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逻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进路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02:32:26

点击下载

作者:王荣发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德育的逻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进路研究

德育的逻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进路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德育的逻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进路研究作者:王荣发排版:昷一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15ISBN:9787562836261本书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王荣发,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现为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伦理学等。已出版《现代职业伦理学》《性格的塑造与优化》《党的建设战略和方法》《大学之道》《中国书法艺术之美》《青春的雕塑》《素质引领人生》《德育课实践性教学:理论与探索》《网上德育》等著作16部,发表论文90余篇。相继获得第八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优秀著作一等奖、三等奖,上海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十多项奖励。序言追寻“德育梦”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中国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大众化。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构建有效的德育模式,就是我的中国梦、我的德育梦,就是我所追求的德育理想。我的“思政”生涯,就是在不断追寻我的“德育梦”。一、教学思考

特殊的课程和特殊的授课对象,需要我们负有特殊的责任,具有特殊的艺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是由总书记批示、政治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全部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审定,由中宣部、教育部、各省市分期分批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培训,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国家意识、国家战略和国家期待。特殊的授课对象——大学生无疑是一个最动感、最富有时代气息的群体,他们处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交叠期、身心的嬗变期、高考与就业的压力期……身处花样年华,渴望多彩生活,喜欢多样人生。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这一群体,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责任与艺术的统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基础。关于德育课教学的思考,可以围绕教材、教师、教学、教育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怎样拿捏好、把握好、掌控好、驾驭好这四者关系。

一本为纲:以教材为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教材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对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进行了较好的整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委员会审定的第一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现了教材的高水平和权威性。教材为我们教学留下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但所有的发挥都必须以教材为纲,围绕教材展开,为实现教学教育任务服务。

二界贯通:贯通上下。所谓“贯通上下”,即贯通“形而上”的理论世界和“形而下”的生活世界。只有掌握“形而上”,才能把握“形而下”,指导生活的细节,才能引导价值的方向。学生面对的大多是一连串的生活细节:世界杯足球赛、考研还是出国、同学间的友谊、寝室内的矛盾,等等。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些生活细节,恰恰是形成“形而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最基本也是最坚实的“形而下”素材,也是我们把握主动、打牢价值理想基础的根本要素。

三者统一:国家意识、教师立场、学生角色的统一。国家意识在教材中得到了体现,也必须在我们的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立场包括政治立场、学术立场和教育立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要求教师在政治立场上、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纪律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教师的学术立场促使教师对教材、教学、教育中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学术探讨,以使教材、教学、教育更加科学。教育立场即教师的职业立场,教师的职责就是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武装学生,引导他们坚持正确方向,追求科学发展,实现健康成才。学生角色是指教师心中要有学生。我们曾经也是学生,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研究学生的心理和需求,与学生平等交流,用正确科学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和人生追求。

四境营造:理境—情境—心境—环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要通过追求文“化”之境—心“理”之境—民“主”之境—有“我”之境,使教学有文化内涵,有情感体验,有民主气氛,有学生参与,力求以文化人,理顺人心,促进主体塑造,自我发展,从而将教材语言转化成教学语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意境和氛围。

五位一体:课堂教学力求做到政治意识、道德理念、法律精神、人文情怀、文化素养五位一体,形成学术、教术、艺术融为一体的散文式教学模式。

六效追求:激动其情感、激活其思想、激发其活力、激励其追求、激昂其斗志、激扬其生命。通过传播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达到引导学生塑造人格、激扬生命、促进发展、提升人生的目的。

七化功夫:(1)化教材语言为教学语境和教育情境。可以尝试运用学术、教术、艺术三位一体的散文式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教育环境。(2)化虚为实。贴近学生实际,探讨实际问题,引领生活实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要讲清是什么、为什么,还要说明怎么办、怎样做。(3)化知为识,化识为智。化知识为智慧、方法,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荣辱观转化为方法论,重视方法论教学,授人以“渔”。(4)化教书为育人,化理论为德性。达到教书与育人、理论传授与德性塑造的有机统一。(5)化课堂教学为立体教学。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与寝室建设、社团活动、社区服务、网上交流、学生党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电话、手机、E-mail等方式,随时接受学生的应约面谈、电话咨询、网上沟通,拓展教书育人空间,形成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多元立体、良性互动的德育教学格局。(6)化教学为研究。结合“基础”课教学实践,加强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通过研究促进教学。(7)化教学主客体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超越教学的主客体界限,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三贴近”、求实效,不仅需要内容的革新、教材的更新,更需要形式的创新、方法的创新,特别是交流媒介、语境、语汇的协调与对应。再好的思想内容,如果不选择恰当的沟通媒介,不使用令人心领神会的语汇、语境,同样会造成另一种失语症。平视我们的教育对象,学会倾听学生的倾诉,在语言媒介上与他们融为一体,等等,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必备本领。

上述这些关于德育课教学的思考,是我2007年应邀在中宣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上所作的辅导讲座提纲,她凝聚了我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心得体会,是我不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二、改革历程

1986年,我开始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起初讲授的是“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后开设“人生哲学”,但效果不太理想。到1989年,学生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我带领教学团队从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出发,加强德育课课程建设,主持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至今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贴近大学生活阶段(1989—1996)。开始进行“大学德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编写出版了《大学生活导论》教材,把德育教学内容与大学生活有机融合起来,寓德育于大学生活指导之中,贴近了学生,贴近了实际,贴近了大学生活,收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1996年被评为华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第二阶段,切入人生课题阶段(1996—2000)。为了使德育课不仅对提高大学生活质量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学生大学后的职业发展也有指导意义,我们又进行了“切入人生课题,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索,编写出版了《大学与人生》和《现代职业伦理学》两本教材。前者注重与中学的衔接,引导学生从大学生活、社会实践、人生发展的角度,审视、理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将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转化成学生的主观价值追求;后者注重面向社会,对毕业班学生开设“职业道德修养”课,指导学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这样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0年获华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第三阶段,促进主体发展阶段(2000—2005)。为了推动重点课程建设,我们进一步进行了“‘主体发展性’德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重新编写出版了《大学之道——思想道德修养与人生发展》和《职业发展导论——从起步走向成功》两本教材,根据时代发展充实了新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①切入学生人生课题,构建德育教学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②注重方法论教学,把邓小平“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的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转化成大学生人生思维的立体坐标,给学生以人生思维方法论的指导。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索双向互动的德育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④坚持文化素质、人文精神与道德理念三位一体,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身边的道德现象。⑤重视行为养成,坚持学、思、行统一,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考核方式。重点课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获华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并被评为2004年上海市精品课程。

第四阶段,推进实践教学阶段(2005—2009)。2006年起,我们积极贯彻中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05方案”,认真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力求高起点、高质量开设和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我们坚持一贯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加强“高校德育课实践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①把握德育教学的实践本质。认为“实践性”作为德育教学的本质特征,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求、人类道德法律的实践本性、德育课程的自身性质特点、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素质的养成规律所决定的。②开拓德育实践性教学类型。包括课内、课外实践性教学,个体、集(群)体实践性教学,虚拟性、模拟性、现实性实践性教学,自我完善性、公益服务性、社会考察性实践性教学,引导性、认知性、体验性、评价性、养成性等功能性实践性教学。③确立德育实践性教学理念原则。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促进人的主体发展为目标,切入主体的人生课题,启发主体的德育实践,引发主体的心理体验,激发主体的问题探究,努力把德育教学过程建设成学生主体个性形成、主体精神培养、主体德性塑造、主体人格提升的发展过程。为此,必须遵循衔接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④构建德育实践性教学体系方案。每一章都从教学背景、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操作环节、预期效果、成果体现等方面,设计了相应的实践性教学具体操作方案。这些方案既结合了各章的教学内容,又密切联系了学生的实际,力求以大学生的成才发展为内在逻辑,层层展开,递进深入,力求理论教学逻辑与学生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⑤创新德育实践性教学考核方式。建立了实践性教学考核指标,把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团队建设、寝室文明、社区服务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划定明确的分值,开学第一节课就向学生公布考核内容和方法,学期结束时由任课教师、辅导员、班委会、学生本人共同评定成绩。德育实践性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成长,受到学生普遍赞赏。该项教学改革成果2007年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理论与探索》,引起了市教委、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全国同行的好评。我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于2006年7月在上海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教师培训班上作辅导报告;2007年1月和2008年3月,在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坛上作经验介绍;并受邀于2007年6月22日赴北京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介绍该项成果的具体应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程拍摄了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上的经验介绍(90分钟),并制作了光盘,发至各高校供教学参考。《文汇报》(2007年2月15日)以“华东理工大学德育课采取实践性教学”为题,介绍了该项成果的具体运用和实践,《新民晚报》等校内外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报道。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关学院、四川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同行相继来校就实践性教学进行学习交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成果,2008年获华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华东理工大学精神文明创建“十大”优秀项目奖、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精彩一课”奖,2009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第五阶段,拓展网络德育阶段(2009—2012)。目前,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以及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面对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我们积极进行了“大学生网络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理论研究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沉迷及其原因、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多重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重构、原则设定、价值导向、现实困境和有效利用等方面,探讨了趋利避害的应对之策,从网络德育的合理定位、平台效用、环境建设、空间拓展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网络德育工程的思路,阐述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网上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探索方面,利用网络优势,拓展德育空间,通过开设德育微博、德育博客、德育电子邮箱、德育课程网站等网上德育平台,随时接受学生的电话咨询、短信交流、网上沟通或应约面谈,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予以指导,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维的“网络互动”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生活指导—网络互动的有效对接,形成以实带虚、化虚为实、虚实相生、课内课外、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现代德育新格局。这一研究成果于2009年出版著作《网上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2011年获得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六阶段,深化建设完善阶段(2012至今)。为了进一步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深化德育教学改革,推进德育教学创新,提高德育教学效果,我们力图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以提高“有效性教学”为主题,以“生活化德育”、“实践性德育”、“发展性德育”为主体逻辑,以“研究型德育”、“网络化德育”为支撑逻辑,整体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一体两翼”现代教学模式;以本校倡导的“全面工程教育”和“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为理念,构建具有理工院校特色的“过程德育”体系;以探索“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教育的价值转化”为课题,开展“实践—发展性教学”系列研究和创新探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已有成果为基础,努力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三、拥抱太阳

不知不觉,我的教师生涯已经40年了,“思政”生涯也已30年了。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教师的光辉来自于太阳。事业是头顶的太阳,学生是眼前的太阳,理想是心中的太阳。拥抱太阳,教师的生涯才能享受阳光。我始终把当好教师,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事业是我头顶的太阳。站在讲台上,事业的太阳给我阳光,让我灿烂。大教不言,大育无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道之求,止于至善。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为师之境。

学生是我眼前的太阳。诚如毛泽东所说,青年学生,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接受对象决定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必先对接学生。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我和学生们与其说是教学关系,不如说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我的心随着校园学子们的脉搏一起跳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他们的整个生活,为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课题和资源,也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诸多的启示和帮助。我得首先把此书献给他们。但愿那些还算好的思想能在他们中间找到停留的地方。

理想是我心中的太阳。我的理想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退休之时,能发表100篇论文,出版15部著作。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德育的逻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进路研究》,是我出版的第17部书,把她献给自己的教师生涯40年和“思政”生涯30年。她是对我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梳理、整合和构建,集中展示了我30年来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成果。倘若本书的出版能为同仁们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启迪或借鉴,那将是我莫大的欣慰。

所谓“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是指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内容。本书所讲的德育,首先是在广义的层面指思想政治教育,从衔接、接受、理念、改革、拓展、评价、创新等七个方面,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践逻辑及其进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具体的阐述中,比较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在涉及具体课程时,又较多聚焦于“基础”课。这就是本书中,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特此说明,但愿不至于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不便。王荣发2013年7月1日序于滴石斋第一章德育的衔接逻辑

从广义上讲,所谓“德育”,就是指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教育都一以贯之地贯串于小学—中学—大学及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成为社会主义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德育衔接,就是指广义的“德育”,实质就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

大、中、小学各阶段德育的有效衔接,实施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实现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总目标,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保证。因此,正确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德育衔接的逻辑关系、逻辑依据、逻辑结构,寻求合理解决的逻辑路径,实现大学德育前与中学德育后与社会德育的合理衔接,是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一、德育衔接的逻辑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前后衔接、螺旋上升的系统化教育过程。从系统论角度审视,德育衔接是一个分层次、分阶段,使学校德育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实现目标的复杂系统工程。只有各个学段德育形成连贯衔接、循序渐进的教育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上海思想政治教育界率先提出的。问题的提出起始于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反映出的学生在学业、思想品质和能力培养上的诸多问题,并非大学教育的缺陷,而是中小学教育的后遗症。在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中小学不是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品行和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方面下功夫,而是把一些应在大学进行教育的基础理论、观点,放到中学作为教育的内容。到了大学以后,学生感到重复而失去了学习兴趣。上海思想政治教育界率先明确提出大、中学校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并开始组织立项研究和实践探索。

2010年7月,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这是教育部继2005年颁布《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以来,又一次从战略发展角度重申和强调要“整体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尽管如此,直到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衔接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一些困境无法突破。因此,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正确认识当前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现状,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衔接、整合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把握德育衔接的逻辑关系、逻辑依据、逻辑结构,寻求合理解决的逻辑路径,就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

学校的职责是培养人才,人才是学校输送给社会的产品。在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最后是经由若干道工序逐步完成的。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应该是经由小学、中学、大学的相互衔接而最终将产品交给社会的。人的培养不同于物质生产,在人的培养中,产品出现了,过程仍在继续。我国学校德育系统分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子系统,每一子系统又包括各个年级等要素,大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又可分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教育阶段。而每一子系统、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各自为政的,如果简单地将其中某一部分教育独立出来,忽视教育学段间的相互衔接问题,将影响我国德育根本目标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二、德育衔接的逻辑关系

从系统论的维度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问题,必须放在“中学—大学—社会”的系统中,呈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透析相互的衔接问题。1.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承前”关系

在“中学—大学—社会”的系统中,大学德育相对中学德育而言,是一个“承前”关系。无论大学德育还是中学德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确立、内容设计、程度深浅、方式方法上,都应该具有各学段的阶段性特征。从大学德育来讲,要主动关注中学德育的状况,自觉把握大学德育特征,研究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承前”衔接的有效路径。2.大学内部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衔接的“延续”关系

在“中学—大学—社会”的德育系统中,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大学德育的子系统中,本科生德育与研究生德育、硕士生德育与博士生德育又呈现出“延续”的关系。一个人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养成是经过长期磨炼而形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研究生、博士生作为一个人再教育的延续和发展,高校必须注意本科教育与他们之间的教育衔接性。目前,大部分四年制高校已建立起本科教育、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等纵向教育格局,其中有的高校在校研究生已逾万人,有的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接近1 ∶1,有的重点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规模呈现倒“金字塔”式结构。随着这种教育结构的深入发展,本科教育与研究生、博士生德育衔接工作不可轻视。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博士生在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独立自主性更强,不愿受人管束。传播对象决定传播方式,大学德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确立、内容设计、方式方法上,都应该充分考虑本科生、研究生的阶段特征和角色特征,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延续性和有效性。3.大学德育与社会德育衔接的“启后”关系

在“中学—大学—社会”的系统中,大学是一个人生的过渡阶段,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因此,大学德育相对于社会德育而言,是一个“启后”关系。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社会化及人生发展的需要,确立教育目标、设计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自觉与社会对人才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对接,提高大学德育与社会德育“启后”衔接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常常忽视、甚至无视这种相互衔接的逻辑关系,各成体系、关系断裂、衔接缺位。这种关系断裂、衔接缺位、各自为政的状况,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交叉、重复,内容更新与时代发展不同步,使德育内容衔接陷入重重困境。

其一是学校德育内容层次化意识缺乏,简单重复问题严重。学校德育内容具有层次性,这主要是由教育对象品德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的。品德发展的规律表明,个体品德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处于不同层次,个体的品德发展都有着不同特点。因而,德育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确立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从而切实保证教育内容的螺旋上升,深度和广度逐步加深。但遗憾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德育内容却恰恰忽视教育对象品德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与处在成长中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有较大距离,缺乏应有的层次化构建,存在严重的简单重复问题,内容几乎没有大的差别,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三观”等教育为主要内容。虽然在各个阶段,这些德育内容在文字论述上由少到多,但其深度与难度却并未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学校德育内容严重忽视学生道德发展的年龄特征,违背学生品德素质的发展规律,存在着严重的简单重复现象,缺乏应有的层次区分和循序渐进。这不仅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很容易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也使德育呈现出无序状态。

其二是学校德育内容循序递进的趋势不明显,倒置问题突出。由于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顺序规律,除了教育内容简单重复问题较为严重外,教育内容倒置现象也比较突出,以至于出现“小学生讲共产主义,中学生讲社会主义,大学生讲集体主义,研究生讲寝室文明”的奇怪现象。这突出表现为:在中小学阶段,教师一味追求教育内容的广度、深度与难度,将本属于大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中小学讲授;而到了大学阶段,受中小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基础文明较差,基本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水平不高,大学又不得不给学生补授中小学应该实施的基础品德教育内容。这样就直接引发了教育内容倒置问题的发生。实践证明,德育内容的倒置,不仅极大地破坏了教育应有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应有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而且也给受教育者带来诸多不适,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

其三是学校德育内容功利化问题尖锐,内容脱节问题严重。德育内容功利化,是指学校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注重本学段的教育内容,而缺乏对于德育内容衔接问题的足够关注与重视,无法实现各学段教育内容间的协作与统一。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德育应该是完整性与连续性的和谐统一,各层级教育体系应该依照本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目的、任务,实现德育内容广度和深度的层次性拓展,既要实现对各学段德育内容的层次化处理,又要保证不同层次间德育内容的有序衔接,从而有效防止德育内容的断裂或重叠。但现实状况是,由于各学段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各居其位、各谋其事的功利化倾向严重,系统化意识淡薄,这就加剧了德育内容的断裂或重叠,使德育内容的脱节现象变得比较突出。

所谓学校德育内容衔接,指的是在学校教育全过程中的不同教育阶段,都以总的培养目标为标准,以本阶段的任务、要求和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为根据来确定德育内容,从而切实保证各学段德育内容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有效实现德育内容体系的层次优化与系统整合。由于各学段未能重视和把握德育衔接之间的逻辑关系,未能很好地处理德育内容的衔接整合问题,导致学校德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简单重复、倒置和缺乏层次性等问题,存在着整体上错位、部分越位或不到位等现象。德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忽视德育内容的序列性,教育内容不能有效衔接,必然造成教育内容的混乱,最终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降低教育的应有实效。这种状况尤其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三、德育衔接的逻辑依据

各学段之间的德育衔接,不仅要理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必须把握各学段之间构建衔接关系的逻辑依据。1.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是德育衔接的根本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讲究层次性、系统性,严格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连贯衔接、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和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讲究发展、变化,虽然教育中的反复不可避免,但反复不是“原地踏步”,而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发展阶段特点,对教育内容、方法等做出相应调整。按照系统论中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必须做好每一阶段的德育工作以及各阶段间的衔接,逐步、有序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德育衔接的规律是德育衔接的直接依据

德育衔接主要是指德育过程空间存在和发展的形态,即德育过程在空间展开的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与德育过程在时间上存在和展开的形态与关系。德育过程是由多种规律同时起作用的过程,德育衔接的规律是德育过程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衔接最直接的依据。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规定着整个德育过程的本质,并对德育全过程运动发展起支配作用,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这种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德育衔接的基本规律,可简称为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的对立统一规律。

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由此而言,首先,德育活动制约着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方向,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虽然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最终是由其内因决定的,但是,德育活动作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因,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方向、速度等方面都起着主导作用。德育是有目的地形成思想道德主体的活动,它引导着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方向。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又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和相互对立。一方面,德育活动制约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也制约德育活动。德育内容的确定和顺序的安排、德育方法的选用、德育环境的设计都要受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制约。从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和相互对立方面来说,如果我们在德育实践中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使所设计、所实施的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状况这个前提性条件相适应,就会导致在德育内容的确定和顺序的安排、德育方法的选用、德育环境的设计上不符合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状况,使两者之间在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发生冲突和对立。所以,我们认为,未能科学地把握和遵循德育衔接的基本规律,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矛盾,是导致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两者之间及其在具体实践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和对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德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冲突。其二,德育目标的内容、结构、层次、序列等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冲突。其三,教育者选择、运用的德育方法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冲突。正确面对这三个方面的冲突,把握和运用逻辑衔接规律,是实现德育合理、有效衔接的直接依据。3.社会的价值导向是德育衔接的客观依据

社会的价值导向是确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客观依据,当然也是德育衔接的客观依据。因此,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定必须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为基础,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相协调,服从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据此,我们认为,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各学段都应该根据各自阶段性的特点,围绕这个总目标,建立相互衔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德育系统,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思想道德基础。4.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和人生课题是德育衔接的主体依据

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一以贯之的共同目标,但是由于各学段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所面临的人生课题、思想道德需求层次和理论素养、道德认识水平不一样,当我们把这个总目标分解为各学段的具体目标时,就不仅要强调社会的价值导向,还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在各具体学段所面临的人生课题,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只有社会的价值导向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与现实特定阶段的人生课题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只有教育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目标设定才能比较恰当。因此,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针对学生特定阶段的人生课题,在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点和目标设定方面提出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这些不同层次的目标既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逐层衔接,逐层递进,以保证总目标的落实和实现。5.德育的实际效果是德育衔接的现实依据

相关调查和文献资料显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与学生的思想特点、发展要求相脱节,教育方法、内容、目标缺乏衔接性、连贯性的现象和状况,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我们研究和加强德育衔接的现实依据。运用系统论分析德育衔接问题,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具有很大的借鉴和使用价值。系统论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改变,功能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结构对功能起决定性作用。要想提高系统的功能,必须注意系统的结构。从结构与功能关系寻求德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于阶段教育目标笼统,内容缺乏系统性,方法千篇一律,各阶段教育各自为政、衔接性不强等。把系统论引入德育过程,就要求根据学生发展规律和人生发展课题,分层次、分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连贯衔接、分层递进的教育体系,使每一阶段教育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最优状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四、德育衔接的逻辑结构

对于德育衔接逻辑关系和逻辑依据的把握,其目的不仅在于分析学校德育衔接的现实困境,更在于进行反思、批判与超越,走出学校德育衔接的困境,科学构建德育衔接的逻辑结构。1.各学段德育衔接的逻辑构建“正如植物的成长具有节律一样,人的成长及发展也有着自己的节律,其中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着特殊的地位、特殊的性质,承载着特殊的任务”。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一个个学生处于不同学段时与之相对应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问题,努力构建各学段德育衔接的合理结构。(1)目标衔接结构。

社会的价值导向是确定学校德育目标的客观依据。因此,我国学校德育的目标设定必须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为基础,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相协调,服从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据此,我们认为,我国学校德育的总目标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但是,当我们把这个总目标分解为各学段的具体目标时,就不仅要强调社会的价值导向,还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在各具体学段所面临的人生课题、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只有社会的价值导向与学生的人生课题相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只有教育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目标设定才能比较恰当。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将小学、中学、大学的道德教育目标列表如表1-1所示。表1-1 小学、中学、大学的道德教育目标

小学阶段是道德教育最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生活范围主要以家庭和学校为主,所面临的人生课题从道德层面来说,就是如何处理自我与同学、老师、家长和学校等方面的关系;同时在道德意识方面,他们还近乎空白或相当朦胧,道德方面的可接受性最大,并且,这一阶段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养成的道德行为对以后人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可以说,这一阶段是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形成“社会”的概念和“我是社会的一员”的意识。通过知会养成教育,使学生懂得作为社会一员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今后道德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中学阶段是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强化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自立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逐步增强,参与社会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所面临的人生课题主要就是自我如何去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使得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性质。初中侧重于继承小学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社会”概念和“我是社会的一员”的意识,强化道德行为训练。高中侧重于从理论常识的层面帮助学生形成“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意识”,加强学生公民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因此,整个中学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概念,树立“社会公民”的意识,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具备社会主义道德的合格公民。

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成才意识”大大增强,所面临的人生课题是如何解决人生的种种矛盾、实现自我的社会化,使自己成为独立的社会工作者,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在道德认识方面,由于长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形成了自我道德反思的能力,具备了形成比较成熟的道德观的条件。因此,大学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人的社会本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指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课题,解决人生矛盾,确立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加速自我道德的社会化进程,使自己成为不仅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而且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由上述可以看出,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学段德育课程教育一以贯之的共同目标,但由于各学段教育对象所面临的人生课题和道德认识水平不一样,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侧重点和目标方面又有着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这些不同层次的目标既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逐层衔接、逐层递进,以保证总目标的落实和实现。(2)内容衔接结构。

根据上述德育目标的定位,学校德育各学段的内容层次应该着力在内容要求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上下工夫,力求符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年龄特征和人生课题。

小学阶段:注重生活内容,培养良好习惯。从小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正规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它的特点是全民性与基础性。小学不承担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但它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小学阶段要进行的应该是每个人所必备的、最基本的品德教育,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日常生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让学生对基本的人际规范和文明礼貌、做人的基本责任与义务等有正确的把握和实践,而不是先树立坚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品德发展特点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发展的初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阶段。根据道德认知理论,处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品德发展正处于“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的阶段,其道德认知往往以外部的道德判断为准则,且抽象思维不发达,对认识事物的形象性和具体性要求较高。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的人生课题是如何成为“社会一员”。因此,在德育内容层次上,可运用大量的感性事实,对学生进行爱集体、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热爱劳动、勤俭节约、遵纪守规、努力学习等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通过树立道德榜样,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同时,利用校纪校规的约束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加强道德教育的感性系统,有必要对大量的传统美德故事、革命传统故事、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筛选、归类,按照小学三个阶段不同的具体要求划分教育专题,在特定的阶段运用某一类感性事实进行专题教育,使感性的道德教育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

中学阶段:注重公民道德,提高品德水平。从现实的角度讲,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发展,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逐渐增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学尤其是初中仍然是我国目前义务教育的终极阶段。这也表明,从中学走出的学生,按照自然逻辑的发展,将直接面对社会生活。这就要求中学所进行的德育要体现其对于学校德育内容所具有的基本意蕴,讲求教育内容的基本完整性。同时,又由于中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具有的承上启下的地位,中学的德育内容也必须体现其对于大学阶段教育的承接作用,注重教育内容的发展性。从中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来看,这一时期的学生处在品德发展的习俗阶段,是奠定和形成“三观”的最佳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接近成熟,虽然创造力、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显著提高,但思维中仍是表象成分做支持,思维的形式还处于经验阶段,在情绪和情感上还存在着不稳定的特征。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的人生课题是如何“成人”,如何成为良好的“社会公民”。因此,中学阶段,学校应该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现存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传输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注重使学生了解道德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道德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正确地确立人生的目标,具备健康生活的态度。具体来讲,可按照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要求来设计教育内容。初中继承小学的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榜样的力量,强化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高中则突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内容可包括:社会发展与公民道德的关系,道德规范、社会公德与公民道德的关系,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关系,公民道德的内涵、公民精神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公民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中的道德原则,公民社会交往、社会参与中的道德规范,公民的爱憎观和荣辱观,等等。初中的道德教育感性色彩较浓些,通过社会公德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同时也涵盖、强化了小学教育内容。高中的道德教育理论色彩增强,将社会主义道德的伦理常识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实践。

大学阶段:侧重理论传达,引导思想进步。大学直接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使命和任务。因而,大学阶段的德育内容,要充分体现其对于整个教育层次的提升作用,既要在德育内容的完整性上做努力,更要在德育内容的层次性上下工夫,除了继续注重基本道德素质的巩固和教育外,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从大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来看,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发展逐步由感性的经验性思维转向理性的逻辑思维,批判性和独立性显著增强,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逆反心理重。他们面临的人生课题是如何实现社会化,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为此,大学阶段的德育内容在层次上要突出基本理论教育的内容,讲求教育内容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强调对教育内容的理论阐述与深化,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教育的内容是什么,而且还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怎么做;在内容属性上,要注意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将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作为教育的重点,以真正实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因此,大学阶段可以成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为载体,比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3)方法衔接结构。

在德育方法衔接结构上,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小学讲故事,中学讲知识,大学讲理论”。

在哪一个学段具体使用何种德育方法,其实没有根本的限制。只是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发展水平和教育接受规律,在某一学段使用某些方法为主而已。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围绕提高有效性这个核心。

小学阶段:运用感性事实,激发生活体验。可运用大量的感性事实,如模范行为、先进人物事迹、优良传统美德故事等,采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式或影视图像展示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模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德育内容呈现上,力求形象性和具体性,少讲一些大道理,避免一些空洞说教,多讲一些小道理,注重点滴小事的潜移默化。

中学阶段:建立有效机制,开展丰富活动。可根据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采用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有效方式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常识和规范教育,同时,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系列活动、专题活动或主题活动,建立一系列的有效机制,如学生参与机制、师生互动机制、成果展示机制、德育考评机制、创先评优机制等,引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和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大学阶段:注重理论探讨,强化社会实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紧扣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又要寻求有效的操作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应以追求“有效性”为着力点,大力实施生活化教学、实践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网络化教学、发展性教学,建立教学共同体,师生共同针对人生课题、社会问题、实践难题、热点话题进行探讨研究,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提高素质,明确目标,努力成才。2.大学内部德育衔接的层序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当然包括大学内部本科生德育与研究生德育的有效衔接。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过渡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时期,也是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过渡阶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增加衔接性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将会有效促进高校育人环境的整体效能,实现高校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1)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衔接的原则。

其一,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德育衔接,要坚持“人本”原则。

大学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将受教育者看作一个个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人”,将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阶段作为紧密衔接的整体,从青年个体出发,促进本科德育与研究生德育的紧密衔接。要认识到青年学生是处在广泛社会联系网络中的个体,要充分把握其丰富的社会背景和个性特征,增强德育工作的包容性和对不同背景学生的广泛适用性,提高德育工作对青年学生的整体培养效能。关注学生的人生发展需要,了解其思想实际,为其自我进步和品格提升留足发展空间,增强德育工作的延伸性和发展性,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原动力。

其二,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德育衔接,要坚持“科学”原则。

坚持科学原则,就是要使德育衔接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实现高效率和高产出。德育衔接的科学性,就是要使德育工作的教育方法和策略,要贯彻“过程教育”的理念,把高校德育视为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教育”,需要持续不断地倾注智慧、激情和创造力,在整个过程中保证德育工作的力度和水平。要贯彻“人生教育”的理念,把德育看作关于人的生存与生活的教育,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教育。秉持这种理念,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接受德育对于培育积极健康的精神追求和思想状态,进而提升人生整体幸福感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其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增强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衔接的内容设计。

大学阶段可以成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为载体,比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以大学生活和成才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着重引导学生提高大学生活的质量。内容包括人的社会性与自我社会化,人生价值与社会责任,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道德形象,人才的道德价值与社会的道德建设,成才追求与道德修养,物质消费、精神生活的道德准则,人际关系与交往道德,爱情追求与恋爱道德,时间运筹与时间道德,公私义利关系中的道德取向,人的全面发展与集体主义,成才动力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对大学生活的道德要求,等等。

大学三、四年级学生以职业发展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着重引导他们努力成为道德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内容包括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人才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社会的稳定发展,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性质、基本原则、主要规范、基本范畴、道德评价,等等。

研究生阶段以科学道德与科研规范教学为主要内容,着重引导学生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道德发展、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与道德素养、科研规范与科研道德、学术失范及其危害、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责任和道德使命,等等。(3)课程德育与导师德育的结合。

研究生德育不仅要有必要的课程设置(如科技伦理学、科研道德与科研规范等),还要充分重视研究生导师的德育功能。研究生在研究型学习的起步阶段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导师的教诲,导师在研究生最初的角色转向和自我定位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导师最初的引导教育得当、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顺畅,则会在人际交往、道德养成方面给学生受用无穷的宝贵精神财富。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其思想品德、作风情操和学术水平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使导师充分认识到教育与育人相结合的重要性,既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又要积极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引导研究生强化自我约束与管理,既在学术科研上高标准,又在思想道德上严要求。3.大学德育与社会德育衔接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自身的存在是社会培养的结果。因此,自觉地为社会履行相应的责任,既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又是大学生自我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人生品质。按照社会价值导向的要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大学德育衔接社会德育的重要依据。(1)大学的过渡性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