阅读本书后,每位读者也能找到各自内心的“所在”,即“原点”。2.表达之前,先培养自己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牛津大学的校舍里,每年都有各种课程、研讨会和演讲在举办。每学期开学前所分发的课程一览表(类似于提供开课时间和地点等信息的手册)都非常厚实,要安排好所有的听课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

牛津大学既有政治学、经济学、工学等日本大学也有的普通学科,也有许多如神学、修辞学、希腊语、拉丁语、美学等不太常见的课程。

和日本的大学不同,牛津大学并没有硬性要求学生必须去教室里听课。因为只是听课的话,是很难获得更好效果的。反而是被称为“指南”的对话型课程最受重视(关于“指南课程”,将在本章第4节进行详细说明)。学校鼓励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课程,至于是否出席则完全取决于个人安排。学问的基础是哲学

当时,我进入牛津大学已经快半年时间。除了我所在的教育学研究生院的课程以外,我还想尝试一下其他学院所开设的课程。于是我选择了哲学。因为哲学在牛津大学被誉为最高等的学问,并且也是最难的学问。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认真地学习过哲学。只要不往学者或者研究人员的方向发展,在现代社会里哲学知识几乎没有什么用武之地。我曾经也是这么想的。

牛津大学里有一条被称作“哲学之路”的小路。这条小路是位于由日本皇太子曾经就读过的马顿校舍和牛津大学最有名的克莱斯特校舍之间的细小的石板路。

我当时选修的课程叫作“18世纪的英国哲学”。走进教室的时候,只有三四名学生坐在那里,其中还有一位老年人。过了一会儿,走进来一位很有哲学家风范的教授,并且马上就开始授课。不过惭愧的是,我完全听不懂教授在讲些什么。不管怎么集中注意力,因为授课内容包含了大量的专业词,我甚至觉得自己听到的不是英语。正因为我曾经在美国留过学,而且已经比较适应牛津大学的学习环境,所以更受打击。此后我还是坚持去听课,但是每次都只能茫然地坐在那里而已。

如今,在牛津大学,哲学仍然是一门备受尊崇的学问。

因为原本哲学就被誉为所有学问的基础。出身自牛津大学的伟大科学家们也都是哲学家。探究事物和人类本质的哲学,被人们定位为先于现代经济学、经营学、教育学、理工学等所有的学问。

本书的主题,牛津大学式的“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技能”正是诞生于这样的传统与学问性的习惯之中。

在深奥的哲学课课堂上,笔者渐渐体会到了以下三点。①“拼搏奋斗”本身就有意义

即使听不懂课程内容,即使理解不了教科书的内容,也要把自己当作一张白纸,去拼命学习。这种行为本身是非常重要的。

我有一位毕业于牛津大学商学院的朋友。通过和他的交谈,我发现原来在牛津大学所学习的哲学在商业场合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商业本身就是一种不断解决问题的持续拼搏。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除了分析以往曾经发生过的类似案例以外,还可以分析同一个行业的案例,甚至完全不同行业的案例。通过这种全面的分析,有时候还会有全新的发现。

据说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都有自己的哲学和历史观,他们能够从大局角度来提出敏锐的建议,并且往往都能奏效。在牛津大学主修历史和哲学的人也能活跃于商业领域,这或许就是其秘诀所在。②培养能够克服两难境地的思考能力

因“白热教室”而闻名全球的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也毕业于牛津大学。他的课主要采用与学生“对话”的方式进行,非常具有活力,深受学生喜爱,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

桑德尔就读于牛津大学时,曾经研究过“政治哲学”。关于“哲学”这门深奥晦涩的学问,该如何让它变得简单易懂,让教学充满热情呢?桑德尔的政治哲学这门课的特征在于:以人类不得不面对的“两难境地”为题材,在与学生进行讨论的同时,让其加深对人类本质的理解。所谓的两难境地,简而言之就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况。

让我们来看一看桑德尔的课程内容吧(参考:《关于今后的“正义”》,迈克尔·桑德尔著,鬼泽忍译,早川书房出版)。

对于以下的情况,大家会怎样思考呢?【状况1】

印度有个贫穷的农夫,他的儿子很想去念大学,但是没有学费,他只好将自己其中一个肾脏切除,并卖给了急着给女儿进行脏器移植手术的美国人。这个美国人的女儿患有重病,但是移植肾脏后就有治愈的希望。

恐怕对于这样的行为,有不少人都会认为“能够让两个家庭都变得幸福,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吧”。但是,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状况2】

其实,这个农夫还有一个儿子,也想要去念大学。此时,又有一个希望购买肾脏的人出现了,他希望用高价买下农夫剩下的一个肾脏。因为农夫只剩下一个肾脏了,一旦切除就会丧命。

请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会允许【状况2】发生吗?还是持否定态度呢?

桑德尔的课程往往是将这样的两难境地放在现实环境中,让学生们去思考什么是“正义”,同时告诉学生们这样持续思考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牛津学子最重视的能力之一,就是不论面对多么绝望的状况,都要不停地进行思考,直至最后一刻。③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哲学追求的是人类的“理想”,它的使命就在于思考实现这个目的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思考训练最终能够培养起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只有认识到“差距”,才能发现问题。因为“理想”可以理解为“应有的状态”,所以如果对人类“应有的状态”不关心的话,就无法察觉到“问题”的所在。

如今,日本的大学非常重视培养能够在实际社会中马上运用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往这些实用性强的学科上扎堆。

与之相对,在牛津大学里哲学之所以能够受众人尊敬,是因为每个师生都在思考“事物与人类的本质”,希望解答由此产生的“问题”,而这种问题是功利性的知识所不能解答的。

在以下的小节中,笔者将以尽量详细的事例,来解说牛津大学式的“思考人类本质的训练方法”。3.高效学习才能产生有助表达的创意思维

以下是牛津大学的教育学研究生院的一段课堂对话。

教授:“请简单地解释一下什么是绝对命令。”

学生:“绝对命令是指哲学家康德在伦理学上的……(以下省略)”

教授:“不错。你每天学习多长时间?”

学生:“最少也要学习6个小时。”

教授:“那么第二个问题,学习是什么?”

学生:“……”

从我们渐渐懂事的时候开始,家长就会经常重复一句话:“你要好好学习。”在人们的印象中,日本的教育被称为“应试地狱”,小孩从幼年时期就被迫参与竞争,为了进入更好的学校,每天都要去学院上课补习。

但是就如上文所说,很少有学生能够答得上来“学习是什么”。不懂“学习”乐趣的日本人

美国的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将教育的目标分为“头脑、心灵、身体”三个部分,并又将其各自分为如下的层次。

①记忆(Remember)→②理解(Understand)→③应用(Apply)→④分析(Analyze)→⑤评价(Evaluate)→⑥创造(Create)

这就是布鲁姆所设立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简而言之,就是类似于“教育阶段示意图”一样的体系。只要知晓这6个阶段的特征,就能清楚把握:自己的学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是否有进度,是否退步了,抑或是一直在原地踏步。关于上述的6个阶段的思维的解说,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布鲁姆认为:“记忆”“理解”和“应用”等学习形态,在教育目标中都属于“低层次的思维技能”。这些低层次的思维技能就是上层技能的准备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必不可少,但是大多属于背诵和重复学习,时间稍久,就会觉得千篇一律和枯燥。

而与之相对,“分析”“评价”和“创造”则属于“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在这个阶段,通过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产生新的创意和创新,而这个过程是让人感到喜悦的。因此,只有达到这个阶段,人们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阶段的示意图(分类系统)

根据布鲁姆的分类,在日本最常见的“应试学习”,也就是知识的背诵和理解以及应试技能等,在“学习”这个行为中都属于低层次的思维技能。

在此笔者想要表达的是:日本人从幼年时期开始,就自以为在努力地学习,但是却不思考这样努力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不断准备考试和参加考试,或许大部分人只是将学习理解为进入名门大学的敲门砖。

只要掌握了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就能实际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但是大多数日本人却未曾意识到这一点,始终都在重复低层次的思维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渐渐丧失干劲儿,对学习产生厌恶。让“学习”变得快乐的6个步骤

那么如何才能让每天的学习变得更加快乐呢?牛津大学教授给学生们出色的“思维技能”,而这种技能恰恰是日本的教育体系中所欠缺的。

围绕“感兴趣的事情”这个主题,以下笔者将介绍按照布鲁姆的“分类体系”的阶段顺序,如何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在此,笔者将“外语的学习”作为具体案例)。步骤1 记忆

围绕“感兴趣的事情”,尽力去获取知识。

·记忆“外语”的单词和语法等。步骤2 理解

关于“感兴趣的事情”,确认自己理解到了什么程度。

·通过基础测试等,确认自己掌握的情况(或者未掌握)。步骤3 应用

实际地使用所学的知识。

·根据所学的知识,不断解决应用问题。步骤4 分析

分析“为什么学会了”或者“为什么学不会”。

·分析是否因为母语的原因而错误理解了外语。步骤5 评价

通过比较,来说明其特征。

·比较刚开始学习外语的时候和现在的差距,比较取得高分的部分和成绩一般的部分,把握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强项和弱点。步骤6 创造

根据场合和时间,进行输出。

·挑选特定的单词和表达方式,设定自己“喜好”的场合,在有限的时间内,尝试着进行对话。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使用一门从未接触过的外语,这门外语就会变成一种全新的语言能力。如果外语的表达有问题,就让该语言的母语者帮忙指正。

上述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于“感兴趣的事情”,如果没有基础的理解和应用(步骤①②③),而直接就开始进行创造(步骤④⑤⑥)的话,必然会遭遇失败。相反,在完成步骤①②③之后,如果产生“已经小有成就”的想法,就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这样也是不可取的。

日本的学校教育一直止步于“背诵”“理解”和“解决应用问题”等(虽然这些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层次,但是通常都未能提升至让学生感到快乐的高层次思维技能的步骤。

以外语学习为例,大多数日本学生都在反复记忆单词和表达方式,为了获取高分而拼命进行应试学习,但是却始终到不了用外语进行沟通的阶段,也就是一直未曾体验到高层次思维方式的乐趣。

当然,他们或许终其一生也未曾听说过布鲁姆的“分类体系”。“学习”这个词在英语中是“study”。study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的studium这个单词,表示“热情”“执着”或者“拼搏”的含义。

也就是说在牛津大学里,“学习”是指废寝忘食,不断查询资料进行研究的意思。不知道各位读者是否也有过因为太过专注,时间一溜烟儿就过去了的体验呢?这样的学习和在学校进行的痛苦的“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

因为“学习”原本就是一种让人快乐,让人投身其中的行为。4.学会归纳和总结,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各位读者也许看过《哈利·波特》这部电影吧?原作是由英国作家J.K.罗琳所写的魔幻小说,讲述了总是受人欺负的少年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和命运的宿敌展开较量的成长故事,这部系列电影在全球大获成功。实际上,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外景地就是牛津大学。只有牛津大学才有的“指南课程”

如前所述,我从日本的大学毕业后,就马上出国留学了。当时我才第一次意识到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学习方式之间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首先,一走进教室,就会看到各种年龄、人种和容貌的学生。与年龄相仿才聚在一起的日本学生不同,在欧美即使是同班同学,每个人年龄也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教学方式也和日本不同,一般来说,学生和老师们会使用带有小桌板的椅子围坐成一圈,以面对面进行讨论(对话)的方式进行授课。日本一般是由老师站在讲台上,使用黑板进行授课。

老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会简单介绍一下讲义内容,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其间提出建议或者加以调整,但始终是站在辅助的立场。这样一来,就给人一种说不出谁是学生、谁是老师的感觉。

牛津大学所开设大部分的课程都是采用这种讨论的方式进行。但是,除了上述课程以外,牛津大学还有日本和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授课方式。

那就是指南课程。

所谓指南课程是指,每周1小时,由教授(导师)和学生采取一对一或者与数名学生对话的形式,围绕各自研究的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以加深知识的课程。一般要求学生每周阅读好几本文献和论文,在此基础上必须提交教授所要求的小论文(报告)。小论文的字数要求并不低,准备书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阅读过的文献归纳一下,写一写自己的感想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明确地写明自己是如何思考和分析教授所布置的课题的。基于该小论文,教授和学生之间会不断进行问答交流。这就是指南课程的基本形态。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自主思考,在向他人提出意见的同时,也掌握了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教授和学生之间的“屏障”

在牛津大学,人们通过上述指南课程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的传授。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日本大学那般友好。两者之间有一种不允许跨越的社会身份的屏障。

我和自己研究室的学生们常常会去聚餐,这在日本也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在牛津大学,教授和学生之间很少有这样亲密的聚会。

牛津大学保留着“高桌”的传统。《哈利·波特》中也提到过这一传统,在大学校舍的食堂内,在最里面的位置有一张特别高的桌子,教授们围坐在桌边,从高处俯视着就餐的学生们。这就是“高桌”,这张桌子是专供教授和贵宾使用的,通常来说是不允许学生们使用的。此外,在正式的晚餐会中,人们必须穿着正装,不论是教授还是学生都必须穿着学校指定的长袍以显示各自的身份。

从这些细小的传统中就可以看出教授和学生之间巨大的社会身份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忍受这样沉闷的氛围。初次尝试指南课程

我刚刚进入牛津大学就读的时候,觉得指南课程是一门特别劳神费力的课程。教授曾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我进行过指导,除了不习惯以外,我觉得压力特别大。

某一天,我对同班同学讲述了关于指南课程的烦恼。通过交流才知道:原来不单单是我,所有的学生都有类似的烦恼。

然后我又问了好几位同学:每次指南课程前都是如何准备的。通过大家的回答,我发现不同的国家、年龄和教育背景的学生们,其实都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准备课前资料。换句话说,面对指南课程,大多数人都会采用自主思考、组织语言并加以表达的准备流程。

在此,笔者希望让各位读者也能体验一番指南课程。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例如:市场营销、育儿、英语学习、逻辑思维等)。

请按照以下的顺序将自己的思维归纳起来。

在实际的指南课程中,一般会花费1个星期进行归纳和准备(同时,也请参考其他步骤一般所要花费的天数)。步骤1 内容的描述和归纳 开始的1~2天(1)收集至少3~5册主题相关的文献和资料,首先通读一遍(把握内容概要)。(2)第二次阅读时,重点阅读自己最关心的部分(议题的焦点化)。(3)将(2)的内容归纳起来(内容的归纳,A4纸5页以内)。

*在这个阶段,暂时不用加入自己的意见和解释,主要目的是准确地归纳出书籍的内容和研究的动向以及研究人员的意见等。步骤2 内容的解释和选择 第3~4天(4)适当地重读资料,写下自己对(3)的看法(分析)。(5)然后将自己的分析分类为“赞成”“反对”和“其他”三种(批判性探讨)。(6)从(5)中分类好的3个类别中,选出要在指南课程中探讨的部分(取舍选择)。

*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写下自己的想法,然后明确自己是赞同还是否定资料中提出的意见和主张。尤其是针对和自己看法不同的部分,要批判性地叙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必须写出这样思考的理由。步骤3 证实和组织语言 第3~5天(7)根据步骤(1)到(6),开始书写小论文。小论文通常是按照以下顺序书写:①引言(本次讨论的目的和问题设定);②批判性的探讨(对阅读过的资料提出批判性意见);③自我分析(针对提出批判部分的想法和意见);④归纳(归纳意见,并明确接下来思考的方向)。(8)收集用于证实小论文内容的学者的意见、事例和数据等,加以编写(明确论据)。(9)在考虑到步骤4的同时,适当重复上述阶段,推进小论文的书写(内容核实)。步骤4 展开讨论和归纳 第5~7天(10)预测一下在指南课程中,教授可能提出哪些问题(准备讨论)。(11)思考当教授提出批判性意见时,该如何应答。(12)探讨下一次讨论的方向性(明确今后的准备方向)。

综上所述,这就是指南课程的大致流程。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教授也会有不同的教学形式,小论文的书写过程也会因人而异。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在进行指南课程的课前准备时,都会按照上述思维和表达流程加以推进。

笔者认为,这样的指南课程的准备流程,其实也适用于企业的方案企划、政府的政策建议、学生的报告编写等。

但是,每天需要花费8小时来准备的牛津大学的指南课程,要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并非易事。

本书希望将牛津大学的一流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精髓,以尽量贴近日常生活的形式,根据具体的案例等,简明扼要地介绍给各位读者。5.掌握批判能力,讨论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上一小节中,我们归纳并说明了通过指南课程的课前准备来磨炼思维能力的步骤。

在本小节中,笔者将通过与教授的实际对话来介绍学生该如何掌握批判能力、讨论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牛津学子常常会问:“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牛津大学的学生有许多其他大学的学生所没有的独特的习惯。

例如,学生面对初次见面的人,不会询问“你是什么专业?”之类的问题,而是会问:“你最近在读什么书?”那么对方也会具体地回答出书籍的标题和内容:“我最近在看教育史相关的书籍”或者“我刚刚读完了卢梭的《爱弥儿》全卷”。而研究人员常常会说:“我本科的时候常常阅读经济类书籍,研究生阶段常常阅读公共政策类的书籍,博士阶段主要阅读教育相关书籍。”像这种不同学历阶段阅读不同专业书籍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在牛津大学,学习的中心就是读书,并且阅读量大得惊人。因此根据某个人阅读什么样的书,就可以大致推测出他的知识和修养。大量的阅读就是指南课程的教育核心。通过每周书写小论文、激烈的讨论以及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的方式,让阅读转变为学识的积累,并在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让牛津大学的传统得以发扬和传承。

在日本,年轻人的阅读量日益减少,掌握牛津大学式的“自主思考和表达”等技能的社会性基础已经岌岌可危。掌握3种能力的必备技能

我在之前的拙作《培养改变世界的思考能力:牛津大学的教育方法》中,对于指南课程能够培养的3种能力进行了归纳。(1)分析、整合、表达能力。(2)批判能力和讨论能力。(3)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指南课程能够掌握以上3种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特别需要重视的要点归纳成如下的一览表。指南课程所培养的3种能力

通常情况下,指南课程是由教授和学生根据提前准备好的小论文,大致按照(1)关于课题的论点的归纳,(2)和教授进行讨论,(3)对准备下一节课的探讨的顺序,进行大约1小时的授课。同时该顺序恰好与指南课程对3种能力的培养相符。

以下,笔者将以掌握3种能力时特别需要的技能为例,进行说明。(1)分析、整合、表达能力

在第一阶段,将教授提供的课题和参考文献进行归纳,然后陈述自己所理解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进行大量的阅读之后,必须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准确地陈述出所获取的意见或主张究竟是自己的想法还是他人的想法。

以下将介绍牛津大学的学生在指南课程中陈述自己的意见时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

①“根据……”

在进行意见陈述的时候必须明确表达:所描述的内容究竟是自己的意见,还是别人的意见;究竟是事实,还是单纯的推测。以下表达方式最为常用:“从×××(事实或数据)来判断,我认为×××”(提出自己的意见时)“根据迈克尔·桑德尔的理论,×××”(参考他人意见时)“虽然已经超出能够推测的范围,但是×××”(表明该内容只是自己的推测)

②“从3个观点来进行说明”

不论是在商业会议还是学会的报告中,如果一次性提出很多个论点,听者往往就会不知所云。

牛津大学的学生在陈述自己的意见时,有很多常用的表达方式,如下所示。“关于×××(准备陈述的内容),我想从3个观点来进行说明”(说明的开头)“综上所述,关于×××,我从3个观点进行了说明”(说明的结尾)

将想要陈述的论点归纳为3点,在说明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加以强调,能够明确地告知对方陈述的主旨是什么。

有一种理论叫作“魔法数字7±2”。这是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乔治·米勒所提出的心理学用语,即人类在短时间内大概能够记忆7个数字。但是最近的研究却演变为“4±2”。从我个人的经验上来说,如果说明的论点超过4个,那么就难以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造成时间的浪费。

③“请问能否再说得浅显一些呢”“也就是说……对吧”这两个句子成对出现

当你没听懂对方的表达时,接着往下听或者不懂装懂,都是阻碍讨论进展的原因。

此时,可以使用“请问能否再说得浅显一些呢”这句话,来让对方更加浅显易懂地加以说明,以加深自己的理解。

当对方以新的表达方式再次说明之后,则应当向对方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

你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归纳为“您说的×××,也就是×××,对吧”这样的句子,这样便能明确自己和对方的想法是否一致。(2)批判能力和讨论能力

在阶段(1)结束后,就要进入指南课程的重点,也就是和教授进行讨论的环节。简单来说,就如同刚开始学习打网球的人,向专业网球手发球的过程。显然新手会遭到猛烈进攻,但仍然要尽力还击(提出批判性的意见)。

在指南课程中,教授常说这两句话:“So what?”和“Why so?”。

通过重复这两个问句来锻炼学生“应对批判的能力”。

①“So what?”:那又怎么样?你的意思是?

围绕某个信息,为了让学生陈述其具体形象或者意义而提出的问句。(以下是一则简化后的实际对话。)【例】

A:“今天天气好晴朗啊!”

B:“所以呢?”

A:“今天的天气很适合运动呢。”“今天天气晴朗”只是在陈述单纯的状况(事实),并非自己的意见。此时询问对方“所以呢”,如果对方是个热爱运动的人,就能明白“因为今天是个好天气,所以要不要一起去运动一下”的言外之意。如果是介意紫外线的人,这句话可能就带有“要使用防晒乳液”或者“最好是带上遮阳伞”的言外之意。

②“Why so?”:为什么呢?理由是什么?“Why so?”是指针对“So what?”所获取的结论,确认其是否具备正当的理由时使用的句子。当别人问你“真的是那样吗”的时候,一般都会回答“因为〇〇〇,所以真的会□□□”。这里的“〇〇〇”就是理由,而“□□□”则是结论。

A:“今天真是一片乌云都没有,空气清新,太爽啦!”

B:“为什么呢?”

A:“因为今天放晴了。”

也就是说,“So what?”是帮助大家从显示某种状况或动作的数据之中,提取出“处于怎样的状况”这一要点的问句。状况对应状况,而动作则对应动作,这样的问句适用于从相同类型的信息中提取出要点。此外,“Why so?”还可以将结果(以及状态)和要素分解之后进行论证。

我们可以看出“So what?”和“Why so?”处于一种紧密的关联之中。在指南课程中,教授通过重复这样的提问,来确认学生的意见是否存在理论性的错误,是否有显著的提升。

当指导教授反复向学生提出“So what?”和“Why so?”的问题时,学生通过思索如何应答,来养成自问自答的习惯,并掌握如何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想法的能力。

使用“So what?”和“Why so?”的思维方式叫作“演绎法”和“归纳法”,再加上“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将收集到的信息去重补漏的视点),形成逻辑的基础结构,也就是“金字塔结构”或者“逻辑树”。关于这部分内容,将在本书第3章“自主思考的技能”的13小节中进行详细解说。(3)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结束指南课程最重要的讨论部分后,作为最终的阶段,学生和指导教授会对关于下一节课的讨论内容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会进行批判性的对话,而是在协调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每节课所陈述的内容反映到论文中去。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在结束激烈的讨论之后,往往会有种海阔天空的心境。

这里不单单是指指南课程,在教师和学生、上司和部下之间,和对方进行交流时都可能会比较冲动,措辞严厉,甚至对对方感到愤怒。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笔者会在心中默念“MAKOTO NO SHI”(まことの詩,直译为“真心之诗”)。

然而这句话的每个字都有各自含义,MA(日语中意为“间隔”)表示“冷静思考一会儿”,KO(日语中意为“语言”)表示“选择表达方式”,TO(日语中“远”的第一个假名)表示“目光长远”,NO(日语中“责骂”的第一个假名)表示“不予责骂”,而SHI(日语中“深”的第一个假名)表示“深呼吸”。

MA·“冷静思考一会儿,不要马上做出回答”:交流的时候要避免“针尖对麦芒”的情况出现,可以稍微冷静地思考一会儿再回答对方的问题。

KO·“选择表达方式”:即使用比较冷静的态度来进行回答,如果不注重遣词造句,也可能招致对方的反感。

TO·“目光长远”:退一步海阔天空,客观地确认交流的方向是否存在偏差。

NO·“不予责骂,在内心中呐喊”:不论内心有怎样的怒火,都要抑制住这样的怒火,并在心中呐喊三声:“别生气!”

SHI·“深呼吸”:大口吸气,吐气时间保持在吸气时间的两倍左右,慢慢地吐气。

学生在指南课程中,常常会遭到教授的严厉质疑,他们必须绞尽脑汁去思考该如何应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教授的严厉质疑反而是促进自主思考的最大动力。自然而然地就会知道该如何批判他人的意见,以及被他人质疑时该如何应对。

虽然“So what?”和“Why so?”在指南课程和“自问自答”的环节,对于掌握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和讨论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和辩论之类的场合过多使用的话,就会给人一种“你究竟想说什么”的居高临下的感觉,请务必注意。

第1章

要点归纳

牛津大学所重视的要素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对话”来加以锻炼

▶在与他人“对话”的过程中,实现人性的“成长”

▶哲学是所有学问的基础

▶“拼搏奋斗”本身就有意义

▶把握“应有的状态”才能发现“问题”

▶牛津大学的教学核心是指南课程

▶比起“你是什么专业?”,人们更关心“你在读什么书?”第2章不擅长沟通的人往往都是“准备不充分的人”

The labor we delight in cures pain.

凡事不论多辛苦,只要甘之愿之,便不觉疲累。(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6.在沟通前,你需要做的3个准备

公司的项目、大学的研究、体育竞技、艺术创作,人们在开始某件事之前常常会进行精心的准备,因为准备和结果、成果是直接挂钩的。

在准备阶段将所需资料全部备齐,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进入正式环节,就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开始推进工作。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即使做好了“准备”,但是工作却“进展得不顺利”,“没有按照计划推进”,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或许是因为对于“准备”的定义(包括思想准备、方法和时机)理解不准确,最终导致和“准备不足”时同样的失败。“磨刀不误砍柴工”:牛津学子的准备能力——必备的3个观点

笔者认为“自主思考和表达”这一行为中,“准备”的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前一章中也有所介绍,牛津大学的学生在指南课程中,为了应对教授提出的严厉质疑,每天都在拼命进行各种“准备”。在重复这一行为的过程中,牛津大学的学生们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做好万全准备的技能。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指磨刀虽然花费时间,但是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本章中笔者将向大家介绍“准备”的技能,虽然每个人都明白准备阶段的重要性,但是常常都不得要领,而准备又是“自主思考和表达”的前一个阶段,因此不容忽视。

大多数情况下,“准备”这个阶段都是由个人所完成的。例如发表演讲、海外旅行、做菜等,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和方法来准备各种事情的。

但是笔者认为要做到“自主思考和表达”,其实存在一种共通的基准,这样的基准就是:基于不同的状况和目的的准备方法与顺序等。

因此,针对具体的工作和目的,“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怎样把握时机”“做到什么程度”等都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章将从做好准备所必需的“思想准备”“方法”和“时机”这3个观点来进行解说。准备1:思考这一行为的“思想准备”(1)苦恼正是茅塞顿开的前奏

人们在面对未曾从事过的事情时会进行“思考”这一行为,或许任何人都曾经有过不知所措、觉得苦恼、思维陷入困顿的情况。这是任何人都会面对的极其自然的一个过程。同时,出色的创意和想法往往诞生自这些苦恼之中。围绕这一点,笔者将在本章中进行详细说明。(2)了解自己思维方式的“癖好”

就如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一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也存在不同的“性格”。这样的性格或许可以称之为“癖好”。只有在了解自己的“癖好”之后,才能明确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优点和缺点。(3)思考本身并非最终目标

原本“思考”和“表达”都是围绕某个目的而进行的行为。但是,如果该目的不够明确,“思考”本身就会变成目的,最终导致思维的混乱,因此我们应该在确立明确目的的基础上再进行思考。准备2:学习思考流程的“思考技能”(1)几种常见的思考方法

最近在书店里经常都能见到“思维技能”“逻辑思维”和“关键思维”等主题的书籍。了解这些思考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掌握越多的思维方式,越能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越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解决问题。

在牛津大学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牛津大学也存在多种思考方法。举例来说,“优先顺序思考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假设你的劲敌排成一列向你跑来,你该怎么办?你一定会慌慌张张地掉头就跑吧。当我们不得不一次性思考多个问题时,与其同时思考所有问题(横向排列),不如将思考对象按照优先顺序排列起来(纵向排列),这就是优先顺序思考方法。(2)潜藏在思考方法中的陷阱

关于上述的思考方法,有一种不易察觉的陷阱潜藏于其中。一旦踩中这样的陷阱,思维和想法就会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本章中,笔者将对这样的思考方法中的陷阱进行探讨。(3)将思考方法组合起来

目标对象越复杂,思考方法也会跟着变得越复杂。将多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就能掌握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准备3:思考和表达时的“时间”“地点”和“人物”(1)管理“时间”

我们应当尽量避免繁复的思考,尽量在明确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思考。例如在设定2小时这一思考时间后,就要尽量在这个时间段内将思考的重点归纳出来。(2)选择最合适的“地点”

每个人都有能够提升思维能力的地点,如自己的卧室、图书馆或者咖啡馆。在这样的场所,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也更加持久。

在这样的场所,必须重视精神的放松,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提升思维能力。当觉得比较疲劳的时候,可以暂时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尝试一些让自己尽量放松的活动。(3)找一位给自己提建议的“人物”

本书中反复提到一点:“自己思考”不等于“一个人思考”。有旁人提出良好的建议,就更容易想到出色的创意。

综上所述,由于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性格都不同,所以即使目的和目标相同,“准备”阶段也必然存在差异。

总体而言,要想高效率地推进工作并得出成果,与掌握一些工作的小窍门相比,提前做好“准备”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更加重要。

本章将介绍如何切实高效地使用“自主思考和表达”的准备技能。7.4种思考方法,帮你理清表达思路

重点

·确认自己思考时的生物钟

·思考过程中,至少会沮丧两次

·了解摆脱思维停顿的方法

在牛津大学的外墙上,有一种叫作Gargoyle(哥特式建筑物上的怪兽状滴水嘴)的雕刻,这种雕刻表现动物和人类的脸部。据说它有类似于日本鬼瓦的驱邪作用。表现人类脸部的Gargoyle主要包括“思考”“愉悦”和“痛苦”这3种类型。

笔者认为其含义在于:在深远思考的过程中,牛津学子总是经历“思考”到“愉悦”,然后再到“痛苦”的循环。思考过程包括“激活”与“钝化”

在本书所讲述的自主思考、表达以及反省的过程中,人们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笔者认为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和英文字母W很相似,因此称其为“思考的W曲线”。以下将进行详细的解说。

插图的竖轴表示人的感情(emotion),横轴表示时间的推移(time)。插图的中线表示平常心的状态。处于中线上方时,表示心情不错,思维得以“激活”。相反,如果处于中线下方时,则表示心情低落,思维变得“钝化”。

当我们在计划一个新项目、开始写论文、开始创作作品时,时常充满期待,心情激动,思维更容易发散拓展。这个状态在开始思考后,将持续一段时间。换句话说,就是认为思考本身很有趣,正“陶醉”于其中。

随着思考时间的推移,没过多久就会碰到思维的障碍。笔者将这个阶段称为“思维休克”。在这个阶段,人们会因为以下的情绪而变得烦恼,思维变得迟钝甚至停滞不前。

·其他人已经想到了同样的方法。

·觉得别人的想法比自己的想法更出色。

·再也想不出来任何创意。

·觉得之前的努力都没有意义。

·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才能。

各位读者在计划项目之类的情况下,是否也有过上述的经历呢?思考的W曲线(存在两次思维休克)摆脱“思维休克”的方法

笔者认为:在思考过程中,任何人都会经历过一次甚至多次的思维休克。其实只要通过简单的方法就能摆脱“思维休克”。

那么陷入“思维休克”时,究竟该如何摆脱呢?以下将介绍4种方法。1.吸收不同领域的知识

如果始终集中思考某个主题或者问题,那么终会迎来“思考的极限”。此时请暂时离开现在所思考的领域,换一个全新的领域,去接触其中的知识和信息。这样做,往往会给人带来全新的想法和创意。

我在牛津大学就读时(当然现在也是如此),在书写论文的过程中就常常遭遇“思维休克”。

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不错的论题,结果发现参考文献中已经有先行研究,或者翻阅其他学者的论文,觉得别人的理论更有说服力,最终甚至觉得自己的所有研究都没有什么意义。

笔者针对这种思维困顿的情况,采用一种叫作“TRIZ法”的应对策略,并在课堂上介绍给众多学生。TRIZ法中包含了“全新领域的知识”,能够让人联想到出色的创意。“TRIZ”法是由俄罗斯的阿奇舒勒对庞大的专利文件中重复出现的结构进行分析所开发出的、用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其精华部分在于:“新出现的问题在其他领域中往往已经被解决了90%,因为所有的领域都存在共通的部分。”

例如,“量很大、数量很多的情况下,采用分割原理”(在上班高峰期等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车辆通行),“将已经组装好的机器的一部分拆卸下来的分离原理”(例如,将瓶装的洗发香波用软包装的方式来单独销售,瓶装的香波用完后,可以倒入软包装的香波继续使用),“使用整体的一部分,或者改变一部分的局部性质原理”(更换螺丝刀的刀头、更换吸尘器的吸头)等。2.咨询他人后,再思考对策

如前文所述,“自己思考”不等于“一个人思考”。当思维陷入困顿的时候,可以征求一下那些值得信赖的上司、父母、朋友等人的意见。或许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点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3.转换情绪

据说稍微散散步、做做运动,就能提升大脑的活性。当人们从事自己爱好的事情时,大脑也会非常活跃,在这种状态下也容易想出不错的创意。

我在牛津大学就读时,常常在校园里散步。在散步和休息时的所见所闻,往往都能让情绪变得积极向上。

例如,“美丽的鲜花盛开”“听见小朋友玩耍嬉戏的声音”等。转换情绪后,“思维方法”就会变得更加积极,在思维陷入困顿的时候,也能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4.从头开始思考

当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思维困顿时,干脆就将手头的工作恢复成一张白纸,从头来过。

这是由于人们最初思考的主题或者计划的设定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无论怎么思考都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可能就意味着前方已经是死路一条,走不通了。此时应当戒骄戒躁,回到出发点上,重新审视前进的方向。笔者大约“每3个月”就会重新整理一次工作的推进方向。

如果做到这一步,仍然没有进展,那就该果断放弃了,然后开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