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学会数码单反摄影用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21:39:42

点击下载

作者:刘琼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4小时学会数码单反摄影用光

24小时学会数码单反摄影用光试读:

前言

在这个数码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数码摄影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摄影不仅仅是重要时刻的记录工具,更使得一张美好的照片背后承载着更多的意义,因此,掌握一定的摄影知识显得尤为必要。

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极为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趋加快,为了让读者以最短的时间掌握数码摄影的精髓,我们特编写了本书。光线让我们能够看见世间万物,而相机作为一种光学器材,也是依靠光线来完成拍摄工作的。在摄影中,“用光”与“构图”构成了其最重要的方面,而其中光线可以说是摄影得以实现的前提。一位优秀的摄影者必须利用光线来表现对象的特征,同时运用光线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作意图,使画面更富有表现力。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借鉴教材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安排与编写,从理论到实践逐步讲述。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系统地讲解了摄影中的光线,分别从光线的性质、类型、光质和方向等方面来介绍;第二部分包括第2章,讲述了光线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色彩感情、色彩组合和色彩氛围等知识;第三部分包括第3章,介绍了相机的曝光知识,包括前期的测光、曝光的要素、相机的曝光模式和白平衡等相关内容;第四部分包括第4~8章,为实战拍摄部分,按照题材的不同分别从风景、生态、人像、静物和夜景方面进行拍摄的讲解,让读者可以方便地进行模拟练习。不同于其他摄影书籍的单一讲述,本书在部分章节后增加了“摄影知识小百科”部分,针对读者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提炼、归纳,并且结合“高手拓展”板块补充讲解重要的拍摄细节及技巧,以使摄影爱好者掌握更为全面的摄影知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提高。

本书旨在用最短的时间向大家介绍摄影用光的相关知识,同时特别感谢八斤半、金鸡高歌、孙敬杰等摄影师提供的大量精美照片。摄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综合学问,理论结合实践,才能让摄影技巧获得大幅度的飞跃,希望本书对您有所帮助。编者2011年6月第1章认识摄影中的光线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在按动快门前,先来认识摄影中的光线吧!

学习时间

3小时

学习内容

初识光线

光线的不同种类

光线的光质

光线的方向1.1 初识光线“摄影”一词在古希腊语中是光和绘画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告诉我们,摄影的本质是用光线作画,无论是曾经的胶片相机还是如今的数码相机,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作为摄影师来说,光就是手中的画笔,只要学会使用,它就会成为最得心应手的工具。1.1.1 光度——物体的亮度

光度是指物体表面受光源的照射所呈现出的亮度。光度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光源本身的发光强度,二是光源的照射距离,三是被射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

光度的强弱首先取决于光源本身的发光强度,灯光、阳光、烛光等光源无处不在,它们的强度各不相同。例如,我们直视太阳时会觉得很刺眼,但却可以长时间直视夜晚的月亮。

光源强度大:

光源强度越大,光度则越大。

光源强度小:

光源强度越小,光度则越小。

除此之外,光源和被射物体之间的距离也会影响光度。在日常生活中稍加留意,我们就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夜间驾车时,远方的车辆虽然被车灯照射,但依然比较暗淡,而离自己较近的车辆则较亮。

照射距离的影响:

照射距离越远,光度越弱;照射距离越近,光度越强。

被射物体的材质也会影响到光度的强弱,由于不同材质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因此即便是同样的光源和相同的照射距离,不同被射物体的光度也会有所差别。通常情况下,被射物体的反光能力越强,光度则越强;反之亦然。例如,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瓷器的光度比皮革更强。

反光率低的物体:

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织物、皮革等反光率相对较低的物体光度也较低。

反光率高的物体:

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瓷器、金属等反光率相对较高的物体光度也较高。

摄影知识小百科 光线强度影响画面的气氛表现

不同的光线强度会影响画面的氛围。例如,在拍摄少女题材时,为了表现出少女青春美丽、健康自然的形象,可以使用较强的光线,增加画面的明亮度,以表达青春靓丽之感。【手动模式 光圈:F5.6 快门:1/200s ISO:100 焦距:62mm】

光线强度较强:

画面整体光照比较充足,光线强度较强,给人靓丽、青春的感觉,少女的青春魅力也得以完美展现。

较暗的光线环境虽然会使画面中的细节大量损失,但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光线反而更加能够烘托画面的氛围。暗光环境可以让画面更具有神秘感和想象空间,易于勾勒物体的轮廓,拍摄人物时也能够表现出人物深邃的精神思想。【手动模式 光圈:F5.6 快门:1/15s ISO:800 焦距:105mm】

光线强度较弱:

画面暗部居多,光线强度较弱,人物的轮廓在微弱的光线下得以勾勒。观看这幅照片时,仿佛能听到歌手那动情的歌声,氛围的营造非常到位。1.1.2 光色——光线的色彩

光是具有颜色的,在摄影领域中,通常用光色来泛指光的颜色。在不同的光色下拍摄,会改变照片的色调倾向,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和感情色彩,例如,偏红的色调让人感觉温暖、热情,偏蓝的色调使人感到冷峻、宁静。

偏红的光色:

偏红的光色使画面色调偏红色,让人觉得温馨。

偏蓝的光色:

偏蓝的光色使画面色调偏蓝色,使人感觉宁静。

白光实验

在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诞生以前,大多数人们认为光是没有颜色的,如同水和空气一样无色透明。1666年,牛顿利用三棱镜将一束白光分解成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组成的光带,从而证明了白光由各种不同色彩的光组成。那么在摄影中,我们如何来表达光的颜色呢?

三棱镜:

三棱镜降低了光线的速度,各种色彩的光线偏折不同,从白光中分离出来。

光色与色温

在摄影领域中,通常用“色温”这一概念来表明光当前的光色。色温并不是指光线带来的温度,而是指将一个既不反射也不投射,能吸收所有辐射的“绝对黑体”逐步加热时的温度。绝对黑体在不同温度时,会发出不同光色的光线。

色温条:

从左至右,色温由低到高,光色由红变黄,由黄变白,最后由白变蓝。

TIPS:

生活中许多光源都有其固定的色温和光色,在这些光源下拍摄,照片的色调倾向会受到影响。

太阳光的光色是会发生变化的,例如,早晨的阳光光色偏红,接近中午时偏向于白光,而下午的光色偏黄。1.1.3 光比——画面中的亮度比值

在实际拍摄中,被摄主体受到的光线往往来自不同的方向,可能会有多个光源同时照射到被摄主体。例如,在有两个光源的情况下,主光源和辅助光源不同的光线强度,会给画面的明暗效果带来不同的影响。为了表达这两个光源不同的光线强度关系,就需要引入“光比”这一概念。

光比是对被摄主体进行照明的主光与辅助光之间的亮度比值,常用“受光面亮度/阴影面亮度”来表示,不同的光比会给画面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

大光比:

画面的明暗反差大。

小光比:

画面的明暗反差小。

摄影知识小百科 不同光比改变画面的基调

通常来说,小光比能够带来柔和的感受,而大光比显得更加刚硬。【手动模式 光圈:F5.6 快门:1/4s ISO:100 焦距:112mm】

光比较小:

光比较小,画面显得柔和,水果的细节得以展现,整体风格清新自然。【程序模式 光圈:F2.8 快门:1/2s ISO:100 焦距:6.1mm】

光比较大:

光比较大时,画面的明暗反差也较大,金属的光泽与质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让人觉得硬朗、深沉。1.2 光线的不同种类

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光源产生的光线,如阳光、灯光、烛光等,我们通常可以将这些光线分为三类:自然光、人造光、混合光。本节将为大家逐一介绍。1.2.1 自然光

自然光是指在自然界长期存在的光线,主要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发出的光线。对于摄影来说,最主要的自然光是白天的太阳光经云层散射之后形成的光线,因太阳和地面构成的夹角不同,可将全天的光线变化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日出和日落时的光线

日出和日落时的光线比较有特色,很多经典摄影作品都诞生于这两个时段。日出和日落时,太阳与地面的夹角在0°~15°,属于低角度的光线。这时的太阳刚刚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或即将在西方沉入地平线。由于角度较小,这时的阳光必须穿过浓厚的大气层,经过大气层的散射后,光线变得比较柔和。

日出和日落时角度较低:

太阳角度极低,与地面只有0°~15°夹角。

日出和日落时,由于太阳照射角度低,物体往往只有垂直于地面,并且朝向太阳的一面能够被照射到,背面无法受到光照,几乎没有光线,因此光比非常大,明处与暗处反差较大。此外,物体的影子也比其他时候更长。【手动模式 光圈:F8.0 快门:1/160s ISO:自动 焦距:35mm】

日落海滩:

日落时的低角度光线让游泳者在沙滩上留下了长长的影子,人物受光面与背光面的明暗反差很好地强化了画面立体感。

从光色的角度来看,日出和日落时的光线,整体而言色彩偏向于红色。在拍摄时,这种偏红的光色会让画面中被照射到的景物呈现出偏暖的倾向,如果运用得当,能够很好地突出被摄物。【手动模式 光圈:F6.3 快门:1/1000s ISO:200 焦距:17mm】

城市暮色:

日落时偏红的光色能够让画面中的景物色彩也偏红,地平线上附近的天空和城市建筑被染成了金黄色。

有些情况下,不仅地面上那些被光线照射到的景物会呈现偏暖的倾向,天空中的云霞也会被染成金色或红色。日出和日落时光线变化很快,拍摄时应密切留意这些变化。【手动模式 光圈:F9.0 快门:1/125s ISO:100 焦距:16mm】

日出祥云:

日出东方,天空中的云雾还没有散去,被阳光染成了金黄色,显得颇有气势。

TIPS:

很多摄影师喜欢直接用相机对准太阳进行拍摄,这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要被阳光灼伤。

镜头中有很多玻璃组件,可能会有聚光效果,长时间对准太阳拍摄,相机的感光元件有被烧毁的危险。

上午和下午的光线

从时间上来说,上午通常是指8~11点,下午是指14~17点。上午和下午的太阳光与地面之间的角度比日出和日落时更大,约为15°~60°。这时的照明强度稳定,景物的阴影面积比起日出和日落时更小。

上午和下午的光线角度:

太阳高度升高,与地面的角度约为15°~60°。

上午和下午随着太阳高度的起落和时间的推移,光色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一直持续,但比较缓慢。日出时光色以红色为主,向黄色过渡,中午时变成白光,午后的光色中,红色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到日落时变为红色光。

光色变化:

太阳的光色上午时由日出时的红色变为黄色,下午时又由黄色又变为日落时的红色。

上午和下午这两个时间段由于光线稳定,光比较小,因此这时的光线看起来似乎比较平淡,不像日出和日落时那样特征鲜明。但对于摄影师来说,大部分户外拍摄都是在上午和下午这两个时段进行的,充分利用好这两个时段平缓的光线,也能得到很不错的照片。【手动模式 光圈:F20.0 快门:1/30s ISO:200 焦距:16mm】

下午的风景:

上午和下午相对较低的光比能够保留更多的画面细节。画面中景物的色彩和表面细节得以充分展示。

中午的光线

中午的光线有时又称为顶光,顾名思义,是指光从上到下垂直照射地面景物,因为充分照射,所以景物的阴影较小,甚至没有。

中午的光线角度:

中午的太阳到达一天当中的最高点,垂直于地面。

中午的光线强度通常来说达到了一天当中的最强,光色变为白光,地面上景物的色彩得以充分展现,但景物的受光面与阴影部分的明暗反差非常大,容易损失细节。【光圈优先模式 光圈:F2.8 快门:1/4000s ISO:200 焦距:105mm】

色彩艳丽的正午:

中午强烈的光线有利于突出景物丰富的色彩,原本呈现深绿色的青苔,在中午的光线下也显得十分鲜亮。

中午的光线更适合拍摄风景,而不适合拍摄人物。强烈的光线,会使背景变得比较明亮,但太阳照射角度高,容易在人物脸部产生阴影。如果不得不在中午拍摄人物,建议使用反光板对人物面部补光。【光圈优先模式 光圈:F2.0 快门:1/1250s ISO:100 焦距:85mm】

靓丽青春:

拍摄者在正面用反光板对少女脸部进行补光之后,面部阴影消除,少女显得青春靓丽。背景在中午的光线照射下也显得明亮,整个画面给人感觉十分阳光、青春。

夜晚的光线

夜晚被黑暗所占据,自然光十分微弱,仅剩下星光或朦胧的月光。夜晚能够给画面提供一个深色的背景,所有白天看起来很杂乱的细节,在夜晚都会消失无踪。这种极其微弱的自然光线,能让画面变得更加简洁,营造出神秘、安静的氛围。【手动模式 光圈:F9.1 快门:2s ISO:100 焦距:5.1mm】

月影迷离:

朦胧的月光下是隐约可见的山峦。夜晚的光线极其微弱,大部分细节都被阴影所遮盖。

摄影知识小百科 一天中不同自然光带来的画面表现

自然光看似在天空中没有变化,其实在一天当中变化丰富,不同时间自然光的光色、光比等都有所不同。只有充分利用好各个时间段的自然光,才能拍摄出具有光线特点的摄影作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