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解读经典套装六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16:20:52

点击下载

作者:于丹

出版社:磨铁数盟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于丹解读经典套装六册

于丹解读经典套装六册试读:

于丹趣品人生

新版序 做个有趣的人

于丹

五年前写这本《于丹趣品人生》的动机,是有感于周围的人忙忙碌碌,都说忙得疲惫烦乱,但是又都停不下来。而今这本书再版,周围的人,包括我自己忙碌的节奏都比五年前加剧了一些。有意义的事越来越多,有意思的事越来越少。在这个盛夏时节,我不由得想要进到李渔那座“且停亭”中静一静,回望中国人那千年风烟大历史深处的个人趣味,细细摩挲,那些活色生香的集体记忆到底都隐匿在什么地方呢?

记得十几岁的时候,有位满腹经纶的老先生给我出谜语:“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字。我绞尽脑汁也摸不着边际,还是老先生循循启发,先问:“萧萧”二字若指朝代,那么其下又是什么时代?我恍然明白这是萧衍、萧纲几位南朝梁帝的代称,其下为“陳”,“陳”字“无边”是“東”,“東”字“落木”,就是一个简单的“日”字了。这就是文人的谜语,逻辑一层层推下来,有趣。

后来陆续看到些古人的对联,像“黄狗踏雪,点点梅花落地”对“乌鸦踩泥,片片竹叶朝天”,都是寻常小景,狗爪印梅花,鸦足踩竹叶,真是妙趣横生。再比如“吃西瓜,子往东放”对“看《左传》,书向右翻”,对得绝妙,自己念起来都会忍俊不禁。其实这些也算不上文人雅士的特权,去南通一带就会知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在上学前都会念“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朗朗上口,中文的节奏和调性流淌成一种天然的美感,有趣。

再比如赶上溽暑,没有冷气、没有冰箱的古人也能趣味灵动。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盖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如此炎热酷夏,如何应对是好呢?李渔聪明:“从来行乐之事,人皆选暇于三春,予独息机于九夏。”也就是说每年一个漫漫酷暑都给自己放假,放得彻底决绝。一来和朋友们相约盛夏互不拜访,“夏不谒客,亦无客至。匪止头巾不设,并衫履而废之”;二来寻阴凉处午睡,“或偃卧长松之下,猿鹤过而不知”;三来品茗啖果,“洗砚石于飞泉,试茗奴以积雪;欲食瓜而瓜生户外,思啖果而果落树头”。最有趣的是光着膀子钻到荷塘里,和老婆孩子藏猫猫,密密荷叶,一片清凉,用李渔自己的话说,“可谓极人世之奇闻,擅有生之至乐者矣”,有趣。记得小时候爸爸的床头总有一摞明清文人笔记,不是什么正史,但是逸闻趣事真是多。慢慢地,自己养成了一个心愿: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个有趣的人。

这样的想法是不大敢拿出来劝别人的,因为大家都在为有用的事忙得不亦乐乎。还是拿古人的话来说事儿吧,张潮在《幽梦影》里讲得最好:“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

喜欢这段话,真正的悠闲,养着天真气,养着好奇心,养出一份超乎功利的有趣。倘若养得好,未必不是一种生产力。

所以,即使毕生做着有用的事,也并不妨碍我们终于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推荐序 做一些无用的事

白岩松

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

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

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一

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看,还真没用。

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作是可怜的。

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的事推到了边缘。人群中,人们只愿意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名片上的身份决定了哪一张因无用而该撕,哪一张又因有用而该留。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时间长了,我们的人生都开始干涩无趣起来。无用的事或人,真的无用吗?二

2011年,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是画作《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大展。

年初,我去了浙江小城富阳。那里的人们,人人都在为出自此地的《富春山居图》而骄傲自豪。仔细一聊,这幅大作,是六百多年前的元朝,年过七十的画家黄公望在此山居,用三四年时间完成的。那三四年,我想小城里的人们也在为名忙为利忙,而黄公望与他的画作,不过是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做了一件无用的事而已。耐人寻味的是,当年这幅画,黄公望正是画给道友无用师的,因此也有人称这幅画卷为《无用师卷》。然而千百年过去,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烟消云散;却是当年那无用的老人,用清静的心和一根又一根磨秃的画笔,留下的画作显赫起来,终成这座城市的象征和最伟大的记忆,并越来越为这座小城带来资金、带来财富、带来关注。一个无用的人送给无用师的画作却真的有用起来。这该是怎样的一个轮回?无用的事,真的无用吗?三

远方的事,只是一面镜子;当下的路,还得要我们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好像什么都有了,可怎么还不幸福?

有人说,想要幸福,三个词很关键——物质、情感与精神。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于是,人们都想夯实这个基础,慢慢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物质目标实现了,幸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是走着走着,物质基础不差了,国家的GDP成了世界第二,小汽车的销量也成了世界第一,但钱包鼓起来的人们却不幸地发现: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渐行渐远。问题出在了哪儿?仔细想想,除了物质,情感与精神这两个层面,您关照得够吗?情感可是幸福的依靠,精神更是幸福的支柱。如果物质是正分,还很高,可情感与精神都是负分,加起来,你的幸福总分,会不会是负数?

光做与钱与权与名有关的事,看似都有用,就真的够用吗?四

我也是临近中年,才知茶的好处。

如果单为解渴,茶不是最好的选择。急不得恼不得,让情急口渴的人早已弃它而去,三大杯可乐下肚,马上去忙别的。

茶也解渴,甚至更解渴,可你要给自己时间。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酒,我既讨厌又喜欢。讨厌的是应酬的酒,却也是周围人群中最常见的。这样的酒,往往醉了都不知酒的滋味。端着为感情为态度为利益而要大口闷下去的好酒,都替那酒可惜,好酒被当成了钥匙。

真正好的酒却让我喜欢,那往往是闲来无事或毫无目的之时,亲朋好友间的小酌,没有名头大小排座次,没有利益在酒中,杯中物才润泽了人生。

琴音更是静下来面对自己的妙品。琴为古物,音乐却是到处都有,可太多都是喧闹的背景,有多少是为你的悲喜而响起?

新闻于我,是事业是功名,可从现实的角度看,常常是必须坚持的苦役。如若没有强迫自己闲下来的爱乐时光,没有同样看似无用的喝酒喝茶甚至发呆的时光,苦役早已不堪重负。于是我逐渐明白,正是这些无用的事平衡了生活中必有的苦,甚至有时觉得这些事才是人生中最有用的事。人生是条单行线,如若只为目的而忘了过程,人生,其实才真的是苦役。

到了该多做些无用的事,为无用的事正名也为人生正名的时候了。五

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做起来太难,可还是要从道理一点点说起。于丹用她的话语文字,在做这件事。

倒退很多年,她做这件事也许会被人笑话,大教授竟说些无用的事,可今天,面对茶、酒、琴,说历史照当下,却真的该成为教授应做的大事。好的知识分子,应该永远在忧心忡忡中为更好的世态人心做推动。如同好的医生,诊出了病再开药方,虽不一定药到病除,却尽了心力。忙与盲是当下的一种病,做些无用的事,是其中有益的一点儿药方。于丹这件事,做得有用,既反省自己,也提醒众人。在这个时代的折返点上,我们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受益。当然不一定是所有的聆听者,但哪怕是其中的十分之一,这提醒,这反省,都是功德。六

茶、酒、琴又或其他,也都只是手段,让心静下来一些,让生命分一些时间给看似无用的事,这才是目标。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活不起来。总要有个机会和忙乱告别,那就从看看于丹这些文字开始吧!再然后,把这本书放在一边,把更好的人生拿起来。我想,这也该是于丹做这件事的缘起与期待吧!

一山一水一世界

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

如果翻开这本书的朋友恰好有点闲暇的时间,我愿意和您一起坐下来,闲聊几句关于生活艺术的感悟,关于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对今天的启发。

我们处在一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不同的设计,都怀有不同的梦想,也都在寻找从脚下抵达梦想的那条道路。

不久前,我读到一组颇有意思的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报告分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人实现自我的动力各不相同,中国人最大的生活动力是对子女发展的期望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人际优势、追求一生平安、尽力做好本分、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贡献,分别位列第三至八位,第九项才是追求生活情趣。

这个数据意味深长。我们对子女的期望、个人事业的追求、健康的保障、建功立业的梦想,都是生活中沉甸甸的重量,但追求生活情趣这个指标或许可以让我们举重若轻。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生活情趣究竟是一种奢侈品,还是一种必需品呢?

今年夏天,我还看过一份《2010—2011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这份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报告,也被称为《中国休闲绿皮书》。报告里说,大约有33.1%的北京市居民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大约有17.85%的人没有固定的双休日。更有意思的是,80%以上的受访者都表示,如果假期有加倍的薪水报酬,他们宁愿放弃休假而去加班赚钱。

同样是今年夏天,我又得到一组数据,来自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数据罗列了2011年各国带薪休假时间排行榜,巴西、立陶宛平均年带薪假期为41天,排名第一。中国年带薪假期是21天,排名最后。事实上,令人更为惋惜的是,连这可怜的21天,都还有太多太多的人不能得到保证。

生活的艺术

这些数据让人想起上个世纪初一位著名的大学者,一个以幽默享誉世界的中国人——林语堂先生,他写过一本著名的书:《生活的艺术》。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村)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著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大量作品。

他在书中写道:“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以此来描述中国人和美国人巨大的差异。

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历史上,中国人以悠闲的生活方式著称于世,我们不那么汲汲营营,忙于谋利赚钱;相较而言,美国人过分期望事业的成功,过分讲求效率,过分守时,这“似乎是美国的三大恶习”。

话语中有一些调侃意味,但是,时隔不到一个世纪,中国人在世界上拥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在我们匆忙行走的同时,焦虑和压力与日俱增,林语堂先生曾经坚信:“中国有一种轻逸的,一种近乎愉快的哲学,他们的哲学气质,可以在他们那种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里找到最好的论据。”他甚至以此推导:“假如不是这样的话,一个民族经过了四千年专讲效率的生活的高血压,那是早已不能继续生存了。四千年专重效能的生活能毁灭任何一个民族。”

那么,在21世纪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里,中国人轻逸愉快的哲学还能够帮助我们吗?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先生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个哲学目标,也是一个生活理想。近两年来,中国政府在整体上追求发展的同时,也提出降低GDP的增长速度,提升幸福指数的社会目标。事实上,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所谓成功者的生命版图中填满了头衔和财富,却缺少了灵性和健康。而对我们更多负荷生命重担的普通百姓而言,那些头衔和财富成为了关于成功的简单标签。他们在成为大众心中成功偶像的同时,生命中的荒芜和苍凉却被忽略了。

什么是中国人的理想呢?在林语堂看来,“中国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我是如此喜欢林语堂先生,如同他单纯而深挚地喜欢苏东坡。

上上个世纪末的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漳州一个叫作坂仔村的村落。他的父亲是位牧师,所以林语堂从小就信奉基督教。他在厦门读完中学后,来到上海,进入圣约翰大学。

大学毕业后,这个熟练掌握了英语的男孩向父亲宣告,自己放弃了基督教信仰。他说:“如若一个人承认行善的本身即是一件好事,他即会自然而然将宗教的引人行善的饵诱视作赘物,并将视之为足以掩罩道德真理的彩色的东西。人类之间的互爱应该就是一件终结的和绝对的事实。我们应该不必借着上天第三者的关系而即彼此相爱。”

这个情怀柔软博大的中国人,甚至将宗教都看作是阻挡给予世界大爱的一层隔膜。

离开圣约翰大学后,林语堂受聘于清华大学,随后又赴美国、德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是研究中国古代语法和音韵的。这样一位站在世界思想前沿的学者,却坚持在西洋教育体系下,进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一生用英文写出了《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杰作,真正做到了“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了解西方思想,热爱中国文化,既是一个人文学者,又是一位科学爱好者,还曾发明了中英文打字机。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是如何自我评价的呢?

他自称是“西洋的头脑,中国人的心灵”,意指在思维逻辑中,尊重西方的基本思想体系,在心灵的归属感中,他热爱中国——这个悠闲的、睿智的民族。他幽默地建议:“东方人须向西方人学习动植物的全部科学,可是西方人须向东方人学习怎样欣赏花鱼鸟兽,怎样能赏心悦目地赏识动植物各种的轮廓与姿态,因而从它们联想到各种不同的心情和感觉。”今天,当我们重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会发现他是多么强调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啊!

现代人的头脑,充盈着太多太多的知识;现代人的思维,充满了太多太多的逻辑……可是,在心灵的方面,我们也丧失了相当丰富的内涵。

如果翻开字典,找到心字底或竖心旁的字词看一看,就会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我们会看到,中国汉字中有如此多的字与“心”有关。比如说思想的“思”,就是“心田”所在;比如说感恩,从心而发,因心而起,才叫恩情;比如说慈悲,也是源自内心。

汉语里还有一些与情绪有关的词汇,也与心有关。比如着急的“急”,思恋的“恋”,焦虑、顾虑的“虑”,还有怀念的“念”、患得患失的“患”、厌恶的“恶”、容忍的“忍”……都是以心为底,都与心有关。

再来看看竖心旁的字词。

憎恨、惭愧、忏悔、恼怒、惶恐、惬意、憧憬、懒惰、懈怠……“心”在旁边站着,说明一切正面和负面的情绪都是心理导致的。这些不是状态,而是心态。

性情是从心而起的,“心”的外边加个“门”,就是烦闷的“闷”。只要一颗“心”还在,我们就有“思”有“感”,就有“性情”,有自己的“憧憬”。这颗“心”要是“亡”了,那就是“忘”。真正的忘记,是指那件事在心里已经不存在了。

更有意思的是“亡”和“心”的另外一种组合,竖心旁加一个“亡”,大家都知道,是“忙碌”的“忙”。许多人忙忙碌碌,忙得没有时间去体味心灵中那些细微的悸动,去体会生命的美妙,这也是一种心不在此的状态。

这是汉字描述的心灵生活,是汉语的微妙之美,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情趣所在。

虽然中国古代知识中没有西方现代科学对人体器官功能的精准定义,但是我们有属于自己的感性描述,有很多看似天真的说法,绘声绘色,惟妙惟肖。

中国人恭维人时往往会说,“哎呀,你一肚子学问”,文雅一点儿的说法是“满腹经纶”。看一看,人的整个腹腔都可以用来装学问,是不是很有趣?

中国人发愁时会说“愁肠百结”“肝肠寸断”,老百姓将“后悔”形象地说成是“悔青了肠子”。在中国人看来,肠子不仅仅是用来消化的,也参与到我们的心灵生活之中。

中国人将真话称为“肺腑之言”,民间说法是“掏心窝子”,肺和心窝不仅仅是用来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也参与到待人的真诚上。

这就是中国人原本的心灵生活——用五脏六腑支撑着一颗心,如此天真,如此真诚,如此感性。现实减梦想等于禽兽。现实加梦想等于心痛。现实加幽默等于现实主义。梦想减幽默等于热狂。梦想加幽默等于幻想。现实加梦想加幽默等于智慧。——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在其著作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现实加上梦想,再加上幽默,等于智慧。人们常说,一个人要脚踏大地,头顶天空,就可以去实现理想了。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元素——幽默。

如果我们顶天立地,生命将不失崇高,但是它轻盈灵巧吗?

如果我们忍辱负重,人生将有所沉淀,但是能举重若轻吗?

我们能否多一点幽默,以化解苦难?

我们能否多一些悲悯,融化僵硬的心灵?

缺少这些元素,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智慧。

回头仔细看一看,中国五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直至上个世纪林语堂所处的年代,中国人经历过一代代沧桑浮沉,甚至经历过民族救亡的抗争,但是那种达观乐天的哲学基因一直蛰伏在血液深处,一有机会就会浮现于从容的生活方式之中。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生活中呈现多元可能的大时代,但这也给每个人带来了为成功奋斗的压力,带来了精神生活的焦灼和纠结。这似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个人成长的代价。“鸭梨(压力)老大”,这能成为我们放弃悠闲情趣的理由吗?

许多人会说,社会变化如此之快,工作负担如此之大,个人责任如此之重,容不得一丝松懈,又如何空出大把时间去悠闲?

在我看来,悠闲与时间无关,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种节奏。拿捏得住轻重缓急,忙而不乱,这是一种境界。同样的工作,也许别人力不从心,无法胜任,你却能在重重压力缝隙中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有着不败的从容,这才是个人评价体系中真正的成功。因为从容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在工作的紧张,而是内在状态的焦虑。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颇有意味,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趣。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安徽歙县人,清代文学家。著有《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幽梦影》等。《幽梦影》是一部随笔体的清言小品集,20世纪30年代经林语堂等人的大力推介,为世人所熟知,现已被公认为明清小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什么呢?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宁静有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木匠带着一帮徒弟干活儿,干着干着累了,擦汗时挥手一甩,腕上的手表飞了出去,掉在刨花堆里。木工房被刨花堆得满满的,足有半人高,徒弟们停下手里的活儿东翻西找,始终没有找着。

天色已晚,师傅说:“算了,先去吃晚饭,明天再找吧!”就带着徒弟们离开了木工房。

一个多小时后,师徒们酒足饭饱,回到木工房,见木匠的小儿子坐在门口,拿着手表说:“爸爸,我帮你找到手表了。”

木匠很是惊讶:“我们这么多大人,大白天都没有找到,现在黑灯瞎火的,你是如何找到的?”

男孩说:“大家一起找,乱哄哄的。你们走后,我一个人坐在黑暗里,听见手表嘀嗒嘀嗒的声音,顺着声音一摸,就摸到了。”

故事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想想看,宁静难道不是一种生产力吗?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天道》《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因为水流就是如此。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或是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荡着,躁动着,以这样的心看世相和自我,能没有偏差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

安静下来,在中国人本来的生命规律中去发现悠然的欢喜,对今天这个时代而言,也许不只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说它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

“我”到哪儿去了

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差每天早晨醒来后,都要清点身边的几样东西。第一样是包袱,他跟和尚的盘缠、寒衣都在里面,当然不能丢;第二样是公文,只有将这份公文交到京师才算完成任务;第三样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样是自己。公差每天早晨都要清点一遍,包袱还在,公文还在,和尚还在,我自己也还在,这才开始上路出发。

日复一日,偏僻的小路上经常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行走,很是寂寞,免不了闲聊几句。久而久之,彼此互相照应,关系越来越像朋友了。

有一天,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两人赶了一天的路,投宿到一个破庙里。和尚对公差说,不远处有个集市,我去给你打点儿酒,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公差心思松懈,就给和尚打开了枷锁,放他去了。

和尚打酒回来,还买了不少下酒菜。公差喝得酩酊大醉,酣酣沉沉地睡过去。

和尚一看,机会终于来了。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刚刚买来的剃刀,嗖嗖嗖,就将公差的头剃光了。然后,他将公差的衣服扒下来,自己换上,又将自己的僧袍裹在公差身上,连夜逃走了。

对发生的这一切,公差都浑然不觉,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醒来后,他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准备清点东西,继续赶路。一摸手边的包袱,包袱还在;再看公文,公文也在;找和尚,和尚找不着了。庙里找,庙外找,到处都找不到。公差就抓挠着头皮想:和尚哪儿去了呢?呃?发现头居然是光的!低头再一看,身上穿着僧袍,恍然大悟,原来和尚也在呢!

前面三样都在,第四样就该找自己了。公差又在庙里四处找,怎么也找不着自己,心里就纳闷儿了,和尚还在,我到哪儿去了?

这个故事放在今天来解读,显得格外有意味。

包袱是什么?是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不管现在的生活水准如何,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所以,物质生活的改善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它不会丢。

公文是什么?公文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总要有一个社会角色,要通过一种职业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份公文也丢不了,会随时带在身边。

和尚是什么?和尚是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当自我还在时,我们押解和管理着这个囚徒。但是,当我们日复一日地忙碌着,过分专注于一件一件琐碎的事情——自己的事、家人的事、工作的事、朋友的事,就会越忙越忽略自我的感受,不知不觉将自己置换成囚徒。表面上看,和尚还在,日复一日忙碌的事都没有丢,自我却找不到了。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有些人特别看重权力,他的精力都用在打通关系、经营人脉上,职位越来越高,官越做越大,到最后就变成了权力的囚徒。有些人特别想挣钱,开始的时候挣钱是为了花,挣到最后它就是个数字,那就变成了金钱的囚徒。有些人一辈子执着于感情,一次又一次地受伤,但执迷不悟,最后就变成了感情的囚徒。往往是你最看重的,一定会把你裹挟进去,让你变成它的囚徒,这时候,“我”就丢了。

且停亭中且停停

为什么想和朋友们谈一谈生活方式呢?为什么想在当下说一说中国人的闲情雅致呢?李渔(1611-1680)字谪凡,号笠翁,生于江苏雉皋(今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定居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无声戏》《十二楼》等小说,以随笔集《闲情偶寄》最为后人称道。

不是为了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浪掷,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是希望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人生长路漫漫,如何用中国人的方式,从容踏上旅程?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值得去尝试。

大家在路上行走,在公园里散步,会看到很多亭子。“亭”子旁边要加个“人”才是“停”,漫漫路途中,歇歇脚,落落汗,看看山景再出发,亭子就是让身体休息、心灵放松的空间所在。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取名曰“且停亭”。这个名字的来由很有趣。

传说当年李渔在家乡修建亭子时,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助,出钱最多的是当地财主李富贵。财主赞助了资金,就定要给亭子取名,叫富贵亭。

李渔觉得太恶俗,就阻拦说:“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

财主说:“我给亭子取了名,你不同意,那你说该叫什么?你不是也没取出更好的名字来吗?”

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且停亭。”

财主还想辩解,李渔说道:“且自在这里停一停,歇歇脚,怎么不能叫且停亭呢?这个亭子就叫且停亭了。”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写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人在名利道路上奔忙,到了这溪山清静中,不妨停一停。这种“停一停”能让我们充充电,让我们歇歇脚,让我们静静心,让我们回头看一看出发的起点在哪儿,让我们向前望一望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在亭子里喝一盏茶,养一会儿神,回味一下起点与目的之间,过程本身也是意义,这一路上每一步,真实都是风景。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甚至不是具体的一段光阴,一盏茶、一杯酒、一段琴曲、一片山水意境,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为了上路时走得更轻松,且自停一停脚步,不要丢了赶路的自己。

天地有长风,生命自浩荡

中国古圣先贤,多是鼓励人们风发扬厉、建功立业的。但即便在儒家典籍中,孔子也提出来君子的人格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个人从道义出发,根据自己的道德驻守,要依照仁爱去畅行天下,但他个人的生命游于六艺,要用艺术化的生活陶冶身心,才真正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无往不胜。

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让自己的学生各言其志。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表达了自己不同的志向,唯有曾皙一言不发,在一旁悠闲地鼓瑟。孔子对他说,你也谈谈自己的想法吧。曾皙名点,字子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属山东平邑)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是著名的“宗圣”曾参之父。

曾皙将曲子奏完,然后“舍瑟而作”,起身对老师说:我的想法跟三个同学有所不同。我内心最大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句话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暮春三月,换上春衣,与一帮朋友,带着几个学生,一起去刚刚解冻的沂水边洗洗头发,登上高高的舞雩台吹吹风,敞开心扉,感受大地的生机,然后唱着歌谣,踏青归来。

这样悠闲的梦想,连孔夫子也喟然长叹:“吾与点也!”我的理想和你一样啊!

儒家讲求内圣外王,内心首先要做圣贤,才能将君王之道、治国之道的美政理想施行于天下。内心的操守就是一种涵养,这种涵养很多时候关乎天地,关乎性情。所以,儒家希望在春风浩荡时,去感受自然山水,与道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态度殊途同归。只有天地精神入心入怀,人才会真正明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人在自然中,谁说只是一种散淡?在散淡中悟出深深的道理,才能够真正享有这样韶美的时光。

这让我想起开头所说的带薪休假。现在休闲的方式有很多种,茶楼咖啡馆,酒店SPA房,有各式各样方便舒适的设施,都能提供休闲放松的空间,但是,如果从孟子“养天地浩然之气”的角度看,最好的休闲还是归于山长水阔。中国的山水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即所谓“破万卷书,行万里路”,读破万卷书,只学得知识,而踏遍万水千山,才能颐养胸襟和心性。

什么是闲适呢?真正的闲适,就是让山水入怀,让自己的生命浩荡。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礼记·郊特牲》《礼记·郊特牲》里有这样的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也就是说,大地上呈现的万象与苍天呼应,衣食住行等维持生存需要的东西,都是大地生长的,但是社会的法则、人生的规则是要探问于天的。《礼记》的这个说法与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出一辙。所谓尊天亲地,就是对天要有尊崇敬畏之心,对大地要有亲近爱护之情,不能为一时的利益无度索取,这是从《礼记》流传下来的中国人对于天地的看法,也构成了中国人山水观的基础。

阴阳五行说认为,天地山川各有对应,山川分割为地象,配星宿分割为天象,相互映照。“山环水抱必有气”,人游的不仅仅是静穆的山水,而且应该感触到隐隐的山水之气。

孟子提倡颐养的浩然之气来自于天地,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性情涵养好,才能够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真君子。这也是一种“内圣”的修养。

人要养气就必须亲山临水,走到大自然中去。因为在行走中,眼随景移,心随景动,胸襟和眼界自会不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因为泰山为五岳之尊,站在泰山之巅,天下尽收眼底。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人站在矮处,视野会很狭小,站得越高,就会看得越辽阔。都市空间逼仄,唯有在山水之间,才能得到一种心灵的成全;唯有在山水之间,才能养出博大的胸怀。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苏东坡有词说:“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人在安静时,内心涵养了天地浩然之气,就会生命从容;行动起来时,乘风千里,快意人生。“千里快哉风”是何等痛快淋漓!当今人们的种种烦恼,都是因为静的时候不庄严,心里总有些东西放不下,嘀嘀咕咕犹犹豫豫;动的时候自然不麻利,拖泥带水放不开。

儒家、道家,合乎一辙都爱山水,佛家也有一说,叫作“山水礼佛”。中国佛学讲究“戒”,讲究“定”,讲究“慧”,都可以在山水礼佛中得到修炼和参悟。

大家都知道一个佛学三境界的公案故事,讲的是如何在山水之中参悟禅道。第一阶段,觉得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没什么不同;然后再去研读佛经,参悟佛理,再看,就觉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已是很高的境界了,但还有比这更高的境界。一旦参透禅理,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山水依旧,但人的心境已经超越山水。

亲山临水听鸟鸣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其诗文、书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余首。

王维有诗说:“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是多么细腻微妙的人生体验:林间小径,天气晴好,而山岚雾气重重,走着走着,衣襟不知不觉中竟然变湿了。

坐在客厅里看旅游风光片,躺在床上翻旅游杂志,能有这样的感受吗?我们在如此干燥、喧杂、空气中充满尾气灰尘的都市中,能有此体会吗?不走进山中林间,怎能知道流淌在你眼前苍翠欲滴的颜色,原来是可以沾湿衣襟的?

王维还有诗曰:“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首《鸟鸣涧》,写得如此生动美妙。在都市的汽车喇叭声里我们能听见这样的鸟叫吗?真正的静不是死寂一片,而是幽远之中一声两声山鸟啼鸣,即所谓“鸟鸣山更幽”。

曾看到过一篇新闻报道,说城市里的鸟嗓门儿比山里的鸟要大好多倍。为什么呢?因为在繁杂喧嚣中,如果不提高声调,彼此都听不见。在充满了噪音的都市里,即便依然有鸟鸣,已全然没有了萦旋于山中时的轻盈和婉转。

杜甫说:“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这一丘一壑,那一重一掩,就好像我胸中的肺腑;这烂漫山花,缤纷山鸟,都是我的邻人朋友。山鸟山花含情,在生命中须臾不离,连离乱中伤心时都相随相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中国人赏花观鸟是与人同感同乐的。所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鸟儿欢欣起来的时候,人心中也油然有了一种舒畅;而人生更迭,世事沧桑,仍然是青山有知的。所以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生几番更迭,但山水依旧还在那里。

陆游有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行经山重水复,才会有柳暗花明的感悟。现代都市中,高楼林立,道路繁复,高速路上只有一个又一个收费站,我们还能看见“又一村”吗?与此有同样意境的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流尽了,云由此处升起。云烟水流之间,不也是一种妙契自然的更迭变化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苏东坡观庐山,寻常中与众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题西林壁》实则是一首禅诗。一片峰峦,横着看连绵成岭,侧着看就是孤峰,远看是一种样子,近看又是一种形状,哪个才是它的真面目呢?也许只有跳出来,从更高的角度,才能综观明白。如果“身在此山中”,就永远被“山”所困扰。

诗仙李白也说庐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山上的空气飘浮,眼不能见,却在日光映射下有了颜色,有了生机。远远望去,仿佛紫色轻烟从静穆的香炉中袅袅升起。瀑布是自然水流,跌宕起伏,却被他用了一个“挂”字,刹那凝固,宛如一幅长卷挂在前川。一动一静之间的幻化,是我们从旅游杂志上一帧帧照片中能体会到的吗?是我们道听途说能够感受到的吗?如果不亲山临水,不进云雾庐山,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吗?

山长水阔,天高地迥。人走在好山好水里,会有不同的感受。谢朓(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诗人,与同族诗人谢灵运齐名,世称“小谢”。诗风清新秀丽,尤以山水诗成就最高。

谢朓感受到“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微茫遥远的天际归舟,有一种特别的温暖,因为在悠悠辨识之间,它承载了你的盼望;隐约的林木似乎和云彩融为一体,别有一番水墨景致。

才华横溢、生性狂傲的李白,从不掩饰对谢朓的热爱。他在诗句中写道:“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白云映水,露滴秋月,李白独上高楼,远眺金陵城外,江天一色,谢朓的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恍然目前,不禁悠然神往。那个数百年前已道尽眼前景心中事、与我心意相通的人,该是怎样丰姿俊朗、风华绝代的人物啊!

李白在宣州谢朓楼上赞叹:“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想一想,诗风俊逸清朗的谢朓如若不在山水之中,又怎会“赏心于此遇”?此等美景,若非亲眼所见,必然不能与心灵融合。

所以,现代人回归自我的途径之一,就是回归自然,循着山水走到内心深处,才能够感觉到与生命有如此亲近而深刻的融合。“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山水成为沉默见证沧桑幻化的载体。在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在辽阔的空间中看见了古往今来。

盛唐一个春花烂漫时节里,杜甫站在蜀中楼头上兴慨:“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眼看见“春色来天地”,是空间转换;“玉垒浮云变古今”,是时间的流淌。

这一时空规律早在春秋时代就被孔子道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他眼前所见,究竟是流水,还是一束永不回头的流光?人的生命光阴就是这样浩浩荡荡,一去不返。

也许,走出书斋,走出都市,也就走出了狭小的自我,给自己一个职业以外的视角,在更广阔的空间才能一眼望断古今。

看见四季的表情

什么是中国人所推崇的意境呢?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认为,“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在有造化,内心有源头,只有主客观交融在一起,才能称为意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

国学大家王国维认为,意境可以以我观物,处处皆著我之色彩;也可以以物观我,让自己融入自然。这种意趣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如果不是自己的切身感受,我们又如何能够懂得呢?

山水美学讲究三个必备条件,即所至、所赏、所感。第一步是自己必须身处山水之中;第二步是用你的眼睛和心灵去观赏;第三步是调动全部的生命去感受。

生活需要一点悠闲的情趣来调节紧张的律动,但情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生命中涵养而出;情趣也不是在斗室里酝酿出来的,而是在天地间自然滋养而成。情趣的养成,是对生命的唤醒,继而提升个人与宇宙间的通灵与感悟。

什么是山水?苏东坡说得好,山水“虽无常形而有常理”。不同地方,山水亦不相同,而且永远在变,就是所谓“无常形”。但是,它有常理,只要你愿意看,一定能够看出它蕴含大道。

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个人和一座山峦,可以一直对坐对视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人与山川之间,那份凝视永远不会有厌倦。所以,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何等地浪漫温柔!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在山上会感觉高尚,在海边会体味到壮阔。四时不同,山水各异,这样走下来,生命中自然会多出一份情趣。

大家在谈起旅游时,有人提议:咱们上黄山吧!就有人说:黄山我去过了。再有人提议:庐山呢?也许就有人答:庐山还没去过,得去一回!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风景名胜,去过一回就不用再去了,还有很多名山大川没有去过呢!

一座山,一条河,去过一次就懂得了吗?

看山游水,四时不同,所蕴含的寓意不同,你所感受到的情致自然也不同。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有一说法,叫作“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春天山间有烟云,烟云起时,人心中就有一种欢欣,随着烟云一起升腾;夏天山上枝繁叶茂,阴凉之处,有一种磊落,人也坦然;秋高气爽,落叶飒飒,心中有肃穆之感;冬天的山,虽是枯色,恰恰能在寂寥中感受到悲怆的辽远。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明末清初画家

恽南田

山的四时都是有表情的,如同人的心境。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

春山如笑。你相信一座山峦会绽放笑容吗?花开了,鸟叫了,万物蓬勃了,流水叮叮咚咚,你不觉得这是春山的表情吗?

夏山如怒。草木疯长,夏花盛放,夏天是充盈的,又是蓬勃的。那蓬勃就是一种怒放,生命到了鼎盛,到了极致。王勃(649-675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勃出身望族,为隋末著名学者王通之孙,自幼被誉为神童,十四岁就应举及第。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其骈文绘章句,对仗精工,以《滕王阁序》最为知名。

秋山如妆。四季色彩莫过于清秋。秋天的山斑斓多彩,深深浅浅,浓浓淡淡,宛如美人严妆。

冬山如睡。大地沉默,在积雪覆盖下睡去,休养生息,为来年积蓄能量。山川也沉静下来,在寒风中睡去,酝酿情绪,为明年早春再露出笑容。

你能说四季的山川没有变化的容颜吗?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既然山四时表情都不同,我们千山走遍,心中自然会装着不同的情趣,也就能体会到万物变化的规律。

嚼一嚼菜根的香

山水之间,不仅有人,还有其他各种生命,有游鱼,有飞鸟。“鱼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体味过膏粱厚味之后,《菜根谭》中的这句话宛如细嚼菜根的一点香。《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格言体文集,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内容以做人处世的道理为主,是一部充满智慧哲理的佳作。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鱼在水中游弋,天天沉浸在水里,不会感觉到水的存在;鸟在天上飞,也不会觉得周围有多少障碍,有多少阻隔。人亦如此,行遍山水,见飞鸟在天,见游鱼在水,领悟了其中的义理,便可以超越种种物累,获得天赋的人生乐趣。释放自我,游于山水自然之后,心也许可以放得更空一些!《菜根谭》上还有这样一句话:“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在空空的山谷中,风的声音从耳边掠过,不知不觉就飘远了;世间是非,今天夸你明天骂你的流言蜚语,如果你能像置身在山川中,那么任何毁誉都会归于清风,不会侵扰你的内心。月色不在水中,水中也无月,人看水中的月色,最后会忘了水月,也忘了自己,这叫作“物我两忘”。

种种感悟,说出来只是一言两语,我们走进去,却是万般兴慨,而这些不亲临山水怎么会体会得到呢?

我们不是古代的隐士,没有大把的光阴在游山玩水中浪掷,总归还要回到都市与秩序中。我们一次次出发,是为了一次次归来。人走出去是为了寻觅,而归来时必定带着妙悟。当我们从山水自然回到岗位上,回到角色里,心或许就多了一份从容。“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这是《菜根谭》中的一段名言。在山里安静不算静,只有回到都市,身处熙熙攘攘的写字楼中,周围都是喧嚣,你心依然安静,那么你才懂得什么是真安静了。大家活得平平顺顺,锦衣玉食时说快乐,不是真乐,能苦中作乐,才算是得到了快乐的真谛。

在喧嚣中保持安静,在坎坷困顿中不失大度,此时此刻,胸襟才算真开阔,闲情逸趣也就养成了。

反观天地,什么叫“取财于地,取法于天”?《菜根谭》云:“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天地是不动的,但它的阴阳之气没有一刻停止过;太阳、月亮一直在流变,但日月更迭之间,光阴若画。个体的小生命、小世界能否合上万古历史、日月天地这个大循环?人能不能让自己变得生机勃勃,让生命气息不停顿,让人格永显光芒?这是天地山川、时间长河给我们的昭示。“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君子悠闲时心中要有那么一点责任,不能懈怠,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但更重要的是,真忙碌起来时,也不能湮没了用以平衡的那一点悠闲的趣味。

这句话说出了一个真意:悠闲是一种趣味,是一种发现内心的能力。通俗一些来讲,悠闲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失烂漫之心,保持着赤子般的天真,保持着孩子般的好奇,琐细的日子就会熠熠生辉。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交朋友要交豪爽的人,做人不要失去烂漫天真。这也就是孟子所谓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我们在山水自然、日月星辰的更迭中陶冶了性情,最终还是要回到今天。回到办公室,回到家里,我们又看见了喧喧扰扰,又看见了无尽烦扰,又看到了各种心机和谋略,又开始担忧房贷没有还完,担心孩子会挂科,担心自己职位被人觊觎,担忧家庭矛盾如何化解,担忧自己身体的病痛……一切困顿和矛盾并没有因为我们去亲山临水一番而消失。但是,如果你真正敞开心扉,游历归来,心境定有改变。即使你的生活还是过去的样子,但你已能在生活中发现趣味了。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其作品以《陋室铭》最为著名,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铭”是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大家读中学时都背诵过刘禹锡的《陋室铭》。他在小小陋室中怡然自得,不求豪奢,不求改变,而是乐在其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别看这小小的房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点点绿色,让人能够归于自然。更重要的是,富足在于人气,与刘禹锡往来谈笑的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操守,都有自己的情趣境界,彼此情投意合。这小小的空间,没有精美的装修,没有昂贵的家具,但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就是最好的住所,最好的岁月,不繁杂,不忙碌,弹一弹素琴,读一读佛经,人生足矣。

这样的日子,这样的人生,上古有之。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孔子要去居于夷狄之地时,很多人就阻止他,说:“陋,如之何!”那么一个粗鄙的地方,你去干吗?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一个地方再简陋,真君子去了,它还简陋吗?这句话有两重含义。第一,君子之心安顿于道德、志向、理想,所以不在乎简陋;第二,即使简陋,以富于情趣的君子之心还不足以改变它吗?所以,君子是富足的人,不在乎钱财;君子是无惧的人,有自己的心灵生活,用自己的心情趣味就可以改变物境。

抓住“不亦快哉”的瞬间

大家熟悉的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到了滁州,原自号“醉翁”,后改为“六一居士”,许多人都不解,不知道“六一”到底是何意。他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这是五个“一”,然后他又说,“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还有我这么一个老头,就老在这五样东西里,加在一起就是六个“一”,所以叫“六一居士”。欧阳修(1007-1073年)字永叔,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在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这是一代文豪晚年所过的日子。他的富奢在于他的藏书,在于简单的琴、棋、酒,加在一起就是他会老于此中的今生,就是他所得意的暮年。之所以可以安闲终老于此,最关键之处就在于他有自得其乐的趣味。

那么,假如我们没有这许多藏书与金石遗文,寻常百姓生活里的趣味何在呢?

在我看来,趣味是一种发现。

大家也许读过金圣叹的三十三则“不亦快哉”,说的是那些让他大喜过望的事情。这都是些什么事呢?我们拣几项来说一说。金圣叹(1608-1661年)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都有评点。金圣叹评注《西厢记》中“拷红”一折时,对书中人物红娘的率直言行大为赞赏,并言及世上畅快事,列举三十三则。“十年别友,抵暮忽至。开门一揖毕,不及问其船来陆来,并不及命其坐床坐榻,便自疾趋入内,卑辞叩内子:‘君岂有斗酒如东坡妇乎?’内子欣然拔金簪相付。计之可作三日供也。不亦快哉!”

有一天,十年不见的老朋友在傍晚时分突然造访,开门一作揖,来不及问好,主人就急急地跑到里屋,揪住自己的太太问,咱们家还有酒吗?你能赶紧给我准备出酒来吗?太太拔下头上的簪子说,你拿这个去换酒吧。主人一看这个金簪子,岂止够今天晚上一顿酒,甚至都能喝上三天,所以大喜过望,不亦快哉。他的不亦快哉并不豪奢,无非是突然有朋友来,自己的太太很贤惠,当了首饰换酒,这就足以让他欣喜万分。“空斋独坐,正思夜来床头鼠耗可恼,不知其戛戛者是损我何器,嗤嗤者是裂我何书。心中回惑,其理莫措,忽见一狻猫,注目摇尾,似有所睹。敛声屏息,少复待之,则疾趋如风,挃然一声。而此物竟去矣。不亦快哉!”

一个人在书房里坐着,正在为夜里闹耗子烦恼,不知道它嘎嘎嘎咬了我什么家具,也不知道它哧哧哧撕了我什么书。正在想时,见到一只大猫在那儿“注目摇尾”,好像看见了什么,突然“疾趋如风”,嗖的一下子冲过去,然后听到小小的“吱”一声,耗子就被叼走了。哎,如此简单的时刻,居然也让金圣叹“不亦快哉”!

再看一则,“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冬天寒夜饮酒,冷得不得了,推开窗一看,原来是下大雪了,哎呀,心中不禁大喜。这是寒冬之快。“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红漆盘子切绿西瓜,一刀下去,听着它嘎嘎裂开的声音,这是盛夏之快。

还有什么“不亦快哉”的事呢?“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屋里进了马蜂,推开窗放了出去,心里便高兴,多么单纯的快乐啊。“做县官,每日打鼓退堂时,不亦快哉!”下班了,难道不应抚掌称快?“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呦,看别人放风筝,放着放着,风筝线断了,也觉得高兴,有着顽童的恶作剧心理。“还债毕,不亦快哉!”终于将债还完了,自然是高兴。

认真读一读金圣叹的三十三则“不亦快哉”,相信大家都会由衷感动的。贫寒岁月里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在许多人看来是愁苦不堪的时刻,他居然能拍案惊叹,不亦快哉,是人生的一大境界。

什么是闲情逸致呢?闲情逸致其实很简单。每个人试着给自己布置一道功课,就在当下,选择一个悠闲的假期,数一数自己和家人有多少个“不亦快哉”。不一定是多大的事,也未必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只要那一刻,你真的像孩子一样欢呼了,大笑了,就是“不亦快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