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非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5:23:41

点击下载

作者:张哲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走遍非洲

走遍非洲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走遍非洲作者:张哲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ISBN:9787507843118本书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他们的采访所见、交往际遇,以及苦乐悲欢,都融入了非洲这片神奇土地的色彩与味道中,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回味……王新俊关锐邢一行张一夫刘畅朱宛玲(中)高俊雅郑治年永刚任杰李晋(中)张威伟朱曼君徐璟(左)

写在《走遍非洲》出版前的话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召开。为迎接本次峰会的召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倾情推出由本台14位驻非洲记者共同撰写的《走遍非洲》一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12月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提议,为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非应做强和夯实“五大支柱”:坚持政治上平等互信;坚持经济上合作共赢;坚持文明上交流互鉴;坚持安全上守望相助;坚持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本书正是从这五个方面,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外记者的实地采访和近距离感知,向读者介绍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非合作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中非友好关系与时俱进的快速创新发展,以及非洲大陆独具魅力的风土人情。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世界最大、传播语言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对外广播机构之一。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先后在非洲的埃及、津巴布韦、肯尼亚、尼日利亚建立了4个驻外记者站,以及驻非洲地区、中东地区总站。之后又陆续在一些非洲国家建立了节目制作室、广播孔子课堂和调频台。本书的作者都在非洲长期驻站工作生活,对驻在国及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切实的感受,对非洲大陆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的采访足迹遍布非洲的津巴布韦、肯尼亚、尼日利亚、埃及、坦桑尼亚、赞比亚、南非、毛里求斯、南苏丹、利比里亚、马拉维、刚果(布)、莫桑比克、赤道几内亚、博茨瓦纳、卢旺达、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索马里和斯威士兰等国家,他们用客观真实的文字表述和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向读者介绍了在非洲的所见所闻和切实感受。这些驻外记者有的已经卸任,有的依然工作、生活在非洲。但不管身在何处,浓浓的非洲情结已经融入了他们的心中。“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不断加强中非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中非友谊才能永葆活力,中非合作的基础才能不断巩固。希望《走遍非洲》一书能成为加深中非人民相互了解、加深中非人民友谊的一个纽带。

2000年10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曾经出版了《走进非洲》一书,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期待《走进非洲》的姊妹篇《走遍非洲》同样能让读者耳目一新,通过此书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非合作的各项丰硕成果,走近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多姿多彩的非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副台长王冬梅上编纪实篇摄影:刘畅

回忆起2013年3月30日那天,在中国馆见到习近平主席和萨苏总统两位国家元首的情景时,艾佳记忆犹新……——《在刚果(布)寻找“我与习近平的故事”》

用他们的话说,岛上的中国人是朋友,更是兄弟。因为在这里,上至总统、部长,下至普通百姓,几乎都曾到中国医疗队就医,接受过中国人的帮助。——《桑岛医疗队——坚守在非洲的民间大使》

从更宽广的层面上说,如何面对殖民时代的历史问题,是非洲国家独立和发展进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立足现实,宽容过去,放眼未来,是曼德拉做出的选择——尽管,时至今日,对此仍有质疑之声。实现种族和解是历史进程,南非贫富鸿沟巨大,广大黑人的经济地位仍较低微,国家发展挑战重重,但南非人普遍相信,只要曼德拉的政治遗产得到传承,“彩虹之国”的前程就值得期待。——《全程亲历曼德拉葬礼》

世界很大,叔叔现在没法带你去看看,只愿你和你的塞拉利昂,都能好好的。总有一天,你可以自己去领略这个美丽的世界。——《埃博拉的故事》摄影:刘畅在刚果(布)寻找“我与习近平的故事”

回忆起2013年3月30日那天,在中国馆见到习近平主席和萨苏总统两位国家元首的情景时,艾佳记忆犹新……驻肯尼亚站首席记者 王新俊

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国际台部署记者制作融媒体系列产品《重返现场·我与习近平的故事》,旨在通过重访过去五年在国内外与习近平主席近距离接触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外籍人士,讲述他们对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象最深的记忆和故事,寄语中国未来发展愿景。

2013年3月30日,在刚果共和国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在布拉柴维尔与萨苏总统共同出席了中刚友好医院竣工剪彩仪式,并对中国医疗队发表重要讲话。随后,习主席在萨苏总统陪同下来到马利安·恩古瓦比大学,参加中国援建的该校图书馆启用及中国馆揭牌仪式,并与设在中国馆内的孔子学院师生进行了交流。这是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的首次出访行程之一,两场活动对中刚、中非友谊意义重大。

我对地处非洲中西部的刚果(布)并不陌生,2017年初曾在报道中国外长王毅新年首访非洲刚果(布)之行后,前往布拉柴维尔的中刚友好医院和马利安·恩古瓦比大学采访过。该怎样重返现场深入挖掘当事人与习近平主席的生动故事、展现当前中刚在医疗卫生和教育文化领域的密切合作?这是我想到的首要问题。

由于知道在中刚友好医院执行医疗援助任务的第23批中国医疗队已经卸任回国,而马利安·恩古瓦比大学孔子学院我曾采访过的中方院长李娜还在任。于是,联系采访就先从她开始。将采访意图详细告知对方后,不巧的事来了:由于工资长期被拖欠,恩古瓦比大学教职工正在罢工、学生全部停课,要找到4年多前曾参加过图书馆启用及中国馆揭牌仪式并与习主席交流的师生、校领导或高教部官员很难!怎么办?在一次又一次与李娜院长联系后,终于约到了当时曾经受到习主席接见的恩古瓦比大学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埃德维热·卡米泰沃廓,这位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还有一个中文名字——艾佳。另外,李娜院长还帮忙约到了在中国馆隔壁设有办公室的刚果(布)高教部长依杜阿接受采访,这位部长能说流利的英语,不用通过法语翻译,不禁让不懂法语的我心里踏实了许多!

联系与中刚友好医院院方及刚果(布)卫生部参加过竣工仪式官员的采访,则完全请中国医疗队来帮忙。先通过已经卸任、回到天津工作的第23批中国医疗队队长找到现在在刚的第24批医疗队队长的联系方式,将采访意图和提纲早早发过去,医疗队予以了大力支持和配合,还出动了队里两名法语翻译担任采访翻译工作。之前,我还联系上了中国建筑中西非公司当年承建中刚友好医院并参加过竣工典礼的施工技术组组长,可以通过他的讲述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2017年9月22日,记者王新俊(右)在刚果(布)恩古瓦比大学采访曾受到习近平主席接见的刚果(布)本土汉语教师艾佳

2017年9月22日一早,我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稍事安顿后,于当天下午一点半,赶到马利安·恩古瓦比大学图书馆中国馆里的孔子学院,开始采访艾佳老师。回忆起2013年3月30日那天,在中国馆见到习近平主席和萨苏总统两位国家元首的情景时,艾佳记忆犹新:“这个情景给我留下很难忘的印象!简直是太难得的机会了!当时我非常激动。习主席问我在哪儿学的汉语呀?我说在杭州。他问从哪一年到哪一年?我说从2001年到2005年,学了四年。他又问我喜欢杭州吗?我说非常喜欢,因为杭州是个好地方。习主席说那时我也在杭州工作,但是我们不认识。”艾佳一直珍藏着当天与习近平主席和萨苏总统交谈的现场视频和照片,她回忆说:“接下来习主席问我,孔子学院是刚果人担任老师还是中国人担任老师?我说已经来了两位中国老师,刚果的老师只有我一人,他说我们师资力量很好,这个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说这是一种荣幸。当天我特别激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如今,艾佳老师除了教授经济学和汉语外,还担任马利安·恩古瓦比大学劳动与国际关系部主任,时常关注与中国有关的国际新闻。她认为,在习近平主席的带领下,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接下来,我又在中国馆隔壁的部长办公室采访了高教部长依杜阿,这位执掌过刚果(布)政府多个部门的部长也曾见过习近平主席,在采访中对习主席同样予以了高度评价,同时对中刚高等教育合作侃侃而谈。2017年9月22日,记者王新俊(右)在刚果(布)恩古瓦比大学图书馆中国馆隔壁的部长办公室采访刚果(布)高教部长依杜阿中刚友好医院院长玛蒂娜(前左)接受记者王新俊(右二)采访,回忆中刚两国元首2013年3月30日为医院竣工剪彩的难忘记忆

9月23日,在布拉柴维尔西郊姆菲芦区的中刚友好医院,我采访了中国建筑医院施工技术组组长周恩银。他参与了医院建设的全过程,并在2013年3月30日的竣工剪彩仪式上见到了习近平主席。回忆起四年多前那个难忘的时刻,周恩银言语间难掩激动之情:“当时的场面我感觉确实非常震撼!确实非常荣幸,非常自豪,非常骄傲!对我们中建来说,医院这个项目整体不是很大,但是它对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谊是一座桥梁、一个丰碑的作用,我觉得政治意义非常大!我们有幸看见了习主席为医院竣工剪彩,到目前我们还感到那一刻的情景历历在目,还是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确实,我觉得这一生值得流连这个地方!”

9月26日,我再次走进中刚友好医院,按照预先的安排,先后采访了曾参加过医院竣工剪彩仪式的中刚友好医院院长玛蒂娜·贝娅特丽丝·彭圭,以及刚果(布)卫生部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米兰朵·伊曼纽尔和中刚友好医院行政与人事办公室主任马南嘎·艾瑞克,三人都对习近平主席和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高度评价、非常仰慕。

随后,记者走进了中国医疗队会议室,这里的一面党建文化墙分外令人瞩目。鲜红的党旗下,一边是分外醒目的习近平主席2013年3月30日赞扬中国医疗队精神的十六个大字——“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另一边写着“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第24批中国医疗队队长王志勇表示,习近平主席赞扬的中国医疗队精神牢记在队员们心间。中国援刚果(布)医疗队党建文化墙上,习近平主席赞扬中国医疗队精神的“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十六个大字分外醒目中国援刚果(布)医疗队党建文化墙上写着“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探访习近平主席考察过的津巴布韦野生动物救助基地“当习主席与大象、长颈鹿亲密接触时,我感觉他非常开心,脸上闪现着特别的光彩。他问了很多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问题,还问我如何能帮助津巴布韦保护野生动物。我认为习主席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态度是非常真诚的。”驻津巴布韦站首席记者 朱宛玲

2015年年底,习近平主席访问津巴布韦时,曾经考察当地一家野生动物救助基地,并给大象、长颈鹿递喂水果、树叶。时隔近两年,我到这个野生动物保护基地采访,基地负责人罗克西女士向我讲述了令她终生难忘的习主席来访的经历。

一家有故事的野生动物救助基地

罗克西所负责的这个野生动物救助基地位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南郊。在基地中,生活着狮子、大象、长颈鹿、穿山甲、羚羊等动物。这些动物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或者是流离失所的“动物孤儿”,或者是迷路、受伤后被人送到这里来的。罗克西也是这一基地的创始人。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开始收养无家可归的动物。随着这个野生动物救助基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被送到这里的待救助动物也越来越多,救助基地也越来越具规模。“他对野生动物保护是真诚的”

习主席是这家野生动物救助基地成立近20年来接待的首位一国最高领导人。当得知习主席要来的时候,他们都非常激动。罗克西上网搜索了不少关于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的新闻报道。罗克西回忆说,自己很珍惜与习主席夫妇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到野生动物保护,小到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她都想和习主席夫妇聊一聊。

罗克西告诉记者:“我对习主席的工作和生活很好奇,比如作为世界上公务最繁忙的领导人之一,他是如何应对各种压力的。习主席到访时,我们除了交流肯中两国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情况,还聊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比如家庭情况等。”

按照当地习俗,罗克西给习主席夫妇准备了茶和精美的茶点。罗克西说,习主席夫妇非常平易近人,让人如沐春风,自己很享受与习主席夫妇聊天的过程。

随后,罗克西陪同习主席夫妇参观了野生动物救助基地。参观过程中,习主席详细询问了基地建设情况、动物的生活习性及救助、成长情况等,习主席指出,野生动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自然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存状况同人类可持续发展状态息息相关。津巴布韦自然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津巴布韦政府和人民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做出了不懈努力。习主席强调,中国和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都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中国会继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通过和习主席近距离交流,罗克西了解到,中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是认真和有成效的。罗克西告诉记者,习主席对动物保护有着真正的热情。参观者与基地救助的动物互动罗克西在自己创立的野生动物救助基地

罗克西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当习主席与大象、长颈鹿亲密接触时,我感觉他非常开心,脸上闪现着特别的光彩。他问了很多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问题,还问我如何能帮助津巴布韦保护野生动物。我认为习主席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态度是非常真诚的。”

罗克西告诉记者:习主席到访后,这家野生动物救助基地迎来了更多的中国客人。这些客人会询问很多关于习主席来访的情况,了解津巴布韦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真想再见他一面”

采访时,罗克西告诉记者,习主席到访时,送给他们全家一件礼物——一只绘着熊猫图案的花瓶。而罗克西最喜欢的动物就是熊猫,收到这件礼物让她非常开心。当记者提出想拍摄这个花瓶的照片时,罗克西爽快地答应了,并亲自去取花瓶。等了挺长时间,才见罗克西抱着一个大盒子回来。罗克西解释说:“我没把花瓶摆出来,把它珍藏起来了。”

记者看到这是产自景德镇的花瓶,将近半米高;瓶身上绘着数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熊猫,有的在爬树,有的在歇息。罗克西说:“这个礼物非常珍贵,我一定要好好珍藏,把它传给我的后人。”

谈及对习主席的印象,罗克西说:“习主席非常睿智,非常有魅力。我非常想再见他一面。”动物保护机构负责人向记者朱宛玲(右)展示习近平主席2015年年底访津时所赠花瓶见证记录中国造肯尼亚“世纪铁路”的炼成

当在非洲大地上感受中国造铁路上的中国造列车高速飞奔时,当看到肯尼亚美女列车员的规范动作和一颦一笑都有着中国高铁乘务员的规范味儿时,记者不禁为“中国标准”走出国门、走向非洲而点赞!驻肯尼亚站首席记者 王新俊

2017年5月31日,由中国路桥承建的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准轨铁路(蒙内铁路)开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委员王勇出席通车仪式,以习近平主席名义对铁路建成通车表示热烈祝贺,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当天全程乘坐了首发列车。蒙内铁路的建成,圆了肯尼亚人的百年铁路梦想,也标志着东非铁路网和地区一体化建设迈出重要一步。作为一名中国媒体人,记者在两年多中曾多次走访蒙内铁路建设工地,见证和记录了这条肯尼亚“世纪铁路”从工程奠基到建成通车的重要节点。如今,看到这条中非合作之路、友谊之路开通并由中国团队主导运营,记者也有一种中非合作开花结果见证者的喜悦!

对早已习惯了高铁时速动辄两三百公里的国人来说,或许很难想象一条单线标准轨内燃机车铁路(轨距1.435米)的建成,对于肯尼亚这样的非洲国家到底有多重要!作为东非重要经济体,肯尼亚之前既有的窄轨铁路(轨距1米,亦称米轨铁路)是英国殖民者于1896年开始修建、1901年通车的,至今还在运行,早已老旧不堪,速度奇慢,事故频发。

蒙内铁路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建)所属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路桥)承建,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中国管理建设并运营,连接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和非洲国际都市内罗毕,全长472公里,途经肯尼亚的8个郡(相当于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该国一百多年来新建的第一条铁路。从2014年12月12日开工,到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车,仅用了两年半时间,堪称“中国速度”的典范。而它的一旁则是还在蹒跚运行的米轨铁路,以及连接内罗毕和蒙巴萨的肯尼亚交通要道A109公路,仅为双向两车道,大型货车川流不息,交通压力和安全风险巨大。2017年5月30日,肯尼亚总统肯雅塔挥舞国旗庆祝蒙内轨铁路开通

2017年5月31日及6月1日,陪同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委员王勇出席蒙内铁路通车仪式的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分别在蒙巴萨和内罗毕举行了媒体吹风会。在回答记者及国际台驻非洲总站站长江爱民和其他中肯媒体记者的提问时,张明副外长表示,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实现肯尼亚国家工业化目标和“2030年远景规划”的旗舰项目,还是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的重要早期收获,是中非产能合作和“三网一化”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的最新成果。可以说,蒙内铁路承载着肯尼亚人民致力于国家发展繁荣的世纪梦想,也体现了中国对肯尼亚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支持。蒙内铁路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建,由中国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亲自关心,为铁路建设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两国建设者们通力合作,仅用两年半时间即建成通车,充分展现了中肯团结合作的强大力量,也充分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方案、中国精神”。

2015年1月23日,在蒙内铁路第3标段工地,肯尼亚总统肯雅塔饶有兴致地踏上了观摩段路轨,视察了建设基地和水泥轨枕浇筑工地,并召开了每季度一次的工程现场办公协调会。这也是记者第一次走近蒙内铁路工地,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作为一国总统,肯雅塔饶有兴致地踏上观摩铁路观摩段,让眼前的记者尽情拍摄,我和记者站同事邢一行当然和众多媒体同行一样,拼抢有利位置,用“长枪短炮”记录下了这一精彩的瞬间。而在500米的铺轨试验段上,醒目的中英文标语“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则表达了项目承建方中国路桥的信心和决心。2015年1月23日,肯尼亚总统肯雅塔饶有兴致地踏上蒙内铁路观摩段路轨

2015年5月26日,记者再次走进蒙内铁路建设工地。此时,位于肯尼亚最大国家公园察沃国家公园内的察沃河特大桥桥墩已经高高立起。由于蒙内铁路部分路段穿越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察沃河特大桥横跨察沃河和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米轨铁路,长1984.1米,最高35.1米,是肯尼亚最长的铁路桥梁之一,建成后将成为动物穿行的通道,使铁路对察沃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而蒙内铁路沿线为保护野生动物设计的类似桥涵还有很多。2017年4月,记者再次来到已经建成的察沃河特大桥,此时,即将通车的蒙内铁路正在进行联调联试,站在近两年前曾到过的桥墩下,踏在已经可以通行列车的高高桥墩支撑的路轨上,记者不禁为中国建设者点赞!为中国速度点赞!

2015年9月19日,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开动挖掘机,为蒙内铁路枢纽车站内罗毕南站工程奠基。这时,未来蒙内铁路最大车站位置还是一片刚刚平整出来不久的空地。而9个月后的2016年6月29日,当记者再次来到内罗毕南站建设工地采访时,站房框架已经成型,参加观摩的八十多位即将和曾经赴中国培训学习的肯尼亚公务员无不惊叹!之后,记者又多次前往内罗毕南站和阿西河特大桥等蒙内铁路重点建设工地采访。可以说,用“日新月异”来描述工程建设进度毫不夸张。

2017年1月24日,记者又一次到内罗毕南站建设工地采访,此时车站已进入了内外装修阶段,已是中国农历春节前夕,中国路桥蒙内铁路第8标段的中肯员工依然在做2月底完工前的最后冲刺。当时,来自中国的铁路通信信号技术人员,已经开始在内罗毕南站的调度中心调试通信信号设备,大屏幕上“金鸡贺岁、扬帆起航”及“新春快乐、鸡年吉祥”等大红字幕格外醒目。

2017年4月初,记者前往位于肯尼亚泰塔塔维塔郡沃依镇附近的蒙内铁路第2标段建设工地采访。谈到蒙内铁路对沃伊镇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从小生活在沃伊一带的泰森·姆拜里告诉我:“沃伊是一个很繁忙的城镇,但是交通状况不佳,蒙巴萨至内罗毕间的公路上大型货车很多,时常造成拥堵和事故。一旦蒙内标准轨铁路通车,从一处到另一处的交通就要便捷得多。蒙内铁路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沃伊镇的社会经济活动会更加活跃,这一地区的人口也在增长,经济也将充满活力。”东、西察沃国家公园范围内最大的旅游接待酒店——沃伊野生动物旅馆总经理奥古斯汀·姆万纳凯则对我说:“标准轨铁路将是使这一地区成为更好旅游目的地的绝佳交通工具之一,对游客往来和对当地人出行都很便利,周边的生意也会兴旺,运输也更加快捷便宜。铁路开工以来,已经对我们酒店的接待有了很大促进,我们也希望火车开通后,能够提高周边人们的生活水平。”

2017年3月、4月间,蒙内铁路开始进入客货运列车联调联试阶段。4月13日,记者跟随承建方中国路桥和肯尼亚国家旅游局共同组织的试乘团队,第一次乘坐橙白相间的客运列车,从内罗毕和蒙巴萨之间当日往返。当在非洲大地上感受中国造铁路上的中国造列车高速飞奔时,当看到肯尼亚美女列车员的规范动作和一颦一笑都有着中国高铁乘务员的规范味儿时,自己不禁为“中国标准”走出国门、走向非洲点赞!2017年4月13日,记者王新俊(左一)试乘联调联试的蒙内铁路列车与肯尼亚列车员合影

2017年5月30日,承建方中国交建、中国路桥向业主方肯尼亚铁路公司移交蒙内铁路仪式在铁路起点站蒙巴萨港站举行。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在一辆列车模型前,从中国交建总裁陈奋健手中接过一把金色的钥匙。随后,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对蒙内铁路情有独钟的肯雅塔总统兴高采烈地挥舞国旗,迎接一列货运列车的驶来,记者抓住时机,拼力抢占有利位置,近距离地拍下了这一瞬间的珍贵画面。

2017年5月31日,用肯雅塔总统的话说,是肯尼亚历史性的一天。当天上午,蒙内铁路客运起点站蒙巴萨西站站前广场上彩旗招展、鼓乐喧天,一群群当地人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地欢庆肯尼亚一个历史时刻的到来。约9点半,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委员王勇共同为站前广场上的蒙内铁路纪念碑揭幕。在随后的通车仪式上,王勇特使在致辞中说,习近平主席对蒙内铁路建成通车十分高兴,并表示最热烈的祝贺。蒙内铁路建成通车,对促进肯尼亚和地区国家发展、加快非洲工业化进程、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走进非洲腹地、造福非洲人民都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当天早上,一到蒙巴萨西站站前广场,记者与国际台驻非洲总站站长江爱民一起开始忙碌,一边录音、拍摄,一边向直播通车仪式的国际台中文国际在线发送实时图片、视频。中午,在从蒙巴萨西站驶往港站的列车上,记者又与江爱民等中方媒体同仁一起,共同采访了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为了及时向国内发回报道,大家又马不停蹄地于当天下午飞回内罗毕,在由机场返回驻地的堵车途中,我又向环球资讯广播微博发回了图文报道。晚上继续加班,完成报道时已是第二天凌晨时分。6月1日一早,记者又赶到中国代表团在内罗毕下榻的酒店,参加陪同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委员王勇出席蒙内铁路通车仪式的张明副部长的中肯媒体吹风会。6月8日,又采访了中国路桥蒙内铁路运营团队。

在报道蒙内铁路从开工到通车运营的两年多时间中,记者也是蛮拼的!在建设工地和通车现场曾两次被总统保镖在胳膊上挠出血道儿,一次被总统座驾轻轻蹭了下腰。(当然没出任何问题,一秒钟后挎着采访“家伙”狂奔继续抢镜头、录音响。)为报道铁路开通,几天连续奋战,有时一天仅睡三个多小时,以致最后终于病倒。回顾两年多的蒙内铁路报道经历,虽然难免劳累,却有一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因为作为中国媒体人,我见证并记录了蒙内铁路这一中非合作重大项目的炼成!桑岛医疗队——坚守在非洲的民间大使

用他们的话说,岛上的中国人是朋友,更是兄弟。因为在这里,上至总统、部长,下至普通百姓,几乎都曾到中国医疗队就医,接受过中国人的帮助。前驻肯尼亚站记者 邢一行

医疗援助五十载

东非国家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因其优质的沙滩和碧蓝的海水被誉为印度洋上的一颗明珠。但同时,它又被联合国评为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同坦桑尼亚建交不久后,面对桑给巴尔经济发展困难,医疗服务落后的状况,中国政府决定向那里派驻援助医疗队,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这一派就是五十多年,从未间断。俯瞰美丽的桑给巴尔海岛

我从肯尼亚出发,飞行一个半小时之后,抵达桑给巴尔,在岛上的纳兹·摩加医院见到了桑岛中国医疗队队长徐卓群。

徐卓群介绍说,当前这一批来自江苏无锡的医疗队队员一共21人,分成两队驻扎在桑给巴尔最大的两座岛上——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纳兹·摩加是斯瓦希里语“一棵椰子树”的意思,它是桑给巴尔岛上最大的公立医院。在这个医院当中,常驻的医疗队有几个,还有几个是短期的。中国医疗队两年一轮换,是在这里工作时间最长的。从1964年第一批开始,到现在是第二十六批。

救死扶伤树口碑

在桑岛的大街小巷,当地人看到我们会用“你好!”“谢谢!”一些简单的汉语和我们热情地打招呼。他们说,这些都是源于多年来医疗队在当地无私地付出,忘我地救死扶伤。用他们的话说,岛上的中国人是朋友,更是兄弟。因为在这里,上至总统、部长,下至普通百姓,几乎都曾到中国医疗队就医,接受过中国人的帮助。

哈桑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是桑给巴尔的前卫生部部长,也是中国医疗队在桑岛驻地的常客,她经常会带着自己亲手做好的食物送到医疗队给医生们品尝,因为早在四十多年前,她就和中国医疗队结下了不解之缘。哈桑女士回忆中国医疗队对她的帮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