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蒲辅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23:11:57

点击下载

作者:刘建,蒲志孝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蒲辅周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蒲辅周试读: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蒲辅周刘 建 蒲志孝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蒲辅周/刘建,蒲志孝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2

ISBN 978-7-5132-5016-0

Ⅰ.①川… Ⅱ.①刘… ②蒲… Ⅲ.①蒲辅周(1888-1975)—生平事迹②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K826.2 ②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12685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9.5 彩插0.5 字数160千字

2018年12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016–0

定价 3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蒲辅周铜像蒲辅周为学生讲课(图中老者)蒲辅周与学生(左二)中医临床大家国医圣手蒲辅周蒲辅周手迹蒲辅周处方真迹1蒲辅周处方真迹2《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编委会

总 主 编:田兴军 杨殿兴

副总主编:杨正春 张 毅 和中浚

编写秘书:毛黎黎 邢 军《蒲辅周》编委会

主  编:刘 建 蒲志孝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冯宁湘 刘 建 何仙童

     姜 涛 费一轩 蒲永文总序 加强文化建设,唱响川派中医

四川,雄居我国西南,古称巴蜀,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川号称"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巴蜀自古出名医、产中药,据历史文献记载,自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有1000余人,川派中医药影响医坛2000多年,历久弥新;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业内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

医派纷呈 源远流长

经过特殊的自然、社会、文化的长期浸润和积淀,四川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学术繁荣,医派纷呈,源远流长。

汉代以涪翁、程高、郭玉为代表的四川医家,奠定了古蜀针灸学派。郭玉为涪翁弟子,曾任汉代太医丞。涪翁为四川绵阳人,曾撰著《针经》,开巴蜀针灸先河,影响深远。1993年,在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了最早的汉代针灸经脉漆人;2013年,在成都老官山再次出土了汉代针灸漆人和920支医简,带有"心”"肺”等线刻小字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其精美程度令人咋舌!又一次证明了针灸学派在巴蜀的渊源和影响。

四川山清水秀,名山大川遍布。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鹤鸣山就坐落在成都市。青城山、鹤鸣山是中国的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2000多年,不仅传授道家的思想,道医的学术思想也因此启蒙产生。道家注重炼丹和养生,历代蜀医多受其影响,一些道家也兼行医术,如晋代蜀医李常在、李八百,宋代皇甫坦,以及明代著名医家韩懋(号飞霞道人)等,可见丹道医学在四川影响深远。

川人好美食,以麻、辣、鲜、香为特色的川菜享誉国内外。川人性喜自在休闲,养生学派也因此产生。长寿之神—彭祖,号称活了800岁,相传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据《华阳国志》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由此推断,彭祖不但家在彭山,而且他晚年也落叶归根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彭祖山坐落在成都彭山县,彭祖的长寿经验在于注意养生锻炼,他是我国气功的最早创始人,他的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他善烹饪之术,创制的“雉羹之道”被誉为"天下第一羹”,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繪?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反映了彭祖在推动我国饮食养生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五代、北宋初年,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是四川安岳人,著有《指玄篇》《胎息诀》《观空篇》《阴真君还丹歌注》等。他注重养生,强调内丹修炼法,将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被后世尊称为“睡仙”"陈抟老祖”。现安岳县有保存完整的明代陈抟墓,有陈抟的《自赞铭》,这是全国独有的实物。

四川医家自古就重视中医脉学,成都老官山出土的汉代医简中就有《五色脉诊》(原有书名)一书,其佘几部医简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等。学者经初步考证推断极有可能为扁鹊学派已经亡佚的经典书籍。扁鹊是脉学的倡导者,而此次出土的医书中脉学内容占有重要地位,一起出土的还有用于经脉教学的人体模型。唐代杜光庭著有脉学专著《玉函经》3卷,后来王鸿骥的《脉诀采真》、廖平的《脉学辑要评》、许宗正的《脉学启蒙》、张驢的《三世脉法》等,均为脉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昝殷,唐代四川成都人。昝氏精通医理,通晓药物学,擅长妇产科。唐大中年间,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证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3卷,是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加之北宋时期的著名妇产科专家杨子建(四川青神县人)编著的《十产论》等一批妇产科专论,奠定了巴蜀妇产学派的基石。

宋代,以四川成都人唐慎微为代表撰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集宋代本草之大成,促进了本草学派的发展。宋代是巴蜀本草学派的繁荣发展时期,陈承的《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孟昶、韩保昇的《蜀本草》等,丰富、发展了本草学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宋代也是巴蜀医家学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四川成都人、著名医家史磁献出了家藏的《灵枢》,校正并音释,名为《黄帝素问灵枢经》,由朝廷刊印颁行,为中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史搭的奉献就没有完整的《黄帝内经》。虞庶撰著的《难经注》、杨康侯的《难经续演》,为医经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堪,四川眉山人,为宋代政和年间进士,官至郡守,是宋代士人而医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当时的名医许叔微齐名,其著作《史载之方》为宋代重要的名家方书之一。同为四川眉山人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有《苏沈内翰良方》(又名《苏沈良方》)传世,是宋人根据苏轼所撰《苏学士方》和沈括所撰《良方》合编而成的中医方书。加之明代韩懋的《韩氏医通》等方书,一起成为巴蜀医方学派的代表。

四川盛产中药,川产道地药材久负盛名,以回阳救逆、破阴除寒的附子为代表的川产道地药材,既为中医治病提供了优良的药材,也孕育了以附子温阳为大法的扶阳学派。清末四川邛崃人郑钦安提出了中医扶阳理论,他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为奠基之作,开创了以运用附、姜、桂为重点药物的温阳学派。

清代西学东进,受西学影响,中西汇通学说开始萌芽,四川成都人唐宗海以敏锐的目光捕捉西学之长,融汇中西,撰著了《血证论》《医经精义》《本草问答》《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后人汇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成为“中西汇通”的第一种著作,也是后来人们将主张中西医兼容思想的医家称为“中西医汇通派”的由来。

名医辈出 学术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沧桑的中医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育、医疗、科研等方面齐头并进,一大批中医药大家焕发青春,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显神通,中医药事业欣欣向荣。

四川中医教育的奠基人—李斯炽先生,在1936年创立了“中央国医馆四川分馆医学院”,简称"四川国医学院”。该院为国家批准的办学机构,虽属民办但带有官方性质。四川国医学院也是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当时汇集了一大批中医药的仁人志士,如内科专家李斯炽、伤寒专家邓绍先、中药专家凌一揆等,还有何伯勋、杨白鹿、易上达、王景虞、周禹锡、肖达因等一批蜀中名医,可谓群贤毕集,盛极一时。共招生13期,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1000佘人,这些人后来大多数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药领军人物,成为四川中医药发展的功臣。

1955年国家在北京成立了中医研究院,1956年在全国西、北、东、南各建立了一所中医学院,即成都、北京、上海、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第一任院长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李斯炽先生继创办四川国医学院之后又成为成都中医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后,在原国医学院的基础上,又汇集了一大批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如内科专家彭履祥、冉品珍、彭宪章、傅灿冰、陆干甫;伤寒专家戴佛延;医经专家吴棹仙、李克光、郭仲夫;中药专家雷载权、徐楚江;妇科专家卓雨农、曾敬光、唐伯渊、王祚久、王渭川;温病专家宋鹭冰;外科专家文琢之;骨、外科专家罗禹田;目艮科专家陈达夫、刘松元;方剂专家陈潮祖;医古文专家郑孝昌;儿科专家胡伯安、曾应台、肖正安、吴康衡;针灸专家佘仲权、薛鉴明、李仲愚、蒲湘澄、关吉多、杨介宾;医史专家孔健民、李介民;中医发展战略专家侯占元等。真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灿烂。

北京成立中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后,为了充实首都中医药人才的力量,四川一大批中医名家进驻北京,为国家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现了四川中医的风采!如蒲辅周、任应秋、王文鼎、王朴城、王伯岳、冉雪峰、杜自明、李重人、叶心清、龚志贤、方药中、沈仲圭等,各有精专,影响广泛,功励卓著。

北京四大名医之首的萧龙友先生,为四川三台人,是中医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中央文史馆馆员(1951年),集医道、文史、书法、收藏等于一身,是中医界难得的全才!其厚重的人文功底、精湛的医术、精美的书法、高尚的品德,可谓"厚德载物”的典范。2010年9月9日,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为萧龙友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50周年,隆重举办了“萧龙友先生捐赠文物精品展",以缅怀和表彰先生的收藏鉴赏水平和拳拳爱国情怀。萧龙友先生是一代举子、一代儒医,精通文史,书法绝伦,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医界的泰斗、国学家、教育家、临床大家,是四川的骄傲,也是我辈的楷模!

追源溯流 振兴川派

时间飞转,掐指一算,我自1974年赤脚医生的“红医班”始,到1977年大学学习、留校任教、临床实践、跟师学习、中医管理,入中医医道已40年,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俗曰:四十而不惑,在中医医道的学习、实践、历练、管理、推进中,我常常心怀感激,心存敬仰,常有激情冲动,其中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这些中医药实践的伟大先驱者,用笔记录下来,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缅怀中医先辈的丰功伟绩,分享他们的学术成果,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认祖归宗,又学有源头,师古不泥,薪火相传,使中医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永续发展。

今天,时机已经成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学者,编著了大型中医专著《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横跨两千年的历史,梳理中医药历史人物、著作,以四川籍(或主要在四川业医)有影响的历史医家和著作为线索,理清历史源流和传承脉络,突出地方中医药学术特点,认祖归宗,发扬传统,正本清源,继承创新,唱响川派中医药。其中,“医道溯源”是以民国以前的川籍或在川行医的中医药历史人物为线索,介绍医家的医学成就和学术精华,作为各学科发展的学术源头。“医派医家”是以近现代著名医家为代表,重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厘清流派源流,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一书,填补了川派中医药发展整理的空白,是集四川中医药文化历史和发展现状之大成,理清了川派学术源流,为后世川派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此基础上,还编著了《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汇集了一大批近现代四川中医药名家,遴选他们的后人、学生等整理其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编辑成册。预计编著一百人,这是一批四川中医药的代表人物,也是难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终于得以付梓。在此,对为本系列书籍付出心血的各位作者、出版社编辑人员一并致谢!

由于历史久远,加之编撰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罅、漏、舛、谬在所难免,敬望各位同仁、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李序

老先生以其术之精、德之诚而为当代大医,蜚声中外。20世纪70年代,高辉远撰《蒲辅周医案》,一经问世,纸贵洛阳。余展卷三读,觉蒲翁论医,则循循精要,有顿开茅塞之功;处方,则落落清疏,极炉火纯青之妙。高坚之叹,令人久不绝于口也。

蒲君志孝,幼承家训,濡染弥深。及长,悬壶梓里,医名日噪。但蒲君弗满足于现状,常以未竟蒲翁之学系怀,因每于岁杪,赴京问难,所聆精要,悉录备忘。积年成帙,言言珠玉。今更分类厘定,合为一卷,名曰《蒲辅周医话》。成书示余,知此书于基础理论、临床方治及治学诸道,莫不赅备,率皆新颖见解,不流蒲辅周俗套,足以活人,且每寓微言大义于谈笑间,起危疾于平淡之剂。盛仰蒲翁学问之深宏,也佩志孝箕裘之克绍。与高氏前作并存,可谓珠联璧合矣。

蒲翁忙于诊务,未逞著述,其六十余年所积之精英,得高君、志孝之妙笔而流传于世。二君远播徽音之德,当伯仲于华山岫云之间矣。李孔定丙寅季夏既望于绵阳序

中医古称岐黄,肇始于三皇五帝之时,垂至今日,历史长河已纵跨汪洋数千年。如此深厚的积淀,若干朝代所涌现出的名医有如群星辉映天空,绽放华彩。这些技艺精湛、神化无方的名医,诚如先贤所言: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仲景与华佗,而其后又有金元四大家,温病叶、薛、吴、王诸子等代表人物,可谓代不乏人,各领风骚。及至当代,因政治昌明,国运日盛,学术之风一振颓靡而春意盎然,更是名医辈出,状若雨后春笋。然论及才德声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蒲辅周与岳美中可谓最为杰出的代表,不仅名动大江南北,且蜚声海外,而岳老亦向蒲辅周取法煮散治疗反复感冒,不仅体现了蒲辅周虚怀若谷之品行,更彰显其学术造诣之精深。

蒲辅周生于清末,幼时家境贫寒,早年习儒,然清廷腐朽,时政黑暗,虽有济世之心,而终觉壮志难酬,故而于十五岁时改从祖父学医,侍诊兼苦读医经,日以继夜,精勤不倦,历时三年而独立悬壶,医名渐起而名噪乡梓。其后临证愈多,积学愈广,技艺愈纯,竟一路出梓潼,入成都,上北京而登现代中医学治疗温病之巅,并曾担任中央领导保健医等重要职务。因其学养深厚、疗效卓著而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高明中医,又懂辩证法”。回顾蒲老一生,耕耘治学,赤诚为民,彪炳杏林,名垂医史,而这一切,诚如他自己所说:“学业贵专,人的精力有限,我的智力也仅中人而已。如果忽而学这,忽而学那,分散精力,终竟一事无成。”是以据其子志孝回忆,数十年来,即使对琴棋书画之类雅好,蒲老亦从不一顾。其嗜于医、专于医而精于医的治学态度足堪后人师法。尤其蒲老早年于家乡行医时曾因误用桂枝汤发汗而摘牌停诊,闭门读书达三月之久,其不讳己过,追求真知近乎痴狂的立身处世方式不仅令人动容,更引人肃然起敬!

蒲老少时秉承家学,又勤求博采,故断证确而立方谨,足为后学楷模,到北京后,培养出了很好的接班人,迄今已成为中医界之中流砥柱。蒲老遗留之著作虽不太多,但理、法、方、药井井有条,在医疗方面影响之大,并世少与伦匹。20世纪50~70年代,蒲老在挽回中医颓势、发扬中医固有特色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中医之政治地位、临床疗效、理论基础的巩固与提高有了长足的进展。蒲老治疗温病,已至炉火纯青之境。

蒲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仅度过不太长的晚年,却是后雕松柏,晚翠枇杷,贡献十分巨大。虽然在新中国之中医工作中,做出历史性贡献者不止蒲老一人,可是蒲老在学术上的全面、品格上的端方、操行上的循良、关系上的团结,都是无疵可索、无美不备的。

因毕生忙于诊务,蒲老无暇撰著,一如众多历史名医,虽声名远播,甚至动于朝野,却未留雪泥鸿爪。温病学派奠基者——清代名医叶桂,据《清史稿》载:“大江南北,言医者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其每日接诊者逾百人,几致车马塞巷、舟楫满江。幸有弟子顾景文将其泛舟洞庭湖时之口述整理润色成《温热论》;华岫云广搜医案,分门别类,加注按语而成《临证指南医案》,用以传承叶学,造福后世,现皆成为经典名著。蒲老之学,蒙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关怀,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21世纪初又由蒲老之女志兰整理出版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蒲辅周》等著作,今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川派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专项课题之机,由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刘建先生与蒲老之子蒲志孝号召组织,我们课题组成员再献一册“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蒲辅周》,为蒲学添砖加瓦,继往开来,愿黎民康泰、老安少怀!

余等蒲老家乡后学,有幸参与课题,感悟医宗圣道,既可升华蒲学,又可融会新知。把蒲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奉献给广大中医药学工作者,不仅对初学者大开方便之门,而且对同道具相资恩泽。百花齐放,园景缤纷,川派归流,海容深阔,乃落笔成文,略述景仰。蒲辅周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课题组2014年2月编写说明

绵阳,作为四川的第二大城市,地处涪江中上游,历史悠久,文化繁荣,人杰地灵,蒲辅周就出生在涪翁生活过的这片土地上。他的不少事迹深深感动着我们,他的理念深深影响了现代中医院校的教育框架。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让中医药学子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我们成功申请了2012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科研课题(2012cp30)“蒲辅周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在团队同仁的积极配合下,经过1年多的辛勤工作,我们收集整理了蒲老的生平事迹,中央或地方领导人对其的评价,家属、学生的回忆,蒲老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以及传承人所收藏蒲老尚未发表的遗作。在行政支持和指导下,我们成立了蒲辅周生平事迹、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案整理与评价小组,经过努力,每个课题成员都创造性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并辑成“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蒲辅周》。本书以《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作为主要资料源,专题研究蒲辅周的学术思想,并将其思想从多角度全方位做系统整理与归纳,更有利于后世全面地继承其学术精髓。全书共计10余万字。我们企图通过本书的出版,第一次在正式出版物中展示蒲老亲手书写的处方,第一次基本理清蒲老在成都的行医线路,反映以蒲老为主的中医临床大家对现代中医院校教学模式的支持,展示蒲老强调医药不分家的杰出成就。

本书的撰稿由编委分工完成,定稿由主编全权负责。在收集资料时,得到了蒲辅周后人、学生后人、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梓潼县人民政府、梓潼县政协、绵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及学校书法协会的大力支持。成书过程中得到了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李孔定的鼓励和支持,并为本书提前作序。在整理编写过程中参考了高辉远、蒲志孝、薛伯寿、蒲志兰、李兴培等的有关心得体会。薛崇成、薛伯寿、何正显、王发渭、李兴培和江蓉星先生审定了本书书稿。四川省名中医李培、景洪贵、李先梁主任中医师对成书给予了大力支持。本书的撰稿还由唐艳、杨静、杨琪、杨清共同参与完成,文字录入工作由赵娜、胡晓桥等完成,一并在此深表感谢!

蒲老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是尝试着从整理、分析的角度去理解、研究。就书籍资料来说,1905~1955年这五十年间的资料极度缺乏,不尽翔实,论著单薄,然而蒲老真正的成长也在这五十年。选用蒲老成果和论文的标准是根据我们的出发点来定的,这些资料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据成都中医学院老一辈的学长们回忆,李斯炽、邓绍先和卓雨农等对蒲老相当钦佩,中医研究院的王文鼎、赵锡武、岳美中和钱伯煊等对蒲老也交口称赞。一个名医之所以能取得震惊医坛的显赫成绩,必然与其指导临床思维的学术思想密切相关,益加令我等更加努力研究和学习蒲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由于时间紧迫,课题组人员水平有限,内容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甚至错误,敬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以进一步弘扬蒲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刘 建 蒲志孝2017年12月生平简介

蒲氏三世精医,祖父蒲国祯和父亲蒲显聪皆为当地名医,惟诊务繁忙,鲜暇著述,仅从蒲辅周著述零星披露而知其治病立法制方简洁朴实,卓有成效。蒲辅周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突出的发展和创新。一、中医世家、精研医理、名闻乡里

1888年1月12日,蒲辅周生于四川省梓潼县西溪沟(今潼江村),少名启宇。兄弟姐妹七人,启宇居长,幼时读书,聪明过人,且喜学好问。其祖父蒲国祯和父亲蒲显聪都是当地名医,蒲家在梓潼县东街开办了“杏林堂”。受家庭熏陶,启宇11岁后便边上学边由祖父讲授医书,15岁开始刻苦攻读中医。启宇铭记家训,白天在“杏林堂”侍诊,聆听教诲,耳濡目染,渐得家传之秘。18岁时,启宇便独立开业应诊于乡间,当时还举行了庄重简朴的出师仪式。他一直遵循祖父教诲之“医乃仁术”,从小立下了“济世救人”之志。蒲辅周对就诊的患者一丝不苟,认真诊断,活人济众,1907年便已在县城小有名气。

1908年,启宇为表明济世救人的志向和感激病人的赞誉,改名辅周,取“辅助贫弱、周济病人”的意思。

蒲辅周对自己一向严格要求,从不文过饰非。他早年在家乡行医时已享有声誉,但由于一次偶然的失误便毅然停诊3年。期间,他闭门读书,反思自己的不足,甚至花了1个月将借来的一部日人编著的《皇汉医学》抄录读完,并感慨地说:“外国人尚于中医有如此精深研究,中国人岂甘自卑!”其严于自律的精神可见一斑。

蒲辅周平易近人,医术高超,大受民众欢迎。梓潼县为贫困山区,民众贫穷,他同情人民疾苦,想方设法为老百姓的健康服务。他首先在梓潼县城办“同济施医药社”,不仅以身作则,一丝不苟地为求诊者治病,而且还打破门户之见,请当地名医轮班义诊,自己还带头为贫困患者资助药费。

1921年,蒲辅周又挂牌行医。他早出晚归为灾民义诊,施药。由于长期在农村行医,深谙劳动人民的疾苦,他主张用药就地取材,尽量不花钱、少花钱,方便群众。水牛角、黑羊角、韭菜、莲藕、鲜竹叶、鲜芦根、胡桃、猪板油等药物,一般医生较少使用,但在农村俯拾皆是,蒲辅周常用它们来代替贵重药物。梓潼当地不少百姓患外感热病,他用单验方来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简、便、廉、效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1931年,他倡议成立了梓潼县“同济施医药社”。1934年,他又拿出节俭之资,共买田五十亩扩大“同济施医药社”的规模,请名医免费为贫困者诊病、施药。1934年4月28日举办“药王会”,蒲辅周开堂收弟子薛崇成和郑松君。二、二上成都、技惊杏林、光耀省城

由中医学徒到一代名医,蒲辅周走过了精研医道的艰难历程。他白天诊病,晚上精心研读中医经典。1917年,蒲辅周到成都开业,业务发展不如梓潼好,数年后返回梓潼行医。1934年,蒲辅周又赴成都行医,住成都会馆。蒲辅周好读书,好钻研,在参加成都国医公会办的训练班之后,于暑袜北一街158号开业行医。1935年,蒲辅周的大弟子薛崇成亦到成都学习。同年冬天,成都温病流行,患者拥堂塞铺。46岁的蒲辅周详细诊断,认定此系“寒包火”,思索再三,将麻黄研末作为引子发放。果然,经他看病无不效验,于是名噪省城。

成都名医荟萃,各有专长,名医居寓堂皇,诊费昂贵,起诊大洋一元,出诊另加,贫民岂敢问津。蒲辅周不同,黎明即诊病,诊费随病家自给,对穷苦患者,还在处方上盖上“凭此方到鼓楼北三街庚鼎药房拣药不收分文”的印章,同时,在成都亦办起了“同济施医药社”,并与“泰山堂”订下合同,无钱买药的患者经他免费诊断后,可持他的特定处方去“泰山堂”抓药,账记在他名下,由他定期去结算。凡就诊者莫不应手而愈。尤其令他欣慰的是,成都乃医林名流汇集之地,先生以医会友,相互切磋,医理精进,造诣日深,同道中咸敬佩之。此间数年,蒲辅周以医活人,内、妇、儿科俱精,尤善外感热病,诊断精细,辨证准确,用药审慎。蒲辅周还特别讲究药物炮制,重要的方药多在成都名药店“泰山堂”等配制,所以,他的方药疗效特佳,治愈了许多危重患者。三、十全高手、誉满首都、精擅保健

1955年,国务院在北京成立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向各省征调著名中医,担负科研、教学、医疗重任。全国各地共调了30多位中医,蒲辅周以四川省中医妇科专家的身份,第一批奉调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名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1956年,北京地区流行乙型脑炎,许多医生仿效头年石家庄地区治疗乙型脑炎的经验,沿用白虎汤,结果无效。蒲辅周翻阅文献,通过客观、仔细、全面地分析,改用湿温法诊治,大获神效,使许多垂危患者起死回生,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1958年,蒲辅周对流行性乙型脑炎、腺病毒肺炎、冠心病和肿瘤等疾病进行重点观察,独辟蹊径,辨证论治,总结出了治疗的规律,显示了蒲辅周医术弘深的功底。

1960年,蒲辅周72岁,当选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任广安门医院内科主任。有时晚间政协有活动,他便搭公共汽车前往,同仁问为何不向院里要车,他说:“现在汽油缺少,节省点汽油,可以用于国家建设。”1962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按照周总理指示,卫生部和中医研究院(现名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人员先后整理出版了《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一辑)》等书,日本《汉证》杂志特辑发表长文《蒲辅周医案研究》。1965年,蒲辅周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任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科委中医专题委员。1966年,蒲辅周77岁,任中医研究院党委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央领导保健医师。他侧重老年病研究,探索老年体质的特殊性、老年病证的多样性、老年用药的规律性,写了许多病例、临床体会。

1975年,蒲辅周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担任中央领导保健医师期间,蒲辅周总结归纳了12字诊治老年病的方法,即“辨证(症)准,立法慎,选方精,用药稳”。蒲辅周十分重视老年保健。他说:“老年人尤其要使足下暖,这对血液循环有好处。饮食有节,多吃五谷杂粮,不可过饱,亦不可忍饥。饭后缓行百步。药补不如食补。服药以冀长生,何异痴人说梦。服药不节欲,亦自伤生。保持思想乐观,是减少疾病的重要因素。”

蒲辅周长年忙于教学、科研、临床、学习,上午上班,下午会诊,长期超负荷运行,年近九旬,深感精力不济,自语“行将就木”,但仍忙碌不已,终于病倒。1975年4月29日,因积劳成疾,蒲辅周病逝于北京医院,享年87岁。其骨灰一半安放于八宝山,一半经特批安葬于梓潼县丝公山,梓潼县委、县政府为其立碑。

蒲辅周一生忙于诊务,无暇从事著作,晚年由其门生整理出版了《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中医对几种妇女疾病的治疗方法》《温病述义》等,尚有《介寿堂随笔》未能出版,实属遗憾。临床经验

总结蒲辅周临床经验的资料有很多,我们阅读了不少关于蒲辅周的经验介绍后,发现其中有两条最重要:一是辨证论治,二是整体观念。下面从几个方面分述之。一、重视时令气候对疾病的影响

蒲辅周很重视《内经》中的天人相应观。他认为自然气候、地理条件与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化有密切关系,要重视时令气候对疾病的影响,强调临床“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指出外感热病的治疗必须掌握季节性。举例如下:

1945年夏末,成都连绵大雨,街巷庭院积水,许多小孩患麻疹,发热不止,疹毒在皮下隐伏不出,医生们用辛凉宣透法医治,不见疗效,患儿丧生者与日俱增。蒲辅周心急如焚,冥思苦索几个夜晚,突然从中医运气学说中得到启悟,断定此次成都小儿麻疹与多雨温热的季节气候有密切关系,于是改用温化之法,在方药中加入麻黄一味,使患儿疹毒豁然而出,热退神清而愈。此法推广,均获奇效,为防治麻疹病立了奇功,被传为佳话。此后,蒲辅周又闻梓潼霍乱流行,日死数十人,即将藿香正气丸处方寄去,嘱咐家人将处方多多抄写,公布各乡;还专门从成都汇款到梓潼,用来购药,并按藿香正气散原方配制,分成小包,半价散发,贫困者则分文不取。蒲辅周通过清化湿热的方法防止了霍乱的大流行,拯救了不少患者,名望大震。

1955年,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关怀下,蒲辅周奉调北京,在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次年8月北京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大流行,好像故意考验蒲辅周是否有真本事一样。此前(1955年),石家庄地区总结了用白虎汤治疗乙脑的成功经验。1956年,北京地区乙脑流行,8月初北京方面的医生按照石家庄的经验(清热解毒养阴),用中药白虎汤、犀角、羚羊角粉和注射青霉素、输氧等治疗,均不奏效。有的患者不仅高热不退,而且病势加重。患者急剧增加,疫情大有蔓延之势,严重危及人民,特别是儿童的生命安全。卫生部采取紧急措施,组织中西医专家组成乙脑医疗工作组,在北京市传染病医院和儿童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在此紧要关头,蒲辅周作为专家组成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说,此次北京地区的乙脑,用温病治疗的大原则是正确的,石家庄的治疗经验也是很宝贵的,但关键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辨证施治,中医历来讲究“必先岁气,毋犯天和”,治疗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季节气候的特点。石家庄与北京的乙脑虽同在暑季,但石家庄久晴无雨,乙脑患者偏热,属暑温,用白虎汤清热润燥,故见奏捷;而北京雨水较多,天气湿热,患者偏湿,属湿温,倘不加辨别而沿用清凉苦寒药物,就会出现湿遏热伏,不仅高热不退,反会加重病情。正确的办法是采用宣解湿热和芳香透窍的药物,湿去自然热退(当时所用的主要药物是鲜藿香、广郁金、佩兰、香薷、川黄连、荷叶等,以及白虎汤加苍术和三仁汤等)。蒲辅周之见,群医称是,即改为宣解湿热、芳香透窍及通阳利湿法,效果立竿见影,不少危重患者转危为安,一场可怕的病疫得以迅速遏止。1956年9月4日,《健康报》在头版报道了这场战果,“运用中医温病治疗原则治乙型脑炎,北京市不少危重脑炎患者转危为安”,一时在全国传为佳话,中医界尤其为之鼓舞。

1956年10月至1957年9月,蒲辅周先后在《中医杂志》发表了《参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一些体会》及《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等经验总结。此后,蒲辅周又对腺病毒肺炎、冠心病和肿瘤等疾病进行观察研究,总结治疗规律,取得较大成绩。二、治疗外感时病的经验

蒲辅周强调“必先岁气,毋伐天和”,以擅治温热病,包括各种急性传染病著称。每当危急之际,他每能洞察毫厘,通权达变,出奇制胜。(一)重视节候变化与时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蒲辅周指出,“时病指的是春夏秋冬季常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古人统名之为伤寒、热病,如《内经》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一切外感病称时病,也称六气为病”。他认为,治疗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季节性,一年十二个月,有六个气候上的变化,即风、火、暑、湿、燥、寒。学习中医学,尤其是治疗急性病,要掌握这个规律,也就是说,要熟悉四时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六十天,为初之气,主厥阴风木,此时的外感病多为风温、春温,亦有气温反寒而病寒疫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为二之气,主少阴君火,其病多属温热病范围。小满、芒种、夏至、小暑,为三之气,主少阳相火,其病称为暑温病;积热成火,到这个季节,外感病多在暑证范围。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为四之气,主太阴湿土,其时多雨,外感病多属湿温范畴。秋分、寒露、霜降、立冬,为五之气,主阳明燥金,时病秋燥;这个季节,雨水少了,自然界万物枝萎叶黄干枯,因此为之燥。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为六之气,主太阳寒水,这时伤寒病多;若冬阳偏胜,气候应寒反暖,这时的外感病叫冬温。强调“必先岁气”,就是讲研究四时五运六气为病的一般流行规律,找出属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之病机,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治疗。(二)对外感时病的辨证论治1.春季时病

春温:蒲辅周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多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而致病。春阳过盛,感受温风而病者,名“风温”。

风温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目胀,有汗或无汗,口干或心烦口渴,鼻干或塞,或胸闷,咽干或咽痛,或渴或不渴,身困或酸而不甚痛,小便黄,舌红苔白或黄,脉浮数(右大于左)。病在上焦,属手太阴,法宜辛凉解表,宜银翘散、桑菊饮二方出入化裁为主。除了按吴鞠通之银翘散和桑菊饮原方加减外,另有微恶寒者,略佐葱白、苏叶透邪外出,见效甚快;夹湿者,加滑石、芦根、通草;咽痛者,加僵蚕、射干;心烦者,不用葱白,加栀子,即合用栀子豆豉汤。蒲辅周反复告诫:风温初起,总以达邪外出为要,切不可过早使用寒凉,冰伏其邪,热不得越而内陷,致延长病程甚至恶化。

若在春季偶遇暴寒,其发病多与伤寒相似。症状为憎寒,发热,头身痛,胸闷不饥,或欲呕或泻,或口干不欲饮,舌质暗,苔白而秽。治法宜芳香温散和解,不宜辛凉苦寒,用加味香苏饮化裁。加味香苏饮为伤风感冒常用方,苏叶一钱,陈皮八分,香附一钱,甘草三分,防风一钱,葛根八分,羌活五分,荆芥五分,僵蚕一钱,桔梗五分,枳壳五分,豆豉二钱,葱白三寸。咽痛甚者加射干一分五钱;感寒重者可合用三拗汤;头痛甚者,加川芎、僵蚕、白芷、蔓荆子;身痛加羌活、防风;项背痛加葛根;呕加半夏、生姜;若呕吐,下利,腹痛,可用藿香正气散加生姜;若无汗、身痛兼有胃肠不和,症状夹杂,可用五积散为末,每服五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五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芷、川芎、茯苓、甘草、当归、肉桂、白芍、半夏各三两,橘皮、枳壳、麻黄各六两,苍术二十四两,干姜四两,桔梗十二两,厚朴四两。上药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服。五积散功能解表散寒、温中消积,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不欲食、胸腹胀痛或恶心呕吐。2.夏季时病(1)先夏至日为病温,一般称之为“温热”

蒲辅周认为,“温热”病多发生于春分、清明、谷雨、立夏这四个节气之中,为二之气,主少阴君火。温热病发病较快,历代医家治疗此病以存津液为主。初起有表证者,可酌用银翘散合栀、豉以解之。若不效,心烦便秘者,可用凉膈散两解之。若表解里热盛,大烦渴、汗大出、脉洪大有力者,可用白虎汤清解之。脉大而芤,热甚津伤,或加人参或加沙参、玉竹。

蒲辅周认为,春夏之交,一般为热病三四天后,表证已罢,高热不退,烦渴引饮,或有时谵语,目赤气粗或汗不出。此时因肺胃津伤不能达热外出,不能再用表剂重伤津液,然而又无里实证,不可用下药再伤正气,唯宜生津退热轻宣之法引热外出,可用二鲜饮生津退热。蒲辅周谈到,二鲜饮是他的经验方,他在老家农村行医时用于治疗热病三四天后,表证已罢,高热烦渴,常用鲜芦根三两,鲜竹叶约一两,浓煎取汁口服,不拘冷热,此方有类白虎汤的作用。有衄血者加鲜茅根一握(约二两),煎成再加童便半杯兑服,屡获满意效果(有类似犀角地黄汤的作用)。(2)后夏至日为病暑

夏至后热盛于上而下迫,湿蒸于上而上腾,湿热交蒸,风行其中,人在气交之中感之而病者,即为暑病。蒲辅周认为,静而得之为“中暑”,即所谓“阴暑”;动而得之为“中暍”,即所谓“阳暑”。暑为阳邪,病本为热,阴暑乃暑天贪凉受寒所致,并非暑用阴也。

暑温、湿温都是季节流行病。暑和湿各居六气之一,在每年六气用事各主六十日。春分以后至秋分以前的一百八十天内是君火、相火、湿土三气错综相互为用,所谓热、火、湿混合为一,故夏秋之间的外感病多发病急而见症不一。

在夏至后至立秋前,时病症状多热盛湿轻,宜暑温法治之(先用辛凉,次用甘寒,终用甘酸)。暑温致病的特点为风、暑、湿三气夹杂,发病快、变化速,主要出现下列三组症状。初起若兼暑湿闭滞,表实无汗,舌苔白秽,可用新加香薷饮(香薷、鲜扁豆花、厚朴花、金银花、连翘);若心烦,舌赤,苔黄,用香薷饮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若初起头痛身热,微渴,心烦,有汗,小便短涩,舌赤苔白或黄,可用黄连香薷饮合六一散(滑石六两,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用汤药兑服),或用二鲜饮。

暑温本病证治:高热面赤,心烦口渴,或四大症(身大热、大烦渴、大汗出、脉洪大),甚则昏厥抽搐。此乃纯热不兼湿之证,名为“中暍”,宜用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注意乙脑患者发病前期也多有此症)。脉芤者加人参;若夹湿身重者,宜白虎汤加苍术;若汗多,脉散大,喘渴欲脱者,急用生脉散;若暑邪入营,出现神昏谵语,可用清营汤、清宫汤加减,酌用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蒲辅周认为,症见消渴、烦躁、神昏谵语、时热时厥者,属于邪入厥阴,可用连梅汤或椒梅汤。连梅汤:黄连、乌梅肉、麦冬、生地、阿胶。椒梅汤:黄连、黄芩、干姜、白芍、川椒、乌梅、人参、枳实、半夏。

暑温病后期暑伤津气,以益胃生津为主,可予益胃汤。

湿温病多发生于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夏秋之际,为四之气,主太阴湿土,其时多雨,此时外感病多属湿温。

湿邪之害,不同于暑。蒲辅周认为,盛暑之时必兼湿,湿盛之时不一定兼暑;暑邪只从外入,而湿邪兼于内外;暑邪为病骤而易见,湿邪为病缓而难知。湿热病四时均有,湿温病则发于夏秋之间,外受之湿或从雨露而得(从天得);或从地气潮湿中得(从地得);或从饮食所得,如过食膏粱厚味、甜腻水果,嗜酒茶饮,久服寒凉,皆能损伤脾阳,使运化力弱而生湿浊。

湿温在上焦,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苔白不渴,胸闷不饥,面色淡黄,午后热盛,状若阴虚,脉弦细而濡。

蒲辅周说,湿邪黏滞,病难速已,其来渐,其去慢。在治疗过程中,忌讳汗法与下法,误汗则神昏耳聋,下之则洞泄,治宜芳香化浊、通阳利湿,以三仁汤灵活运用。这正体现了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所说:湿温病最难的就是补阴和救阳,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喘促者,宜用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湿温之邪由膜原(温病辨证指的是邪在半表半里阶段)直走中道,表现为不饥不食、机窍不灵,宜三香汤:瓜蒌皮、桔梗、黑山栀、枳壳、郁金、香豉、降香末。

若湿郁三焦,升降失司,用五个加减正气散。若身痛脉缓,舌苔淡黄,渴不多饮,汗出热解,继而复热,用黄芩滑石汤湿热两清。

若湿温邪气中于阳虚脾弱之人,蒲辅周认为可发为“寒湿”。“寒湿”病症状:脉沉迟而濡,身无大热,口不渴,小便清,大便多溏,或身痛重着,手足肿痛,但头汗出,脊背喜暖。治宜温中利湿,胃苓汤加木瓜、炮姜;寒盛者酌加川附子;脉浮虚而涩者,宜桂枝附子汤。3.秋季时病

秋季时病多发生在秋分、寒露、霜降、立冬时节,为五之气,主阳明燥金,时病秋燥。这个季节,雨水少了,自然界万物枝萎叶黄干枯,因此为之燥。

秋分时节,暑气未消,秋阳过盛,感之而病者,则为温燥;霜降、立冬时节,秋气凉劲肃杀,万物凋谢,此时感之而病者,为凉燥。(1)温燥证

症见微热不恶寒,头胀目胀,鼻干龈肿,唇干咽干,或咽痛呛咳,清窍不利,脉细数,舌红苔薄黄,小便数,可用吴氏翘荷汤。翘荷汤:薄荷、连翘、生甘草、黑栀皮、桔梗、绿豆皮。若肺燥喘咳,痰黏咽干者,可用喻氏清燥救肺汤;痰多加贝母、瓜蒌;血虚者加细生地;口渴加花粉;烦热加知母。(2)凉燥证

症见初起头痛,身微热,微恶寒,喉痒呛咳,无汗鼻塞,形似风寒,唇干咽燥,脉浮细数,舌红苔白而干燥,宜用杏苏散加味。若咽痛加射干、橄榄;头痛甚加僵蚕、蔓荆子;口干加花粉、麦冬;烦热加知母、生石膏;气促痰黏加苏子、桑皮;有食滞加山楂炭、麦芽;胸胁满加炒枳壳、竹茹;呕加半夏、枇杷叶。4.冬季时病(1)伤寒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为六之气,主太阳寒水,这时伤寒病多。

冬季感风寒轻者,头痛身痛不甚,微恶寒发热,咳嗽鼻塞声重,胸膈满闷。蒲辅周多用华盖散、九宝汤。华盖散:麻黄、炒苏子、杏仁、桑皮、茯苓、橘红、甘草各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九宝汤:薄荷、炒苏子、麻黄、杏仁、桂枝、陈皮、大腹皮、桑皮各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暴寒伤肺,喘嗽鼻塞痰壅,宜三拗汤。

外寒内火,肺气郁闭,而喘甚者,越婢加半夏汤(麻黄、石膏、法半夏、生姜、大枣、甘草)。

外感风寒,咳而喘甚者,用麻杏石甘汤。

外感风火,内有寒饮,见胸满咳嗽,宜小青龙汤;兼烦热者,加生石膏。

若水饮上逆,见喘咳,面目浮肿,宜葶苈大枣泻肺汤。

冬季感受风寒又有伤食,见肠胃失和,胸腹满闷或呕吐或下利,宜藿香正气散。痛甚加吴茱萸;呕吐甚加白豆蔻、生姜引,水煎服。

若冬感风寒,内夹湿痰,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腹胀满,不思食或呕,恶水不欲咽,大便不利,或关节痛或重,乃表里同病,宜用五积散,每服五钱,生姜三片,水煎服。(2)冬温

若冬阳偏胜,气候应寒反暖,这时的外感病叫冬温。

冬温治法可与风温治法互参。其症状类似伤寒,但脉不紧,头痛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心烦,小便赤,口渴,有汗或无汗,脉浮数,舌红苔白燥或黄。此为外寒内火,宜凉解法,可用麻杏石甘汤。咽痛加僵蚕、射干、桔梗;咳甚加前胡、贝母、枇杷叶;痰多气促加瓜蒌、莱菔子、苏子;头痛加薄荷、荆芥穗、菊花。蒲辅周认为,冬温外感病,若四五日不解,邪入气分,大热、大汗、但热不解、大烦、大渴,同样可用白虎汤。若表热不解,里热又结,腹满便秘,心烦无汗,舌红苔黄,可用凉膈散。

对于冬温出现脉浮紧,无汗而烦躁,头痛身痛者,可与大青龙汤,桂枝量只需数分,切勿过重致衄。蒲辅周的儿子蒲志孝在回忆关于外感病中用桂枝时谈过一件事:1963年2月,蒲辅周的二弟患感冒,见头痛、周身骨节疼痛、脉紧苔白,蒲志孝用麻黄汤一剂而愈,事后颇为自得,写信告知在北京的父亲,以为必得褒奖。谁知蒲辅周速来回信说:“你二叔平常嗜酒,湿热素重,桂枝汤有‘若病酒客不可予之’的告诫,你只注意了桂枝汤的‘汤’字而忽略了‘桂枝’。此物用于内热之人当先考虑动血之弊;寒热外束,有身疼痛时,可去桂枝,加羌活一钱,效果同样会很好。你这是只读死书,缺乏思考之过。”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蒲辅周读书之细,辨证之精,用药之活。(三)治疗外感时病,表证重视透表,里证强调疏通

蒲辅周指出,温病来路有二,即呼吸与皮毛;病之去路有三,为汗、吐、利(水)。他说对温病的治疗有“三怕”:最怕表气郁闭,热不得越;更怕里气郁结,秽浊阻塞;尤怕热闭小肠,水道不通,热郁胸中,大气不行,以致升降不灵,诸窍闭滞。治法总以透表宣膈,疏通里气而清小肠,不使热邪内陷或郁闭为要点。这既是他丰富的临床经验的结晶,亦是高度概括的理论升华。基于此,他推荐灵活运用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中以升降散为主的十五个方剂,来治疗杂气为病的温疫及四时温病中兼秽浊杂感者。

升降散组成:僵蚕、蝉蜕、片姜黄、大黄。注意片姜黄与姜黄的区别,两药均有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均可治肩臂疼痛。片姜黄性寒,能清心凉血利胆;姜黄性温,能治寒痹臂痛。本方不可误以为片姜黄即是姜黄。(四)治疗外感时病,要辨清伤寒与温病的异同

蒲辅周认为,伤寒与温病“始异中同终仍异”,相对于前人有“始异终同”之说,该观点更符合临床实际。

伤寒初起,寒邪侵犯太阳,其病在表,治法以辛温解表为主;温病初起,温邪首先犯卫,其病亦在表,但治法以辛凉透邪为主。可见二者之始,病因异,病症异,治则亦异,绝对不可混同。

若伤寒入里,证属阳明,寒邪化热,治宜白虎汤与承气汤;温病顺传,证属气分热邪益炽,治法自然一致。故二者之中,证治均相同,无须寻求其异。

至于伤寒传入三阴,虚寒已见,则宜温宜补,用理中汤(丸)、四逆汤、乌梅丸等。温病热入营血,阴伤津灼,则宜清宜润,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或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故二者之终,又见证治迥异,理应细加区别。三、内科杂病的治疗经验

蒲辅周治内科杂病,首崇仲景学说,常谓《金匮要略》《伤寒论》二书理详法备,为方书之祖、临床医疗的准绳;下遵历代各家流派,博采刘河间之寒凉、张子和之攻下、李东垣之温阳、朱丹溪之滋阴,冶众长于一炉,以补仲景所未备,开后学之法门。他毫无偏见,集思广益,撷取精华,扬弃糟粕,大力倡导治疗以辨证论治为主,不必计较于经方派、时方派之争。

他说内科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古时中医有十三科之分,内科称为大方脉,包括的范围很广,加之他所治的内科病例多为疑难杂症,欲获高效不易,但由于他理论精通,学识雄厚,经验丰富,故都能把握病机,得心应手。举例如下:1.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冠心病,其证以心脏功能不足为虚,营卫阻滞作疼为实,但毕竟虚多实少,故治法当以补为主,通为用。自制益气和血之双和散:人参三两,茯神一两,远志肉五钱,九节菖蒲二两,丹参一两,香附二两,没药五钱,琥珀五钱(另研),血竭五钱(另研),鸡血藤五钱,共为细末,每次服五分至一钱,空腹温汤下,日三次。如无血竭,改用藏红花或红花;没药气臭味苦,可改川郁金一两。该方临床证实安全有效,是通补兼施的良方。蒲辅周指出,不宜胶执活血化瘀一法,以免蹈虚虚之戒。此种创见,如同犀烛。

例一:张某,男,年逾60岁,体质素弱,头晕健忘,神怠思睡,胸膺闷胀,心区隐痛,气短懒言,自汗畏风,腿软且痛,不耐坐立,胃纳欠佳,口干欲饮,小便偏少,脉象两寸沉细,两关弦急左甚,两尺沉弱,舌质淡无苔。某医院确诊为冠心病。蒲辅周根据脉证,分析属心气不足,肾气亦衰,髓海渐虚,虚阳欲越,急用附子汤加减以强心益气、滋肾潜阳。方用:西洋参、制川附子、云茯神、白芍药、制龟甲、山萸肉、枸杞子、炒杜仲,怀牛膝。三诊后,头晕、胸闷、心区隐痛、思睡、自汗等症皆明显减轻或消失,食欲略增,二便正常,脉转弦缓,左关亦不急,舌质正常,苔白。原方加女贞子、五味子继续调理,日见功效。

例二:刘某,男,62岁。因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住某医院,经抢救逐渐平稳。出院后一年中,三次发作心绞痛,常觉疲倦无力,四肢关节酸痛,心悸隐痛,足浮肿,脉象左沉细,右弦缓,舌质正常,苔薄白。蒲辅周辨证为心气不足,兼见风湿。方用生脉散加远志、枣仁以益气养心,佐以天麻、桑枝、松节以祛风胜湿。即北沙参、麦门冬、五味子、炙远志、炒枣仁、生龙骨、明天麻、嫩桑枝、干松节、化橘红、大红枣。上方服后,患者云疗效很好,遂按此法出入,坚持服用较长时间,病情日趋进步。2.治疗心律失常、心律不齐、高血压病

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类似中医学的心悸、怔忡,临床辨证须分虚、实、痰、火四型。虚者:面白少神无光泽,气短声低,呼吸无力,汗出,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宜独参汤或用人参养荣汤。实者:面赤心烦,声音急促,或汗出饮凉,舌红苔黄,脉细数有力,选小陷胸汤、竹叶石膏汤。痰者:面微发黄,目下色暗,呼吸不和,胸闷,憋气,舌苔白滑,脉沉滑,治宜六君子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或用苏子降气汤。火者:面赤,心烦,憋气,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朱砂安神丸、黄连温胆汤等。

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蒲辅周认为,必须分虚实。阴虚者,脉细无力,治宜六味地黄丸加龟甲、磁石、牛膝;阳虚者,可用附子汤加龟甲、龙骨、牛膝;肝郁者,可用丹栀逍遥散加香附、决明子、夏枯草、荷叶、珍珠母;实者,用龙胆泻肝汤。便秘者加生大黄,虚烦不寐者可用酸枣仁汤加味。3.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简称“溃疡病”)

蒲辅周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不单纯侧重在局部病变,而特别着眼于整体病情,往往按仲景“随证治之”的原则,屡获奇效。

例一:段某,男,38岁。素有胃溃疡和胃出血史,大便检验潜血阳性。近因过度劳累,遇大雨受凉,饮冷葡萄酒一杯后,突然吐血不止,精神萎靡,急送某医院救治。诊断为胃溃疡大出血,经对症处理两日,大吐血仍不止,恐导致胃穿孔,决定立即施行手术,迟则将失去手术机会。患者家属有顾虑,夜半要求处方止血。蒲辅周认为,吐血虽已两昼夜,若未穿孔,尚可以服中药止之。询其原因,由劳累、受寒、饮冷致血上溢,未可以凉药止之,宜用《金匮要略》侧柏叶汤温通胃阳、消瘀止血。侧柏叶、炮干姜、艾叶浓煎汁,兑童便频频服之。次晨吐血渐止,脉象沉细涩,舌质淡,无苔。再以原方加西洋参、三七益气止血、和血消瘀,童便兑服。三诊时止血奏效,患者神安欲寐,知饥思食,并转矢气,脉两寸微,关尺沉弱,舌质淡无苔。此乃气弱血虚之象,但在大失血之后,脉证相符为吉。治宜温运脾阳,并养荣血,佐以消瘀,改用理中汤,加当归、芍药补血,佐三七消瘀。服后微觉头晕耳鸣,脉细数,为虚热上冲所致,于前方加地骨皮、生藕节,浓煎取汁,兑童便继服。五诊时诸症悉平,脉亦和缓,渐能纳谷,但转矢气而大便不下,继宜益气补血,兼养阴润燥消瘀之品。白人参、柏子仁、肉苁蓉、火麻仁、全当归、生藕节、清阿胶(烊化)、新会皮、山楂肉,兑童便温服,服后宿粪下。化验潜血阴性。嘱停药,以饮食调摄,逐渐恢复健康,溃疡亦愈合,二十余年未再发。

例二:吴某,男,42岁。患十二指肠溃疡已十三年,秋、冬、春季节之交易发胃脘疼痛,钡餐照片示十二指肠球部有龛影,大便潜血阳性。近来脘腹疼痛,尤以空腹时加重,精神较差,小便黄,脉弦急,舌质红,苔亦黄。此属肝失疏泄,横逆犯胃,用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味以疏肝和胃治之。北柴胡、白芍药、炒枳实、炙甘草、川黄连、吴茱萸、青皮、广木香、高良姜、大红枣。二诊时脘痛减轻,睡眠仍差,大便不爽,小便稍黄,舌质红,苔转黄腻,脉仍弦数。此乃肝胃未和,湿热渐露,改用越鞠丸加味以调肝胃、利湿热。炒苍术、制香附、焦栀子、川芎、建神曲、川厚朴、炒枳壳、绵茵陈、广郁金、干石斛、白通草、广木香、鸡内金。三诊时脘腹痛消失,大便潜血阴性,食纳增加,脉缓不弦,舌质不红,苔薄黄微腻。议用散剂缓调以资巩固:赤石脂、乌贼骨、陈香橼、炙甘草、鸡内金,共为细末,每服1.5克,日两次,白开水送下。

两例溃疡病的治则皆是根据病情需要决定的。第一例当胃溃疡大出血时,急应止血,但考虑因为过劳、受寒、饮冷引起,不同于一般的血热妄行,故不采用凉血止血的方法,而用温通胃阳,佐以消瘀,继之以理中温养脾阳法以统其血。盖脾胃为中州之司,而甘温具固血之用。最终为患者避免了一次手术,这种无创伤性医疗给临床有所启示,无怪乎许多急腹症用中医疗法也能取得成功。第二例的十二指肠溃疡由于肝胃不调,兼有湿热,故又直接以调肝胃、利湿热之法为治,与前例一温一清,形成对照,各有妙用。尤其值得探索的是,蒲辅周在侧柏叶汤中以童便代马通,童便咸寒之性,不仅能制干姜、艾叶之温燥,而且能止血以化瘀。在例二吴某调理善后时,用赤石脂、乌贼骨于养胃中巩固收涩止血之功,并促进局部溃疡之修复,做到温而不燥、止而不瘀,既重视整体,又注意局部。4.治疗低热

蒲辅周认为,治疗低热首先要认清低热属于外感还是内伤。(1)外感低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