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影视艺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23:29:56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影视艺术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影视艺术试读:

电影百年历程

电影

——近代科学技术的产儿

电影是近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综合运用了电学、光学、声学、化学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成果,为人类创造出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另一个活生生的人类世界——梦幻的人类世界。

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技术原理是“视觉暂留”。“视觉暂留”现象,从人类有视觉时就有,比如在黑暗之中把一根点燃的火柴快速划一圈,就会看到一个完整的光圈。现代科学发现:视像从眼前消失之后,仍在视网膜上保留0.1~0.4秒左右。电影依据经过精确测定的“视觉暂留”原理,终于创造出了活动的画面。经过多次试验,现代电影以每秒钟24个画格的速度进行拍摄和放映,每个画格在观众眼前停留1/32秒,于是电影胶片上一系列原本不动的连续画面,放映后便变成了活动的影像了。

近代照相技术的发明,为电影技术打下了直接的基础。电影也必须先“照相”——摄影。只是这种“照相”是以一定的速度把连续不断的影像拍摄到胶片上,而且电影胶片可以经过剪接技术处理,并被按一定速度连续不断地放映出来,从而产生出活动的画面。

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前身是活动照相。1878年,美国摄影师梅勃里奇,为了证实马在奔跑时四蹄是同时离开地面的,他用40架照相机在相等间距下拍摄马奔跑时的照片。1880年,当他把这些连拍的照片在幻灯机上放映时,原本静止的一张张照片,变成了一匹马快速奔跑的活动画面。

后来,法国生理学家玛莱于1888年首次研制成功“摄影枪”,他把感光药膜涂在可以转动拍摄的纸条上,把海鸥飞翔、动物奔跑等拍成了连续照片。

紧接着1889年,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这种视镜像一只大柜子,上面装上放大镜,里面是10多米长的凿孔胶片,首尾相接,绕在一组小滑轮上。马达开动后,胶片就以每秒46格的速度移动,循环放映,这就是现代电影机的雏形。不久后,法国里昂照相器材厂厂主卢米埃尔兄弟,把爱迪生的“电影视镜”改造为“连续视影机”,终于制成了当时最完善的活动电影机。这种电影机,既能拍摄,又能放映,还能洗印,功能完备。它以每秒16格的速度拍摄、放映,并能把影片图像映射于银幕。

1895年3月22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放映了他们摄制的《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12月28日,这部影片公开放映,这一天便是电影的诞辰。

从“无声”到“有声”

电影在诞生初期,还不能算是一门艺术,它只是机械地记录生活场景,缺乏艺术感染力。因而最早期的电影只是被人们当做一种新鲜玩意儿,而当人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电影很快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如何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登上大雅之堂呢?艺术家们做了许多的努力。他们赋予电影以完整的故事结构、多变的艺术手段以及丰富的电影画面内涵等。电影终于成为了具有审美欣赏价值的艺术。

早期的电影,没有声音,观众只能看到活动的画面和人物讲话时一张一闭的嘴,却听不到说话声。后人称这个阶段的电影为“默片时代”,电影的这一时期经历了约30年时间。无声的缺憾,造就了当时的电影艺术家在视觉表现手段上的充分挖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无声电影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它不靠语言——台词,而是靠动作、靠画面——电影语言取胜。无声电影不靠半句台词,仅以动作、画面,就可以叙述完整的故事,刻画出活生生的人物,表现深刻的主题,具有优美或壮美等不同风格,确实有它的了不起之处。有些电影艺术理论家、电影史学家,很偏爱和推崇无声电影。因为它很少戏剧因素,更合乎电影的本性,更像纯粹的电影,它拥有有声电影无法替代的魁力。无声片的某些成就,是后人难以达到的。

卓别林的《淘金记》、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普多夫金的《母亲》等,都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无声经典影片。无声电影获得了“伟大的哑巴”的美称,但是电影无声毕竟削弱了环境的真实气氛和艺术美的和谐统一。无声片在圆满地完成了人们的视觉审美后,观众渴望电影艺术能同时满足他们的听觉美感要求,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终于使观众的这一要求付诸实现。

光电管出现以后,才开始了有声电影的。第一部有声片是1927年10月放映的好莱坞拍摄的《爵士歌王》,这是一部同时拥有音响、对白、音乐和歌唱的影片,标志着电影这门新兴的现代艺术具备了画面和声音两种造型手段而走向成熟。

从“黑白”到“彩色”

大自然是色彩缤纷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影视片大多数是还原出大自然本来颜色的彩色片,生动、逼真,很好看。可电影诞生初期的几十年,却是黑白片。爱森斯坦拍摄的《战舰波将金号》。为了让“黑旗”变成红旗,以手工涂色方式,给影片逐格涂上红色。放映时,当象征革命的红旗在战舰上飘扬时,观众忍不住欢呼起来。我国早期的影片也使用过这种方法,逐格染红女主角的衣服。1865年,奥地利人科伦和朗松纳特男爵利用三种不同底片拍彩色照片,这被认为是彩色电影的前身,但它到彩色电影的诞生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直到70年后的1935年,美国导演罗本·马莫里安不惜成本,拍摄了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家》。

不久后,德国生产出35毫米多层乳剂彩色胶片,这种胶片能在一条胶片上印制出供放映用的彩色胶片,又能复制光学声带,从而解决了一系列彩色影片中的技术难题。此后,彩色影片便推广开来,一个个异彩纷呈的多彩世界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了。

但黑白影片在层次上变化丰富,也不失为一种艺术,所以现在还有导演在拍黑白片。我国60年代拍摄的影片,很多是黑白片。

宽银幕、遮幅电影和穹幕电影

当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电影在外在形式上向宽银幕、环形银幕、全景电影、立体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普通银幕的高宽比为1:1.38,表现宏大的场面时显得不够广阔。于是人们研制了高宽比为1:2.55的宽银幕,比普通银幕宽了近1倍,它视野宽广、真实感强。最初的宽银幕影片拍摄起来太复杂,成本也高。人们不断地吸取和改进前人的研究成果,经历了曲折的研制过程。到1953年,变形镜头问世,它能把景物按1:2的比例横向压缩,又经过“还影物镜”,使形象恢复原状。以后又有人尝试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的片窗上安装特制的框格,压缩画面高度,改变高宽比例,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具有宽银幕效果的“遮幅式影片”。

80年代中期,在北京的大栅栏出现了一座幕似穹庐的半球形大银幕电影,观众被包围在中间,看到的影像也呈半球形,好似在苍穹中,观众的前、上、左、右方都是银幕,伴随着立体声环音效果,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强。以后这种电影又在广州东方乐园出现,这就是穹幕电影。世界第二大穹幕影院——中国科学技术馆天幕影院于1994年5月在北京落成,它的银幕直径达27米,有500个座席,观众可以置身于超人眼视觉的电影景观中,去领略蔚为壮观的艺术场面。

立体电影和全息电影

立体电影弥补了一般平面电影缺少立体感和纵深感的缺憾。如银幕上出现了一片汪洋大海,观众好像就站在了海边上,海浪似乎已在亲吻着你的脚。如果大海中游泳的人向你抛来一条鱼,你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接它!立体电影真是逼真极了;它几乎魔术般地取消了银幕画面与生活场景的界限,让人彻底进入了一个真实的、触手可及的梦幻世界。

人的两眼同时看一件东西时,看到的映像才有立体感,而只用一只眼看则没有立体感;而立体电影是两个镜头拍摄的,相当于用两只眼看东西,当然会有很强的立体感了。现在立体电影已经可以在普通电影院放映了。

我国60年代初摄制了第一部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观众戴上特制的红绿镜,银幕上的景物就产生了立体的感觉。这是利用类似人的两眼不同视角摄制成有水平视差的两幅画面放映到同一银幕上,成为叠加的双影画面。但是观看立体电影戴红绿镜,不能真实地显示影片的色彩。我国现在采用戴偏光眼镜看立体电影。当然,看立体电影比较先进的是“光栅银幕法”,观众透过放在银幕前的光栅板,两眼分别看到相应的画面,产生立体感,但看时头不可移动。

全息电影的基础是全息摄影,用激光照射,技术复杂。“全息”意思是摄影时除记录波长和强度以外,还记录物光的相位、物光的全部信息。全息摄影能使物体产生极其逼真的立体感觉。比如一张猛虎的照片,就可看到猛虎的纵、横、深三度,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有惊人的立体形象。日本在70年代拍摄过捕鲸的全息电影。观看全息电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能看到立体影像,而不用戴特制的眼镜。

电影在中国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开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潮流的先河。这些优秀影片大多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群众的苦难、抗争和理想,批判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恶势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这对此后日益发展的中国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是1896年8月11日,那时还是清朝光绪年间,是电影诞生的第二年。中国人把外国商人带来的这种洋玩意儿叫“西洋影戏”。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在1905年秋天,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一部戏曲片。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在1913年,广东潮阳人郑正秋写出《难夫难妻》剧本,由他和张石川联合导演,在上海外滩附近的香港路亚细亚影戏公司露天摄影场搭景拍摄。这部影片长约40分钟,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的遭遇,抨击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剧中的女角由男演员扮演。

从30年代到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开始影响电影,左翼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大批反帝反封建的优秀影片,中国电影出现了第一个黄金时代,一大批优秀影片脱颖而出,如《姊妹花》《小玩意》《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等。其中由蔡楚生编导的《渔光曲》,1935年,在前苏联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这是第一部获国际奖的中国影片。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电影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著名影片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电影事业进入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崭新时期,银幕上出现了一大批中华优秀儿女的形象,如《甲午风云》《林则徐》《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等。

十年“文化大革命”,电影首当其冲遭灾。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我国影坛迎来了群星争辉的新时代,一批影片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近年来,由于电视的普及发展,对电影造成了一定冲击,观众大幅度减少,影院萧条。但是,一门真正的艺术是不会被后起的艺术而取代的。电影和电视在竞争中互相取长补短,制作手法更趋现代化,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电影的片种与类型

概述

在电影基础理论中,电影“种类”包含着片种与类型两个概念。

按照电影特有的分类方法,我们把使用相同工具和材料,创作手段基本相似,有其独特的形式和技巧、特定题材范围或特定表现对象,因而各具一定教育和审美功能的一种影片,称为电影的一个片种。根据上述标准,通常将电影划分为故事片、美术片、戏曲艺术片、新闻片、记录片、科学教育片等若干片种。每一个片种都包含着或多或少的类型,每个电影类型都应该而且能够向观众提供耳熟能详又时有新意的银幕视觉、听觉形象。

有完整情节的故事片

现实片

这是从现实生活取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有着精当的结构、独特的风格及引人入胜的情节的影片类型。这个类型片从广义上包括了“真实电影”“纪实电影”“新现实主义”等电影流哌的作品在内,是故事片片种中作品最多,最吸引观众的类型之一。

改编片

这是取材于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文学名著,加以改编、再创作后所拍成的一种影片类型。如《三国演义》《安娜·卡列尼娜》等。这种类型的影片,题材范围十分广泛,它的特点是要求忠实于原著主题,在力求保持原著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及其风格的基础上,对原著所写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人物活动等方面做一些通俗化的工作,并在不违背原著主题的原则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因此,优秀的改编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项电影艺术再创造的成果。

历史片

这是一种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以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为背景,以各种历史人物的生活经历为主要情节,经过不同程度的艺术加工后,所拍成的影片类型。如《甲午风云》《南昌起义》等。

战争片

这是以战争为主要题材和内容的影片类型。如我国影片《上甘岭》、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等。从广义上说,反战题材的影片,也应当属于这个类型。

喜剧片

这是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影片类型。如我国影片《满意不满意》、前苏联影片《钦差大臣》等。

惊险片

以情节惊险为主要特征的故事片,如我国影片《国庆十点钟》、美国影片《冰峰探险队》等。

侦探片

这是以侦破犯罪案件为主要内容的影片类型,如日本影片《追捕》、英国影片《福尔摩斯探案》等。

传记片

这是以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为依据的故事片类型。如《李时珍》《吉鸿昌》等。

武打片

武打片又称“功夫片”“打斗片”,是一种揉和武术、剑术等因素在内,以武打为主要手段,打斗为主要场面,表现侠客、骑士、武士及正派人物除暴安良、正义战胜邪恶主题的故事片类型。

西部片

西部片是以美国人19世纪以来开发西部地区为依托,表现所谓“文明征服野蛮”的过程,以精湛的骑术、惊人的枪法、“英雄美人”的故事为号召,讴歌“拓荒精神”,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种美国式的惊险片类型。如《篷车》《关山飞渡》《太阳浴血记》等影片,都是在美国西部片发展过程中,产生过一定影响、具有一定历史地位的作品。安德烈·巴赞曾称西部片是“典型的美国电影”。

儿童片

这是一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适合儿童智力水准,人物、情节具有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功能的故事片类型。如《三毛流浪记》《闪闪的红星》《小刺猬奏鸣曲》等。

神话片

这是以传说和神话为题材的故事片类型。如《西游记》《画皮》等。

科学幻想片

这是取材于科学幻想小说,用电影特技的表现方法,依据科学上的某些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以幻想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发现完成某些奇迹的故事片类型。也就是说,科学的新发现、新成就或新假设是科幻片创作的依据;编导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性,是科幻片创作立意高远、主题思想深刻的先决条件;作品具有源于科学的幻想性而不是主观臆造的空想性,是科幻片是否具有流传价值的前提;利用众多先进的银幕视觉、听觉形象,并能极大地调动、激发观众的想象,是科幻片创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歌剧片

这是纪录歌剧演出或根据歌剧改编的故事片类型。如《洪湖赤卫队》、法国影片《卡门》等。

以绘画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美术片

美术片不用真人和实景拍摄,而以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作为塑造人物和环境空间造型的手段,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借助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美术片以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也适当考虑成年人的趣味。影片的题材包括民间故事、神话、寓言、现代故事、科幻、讽刺喜剧等,天上地下、古今中外、兽语鸟言、神仙鬼怪,几乎无所不包。美术片一般采用逐格拍摄的方法,绘画工作量大。采用计算机绘画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美术片可分为动画片(又称卡通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等。美术片的先驱是法国人埃米尔·雷诺,他于1892年首次在巴黎放映了绘制的动画片。我国在1926年拍摄了第一部无声动画片《大闹画室》,创作者是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万氏兄弟”被称为中国动画片的先驱。中国美术片近年在世界上多次获奖,被称为“中国学派”。我国的《猪八戒吃西瓜》《哪吒闹海》《大闹天宫》《黑猫警长》,美国的《米老鼠与唐老鸭》,日本的《聪明的一休》等,都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美术片。

动画片

动画片又称“卡通片”,是用图画表现戏剧情节的一种美术影片。它在摄制的时候,采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把许多张有连贯性动作的图画,依次一张张地拍摄下来,连续放映时就会在银幕上产生活动的影像。这种影片,在艺术表现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真人实物所难以表达的想象和幻想,创造出瑰丽迷人的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

木偶片

木偶片是用木偶来表现戏剧情节的一种美术影片。它在摄影的时候,把各个活动部分装有关节的木偶,按照设计好的动作,分解为若干顺序的不同的姿态,由人操纵,依次扳动关节,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拍摄下来。对可以连续操纵的布袋、杖头或提线木偶,则用连续摄影的方法进行拍摄制作。

剪纸片

剪纸片用剪纸人物、动物来表现戏剧情节的一种美术影片。它在摄制的时候,用纸剪成或刻成人物、动物的形体和背景形象,描绘色彩、装配关节后,按照剧情的需要,将人物、动物及景物的活动,分解成若干顺序的不同的姿态,由人操纵,依次扳动关节,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拍摄下来,放映时就产生了连续活动的影像。

折纸片

折纸片由儿童折纸手工发展而成,利用折纸人物、动物和景物表现戏剧情节,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型美术电影。其制作及拍摄方法与木偶片、剪纸片近似。

戏曲与电影艺术相结合的戏曲片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过去拍戏曲片,摄影机固定在一个机位,纪录舞台演出实况。现在采用实景、布景相结合的方法,突破舞台局限,将戏曲表演和电影艺术手段结合起来,既表现出戏曲艺术的特点,又发挥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特点。如为大家所熟悉的越剧《红楼梦》,京剧《野猪林》《徐九经升官记》《红灯记》黄梅戏《天仙配》,秦腔《三滴血》,昆曲《十五贯》,豫剧《七品芝麻官》,评剧《刘巧儿》等,都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戏曲片。

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教育片

科学教育片简称“科教片”,是为科研、教学和在群众中普及科学知识而摄制的影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漫无边际的宇宙宏观世界,小至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微观世界,数学、物理、化学及历史、文艺等,无所不包,都可以是它表现的范围。科教片根据宣传目的和收看对象的不同,分为科学普及片、科研片、教学片、科学杂志片等。面对广大群众的科普片,要求准确、形象、生动地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注重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样式可以是散文式的,如《猫头鹰》;纪录式的,如《鸟岛》;故事式的,如《车床的故事》;科学童话式的,如《知识老人》;科学幻想式的,如《小太阳》等。

新闻纪录片

新闻记录片分为新闻片和纪录片两种。新闻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由于电影后期制作周期长,在影院放映,群众不能及时看到,因此现在电影很少拍新闻片,几乎都由电视承担。纪录片拍摄较自由,既可以纪录现实,也可以回顾历史;既可以反映重大事件,也可以揭示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既可以表现人类社会生活题材,也可以表现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动物和植物世界等。纪录片可分为时事报道片,如《国庆阅兵》;传记纪录片,如《周恩来》;政论纪录片如《中印边界问题真相》;历史纪录片,如《淮海千秋》;自然风光片,如《漫步香山》;杂志型纪录片如《今日中国》。纪录片必须是生活中真实的事件,不允许虚构、杜撰和编造。

电影的风格与流派

电影的风格

艺术家由于其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因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以及在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光彩,集中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各要素上便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格。

电影(包括某些电视剧)的风格主要是通过编剧、导演和摄影来体现,尤其是通过导演的个人风格来完成。

电影风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纪实风格

纪实风格的影片要求逼真性而摒弃假定性,少用人为强化的冲突和情节,最好按照生活原型“纪实”。电影艺术家多用这种风格来处理重大历史题材和人物传记,使史诗题材富于纪实性,让观众信服。这种风格的影片,常常采取在扮演镜头中穿插纪录片镜头,并以彩色和黑白相区别的方法,或是使彩色镜头“老化”,以引起“历史回忆”的方法拍摄。重要镜头常在历史现场拍实景,对历史人物避免神化与丑化,甚至用特型演员扮演近现代历史人物。非历史题材的纪实风格片,尊重生活的原始形态,并按照这种形态去构建作品,使作品的叙述方式尽量显示生活的本来痕迹,结构一般多层而分散。情节方面力求非戏剧化,对人物和矛盾的复杂关系,不做人为的雕饰,仿佛没有经过艺术的铺排,如同生活一样的自然。它所追求的是反映生活本身就存在的“戏剧性”,重视生活细节的真实描写。技术上采取拼帖法、长镜头、无技巧剪编等等。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作品《罗马十一时》《偷自行车的人》和我国的《见习律师》《开国大典》等都是这类风格的影片。

溶合风格

溶合风格即把几种不同的风格溶合为一种风格。在传统的戏剧分类中,正剧、喜剧、悲剧的风格样式历来是泾渭分明的,而实际生活却是复杂多样的。艺术家为了反映真实生活,有的在严肃的正剧中渗入喜剧的幽默和讽刺;有的又在喜剧中渗入悲剧的痛苦与哀伤;还有的甚至把悲剧、喜剧、闹剧、打斗等杂糅在一起,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卓别林的影片就是悲喜交集的严肃作品。

共现风格

过去电影拍摄风格分“戏剧式电影”如《于无声处》《陈毅市长》《茶馆》等,“诗的电影”如美国片《黑马》、法国片《红汽球》等,“散文电影”如《苦恼人的笑》《巴山夜雨》《乡情》等,“史诗性电影”如《列宁在一九一八》《从奴隶到将军》《南昌起义》等,以及绘画式电影、小说式电影等。共现风格是六七十年代前,前苏联电影文学的一种新风格。提出这种风格的电影理论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本身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它的反映形式也必然跟着变化。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已经从初级的综合走向高级综合,因此应在综合各种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共现风格”,以便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生活。这种风格的特点是采用多线索、多层次、多角度的结构,艺术概括复杂、广阔,形象的发展也是多侧面的,容量比过去扩大了。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有《恋人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

绘画风格

绘画风格是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电影风格,强调挖掘镜头内的丰富表现力,注重镜头结构、场面调度、影调、照明、色彩变化,以及各种新的摄影方法,而且爱用长镜头。这种风格讲究纯观赏性、造型的图解性,力求以纯画面的、风格化的静态形象来表达影片的内容,并以此与戏剧化的电影相对立。瑞典影片《梦幻世界》、捷克影片《非凡的埃玛》、前苏联影片《画家苏里柯夫》等都是具有绘画风格的影片。

电视风格

主要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要求极高的逼真性,甚至采取“隐藏摄影法”;多用采访片、报导片形式,或近似活的新闻特写;强调及时性,多拍最新题材,播送、放映力求迅速;提倡多集片形式,每集不宜过长,以便与电视的多节目性相协调。如日本片《铁臂阿童木》、英国片《大卫·科波菲尔》、朝鲜片《无名英雄》等,都是这类风格的影片。

电影的流派

电影流派主要由同一社会条件下思想倾向与艺术观点相近的编导以相近风格创作而逐渐形成,也可由一群志同道合者自觉结合、公开标榜共同的电影主张并照此创作而形成。

电影的流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电影流派之多、主张之杂至今尚难以全面、清晰地阐述。下面介绍几种影响较大的电影流派:

美国好莱坞电影

好莱坞是驰名全世界的美国影城,它制作的《魂断蓝桥》《罗马假日》《关山飞渡》《克莱默夫妇》等大批优秀影片,在世界影坛上独领风骚,拥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好莱坞有“梦幻工厂”之美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好莱坞影片,在思想内容上往往逃避社会现实生活,缺乏思想深度,但在艺术上却相当精美而考究,经常采用舒展流畅、循序渐进的叙事手法和戏剧性结构方式。这期间,好莱坞生产了独具特色的警匪片、两部牛仔片、还有喜剧片、科幻片等。这些影片大都不是通常说的“艺术片”,而是具有高度娱乐性的“娱乐片”。当然这些娱乐片也是寓教于乐的,如其中著名的西部牛仔片,往往塑造正义勇敢的牛仔形象,歌颂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主义精神,并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好莱坞精心制作的这些娱乐片,吸引了全世界的广大观众。

本世纪60年代以后,好莱坞电影的品种和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和发展,其次还表现在对艺术的新追求、新探索。如现实主义影片《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等,都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和内心世界,并从中反映出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这类影片不加粉饰和雕琢,强调和突出纪实性,追求朴素自然的风格,真实深刻地反映生活,表现人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使人的生命放射出壮美的光彩。

不过,好莱坞电影的主流仍然是商品化的娱乐片。这些娱乐片色彩缤纷,光怪陆离,千姿百态,可以满足各层次观众的欣赏要求,其中最为流行的影片类型是科幻片、恐怖片、西部片、强盗片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这一电影潮流是顺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形势而产生的。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意大利,战后社会一片动乱,人民在极度贫困和绝望中挣扎。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进步的意大利电影艺术家,把自己的艺术目光从形式主义转到现实主义,努力反映意大利人民的现实生活,创造了一批著名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这股清新蓬勃的电影潮流,影响极为深远,至今仍被许多进步电影艺术家奉为楷模。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特点是:注意表现日常生活和普通小人物的命运,强调纪实性,反对矫揉造作,排斥戏剧性因素,追求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靠真情实感打动观众,并激励观众思索生活、改变命运。如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罗马十一点》,影片的故事梗概是: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打字员,因为当时人们大量失业,就业又极为困难,所以前来应聘的达上千人。天刚蒙蒙亮,早就有人在排队等候了,之后,陆续到达的妇女们挤满楼梯,你推我搡,破楼梯突然倒坍,把这些可怜的妇女们压在了石头下面,使许多妇女受了伤。影片着重从不同侧面描写了10个不同命运的妇女,反映当时意大利社会的贫困、动乱和腐朽。影片的结尾新颖别致,余韵悠长:惨案过后的第二天,一个幸存者一大早又来排队,因为那个打字员的职位仍未确定。这部影片没有任何曲折离奇的戏剧性情节,只是按照生活本身的“日常性”加以表现。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打破传统的明星制,大胆起用非职业演员扮演角色,从而给新现实主义电影带来充满活力的新面孔,使电影更具有写实性、更具生活化,如《偷自行车的人》的主演,就是一个生活中的失业者。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再一个特点是纪实性。影片几乎全用实景拍摄,导演鼓励摄影师扛上摄影机到街头拍片子。这类影片往往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有个故事梗概或剧本大纲,对话也是即兴式的。另外,新现实主义电影不强调蒙太奇的主观性,而是让画面以生活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

法国的“新浪潮”及现代派电影

本世纪50年代末,在法国兴起了“新浪潮”电影,这股电影思潮的主要特点是:反对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强调生活化和纪实性,有的往往带有现代派艺术的荒诞性和精神分析特点。

例如,《四百下》(又译为《胡作非为》)这部“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品,着力表现了一个失去了家庭温暖的孩子逃学、撒谎、闲逛等一系列不含有戏剧冲突的日常生活琐事,全片绝大部分镜头在现场用实景拍摄,造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流”。

这类电影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用意识流手法揭示人的潜意识。它往往自由转换时间和空间,使时空错位的电影画面,成为一种人的潜意识的外化。例如,被称为电影史上的一颗“原子弹”的《广岛之恋》,大幅度自由运用镜头,电影画面一会儿是40年代,一会儿又回到50年代;一会儿是日本的广岛,一会儿又回到法国的德寇占领区。过去和当前两种场景,用对白和音乐穿插在一起。在法国的地窖里,出现的是日本酒吧间的音乐;在日本又出现法国音乐。影片通过这种“时空错位”的表现手法,着力揭示和渲染人物心灵深处一般难以显露和表现出来的潜意识。“新浪潮”影片和现代派电影,有的独具特色,别开生面;有的则比较晦涩难懂,甚至令人不知所云。有的导演往往只顾表现个人的风格,而对影片的内容不感兴趣。如《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部现代派电影,没有故事情节,连人物姓名也没有,人物用X、Y等代号。另一部现代主义电影《蚀》也有这种情况。“新浪潮”和现代派电影,作为一种思潮,对后来的意大利、德国电影以及世界影坛,都有深远影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