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养生启示:像名人那样自我呵护(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07:29:34

点击下载

作者:徐爽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养生启示:像名人那样自我呵护

人养生启示:像名人那样自我呵护试读:

季羡林:心中不染尘

我养生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凡是觉得好吃的东西就要吃,不好吃的东西就少吃或不吃。思想上清淡,心里没负担,胃口自然好,吃进去的东西就能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侵了。

——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清平,自幼就学于济南市。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翻译了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创作了《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散文作品。季羡林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养生秘籍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一生勤勉,一生谦和,著作等身,桃李满门。近年来,已90多岁高龄的季老先生,仍然身体硬朗,思维敏捷。为奖掖后学,襄助公益,还不时挤时间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每天似乎都有做不完的事。于是许多人都问季老,有没有什么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我养生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心中不染尘,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就能很好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脑勤,我认为尤其重要。”心里没负担,身体自然也就好了。古代学者庄子说:“安时而处顺。”这话很有道理。在养生问题上,不要有那么多的禁忌,不要给自己设置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不要刻意地强迫自己做那些难以做到的事。保持精神愉快,乐观豁达,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干什么就专心干。心平气和,顺其自然,焉能不健康长寿?季老先生一生中也有坎坷,有时甚至是非人的待遇,如果不是思想达观,很难想象会活到今天。

正是具备了这种高尚的思想,生活中的季老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和做作,他活得轻松,既不为金钱所动,也不为名利所牵,只是为了工作而生活着。每天季先生总要在未名湖畔走上几圈,他说:“湖中盛开的荷花是我从洪湖带回的荷花籽,几年来繁衍了不少,连成片啦。”北大的学生就称这里的荷花为“季荷”,难怪季老如此惬意呢!

季老强调:“人的一切都要合乎自然大化,顺其自然,不大喜大悲,不多虑,最重要的是多做点有益的事。”他在《老年谈老》一文中这样写道:“人们有了忧愁痛苦,如果不渐渐地淡化,则一定会活不下去的。人们逢到极大的喜事,如果不渐渐地恢复平静,则必然会忘乎所以,高兴得发狂。人们进入老境,也是逐渐感觉到的。能够感觉到老,其妙无穷。人们渐渐地觉得老了,从积极方面讲,它能够提醒你:一个人的岁月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抓紧时间,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时辰一到,后悔莫及……”一个人只有具备博大的胸怀,才能宠辱不惊,置生死于度外,于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季老先生用事实验证了一位智者的话:健康在你手里,快乐在你心中,性格决定命运,观念决定一生。在人的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对健康的作用占13%,心理平衡占30%,而合理运动、戒烟限酒共占17%。因此,古人也将人的健康精辟地概括为“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何为好心情?就是有好心,还得有好情。”洪昭光说。好心是爱心、善心、真心。科学研究表明,爱心多,内啡呔释放多,人体微循环得到改善,免疫力提高。爱心使人健康,善心使人美丽,真心使人快乐。三种好情是友情、亲情、爱情。友情使人宽容,亲情使人温馨,爱情使人幸福。有了三个心,有了三种情,你一定有好心情。一个人心灵高尚,心理就会平衡;心理一平衡,生理就稳定;生理一稳定,病理不就发生,即使发生了,恢复得也很快。

洪昭光先生曾经在《我眼里的健康人生》一书中,给大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美国著名自行车运动员兰斯·阿姆斯特朗竟是一个睾丸晚期癌症的患者,已经右肺转移、脑转移。医生说他存活的概率小于10%,但他说他对治疗很有信心,一定积极配合。1996年10月24日阿姆斯特朗接受了一只睾丸的切除手术及脑部和肺部的手术,外加一系列放疗、化疗。也许是他的钢铁意志呼唤出了身体的潜力,手术后那些癌细胞神奇地消失了,最后成就了环法自行车大赛的七连冠,布什总统还请他做“癌症顾问委员会”负责人。法国有个26岁的女孩患了子宫癌。子宫切除两个月后发现右侧卵巢转移,卵巢又被切除;又过了两个月左边卵巢也出现转移,第三次做切除手术;又1个月后,结肠转移,再切除肠道、肛门造瘘。前前后后她一共接受了8次手术、6次化疗,头发掉光了,呕吐、贫血、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每天躺在床上只是等死,设计自杀的方式。一位朋友来看她,告诉她生命最珍贵,要有信心,并让她想高兴的事。于是她想起3年前在法国海边划水的情景: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海鸥从身边飞过,她感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朋友说:好吧,我们去海边划水。于是,第二天她开始练习站立。两个月后能站立了,又练了两个月可以穿上划水板了。以后她每天都很高兴地练习,越练越好。一天她碰到一个同样患病的小伙子,二人同病相怜一起练。两年后她回去检查,医生吓了一跳:你还活着?而且各项化验指标都显示正常。之后,女孩接着划水,1996年,这个法国姑娘终于获得了世界女子划水冠军,当她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时,谁能想到她曾是一个晚期癌症病人?积极的心态所具有的力量超过我们的想象。

好心态是通过暗示的心理效应使脑子释放出内啡呔而对人起作用的。例如在心律失常、心绞痛病人中,使用安慰剂有效率达20%~30%,术后病人滴注生理盐水,竟有45%的人完全止痛。所有这些都印证了“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道理。那么如何疗心养生呢?

睡眠疗心良好的睡眠是解除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要做到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与大自然相和谐。一般认为晚10点至早6点这段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有利于养心养生。

锻炼疗心锻炼后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有利于心身的健康。最好根据不同情况,坚持锻炼。其中走路或打太极拳是较好的锻炼方法。

沐浴疗心盆浴泡澡和淋浴能使人精神放松、心情舒畅,有解除脑力疲劳的作用。因此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应养成睡前沐浴的习惯。

歌唱疗心唱歌或唱戏可以调整人的心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歌唱可以解除压抑,提高斗志。

音乐疗心“看花解闷,听曲消愁”。听音乐可以解除心中的忧愁,稳定人的情绪。

书画疗心书法和绘画能调节人的精神活动,解除烦恼、抒发情感、修身养性、移情易性。

写作疗心写作能把个人的情感抒发出来,等于用文字调解情绪,解除压抑。

读书疗心书为精神食粮,能够很好地调整心态。应多读些励志抒情的书籍,也可读些历史、文学、哲学方面的好书。

家庭疗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又是人们生活的驿站、避风港和安乐窝,因此调整好家庭关系非常重要。家庭疗心的重点是夫妻疗法,夫妻应做到互敬互爱,彼此忠诚。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必然能使你心情愉快,身心健康。

于丹:书香之美

于丹,1965年6月28日出生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影视传媒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于丹《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于丹《庄子》心得”亦在《百家讲坛》播出,牵动了亿万观众的心,使于丹从电视起家,走进网络,成为2007年网络文化红人,有“学术超女”之称。

古语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央视百家讲坛上,于丹对于《论语》和《庄子》的解读,可以看出她对天地宇宙之理和人情世故之事洞察皆深。她讲课时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典故知识,无不信手拈来,语言妙趣天成。

在外人看来,于丹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女人,她的智慧弥补了她容貌的不足。2007年,由十几家主流媒体联办的“2007中国最美50女人”评选揭晓,杨澜名列榜首,于丹入围前10名。颁奖台上一身精致打扮的于丹更以“内涵之美”在众女星中分外抢眼。在接受了奖杯后她这样阐述了自己的美:“每个女人的前20年是靠美丽的外表生活,但容貌是爹妈给的,漂亮就是漂亮,不漂亮就是不漂亮。而女人的后半生都是要靠自己的修炼,这是伴随终身的,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独到之美。”为什么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情怀、有教养的女人,会洋溢出一种气质,只有气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从这点看来,女人没有必要害怕衰老,因为年华就像陈酿,越酝酿越有味道。

我国著名的老新闻工作者范敬宜先生在听了于丹的《百家讲坛》之后,深有感触地写下了《听于丹,忆于廉》一文。文中写到范老先生是在听了《百家讲坛》之后,才知于丹的父亲是国学基础深厚的于廉先生。于丹尽管不是名门望族出身,但起码也是革命家庭、高干之后,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连范敬宜这样知名的新闻工作者都不知道于丹和于廉的关系,真的不可想象。现在学术界、文艺界都讲究包装推广,利用显赫的家庭背景出名也可以说是一个捷径。但于丹选择低调,在任何场合不渲染夸大自己的出身,完全依靠自己的学术实力和个性修养魅力走红,其人格品位让人钦佩。

与于丹面对面的人无不被她的学识修养和人格魅力深深折服,就连打入好莱坞的影坛巨星成龙也甘拜其为师。她的谦虚、亲和时刻在感染着大家。这样的学识和人格修养非一日养成,也无法伪装和表演出来。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是言传身教、表里如一的人。于丹作为学者明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依然表现出淡定、从容、谦逊,低调为人,踏实研究学问,着实不易。从于丹的家庭出身因素来看,于丹的实力和修养也是在家庭影响下日积月累,长年磨炼而成的。

身为北师大教授的于丹,她的课程在北师大听众最多。她的学生回忆说:我记得大二的时候,于丹老师给我们讲古典文学,很多人其实就不是学文科的,也不是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可能就是慕名而来,然而听完之后就每节课必来。于老师说,我对我的研究生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你们学业上可以无精进,但首先你是一个健康的人,这个健康包括身体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你要去健身运动,该玩儿的时候就尽情地玩儿,到学习的时候,才有饱满的精力来学习。她说如果有机会的话要开一门课,专门教你如何玩。

在众人眼中,于丹是学术超女、教授、国学的研究者、传播者、电视策划人、撰稿人,可是这些头衔于丹并不钟爱,她不喜欢自己被标签化,甚至觉得她的身上贴满了标签,她就不再是一个透明的瓶子,就失去了自己的透彻,她只愿意保持超越自我的状态,寻找温暖,寻找让心灵温暖的方式。

其实于丹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还不值得众女子们羡慕,但她在家里是个受宠爱的“小女人”,这事儿的确值得大家对她艳羡不已。在家不用做饭,不用做家务,出门不用开车,过生日了老公亲自送去和朋友聚会,玩美了老公再给接回来,甚至连早起的袜子都有人给备好。羡慕吗?羡慕就学习一下于丹的绝招:小女人情趣,大女人胸怀。这里于丹为天下女人们开出如何能得宠的秘方。做女人最重要就是生命格局要大,即成为一个职业女性还是家庭女性。但是格局大,并不意味着就失去小女人的情趣。应当人性上有大的胸怀,但不失去小女人的天真。活活泼泼的女人到了七八十岁一样会很可爱,小女人的性情并不妨碍大女人的情怀。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就是内在不较劲,外在不抱怨。用大女人的智慧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培养小女人的情趣,用小女人的情趣滋润、丰富大女人的生活。

于丹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女人的美是由内而外的。有深刻内涵的女人,即使她的相貌不出众,但她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那种内敛、知性使她变得一样甚至更加可爱美丽。用于丹对“美丽”和“漂亮”的认识那就是:随着岁月的历练和内在的修炼,一种由内至外散发的雅致韵味就徐徐地盛开在脸上,宛如淡淡馨香的玉兰,以独特的成熟风姿吸引着众多的目光——此谓“美丽”。

有人问于丹美在哪里?从骨质美感的角度来讲于丹算不上美人,但从成熟、内在的气质及其女人优雅的举止上来讲于丹教授很美。于丹的美,在其健康的美、得体的美、书香的美。气定神韵的讲解,娓娓道来的细述,令人忘忧,让人增智。让人感到知识让女人更完善、更美丽、更娇艳!

专家点睛

既然我们都知道了一个女人的美丽不仅仅指她的外表,还要看她的内在,一个具有内涵美的女人才称得上美丽,特别是一个追求事业的女人,必须要超越自我、内外兼修、增强素质,这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美丽的女人。

女人要想让自己能永远得到人们的欣赏和赞扬,就必须要有丰富的内涵和极致的韵味,让自己内在的深厚修养和高雅气质来弥补因岁月流逝而带来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从心灵深处源源不断地溢出摄人心魄的魅力。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思想、有气质、有内涵、有修养、有韵味呢?其一,要崇尚知识,加强学习,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不至于被突飞猛进的时代所淘汰;其二,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决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其三,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做到心胸坦荡,纯洁无瑕,不要有过多的奢望和贪婪;其四,要热爱生命,学会生活,要常怀宽容和感恩之心,不要怨天尤人,应心态平和;其五,就是要恪守做人的原则,不违背社会道德,摒弃庸俗;其六,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起码亲朋好友聚会时你不会感到落伍;其七,还要适当注重自己的容颜保养和穿着打扮。以上几条只要我们用心地去做了,那么内涵和韵味就会不断地丰厚。因为魅力是挑剔的,它只会为那些用心的女人而生;魅力也是慷慨的,只要你尽心,它的光辉就会无时无刻不萦绕你。

时间可以扫去女人青春的容颜,却扫不去女人经历岁月的积淀之后才焕发出来的美丽。这份真正的美丽就是女人的内涵、修养与智慧,她就像秋天里弥漫的果香一样,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有内涵有韵味的女人的美丽不仅仅流露于表象和姿态,而表现在她年轻依旧的心在都市流动的喧嚣中,悠然地保持着宁静,淡泊中笃定地驾驭着生活的航船。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培养高雅的气质,保持自己的善良温柔,做到自尊自爱、自强独立、不断进取,你就会成为一个美丽的女人。

乔羽:百年心事归平淡

乔羽,著名词作家,全国第一届金唱片奖获得者,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27年出生,山东济宁人,原名乔庆宝。乔羽,人称“乔老爷”,是一位德艺双馨、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家。他一生勤于创作,写下歌词上千首,且多与歌颂祖国有关。许多歌曲代代相传,久唱不衰,对新中国几代人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歌词代表作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思念》、《夕阳红》、《爱我中华》、《祖国颂》等等。这些歌词表达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因而他的作品广泛流传,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之作。乔羽还著有电影文学剧本《刘三姐》、《红孩子》,被称为我国当代音乐文学界的“词坛泰斗”。

养生秘籍

乔羽一生写过1000多首歌词。他的歌词有道情的,有说理的;有褒扬真善美的,有鞭挞假丑恶的;有大气磅礴的,有柔情似水的;有欢快高亢的,有辛辣诙谐的;有少年爱唱的,有青年喜欢的,有老年爱听的。他的歌词于简明通俗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于平淡自然中跳动着昂扬的激情,给人美感,给人力量,给人智慧,给人启迪,给人健康和快乐。

现在已经八十多岁的乔羽备受人们尊敬,大家尊敬地称他为“词坛泰斗”、“词坛不老松”等,但是乔老对此只付之一笑。当学生称他为“音乐文学界的泰斗”时,乔老先生认真地说:“我反对泰斗的说法。泰斗是那些永远明亮的,指引方向的。而我只是一个歌词作者罢了。现在一些报刊上动不动就称某人是‘著名的’,然后就是大师、泰斗。这是一种浮躁的社会现象。没有人会说‘著名的鲁迅’,我们只说鲁迅先生就可以了。曹雪芹写了《红楼梦》,不用说他著名,因为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就会肃然起敬。毛泽东就说:中国除了地大物博,还有一部《红楼梦》。这就够了。”

乔老笑对功名,淡泊利禄,乐观豁达。从他那儿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原不曾经意的东西,原来有那么多学问;原来心灵真的可以不为浮名和积习所累,许多艰辛只需当时看开,以后便可作为谈资和玩笑。他平常爱啜几口酒,抽几口烟,也爱广交朋友。他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两段,上午闭门写作,谢绝来客来访。一旦投入写作,任何电话不接,足见创作态度之认真。下午时间则自由安排,或接待造访者,或找老朋友聊天,再或散散步,平日里还喜欢钓鱼,尤其喜欢雨中垂钓,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有人说,乔老对待人生的态度用他的歌词来形容最好不过:“青山在,人未老。”

写歌人生多磨炼。乔羽青年时立志,写作已小有名气。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教给了他最大的学问,他写作时的许多感受都来自于生活。乔羽经常说:“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食,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在他心中,带着淳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即是最好的作品。“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还有“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是多么的朴素精炼!乔羽说:“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实际上他的歌词看似是极普通的语言,其实只有乔老才能深刻体会它们是“容易写,写好难”。

有一首词,乔羽整整数十年才把它写成。在乔老的记忆中,有过一段美妙的“遭遇”:有一次回到家中,打开卧室的窗户,倏地飞进来一只扑闪着金黄色翅膀的蝴蝶,它自在而得意,欢快而轻柔,灵动而飘逸,就像一位老友似的在墙边盘桓了好几圈。乔羽吃惊地看着这只小生灵,丝毫没有惊动它,直到它又从窗口飞了出去。那时,一种亲切而圣洁的情感充盈了乔羽的心灵,但是这种情感并没有在当时付诸文字,而是在25年后,也就是1988年,他提笔写到咏叹友谊的歌词《思念》时,才把沉淀在心中的那一段回忆重新开启,写就了又一首经久不衰的好歌。倘若他心中没有一只鲜活的蝴蝶,没有对旧友深沉的思念,这感情与形象就绝对无法融合,而他偏偏将二者联系到了一起,而且融合得那般巧妙、生动而又深沉。

说到长寿问题,乔老认为“平和的心态”最为重要。遇事看得开,险夷无碍,宠辱不惊。在“文革”中下放劳动的年月,每当杀猪时乔羽总被安排洗猪杂碎。这活又脏又臭,可乔羽总是乐呵呵地接受任务,津津有味地翻来倒去,把肠、肝、肺收拾得干干净净。乔羽说:“别人可以让我受辱,我则把受辱当修炼。”“百年心事归平淡”,乔羽说,生活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正常人,也不会对哪个人过分地眷顾。今天你吃了一斤糖,没准儿明天就有一斤黄连等着你吞。到最后你会发现,各种滋味彼此抵消得干干净净,你的眼前只剩一碗白开水。要多一些乐观,少一些世俗功利心。做善良的人比做恶人快乐,做有事业心的人比无所事事者快乐,做心底无私的人比斤斤计较的人快乐。

乔老在电视剧插曲《说溥仪》中这样规劝世人:“既然人在矮檐下,何必埋怨常低头。披一身锦绣,数万种风流,欠缺的不过是一点儿做人的自由,发什么冲冠怒,消什么万古愁。只因为一场繁华旧梦做不够。劝君无须恼,劝君无须忧,得罢休时且罢休,抛却了金玉枷锁便是自由。”应该说,乐观、豁达、智慧、幽默、平易、随和、友善、洒脱,构成了乔羽颇具魅力的高尚人格,也成就了他健康的身心。

专家点睛

有专家说,21世纪心理养生将成为健康的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这和乔羽老先生的养生之道是不谋而合的。下面是专家提供的心理养生的四个关键因素,只要我们牢记心中,健康就会伴随你的左右。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懂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影响身心健康。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淡泊,即恬淡寡欲,不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毕淑敏:让压力喷射出美丽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心理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1952年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务工作。20年后,开始从事专业写作,她的“创龄”虽然不过十年,却已发表了200万字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并获得各类文学奖30余次。她的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被改编成电视剧在荧屏热播,且社会反响强烈。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拯救乳房》(原名《癌症小组》)已被多家报纸连载。

养生秘籍

作家王蒙曾这样评价毕淑敏:她不仅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而且还是文学界的白衣天使。因为昆仑山上当兵的经历,医生的身份与心术,使她成为文学圈内的一个新起的、别有特色的、和谐与健康的因子。她有一种把对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了解毕淑敏的人会发现,她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成就卓著,在心理学方面也颇有研究。她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和拥有健康、乐观的身心,毕淑敏在一次学术活动中道出了其中的奥妙:要学会管理压力,让压力喷射出美丽。

那么,毕淑敏是如何来管理压力的呢?原来,她把自己的压力进行了分步处理。

首先要辨别压力是否过大。生活中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保持适中的压力,人会感到朝气蓬勃、不懒散、有创造性和韧性,这是一种良好的状态。而压力太小,人的情绪就会低落,感到百无聊赖无所事事。要学会辨别自己的压力是否过大。压力过大是有标志的,如连续工作后睡眠不好,半夜惊醒,早上醒来一脑门都是事,永远没有轻松的感觉,体重在短期内下降或增高。还有烦躁、争吵、转移愤怒,把工作压力带回家,莫名其妙地对孩子发火,看谁都不顺眼,人际关系变得紧张等。

二是给压力分分类。首先写出你的压力。你对什么感到有压力,如工作、经济、孩子、住房、家里有病人等等,把它列表写出来。许多人觉得令人头疼的事情多得不得了,其实列出表来没有超过十条的,最多七八条。

根据压力的轻重缓急分类,大致有四类:

①重要而紧急。②重要不紧急。③不重要但紧急。④不重要也不紧急。我们可以根据分类分别处理。

第一类:比如你工作上有一个难题必须马上解决,为了不砸饭碗,你必须立刻去做好,这就是重要而紧急的。有些人对难办的事情愿意拖,比如要见一位领导,觉得为难迟迟不去,其实难办的事情应该先办,越拖压力越大,重要而紧急的事情一定要立刻办。

第二类:你父母有高血压或糖尿病,需要长期寻医问药,这属于重要不紧急。还有买房子,这也是重要不紧急,如果你连钱都不够,整天着急有什么用,不如先租个房子住,勿和别人攀比。既使钱够了,也不是火烧眉毛的事情,一周去看一次就行了。对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要少安毋躁,顺其自然,慢慢解决。

第三类:你的朋友从外地来了,明天就要离开。你想在他们离开前把一起拍的照片洗出来,让他们带走。这属于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你因为陪朋友已经花费了很多时间,现在有重要的工作和积累下的事情等着你去做,你这时可以先处理工作和事务,等有时间再洗照片,一周后寄给朋友,相信朋友不会怪你。这类事情你只要放开点,就会减轻紧张和压力。

第四类:换季了你准备买衣服,但周末你要加班,还要照顾父母辅导孩子,其实你的衣橱里并不缺衣服。又比如,朋友晚上请你吃饭,主要是喝酒聊天,但你很忙也很累,不去又怕拂了朋友的面子。这些都属于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应该放弃。

这样一分类处理,你的压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要学会处理压力的技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你的压力管理好,你就会游刃有余心情愉快地享受生活和工作。

1998年,46岁的毕淑敏正值创作盛年,这时她又作出一个新的选择,将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全部放下,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读书。面对又一个全新领域她说:“不能说从0开始,也是从1开始。”她的基础不是很好,所以更加投入。虽然她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不能享受被人称为“毕淑敏博士”的骄傲和满足,但她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终于她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开了一家心理诊所。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毕淑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更多的人摆脱恐惧,选择乐观。

专家点睛

现代人的健康标准已不再单单是生理健康,心理是否健康也纳入了健康的标准当中。心理健康标准体现在智力正常,情绪健康,人格完善,人际关系和谐,有效处理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几个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的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中我们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困难,同时还会受到失落、焦虑、沮丧、压抑等不良情绪的困扰。

35岁的年龄恐慌现象

某女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企工作,每月5000多元的薪水让人羡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快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所带来的压力使现在34岁的她心情渐渐沉重。每天下班前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一定要坐在计算机旁浏览当天重要的信息,生怕有什么闪失。食欲也不断下降,经常失眠、头痛、做噩梦、记忆力下降,人变得焦躁不安、神情憔悴。生活中像她这样的情况者并非少数,因怕被解聘,怕被淘汰而不得不承受工作、生活的压力。长此以往,将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跳槽中精神疲惫某英俊男士的脸上总带着几分疲惫,原来年纪轻轻的他已有过6次跳槽的记录了:第4次是企业未能兑现应聘承诺;第5次是自己的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第6次是去了一家完全陌生的化工行业,一切要从零开始。现在他又想去报考国家公务员,寻找一种稳定性,但15∶1的录取比例,让他望而兴叹。现在该男士内心深处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选择让他产生逃避现实的心态,连他的父母都怀疑他是否得了什么病,怕长此以往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因嫉妒患上焦虑症最近李小姐经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检查并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她说:最近公司新来了一个毕业生,人长得很漂亮,老板去深圳、海南总是带着这位新秘书。李小姐认为,置身于现在的信息社会,每天都要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她看到现在高级会计师、金融分析师大有满天飞的迹象,这更给她带来了心理压力。现在情绪低落的她每天还得拼命工作。她只有将由嫉妒与自卑感引发的心理脆弱深深地藏起来,心理异常痛苦。

这些现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状况,其病因多为内心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越来越具有广泛社会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病症,对现代医学界提出了跨世纪的挑战。因此,专家预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心理问题会逐渐凸现出来。据调查,因女性可通过唠叨、找人倾诉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所以男性的心理健康率低于女性。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大,住房、社交等因素形成的压力正损害着人们的健康,但很多人出于爱面子而未进行相关的求助。

那么如何减压?

首先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给自己的房间布满明快、活跃的色彩,如此能使人头脑清醒;要讲究饮食,一日三餐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某些食品如鸡肉、牛肉、香蕉对安神有很大帮助;睡前洗个热水澡,喝一杯牛奶,晚上就会睡个好觉。

其次要多参加户外活动。久在家中,性格中压抑成分较多,而经常运动会使压力得到释放。应学会调整作息时间,每天坚持跑步、游泳或给自己放假去健身房健身,抽出时间到就近的公园走一走,这样有益身心健康,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放松情绪。

还要学会创造融洽愉快的环境。阅读书报有助于释放压力,还能增长知识体验乐趣;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应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向人请教;要学会冷静处理各种复杂问题,非原则问题不要计较,细小问题不要纠缠;开怀大笑是一种最愉快的发泄方式,也是最坦然的处世原则。

最后是旅游与休闲。周末旅游、交友或去超市购物感觉会很好;变换一下发型,学做一个菜,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泡吧、看电影、听音乐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当然,如果自己仍无法调整,就要求助于心理医生。

杨振宁:书是最好的保健品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赴美留学,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教授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57年与李政道教授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是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中重要研究方向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已经86岁的杨振宁教授,除在科学领域有惊人的创举外,养生健身也有独到之处。

养生秘籍

杨振宁,这个名字在海内外的华人中是非常响亮的。1957年,他与李政道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领奖台,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无不为自己的同胞在世界科学殿堂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创立了“杨振宁—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现居于北京清华大学。杨振宁的结发太太是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2003年10月因病过世。2004年底,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生翁帆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

2008年4月26日,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因新书《曙光集》签售而赶赴郑州的杨振宁、翁帆夫妇,一时成为书市最为闪亮的明星。翁帆温柔恬静,而一旁的杨振宁虽是86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健朗。

有人问及其养生良方,杨振宁说:“书是最好的保健品。”他还告诉大家,西汉时的刘向之曾有一句名言“书犹药也”。书是精神旺盛的营养品,能滋补身心,经常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心中充实。烦闷时,书是安慰剂,让你处变不惊,宁静致远。书是心灵净化器,认真读书能达到超然升华的境界。许多疾病来源于不良的情绪和不良的品行。读书是最好的心理疗法,读书万卷,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丰富人生体验,使自己精神、品行不断进入新的境界,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道德修养的健康人。

杨振宁认为,心静是最好的养生、长寿之道。他说,“静”是指陶冶性情的运动和恬淡养心的静处相结合,而读书可以使人达到“静”的境界,真正达到精神、情操的高尚和美。杨教授对动静相宜的养生之道很有独到见解,沐浴阳光、散步、郊游、跳舞是他最喜欢的运动。适时的阳光照射可以改变大脑中某些信号物质的含量,其中令人入睡的信号物质将减少,而令人清醒的信号物质将增加,使接受日光浴者有心旷神怡之感,这在上午日照半小时效果尤为明显。散步是一种不拘形式而又从容的运动,可以使人的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运动,经常散步,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到林木茂盛的风景区踏青,可以令人体吐故纳新、调和呼吸、阴阳协调。绿色植物密集的公园、森林,空气里的负离子浓度较高,负离子有大气中的“长寿素”美称。在负离子充沛的地方,人们感到空气清新,精神振奋。空气中的负离子不仅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还可促进胃肠消化,加深肺部的呼吸。当日渐僵硬的肢体随着旋律舞起来时,潜伏于内心深处的焦虑、失意、无助与郁郁寡欢就全都释放出来,并在这种体验自我存在和对这种存在的自我控制中逐渐找到自信。

专家点睛

读书可以平心静气俗话说:书中乾坤大,下笔天地宽。读书可以入静。古语说:“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在《菜根谭》里叫做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有位诗人写道,有一种美丽是静谧,有一种境界是诗意地栖居,有一种享受是阅读,读书给人的心灵以平静。一个人接触外界必然被纷扰。作为个人来讲,欲望过于旺盛,就容易产生很多不满,而你不可能都达到目的,这就会劳神伤身。因而应尽量多读书,少想其他的,限制自己的欲望。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古人对我们有个劝诫: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读书可以和古人对话,和伟人聊天,与有志之士交朋友,使心胸归于淡泊与宁静,在醉心于功名利禄蝇营狗苟的人中卓尔不群。

读书是一种启示,是一种积累,坚持读书是一种沉淀思想的最佳方式读书不仅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更多的是在体会书中的韵味,更多的是在陶冶人的情操、提升悟性。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怡情,使人增长新知,还使人避恶、向善、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因为徜徉在书的这方天地之中,能使人有这样的感觉:既可去海底观光,又可去大漠跋涉,还可以在星空遨游。世界在我们面前很小很小,透过书这个“万花筒”,便可以看到自古至今纷繁复杂的人生景观:有崇高的、卑鄙的,有幸福的,痛苦的;有抗争的,沉沦的。读书让我们了解不同人的想法,吸取别人思想的精华,让我们学会了宽容。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是什么心情,只要我们手中有可读的书、有价值、有趣味的好书,便能沉浸其中,宠辱皆忘,管它雨雪风霜,功名利禄,可于心平气和的读书中修炼性情与操守,从而做到豁达处事为人,气沉丹田,精气内守,不急不躁。事实表明,坚持读书,赢的不光是知识与才干,应该还有精、气、神。所以读书是一种深度的安静,人在安静的地方呆长了,心也会得到调养。

读书可以解除烦恼一是读到好书,心中畅快;二是好的文章,就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其中充满着某种气感,这种气感体现了文章的精神品质。佛教说人有八苦:肉体上的有四苦,生老病死;精神上的有三苦,怨憎会苦(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老待在一起,没完没了总干自己不想做的事),爱别离苦(和自己爱的人不能永远相聚,自己想做的事总做不成),求不得苦(自己想得到的总得不到);这七苦合在一起就是五盛阴苦。为什么人会有这八苦呢?是因为人的欲望和无知。如何我们要不痛苦的话,一是减少欲望,不要什么都想要,不要吃的穿的戴的玩的什么都和人家攀比;二是消除无知,为什么我们无知?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知识。所以要学习,要读书。在书海里遨游,可以忘记书外烦心之事,又可从书内获取知识。所以读书是摆脱痛苦的捷径。

有书中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就,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百分之八十五是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多么深邃的哲学思想!书中还说:只有意志信念坚韧者才能牵着挫折的尾巴,拖垮它、磨穿它、摧毁它。挫折和成功是生活的两张面孔,善于与挫折相知相交,成功才会在你面前闪现出希望的火花。

梁凤仪:一杯水的成功

有人因为经历过滔天巨浪,一轮惨绝人寰之后,会由愚蒙中醒悟过来,脱胎换骨,努力生活,知所进退,终成正果。

梁凤仪,1949年1月生于中国香港,原籍广东。曾在香港和英美等地修读文学、哲学、图书馆学及戏剧学,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1979年开始在商界奋斗,创办过香港首间菲佣介绍所,从事过证券金融广告等行业,是香港商界知名的女强人。1986年开始以业余身份为香港报章撰写专栏,1989年开始创作言情小说,并创办“勤+缘”出版社,以商业的方式将自己的作品大规模推广至祖国大陆和台湾,以及加拿大、东南亚等地,在90年代中期产生了所谓“梁凤仪现象”。其作品多以都市商界为背景,演绎职业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故事,因此亦被人称为“财经小说”。

养生秘籍

读过梁凤仪小说的人都认为她的小说很精彩;可是与她的这些书相比,在了解了她本人之后,人们才发现梁凤仪的人其实更精彩!

59岁的梁凤仪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地扮演着作家、商人、太太三重角色,是当然的成功人士。半路出家写作的她,十余年间出版了十几部小说,其中多部畅销。这不仅奠定了她在通俗文学中的地位,而且给其带来了滚滚财源。梁凤仪将自己的成功形容成“一杯水的成功”。她说:“艺术创作是学不会的,没有天分显然不行。但光有天分也不够,勤+缘才能最终成功。”“还有一点就是找准自身的位置,不刻意强求。”梁凤仪说,“我小时候学弹琴,学了8年连一个音都听不准。老师见我实在不可救药,就说:你回去吧。我当时太开心了,因为我实在不喜欢音乐。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放弃了,因为再在上面下工夫显然白浪费时间,所以我说发展自己一定要对准自己的天分。我从不奢望自己在纯文学占一席之地,如果说巴金、二月河的天分是一缸水的话,我的天分就是一杯水,但我不自卑,因为我已尽了自己的努力。”这就是梁凤仪的一杯水的成功原理。

其实,除外“一杯水的成功”的原理,梁凤仪还是一个想到哪就做到哪的女人。对自己认定的事业,梁凤仪总是勇往直前并且全力以赴。凭着自己的不畏惧、不气馁精神,梁凤仪不怕一次又一次跌倒。20世纪70年代,在毫无经济后盾与人情援助的情况下,她凭着过人的魄力和巨大的勇气,顽强的毅力和不懈斗志,不但让自己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还帮了香港职业妇女一个大忙。

当年香港经济刚刚起步,女性职员日渐增加,但偏巧女佣服务业日渐式微,老一代退休,年青一代宁可在工厂里打工,也不愿接受工作时间长的“住家工”。梁凤仪经过周密细致地考察将视线瞄准了女佣服务业。

梁凤仪对职业妇女的困难了解甚深。她虽然未读过商科,但运用求学时搜集资料、分析形势的训练,判断出在菲律宾招揽女佣工,薪金低廉且供应充足。所以她毅然在1977年创立碧利菲佣公司,一个人到劳工署、驻菲的英国领事馆、当地的职业介绍所等多个职能部门周旋。当时这个绝对新兴的行业并不为一般人所看好,当亲朋好友知道梁凤仪离开出尽风头的影视圈转而开办职业介绍所,专门推荐一种从未有中国家庭使用的菲律宾女佣时,都认定她的事业将会滑落。

在当时那个功利主义极重的香港,人们只要误以为某人要“沉”下去时,就会立即跟他划清界限。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段日子,梁凤仪的社交应酬骤降,因为她成了人们眼中的“白丁”。但追随梦想逆流而上,梁凤仪并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

然而,作为香港历史上第一家菲佣介绍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工作本身的难度也是难以想象的。非但是体力上的劳累,还有精神上的极度消耗。一方面,她要做好背井离乡的菲佣的安抚工作;另一方面,她要不厌其烦地为客户解释劳工署与移民局的法例,还要静心聆听她们对家务困扰的投诉,提供劳资双方相处协调的原则与方法。

平均而言,梁凤仪需要微笑着耐心聆听每个家庭主妇吐苦水1小时以上,才可以做成功一单生意。除此之外,她还要向有关政府部门力求保障引用菲佣,争取通过新法例,以便各方遵守。

自1977年梁凤仪创办碧利公司至1992年,在香港工作的菲佣数以万计,介绍所也渐多如雨后春笋。当菲佣充塞香港社会,从前离弃梁凤仪的朋友都跑回她身边,很轻松愉快地向旁人介绍:“这位引进菲佣给香港家庭的梁凤仪可是我的好朋友。你们谁也不能小看她!”

对此,梁凤仪总是付诸一笑,对于人情世态她早已无所谓。对他人何必强求太多?而且把精力花在那上面,梁凤仪认为不值得,是对自己的小看和浪费。

通过这番作为,梁凤仪的商业智慧、市场眼光与行政修养,均被商界人士认可和肯定。金融业巨子冯景禧把她从碧利中发掘出来,提拔到“华资金融王国”——新鸿基证券集团内当高级职员,主管公共关系与广告部门。从此,她与金融证券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为她以后成为商界名人和著名财经小说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梁凤仪已对外宣布将封笔10年,专心经商。作为20世纪风靡华语阅读圈的香港女作家,又是香港商界和出版界事业有成的女强人,颇具传奇色彩的梁凤仪说,“如非要我选择,我想我最愿意做的还是家庭主妇,其次是商人,最后才是作家。”原来,事业上,她获得了成功;文学上,她创造了奇迹,但她也有坎坷与不幸。这位事业和文学上的双重女强人,给今天的人们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伟大启示:胜利属于善待生活、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者!

专家点睛

每个女性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女性,活出像梁凤仪一样的风采,所以在这里给广大女性朋友推荐成功女性的10个心理成员和10种心理品质。

10个心理成员:

为了锻炼自己的成功动机,你只需这么做:

1.在你每天的用词中,用“能够”代替“不能”。这适于你遇见的大约95%的难题。

2.在你每天的用词中,用“决心”代替“试试”。树立新的生活态度,增进成功的可能。

3.迫使自己把注意力和能力集中到计划制定的目标上,忘掉失败。相信失败是成功路上的一段插曲。

4.制作一个表格,列出当前最重要的要求和希望,然后写出每一项的好处和要完成它的决定性因素。睡觉和起床之前,都看看这个表格。

5.有些人也许正在做着你要做的事,并且做得很好。可能的话去找他们谈谈。也可找有关专家咨询,制定向成功者学习的计划。安排好为成功而努力奋斗的每一个步骤。

6.在心中不断重复:“我想要——我能!”养成习惯。增加简单的、新的、正面的自我暗示词汇。

7.按你的想象画一幅工作已完成的图画,以表明你的自信。

8.不要畏惧、担忧。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明确是否有器质性疾病。然后,可考虑专门的计划,包括放松、行为的改进和生物反馈疗法。同别的成功女性交往,她们将帮助你克服畏惧心理。

9.当别的女人向你讲起她们的问题时,要给予积极反应。对于自己的问题,应集中精力立即解决。

10.集中你的全部能力,全神贯注于当前要完成的目标上,做到有始有终。

成功女人的10种心理品质:

1.成功的女人有梦想

她们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和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轻易被他人的看法动摇。她们意志坚定,对事情有主见。正因为她们的坚决和恒心,最后才有硕果。这种人是标准的“虽千万人吾往矣”。

2.成功的女人专心

她们专注于自己的重要目标,不左顾右盼,不拖泥带水。她们做的是举足轻重的事,而且绝不拖到最后关头草草了事。她们不是瞎忙,而是忙得有价值。

3.成功的女人会处事

她们会把自己的才华、精力、知识运用得淋漓尽致。她们一心努力做事,愿意不计心力,投注全部精神。懂得为人处世,让周围的人喜欢与自己打交道,与己方便帮助自己成功。

4.成功的女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她们不找借口,不怪别人,不发牢骚,不吐苦水。

5.成功的女人勇于做决定

她们只针对重点思考,参酌相关事实,在适当的深思熟虑后方做出决定。而且绝不拖延,立刻就做!

6.成功的女人勇于认错

犯了错就勇敢承认,着手改进,继续往下做。懂得不找理由解释,否则只是浪费时间、精力、金钱和其他的宝贵资源。

7.成功的女人自立自强

她们具备成功所需的才华和本领,而且充满自信。

8.成功的女人具备专门知识和才能

她们吸取成功必备的知识,当她们发现自己欠缺必要的资讯、知识或专业技能时,就会找有这些本领的人学习和求助。

9.成功的女人开朗乐观

她们个性乐天开朗,周围的人皆乐于为其提供协助与支持。她们永远走在前面。

10.成功的女人有热忱

她们乐在工作,还能把这份喜悦带给别人。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接近她们,乐于与她们相处或共事。

易中天:勤奋也是一种美丽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近年又出版“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2005年起在央视《百家论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而为公众所熟悉,2006年又播出《易中天品三国》,一举成为炙手可热的学者和作家。《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人录》等著作也一纸风行,使其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

养生秘籍

如果在百度上搜索“易中天”三个字,出来的网页竟然高达658万篇,这个数字足以说明,易中天的走红程度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娱乐明星。从2005年到现在的两年时间里,易中天操着那口有着浓重湖南口音的普通话,穿梭在大小媒体的聚光灯下,已经成为新型知识分子的时尚代言人。

让易中天出名的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自从他在《百家讲坛》录制了《汉代风云人物》和《易中天品三国》以来,两个系列节目的收视率居高不下,《汉代风云人物》更是位列央视十套前茅。而且他现在在《百家讲坛》栏目里已经开讲《易中天四品三国》了。

然而几年前的易中天,在接受《百家讲坛》的邀请之前,其知名度还仅限于厦门大学和他的专业学术领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是易中天名字前的一贯称谓。一次偶然的机会,《百家讲坛》的一位策划人发现了易中天,因为在电视上当别的学者都在谈论很学术的问题时,他却谈到了自己小时候吃热干面的感觉。于是,这位策划者向《百家讲坛》的制片人推荐了他。又恰逢易中天曾经写过一本《品人录》,正好对上了《百家讲坛》当时要推出的汉代风云人物这个系列。时机成熟,两边一拍即合,就这样易中天走上了《百家讲坛》的讲台。今天的易中天,让人们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恐怕当时的女孩子们听到他讲的三国,都会发出“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感慨。在网上,易中天的支持者们自称为“易粉”、“乙醚”,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易粉”和“乙醚”的行列。

很多人都说《百家讲坛》改变了易中天的人生命运,可是却很少有人想到易中天成功背后的艰辛付出,应该说是他勤奋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从1965年起,易中天高中毕业之后的10年时间里,受大环境的影响一直待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在那里当过几年中学教师,工作之余从未放弃过学习。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30岁的易中天直接考上了武汉大学的研究生。易中天选择直接考研究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当时在新疆建设兵团是高三的语文老师,那个时候恢复高考,他想,要和自己的学生走进同一个考场,要是考不上那该多丢人。于是他直接选择了考研究生。这同时也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易中天平时的勤奋,已经为他直接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学习期间易中天依然很勤奋,他的同学沈佩珍女士回忆说:“读书的时候易中天就很出色,但是老师却从不赞扬他。我问我们的教授胡国瑞老师,为什么不表扬他,他说小中那么勤奋,以后自然会有所成就,会亮出来;现在说了,别的学生便会嫉妒,对他不好。”

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易中天留校任教。在这期间易中天读到了两本书,一本是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的美学著作《美的历程》,另一本是历史学者黄仁宇的历史专著《万历十五年》。这两本不同于传统学术著作的书给易中天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这也成为易中天后来教学风格的一种范本。

1991年,在武汉大学工作了近10年后,易中天来到了厦门大学。大学是一个讲究专著和职称的地方,在此后的时间里,易中天同样承受着当时很多高级知识分子承受的压力。因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易中天把自己跟媒体的接触称为“生产自救”,靠自己的书来换钱换经费。在这个生产自救的过程中,易中天出版了《闲话中国人》、《品人录》、《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等4本“随笔体学术著作”。从这些书名可以看出,易中天的研究方向和心态渐渐发生了变化。他另辟蹊径,靠自己的学识与积累以相对有限的付出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他使学术走向了平民,同时也使自己名利双收。

可以说,易中天赋予了三国那段历史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易中天的观点是:说实话新意并不多,珠玑更少。于是他采用了以今人的视角来看古人,再用以古喻今的手法使他的讲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易中天还运用一些诙谐、时尚的语言使得他的作品兼有了一定的时代特色。记得他调侃刘备曾说:“鲁肃来讨还荆州,刘备用孔明的计策装哭。”鲁肃说:“刘使君,别哭了,我这有餐巾纸。”此外,易中天还成功地运用了一些授课技巧,比如每一集中他都要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在结尾的地方故意留个包袱、设个悬念,保证了两集之间的衔接和侧重点的过渡。所有这些都增加了他课程的吸引力,也使得听众们能集中注意力。

从几年前不为观众知晓到今天成为明星,易中天本人也像他讲的历史一样,让人们从里面品出了不太一样的味道。用易中天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大萝卜,一个学术萝卜。萝卜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草根,第二个是健康,第三个是怎么吃都行。你可以生吃,可以热吃,可以荤吃,可以素吃。而我追求的正是这样一个目标,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学术品位,大众口味。”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易中天的为人和性格,他没有文化人的自视清高,只能被称之为诚实坦率。

专家点睛

每个人都知道工作要勤奋,学习要勤奋。其实,美丽也需要勤奋。换句话说,勤奋也是一种美丽。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再升入大学,不停地奋斗,不停地学习,勤奋给人类带来了永不枯竭的灵感,也完美地塑造了人的一生。

通往成功的道路中,勤奋是最短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现在很多人都在通过各种书籍去寻找成功的技巧,而最后他们却会发现其实技巧就在自己身边,做任何事情都是要靠勤奋和执着的,只有不断地努力工作和学习,从中领悟勤奋激发出的灵感,成功的契机才会慢慢向你靠拢。

勤能补拙是良训。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自恃天分高而懒懒散散,必然导致落后和失败。勤奋是成功的前提,不付出辛劳,哪来成功的喜悦。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勤奋呢?“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这提示我们只知道需要勤奋是不够的。

首先要行动起来。因为行动是力量,唯有行动才能实现目标。一百个目标不如一次实际的行动。要成功就要有目标,更要勤奋,而实现这些就必须要行动起来。

二是要有积极的心态付出=回报,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有付出以后才能有回报,所以人一定要勤奋。太多的例子让我们知道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任何成功都是需要付出的,而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关系就像商业交易,只有付出相应的价格才能得到等值的商品。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事业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出现。”行动就意味着付出,而态度则决定了行动的积极性。要想主动地、积极地行动,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积极的心态。调整好心态,行动起来,积极地面对一切,你为此所做出的付出,就有相等的回报。

三是勤奋是一种精神。勤奋精神是需要培养的,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即使是天生的天才,也需要勤奋,古有伤仲永的典故,就是在说明这一点。天才就是勤奋,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勤奋,再勤奋。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在中国热播后,长今的成长过程给观众以很深的启迪。和今英相比长今是处于劣势的,她没有今英那么有势力的靠山,今英的家庭优势也是长今所没有的。可是长今有不屈的精神,她知道只要努力,只要勤奋,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长今都依然保持勤奋的精神,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因此,尤其是现代女性,想要出色就应该把别人逛街、睡懒觉的时间利用在学习和工作上,那么就可以和天生聪明的女人一样取得成功。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勤奋都应该是一种值得我们镌刻在心的良训。

因为勤奋,面对今天,我们要加倍珍惜,更加努力。

因为勤奋,面对明天,我们更信心百倍,豪情满怀。

张光斗:“一二三四”养生术

张光斗,著名水利科学家。1912年出生在江苏常熟,美国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工程教育家。1955年,张光斗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994年又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先后为官厅、三门峡、荆江分洪闸、新安江、丹江口、葛洲坝、小浪底、三峡、水布垭等数十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提供技术咨询,对工程枢纽布置、结构设计等提出了许多极为有益的建议,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如今,94岁的张老依然耳聪目明,反应敏捷。俗话说:“人老先老腿。”然而,这位耄耋老人至今尚未有这种感叹和抱怨,这得益于他在工作中练出的一副铁脚板。

养生秘籍

2007年春天,在这位耄耋老人献身中国水利水电事业70周年的日子,张光斗坐着轮椅来到清华大学举办的座谈会上。十几分钟的发言,恳恳切切牵挂的还是一个“水”字:水,牵系了张光斗一生的情感。

几十年来,张光斗无论负责哪一个工程,一定要去施工现场亲眼看一看。他常说:“在工程细节上1%的缺陷,可以带来100%的失败,而水利工程的失败最后导致的将是灾难与灾害。因而,水利工程师对国家和人民负有更大的责任。”有一年,为检查二江泄水闸护坦表面过水后的情况,年近80岁的他乘坐一只封闭的压气沉箱下到了二十多米深的水底,开沉箱的工人惊叹:“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年纪的人还敢往水下钻!”

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的张老先生,在生活中的养生之道非常注重心平气和,他说:“心平气和是一种祥和的状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忙乱的应该是身体和头脑,心不可以迷失,气不可以慌急。正如一个大湖,波浪起伏,水势纵横,而天上高悬一轮明月,宁静无比。如今94岁的张光斗,生活仍能自理,头脑清楚,也无大病,应该与他的这种平和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

百川归海,各由其途。在许多时候,人要修炼提高的是自己,羡慕和快意别人的上升与跌落,于进德修业无补。脚跟站定,可任风吹云动。随波而去,则不免沉浮不定。心平气和,即在不惑于此。现实生活中的张老,把保健纳入日常生活,并归纳为“一二三四健身术”:

一贯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乐为长寿之要诀,如何做到笑口常开,这虽是一个综合素质的问题,却也与知足不知足关系甚大。不知足者对名利、地位、物质享受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往往自寻烦恼,自讨无趣,损害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只有一贯知足,才能适应自然规律。人至老年更要正视现实,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乐趣。以此平和之心怡养天年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充满美好的憧憬,身心自然平衡。在晚霞中回首前尘旧梦,在星光下凝望未来异彩,安详地过渡到更为宁静的彼岸。正是“不悲镜里容颜老,且喜心中领域宽”;“有唱有吟空万念,无忧无虑乐长春”。

二目远眺,这里所说的二目远眺具有高瞻远瞩之意时下“近视眼”颇多,急功近利者大有人在,应予矫正。人生在世充满矛盾,不可能一帆风顺。如何化解矛盾,确实需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切忌势利眼,目光短浅,见小利而忘大义。能高瞻远瞩,坚定理想信念,顺应自然,则于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三餐有节,“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铨”,一日三餐少不了上了年纪可能要四餐五餐,以多餐少食为佳。不偏食,有节制,有规律,对身体有利。饱一餐,饥一顿,最容易伤胃。根据膳食科学报道:我国四大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单一食用,其吸收利用率仅为51%~70%,而混合吃可达80%~90%以上。玉米还有降低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常食花生、豆类,可使气血化生有源,气充血旺,心身健壮。食五谷杂粮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所以要延年益寿,须五谷皆食,宜清淡,勿偏食。

四季不懒保健三字经说:常运动,勤思考,既强身,又健脑。多动手,精神好……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坚持持久,定能防老。四季不懒,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如此既可保持我们祖先的勤劳美德,又能焕发青春。生命在于运动,不懒散,勿蛮干,量力行,保安全。

专家点睛

养生,对于健康人来说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病者而言,可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与传变。张老先生自创的“一二三四养生术”,就达到了调摄保养自身生命的意义,使自身体内阴阳平衡,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在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两种简单、易操作的健身方法:

健身先健脑可进行叩足三里、按百会、进服阿司匹林片三管齐下的综合治理。具体做法为每天早晨起床以后,坐在椅子上,用双手掌底叩击足三里左右各100次,作用和功效有二:一是健脑,一是松解肌腱,提高下肢活力。人的衰老先从下肢(尤其是脚和小腿)开始,提高下肢的活力对于养生具有积极意义。第二,每天临睡前,躺在枕头上闭目养神,然后用中指揉压的手法顺时针按摩百会穴100下,有健脑安神作用,既能提高睡眠质量,又能提高脑的记忆、思维功能。第三,阿司匹林药片的功效是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脑缺血,因此对于健脑养脑具有积极意义。大脑是人体司令部,健脑的意义是保证司令部运行正常,以保障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行而不会过早衰退。或者说健脑能延缓衰老。

搓耳健身中医认为,耳朵的经络与全身经络是连成一体的,中医就有扎耳针治体病的方法。所以揉搓双耳能起到按摩耳穴、疏通经络、运行气血,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作用。每天早晨起床前揉搓双耳15分钟,午休前揉搓15分钟,晚上边看电视边揉搓。平时只要有空闲,想到时就揉搓,每天至少3次。

揉搓双耳要“先捏后揉搓”

捏用两手的食指和拇指先捏左右耳轮5分钟。再用食指和拇指捏持耳垂,并反复向下牵拉,带动整个耳朵向下延伸,约5分钟。第三步是捏耳廓,食指放在耳廓内部,拇指放在耳廓外部,从耳廓上部向下部,左侧向右侧逐步捏,捏5分钟。

揉搓首先用掌心揉搓耳朵,劲可以大一些,揉搓到双耳发热为止。手掌先上下沿直线来回揉搓,然后再以耳孔为中心顺时针揉搓,再逆时针揉搓。其次是用两手掌心紧紧捂住耳朵,突然拔出10次。最后两手掌紧捂耳朵,两手四指放于脑后(枕部),用食指、中指叩击枕骨处50次。

孙中山:健康女人和书不能少

男人健康的唯一出路就是女人和书。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905年8月,孙中山创建了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他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一生为改造中国耗尽了精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

养生秘籍

一个男人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事业的成功,身体的健康更是一种成功。孙中山先生就有一句至理名言:男人健康的唯一出路就是女人和书。上个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时有位日本朋友曾问他最喜欢什么?孙中山说:我最喜欢两样,第一是书,第二是女人。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欢读书。1878年,12岁的孙中山随母亲离开故乡,到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投靠大哥孙眉。大哥把他送到当地一所学校去读书。这个学校的教师都用英语讲课,孙中山一句也听不懂。为此他跑遍了附近所有的图书馆,查阅资料,顽强地学习,终于学会了英语,并成为优等生。

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常常东奔西走,他的行囊里总装有一些新出版的书籍。他说:除了革命,我的嗜好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生活。

1896年,孙中山在英国留居一年。这一年,他每天都到大英图书馆去读书。他读书的范围很广泛,各类书刊无不引起他的兴趣。有人问:先生读书研究颇广,以何者为专攻呢?孙中山答:我所攻者乃革命的学问,凡一切学术可以助我革命之知识及能力者,我皆用以为研究的资料,以助成我的革命学。

孙中山一生爱书。他不仅是利用图书馆的典范,更是如何读书的楷模。

专家点睛

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书是什么呢?书是知识的源泉,人生的指路灯。具体来讲,书能使人明白世界,使人有正确的思想,有了思路,就有出路,有了出路,就有前途,一本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书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深谋远虑的国王却担心他死后,人民是不是也能过着幸福的日子。于是他召集了国内的有识之士,命令他们找出一个能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永世法则。

三个月后,这班学者把三本六寸厚的帛书呈给国王说:“国王陛下,天下的知识都汇集在这三本书内,只要人民读完它,就能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了。”国王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人民都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来看书。所以他再命令这班学者继续钻研。二个月后,学者们把三本书简化成一本,国王还是不满意。再一个月后,学者们把一张纸呈给国王,国王看后非常满意地说:“很好,只要我的人民都真正明白及奉行这宝贵的智慧,我相信他们一定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说完后便重重地奖赏了这班学者。原来这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书告诉我们,财富不是专属于哪些人,幸运也不会特定地给某些人,一分汗水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的收获,人生要想获得幸福和成功,就必须付出,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

书中还告诉我们:人生本来就有酸甜苦辣,没有人可以一切都顺利,但只要有好心态,不嫉妒,没有报复心,苦难都能变成快乐。

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说得好:“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烧起来,那你应当高兴,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半夜里有穷亲戚来找你,那你应当高兴,幸亏来的不是警察。要是你有一颗牙痛,那你应该高兴,幸亏不是满口都痛。朋友,照我的劝告去想吧,你的生活就会欢乐无穷了!”因此要常怀感恩心、慈爱心,有这样的心态,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一本好的书,好似一把钥匙,能改变你的命运,让你走向光明。所以,书是良师益友。

还有一个是女人。汉字结构很巧妙,“女”加“子”等于“好”,即一男一女在一起,事情就美好。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二是在家里度过,家庭是避风港、安乐窝。家庭幸福与否与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密切关系。夫妻恩爱,全家和睦,无病无灾,负性生活事件少是金钱买不到的。俗话说:“妻贤夫患少,子孝父宽心。”遇到烦心事、生气事,她会听你发牢骚,她会安慰你、鼓励你,还可以帮助你化解情绪。

泰国有一个公主是研究妇女问题的专家,她有句话讲得很精辟:男人要想得到幸福,不用什么,只要有一个爱他的妻子就够了。爱得过多不会幸福,过少也一样。

一个人要想幸福,就要有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两个人心心相印,相濡以沫。一个温馨和美的家庭、一个好的女人是上天给予男人的最好礼物。家是男人的天然美容霜、保健品和祛病药物。

人生100岁,对于男人来讲,头60岁是第一关,其中30~50岁最关键,如果这20年非常好,就能平安到老。所以说,男人四十更要铭记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男人的健康,唯一的出路就是女人和书。

前不久,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在他的《我眼里的健康人生》中也提出个人健康、家庭健康、社会健康是健康的3个层次,其中家庭健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家庭健康的核心是女性健康。教育好一个男人,只是教育好了一个人;教育好了一个女人,就是教育好了一个家庭,家和万事兴!可见女性在个人健康、家庭健康、社会健康中的重要性。

古人说:只有读书万卷,才能每临大事有静气,成就别人无法企及的大业。也有句话说得好:能闲世人所闲人,方能忙世人所忙事。这里所谓的闲事,就是读书。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平常的时光转换成了巨大享受的时刻。

读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使人的情感更细腻,举止更优雅,气质更深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非读书是不能达到的。读书为人生带来了最美妙的时光,当一个人沉浸于文学世界中时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非常喜爱读书,从书本上源源不断输向他脑海里的新知识使他看上去永远那么朝气蓬勃、热情奔放。据记载,他总是在不停地看书,连吃饭时饭桌上也摊着本书,他常会忘了喝茶吃烤面包,却不会忘记读书。

读书能补天然之不足,甚至可以铲除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矫治身体上的某些疾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会知道,东吴有位将军名叫吕蒙,自小为人家放牛,不通文字,虽因作战勇猛而受到破格提拔,却经常被同僚讥笑。后来在国君孙权的劝说督促下,用心苦读,终于成为一代名将,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读书还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法国著名作家和戏剧家弗朗索瓦·萨冈,曾满怀感激之情地回顾加缪的《反抗的人》一书对她的影响。在14岁时,萨冈亲眼目睹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夭亡,她无法原谅上帝竟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因而不再相信上帝,陷入可怕的精神危机之中。恰在这时,她读了加缪的《反抗的人》,由此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尽管没有上帝了,但是还有“人”,你不用信仰上帝,却必须信仰你自己,相信人类的天性,相信人类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她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信仰,并在日后坚定地选择了文学创作之路。

人类社会中的诸多人物以寻求真知为己任,常常沉迷于书海中乐而忘返。就像上文中的孙中山先生一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他不仅读好书,而且好问,素有“通天晓”之名。还有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1920年他在上海时,居室中堆满书刊,每天回家便埋头读书看报,他周围的湖南青年都称他为“毛夫子”。所以有人说,我们可以从文学的镜子里重新认识自己。因为文学的核心是人学,是对人和人性的悉心认识和真切体认。广泛阅读色彩斑斓的文学书籍,无疑是我们体察人性、认识自身、追求辉煌的一条捷径。

吴仪:魅力天成

人前的潇洒是用人后的艰辛劳动换来的。

吴仪,1938年11月生于湖北武汉,1962年4月入党,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1962年8月参加工作,高级工程师。从出任北京市副市长到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尤其是在领导中美贸易谈判时坚持了原则立场。2007年7月30日,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身份的吴仪入选美国《福布斯》(Forbes)杂志公布的“世界百名权威女性”排名榜,她位列第二。为此,美国媒体称她是“坚强女士”、贸易谈判桌前“少有的对手”。而那些接触过吴仪的美方官员则一致认为,她是一位“令人敬畏的”女士。

养生秘籍

在很多美国政经界人士眼里,吴仪充满神奇色彩。多年来,这位在美国人心目中颇有几分传奇色彩的中国“铁娘子”,一直站在中美经济合作和摩擦的第一线。凡是和她谈判过的人,都对她充满敬畏。

前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认为:吴仪是一个非常讲求原则,却保持灵活性的人。

美国前商务部长埃文斯认为:吴仪总是面带微笑,但是她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工程师一样缜密的思维能力。

前美国驻华大使则强调吴仪是一位气质优雅、吸引人的女性。

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说:吴仪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力量,强硬、睿智而不失灵活。他更愿意把吴仪形容为“魅力天成”。

了解吴仪的人都说,吴仪“很会修理傲慢的美国人”。而吴仪说:“我一出国,爱国主义感情就尤为强烈,祖国在我心中特别神圣。我忠于我的祖国。”

1991年底,参加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中方代表团团长突然生病,这个沉重的担子瞬间落到吴仪身上。这时的吴仪刚刚调到外经贸部不足4个月,副部长的椅子尚未坐热,便临危受命,匆忙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这是一次棘手而艰苦的征程。一方面,美国人仗着财大气粗,时不时要表现他们霸权主义的态度;另一方面,中国要坚持改革开放,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向国际惯例靠拢,而这势必会影响一些部门的利益,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在当时中国还有许多人对此不理解。

谈判开始后,双方刚一落座美国人就想给吴仪来个下马威,其开场白便显现出来者不善:“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面对对方的无理,吴仪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我们是在和强盗谈判,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针锋相对的回答令对方愣了一下,同时对手马上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女人不简单。

解决大问题需要大智慧,大智慧来自大自信。吴仪是在历次谈判和对话中都敢向美方的无理要求说“不”的人。

1995年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曾安排了一场外经贸部长吴仪的答记者问,面对数不清的麦克风、录音机和闪光灯,她侃侃而谈。当记者招待会接近尾声时,突然一位外国记者站起来,手里拿着几张盗版的光盘,以此作为证据,责难中国并没有认真地保护知识产权。会场的空气紧张起来,只见吴仪从容地回答:“感谢你为我们提供了线索,请把这些VCD交给我,我们将据此查办。”然后她不失时机地再次表示了中国政府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决心。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家为吴仪的应变能力从心里叫好。

在一些美国政经界官员眼中,吴仪充满神秘色彩。“强硬、睿智而不失灵活”是吴仪给美国人留下的基本印象。

然而和吴仪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都知道她的口头禅:吴仪自称“小女子”,她常说的话是:“小女子豁出去了”、“小女子有泪不轻弹”、“小女子不在乎这个”、“小女子受命于危难之中”、“从男人堆里干出来的小女子”。

人们对这位自称“小女子”的副总理最关心的焦点之一,就是她一直保持独身。政治的险山恶水,对男性来说都不容易生存,更何况是女性。而且中国女性一般需承担家务,这就形成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巨大冲突,所以选择公众生活的女性,一定要牺牲家庭,吴仪也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吴仪始终没有遇到一个让她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她说:“我不是独身主义者,只是生活没有赋予我这个机会。我没有谈过恋爱,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闯进我的生活。”

年轻的时候,吴仪喜爱充满革命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苏联文学。《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娅的道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是她百看不厌的书。一本《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不仅使她毅然选择了石油专业,而且在她心中留下了像特曼诺夫那样的白马王子。后来她说:“可能我把生活过于理想化了,其实白马王子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就这样,年轻时过于理想化的爱情观和繁忙的工作,令吴仪一直没有寻找到爱情的温馨港湾。面对“人言可畏”,吴仪常常是潇洒地一笑置之。她用美声唱法处理的《潇洒走一回》,至今仍被采访过她的记者津津乐道。她还说:“人前的潇洒是用人后的艰辛劳动换来的。”作为政治家和专业人士,她用艰辛的劳动换来了人们的尊敬。作为女人,她亦被人风趣地形容为“老少咸宜”的偶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苏轼的这首《定风波》中吴仪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专家点睛

的确,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带给了女性更多的机会,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多的挑战与压力。在职场中,她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与男性同样的机会与成功。吴仪作为政界的杰出女性成为世界职业女性的成功典范,在其他行业也有一些成功的女性拥有令人叹止的事业、精致的生活,这些成功都取决于她们的智慧、知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同时,生活的精彩需要爱心与修养的精心呵护。

社会生活形态的改变,使传统上以家庭生活为核心的妇女朋友们,开始将生活中的大量时间投入在职场。于是社会角色的多重化变成一个令人不可忽视的问题,而相对衍生出来的现象就是上班族女性的生活压力管理与身心调适障碍。如何能做个快乐、充实、不忙乱疲累的现代上班女性,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了。

上班族女性所面临的困扰,可以分为下列几项:

时间永远不够用。赶时间上班,赶时间买菜、做饭,还得腾时间与子女互动和与家人联络感情,永远觉得没有时间休息。一遇假日,只想什么事都不去做好好睡一整天。但洗床单、采购生活必需品、小孩上才艺班等任务又在等着,“一支蜡烛两头烧”,真是贴切的现实写照。

生活重心失序。事业女强人与贤妻良母、好媳妇都是女人追求的目标,但每过一阵子就会碰上它们彼此相冲突。譬如赶工作业绩进度与全家出外郊游街若是在同一天,此时就会矛盾不已,做这类决定所耗费的心力足以让身心俱疲。

自我模糊化。柴、米、油、盐、酱、醋、茶、业绩、报表、拟计划,年轻时向往的真的是这些吗?如果发觉自己常对一切不满意,烦躁气恼不已,常做事冲动,自己也不知人生所为何事,那可就不是小问题了。

身体莫名不对劲。心悸、头痛、脖子紧、失眠、胡思乱想、胸口闷紧、手脚麻酸、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知该看什么医师时,身心压力症候群已找上你了。

针对上班族妇女的身心压力调适,有几点通用而易行的原则:

做个“足够好”的现代女性。“足够好”指的是已尽心尽力了,不论状况变得如何,记得提醒自己,我已足够好了(Goodenough)。接受自己且满足是心理治疗的最重要原则。记得这个原则,并时时提醒自己,追求是无止境的,为何要在追求过程中空虚而痛苦呢?

一段时间内只扮演一种角色。角色的多重化是职业妇女的一大特征,但只有清楚地分割及定位,才能做好事情。上班时不要想着买什么菜,回家后就把工作暂时放一旁。有效率的生活必须明确而单纯才办得到,而效率是职业妇女的必备条件之一。时时提醒自己,一个时间只扮演一种角色。

多一点时间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特性及喜恶很重要,相信许多人被问及:“你是怎样一个人?”时能自信且不带迟疑说出来的人并不太多。请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若没有自我的认识及追求,人生将逐渐失去色彩。

有问题找人倾吐与分担。没有人没有困扰,生而为人皆有烦恼。只要告诉丈夫、家人、同事,甚或心理医师,被了解本身就是一项强而有力的支持。不要不好意思,掩饰不代表坚强,真正的坚强来自于满足和快乐。

女性朋友放轻松的原则有:

1.设定自我合理的人生目标及节奏。

2.做个单一时间内“单纯”的角色,千万不要“轧角色”,否则保证忙不过来。

3.对自己好一点。别虐待自己、太苛求自己,每天给自己一个“小恩惠”,日子才能过得长久!

4.一定要有管道可以倾倒情绪垃圾,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支持,孤单是很危险的。

5.随时注意自己的健康,好好照顾自己。别忘了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好的心情。

轻松的原则每个人可以不同,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这是健康和快乐的本钱,有好的基础,就不怕身心出问题了。

现代上班族女性承受着无比的压力,但只要应付得宜也是幸运的,因为她们有丰富的生活角色及满足感。

如若你能按照以上原则生活,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优雅、文明、美丽的女性!

撒切尔:“铁娘子”是如何炼成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可以跌倒,但绝不能因此而趴下。——玛格丽特·撒切尔

玛格丽特·撒切尔,英国前首相,1925年10月13日出生在英国,毕业于牛津大学化学系。她三次连任首相,开创了英国政治历史的先例,她的一系列主张被称之为“撒切尔主义”。她对曾因墨守成规而停滞不前的英国的发展和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著名政治家,并以“铁娘子”而闻名于世。中国人对她尤其感到亲切,因为是她代表英国政府发表中英联合声明将香港的一切主权交回中国。撒切尔夫人以着装端庄优雅著称,在20世纪80年代被人们视为时尚偶像。她的一生精彩而又传奇,南非前总理约翰沃斯特如此评价撒切尔夫人:“她有着一位具有魅力的女士的一切女性特点,同时又有着一个男子汉的坚强和勇气。”

养生秘籍

时年70多岁的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仍然喜欢穿蓝色衣裙,她双目炯炯、神采奕奕、步履轻快,风韵不减当年,全然不像一位如此高龄的老妇。一直以来撒切尔夫人的美好形象,同她的政绩一样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好感。她十分注重服饰、美容,讲究科学养生,坚持体育锻炼,这些应该与她早年在牛津大学时所获得的渊博知识和青年时代酷爱体育运动有关。

撒切尔夫人的生活数十年如一日恪守规律。她饮食很有节制,通常早上6点半起床,洗漱看报后便用早餐。早餐很简单,一杯咖啡一杯橘子水,主食只吃一片涂有果酱的面包。中晚餐除了面包等主食之外,菜肴多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新鲜蔬菜是必不可少的。她很注意控制体重,力求做到胖瘦适度,绝不饱食。她担任英国首相期间,要经常出席各种菜肴丰盛的国宴,为了外交应酬,只得比平时多吃一些东西,但回到家中,就一定要少吃一顿饭,或者仅仅喝一点果汁。在冬天,早上她会服一片维生素C,以利软化血管。晚上和丈夫一起看电视时,时而会喝一杯苏格兰威士忌。每逢周六,饮食则比较放松些。

撒切尔夫人非常注重着装,对服装也很有研究。她从政期间,每年都在唐宁街官邸接见一些知名度高的服饰设计师。她和他们促膝交谈,探讨时装流行趋势,衣料的更新换代,款式的演绎流变等,时而还谈首饰的流行品味。有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她公开讲:“我戴的耳环、项链并不全都是真的,也有仿金或人造宝石制品。但只要工艺精湛、制作考究,我一样喜欢。”她很喜欢蓝色,衣料大都是高档的,多数衣服是定做的。商店老板称她是位难以“对付”的顾客,因为她对衣料、剪裁、缝制、纽扣及配饰等都很内行。说她是位职业裁缝也不为过。

在美容方面,她亦精于理论,勤于实践。她的发型多年一贯制,完全适应她的面容和头型。进入老年后脱发很少,大约每三个月染一次发,始终保持黄棕色,每周请美发师做一次发型。人们很欣赏她那优美的发型,其发型与她头部形状及面容呈现出一种十分协调与和谐的美。为了保持发型,她经常梳头,而经常梳头又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供血状态。她很注意保养肌肤,从不乱用面霜。经常吃水果、蔬菜,多饮水,保持皮肤含有足够水分。每晚自行按摩,保证睡眠充足,所以时届老年却皱纹甚少。她精力充沛,面色红润,少施粉黛。只涂淡妆,粉彩接近自身肤色,显得纯真自然。

专家点睛

俗话说:“云想衣裳花想容。”现代职业女性对着装的要求更高了,在社交场合,得体的穿着不仅可以显得更加美丽,还可以体现出一个现代女性良好的修养和独到的品位。在这里也给女性朋友提供了一个着装参考标准。

职业女性着装四讲究:

整洁平整。服装并非一定要高档华贵,但必须保持清洁,并熨烫平整,穿起来就能大方得体,显得精神焕发。整洁并不完全是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这是良好仪态的第一要务。

色彩技巧。不同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如深色或冷色调的服装能让人产生视觉上的收缩感,显得庄重严肃;而浅色或暖色调的服装会有扩张感,使人显得轻松活泼。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选择不同的色彩。

配套齐全。除了主题服装之外,鞋袜手套等的搭配也要多加考究。如袜子以透明近似肤色或与服装颜色协调为好,带有大花纹的袜子不能登大雅之堂。正式、庄重的场合不宜穿凉鞋或靴子,黑色皮鞋使用最广且可以和任何服装搭配。

饰物点缀。巧妙地佩戴饰品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佩戴的饰品不宜过多,否则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将对方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配饰上,反而减少了对你自身的关注。佩戴饰物时,应尽量选择同一色系。佩戴饰品最关键的就是要与你的整体服饰搭配统一起来。

总之,穿衣是“形象工程”的大事。西方的服装设计大师认为:“服装不能造出完人,但是第一印象的80%来自于着装。”看来,大家都不能掉以轻心哦!

对服饰的良好感觉是慢慢累积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别太相信感觉,试穿一下才知道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购衣经验,看到一件令人心动的衣服便迫不及待地买下,生怕被别人捷足先登。但结果往往是疯狂的占有欲让自己吃亏,由于没有试穿,尽管款式、颜色、面料和剪裁都非常理想,但就是有些地方不合适,看上去好像错穿了别人的衣服。买了这种不合适、不舒适的衣服,最终只有送人或打入冷宫。因此,结账之前的试穿是十分必要的。

巧算“投资回报率”

一件衣服的“投资回报率”是与其穿着频率高低、时间长短及与其他衣服的搭配度的高低成正比的。例如,一套300元的时髦裙子,如果穿过一季就因不再流行而不穿的话。就算每周穿一次,一季共穿了12次,那么穿一次的成本是25元。而一件1000元的精致裙装能穿3年,每年穿12次的话,一共可以穿36次穿一次的成本是21元。虽然两件衣服每一次穿着的成本相差不了多少,但是千元与几百元服装每次穿着效果的差别是不言而喻的。显然,后者的投资回报率要高于前者。

慎选吸引你的服饰

一般而言,每个人期望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都有一定的差距,而期望中自己的理想形象落实到服装上,就使那些可能并不实用但很吸引你的衣服代表了你的审美意向和品位。但是吸引自己的衣服有时并不适合自己。所以要学会分辨两者的不同,能够理性地放弃不适合自己的服装。

关注流行,提高审美能力

没有人生来就特别会穿衣服,看看那些满世界飞来飞去的知名造型师、设计师就知道了,为了得到第一手的流行资讯,他们甚至会自费到欧洲体验第一时间的流行风尚。不是专业人士的我们不能因为做不到以上这些就放弃对时尚的关注。选择几份喜欢的报纸和杂志,定期阅览,不断刷新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判断力,时间长了品位自会不同。另外,现在也有很多专业的造型设计室可为你提供不错的建议。

职业妇女的衣着对于升迁、晋级有莫大的影响。前面已经提过,服装是一种无言的自我表现,它能左右别人对你的观感。如果两个能力相当的女性在争取一个较高的职位时,老板很可能在难以决定之下,把机会留给衣着考究的那一位。要是这个职位是主管的话,那么服装的因素就更重要了,因为女主管无论对外对内都需要有个“架势”,而这个架势几乎是由服装来衬托的。如果你不信,只要到某个大公司去看一看,你将很容易从她们的衣着中,区别出谁大概是职员,谁是主管,而且几乎都错不到哪儿去。这究竟是职位影响衣着,还是衣着影响职位,其间关系十分微妙。如果你不想一辈子当个低级职员的话,请现在就开始注重衣着吧!

小布什:保健医生新处方

每个人生命长短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个人对疾病的预防。

乔治·沃克·布什(GeorgeWalkerBush,习称小布什)1946年7月6日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他的祖父是华尔街一位富有的银行家,曾是共和党参议员。其父为美国第51届总统乔治·布什。他1968年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68年至1973年在得克萨斯国民警卫队空军担任战斗机飞行员,1975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1年1月,小布什就任第43任(第54届)美国总统,2004年11月3日竞选连任获胜,并于2005年1月20日就任第55届美国总统。他是继美国第六任总统亚当斯之后第二位踏着父亲的足印入主白宫的总统。

养生秘籍

对美国人来说,总统小布什堪称运动健身的楷模。小布什特别喜欢跑步,简直可以说是酷爱,他几乎每天都至少要跑3英里(4.8公里),每英里用8分钟完成。2003年6月他曾患上了膝痛,被医生勒令停跑,然而“禁令”一解除,他就坐不住了。2007年夏天在得州克劳福德农场度假时,他甚至成立了一个“100度俱乐部”,就是每年要在华氏100度(38摄氏度)的气温下,顶着太阳进行4.9公里的跑步活动,小布什自己理所应当地成为领队。

年近60的小布什能拥有健康的身体与担任其私人保健医生的美国知名预防医学大师——肯尼思·库珀分不开。库珀认为,每个人生命长短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个人对疾病的预防。他根据自己30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7条健身的观点:

1.适度锻炼大运动量的健身运动有可能会慢慢损伤你的身体。比如每周跑步超过15英里就有些过量了。建议每周锻炼4至5次,每次30分钟。

2.疾走健身库珀认为疾走(每英里12分钟)是一项不错的健身方式,它的效果不比慢跑(每英里9分钟)差,而且还免除了跑步对膝关节的损伤。

3.见缝插针不一定非要在体育场馆里锻炼30分钟,零散时间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比如每天散步10分钟,洗车10分钟,做家务10分钟,一样有效果。

4.交替锻炼今天骑自行车,明天慢跑,或者跑步时速度时快时慢,如此交替运动能增强对心脏的锻炼。

5.不以体重论健康勤于健身的胖子比坐着不动的瘦子要健康得多。

6.多管齐下健身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非常必要,但并非万能,平时还要注意饮食,戒烟去毒(品),控制饮酒,精神不要过于紧张。

7.从娃娃抓起父母要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养成健身好习惯。可鼓励孩子步行或骑车上学,放学后要督促他们做一些户外运动,并把孩子的快餐食品限制在最低限度。

1992年,小布什参加了休斯敦马拉松赛,当时他父亲在总统大选中刚败给克林顿两个月,小布什显然有意通过参加马拉松比赛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希望有朝一日子承父业。他以3小时44分这个不错的成绩跑完了全程。不久以后,他在政治生活中也跑到了最前面。他说:“从政和跑步拼的都是毅力”。

不久前,库珀医生又给布什总统开了一个健康处方,那就是要与夫人多相聚、共进晚餐,还要手拉手、多走走,这样才能令夫妻感情好、误解少。

专家点睛

生活中不少人都会说,我们忙,没有时间。可是我们再忙能忙过国家总统吗?小布什总统每天都能遵照保健医生的健康处方与夫人话聊两个小时。

我们中国有句人人皆知的古语:“妻贤夫安宁,家和万事兴。”家是什么?家是沙漠里的绿洲,风浪中的港湾;家是人生的驿站,生活的爱窝;家还是夫妻间悄悄的心理诊所。漫漫人生路,没有什么是比家更温暖的去处了。家庭的地位太重要了,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健康了,社会才能健康;家庭幸福了,社会才能幸福;家庭安定了,社会才能稳定。

所谓健康,包括个人健康、家庭健康和社会健康,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健康。因为家庭健康承上启下、关系重大。家庭健康不仅是个人身心安宁、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源泉,而且还是社会健康的基石和保证。

现实中要做到家庭和睦、夫妻恩爱、敬老爱幼、其乐融融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小布什采用了他的保健医生的“处方”。而我国卫生部的首席健康专家洪昭光,也给大家开了一个亲近三“宝”的处方:

一宝:话聊

话聊是谈心、交流和沟通,不是肿瘤医院的“化疗”。话聊的威力很大,几乎家中一切矛盾、隔阂、误解、猜疑都可借此消除,它可以使家庭成员亲密无间,感到无比幸福。

健康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影响是非常巨大的。1984年一次全国性的调查表明:妻子劝丈夫戒烟的威力是父亲加母亲联合力量的两倍之多,仅次于因病戒烟。另外心理学研究证明:在人生四十余种“生活事件”中,“中年丧偶”的打击力度高居榜首,高达100分,远远超过“入狱”(73分),由此也可见家庭的重要性。

美国总统白宫保健医生给小布什开的处方有点像我们的“养心八珍汤”:①一个星期夫妻最少相处15小时;②每天夫妻应相处2小时,还要包括一次共进晚餐或午餐。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和褚琴,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磕磕绊绊、争争吵吵一路走来,人物刻画和心理描写的真实感人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共鸣。的确,现实中许许多多的夫妻都是在这样那样的争吵中、碰撞中、磨合中走过来的。每个家庭都会有矛盾,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交流才产生矛盾,矛盾越来越大,误解随之产生。夫妻每天晚上牵手共同散步,走走聊聊,很能增进互相之间的理解。

看来话聊真奇妙:一聊双方误解消,二聊大家心情好,三聊能治血压高,肿瘤糖尿都见效。话聊舒解郁闷气,话聊提高抵抗力。天天话聊三四起,家家快乐甜如蜜。

二宝:牵手

皮肤的接触能产生明显的心理和生理效应,儿童、婴儿有明显的“皮肤饥渴”,爱抚和按摩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益处。成人也同样,成人的感情也需要皮肤接触。有些地方把结婚形容为“牵手”,可谓一语言中婚姻的真谛。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外国夫妇或者是从国外回来的夫妻散步时会手牵手,而我们国内大多数夫妻散步时都相距半米到一米,多是男的在前边走,女的在后边紧跟。其实我们应该提倡牵手。夫妻牵手太正常了,你看美国总统小布什和夫人外出时总是手牵手的。

家庭矛盾有多少根本的利害冲突呢?许多家庭琐事的烦恼一经夫妻牵手,就都烟消云散了。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牵手”。

三宝:爱窝

从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上讲,甜蜜的爱窝是家庭健康的重要法宝。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纯真的感情之一,要把爱人当情人对待。许多研究表明,沐浴在爱河里的人们,他们机体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内脏功能、免疫调节都处于最佳状态。他们不仅精力充沛、神清气爽,而且连皮肤都显得细腻滋润,头发光泽柔软,各种疾病发病率很低,心情愉快,血压下降,连伤口都愈合得快。

人体健康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家庭健康也有内因和外因。人体的内因是父母遗传的基因,家庭的内因是婚姻的恋爱择偶;人体的外因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家庭的外因是双方夫妻的相濡以沫、共同细心呵护。

总体说来,人体健康的60%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家庭健康几乎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