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12:49:06

点击下载

作者:马继刚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

大学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试读:

前言

数字化的浪潮不断冲刷着已有的图书馆模式。新技术手段的快速渗入、网络环境的便利,以及读者获取知识行为的多样化,加快了图书馆在办馆理念、管理体制、文献资源结构、服务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许许多多新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思考、探讨、解决。为了适应数字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新形势,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贴近读者的需求,四川大学图书馆广大馆员近年来十分重视对于图书情报工作之理论和具体业务的研究,积极探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专业队伍建设、数字化建设等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继2007年和2010年编选论文集后,我馆今年再次将本馆馆员的部分研究论文结集出版。

本论文集收入论文共54篇,内容涉及

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数字图书馆技术应用、文献资源建设、读者工作、知识服务、文献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许多论文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见解和观点。当然,由于时间紧迫,编选工作繁重,所选论文难免存在一些错谬之处,敬请读者指正。编者2013年3月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重回中心——大学图书馆的未来

马继刚 张宸 姜晓

摘要:文章回顾了大学图书馆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建立以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图书馆作为一个发展的有机体,在趋势与变革中重回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机遇与挑战;未来发展

一、引言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办不成一流的大学,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共识。然而当下的大学图书馆备受电子出版物及网络搜索引擎冲击,成为大自修室,甚至有新建高校不再设立图书馆的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学图书馆被边缘化的观点,正不断冲击着大众的眼球与观念。

大学图书馆是否被边缘化?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未来又有怎样的发展与走向?笔者认为:在这个信息激增、搜索引擎无所不知的时代,不是图书馆不重要,而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模式需要创新。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对图书馆信息导航员和知识服务者职能的需要依然存在,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盲目地追踪边缘化、消亡论是一种庸人自扰、杞人忧天的态度。信息技术带给大学图书馆的冲击,实为对以数字图书馆服务为代表的新时期大学图书馆功能价值的需求。在核心竞争力上,时代带给图书馆更大的包容性,互联网、搜索引擎都已成为图书馆的助手,而非绝对的竞争对手。顺应时代发展,向多元、现代、开放的新型大学图书馆转型,在趋势与变革中重回大学中心,将是未来大学图书馆必然的发展方向。

二、大学图书馆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以柏林大学组建为代表的第一次学术革命带来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出现。现代大学提倡“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要职能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我国的现代高等教育事业也在这一大潮流引领下,经历了19世纪末的起步到20世纪初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图书馆从封建教育机制下单一的“藏书楼”演变为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中具有一定独立性并自成体系的办学机构,这一进化过程本身就已成为近现代史上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发展、完善历程中的重要变革。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先生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馆长),他在《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二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辞》(《平民教育》1919年10号)中谈到:“古代图书馆不过是藏书的地方。管理员不过是守书的人。他们不叫书籍损失,就算尽了他们的职务。现代图书馆是研究室,管理员不仅保存书籍,还要使各种书籍发生很大的效应,所以含有教育的性质。”现代大学图书馆不同于古代藏书楼,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不仅藏书,而且介入教育乃至学术事业,是学术名家和教员、学生开展研究与教学活动围绕的中心,推动学校各项事务发展的中心。时任国家教育改革总设计师的蔡元培先生就非常关心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不仅聘任李大钊为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五年,与教务长同为校评议会成员,而且还将图书馆主任列为学校的立法机关校评议会成员,直接参与校政决策。1935年至1937年间,北大校长蒋梦麟甚至亲自兼任图书馆主任。更可见当时的高等教育管理者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以及图书馆在大学制度中的中心作用。

民国时期的大学图书馆已经具有健全的体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早期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例如当时的大学设有“图书委员会”,对图书馆的方针、任务、重点资源补充进行讨论并做出决定。20世纪30年代青岛大学(现山东大学)图书馆的图书委员会就是由梁实秋、闻一多等著名文学家、社会知名人士组成,并编辑出版了《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周刊》,刊载学校的新闻、学术活动等。这期间,鲁迅曾与梁实秋展开了激烈的“笔战”,关于青岛大学图书馆也是“论战”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的大学图书馆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学术前沿阵地中引领性的重要作用由此可窥见一斑。

正是在这些积极举措和图书馆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学图书馆在现代大学的早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获得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三十年来的黄金发展阶段,我国的大学图书馆事业更是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馆藏数量、质量迅速增长,学科、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图书馆已成为大学校园中名副其实的文献信息中心。

三、目前大学图书馆遇到的挑战与机遇

2011年1月,艾尔弗莱特大学图书馆的培训指导馆员布莱恩·苏利文(Brian T.Sullivan)发表了《2050年学术图书馆遗体解剖》的专题报告。认为:“学术图书馆将会死亡。尽管这样的判断还为时过早,但针对当前出现的严峻问题,鲁莽地拒绝将导致学术图书馆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并最终走向死亡。可以预见,学术图书馆将会独自死亡,且其作为高校心脏的作用也将会被世界所遗忘。”无独有偶,《TIME》甚至直接以《电子书让图书馆没戏唱了?》为题目刊发文章。这些关于图书馆未来生存境遇的讨论,让我们清醒地厘清了当下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相较于传统馆藏的过时,越来越多的图书都具备了完全的数字化形式,传统的物理馆藏似乎显得没有必要。科研工作者和师生趋向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使用,可以随时浏览或者下载到便携的设备上,对数字化资源需求的呼声逐年升高,随之各大学图书馆用于电子资源购置的经费在支出中的比重也逐年增大。并且一些国外的数据出版商长期在业内处于垄断地位,使得大学图书馆在与其博弈中相对处于劣势地位。此外,电子资源一旦选用就要连年续订,以及出版商费用的每年自然增长,都给大学图书馆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数据商在不断提高数据库费用的同时,甚至拒绝出售电子资源给大学图书馆,使得大学图书馆收集信息资源的难度日渐加大。2012年9月,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公布了莫琳·苏利文(Maureen Sullivan)主席的一封公开信,对西蒙 &舒斯特(Simon & Schuster)等三家公司拒绝向112000个图书馆和约1亿6900万名公共图书馆用户提供对其电子书的访问提出质疑和抗议。屡见不鲜的是某国外垄断出版商集团正在拓展一项不再向图书馆卖书,而是开设提供网上阅读服务网站的业务。图书馆用户可以凭借ID身份认证登录该网站阅读图书,每阅读一次,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就使得图书馆的功能趋近于中介组织,不提供内容,只是为出版商提供用户以收取费用。”“这种趋势彰显了出版商的 ‘野心’,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图书馆功能和角色的演变”的可能。这些数据商对信息的垄断和人为制造信息鸿沟的做法都给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此外,出版商与搜索引擎企业通过免费或者收费的信息资源吸引了大批读者。2012年10月,美国出版商协会(AAP)与Google公布了一项调解协议,提供对已由“数字图书馆计划(Google Library)”项目进行数字化、但处于版权保护期内的出版商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访问,按照协议Google Books允许用户免费浏览多达20%的图书,若用户还想继续浏览则需要通过Google play购买数字版本。这项协议使这场长达7年的AAP起诉Google版权侵权的诉讼以一种联合发展的模式收场。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长迈克尔·科勒(Michael A.Keller)曾对Google公司另一项5年时间扫描5000万册图书,提供网上免费浏览的“数字图书馆计划”评价:“多年来,图书馆一直在努力数字化图书,但限于技术和资金的双重原因,速度非常缓慢。‘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实施使数字化产品的输出从小作坊进入真正的工业化生产。”这些发展趋势对于大学图书馆在提供文献资源、传播文化、传递信息等的诸多职能都提出了挑战。

四、“图书馆是一个发展的有机体”,创新发展,重回中心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者阮冈纳赞在1931年提出:“图书馆是一个发展的有机体”,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杜定友、刘国钧提出的对图书馆要素的讨论,白国应认为我国图书馆已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典型的第三代图书馆,柯平提出随着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成为当下图书馆服务的主流形态,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已全面迎来第四代图书馆时期。

无论从图书馆史还是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来看,图书馆都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这里的发展有两层意义,一方面是如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基本定理,图书馆经历了从雏形到成熟,处于不断成长的状态;另一方面,图书馆如同生物有机体一样,在渐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质的改变,出现转型、蜕变或者变异,今天的图书馆已经呈现出如同生物多样性的多种形态并存、发展的局面。

互联网产生20年来,图书馆发生的变化远超过以前100年的变化。可以预计,未来图书馆还将发生更大的变化。大学图书馆目前遭遇到一些挑战,导致有些人对图书馆的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图书馆消亡论”不断扩散。然而更多的现实发展表明,大学图书馆并没有萎缩或者倒退。作为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每当新的文化形态出现的时候,图书馆也会面临一种新的文化境遇。从最初的藏书楼到现代的文化、信息中心,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也是职能不断扩展的历史。

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改造图书馆,创新求变,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一个知识扩散、信息生产、服务机构的科研和实验基地,进入学校教学、科研主渠道,成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学习中心。大学图书馆界很多新的办馆理念和实际行动也使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一)发展多元共享空间,迎接挑战

近年来,构建“多元化的共享空间”,满足读者多元化服务需求是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一项十分有益的尝试。北大图书馆朱强馆长描述其特征为“它是人气很高的公共书房、起居室、交流室,是师生们在家庭(宿舍)、教室之外经常活动的第三空间。它将实现艺术无死角、科技无死角,是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教育技术馆为一体的校园核心建筑”。具体来说,这里将是一个“资源共享空间”“学习研究空间”和“文化艺术交流空间”的共同体。它可以为师生提供多种载体形式、多学科内容完整齐备的一站式资源获取渠道,轻松使用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设置类似于学习室、研讨室、独立研究间等的学习空间,并提供各种先进的设备;此外,还可以开设各类文化艺术展览,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提升欣赏的素质水平,使读者在图书馆的任何地方,都能随手取阅书刊、操作屏幕,欣赏名画和艺术品,沉浸于信息、科技和艺术营造的文化空间。读者到图书馆,除完成检索信息的主要目的之外,还可以学习、办公、开会、交友、参观、体验、欣赏,甚至是约会、小憩。在这里数字技术、现代化设备及各种信息资源相融合,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及环境融入读者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可以得到学习指导、技术咨询,可以进行思想交流和分享智慧,达到促进学习研究和知识创造的目的。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从2008年就开始了创建“学习共享空间”的尝试,现已成为该校教育理念创新实践的一大特色。(二)深度挖掘,提升对科学研究的服务能力

相比于国内一些大学图书馆在服务学习方面的创新,对科研的支撑显得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电子资源服务、查收查引、科技查新及竞争力评估等方面。索尼公司前董事长出井伸之在谈到发展创新之路时,曾指出产品销售并不在于便宜,而是真正的“需要”,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同样如此。在以电子科研(E-science)、电子学术资源(E-scholarship)为代表的科学研究E化进程中,大学图书馆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并努力发挥作用,扩大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及其在校园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美国的一些高校图书馆针对每项科学研究都留下海量文稿、数据没有专业管理的状况,开展与研究人员的合作,展开数据监护工作,对科研数据进行全程管理和永续管理,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收集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与发展方向。哈佛大学图书馆的OCP项目,完全站在用户的角度建设主题数字资源,提供高品质符合读者需求的信息服务,免除了读者在不同载体类型资源之间辗转的复杂过程。北京大学图书馆也开展了致力于机构数据库的建设,对北京大学的数据监护进行全面调研和规划工作。(三)深入推进,信息服务嵌入教学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一直是大学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途径,从教育部1984年3次发文推广《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至今,该课程已在各种类型的高校中普遍开设,形式主要有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由学科馆员与教师共同讨论教学大纲,分析教学案例,分别讲授相关知识,全程参与课程设计、教学与评价,以“嵌入课堂”为主导思想的多元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在一些大学图书馆试行,并取得了良好收效。如复旦大学图书馆对新闻学等6门专业课程进行了嵌入式讲座;河北师范大学全程跟踪了古代文学专业先秦两汉文学方向的多门研究生专业课程,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硕士生导师、研究生)的需求特点,采用信息推送和讲座培训,逐级提供专业课嵌入式讲座和与专业课配套的信息推送服务。

五、结语

1920年8月15日《申报》有一篇题为《北大图书馆之现在与将来》的文章,那是一篇有关蔡元培、李大钊以及诸多北大教授如何热心图书馆事业的报道,开篇写道:“图书馆为学校第二生命,稍有常识者,无不知之。”结尾则是:“该校教员及学生对于本校图书馆事业能如此热心筹划,则前途发展定可预期也。”

如果说,19世纪大学图书馆的机构建设和普及是潮流,20世纪大学图书馆的职业理性思考和制度建立是重点;那么当下认清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趋势与变革中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则是每一位热爱图书馆人的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Publishers and Goole Reach Settlement [EB/OL].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2012 [2012-12-23], http:/www.publishers.org/press/85/.

[2]陈进.教育部高校图工委服务创新工作组-年度工作汇报 [Z].重庆,2012.

[3]陈平原.图书馆的学术使命 [N].中华读书报,2012-11-21(3).

[4]冯佳,张丽,陆晓曦编译.《2050年学术图书馆遗体解剖》解读 [N].新华书目报,2011-01-21(23).

[5]柯平.重新定义图书馆 [J].图书馆,2012(05):1-5.

[6]佚名.上世纪30年代的山东大学图书馆[J/OL].图书馆界,[2013-01-15].http:/www.nlc.gov.cn/newtsgj/yjdt/2010n_4724/10y_2181/201110/t20111025_54049.htm.

[7]佚名.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发布公开信向数字出版商宣战图书馆员 [EB/OL].图书馆员,2012 [2013-2-17].http:/lib.notefirst.com/libnews/15115/default.aspx.

[8]袁曦临.从封闭走向开放:关于创业型大学图书馆的思考 [J].图书馆杂志, 2008,10:46-50.

[9]朱强.如何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EB/OL].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2012 [2013-01-5].http:/www.sal.edu.cn/information-info. asp? id=2613.

[10]赵婀娜.生存危机唤转型大学图书馆会否遭遇“遗体解剖”[N].人民日报, 2012-04-20(18).

学术传播危机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张盛强

摘要:学术传播危机对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是中国高校图书馆必须面对的挑战。学术传播危机的解决应立足于实际的学术传播环境,立足于中国学术群体的认知。目前,学术传播危机的解决方案包括按需出版、建设高校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运动、集团采购和用户决策采购等。

关键词:学术传播危机;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

近年来,学术传播危机(Crisi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成为高校图书馆及相关学术群体不可回避的问题和挑战。学术文献资源价格的疯狂上涨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传播活动中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由于经费增长有限,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学术文献订阅量大幅下滑,直接导致了学术文献保障能力的下降。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术传播危机是伴随着数字信息技术革命而出现的新兴问题。国外的研究中,对学术传播危机的形成原因和发展的研究较为系统。1992年,克利福德·林奇(Clifford A.Lynch)在《反响回应以及实现:从学术传播危机到信息化时代》(Reaction, Response and Realization:From the Crisi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to the Age of Networked Information)一文中阐述了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学术出版造成影响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产权、成本价格和技术系统等,并提出了对传统的出版系统进行改革的观点。桑福德·撒切尔(Samford G.Thatcher)的文章《学术传播危机》(The Crisi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描述了大学出版社面临的学术著作出版困境。2001年,约翰·霍顿(John Houghton)在一份讨论报告《学术传播经济学》(Economic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中详细论述了学术传播作为一个系统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学术文献价格的上涨和学术文献访问获取的矛盾,报告从知识产生和利用的角度定义了学术传播危机的背景,从经济的视角分析了技术、商业发展与学术传播的分歧,同时也对传统学术评价体系提出了质疑。希拉里·科尔贝塔(Hillary Corbetta)在两篇系列文章《学术传播危机·卷一:厘清问题,吸引员工》(The Crisi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Part I:Understanding the Issues and Engaging Your Faculty)和《学术传播危机·卷二:以技术服务为重点,从内部影响图书馆》(The Crisi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Part II:Internal Impacts on the Library, with a Focus on Technical Services)中系统概述了学术传播危机对大学的影响,仔细讨论了作为大学校园事实上的学术传播教育中心——图书馆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案。乍得·斯加特泽(Chad Schatzle)在《解决学术传播危机的方案》 (A Proposed Solution to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Crisis)中提出采用博弈理论解决学术传播危机的观点。总体来说,国外研究对学术传播危机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图书馆与出版社的多元合作、集团采购和开放获取(Open Access)。

国内对学术传播危机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查询,仅获得7篇相关文献。大多数研究都只把学术传播危机作为背景介绍,很少把学术传播危机当作一个系统问题来讨论和研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开放获取运动、集团采购等方法的介绍和实践总结。例如,黄凯文的《高校图书馆构建机构仓储初探》阐述了机构仓储的定义、特点、功能,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构建IR的意义及将面临的问题;李丽和张成昱的《美国大学出版社与图书馆的多元化合作》介绍了学术传播危机下美国大学出版社和图书馆的合作模式,从而共同促进学术传播;冉娜的《简论同行评议开放期刊的发展及影响》从同行评议开放期刊的产生着手,阐述了同行评议开放期刊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其影响力。

二、学术传播危机的具体表现及成因

(一)学术传播危机的具体表现

学术传播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曾经在学术传播体系中为繁荣学术传播做出重大贡献的学术出版机构近年来饱受质疑。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商业学术出版机构利用其在学术传播体系中业已形成的话语权,不断放大学术出版的利润空间,导致学术出版物价格出现高于平均基本通胀率的疯狂上涨,在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和医疗科学领域,期刊价格上涨尤为明显。例如,著名的学术出版商里德·埃尔塞维尔集团(Reed Elsevier)从1986年到2000年,其期刊价格上涨了226%,而同期的消费物价指数(CPI)上涨仅为62%。学术出版商的暴利被经济分析家直接称之为“摇钱树”(Cash Cow)。受学术资源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图书馆等学术信息机构参与学术传播的成本大幅增加,与学术出版商在学术传播运作链条上的冲突加剧。以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为例,1986年至1998年间,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的杂志订阅数量下降了37%,但用于期刊订阅的支出却增加了263%。期刊订阅的单位成本增加了惊人的474%。在学术资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学术传播的各个环节正常有序的运行模式受到冲击,学术传播主体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另一方面,作为学术传播内容生产者的学者,在学术追求和职业晋升双重压力下,发布学术研究成果的需求和愿望持续增长,“不出版就灭亡”(Publish or Perish)成为学者维持其学术生涯的警示语。但是,随着学术成果的快速增加和学术竞争的加剧,学者们发现通过传统学术传播体系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却愈加困难。学术传播危机严重阻碍了学术传播活动的正常开展。(二)学术传播危机的历史成因分析

学者、学术出版机构和学术信息服务机构是学术传播主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古代学术传播的主要形式为学者之间的人际传播,学术传播机构则为学术思想的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学者与学术传播机构的诉求主观上与客观上都基本一致:主观上都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客观上都保障学术传播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古代学术传播的阻碍来自于传播科技和社会结构。

学术出版者作为传播主体开始出现于近代。伴随着印刷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结构的剧变,学术出版者为现代学术传播模式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图书、期刊为代表的学术传播如同大众传播一样,在现代学术传播体系上赢得了更受关注的舞台。自从图书、期刊作为商品出现在学术出版体系中,参与学术传播的传播主体诉求开始出现分歧。这种分歧主要体现为学术出版者为了维持和加强自身的发展,必须发挥和利用图书、期刊的商品属性,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现代学术传播体系中,由于处于学术传播主体工作链的中游,这种分歧显得尤其不可忽视。

在现代学术传播体系发展初期,促进学术传播发展才能保障传播主体的整体发展,因此学术出版者的商业诉求分歧并不突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学术传播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类社会对学术传播给予重视的同时,也给学术传播主体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学术传播主体也需要通过竞争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竞争在两个方面尤为明显。一方面,学术人员必须面对学术评价的压力,从而在学术生涯的竞争中获得晋升。而现行学术评价过分依赖出版指标,造成学术出版的需求空前高涨。“Publish or Perish”正是学术评价体系对学者造成出版压力的写照。另一方面则出现于学术出版领域。由于商业规律的必然性,学术出版经历了漫长的竞争和淘汰,创造了很多学术出版的精英企业和机构,其副产品则是兼并带来的垄断。据美国著名的投资公司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市场报告统计,2001年全球科学出版市场前9位的出版商占据了全球57.7%的市场份额,其中Reed Elsevier一家就占据了23.3%,详见下表。垄断造成了学术传播话语权的失衡,造成了学术传播主体的冲突。2001年全球科技出版市场统计

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学术出版垄断是造成学术传播危机的主要因素,是学术传播历史发展的产物。我们不能因为学术出版机构的垄断将其无限妖魔化,否认其曾经为学术传播做出的贡献。而且应当承认,即使在学术传播危机处于分歧的焦点,学术出版机构仍然在为学术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图书专著仍旧通过学术出版机构严格的评审、认真的加工、不断完善的服务传递到终端学术用户手中。

回顾学术传播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学术出版机构的商业运作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对垄断造成的学术传播危机,学术传播主体应该继续坚持学术传播的本质要求,充分利用新的技术环境消解垄断对学术传播的危害,突破学术资源商品化对学术传播的桎梏,探索合理的学术传播主体协作模式。

三、学术传播危机的解决思路

(一)中国学术传播危机的地域特征

学术传播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学术共同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全球化的视角下总结危机现状,分析历史成因可以系统地把握学术传播危机的本质。同时,综合性的研究必须注重应用价值,即必须结合中国高校学术传播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才能得出具有现实参考意义的研究结论。

中国的学术传播危机与西方国家存在地域差异和特征。首先,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文化、教育及学术发展上形成的历史优势,在学术传播的地区关系中处于事实上的支配地位。这种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增加了中国学术传播危机的复杂性。其次,中国的科研政策、教育制度、学术评价标准、学术出版商业模式、高校图书馆运行机制都具有鲜明的国情特色,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这些都是导致学术传播具有地域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学术传播危机必须面对尊重知识产权和保障学术公平的双重挑战。

以上学术传播的地域差异,是中国学术群体全面认识学术传播危机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客观分析中国高校面临的学术传播危机严峻性的基础。(二)中国学术群体对学术传播危机的认知

学术传播危机对于整个学术传播群体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学术传播危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相关学科(例如图书馆学、新闻出版和传播学)的重视和讨论,但是学术个体和学术团体对于学术传播危机的体会来自于学术事务中的细节和琐事,大多比较零碎和片面,缺乏整体性认知,未能形成共鸣和共识。而学术群体对学术传播危机的共鸣和共识是解决危机的现实基础。

基于以上的逻辑分析,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高校学术群体对学术传播危机的认知进行调研。通过实证研究获取中国高校学术传播群体中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院校的学术人员对于学术传播危机的认知程度,从而切实了解中国学术人员对于学术传播的真实感受。图书馆作为事实上的学术信息传播教育机构,有义务唤醒学术群体对于学术传播危机的忧患意识,为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奠定现实政策基础。

四、学术传播危机的解决方案

目前,学术传播危机的解决方案包括按需出版、建设高校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运动、集团采购和用户决策采购等。

按需出版是指利用数字印刷、网络传输等先进技术,根据时间、地点、内容、样式、数量等特殊要求进行定制印刷出版。按需出版体现了网络学术出版的技术优势,也特别适合学术传播中特有的“长尾”现象的要求,即满足特定专业的少数学术用户的文献获取需求。

机构知识库是指学术机构或学术共同体为了长期学术研究和知识积累的需要,对机构成员所产生的数字学术文档进行永久收藏,并提供免费的、开放的访问服务。

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称OA)运动是指为破除学术研究的障碍,将学术文献放在互联网上,在保障作者的基本权益的前提下,免费向大众开放并允许合理利用的学术传播方式。作者的基本权益仅仅限于作品的完整性和作品被正确规范地使用和引用。开放获取并没有明确的规范,但其核心价值是免费获取和合理使用。

集团采购是指图书馆以联盟形式团结起来,合作开展引进数字资源的采购工作,规范引进资源集团采购行为,通过联盟的努力为成员馆引进数字学术资源,谋求最优价格和最佳服务。

用户决策采购是指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实际使用需求来决定学术资源的购买与使用。用户决策采购体现了学术信息服务机构应对学术传播危机的新思路,是对学术传播各方利益的充分尊重,是在网络环境技术条件下调整学术传播网络营销模式的新实践。

五、结语

学术传播危机是一个现实的、严峻的、影响深远的问题,已经对学术传播活动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和危害。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学术出版垄断是造成学术传播危机的主要因素。学术传播危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必须避免片面认知。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对于研究学术传播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传播的重要机构,应该通过自身努力促使学术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和科学化,以中国学术传播危机的地域特征为理论依据,以中国学术群体的认知为现实基础,参考和借鉴已有的方案,并在实践中给予客观评价和调整。参考文献:

[1]Chad Schatzle.A Proposed Solution to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Crisis [J]. Journal of Access Services,2006,3(3):37-47.

[2] Economic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http:/web.archive.org/web/20010613024440/http:/www.anu.edu.au/caul/cisc/EconomicsScholarlyCommunication.pdf.

[3]Hillary Corbetta.The Crisi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Part I:Understanding the Issues and Engaging Your Faculty [J].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2009,26(2):125-134.

[4]Hillary Corbetta.The Crisi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Part II:Internal Impacts on the Library, with a Focus on Technical Services [J].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2009,26(3):173-182.

[5]Lynch C.Reaction, response, and realization:From the crisi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to the age of networked information [J].Serials Review [serial online], 1992,18(1-2):107-112.

[6]Thatcher, S.G.(1995).The crisi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J].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41(25):2-B1.

[7]黄凯文.高校图书馆构建机构仓储初探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2):51-54.

[8]李平.开放式信息取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5):21-22.

[9]钱庆,李军莲,夏光辉,高星,吴英杰,孙海霞,李雯雯.生物医学开放获取期刊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30(3):14-18.

[10]冉娜.简论同行评议开放期刊的发展及影响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19(1):56-57.

[11]唐圣琴.贵州省本科院校图书馆OA资源开发利用调查分析 [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8):30-35.

[12]王春梅.试论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J].现代情报,2009,29(8):90-92.

Web 2.0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吴诺曼 张黎俐

摘要:Web 2.0的兴起使一些热门网站和工具成为读者上网首选,图书馆资源遭到冷落,本文分析了症结和原因所在,并引入“路径依赖”理论,提出利用Web 2.0技术对内适度改造、对外全面推广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Web 2.0;路径依赖

一、Web 2.0简介

近年来方兴未艾的Web 2.0概念,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到底什么是Web 2.0?通俗地讲,Web 2.0就是第二代互联网。Web 1.0时代,用户普遍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一种以网站为中心的单向度模式。Web 2.0时代,则是以用户为主体,用户既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接收者,用户与网站、用户与用户之间是一种灵活的交互模式,其联系性和工具性较Web 1.0而言不可同日而语。Blog(博客)、Wiki(维基)、RSS(简易信息聚合)、Tag(标签)、Podcasting(播客)、SNS(社会网络)、Social Bookmarks(社会书签)、IM(即时信息)、开源软件、网摘、P2P(高效的传输技术)与Ajax等是Web 2.0的关键技术。如果把Web 1.0时代的网站比喻成一个提供和发布信息的“黑板”,那么Web 2.0时代的网站则更像一个开会的“圆桌”,为互联网用户分享和交换信息提供了绝佳的平台。普遍认为,Web 2.0为用户带来了真正的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一句话,是用户主导了话语权。

二、Web 2.0与高校图书馆的关系

以倡导“以人为本”“读者至上”为传统的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其服务对象是对信息有着高需求度和高敏感度的特定人群),第二代互联网这些鲜明的特征不能不引起业界的充分重视和正式研究。Web 2.0成为图书馆人热议的话题,Library 2.0等概念也应运而生。然而在探讨两者结合的可能性之前,有必要明确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功能和特点,从而清晰地界定Web 2.0在图书馆业务中扮演的角色,才不至于在技术潮流的冲击下迷失方向。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办学的三大支柱(图书馆、实验室、师资队伍)之一,不仅承载着情报功能,而且承载着教育功能。其为教学、为科研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图书馆在资源引进和建设方面既需要引入读者推荐机制,尽力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还需保持高度的专业性、权威性和独立性。这是高校图书馆不同于商业机构或者社区图书馆的地方,对学术水准的要求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在自身资源引进和建设上不可能完全去中心化,相对于瞬息万变的信息市场而言,反而应趋向于保守,与“热门”保持一定距离。那么,Web 2.0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和作用到底在哪一方面呢?笔者认为,就Web 2.0带给用户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这些特性而言,高校图书馆应该把Web 2.0概念重点应用于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上,利用第二代互联网的优势,低成本而高效地推送资源,使读者方便而灵活地利用资源。

三、症结与原因分析

高校图书馆的一个普遍现状是日益边缘化,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体系不可谓不完整,质量不可谓不高端,然而使用率普遍低下。实际上,读者一旦有机会接触到图书馆尤其是电子文献资源,会惊叹“原来我要的资料图书馆网站就有,并且这么多、这么全”。造成此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读者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是一个社会学名词,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自我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互联网用户对信息的寻求方式上,一旦用户使用过几次某个网站,就会固化下来,成为搜寻和接收信息的首选甚至是仅有选择,不是因为更好用,只是因为习惯了。

根据CNNIC最新发布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在网络沟通交流上表现得非常活跃,即时通信(86.0%)、微博(61.6%)、社交网站(57.7%)和博客/个人空间(71.9%)的使用率高于整体网民的平均水平。其中,大学生群体在大部分网络应用上的使用率较高,其中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的使用率分别达92.3%和85.4%;网络音乐和视频的使用率分别达88.8%和78.9%;即时通信和电子邮件的使用率分别达95.1%和82.7%;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达64.9%、58.6%和58.4%。报告表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体——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有着自己的“路径依赖”,他们常去的是上文提及的这些类型的网站而不是图书馆。(二)图书馆网站自身缺乏吸引力

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首页上是本馆资源的简单罗列,界面既不简洁也不清楚,令人望而生畏。而网站的导引文字也显得专业和生涩,例如OPAC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费解的名词,这类技术性语汇往往令读者的查找难以为继,导致用户流失。另外,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过程中还会出现用户注册限制、防火墙限制某些服务功能应用等障碍,给读者带来挫败感。一句话,图书馆网站不好用,结果就是无人用,导致大量富有价值的资源读者无从知晓,电子资源和纸本图书一同“蒙灰”。

四、Web 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对策

Web 2.0的兴起,既将传统的图书馆网站那种单向度、自我中心的模式抛入了落伍的行列,也为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创新提供了契机。在现有条件下,由于读者使用网络的“路径依赖”,图书馆即使把自己改装成一个典型的Web 2.0网站来吸引用户上门,效果也十分有限。而高校图书馆承载的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功能也决定了图书馆不可能完全去中心化,转型Web 2.0既无可能也无必要。笔者认为恰当的对策应是:第一,吸取Web 2.0的优点,对图书馆网站做适当人性化改造;第二,利用Web 2.0技术,全方位推广图书馆。

如果说在单向度、静态化的Web 1.0时代,图书馆的推广实行起来还存在资金门槛高、执行难度大、收效甚微的障碍,Web 2.0技术的兴起,正好提供了克服上述困难的条件,使推广变得相对灵活和容易。因此,最可行的方案就是到师生常去的各个人气网站安家,使用户无论从哪个自己依赖的路径入手,都能通过无缝链接轻松抵达图书馆资源宝库。以下就以Web 2.0热门的网络工具为例,说明图书馆如何来开展创新服务。(一)IM(即时信息)

即时信息如腾讯QQ、MSN、移动飞信、阿里旺旺、手机微信等,都是高校师生群体中使用率很高的沟通工具,具有很好的用户基础,不少院系师生已经使用这些软件实现管理和沟通。图书馆以统一的官方名称,注册使用多种即时通讯工具,通过加好友、建群等方式,可以实现用户与馆员的同步交流,在线为用户提供咨询与解答,并及时将图书馆的服务动态发送到用户手上。值得注意的是,在IM工具的使用上,一个失败的策略是开发图书馆专用的实时资讯软件,如CALLS的高等院校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清华同方的TPI系统、北信易宝TRS系统,由于没有考虑用户的“路径依赖”,使用效果并不好。例如,2007年11月,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淘汰了使用不便且利用率很低的TRS实时咨询系统,启用QQ和MSN开展咨询服务。(二)SNS(社会网络)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简单地说,SNS的实现原理是在SNS网站上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而你的每一个朋友又建立他自己的朋友圈,通过你的一个朋友,你能看到你朋友的朋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的人际关系网络。用户自主地将想要分享的信息发布在网站上,也获取其他用户的信息,信息的题材没有限制,其五花八门的程度往往会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一个用户进入网站看到的页面都各不相同,取决于自己建立的“圈子”,内容是完全动态的。国内以SNS为核心理念的社交网站成长非常迅速,在大学生和青年群体中最具影响的有人人网(由校内网改名)、开心网与豆瓣网。其中豆瓣网尤其值得高校图书馆关注和建立合作,因为豆瓣网聚合的用户以资深书迷为主,目前已拥有6938万“居民”,并且队伍还在迅速壮大中。因其用户忠诚度高、信息原创性与可读性强、同兴趣用户聚合力强、操作界面极度人性化,已经成为读书人找书的首选网站。豆瓣优异的导读功能与图书馆可谓天作之合,读者在豆瓣上浏览图书信息、阅读其他读者关于该书的精彩评论时,这本书“在哪儿买”“在哪儿借”“哪儿有二手转让”等信息都会显示在旁边。目前,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图书馆都开发了可接入豆瓣API的OPAC馆藏查询的应用程序,使读者在豆瓣找书时就可以通过无缝链接看到这些图书馆的馆藏,达到理想的资源推送效果。另外,豆瓣的“兴趣小组”功能也为图书馆宣传提供了绝佳平台,高校图书馆在此建立以“××大学图书馆”命名的兴趣小组,聚合自己的用户,为爱书、懂书之人提供最新最详尽的服务资讯,并利用SNS网站“圈子”的特性,通过每一个用户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效果。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交大图书馆等都已在豆瓣上建立兴趣小组。(三)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其原理与SNS网站类似。因其140字的篇幅规定,使微博信息具有短平快的鲜明特点,无论在电脑或者手机上,都可以随时记录、随时分享,国内的微博网站以新浪、腾讯为代表。截至2011年10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微博的出现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典型的Web 2.0式的变革,随着一系列显著的“微博效应”,其影响力迅速吸引了各行各业,在微博上建立自己的“麦克风”几乎成为外联惯例,和机构电话、邮箱一样不可或缺。在新浪微博上以“大学图书馆”为检索词检索用户,可以找到500条以上的结果,说明各高校图书馆已经意识到微博的重要性。经观察发现,由于微博篇幅短小,其信息偏向碎片式、火花式、集锦式,是以“快餐”的形式呈现给用户的。但若因此就忽略了整体的策划意识,被维护馆员的主观视野所限制,就会带来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是微博营销值得注意的风险。武汉大学图书馆对微博平台的利用体现了较好的策划意识,值得高校图书馆借鉴。

此外,Blog(博客)、Wiki(维基)、RSS(简易信息聚合)、Tag(标签)、Podcasting(播客)等Web 2.0技术,也同样是图书馆推广的有效手段。高校图书馆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只要准确把握自身定位,顺应Web 2.0时代读者的使用习惯,充分利用Web 2.0技术开展创新服务,新的发展机遇就会随着挑战一起到来。

参考文献:

[1]百科名片.路径依赖 [DB/OL]. [2013-3-21]http:/baike.baidu.com/view/397443.html.

[2]百科名片.微博 [DB/OL]. [2013-3-21].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l.

[3]豆瓣网首页 [DB/OL].[2013-3-21].http:/www.douban.com.

[4]任志刚.Web 2.0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营销之路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1):2.

[5]王惠,王树乔.SNS应用于图书馆2.0服务初探 [J].图书馆学研究,2010 (6):71.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DB/OL]. [2012-8-3].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1208/t20120816 _33304.html.

高校图书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

杨华 刘莹

摘要:本文从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环境优势、人才优势等方面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并以四川大学图书馆为例,对如何强化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综合素养教育功能提出了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基地

一、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信息资源中心,身兼信息职能和文化教育职能,它所实施的社会教育具有全程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在修养、心理素质等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已经从单纯的文献藏、借、阅服务,发展成集阅览、学习、展览、科研、学术交流,乃至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场所,是实现科教兴国和倡导“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机构,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优势

(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类型和形式逐步走向多元化、综合化、整体化、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藏书建设体系。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除了图书类、期刊类纸质文献外,高校图书馆还加强了对电子信息、视频数据库、网络资源、电子出版物、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等的建设,成为在校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二)高校图书馆的技术优势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更新,除了普遍采用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外,还采用RFID智能管理系统,使馆藏文献、读者服务之间更便捷、更高效,全面实现了图书馆文献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如四川大学图书馆技术中心对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功能进行整合开发,对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并开发了一站式查询系统、个性化门户系统、读者选书系统等新系统,增设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短信与邮件服务、电子期刊现期目录推送服务等新项目,进一步拓宽了图书馆服务范围,提升了服务质量,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和利用,为信息素养教育构建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三)高校图书馆的环境优势

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综合素质全面的馆员,并配有中央空调,在这样宁静幽雅舒适的馆舍、充满文化气息的育人环境里,在远离喧嚣和功利欲望的净土里,读者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到图书馆来感受知识的熏陶,使图书馆成为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圣洁之地。(四)高校图书馆的人才优势

随着社会科技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人才结构趋向高学历、多学科。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2011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统计表明:全国564所高校(含高职院校)的47492名工作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67%,硕士以上学历占总人数9.92%。如四川大学图书馆214名工作人员中,本科以上153人,占总人数71.5%,硕士、博士以上72人,占总人数33.6%。高校图书馆将硕士以上人才作为主要聘用对象,大专以下学历人数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硕士、博士以上学历人数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为高素质人才教育基地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强化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综合素养教育功能的方法与措施

(一)营造人性化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在校大学生学习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阅读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虽然说阅读是很个人的事,但是读者需要这么一个场所,翻翻书、听听讲座,分享与交流。在图书馆这样具有文化底蕴的环境里,可以让读者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显著的位置设置一个寓意深刻的标志性雕塑,使学生一进馆就能感受到该校的图书馆文化;还可利用橱窗、过道等空间,增设一些宣传语、名言警句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自尊自强。

四川大学图书馆江安分馆在各楼层、阅览区域摆放室内植物盆景,既美化了环境,也净化了馆内空气质量。家具布置上采取无障碍取书的图书馆家具设计,即有书的地方就有阅览桌椅,有桌椅的地方就有书架,同时设置沙发、茶几,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在一楼大厅还为学生设立咖啡屋,学生可以在这里自习、聊天交流、开展小型班会等,让学生有一个温馨舒适的休闲空间,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二)“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管理模式

1.通借通还服务

就四川大学而言,图书馆分为城中心老校区的文理馆、工学馆、医学馆和新校区江安馆共四个分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服务,学生可在就近分馆提交借书申请单或还书,进一步方便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2.“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模式

四川大学图书馆江安分馆馆舍面积25300平方米,从一楼到五楼实行“藏、借、阅、咨”一体的全开架的借阅方式,即使同学找不到自己选定的那本书,也可以在相近的书架上查阅到同类型的书籍,从而排除了因拒借而产生的不快乐因素。2010—2011年,江安馆共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