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至上的18个硬道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17:07:35

点击下载

作者:张文开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做人至上的18个硬道理

做人至上的18个硬道理试读:

前言

做人是一生的修炼。只要我们看看那些在社会上功德圆满、路路皆通的人,就知道他们都是有着大城府、大机智和大心胸的人,都是在做人方面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我们在评价这种人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高!实在是高!”一个“高”字蕴藉了多少做人至高无上的硬道理和大聪明!他们之所以能达到如此至高无上和完美无憾的境地,就因为他们一生都在恪守着一种既能善始亦能善终、既能韬晦亦能精进的做人之道!这个道,不止是一种不可违拗的方法,一种必须因循的规则,一种人人皆法的标准,也更是一种“可道而且非常道”的硬道理!谁违背了这些硬道理,谁就要自冒做人的风险,自陷走路的泥淖!这里所谓的“硬道理”,不啻为一种“铁”的规则,一种不可抗拒的逻辑。其中有些硬道理大而无形,或隐于社会、遁于人心,或当时似愚,经年为智。得此道者,便可活得从容,活得坦荡,活得一路顺风,一生顺意。

例如,你与人打交道,总是太急近功利,什么都想得,什么都想贪,根本不知道“退而进”、“藏而露”、“后而先”之道,最后就会把你累得喘不过气来。相比之下,有些成大事者,如魏征、曾国藩等都深知上述之道,所以在各种大小诱惑面前却能持有平常心,并让自己进入“空与无”的做人之境,终于成就自己一生的大计划和大事业。看一看媒体上常见的一些贪利者。最后都被自己打败,正是因为把上述做人的硬道理抛到九霄云外,而成为一个个“葛朗台式”的人物了。

再如,你与人相处,总想争强好胜,动辄发怒,与人争高论低,试图在气势上压扁别人,这种逞一时之能,贪一时之得究竟会有多少好处呢?通俗地讲,凡图一时之快者,大多是莽汉——他们不是求做人之妙道,而是处处摆谱的心态在膨胀。看一看《菜根谭》,就会发现不争之妙,其实可获最大之益。凡能以“不争之法”行世者,肯定会减少许多“恶心事”。此可谓做人硬道理之一种。

在此,仅举个别现象,更多的“做人硬道理”则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中,它们是最有说服力的成功经验,可给你带来全新的视野。

请记住:做人不得此硬道理者,只能做憋屈事,只能做窝囊人。一、只有小聪明,绝对无法超人一等

大小聪明,皆可谓聪明;真假聪明,也皆可谓聪明,但用之不同,结果会天壤之别。有些人以为聪明绝顶,没有任何对手,其实最容易失败者,正是此类人。真聪明者往往让人不知其聪明,而以最大限度地做成大事为要。聪明过度,自己吃苦头“聪明”一词,人人喜欢,但常可见有些人自以为是,让自己的“聪明”过了头,反而遭致大麻烦。此可谓“过度聪明”的后果。真正善做人者,总能控制好“聪明”之度,防止因不慎而让自己处于一种“窒息”的状态之中。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起初曹操很重用他,杨修却不安分起来,起先还是耍耍小聪明,如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酪,曹操吃了一些,就又盖好,并在盖上写了一个“合”字,大家都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杨修见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并说:“这‘合’字是叫人各吃一口啊,有什么可怀疑的!”

还有一次,建造相府,才造好大门的构架,曹操亲来察看了一下,没说话,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一见,就令工人把门造窄。别人问为什么,他说门中加个“活”字不是“阔”吗,丞相是嫌门太大了。

总之,杨修其人,有个毛病就是不看场合,不分析别人的好恶,只管卖弄自己的小聪明。当然,光是这些也还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谁想他后来竟渐渐地搅和到曹操的家事里去了。

在封建时代,统治者为自己选择接班人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而那些有希望接班者,也不管是兄弟还是叔侄,简直都红了眼,所以这种斗争往往是最凶残、最激烈的。但是,杨修却偏偏要不识时务地挤到这场危险的赌博里去,而且还忘不了时时地卖弄自己的小聪明。

曹操的长子曹丕、三子曹植,都是曹操选择继承人的对象。曹植能诗赋,善应对,很得曹操欢心。曹操想立他为太子。曹丕知道后,就秘密地请歌长(官名)吴质到府中来商议对策,但害怕曹操知道,就把吴质藏在大竹片箱内抬进府来,对外只说抬的是绸缎布匹。这事被杨修察觉,他不加思考,就直接去向曹操报告,于是曹操派人到曹丕府前盘查。曹丕闻知后十分惊慌,赶紧派人报告吴质,并请他快想办法。吴质听后很冷静,让来人转告曹丕说:“没关系,明天你只要用大竹片箱装上绸缎布匹抬进府里去就行了。”结果可想而知,曹操因此怀疑是杨修帮助曹植来陷害曹丕,十分气愤,就更讨厌杨修了。

还有,曹操经常要试探曹丕、曹植的才干,每每拿军国大事来征询他们的意见,杨修就替曹植写了十多条答案,曹操一有问题,曹植就根据条文来回答,因为杨修是相府主簿,深知军国内情,曹植按他写的回答当然事事中的,曹操心中难免又产生怀疑。后来,曹丕买通曹植的随从,把杨修写的答案呈送给曹操,曹操气得两眼冒火,愤愤地说:“匹夫安敢欺我耶!”

又有一次,曹操让曹丕、曹植出邺城的城门,却又暗地里告诉门官不要放他们出去。曹丕第一个碰了钉子,只好乖乖回去,曹植闻知后,又向他的智囊杨修问计,杨修干脆告诉他:“你是奉魏王之命出城的,谁敢拦阻,杀掉就行了。”曹植领计而去,果然杀了门官,走出城去,曹操知道以后,先是惊奇,后来得知事情真相,愈加气恼,于是开始找岔子要除掉这个不知趣的家伙了。

最后机会果然来了,建安24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他的大将黄忠杀死了曹操的爱将夏侯渊,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来和刘备决战,但战事不利,要前进害怕刘备,要撤退又怕被人耻笑。一天晚上,护军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就顺便说了:“鸡肋”,杨修听到以后,便又耍起自己的小聪明来,居然不等上级命令,只管教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知道以后,他竟说:“魏王传下的口令是‘鸡肋’,可鸡肋这玩艺儿,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正和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才先准备起来,免得临时慌乱。”曹操一听,差点把脑血管气炸,大怒道:“匹夫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于是喝令刀斧手,推出斩首,并把首级悬挂在辕门之外,以为不听军令者戒。

虽然曹操事后不久果真退了兵,但平心而论,杨修之死也确实罪有应得。试想两军对垒,是何等重大之事,怎么能根据一句口令,就卖弄自己的小聪明,随便行动呢?无论有没有前面所说的那些芥蒂,单这一点也足以说明杨修其人是恃才傲物,我行我素,只相信自己,不考虑事情后果的。杨修的办事为人,确实值得考虑,我们只应把他作为前车之鉴,切不可把他当成聪明的楷模。

世上有真聪明与假聪明之分。可惜的是有些人属于假聪明,却并不自知,其结果可想而知。不要让人人都知道你的聪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些人可能喜欢平淡从容,有些人可能喜欢锋芒毕露。我们会发现踏踏实实的人很容易与人共处,而锋芒毕露的人则没有什么太好的人缘。人缘可不是小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社交的成败。因此要学会控制住你的聪明。

罗斯福在白宫的时候承认,如果他的判断百分之七十五是对的,行事便可以达到最高的期望。

如果像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的上限是这个百分比,你和我又该当如何?

如果你能够确定自己的判断有百分之五十五是对的,便可以到华尔街去日进斗金。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有百分之五十五是对的,又怎能指责别人常常犯错呢?

你可以利用眼神、音调或是手势来指责别人的错误,这和言辞表达一样有力——但是假如你指出对方的错误时,对方会因此同意你的观点吗?绝不会的!因为你已经伤害了他们的智力、荣誉和自尊,这只会造成反击,而不是改变观点。也许你会用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理论反驳,但还是没有用,因为你早已伤了他们的感情了。

千万不要开始就宣称:“我要证明什么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看法。”这实在是个挑战,无疑会引起反感,爆发一场冲突。在这种状态下,想改变对方观点根本不可能。所以,为什么要弄巧成拙?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呢?

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任何人知道。要不着痕迹,很技巧地去做。就像诗人波普所说的:“你在教人的时候,要让人觉得你像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好像被人遗忘一样。”

300多年以前,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

契斯特菲尔爵士也告诉儿子:“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

苏格拉底一再告诉门徒:“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什么。”

做人一定不能在真正聪明的人面前摆弄小聪明,否则就会令人生厌,给人造成不快,更主要的是极容易把自己逼上绝路。做人最高之道:“心知肚明”

有的事不要弄得太明白,只要大家心知肚明。事情说得太白,反而会伤和气,或太无聊。即使对方不大清楚,他也会因不理解而推崇备至。懂得此术,百难可解。

1978年,日本防卫厅长官山下元利访美时,与国防部长布朗大谈日本受到苏联的威胁。日本外务省却说,日本驻美大使发回的电报,没有“威胁”这个字眼。山下元利在会见日本记者时再度指出,外务省在说谎。双方的争执,各有立场,各有所依,外务省怕开罪苏联,防卫厅则一再强调威胁的事实。

对于外务省与防卫厅的纠纷,首相大平正芳所持的态度,就是装聋作哑,一笑置之,绝不谈谁是谁非。大平两面光的做法,是一种“心知肚明”的做人艺术,所以深获各界的赞赏。

再如夫妻之间,也要深谙“心知肚明”的做人之道才能保持和美。可以设想一下:丈夫不停地抽烟,烟缸里已经有一大堆烟蒂了——大部分还在冒烟。妻子见了,惊呼:“天啦!难道你找不到更好的自杀方式么?”

妻子出于对丈夫的深切关怀,非常恼恨丈夫抽烟,把抽烟比作“自杀”,用语异常辛辣。作为男子汉的丈夫,虽然自知不对,但对于这样的挖苦,却是忍无可忍。如果直接反击,那也只有伤和气了。此时,不妨装作没有听明白:“亲爱的,我正在抽烟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大丈夫也因为幽默了一次,心理获得了平衡而消了怒气,妻子已经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已不太在乎丈夫听到没有,因此也不再言语。

上帝造人时未曾许诺,聪明的男人不会糊涂。夫妻之间应多几分开诚布公的谈话,少几许胡思乱想的猜忌;多一点容忍与谅解,少一些求全与责备。真正会相处的夫妻都是在大事面前“难得糊涂”,而在小事面前往往大智若愚。

一个会做人的人,一定要心里明白,外表糊涂,因为不必要的纷争有很多都是意气之争,芝麻绿豆的小事有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尴尬万状。许多人自然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观战,也有想在相争之中坐收渔利。你不可也不必为此偏袒任何一方,大可装聋作哑,一笑置之。自己明白比别人明白更重要

从智谋学的意义上,我们也许可以说,雍正的很多作为都是力戒让人聪明过头,反而自食苦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中央集权,稳固他的统治地位,并为以后推行新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雍正同众兄弟的激烈争斗中,雍正稳扎稳打,逐步控制了主动权。特别是在打击允誐一事上,更能见出雍正辛辣高明的心智。

雍正即位之初,允集团外围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即皇十子敦郡王允我。

雍正即位前的康熙五十七年,康熙帝为了树立皇帝的权威,以原有八旗都统副都统“起家微贱、专意循庇、耽于安逸、旷废公务”为由,指定皇子淳郡王允佑接管了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指定十皇子敦郡王允誐接管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指定十二皇子贝子允祧接管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

康熙帝派皇子管理旗务,兼任都统,意在削弱王公大权,使八旗军权进一步直属皇帝统辖。

然而雍正即位后,却无法再允许这种局面继续存在。因为允□、允祧、允誐是受康熙之命接管旗务,又与雍正是兄弟辈份,如长期任其延续,必然会被认为是新的旗主。特别是在康熙去世前,允祧又接管了镶黄旗满洲都统一职。这样一来,原来属于皇帝的镶黄、正黄、正白这正三旗,就成了允誐诸兄弟的天下。显然这对雍正的皇权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那么雍正是如何削弱他们的权力的呢?

早在雍正称帝前,允誐就依附允而与雍正对立,危险性很大。因此在雍正即位之后,允誐就自然而然、首当其冲地被列为打击对象了。雍正即位十天后,开始着手全面撤换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都统,并命自己的亲信马尔萨、伊都善等人分别接管了正黄旗事务。这样,允誐就被孤立起来了。此后,喀尔喀蒙古首领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进京拜谒康熙灵柩,一病不起,死在北京。雍正巧好借此时机命允誐护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灵龛回喀尔喀(今外蒙古一地区),以将他与允等人分开。

当时允誐不愿意离京,先是以没有力量准备马匹行李为借口来进行推托,等到出发以后,走到张家口就不肯再走,就在那里住了下来。得知此讯,雍正向当地的领兵总官许国柱下了一道密旨,要许国柱不要给他一点体面,若他下边人稍有不妥,即可一面将其锁拿,一面上表奏闻。并反复交代务必给他找出几件事情来,不可以徇一点儿情面。

在雍正的授意下,张家口领兵总官许国柱不久奏报:允誐属下旗人庄儿、王国宾“骚扰地方,拦看妇女,辱官打兵”,已经锁拿看守。并奏报说:允誐奉旨派往蒙古,不肯前往,竟在张家口居住。

雍正借此机会给允出难题,命令他议奏处理。允提出,立即给允誐下令催促继续前进,并处罚与允誐同行而对逗留张家口不加劝阻的长史额尔金。雍正对允处分允誐的建议非常不满。他说:允誐既不肯前行,何必非让他去!额尔金的话他根本就不会听,处分额尔金又有何用?

很明显,雍正这是故意将允的军。假如允处理不当,袒护允誐的话,雍正恰好借此将允一并治罪。因此,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允只好奏请革去允誐的郡王爵位,抄没其家产,并交由宗人府永远监禁。

雍正随即同意了允的奏请,将允誐调回京师,革去其王爵,永远监禁;此后又派人抄没他的家产,结果竟查出金银60多万两,此外房屋器皿尚不计算在内——这就是说,此前允誐离京时声称无钱买马原本就是一种托辞,是故意在同雍正对抗的。

综上所述,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雍正这步借刀杀人棋走得多妙。

首先,他没有直接打击允誐,而是借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死在京师一事,命令允誐护送灵龛去蒙古,这样一来允誐虽被发难调离了京师,却让旁人拿不住雍正对他发难的把柄。然后,雍正才开始寻找允誐的罪证。当罪证拿到手后,他又把这个“球儿”踢给了允,以借允之口惩治允誐——也就是说,假如允袒护允誐,必然也会招致雍正的打击;而在另一个方面,假如允提议惩治允誐,雍正不但会立即同意允的主张,同时还会让旁人认为允誐的获罪是允一手造成引起的——因此,当时的允处境肯定进退两难非常尴尬,正应了一句老话:“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另外,雍正之所以狠治允誐,还有他的别有用心之处。因为允誐不是允□、允禵集团的核心人物,对他严厉惩治非但不会引起事端,而且还能起到杀鸡儆猴的震慑作用。

从处理允誐等人的事件上来看,雍正并没有采取一味打击的策略,而是再次采用了拉打相用,软硬结合的政策。这自然与封建君王的集权主义思想是分不开的——即为我所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这种情势下,允誐因看不清形势而惹祸,可以说是自绝生路。允祧虽不一味抗上,但“不知感激效力”而又被降职,亦在情理之中。允□认清了形势,见风使舵,及早地靠向了雍正,因此而被加封为亲王,应该被看作是“弃暗投明”的典型。

明白人做明白事,最主要的表现是他们明白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其中之一是——做事不可太张扬,太聪明,否则就会遭到扼杀。雍正的观点是“不必露行迹”,说明他深谙操纵大胜之局的奥妙。两种选择:“假糊涂”与“假聪明”

做人必须在糊涂与聪明之间划清界限,不能盲目越出,既要让对方明白己意,还要让对方能接受。这就是一门学问。

纪晓岚是个智者,而且他是个由“聪明到糊涂”的智者,这种经过人生幻化的智者就不是普通的智者。他的智慧帮助他度过了许多劫难,直到晚年,机智仍与他相伴,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同时,纪晓岚能成就一番事业,在朋友中能赢得很好的评价,除了他具有超人的才华,还因为他有勇担责任的勇气,决不诿过于人,敢做敢当。

清代笔记小说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情:嘉庆七年(1802年),纪晓岚这位已79岁高龄的老臣,再次出任会试考官。在此之前,他已有两次充任会试正考官,两次乡试主考官,还曾被任命为武科会试正考官。每次主考,他都谨慎从事,严防出错。在这次主考阅卷中,他还感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三度来登凤敲堂,萧辣两鬓已如霜。衰翁宁识新花样,往事曾吟古战场。陆贽重临收吏部,刘几再试遇欧阳。当年多少遗才憾,珍重今操玉尺量。

这好像是表示自己要慎重取人。可总是天不遂人愿,偏偏在他最后的一次主考、特别谨慎从事的时候,却出了一点不大不小的麻烦。

原来,考试后不久,按照规定的程序,经过斟酌,确定了前几名的名单和次序,并对试卷加有详细评语。当时尚未发榜,属绝密信息。谁知这些情况都一一透露了出去。举子之中,连纪晓岚的评语也一清二楚。这下子可捅了大漏子。

举子们免不了议论纷纷:“试卷诗未等提榜,怎么漏了出来?”“前几名莫非有考官的亲戚!”有人推测地说。“说不定啊,钱能通神,营私舞弊者多矣!”又有人附和道。这些话传到纪晓岚耳朵里,他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按照当时科考纪律,泄密之人不仅丢官,蹲监狱,甚至还要杀头。有关人员也要牵连进去,正考官和副考官负全责,自然脱不了干系。大清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牵连之广,处罚之严厉,可是触目惊心。此次科场风波如不妥善处理,事必将引发一场灾难。

考虑到此,纪晓岚把另一名正考官左都御史熊枚和副考官内阁学士玉麟、戴均元找来,商讨此事。

熊枚说道:“被取之人与诸考官并无任何关连,系秉公取录。即使有私情,也只有保密,绝不会泄密的。”“泄漏此事看不出目的,可能事出偶然。”戴均元感到有些迷惑不解。

纪晓岚也觉得此事奇怪,泄漏此事无非把水搅浑而已,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可能是无意中出错。他反复权衡,最后决定把事情揽在自己头上。于是他坦然地对他们说道:“此事待我去面见圣上。”

嘉庆帝这时早已得到禀报,虽然很恼火,但也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他下令追查,又把纪晓岚召来问话:“老爱卿,此事系何人所为?”“启禀圣上,臣即是泄漏之人。”纪晓岚慢条斯理地说。“你——”嘉庆皇帝听后很吃惊。他知道纪晓岚向来办事谨慎,这种事决不会出在他身上,可能另有隐情,于是接着问道:“卿又何故泄漏呢?”

只见纪晓岚非常平静地说道:“为臣书生意气,每有佳作,反复吟咏,难免在朋友谈论中漏出几句。此事实出无意,如圣上动怒,纪晓岚甘愿领罪。惟求圣上开恩,不要株连他人。”

嘉庆皇帝自然明白纪晓岚的用意,无非是要消解此事。现见事情仅仅是偶然出错,也就怒气消了一半,于是下令撤回追查此案的大臣。一场将要掀起的大风波,就在纪晓岚巧为周旋下而平息下去。那些参与此科会试的大小官员个个感谢纪晓岚,至于那真正泄密的人,虽不敢明言,他的感激更是至诚至深的。

此事并不见于正史,只见于野史的零星记载,但嘉庆七年的会试确有一些波折,纪晓岚也曾将情况做过解释:“臣等竭二十余昼夜之力,往来商榷,务核其真,虽识见暗昧,不敢自保其无讹,然黜伪崇真之念,则协力矢之,均未尝逾越尺寸也。”但不管什么原因,嘉庆皇帝并没有怎么追查此事,纪晓岚也没有受到什么处分,这其中或有纪晓岚与嘉庆关系密切的因素,但主要的恐怕还是查无实据的原因。然而,此事确实反映了纪晓岚勇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恐怕这是纪晓岚之所以被他人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人都渴望聪明,但聪明过了头,则适得其反。假如你能把握好糊涂与聪明的界线,则可能大不一样了。我们知道,超凡的才华加上非凡的承担责任的勇气换来的不一定就是成功!人生如戏,演绎着幻化无穷的各种偶然情况,稍有懈怠就会有闪失,因此必须学会在糊涂与聪明之间划清楚只有自己知晓的界线。二、多点看问题,就不会死路

世上问题之多,犹如乱麻。如果只盯住一点,不及其余,就会往牛角尖里钻,这是自我封闭的典型代表。做人必须多点看问题,一处不通看他处,一路不顺换条路。这样就能大处着眼,让自己的人生方略“活”起来。磨砺观察之力,可少走弯路

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并不喜欢他们的工作。这就希望你能睁大“观察之眼”,去发现能引起你兴趣、产生工作欲望的事情。

每天,总有人不停地看着表,一直到下班;每周,他们会喃喃自语:“感谢老天,今天是星期五了!”

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条件,他们痛恨工作时间,他们抱怨管理机构,他们不满足于每月的收入,他们为自己的将来发愁。

他们说他们会用一切代价来换工作。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干着他们厌烦或讨厌的工作?

当然,这有许多原因,但通常是因为他们的职业与他们的价值观不符。他们的价值观是在几年前由父母或辅导员决定的,或者是偶然决定的。他们守着自己的职业是因为那是他们最早的职业。他们眼前的工作是最早的工作的延伸,几年下来,他们已经开始墨守成规。

我们每天的时间基本上分为三部分:我们花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另外八小时随我们任意支配。我们醒着的一半时间都是花在工作上。

让自己清醒时的一半时光浪费在摧残心灵的苦力活上,那只有傻瓜才干。

更糟的是,你不喜欢你的工作,就意味着你干得很差,你不会付出它所需要的时间和注意力。你的满腹牢骚会减少你的动力,耗尽你的精力,而且使你的创造力的源泉濒于枯竭。在各行各业中,有成千上万这样的人,他们的潜力现在、将来都不会被挖掘出来,其原因仅仅是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而缺乏内在动力。

对此,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这样写道:“集爱好与职业为一体,

这就是我生活的目的,

就像双眼观看时连在一起。

只有爱与需求合二为一,

工作变成了游戏,

这是否是真能办到的事?”

也许你在工作上的不安是由于你的性格不适合为他人工作。

你不习惯于例行公事。别人叫你干这干那,你会产生反抗心理。你喜欢按照自己的进度去工作,多数行业中的那种按时上下班让你感到生气。

你喜欢自我行事。

那么,也许你该考虑开办自己的企业。如果你的目标是财富和自主,自己拥有一家企业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方法。看看你的周围,经济上独立的人多数是销售产品或开办服务行业。他们不为别人工作,他们为自己工作。他们雇用别人,而不被别人雇用。而且他们不一定是社会上最能干的人。通过观察,你会明白这一点。

他们发现自己能拥有他人希望得到的东西。他们用艰苦的努力开辟并建立一个新的行业。

但在你调查是否有成为经理的可能时,先考虑考虑建立新公司时的基本原则,你必须先满足以下几条:

1. 你必须有产品出售或能提供服务项目,让人们花钱享受。

2. 在你成功前,你必须做好每天工作12~16小时、每周工作6天的准备。

3. 你必须掌握足够的资金或信贷款项以保证度过第一年并妥善安排进入下一年。

4. 防止自己受发展太快的诱惑,但如果机遇来了却能有足够的力量跨一大步。

如果你准备接受这些条件并有办法筹到足够的资金,你再去调查那些可能性。你可能想考虑去购买某种特权(但是请记住:在特权世界里有不少油嘴滑舌胡言乱语的人)。

要让你主要的能力发挥作用。

在你决定开创自己的事业之前,多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对于自己闯天下有足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力更生的能力吗?

你的回答可能是:“我要用它来约束我自己。我有时对一切无所谓,时常悠闲懒散,那是因为没什么来鼓励我。”情况可能是这样,但在你进行冒险尝试前,你自己要相信自己的性格适宜于自由自在无约束的生活。

除了你自己,不会有人监督你的活动,纠正你的错误,鼓励或刺激你。如果出错,责无旁贷,只有自己承担。

创业的任务很艰巨,但却值得一试。如果你是位个人主义者,受到约束就干不好工作;如果你拥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所必需的自我约束能力,那么你不妨仔细计划,显显身手。

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是想像力、对自己的信赖和足够的自我约束力。你能去做一些梦,然后把它们变为现实吗?尽管没有要求你,但你能在天气恶劣的早晨强行把自己拖下床到办公室或商店去,并且不管自己愿不愿意也开始埋头苦干吗?

如果你能办到,你就越过了一大障碍,如果不能,那就想也不用去想。

在你从事新职业之前,不管是你自己开办的还是你新调动的工作,要确信在你这一生中它能向你提出挑战并使你得到报偿。这份工作可能不会延续那么久,因为现在是加速变化的时期,但它也许能延续那么久。记住法国人那句古老的谚语:“注意你所留心的一切,因为你肯定会得到它。”不从小处熬心,而从大处着眼

善于做人者知道: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以偏盖全,就会抓不住要害问题去做工作,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做起才是正确的。因此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展。须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那为什么还总把眼光盯在那过失上边呢?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要做大事,须纵观全局,不可纠缠在小事之中,摆脱不出。《郁离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赵国有个人家中老鼠成患,就到中山国去讨了一只猫回来。中山国的人给他的这只猫很会捕老鼠,但也爱咬鸡。一段时间后赵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尽了,不再有鼠害,但家中的鸡也被那只猫全咬死了。赵国人的儿子于是问他的父亲:“为什么不把这只猫赶走呢?”言外之意是说它有功但也有过。赵国人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家最大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有了老鼠,它们偷吃咱家的粮食,咬坏了我们的衣服,穿通了我们房子的墙壁,毁坏了我们的家具、器皿,我们就得挨饿受冻,不除老鼠怎么行呢?没有鸡最多不吃鸡肉,赶走了猫,老鼠又为患,为什么要赶猫走呢?”

这个故事包含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存在问题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其主流。赵人深知猫的作用远远超过猫所造成的损失,所以他不赶猫走。日常生活之中确实有像赵国人家的猫那样的人,他们的贡献是主要的,比起他们身上的毛病和他们所做的错事来,要大得多。如果只是盯住别人的缺点和问题不放,怎么去团结人,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呢?

古人把对小节不究看做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他们提倡的是胸怀大局,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看重的是人的才干,而不是他的问题。能够宽恕他人的短处和过错,不因为人才有哪一方面的缺陷就放弃使用,这是忍小节的中心内容。所以《列子·杨朱》篇中讲,要办大事的不计较小事;成就大功业的人,不追究琐事。

历史上那些明智的统治者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广泛地招贤纳士,集合起天下有智慧的人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进而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相反,嫉贤妒能,因为别人有一点小问题,就置人才于不用的人则十分愚蠢。

宁戚是卫国人,他在车旁喂牛,敲着牛角高歌。齐桓公见了认为他非同寻常,就打算起用他管理国家。臣子们听说了此事,觉得慎重起见,应该多了解一下有关宁戚的背景,就劝齐桓公说:“卫国距离我们齐国不算远,可以派人去那里打听一下宁戚的情况,如果他果然是个有才德的人,再使用他也不算晚呀!”齐桓公听了以后说:“你们所以建议我派人去打听,是怕宁戚有些什么小毛病、小错误而对他不放心的缘故。如果仅仅因为一个人有些小毛病而抛弃他,不使用他真正的大才,这正是世人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随后齐桓公力排众议,提拔重用了宁戚,让他做了上卿。齐桓公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统治者,在用人方面应该看重什么,不应该计较什么,所以他才能不计人才的小毛病,提拔重用了一批有才干的贤士,自己成为霸王。如果相反,不看人才的主流,用条条框框去限制用人,哪一个人能够符合标准被重用呢?

相传子思住在卫国,向卫王推荐荀恋时说:“他的才能可以率领500辆战车,可任命他为军队的统帅。如果得到这个人,就会天下无敌。”卫王说:“我知道他的才能可以成为统帅,但是苟恋曾经当过小吏,去老百姓家收赋税,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这个人不能用。”子思说:“圣明的人选用人才,就好像高明的木匠选用木材,用它可用的部分,抛开它不可用的部分。所以杞树、梓树有一围之大,但有几尺腐烂了,优良的木匠不敢弃它,为什么?那是因为知道它的妨害很小,最后能做成非常珍贵的器具。现在您处在战国纷争的时代,要选取可用之才,只是因为两个鸡蛋就不用栋梁之材,这种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王再一次拜谢说:“接受你的指教。”险些因为两个鸡蛋就葬送了一个军事统帅,要不是卫王能够认真听取子思的意见,哪里再去找一个领兵打仗的干将呢?荀恋的故事给我们以启发,不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放弃不用具有大才干的人,而任用那些没有问题、也没有才干的人。

在历史上和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遇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看问题往往不注重大局,只拘泥于小节;他们看待人,也不看别人的主流,而是纠缠于一点小过失。所以司马光在《谏院题名记》说,处在做局之位的人,应当从大处着眼,舍弃细小之事。这是对每一位欲成大事者的告诫,也是对所有人的告诫。作为统治者从大处着眼,不计较小事小节,能够忍受自己的部下犯错误,宽以待人,才能使他们的智谋为自己所用。时刻强化看准之后再行动的本领

做人与做事的关系密切,即能磨砺。看准时机需要眼力,以便成己之大事,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善于训练自己眼力的习惯,即使金子在眼前,也如同石头。成大事者要善于养成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习惯:磨练看准时机的眼力!

有位记者曾同老演员查尔斯·科伯恩进行过一次交谈。记者问的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要想在生活中获得成大事,需要的是什么?大脑?精力?还是教育?

查尔斯·科伯恩摇摇头。“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你成大事。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甚至更为重要,那就是:看准时机。”“这个时机。”他接着说,“就是行动——或者按兵不动,说话——或是缄默不语的时机。在舞台上,每个演员都知道,把握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相信在生活中它也是个关键。如果你掌握了审时度势的艺术,在你的婚姻、你的工作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上,就不必去追求幸福和成大事,它们会自动找上门来的!”

这位老演员是正确的。如果你能学会在时机来临时识别它,在时机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生活中的问题就会变得大大简化了。那些反复遭受挫折的人经常会对毫不留情的、不怀好意的世界感到泄气,他们几乎永远意识不到: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了恰当的努力,但却在不恰当的时机放弃了。

一位家庭关系法庭的审判员在谈到夫妻关系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哦,这些吵闹不休的夫妻们!他们只要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种时候一个人受不了唠叨或批评——即使是善意的劝告!只要夫妻双方肯于了解对方的心情,知道什么时间去诉苦,什么时候去流露感情,这个国家的离婚率就会下降一半。”

良好的风度经常需要的也只是看准合适的时机而已。还有什么比兴致勃勃的谈话被打断更令人扫兴呢?谁没有遇到过一个从来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离去的不知趣的人呢?这个人会使你觉得像被他纠缠了一辈子似的。

把握合适的时间也可能是做某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位大夫为一对无子女的夫妻安排好了收养一个婴儿。他在深夜突然给妻子打电话说:“收养证书的一切手续都办好了,让我们一块到医院去,给鲁思和肯尼思抱回这个孩子吧。”“在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喊道,“他们根本没想到几天后就会得到一个婴儿,他们会惊慌失措的!”“哈!”大夫说,“新生儿自愿在深夜诞生——而头一次作父母的人总是惊慌失措的。这样去给他们一个美好而正常的开端。就按我说的这么办吧!”

就这样婴儿在午夜时分“分娩”,作父母的兴奋得慌手慌脚,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开端。

许多人都以为会看时机是一种天分,也就是生来就具备的,就像是具有音乐细胞的耳朵一样。但情况并非如此。通过观察那些似乎有幸具备这种天分的人,你会发现这是一种任何人只要努力留心都能获得的技能。

为了掌握恰到好处地处理时间的艺术,需要牢记五个必要的条件。

1. 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掌握好时间在待人处世上具有重要意义。莎士比亚曾经写道:“人间万事都有一个涨潮时刻,如果把握住潮头,就会领你走向好运。”一旦你明确了“看准时机”的全部重要意义,你就朝着获得这种能力迈出了第一步。

2. 和自己订一项条约,这就是当你被愤怒、恐惧、嫉妒或者怨恨的漩涡所驱使时,千万不要做什么或者说什么。这些情绪的破坏力量可以毁坏你精心建立起来的“观时机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留下一段著名的话:“任何人都会发火的——那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对适当的对象,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机,为适当的目的,以及按适当的方式发火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这不是一件容易事。”

3. 加强自己的预见能力。未来并不是一本关闭上了的书。大多数将要发生的事都是由正在发生的事所决定的。相对来说,很少有人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来设计今后的自己、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并照此行动。

预见能力在商务中是如此重要,许多公司都把它作为工作取得进展的主要尺度。在管理家务时它也同样是重要的。星期六会不会是到海滩旅游的好日子?最好把现成的冻熟肉和三明治面包放进冰箱里。你寡居的婆婆健康状况是否开始衰退?你最好还是面对她可能搬来与你同住或者安排她到一所私人疗养院去的可能性吧。掌握好审时度势的艺术还包括看准将来事情会向何处发展,明白抓住现在这个时机采取行动去减少将来的麻烦或是在将来能得到好处。

4. 学会忍耐。你不能不信服爱默森所说的,“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置于天分的土壤中,并且坚定不移的话,巨人般的世界也会向他让步”。获取这种耐力没有灵丹妙药,它是一种智慧与自制力的微妙的结合体。但是一个人必须明白,过早的行动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5. 也是最难的一条,就是学会做一个局外人。我们的每时每刻都是与所有的人共享的,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于是,真正地把握时机就包括以一个局外人的角色去了解其他人是怎样看问题的。

一位大慈善家,已故的新奥尔良市的约翰·迪勃特夫人曾经讲到,一个隆冬的晚上,她翻阅一本杂志时,她的眼睛被一幅漫画吸引住了。那是两位衣衫不整的老妇人在微弱的火堆旁瑟瑟发抖。“你在想什么?”其中一个问道。另一个回答:“我在想,明年夏天那些阔太太们会把一些保暖的衣服给我们的。”

迪勃特夫人是几家医院的赞助者,还是许多慈善事业的捐助者。她盯着这张漫画看了好一会儿,最后,她爬上顶楼,打开衣箱,把厚实的衣物打了好几个捆,准备来日就去分发。她决心将自己的慈善活动安排得更合时宜,正像她提出的“去援助那些燃眉之急的人们”。正如《旧约全书》中所写的:“世上万物都有适逢的季节,而尘世间的每一项意图也都有一个合宜的时间。”

要想享受成功的人生,你必须学会抓住时机,审时度势。或者说,要想享受自我的生活,你必须学会根据不同时机来做出巧妙的安排,争取做出成功之局。从长计议者成大事

做人不能眼光短浅,要能从长远考虑问题,才能有大计划、大目标、大步聚、大行动。成大事者通常具有战略眼光,即使他们在决定眼下需要的改革时亦如此。尽管他们的许多见解是以目标、质量或价值为导向的,但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个问题是”,无疑为他们明确“未来”目标提供了催化剂——考虑未来目标是一种来自突破性思维的远见。这是组织策划能力中很重要的一条,成大事者必须要具备。

独特技巧和目的技巧能帮助你构建一个深入理解问题的框架。你最初的目标排列为你提供了建立可行办法的坚实性。现在,考虑未来有助于你提出自己今后需要的办法。你现在的变革应基于你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措施。

找出目标以后,你下一步要做的是,考虑所有办法今后的实施情况。粉刷匠、造船人和锯树者都未进一步考虑未来,因而他们无法超越眼前的目标——仅想到把墙面粉刷出来,把船造出来或者把树枝锯掉。如果他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的话,那么他们眼下的做法肯定就会迥然不同了。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有人制造开罐头的工具、网球、一种蛋糕混合料,接着就有人来改进这些东西:制造电动开罐头的器具、彩色网球、上敷奶油的混合料蛋糕等。

一旦你实现了某个目标,然后就躺下高枕无忧,不思进取,因为你的潜意识告诉自己你已取得的成功就是最终目标,这是陈旧的思维方式。突破性思维告诉我们,每一种新产品或系统,往往只是一种更新的产品或系统的垫脚石而已。

所有问题毫无例外都会向未来发展。在解决难题时,你应注意自己今后可能再次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做能为你省去不少麻烦事,你的远见有助于改进你目前的解决办法,并能把改进措施纳入进来,以备日后之需。

考虑未来的技巧能使你的思维升华,从而超越第一个解决办法。如果你的机器运转不良,可以让工程师重新设计一个齿轮,使其运行更好。但是,你该问问自己:“是改良齿轮对今后更有利呢,还是找一种完全不同的新办法更好呢?”

考虑未来的技巧激励你去发现新的办法——它可能不能立即实行,但只有朝其努力你才能生存下去。你眼下的解决办法不过是你面向更好的未来的过渡措施。所以,我们应懂得预测。1. 预测很重要

街道十字路口发生了一系列交通事故,人们可能会要求装一个交通信号灯。尽管这看来是目前最理想的解决办法,但它可能只是暂时的措施。随着车辆的增加,人们最终会要求建立转盘式或立体通道。而等到若干年以后,还可能实行其他办法,如轮流行车、建立公共运输系统等。很显然,面对这些发展的可能性,根据考虑,不在十字路口建立摩天大楼无疑是明智之举。

所有的办法,不管它们在当时看来有多么理想,都只不过是过渡措施而已。因为时间、人物、政策和新的目标会不可避免地改变原有的目标。因此,在提出每一个办法时,你都必须考虑到任何可能发生的变化。

比如,如果今后医院的任务突然转向了治疗患气管炎的病人,那么为看急诊设计的管理系统就会变得不适用了。如果他们认为一个管理系统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么就很难适应今后目标所发生的变化。然而,如果在实施该系统时运用了考虑未来技巧,那么他们实际上就已经有了可供选择的办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容易接受这一观念: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上,当前的管理系统只不过是一个过渡步骤。这种观念有助于他们适应今后不可避免出现的目标改变。

正如眼前的知识不能准确地传播到将来一样,一个只为现在设计的方案也不可能满足不断出现的问题的需要。不论对于你面临的难题还是其解决办法而言,时间总会带来变化。

时间会引起事物变化,但是我们在运用突破性思维技巧之前,为什么考虑将来那么重要呢?

事实上答案很简单。今后的解决办法在你思考和形成今天的解决办法时会产生直接影响。你应当探寻下一步及再下一步可能出现的问题,使长期计划与眼前需要,今天的行动和今后可能的行动联系起来。

为生产某种油漆的厂家制定一项实施现代化的计划,如果不考虑五年或十年后那种油漆是否仍有市场,那时的油漆技术进步等因素,该计划就是不充分的。正确的做法是,在设计这个新工厂时应有一个现成的工厂,它很容易转换成其他的行业,如面包厂等。

尽管无人能够预测未来,但是在心中设想出很多潜在的选择办法,就是你对未来进行的最好预测。目标排列表明,你要完成的目标并非只有惟一一个,因此答案也不只一个,它应当是多元的。你的下一个办法或你认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应该能够被当作连续系统的一部分来实施,它是由人类的思想或价值所引导的自然发展趋势。

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使人们寄希望于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从而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你会听见人们不知说了多少次的话:“什么,你又要改变这事了?两个月前你不是刚刚进行了改动吗?”

但对于考虑下一个解决办法的人来说,情形却会迥然不同。他们意识到,在事物发生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提出不同的建议,因此他们期待着新的变化出现——它也许会成为他们提出的新措施的一部分。2. 你应该放眼未来

考虑未来的技巧为你或组织创造了一种未来的新形象,使你或组织所做的日常决定和自身更大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成功人士认为,要想取得突出成绩,崇高的理想和远见卓识都是你必不可少的。

西科姆公司(日本最大的家庭安装公司之一)的总裁田一阐明了他的观点:“我们公司的发展势头一直很猛,而其他公司却一直在原地徘徊不前,尽管大家都处于相似的商业环境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明显的不同呢?我认为其根源在于你是否对公司的未来形象进行了扩展。这种形象不是出自一种随便的想法,而是深思熟虑后得出的切实可行的理想办法。我们必须考虑到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后我们行业的情况,并设计出那时我们公司的形象,并且还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在现实世界里创造这种形象。如果不好好为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公司设计未来,我们就不可能成功地创建一个具有潜能的公司。”

从长远考虑不仅需要你具有一个正确的大脑机制和创造性,它还需要你拥有广博的知识。只有到这时,实现目标的时机才算成熟。但是你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也很关键。习惯传统思维方式的人会试图把知识直接用来解决难题,而具有革新观念的人却往往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激发自身的新观念产生。

知识本身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它总是嵌于一个事物的具体框架中,而且总是相对的,可以反复进行阐释。这就是为什么考虑下一个办法很关键的原因。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学家约施拜恩·桑德勒格和鲍勃·维林戈写道:“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会不断发展。确实,已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可以重建人的记忆。知识本身是流动的,因此,知识永远不可能简单地被传播,因为知识并不以可传播的形式存在。”

应该考虑理想的办法这种观念尽管已存在很长时间了,但一旦真正将其提上议事日程,它几乎总是遭到人们的否决,其问题在于:1. 你没有考虑目标;2. 关于自动化系统如何操作,没有一个草案;3. 你没有运用现在的决策程序;4. 你在推测应考虑的因素而无视它们出现的频率或重要性。

由于考虑未来技巧赋予你的理想目标以生机和活力,因此人们大都能理解并支持你关于未来的远见卓识。

1. 赋予理想的办法以时间限制。例如,你可以这样询问对方:你认为下一次解决这个问题时会提出什么方案?一年后呢?五年后呢?这类问题能激发人们对现在应采取的行动提出高明的建议。即使长期的理想办法不能马上实施,有一部分在今天仍然是可以先利用的。它们是你的长远目标的组成部件,比传统方式中普遍存在狭隘、短视的想法要好一些。

2. 向未来倾斜——使你能从头开始。如果一切都从头开始会怎么样呢?这是一个绝妙的问题。它能使你的大脑摆脱过去的种种束缚,任思维自由翱翔。通常地,只有首次对某一产品或事情进行计划时,你才会采用一切从头来的方式,但这种方法在你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能使大家畅所欲言。

当大密尔沃基地区护士严重短缺时,从头来的方法发挥了作用。一个由医生、专业人员和护士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来负责处理这个问题。通过运用目的技巧,他们决定把注意力集中在“看护病人”上,而不是其他更具体的工作上。如果一切都从头开始,怎样才能提供满足住院病人需要的护理呢?——通过考虑这个问题,他们获得了突破性结论。

他们开发了几种病人护理系统,它们都基于病人的下列需要:如医院的引导、教育以及怎样让病人出院,还有睡眠、休息、食物、水、诊断、护理、交流、观察、卫生、清理、物质供应和感染预防等。

后来他们没有建立中心护士站,而是建立了很多小工作组,每个组负责一定数目的病人,因此他们能向每一位护士提供一部分病人的详细情况。每间病房的各项供应都是标准的,供应柜台里放着每位病人的医疗病历。每间病房的门外挂着一个亮着灯的计时器,随时提醒护士下一次治疗的时间。这项革新的制度在一家拥有39个床位的医院进行了试验,结果大获成功,因此后来在做了小小改动以后,在一家拥有500个床位的新医院也实施起来。

3. 鼓励提问——可能提出可选择的“理想”办法。传统方法往往愿意选择第一个想法。而考虑未来技巧则鼓励决策者刨根问底地询问更多的问题,这样你就不仅能得出一种解决办法,而且是许多办法乃至许多下一个办法。那些乐意采纳多种办法的决策更有可能找到创造奇迹的突破性想法。有时,更佳的选择会成为你生存的钥匙。

美国中西部一家发展中的小型计算机公司,为了处理新开发的一种产品和原有产品销量不断扩大这种情况,感到有必要把工厂空间扩大一倍并另外雇用十八个员工。公司请求一位创造性思维的顾问来帮忙审查这个决定。他通过询问能激发人们新想法的问题(比如,能实行自动化吗?)弄清目标后,公司成员提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生产建议。公司最后采纳的办法是:生产空间不变,仅增加七名员工。1981年年初采纳的这个办法使公司摆脱了濒于破产的危机。那时全美经济萧条,不断增加的债务和向员工做出的承诺很可能使该公司无法生存下去。但通过运用创造性思维技巧,公司变得很强大,因而扩大了销量、市场占有额、法人活动和管理活动。

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你对不同办法的热情,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你发现潜在的理想目标的机会。这需要你容忍模糊性——这是许多有效的决策者的共同特点。

4. 建立常规观念——这是你提出理想办法的指南。考虑未来目标就不可避免会遇上一些不可预测的,不经常出现的非常规问题。你在考虑理想的未来办法时,不要让这些无法预测的因素埋葬整个方案。你应当关注你遇到的常规情形,而不是偶尔出现的非常规现象。

在通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中,当人们聚在一块儿讨论某一个问题时,每个人都试图找出它的错误,以及它为什么不行。他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讨论并且制订出方案以应付极少发生的反常情形。有时间你最好还是讨论正常的情况。

如果你能想出可以替代的办法,那么处理反常情形的办法就变得简单了。

让我们看一下下面的几个例子。

①设计一套医院中用的药物治疗管理系统,你首先需要考虑正常的、最常发生的或者说最重要的情形——每日三次,每四小时一次等等。随后会出现新的系统,它能够对反常做出反应(当出现特定的病人状况,可根据病人的要求进行药物管理等等)。最后的系统会支持你几乎所有适用于正常情形的想法,并且可对反常情形做些小的调整。

②一个百货公司采用一种运送系统来接收用硬纸盒包装的商品(它所接收的商品中的90%用硬纸板盒包装),而对另外10%用木板条箱和塑料包装的商品则设计了一个独立的接货区。

③一家被雇来的建筑公司不仅要修建组合的市内房屋,还要修建一些单独的住宅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考虑到正常与反常情形会导致多种解决途径——一个突破性办法需要包括对各种情形都适用的几种替代方案,将多种目标、多种需要、多种可能的解决途径组成一个高效的突破性建议,对你来说将是一个挑战。

犹格·柏拉抓住了考虑未来技巧的本质,他说:“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你就会走向一个可怕的深渊。”

一个组织的方向感来自一个好的领导者的洞察力和想像力,所以,领导者必须要懂得策划,这样他才能出色地带领大家前进。

组织策划作为一种能力,是成大事者必不可少的,为你的事业和人生选好目标,用合适的手段,巧妙的方法,并把握住时机,才能一步一步向成功迈进。从长远考虑是事物过程的前提和大纲,只有懂得策划、善于策划,事情才能做得顺利,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组织策划的高手。倘若你还不擅此,那你应该马上为此而努力了。三、任何时候绝不说不该说的话

嘴巴厉害往往惊人心,但也能伤人心。做人的硬道理之一是绝不说不该说的话。反之,随意放言,一则显得粗率,二则显得浮浅。在任何时候,只有说该说的话,才是一大稳中取胜之道。嘴巴上出错最稚嫩

慎于言而敏于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自知之明。让别人去显示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总想着去显示自己的才能,否则就达不到“李代桃僵”的目的,获得最终成功,甚至会因小利小害的影响使你像学舌之鹦鹉,人话学不会,鸟语也忘记了。《论语》中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个原则不论什么时候,都是领导者必须牢记在心的。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同事或部下的态度,也决定自己号召力的大小。如果自己作为领导就容易被别人的言语击伤,就容易被小利所诱惑,被小害所影响,那怎么能领导好一个单位的职员呢。

在这方面,唐太宗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他说,“身为国君,必须先以人民的生活安定为念。比较皇室亲近,国家更重要,必须处理好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高压政策使老百姓屈服,而应该关心百姓生活和疾苦,使他们信服君王。凡君王以压榨人民而自己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无疑如割取自己腿上的肉吃一样,虽然吃饱了肚子但身体却被糟蹋了。倘若希望天下安泰,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姿态。迄今为止,尚未听说直立的身体却映出弯曲的影子,也没有听说过端正的君主治理下的政治百姓会胡作非为”。

提到“慎”和“敏”,这是古人对自身修养的严格要求,我们借鉴一下,为人处世同样也要慎微,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不要斤斤计较得失,言语不周,出言伤人,互不让步,争夺得没死没活。力戒自找麻烦

中国有句俗话说:“言多必失”。它是讲,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说话,说的多了,言语中就自然而然地会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你对事物的态度,你对事态发展的看法,你今后的打算等等,会从言语中流露出来,被你的对手所了解,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战胜你。而且,你的话多了,其中自然会涉及到其他人。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话由于地点不同、语气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别人在传话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加入他个人的主观理解,等到你谈的内容被谈话对象听到时,可能已经大相径庭,势必造成误解、隔阂,进而形成仇恨。

另外,人处在不同的状态下,讲话的心情不同,话的内容也会不同。心情愉快的时候,看事看人也许比较符合自己的心思,故而赞誉之言可能会多;有时心情不愉快,讲起话来不免会愤世嫉俗,讲出许多过头的话,招来很多麻烦。

所以古人说:“治理中显露的,是大众的小事;治理中默然无声的,是圣人的表现;存心于私利的,是小人的追求;存心于远大的,是圣人的事业。”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大多的灾祸是从自己的言谈中招来的,因而慎言少祸。

言谈的灾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事、政事的滥发议论,所以在古代以及解放前的茶馆及旅店门上挂有“莫谈国事”的牌匾;二是对身边的人和事评头论足,正是这种不考虑后果的高谈阔论,惹怒了上司和同事,从而埋下了灾祸的导火线;三是在众人之中鼓唇弄舌,搬弄是非,像长舌妇一样,今天道东家长,明天说西家短,这种缺少修养的言谈,没有不遭到报复的。说话能把握尺寸,说的恰到好处,是一种修养,一种水平,既不能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又不能该说话时却沉默寡言。可见,言谈能反映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涵养功夫,要把握好分寸和态势。点到为止: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比一览无余的大道更能令人愉快一些,“委婉含蓄”要比“竹筒倒豆子——一吐无余”要高明得多。曲说是指面对某件事情不便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拐弯抹角地绕过主题,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既不伤害对方自尊心,又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自己的说话形象显得更高明。

说话含蓄,是一种艺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把重要的、该说的部分故意隐藏起来,或说得不显露,却又能让人明白自己的意思,这就是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含蓄是说话的艺术,是因为它体现了说话者驾驭语言的技巧。

不便直说的话往往是由说话的场合、说话者的身份、说话者的心理状况等等决定的。如在古代,臣子看到君王有过失,进谏时,就很注意说话的含蓄。因为君王十分讲究保持至高无上的尊严,如果大臣有损“龙颜”,是要掉脑袋的。传说汉武帝晚年时很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一天,他对侍臣东方朔说:“相书上说,一个人鼻子下面的‘人中’越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能活百岁。不知是真是假?”

东方朔听了这话,知道皇上又在做长生不老梦了。皇上见东方朔似有讥讽之意,面有不悦之色,喝道:“你怎么敢笑话我?”东方朔回答说:“我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

汉武帝问:“你为什么笑彭祖呢?”

东方朔说:“据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如果真像皇上刚才说的,‘人中’就有八寸长,那么,他的脸不是有丈把长吗?”

汉武帝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了。

东方朔是聪明的,他用笑彭祖的办法来讥讽汉武帝的荒唐,真有些指桑骂槐的味道。这种含蓄的批评,汉武帝却是愉快地接受了。

在有些特殊的场合下,曲说还可以用来作为隐晦批评的手段,间接地提出意见。《古今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官府的税收很重,全国上下怨声载道,但百姓敢怒不敢言。当时,都城金陵连续几年大旱,百姓们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度日艰难。一次,南唐皇帝李煜视察国情时见到田地久旱无雨,便问道:“为什么外地都下了雨,而偏偏京城不下呢?”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