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论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20:27:24

点击下载

作者:李山

出版社:中信出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课本里的《论语》

课本里的《论语》试读:

课本里的《论语》李山 著中信出版集团第一讲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学习的问题《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这段文字表面好像没有什么难的,但是问题却不少,譬如说“学而”这两个字的含义。为什么这一篇要叫作《学而》呢?古人编书的时候,需要慢慢凑,凑够了一卷,就将它写在布帛或者竹简上面。编成了之后捆到一起,就叫作一卷。可是捆起来之后怎么知道里面的内容呢?内容多了之后怎么找呢?于是古人就在竹简的外面做一个标记,标记就选用这一卷开头的两个字,写在竹简的外侧,《学而》就是这么来的。这样你看到“学而”就知道这一卷的内容是什么了。后代的人给文章取标题,都是以标题为中心去阐发理论和抒发感想,但是在《论语》的时代,这种方法很少,所以“学而”作为这一章的标题也仅仅是因为它是这一章开篇的两个字而已。《论语》开篇第一个字就是“学”,《学而》这一篇讨论的就是学习的问题。学习在中国人的精神建设、内在文明的建设方面是很重要的,一切都要从学习开始。那么,“学而”是什么意思呢?“学”,宽泛地说就是学习,但古人所说的学习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效”,“学者,效也”,也就说学习就是效法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学者,觉也”,意思是学习就是觉悟和觉醒。这两个意思所指的是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学习任何事物,都是从观察、模仿开始,而模仿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自己掌握了其中的要领,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也就是所谓的“觉”了。比如说练习书法,首先要看字帖,而学习数学,要看老师演练,然后去模仿、再模仿,最终就会形成自己的方法。因此说,学习的过程是由效法到觉悟的过程。“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了之后还要“时习”,那么“时”又是什么意思呢?“时”就是按时的意思。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学习了就要时时复习或者时时操练。他在这里用了“时时”这个概念,而清代有人认为他这么说不对。因为中国语义学发展到清代的时候,有了归纳法,就是将所有先秦的相关文献找来,寻找“时”在上下文中的意思,而在《论语》那个时代,“时”还没有时时刻刻的意思,只是“按时”的意思。比如说,庄子在《庄子·秋水》中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这里的秋水实际上指的是夏天的山洪,意思是山洪按照时节到来,百川灌满了水。这里的“时”就是按时的意思,所以清代人认为“学而时习之”的“时”也是按时的意思。“习”又是什么意思呢?“习”的意思就是复习、练习。学习到的知识要巩固,就要操练它。所以你在上学的时候解开了一道数学题,老师会让你再做几道。因为想要掌握任何知识都需要反复练习。因此,这里的“习”就是复习、练习的意思。实际上,它还包含有“实践”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怎么读“悦”(yuè)呢?这实际上涉及汉语汉字的发展。先秦时期,心悦诚服的“悦”字还没有出现,都是用“说”字来代替。所以在读古汉语的时候,你会发现有时候“说”字还会被读成“脱”(tuō),或者“兑”(duì)。这就是假借现象。在这一句中“说”读成“悦”,表示发自内心地高兴。实际上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是指当你模仿一个事物到对它豁然贯通的时候,就会发自内心地高兴,这是一种学习的现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的意思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在这一句之中加入一个“亦”字,就好像还有另外的事情也会让人快乐。我们所说的“不亦”这个词,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有了,它并不是“不用说也会”,而是“难道不是吗”的意思。根据语义学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还有对其他相关文献的考察,“不亦乐乎”并不能翻译成“不也很高兴吗”,而是应该翻译成“不是很快乐吗?”“人不知而不愠”是什么意思?在过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我给别人讲道理可别人总是听不懂,我就会恼怒,这种解释并不妥当;另一种其实是《论语》所涉及的自我境界的问题,以我为例,虽然我教书很多年,但别人并不认识我,我去参加学术会议别人也不知道我,这时我就开始对他“愠”,整个学术会议期间,只要他说话我就和他过不去,这就是“愠”,是恼怒。因此在这一句的下文里说“不亦君子乎”,意思是人家虽然不知道我,但我不恼怒,难道不也是一种君子的行为吗?这里就提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别人不知道你,你就变得恼怒,那么你就是孔子眼中的小人。北宋程子(程颢和程颐兄弟)读《论语》的时候曾经说过,《论语》有两种读法:一种是读完之后与我不相干,该骂街还是骂街,该恼怒还是恼怒,这样的话就算读一百遍也没有用;而另一种读法是“切己”,什么是切己呢?就是将《论语》和自己的生命、生活联系起来读,这样就会让你明白是非。用这种读法读了《论语》,你会知道“人不知”而“愠”是小人的行为,“不愠”才是君子的行为,这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态度。所以,《论语》是切己之学,它不是讲宇宙是什么,人生是什么,而是要告诉我们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学习、交友、自处在这一篇之中,我们应该注意它其实是说了三个重点,第一是学习的问题,第二是朋友的问题,第三是如何自处和与他人相处的问题。在第一个学习的问题中,我们要注意的是快乐学习。而在第二个朋友的问题中,你要注意“有朋”这两个字。在古本之中,有的写作“有朋”,也有的写成了“友朋”,这就是涉及朋友的问题,当它是友谊的“友”时,实际上指的还是朋友,但在这里我想指出一点,西周时期的学者所指的“友”是指亲兄弟,代表亲兄弟手挽手的意思。“朋”的原始含义也很有意思:两串玉并排地串在一起,就叫作“一朋”,在《诗经》之中提到周王赏赐百朋,实际上指的是一种货币,但后来它的含义变成了两个人并排站立,就有“小哥俩关系很密切、很好”的意思。总之,在《论语》之中,“有朋”也好,“友朋”也好,所指的都是朋友的意思。我们之所以将它提出来,是要明确这种关系是从亲兄弟发展而来的,亲兄弟从小一起长大,血肉相连。在中国的语言体系之中将它的含义进行延伸、推广,一直延伸到就算不是一个妈生的我们也可以像亲兄弟一样亲密,这就叫作朋友。第二个问题谈的是交朋友的问题。在《礼记·学记》里有这样的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自己一个人学习、自己去体会是不够的,心得、体会都需要去交流和碰撞,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够进步得更快。所以我们为什么需要经常参加学术会议、浏览网页、了解同行的看法?就是要以交朋友的心态去学习。朋友是将兄弟之间的情感推移到社会上,而朋友和兄弟又有所不同,朋友是以道义相切磋的。儒家认为交朋友不是狐朋狗友一起吃吃喝喝、做坏事、结团伙,而是以道义相切磋。所以《论语》和儒家其他文献都讲兄弟关系是越走越近,但朋友关系不是,“朋友数,斯疏矣”。因此,有朋自远方来是快乐的,但是整天来往、频繁地来往,就会疏远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维持好朋友的关系,就需要保持距离。这是哲学判断,还是伦理判断?都不是,它只是对生活的一种观察,对经验的一种积累。我们常看到两个人形影不离,但关系不会太长久,因为兄弟、亲戚关系往往都是越走越亲厚,而朋友未必如此。《论语》所揭示的这种道理,需要我们用很多年去体会,它说的不是一个必然性的判断,而是生活中慢慢观察总结出的规律。所以,我们读《论语》,不必求一次就搞明白,有的时候《论语》是存在心里的,突然遇到一个问题,会想起夫子曾经说过这个道理,让我们明白朋友之间要保持距离,因为朋友和兄弟毕竟不同,朋友是以道义相合的,情感可以越走越厚,而道义则不一定。要想维持好朋友的关系,就需要保持距离。这是哲学判断,还是伦理判断?都不是,它只是对生活的一种观察,对经验的一种积累。孔子博学的故事孔子是一个善于学习并且博学的人,我们所了解的孔子出身并不高贵,却获得了那么高的声望,博学便是他获得这一切的基础。在《左传》《国语》等文献之中,都有关于孔子博学的史料记载,其中有三则非常重要。第一则史料讲述的事发生在鲁国。孔子五十岁的时候,鲁国的执政者是季桓子,他在挖井的时候挖出了一个类似瓦罐的东西。《国语·鲁语》记载:“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这个像瓦罐的东西之中,装着一个像羊又像狗的东西,国君季桓子看到之后很奇怪,就向孔子请教。孔子说这是羵羊。这个故事讲述的应该是一次无意识地“考古发掘”(挖井),得到了一件地下的文物。因为山东一带自远古以来就有很多历史积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都发源于此,地下有很多文物。而孔子见到这样意外发掘出来的文物,就可以说出其来由,可见他确实博古通今。第二则史料讲述的事发生在吴国。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已经进行到了末期,中原的霸主都已经疲累了,而吴国、越国还在争斗不休,这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和浙江。吴越争霸的过程中,吴国占据了上风,侵吞了越国的都城。吴国在挖掘的时候,挖出了很多巨大的人骨,长有好几尺,一辆车才能放一节骨头。吴国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越国人也搞不懂怎么回事,最后就派遣了使者到鲁国来询问孔子。孔子听了来人的讲述之后,立刻就说出了这些巨人骨的历史。在今天看来,考古学已经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从巨人骨之中可以找到很多信息,但当时的人都想不通。孔子虽然也没有见过巨人,却能说出其中的缘由。这个故事虽然不辨真假,但也说明了孔子博闻强识。第三则故事的可信度更高一些,它发生在陈国。据说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来到陈国,天上飞来一只鸟儿,掉落到地上之后,人们发现它的腿上扎着一支箭,箭上有“肃慎”两个字。这箭从何而来,众人无从得知,陈国国君就向孔子请教。孔子说,当年周武王灭商之后建立了周王朝,遥远的北方有一个叫作肃慎的民族,他们向周王室进贡过箭杆。陈国国君命人到档案馆里一查,果然有这样的记录。这三则故事都出自《国语》,其中有些故事可信,有些不可信。如果我们只从故事的层面去理解,可能会觉得它是假的,是神话。如果超越了故事层面,我们会发现这是因为人们将孔子的博学神化了。围绕着孔子的博学,还有很多属于那个时代的离奇传说,虽然只是故事,但本质上所包含的内核则是大家对孔子博学的敬仰。好学的孔子孔子曾经说过“吾少也贱”,意思是说他出身卑贱,而他后来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靠的就是博学。孔子的父亲原本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没落贵族,在他两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他的母亲辛苦抚育孔子长大,使他依靠博学而崛起。在《论语》之中,孔子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哪怕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也可以找到忠信如我的人,但是我和他们的不同之处便在于好学。孔子像卫国有一个人叫作孔文子,他曾经和孔子打过一些交道。孔文子做过一些很不地道的事,譬如逼迫一个叫太叔疾的人休掉妻子,然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可是太叔疾并不甘心,又将原配夫人接回来一起生活。孔文子看到很生气,就想要攻击太叔疾,还问孔子应不应该这么做。当时孔子周游列国,已经到了晚年,他看到孔文子要生乱子,便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立刻就离开卫国回鲁国了。而孔文子死后,卫国人还给了他一个谥号“文”。谥号是中国古人在人死之后起的称号,大多是用好词,而在中国古代用“文”作为谥号的都是很高贵的人,譬如周文王,还有曾国藩被叫作曾文正,范仲淹被叫作范文正。卫国人将这样一个好字给了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正是卫国人,他就很纳闷,便问孔子:这样一个人给他“文”字是不是有点过分?孔子却说:孔文子这个人虽然有缺点,但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当得起这个“文”字。关于这个故事,《论语》之中有记载。在孔子看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非常好的品质。从这个故事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非常推崇好学这个品质,甚至有“一白遮百丑”的意思。孔子向来激励学生要好学,可是要让他们学习什么呢?对此,他在《论语》中也有论述。有人问:学生有好学的吗?孔子说:颜渊就很好学,他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但是短命而矣。有人觉得孔子这么说,是认为活着的学生都不够好学,死了的才好学,但其实这是他对其他学生的反激励。我们应该注意他提到颜渊好学时所强调的学习内容:不迁怒,意思和不愠是一样的,表示能自控,强调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不贰过,意思是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次。自胜是一个内心修养的问题,它并不是说左手打了右手,左手能力就强,因为能力上没法自胜,你还是你。但是用理性战胜自我的情绪,用人性战胜自我的动物性,用内心的秩序战胜混乱性,这就是自胜。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情绪是无所谓的,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就需要磨合、碰撞。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应如何自处?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绝对不会随意发火、吵架、耍大牌。这其中的学问,需要我们学习一辈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情绪是无所谓的,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就需要磨合、碰撞。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应如何自处?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绝对不会随意发火、吵架、耍大牌。六言六蔽关于学习,《论语·阳货》之中还有另一个说法,那就是六言六蔽。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甬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子路啊,你听过六个字和六种弊端吗?“六言六蔽”的“蔽”就是弊端的意思,灵活解读,就是六种品质和六种毛病之间的关系。“好”并不是指自己的喜好,而是指偏向什么。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气质,所谓“好仁不好学”,意思是天性偏向厚道,这种人如果不学习就会流于愚蠢,会被人愚弄。一个厚道的人,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怎么去武装自己的厚道,提升自己的厚道,就会变得愚傻,最后如同愚人。一个人聪明、灵活,如果不能通过学习对自己这种天生的气质进行琢磨、塑造、雕琢,就会经常出现“荡”的毛病。什么叫作荡呢?无视操守、不守原则、耍小聪明就是荡。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事别人看不出来,今天一件,明天一件,久而久之就将自己“做进去”了。聪明人“好信不好学”,一个人讲义气,说话“言必信,行必果”,反而会惹来麻烦。因为孔子在“言必信,行必果”之后还有一句话,叫作“硁硁然小人哉”,“小人”未必是缺德者,而是指社会下层的人,这并不是说他们地位低下、官职不大,而是形容他们不开化、死心眼。跟了一个大哥,大哥说什么就信什么,愚昧地讲信用,就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因此,孟子后来也说过“言不必信,行不必果”,还有一句“惟义之所在”。意思是说如果我说的话是错误的,那我可以说话不算话。《论语》之中也有这样的说法,“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你讲信用是道义的,我的言语才可以实践、落实,说错了就不要那么做,别“硁硁然小人哉”。这就是讲信用的人如果不学习、不觉悟,也会出现毛病。人生来没有坏气质,各种气质都是好的,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的气质加以雕琢,从而形成对自己气质的驾驭能力,而要想拥有这种驾驭能力,就是要学习。“好直”中的“直”,是指正人之曲,实事求是。“好直不好学”就会不知道怎么利用这个直,你给人的印象就会变得偏激。“绞”是指尖刻、刺人,意思是虽然我们现在比较陌生,但我说话直接、尖刻、实事求是。见了一个满脸青春痘的女孩,就直接说你怎么长这么多青春痘,见了一个身高不高的人,就直接说你怎么这么矮。这样说话虽然是实事求是,但会伤人,这其中缺少了体会别人感受的考虑。所以,学习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很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喜好勇敢而不知道如何处置自己的勇敢,没有自我把控的能力,就会犯上作乱。狂傲、刚直的人如果不好学,虽然知道如何坚持真理,但不知道自控,就会变得狂妄。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生来没有坏气质,各种气质都是好的,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的气质加以雕琢,从而形成对自己气质的驾驭能力,而要想拥有这种驾驭能力,就是要学习。所以,《论语》改造我们什么?就是改善、完善我们自然的品质,将这种品质上升为人格,这就是所谓“成人教育”。成人教育不是让成年人补学大学课程,而是“教我们真正成为一个人”的教育,这是《论语》对学习非常精准、精微的论述。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去考察了其他一些民族关于学习的论述,从未见过孔子所提到的对品质的雕琢、驾驭、提升这样独到的说法,这就是《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学习”。孔子与柏拉图学习观对比我常想:如果《论语》是柏拉图写的,他会怎么论述学习的问题?会将学习放在开篇的位置上吗?从这个问题出发,我想将孔夫子和与他同级别的圣贤做一下比较。柏拉图一生都在写作,他以苏格拉底的名义写了《对话录》,通过柏拉图的文字我们也看到了他关于学习的观点。他曾经以苏格拉底的口吻讲过一个故事,他说:学习不是一个向外模仿的活动。因为一个没受过教育、不识字的奴隶,给他一道几何题,然后将解题的条件告诉他,这个奴隶就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借助苏格拉底的口,柏拉图认为学习是一种唤醒,在人的头脑中有全能的知识,我们只是用这个条件唤醒它,就算学会了,所以学习不是一个向外模仿的过程。实际上,你阅读柏拉图的文字,会发现他讲了很多关于人的知识。柏拉图认为人曾经在天上,和神生活在一起,或者说人本身就是神,是全知全能的。有一天,人犯了错,就被打到了地上,过去全知全能的东西就都忘记了。所以,学习就是激活这个记忆,这种说法见于柏拉图早期的《对话录》中,后期又有所变化,他认为学习不只是回忆起来,而是激活我们的学习能力,这是一种心灵的转向。柏拉图和孔子是有区别的,我们很少看到孔子会有类似的说法,孔子也不会认为人曾经是神。关于柏拉图的观点来源,很多学者也在讨论。在读儒家经典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死读书,因为它是世界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孔子论学习,并不是玄虚的。而柏拉图所强调的是理性,是人有一种天生的认识能力需要去激活。向自身开战学习是《论语》开篇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涉及我们如何改造自身。“朋友”是这一段中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告诉我们交朋友要道义相合。一个人要不断地学习,还要不断地与人切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有点儿人脉。《论语》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想要完成一件事,就需要朋友帮助,就像俗语说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缺少了道义相合的人一起去做,就很难有所成就。这也要求我们要打开心扉,不要自以为是,要不断学习,要观察我们的同行、同辈和前辈。孟子说过“尚友古人”,意思是我们要和遥远的古人在精神上成为朋友,这也是读书学习的要义。朋友关系也是人伦,我们要像对待亲兄弟一样对待自己的朋友,还要注意交友的分寸,做到敞开心胸对待朋友,就像子夏曾经说过的那样“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肤色和我们不一样就视他为异类,“城邦之外,非神即兽”的想法是不对的。两千多年前,儒家就提出了广交朋友的忠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是全世界的人都是朋友,这是一种很敞亮的思想。我们立身于这个世界,会有一种预设,将所有人都视为敌人、坏人,或者将所有人都视为精神交流的对象,这个态度是不一样的。“人不知而不愠”是第三个重点。有一个禅宗的故事说:老牛拉车的时候走得很慢,赶车人是打车还是打牛呢?当然,谁都知道打牛才是对的。而“人不知而不愠”所说的则是后续要发愤图强,要努力,要反思自己做得不够。像比尔·盖茨或者乔布斯,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人都知道他们,那是他们做得足够好、足够努力。因此,《论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我们,而是应该努力了解别人。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你浪得虚名、弄虚作假,而是要你踏踏实实地去做。所以说“人不知而不愠”之后还藏着一个后续动作,就是“反求诸己”,自己去努力,去做好。这就是《论语》第一篇中告诉我们的三个道理。虽然我们不能说它概括了《论语》全篇的意思,但我总觉得孔子的学生在编《论语》的时候可能是将最重要的话放在了开头,或许这是他们无意识的行为,但我们也能从这一段中感受到很深厚的意韵。《论语》的特点是“言简而意丰”,它没有哲学判断,也不会大命题套着小命题,它不是在以一种向外求知的方式去灌输道理,而是在“切己”。儒家的学问就是向我们自身开战,向我们身体中的非理性开战,向我们的愚昧、保守和狭隘开战。第二讲吾日三省吾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三省古人有一句俗语“曾三颜四”,所指的是“曾子三省,颜渊四勿”,也就是曾子说的“三省吾身”和颜渊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一段文字涉及的人物曾子,是孔子晚年的一个学生,出生于现在的山东嘉祥。“曾”姓出过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夏代贵族统治的小鄫国。春秋时期,鄫国被灭,他们的族人就到了鲁国,去掉了“鄫”字的耳刀旁,姓了“曾”。曾子在儒家有很高的地位,关于他还有几则有趣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说孔子去世之后学生们都很怀念他,有人发现一个叫有若的学生言谈举止特别像孔子。于是子夏、子游、子张等人就想让有若假扮成孔子的样子。但曾子却坚决反对他们这么做,《孟子》记载了曾子当时所说的话: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曾子像意思是说我们的老师孔子是无人可比的。在众人想要制造一个偶像的时候,唯独曾子保持了理智。这件事其实涉及儒家的发展方向问题,如果有人假扮成孔子,儒家就会走向宗教方向,所以曾子的行为意义重大,也因此被特别记载在《孟子》中。另一件事记载在汉代刘向所著的《说苑》中,刘向在这本书中分门别类地记载了很多儒家的典故。据记载,曾子穿着破衣烂衫在农田里耕地,别人都说孔子的高徒怎么会去种地呢?那是因为曾子不会为了富贵而谄媚当权者。鲁国的君子曾经想要请曾子出仕,还准备给他一块封地,并且很客气地对他说:我给你一块封邑,你把身上破烂的衣衫补一补吧。可是曾子却拒绝了他。鲁君不死心,又给他送去东西,还是被曾子拒绝了。使者就劝他说:先生啊,这不是让你去求人,是别人主动给你,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意思就是拿人手短,我接受了别人的东西,就要敬畏他。纵然鲁君只是为了帮助我,让我穿上好一点儿的衣服,他虽然并不骄傲,但我心中还是会有愧疚。所以曾子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赠予而丧失自己人格的完整。曾子身上有孔子所传承下来的鲁国儒生的特点。儒学在发展过程中分出了八九个流派,其中高蹈派就是坚守自身原则的一个派别,他们不和权贵合作,只是依靠教书、传道来生活,因为他们知道与权力合作必然会委曲求全、牺牲自己的原则。除了曾子之外,孔子还有一个高足叫原宪,他也是过着困苦的生活,不厌糟糠,只为保全自己完整的人格。这一点和后世的隐士很相似,虽然隐士遵行的是道家的原则,但是在维护自身内在的趣味方面,又和儒家很相近。以曾子为代表的山东儒家,很值得后世尊重。曾子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吴起的人,他和曾子不同,立志要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必须先改造思想,所以吴起带领一批人到了现在山西一带,辅佐魏文侯、魏武侯,将儒家救世的思想转化为对法术的坚持,最终通过变法在战国时期成就了一番事业,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遗憾的是,最后这些人中有的连个囫囵尸首都没有留下。儒家的后期发展非常复杂,所以有人说起它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分辨:是孔子时代的儒家还是后世的儒家;是山东的儒家,还是去闯荡世界的那批儒家。它们之间有很大区别,不可混淆。曾子持身谨慎曾子是一个持身谨慎的人,孔子曾经评价他说:“参也鲁,师也辟。”“参”就是曾参,也就是曾子,“鲁”,意思是说曾子并不是一个机灵的人,也许他学识渊博,但是因为很有自己的准则而显得鲁钝不堪。“师”是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张,他的名字叫作颛孙师,“辟”是指他的个性总是走偏,总是和别人反其道而行。曾子也曾经说过子张这个人“堂堂乎张也”,是指他长得高大,但是“难与并为仁”,意思是说很难与他合作去推行仁道思想。孔子对曾子的评价是“鲁钝”,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曾子却是最讲孝悌之道的一个人。《论语·泰伯》这一篇讲道: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曾子生病到了最后关头,就将门人和弟子都召集过来,对他们说“打开我的手,打开我的脚,我这一生做人小心翼翼,总像临着深渊一样机警,如同踩在薄冰上一样警惕。但是从今以后我就要去另一个世界,我知道自己可以免于刑戮。”在这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都引自《诗经·小雅》,而曾子所说的话代表了中国人对身体的哲学理解,佛教认为身体是臭皮囊,是欲望的、肮脏的,是需要摆脱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摆脱的是世俗,在生命之中我们要摆脱的是轮回,只有抛弃了这副肉体才能达成这个愿望。但是儒家却提倡修身,虽然我们的身体有动物性,但只要用人性管理了动物性,就是修身。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有一个孝道观念在其中,因为他认为我们的身体并不属于我们自己,它是从远古代代相传相生才到了我们的手上,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既然是受之祖上就不能毁伤它。因此,一个人持身严,就是要珍惜自己的身体,所以曾子才说自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正是因为他谨慎、警惕做人,所以才没有毁伤自己的身体,他才会在临死前要求弟子打开自己的手脚看看,到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再也不会犯错了,即便是见到祖宗的时候,也可以将这个身体完整地交还。珍惜身体与修身的概念既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也是儒家独有的文化。现代社会面临很多社会问题,为了保障社会安全,不管我们坐地铁、火车还是飞机都要进行安检。这一刻你就可以想到儒家的训诫,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我们没有权利毁坏它。中国文化从来都不鼓励恐怖主义,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武器去伤害他人是违背古老的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化从来都不鼓励恐怖主义,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武器去伤害他人是违背古老的中国文化的。现在恐怖主义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有些文化认为恐怖主义行为是光荣的,但中国人不会那么认为。曾子持身严格就是中国人逻辑的基本体现,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尊重,那他还能尊重什么呢?《礼记·檀弓》中还记载了很多曾子生病期间的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曾子病倒之后,晚上弟子都点了烛火守着他,这时他忽然发现自己铺的席子华美而且有光彩,那是鲁国的贵族赠送的礼物。曾子觉得这不是他死的时候应该铺的席子,就急忙叫人换了席子。等到席子换完,曾子才咽下最后一口气。虽然这个故事表面上看起来莫名其妙,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曾子持身谨慎到了什么地步。他对自己的身份很在意,认为自己的身份不足以享受这样的待遇,哪怕是生死关头也要遵守原则换掉它。这不仅是尊重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人自重、重他的表现。曾子的言论《论语》之中记载了不少曾子的言论。《论语》开篇是孔子的话,第二篇是有若的话,第三篇就是曾子的话。对于这种排序,有学者认为与有若和曾子在孔子去世之后的地位有关。在《泰伯》这一篇之中,曾子曾经发表自己对君子品格的看法,他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是可以在老皇帝去世前托付幼子的人,他要辅佐这个孩子学习治国、身担大任。君子是可以将一个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的人。在国家面临大事的时候,可以成为中流砥柱。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君子。明英宗御驾亲征,北伐瓦剌却惨遭俘虏。瓦剌军将明英宗带到北京城德胜门前,以此来勒索明朝官员。官员们见此情形乱成一团,都没了主意,纷纷想着逃跑去南京避难。这时只有于谦站了出来,他调集军队,并且倡导再立一位君主,稳定了民心,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临大节而不可夺”。有些人学了很久儒家学说,可是到了国家有难的时候,只能做一个“带汁诸葛”——诸葛亮分为三种,事前、事后还有只知道流眼泪、鼻涕的,最后这种就叫“带汁诸葛”。曾子还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段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有文化、有志向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定。因为我们的肩头责任重大,推行仁道这条道路极为艰难,至死也做不完,所以应该死而后已。这些话在中国文学史、语言史之中都是掷地有声的格言。从曾子的言论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子的个性,孔子说他“鲁”,其实这是指一种坚硬、宏大的个性,是任凭风吹雨打、岁月流逝也不会改变的个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正是因为这种人发挥的正能量,才启发了后人,振奋了民族精神。这种性格也是我们读《论语》时应该去学习的。曾子和孔子谈话的时候,还曾经表达过自己对“恕道”的看法。《里仁》之中,孔子对曾子说:我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道,你知道是什么吗?曾子回答说:知道。孔子走了之后,那些心怀疑问的同学就问曾子孔夫子说的究竟是什么。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对待朋友、事业和这个世界的时候尽己之能就叫“忠”,答应别人的事尽己所能去做,不问成败,也叫“忠”。而“恕”就比较难做到了,当别人对不起你的时候,你还为他找理由,这就是恕道。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忠诚的人,大家一起生活几个月就可以看出来,但恕道却不容易被察觉。就像我在北大、北师大上课,有时候会在路上遇到半生不熟的朋友,我准备和他打招呼,他却没有搭理我。这种尴尬的情况大家曾经都遇到过,这种时候有人会想“你瞧不起我”,或者觉得“我怎么得罪你了”。但懂得恕道的人则会替别人着想:也许是他心里有事,所以才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当你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你成就的是你自己。如果你因为别人没有搭理你而胡思乱想,对方其实什么都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生闷气。这就是关于曾子的一些观点、言论。在读曾子这些话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想法和《论语》不断碰撞。言忠信,行笃敬“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的“日”就是每天的意思。而“三”并不是三次,也不是三条。“三”的意思是再三、不断,反复提醒自己在这几方面是不是尽心尽力了。清代有一个自学成才的学者叫汪中,他有一篇文章叫《释三九》,这里的“三”就是指多次。其他譬如“三令五申”也是表示多次的意思。“三省吾身”的“身”指的是自己的身体,它包括肉体和精神,包括人性和动物性,也包括心理和灵魂,在这些方面我们都要不断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意思是为别人出主意、想办法的时候我是不是尽心尽力了,这就是所谓的忠。朱熹对“忠”字解释得非常好,他说:“尽己之谓忠。”后来对忠道的解释出现了局限性,认为忠于君主才是忠。其实,忠的本意是尽己,是守住自己该做的本分。对于君主本身,也是要讲究忠的。在《曹刿论战》之中,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打仗,鲁庄公说自己祭祀神灵的时候贡献好的礼品,从不虚报夸大数字,对身边的大臣也经常施舍,这都是他打仗时的底气。但曹刿认为你只是施舍一部分人,对于神灵的祭祀也没有多大的意义。鲁庄公又说:我不敢说自己所有的官司都断清了,但在民事诉讼方面尽力按照实情去断案,不徇私舞弊。曹刿说:这就是你尽到了君主的本分,是“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在孔子前后的时代,忠并不是对谁忠诚,而是守本分,尊重自己应当尊重的原则,这就是忠。“传不习乎”这句话过去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老师教导我的,另一种认为是我传授给学生的。因为《论语》的语言都是片段式的,上下文意思少,所以对语义的约束性不强,需要我们灵活理解。我认为在这些问题上不必过于死板。一般认为将我教导学生的称为“传”,对这些内容是否温习了?是否熟练掌握了?这其实涉及我是否有敬业的态度。敬业乐群是儒家的一个观点,学生要离经辨志就要先读经典,将所有的句子都读通,而后还要敬业乐群,要忠于自己的职守。这三者都是讲忠信之道。在《论语》之中,“忠”这个字出现了好多次。《子罕》篇之中,孔子说“主忠信”,意思是以忠信为主导,这是做人做事不变的一条原则,忠于原则,尽己所能。“信”是指说话算数,而且必须要有一个“义”字把着,说的话不仅要算数还要符合“义”。譬如我答应帮别人做一些事,说到就要做到,极少数特殊情况下诺言不合道义,这就涉及做人的问题。我们人类为什么要结成社会,而不是像老虎一样单打独斗?那是因为野兽的生存能力强,人类在原始社会和这些狼狮虎豹相比都是弱者。可是人类有聪明智慧,我们结成了群体,通过协作来获得生存。忠信的原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职守上各尽其职、讲信用,否则的话社会就无法维系。虽然不忠信并不会构成犯罪,但是会瓦解社会。在一个不忠信的时代,人们做事的成本会变高,因为失去了信用会带来额外的成本。不忠信的社会是没有良心的社会,而社会的良心需要慢慢培育,让每一个人都明白忠信的可贵,你今天不忠信可以得逞于一时,而后恶果必然会反弹到你身上,如果人人都不忠信,就会成为人食人的社会,所以孔子才倡导“忠信”。在《颜渊》篇中,子张问崇德辨惑,孔子也说“主忠信,徙义”。“徙义”就是指以忠信为主,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在《卫灵公》篇中,子张又问一个人应该如何行为,孔子还是说“言忠信,行笃敬”,意思是一个人说话算数、讲忠讲信,行为踏实、恭敬,就算你到了蛮夷之邦,也能够吃得开。但如果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就算乡里乡亲、妯娌之间,你也吃不开。子张在听完这些话之后深感宝贵,他手上没有纸和竹简,就赶紧把它记在自己的袖子上。“言忠信,行笃敬”就是孔子的精神。“为人谋而不忠乎”是要求我们反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要求我们忠信,“传不习乎”则是教导我们做事的方法,要“行笃敬”,意思是教导学生之前我必须自己先熟悉、掌握,不能现学现卖。在和平时期没有战争和饥荒,所以显不出人格来,在和平时期最大的操守就是要讲忠信,要讲敬业,只有做到这两点你才能将事情做好。而反省则会让我们在社会中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让你的“股价”变高,不会成为“垃圾股”。在和平时期最大的操守就是要讲忠信,要讲敬业,只有做到这两点你才能将事情做好。“三省”实际上承认了人有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检讨的能力。一个人总是犯懒、吊儿郎当,他的内心之中也知道这样不好,但仅仅知道是不起作用的。按照儒家的意思这就是“良知不做主”,良知“放假”去了,缺乏了反省的能力。可见反省是一种超越功利的能力,在我们犯懒、不讲忠信、自私的时候,唤醒我们的良心。如果大家对儒学的发展了解更多一些,就会知道孟子提倡一种善性,到了王阳明时期就提倡良知了,但这两种东西的根源都藏在《论语》之中。我们要用良知来审核、监视那些非良知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讲忠信、敬业,做一个有价值的社会人,在另一个更深的层面上,我们每个人都要用良知检讨自己模糊的是非,检讨自己的苟且之情。到了孟子的时代,这个理念被重点提出,而王阳明对它又进行了进一步提升。“三省”实际上承认了人有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检讨的能力。这段文字之中我们看到两层含义,关于儒家那种超越功利的是非之心、德性之心。“三省”并不是曾子率先提出来的,因为孔子生前曾经和宰我发生了关于“三年之孝”的争论,宰我认为三年孝太长,根据万物生长的自然周期,一年万物就更新了,老人去世后一年守孝就应该告一段落了。但孔子却说这件事不能问自然,也不能问别人,而应该问你自己是否心安。此处的“心安”就是指良心,是检讨我们的功利心、苟且心。所以读《论语》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将它作为一个人格建设的过程,照着去做,就是切己和审视。总而言之,这一段在无形之中承认了人有一种超越自我的良心,类似佛教所说的第三只眼看自己、检讨自己。我们俗话也常说“摸着胸口想想”,这就是让是非之心给你做主。这告诉我们一种方式,每天像过电影一样回顾自己所做的事,就会让我们进步,让我们的人生境界稍微高一点,这就是“三省吾身”这一篇给我们的启示。每天像过电影一样回顾自己所做的事,就会让我们进步,让我们的人生境界稍微高一点,这就是“三省吾身”这一篇给我们的启示。第三讲贤贤易色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孔子与子夏的切磋《论语·学而》这一篇的“贤贤易色”章,实际上讲的是学习的问题,涉及几个伦常问题。我们发现这段文字中涉及的人物没有孔子,只有子夏,由此可以判断《论语》的成书。它是由孔子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渐次完成的。因为“子夏”的“子”是表示尊重的意思,实际上指代的是老师。我们读《论语》的时候要关注其中出现的人物,因为孔子创立儒学之后,是通过他的学生以及后代去慢慢发展的。子夏这个人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颇有地位,在《论语》之中他出现了很多次,《论语·先进》篇里谈到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十哲,所谓四科是指德行科、言语科、政事科、文学科。其中德行科的代表人物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的代表人物有宰予、子贡,政事科的代表人物有冉有、季路,文学科的代表人物就是子游、子夏。这里所说的文学和现在的文学一词含义不同,大致所指的是文献、典章,包括各种文字形成的典籍。而子夏作为文学科的代表人物,对各种经典的理解有他独到之处,所以后来很多儒家的经典都号称经过子夏传,譬如汉代的《诗经》学派就自认由子夏所传。子夏像《论语·八佾》篇中谈到孔子和子夏一起切磋《诗经》。在《诗经·卫风》里有一篇叫作《硕人》,描写的是一个齐国女子嫁到了现今河南安阳的卫国,卫国人看到新娘子长得漂亮,就写诗赞美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后面还有一句“素以为绚兮”,但后世的版本中这一句丢掉了。“兮”是一个感叹词,所谓“巧笑倩兮”是指她面目生得好,一笑就有两个酒窝,显得俏皮活泼,有生机。而“美目盼兮”是指她双眼黑白分明,显得顾盼生姿。后面的一句“素以为绚兮”意思是说她天生丽质,不用再施以脂粉。子夏看到这里,就问孔子:“何谓也?”孔子随口就回答说:“绘事后素。”意思就是说这个新娘子天生就很美丽,底子好就不用描眉画眼,只要一笑就灿烂无比。这里的“后素”和现代汉语中的语言逻辑不同,“素”在后面,意思是“后于素”,意思是画画之前有一个素底。这段对话涉及一个文化常识:在春秋时期,出现了赋诗言志现象,在正式外交场合人们用诗词来传情达意,表达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观点,所以引起人们对《诗经》一些句子的关注。从《硕人》这首诗来看,表面是写新娘子很美,子夏难道看不懂吗?他却问孔子“何谓也?”而孔子的回答也是从象征性角度,说明要有一个好底子,才能做到巧笑倩、美目盼。孔子回答子夏的提问是一个语义学范畴的事,而子夏对此则有突破性的见解,他说:“礼后乎?”“礼”是人类特有的行为,见人鞠躬、作揖是一种文化,代表了人类的文明。而礼之后呢?这里的“后”和“后素”是类似的,所以子夏的问题是我们人类有自己的礼仪和文化,是因为自身的底子好。当问题谈论到这个阶段,已经不再是语义学范畴的事,而是上升到了哲学范畴,是关乎人类的文化从何而来,为什么人类要创造文化的问题。说到这里的时候,无形之中就产生了人和动物的比较,为什么动物不能创造自己的文化呢?灵长类的黑猩猩虽然知道抓耳挠腮,某些动作还可以模仿人类,但它不能创造文化,而只能通过训练来刺激出一种特定的反应。马戏表演和演员的表演并不是一回事,因为人类有更好的底子,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源自我们的人性,儒家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哲学判断。我们阅读《礼记》等后来的儒家文献,会发现“天地之间人为贵”等理论,因为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文明。虽然孔子并没有明确说出这句话,表面上他只是在谈论一首写美人的诗,但他说明了语义学象征意义的同时又向前跨越了一步,提出了一次“美质”的人性论。我们了解儒学,会发现《论语》之中有很多“线头”,人类比动物、植物高明,就是因为人性的部分,儒家的人性论也就在这里面。《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现在很多人解释这句话都认为是老天爷给了我们人类人性,这是不对的,老天爷只给了我们动物性,如果沿着动物性的道路走,不会到达人性。儒家谈人性都通过比较的方式来谈,从动物性的“线头”追溯它的根源。在《论语》中,这是仅有的一次谈及这个问题。当孔子和子夏谈完这段话之后,孔子浑身一震,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意思是你启发了我,我可以和你谈论《诗》了。孔子在《论语》之中有两次赞美学生,一次是赞美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是说他能够联想、跨越;另一次是说子夏启发了自己,可见真正突破性的命题未必是老师提出来的,而这也是孔子对学生教学的具体情境。《论语》中描述子夏的语言还有很多,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的同时还要志向坚定,知道自己应该追随什么,不应被所学的知识干扰。“切问”就是贴着问题实实在在地提问,不断思考,仁道就含在其中了。顾炎武曾经撰写过一部重要的著作叫《日知录》,这是顾炎武的代表作。“日知”这个词从哪儿来的呢?就是《子张》篇中所记载的子夏的一句话“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意思是我们每天都应该知道自己缺什么,每个月都不要忘记长进,先知道自己缺少什么,然后去补足,并且要不断巩固,不能像狗熊掰棒子,掰完就丢。顾炎武的《日知录》的书名正是从此而来,很雅致,也很有学问。子张还曾经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话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孔子说的,但其实是他的学生所说,只不过其中的观点是孔子的观点。在儒门之中,孔子办学并不是纯粹地研究知识,他想提供一批精英去改造这个社会。据说,孔子曾经说自己内心不畅快的时候、想问题想不通的时候,就让子路和卜商陪着他。卜商就是子夏,可见子夏是一个比较敞亮的人,可以在孔子想不通的时候陪伴他、开解他。这个故事虽然不知真假,但也可以看出老师并不是一味地教育学生,师生之间是可以相互浸润、滋养的。我们每天都应该知道自己缺什么,每个月都不要忘记长进,先知道自己缺少什么,然后去补足,并且要不断巩固,不能像狗熊掰棒子,掰完就丢。子夏其人子夏在文献之中也留下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他这个人有几个特点,首先就是抠门。有文献记载,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遇到了下雨天,孔子没有带伞,所以就不好意思出门。他身边的学生只有子夏带伞了,孔子就嘀咕:子夏这个人,这把伞他自己都舍不得打。你若向他借伞,如果他借给你,必然会心里难受;如果他不借给你,其他同学肯定说他。那怎么办呢?那就只好不出门了。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子夏晚年丧子,哭得眼睛都瞎了。曾子就骂他说:你肩负着传播夫子大道的重任,怎么能把眼睛哭瞎呢?子夏晚年在现今山西地区传道,当时魏文侯争霸,子夏做过他的老师。所以曾子认为他哭瞎自己的眼睛,在讲课的时候就不能说清哪些观点是来自老师,这是欺师。就像现代人做学术,引用观点时必须注明出处,在古代也是一样,观点来自老师就必须要说明,否则就是不尊重老师。子夏听到这些话后幡然悔悟,一再表示:我离群索居太久了,是我的错,我应该敞开心胸。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也曾经提醒过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意思是你要做君子儒,所谓的“君子儒”就是孔门儒。“儒”在孔子时代是帮助别人在婚丧嫁娶时襄礼典礼的,这些人都彬彬有礼。但孔子却希望在这个职业之外,造就一批有改造世界意识的人来传播文明,所以这批人就是君子儒,和只管婚丧嫁娶典礼混口饭吃的小人儒区别开来。这里的“小人”并不是指坏人,而是指那些没有志向、守着职业混生活的人,而君子儒则需要担当道义。这是孔子对子夏的期待,事实上子夏也差不多做到了。在《史记·儒林传》中还记载了子夏的一个故事,说子夏跟着孔子出门,看到外面的世界非常繁华,就觉得上学没意思。可是回到孔子家里听老师讲道,又觉得很有意思。出门、回来时想法有变化,就是内心之中的两个“我”在交战。所以孔子就对子夏说:你怎么瘦了?子夏回答说:我并不是吃了减肥药,也不是晚上不吃饭减肥,而是这两天特别忙,因为我内心中两股力量在斗争,所以把我弄得很瘦。可见子夏这个人是非常有个性的。子夏是传播儒学过程之中带学生最有成绩的一个,魏文侯就是他的学生。子夏到西河传经的时候遇到魏文侯,魏文侯就问他:我在听古乐的时候昏昏欲睡,听流行音乐的时候就兴奋,这是为什么呢?子夏就跟他解释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各自的长处与短处。子夏的学生中有很多都成为早期法家的人物,但也有人坚持传播经典,到秦汉时期很多经典的传播都和子夏有关,所以子夏在儒门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说了这么多子夏的故事,就会发现儒学不是知识体系,也不是概念体系,它是个人的哲学,是一个个活泼的生命。家国和忠孝原文之中的第一句“贤贤易色”的释义向来很有争议。“贤贤”就是把贤者视为贤者,是尊重贤人的意思。但“易色”这两个字就有点儿麻烦了,一种传统的解释是更换色的标准,另一种解释认为“易”不是换掉,而是轻视的意思。依照后一种解释,“贤贤”就是重贤轻色,这就造成了很多争议。对于这个争议,我们先且搁置在一边。后面说事父母要竭尽全力,要竭忠尽智,对父母没二心,不能有所保留,这是孝子的天职。儒家认为养有两种:一种是犬马之养,就是养体;而另一种则是养心。《孟子》之中曾经讲过曾子在侍奉他的父亲曾皙的时候就是养心,家里做了好吃的,只要他的爸爸问“还有没有”,不管是否真的有,他都会回答“有”;如果是老人吃剩下的东西,就一定问他这些东西赏给哪个吃,他说赏给哪个就给哪个,这就是养心。等到曾子老了之后,他的儿子养他,凡是他问是否还有东西可吃,儿子都说“没有”;他吃剩下的东西,儿子也是愿意给谁就给谁,从不征求他的意见,这就是养体。《论语》认为人养了狗和马并不会让它们挨饿,但养自己的长辈不能像养狗和马一样,“不敬,何以别乎?”所以“事父母,能竭其力”,实际上就是要求养体的同时还要养心,要真诚,要竭尽其力,这是人伦。“事君,能致其身”是说侍奉你的上级时,能将自己全身心地交出去。国家有了危难,你不能交出自己,便不是忠臣。所以事父母是孝道,事君是忠道,联系很紧密。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忠孝不得两全”,因为忠和孝经常发生矛盾。但还有一句老话叫作“移孝作忠”,在《孝经》中也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论语》第一篇里说: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的逻辑就是好的家庭会诞生出好的社会分子,“其为人也孝弟”,就不会犯上作乱、顶撞上级,这并不是说不向上级提出真正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果在家里不尊重长辈、父母,外出就会作乱,这个作乱并不是革命,而是打砸抢、耍流氓。这段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所以在有子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中国文化的逻辑,就是强调要造就好的社会分子不能脱离家庭培养,孝子之家出忠臣。如果我们对比《柏拉图全集》,会发现它里面的谈话就不是这么讲了。比如说有一次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对话,谈到了雅典公民应该在哪儿接受教育以成为合格公民的问题,柏拉图断然否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认为在日常状态下待在家里的人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妇女,一种是奴隶。妇女在古希腊的法律里只拥有不完整的人格和法权,而奴隶全无法权、人格。这样的环境怎么能造就出具有完整人格的希腊公民呢?如果家里只有女人和奴隶,那么男人去哪儿了呢?在古希腊日常生活状态下,男人都不在家里待着,他们都在广场上去谈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艺术,谈论所有这一切。这是古希腊的一个现实,很多男孩都要跟在成年男人身边,在那里听、看、观摩,听他们怎么说服人,也就学会了修辞术。所以西方逻辑中讲教育孩子获得完整的人格就要让他到社会中去,社会可以造就好公民,合格的希腊公民在广场上,中国人的生活主要在家庭,所以《孝经》认为一个成功的人必然会带来家族的荣耀。中国人的核心在家庭,而希腊人的核心在公民圈子,也就是俱乐部式的,这种痕迹到现在也非常明显。这是两种文化人群生活方式结构的不同。所以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暗含了一种源于中国文化的家国、忠孝之间的关系。中国人的核心在家庭,而希腊人的核心在公民圈子。人伦关系中的信我们读经典,无外乎两个目的:一是从中学习知识,二是从中获得指导我们做人的方法。《论语》中有很多的观点至今都不过时,譬如做一个有品格的君子,被人家批评的时候不恼怒等,也都是现代人需要的生活态度。而这其中还有一些中国文化的基本逻辑,是需要深入分析对比才能理解的传统文化。“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说明了我们的人伦关系,在家里父母是我们的长辈,在外面君主是我们的长辈,我们还有平辈和晚辈,平辈的朋友之间交往要注意言而有信,这涉及忠信之道。“信”这个字在《论语》之中还有一句话要特别注意,“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是说讲信用的前提是要符合道义,符合道义的事哪怕我吃点儿亏都没问题,但如果我答应你的事是错误的,就要注意“信近于义”,否则无“义”作为基础,就成了愚信。中国古代有一个关于尾生抱柱的故事叫作“魂断蓝桥”,和英国电影《魂断蓝桥》同一个名字,中国的蓝桥是在陕西。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人和一个女子约好在桥柱子那里相见,可是那女子放了他鸽子,结果女子没有来,洪水来了。但他没有去躲避,还是抱着柱子在那里等,结果就被淹死了。尾生是讲信用的,但儒家认为讲信用之上还要有一个道义的原则,所以孟子才说“言必信,行必果”之外还有一个层次,那就是“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之所在”。孔子也说过“言必信,行必果”是“硁硁然小人哉”,讲信用固然是好的,但如果认死理就会变成小人。这里的小人没有贬损、骂人的意思,而是指社会下层的人。和朋友交往要有信用,如果他没有读过书,“吾必谓之学矣”,如果能做好这几件事就是人生的大学问,这又强调了儒家的学问是一种生命的学问,它不是数理化,不是学写作文,而是学习做一个人,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有人格的人,一个有理想、情操的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儒家的“学”是指孝悌、忠信。在前面我们说“贤贤易色”是一个难点,唐代以前的学者认为这句话是要求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要知道尊贤,不要取色。到了宋代,学者都说这段话所指的意思并没有那么宽泛,只是说择偶的问题,它是说择偶要重贤德,不要非要取色。在语境之中看待宋代学者的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前文讲择偶要有一个明智的标准,之后是说怎么和父母相处,怎么和君臣相处,怎么和朋友相处。所以推断“贤贤易色”是说我们和自己的配偶相处的标准也能说通。因为《论语》的编纂有很多不周全的地方,当时的学生将老师最感动他们的言论记录了下来,并将它结集成书,并没有照顾到千年之后的人们是否看得懂。有些事情和话语前无铺垫后无交代,飘过来一句话只能在具体的情境之下才能被理解,所以造成这句话有了两种解释:一种是宽泛的尊贤轻色,另一种是指择偶标准,总之这两种解释都是可以的。如果让我去选择的话,我可能会采取第二种方式,这实际上是讲一个人处理各种近身关系的原则,与配偶、父母、朋友和事业相处的时候,都要尊德行。我们将这一句话重新翻译一遍,它说的是:尊重贤德要超过重美色,侍奉父母要真心诚意,侍奉君主要在关键的时刻交出自己,和朋友日常交往要言而有信,能够做到这几点的人就算没有读过书也认为他是有学问的。侍奉父母要真心诚意,侍奉君主要在关键的时刻交出自己,和朋友日常交往要言而有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