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胜任力:融入世界的技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03:57:26

点击下载

作者:(美)维罗妮卡·博伊克斯·曼西利亚,(美)安东尼·杰克逊著,赵中建译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全球胜任力:融入世界的技能

全球胜任力:融入世界的技能试读:

文前辅文

Educating for Global Competence:Preparing Our Youth to Engage the World

By Veronica Boix Mansilla & Anthony Jackson

Copyright © 2011 by the Asia Society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herein insert the year of first public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by the Publishers) b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 图字:09-2018-787号序一

在过去若干年中,我有机会与多位州首席学校官(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一起到世界诸多国家进行访问,如中国、英国、芬兰和新加坡,更多地学习它们的教育制度。这些访问强化了我对如下现象的认识:迅速发展的技术以及全球经济融合如何不断地将置身于世界各国所有社区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不论身处美国的路易斯维尔还是芬兰的赫尔辛基,教育工作者在为培养学生在21世纪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的同时,都面临着相同的挑战。我发现所有国家的人们都认识到,他们的经济发展前景与其子女的有效教育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显而易见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在极力持续改善自身的教育制度。在这些国家,不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人们都愿意做出牺牲去从事对于改善其孩子未来所必需的事情。每一次访问归来,我都强烈地意识到一种紧迫性,即必须提升我们孩子的教育,更好地支持发展他们的高阶思维技能(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以及他们有效应用这类技能去解决更广泛的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些技能使得他们能够投身于这个新世界并为此做出贡献。

教育步骤全球胜任力项目组(以下简称教育步骤项目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在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下,州首席学校官委员会(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CCSSO)开始探寻如何来界定和评估这些复杂的重要技能和能力(skills and competences)。传统意义上,这类评估不仅投入巨大,而且很难操作。在广泛进行文献研究以及对该领域关键技能的调查,并在与来自众多教育机构和企业组织的代表们进行讨论后,我们日趋明晰的是,教育步骤项目组的工作包括了作为各种能力之一的人们所必需的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州首席学校官委员会在与亚洲协会全球学习合作伙伴(Asia Society Partnership for Global Learning)的合作下,就全球胜任力组建了一个项目小组,其组成人员来自州的教育机构、从事全球教育的非营利性组织以及以探究全球胜任力为工作任务的高等教育机构。

项目组成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界定全球胜任力并予以完善。他们对已有的研究和最佳实践进行评价,来探讨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一工作为形成本书所提出的全球胜任力之定义及其相联系的各种能力提供了一种途径。通过提供对全球胜任力的共同理解,项目组对这一正在出现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颇为欣赏项目组成员为此而做出的所有艰苦努力,而且我坚信这一全球胜任力的定义对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颇为有益的。

韦罗尼卡·博伊克斯·曼西利亚(Veronica Boix Mansilla)和安东尼·杰克逊(Anthony Jackson)在撰写此书时充分利用并提炼了教育步骤项目组成员的真知灼见,并进一步拓展思维。这一工作为教育中全球胜任力的适切性提供了有益的背景,清晰的实践应用显示出全球胜任力如何在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相互关系中予以呈现。《全球胜任力》作为一种颇有价值的资源,将服务于教育者、管理者、决策者、社区领导者、学生及其家长。尽管此书并不代表各位州首席学校官或州首席学校官委员会的官方立场,但对持续的对话和规划而言,它依然是一种催化剂和资源。它会帮助我们所有人创造性和批判性地去思考:如何更好地让今天的学习者为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做好准备?

感谢曼西利亚和杰克逊为此而做出的努力,感谢亚洲协会全球学习合作伙伴作为教育步骤项目组这一重要工作的合作伙伴,感谢他们共同出版了这本有价值的书。

通过对世界诸多国家学校的访问,我亲眼目睹了学生们所展示出的本书全面探讨的全球胜任力——探索世界,分辨视角,沟通思想,采取行动。向全球教育的领导者学习并与他们合作的过程,对于开展全美州首席学校官委员会的工作和变革美国的教育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显而易见的是,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各州都在致力于实施改革,以让下一代的学习者为终身学习、有意义的工作和成为世界公民做好准备。我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唤起对这些问题的全国性讨论,并为促进我们孩子们的全球胜任力提供具体的事例和资源。我们的未来依赖于我们是否有能力来共同迎接这些令人生畏的挑战。吉恩·威尔霍伊特(Gene Wilhoit)州首席学校官委员会执行主任序二

从一种公认的特权观点来看,此书应该不是必需的。在大多数思考过这一问题之人士的思想中,对确认全球化时代是什么,今天的学生需要一种具有全球意识的教育,这是显而易见的。年轻人需要了解各种产品、时尚、媒介、观点、思想以及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流动。这些现象是真实的、强有力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同样,今日世界乃至明日世界中正在出现的东西,需要人们做好准备去解决一系列现实存在的问题:人类冲突、气候变化、贫穷、疾病蔓延、核能控制等。

当然,这一卓越的、颇具前瞻性且叙述适当的著作是非常及时的,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必需。确实,人们可以为我们这个全球化时代确定一些典型教学的课例。但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教学,依然拘泥于培养年轻人去适应19世纪和20世纪的生活。我们的课程(围绕着传统学科而组织)、我们的教学方式(大多数仍是讲授式的)、我们对媒介的使用(大多数仍是一页页文本式的)以及我们的评价(通常局限于多项选择题或简短问答)等,在过去几十年中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教育中存在的这些主流现象无法应对我所提及的那些问题。

我个人几十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让我相信:除非人们深刻地了解变革所面临的障碍,否则他们不可能带来变革。在全球教育领域中,这些障碍是明显存在的。这里仅列举若干最为突出的障碍:

·除了某些例外,关心教育的教育者和决策者(无论如何界定他们)自己并没有机会去深入思考真正的全球化时代的教育;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他们自身所受的教育也无法让他们做好准备去认真且有效地从事这样的教育。

·尽管不时出现有关传授21世纪技能和知识的呼吁,但大多数家庭或大多数公民并未对这样的创新教育抱有强烈的愿望。我们所有人几乎都上过学,都知道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但明显不同于我们传统教学方法的新方式却很少能够在社区中赢得赞许。至多,只要教育创新能够以传统的测量方式带来足够的成绩,那么人们就会宽容这些创新。

·即使在对21世纪教育既有愿望又有政策时,我们的评估几乎都导向于传统学科的事实性知识,而且几乎从不提供方法去评估作为跨学科思想之特征的合作性思维。

·或许在美国最为有害的——但其实并不仅仅在美国——是对教育的极度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试图跨越国界并严肃对待与自身极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习俗、价值观和优先事项,而这种地方主义和例外主义的观点在危机发生时会变得更为强烈和突显。世界主义、国际主义和全球主义经常被看作是危险的概念,甚或是引起“争端的言辞”。

然而,我们依然有希望的迹象。年轻人通常并不分享前辈的偏见,即使在他们能够这样做时,他们的思想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年轻教师更适宜于接受新观念、新媒体以及新的实践——全球化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他们的DNA。本书中所描写的样本课程、教学方式和评估愈益为人们所熟知,并很好地得到了广泛传播。最终,那些以本书所提示之方法来变革其教育制度的地区和国家很快就会在国际上走在前列。这里列举的事例,不论是发生在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还是意大利,都将刺激那些行动迟缓的国家紧紧跟上,以免落伍。

像那些深度参与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人士一样,我依据自己的思想和优先事项来阅读此书,这并不令人惊奇。因为我长期且颇有意义地与曼西利亚一起共事,我发现自己的想法与本书所呈现的观点非常一致。我们都认识到,认知的不同方式、个性化的课程、理解力的不同表现、跨学科的立场以及对超越标准学科知识的人才的迫切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才能跨越知识的范围进行综合并创造出具有广泛基础的新知识。

在世界各地,教育部长们监测着他们各自国家在国际排名中的位次:当位次上升时他们会欢呼,而当位次下降时他们就焦虑。这是我个人所能预见到的一种需要改变的当务之急,在我看来,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其他国家正在做的好的方面。我赞赏像芬兰和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它们在诸多方面不同于其他国家,但却拥有高绩效表现的学生。然而,世界并不会因为高的考试分数而获得拯救。在整个20世纪以及刚进入的21世纪,我们看到了太多所谓最优秀、最聪慧之人所犯下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挑战世界的大错。灾难性的越南战争、入侵伊拉克无法预料的后果、2001年和2008年的金融灾难,教育界和金融界的精英们因为这些可悲的事件承受了太多的谴责。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的是,像激光一样地聚焦于我们正在培养的各种人群(kinds of human beings)以及正在形成的各种社会(kinds of societies)——确实是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社会(world society)。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的近20年中,我的同事和我本人一直在研究怎样才能培养出好人、好工人、好公民。这也是为什么在最近几年,我们在研究范围之外寻找并在年轻人中培育这些积极的素质。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想“做好事”,他们确实想做对的事情。但是他们所看到的模范所做的工作往往也充满了妥协和不负责任的公民行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自己来塑造这些积极的美德;我们必须解释我们为什么去做我们所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并不赞同其他可能的诱人的方法;我们必须愿意面对糟糕的工作和不良公民身份的例子,不论它们发生在20岁还是60岁时,不论它们发生在历史上、文学中还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必须帮助年轻人形成他们自己的道德规范,这是他们能够而且应该在与其指导者和同伴产生关系时加以遵循的道德规范。

为了实现这一颇具雄心的目的,全球教育肯定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想拥有一个值得居住的地球,我们就必须毫不退缩地培养好将居住于此的人类,以及改变人们在经常令人难堪的环境中处理相互关系的方法。我同意本书作者要“采取行动”的呼吁,但要加上“积极主动、颇有助益且建设世界的行动”。[1]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马萨诸塞州,剑桥[1] 霍华德·加德纳系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育学和心理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所所长之一。出版《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等20多部著作,《纽约时报》称其为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译者注导言

新的全球趋势——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和环境的转向成为迅速但并不平坦的全球化浪潮的组成部分,成为当代社会的明显标志。构成我们时代特征的日益增长的全球相互依赖,呼吁每个人在面对地方、国家和全球公民生活的同时,都能有效地参与解决全球问题。简言之,让我们的学生做好准备去全面地回应今天和明天的要求,由我们来培育他们的全球胜任力。

本书介绍了在州首席学校官委员会教育步骤项目(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EdSteps Initiative,CCSSO-EdSteps)和亚洲协会全球学习合作伙伴的赞助下,由“全球胜任力工作组”(Global Competence Task Force)提出的全球胜任力的定义。工作组成员包括州级教育机构的领导者、教育界的学者和实践者。这一全球胜任力的定义依据各州的开创性工作以及致力于推动全球知识和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广泛组织而提出。经过精细表述和审核,我们确定了全球胜任力的如下定义:

全球胜任力是理解全球重要意义之问题并对其采取行动的能力和倾向。

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个体富有意识、充满好奇且有兴趣去学习了解世界以及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行的。他们运用存在于各门学科(数学、文学、历史、科学和艺术)中的大概念、工具、方法和各种语言来参与处理当今时代的问题。他们在调查这些问题时会展开并发展这类专门知识,形成多元视角,有效地传达他们的观点,并采取行动来改善条件。

本书是为一线教师、学校管理者、非正规教育工作者、决策者、社区领导者、研究者、学生及其家长以及所有有志于为21世纪培养年轻人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写。要想善于教授全球胜任力,就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进行实践,并认识到成功不会轻易获得。因此,本书意味着要灵活地予以使用——浏览,建立联系,并专注于那些与你的工作最相关的章节。试验想法,挑战概念,并与同事分享。本书最终必然于你开卷有益。它应该以最能满足你需求的方式来阅读,激发你的好奇心,并在课堂上被证明是富有成效的。

本书第一章提供了美国和世界各地实施全球教育的理由。第二章介绍了全球胜任力的概念框架,并解释了学科基础和跨学科基础在学生学习中的关键作用。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章分别侧重于与全球胜任力密切相关的四种核心能力:探索世界,分辨视角,沟通思想,采取行动。第七章思考了讲授全球胜任力的核心教学原则。第八章着眼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能够做些什么来促进全球胜任力,以及学校可能做些什么来为青年和成人创造一种全球胜任力的文化。最后,第九章把全球胜任力放在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公共教育体系的更大框架内加以考察。第一章 全球胜任力的根本依据

20世纪时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种种假设正在迅速化为泡影。全球化、数字革命、大规模迁移以及未来气候的不稳定性,都在引发人们新的担忧并呼唤新的人才。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们也正在重塑着自身对经济、交流、安全、文化身份、国籍和环境等问题的理解。确实,越来越多的报告都体现出这些变化给我们年轻一代所带来的全新要求和机遇。这些变化要求年轻人具备更加有效、适切、自主的学习1方式,准备好在一个新的全球化环境中生活、竞争与合作。

本章综述了影响地球上生命的三大因素:扁平化的全球经济以及工作的多变要求;史无前例的全球迁移以及社区、身份和国籍等性质的转变;气候的不稳定性以及对全球环境管理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三个转变的领域体现了一个转型中的世界——也指明了这个世界所提出的新的教育需求。以下内容将重点研究这几种转变并阐述本书提出的全球胜任力概念如何帮助教育者来应对这些转变所带来的挑战。扁平化的全球经济以及工作的多变要求

想一想商业世界的变化:一个国家的公司在另一个国家雇佣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被第三国的消费者购买;高速的互联网通讯、进口关税的降低以及政府对国外投资的鼓励大大促进了交易。这些平常的相互关联所带来的就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并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广度以及令人惊叹的速度与影响。全球化,也就是全球范围内日益加剧的商品、思想、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为全世界的劳动者提供了一个公2平的竞争环境。能干可靠、成本实惠的劳动者越来越受到雇主们的欢迎,而工作地点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一种新的劳动力分配正在形成。那些涉及常规性任务或机械式重复的工作正在由计算机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来完成——几乎不需要什么培训,成本也非常低廉。而那些需要专业性思考以及复杂交流的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在20世纪初期,美国只有5%的工作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而到2009年,这个比例已达到70%以上。评论家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指出,一个“概念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专业技能和基本信3息,还要求劳动者能够创造性地整合不同类型的信息。实际上,预测2010年需求量最大的十项工作,在六年前还是不存在的。在这个4时代,国际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New Commission on the Skills of the American Workforce)明确指出了全球劳动力竞争所面临的棘手挑战:“现在,印度的工程师每年赚7500美元,而拥有同等资质的美国工程师则每年赚45000美元。即使我们能够跟印度的工程师一样掌握高水平的数学和科学技能,但如果雇主可以用更少的钱雇佣印度工程师来完成其工作,他们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雇佣我们呢?”技能委员会认为要成功地参与新的全球劳动力市场,关键在于具备一种“深入体内的、能够不断更新自我的创造力”。市场需要新一代的劳动者,他们能够“想象人们如何利用以前并不存在的东西、发起新颖的营销和销售攻势、制作家具、写书、拍电影、设计能够捕捉人们想象空间的新软件并使之成为无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他们看来,阅读、写作、数学、科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领域高水平的训练培5养是十分必要的。

要在扁平化的全球经济中取得成功,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在培养未来的劳动力时,让他们掌握多种技能组合是十分必要

6的。不论是学习、思维、创新技能,比如创造性思维和系统思维运用等,还是生活和职场中的相关技能,比如设计、评估、管理自己的工作以获得持续进步和随机应变等,它们共同描绘出一幅动态的学习画面。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职前准备的公共话语中,学生们严重缺乏对于全球意义(global significance)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全球市场如何运作、跨国生产的兴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不公平的困境以及社会企业家如何在遵从自我底线的同时推动人类进步等等。

由全美州首席学校官委员会/亚洲协会(The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Asia Society)工作组提出的全球胜任力概念,将教育者的注意力聚焦于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更加有效地参与他们生活的世界,从而进一步完善职前能力。这些能力不是一般的工作、数字、社会或信息处理技巧。在这个框架里,胜任力在全球语境下被重新定义,指的是学生置身于一个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世界中并对其进行动态的学习。为了成为具备竞争力、有职业道德、高效的劳动者,今天的学生必须在工程、商业、科学、历史、生态等领域以及可能构成他们未来工作的其他领域中去理解关于全球意义的关键话题。不管他们的课程领域或个人兴趣是怎样的,学生们都必须学会像专家一样去思考和工作。他们必须理解那些塑造他们生命和未来工作的各种经济、技术与社会力量。(我认为)教师和学生都要将聚焦全球的学习历程背后的价值内化。它让教师对他们的实践充满热情,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去应对我们日趋扁平化的世界所带来的诸多挑战。苏珊娜·皮尔斯美洲国际学校教师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

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来做好应对全球化经济的准备。美国和中国社交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式是否相同?外包至印度和墨西哥的工作会带来哪些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促进经济发展和消除极端贫穷?通过思索这类复杂但高度相关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而这也是对当今的全球工作团队来说尤为重要的两项附加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在扁平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工作的准备,学生们还必须学会采取行动。他们要学会找准时机采取有效行动、制订并实施明智的计划。比如,学生可能会学习设计和推广能够在数字时代获得成功的产品,或者发起一场关于城市购买习惯的环境影响的宣传活动。那些有备而来的学生把自己看作是这一多变时代中见多识广、心思缜密的高效劳动者。史无前例的全球迁移

国际迁移的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这也改变了学校和社区的人口构成。根据联合国人口司(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夏季,全世界移民总数将达到2.14亿人,其中预计5000万人生活在美国。如果将所有移民看作是一个国家的人口,那它将是世界上的第四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14亿)、印度7(12亿)和美国(3.17亿)。

为全球胜任力而教对于终身学习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大多时候,教育者都轻视了他们从学生身上获得的知识财富,尤其是当他们像我一样在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时。为全球胜任力而教为我们打开了无限可能。米娅·华盛顿加林杰国际研究学校教师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

2008年,移民人口向原籍国的汇款金额高达3380亿美元——在8这些国家的GDP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而且他们输送回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也将社会效应(social remittances)带回了家。他们传输着那些影响他们与东道主社会互动乃至融合的思想、专业知识、实践和技能等。他们带回家的某些社会9效应也起到了促进或阻碍他们原生国发展的作用。因此,从班加罗尔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从波士顿到布鲁塞尔,我们都能感受到世界迁移的存在:课堂、街区、市场、街道,不管是在迁出社会还是迁入社会。与劳动力和商品的全球市场一样,当今的人口迁移也需要新的教育来应对。我们应该如何让年轻人做好准备来面对一个以多元化为常态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毕业生以应对文化的复杂性及日益模糊的出身和种族边界?我们应该如何使公民来理解多维度参与——地方的、国家的、全球的?

不管是通过媒介还是当面接触,跟有不同身份、文化、价值体系、语言和生活方式的人接触,都会促使年轻人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他们如何理解这一切,将取决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准备好了在多元的社会中生活。那些已经学习过跨文化技能、理解多重语境和习俗,并有过多次机会在他人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世界观进行反思的学生,一般不会把差异看作是需要利用暴力予以反抗的威胁。他们通常会把文化10交往看作是一种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新移民学习者中越来越多的是跨国移民(transnational migrants)的一代。与以往几代移民不同,由于数字革命的出现,他们可能与原生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会参与两个地方的宗教、经济、文化和政治活动。对他们来说,合理的适应包括形成一种混合的11身份认同和双重国籍,从而避免必须选择一国而放弃另一国。

全世界的学校都承担着一项根本责任:教会学生面对差异和复杂

12性。学校需要让所有年轻人——不论是移民还是东道主——准备好去应对多元文化共存的新环境。应对好这样的复杂性——包括增进关系、有效沟通、协同工作、尊重差异并从多样化中获益——对于在一个全球化世界中取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要在一个史无前例的移民世界取得成功,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要让我们的年轻人准备好成功地参与到一个社会、文化、种族、语言和宗教越来越多样性的世界中,就要教授他们世界各地的特质——历史、语言、地理和文化贡献。要鼓励他们跳脱出自己国家的特质和贡献,并发现与其他社会的多种联系。学校不应该引导学生去评价“我们怎样达到标准”,而应该进行比较性的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一个国家历史和当代特征的理解。不管是在街区、课堂还是虚拟世界,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让他们去审视不同文化交汇时发生的情况是极其重要的。培养跨文化的复杂性这一任务不单单是社会学科教师的责任,艺术、数学、科学、语言、第二语言等学科的教师也应在其授课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就我的学科来讲,英语的核心标准倡导教育学生关注文学中的观点。这是培养全球胜任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应该具备从多个视角来看待一种现象的能力。妮可·莫尔沃恩国际研究学院教师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

以跨文化的复杂性为中心,全球胜任力框架提出了两项核心能力:分辨视角的能力(他人的和自己的)和与不同对象有效沟通思想的能力。比如,框架认为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个体能够审视和解释自己的世界观和文化传统,并认识到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影响选择和互动的。具备胜任力的个体还能够权衡他人的观点,并考虑到塑造这些观点的文化、地理、宗教等各项因素。为了做好迎接一个文化互动和多样性日益增强的世界的准备,学生还需要理解当不同文化交汇并相互影响时所产生的后果。他们需要理解权力、财富以及知识获得等方面的差异,会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机会。在一个多元化世界中成长,还包括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能够认识到不同的对象如何从其自身的视角出发来解读信息。这就要求学生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技术、小心谨慎并心怀敬意地去倾听和交流。

如果分辨视角和与不同对象沟通对于让学生做好应对多元互动世界的准备至关重要,那么另外两项能力——探索世界和采取行动——也同等重要。那些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探索文化交流的学生,往往也更有可能对其呈现的复杂性进行反思。那些能够构思行动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的学生,会把自己看作是这个日益多元的世界中积极的贡献者——可能是通过社区服务促进文化对话,或者通过艺术展览、博客来提升对不同视角的认知。

对于那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同一个教室学习、同一个街区生活的城市学生而言,我们负有责任。他们需要工具去理解与他们文化差异巨大的人并与其互动,从而欣赏他们的诸多相似之处。

与其说全球胜任力是对于其他国家的了解,倒不如说是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的能力。这些能力在美国的城市中是缺失的。布莱恩·梅尔尼克亨利街国际研究学校教师纽约州纽约市气候的不稳定性和环境管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球上极端天气状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气温也在整体上升。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也都预测到气候变化进一步出现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大气中温室气体的集聚持续上升,其后果将是令人担忧且难以适应的。全球变暖这个用语太过狭隘,不足以描绘出这一塑造着地球上生命的现象——它同时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化13学和生物。仅仅考虑一下众多后果中的几个:由于热胀和极地冰盖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影响沿海地区及其水资源的供应。气候及化学变化也极有可能影响到陆地和海洋栖息地,导致大规模灭绝。不断上升的气温让传播疾病的蚊子得以在新的地区存活,疟疾等传染病已经开始蔓延。不断上升的气温和变化的降水模式也影响着农业生产

14力。未来几代人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并找到有效缓解和适应的措施。挑战是巨大的。美国最近的一项关于气候变化的报告指出:

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管理和保护其人民、资源、基础设施的诸多经验都是基于过去气候相对稳定的时期内气候多变性的历史记录。适应当今的气候变化需要一种新的模式——要将未来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气候状况及与其相关联的影响考虑在内,而这很多是在我们过去15经验范畴之外的。

温室气体并没有国界的限定,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气候变化以显著的方式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一个地区、国家、城市和村庄,也塑造着年轻人的生活环境、工作机会和公民参与。近年来,对于更高效地利用能源的探索,开始催生出绿色建筑和碳封存工具等新的产业和技术。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生活领域也见证了越来越多有关环境的辩论——相关报道显示,在工业化国家,应对环境问16题是年轻人积极参与的主要动机。然而,尽管已经拥有一些卓有成效的进展,但要让大气温度回到可持续的水平并有效地适应气候变化,还需要更加团结一致的全球努力。缓解和适应变化,要求进一步深化国际气候协议,并让国际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参与到资源的节约使17用和可持续创新中。在深入了解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解决方式,将是一种相对优势。然而,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进步不仅源于最新的技术或是最近的多边高层协议,还取决于那些把自己当成是历史之代表的个体——在当今世界中具有全球胜任力的行动者——所做出的无数个人决定。

要在一个充满气候不稳定性的世界取得成功,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要让我们的年轻人准备好应对一个气候和环境充满不稳定性的未来,应该从帮助他们了解以下问题开始:地球的工作原理、气候变化(在过去和现在)为何以及如何发生、气候变化对各种栖息地和生态环境(包括人类自己的)可能带来什么后果。学生也要明白一个地方的能源消耗会如何影响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我们是如何依赖于同样的大气而生存的。学生还要了解当前和未来的气候解决方案并学会权衡它们的潜力和风险。

在培养全球胜任力时,教师把不同学科的相关主题整合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学生也真正把“全局”内化。他们自己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也阐明了那些看似难懂的话题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作为教师,看到这样的结果我很欣慰。苏珊娜·皮尔斯美洲国际学校教师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

为理解气候变化及其起因和结果而做出的努力将在接下来的几代人中持续下去,届时今天的年轻人以及他们的孩子将会成为决策者。有备而来的个体能够研究气候变化的起因和影响:设计地方问题进行研究,采集和分析数据,形成有理可循的论点。最重要的是,这些个体需要明白一点:科学的主张和预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解读。他们需要认识到,今天的知识可能随着新的、更有力的框架或证据的出现而被合理地改写。这些个体还需要认识到,我们对气候的了解只是暂时的、会受到批判的,并且将这些特点看作是长处而不是弱点。

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及其对世界各地预期影响的多重性,要求学生学会认真谨慎地分辨视角。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如何影响阿拉斯加的渔业人口或孟加拉国和新英格兰地区的沿海旅游村落?各个经济体应对这一挑战的准备程度如何?它们有哪些适应方案?以考虑到不同地点、视角和关注点的方式来考虑气候变化并就各种条件进行有效沟通,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进行有效的跨国合作做好准备——这也是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所必需的全球化方式。个体能够透彻理解全球的环境系统,这是非常珍贵的。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个体现在有机会成为全球环境的管理者,准备好迎接他们这一代人的工作。结论:为什么以全球胜任力为目标的教育在今天如此重要?

在对北非2011年2月发生的骚乱和抗议进行讨论和辩论后,我的一个学生问该事件是否会出现在教科书里。我回答:“会的,但可能至少要等五年以后。”我们必须用世界上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来告诉我们的学生现在就要做出改变。杰弗里·费南里芝加哥奥格登国际学校教师

这已达成明确的共识。我们要让年轻人准备好去面对的世界,与18公立学校体系建立时的工业世界有着本质的差异。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有大量的报告和政策声明强调了对面向21世纪的新技能的需求。这一全球胜任力框架以不同的方式回应了这个多变世界的需求,并指出全球胜任力将在年轻人的生命中起到核心作用。社会中个体从事的工作、公民参与、自我表达、社会生活、健康身体都越来越多地在全球情境中予以呈现。所以在鼓励公众致力于培养年轻人问题解决能力等技能的同时,我们也指出不同问题的重要性不尽相同,并强调学生能够对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有实质性理解。因此,本框架明确针对培养学生对于他们所生活的这个日趋复杂、多元、相互依赖的世界的实质性理解,以及在这个世界中如何采取行动。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年轻人将做好准备,通过探索世界、分辨视角、与不同对象沟通思想、以有效方式采取行动等去加深这样的理解。

为了确定对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预期,美国各州提出和采纳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规定了19学生在准备进入大学和职场时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到什么。这些标准明确地指向数学和英语语言艺术,包括历史/社会学科、科学和技术学科的素养。《共同核心州立标准》概括了学生为满足大学和职场的需求所应具备的基本内容和技能。通过把基本的数学和知识素养置于核心,《共同核心州立标准》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去创造学习体验,通过让学生研究具有全球意义的话题来满足这个日趋互联的世界的需求。

当然不只是身处美国的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在全球化场景中参与20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在学校课程中注入更强的国际化理解的举措。例如在《马斯特里赫特全球教育宣言》(Maastricht Global Education Declaration)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中,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的代表主张构建一个全球教育框架来“开阔人们看待世界之现实的眼界和思想,激励他们为全人类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更有人权的世界”。在这些领袖看来,全球教育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人权、可持续性、和平与冲突预防、文21化间性以及公民权利的教育。

我们希望奥格登的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成为全球公民,不论他们身在何处都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情况。如果我们做好我们的工作,学生就能掌握未来在大学和职场中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我们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会尊重和关心身边其他人的终身学习者。通过塑造更好的全球公民,我们希望可以产生造福学校以外其他人的涟漪效果。杰弗里·费南里芝加哥奥格登国际学校教师

在英国,国际发展部(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通过全球伙伴学校(Global Partnership School)项目把英国的学校和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的学校联系在一起,希望借此将22全球发展议题融入正式的课程中。在瑞典,全球公民项目帮助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去理解对于瑞典的未来将产生重要作用的国家。与中国和印度的学校进行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去应对这个世界的真正需求,如赴海外学习、投身可持续发展、认识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参与经济和金融。在印度,国际教育方面的努力则建立在非暴力和博爱的古老传统基础之上。印度的《中小学国家课程框架》(National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 School Education)呼吁学校课程要促进国家认同和统一,但还要努力“唤起为了全人类的繁荣而促进国家之间和平与理解之必要性的意识”。这一框架希望将国际教育嵌入到已有的科目当中,尽管此前已经有开设专门针对和平和人权教育之特殊课23程的提议。

正如这些例子所示,许多国家都根据自己国家的优先事项和传统提出了全球教育的议程。他们的方案在一些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有些方案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系统,把人类的生命看作是由全球相互依存的历史所塑造的。其他方案则强调对于基本人权的承诺,包括社会和经济平等以及基本自由等。绝大多数方案都强调了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承诺,以及跨文化理解和接纳不同意见的重要性;也有一些方案指向24了环保意识和地球可持续性。

此处提出的全球胜任力概念回应了这些方案的远大目标。它并不是通过列出一个根据指示混合搭配的技能和关键概念的冗长清单,也不是通过强调为职场而教育来弱化文化敏感度(cultural sensitivity)的教育。显然,它是通过让教育者提出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学生要做到理解这个世界并全面参与其未来,最重要的是什么?帮助我们的年轻人为未来做好准备,其挑战包括让他们为未来的工作和大学学习做好准备,但还不仅仅限于此。保护环境,应对前所未有的人类迁移,应对贫穷、全球健康、人权等挑战,这些紧迫的问题需要一代有卓越国际合作能力的个体——能够在工作场所、多个国家之间、通过互联网以及在个人决策中解决全球问题的个体。

请你思考

本章讨论了培养全球胜任力的主要依据。带着这些信息,思考一下你的学生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1.在你看来,此处描述的社会和环境改变是如何影响你的学生们今天的生活的?他们的未来还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2.你认为培养全球胜任力的关键原因有哪些?这样一种教育可能会面临怎样的障碍?

3.在你目前的观点中,高质量的全球胜任力教育和低质量的全球胜任力教育的区别是什么?第二章 通过学科和跨学科学习来理解世界

对这个世界的实质性理解是全球胜任力的基础。在学科和跨学科视野的启发下,学生对世界是如何运转的这一问题产生了认知和兴趣,这也体现了他们的全球胜任力。确切地说,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能够具备以下能力:

1.探索他们直接环境以外的世界,提出重大问题并精心设计与其年龄相当的研究。

2.分辨他人和自己的视角,深思熟虑、心怀敬意地表达和解释这些观点。

3.与不同的对象有效沟通思想,减少地域、语言、意识形态和文化障碍。

4.采取行动改善条件,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一员并在思考中参与。

对以上四项能力的逐一审视固然重要,但最好还是把全球胜任力看作是一种综合的世界观——而不是一系列独立技能的组合。(请见“附录”描述全球胜任力各项要素的通用矩阵,以及概述在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社会研究和艺术领域如何解读这四项能力的一系列与学科直接相关的矩阵。)下图描述了全球胜任力不同维度之间的动态互动:

本章主要讨论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学科和跨学科理解,这也是四项全球胜任力的基础。本章首先陈述对这个世界充分而全面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所起的关键作用,继而讨论有关学生工作的两个案例:一个来自一所早期儿童学习中心,一个来自一所中学。本章结尾部分提出了奠定全球胜任力框架基础的三个核心假设:全球胜任力需要参与式学习、有选择性地拥抱世界、需要学科和跨学科知识。学科和跨学科理解

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把地球看作一个系统来加以理解。他们也理解不同的地方环境并熟悉那些定义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紧迫问题。比如,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可能会熟悉地球的物质景观及其生态系统、人口分布方式、维系生命和成长的经济资源,以及文化的历史。对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关键议题和趋势的理解,也将是学生们的一个比较优势。确实,环境的可持续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全球冲突与合作、健康和人类发展、人权、文化身份、多样性等话题,将界定他们这一代人的工作。25

要理解一个如此的世界,学科和跨学科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文学、历史、经济学、数学、生物、艺术等学科或科目为解读这个世界提供了有力的视角。扎实的学科理解,要求学生把学科看成是社会所创造和改良出来的知识和思考工具,通过此我们来理解世界,诠释现象,解决问题,创造产品,并有见地地提出新的问题。因此,对一门学科的理解不仅仅包括对关键学科概念的理解,更包括在学科工具的帮助下理解这些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加以应用以及该学科的知识是如何传播的。

尽管学科的理解是全球胜任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很多时候,一些具有地域或全球意义的问题无法通过单独一门学科去解决。像环境的可持续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全球冲突与合作、健康和人类发展、人权、文化身份、多样性等话题都需要运用跨学科的方式。当学生们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语言整合在一起去解决问题,创造产品,做出解释,或是以单一学科视角下无法实现的方式针对具有26全球意义的话题提出新的问题时,便体现了其跨学科理解的能力。

高质量的跨学科理解具有四个关键特征。第一,跨学科理解是有目的性的:学生为了能够以单一学科角度下无法实现的方式去解释或讲述某一话题而对其进行研究。第二,理解是建立在多个学科基础上的:它以精确、灵活的方式运用来自两个或多个学科的概念、大观点、方法和语言。第三,跨学科理解是综合的:多个学科视角整合在一起以加深理解或予以完善。第四,跨学科理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学生27对跨学科工作的本质及自身理解的局限性进行反思。

很显然,不管是学生还是专家,都无法完全掌握世界地理、历史、经济学、人类学、艺术以及其他领域的大量已有信息。全球胜任力的养成并不只是掌握更多信息,它是以学生理解特定情境、描述现象、揭示跨国联系的能力为中心的。久而久之,通过与具有全球意义的话题和学科的实质性接触,学生为理解整个世界奠定了基础。

世界各地的教师都应该教授学生那些被国家、区域和地方不同层级的课程专家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也要求教育领导者去思索这些核心内容能在多大程度上让学生去理解和参与重要的全球议题。在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对于学生在英语语言艺术和数学、K-12年级等领域或学段应该了解和能够做到的事情提出了期望,并且给教师和学校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以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来实施教学。例如,语言艺术的学生学习创造不同类型的文本:议论、记叙、说明文。这些虽是要求,但教师可以有足够的自由来决定这些文本的内容主题。能够激发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教师或者课程,可能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全球化的前景与风险的议论文,或者一篇关于一个移民儿童生活的记叙文,再或者一篇关于通信技术如何促进某一特定地区民主运动的说明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可以按照《共同核心标准》来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又能变得更具全球胜任力——针对全球议题探索世界、分辨视角、沟通思想和采取行动。案例一:把信寄到华盛顿特区

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市

幼儿园

传真机是如何工作的?一群五六岁的孩子正在就这个问题的理论进行头脑风暴。确切地说,他们希望了解传真机是如何把他们在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市的学校连接到华盛顿特区的。孩子们讨论了不使用互联网将信件寄给一个最近搬到美国去的朋友的最有效方式,并在讨论的基础上画了图示。美国在哪里?华盛顿特区是什么样的?和我们的城市像吗?传真机是怎样把信息快速传递过去的?

在过去的几周里,类似这样的问题驱使孩子们对地球和通信技术进行探索。他们分享和修改了对许多问题的假设:他们的朋友在华盛顿特区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例如他们了解到学校里有一只猫)、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传真机是如何跨过海洋沟通的。这些图示和假设反映了他们初步探索的富有想象力的、直观的传真理论。

这个项目是如何体现学生对世界的理解的?

这些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始于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想要了解世界的空间构成和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他们探索自己直接环境以外的世界,他们的图示展现了他们对空间地理的初步认识。地球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他们可以在地球上轻松地找到自己、学校和城市的位置。

要决定把美国和华盛顿特区具体画在哪里,他们必须学习把陆地的位置视觉化。孩子们在世界地图上加入了具有个人意义的地点——比如“去往美国途中的爱尔兰的山丘”。这些图示的例子揭示了孩子们对地图和地球的直观表达——这一理解后期还会通过地理学科而得到完善。他们关于传真机工作原理的初步认识揭示了他们最初的、还十分模糊的技术理论。这个项目最后,一位专家会到课堂上拆解一台旧传真机并解释它的工作原理,孩子们的这些理论也会受到挑战。

学生们学会分辨视角——他们自己在雷焦·艾米利亚市的视角以及在华盛顿特区的朋友们的视角。孩子们关于这两个城市的问题,比如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大厦跟雷焦·艾米利亚市的广场是否相像,也体现了他们刚刚萌芽的对不同地方进行比较并寻找异同的能力。很显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进行的比较都来自那些对他们有意义的方面。另一个城市有哪些动物?大楼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他们的城市跟我们的一样吗?学校和人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通过视觉和口头的方式有效地沟通思想。这个活动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孩子们在提出自己的新理论、考虑他人的视角和解决方案、修改自己的理论、共同合作理解世界时的微妙又灵活的方式。在讨论了他们的理论之后,孩子们一起完成了最终的集体图示。28

这些学生并不只是在记忆事实和定义,也不只是在玩有趣的玩具。他们深入钻研复杂的问题,共同交流他们的想法,并且细微而又深刻地了解世界和传真机是如何运作的。最终,他们通过研究得知,学生发传真给他们的朋友是一种明智的行为。案例二:全球化:前景与风险

马萨诸塞州牛顿南高中29

十年级

历史教师迈克尔·科扎克、英语教师约瑟夫·戈尔丁,还有他们部门和科学部门的同事们每年都会用学期的最后几周来研究当代全球化。学生分组追踪他们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生产,比如苹果音乐播放器、摩托罗拉手机、锐步运动鞋、芬达吉他等。他们旨在研究工作迁移对中国、印度、墨西哥这些工作接收地区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有一年,一个小组展示了在中国广东省建一个新的锐步工厂的前景和风险,而同班同学作为观众则被要求决定地方社区是否应该批准建这个工厂。

三位同学通过对工作机会、工作条件以及新修订的健康标准的详细描述陈说了公司的利益。他们强调公司遵从《世界人权宣言》第4条和第5条——禁止奴役和虐待——并且自愿遵守温室气体排放的欧洲标准。他们也提及了中国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社会价值转变上面临的困难,并且介绍了公司为了帮助他们保持精神和身体健康而开设的各种项目。

一位代表一个非政府组织观点的同学对建立这家新工厂不是十分乐观。他解释了森林砍伐对养分循环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以及大熊猫、金丝猴等濒危物种面临的灭绝危险。其他同学提到了锐步在1990年代早期违反劳工法规的行为——童工案例、强制加班、有限的言论自由——以及锐步最近采取的预防新的违法现象的措施。

在经过复杂考量、权衡环境因素和对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消除贫困和创造就业机会之后,全班批准了新工厂的建设,但也要求地方主管部门制定更加严格的监督程序(比如突击检查)来加强工厂对劳工标准的遵守。无论教师是否同意学生们的裁决,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学生们开始理解个人和社会都要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做出艰难的决定。

这个项目是如何体现学生理解世界的能力的?

这个项目中的学生通过运用历史、经济学、生物、文学等学科知识去研究和理解外包对发展中地区的影响,展现了他们的全球胜任力。根据经济学原理,他们将宏观经济增长的数据和激励、购买力平价等概念作为其论点。根据生物学知识,他们有效地运用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核心科学概念来论证每个地区对特殊濒危物种的保护。

全球胜任力在学科课程或语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学生是在学习这些知识和技巧的过程中培养全球胜任力的,而不是在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和技巧之后才形成的。

学生们还运用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中提到的技巧来理解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他们分析相关的文学作品,研究作者如何有效使用比喻性语言和修辞手法来表达个体面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变化的经历。根据历史学知识,学生们比较了关于农村家庭如何适应快速工业化阶段的当代和历史记载。同学们直观地运用了州立标准——不是为了准备考试,而是因为精读文本、批判性分析数据图、选择强有力的修辞等思维习惯才是理解和应对研究问题的有效工具。通过把所研究问题的经济、环境、文化视角相结合——也就是说通过跨学科研究——学生能够更微妙、复杂地论证他们的案例。他们批判性地整合了多种思维方式和信息来源,就全球化的一个方面来表达个人立场。正如一位学生所说:

在我看来,全球化并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它会一直发展下去,我们也没有办法可以阻止它。但是,要让全球化的进程更加顺畅并且消除其可能的负面影响,公司、政府、个人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对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来避免偏见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如果只研究其经济方面而不分析人权的侵犯和环境的恶化,全球化对中国而言无疑是好的。)——艾米丽

最终,学生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视角。“我马上回到家把家里所有的盘子都翻过来看,发现它们都是在马来西亚生产的。我家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在马来西亚生产的!”一位学生解释道,同时哀叹着她对自己吃饭所用盘子的生产者却“几乎一无所知”。当他们发现“我们在超市买的东西或者我家的每一个盘子”是和那些世界各地生产它们的人和地区的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生们开始理解全球的相互联系是无所不在的。结论

全球胜任力的教学伴随着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的选择,它们既能让学生满足国家和地区的学习标准,同时又能让学生有机会去设计、分析、交流和应对那些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

当学生找到完成作业的内部动机时——当开始“拥有”那些引导他们通过核心教育概念对世界进行探索的问题时——他们才会进行深度学习。他们不再仅仅为了通过下一次测验而开始学习,而是因为他们体会到了那种逐渐认识世界及认识到自己在世界中的角色的兴奋和满足。因此,全球胜任力在学科课程或语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学生是在学习这些知识和技巧的过程中培养全球胜任力的,而不是在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和技巧之后才形成的。全球胜任力的教学伴随着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的选择,它们既能让学生满足国家和地区的学习标准,同时又能让学生有机会去设计、分析、交流和应对那些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

上述案例体现的就是这种参与式的学习。学生对世界的理解不是通过记忆或仅仅基于事实,而是微妙的、灵活的、个人的、丰富的。更重要的是,通过以丰富的内容知识为基础,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并衡量不同的立场和证据,这些项目中的学生也做好了准备去有效地参与到更严苛的教育环境中——包括大学——以及他们未来的工作和30社区生活。

请你思考

本章我们研究了以学科和跨学科的方式来理解世界在培养全球胜任力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

1.仔细研究一下本章提供的学生活动的案例。哪些特点吸引了你的注意?它们给你带来了哪些问题?和你自己的教育实践有哪些关联?

2.你所在的学校、区、州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巧能够如何帮助学生以有意义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第三章 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探索世界

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会提出和探索具有关键全球意义的问题:气候变化会对墨西哥湾或者非洲的几内亚湾带来什么样的预期影响?地方社区为适应这些变化做了哪些准备?幽默在美国和阿富汗有何不同?国际刑事法庭和科索沃、卢旺达的国家司法体系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社群中来自不同宗教取向的成年移民是如何经历成为美国公民的过程的?这些问题都具有全球意义。它们提及的这些现象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一大批人;它们阐明了各地不同经历的多样性和共同性;它们不仅出现在学生群体中,也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社群中。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能够清晰阐述这些问题的全球意义以及为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研究。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调查,对像这样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就变得可行了。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不会寻找一个预先设立的“正确答案”:他们会从智力和情感上投入,去寻找和权衡明智的回答。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从地方、国家、国际等各种来源去辨别、收集和分析可靠的信息,也包括来自其他语言的原始资料。有胜任力的学生能够权衡和整合证据,得出连贯一致的回答和合理的结论——不论是写一篇文章,设计一个解决方案,提出一个科学解释,还是创作一件艺术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