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思维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2:51:20

点击下载

作者: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独具思维的故事

独具思维的故事试读:

前言

智谋是智慧和谋略的妥善结合,对于事物的变化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具有驱使事物向有利方面发展的能力,这是我们人类的一种生存本领。

古老而恢弘的华夏神州,是世界所公认的创造谋略和盛产智谋的故乡。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翻开浩瀚如烟、博大精深的史籍,我们犹如置身于巨大而辉煌的舞台上,与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黎民百姓直面交流。每一次王朝更替,总有谋略在其中屡建奇功,让人敬佩折服;而每一次时代变迁,又总有智慧在其中大放异彩,让人叹为观止。当天下大乱、群雄纷争时,总会出现明君慧帝顺天承运,问鼎皇位;而当社会动荡、内外生变时,又总会出现智士谋臣应运而生,力挽狂澜。

走进一幕幕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大剧中,无数鲜为人知、包容着正邪智谋在内的内幕奇闻,令我们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让我们看到了励精图治、勤政德民的帝王御谋,也看到了文韬武略、安邦定国的重臣权谋;看到了继往开来、德高望重的贤臣运谋,也看到了权倾朝野、为害忠良的奸臣弄谋;看到了命运坎坷、前途凶险的皇子图谋,也看到了专宠一身、遗恨千古的后妃变谋;看到了投机钻营、富甲天下的名商财谋,也看到了金戈铁马、出奇致胜的名将战谋,等等。所有历史风云人物,个个凭着超人智慧和卓绝谋略,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片,绘制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历史长卷。这些凝聚着深邃而精湛智谋的故事,成为了人们至今仍然津津乐道的历史绝唱,也成为了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启迪着现代人类的智慧思考,也激发着炎黄子孙再铸辉煌的勇气豪情与信心。

历史告诉我们,丰富的知识与过人的智慧,只有与良好的思想修养和政治素质结合,才能做出顺应历史发展规律、顺乎万民大众心意的正义之事,也才能名垂青史,万古传颂。否则,便只能助纣为虐,残害忠良,谋取私利,遗臭万年。

本书内容宠大,史料丰富,情节入胜,叙述传神,引领着读者沿着中华祖先留下的历史足迹畅游浏览,使人在阅读欣赏中,感悟前人的智慧与神奇,引发今天的思考与遐想,从而充分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奇妙与伟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重视历史的借鉴与警示。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割裂历史的传承就是倒退。21世纪的中国人,需要学习和了解包容着无数智慧和经验教训的中国历史。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历史智谋故事总集》,包括文治武攻、斗智斗勇、随机应变、雄才大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别具慧眼、出奇制胜的故事、精明能干等智谋故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探寻中国历史智谋奥秘的兴趣和愿望,是为了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本套书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和启迪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历史、增长智慧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一、维护帝位,亲情不值一钱

1.汉高祖宠戚姬议废太子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前195年在位)即皇位后,马上立他的妻子吕雉为皇后,立长子刘盈为皇太子。汉高祖又把他的几个儿子都封了王。其中,除去早封的齐王刘肥以外,新封的有薄姬生的代王刘恒、赵姬生的淮南王刘长、戚夫人生的赵王如意,还有其他后宫生的燕王刘建、梁王刘恢和淮阳王刘友。在太子和这些王子当中,汉高祖最喜欢赵王如意,原因主要是他最喜欢戚夫人,他的晚年几乎就是由戚夫人陪伴着度过的。当然赵王如意与太子刘盈相比更聪明可爱也是一个原因。所以他经常对大臣们说,太子刘盈生性软弱,恐怕将来成不了大事,惟有小儿子如意言谈举止都像他自己。因此,他老是想废了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如意做太子。

有一天,汉高祖当着群臣的面,又提出更换太子的事。张良、萧何等人都不同意。尤其是御史大夫周昌,更是坚决反对。周昌为人特别耿直,不管对谁都不讲情面,甚至还当面骂过汉高祖。有一次,周昌有要紧的事到皇宫里去找汉高祖,碰上汉高祖正拥抱着戚夫人闹着玩儿,只好悄悄地溜出来。汉高祖瞧见是周昌来了,想开个玩笑取个乐儿,就三步并作两步地追上去,一下子将周昌按倒在地,并且还骑在周昌的脖子上,嬉皮笑脸地问道:“您看我像一个什么皇帝呀?”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眼下又被逼急了,不由得仰起脸来,结结巴巴地骂道:“陛下是、是、是桀纣!”如今周昌听说汉高祖要更换太子,又气得发了火儿,连声说:“不可!不、不、不可!”汉高祖问他为什么不可,他满脸怒气地说:“臣下有嘴说、说、说不、不、不出来,但臣下就知、知、知道这事不、不、不可!陛下要是换、换、换太子,臣下就是不、不、不敢遵命!”汉高祖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算了、算了,今天就不谈这件事了。”

汉高祖和周昌他们说的这些话,都给暗藏在东厢房里的吕后听到了。等散了朝,吕后见汉高祖和大臣们都走了,只剩下周昌一个人落在后面,赶紧迎面走过去。周昌见吕后来了,正要上前行礼,没料想吕后反倒先给他磕了一个头。周昌大吃一惊,急忙把吕后扶起来。吕后看着周昌,十分感激地说:“今天要不是有周卿,恐怕太子就给废掉了!”

从此以后,吕后总是提心吊胆的,整天坐卧不安。有人给她出主意说:“留侯最善于谋划,皇上又爱听他的话,还是请他给想个办法吧!”吕后无计可施,只好让他大哥吕泽去找张良。吕泽见了张良,对他说:“如今皇上天天吵着要更换太子,先生作为皇上的谋臣,难道能袖手旁观吗?”张良不想插手这件事,推辞说:“皇上从前在危难的时候,还能听我的话。如今天下已经平定了,皇上想更换太子,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事,即使有一百个我出来反对,又有什么用处呢?”吕泽说如果张良不给想个办法,吕后是绝不会放过他的。张良不敢得罪吕后,只好对吕泽说:“这件事,光凭我耍嘴皮子是不管用的。我听说皇上有四个最尊重的人,叫做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和甪里先生。他们都年老了,不愿意到朝廷上来做官。皇上曾经多次派人去请他们,他们就一块儿逃到商山(今陕西商县东南)隐居起来,号称‘商山四皓’。你们要是多花些金钱玉帛,让太子给人家客客气气地写一封信,再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到商山跑一趟,说不定能把他们四个请了来。请来以后,让他们陪着太子去上朝,如果叫皇上看见了,或许对太子有所帮助。”于是,吕后、吕泽就采用张良教给的办法,把“商山四皓”请到京城来,让他们做了太子刘盈的门客。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谋反,正值汉高祖卧病,决定派太子刘盈率领军队去平叛。“商山四皓”认为这对太子不利,急忙去见吕泽,对他说:“太子带兵去打仗,即便是立了功劳,也不能再提高地位;要是打了败仗,恐怕还得遭殃。再说,太子统帅的那些将领,一个个都是跟随皇上打天下的猛将,让太子去指挥他们,如同让羊去指挥狼一样,肯定打不了胜仗。如今戚夫人日夜伺候在皇上身边,赵王也经常在皇上眼前,皇上老是说:‘我总不能让不肖之子居于爱子之上’,可见让赵王代替太子是肯定的了。您快点请皇后去见皇上,就说:‘英布是天下有名的大将,对他决不能轻视。可是,皇上派给太子的那些将领,跟皇上都是平辈的人,他们怎么会老老实实地服从太子的指挥呢?英布听说了,肯定会拼命地打到西边来。皇上虽说是有病,但只要能亲自出征,哪怕是躺在战车上指挥,众将领也不敢不卖力气。这样虽说是辛苦了皇上,可也为的是自己的妻子儿女’。”吕泽连夜把这话告诉了吕后,吕后就按照这四个人说的,在汉高祖跟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央求了一番,汉高祖只好答应吕后的请求。

第二年,汉高祖攻灭英布回来后,病情越来越严重,就更想及早把太子换了。张良劝说了几次,也不顶用,吕后急得没有办法,只好请“商山四皓”出面帮忙。有一天,赶上汉高祖在皇宫里举行宴会,吕后就让太子刘盈带着“商山四皓”去给汉高祖问安。汉高祖瞧见有四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儿,眉毛、头发和胡须全白了,穿戴得整整齐齐的,在一旁伺候着太子刘盈,感到挺奇怪的,就走过去问道:“您们几位都是谁呀?”四个老头儿不慌不忙地报了姓名,说他们就是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和甪里先生。汉高祖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从前我多次派人去请您们,您们却躲得远远的,如今怎么又跟我的儿子在一起了?”他们说:“陛下一惯瞧不起读书人,又好谩骂大臣,我们害怕受侮辱,所以才躲藏起来。现在听说太子特别仁慈忠厚,礼贤下士,天下的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劳,所以我们几个都赶来了。”汉高祖听了,顿时对太子刘盈有了好感,就对他们说:“那就麻烦您们好好地调教太子吧!”

四个老头儿答应了汉高祖的请求,跟着太子刘盈一块儿走了。汉高祖招呼戚夫人过来,指着他们四个的背影说:“我想换了太子,可大臣们都辅佐刘盈,您瞧走过去的那四个人,也是来辅助他的。他的羽翼已经长成了,难以再更动了。我百年之后,吕后就是您的主人了。”戚夫人听了很伤心,不由得抽抽嗒嗒地啼哭起来。汉高祖流着眼泪,对戚夫人说:“咱们原先都是楚国人,你起来给我跳个楚舞吧,我陪着你唱一支楚歌。”戚夫人展开双袖,悲悲切切地跳起楚地的舞蹈;汉高祖踏着节拍,用一首楚歌的曲调,唱着自己新编的歌词儿:

鸿鹄高飞,

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

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

又可奈何。

虽有矰缴,

尚安所施!

歌辞中的鸿鹄,暗喻太子刘盈,说他的“羽翼”已经丰满,可以一飞千里,横越四海,即便有最好的打鸟工具,对他也无能为力。这也就是说,再想让如意替换他做太子,已经没有什么指望了。汉高祖一连唱了好几遍。戚夫人涕泣涟涟,哭成了泪人儿。

从此以后,汉高祖再也没有提更换太子的事。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想到自己百年之后,戚夫人和赵王如意免不了遭受吕后的折磨,整天闷闷不乐的。有一个叫赵尧的大臣见了汉高祖,悄悄地问道:“陛下这么不高兴,恐怕是因为戚夫人跟皇后不和,赵王又年龄小,担心她母子俩将来难得保全吧?”汉高祖叹了一口气说:“我最担心的正是这件事,可又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赵尧说:“既然如此,请陛下尽快给赵王挑选一个强干的大臣做丞相吧!不过,这需要找一个皇后、太子和群臣平时最惧怕的人才行。”汉高祖说:“对!那么,您看挑选谁好呢?”赵尧说:“御史大夫周昌为人耿直,皇后、太子和群臣都害怕他,只有他才能保护赵王母子俩。”

于是,汉高祖马上派人把周昌请来,对他说:“我必须麻烦周卿,请您跟赵王去做丞相好不好?”周昌很明白汉高祖的用心,恐怕自己将来保不住赵王,不由得流着眼泪,推辞说:“臣下一开始就跟随陛下打天下,今日陛下怎么忍心把我扔给一个诸侯呢?”汉高祖好言好语地劝慰了一番,说:“我也知道这是降了您的职,可我对赵王总是不放心,只好把他托付给您。除了您以外,我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人了,请您勉为其难吧!”周昌无法推辞,只好离开京城,跟着赵王如意去做丞相。

汉高祖把周昌打发走,病情越来越重,连着有十几天没上朝。他不想见人,就专门下诏令,不允许任何人入宫。大臣们怕碰钉子,谁也不敢去见他。舞阳侯樊哙依仗自己是汉高祖的连襟闯进皇宫,对汉高祖说:“当初陛下带着我们打天下,是何等的健壮;如今平定了天下,怎么就变得这么疲惫了?陛下虽说是有病,可也不能老卧床不起呀!陛下难道就忘了当年赵高篡权的事了吗?”汉高祖听了樊哙的劝告,只好勉强挣扎着去上朝。

吕后眼瞧着汉高祖的病越来越重了,急忙请他安排后事。吕后问汉高祖:“陛下百年之后,要是萧何丞相也不在了,谁能接替他做丞相呀?”汉高祖说:“曹参可以。”吕后又问:“曹参以后呢?”汉高祖说:“王陵可以,但王陵多少有点儿憨厚,可以让陈平帮助他。陈平倒是很聪明,可就是难以独挡大事。周勃为人厚道,只可惜文墨不多。然而,将来能够安定刘家天下的还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吕后还问:“那以后呢?”汉高祖很不耐烦地说:“那以后的事也不是你能够知道的了。”

公元前195年4月刘邦病故。汉高祖去世后,吕后一连四天秘不发丧。她把自己的心腹审食其传进宫里,跟他一块儿商量说:“诸将和先帝一样都是平民出身。他们平时做先帝的臣下就觉得受委屈,如今再让他们侍奉少主(指太子刘盈),恐怕就更不肯尽心了。不把他们都灭了门,天下就不能安宁。”决定先把大臣们都杀了,再给汉高祖出殡。

曲周侯郦商得到了这个消息,急忙去找审食其,对他说:“我听说皇上已经晏驾四天了,可皇后不但秘不发丧,反而要诛杀大臣,这样做太危险了。如今陈平、灌婴驻守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有十万人马;樊哙、周勃驻守燕、代,有二十万人马。他们要是听说皇上晏驾,大臣们都被灭了门,必定要联合起来进攻关中。到那个时候,不管是皇后、太子,还是您本人恐怕谁也保不住性命!”

审食其听了郦商的话,吓得急忙去找吕后商议。吕后也害怕事情闹大了,自己控制不了局面,只好马上公布汉高祖死亡的消息。于是,大臣们便安葬了汉高祖,太子刘盈继位为皇帝,是为汉惠帝。尊吕皇后为皇太后。

2.汉武帝冤杀太子

汉武帝是一代明君,刚继位就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而且很想干出一番事业。

他继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使汉朝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有了稳步发展。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结婚后一直没有儿子,大臣们和他都很着急,在封建社会,国君如果无子,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

汉武帝心里也很焦急,但是妻妾就是没有生儿子的,汉武帝以为是上天的捉弄,非常虔诚地祭拜神鬼。

一晃9年过去了,汉武帝还是没有儿子。事关汉室江山,汉武帝整日吃不香、睡不着。

直到汉武帝25岁那年,皇后卫子夫才有孕,十月怀胎,终于生了个儿子。这一下可把汉武帝乐坏了,他给儿子取名叫刘据。

刘据长得大眼睛,水灵灵的,白白胖胖的,非常惹人喜爱,汉武帝封他为皇太子。

说来也奇怪,皇后生了一个儿子后,其他的许多爱妾都为汉武帝生下了儿子。王夫人生了儿子刘闵,李姬生了儿子刘旦、刘胥,李夫人生了儿子刘髀。

儿子一多,刘据就不大吃香了。刘据一天天长大,汉武帝发现刘据为人忠厚,但是没有理想抱负,做事优柔寡断,没有魄力,便认为这孩子的才能没法和自己相比。

武帝看着刘据,有时竟自言自语道:“这孩子仁慈有余,刚烈不足,不知能不能担当天下的大任呢?我汉朝江山能否壮丽依旧呢?”

有一次汉武帝自言自语时,正好被江充听见了,他也不吱声,悄悄地退了下去。

江充原来是赵王的门客,得罪了赵太子,赵太子想杀他,他便逃到了长安。

汉武帝认为他身为门客,竟能不畏权贵,敢告发王子,实在是难得的人才,便下令:不许赵太子再追究此事,而且还把江充留了下来,封他为直指使者,专门负责监督贵戚近臣。

江充这个人,确实有一套本领。他能够揣摸人的心思,投其所好。这次偶然机会听到汉武帝的自言自语,便知道皇上有另立太子的意思,于是他便想方设法地找皇太子的不是。

有一次江充出去做事,途中遇见太子的家人坐着马车在御道上行驶,他立即拦住了马车,对驾车之人说道:“难道你不知这中间的道路是专门为皇上车马行驶的吗?你竟敢目中无君!”太子刘据知道此事后,赶紧派人去求情,对江充说:“不要上奏皇上,车夫也是无意的。”

但是江充为了讨好皇上,诬陷太子,对太子求情置之不理,立即上奏汉武帝,还把太子求情之事说了一遍。汉武帝听后非常赞赏江充,对他说:“当臣子的就应该这样不畏权贵,我没有看错人啊。

江充因此事,更加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不久,任命江充为衡水都尉。

汉武帝有个宠姬名叫赵婕妤,一日生下一子。说是怀了14个月才得出生。汉武帝认为这个孩子非同寻常,和尧一样都是怀胎14个月才出生,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再加上宠爱其生母,就想立这个孩子刘弗陵为皇太子。

汉武帝想另立刘弗陵为皇太子,当然也被势利小人江充看了出来。他买通了一个叫胡巫的人,当着汉武帝给刘弗陵看前程。那个胡巫按着江充所说的去说:“陛下,此子不寻常,与尧乃同命,将来定有一番大作为,必能使汉室江山更加强大!”

汉武帝听了,更加觉得刘弗陵这孩子将来能治理天下了,也更加坚定了要废刘据另立刘弗陵为皇太子的决心。但是他没有理由,怕大臣们反对,所以为此事也一直很苦恼。

江充又施了一计,想再次取悦于汉武帝,但他没有想到自己为此丢了脑袋。

汉武帝已经年老体弱了,再加上连日劳累,更显得消瘦。江充心里非常明白,自己为了取悦汉武帝,得罪了许多人,特别是皇太子刘据。如果汉武帝死了,刘据继位,恐怕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便想帮助汉武帝废掉太子刘据。这样对自己有两大好处:一是废掉太子刘据,可以免去后顾之忧;二是可以取悦汉武帝,趁着汉武帝还没有死,再升几级,使自己的地位再巩固一些。

于是,江充又派人找来了胡巫,自从那个胡巫给刘弗陵看了面相之后,汉武帝就非常信任他了。江充带着胡巫面见汉武帝,对汉武帝说:“陛下,宫中蛊气冲天,一定有人在暗中诅咒陛下,如果不清除,陛下的病就很难安康。”汉武帝非常信任胡巫,便下令江充为专史,带领胡巫去办理此事。

江充有了皇帝的圣旨,变得非常蛮横。他带领10000多人,到处乱抓人,严刑拷打。把平时那些和自己不和的人都抓了起来,有些人禁不住拷打,便屈打成招,有些人被活活打死,还有的不甘心受此屈辱,便自杀了之。一时间冤死数万人。

但是江充还不罢休,他早已把目标瞄准了皇太子刘据。一天,他让胡巫头前带路,直闯后宫,在后宫挨房挖掘,一直挖到皇后、太子宫中,虽然什么也没有挖到,但他却对外边和汉武帝说:“在太子宫中挖到木人,还挖出了一卷太子所写的帛书,上面全是大逆不道的话。”地下的木人是女巫装神弄鬼、骗取钱财所用的物品。这些女巫用木头刻成人型,象征你所嫉恨的人,埋入地下,从而诅咒你所忌恨之人。

汉武帝得知皇太子诅咒自己,大怒。而皇太子则知道是江充陷害自己,立即征集士兵杀了可恶的江充和胡巫。

汉武帝本来对皇太子就不满,早想废了他,一看他竟敢不经自己允许就杀害了自己的宠臣,便命丞相刘屈牦带兵追捕太子。

皇太子怎能敌得过丞相,无路可走,最后自缢而死。卫皇后也因悲愤而自杀。

汉武帝一看皇太子刘据已死,并没有立即立刘弗陵为皇太子。公元前88年,他的宠姬赵婕妤因一点小事,竟被汉武帝下令斩首。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死前才立刘弗陵为太子。

身边大臣问汉武帝:为什么因一点小事而杀刘弗陵的生母?

汉武帝道:“国家内乱,往往因皇帝年幼,而母亲很年轻,她不懂治国之道,却要胡作非为,我怕汉朝也如此,才杀了赵婕妤啊!”

众人皆悟!

3.庄帝和帝保皇权狠诛外戚

在东汉时期,提起窦氏家族,地位非常显赫。

先说老将窦融,经历了无数次战争,流过血,受过伤,跟随光武帝打天下。为光武帝建立东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可以说是一位开国功臣。由于窦融战绩显著,为人谦虚谨慎,办事认真负责,所以光武帝在建武二十年,拜他为大司空。

官拜大司空的窦融不骄纵,为人仍是谦逊,深受大臣们和光武帝的信任。窦融非常有远见,他也看出光武帝对宰相一职非常敏感,惟恐宰相会拉拢亲信,伺机造反,所以他处处小心,尽量少参与政治。后来他干脆学爱装糊涂的李通,明哲保身,光武帝果然很高兴。

窦融上了一点年纪,便告老还乡。光武帝很信任他,也很欣赏他。因为窦融虽官拜大司空,但处理政事时常装糊涂,很少参与政事,这正是光武帝所愿看到的,所以光武帝一再挽留,但窦融决心已定。光武帝最终应允,给了窦融许多金银珠宝,但他还觉得有欠于窦融这位老功臣,便把女儿黄公主嫁给窦融的儿子窦穆,把另一个女儿涅阳公主嫁给窦固,窦固是窦融的侄子,是东汉时期的一员大将。

窦穆和窦固自从娶了两位公主之后,便十分骄纵,后来窦融的孙子窦勋又娶了光武帝的孙女泚阳公主。自此,窦家豪门的权势越来越大,在朝中把握要职,但是做事却不知道收敛。老人窦融一看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如此傲慢,便告诉他们:“为皇帝做事,要小心谨慎,要为人谦虚,不可傲慢无礼,有些事要少参与,不要让皇上起疑心,有些事要学李通,该装糊涂时就装糊涂,否则会惹来杀身之祸的!”但是窦穆和窦固哪里听得进去呢?他们以为有靠山,权力又大,事事都少不了他们的。尤其是窦固带领军队,屡屡获胜,更是目中无人。继武帝登上皇位的明帝刘庄本来就对窦家权力过大有所防备,后来发现窦固越来越傲慢,心中便有一种不安。他想:窦家身居朝中要职,窦固又把握军事大权,我要趁他们没有外心之际,先除掉他们。刘庄所想的外心,就是大臣谋权篡位,光武帝临终前还叮嘱过刘庄“对那些身居要职的官员尤其是宰相,要尽量让他们少参与政事。一旦他们参政过多,就要想方除掉他们,以免他们造反。”刘庄对先帝的话一直记忆犹新,时时提醒自己。

刘庄派心腹去秘密监视窦穆和窦固的行动。有一天,有人贿赂窦穆和窦固,被刘庄派去的人发现,立即报告了刘庄。刘庄大怒,立即派人将他们二人捉拿。又亲自审讯,用尽酷刑,二人难以承受,最后胡乱招供,刘庄派人将他们斩首。

二人被斩,窦勋虽然娶的是光武帝的孙女,但势力明显减弱,窦家开始败落。

真是无巧不成书,正当窦家败落之际,明帝刘庄去世,章帝继位。

有一天,章帝去看望自己的姐姐泚阳公主,也就是窦勋之妻,见到他们的女儿端庄美丽,便纳她为贵人。

窦贵人非常受宠,在章帝面前说一不二,建初三年,窦贵人被立为皇后。窦家刚刚败落,又戏剧性地再次飞黄腾达。

窦皇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心狠手辣。

与窦皇后同时入宫的还有宋氏两姐妹、梁氏两姐妹,都被封为贵人。一年之后,宋氏两姐妹中的姐姐便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刘庆。章帝非常喜欢,经常到后宫去看望她们。这可气坏了皇后,但是她不会生育。后来梁氏贵人的妹妹也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刘肇。窦皇后想把刘肇过继为自己的儿子,梁氏姐妹也没敢反对,便答应了。

由于章帝非常喜欢刘庆,所以刘庆很小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窦皇后当然十分不满,她就想如何废掉太子,另立刘肇。

机会终于来了。当时有一种巫术,就是用小动物的血喷在竹板上,然后在竹板上写上所要诅咒的人,将竹板埋入地下,这样被诅咒的人就身患重病,有的还可能丧命。

有一次,宋氏贵人的姐姐身体不舒服,很想吃兔肉,便叫两个太监去找两只活兔来。那两个太监到了街上,看见两只小黑兔活蹦乱跳的,便买了下来,很高兴地回到后宫。可刚一进门口,就被窦皇后的两个太监拦住了,喝道:“站住!”

宋家的太监也不示弱,问道:“你们到底想干什么?”“检查一下,篮中装的是什么?”“不行,不让检查,你们没有这个权利。”

就在这时,窦皇后从门里走出来,边走边说:“我倒要看看,我有没有这个权利。”

那两个太监赶紧下跪,窦皇后怒道:“打开,让我看!”

宋家太监没办法,只好将篮子一边打开了,露出了两只小兔子。

窦皇后怒道:“你们好大的胆子啊,你们居然敢用妖兽之血去害人,给我逮起来。”又让自己的两个太监提着小兔子去见章帝。

窦皇后虽然不会生育,但十分受宠,在章帝面前,她说什么,章帝就信什么。

见到章帝,她立时下跪,哭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章帝正在处理政事,一看皇后和两个太监走了进来,而且皇后好像受了委屈,赶忙离座去搀皇后,说道:“有话慢慢讲来,不要伤心,朕会为你做主的。”

窦皇后又哭道:“陛下,小人在宫中散心,正见宋氏姐妹的仆人提着竹篮,悄悄地说什么,我悄悄地走近他们,一听原来是想用妖兽之血暗害我,而且还想暗害陛下,她们想早让刘庆继位,陛下,我死没什么,可她们却敢背后暗害于您,幸亏我将他们拦下,打入狱中。”

章帝一听,大怒,但心里将信将疑,又问了问那两个皇后的太监,太监早已被叮嘱好了,和窦皇后所说的一字不差。

章帝相信了皇后,从此疏远了宋氏姐妹,也找借口废了刘庆。另立刘肇为太子,宋氏姐妹不甘受辱,双双自杀。

宋氏姐妹一死,窦皇后又把目标瞄准了梁氏姐妹。她想:刘肇虽过继给我,但梁贵人的妹妹毕竟是他的生母啊,有朝一日,刘肇做了皇帝,我还能有大权吗?我要趁刘肇翅膀还没有硬,先废了梁氏姐妹。

窦皇后在章帝面前,经常说梁氏姐妹的坏话,说她们也盼着皇帝早死,好让她的亲生儿子继位。章帝自然有些不满。窦皇后又去造谣:梁氏贵人的父亲梁辣起兵谋反。这下章帝可气坏了,立即派人将梁辣抓起来,最后窦皇后亲自审问,梁辣禁不住酷刑,只好招共。窦皇后抓到把柄后,立即向章帝报告。章帝马上派人将梁氏姐妹抓捕,打人死牢。没多久,梁氏姐妹也双双自杀。

窦皇后把这些人都除掉后,又把自己的兄弟窦宪、窦笃安排在自己身边。二人很快得到章帝的信任,在朝中掌握着大权。章帝由于贪恋酒色,不到中年便死了,太子刘肇继位,史称和帝。那时,和帝只有10岁,所以朝中大权由窦太后和窦宪、窦笃把持。窦家势力更加强大。

窦宪也是一员大将,永元元年,大败北匈奴,斩杀敌军3000人,20万人投降汉军,彻底打垮了匈奴,解除了北部边境几百年的大患。

但是窦宪心术不正,总想杀了和帝,自己做皇上。

那时和帝年方14岁,但很有手段,在发现了窦宪的野心之后,他联合宦官将窦宪杀掉,又杀了窦宪的爪牙。

永元十一年,窦太后一死,窦家的势力彻底崩溃。

窦氏家族由盛及衰,由衰转盛,最后败落,其中有很深刻的历史教训。

窦融身为开朝元老,却处处小心,忠实于君,所以很受尊敬,窦家也为此而荣光;窦穆、窦固虽无反心,但骄纵蛮横,易让别人产生疑心,最后只有自讨苦吃;窦贵人成为窦皇后又变成窦太后,心狠手辣,想带上窦宪、窦笃谋权篡位,心不正,难逃历史惩罚;窦宪虽有功,但过也不小。纵观历史,窦家的盛衰也是东汉史的一个缩影。

4.皇位争夺父兄相互残杀

西晋末八王混战时,居住在北方诸州郡的少数民族贵族乘乱而起,他们先后建立起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六国时期。因为十六国主要是匈奴、羯、氐、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又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中的后赵是羯人石勒(319—333年在位)建立的政权。

石勒出身于羯族的一个小头目家庭中。西晋政权对少数民族的剥削、压迫是很残酷的。石勒年轻时曾给人作过田客、逃过荒,还被人绑去当过耕奴。他受尽苦难,潜意识中有着强烈的破坏心理和报复心理。拥戴石勒起事的一批人,多数做过强盗,是些山野亡命之徒,凶狠残暴成性。以这些人为核心建立的后赵政权,其朝廷生活中自然也充满了凶残的气氛,尤其是后赵第三代君主石虎(334年—349年在位)父子的相互残杀,几乎达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

石虎字秀龙,论辈分,石虎是石勒的侄子,但他从小被石勒父亲抚养为子,受到石勒母亲的宠爱,所以,也有人说石虎应该是石勒的弟弟。石虎十七岁时,与石勒母亲一起被送到石勒军队中随军生活。

石虎从小受娇宠,喜欢骑马射箭、四处闲逛。随军后,倚仗养母的权势,天不怕地不怕,胡作非为。他喜欢玩弹弓,有时弹鸟,有时弹树,后来竟然弹起人来。一次,为了炫耀自己百发百中,弹瞎了一个士兵的眼睛。营中士兵早就不满石虎的暴虐,于是闹起事来,纷纷到自己将官处告状,要求解甲归田。石勒听说后大惊,马上去请示母亲,要求把石虎杀掉,以安军心。可石勒母亲对他说:“常毁车的牛犊子长大了往往是好牛。虎儿虽然可气,但以后会有大用,杀了就可惜了。你教训教训他,让他不敢胡作非为就行了,长大后他会帮助你打天下的。”石勒一听有道理,就没有把他杀掉,只是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看管起来。

一年之后,石虎稍能约束自己了。在石勒的严厉管教下,武艺也大有长进。他身高七尺五寸(约合现在一米八○),善于弓马,矫健得像豹子,轻捷得像燕子,勇猛冠天下,为石勒立了不少战功。石勒非常赏识他,拜他为征虏将军,并替他聘娶当时有名望又有地位的将军郭荣的妹妹作妻子。

然而,石虎虽比从前有所改进,还是凶残无比,他有一个优僮,叫郑樱桃,长得很漂亮,又能说会道,惯于迷惑男人。她觉得有了郭氏,自己行动很不方便,就编造了郭氏许多坏话,激怒石虎杀了郭氏。郭氏死后,石虎又娶了名门望族崔家的女儿为妻,不久,又被郑樱桃用老办法害死。石虎又陆续娶了名门望族郑氏和杜氏家的女子为妻,郑氏生了儿子石邃、石遵,杜氏生了儿子石宣、石韬。

在石虎的帮助下,石勒灭了前赵,建立了后赵,自称大赵皇帝。

石勒称帝之前,位居大单于。大单于是胡人的最高称谓,仅次于汉人的皇帝。石虎认为,除石勒外,自己的功劳最大,石勒当了皇帝,大单于的称号必然落在自己头上。想不到石勒称帝后,没有封石虎,而是封自己的儿子石弘作了大单于。石虎心里怨气冲天,对他的儿子石邃说:“主上不过坐在那里指挥,全靠我舍生忘死、亲冒矢石,才打下江山,大单于的位子只有我才有资格坐。石弘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凭什么让他当大单于!这件事想起来就让我生气。别急,等主上哪天一死,我就让他断子绝孙!”果然,石勒死后不久,石虎就篡夺了后赵政权,杀死了石勒所有子孙。石虎自称大赵天王,立石邃为天王皇太子,石邃母郑氏为天王皇后。

太子石邃的荒淫凶悖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喜欢过问政事,每天只知喝酒玩女人,胡作非为。有时外出打猎,几天不归,回来宫门关了,就爬墙进去;有时半夜闯进私宅奸淫人家妻妾;有时竟然兽性大发,酒席筵上将宫中美女的头砍下来,洗去血痕,放在漆盘里,遍席传阅,观赏评论。他还曾挑选美貌尼姑,拉入宫中,玩够了杀死,与牛羊肉煮在一起吃,或者盛在盘里遍赐随从,让他们分辨哪是人肉,哪是牛羊肉。

石邃虽贵为太子,但石虎对他并不宠爱。有一次,石邃认为有几件事应该处理,去请示石虎,石虎因为不喜欢石邃,就瞪起眼睛说:“这么点小事,也来麻烦我!”狠狠地把石邃骂了一顿,石邃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羞恼异常。此后,石邃遇到类似的事就不去请示,自己处理了事。日子久了,石虎又大怒说:“这种事为什么不来请示!”他一边冷嘲热讽,一边用棍子追打石邃。石邃不敢还口、还手,但心里却充满了仇恨。一天,石邃对随从李颜说:“主上这么难伺候,让人不能容忍,我想杀死他,你们能助我一臂之力么?”随从们知道这是大逆不道的事,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吭声。石邃看无人响应,也不敢贸然行事,他假装生病,不去上朝。

石虎听说石邃病了,心里十分怀疑,便派了一个最信任的女尚书,以慰问为借口前去观察真伪。石邃心中正没好气,他假装把女尚书叫到面前说话,乘她不防备,一剑砍下头来,石虎正在宫中饮酒作乐,等候回音,结果,等来的不是花枝招展的女尚书,而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石虎勃然大怒,马上派人把石邃监禁起来。

不久,石虎又回心转意,打算赦免石邃,父子重归于好。他下了一道赦令,并召石邃到太武东堂进见。但石邃心中仍充满怨气来见石虎,一句话也没说,照了一下面,扭头就走。石虎还想缓和局面,派人追上去问还没有朝见皇后,怎么就匆忙走了?石邃理也不理,扬长而去。石虎顿时大怒,马上下旨把石邃废为庶人。石虎恨犹未消,当天晚上又派人杀了石邃及其妻妾子女二十六人。然后,他又杀掉宫中石邃党羽二百多人,并废掉石邃的母亲郑氏,另立儿子石宣为天王皇太子,石宣母亲杜氏为天王皇后。

石宣也是个暴虐不道的人。有一次,侍中崔豹嘲笑他的属官孙珍眼窝深可以存尿,想不到犯了石宣的大讳,他马上派人杀了崔豹父子。原来,石宣有胡人相貌遗传特征:鼻子高,眼窝深,连鬓大胡子。所以他最忌讳有关此类的言谈。

石宣与父亲石虎一样,很喜欢打猎。石虎打猎时要有女骑士一千人的仪仗队。女骑士们头戴紫纶巾,身穿绣锦裤子,腰扎金银镂带,脚登五种花纹织成的靴子。石虎率领猎队出发时,前呼后拥,非常气派。后来石虎年岁大了,身体发胖,不便骑马,就造了一千辆猎车。车身长三丈,高一丈八尺。还造了四十辆兽车,车身多层,像楼一样。石虎划了一个极大的猎场,派朝廷司法官看管,如果有人进入打猎,就处以死刑。石宣围的猎场更大,每边长百里,远近禽兽都被赶进场里。打猎时,晚上点起火把,照耀得如同白日。石宣经常带着他的宠姬显德美人乘辇观看射猎,高兴时要等到场内野兽一个不剩才肯离开。石宣打猎时,命令文武官员立着或跪着围守在猎区周围,不能让野兽跑掉。如果野兽从哪里逃出猎场,哪里的官员就得受罚:有爵位的罚下马步行一天,无爵位的则鞭打一百。每次出猎,都搞得人心惶惶。有时为了一场围猎,士卒饿死、冻死的不下万人。

石虎很欣赏石宣的围猎办法,命令石韬向石宣学习。于是石韬也大张旗鼓,率众张网打猎。不料这样一来,引起了石宣的不满。

石宣与石韬虽是同母兄弟,但因为石虎偏爱石韬,石宣早就怀恨在心。石韬围猎又大出风头,便更引起了石宣的嫉恨。石宣手下有个宦官,平时对石韬不满,经常向石宣散布石韬有野心之类的坏话。恰巧,石韬要在府中建一座大殿,准备用九丈长的殿梁。因为超过了亲王宫的制度,这在封建社会是不允许的。石宣知道后大怒,派人杀了工匠,并把梁截去一段。石韬很生气,他又换了新梁,而且增长到十丈。石宣听说后,气坏了,对他的心腹杨柸、牟成说:“石韬太不像话了,胆敢这样对抗我,你们如果能杀掉石韬,我即位后马上把石韬的国土分封给你们。你们杀石韬,不要露出马脚,主上听说他死了,必然去临丧,那时我们乘机行事,何愁不马上得到天下?”杨柸等看到有利可图,就答应了。

当天晚上,石韬心情郁闷,喝醉了酒,在佛精舍中过夜。杨柸、牟皮、牟成、赵生等几个石宣的心腹用猕猴梯(一种极精巧、轻便的爬墙软梯)爬进院去,杀死了石韬,并把他的眼睛戳烂、肚子戳破,弄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第二天早晨上朝,石宣第一个去报告。石虎听说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惨死,惊得昏倒在地,半天才缓过气来。他想亲自临丧,被别人劝住了。于是派石宣去临丧。石宣到了丧所;不但不哭,反而还掀开被子,慢慢欣赏血肉狼藉的尸体,然后满意地哈哈大笑着离去。

石虎早知道石宣、石韬兄弟不和,怀疑是石宣下的毒手。他设计召石宣进宫,想弄个水落石出。他假说杜皇后哀伤太过,已濒临死亡。石宣没有想到自己已受到怀疑,便大模大样地去朝见母后,并住在那里;与此同时,一个叫史科的人前来向石虎告密,说:“石韬死的那天晚上,我正好住在杨柸家,杨柸夜里与五个人从外边回来,互相庆贺说:‘现在大事已经干完,但愿天王也早日归天,我们好享荣华富贵。’我听到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吓坏了。我想,如果不赶紧逃跑,自己也成罪人了。我刚逃到墙边,听到杨柸等到处找我,口口声声一定要捉住我杀掉,否则要坏大事。我拚命翻出墙外,才逃得性命。我猜想他们不杀我决不罢休,只好直接向天王报告,求天王做主。”石虎听了史科的报告,大怒,马上派人捉拿凶犯,只拿到杨柸、牟皮、赵生。半路上又逃掉了杨柸、牟皮二人,只剩下赵生。赵生胆子比较小,一五一十交代了事情的始末。

石虎证实了爱子是被太子石宣杀死的,恨得咬牙切齿,立刻派人从皇后宫中把石宣捉来,关进席库;剥了衣服,反绑起来,用铁环穿透他的下巴,像牲口一样锁在库中铁柱上。他又命人抬来一个大木槽,把残汤剩饭倒进槽里,让石宣饿了渴了就像牲口一样去舔着吃,舔着喝。他命手下不分白天、黑夜地用鞭子抽打石宣,抽得他像狼一样地哀嚎。这种嚎声特别凄惨,夜深人静时,更令人毛骨悚然。

开始,石虎亲自指挥折磨石宣,后来,他累了,被抬回寝宫。手下捧上在石韬被杀现场搜到的弓箭,石虎拿在手里,越看越伤心,不禁用舌头舔上边的血迹,一边舔,一边哀哭。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席库传来的嚎叫声此起彼落,闹得宫中大小人等心惊胆战,仿佛听到了阴间的鬼哭神嚎。

几天之后,后赵都城邺城北面积起了一个高高的柴堆,柴堆上立着一个大柱子,柱顶安装了辘轳。这是石虎亲自设计的处死太子的刑具。刑具准备好之后,石虎带领自己的昭仪(妃嫔的称号,原为妃嫔的第一级,后地位下降)以下数千人登上邺城内高台,观看行刑。他指挥人把石宣用梯子拉上柴堆,派石韬的两个亲信拔光他的头发,割断他的舌头,砍去他的手脚,挖去他的眼睛,剖开肚腹,弄得像石韬死时一样血肉狼藉。最后,他命人用绳拴住石宣的下巴,用辘轳吊到柱子顶端,四面放火,烧掉了这个血肉模糊的东西。石虎看到石宣被残酷地烧死后,还不解心头之恨,又命令把尸体烧成的灰分撒在各十字路口,让万人践踏,任随风扬。随后,又派人把石宣的妻子、随从、亲信、宦官三百多人,全部车裂肢解后丢到漳河里。这样还不解气,又命人把东宫拆毁,改成养猪养牛的场所,方才罢休。

之后,石虎自己也得了一场大病。第二年夏天,这个凶暴的君王也一命呜呼了。石虎死后,他剩下的几个儿子又争夺皇位,自相鱼肉。不久,石虎的养孙——与石虎年轻时一样骁勇善战的冉闵灭了后赵,他把石虎诸子诸孙全部杀尽。据史书记载,石虎共十三个儿子,其中八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杀死。

后赵灭亡不久,前燕君主慕容俊曾做梦,梦见石虎咬他的胳膊,醒来后觉得不是好兆头。他便派人挖开石虎的坟墓,劈开棺木,拽出尸体,边踢边骂说:“你这个死胡,胆敢咬活天子!”他命令手下人历数石虎残暴之罪,鞭挞已经腐烂的尸体,最后把尸骨扔到漳河里冲走了。石虎死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

5.唐太宗立太子煞费苦心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十三日,长安皇宫中的两仪殿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唐太宗李世民在接见群臣完毕、百官尽退以后,留下晋王李治、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等继续议论政事。君臣说话之间,太宗突然从坐位上站起,情绪异常激动地对三位大臣说:“我的三个儿子和一位弟弟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那我还会有什么可依靠的呢?”说完,他放声大哭,然后又抽出佩刀,朝自己的身上刺去。看到这情景,三位大臣也顾不得什么礼了,长孙无忌赶忙上前抱住太宗,顺手夺过佩刀,房玄龄和李勣也趁势扶起太宗,说了许多劝慰的话。唐太宗慢慢地止住了哭声,神情显得那样凄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雄才大略的唐太宗会做出这种唐突的行为?这和他立太子密切相关。

武德九年唐太宗即位后,立了八岁的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李承乾生于武德二年长安皇宫中的承乾殿,他的母亲长孙皇后就以殿名给他取了名字。李承乾年轻时非常聪敏,很为太宗喜爱。国家的许多政务都由他决断,太宗每次外出巡视,也让他留守长安,代行处理国政。不料,时间一长,李承乾非但各方面不能进取,反而渐渐蜕变了,他生活奢侈,嬉戏无度。太宗对他越来越不满。

东宫太子府中有个女乐师,长得十分美丽,能歌善舞。李承乾对她十分宠爱,给她起绰号叫“称心”,日日和她厮混在一起。太宗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派人把“称心”杀了。李承乾把“称心”埋在宫中,立坟头,树石碑,对“称心”痛悼不已,在东宫庭院中盖起一间房子,里面摆上“称心”的画像,又陈列了许多泥人泥马,命人每天早晚祭奠,他自己也常来徘徊哭泣。从此,长时间不上朝参拜太宗。

李承乾在宫中闲得无聊,就把一百多个奴仆组织起来习歌练舞。这些仆人们像北方胡人那样,梳起高高的发髻,穿起五颜六色的舞衣,打着鼓,敲着锣,像巫人跳神那样疯狂地摇摆。李承乾还派人造了许多大铜炉和铜鼎,让他的奴户们偷来许多牛马送进宫中,他亲自用这些炉鼎煮牛马肉,熟了以后,就召集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大吃大喝。吃腻了,喝烦了,李承乾又让奴仆们穿起突厥人的衣服,梳起突厥人的发辫,披上羊皮袄,五个人挤在一个毡房中。于是,东宫中的庐帐一座接一座,人们看了好像来到了北方的大草原。李承乾还让奴仆们个个持戟拿枪,练习阵法。一时间,东宫里幡旗飞舞,喊杀连天,又使人觉得来到了遥远的北方战场。李承乾和仆人们住在庐帐中,吃饭时烧火烹羊,睡觉时头脚相接。有时实在无聊,李承乾就装做可汗死的样子,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让手下人号啕大哭。一次,他们正在做这种滑稽戏时,李承乾突然站起对众人说:“如果我有天下,就带领数万骑兵跑到金城去,在阿史那思摩(突厥的可汗)手下当一员将领,该是多快活啊。”

李承乾的蜕变,并非太宗没有对他管教,而是李承乾本人不可救药。太宗为了加强对李承乾的教育,选派了许多有学问的人做太子老师。右庶子李百药是太子比较早的老师。他针对李承乾留心典籍和爱好嬉戏的特点,写了一篇《赞道赋》的文章,从古代储君成败的事迹对李承乾进行讽谏。由于李承乾毫不觉悟,两年后李百药不得不辞职。太宗又选中书侍郎杜正伦当太子老师。当时李承乾正犯脚病,不能上朝。太宗特意嘱咐杜正伦说:“太子有病不来上朝不算大事,可他不爱惜贤才却令人担忧。如果太子不听教导,可来告我。”李承乾果然不听杜正伦教诲。为了给太子施加压力,杜正伦便用太宗的话吓唬他。谁知李承乾上表太宗,反告了杜正伦一状。太宗责备杜正伦说:“你怎么能在太子面前泄露我的话呢?”就这样,杜正伦也没有取得成功。此后,光禄大夫张玄素又当了太子老师。鉴于李承乾久居后宫,荒废学业,张玄素便引古人“勿以小恶而不去,勿以小善而不为”的话规劝他。不料李承乾极为反感,甚至派遣自己的户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打张玄素,使张玄素险些丧命。于是,张玄素也不得不辞职而去。此后,太宗又以散骑常侍于志宁为太子老师。一个夏收大忙的时节,李承乾不顾农时,征调大批工匠官奴在东宫营造馆舍,数月不停。于志宁对此劝谏说:“东宫是隋朝修建的,当时的人就以为很奢侈华丽的了,怎么您还在里面营造亭台呢?费那么多财帛,用那么多人力,这会败德的。”李承乾对这些话根本听不进去,还秘密地派遣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打算暗杀于志宁。他们偷偷来到于志宁住处,看见于志宁睡在茅草房中,生活很清苦,和李承乾居住的东宫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当下受到感动,故没忍心动手。于志宁对太子的教育也失败了。

李承乾沿着邪路越走越远。他不仅亲小人,远贤才,喜嬉戏、爱美色、求奢侈、厌政务,而且,对严厉管教他的太宗也逐渐产生了嫉恨。李承乾制定了暗杀和政变的两套计划,想除掉太宗。他先派遣刺客纥干承基谋杀太宗没有成功,于是,决定发动宫廷政变,逼迫太宗退位。参加李承乾政变密谋的心腹人物主要是汉王李元昌(即太宗的弟弟)、吏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今陕西西乡)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李元昌、侯君集受过太宗的指责,心怀怨恨,所以与李承乾一拍即合,极力主张谋反。一天,这些人来到东宫李承乾寝室,用刀子各自割破手臂,再用帛蘸上血,然后把血帛烧成灰,放到酒中喝下去立誓同生死,准备发动宫廷政变。贞观十七年二月,齐王李袥在齐州(今山东济南)发动了叛乱。李承乾得到这个消息异常高兴,他对纥干承基说:“我的住处西墙外,二十几步就是大内,我们谋反,不是比齐王更容易吗?”不料,齐王李袥的叛乱很快被平定,太子李承乾的阴谋也彻底暴露了。太宗把李承乾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并命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勣、孙伏加、岑文本、马周、褚遂良等大臣共同审理太子谋反一案。李承乾一一招供。于是,太宗决定废李承乾为庶人,徙往黔州(今贵州彭水),李元昌赐令自尽,侯君集等全部斩首。

李承乾被废了,谁继位当太子呢?太宗想到了魏王李泰。李泰是长孙皇后的次子、唐太宗的第四子、李承乾的胞弟,年幼时也非常聪明,特别喜欢诗文,长大以后,对经籍、地理之学尤有兴趣。太宗对李承乾逐渐疏远时,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李泰。还在贞观十年(636年)二月,太宗借口李泰喜爱文学,对士大夫非常讲究礼节,便命在魏王府建置文学馆,听任李泰自由地选择学士。太宗这样做,显然是为李泰当太子创造条件。李泰手下的人对此心领神会,他们出谋划策,让李泰奏请撰著《括地志》一书。太宗大力支持,拨了许多经费,给撰写人优厚的待遇。《括地志》一书最后编成,李泰在朝廷中获得了好名。不仅如此,太宗对李泰的赏赐也越来越多,到贞观十六年(642年)二月,对李泰每月的赏赐已经超过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承乾。

太宗这些做法助长了李泰及其僚属们的骄横气焰。贞观十七年正月,魏王府中传出流言,说太子李承乾脚有毛病,当废,魏王聪明,当立。这以后,朝中许多大臣也开始和李泰拉关系,徇私舞弊、行贿。这使当时还没有被废的太子李承乾十分害怕。一天,李承乾秘密派人到玄武门上书,声称是李泰府上的典签(掌管文书的小吏)为李泰请封。谁知,太宗打开奏书一看,里面写的全是李泰罪状。太宗知道这是李承乾搞的鬼,便召他上殿当面斥责。李承乾辩解说:“儿臣贵为太子,还有何求?只不过求自安之计罢了。如果父皇立李泰为太子,那正是称了他们的心愿,今后谁都可以谋取太子位了。”由于李泰与李承乾曾有过太子之争,加之李泰也骄横,因此许多大臣也都纷纷反对立李泰为太子。这样,太宗又选择了晋王李治。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子,太宗的第九子,贞观二年(628年)六月生于长安皇宫中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李承乾被废以后,李泰、李治都有条件继位东宫太子位。于是,他俩也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后来,因为李治得到了长孙无忌的支持当了太子。原来,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弟,他听说在太原发现一块巨石,上面刻着“治万吉”三个字。长孙无忌说石文显示了上天的意志,立李治为太子天下大吉。这当然是一种传说和附会。实际上,长孙无忌看到李治性格软弱,将来可以控制,而太宗也认为,有良佐辅助,太子软弱一些无关大局。就这样,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坚决要求下,太宗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贞观十七年四月十三日,太宗与大臣们议论政事,当说到立太子之事时触痛了太宗,使太宗想起多少年来为立太子,为大唐社稷煞费苦心几乎将性命断送于苦苦培养起来的亲生太子之手,一时激动得难以自制。当太宗为立太子之事痛苦得要用佩刀刺自己的时候,李治就在他的身旁。长孙无忌夺过太宗手中佩刀,递到李治手中。太宗情绪稳定以后,大声地说:“我要立晋王。”长孙无忌乘机回答:“谨奉诏,有不同政见者,臣请斩之。”于是,立李治为太子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死后,李治即皇帝位。他就是历史上的唐高宗(649年—683年在位)。

6.武则天立废四个太子

武则天连施毒计铲除了后宫的两个劲敌:王皇后和肖淑妃。又使出浑身解数俘获住高宗李治的心。不久,高宗李治就不顾重臣反对册封武则天为皇后。在册封皇后的大典上,武则天望着肃义门楼之下跪倒的一大片文武官员,一种摄取权力的欲望在她心中慢慢升腾起来。

而现在最后悔莫及的当属已被废为庶人的王皇后。她当初召武则天进宫是为了对付肖淑妃,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机打败了狼,却引进来一只虎,落了个和肖淑妃一样的下场。此时她与肖淑妃一起关在冷宫里。她深知自己的命运仍掌握在武则天手中,但也无可奈何,只得认命。以前她与肖淑妃是敌人,而肖淑妃见她如此,也不再记恨她。两人便这样在一起艰难度日,互相之间还稍有慰藉,只是绝口不提当初之事,以免揭痛疮疤。

高宗李治是个软弱的人,很快便被武则天玩弄于股掌之中,武则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李治拿她毫无办法。一天,武则天到她母亲荣国夫人府里去。李治闲来无事,忽然记起了肖淑妃和王皇后,便信步来到冷宫。他从宫门的小洞向里瞅,早面黑乎乎的,看不清楚。只隐隐约约能看见两个模糊的人影。便试探着问道:“里面可是王皇后和肖淑妃吗?”

王皇后一听便知是高宗李治,刚又上前却又退了回来,甚至将脸背过去。因为她知道自己此时一定又丑又脏,不愿让皇上看见。可肖淑妃却知道活命的机会来了,忙扑过去,对李治喊道:“皇上,臣妾是冤枉的,臣妾在皇上身边颇受宠爱,臣妾非常知足,怎可起害人之心。望皇上再详加明察。皇上,放臣妾出去吧!……”

李治当初将肖淑妃打入冷宫也是一时愤怒,过后想想,也有些不忍。今天又见肖淑妃蓬头垢面,脸颊消瘦,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和高雅气质,心中更加不是滋味。李治也是一个很有感情的人,又想起以前与肖淑妃的恩爱日子,加之肖淑妃在他面前指天发誓,声泪俱下的哭诉,心中早有些后悔。也流着眼泪说道:“爱妃,不必说了。朕知道你的心意,你且在这里再忍受些日子,朕一定想法救你出去。”

肖淑妃一听这话,心里凉了半截。女人的感觉是最灵敏的。肖淑妃已明显地感觉到:“此时的李治已被武则天完全控制在手中。自己想要出去,恐怕要比登天还难。”但她不愿放弃这惟一的一次机会与最后一丝希望。她一再向李治表白自己的情意,表示只要皇上能救她出去,她愿来生做牛做马报答皇上。直到李治离去,她还对着李治的背影嘶喊:“皇上,一定要救臣妾呀……”

李治听着肖淑妃凄厉的呼声,真有些肝肠寸断,后悔自己当初所为。心道:本来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竟被折磨至此,我不能让她二人再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地方呆下去了,一定设法将二人救出来……但是,高宗李治想得太简单了,没等他动手救人,已经有人先他一步开始行动了。

此人就是武则天。原来,武则天刚从荣国夫人府回来,便有安插在宫中的耳目前来向她禀告了高宗李治去冷宫看望肖淑妃、王皇后二人之事。武则天一听,心里就是一惊。心中想道:王皇后倒也没什么,只是那肖淑妃为人颇有心计,我不能不防备她。思来想去,便想出一条毒计。

这一天,武则天打扮的分外妖艳,来到高宗李治的寝宫。李治一见,心中高兴,忙命人置办酒宴,与则天对座而饮。酒至半酣,武则天忽然盈身下拜,对高宗道:“皇上,如今我大唐王朝,国泰民安,臣妾觉得理应大赦天下。就算是王皇后与肖淑妃以前对臣妾有过不是,但为国家社稷着想,臣妾恳请皇上还是赦免了二人吧!”说罢,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高宗李治。

李治此时已有些微醉,闻听此言,正中下怀,也不想武则天为何忽出此言,高兴得手舞足蹈,拉着武则天的手道:“哎呀,朕也早有此意,只是惟恐爱妃心中不高兴,所以一时也未向你提及。既然爱妃今有此意,那朕立刻降诏将她二人放出来。”

武则天其实只是在试探高宗李治,不想他竟如此高兴,心中气恨。但她表面丝毫不露声色,站起身,挽着高宗坐下,娇笑道:“皇上,就算要赦免二人,也不在这一时。况且也不能违背了国家律制呀!如果皇上信得过臣妾,就将此事交与臣妾去办吧!只是还请皇上先拟一纸诏书。”

高宗李治一听非常高兴。又让武则天连灌几杯,早就醉了,被武则天连哄带骗就写下了诏书,但酒醉之中却毫不知道自己写下了什么。武则天得到诏书,嘴上浮出一丝冷笑。命宫女服侍早已烂醉如泥的高宗睡下,自己匆匆出门而去。

不一会儿,在大内皇宫传出一个女人凄厉的惨叫声。她已被两个宫监打得昏死过去几次,但每次醒来,她都破口大骂:“武则天,你这个狐狸精、妖精,下辈子你就是一个老鼠,我也要托生成猫,咬死你——”此人就是肖淑妃。

原来,武则天出了太极宫,便命两个宫监提着已准备好的食盒直奔囚禁肖淑妃、王皇后的冷宫而去。来到狭窄阴暗的冷宫内,她冷冰冰地对肖、王二人道:“二位真是受苦了。我今日特向皇上讨了御旨,赐二位饮鸩而死。皇上还赏了御宴,请二位先将就着在此用过,快点上路吧!”说完命宫监将食盒打开,拿出酒和饭菜。

二人一听大惊,想起前几天皇上还来此说要放二人出去,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变了卦,要赐死二人呢?在昏暗的灯光下,王皇后茫然地睁着一双无神的双眼,她觉得自己的末日已经来临了。而肖淑妃则用一种恶毒的眼神盯着武则天,武则天见状冷冷一笑道:“怎么,你们还不相信吗?如若不信可以看看皇上亲拟的诏书!”说罢,将从高宗处骗来的诏书扔到她二人脚下。

王皇后颤抖着手从地上捡起诏书一看,忽然纵声大笑。笑过之后喃喃道:“想不到我身为皇后,今天落到这般下场。也许,也许这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