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X平台:赋能企业指数级增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14:38:59

点击下载

作者:卢彦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群X平台:赋能企业指数级增长

社群X平台:赋能企业指数级增长试读:

前言

哈佛大学伯克曼资深研究员戴维·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在《知识的边界》一书中认为,当知识变得网络化时,房间里最具有价值的不再是站在我们面前对我们说教的那个人,也不是房间内所有人的集体智慧,而是房间本身,即由房间里的人和想法,以及房间外的事物共同连接而成的网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聪明的房间以及连接房间与外界的网络就是社群。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社交软件的护持下,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社群。社群的力量有多大呢?数据显示,从平均购买力来看,粉丝人群比非粉丝人群高出大约30%;从品牌线上营销活动的转化率来看,粉丝人群是非粉丝人群的5倍。

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先生在2016年曾说过:“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互联网时代谁能把线上线下融合起来,谁就能获得成功。”而融合就体现在社群经济上,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未来将是社群经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也一定是社群化的。企业的财务报表原来关注的是资产增值和现金流量,现在变成了社群资产。也就是说,未来衡量企业前景的标准是企业有多少用户,用户中有多少粉丝,粉丝中有多少铁粉。

然而,目前大部分社群依然在迷茫与疑惑中前行,还在为如何拉新、如何运营、如何变现等问题所困扰。那么,社群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何方呢?我认为,社群的破局之道在于顶层设计,我们要从平台的高度来重新定义社群。

社群的本质是共同体,社群的作用是催化出强关系。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社群把那些具有相同兴趣爱好、价值诉求,但跟企业无关系的人转化成弱关系的用户;再通过共同的社群文化、目标、机制把弱关系的用户催化成强关系的粉丝;进而把强关系的粉丝感化成员工、股东、合伙人。因此,社群是每个企业与用户沟通的最短路径,它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社群的出现为企业赢得了广阔的商业空间和无限的商业机会。

如今,商业的驱动力已经由“流量”转化成了“关系”,商业的衡量标准也从“价值”转化为了“价值观”。从小米到小米有品,从《创业家》到黑马会,从诚品书店到诚品生活,从“罗辑思维”到得到平台,社群演化为平台的轨迹越来越清晰。

社群进化的下一站就是平台。本书尝试穿越现象迷雾,回归商业本质,探寻社群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演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IP+社群+场景+共享经济”的社群商业模式,回答社群如何赋能个体、社群场景如何强化用户体验和认知、社群如何在共享经济的反哺下实现商业价值等一系列问题。

消费升级,不只是产品功能的升级,还包括用户认知的升级、用户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升级。人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圈层,重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人们不再满足于产品和服务在物质层面的功能,而更看重产品所承载的价值主张、生活态度、人格标签等精神内涵时,产品就成了人们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道具和载体。当消费者认为企业所宣扬的体验价值、形象价值与自己所秉持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契合时,就容易与其产生精神共鸣,进而渴望同这个与自己具有相同认知的企业交流互动、同频共振。由此可见,社群重新定义了企业与用户的关系。

无社群,不商业,圈人比圈地更重要。社群3.0时代以连接一切为目的,社群不仅仅是人的聚合手段,更是连接信息、产品、服务、内容、商业等要素的载体。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比去哪里更重要的是与谁同行。在这里我要感谢那些素未谋面的读者朋友,正是因为你们的热忱期待,才让我有了持续创作的激情与动力;正是因为你们的不离不弃,才让我有了苛求极致的决心与毅力。我相信,未来不仅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更是一个万群奔腾的时代,再小的个体也有品牌,再小的品牌也有社群!第一部分互联网社群及平台篇“未来的品牌,要从经营用户转向经营粉丝。如果你不懂得怎样运用新媒体同‘80后’‘90后’沟通,不知道怎样经营你的社群,你就很难把品牌在互联网上放大。”——韩都衣舍创始人 赵迎光

扎克伯格在2017年的公开信中写道:“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社群的支持,它能满足我们情感、精神方面的需要。在一个物理社群逐渐消亡的世界,我们更应该加强网络社群的建设,这样才能稳定整个社会架构。”

如今,尽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越来越畅通无阻,但是人们的孤独感反而更强烈了。移动互联网可以让天各一方的人体验到“天涯若比邻”,但人们更需要的其实是“海内存知己”。化解孤独的最佳方法就是找到与自己一样有孤独感受的人,当他们相遇时发现原来世界上并不只有自己一个人这样孤独,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油然而生,从此这群人的孤独感就弱化了。

互联网时代的本质是连接,社群则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深度连接。人与信息、人与人、人与商品、人与服务……连接一切成了互联网创造价值的独特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相同价值观、共同归属感为主要特征的社群经济兴起,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企业的重要方式。

2014年8月23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课堂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指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有企业的成功都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但是,我们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永远踏准时代的节拍。那么,百年企业是如何做到“基业长青”的呢?怎样才能踏准互联网时代的节拍呢?德鲁克说过,互联网使企业和用户实现了零距离接触,这是它最大的影响。零距离要求我们从以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而用户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所以企业要么创造平台,要么平台化,这是大势所趋。只有开放的平台才能携手更多的供给端共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第一章社群重新定义商业——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认为,互联网商业正从物以类聚走向人以群分。社群经济也因此成了企业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的转折点,社群通过建立群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而降低了渠道成本和交易成本,成为互联网下半场商业发展的主要形态。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社群组织的开放共享机制以及社群成员的主动参与,品牌得以在社群体系内外迅速传播,所有的企业都在思考如何能够和消费者构建更有黏性的关系。从经营“商品”到经营“社群”,意味着单纯“商品交易”的时代已经结束,深化“用户关系”的时代正在开启。互联网下半场一定是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社群的本质是共同体,社群的作用是降低信任成本,社群无疑是增加用户黏性的最佳载体。

社群经济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抱成团,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与产品品牌本身形成反哺的价值关系。

在互联网时代,谁能把线上线下融合起来,谁就能获得成功。而融合就体现在社群经济上,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未来将是社群经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也一定是社群化的。企业的财务报表过去关注的是资产增值和现金流量,现在则应当关注其有多大的社群资产。换句话说,未来衡量企业有没有前景的标准是企业有多少用户,用户中有多少粉丝,粉丝中有多少铁粉。

社群的核心是基于利益和情感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具体而言,就是在一定的规则制度下,通过社群成员将智慧、资源、技能、金钱、人际关系网等价值连接起来,使其发生聚变,产生更大的价值。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不再单纯是功能上的连接,消费者开始在意附着在产品功能之上的诸如口碑、文化、魅力、人格等精神价值。社群是否稳定,其关键在于社群成员之间连接的维度是否多元化,连接的频率是否足够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社群成了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群经济也成了炙手可热的商业焦点。

如今,竞争已不再单纯表现为生产力的竞争,更多的则是“连接”与分享能力的竞争。因此,谁拥有社群,谁就拥有更强大的“连接”能力,谁能真正敞开心扉与他人分享,谁就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第一节 社群运营的核心问题什么是社群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某天,你突然被拉进一个微信群,你跟群里的其他人互不认识,接下来,你会看到有人分享文章,偶尔有人带头,三五人附和着讨论一个话题,运气好时还能抢个红包。过了些日子,说话的人越来越少,群里开始陆续出现灌水广告……这时,你会怎么做?继续潜水?设置消息免打扰?还是退出群聊?

现在,很多微信群在运营过程中所做的工作跟上述情况如出一辙:把人拉进来,偶尔分享文章,时不时抛个讨论话题,心情好时发个红包……

结果就是,只有红包还能“炸”出一些潜水的人来,其余时间,群里平静得就像一潭死水,这样的群俗称“死群”。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种情况:社群管理员通过各种手段四处拉人,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大家拉到一个群里,然而没过多久,这个群便丧失了活力,成了灌水群、广告群,或者变得悄无声息。相信这是让很多群主头疼的问题。

很多企业都尝试过建立社群,无论是“QQ群”还是“微信群”,最后发现这些群要么沦为刷屏灌水群,要么变为靠不停发福利才能刺激活跃度的群。这表明,基于短期利益的群往往缺乏活力。只有在社群内部逐渐形成一种群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并在这种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群文化,社群才会具有活力和黏性。

什么是社群?优客工场的创始人毛大庆有个形象的比喻:“不是我们都喜欢吃烤鸭就会形成一个社群,而是一群喜欢吃烤鸭的人互相认识,在一起讨论烤鸭有多少种吃法、怎么吃最可口、在什么样的场景应该怎么吃,这才是社群。”企业打造社群旨在与用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并非简单的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交易关系,而是为了实现交易之外的情感连接。

社群不是简单的人群聚集,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只有不断提升用户感知,用户才愿意留在群里。社群的本质不是快速变现,也不仅仅是销售产品,而是深化与用户的关系。

周星驰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的话,那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我们不妨借用一下,如果一个社群只是用来卖商品的话,那跟微商有什么分别?

在新零售中,商业关系被重新构建,“商品—货币”关系转变为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主体之间形成了以信任为基础的供需一体化的社群关系。

社群以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为纽带,当消费者认为品牌所宣扬的体验价值、形象价值与他们自身所拥有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契合时,他们才会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为了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归属感,社群中的消费者会自发组织起来,通过组织内部认可的方式,强化对品牌标识的崇拜和忠诚。在社群情境中,社群成员对品牌和社群有更高层次的认同,这种认同会慢慢发展为社群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社群公约。社群公约反映的是一种归属感,即社群成员相信彼此之间及与整个社群之间都有联系,各自的需求都可以通过这种联系得到满足。社群运营的痛点

目前社群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人们对社群的认知存在较大的误解,社群不是简单地把一群人拉入一个微信群,而是让一群有相同价值标签(兴趣、爱好)、相同认知水平的人为了共同的追求或目标一路同行。我曾在网上发起过一份关于社群运营的调查问卷,主题是:“你认为社群运营最大的痛点是什么?”排在前三位的是活跃度、转介绍和社群变现(见图1-1)。图1-1 调查问卷投票结果

如何挖掘用户需求、如何调动用户的参与热情、如何实现社群自组织、如何培养社群领袖,这些问题是社群运营中的常见痛点。社群运营的这些痛点,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是否真的了解目标用户的所思所惑,是否对用户社群有精准定位。

任何事物一旦没有价值,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社群同样如此。那么社群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社群成员是为了什么而聚到一起的?通常来说,社群存在的价值就是解决社群成员的痛点。不同的目标群体有不同的需求,只有了解并抓住社群目标群体的实际需求,且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社群才能吸引更多成员的加入。

那么,如何提升社群的活跃度呢?首先,我们要对活跃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活跃度高就是好社群吗?很多所谓的活跃社群,往往被闲聊灌水、垃圾广告信息刷屏,这种频繁打扰反而会引起大家的反感,这样的社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跃社群。通常而言,活跃度都是由精彩内容、高质量的活动,以及专业的社群运营来支撑的。活动是激活社群的关键要素,也是群成员之间进行社交的重要手段。很多社群发起人在前期为了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加入社群,并没有设定社群门槛,而是把一群关联度不高的人强行聚拢到一起,这就为后续的社群运营埋下了隐患。社群发起人应当明白,社群不是乌合之众的集散中心,而是要帮助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远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对于社群而言,一个社群的组织和运营很难让所有人满意,因此,在前行的路上必然会有一些人离开。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人离开,作为社群发起人,你并不需要担心。你真正应该担心的是能否坚守社群的初心和价值观,源源不断地吸引新人加入。

艾瑞咨询2016年的网络社群报告显示,目前社群运营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未形成体系,很多时候人们把社群当作一种新的销售渠道,把社群理解为活动传播、内容传播的平台,认为社群运营所做的一切都是奔着销售而去的,而没有用社群模式去重构企业与用户的关系(见图1-2)。图1-2 艾瑞咨询2016年网络社群报告

阻碍社群发展的一个要素就是社群变现。目前社群的主要变现方式有广告、电商、会费、众筹。我个人认为,社群变现只有上升到商业模式层面才能得到解决,社群不是销售渠道,而是构建商业模式的基础。因此,社群发起人在构建社群的初期就要从平台的视角思考社群的定位与目标,这样才能为社群发展留足想象空间。

很多刚开通公众号的企业,通过线下促销活动把一批客户拉进社群,马上就开始追求阅读量、转化率,企业一心只想着怎么去推销产品,而使社群运营陷入了“直接卖货”的尴尬境地。企业往往都不甘心只输出内容,毕竟做社群的,哪个不是为了转化。

企业开设微博和微信账号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向用户传达一种品牌精神和价值主张,进而吸引志趣相投的人实现“同频共振”。所以,社群存续的基础不是构建买卖关系,而是赢得与该企业具有相同价值认知的消费者的认同和追随。所以,对社群发起人来说,同消费者成为朋友后,再谈生意可能会更好。社群运营的三要素

商业的基础是信任,信任是一切连接得以升华的纽带。什么是信任?如何建立信任?社群的自组织和再生产必须基于信任才能得以维系。社群运营的三要素包括信任(trust)、互惠(reciprocity)和社群意识(或社群情感,sense of community)。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社群用户之间的交互,能够实现信息、意义和情感等价值的再生产;通过信任机制、互惠原则的确立,社群成员会形成共同的社群情感,进一步加强信任关系。社群通过有效、可信的信息传播来传递信任,虽然现实中人们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信息也充满不确定性,但社群内的信息,可以通过社群成员的相互交流来求证。社群成员的持续交互和背书,使得信任在成员之间得到传递和扩散,从而进一步推动信任的确立和巩固,最终使社群成为一个信任共同体。

社群经济的核心在于成员间具有相同的理念或者爱好,信任是社群经济的关键要素。面对社群中陌生的个体,建立相互信任和长期互动的过程是持续和漫长的。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成本,而社群的诞生极大地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本。所以,那种希望在短时间内通过补贴、优惠等手段快速构建社群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第二节 社群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互联网正在把人群切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社群,产品如果没有社群粉丝的支持,就很难调动传播势能。在新商业时代,品牌要学会的是跟社群对接。——斯蒂芬·沃尔夫

打造社群是一个自组织、自运营、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之过急是很难有好结果的。因为品牌本身就是一种在用户头脑中的隐性存在,是一种认知的累积。简单粗暴地把社群运营等同于销售交易,就很难与用户产生深刻共鸣。当企业倡导一种生活方式、宣扬一种生活态度时,崇尚这种价值观的用户自然会被吸引。这时问题来了,你的社群应该如何突破销售产品的固定思维,重新定义用户的生活方式呢?关于品牌社群的六大误解

在今天这个纷乱嘈杂的商业世界,许多企业都渴望建立自己的强大的品牌社群,从而获取顾客的忠诚,提高营销水平,强化顾客对品牌的信任。但是,鲜有企业知道到底该怎样做才能真正获得这些优势。糟糕的是,大多数人对品牌社群到底是什么,其运作机理如何,还存在严重的误解。

误解1:建立品牌社群是一种营销策略。通常而言,很多公司都会把建立品牌社群这项工作纳入市场营销部门,并将之与其他部门隔离开来。显然,这样做是错误的。要使品牌社群发挥最大效益,必须在企业整体业务目标的指导下,将其提高到战略层面来思考和布局。

误解2:品牌社群为公司经营服务。社群要想有活力,靠的不是品牌声誉,而是对社群成员生活的真正理解。把品牌置于次要的位置,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培育强大的社群,就非得这么做不可。

误解3:先打造品牌,社群将会自然而然地发展。事实上,公司只有先打造好社群,品牌才能茁壮成长,这点可能与许多人的想法有出入。社群关联有三种基本形式:集合型、网型和中心辐射型。富有成效的社群战略往往会把这三种形式整合进一个体系,彼此互补增进。

误解4:意见领袖打造了强大的社群。实际上,富有活力的社群会让所有人都扮演有价值的角色,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自己是社群的主人。

误解5:在线社交网络是实施社群战略的关键。在线社群设计得再巧妙,也有局限性。虽然网络空间在培育社群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重要的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还是发生在真实世界中的。所以,精明的营销人员会有选择地利用在线工具去满足社群的交流需求,他们更关心的是线下场景的布局设计能否让社群成员有种久违或者回家的感觉。

误解6:成功的品牌社群应受到严密管理和控制。在管理社群时,过度控制是司空见惯的做法。社群管理者往往会不自觉地将公司利益凌驾于消费者利益之上,很多公司都犯过这样的错误。

一个强大的品牌社群能够增强顾客忠诚度,降低营销成本,提升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业务的发展。社群运营的出路

互联网通过改变人与人的联系和连接方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整个世界。互联网的发展,为社群的壮大、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互联网使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让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社群。过去企业按照地域、教育程度、收入、年龄、阶层划分受众群体,如今他们会按照人们的兴趣、价值观、娱乐和生活方式等因素重新划分人群。

当整个社会进入“社群时代”时,人们之间的连接不断加强,“多中心”且“中心快速迭代”的网络状结构即社群开始涌现。拥有相同价值诉求的人一旦组成社群,社群运营便应运而生。其中,“产品”“关系”“内容”“场景”成了维系社群持续性的四大关键因素。在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后,如何指导和鼓励用户进一步参与和分享也是社群建设中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社群管理者需要为社群成员建立更好的沟通机制,搭建用户之间的交流平台,并利用互联网降低共享成本,增加分享价值。

在一份“你认为社群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是什么”的社群调研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社群领袖,第二位的是社群载体,第三位的是社群商业模式(见图1-3)。一个社群发展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群发起人,发起人的视野、胸怀、格局决定了社群到底能走多远。对于社群发起人而言,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要有为他人服务的利他思维。很多人在创建社群时都没有想清楚下面的问题:把一群人聚在一起到底干什么?社群的入口在哪里?社群的发展靠什么驱动?如何吸引海量用户?用户与社群平台的黏性如何保持?图1-3 关于“你认为社群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是什么”的社群调研结果

一项关于“你认为社群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的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有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人已经意识到了社群商业模式在整个社群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见图1-4)。大家开始明白,要从商业模式的顶层架构来思考社群出路,而不是在营销层面考虑到底用什么内容吸引粉丝,用什么活动来转化变现。图1-4 “你认为社群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问卷统计结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基于某些社交平台建立“社群”,也可以把在互联网上遇到的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发表过近似观点的,甚至消费过相同商品的其他消费者视为社群伙伴。但是这种社群用户的组合比较随意,用户的黏性和活跃度需要社群发起人的持续和深度维护。否则,久而久之,这种基于开放社交关系的社群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社群的基础是人性的连接,虽然每个人的能量不同,但其能量能否得到发挥,在于社群能否让社群成员的人性得到合理释放。而这需要社群管理者去了解社群成员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是什么,然后为其创造更多表达自我、释放自我的机会,让社群成员主动邀约同类人群加入。

所以,社群的作用在于把生人变成熟人,让熟人结成共同体,真正有出路的社群一定是强关系社群而非弱关系连接的社群。

从社群定位到社群组建,我们都应当从社群成员的共同需求出发,同时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我们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工具,进行最小化商业闭环实验,确定社群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形成闭环之后,再进一步决定社群运营模式如何升级,包括借助技术平台提高规模化效应。

互联网社群的构成要素是内容、价值观、规则、产品与人,只有具备了以上要素的社群才具有可持续性和可生长价值。然而,很多互联网社群还没有想好怎么运营就着急上马。目前,市场上专业的社群运营人才极其匮乏,很多企业仅是照搬一些社群的样式与外观,结果导致围绕产品组建的社群遍地开花,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很多社群刚开始一片火热,但新鲜期过后很快就走向了沉寂,这是因为创建者最初没有对社群的结构进行合理规划。社群结构包括组织成员、交流平台、交流方式、加入原则、会员体系等,结构做得越好社群活得就越久。

当用户加入社群后,会通过观察、体验、参与等行为来感知社群。如果社群能给他带来所期望的价值,他就会暂时留下来;如果社群不仅能给他带来价值,还能为他提供他喜欢并能受益的社群文化,能源源不断地带给他温暖,他就愿意留下来传播社群文化。

社群到底是靠什么连接的?“趁早”健身类社群发起人王潇认为,就像谈恋爱一样,社群也是人和人的连接,只有人和人之间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交流,不是依靠外表和金钱来连接,而是靠灵魂连接,这样的社群才能走得更远。

社群时代的新商业法则是用社群去定义用户,在经营社群的同时挖掘基于核心产品的延伸需求。随着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社群经济成了主流经济形态。社群经济不仅包括外部的用户社群化,还包括企业组织的社群化。用户需求的社群化使企业的研发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都发生变革,企业组织、生态链、客户关系的管理都将转为社群化管理。第三节 重新定义社群

文明的进程不只是财富的膨胀和个人的自由,其实还需要建立共同体。换句话说,就是怎样定义“我们”。知道我们是谁,协作才能展开,财富才能积累,安全才能获得,尊严才能建构。所以我认为,社群就是一个共同体。——“罗辑思维”创始人 罗振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如果你想做一件大事,那么首先要组织起一群人。因此,你要么建立一个社群,要么加入一个社群;这个时代,人和人的连接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目标,都必须靠一群人齐心协力完成!

刘备找了4个人,建立了蜀国;

朱元璋找了8个人,建立了大明王朝;

马云找了18个人,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

你找了哪些人?你建立社群是为了什么?

能赚钱、能变现的就是好社群吗?目前,那些已经开始变现的社群,大多靠的都是收会费和卖商品,而我个人认为这种变现方式不具备可持续性,犹如竭泽而渔。

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运营社群首先要确定好的价值观。对于一个成功的社群来讲,共同的价值观是社群发展的灵魂,是凝聚社群成员最根本的保障。一个价值观鲜明的社群组织,其社群成员的认同感会非常强。

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的一项研究表明,强有力的部落群体必须具备三个特征:相似的文化、频繁的互动,以及共同的利益。部落的根基来自于领袖、共同的信仰,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与欣赏,以及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社群的信息沟通机制不是自上而下、一对多的传递关系,而是社群粉丝之间的横向交互关系。信息、资源、创意会在横向交互中不断被激发出来,形成对交互意义和价值的再生产。因此,社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我运作和自我增值。简言之,社群经济的核心特征就是它具备自组织性和再生产性。例如,海尔让用户全流程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制造中,让用户自己生产并输出价值,从而带来更高效和更精准的问题解决方案。以海尔天铂空调为例,这款圆形空调的创意最初来自一名网友。在网友提出创意后,30多名发烧友和他一起设计方案,并在网上征得了1700多名用户的建议和支持,经过不断修改和调整,最后这一方案进入到海尔开放平台上,实现了对传统产品的彻底颠覆。结果该产品在上市前就已经有近万名用户预约、咨询,上市后更是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互联网正在经历从“个体”到“群体”的过度,进入一个“人人时代”。这是社群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社群经济真正的价值是由某个产品凝聚起一群具有相同价值认知的人,通过人人参与、彼此互助的形式让社群不断发展壮大。这种互联互通形式不仅能让社群成员之间实现资源互换和共享,也能让企业以此凝聚用户智慧,不断创新升级。社群具备一定规模之后,组织者需要思考如何给社群成员带来更好的体验,如身份感、认同感、更优质的内容和活动等。怎样才能吸引更多资源加入社群呢?这离不开商业,更离不开人文。

社群运营的成败标准由质和量两个维度组成。

质是指社群用户对社群文化的认可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活动方面,群成员是否认可并积极参加社群活动,是否期望参加该社群后续的活动;(2)展现方面,个人是否有机会发挥自我优势,展现自我价值;(3)回报方面,社群成员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其结果是否符合他们的期望甚至超越了他们的期望;(4)社交方面,社群成员之间的能量是否互补,每个成员能否从他人身上得到价值,社群成员之间的连接维度是否多元化,连接频次是否较高。

量是指数量,包括四个层次:(1)社群用户在目标用户群体中的占比;(2)日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在整个社群用户中的占比;(3)平均每个群用户创造的新内容的数量;(4)社群内沉淀的有价值的内容的数量。

一个好的社群有哪些特征?社群的好坏不在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社群成员是否有相同的信念和共同的目标。因此,衡量社群优劣的第一个维度就是看其是否满足自组织、自驱动的条件,社群成员是不是发自内心地、自发自愿地组织活动、输出内容。假如得靠外在利益供给或刺激产生活力,那么这个群不管规模多大,都难以长期维系。衡量社群优劣的第二个维度就是看这个群里的人愿意为社群付出什么,能够付出的人占比多少,能否形成彼此互联互助、共建共享的共同体。衡量社群优劣的第三个维度是看这个群里有多少人是靠老会员推荐加入的。“人人参与”诠释社群经济真正价值

商业的核心是交易,交易的前提是信任,运营社群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把信任成本降到最低。社群商业的基础是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持续发生互动,并深化这种关系。社群经济也就是指一群具有相同认知的人,通过社群建立深度连接,然后用信任背书,基于这一关系进行交易。

未来的消费者将以社群成员的形态存在,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其是否具备建立社群、经营社群的能力。在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应率先找到自己的用户,通过社群网络维系自己的用户群体,与用户构建深度的关系,让用户成为产品的口碑传播者。如今,企业可以用移动互联手段把用户聚集在一起,这种聚集不是简简单单的聚集,而是真正可以构建线上和线下的深入互动,围绕用户的兴趣、目标需求、生活习惯,组织商业以外的活动。当然,这些活动确实需要一定的成本。过去企业将钱花在了广告方面,而现在,企业开始把这部分节省下来的成本精准地花在目标用户身上,提升用户的感知。社群经济弥合了企业与用户沟通的鸿沟、融合了线上线下,并为实体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创造了空间,大幅度地降低了渠道和中介成本。

由于需求、兴趣、场景等因素的影响,社群变得越来越垂直细分,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实时的反馈越来越重要。对于传统企业而言,重构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方式,形成交互和有黏性的社群生态圈,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转型方向。成功社群的三个特征

1.去中心而不缺中心

在社群内,每个节点都高度自治,同其他节点密切相连,节点之间独立而又团结,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社群在一定时间内的中心,但又不具备中心控制功能,即实现了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强调个体成员之间的平等地位和相互作用,社群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空间网状的有序连接。

去中心化并不等于没有中心,而是由连接社群的节点来自由决定中心。中心化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依赖中心;去中心化则是节点决定中心,中心依赖节点,任何节点都可能成为中心。

2.自组织却有组织

社群是一群人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目标,顺势而为,自发而动,系统地按照一定的关系有序连接而形成的。因为成员的目标和价值观高度一致,这使得社群成员之间既能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同时又能各尽其责,奋发向上,为社群整体目标的达成贡献力量。

虽然社群由成员自发组织,但成员之间却因为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彼此心有灵犀,配合默契。社群成员自行商定社群制度和行为规范,主观能动性极强,井然有序,高度协调,会比传统组织更有向心力。

3.高强度的互动关系

因为高强度的连接关系,社群成员之间的互动必将呈现为高强度式的互动。社群高度活跃,成员之间因为高强度的信任和协同而不分彼此,社群因此能够保持持续的活跃和旺盛的生命力。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社群的生命在于互动,互动是保持社群生命力的核心驱动力。一个有生命力的社群,一定是以高频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社群的两大核心要素:内容、互动

在一个成功的社群中,社群成员必须要有参与感,而参与感建立在社群成员之间高强度的连接关系之上。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一群人,通过高效协同的互联网社群工具步调一致地推动社群发展,这只是良好的表象,而社群成员之间的强连接、强信任、强关系,才是社群成败的根本所在。

社群成员之间的连接关系决定了社群成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交流沟通,通过什么样的组织和策略运营社群。

1.内容

社群的引流、留存、维稳、拉新、信息传递都需要输出有价值且有态度的内容。内容具有媒体属性,是用来吸引流量的入口,所以高质量的内容依然是社群经济的引爆点,社群经济要从内容切入,打造社群经济的底层生态,以内容连接社群成员,将内容作为价值观和目标的实现途径,实现社群的商业变现。

内容是社群生态的土壤和水分,孕育和延续着社群的生命力。有态度的内容能够引起社群成员的共鸣,进而引发互动,引爆社群。垂直细分的特色内容是社群经济的挖掘点和爆发点,是社群生命力得以持续的根本。

互联网不断进化并垂直细分,越来越个性化、年轻化,风趣、幽默、搞笑、卖萌风格的互联网文化逐渐盛行。此类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互联网社群的关注,这使得以此为基础挖掘更多的垂直细分产业成为可能。

以“罗辑思维”为例,“罗辑思维”将“80后”“90后”年轻用户热捧的“人格魅力体”“互联网思维”等诸多具有时代特征和互联网特征的内容引入社群,引发了一场互联网社群的学习革命。

2.互动

线上聊千次不如线下见一面,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价值观相近的伙伴,但若没有见面机会,彼此也很难产生信赖。社群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聚集与连接,其只有在高频互动中才能不断发展,才能让成员有归属感。《大连接》的作者克里斯塔基斯认为,参与(即重复的合作性互动)能够建立信任并增进个体之间的关系。因此,线下活动是维持社群生命力和活跃度最为重要的保障,尤其是高质量的线下活动会扩大企业影响力、增强竞争力,也会源源不断地吸引更多用户加入社群,推动社群持续健康发展。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不仅以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构建了以吴晓波思想为内容和场景的社群,而且在全国81个城市组建了书友会,方便在创业、理财、户外、旅行、阅读等方面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成员互动交流,这种做法促成了社群的落地,也进一步延长了社群的生命周期。

互动是维持社群和社群经济生命的最基本形式,是衡量社群生命力的重要标志。社群成员的参与感是社群活跃度和生命力的体现,社群成员的参与感指数(社群成员的积极参与程度)决定了社群生命力的强弱和社群未来商业价值的可变现程度。

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社群通过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调动社群成员的积极性,增进社群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社群成员之间的关系连接。例如,组织者以各类节日为契机,为社群成员提供各种福利……以此调动全体社群成员的热情,放大社群成员的参与感,提升社群的活跃度。

仔细观察“罗辑思维”和“吴晓波频道”这样的社群,我们不难发现,罗振宇和吴晓波仅仅是扮演社群组织者的角色,他们将社群成员组织和连接起来,依靠高价值的内容和变换的场景来聚合社群成员,依靠社群成员由内向外逐渐扩散、自发传播,不断扩大影响力,使其社群在互联网圈声名鹊起。

内容引爆社群,场景驱动社群成员之间的连接,互动保持社群的活跃度,口碑传播社群文化。社群最后的交易环节是基于社群长期以来的高质量内容、成员信任、连接关系、影响力所带来的价值的自然变现。

社群不仅通过内容、场景、价值观等来实现社群成员之间的连接,也通过输出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取得同外界的连接。连接是社群的基本功能,直接反映社群张力。衡量社群影响力的一个维度就是看其深度连接了多少人、多少群。第四节 社群的商业价值

互联网思维包含很多内容,最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怎么能够通过互联网让数百万人跟你一起干。——小米创始人 雷军

1983年,哈雷戴维森濒临倒闭,25年后,它重振声威,以高达78亿美元的身价冲入全球五十大品牌之列。哈雷之所以能扭转颓势并再次取得成功,主要归功于它的“品牌社群”——哈雷车友会,它是由一群热爱哈雷的消费者,出于对哈雷品牌精神的推崇而凝聚在一起的“社群”。哈雷车友会通过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以及哈雷大奖赛、骑行计划、哈雷故事会等系列活动,持续满足着超过150万车主对于分享激情和展示自我的渴望。对哈雷车主来说,他们不只购买了一辆昂贵的摩托车,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成了车友会的一员。

移动互联网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社交的方式,使大众消费力量逐渐萎缩分散,小众和社群的消费力量慢慢增强,随着渠道、团队、产品纷纷碎片化,流量集中的难度越来越高。面对碎片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对消费人群进行精准定位,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深入发掘和敏锐捕捉,以最精准的群体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社群。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大众生活带来的最根本的改变就是信息大爆炸,我们不怎么看电视了,也看不完那么多的信息。今天,社会在一天之内产生的信息量可能是之前两千年产生的信息量的总和,面对这么大的信息量,我们常常无从选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教授认为,在信息过度堆积的时代,唯一稀缺的就是注意力。那人们的注意力应该怎样分配呢?这跟人们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生活态度有关。举个例子,一个人的微信朋友圈可能有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好友,但他经常关注的也就只有几十个人的信息,其获取的信息内容大多都会受到这个圈层的影响。

当人群开始圈层化时,商业是否也应该圈层化呢?所以,产品所承载的不应只有功能,应该还有背后用户群体的共同兴趣、态度、爱好、价值观等。社群到底有哪些价值

图1-5所示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展示了大众心中对社群价值的认识。图1-5 “你认为社群到底有哪些价值”问卷调查结果

阿里巴巴副总裁靖捷说:“粉丝的经济能量有多大呢?我认为,下一个万亿增长点就要靠粉丝经济来支撑。数据显示,从平均购买力来看,粉丝人群比非粉丝人群高出约30%;从品牌线上营销活动的转化率来看,粉丝人群是非粉丝人群的5倍。”社群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最快的连接,催生了高度信任的互联网经济形态。

社群商业的特征是个体基于价值观、兴趣和社会关系而连接在一起,这使得企业与用户的沟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通过社群,企业不仅能精准地找到目标用户,还能通过与用户互动,实时了解用户的身份、兴趣、状态、情绪、情感等信息,并且通过与位置的关联,让营销本地化和场景化,满足用户即时即兴的消费需求,建立实时的营销通路。社群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捕捉用户痛点、研发产品,还可以凝聚种子用户,通过用户做社会化传播,完成产品众筹。企业可以根据用户及其社交圈层,找到相关的兴趣社群,由此精准地找到潜在的用户群。所以,品牌和用户一旦通过社群建立了实时连接的互动关系,完全可能颠覆传统的商业逻辑。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活动的起点往往源自一个基于兴趣爱好或者各种垂直细分需求标签而形成的社群。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的连接方式,在社群中,产品和消费者的联系不再单纯是功能上的连接,社群经济赋予了产品更多的东西,如口碑、文化、魅力等。

社群的本质是共同体,社群的作用就是催化出强关系,建立强连接,产生强信任。社群就是把那些跟品牌没有任何关系的潜在消费者,无论是通过内容、活动,还是粉丝、口碑,转化成弱关系的用户,然后再通过高频的互动、利益的分配、机制的建立将其转化成强关系的朋友,甚至是员工、股东、合伙人。据悉,小米有些员工都是直接从米粉里选聘的,这样的员工基于对小米文化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当然更容易释放和发挥自我潜能与创造力。企业通过社群可以极大地降低营销成本、渠道成本。为什么通常只有价值2000元配置的手机,用户要花费4000元才能拿到手?因为有一半的成本都花在了营销成本和渠道成本上。社群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构建用户信任的成本,当用户不仅信任而且高度认同品牌的价值主张时,企业就不需要花那么多广告费,做那么多市场推广,找那么多渠道商,建那么多终端店了。

社群——社交红利时代的商业驱动力

早在2009年,美国互联网专家查克·布莱默就在《点亮社群》一书中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社群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它可以把用户和企业联系起来。查克·布莱默认为,互联网营销的本质就是用最小的投入准确连接目标客户,用完美的创意实现强大的口碑,以影响目标客户。营销传播就是找到合适的内容,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景影响那些在社群中有影响力的人,以取得杠杆效应。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行为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产品和用户之间已不再是简单的功能连接,科技的发展会在某一个时间点让产品的功能超越用户需求。当所有手机的摄像头配置都超过800万像素时,人的肉眼几乎无法分辨出因手机像素提升而带来的变化了,人们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降低,转而会关注产品所带来的体验以及口碑、文化、魅力人格等情感因素。一群有相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抱成团,会产生群蜂效应;他们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能够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

因此,用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单向的价值传递变成了双向的价值协同。用户的社群性、社群意识变得更强,而基于共同需求或共同价值观的社群也日益成为企业应对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社群商业将重新定义人与一切的关系,包括企业与用户、用户与产品的关系等,一些有趣的社群产业形态也将会出现。

早在2007年5月,克里斯·安德森就着手营建了一个名为DIY无人机的社群。这个社群现已拥有将近5.5万名会员,这些会员可以设计和制造出与美国军方使用的掠食者无人机(Predator)机型极其相似的无人机(实际上,DIY无人机能实现掠食者98%的功能)。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主要差别:掠食者的造价高达400万美元,而DIY无人机的成本只有300美元。

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原因在于,安德森聚集了一大批充满热情、愿意贡献出时间和专业技能的爱好者。“如果你建立了一个社群,并公开地做些事情,”安德森说,“你就没必要去寻找合适的人才了,因为他们会来找你。”

社群让拥有相同目的、信仰、资源、偏好、需求、特性的人聚在一起。对于一个组织或企业而言,其社群是由核心团队成员、前任团队成员、合伙人、经销商、顾客、用户和粉丝组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社群内部的互动关系并不仅仅是交易层面的。真正的社群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社群越开放,其领导模式就越传统,越以经验为主导。安德森曾说:“在这些社群的每一个人之上,都有一个仁慈的独裁者。”你要具备强大的领导力才能管理好社群,因为尽管社群里没有员工,但人们有热情和需求,你需要为他们的行为做引导。

一般来说,建立一个具备强大发展潜力的社群需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利用MTP来吸引早期成员参与。MTP是将成员们吸引到轨道上的一股引力。特斯拉、火人节、TED、奇点大学和GitHub都是很好的例子,它们的社群成员都拥有共同的爱好。

·培育社群。安德森每天早上会花三个小时的时间参与DIY无人机社群的活动。所谓培育,就是你既要倾听,也要反馈。DIY无人机的设计图是开源的,从一开始就完全向公众开放,这一点确实很令人称赞,但安德森后来发现,成员们真正需要的是DIY无人机的工具套件。于是安德森就为他们提供了套件。“社群和网络市场营销不同,后者的投资回报率几乎在消费者开始消费的时刻就能保持下去了,但前者却是一种战略性更强的长期投资。”社交商业思想的领军人物迪恩·欣奇克利夫说道,“此外,有CXO参与的社群跻身一流行列的可能性会明显提高。”

·创建一个平等参与的自动化平台。例如,GitHub会让其成员对其他成员进行打分和评价;Airbnb的房东和用户会填写评价表格;Uber、Lyft和Sidecar鼓励乘客和车主进行相互评价;新闻平台Reddit也会邀请用户给文章投票。2013年,Reddit只有51名员工,其中大部分人都在管理这个平台,他们见证了7.31亿独立访客为4100万篇文章投出了67亿票。

全球著名的房屋共享平台Airbnb创始人建议,共享经济平台一定要大力发展社群。理由是:第一,一个充满活力的社群会使每个社群成员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会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相信公司品牌,尽心尽力;第二,社群可以提供宝贵的产品反馈,当Airbnb发展速度放缓时,用户的反馈信息可以帮助其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三,一个健康发展的社群可以不断吸引新成员加入。

社群商业的本质是“满足人的需求”,对于拥有相同偏好、相同认知的人而言,深度挖掘其需求及体验,为下一步嫁接其他商业模式提供基础,颠覆了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思维。因此,打造社群商业系统必须基于参与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相同的爱好、情感的交流和专业的分享。

社群经济是企业离消费者最近的一种经济形态,企业通过品牌人格化来传递自身的价值主张,可以构建出一个又一个有共同价值观的用户社群。这种用户社群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联合体,它可以使企业真正获得一种牢不可破的深度用户关系,当企业拥有了这种深度的用户关系后,就可以及时掌握用户的消费需求,按需定制、批量预售将成为社群经济的常态。

未来已来,再小的个体也有品牌,再小的品牌也有社群。阿里参谋长曾鸣在2017年云栖大会新零售专场上表示,社群将会成为未来最为重要的营销和品牌的载体。延伸阅读

真伪社群的几点区别

真正的社群,是以人的创造力为本,以情感温度为连接,平等、开放并共同成长的无组织的组织。社群和伪社群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

第一,核心价值。真正的社群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例如,一个企业通过某一产品的发布建立了社区论坛和粉丝微信群,但这还不是社群,这只是企业围绕产品聚集的一群人。事实上,产品、内容、服务等都只是连接的介质而已。社群关系的核心不是产品,而是人与人的连接。

第二,组织形态。真正的社群应该是去中心化的,而伪社群往往是金字塔式的,有焊接牢固的层级关系、运营体系,议题的发起和传播是自上而下、自中心向周边的。

第三,成员关系。社群内成员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伪社群则持有一种“上帝视角”,社群创造者把这个“房间”当作自己的地盘,他制定游戏规则,告诉大家怎么玩。社群内的平等体现在人人皆有发起议题的权利和能力,人人都可能成为“领导者”。

第四,交互方式:参与和互动。在伪社群里,交互方式是按照既有的游戏规则,让用户得到反馈和奖赏,例如抽奖游戏。但社群看重的是参与,在社群里,作为发起者,无法拟定(也不需要拟定)完备的规则和传播路径,整个传播过程其实是失控的、不可预期的,但奇妙之处就在于不可预期。成员被激发起兴趣而争相参与创作、创造,甚至是恶搞,这才是社群的交互方式。这就有点像那个公园修路的故事,公园准备在草坪上修一条小路,但是不知道怎样规划最科学,最后干脆全部种满了草,根据游客踩出来的脚印来修,这样的人行道更科学、更人性化。

第五,激励方式:特权和利益。伪社群依靠打折来吸引用户,但在社群里靠的是特权吸引。特权是什么?特权一定是金钱买不到的资格,能买到的那是VIP。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用户对回馈的要求并不全是金钱利益那么简单,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而特权,就类似于你是全世界少数能够参观我们绝密实验室的人,或者在签署保密协议后,你将是第一个知道新产品研发计划的人,等等。

第六,组织特征:社群是开放的森林,伪社群是封闭的花园。花园里面虽然很精彩,但是它的入口和出口非常有限并被管制着,它实际上是有围墙的。社群更像是开放的森林,森林没有唯一的入口,你从任何一个位置都能走进森林,这才是无组织的组织。任何人基于相同的兴趣标签、价值观和认同感,都可以进入到社群中,这是森林。如果是花园,这就意味着有卫兵、有保安,他们要审核你的身份,区分墙内的世界和墙外的世界。所以,社群对成员的吸引靠的是自然过滤,而伪社群靠的是强制管理(见表1-1)。表1-1 社群与伪社群的差异社群

第七,未来演化。社群是人与人的连接,必须以人的创造力为本,最重要的是,这些人能够聚在一起,共同成长。如果你是制造商或服务商,你要和你的用户共同成长,一同变得更聪明,一同做出更大的事业,可能下一个要开发的产品就是你们共同研发的。伪社群常常以产品为中心,可是假如这个产品在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没有了呢?人就散了吗?在真正的社群里,这群人不会散,他们完全可能一起创造一个新的未来。

很多人分不清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简单来说,社群经济具有粉丝经济的基因,如“罗辑思维”在运营初期,就是依靠粉丝对于“罗胖”的信任和喜爱而累积知名度,最终让粉丝买单(支付会员费)的。但真正的社群经济,必然体现为社群成员之间的多向互动,基于这种交互,社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我运作、自主创造。社群能提升和激发社群成员的参与度与创造力,催生多种类型的产品出现,社群内的交流互动和资源配置会催生群体智慧和价值再造。社群经济中存在“多重产品”并行或迭代现象,可以吸引品牌运营商在社群中进行产品赞助或定制营销,可以为社群成员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可以由群体成员分享创意,可以众包生产特定产品等。总之,社群内部的再生产性,是社群经济区别于其他经济形态的最核心特征。

社群是网状结构,具备蜂群效应,而不是明星粉丝互动结构。吴晓波在谈到社群经济时认为,以价值观为驱动力的社群,将是去中心化和自组织的。事实上,粉丝经济不是社群经济,从目标群体看,粉丝经济的落脚点是IP,而社群经济的落脚点是用户。当前,许多品牌仍把社群经济看作粉丝经济,因此它们的发展理念仍然只停留在打造IP上。第五节 社群进化的下一站——平台

一滴水如何才能不干涸?汇入大海。

一个人如何才能不孤独?加入社群。

一家企业如何才能不被淘汰?融入生态。——《社群+:互联网+企业行动路线图》

你可能通过小米、樊登读书会、“罗辑思维”了解了社群经济这个概念,却并不知道曾经的传统家电巨头海尔正在打造自己的社群经济,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互联网社群生态。海尔旗下的卡萨帝以全球高端用户需求为导向,将产品转化为“社群平台”,将交互体验转化为“社群内容”,通过线上加线下的多渠道联动增强用户黏性,最终以社群生态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除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用户和用户之间的联系。

传统商业形态研究“物以类聚”,而社群商业形态更看重“人以群分”。所有的领先企业都开始从产品和服务运营转向“用户运营”,用户运营一定离不开社群。那么,如何才能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呢?答案是组建社群。社群的破局之道在于顶层设计:用平台思维玩转社群

通常而言,比商业竞争更残酷的是军事战争,《孙子兵法》里讲“不战而胜”。两军对峙,凭什么还没有打仗就能分出胜负?按照军事战争理论,双方交战的关键是抢占军事战争的制高点,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战争中,双方为了抢占制高点,拼得你死我活。在电影里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经典台词:“不管流多少血,一定要抢在敌军到达之前拿下这个山头!”

由此可见“山头”的重要性,这个“山头”就是军事战争的制高点。那么问题来了,社群运营的制高点在哪里?不言而喻,那就是社群的顶层设计,即社群模式。“事情无法在出现问题的那个层面上得到解决,只有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才能得到解决。”所以社群运营层面的问题必须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维度才可能找到破局之道,这就是我反复强调的社群模式。换句话说,战术层面的问题盘根错节,只有上升到战略层面才能纲举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