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23:47:18

点击下载

作者:肖永春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幸福心理学

幸福心理学试读:

前言

幸福是什么?

尼采说:幸福就是随着权力的增加,阻力被克服了的那种感觉;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说:幸福是有健康的身体和易忘的记忆;卢梭认为:幸福是银行有丰厚存款,家中有美食佳肴,加上良好的胃口;哲学家罗素认为幸福存在于心灵的宁静与淡泊;萧伯纳与雨果则认为幸福来自于与他人真正的分享;亚里士多德与奥古斯丁认为幸福是一种美德的体现。

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我的手里,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小学老师觉得:“幸福就是我的学生都能成才,我的儿子将来有所作为。”工人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加班的时间少一点,能和妻子、女儿散散步、逛逛公园。”起早摸黑的农民说:“我的牛越长越壮,奶卖得越来越多,就能给儿子娶媳妇了,这就是我一辈子的幸福。” 一名井下工作的矿工说:“幸福就是马上要出井的时候。”不同个体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

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和思索,古已有之,但抱怨不幸福者众。钱勒在其自传中说过:“当你自问自己是否幸福时,幸福就离开了你。”作家埃里克·贺佛(Eric Hoffer)也说过:“思索什么是幸福正是许多人不幸的最主要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需要客观基础,但是客观基础不是幸福本身。幸福感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社会构造。美国著名的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莱恩认为:“当人们连衣食住行这样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会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收入每提高一点,就会使人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的效应就开始呈递减态势,并且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这就是所谓的‘快乐鸿沟’现象。”当前我国国民也在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的提升,小康社会建设要显著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应在精神文化方面投入更多,因为客观物质条件对民众幸福感提升的贡献将越来越小,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将日益突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在复旦大学推出了《幸福心理学》课程,几年来课程颇受学生欢迎,选课踊跃,我们因此而颇受鼓舞,就幸福这个话题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因而有此书的诞生。

本书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从幸福是什么、实现幸福、拥抱幸福三个角度就影响幸福感的各个因素如人格、心态、情商、逆商、爱情、目标和时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上的阐述,并详细介绍了许多提高幸福感的实用策略。本书的特点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可作为高等学校普通教育教材,也可以供广大青少年朋友和社会人士阅读。

本书由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师肖永春副教授担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明波和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曹高举担任副主编,由具有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经验的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老师编撰而成,各章撰稿人为:曹高举(第一章、第七章),朱臻雯(第二章),肖永春(第三章、第十三章),刘明波(第四章),丁志强(第五章、第六章),范洁琼、马敏芝(第八章),李淑臻(第九章、第十章),余蓉蓉(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因而本书也是多年从事心理学教学和实践的同志们的集体智慧结晶。但因编者学识限制,本书恐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此书得以面世,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孙晶同志和责任编辑马晓俊同志的关心支持。同时,本书在构思和编写中参考了国内外同行的大量有关资料,也一并致谢。编者2008年春于复旦园

第一篇 幸福是什么

第一章 探讨幸福

人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什么?有充裕的物质?有很多的金钱?有美满的爱情?有高尚的思想?

那么多的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的标准自然各不相同。事业、爱情、财富、时间、快乐、友谊、健康、理想……这都是人们所谓的幸福。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诠释不同。

第一节 幸福概述

幸福概念的涵盖面极广,其研究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众多学科。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先哲们就在探求什么是幸福、人类幸福的途径有哪些等问题。千百年来,无数东西方哲人都涉猎过这个问题,但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一直没有定论。

时至今日,幸福仍然是一个“每人都知道其含义,但无人能精确定义”的概念。芸芸众生,谁能真正的为幸福定义。似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理解,每个人都按照各自的方式去追求幸福。生活拮据时觉得丰衣足食是幸福;病魔缠身时觉得无病无灾是幸福;然而,当你身强体壮地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的时候,你仍然觉得幸福不够……

幸福在英语中有Happiness、Well-being、Eudemonia、Psychological well-being、Subjective well-being等各种各样的称谓,有的学者认为可以通用,通常译为“幸福感”或“主观幸福感”。由于这些术语的高度日常生活化,人们的理解有些混乱。现将幸福分类如下。

(1)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基于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而不是基于行动者的主观判断。如亚里士多德将“价值”看作判断标准,塔塔科维兹则将“成功”作为标准,古代许多哲学家因此而强调物质生活的享受。

(2)以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就是愉快的情绪体验,可通过比较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何者占优势来判断。

(3)个体自我评价的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这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

综合目前理论界有关幸福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幸福的定义归结为两种基本的类型:快乐论与实现论。1.快乐论

快乐论(hedonic)以“快乐就是幸福”为其核心命题,认为幸福就是快乐的主观心理体验。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不管是现在的幸福,还是将来的幸福,不管是物质的享受,还是精神的快乐。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是人类的本性。不论我们对快乐如何理解,我们所追求的都是我们认为快乐的东西,而不是与之相反。

快乐的情绪,可以派生出很多情绪的复合形式。对于这些不同的复杂的快乐情绪,可以归纳为快乐的情绪状态和快乐的情感。

快乐的情绪状态可以根据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分为快乐的激情与快乐的心境。快乐的激情是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具有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快乐的激情往往是由于某些对个人和社会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而产生的。如,“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人生四大喜事。又如高考考上复旦大学,体育彩票中奖500万元,与苦恋多年的恋人确立了婚姻关系,运动员夺得了世界冠军等。快乐的激情具有明显的表情与外部动作,如热泪盈眶、狂笑欢歌、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等。人们往往被强烈的快乐激情所支配和控制,其注意力和认识活动范围缩小,集中于快乐事件中,结果对周围的人和物会视而不见。如脚下不小心被绊了一跤,摔掉了几颗牙齿,就是乐极生悲的表现。快乐激情的后延效应,就产生了快乐的心境。快乐的心境是一种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快乐的心境不仅与某些有重要意义的时间后延效应有关,而且与个人的身体状态、周围环境有关。如睡了一夜好觉,心情舒畅、精力充沛;阴雨连绵,突然放晴,阳光沐浴下比较爽。虽然强度较弱,但是心境持续时间长,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个月,甚至半年。如新婚后的喜悦心境可以持续几个月。

快乐的情感是个体在各种社会关系与社会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性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了个体对社会环境与社会过程中的人或事物的积极的与肯定的感情关系。快乐的情感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有快乐的理智感、快乐的道德感与快乐的美感。

基于此,心理学发展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研究范式,以迪纳(Diener)等为代表。主观幸福感主要研究人们如何评价他们的生活状况,它有三个组成部分:生活满意、令人愉快的感情和低水平不愉快的情感。这个领域研究不仅涉及临床病理状态,而且也涉及人们长期幸福感水平差异。生活评价可以是以认知的形式,例如人们对整体生活或具体生活层面的有意识评价和判断,但也可能以感情的形式,在体验生活中不愉快或者愉快的情绪。因此,幸福感就是人们生活满意和高频率愉快,低频率的不愉快。或者说,不幸福就是人们对其生活不满意,体验很少的愉快以及大量的不愉快。

主观幸福感SWB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主观性。它依赖于评价者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的标准。第二,整体性。它是一种综合评价,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对生活的满意感这三个维度。第三,相对稳定性。尽管每次测量都会受到当时情绪和情境的影响,但从长期看,SWB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

测量主观幸福感SWB的方法很多。Gurin、Veroff等采用询问被试是否感到快乐;Cantril采用“自我安置等级”法,让被试自己确定最好的和最坏的生活标准,然后评定自己目前生活状况所处的位置;Bradburn设计了“情感平衡量表”;Kamman和Flat分别设计出测量情感频率和情感强度的问卷;Diener等编制了“生活满意感问卷”。这些测量方法的出现不仅表明SWB的研究已从单一的情感维度发展到进行整体的认知评价,同时也勾画出SWB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及实质。

SWB的三个主要层面还可以细分。整体满意感能被区分为各种领域的满意,如爱情、婚姻、友谊、工作等,并且这些领域还可以被细分,愉快情绪能被分为诸如高兴、爱和骄傲等特定的感情。而不愉快情绪能被分成类似耻辱、内疚、悲哀、气愤和焦虑等。

遗憾的是人类只有痛苦感受系统,而没有幸福、快乐感受系统,人之所以不幸,还在于知道自己的不幸,这是人类真正的悲哀。2.实现论

实现论(eudaimonic)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而是人的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与显现。幸福是客观的,不以自己主观意志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是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基于此,心理学发展出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 well-being的概念,简称PWB研究途径。

心理幸福感(PWB)以莱能(Ryan)和得西(Deci)为代表。来福和凯斯(Ryff & Keyes,1995)把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区分,并证明了心理幸福感的六个不同的维度,即自主、个人成长、自我接受、生活目的、控制和良好友谊。他们从理论和操作两个方面定义PWB,认为PWB能促进感情和生理健康。虽然经验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生活空间其“幸福生活”的标准与性质有差异,来福更强调对生活目的的追求以及与他人有好关系的普遍意义。来福和辛格注意到对生活目的的追求以及与他人有好关系是人的健康中最重要的特征。3.综合定义

综合两派的观点,笔者认为: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来把握。幸福感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把握。

第一,满意感。情绪的产生有赖于需要满足与否,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满意、愉快、快乐与幸福不同程度的情绪体验,当需求受到阻碍,人们往往会产生不满、愤恨、气愤等不同程度的情绪体验,当人们需要的、珍视的东西失去时,就会产生痛苦、悲哀、压抑、苦恼等不同程度的情绪体验,当人们受到威胁、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恐惧、害怕、担心、忧虑等不同程度的情绪体验。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物性的需要与精神性的需要。生物性的需要包括对食物、水、空气、排泄、睡眠、性等的需要。精神性的需要包括人对安全的需要,对友谊、爱与归属等的社会性需要,对自尊、自我认同的需要以及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任何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满意、快乐与幸福。需要满足的层次论就是人生幸福的层次论,它揭示了人对幸福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我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班里开始有同学使用钢笔,那个能吸水,能写出蓝色或黑色的字。可是这种未被普及的东西,我是断不敢向父母提出要求的。直到有一天在县城工作的父亲把一支粉色钢笔给我的时候,那一刻的欢喜雀跃,那一幕把玩粉色精灵的场景终不能忘怀。诸如这样的第一次还有春节的一件新衣、期末考试后的一张奖状……总之,儿时的记忆中充满了幸福。跨越时空的变迁,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今天的孩子可以享用高档的文具,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可以一周去一次肯德基。但是大多数孩子会因为一款高档玩具没有得到或是生日礼物不够华丽而觉得自己不够幸福。原因是他们很少有满足感。

第二,快乐感。快乐感来源于积极乐观的情绪。许多事情都能带给人快乐,一句心理学上的谚语这样说:如果你想快乐一个小时,打个盹;如果你想快乐一天,去钓鱼;如果你想快乐一个月,去结婚;如果你想快乐一生,帮助别人。

第三,价值感。幸福感的较高表现是价值感,它是在满意感与快乐感同时具备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发展的因素,比如目标价值、成长进步等,从而使个人潜能得到发挥。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与西方的享乐主义不同,享乐主义只追求享乐的过程,缺少更有价值的目标。

需要层次理论表明,当一个人达到需要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时,其自我的潜能充分的发挥,由此产生的幸福感就是人精神上最大的幸福感,这种幸福被马斯洛称为“高峰体验”。由于人的潜能发挥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人对幸福的追求也是没有终点的。

第二节 关于幸福的理论

一、认知决定论

幸福的产生需要认知过程的参与,因为需要是否满足必须由个体的认知来评判,幸福需要个人感知和体验。换句话说,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客观的外界因素往往是通过个体的主观加工而起作用的。因此,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的幸福和痛苦是由其特质或者认知方式决定的。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5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才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人什么也没做。日子真快,转眼10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成了经理。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5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在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就是这个意思吗?”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5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很多事,真的是一念之间,所以在决定什么事时,要多想想。

我想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正在恋爱时,所看到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到处都是光亮、光明的,人生充满希望,你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可爱,身边人所做的许多原来你不能接受的事情,你也都能一笑置之。可是当你生命里遇到挫败时,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物却变得如此无法忍受!其实世界可能仍是相同的,只是因为你内在的感觉不同,所看到的将是不同的世界。“我是一切的根源”,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而那一切的根源就是你自己,当然,你的幸福与痛苦也是如此。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有一个女人怀疑先生有外遇,于是每天都在先生的衣服里找证据,有时候找到一根长头发,就开始哭,认为先生已有了外遇;有时候找到一根短头发,也开始哭,她认为是其他女人的头发。有一天,她找遍了先生每一件衣服,一根头发也没找到,这时候,她又放声大哭,丈夫问她:“你到底怎么了,连一根头发都没有,你也在哭。”太太抽搐着回答:“我没想到你连秃头的女人都会喜欢。”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它却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当你的内在执著于某一件事情时,你会拼命去钻那个牛角尖,你会搜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信息,然后从这些信息中挑出某些东西来证明自己内在的那个根源,那个想法是正确的。其实幸福与不幸福也是由自己决定的。

该理论认为影响幸福的认知因素主要有幸福的感知、自我评价、社会比较等。

第一,幸福的感知。幸福的感知属于心理学感知的范畴,因而受到感知规律的制约。幸福感的产生首先需要个体感知到来自环境或自己身体状况的刺激,并了解环境与身体状况对个人有什么益处或者坏处。感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感知对象是否有积极意义,是否值得快乐。例如,当你穿上新衣服很快乐,因为你感知自己身上的衣服很漂亮;美餐后快乐是因为不仅仅填饱了肚子,满足了饮食的需要,而且感觉饭菜很可口。

个体对周围环境和个人身体状况的积极意义或者消极意义的解释,就是幸福的感知能力,是后天经验积累起来的。个体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其选择识别快乐事物的能力也越强。

个人素质的差异、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会使个体在幸福的感知上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外倾的人容易感知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而内向的人对此则有天然的畏惧心理,对书籍和个人内部世界则很感兴趣。由于兴趣的不同,同样是看书,有人喜欢通俗性的读物,而有的喜欢专业书籍。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有的人闻到臭豆腐气味就很欣喜,而有的人则感到很难受。

第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个人对自身状况的认识和判断,个人可以将自身状况判断为好或者坏、满意或者不满意、幸福或者不幸福。自我评价包括身体自我评价、社会自我评价和心理自我评价。身体自我评价就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属性的评价,包括个人自己身体、外貌、体能方面的评价,如身体强壮、五官端正、英俊潇洒等等;社会自我评价指对自己在各种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作用及其社会关系的和谐程度的评价;心理自我评价指对自己聪明才智、兴趣态度、性格特点、情绪状态等方面的评价。

上述三方面的评价只要是积极的肯定,就会导致个体产生满意愉快的情绪体验,反之,消极否定的自我评价会导致不满意的、痛苦的情绪体验。自我评价的满意还是不满意取决于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以及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

第三,社会比较。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情绪认知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是指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说由于所持的信念不同,同样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两个人身上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反应。传说有一位绰号叫“哭婆”的老奶奶,成年累月地哭,雨天哭,晴天也哭。有人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老哭呢?”哭婆回答说:“因为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卖鞋的,小女儿嫁给卖伞的。天晴时,我就想到小女儿的雨伞一定卖不出去;下雨天,我就想到卖鞋的大女儿家,一定不会有顾客上门啊!”问者劝她说:“你应晴天时想到大女儿的店生意兴隆,雨天时想到小女儿的伞一定卖得好啊!对吗?”从此,哭婆再也不哭了,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总是笑嘻嘻的。“哭婆”变“笑婆”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不开心和痛苦不是外在环境造成的,而是人的观念造成的。如果我们想的都是快乐的念头,我们就能快乐;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想到一些可怕的情况,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想的是不好的念头,我们恐怕就不会安心了;如果我们想的净是失败,我们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怜里,大家都会有意躲开我们。

曾经统治罗马帝国的伟大哲学家巴尔卡斯·阿理流士认为,“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叔本华说过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到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因此,不是发生的事情伤害了我们,而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反应,视觉、想法和行为伤害了我们。不是事情本身影响我们的幸福感,而是我们的认知方式使我们倾向于痛苦。二、判断理论

判断理论认为,幸福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幸福感取决于现实条件与某种标准的比较。它强调幸福是比较的结果,即幸福是相对的,取决于判断的标准。现实条件高于标准时,主观幸福感就高,反之,现实条件低于标准,主观幸福感降低。

有一则笑话讲两个乞丐在街头聊天,说起物价又贵了不少、房租上涨、下岗失业,一个乞丐不禁面有喜色:“还好,还好,与我们无关。”另一个马上制止他:“轻点!轻点!别让人听见,省得人家眼红!”可见,乞丐都能从对比中获得“相对幸福”。美国宾夕法尼亚社会学教授格伦·菲尔鲍等人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幸福感是在与比自己差的人的比较中产生的。

心理学家让受试者造句,规定以“我希望”开头,例如“我希望我像比尔·盖茨那样富有”、“我希望我是贝克汉姆的情人”、“我希望我中百万头奖”。然后,心理学家要求受试者再造三个句子,以“还好我不是”开头,例如说“还好我不是绝症患者”、“还好我不是乞丐”、“还好我老公没有暴力倾向”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同样一批人,在完成“我希望”的造句后,心情都会变得比较差,而完成“还好我不是”造句时,心情都比较好。

有意无意地与别人进行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状态。1970年,美国学者斯坦利·默斯(Stanley Morse)和克耐思·格雷(Kenneth Gergen)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被试的男大学生分为两组,都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自尊评价”的表格,然后申请一个较优越的兼职工作。第一组所遇到都是一位“脏先生”(Mr. Dirty),他不修边幅,衣着不整,裤子皱巴巴,运动衫充满了汗酸味道,并且只穿了一只袜子。此外,“脏先生”看起来非常不守纪律,显得没有礼貌,在填写表格的时候频繁地扫视全屋的人,并且不断地麻烦、打扰别人。

相反,第二组被试则随机遇到一位“净先生”(Mr. Clean),他衣着讲究,修饰得体,浑身上下都是名牌,还夹着一个精致的公文包,脸上充满了自信。两组大学生的自尊问卷统计结果,发现遭遇“脏先生”的第一组学生的自尊心提高,而遭遇“净先生”的第二组学生的自尊心下降。

实验中,第一组所遭遇的情形叫做“向下比较”,第二组所遭遇的叫做“向上比较”。“向下比较”容易产生心理优越感,自信心提高,自尊心上升;而遭遇“向上比较”的则容易产生自卑感,自信心下降,自尊心受挫。

判断理论依据判断标准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理论,如社会比较理论、适应理论和自我理论等。

第一,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是将其他个体作为标准,作横向比较,自己优于别人,就感到幸福。许多研究发现,与更幸福的人比较会降低主观幸福感,与更不幸的人比较会提高主观幸福感。社会比较对许多领域内的满意感判断都具有较强的预测力。

社会比较过程包括获得社会信息、思考比较社会信息、对社会比较作出反应,以及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人格为社会比较涂上“个性色彩”。影响比较的方式,例如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感到不幸的人既作向下也作向上比较;乐观者倾向于注意比自己差的人的数目,而悲观抑郁者却相反。社会比较差距的感知来自内部即人格的影响,而非比较项目的实际情况。

其实,准确地说,攀比是一种与自己相同水平的人所做的“向上比较”,而不是同任何比自己高的人进行比较。一般来说,人们倾向于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这里的相同水平包括:相同年龄、相同环境、相同背景、相同职业、相同群体等等。

人在进行向上比较时,容易产生低自尊;而低自尊则容易导致郁闷、压抑和挫折感的产生,最终导致消极的生活态度,严重的还会产生侵犯他人等反社会行为。

第二,适应理论。适应理论作纵向比较,它以过去的生活为标准,如认为现在的生活比过去的好,就会感到幸福。一般来说,第一次出现的事件,由于其性质的好坏,使人产生幸福感或不快感。但当事情重复出现时,它就会逐渐失去激发情感的能力。因为人们可以适应好的环境,不再感到幸福,也可以适应坏的环境,不再感到不幸。这时,只有事件的改变才可再次引发情感。

如果你最近在上海市中心买了一套别墅,你觉得很开心。但实际上你觉得开心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因为你们在这样的房子里住给你带来的,更多的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从时间性比较来说,如果你以前住在阁楼里,那么现在你住别墅会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你以前住的是花园洋房,那么你不会感到特别开心。这就是时间比较的结果。

Helson认为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减少减弱,重新建构有关刺激的认知以及刺激对生活影响的认识就是适应。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良性与恶性事件,不至于总是狂喜或绝望,情绪系统对新事件反应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反应。这个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生活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小。人们可以适应好的环境而感到不幸福, 也可以适应坏的环境而感到幸福。这时, 只有事件的改变才可能再次引发情感的变化。

第三,自我理论。自我理论是依赖于自我概念这一标准。Higgins认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会导致沮丧、抑郁,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SWB)。自我和谐的人主观幸福感较高。

攀比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比较会有满足感,能让你快乐;但一山还比一山高;另一方面就一定会给你带来痛苦。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写着满足,另一面写着不满足。

用比较心态生活,总想出人头地,超过别人,希望从他人羡慕的眼光中去感受幸福。社会总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生活在比较中的人,为了幸福他是不可能满足的,但是,最后,很可能离幸福越来越远。三、态度协调论

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是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态度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

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在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构成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按照对一致性理解的不同,可分为几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模式:F·海德的P-O-X模型、T·M·纽科姆的A-B-X模型、奥斯古德与P·H·坦南鲍姆的和谐理论、L·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等。

态度协调论认为,当一个人的三个成分认知、情感、行为都协调时,就具有幸福感,相反,如果三个成分不协调,就会痛苦。

例如,认知上认为大学生活应该好好享受,情感上喜欢享受,行为上,每天也在享受,整天泡女孩、上网、打游戏的人,比较幸福;认知上认为大学生活应该好好学习,情感上喜欢享受,每天行为上一边在享受,一边又在自责的人,比较痛苦。

如果个体的认知不协调,通常会采取某一种方法来协调一致。第一,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比如,“知道吸烟有危害”而“每天还在吸烟”的人,把烟戒掉。这样,两个认知元素便协调起来。第二,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如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而期终考试时“两门功课不及格”的人,改变对自己原先的评价,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这样认知达到协调。第三,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四、体内生化论

体内生化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的任何生理现象都由体内的生物物质和化学变化所决定。幸福和快乐也不例外,也有其物质基础。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产生的多巴胺类物质能引起快乐的感觉,让人精神亢奋,血压升高等反应,因此多巴胺类物质被称为人体鸦片。此外脑内腓、5-羟色胺等也可以产生快乐感、幸福感。

美国埃默里大学精神及行为科学的专家格里高利·伯恩斯在他的新作《人生的真谛即是满足》中,全面考察了人的大脑结构和所获经验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他对从事各种活动的人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字谜爱好者、马拉松运动员和有受虐倾向的人。

结果发现,人类对某种行为的痴迷,是人们追求享乐的结果,而这种享乐是由人脑的结构决定的。

伯恩斯等行为研究专家试图弄清楚,人脑在体验快乐、满足时,究竟是如何运作的?研究发现,要想获得满足感需要两个精神要素:创意和挑战,同时也需要物质支持——多巴胺和皮质醇。这两种物质使大脑的纹状体产生变化,从而产生满足感。

我们喜欢一件事物,都是因为要得到愉悦和满足,这是人的天性。就像食物和爱对于人的诱惑,自人类产生就没有停止过,让我们快乐的多巴胺就像一个个忙碌的小天使,不知不觉让人类生存、繁衍、进化,也让我们在欲望与克制的挣扎中选择美好健康的生活方式。美人、佳境、食物、香粉、音乐,种种美好的事物带给五官的美好感受都会让小天使们行动起来,让我们快乐,于是我们不停地追求着更多更好的快乐,重复着这些快乐。

爱情是最让人容易有幸福感的事。当有一个人让你“感觉对路”,并一下子“触电”,那他一定是让你释放了强烈的多巴胺。人类学家费希尔长期致力于研究情欲、浪漫等情绪如何发生的生化路径,她时常用脑成像仪去“看”爱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曾招募了一些正处于热恋期的志愿者,费希尔惊奇地发现,当他们看到自己恋人的照片时,大脑中与奖赏和愉快相关的部位闪闪发亮,而这个部位正是多巴胺密集的地方。多巴胺会产生强烈的能量,让人兴奋、精力旺盛,这就是为什么你处于热恋期的时候,可以因为思念一个人辗转反复,彻夜不眠,甚至可以不顾一切、乐意冒险。

费希尔说,你可以寻找有效的方式,帮助产生催产素,来帮助自己的恋情维持下去。

要获得幸福感可以采用运动、穴位刺激、按摩、服药(百忧解等抗抑郁药,如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氯丙咪嗪和马普替林等)、接吻等促使体内多巴胺的分泌,从而获得幸福的感觉。

情绪加油站保持笑容:笑能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每笑一次,脑部会放松一下。多看轻松的节目,让自己开心一些。写日记:这是舒缓情绪的好方法,不想写,可用录音方式。多说好话:脑袋需要正面的能量,应多说正面的话。按己需要:想想自己在什么时候最快乐,这是来自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定时打扮:尽可能突出自己最美最好的一面。这不是故意扮靓,而是珍惜自己的表现。懂得爱惜自己的人,人生观通常较为积极。奖励自己:在适当的时候,买一份礼物给自己,让心情轻松愉快。视觉训练:学习绘画等,能增加视觉的立体感和色彩感;多欣赏美丽的艺术品,刺激视觉观感。五、目标理论

目标理论认为,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如Freud认为最大的幸福感来自本能,尤其是性本能的满足,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放弃本能的快乐而去追求文明的目标,因而导致主观幸福感(SWB)的下降。

人本主义者则注重人的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个体在特定水平上的需要满足之后,这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就会提高,进而追求高层次的幸福。与Freud不同,他将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实现看作是人类最高的幸福感。

弗洛伊德也提到通向心理健康的两条途径为爱与工作,实质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爱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两人的共通之处。Chekola、Palys和Little等也都提出过各自的目标理论。

目标是个体行为的内在目标状态,价值取向是生活的取向原则,可以看成是高层次的目标。目标是情感系统重要的参照标准,检验它可以很好地了解人的行为、目标种类、结构、向目标接近的过程和目标达成,影响个人对自身的评价。生活中,目标使人感到生活有意义,并产生自我效能感。

同时,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帮助人们有效地应对各种日常生活问题,使人在社会和困境中保持良好状态。目标通过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来影响幸福感。成功的体验会使人们更加自信,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幸福感。

Emmons发现,当实现其特定的目标时,人们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Oishi,Diener、Suh和Lucas认为目标是幸福感的调控装置,人们的幸福感取决于人们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目标理论关心的是幸福感的个体差异与发展性变化。比如说,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于学习上的人,在考试成绩优秀时感到非常幸福;喜欢安逸生活的人,则认为家庭和睦是最大的幸福。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目标的实现会导致幸福感的长期变化,还是仅仅导致短时的情绪体验?这是目标理论无法解释的。

一般认为,正性情感与目标的出现和维持有关,也与靠近目标及实现目标有关;而缺少目标、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指向目标的活动受干扰则会产生负性情感。目标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成功的体验会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内在价值目标与外在价值目标,前者是指与自我接受、诚实、善良等有关的目标;而后者则是指美貌、名誉、金钱等外部目标,前者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比后者更大、更持久。

所以说,当一个人能以内在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可行程度时,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即目标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才能提高主观幸福感,与个人需要不一致的目标,即使达成也不能增加主观幸福感。六、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认为,幸福感是活动的副产品,是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时的感受,幸福感来自于活动过程本身,而非活动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持此观点的人之一,他认为快乐来源于有价值的活动。对这一观点表达得更为充分的是“流溢论”,或者称心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中,且活动难度与其能力相匹配时,会经历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流”的感觉,称为“心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行动和意识交融在一起,整个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固定刺激上,无视时间的流逝,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当人们投入到一项活动中,太容易的活动会使人厌烦,太难的活动又会使人感到焦虑。沃特曼在此基础上将幸福分为两种:一种是个性展现的幸福,另一种是尽情享乐的幸福。这一理论强调活动是幸福的媒介,要研究幸福必须从研究活动入手。它把人的现实活动和心理感受结合起来看待幸福问题,既强调了活动的特性,也强调了人格特质在幸福体验中的重要性。

但是活动理论的解释不精确。但活动这一概念过于广泛和模糊,人们的活动包括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人们甚至可以把社会交往、锻炼、习惯等都看作活动,而且,活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还依赖于反应者的人格特点,所以使得有些活动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人的主观幸福感。七、社会标签论

社会标签论的核心观点是,社会会告诉个体,你应该幸福或者你应该痛苦,个体就会贴上快乐和痛苦的标签。八、状态理论

状态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取决于他日常生活中幸福事件的多寡。在判断人们的幸福感时,只需对快乐的生活事件做出简单的心理运算即可,即幸福等于各个幸福事件的简单相加。Forayce也发现,若用意识努力来减少暂时的消极情绪,确实可以增加幸福感,缺乏愉快的事件确实会导致抑郁。

幸福是无数“小乐”的日积月累。有一个心理实验,请受试者关注自己的心情6周,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电子测定器,记录他们当时的感觉以及快乐的程度。测试结果多少有点令人感到意外:一个人的幸福感竟然来自多次的“感觉良好”,而不是仅仅一次短暂的“大乐”。一些很简单的“小乐”,诸如和孩子出去放风筝、和朋友去野外踏青或享受一次自己制作的美味等等——这些并不起眼的“小乐”加起来却远远胜过短暂的“大乐”。

但是,状态理论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即该理论体现了明显的元素主义观念。

第三节 幸福的公式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因此,不同的专家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开列出了各自的幸福公式。一、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

效用是人们消费某种物品或享受某种服务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也就是说,欲望是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的统一,两者缺一都不能称为欲望。欲望的特点是其无限性,一种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其他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而幸福是人们付出劳动的目的,也是人们消费与享受的结果。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它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则幸福感越差。

第一,幸福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每个个体的家庭背景、生长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个人欲望大小不一,不同的人在消费同一种物品或享受完全相同的服务时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即效用也是完全不相同的,所以,效用和欲望都是人们的主观感觉。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例如,同样一元钱对乞丐来说很重要,而对富翁来说,则幸福感就差得多。当人生病住医院时,觉得健康就是幸福;当人孤独时,觉得有家就是幸福;当人饥饿时,觉得有片面包就是幸福;当人手头拮据时,觉得有点钱就是幸福。然而,无病之人不知生病的痛苦,有家之人不知孤独为何物,有钱之人不知无钱的苦恼,饱汉也从不期盼面包。

据说,朱元璋当年落魄的时候,乞来一碗豆腐汤,上面漂着几片菜叶,他喝下去后,感觉味道好极了。朱元璋问:“这是什么汤?”对方说:“这是‘翡翠白玉汤’。”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好东西吃腻了,忽然想起了当年令他难忘的“翡翠白玉汤”,可御厨尽管很卖力做出了汤,但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品不到当年的“感觉好极了”的滋味。朱元璋落魄时的饥渴不存在,而那喝汤的感受也不复存在了。

第二,欲望相对固定时,效用值与幸福值成正比。即效用值越大,幸福值越大,反之亦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效用值,而不是效用数量的绝对增加。相反,当效用值相对固定时,作为分母的欲望与幸福值成反比,即欲望越大,幸福值越小,反之亦然。

第三,如果没有了欲望或效用,也就没有幸福可谈。孩子对苹果的欲望在吃的时候得到满足,有幸福感,这就叫爱吃。如果你能控制他吃,保持他的欲望,一天让他吃一个,他很高兴;三天让他吃一个,等于是奖励;如果五天吃一个,他会像过节。而母亲因为孩子爱吃,买来一筐让他吃,随着吃的苹果数量增加,边际效用的不断降低,到边际效用为零时,孩子不再爱吃苹果了,结果是家长花钱毁掉了孩子的欲望,毁掉了孩子的一种幸福。这与在旧社会糕点铺的老板为防止店员偷吃,一次让他吃个够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禁止他偷吃是不可能的,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毁掉他的欲望。

该公式启发我们:每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环境面前,需要把自己内心的欲望与外界现实调和起来,既然条件与环境是客观的不是要去改变外在局面,而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二、英国心理学家皮特·科恩的幸福公式

英国心理学家皮特·科恩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他们只知道,只要钱多,车好,房大,就是幸福。但是有了钱,有了好车,有了大房子的人,却并不比其他的人幸福。”科学家们破解了人类最大的一个疑团,那就是幸福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皮特·科恩认为真正的幸福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幸福(felicidad)(幸福指数)=P+5×E+3×H,个体得到的分数越高,幸福感就越强。在这里,P代表个性,包括世界观、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耐力。E代表生存,包括健康状况,财政状况和友谊的稳定情况。H就是人的自我评价、对生活抱有的期望值、性情和欲望,包括自尊心、期望、雄心和幽默感。

该公式是心理学家们访问了1000多人之后得出的。该公式是基于一系列简单的问题。每一个回答了这些问题的人都得到评分,100分为满分。幸福方程式首先请你平心静气地开始回答下面的四个问题:①你是否充满活力,以灵活和开放的心态面对变化?②你是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可以快速地从挫折中恢复过来,重新感到自己有力量掌握生活?③生活中基本的需要你是否实现了呢?——例如:健康的身心、不错的财务状况、个人安全感、拥有选择的自由。④是否有亲密的朋友在需要的时候,被你有力的支持呢?无论做什么,你都可以沉浸其中,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你能否达到对自己期望的水平,而且鼓励自己义无反顾地去达到目标呢?

上面第一、第二个问题对应的是P即个性,你的个性对幸福的影响不言而喻;第三个问题对应的是E即生存;第四个问题对应的是H即更高层次的需要。假设每题满分为10分,总分为100分的话,如果你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的感觉分别为7分、7分,那么P=7+7=14,如果第三题的得分为6,第四题的得分为7,那么E=6,H=7。你的幸福指数=14+5×6+3×7=65。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测试一下自己的幸福指数。

该公式说明幸福掌握在我们手中,如果我们想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就应该主动控制我们的心理力量。三、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的幸福公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其英文的表达:H=S+C+V。

看了一部喜剧电影,或者吃了一顿美食,这是暂时的快感,而幸福感是指令你感到持续幸福的、稳定的幸福感觉,它包括你对你的现实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和你对自己的生命质量的评价,是指你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全面肯定。这个总体幸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一个人先天的遗传素质;二是环境事件;三是你能控制的心理力量。

先天遗传影响幸福感。幸福怎样能与先天的东西有联系呢?一对双生子的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心情可能受到父母的遗传影响,如天生具有抑郁倾向,整日闷闷不乐,其实没有什么坏事情来烦他们,可他们就是不快乐,对生活中消极性和阴暗面却十分敏感,易被不好的事情所感染,甚至遇到好事也不能使他们快乐。这就是遗传的因素。

心理学家调查了22个平时具有抑郁心情但曾经中过彩票大奖的人,当中奖事件过去以后,他们很快地回到了从前的抑郁状态,又觉得不幸福了。但令人欣慰的是,如果一个天性乐观的人,暂时性创伤事件对他们的消极影响也是短暂的,不幸事件的几个月后,他们又回到了从前的正常状态。乐天派人的情绪是稳定的。福布斯的前100名富人也就比中等收入者稍微幸福一点,也就再次地证明了,幸福不完全和财富成正比的。贫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和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没关系,所以只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平衡的心态,贫穷也是幸福的。

最幸福的人的标志是他们都十分愿意与人分享生活,他们虽然形形色色,但是他们的社交很广泛,朋友很多,这样的人无疑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的痛苦和欢乐都有人分享,心理负担就不那么重了,自然就快乐了。如果你想幸福不如选择以下的环境:拥有美满的婚姻和丰富你的社交,多交朋友,还有就是有个好的信仰。

该公式说明幸福的秘诀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而不是物质生活。四、《经济》杂志社的一篇文章提出:幸福=供给/需求

这里说的供给,是指一个人在衣、食、住、用、行等物质生活以及在安全、归属、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精神生活方面的各种供给。这里说的需求,则是指对于以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五、幸福=能力/目标

让我们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一下这个公式。

第一种情况,当能力一定时,幸福与目标是成反比的,也就是你要求得越多,定的目标越高,你就会越不幸福,目标相应地定得小一些,能力所及,那么就幸福多一些。比如买房子,如果你只是一般的工薪阶层,不去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和能力,那就会有无穷的苦恼,不幸由之而来。如果你量力而行,那么可能你早就住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或许只是最简单的两室一厅的80平方米,但你目标已经达到,幸福满足就伴随而来。

第二种情况,目标一定时,幸福与能力是成正比的。时常听人羡慕有人海归,有人开店,有人投资,有人炒股发了财,有人开公司买了车,心里酸水直冒,感觉自己的日子怎么这么没劲,这么不幸福呢?其实如果你明白这个幸福与能力成正比的道理,你就大可不必嫉妒人家了。人家自然是有人家的资本与付出。

第三种情况,当幸福一定时,能力必然是与目标成正比的。为什么无论贫贱和高贵都有相同的幸与不幸?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不知足者常悲。这个知足,实际上就是对一个目标的期望。往往是期望值越高,失望就会越大,尤其当你能力不足的时候。幸福与否实际都是你的一种心态。一个蜷在猪窝里与猪争食饱胀着肚皮眯眼晒太阳的乞丐,他的幸福感也许要比那些在空调房里冬暖夏凉数着钞票的大亨来得还要容易些,因为他的目标仅仅是温饱。人们对幸福的看法往往是掺杂了太多金钱地位的比较,反而忽视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幸福是什么?幸福都来自哪里?——朋友的一声问候,亲人的一句叮咛,餐桌上朴实却决不缺少营养成分的家常蔬菜,家里虽不豪华却温馨的布置,衣柜里虽不昂贵却体贴柔软的衣服。六、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的研究

结果显示:有份工作、有个家庭,再加上一位会洗衣服的丈夫,就是英国女性时下幸福感来源的基本要素。七、幸福家庭=经济状况好+个人素质高+身体心态都健康

幸福仍是一种模糊的概念,以上使用主观因素作为衡量幸福的公式仅作为参考。

第四节 幸福的测量

在主观幸福感测量时,主要使用的专业测试量表有以下几种。1. 生活满意感量表

采用美国学者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感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测量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感。

该量表共包括5个项目,分别是:生活接近理想(T1)、生活状况(T2)、生活满意(T3)、得到重要的东西(T4)、肯定人生道路(T5)。量表采用7个等级评分,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该量表再测信度大于0.80,内容效度0.60,效标效度大于0.50。2. 情感量表

采用学者Bradburn(1969)编制的情感量表(Affect Scale:Positive Affect,Negative Affect,Affect Balance),主要用于测量一般人群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情感平衡。该量表共包含10个项目,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项目各半,是一系列描述“最近几周”主观感受的是非题。积极情感项目间的相关系数为0.19—0.75,消极情感项目间的相关系数为0.38—0.72,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项目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10,重测信度为0.76—0.83,与单个总体主观幸福感测题的相关系数为0.45—0.51。3. 幸福感开放性问卷

采用自编的幸福感开放性问卷,该问卷包括3个项目,分别从大学生的幸福原型、对不幸福的归因和对幸福的主观界定三个方面考察大学生的幸福感,试图发现大学生群体幸福感的独特方面。

第二章 幸福的生理基础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对于幸福感来说,也毫无例外。生理基础如何影响人类对幸福的体验;生理基础是否完全决定了幸福感;有没有可能通过调整生理基础来增加幸福的感觉;人类有没有可能突破生理的局限体会恒久的幸福感等,这些问题都将在这一章中进行探讨。

第一节 幸福感与生理基础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慨叹:“快乐和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至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决意追求和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幸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幸福的生理基础在哪里?这些问题是当今人类知识领域中最大的困惑之一。

随着人们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和突破,特别是在微观方面,人们对分子、原子,甚至是更细微的物质粒子也有了明确的认识,幸福感的生理基础之谜也随之慢慢揭开。

接下来,将要介绍一下影响幸福感最为重要的两种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内啡肽。一、多巴胺

多巴胺对我们来说,应该已经不是一个太陌生的词了,在各种医学报道和科普文章都能看到它。多巴胺(dopamine)是一种脑内分泌的化学物质,简称“DA”。它是一种神经传送素,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多巴胺来源于脑干深处的几小簇细胞。这些细胞加在一起也不过有一个沙粒大小。这1亿个左右细胞是多巴胺唯一的生产者,它们构成长长的轴突纤维,几乎与大脑所有部位的几十亿个细胞相连接。

人脑中存在着数千亿个神经细胞,人的七情六欲,都是由这些神经细胞在传递。然而,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存在间隙,就像一座断桥中的一道缝, 脑部信息要跳过这道缝才能传递过去。当信息来临,这些神经细胞顶端上的“突触”(synapse),就会释放出能越过间隙的化学物质,把信息传递开去。这种化学物质名叫“神经递质”,多巴胺就是其中一种递质。

阿尔维德—卡尔森等三位科学家就是研究这种能影响每一个人对事物的欢愉感受的物质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对多巴胺导致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和阐述领域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它与爱情的密切关系。研究者认为爱情的产生,是源于多巴胺的分泌所带来的美妙感觉。

大脑中心——丘脑是人的情爱中心,其间贮藏着丘比特之箭——多种神经递质,也称为恋爱兴奋剂,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当一对男女一见钟情或经过多次了解产生爱慕之情时,丘脑中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就源源不断地分泌,势不可当地汹涌而出。于是,我们就有了爱的感觉。

有一部电影,就以《多巴胺》命名。男主人公瑞德是一个计算机工程师,正参与一项人工智能研究,女主人公萨拉是一位幼儿园教师。他们俩相遇后一见钟情,爱情的强大力量使技术主义派的瑞德在本能和理性的冲突中困惑不已。喜欢用自己的科学知识解释爱情的瑞德,在爱情面前苦苦挣扎了一段时间后,终于诚服于爱情。

除了爱情之外,多巴胺对幸福感等其他方面的研究也不少。加州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和索尔克研究院的神经学专家特伦斯·J·赛吉诺瓦斯基博士认为,多巴胺系统可以对奖赏进行判断,无论是来自外界还是我们头脑的幻觉。当有好的事情发生,该系统就释放出多巴胺,使得大脑的主人采取行动。赛博士指出,多巴胺系统的反应相当迅速和灵敏,当事情刚一发生,还来不及经过理性考虑之前,多巴胺系统就会对最终作决定起到一种无意识的、总体上的指导作用。

江苏公众科技网文档中一篇名为“令人神魂颠倒的多巴胺”的文章中介绍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

休斯敦市贝勒医学院理论神经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P·瑞德·蒙塔古博士等人,与赛吉诺瓦斯基博士等人合作,进行了蜜蜂体内多巴胺样系统工作模拟实验。蜜蜂的大脑中只有一个多巴胺神经元,易于研究。

在不同的季节蜜蜂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光线下,从不同角度和距离辨认出有花蜜的花。在一个花园里可能会有数十种形状和大小上都非常相似的花朵,但只有其中的一两种花朵有花蜜,蜜蜂能够迅速地判断出有花蜜的花朵,并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伙伴。

蜜蜂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实验心理学家莱斯里·瑞尔博士在伊利诺伊大学建立了一个封闭环境,地面上放满了人造花,事先在每朵花中放置不同数量的糖,然后观察蜜蜂的行为。

在一次实验中,瑞尔博士放置了蓝、黄两种颜色的花。只有1/3的蓝花中有大量的糖,而其他蓝花则没有,有2/3的黄花中含有少量的糖,其他黄花也未含糖。蓝花和黄花中糖的总量是一样多的。

蜜蜂会采取哪种方式来获取糖呢?它会选择回报高的蓝花吗?那样它将会以最少的劳动获得最多的糖,但它就须耐心地尝试那些“空”花。或者蜜蜂会选择较为“安全”的方式,即选择黄花。当然这得付出更多劳动。

研究结果显示,蜜蜂在85%的时间里都选择了黄花。可见,在寻求奖赏的过程中,它们不愿冒险。

这一令人惊奇的发现,促使科学家们想进一步探明蜜蜂是如何计算奖赏回报的。为此,蒙塔古博士、赛吉诺瓦斯基博士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戴安博士合作制造了一个计算机虚拟蜜蜂。这个蜜蜂具有一个模拟多巴胺系统,可以用来解释真正的蜜蜂行为。

每当虚拟蜜蜂落在一朵花上时,它的多巴胺系统就会启动。像在大多数动物体内一样,多巴胺神经元静息时的信号是稳定的,处于基线水平。当它被激活,信号发送就加快;当它被抑制,则信号活动停止。

虚拟蜜蜂的神经元设计成可以发生三种简单的反应。如果糖比预计值多(蜜蜂根据以往与该花外表相似的其他花的糖量来确定预计值),神经元的信号反射就活跃。多巴胺增多即表明了糖的增多,蜜蜂瞬间掌握了新情况。如果糖比预计的少,多巴胺神经元就停止信号发射。到达大脑其他部位的多巴胺突然减少,表明蜜蜂得到信息,尽量避免重蹈刚才的覆辙。如果糖量与期待的相同,神经元的活动将不发生变化,蜜蜂也就得不到新的信息。

赛吉诺瓦斯基博士说,这一简单的预测模式,为蜜蜂行为的起因提供了一种解释,即多巴胺神经元“记住”了刚刚发生的事情,正在等待着将要发生的一切,看看下一次的奖赏是多是少。当多巴胺神经元遇到一个“空”花时,它就使蜜蜂的大脑处于一种多巴胺神经元抑制状态。在经历了之前的奖赏所激发的多巴胺释放而产生的愉悦感之后,蜜蜂是无法忍受如此之多的空花的。所以它们宁愿采取一种安全的做法而选择黄花,从而使收获的次数增多,虽然每次的收获比较小,或没有收获。

赛吉诺瓦斯基博士说,这个模式与我们目前对人类行为及大脑的了解也是一致的。赛吉诺瓦斯基博士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此解释:来自外界的感官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反应共同流入大脑。你所看到、触摸到、感觉到、闻到、尝到、听到以及想象到的东西,共同缔造了种种感知状态,它们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不同感知状态,大脑还保存以往亲身经历的记忆。它们中有一些是所谓的“好”的,你想再次得到;另一些则是你想避免的。

赛吉诺瓦斯基博士说,现在发生的和你曾经体验过的事物,这两种因素都会输入多巴胺系统。然后,遵从一种简单的规则,多巴胺系统把大脑中对奖赏的期望与现实加以比较。

如果现状比期望的好,多巴胺就被释放到大脑的各个部位,从而鼓励了这样的行为,以获得更多的奖赏。如果现状比期望的少,就不发出多巴胺信号,而同时大脑中其他能够阻止该行为的系统则被激活。在这两种情况下,只有当多巴胺系统对你所处的感知状态作出评价,你才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二、内啡肽

生理学家找到了人的大脑里面有一个产生快感的部位,叫做吗啡中枢,吗啡中枢需要一种叫做“内啡肽”的人体化学物质去填充,在填充的过程中就会有欣快感。因而,内腓肽也被称之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

所有的生物,从最简单的病毒到最高级的人类,它们千变万化的蛋白质都是由相同的20种氨基酸组成,也就构成了千姿百态的蛋白质世界。生物学在对蛋白质的深入研究过程中,发现一类由氨基酸构成但又不同于蛋白质的中间物质,这类具有蛋白质特性的物质被称作多肽。生物化学家给多肽的简单定义:氨基酸能够彼此以肽胺键(也称肽键)相互连接的化合物称作肽。一种肽含有的氨基酸少于10个就被称为寡肽,超过的就称为多肽。氨基酸为50多个以上的多肽称为蛋白质。内啡肽就是这种重要的多肽。

目前已经发现内啡肽的有亮氨酸——脑啡肽、甲硫氨酸——脑啡肽、α--内啡肽、β--内啡肽等多种。这些肽类除具有镇痛、愉悦功能外,尚具有许多其他生理功能,如调节体温、心血管、呼吸功能。

第二节 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

一、运动

最新一期的《哈佛心理健康通讯》在总结了大量的研究后得出结论:体育锻炼对缓解抑郁、焦虑和其他慢性的心理障碍很有帮助。“虽然我们还没有明了体育锻炼有益于抑郁症和其他心理问题的具体作用细节,但是很多研究都证实了锻炼的良好作用,而且丝毫没有不利的影响。”哈佛大学的心理健康专家说。

哈佛大学教授米勒举例说:经过3个月的严格体育锻炼程序后,参加锻炼的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与接受标准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其他患者效果相似。即使对中学生的研究也发现,参加体育锻炼多的同学抑郁症状相对较少。其他研究也发现:锻炼可以改善诸如惊恐障碍、心理创伤和其他焦虑性心理问题。

研究者推测:充满活力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脑内有益化学物质的分泌,比如“内啡肽”。这种物质可以使人心情振奋、精神愉悦。体育锻炼还能改进对自我形象的把握;得到团体其他成员的帮助;分散对日常忧虑担心的过分关注;提升对所遇问题处理的自信心。所有这些作用都有利于情绪的改善。

米勒教授说:“虽然增加体育锻炼可以不同程度地帮助参加者,但是还不能作为任何精神疾病的治疗手段,而且,抑郁症患者可能没有锻炼的意愿。”米勒建议,处于抑郁或焦虑等情形的人,尽量参加体育活动,哪怕每次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日积月累,就会造就很大的进步”,“你没有必要苛求一定要进行45分钟的锻炼,使自己出汗、气喘吁吁;短短10分钟的慢走就是良好的开始。”二、音乐

音乐对放松身心、振作精神、诱导睡眠等都有明显的效果。科学家研究表明,音乐可调节大脑皮质,使体内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酸类、多肽、乙酰胆碱等数量增多,能引起呼吸、心跳、血压以及血液流量的变化。有些音乐还能刺激机体释放内啡肽,松弛全身,清除疼痛。例如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莫扎特的《摇篮曲》、德彪西的《钢琴奏鸣曲》、《梦》等都能促进失眠的人进入睡眠状态;艾尔加的《威风凛凛》、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可在茶余饭后起到缓解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作用;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B小调》、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组曲,可以缓解您心中的忧郁、郁闷;比才的《卡门》可以消除疲劳;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博凯里尼的大提琴《A大调第六奏鸣曲》等能振奋人的精神;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图画展览会》能增进食欲等等。三、使用右脑

心理学家发现,人的左右脑是有严格的分工的,左脑属于逻辑的、理性的、功利的、分析的、算计的大脑,要想成功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左脑。长期奔命于工作、事业、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娱乐、生活的人被称为“左脑人”。人的右脑是属于灵感的、直觉的、音乐的、艺术的,可以令人产生美感和喜悦。

左脑能使人感觉和享受到成功,却无法使人享受到长久的幸福感。而善于使用右脑的人可以使人脑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从而使人能产生充分的幸福和满足感。

左脑是人的自身脑,所有积累的知识和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经验全部都储存在这个部分。长期的工作、学习的负荷都是由左脑的超工作运转而产生的感知。学会使用右脑,能使人在超负荷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从而调节生活和工作给人带来的压力。四、大笑

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早白头”。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心理与生理健康的关系。笑,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笑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因此,笑可以说是一剂愉快的治疗方法。

从历史上看,我国用“笑”的方法治疗疾病由来已久。据记载,在我国清代,有一位巡抚得了重病,四处寻医找药,不见起色。某天,又有一位医生来给他看病,把过脉后一本正经地说巡抚的病起于“月经不调”。巡抚听了忍不住放声大笑。从此以后,每每想起医生的逗趣话,他都要痛快地笑一场。说来也真奇怪,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病居然痊愈。这位医生是很高明的,他没有给患者开什么药物疗方,而是开了一剂精神处方。

据医学研究发现,大笑1分钟等于剧烈活动45分钟。在笑声中,人的呼吸运动会加强,呼吸系统通过震动把废物清除出去。在笑声中,胃的体积缩小,胃壁的张力加大,位置升高,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旺盛,消化功能增强。其次,在笑声中,心跳加快,血液循环速度加快,面部和眼球得到格外充分的血液供应,因而面颊红润,眼睛明亮,容光焕发,使人的衰老减缓。笑还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它像一缕和煦的阳光,可以驱散心中的忧愁,使神经放松,从而缓解紧张情绪,使人心情平静,改善睡眠质量。笑又是一种天然麻醉剂,它能刺激大脑并产生一种激素,引起内啡肽的释放,从而减轻头痛、腰背痛及关节痛。五、食物

一些氨基酸有类似于神经递质的特性, 因此在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与抑郁有关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褪黑素、S-腺苷甲硫氨酸、ω-3不饱和脂肪酸等,由于在体内不能合成, 必须从饮食中供给。苯丙氨酸、色氨酸是人体内的重要必需氨基酸, 分别是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的前体, 它们都是调节心境的神经递质。苯丙氨酸能改善多数抑郁患者的心境。抑郁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低下, 补充色氨酸能增加5--羟色胺和褪黑素的合成, 色氨酸与维生素B、烟酸合用时效果最明显。5--羟色氨酸(5-6HTP)比色氨酸在缓解抑郁方面更有效, 因为它易通过血脑屏障,5-HTP 还能增加内啡肽和其他神经递质, 故可更好地发挥抗抑郁作用。

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牛奶、小米、香菇、海蟹、黑芝麻、黄豆、南瓜子、葵花子、肉松、油豆腐、鸡蛋等, 经常补充这些食物, 有利于体内分泌细胞分泌褪黑素。

ω--3 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和脑神经的重要营养成分, 其中DHA和EPA是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缩写形式。DHA 和EPA 主要来源于海洋动物(特别是鱼类)油脂中。抑郁患者的DHA水平比非抑郁患者低, 而EPA 越低, 抑郁程度越重。亚麻仁油、芥子油等都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

第三节 反思生理局限

一、多多益善VS稳定适量

既然多巴胺有助于欣快和幸福感的产生,是否其含量越多,我们就越幸福呢?事实并非如此。

例如,当你陷入热恋之中,脑中的多巴胺浓度急剧上升。当多巴胺浓度达到峰值,前额叶皮层将被大量多巴胺淹没,很难听到理智的声音了。此时,你的大脑将面临多巴胺长期处于高风险的状态。一旦心爱的人不在身边,或发生了意外,你就会心神不宁,甚至做出种种出乎意料的举动。“移情别恋”也可以通过多巴胺的变化来解释:人处于恋爱状态时,脑部分泌的多巴胺使人身心舒畅,激情饱满。但对于大脑的自动调节和保护机制,这种分泌只能持续半年到一年,之后由于对这个人进入熟悉状态,这份感觉会日渐淡化,于是,为继续寻求这种美妙的感觉,又要寻找新的猎物来让自己进入分泌多巴胺的状态。

这种情形背后的机制类似于吸毒。确实,对多巴胺的刻意追求是会上瘾的。因为当一个人经历较多地分泌多巴胺所带来的兴奋与愉快之后,必然会恢复到多巴胺分泌结束后的平静阶段,此时个体就会体验到空虚无聊甚至痛苦的感觉状态,而且这种感觉比分泌多巴胺之前来得更强烈,这导致他再次寻觅能够刺激分泌多巴胺的载体。

因而,一味的靠增加神经递质来获得幸福感,不但无法获得持续和稳定幸福感,甚至还可能背道而驰,使人不断体验到从幸福的波峰跌落到波谷后而产生的更大的不安和痛苦。

此外,维持这种波峰状态通常需要身体付出极大的代价,一个人的身体也不可能长久支撑一种心跳过速的巅峰状态,正如不能不停地被注射兴奋剂一样。

简而言之,平衡而长久的维持多巴胺水平,才是获得持久幸福感的基础。然而,先天的生理基础的运作状态并不利于这种平衡状态的维持,所以,幸福不是与生俱来,幸福是需要我们通过修身养性才能获得的。

平静的幸福,从古至今,一直得到智者们的推崇。

古代雅典哲学家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年—公元前271年)在市集广场宣讲快乐(pleasure)是幸福的唯一源头。由于快乐是幸福的关键,所以它必须是所有行动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不论我们做什么,都是为了求快乐。伊壁鸠鲁主张人应该享受快乐,因为自然给予我们所有人这样的欲望。从健康的角度而言,快乐是件好事。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幸福的秘密,但他的主张里有个不寻常的要点:他所谓的快乐并非感官欢愉——比方触觉或味觉体验——而是没有欲望,无数批评他的人都不了解这一点。伊壁鸠鲁强调,真正快乐的特征不在极度愉悦,而在能带来心灵平静。深刻持久的幸福是暴风雨后的宁静。

哲学家卢梭在《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思中》写到,“我发现,最使我得到甜蜜的享受和舒心的快乐的时期,并不是最常引起我回忆和使我感触最深的时期。那令人迷醉和牵动感情的短暂时刻,不论它是多么的活跃,在生命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几个明亮的小点而已。这种明亮的小点为数太少,而且移动得也太快,所以不能形成一种持久的状态。我心目中的幸福,绝不是转眼即逝的瞬间,而是一种平平常常的持久的状态,它本身没有任何令人激动的地方,但它持续的时间越长,便越令人陶醉,从而最终使人达到完美的幸福的境地。”二、外在的技术手段VS内在的心灵修炼

如果维持幸福感,可以靠直接增加神经递质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外在刺激促发神经递质的释放便可达成,那么是不是我们就此可以不需要过多努力,而轻松地通过现代技术增加脑内多巴胺或者内啡肽,从而解决我们的精神或情绪问题,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呢?

在目前人间的物质财富急剧增长而幸福感如此匮乏的年代,如果技术能为我们解决幸福感的问题,无疑会得到大家的青睐,显然,人们不愿让自己处在不幸福的状态,何况这又是如此方便的一种手段。

但是,这样的幸福真实吗?这真的是我们要追求的幸福吗?这种幸福还有意义吗?还会吸引人吗?一旦失去了外在的技术维持,我们的幸福何以依托?

传统的精神幸福是靠人文手段解决的,即使在物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如果具有丰富的人文追寻,人也是可以获得幸福感的。也就是说,人具有主动性,人可以不依赖外在条件而为自己创造幸福。但是,如果大家养成了依赖技术、依赖外物的心态不就是等于把自己的主动权拱手相让了呢?

人们会觉得,我不幸福,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多巴胺。这个心态,同我不幸福是因为我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钱等等的抱怨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

没有。两者都是建立在个人无法把握的外在基础之上。

依赖外物和技术的幸福永远是不长久的,收回自己向外寻找的视线,转而向自己的内心探求,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西班牙罗马斯多亚学派的最佳阐述者塞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公元前4年─公元65年)认为,幸福只能经由以下途径获得:常葆健全的心灵;拥有勇敢积极,同时有坚忍的心灵;具备应付当下境遇的能力;照顾肉体及其所需(但是不过分费心);关注其他有益的生活技能,但是不过分注重;享受但不受役于命运之神的赠予……一旦驱除所有让人困扰与惧怕之物,长久的自由与心灵平静自会到来。

塞内卡不仅是一个理论家,他的理念是以他的亲身经历为基础的。他以超然之心,平静面对他无力改变的残酷命运。他欣然无愧接受“命运之赐”,但随时准备弃绝这些美好。当无可避免的厄运到来——先是被放逐到科西嘉岛,后是焦虑的退职生活——他泰然放弃一切拥有物,连自己的性命也不例外;然而,塞内卡高尚的生命和理念却千古流芳。三、欲望VS幸福

第一节中,蜜蜂采花的实验研究揭示,多巴胺会将你当下所看到、触摸到、感觉到、闻到、尝到、听到信息同想象到的或者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比较,依据其结果而反应,也就是说,你体验到的感觉比起记忆中或者期望中的更好,多巴胺才会释放。

于是,我们又落入了一个陷阱:我们品尝了美味之后,久而不觉其鲜;欣赏了美景之后,久而不觉其美;拥有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之后,久而不觉其乐……

与其说我们会习惯,还不如说我们会麻木。于是,为了激活麻木的神经系统,我们就要不断追求更美好的体验,我们永不满足,幸福了还要更幸福,否则,就没有感觉了。

这种状态是我们要的幸福吗?也许,用欲望或者激情来命名这种状态更合适一些。欲望越多也许心也更累。

摆脱这种恶性循环,享受安稳、踏实的幸福感,从平静中体会安宁的愉悦,可以避免因激情造成的情绪上的大起大落,以及不断提高的“幸福阈限”。

排除过去和未来的干扰,体验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将更有助我们获得真正的幸福体验。

但是,放掉过去和未来对于人来说,绝非易事。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种土灰色的沙鼠。每当旱季到来之前,这种沙鼠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备用。因此,那段时间,沙鼠都会忙得不可开交,衔着草根,进进出出自家的洞穴。从早到夜,一刻不停,辛苦的程度让人惊叹。更令人诧异的一个现象是, 当它们囤积的草根足以使它们度过旱季时, 沙鼠仍然要拼命地工作,一刻不停地寻找草根,运回自己的洞穴, 似乎只有这样它们才会踏实。否则便焦躁不安,叫个不停。而实际情况是,沙鼠根本用不着这样劳累和过虑。经过研究证明,这一现象是由于一代又一代沙鼠的遗传基因所决定,是一种本能的焦虑。老实说,对食物不足的担心使沙鼠干了大于实际需求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事。沙鼠的劳动常常是多余的,毫无意义的。一只沙鼠在旱季里只需要两千克草根,而它们一般都要运回10千克草根才肯罢休。大部分草根最后都会腐烂,沙鼠还要将腐烂的草根清理出洞。哪怕在食物充沛的环境中,沙鼠们依然无法安心。曾有不少医学界的人士想用沙鼠来代替小白鼠做医学实验。因为沙鼠的个头很大,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药物的特性。但所有的医生在实践中都觉得沙鼠并不好用。问题在于沙鼠一到笼子里,就表现出一种不适的反映。它们到处在找草根,连落到笼子外边的草根它们也要想办法叼进来。尽管它们在这里根本不缺草根和任何吃食,但它们还是习惯性地感到不安,甚至很快就死去。这些沙鼠是因为在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威胁存在的情况下,因为极度的焦虑而死亡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现代人也往往会犯沙鼠的毛病。人们深感不安的事情,往往并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那些所谓“明天”和“后天”的那些还没有到来,或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事物;或者,为已经撒了的牛奶而哭泣。此时此刻的体验,就此淹没在后悔、担心、欲望等等念头之中。“活在当下”是先哲们一再告诉我们的名言。因为只有“活在当下”才是最愉快、最幸福、最安稳、最科学的一种活法。

第四节 超越生理局限

一、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每一刻的每一种体验都是唯一的,如此才能体验到多巴胺稳定地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的状态。

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弗雷德里克·S·珀尔斯创立的格式塔疗法就非常强调“此时此刻”。根据珀尔斯最简明的解释,格式塔疗法是自己对自己疾病的觉察,也就是说,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觉察、体会和醒悟,是一种自我修身养性的疗法。它的实施简便易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格式塔疗法有10项原则,基本原理有以下一些。1. 生活在现在

只有现在的时间是你真正可以把握的。健康人不为过去的事件伤感或陶醉其中,也不对未来的担忧或执著。而不健康的人则要么生活在回忆中,要么生活在对未来的幻想中,唯独对现实缺乏关注和投入。

珀尔斯认为,人可能具有的两种不健全性格:一是追溯性性格,一是预期性性格。

具有追溯性性格的人生活在过去,他们总是对过去生活中的某个事件耿耿于怀。如对自己或者某人以往的某一次过失一直悔恨或者记恨在心。

帕尔斯认为,具有追溯性性格的人所犯的上述错误是一种灾难性错误。如果我们总抓住自己或者他人的过失不放,就说明我们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孩子,始终不能对自己负责。而一个人要想健康成长,就必须认清记忆不是现实,过去不是现在,儿时不是现在,既使自己或者别人针对自己目前的现状负有某种责任,责备与埋怨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时光不能倒流,已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要想现在生活得好,唯有自己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努力去处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另有一种预期性性格,同样有损于人格的健康成长。对未来的预期和对有关过去的回忆一样,都是缺乏现实意义的。

但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今社会中,人们常常惦念着明天的事。吃饭的时候,惦记着学习;上课的时候,计划着娱乐;走路的时候,想着约会,从而失去了对此刻所发生的一切事物的深刻感受。

生活在现在,并不是要排除所有关于将来的思念,而是知道当下现在有一个关于将来的念头,然后清醒地运用过往的经验来思考或计划将来,但不执著这计划是否必定实现。明白到苦恼并不源于对未来有计划,而是源于对这计划的执著。2. 生活在这里

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才能安心学习;

要去海滨沙滩,才能体会浪漫气氛;

要去森林草原,才能感觉心旷神怡;

要去公园影院,才能感受轻松愉悦……

这是人们常有的心态。但是森林草原往往遥不可及,公园影院也不可能常去,在大都市生活的人们,甚至连个安静的地方也不容易找到。

如何面对这一困境,似乎是个难题。

好在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智者将他们对此的思考体验用优美的文字记述下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夕日气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妄言。”

这是陶渊明的名作。其中的“心远地自偏”一句,是面对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真正的宁静不在取决于外部环境,内心的安宁更为重要。真正的超脱是没有地域限制的,心灵的平静祥和是不受外部干扰的。凡人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选择了归隐,在车马喧嚣中却能够细细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超脱的意境;范仲淹归隐后,却依然无法达到内心的平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无论何处,他的心都不能停止忧国忧民。

同样,快乐、幸福的生活就在此处此地,而不是遥远的其他地方。3. 停止猜想,面向实际

你也许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遇到某位同学或老师,然后向他们打招呼,可他们没反应,连笑一笑都没有。如果你就此胡思乱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不愿意理我吗?其实,也许你没有料到,你向他打招呼,而他可能心事重重,情绪不好,没有留意你向他打招呼罢了。很多心理上的困扰,往往是没有实际根据的“想当然”造成的。4. 暂停思考,多去感受

现代社会崇尚理性思维,而很少关注感受。有一位智者曾经说过,“思维是生活的奢侈品,体验是生活的本质”。人们整天去分析、推理、判断等等,从而忽视了真切的、细致的、活生生的体验。格式塔疗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在思考基础上的“感受”,感受是思考的基础,感受将调整、丰富你的思考。过分地强调逻辑思维而忽略直觉思维的现代人,将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远。5. 接受不愉快的情感

人们通常都希望有愉快的情感,而不愿意接受忧郁的、悲哀的、不愉快的情感。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对而言的,同时也是相互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因此,正确的态度是:既要接受愉快的情绪,也要有接受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人最大的烦恼就根本不想要烦恼。既然没有烦恼的生活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么排斥、拒绝、对立种种不愉快的情感就是在排斥、拒绝生活。这种对立的状态只会让自己消耗更多的能量,而无助于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

接纳有不愉快情感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生活,才能认清和体会到生活的本质。6. 不要随意下判断

塞翁失马的故事众人皆知,但是能深刻的领会其寓意,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人并不多。这一故事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好事与坏事,这矛盾的对立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转化。所以,千万不要妄下论断,以平等的心态来面对任何事情。7. 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

现代社会,有很多所谓的权威和偶像,他们会禁锢你的头脑、束缚你的手脚。格式塔疗法对这些一概持否定态度。我们不要盲目地附和众议,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性;也不要盲目崇拜羡慕他人,从而忽视了自我独特的价值。8. 我就是我

不要幻想,我若是某某人,我就一定如何如何。应该从自己的起点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我能够做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9. 对自己负责

人们往往容易逃避责任。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会把失败原因归罪为自己的家庭环境不好、学校不好;工作不好,会推诿说领导不力、条件太差等,把自己的过错、失败都推到客观原因上。格式塔疗法的这项重要原则,就是要求自己做事自己承担责任。10. 正确地自我评估

在心理学的领域内,自我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充分的自己认知和自我评估是心理健康和制定生涯目标的基础。

自古以来,自我认知就被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够了解别人的优劣,只能算是聪慧,能够认知自己的本心本性才可算是清醒。能够战胜别人的可能算是有力,能够克服自己的才算是坚强。

但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了解往往比较粗略,甚至是错误的。例如:人一般往往会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了解自己,例如我比别人聪明吗?我比别人有修养吗?这种横向的比较对一个人的妨害非常大,有可能使个体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特色,甚者使他放弃自己,不敢也不愿展现真实的自我。

所以正确的自我了解和评估是一个人能否健康快乐生活的基础。每个人都会在意自己的一生要如何过,都会有规划和盘算,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做到或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事。自我了解是人生规划的基础,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的限制。自我了解对每一个人都是必要的,因而,请大家停下匆忙的脚步,花些时间来了解一下真实的自我。二、静坐冥想

活在当下,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提醒、不断调整、不断联系才能达到的境界,并非理智上认同就能轻易达到。静坐冥想是一个经过长久的实践,证明较为有效的帮助我们达到活在当下的途径之一。1. 静坐冥想的功效

根据现代医学的实验:当熟练静坐的人静坐时,他们的脑波是连续的α波;当一个人从事理性思考或忧虑、紧张时,他们的脑波则大部分是β波。β波有较不规则的节奏。

α波是表示一种无焦虑、无紧张的状态,当一个人做轻微静坐时,他的脑波会从β波转成α波。一般人在睡觉时才会有θ波产生,但在较深沉的静坐时,脑波大部分是θ波,且与潜意识心灵相关联。

当静坐变得更深沉时,θ波将会变成δ波。透过静坐的训练,头脑将被有系统地再造成为较健康、较协调的状态。科学的实验证明,静坐可减少沮丧、压力、冷漠、头痛、失眠和心不在焉,且能增加注意力及记忆力。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人体内部机能的部分神经)是与人脑的下视丘相连,它是由中脑的边缘系统所控制。静坐能影响一个人的中脑,并且稳定下视丘及人的情绪。

人脑的结构与核桃相似,可分成两个部分。左半边控制右半边的身体,右半边控制左边的身体。人的左脑是属于分析、逻辑和理性的,所以是倾向于科学及数学。而右脑是属于直觉和创造性的,所以是倾向于音乐和艺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达,我们忽略了右脑的发展。所以,为了使智力和直觉的发展谐调一致,练习静坐就是必须的了。由于脑部不同部位的缺乏整合,导致身体功能的不稳定。当脑的不同部分功能不协调时,紧张与疾病就会产生。而借着静坐我们可以避免这些问题。静坐可以增加我们的集中力,减少沮丧、痛苦及挫折。静坐者发现内在世界才是人类精细快乐的源头。

当人在静坐时,会增加35%的血液流到脑部。而提供给脑部的血量大小,与我们的心灵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当血量增加时,相对的氧量就会增加,如此一来,脑部的功能也获得改善。静坐也能使我们身体得到较多的休息,因为静坐时人体内氧的水平会降低20%,人会感觉到完全的松弛。2. 如何练习静坐①时间:每天一次、两次或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都可以。一般来说,练习的时间可以是早晨起床后、晚饭前或者睡觉前。每次30分钟,当然也不限定,短则5分钟,长则1个小时,因人因地而灵活变通。②准备:练习静坐时,身体内部的活动会趋于缓慢,而刚吃过饭时,消化器官却需要大量供血,为了防止体内生理过程发生冲突,一般要避免在用餐后的1个小时内练习静坐。身心疲累的时候也不要坐。因为疲累的时候打坐会打瞌睡,达不到禅坐的效果。如果觉得累,还是先去睡一觉。服装以宽松为宜③环境:练习的地点最好是在不太受近距离噪音干扰的地方。④坐姿:静坐一般要求采用坐姿,无论在椅子或床上都可以,但是不能靠在椅背上,坐的姿势以舒适为原则。也有些静坐的方法中强调盘坐,但是很多人一开始无法适应,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坐姿很重要,要顺从身体。难受的坐姿会使你分心。⑤调息:调整完坐姿后就要放松,专注地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呼吸就是生命,它是我们生命最基本的表现。⑥调心:当杂念升起时,千万不要刻意去控制它,也不要勉强让心宁静,让心有任何的挂碍或负担。有杂念,特别是在练习静坐初期,是非常正常的。这绝不是表示你的思想比从前乱,反而是因为你比从前安静,你终于察觉你的思想一向是多么杂乱。千万不要灰心或放弃,不管有什么念头出现,你所要做的只是保持清醒,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来放到呼吸上。不断地反反复复的联系,慢慢体会清明平静的喜乐。⑦ 把这种状态延续到生活之中:不要将静坐的状态和生活截然分开,静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当我们急躁的等车等人时,当我们紧张的面对压力时,当我们痛苦的面对失败时,当我们烦恼的处理着杂事时,随时随地地尝试着放松、调息、调心。

第三章 人格完善

人们常说:“性格就是命运。”人格是包含性格在内的复杂结构,人格与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幸福是一种特质。拥有外倾、情绪稳定、自尊和乐观等人格特征的人,能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高,也就能感到幸福和快乐。

第一节 人格概述

如果说性格是由各种性格特征结合而成的复杂结构,那么人格则是包含性格在内的复杂结构。每一个人都有比较系统、完整的关于自己以及对他人的行为、品行的看法,不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潜在的“人格理论”,这种理论帮助你随时随地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并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究竟什么叫人格?明确阐明这一概念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许多概念多与人的行为风格相联系,诸如气质、性格、个性等。因此,对人格概念的理解最好通过与之有关概念的相互对照、把握它们的相似性与区别而获得。一、人格定义“人格”一词的英文“personality”是从拉丁文“persona”演变来的,拉丁文的原意是面具。面具是用来在戏剧中表明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而这也就是人格最初的含义。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使用“人格”的概念,并引申出较复杂的含义,包括: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方式,他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包括声望和尊严等。在现代英文词典里,仍然可以在“人格”(personality)这一词条下看到上述含义的影子。

心理学家们对人格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阿尔波特(G.Allport)曾列举出50种不同的定义,足见人格概念中的分歧,同时还表明人格的复杂性。但众多定义有一个基本相似的看法,即认为人格是与人的行为风格或行为模式有关的概念。从以下各种定义可以看到这种共识:“人格是个体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艾森克,1955);“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情境中的行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卡特尔,1965);“人格是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组织人的经验,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拉扎勒斯,1979);“人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决定(内隐的、外显的)行为,同他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米歇尔,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人格大致包括的内容为: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在这个层面上有人常把人格看作性格的同义词,如欧洲的心理学家就喜欢用“character”(性格)一词来表示人格。

综合各种定义,可以这样概括: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性。人格标志一个人具有的独特性,并反映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交织。

这个定义反映了人格的复杂性与多维性,它包括以下一些方面。1. 整体性

人格标志一个人表现在行为模式中的心理特性的整合体,它是一种心理组织,构建成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特征结构。它不能被直接观察,但却经常体现在人的行为之中,使个体表现出带有个人整体倾向的精神风貌。2. 稳定性

由许多个性特征组成的人格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在行为中恒常地、一贯地予以表现。这种稳定性具有跨时空的性质,即通过个体人格,各种情境刺激在作用上获得等值,产生个体行为上广泛的一致性。但是这种稳定性是可变的、发展的而不是刻板的。这是因为:各种人格特征在某个人身上整合的程度(如稳定性)不同,一个人可能具有相反性质的特征,在不同情境中可反映它们不同的方面,暂时性地受情境的制约,表现出来的并非个人的稳定特性。3. 个体性

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构成了不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尽管不同人可以有某些相同的个别特征,但他们的整体人格不会是完全相同的。4. 动机性与适应性

人格“支撑”行为,它驱使人趋向或回避某种行动,寻找或躲开某些刺激,人格是构成人的内在驱动力的一个方面,它的动机性与内驱力和情绪不同,它似乎是“派生的”,情境刺激通过人格的“折射”引导行为,致使行为带有个体人格倾向的烙印,成为一定的行为模式。人格的这种驱动力反映着人格对人的生活具有适应性的品质。5.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综合

人格蕴含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价值两方面。人格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它在极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和方式的塑造,然而它以个体的神经解剖生理特点为基础。二、人格的形成

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解释人格形成的问题上,主要的理论流派有以下几种。1. 遗传观

根据遗传学的观点说明人格是一种最普遍、最“世俗”的解释。根据这种观点,人的生理特征与人格特征都是由遗传决定的。目前,大家普遍认为遗传是人格形成的部分根源,而不是全部由遗传决定的。2.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论

根据这种观点,人格是人们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综合。另外,决定人格的社会文化因素还有家庭经济地位,家庭成员的多少、出生次序、民族、宗教、生长地区、父母文化程度及交往关系等。3. 学习论

学习论的典型观点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对我们生存行为进行奖赏的结果。如果我们获得的奖赏经验不同,那么每个人的人格也就不同。就学习论者看来,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别只能在奖赏的模式中去寻找,而不是在遗传因素中。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都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4. 存在--人本主义观

这种观点,轻视探讨人格的起因,注重个人的体验。

另外还有以弗洛伊德、荣格为代表的潜意识理论。有专家指出:“人格最正确解释来自于全部重要理论的合成。”以上对人格形成解释的各种观点,都指出了人格形成的某一方面的原因,而实际上人格的形成是由所有这些因素作用的结果(遗传、学习、文化社会、自我意识、特质、潜意识机制等)。因此,我们在培养人格时,要吸收各种流派的观点和做法,形成一个整体培养模式。

那么,童年的经验对人格形成有什么影响? 许多人格理论家都把重要的成年人格特征与某些类型的童年经验相联系。如弗洛伊德、阿德勒、霍妮、埃里克森、斯金纳等都强调童年经验对决定成年人是健康的、精神病的,还是介于两者之间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父母应当了解抚育儿童的基本知识。三、什么是健康人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习惯化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反应方式。人格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成年后比较稳定。严格地说,人格并无好坏之分,但是人格会影响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方式,会成为一个人成长的有利或者不利条件。因此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人格特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就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更好地走向成功和幸福。

以往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重点是心理疾病方面,现在更关心人性的健康就是心理健康方面。心理学研究人格健康的目的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以实现和完善自我的能力。

心理学家们从各方面描述了健康人格的特征,具体的描述有以下一些。

奥尔波特: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7条标准:①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②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③有安全感;④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⑤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⑥客观地认识自己;⑦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感。

罗杰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充分起作用的人有5个具体的特征:①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②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③信任自己的感觉;④有自由感;⑤具有高度的创造力。

弗洛姆: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除了生理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弗兰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超越自我的人被概括为: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自己负责处理自己的生活,不受自己之外的力量支配,创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表现出创造的、体验的态度,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家非常关注当代青少年是否具有健康人格。比如,根据上述描述,我们会提出以下问题:能否专注于学习活动;是否感到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种胜任感;是否是学习活动中活跃的参与者;是否有自由感;是否有获得创造性培养的机会;能否根据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生活;是否能够创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是否对新的经验有一种开放的态度等等。综合起来就是青少年所应具有的健康人格: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工作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同学有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

第二节 人格与幸福感

一、艾森克的大三人格理论

艾森克(Eysenck)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他在《人格的维度》(1947)一书中指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的总和”。最初他用因素分析确定了两个基本的维度:内外倾和神经质,并认为这两个纬度可以涵盖所有其他人格特质。艾森克对一个典型外倾者和一个典型内倾者的行为分别作了如下描述:典型的外倾者喜欢交际、喜欢聚会,有很多朋友,总需要有人一起说说话,不喜欢自己看书或者学习;渴望兴奋,会抓住机会,经常冒险,做事常凭冲动,通常是个冲动的人;喜欢恶作剧,总有爽快的答复,通常喜欢变化;他是快乐的,随遇而安,乐观的,喜欢“常笑常乐”;他喜欢不停地移动东西,不停地做事,具有攻击性行为,易发脾气。总之,他的感情容易失控,而且常常是不可靠的。

而典型的内倾者是有些安静隐退的人;他好内省,喜欢读书而不喜欢与人交往,除了对亲密的朋友之外,他总是很沉默,很冷漠;他习惯于喜欢提前计划,“三思而后行”,不相信一时的冲动;他不喜欢刺激,严肃对待日常生活中事情,喜欢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自己的情感,很少有侵略性行为;不会轻易发脾气,他是可信赖的,有些悲观,但是很重视道德标准。艾森克认为,外倾者和内倾者有不同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这种唤醒水平的差异可以解释内倾者和外倾者的不同行为和偏好。内倾者极易被唤醒,而外倾者很难被唤醒。因为任何个体的行为,都是在一种适中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下理想地进行。外倾性越强的人常常倾向于通过寻找外部刺激(如社交活动)达到适宜的唤醒水平,而内倾性强的人则会试图避免一些引起过度唤醒的情况,他们往往会选择一种孤独的、没有刺激的环境,以防止唤醒水平过高而心神不宁。这就意味着,某些从外部接受到的刺激,和来自机体内部的刺激一样,在内倾者身上都会产生更强的反应。

艾森克人格模式中的第二个维度是神经质。在该维度上得分高的人,“情感的易变性是外显的、反应过敏的,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他们在情感经历之后较难面对正常的情境”(Eysenck,1981)。有时我们会将这种人视为情绪不稳定的人。他们往往会对微小的挫折和问题情境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这些人往往会比一般人更易激动、动怒和沮丧。而处于该纬度另一端得分低的人,则似乎很快能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在情感方面很少动摇不定。

后来,艾森克在进一步研究中又提出了第三种人格类型——精神质,它代表一种粗暴强横、倔强固执和铁石心肠的特点。在该维度上得分高的人往往被看成“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冷酷的、缺乏同情心的、对他人不关心的,而且通常不关心他人的权利和福利”。而得分低的人则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如果个体的精神质特点表现明显,则易导致行为异常。艾森克认为,神经质与精神质维度一起可以表示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因此,该纬度也可以看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指标。

艾森克强调,上述三种类型的特质不仅存在于他的研究中,而且在使用不同方法收集材料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中也出现过(Eysenck 1985)。正因为如此,艾森克的人格量表也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二、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ing,简称SWB)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整体性评价,包括情感和认知方面的评价,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多侧面的结构,当个体感受到许多的愉快和满意于自己的生活时,就体验了许多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的三个成分为:生活满意度、正性(积极)情绪、负性(消极)情绪。大量研究表明人格因素与主观幸福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是以艾森克对人格的分类,即从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倾三个维度来研究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Eysenck (1983)指出:“幸福可称之为稳定的外倾性……幸福感中的积极情绪与易于社交的性格有关,这样的性格容易与他人自然而快乐地相处。同样,抑郁性和焦虑性产生的情绪不是幸福感。因而情绪不稳定和神经质与不幸福相联系。”这种观点与Costa 和McCrea (1980)的研究不谋而合。他们研究了1100名被试者,发现某些特质(如社会活动、社会性、有活力等)产生正性情感,另外一些特质(如焦虑、担心等)则产生消极情感。而这两组特质群分别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构成人格特质中的外倾和神经质。Gray(1981)提出,外倾者对奖励信息敏感,所以外倾者更快乐,神经质个体对负性情感的反应更敏感,所以不如非神经质者快乐。Tellgan(1985)、Eysenk(1987)、Larsen(1998)也认为,外倾表示对积极情感的敏感性,神经质对消极情感具有敏感性。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也得出了与艾森克相同的结论,即外倾性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有关,与负性情感无关,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神经质与消极情感有关,会降低主观幸福感。

众多研究一致表明,外倾性与幸福感存在正相关,能够增进幸福感;神经质与幸福感存在负相关,会降低幸福感。外倾者的幸福感要显著高于内倾者,情绪稳定者的幸福感要显著高于情绪不稳定者。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格特质是幸福感的重要预测指标。其中外倾是预测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有效指标,而幸福感的三个维度都可以有效地从神经质中预测出来。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格维度与幸福感的各个成分有着不同关系:外倾能导致较高的幸福感水平,而神经质能导致较低的幸福感水平。

为什么外倾的人会比内倾的人更幸福呢?比较流行的解释是以下几点。

(1)Gray(1982)关于“脑部结构的差异是主要原因”的假设。他认为,性格外倾者更倾向于对奖赏作出反应,因此更加幸福。而性格内倾者更容易对惩罚更敏感,因此更不幸福。在负性情感方面,内向、外倾个体的反应相同,但外倾者对正性情感的反应比内向者更敏感,所以外倾者更快乐。

(2)社会技能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外倾者的幸福感是因为与朋友交往所带来的快乐,外倾者更懂得享受,因为他们具备出众的社交技能。Myers 和Diener(1995)把幸福的人描述为不仅具有某些人格特质,而且还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Argyle和Lu(1990)实验显示活动的频率、项目与幸福感和外倾性有关。

DeNeve和Cooper(1998)研究发现,外倾人格有利于更多良好关系的建立,而这些良好关系的建立又会导致积极情感的增加。

Emmons和Diener(2000)对美国大学生进行了深入地观察以研究外倾性和快乐的关系。结果发现,个性外倾者也就是好交际、合群、活跃的人,都认为自己十分快乐和对生活很满意。外倾者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自我满足,对自己满意,同时有自信的人别人也会喜欢他们。

Diener(2001)对伊利诺伊大学的大学生进行的4年的纵向研究(结婚、好工作、新朋友、尊重、社会支持等方面)结果发现,外倾者生活得更好。相对于内倾者,外倾者中结婚、找到好工作、交到一些新朋友或知心朋友的可能性更大。很明显,外倾者与别人的关系更密切一些,他们的朋友圈子比较大,他们享受的尊重和得到的社会支持也更多,而社会支持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社会技能无疑是外倾者获得高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三、大五人格理论

五因素模型始于诺曼(W.T.Noman,1963)的工作,他运用卡特尔特质评定量表从学生那里获得了评定数据。不过,与卡特尔不同的是,诺曼在这些数据中寻找独立的因素,获得了存在五个人格因素的证据:①外倾性 (如善于交际);②接纳度(如合作性);③责任感(如负责任);④情绪稳定性 (如平静);⑤文化(如有想象力)。

这一研究获得了许多心理学家的支持。例如,艾德伯格(Goldberg,1990)进行了两个研究都证实了大五人格的存在,在他的第一个研究中,他使用了1434个描述人格各方面的术语,学生被试用这些术语进行自我描述,然后把这些描述分成75类,最后用10种因素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都分离出下列5个因素:起伏性、接纳度、责任感、情绪稳定性与智力。在他的第二个研究中,他把479个共同特质分成133个同义族。在两组自陈和两种等级评定的情况下,同样得到5个因素。于是他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我们似乎有理由推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采用自评还是同伴评定,对英语特质形容词的任何合理的大样本分析,都将引出大五因素结构的某种变体。”

虽然关于大五因素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但经过长期的发展后,现在研究者还是达成了较一致的看法,认为主要有以下5种人格因素。

外倾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焦虑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我遗憾对自我满足。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openness):富于想象对务实,喜欢变化对墨守成规,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宜人性(agree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见下表)。5种人格因素四、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尽管大量的研究探讨了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但正如DeNeve和 Cooper(1998)所指出的,单独地集中于外倾和神经质可能会过于简单地陈述人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复杂的联系模式。一些宽泛的维度和范围相对较窄的特质显示出与主观幸福感有一致的相关。在这种背景下,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受到重视。

外倾性的显著标志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积极投入。外倾者乐于和人相处,充满活力,常常怀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内向者往往安静、抑制、谨慎,对外部世界不太感兴趣。内向者喜欢独处,内向者的独立和谨慎有时会被错认为不友好或傲慢。

宜人性反映了个体在合作与社会和谐性方面的差异。宜人的个体重视和他人的和谐相处,因此他们体贴友好,大方乐于助人,愿意谦让。不宜人的个体更加关注自己的利益。他们一般不关心他人,有时候怀疑他人的动机。不宜人的个体非常理性,很适合科学、工程、军事等此类要求客观决策的情境。

严谨性指我们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冲动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有时候环境要求我们能够快速决策。冲动的个体常被认为是快乐的、有趣的、很好的玩伴。但是冲动的行为常常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虽然会给个体带来暂时的满足,但却容易产生长期的不良后果,比如攻击他人,吸食毒品等等。冲动的个体一般不会获得很大的成就。谨慎的人容易避免麻烦,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人们一般认为谨慎的人更加聪明和可靠,但是谨慎的人可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者是一个工作狂。极端谨慎的个体让人觉得单调、乏味、缺少生气。

神经质指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神经质维度得分高的人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他们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情绪的调节能力比较差,经常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并且这些人思维、决策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比较差。相反,神经质维度得分低的人较少烦恼,较少情绪化,比较平静,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经常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的频繁程度是外倾性的主要内容。

开放性描述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开放性得分高的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好奇,欣赏艺术,对美的事物比较敏感。开放性的人偏爱抽象思维,兴趣广泛。封闭性的人讲求实际,偏爱常规,比较传统和保守。开放性的人适合教师等职业,封闭性的人适合警察、销售、服务性职业等。

在人格五因素中,外倾性、神经质与幸福感的关系重复验证了大五人格与幸福感的研究结论,即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提高幸福感;神经质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降低幸福感。但其余三个因素,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较少,而且结论也不尽一致。Costa和McCrae (1982,1991)的研究表明,五个因素全部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经验的开放性同时与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宜人性和严谨性与幸福感的关系模式是一致的,即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能够提高幸福感。

DeNeve 和Cooper (1998)并不同意Costa和McCrae 的观点,他们指出,幸福感不仅与人际关系的数量(外倾性)有关,而且与人际关系的质量(宜人性)有关。因此积极情感既可以由外倾性来预测,也同样可以由宜人性来预测;严谨性具有双重作用,有责任心的人为自己确立了高目标,倾向于在工作情景中取得更多的成就。有学者认为,开放性、宜人性或许与幸福感存在复杂的关系,宜人者在宜人的同时可能会过度克制和压抑自己,虽然避免了过多的人际冲突,但难免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开放性包括智力、文化和创造性,也许由于缺乏确切性,因此开放性对幸福感缺乏强大的预测力。

第三节 其他人格与幸福感

有学者在研究幸福的内倾性时,发现幸福感与一些认知因素有关。这些认知因素包括自尊、乐观、生活目标、自我控制等。这些因素同幸福感的相关很高。一、自尊与幸福感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情感性体验,由自我效能或自我胜任以及自我悦纳或自爱两个部分构成。自尊反映出个体知觉到的现实自我状态与期望自我状态之间的差异,自尊和主观幸福感都代表着总体评价性变量,主观幸福感涉及对个体生活的总体判断,自尊涉及个体对自身的总体判断。

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当前大多数自尊研究发现,低自尊和低幸福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Dutton &Brown (1997)发现,在面临失败时,低自尊个体比高自尊个体面临更强烈的情绪困扰,原因在于失败使得低自尊个体自我感觉糟糕,同时低自尊是导致个体抑郁的一个高危因素。有些研究支持高自尊和高主观幸福感(SWB)之间有紧密联系。Rosenberg (1995)发现,个体总体自尊与快乐感的相关是0.50,同消极情感的相关是-0.43。Diener等人(1995)从跨文化角度系统讨论了自尊和人际关系对个体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自尊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要大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Baumeister, Campbell, Krueger &Vohs(2003)认为,高自尊个体往往从积极方面看待自己,相信自己在很多方面优于其他人,在面临失败时更为自信,同时高自尊个体倾向于改变情境,能较好地应付各类问题,导致较高的幸福感。

尽管如此,Crocker & Park(2004)提醒要注意到个体在追求高自尊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认为研究者不仅要重视个体自尊水平的高低,更要重视个体追求自尊的过程,以及追求自尊的过程所导致的情绪性和动机性后果。Crocker (2002)研究发现, 个体追求高自尊的过程可能会导致个体自我调控能力的减弱,以及生理和健康水平的降低,在日常生活中,个体追求自尊目标的失败会导致惭愧和愤怒等消极后果。同时,一些高自尊个体表现出非常强的防卫心理。

自尊涉及个体对自身的总体判断,自尊是对自己概括性的评价,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的需要是人最重要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能力的、智慧的、理性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正因为如此,自我价值的需要满足与否必定影响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体验,从而影响主观幸福感。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的最好指标不是对家庭生活、经济收入等是否满意,而首先是对自己是否满意。因此要提高一个人的幸福感,应提高自身的自尊水平。《现代汉语》中对自尊的描述是:自尊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许别人歧视、侮辱。低自尊则是自我肯定偏低,自我了解片面。下面的10个句子是反映自尊和自卑的不同表达方式。自尊:①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②我感到自己有许多好的品质;③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④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满意的;⑤我希望我能为自己赢得更多尊重。自卑:①归根到底,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②我感到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不多;③我确实是时常感到毫无用处;④我是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⑤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通过对大学生、临床的病人、10岁左右的男孩、31个国家的大学生的跨文化研究,发现:自尊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在诸多的人格变量中,自尊是影响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健康的自尊是持久幸福快乐的基础。二、乐观与幸福感

乐观代表了期待自己生活中出现有利结果的普遍趋势。如果一个人期望的是积极的结果,他将会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来努力,这样更容易实现目标。乐观是一种积极、豁达的生活态度, 乐观者期望好的结果并相信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乐观者相信自己的能力, 遇到可控制的事情时, 能坚持下来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面对不可控制的困难或挫折时, 能够坦然地接受, 做到自我安慰, 调节自己的心情。大量研究表明乐观能帮助个体在压力下保持健康, 与悲观者相比, 乐观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形成抑郁的可能性较低,乐观性是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积极幻想也常有利于幸福感的产生。

乐观性对幸福感的影响明显,以至于它似乎变成了幸福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个体身心健康产生强烈影响。一些研究者发现乐观性实际上由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组成,即乐观和悲观。人们发现,虽然这两者都同幸福感的不同方面有关,悲观因素所起的作用却更大,不过这种作用是消极的。Robinson-Wheeler(1997)发现,只有悲观因素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了预测作用。有一项纵向研究发现,在1946年对哈佛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最悲观的人在1980年再一次调查时是最不健康的。悲观对待坏消息的学生一年以后遭受到更多的风寒、喉咙痛和感冒。因此,一般来说,乐观者更少被各种各样的疾病缠绕,即使他们患上重病如癌症,也能在这些病症中恢复得好。血液测试也表明,乐观主义者有更强的免疫力,显然,身心的健康对幸福感的影响相当明显。

悲观者的另一类代表是抑郁者。许多研究发现,与一般人比,抑郁者常看到并喜欢思考事情的不良方面,即使这些事情非常一般。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抱一种消极的观点,认为生活没有什么目标,即使有也不太现实;他们不能发现事物有趣的一面,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常会自责,并且会盲目地认为事情根本不能进行控制。一些研究者提出设想:是否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提高抑郁者的认知水平。Fava等人(1998)采用Ryff(1989)设计的幸福感的6个维度——自我接受、同他人的积极关系、自主、环境控制、生活目标和自我成长对抑郁者进行训练。在治疗过程中强调积极的思维,抑郁者被要求坚持用日记形式记下每件有趣的事或阻碍这些事件的因素,并且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受幸福感6个方面的引导。结果发现,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实施了这种治疗程序的患者获得了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因此,这些研究者认为,抑郁水平的降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有学者指出,抑郁者之所以幸福感水平低是因为他们的社会技能不太完善。而完善的社会技能是幸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外倾者具有更高的社会技能,尤其是他们更自信乐观,拥有更好的合作能力。而抑郁者的社会技能则逊色得多,例如他们不善于进行自我肯定,所以在建立或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时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也是他们幸福感水平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三、自我控制与幸福感

自我控制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自我控制是自我中最高阶段,其核心是“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我们经常讲的自制力其实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控制与大脑额叶的发展紧密相关,当我们生理正常时,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决定了自我控制,通过主观能动性,选择认知角度,转变认知观念,调整自我认知评价体系,感受积极自我。

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感是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Grob 等人(1996)对14个国家的3 844名青少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控制期望”与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之间的相关达0.35,这一结果在14个国家都基本类似。同时,控制期望与自尊的相关是0.82,很显然这会提高个体的幸福感。Lachman 和 Weaver(1998)在对3 485名成人的另一大型调查发现,“掌握”量表同生活满意度有着很强的关系,同抑郁有着很强的负相关。

心理控制源的概念反映人们对行为与后来事件之间关系的期望,并反映人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的倾向性。比如有道选择题:“我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方向”还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是我能控制的”。选择前者是“控制集中在外部的人”,他们倾向于认为行为后果是由行为以外的因素决定的,是由他人、环境和命运来决定;而选择后者的是“控制集中在内部的人”,他们倾向于认为行为后果是由行为本身决定的,自己的行为本身可以决定,通常他们各个方面的表现更好,能更好地面对压力,生活也更快乐。

很明显,高的自我控制能带来快乐和幸福。对于快乐的人来说,时间是“充实和计划好的,他们守时,而且很有效率”。同样,工作满意度可以部分归功于这种控制感。对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发现,工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即工作时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是满意度的重要来源。Sheldon等人(1996)对一家牛奶场的60名工人进行的调查表明,当他们对日常工作感到有自主性和能胜任时,这一天便是愉快的一天。

关于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方面,金钱对幸福感的一些影响不仅是来自我们拥有我们想要的,更多的是使我们能完成我们想做的,即感受权利,控制自己的生活。许多在贫穷中长大的人会认为金钱可以买到快乐,“你能得到什么很重要”;但是富裕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要变得快乐,并不是你能得到什么,而是“你能控制什么很重要”。财富对幸福并不起着绝对的决定作用,有这样一个实例来说明这个观点。芝加哥郊区有一名中年妇女名叫罗斯,她离婚多年,整日情绪低落,靠药物保持心情安宁。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希望,她每个星期都花5美元购买当地的一种彩票。 突然有一天, 好运来了,罗斯在一次购买彩票中赢得头筹,获得奖金2 200万美元。于是,她辞去了洗衣工的工作,购买了有18个房间的别墅,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最好的私立学校。但令人惊讶的是,她的幸福心情不到一年就开始恶化了,自我控制感丧失了,她的抑郁情绪重新出现,她又像以往一样闷闷不乐……

总之,一般的研究认为内控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如果人们认为不良生活事件是无法控制的,就会产生抑郁而降低主观幸福感。抑郁者并不是一个抑郁的人,而是认为世界不可控制才导致抑郁。内控者有更好的应激方式,他们试图去改变环境,而不像外控者那样逃避现实,凡是能应付各种问题的人,其主观幸福感都较高。但也有些学者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四、生活目标与幸福感

生活的目标可以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这些意义通过长期的计划和众多的目标来实现。目标的内容、个体实现目标的方式以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幸福感相关。

在个体的生活中,生活目标多种多样,例如工作、职业、赚钱、照顾家庭、参加政治活动、参加志愿者工作、参加业余活动,甚至是追求宗教信仰等。这些活动都同幸福感有着较强的关系,即生活目标与幸福感紧密相关。Ryff(1989)曾经对影响心理幸福感的各种关键因素进行综合,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一个多维模型,把生活目标看成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模型包含6个心理维度,每一维度都将个体努力时遇到的各种不同挑战连接起来。这6个心理维度分别是:①自我接受(self-acceptance),是指即使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人们也会试图保持对自己的良好感觉;②同他人的积极关系(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即个体会寻求发展和保持温暖与信任的人际关系;③环境控制 (environmental mastery),是指个体改变他们的环境使其符合自我的需要和期望;④自主性(autonomy),是指为了在社会环境中保持自己的个性,人们会寻求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和个人权威(personal authority);⑤生活目标 (purpose in life),即发现自己在各种努力和挑战中的意义,这是个体必需的一种努力;⑥个人成长(personal growth),是指个体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才干和能力,这是心理幸福感的核心。从中看出,生活目标与幸福感的关系紧密相连。

不难发现,这一模型中实际上还涵盖了上文陈述的自我控制、自尊等。有生活目标可以使人感受到生活有意义,自从人类从一般动物中分离出来之后,就一直在不懈地追求着一种感受——幸福。有人试图找到一种一劳永逸的获取幸福的方法,却始终无法实现。因为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目的得以达到、目标得以实现时,所产生的暂时性的愉悦状态。因此,幸福感永远只存在于过程之中。幸福感的这种暂时性,它激发着人们不断地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又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实现了这些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获得了幸福感,人类社会获得了发展。能激发幸福感的目标,是自己的心理预期目标,而心理预期是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即时调整的。这为我们通过心理预期的调节,来创造幸福提供了可能。这种调节手段常被应用于学习信心的建立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是以追求快乐来作为目标,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有方向也很自信,那么他们的幸福感水平就高。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通常我们工作的境界有三种: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①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②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教师到校长、从职员到主管、从编辑到总编辑;③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当人们在追求有意义而又快乐的目标时,就不再是消磨光阴,而是在让时间闪闪发光,从而获得幸福感。

第四节 塑造完善人格

一、人格魅力的构成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如果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就具备了较好的人格。从人的性格结构分析,具有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

(2)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

(4)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

具有上述良好性格特征的人,往往是受欢迎和受倾慕的人。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具备这些良好品质,人与人之间在具备这些性格特征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就决定了个人对他人的吸引力的不同。一个人的魅力最基本的构成就是他的外表和个性。外表只是一小部分,人格特性才是最重要的。纵观古今,但凡为人们所承认的有巨大吸引力的人,他们都有这些共同点:有道德、有理想、有情感。这种道德、理想、情感结合起来,以自身独特的个性表现出来,便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的构成有以下几点。

(1)有理想,抱负远大。理想和抱负是构成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一个缺乏理想、没有抱负的人会显得懒散而茫然,自然就不会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激励人们前进和进步的,是理想和希望。

(2)有学识,孜孜以求。有学识,从广义上讲就是有知识和能力。具体讲就是人的才华、才识、才学、才思、才智等。对于知识的重要性,英国哲学家培根最早用一句最简单明了的话来形容:知识就是力量。不言而喻,人们掌握知识的多寡以及使用知识能力的大小、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人格魅力的大小。

(3)有道德,品格高尚。如果说“抱负远大”、“学识渊博”还笼罩着一层“伟人”色彩,那么,道德则是人格魅力中最普通、最广泛和最基本的因素,也是人性中最容易挖掘、发展和修炼的因素。现实生活中,人格魅力我们往往理解为“道德魅力”。人格魅力的道德素质中,真诚可信是人格魅力的基础,谦虚宽容是人格魅力的核心,正直善良是人格魅力的根本,乐于奉献是人格魅力的外现。

(4)有情感,亲和力强。“亲”主要是指亲情,体现为爱、关心、温暖、支持等;“和”主要是指协调、和谐,体现在适度、合理上。亲和性是指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时表现出的容易亲近别人、易被别人接受的一种能力和性格特征。一个人是否具有亲和性以及亲和性的大小和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5)有责任,勇挑重担。责任是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信任,只有敢于并有能力承担起责任的人,才能焕发出光彩的人格魅力。要负起做人的责任,要做一个毫无怨言地寻找并担负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责任的充满人格魅力的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要对自己负责。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不轻易伤害甚至放弃它们。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还要对别人负责。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对这个社会负责。

(6)有毅力,百折不挠。毅力是一种优良的意志品质,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地把目标决定贯彻到底的行动和精神,是一种不竭的心理能量。顽强的毅力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格品质,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们一定会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平平淡淡,一帆风顺的人生固然令人羡慕,但具有魅力的人格必定要经过挫折的洗礼。

小故事:永不退缩的林肯总统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8次竞选8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天下无敌,而且他从不放弃。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16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此路破败不堪又容易滑倒。我一只脚滑了一跤,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回过头来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掉都爬不起来了”。亚伯拉罕·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二、人格不断完善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及动机、兴趣、理想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健康完善的人格不是本身就具有的,虽然我们的人格中多少秉承有先天的魅力,人格的不断完善,主要还靠后天的培养,这是一个漫长的日积月累的过程。1. 在思想上追求人格魅力的提高

孔子曾说过:“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提高人的自我修养,塑造完美人格,于国、于家、于世界都很重要。孙中山说过:“国民要以人格救国,只有好人格才会有好国家。”人格人人既有,但魅力旨在修炼和追求。只有你在思想上具有强烈愿望,想成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你才会为此付出努力和准备,才会有这么一种决心和信心,才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对自己有高标准,严要求,谨慎地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勇于解剖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抵抗各种不良诱惑,克服各种困难挫折,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为追求一个崇高的目标积极进取,最终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2. 在学习中领悟人格魅力的实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一种求学态度。人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懂,学问也好,做人也好,都有个不断学习完善的过程。学习是固本之举,增强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那就是勤于学习。要向书本学习,向榜样学习,向伟人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习,人类一切正义的东西都是我们学习的源泉。“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向孔子学习,你能感受到 “兼善天下”的仁者胸怀;向孟子学习,你能感受到“重义轻利”的“大丈夫”气概;学习周总理,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毛泽东,你才能感受到何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人气魄;学习邓小平,在他传奇般人生中,你能感悟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意志坚强,百折不挠”的伟人风范。3. 在行动中实践人格魅力的真谛

任何美德都必须在实践中得以展现。人格魅力表现在你日常生活的言行之中。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心怀感激地对待你的朋友和家人;恰如其分地赞扬别人等等,这些都是人格魅力的实践方式。时常记着美化自己的仪表,精神饱满,举止大方,谈吐高雅幽默,别小看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琐事,这却是实践展示人格魅力的基础。最重要的是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应该成为你的行动准则,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的处理好每件小事的意义,并不亚于成就一番大事,因为大事可遇不可求,而生活却是由每件小事串联而成。4. 在成长中追求人格魅力的丰富

人是在不断成长的,每天都是新的一页,人格魅力同样也需要不断成长和丰富。孟子的“舍生取义”和岳飞的“精忠报国”已显示出其历史局限性。人格魅力具有历史继承性,诸如对爱情的忠贞,对家庭的责任、大度宽容、礼貌谦恭、尊老爱幼、自重自爱、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忠诚爱国、勤劳俭朴等这些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所传颂的美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其精神实质都是永不褪色的。也无论你是孩童还是少年,是成人还是老叟,这些都应该伴随着你一起成长。人格魅力还应该随时代发展而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当今社会需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需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生活方式都要不断与时俱进,这些时代的内容和特色,也应该不断地体现在人格发展之中。5. 人格塑造中把握好辩证关系

人格塑造就是个体对自身人格的一种培养和锻炼。人生之难莫过于接受自我、挑战自我、改变自我。有人总结了38位最成功的名人的共同人格特征。

①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②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③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④有较为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⑤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⑥有独立自主的性格;⑦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远感到新鲜;⑧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撼的高峰体验;⑨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⑩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⑾有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⑿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⒀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⒁有创见,不墨守成规;⒂对世俗,和而不同;⒃对生活环境有改造的意愿和能力。这些特征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人格塑造过程中要把握好的辩证关系。自信而不自负,自谦而不自卑;勇敢而不鲁莽,果断而不冒失;稳重而不犹豫,谨慎而不怯懦;豪放而不粗俗,好强而不逞强;活泼而不轻浮,机敏而不多疑;忠厚而不愚昧,干练而不世故。

第四章 积极心态

幸福不是个体主体之外的拥有物,而是个体主观上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它涉及需要的满足、正向积极的情绪、感知体验、认知评判,以及个体的种种行为活动等多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幸福的体验来源于积极的、导向内在的愉悦感、满足感等美好情感体验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实质是个体对主、客观事件所选择和持有的积极态度,即积极心态(positive mental attitude),它被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推崇为成功的首要黄金法则,同时,积极的心态也是人生幸福的不竭源泉。

第一节 态度与积极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态度对个体行为及其主观感受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态度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人类心理现象,最早得到科学心理学的肯定和接受却是在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 Lange,1888)的反应时研究中。朗格在反应时实验中发现,一旦被试特别注意自己即将要作出的反应,也即被试在心理上对自己需要作出的反应有所准备时,他作出反应的时间就会比其他人更快。这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支配着人的记忆、判断、思考和选择,其实质就是态度。积极心态则是个体在心理上的积极的准备状态,这种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有助于个体获得和强调事物的正面信息、强大的行为始动力以及明确和坚定的行动方向,有助于个体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满足需要,追求快乐,拥有幸福。一、态度概述1.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作为主体对客体(他人或事物)的一种反应倾向,态度对主体即将采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例如,“我喜欢心理学”,这种态度的主体是“我”,客体是“心理学”,态度是“喜欢”,这一态度将把“我”导向这样的一种行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我会经常学习心理学知识。

态度是由认知(Cognition,C)、情感(Affect,A)和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B)三因素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情感、意向、认知被称为态度的ABC结构。认知,是指态度主体对对象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认知不仅包括对某人、某事之所知,而且也包括对某人某事的评价。如“富有的人才是幸福的人,所以我一定要努力赚钱”、“成功的人是幸福的,所以我一定要成功”等。情感,是指主体对于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喜欢和厌恶、尊重和轻视、接纳和排斥、无畏和惧怕等,比如:“我热爱生活”。意向是指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态度对象想要表现出来的行为,即当个体对态度对象必须有所行为时他将怎样做,这就是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比如:“我爱家人,所以我要努力让他们幸福”。

由于态度包含了情感部分,它涉及个性内在的心理结构而难以改变。因此,在态度的三个心理因素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彼此不协调、不一致的情况下,三者之间发生矛盾之时,情感因素将起主导作用并难以改变,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人道理上都讲得通,却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其行为意向,就是因为认知部分改变而情感部分还未改变,行为意向因取决于前两者也未能根本改变。2.态度的特征

态度作为包含知、情、意三个方面的复杂心理过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态度具有对象性。任何态度都是针对某一对象(人或事物)的,因此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谈及态度,必然同时提起态度的具体对象,而且态度对象可以是具体,也可以是一般的、抽象的、概括的。

(2)态度具有社会性。任何人的态度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在社会生活中习得并逐步发展完善的,因而具有社会性。通常,某种态度形成后即会反过来指导个体对外界事物和他人之间的互动,同时,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又不断修正着自己的态度,周而复始,个体的态度体系日益发展和完备。

(3)态度具有稳定性。态度形成之后,将会持续较长时间而不会轻易改变,有些态度甚至融入其人格结构中成为其中一部分。态度的稳定性会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规律性,使同一个人对同一对象形成前后一致的、自然的固定反应。当然,态度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某种态度形成之后的确不易改变,但在态度发展的初期,认知和情感两种要素的组织还没有固定化时,新的知识和经验很容易引起态度的变化。

(4)态度具有内在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像其他心理现象如思维、想象一样,无法直接观察。虽然态度和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但行为本身不等于态度,虽然态度包含有情绪情感成分,但它也不是情绪情感,更不是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所以态度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人们只有从当事人的言行和表情去间接地进行分析和推测。

(5)态度具有协调性。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所组成的。一般情况下,三种因素是协调一致的,但有时三者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心理学研究发现,知、情、意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不完全相同。情感与意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意向或情感与认知的相关程度。例如,我们在认识上明知某人不错,是个好人,但就是不喜欢他,不想和他来往(认知与情感相关程度低),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人说:“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认识与意向相关程度低)。此外,在理智和情感因素发生矛盾、出现不一致时,情感因素往往会起主导作用。如,很多青年人都知道过度玩电脑游戏有害,但仍难以舍弃,因为他们对玩电脑游戏已有偏爱,形成一种习惯,这里,情感因素就占了上风,意向行为遵从了情感因素的方向。所以有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态度中最重要的因素。3.态度的功能

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是人心理全貌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倾向,它体现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形态,决定了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行为倾向。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态度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人对他人及事物的知觉与判断,从而影响到其采取不同的行为。态度还可能影响个体的学习、工作效率,帮助或阻碍个人作出某种选择等。

(1)态度的认知筛选功能。态度具有稳定性,某一特定态度一旦形成,成为一定的心理结构时,就会影响对后继刺激的接受,对于后继刺激所具有的价值能够发挥判断和理解作用,久之即成为一种固定的、无弹性的、先入为主的态度,即“刻板印象”,根据刻板印象去认识初次遇到的人或事物,会影响对个别差异的辨别,从而影响正确的社会判断。此外,态度还能使个体有选择性地接受有利于自己的、合适的信息,拒绝不合适的信息,因而可能曲解地接受错误信息而产生错误的认识,形成或强化偏见。态度的筛选功能,使得那些与个体既有态度相吻合的资料,容易被吸收、同化、记忆,而那些与个体的态度、信念相违背的资料,则被阻止和歪曲。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琼斯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挑选了来自美国南部白人大学生做被试,并把他们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反对种族歧视、反对黑人白人分校的;第二组为种族歧视者,赞成黑人白人分校。实验任务是要求所有被试者阅读同一篇反对黑人白人分校为主题的文章,然后尽量将读过的内容完整地写出来,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第二组。

(2)态度的行为导向功能。态度作为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会支配人们按什么方式对特定事物采取什么行为,因此,态度能够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如,有实验证明个体会因为对所属团体(宗教)的忠诚态度,为维护团体利益或名誉,其忍受肉体痛苦的能力会显著提高。心理学家曾做过有关宗教对大学生的耐痛力是否有影响的实验:试验对象经过特别的选拔,即其中一半为基督徒,一半为犹太教徒,但被试者本身不知道这种安排。第一队测完之后,告诉被试者,为了确定对大家的耐痛力的可信度,休息一会儿将做第二次测定。然后利用休息时间告诉一部分基督教徒的被试,“根据某一报告,基督教徒对于痛苦的忍耐力不如犹太教徒强”,而对一部分犹太教徒的被试则说:“根据某一报告,犹太教徒的耐痛力不如基督教徒”。这样安排后,再做第二次测定,发现两组被试的耐痛水准都明显地提高了,而休息时间没有告以任何消息的另外的两部分受试者,两次所测结果没有什么差别。

(3)态度的行为动机功能。态度能帮助人们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故态度具有动机作用,态度将驱使人们趋向或者逃离某些事物,它规定什么是偏爱的,什么是期望的,什么是渴求的,什么是想要避免的。态度的动机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适应功能:态度促使个体转向为实现自己目标而服务的某一对象;第二,表现功能:态度可使主体摆脱内部紧张,成为表现自己个性的工具;第三,防御功能:态度可以促使个体解决内部矛盾,超脱群体情境以保护自己。

(4)态度的价值观表达功能。态度能表达人们深层的价值观,它既来自价值观,又能表现价值观,这是态度性质中最主要的一点。这就是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价值观是指态度对象对人的意义。由于环境与教育条件的不同,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倾向,人的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态度就会不同。因而,态度的不同表现了个体价值观的差异。二、什么是积极心态

积极心态即积极的心理态度,是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乃至自身的积极的、正向的稳定心理倾向,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的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取向。

在看待事物时,拥有积极心态的人能看到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强调好的方面,因而会产生良好的愿望和预期,在良好愿望和预期的引领下,就能最终得到好的结果。积极心态是一种对任何人、情况或环境所坚持的正确、诚恳而且具有建设性,同时也不违背自然规律和人类权利的思想、行为或反应。积极心态允许我们拓展希望,并克服所有消极心态。它给我们实现我们欲望的精神力量、情感和信心,积极心态是当我们面对任何挑战时应该具备的“我能……而且我会……”的心态。

积极心态是个体在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信念、价值、人格等多方面心理因素中积极品质的一种综合体现。它是个体心理对各种信息刺激作出积极、建设性反应的趋向,而这种趋向对个体的思维、选择、言谈和行动具有积极和建设性的导向、支配作用,因此,积极心态是迈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积极心态是个体最为重要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人们事业的成功和一生的幸福。三、积极心态的基本特征

积极心理态度在对象性、稳定性、协调性、系统性等方面具有其显著的特征。1. 积极心态的普遍性特征

积极心态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对任何对象都持有的普遍的积极、建设性的态度倾向。因此,在态度对象性方面,积极心态具有普遍性特征。积极心态者无论是在成功还是失败时,无论是在顺利还是挫折时,无论是面对自己还是他人时,无论是在面对人还是事时,都将坚持其积极、建设性的态度。也就是说,积极心态并不因为态度对象的改变而改变,它具有各种对象上的一贯性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积极心态才被推崇为成功者首先要具备的最为基本的素质。2. 积极心态的协调性特征

积极心态所包含的知、情、意三元素比一般态度具有更加显著的协调一致性,因为它们拥有共同的特征就是积极、建设性,个体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事物,形成积极、合理的情绪情感,进而产生具有建设性的行为意向,因此,彼此间协调性和一致性高。对于那些在三元素上无法同时体现出积极和建设性特征的心理态度,会因为丧失其中任何一方面的积极性和建设性的特点而不具备积极心态的特质而与积极心态分道扬镳。如,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能成功的,他也喜欢成功,但是他却因为客观环境的阻碍而不肯积极行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我们很难说他是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人。3. 积极心态的稳定性特征

态度本身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积极心态则更加强调其稳定性。积极心态被认为是持续的、稳定的对事物或对象的积极态度,一经形成,积极心态将难以改变,使同一个人对各个对象形成前后一致的、自然的、固定的积极反应。由于积极心态将只会把个体行为导向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向,将十分有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和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的出现,因而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使积极心态所包含的知、情、意三元素彼此间更为协调一致,相得益彰,因而积极心态也就日益稳固,并最终通过社会生活中的长期实践而积淀成为我们的良好个性品质,从而拥有非凡的稳定性。4. 积极心态的系统性特征

积极心态是对任何环境、对象的积极和富有建设性的态度,因而,虽然具体到不同对象上,积极心态仍是具体的,但是,它们始终具有相同的特性,就是指向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因而构成了关系更加紧密的一个完整的、协调一致的态度系统,并成为个体的鲜明的人格特征。5. 积极心态的合理性特征

通常,人们的态度形成源于日常生活中比较“自然”的经验,有的经验甚至相当感性,而积极心态则更加强调意识和理性的主动选择,由于人性自身存在的弱点,以及后天教育中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疏漏,“自然”形成的态度难以完全达到积极心态的高标准,使人们容易多多少少地带有一些消极的、破坏性的心态或情绪,因而实际生活中“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众”就是很好的注脚。因此,要臻于积极心态,就必须依靠我们理性的强大力量,要长期有意识地选择和培养积极的心理态度。

当然,积极心态并非毫无现实基础的盲目乐观,相反,它是建立在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实事求是、积极自信、勇敢追求、充满希望的心理准备状态,拒绝在任何事情上妄自菲薄、自怨自艾、悲观绝望。因此,积极心态的基石就是理性。例如,有癌症患者被医生诊断为有30%的希望再活半年,积极心态者并不否认这一科学结论,但他却能看到如果自己各方面都准备好的话,自己就极有可能是30%中的一员,另外,半年时间的确很短,积极心态者可能更倾向于去考虑如何让这半年时间过得更加充实、更加美好,带给自己和家人更多幸福,那么,在同样遭遇癌症时,积极心态者将很可能比消极心态者活得更长,也更好些。显然,积极心态不是盲目乐观。四、积极心态以理性为基石

我们说,积极心态并非是盲目乐观,而是人们在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人)的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积极、乐观和建设性的态度和心理准备状态,它根本上说是理性的选择。积极心态必然涉及积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等元素。其中,理性的认知相对容易实现,而情感则是最难以改变的,在认知和情感都达于积极和建设性的情况下,行为意向便随之而具备了积极和建设性特点。因此,理性情感是积极心态的核心。1. 非理性的消极信念

在心理学家艾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ABC理论看来,人们对客观外界刺激性因素(Activating events,A)基于自己所持信念(Beliefs,B)做出评价后得到的结果(Consequences,C)就是我们体验到的种种情绪。也就是说,个人所持的信念(认知观念及认知评价)是客观刺激因素和主观情绪体验的中介,合理的信念和评价导致合理的情绪情感,而不合理的信念和评价将导致不合理的情绪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不合理的应对行为,即消极的、病态的、破坏性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因此,理性信念及其体系乃是积极心态的根本所在。成功者多持有积极的合理的信念,而失败者则更多固守着不合理的消极信念。

心理学家艾利斯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广泛存在于一般人群头脑中的11种非理性信念,认为我们常人容易出现各种过分、多余、消极的情绪情感,主要就是因为这些非理性信念的广泛存在,它们往往会导致不合理的负性情绪和消极行为,阻碍人们潜力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例如,在人们心目中广泛存在这样一种非理性信念,就是“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人一旦持有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经常感受到来自于人际关系的巨大压力,出现焦虑、不安,患得患失。关于11种非理性信念的危害和如何与之作斗争,我们将在后面详细介绍。2. 非理性信念的特征

有学者又进一步总结了艾利斯提出的11种不合理的认知观念的共同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所谓绝对化的要求就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事物怀有必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是不合理认知观念中最常见的特征;(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不仅会对自己作出不合理的评价,也会对别人作出不符合实际的评价;(3)糟糕至极。是指对任何事物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一种灾难性的预测。

凡是包含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特点的信念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的、非理性的,它们往往是人们对事物的脱离现实、不合实际、违背规律、虚假夸张、完美主义的错误、误解或偏私的信念,持有这种信念的人,注定要受到比不持这种信念的人更多的压力、冲击、挫折、悲伤、失望等负性的情绪情感和心理感受,在行为上也更容易表现出气馁、退缩、逃避。3. 积极心态与合理信念

人们对各种事物(或人)的合理信念构成了一个系统,而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也正是在这一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积极心态来自于正确、合理的价值体系,也体现了正确、合理的价值体系,因而合理信念是积极心态的基础,反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所持的合理信念又体现了人们所具备的积极心态。

积极的、合理的信念和认知表现为在两个方面上的接纳和认可:首先是对自我的接纳和认可。每个人应懂得接受自己、悦纳自己、爱惜和保护自己,珍惜自己的品德和荣誉,力争事业的进展和自我充分的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其次,是对环境和他人的接纳和许可,对事物的前景持乐观的态度。

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常常在多个方面持有合理信念,做到①知足常乐:认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切但求无愧于心”;②留有余地:“水满则溢”、“月满则亏”;③看到希望: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思维弹性大,能够折中,懂得“条条大路通罗马”、东边不亮西边亮,从危险中看到机遇,相信“每个挫折都有宝贝”、“人生不怕吃苦,就怕白吃苦”;④强调参与:不过分计较得失,注重过程体验,寻求逐步提高而非奢求一步登天;⑤乐观豁达:坚持事物都有向好的可能,并积极为之努力,不过度计较暂时的挫折或困难;⑥善用升华:在遭遇挫折、失败,难以达成目的的时候能寻求升华,“化悲痛为力量”,取得成果,而不是采取破坏性行为对人、对己、对事。

第二节 积极心态与幸福

积极心态与幸福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可以先简单回顾一下关于幸福的心理学研究,到目前,关于幸福的心理学研究有两种取向: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与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 well-being,PWB),主观幸福感把快乐定义为幸福,侧重个人主观体验,而心理幸福感则把幸福感理解为人的潜能实现,从人的发展角度诠释幸福。积极心态既强调主观上的积极认知、积极情感体验,也强调个体行为意向上的积极和建设性取向,因而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都存在着密切关系。一、积极心态与主观幸福感

幸福在这里被定义为主观幸福,或者叫做主观幸福感,就是我们个体以自己的标准为依据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价。它实质上是我们对自身生活状态是否满意的一种主观体验。积极心态者乐观、开朗,对事物倾向于从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向去看待和评价,由此而产生的情绪情感则更多是快乐、积极的,行为意向上也是积极进取的,因而也更可能带来生活状态的满足感,于是幸福的主观体验也因而更可能产生,因此,我们认为它与主观幸福之间有密切关系。我们将从身心健康、内心和谐和幸福感受等方面来分析。1. 积极心态有助于身心健康

健康是现代人日益关心的问题,而且人们已经不再将健康局限于身体,心理健康、生活的幸福感也越来越成为健康的核心。对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有专门的描述,认为健康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因此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这些方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人类所患的种种疾病中,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比例远远大于我们以往所知道的,在诸如偏头疼、胸闷、心悸、腹泻、便秘、胃溃疡、高血压、心脏病,乃至癌症等疾病的致病因素中,心理社会因素都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发达国家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有60%的人所患疾病是由于不良心理行为引起,WHO的调查数据显示,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有24%的人所患疾病实质上是心理障碍。在保持和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积极心态能赋予我们重要力量。西方曾经有多家报纸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有一名男子在过马路时不幸被车子撞倒而丧命,验尸报告说,这个人有肺病、溃疡、肾脏病和心脏衰弱,可他竟然活到了84岁。验尸官说:“这个人全身是病,正常情况下他在30年前就该去世了。”有人问他的遗孀,他怎么能活这么久?她说:“我的丈夫一直确信,明天他一定会过得比今天更好。”这就是积极心态的力量。

(1)积极心态导向恰当的情绪情感。积极心态的认知方面包含了广泛的合理信念和价值,从而使个体在对外界事物或自身遭遇做出合理的评价,因而个体体验到的则是恰当、合理的情绪情感。不合理的、严重、持续的消极情绪情感本身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时也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肌体,在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等多方面表现出影响作用,致使其出现功能紊乱,甚至是器质性病变。因此,积极心态因为能帮助个体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产生合理情绪、积极情绪,而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例如,有研究(Lyubomirsky,1997)发现,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的人,他们有更为稳定的内在幸福或快乐的标准,能够以一种维持甚至提升其幸福感的自我观念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而拥有消极自我观念的人,其内在标准缺乏稳定性,更依赖社会比较信息来评价自我,常常以一种坚持或增加其不快乐的方式作出反应。

(2)积极心态导向积极的适宜行为。积极心态在对具体的事物(或人)的过程中体现出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方面的积极性、建设性,促进个体做出合乎事实依据、逻辑可能性的种种正确的行为选择,同时也积累了正向的情绪情感体验,因而其行为目标往往具有较高的现实可能性和自我与他人的适宜性,行为计划应具有目的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不会由于知、情、意三方面的不协调和矛盾而出现自相矛盾、进退两难、退缩逃避等消极行为倾向,从而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适宜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例如,有研究(Bandura,1977)指出,与健康有关的锻炼习惯的养成取决于自我效能感,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锻炼习惯的形成。因此,积极心态有助于个体产生适宜行为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3)积极心态导向积极的防治行为。无论是在疾病出现之前还是之后,积极心态都有利于健康。在疾病出现之前,积极心态者通过减少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而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如乐观开朗的人往往不容易患上心理或生理疾患,而悲观孤独的人相对更容易表现出心理上或身体上的种种不适感。而且,积极心态者一方面相信自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自己的身心健康,对自身健康有积极的预期和信念,同时也更乐意为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行投资(时间和金钱)。这些都有助于预防疾病、维护健康。消极心态者则可能过度担忧自己的健康而不是有效地进行健康方面的建设,从而减少了对健康的有效投入。

在疾病发生后,积极心态者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预期和信念,情绪情感的有效调节,积极调动自身肌体潜力,通过主动配合医生的合理治疗方案,尊重医嘱,落实康复措施等手段,使自己能更快、更有效地从疾病中康复。例如,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能预测病人是否会进行或继续坚持医生所建议的锻炼计划,自我效能感高者更能坚持。消极心态者则可能在疾病到来之时消极地看待自己的病情,产生悲伤、担忧、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状态,及其对合理治疗行为的依从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这种现象在那些严重疾病患者身上很常见:乐观的癌症患者存活时间往往超过医生的预想,有的甚至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而悲观的患者则大多印证了医生的论断,有的甚至提前很多。

(4)积极心态导向冷静面对突发事故。积极的心态会促使你具有对突发事件的冷静面对:为任何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作好准备,强烈的积极心态通过下意识的心理把强大的激励因素加到你的有意识心理上,使你在瞬间发生紧急的情况下仍能迅速形成或利用积极心态,帮助你或他人生存下去。积极心态促进个体自己或他人冷静面对事故并幸存下来的例证还来自灾难事故中那些有积极心态的父母牺牲自己保全自己身边的孩子。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的孩子刚刚出生两天,经医生检查后说:“这个孩子不能活了。”“这个孩子会活下去的”,父亲回答道。这位父亲具有积极的心态:他有信心,他相信祈祷,更相信行动。并立即行动起来,他委托一位儿科医生照料这个孩子,这位医生也有积极的心态,他知道,自然给每种生理缺陷都提供了一个补偿的因素。这孩子确实活下来了。另一个故事则恰恰相反,一位妇女对她母亲说:“如果丈夫死了,我也再也不能活下去了!”于是,她由于经受不住丈夫去世的打击也去世了。她和她丈夫死在同一天。2. 积极心态有助于内心和谐

积极心态由于其知、情、意三方面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个体主观上的矛盾冲突、自我否定等不良感受和体验的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的患者往往存在内心的诸因素之间的不协调或矛盾冲突,如强迫症患者会强迫自己去做一些自己觉得没有意义、没有必要的事,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不去做会让他(她)痛苦,做了又觉得自己为什么跟别人不同要这么多此一举,这种自身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冲突和不协调给当事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内心是和谐的、安宁的。

(1)积极心态赋予我们充满自信的力量。很多人遭受着自卑感的束缚或者背负着不幸命运,由于自卑,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远低于真实水平,他们对别人的评价则高于真实水平,他们感慨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由爱而生怨恨,摧毁了自我力量之源泉,丧失了追求成功的动力,成为失败者。积极心态者通过对事物(人或自己)作出正确、合理的认识和评价,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进而导向积极、建设性的行为意向,将促使自己对自己和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心态者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并因而最终获得胜利。

面对自己遭遇的失败时,积极心态者不仅仅归因于自身,而是全面分析其原因,情感上不是悲观、绝望,而是冷静、沉着,他(她)不会失去自信,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于是,他(她)总能找到一条有助于成功的道路。

面对自己不如他人时,积极心态者不会盲目攀比,而是全面分析自己落后的原因,在情感上也不是愤怒、嫉妒、怨天尤人,而是平静、接纳,他(她)不会失去自信,只会进一步找寻有没有赶上他人的可能性。

(2)积极心态赋予我们克服心病的力量。一个人如果充满了恐惧、忧虑、紧张、怨恨、罪恶感等情绪,就会陷入拖拉、颓废的状态之中,这些情绪上的负荷一旦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个人的力量即无法支撑,结果造成在感情上、精神上及智能上的力量源泉被阻塞,并使自己深陷于怨恨、恐惧及罪恶感的泥沼之中。积极心态赋予我们克服这些心病的力量,通过积极的看待和评价事物和自己,通过合理的预期和目标设定,通过明确的行为方向和周详可行的计划,通过将这些最终落实,积极心态者将很快达到精力充沛、积极进取的良好状态。

(3)积极心态赋予我们内心平和的力量。当我们忧虑时,我们感到坐立不安、心浮气躁、操心不已,我们失去了内心的平和,这是现代人的流行病症,是因为我们把事情想象得很糟糕,我们害怕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我们忧虑不安了。积极心态则可以让我们把事情往好的方面去考虑,怎样从多方面建设性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利用有限的时间如何更有效地把事情做得更好。

当两种需要、想法或行为相互冲突时,我们内心出现了不和谐,失去了平和,我们体验到犹豫、矛盾、冲突、进退两难,积极心态则让我们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积极的,什么是消极的,什么是建设性的,什么是破坏性的,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从而使我们达于内心的平和。3. 积极心态有助于幸福体验

林肯认为,如果一个人决心获得某种幸福,他就一定能得到这种幸福。积极心态如何帮助我们赢得幸福呢?

首先,我们在这里将幸福定义为主观幸福体验,就是我们个体以自己的标准为依据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价,它实质上是我们对自身生活状态是否满意的一种主观体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幸福本身就是个体对生活状态的态度的主观体验。积极心态作为个体的主要心理面貌,将不可避免地将个体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态度打上积极的烙印,因此,积极心态者将更容易对自己生活状态作出积极、正面的认知和评价,进而产生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正向的情绪情感体验本身就是主观幸福感。例如,知足常乐是一种积极心态,它将促使个体更加容易从平静的生活中获取幸福感。所以,积极心态将直接导致个体更易于获得主观上的幸福体验。

另外,积极心态通过对个体的现实生活各领域,如工作、学习、休闲、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施加积极、建设性的影响,也能间接地提高其主观上的幸福感。积极心态者善于积极地看待现实生活各领域中的问题或任务,通过积极、有建设性的情感和行为意向而向外部施加有益的影响,有助于个体在相关方面或领域获得事实上的进步和提高,这种进步、提高或收获又被个体迅速感知到,作出积极的评价,进而也产生了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主观幸福感。因此,积极心态又间接地导致个体获得主观幸福感。

小故事:有一位名叫胡达克鲁丝的老太太,她的朋友和邻居W夫人和她同龄。在她们共同庆祝70大寿时,W夫人认为人生70古来稀,自己已年届70,是该去见上帝的年龄了。因此她决定坐在家里,足不出户、颐养天年。她为自己做寿衣、选墓地、安排后事。而胡达克鲁丝则认为:一个人能否做什么事,不在年龄的大小,而在于自己的想法。于是她开始学习爬山,其中有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高山。最终她95岁高龄时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龄的最高纪录。同样是70岁生日这个事情,W夫人的心理反应趋向是消极的,足不出户,安排后事,结果在好多年前就去见上帝了,而胡达克鲁丝的反应则是积极向上的,她坚持学习爬山,不仅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自己晚年也因此而过得充实而幸福。二、积极心态与心理幸福感

前文已论及了积极心态对主观幸福的积极意义,接下来我们讨论关于积极心态在现实生活领域中的积极意义,即对心理幸福感的意义和影响。积极心态作为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也导向积极进取的外显行为,通过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设立合理的需要和目标,因而也为行为确立了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向,为积极行为提供了清晰、合理的期望目标和源源不断的动力,积极心态有助于个体开掘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的发展成长及成功,因而在增强心理幸福感方面,积极心态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 积极心态有助于潜力的开发

积极心态是对事物(或人包括自己)全方位的积极态度,促使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我们自己,从而带给我们开拓进取的力量。积极心态能带给我们的是正确思考的力量,使我们不被失败、挫折、偏见、教条、经验所蒙蔽;积极心态带给我们创新思考的力量,使我们用充满活力的、具有强烈信仰的心态武装头脑,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积极心态能带给我们自我提升的力量,通过改变那些让我们积累消极的感受和行为取向的种种消极因素,使我们获得提升的空间和能量;积极心态能带给我们不屈不挠的力量,使我们不被障碍、挫折和失败击倒;积极心态能带给我们持续进取的力量,通过身心调和达到自然的节律状态,持续地保持精力和体力,免遭疲劳、耗竭之苦。

显然,积极心态有助于我们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认识和判断,形成乐观、合理的预期,拥有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对自己和事物有信心,不为自己设置没有必要的限制,从而有助于我们自身潜力的开发。积极心态促进潜力的开发,而消极心态则妨碍潜力的开发,甚至摧毁本已拥有的力量。有这样一个故事,印度的驯象师们往往是在大象还很幼小、无力的时候就用牢固的锁链拴在柱子上,并在柱子周围放上食物,小象无法挣脱锁链的束缚,而有吃有喝的条件也让它不想去奋力反抗,随着小象逐渐长大,它可以轻而易举地举起数百公斤的重物,却从来不曾尝试挣脱那根对它来说已经微不足道的锁链,力大无比的大象就这样因为一条事实上非常孱弱的而在它心目中却是无比牢固的锁链而生活在人的驱使之下。

与大象相比,虽然我们人类通常不会有人给我们拴上锁链,但我们常常是自己给自己戴上心灵枷锁,那就是消极的心态。消极心态会给我们设置种种限制和藩篱,使我们屈服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失败、挫折的打击之下,最终归于平庸和颓废。2. 积极心态有助于关系的建立

积极心态必然包括对人对己以及人我关系的积极态度,促使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他人以及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积极心态赋予我们受人欢迎的力量,是因为积极心态者对自己有合理的认识和评价,合理的情绪情感,以及恰当的行为意向,因此在具有许多赢得他人欢迎的特点:自信、平和、安宁、乐观、真诚等。此外,积极心态者对于他人也持有积极态度,对他人有合理的认识和评价,合理的情绪情感,以及恰当的交往互动行为意向,因此也具备了受人欢迎的诸多特点:尊重、谦和、宽容、接纳、激励等。再者,积极心态者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持有积极态度,以热情主动、不卑不亢、坦诚进取的态度与人交往,容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能产生有力的社会心理支持,有助于心理幸福感的提升,如,崔春华等(2005)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

总之,将积极心态应用到人际交往中,你将收获到喜爱、尊重、信任、合作等积极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心理支持。3. 积极心态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事业和工作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积极心态因而必然会涉及对事业和工作的积极态度。毫无疑问,在事业和工作上,积极心态有助于我们对它们做出合理的认识和判断,形成乐观、合理的预期,拥有强有力的信心,不为自己设置没有必要的限制,从而有助于获取成功。积极心态将有利于我们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百折不挠等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挥;在事业和工作上,积极心态将有助于我们形成不受挫败、不知疲倦、不轻言放弃的良好工作态度;在事业和工作上,积极心态将有助于我们形成看到希望、乐观上进、勇于创造的精神状态。最终,积极心态将我们导向事业和工作上的巨大成功。

积极心态赋予我们立即行动的力量,有助于我们将计划付诸实践,将理想变为现实,做一个有行动力的人;积极心态赋予我们克服困难的力量,使我们成为一个坚强、勇敢、大度、成功的人;积极心态赋予我们克服忙碌的力量,使焦虑、烦躁的情绪无法立足,使我们以从容不迫的心情完成工作和任务;积极心态赋予我们吸引财富的力量,促使我们成为诚实、正直、诚信的人,从而获得实现自己事业成功所必需的财富。

将积极心态应用于事业和工作领域,你将收获到坚强、乐观、进取、诚信、合作等积极情感,以及工作上的非凡成绩和事业上的卓越成就。

第三节 积极心态的养成

积极心态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作为与幸福有如此密切关系的心理品质,关系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我们的成功和幸福生活,必然成为我们想要拥有的首要品质。下面我们从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入手来介绍积极心态的养成问题。一、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体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的学习而形成态度、改变态度,态度形成后即对人的行为施加影响,态度的改变则是为了适应社会,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是统一的,旧态度的改变也意味着新态度的形成,反之亦然。1. 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受到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育、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社会环境等,个体在具体环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态度体系,然后就凭借这一体系来对外界反应,同时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完善。2.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阶段

态度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它包含了情感因素,因而其形成和改变都有复杂的过程,经历模仿与服从—同化—内化等阶段。

(1)模仿与服从。模仿和服从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两种起始方式。模仿就是对他人态度的认同与吸收。父母常常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随后,个体通过模仿同学、老师、明星或榜样不断习得态度、改变态度。模仿常常是不知不觉、自觉自愿地进行的,是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最为常见的开端。

服从又称顺从,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或别人的意愿而做出行动,因受外界压力,服从一开始大都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有当被迫的服从形成习惯后,才会变为自觉的服从,产生相应的态度。

(2)同化。在这一阶段,个体态度上已不再是表面的改变,而是自愿接受新的观点、行为,使自己的态度与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新态度还仍未与自己原有态度体系完全融合。

(3)内化。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这时,个体内心已经真正发生了变化,接受了新观点、新行为,并将其纳入已有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的态度。这时态度就比较稳固,不易改变了。3. 态度改变的方法

态度的转变是指态度在方向与强度两个方面的转化和改变。比如,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不再喜欢了,就是方向上的转变,极端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不再那么喜欢了,就是强度上的转变,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变得非常讨厌玩,就是从一端转向另一端,则方向与强度都发生了变化,而且强度和方向之间原本就是有联系的。

态度转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怎么使他人转变态度,二是怎么使自己态度转变。下面我们介绍如何使自己转变态度的几种方法。

(1)自我批判。自己有意识对自己的观念进行分析、批评,主动接触与原有态度不一致的信息,主动寻求可信度高的意见和观点,主动进行逐步深入的自我劝说。

(2)积极实践。直接的、第一手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改变原有态度,长期持续的实践活动会促进态度的改变。

(3)强迫接触。不管是否喜欢,强迫自己同对象接触,将有助于态度的改变。保持与对象的接触,可以增加个体与态度对象的了解,促进态度的改变,“日久生情”就是对保持接触而发生态度转变这一现象的归纳。1937年史密斯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利用两周时间安排研究所的白人学生到黑人区与著名的黑人编辑、外科医生、诗人、画家等见面,听黑人小说家的演说,参加黑人学生的茶会、黑人企业家的午餐会等,结果46人中有44名学生对黑人的态度比实验前变得更为友善,而且在一年后仍然很友善。

(4)加入群体。任何群体都有明确的或隐性的公约、规则,个人由于加入该群体之后,对群体产生认同态度,因而更乐意或更倾向于接纳团体规范,从而更有效地改变了态度。心理学家勒温在20世纪40年代曾做过这样—个实验:由于“二战”时期食品短缺,美国政府希望能说服家庭主妇购买一向不受欢迎的动物内脏做菜,勒温采用了两种办法:一种是把上述要求作讲解与劝说;另一种把上述要求作群体规定,结果接受讲解和劝说并拿到一门烹调内脏的食谱的小组只有3%的人改变了态度,而群体规定的小组有32%的人改变了态度。二、积极心态的养成与训练

积极心态的养成与训练,涉及旧的、消极的心态的改变和新的、积极的心态的形成,涉及个体原有消极态度强度的减弱和方向的转变,也涉及新的积极态度的强度增强、方向稳固。前文我们已经介绍了有关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据此,我们认为,积极心态的养成和训练,需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1. 让自己拥有积极认知

积极的认知观念和评价对于积极心态是必要的而且是基础性的,没有积极的认知观念和评价,我们就无法拥有积极的情绪情感和建设性的行为意向。因此,在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在认知观念和评价方向上尽可能向着积极、正面和建设性靠拢,并习而惯之。

要养成积极认知的习惯,就必须和我们头脑中已有的那些让自己轻易产生愤怒、泄气、烦闷、挫败、恐惧、沮丧、逃避等负性情绪的任何想法、观念、评价(非理性信念)作斗争,消除负性、消极情绪的根源。心理学家艾利斯总结出11种非理性观念特别容易出现在我们头脑中,有它们的存在,我们就容易发生情绪困扰,如果坚定地去除这些非理性观念,代之以积极的、理性的信念,我们就具备了积极认知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因此而拥有了积极心态。2. 保持理性的情绪情感

积极认知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我们某些消极的、不那么合理的非理性信念成为我们某些习惯性的反应基础的时候,我们甚至都不能觉察到它们的存在,但消极情绪则已然发生了,因此,对于情绪情感本身的关注和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1)觉察自己的情绪。我们往往会随着外在事件的变化而产生各种情绪,但这时不管对于何种情绪,我们都应该先停一下,跳脱出来,冷静地去体会感觉自己的情绪,到底是愤怒、是悲伤,还是羞愧,将它理个清楚,如果不如此做的话,你就可能会把注意力放在外在事物上而受影响,将你的情绪越搞越乱,以致失去了理性,做出不当的行为反应。

(2)认清引发情绪的原因。把自己从情绪中独立出来,询问自己:“你为什么生气?你为什么难过?你为什么愤怒?”探讨原因,了解情绪背后的想法和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是哪些想法或思考方式让我们产生了负向的情绪。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在前几个问题之后,问自己:“你对自己说了些什么?”并且检测如此的认知或想法是否合理——“你这样想是合理的吗?是实事求是的吗?”进而修正、调整它而达到改变情绪的目的。

(3)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没有人会读心术,没有人能真正懂得我们的感受,除非我们表露我们的感受,别人才有机会更加了解我们的感受、立场和原则。同样,我们也可以从别人的情绪表达中了解他的心情。表达情绪时要以平静、非批判的方式叙述情绪的本质,描述而不是直接发泄。此外,我们表达情绪的目的是为了与人分享,而不是改变他人,我们无法单方面去改变或控制对方,表达情绪是为了让对方可以更多的了解我们。

(4)以合适的方式舒解自己的情绪。舒解情绪的目的是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整理自己的思路,让自己更有能力去面对未来。舒解情绪的方法很多,有些人会痛哭一场,有些人会找好朋友诉苦,另外一些人会逛街、听音乐、散步。这里介绍一些暂时舒解自己情绪的方法:①推陈出新,改变自我:适时的对稳定的习惯做些小的变动,就会有一种新鲜感;②打扮自己:经常衣冠不整,蓬头垢面,不仅影响情绪也会使自己处于尴尬的状态;③巧用颜色: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情绪,应积极去寻找,接触那些温暖、柔和而又富有活力的颜色,如绿色、粉红色、浅蓝色等;④走进大自然:大自然的奇山秀水常能震撼人的心灵。登上高山,会顿感心胸开阔;放眼大海,会有超脱之感;走进森林,就会觉得一切都那么清新。3. 加强目标性和计划性

积极心态的人,对自己、对将来都持有积极的看法和预期,在积极的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上,拥有理性的、积极的情绪情感,拥有建设性的行为意向,因此,在行动上也将是积极的人。积极行动的通过有效的目标来指引自己,通过有效的计划来推动自己前进。目标是未来的现实,一切的成功最终都归结为目标的达成,而目标的完成需要通过计划性来实施。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计划则是把我们带向成功的道路。目标是行动的导航灯,没有目标,我们就不会努力,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

有效目标能使我们:①给自己的行为设定明确的方向,充分了解自己的每一个行为的目的;②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从而有助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③未雨绸缪、把握今天;④评估每个行为的进展,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有效的目标在制定时就必须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它不能只是梦想,而必须是“SMART”(聪明的)目标:即,具体的(Specific)、可量化的(Measurable)、能达成的(Achievable)、符合实际的(Realistic)、有时间限制的(Time based)。有关目标设置方面的详细方法请参阅本书第十一章。

目标的实现,要有计划性。也就是站在你现在的地方,用你之所有,从现有的起点,去做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果你双眼盯住人生目标去做事,对你还有什么苛求的呢?请你集中力量追求主要目标;不断提高自身;在人生的道路上,或许你犯过错误,或许你有过困难重重的艰难过去,请破围而出,继续向前,别让它成为阻碍你去达到目标的步伐;在你的前面有确定的目标,你仍有提高自身的空间,坚信明天的你一定会比今天的你更好。

实现目标的过程是由现在到将来,由低级到高级,由小目标到大目标,一步一步向前的。但是,设定目标的有效方法则是和实现目标的过程正好相反,由将来到现在,由大到小,由高级到低级层层分解。一个完整的目标分解后,其实就是一套完整的达到目标的行动计划,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按照计划去一步一步地实施。比如,一个刚进校的大学生在确定自己到毕业时的目标时,应先将目标分解:大学毕业时的目标—学四年的目标—每个学年的目标—最近一学期的目标—最近一学期每周的目标—一周中7天分别怎样度过。确定了各个层次的目标之后,结合每个小目标制定实施计划,计划制定好再进行推敲,看每个小目标是否能顺利达成和实现。当然,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计划而不积极行动也不是真正的积极心态者。真正积极心态的人不仅知道自己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更善于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正面自我暗示,永远积极思考,并强调行动第一,立即行动,从现在做起,定期检查衡量进度,作积极调整,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直至成功。4. 塑造积极心态,拥有幸福人生

用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武装起来的头脑,可以使我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屈服,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始终保持进取之心、乐观之心,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目标,成就幸福人生。请将下面的文字写在你天天看得到的地方,阅读并用行为实践它,相信一段时间后,你将惊奇地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积极的心态。①言行举止像你希望成为的人;②要心怀积极、必胜的想法;③用美好的感觉、信心和目标去影响别人;④使你遇到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被需要;⑤心存感激;⑥学会称赞别人;⑦学会微笑;⑧到处寻找最佳新观念;⑨放弃鸡毛蒜皮的小事;⑩培养一种奉献的精神;⑾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为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第二篇 实现幸福

第五章 把握情绪

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Epicuros)认为:“快乐是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eud)曾指出,学习掌握自己的情绪是成为文明人的基础。幸福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终极目的仍是得到快乐。”人有感觉,能够感受痛苦和快乐,所有的生物都对快乐感到舒适,对痛苦感到厌恶。幸福是一个人全部快乐的总和,拥有积极快乐的情绪,是幸福人生的要义。

第一节 情绪概述

情绪是人精神状态的一个方面。《辞海》的解释是:情绪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英国《牛津英语词典》则将其解释为:“任何心理、感觉、感情的动机或骚动;泛指所有激烈或兴奋的心理状态。”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而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再次,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做一项工作,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的时候,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关于情绪的类别,长期以来说法不一。我国古代有喜、怒、忧、思、悲、恐的“七情说”,美国有心理学家则把人的基本情绪归纳为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等8种。一般公认人类的基本情绪有4种,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快乐是指一个人盼望和追求的目的达到后产生的情绪体验,其表现为眉开眼笑、谈笑风生等。愤怒是指所追求的目的受到阻碍,愿望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时紧张感增加,有时不能自我控制,甚至出现攻击行为。恐惧是企图摆脱和逃避某种危险情景而又无力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恐惧的产生不仅仅由于危险情景的存在,还与个人排除危险的能力和应付危险的手段有关。悲哀是指心爱的事物失去时,或理想和愿望破灭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时带来的紧张的释放,会导致哭泣。

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在情绪的强弱之间还有各种不同的强度,如在微愠到狂怒之间还有愤怒、大怒、暴怒等不同程度的怒。情绪强度的大小决定于情绪事件对于个体意义的大小。情绪还有紧张、轻松两极。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如果情境比较复杂、个体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人们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如果情境不太紧急、个体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应变能力比较强,人就不会紧张,而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如。一、情绪的功能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喜怒哀乐人皆有之,多数心理失常者都在情绪上有困扰,因此,情绪的调适与心理健康关系最为密切。在正常的情绪下,情绪反应符合下列几个条件:第一,它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该原因并为当事者本人所觉知。第二,情绪反应的强度应和引起它的情境相称。第三,当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反应会视情况而逐渐平复。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有助于个体的行为适应。

(1)愉快而平稳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证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使得食欲旺盛,睡眠安稳,精力充沛,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

(2)愉快的情绪还能使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据说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第,在年轻时由于工作紧张,神经失调,身体虚弱,久治无效。后来,一位名医给他做了详细检查,没有开药方,只留下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第仔细琢磨,觉得有道理。从此以后,他经常抽空去看滑稽戏、马戏和喜剧等,并在紧张的研究工作之后,到野外和海边度假,调剂生活情趣,以保持经常的心境愉快,结果活了76岁,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有人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长寿老人平时都非常愉快,并且长期生活在一个家庭关系亲密,感情融洽,精神上没有压力的环境中。

(3)达观快乐的积极情绪还能使别人更喜欢接近自己,从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杰·列文甚至认为:“会不会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