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百样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9:14:46

点击下载

作者:王颖

出版社:长征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功夫百样通

中国功夫百样通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国功夫百样通作者:王颖排版:清茉出版社:长征出版社出版时间:1994-07-01ISBN:7800152995本书由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我从小时候直至现在,一直喜欢看武侠小说。看后不免想,书中写的功夫是不是真的?到哪里去找这些功夫?一切的一切是纯属胡编乱造还是言出有据?

到后来我爱写武侠小说,每写一样武功,或一门气功、兵器、战阵知识,都要查一查有关书籍,为的是写得“象煞有介事”,让读者读后感到有深远的源头,不至于为浅薄而令我自己害羞。

这样,我便积累了许多有关此类的知识性的书。

随后有一天,我突然想,何必要读者去翻一百本书,翻一本而知百样有何不好?而作为我及与我有相同嗜好的武侠小说作家,能否不在桌子上堆一大摊参考书,而只要一本即可? 这就是我为什么编这样一本书的原因。

而有时一个事物的结果的作用,也许比初始的预计来得更加广远。例如,此书除以上作用外,对于外国武术爱好者或 一般读者,他们要了解中国功夫时,是否亦可以用我递给他们的这块“敲门砖”?我以为然也!第一章人体经络学与人体气息论

一、人体经络学

在中国的语言文字中,用两个字构成一个词,每个字都各有各的讲究,绝非是同义的重复,例如“命运”二字,“命”是固定的东西,一个人生下来后,年、月、日、时为四柱,每柱有天干地支各一字,共八字,将人固定住了;而“运”是流动着的,或是每年(小运)或是十年(大运)一个变化。“干支”两字也如此,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象树干那样是为主的东西,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指的是树干以外的枝杈,是为次的东西。

而“经络”两字,也如此。

经是指经脉,络是指络脉。经脉如经路,为纵行的干线;络脉如网络,为横行的分支。经络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联系全身、运行气息的通路。它们纵横交叉、循行于人体内外,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孙络、十二经筋及十二皮部等部分。

具体分支见下图: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中的主要部分,又称为十二正经。十二经脉的走向为:

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足三阳经一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是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间;少阴、太阳在后,在躯干部。手足三阳经分布在头面、躯干的前、后、侧;手足三阴经分在胸腹部。

十二经脉在体内各属,络于一定的脏腑。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组成表阳里阴的组合关系。各经之间又相互衔接,成为全面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沿着一定的方向循行。

十二经脉是气血流注的通道。经脉中气血运行是照应着时辰变化而一经接着一经的。手足阴阳经互相衔接,循环相贯。循行开始于太阴肺经,依次传至足厥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连,环流不止(见表)。

人体主要器官活动规律表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指任、督二脉、以及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而言。所谓奇经是指有别于十二正经脉,另辟蹊经而行的经脉。它的分布和作用不像十二经脉与脏腑直接联系,表里相配,气血循行流注。它具有调节十二经脉阴阳气血的功能。当十二经脉中气血满盈时,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人体生理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又能够灌输和供应。

络 脉

是从经脉分出的支杈部分,它像一张网一样遍及周身。络脉比经脉细小,位浅。主要功能是将经脉中的气血灌注到全身各部,以养筋、骨、皮、五官、七窍等组织,并沟通里表。其中大者有十五络,即十二经脉支杈,加任、督二脉,再加脾之大络,一共十五条。它们都是由表经别入里经,再由里经别入表经的络脉。

十二经筋

经筋是经络系统中连属部分,行于四肢体表和胸廓、腹腔,不入脏腑,是指十二经络所属的筋内体系。生理上的功能是联缀肢骸的动作。

十二皮部

皮部是属于十二经络系统的体表部位。这些由经脉别出的浮络无所不到,皮肤部分的气血营养,就是靠这些细小管道输送传递的。我们按其不同的经脉和所属的络脉,将体表分为十二区域,称为十二皮部。

二、从《黄帝内经》中的经络论

在我国战国至东汉时期,有一部最伟大的医学气功著作, 叫《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并非“黄帝”所作,乃是那个时代的医学家、气功家、养生学家假托“黄帝”以抒发己意,它常常以“黄帝”与“歧伯”、“雷公”的问答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其中的《灵枢经》,则是最早最完备的我国古典的经络理论,现今的许多关于经络论的著作和观点,其实并未超出《灵枢经》中的说法。我们将此文稍加翻译,引录数段,读者或许对经络理论就更有心得了。“肺手太阴之脉,起于脐上四寸、中脘穴的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气管、喉咙)横出腋下,下循臑肝内(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侧边),入寸口(腕后挠动脉搏动处)、上鱼(手大指掌指关节后),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这条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其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这一经脉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 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喉结旁,胸锁乳突肌前的颈动脉搏动处),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食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手背一、二掌骨间)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肩胛骨的肩峰与锁骨相连接处)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项部、颈椎棘突隆起 处即大椎穴),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 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领(鼻梁凹陷处)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口角后,下颌部)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上关穴,当耳前颧弓上缘),循发际,至额颅(前额骨部,在发下盾上处)。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一在下颌角前一寸三分,一在喉结两侧),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腹正中线旁开二寸,耻骨上缘)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抵伏兔(大腿前正中部),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足背),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愓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肝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肩、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手足掌面与背面交接的边缘),过核骨(第一跖趾关节内侧的圆形突起)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小腿肚)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舌根部),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及相互功能性联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掌后小指侧的豌豆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则病嗌(咽喉)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

(手腕后方小指侧的高骨)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尺骨的尺侧缘),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肩后骨缝), 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眼外角),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眼眶下方)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是动则病嗌痛颔 (颏下喉结上两侧肉的软处)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头顶正中最高点,百会穴)。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骷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股骨大转子部,环跳穴处),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足外侧小趾跖趾关节后突出的半圆骨),至小指之端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骶尾骨部)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 也。“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斜)走足心,出于然骨 (内踝前大骨下,舟骨粗隆下方)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 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

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流流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愓愓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形容行动要徐缓)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从胸至腹联络上、中、下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无名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手的表面,手背腕关节中),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胸中,男子两乳头中点),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额结节部),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颐,下加颊车(经脉向下覆盖于颊车穴部),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耻骨部生阴毛处),横入髀厌(髀枢,相当于环跳穴部)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睥厌中,以下循髀阳(大腿外侧),出膝外廉,下外辅骨(腓骨)之前,直下抵绝骨(外踝直上三寸,腓骨下段的低凹处)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出小指次指之端。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第一、二跖骨间)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足 大趾爪甲后第一节有毛的部位)。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面上象蒙了灰尘一样),体无膏泽 (润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腋下肿,马刀挟瘿(瘰疬生于颈项或腋下等部位),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腦内廉,循股阴(大腿内侧)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喉头和鼻咽部),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溃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面若蒙尘,神色晦暗)。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毛折者则气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少阴者,心脉也;心者脉之合也——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骨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 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五阴(五脏)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六阳气倶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故旦占(早晨预示着)夕死,夕占旦死,此十二经之败也。“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病也。”

当雷公问道怎么知道经脉与络脉之间的差别呢? ”黄帝回答说经脉是常常不可见的,它的虚实可以用切脉来得知,我们平时见到的都不过是络脉。”

(以下讲解起络脉来了。)

黄帝继续说道手太阴之别(络脉),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分肉之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手的锐骨部,掌后小指侧的高骨)掌热;虚则欠故,小便遗数——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腕后一寸,别走太阳也。“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别走少阳,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 ——取之两筋间也。“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去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龋。实则节弛时废;虚则生胧——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髁,上曲颊(弯曲的颊部,在颊车穴后部位)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分布于耳、眼等器官由很多经脉汇聚而成的主脉或大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并经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踅,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足阳明之別,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顶,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瘠,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经上睾,经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在脐上七寸,鸠尾穴别名)——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腋下三寸,第四肋间隙)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一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以上部分,详细介绍了十二经脉、十五络脉的起点,走向和归宿,以及它们出了毛病之后出现的病状,如何医治等等。 如若《黄帝内经》产生于战国至东汉时期,那么迄今已有二千年了。两千年前还没有解剖学,医学家已对人体上的经络组织了解得如此详尽,这是十分不易的,说《黄帝内经》是我们中华民族医学与气功学上的瑰宝,并不为过。

据文献记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幅画有各种走势的“导引图”与记载十一条脉的文字连在一起。明代李时珍说过内景隧道.推返观者能照察之。”近代研究发现,炼气功后可使经络感传现象加强,可使人群经络感传显现率增高。可见:导引、行气与经络学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经络遍布全身,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依靠经络的联系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状态。在生理方面,经络能联系脏腑、运行气血,协调阴阳;在病理方面,经络可抗御病邪,反映症候;在防治疾病方面,能传导感应,调整虚实。针灸、气功的治病保健的作用,也必将通过“通经活络”这一基本机制来实现。

这就是为什么气功学、武术学和修炼养真的道、佛学都要认真研究人体经络布局的原因。

三、人体气息论

无论佛道哪家,都十分重视身体内的气息流动和呼吸法 (也称御气之法)。认为通过调节呼吸达到入境,进而调节精神,达到“精气神”的相结合,便能达到修炼自己的目的。

人身上的气,也是逐时而变化的。子时复气到尾闾,丑时临气到肾堂,寅时泰气到玄枢,卯时大壮气到夹脊,辰时夬气到陶道,巳时乾气到玉枕,午时垢气到泥丸,未时遯气到明堂,申时否气到膻中,酉时观气到中脘,戌时剥气到神阙,亥时坤气归于气海。如果我们能归纳鼻息通其任、督二脉,则百脉皆通,做到身健无疾。

金元时期,有一部《胎息经注》,是注释《胎息经》的气功养生学文献,它以“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立论,以“伏其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立法,认为通过反复习炼,即可以达到神气相依,进入“心不动态,无来无去,不出不入”的境界,持之以恒,便可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我们引录部分如下:

胎从伏气(指纳于丹田之气)中结。

脐下三寸为气海,亦为下丹田,亦为玄牝。世人多以口鼻为玄牝,非也。口鼻即玄牝出入之门。盖玄者,水也;牝者,母也。世人以阴阳气相感结于水母,三月胎结,十月形体具而能生人。修道者,常伏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

气从有胎中息。

神为气子,气为神母。神气相逐,如形与影。胎母既结,即神子自息,即元气不散。

气入生来谓之生,神去离形(指精神离开身体而消失)谓之死。《西升经》云:身者,神之舍;神者,身之主也。主人安静,神即居之;主人躁动,神即去之。神气既散,安可得生!以以人耳目手足皆不能自运,必假神以御之。学道养生之人,常拘其神以为身主,主既不去,宅岂崩坏也!

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指练习气功胎息法时,保持精神意识活动的相对静止状态),以养神气。《道经》云: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天地所患,人不能知至道,能知而不能行。知者,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毕矣。

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

所谓意是气马,行止相随,欲使之气不离玄牝,即先拘守至神。神不离身,气亦不散,自然内实,不饥不渴也。

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相注者,即神气不相离。玄纲云:锱铢阳气不灭不为鬼,纤毫阴气不尽不为仙。元气即阳气也,食气即阴气也。常减食节欲,使元气内运。元气若壮,即阴气自消;阳壮阴衰,则百病不作,神安体悦,可觊长生矣。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练气时境界),自然常住。

神之与气,在母腹,中,本是一体之物,及生下,为外境爱欲所牵,未尝一息暂归于本。人知此道,常泯绝情念,使神之出入气未能不忘,久而习之,神自注矣。

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修真之道,备尽于斯,然圣人之言,不可妄求。凡胎息用功后,关节开通,毛发疏畅,即但鼻中微微引气,相从四肢百毛孔中出,往而不返也。后气续到,但引之而不吐也。切切于徐徐,虽云引而不吐,所引亦不入于喉中,微微而散,如此气亦不流散矣。

这里介绍的胎息法,是气功学命功(以念呼吸为主的气功)的重要功法。历代气功家都认为胎息法有强息防病,延年益寿之功效。

那个传说与李淳风合著《推背图》的唐代术士袁天纲,其胎息诀为:

夫阴阳者,天地之真气,一阴一阳,生育万物,在人为呼吸之气,在天为寒暑之气。又云:此两者能改移四时之气,此乃戊己(脾,又称戊土、己土),包真气。云:春至在巽,能发生万物;夏至在坤,能长养万物;秋至在乾,能成熟万物;冬至在艮, 能合藏万物。此皆阴阳出没,升降神用,故阳气出水盛木,阴气出火盛金。阳生于子,出乎卯,阴生于午,入乎酉。此四仲之辰, 皆是天地之门户也。凡大道者,必取四时之正气。凡修行,动息为阴,定息为阳。凡作时须得心定、力定、神定、息定。龙亲 虎会,结就圣胎,名曰真人胎息也。

那位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的达摩祖师是这样讲的:

夫炼胎息者,炼气定心是也。常息于心轮则不著万物,气若不定,禅亦空也。气若定则色身无病,禅道双安。修行之人,因不守心,元气失了不收,道怎成矣?古人云:气定心定,气凝心静,是大道之要。又名:还丹道人,无诸挂念,日日如斯,则名真定禅观。故三世贤圣,修行皆在此诀,名为禅定双修也。

那个最有名气的晋时炼丹道人葛洪,号抱朴子的,如是说:

凡修行之人,须要定息。息者,正也,安也,顺也,归也,伏也,宁也,静也。若四威仪中,常作如是,决入真道,勿著诸境, 虚心实腹(头脑虚静,精神内守,气沉丹田,精气盈满),最为妙也。但澄息心定,心定则气寂,气寂则神静,神静则境空,境空则寂灭,寂灭则无事,无事则清静,清静则道生,道生则自然,自然则逍遥。既入逍遥,则无量自在,得做神仙。自然五行总聚(五脏真气聚于脑),六气和合(气、血、津、液、精、脉合而为一),八卦配偶(阴阳卦象与脏腑配合),成于内丹(气功养生法 成就),身形永劫不坏矣。

各人有各人的侧重,但又有一致的精神,那便是意守丹田,平,阴阳,虚心实腹,心无挂念,意无所思,澄神定息,得成 内丹,祛病延寿。第二章人体穴位,点穴与解穴

一、人体的穴位

穴位是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在人体组织上的交叉衔接处必有其穴位。若干经脉交汇之处为要穴。如若要穴受到了伤害,气滞血淤,人体就会失去局部或整体的活动机能,直至死亡。认识穴位,掌握穴位之所在经络的位置,是针灸治病的首要条件,也是护穴点穴的第一课。

人体周身有多少个穴位呢?人体总共有穴位720个,其中双穴309个(309×2 = 618),单穴52个,经外奇穴50个。

在这些穴位中,又由于其位置、作用不同,其重要性也不 —样。其中108个是要害穴位。要害穴位之中,有72个穴位一般点击不致于伤命,其余36个穴位是致命穴,亦称为“死穴”。死穴又分为软麻穴、昏眩穴、轻和重穴等四类,各类9穴,合为36之数。

现看以下人体图,便知三十六穴的位置了。

附图

在生死搏斗中,这些要害穴位,决定着人的性命,有歌诀道:

百会倒在地,尾闾不还乡。章门被击中,十人九人亡。

人体三十六大穴穴位图

一、穴位正面图

太阳和哑门,必然见阎王。断脊无接骨,膝下急亡身。

二、穴位侧面图

头部的要害穴位有9个

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经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后,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三、穴位背面图

2、神庭穴:位于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经属督脉,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在盾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属经外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经属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晴明穴: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交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2/3处)。属督脉,为 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头部要害穴位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交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在枕骨

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 是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在喉结旁开1.5寸处,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胸腹部要害穴位14个

10、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交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11、鸠尾穴:位于 脐上七寸,剑突下半 寸。经属任脉,系任脉 之络穴。被击中冲击腹 壁静脉及肝胆震动心 脏,血滞而亡。

12、巨阙穴:在体 前正中线,脐上6寸 处。经属任脉,系心之 穴。被击中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13、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经属任脉。被击中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14、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 5寸。经属任脉。被击中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15、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被击中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16、中极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合。膀胱之募穴。被击中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17、曲骨穴:在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经属任脉,为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会。被击中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18、鹰窗穴: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4寸。经 属足阳明胃经。被击中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9、乳中穴:在乳头中央。属足阳明胃经。被击中冲击肋 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20、乳根穴:位于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被击中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21、期门穴:位于乳下两肋至第六肋间。经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被击中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22、章门穴: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因内部右侧为肝脏,左侧当脾下方,故被击中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膜,阻血伤气。

23、商曲穴:位于腹中部任脉、下脘穴的外侧5分处。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被击中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

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8个

24、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第三肋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5、厥阴俞穴: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点中: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26、心俞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属太阳膀胱经。点中:

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27、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28、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经属督脉。击中冲击 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29、志室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3寸(命门旁开3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30、气海俞穴:在第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属太阳膀胱经。击中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31、尾闾穴: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被点中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上、下肢要害穴位

上、下肢要害穴位5个

32、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最高处。属 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点中呈半身麻木。

33、太渊穴: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属手太阴肺经。 肺之原穴,百脉之会。点中阻止百脉,内伤气机。

34、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胚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被点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35、三阴交穴: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经属足太阳睥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被点中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36、涌泉穴:在足掌心前3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经属足少阴肾经。点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以上36个要害穴位,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感觉可能不大,持续伤而不通,后果就严重了。

但也有些武学家认为,后面的三个穴位,即足三里、三阴交与涌泉穴,不应算在致命穴中去,这三个穴位顶多可以算致残穴,为凑足36之数,他们另选了三个:

廉泉穴:位于外喉头上横纹中微陷处。

天容穴:在下颌角后上方,当胸锁乳突肌前缘处。

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正中。

除了以上36致命穴外,还有18个致残穴。

1、神门穴:位于腕横纹R侧端,R侧腕屈肌腱的挠侧凹陷处,经属手少阴心经,系手少阴心经原穴。被掐或被点之后,手腕麻痹,无力,活动不灵。

2、外关穴: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R、挠两骨间,属三焦经,别走心包络,为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被点后,肘臂不能伸屈,掌指不能握,手颤无力。

3、手三里穴:在曲池2寸处,经属手阳明大肠经。被点中后,全臂疼痛,无力。

4、支正穴:在尺侧腕上5寸处,经属手太阳小肠经。被点中,全臂不能伸,疼痛难忍。

5、天井穴:在肘尖后1寸处,两筋间凹陷中,经属手少阳三焦经。被点后,全臂麻木活动不灵,甚至臂断。

6、大陵穴:在掌后横纹两筋之间凹陷中,经属手厥阴心包经,为原穴。被掐抓后,手腕不能活动,掌指不握,疼痛难忍。

7、风市穴:在大腿外膝上7寸,外侧两筋间。经属是少阳胆经。被点中之后,腿膝无力,下肢瘫痪。

8、环跳穴:在髀枢中,股关节外侧横纹头处,经属足少阳胆经,被打中后,腰胯以下麻痹,无力而瘫痪。

9、膝眼穴:位于膝膑中线下1寸,膑韧带两侧陷中,属经外奇穴。被点中后,膝部肿而不能伸屈,甚至腿断。

10、委中穴:位于胭窝横纹中央,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之中间动脉凹陷处,经属膀胱经,足太阳之脉所入为合。被点中后,下肢麻痹不灵。

11、承山穴:在腓肠肌肉间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被点中腿肚转筋,下肢不灵。

12、太溪穴:在足跟后踵中,大骨上两筋间,属足少阴肾经。被点后,全脚疼而不能踩地。

13、昆仑穴:在足外踝后跟骨上凹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被点打后,脚疼不能踩地。

14、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面,膝膑骨上端2寸处,属足太阴脾经。被点中后,下肢麻痹不灵。

15、鹤顶穴:在两膝眼连线中点向上2寸,膝盖骨上缘凹陷处,属经外奇穴。被点后,膝关节失灵,甚至腿断。

16、腰俞穴:在第四骶骨下,慨骨管裂孔中,属督脉。被点中后,腰背疼痛难忍,下肢瘫痪。

还有足三里与三阴交两穴,已在36穴中介绍过,不多谈了。

穴位与经络一样,一昼夜十二时辰中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称开合变化,有气功点穴歌诀云:周身气血沿经络,日夜不停在奔波。遇时点穴如受损,十人有九命归阴。穴道开合的时间表如下:

十二时辰之主道穴位表

二、点 穴

点穴,顾名思义是用手指点穴道。其实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理解是除了指点,还有掌拍、拳打、肘撞和脚踢、膝撞等办法。

指法中,一指点叫一指禅法,两指点叫剑指法,还有四指齐出的叫排指。

一指法是中指伸直,其余四指内屈,拇指内扣,压紧食指和无名指。

二指法是食指与中指挺直并拢或叉开,无名指与小指屈握于掌内,拇指内扣或屈压于无名指骨节上。

排指是拇指内扣,其余四指并拢伸直。

掌法是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内扣,向上翘腕。

爪法是五指尽量张开,指尖内扣,撑圆。

拳则有平拳、单凤眼拳、双凤眼拳、凤点拳和扣爪拳。

平拳为四指卷握,拇指紧扣,拳面平齐。

单凤眼拳是在平拳基础上,将食指骨节突出而成。

双凤眼拳是在平拳基础上,将食指、中指骨节并列突出而成。

凤点拳是在平拳基础上,将中指骨节突出而成。

扣爪拳是四指卷握,二、三骨节弯屈,内指尖扣均与掌内相触,拇指向内扣紧。

点穴必须练好点穴人的指法或拳法,使意、气、力、指(拳) 与技融为一体。最后达到外气内收,内气外发,气血可随意念在手、指、掌、腕间流动,一旦要与敌格斗,当即把气血运行至手、指、掌、腕处,以备点穴使用。

至于具体的点穴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三、解 穴

解穴是根据人的生理原则,运用不同手法,包括气功在内,施术于对方的体表,达到由表及里,开通闭塞,导引阴阳,解除因被击点而造成的人体机能失常现象。解穴的主要方法有手法解穴与药物解穴两种。

用手法解穴时,术者在为被击点受伤者解穴治疗前,首先 要做好准备,上体正直,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脚内八字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周身放松;舌顶上腭,意在丹田,以意领气,经会阴沿督脉上升到大椎穴,再分两支到双肩,沿两臂到内劳宫穴,使手心发热,中指尖发胀、发麻。然后用中指指肚着力,分别按压受伤者特定的穴位,将自己的内气由穴位传导给受伤者,从而使受伤者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阴阳平衡,恢复正常而得救。受伤者也可采取此手法自我解救。

1、穴伤致晕(假死)的解穴法:

受伤者直坐或仰卧,闭目,解穴者立于其侧。取百会、目茗、人中、合谷、涌泉、十宣等穴。解穴者运气于中指尖,用中指肚着力,分别按压上述穴位。百会穴要按压5 —10分钟,将自己的内气,由此穴传导给被点伤者,从而使伤者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此法可立使伤者复醒还阳

2、穴伤不语的解穴法:

受伤者直坐或仰卧,闭目,解穴者立于其侧。取少商(手大 拇指内侧、距指角约1分处)、前顶、膻中、人中、哑门、合谷等穴,运气手心内劳宫穴,力达中指尖,用中指肚按压上述穴位。

3、穴伤不省人事的解穴法:

伤者右侧卧,身体自然成弓形,解穴者立于其间。取中冲(中指端中央与指甲游离缘约一分处)、合谷、百会、人中、大敦 等穴,运气手心内劳宫穴,力达中指尖,用中指肚按压上述穴位。

4、穴伤闭气耳鸣的解穴法:

伤者直坐或仰卧,闭目,解穴者立于其侧。取合谷、膻中、听宫、听会、翳风等穴。运气手心内劳宫穴,力达中指尖,用中指肚按压上述穴位。

5、穴伤气急欲绝的解穴法:

伤者仰卧,闭目,解穴者立于其侧。取膻中、肺俞、神门等穴,运气手心内劳宫穴,力达指尖,以指代针按压上述穴位。

6、穴伤□吐白沫的解穴法:

伤者仰卧,闭目,解穴者立于其侧。取巨阙、足三里、中魁等穴。运气以指代针、按压上述穴位。

7、穴伤鼻衄不止解穴法:

伤者仰面直坐,解穴者立于其侧。取合谷、上星、风门、百劳、涌泉等穴;运气以指代针,按压上述穴位。

8、穴伤全身僵直的解穴法:

伤者仰卧,解穴者立于其侧。取合谷、曲池、涌泉、阳陵、承山等穴。运气以指代针,按压上述穴位。

9、穴伤全身瘫软的解穴法:

伤者仰卧,解穴者立于其侧。取百会、风府、足三里、阳陵、风市、环跳等穴,运气以指代针,按压上述穴位。

10、穴伤内损吐血解穴法:

伤者仰卧,解穴者立于其侧。取鱼际、尺泽、间使、太渊、劳宫、曲泉、然谷、太溪、肺俞、肝俞、脾俞等穴。运气以指代针,按压上述穴位。

除了用手法解穴外,还有一种办法是用药物解穴,在过 去,一般都系祖传秘方。

1、止 血。

外伤出血者,将白芨粉末撒于伤口上,血可止;内伤者,用米酒冲白芨10克口服,一次见效。

2、消 肿。

将金针菜(25克)捣烂和蛋清搅拌均匀,敷于患处。

3、消炎止痛

将生木瓜15克、生栀子15克、蒲公英30克、生大黄75 克、地鳖虫15克、乳香15克碾成细末与饴糖拌成糊状(药与饴糖比例为1 : 3)敷于患处。

4、一般内伤和外伤。

将青皮3克、木香3克、乌药3克、桃仁3克、玄胡索3 克、蓬术3克、赤芍4. 5克、苏木3克、骨碎朴4. 5克、当归尾3 克、三棱15克、大黄12克、缩砂9克。作剂药水煎服。

5、急性扭伤

将透骨草30克、海桐皮30克、没药15克、当归15克、川 芎15克、红花15克、羌活20克、独活20克、灵仙20克、乳香 15克、荆芥15克、川椒15克、防风15克、葱根7个。用纱布 包上述药物,煮沸热敷,每日两次,每次半小时。

6、上肢损伤。

将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桂枝9克、红花9克、荊芥9克、防风9克、川芎9克、苏木9克、灵仙9克。煎沸后熏洗 患处,每日三次,每次20分钟。

7、下肢损.伤。

将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五加皮12克、蓬莪术12 克、荆三棱12克、海桐皮12克、生木瓜9克、苏木9克、红花9 克、生牛膝9克。用法同上。

8、骨骼损伤

将乳香30克、麻黄20克、马钱子20克、没药20克,碾成细末与饴糖拌成糊状,敷于患处。

9、休 克。

将人参30克、生姜4片、灸草6克、附片4克煎汤半碗灌

服。

10、假 死。

将适量鹅不食草捣烂绞汁灌入。如果血集心口,用墨紫草、千里木、红刺菜共捣烂加酒冲服。

11、外伤通治法。

将青皮3克、木香3克、乌药3克、玄胡索3克、桃仁3 克、蓬术3克、苏木3克、当归尾3克、赤芍4. 5克、骨砕朴4. 5 克、缩砂9克、大黄12克、三棱15克加水煎服,亦可敷以外治。

如食欲不振者加川朴6克、砂仁6克;大便不通者加生大黄6克;小便不通者加车前子9克。

12、伤后补养法。

将黄芪30克、当归15克、人参15克、熟地9克、鸡头根 90克、猪蹄2个,用含杂质少的软水,煎汤500毫升,一次服完。每天一次,连服三剂可使元气恢复。

13、补气养血法。

将熟地30克、红人参15克、黄芪30克、白术12克、山药 32克、茯苓32克、荠菜根32克、紫河车16克、大枣3个。水煎服,每天一剂,连服三剂。

14、疗伤制丹秘方。

药物:当归30克、党参30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赤芍15克、鸡血藤30克、元参15克、桂枝15克、川牛膝15克、胎盘30克、山药60克、黄芪30克、阿胶15克、陈皮9克、山楂30克、桃仁15克、川芎15克、千年见9克、桑枝15克。

制丹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过细箩筛选,用蜂蜜调和制成如枣大的药丸。

用法:每日三次,每次一丸,早晚空服,温开水或黄酒送服,舒筋活络效果良好。忌生冷、油腻食物。

四、点穴治病

点穴不但能伤人死人,也可医病救人,现将常用病症的临床气功点穴治疗验方综述介绍如下:

神经系统有关病症点穴验方

辩证选穴与配穴

1、前头痛。取穴:印堂、前顶、头维;配穴:上星、外关。

2、头顶痛。取穴:百会、前顶、后顶;配穴:合谷、风池。

3、后头痛。取穴:风池、后顶、天柱;配穴:玉枕、合谷。

4、侧头痛。取穴:太阳、头维、合谷;配穴:风池、外关。

5、头晕与嗜眠。取穴:合谷、少商、风池;配穴:百会、尺泽。

6、头晕贫血。取穴:太阳、解溪、丰隆;配穴:合谷、足三里。

7、神经衰弱的失眠。取穴:神门、外关、少冲;配穴:合谷、 足三里。

8、胃肠疾病的失眠。取穴:足三里、中脘、关元;配穴:内 关、气海、大肠俞。

9、冠心病失眠。取穴:内关、足三里、劳宫、配穴:神门、心俞。

10、内分泌病失眠。取穴:合谷、曲池、肺俞;配穴:三阴交、足三里。

呼吸系统有关病症点穴验方

辩证选穴与配穴

1、咳嗽。取穴:太渊、云门;配穴:合谷、尺泽。

2、咳漱有痰。取穴:肺俞、天突、丰隆;配穴:合谷、尺泽。

3、久患喘啶。取穴:大渊、云门、肺俞;配穴:尺泽、合谷。

4、喘息。取穴:天突、合谷、膻中,配穴:后溪、足三里。

5、前胸痛。取穴:内关、曲池、大陵;配穴:膻中、合谷。

6、后胸痛。取穴:外关、天宗、支沟;配穴:委中、章门。

消化系统有关病证点穴验方

辩证选穴与配穴

1、某些热病所致的。取穴:金津、王液;配穴:内关、足三

里。

2、胸部疾病所致的。取穴:合谷、少商、足三里;配穴:膻中、尺泽。

3、胃肠疾病所致的。取穴:足三里、内关、中脘;配穴:关元、胃俞。

4、内耳疾病所致的。取穴:风池、医风、天柱;配穴:合谷、尺泽。

5、妇科疾病所致的。取穴:三阴交、合谷、血海;配穴:气海、足三里。

6、食欲不振。取穴:足三里、曲池、支沟;配穴:中脘、内关,

7、胃痛。取穴:足三里、中脘、内关;配穴:幽门、章门。

8、胃酸过多。取穴:胃俞、大肠俞、内关;配穴:足三里、大

抒。

9、胃酸缺乏。取穴:肝俞、胃俞、中脘;配穴:内关、足三里。

10、腹泻。取穴:天枢、内关、足三里;配穴:气海、三阴交。

11、便秘。取穴:足三里、天枢、大肠俞;配穴:阳陵泉、太白。

12、大便失禁。取穴:八髎、气海、关元;配穴:足三里、命门。

13、呕血。取穴:大陵、合谷、气海;配穴:足三里、内关。

14、腹水。取穴:合谷、足三里、支沟;配穴:三阴交、内关。

运动系统有关病症点穴验方

辩症选穴与配穴:

1、项部痛。取穴:完骨、风池、合谷;配穴:列缺、大抒。

2、肩部痛。肩胛上部——取穴:大抒、肩井;配穴:支沟、外关。肩胛下部——取穴:肩愚、肩贞;配穴:天宗、外关。

3、背部痛。取穴:尺泽、委中;配穴:人中、阳陵泉。

4、腰痛。取穴:环跳、委中、承山;配穴:人中、阳陵泉。

5、骶痛。取穴:三阴交、承山、昆仑;配穴:环跳、委中。

6、前臂痛。取穴:内关、外关、曲池;配穴:合谷、尺泽。

7、肩臂痛。取穴:曲池、肩井、肩愚;配穴:合谷、外关。

8、小腿痛。取穴:阳辅、三阴交、阳陵泉;配穴:阴陵泉、足三里。

9、大腿痛。取穴:委中、风市、环跳;配穴:承山、承筋。

10、髂部痛。取穴:环跳、髀关、阳陵泉;配穴:委中、风市。

11、踝部痛。取穴:金门、昆仑、照海;配穴:承筋、仆参。

12、足心痛。取穴:昆仑、涌泉、照海;配穴:金门、仆参。

13、下肢瘫痪。取穴:取腿部以上(8—12)诸穴,交替应用,运气施法救治。

肾脏及泌尿系统有关病症点穴验方

1、尿频。取穴:中极、气海、关元;配穴:三阴交、合谷。

2、尿闭。取穴:气海、中极、关心;配穴:水道、命门。

3、尿结石。取穴:气海、关元、足三里;配穴:八髎、命门。

4、遗精。取穴:三阴交、关元、中极;配穴:命门、肾俞。

5、阳痿。取穴:三阴交、关元、中极;配穴:命门、肾俞。

五官科有关病症点穴验方

1、耳鸣、耳聋、耳痛。取穴:听宫、风池、医风;配穴:合谷、足三里。

2、鼻出血。取穴:合谷、迎香、大椎;配穴:委中、风府。

3、鼻堵塞、嗅觉障碍。取穴;迎香、上星;配穴:合谷、人中。

4、结膜充血。取穴:睛明:丝竹空、瞳子體;配穴:合谷、攒竹。

5、溢泪症。取穴:攒竹、风池、合谷;配穴:太阳、瞳子髎。

6、晕厥、休克。取穴:少商、人中、十宣;配穴:内关、涌泉。

7、惊厥。取穴:合谷、少商、人中;配穴:十宣、涌泉。

8、失语。取穴:哑门、大椎、支沟;配穴:涌泉、足三里。

妇科有关病症点穴验方

1、痛经。取穴:气海、土髎、夫肠俞;配穴:肾俞、血海。

2、月经少或闭经。取穴:三阴交、合谷、中极;配穴:血海、命门。

3、月经过多。取穴:气海、关元、足三里;配穴:隐白、委中。

4、白带多。取穴:三阴交、气海、肾俞;配穴:带脉、中极。第三章十八般兵器——中国兵器谱“十八般武器”或“十八般武艺”已成为今天的一种通俗说法,就是说某某人会许多武艺(技艺),因此,“十八”成了不确定的概数,只代表了多的意思。但从原来意义上说,中国的冷兵器俗称就是“十八类武艺”。《水浒传》上的分类是矛、锤、弓、弩、统、鞭、锏、剑、链、 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明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 杂俎•卷五》中称十八般兵器为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 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 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到了清代以后,十八般兵器又有了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指“刀、枪、剑、戟、锐、棍、叉、把、鞭、锏、锤、斧、钩、扒、拐、 弓、箭、藤牌”。第二种说法是指“刀、枪、剑、戟、锐、棍、叉、祀、 鞭、锏、锤、斧、钩、扒、拐、代、抉、弓矢”(只将后面三样更换了一下)。第三种说法是指“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 叉、镋、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第四种说法是近代戏曲界的划分法,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锐、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 种兵器。

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频繁,以及人在实践中的验证思索,武器在不断改进中,发展中,慢慢的,“十八”已很难将所有兵器归纳了。于是,就出现了“十八类”的称谓,也就是将同类项合并,“件”的概念便上升到“类”的概念了。

第一类为砍斩类:指刀类。如九环刀、春秋刀、扑刀、三尖 两刃刀等。

第二类为挑剌类:指枪类。如戈、矛、戟等。

第三类为架搿类:即棍棒类。如齐眉棒,三节棍、殳、狼牙棒等。

第四类为遮挡类:即防护类。如藤牌、盾、面具。

第五类为压劈类:即指斧钺类。如板斧、九齿耙。

第六类为敲枕类:即锤类兵器。如金瓜锤、八角锤等。

第七类为,勾锻类:指勾类武器。如钩、挝、镋。

第八类为校栏类:有锏、鞭等。

第九类为贴挣类:如匕首、短剑、小刀等。

第十类为追击类:如流量锤、铁链等。

第十一类为校射类:弓箭、弩、标枪。

第十二类为掷打类:有袖箭、飞镖、弹丸等。

第十三类为抛索类:有捆套、网绳等。

第十四类为撒伤类:有飞砂、石灰、扇粉。

第十五类为奥秘类:指拖刀、回马枪、杀手锏等兵器之绝技和诱招。其中也包括兵器内装着机关和兵器的武器。

第十六类为拳技类:这是指徒手搏斗的“白打”。

第十七类为力勇类:如举重、端石。

第十八类为御马类:即指骑马与骑马术。

我们都清楚,人类的武器一般都来源于劳动,它本身是劳动的;具或是工具的变形。在出现火器或出现资本主义之前,

从原始公社到封建时代,一般性的劳动有四类,即农、猎、樵、 渔。所以,我们甚至可以按这四类的劳动工具来划分兵器。

―、农田生产类:锄、耙、刀(刀耕火种)、锤、伊、镰、扒

二、狩猎类:枪、弓矢、鞭、矛、链、棍棒

三、砍樵类:斧、砍刀、绳索

四、捕鱼类:网、吊钩、叉

至于其他一些兵器,不过是以上一些兵器的变形和改进而已。

下面,我们将主要的一些兵器和奇门兵刃作一些介绍。

早在原始社会里,就有了石刀、骨刀。殷商时,出现了专门作为兵器的青铜刀。战国以后,由于战争频繁,步军与骑军协同作战的发展,刀不但成为士兵中的主要装备,也巳分出马上刀和徒手刀的差异。两汉时期,出现了环柄的长刀,这是一种专门用于劈砍的短柄武器,一侧有刃口,另一侧做成厚实的刀脊,刀柄首端呈扁圆的环状,常称之为“环柄刀”或“环首刀”。 东汉时期,铁刀制造日趋精良,从长沙地区东汉墓出土的铁刀,长度超过1米,有的达到128. 5厘米,颇似日本武士备的长刀。山东苍山发现的一把有纪年铭的长刀,全长111. 5厘米,刀脊的厚度与刀身的宽度相比,大约是1 : 3,刀身上饰着错金的火焰纹。到了三国时期,刀的制造更加精良。例如诸葛亮让蒲元铸造的刀,“称绝当世,因曰神刀”。孙权在“黄武五年采武昌山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刀头方,皆是南钢越炭作之,上有大吴篆字”。南北朝时期,步兵的标准装备,就是环柄的刀和长楯。唐代刀制有仪刀、鄣刀、横刀和陌刀。到了北宋,刀的形制有了进一步改进,从狭直的长条形方刀头, 改成前锐后斜的形状。有护手,且去掉了那种扁圆的大环和鸟兽饰物,出现了各种长刀、有掉刀、屈刀、笔刀等名目。明代有 长刀、腰刀、短刀、偃月刀、钩镰刀等。清代有佩刀、长刀、大刀、双手带刀、背刀、窝刀、扑刀等。随着火器的发明和流传,冷兵器逐渐衰落,而刀作为武术器械.却并未因此消亡,一直延续至今。

武术器械中的短刀有单刀、双刀、九环刀等,长柄刀有大刀、扑刀等。刀的构造大体上包括刀尖、刀刃、刀背、刀柄和护手盘几个部分。

刀的种类很多,然而它的时期性很强,地区性也很强,有些刀,秦汉时使用的,到明清时便已淘汰了。还有一些刀,称藏刀、蒙古刀等,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刀型。在这里,我们只分为两部分作一介绍。

刀的品种

1、单刀。也称短刀、手刀。一边有刃,一边为略厚的刀脊,并有护手盘与刀柄,是徒步使用的兵器。

2、大环刀。刀长3尺5寸,刀柄长7寸,后有环,挺长2尺 8寸,宽4寸,背后4分,有六环,每隔3寸5分有一环。刀背七环称七环刀,刀背九环称九环刀。

3、马刀。为骑兵所用,长约1米,比单刀狭窄、质量轻,用以在马上斩劈和徒兵格斗。动作有按械削瓜、指天划地、白蛇弄风、左右埋伏等。

4、片刀。通长7尺1寸2分,刃长2尺,阔1寸3分。上锐而仰,銎厚2分,柄长4尺7寸,粗4寸,木质髤朱,末铁针鐏长4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