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万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17:19:50

点击下载

作者:李慕南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万象

世界万象试读:

前言

无论是在科学萌芽的古代还是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认识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所生存的大自然与神奇的太空,从来都是大师们通向辉煌成就的起点。本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博物馆》系列丛书包括:《海洋遨游》、《太空漫步》、《生物趣谈》、《自然奇观》和《世界万象》。《海洋遨游》旨在关注海洋,了解海洋。海洋是怎样诞生的?海水来自何方?海底高耸的山脉、深邃的海沟是如何形成的?……自古以来,人类就对美丽而神秘的大海充满幻想,渴望了解它的秘密,直到21世纪,探索海洋的道路仍在继续……海洋不仅是一个物资的宝库,而且是一座知识宝库,它正等待着人类去开发。在很多人看来。大海里不外乎有各种各样的鱼,有点咸咸的水。其实,这个现象只是说明了人们对海洋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眼睛看到的。而更多眼睛看不到的,比如带鱼是否可以养殖、海洋洄游生物为何能够形成鱼汛等等。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可知。海洋不但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气候的调节器,还是我们地球上的聚宝盆。本书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海洋世界。你会发现:海洋浩瀚无边、绚丽多彩、波动不息、变化万千。《太空漫步》带领我们了解太阳系的构成,探索扑朔迷离的行星……然后,义无反顾地深入浩瀚的宇宙,去揭示更多太空中的奥秘!眺望宇宙神秘的深处,领略浩瀚的太空奇景,神秘的宇宙充满了无穷奥秘,它那广阔无垠的时空涵盖了万事万物。令人难以置信的照片和插图,向我们展示了太空深处无与伦比的壮丽景色!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惊心动魄;人类探索太空的未来,充满挑战。现在,人类已经飞出地球,踏上了月球,下一个目标将是飞上火星,飞出太阳系,在宇宙中遨游。《生物趣谈》包括动物趣谈与植物趣谈两部分。你知道古老,奇特,爱独居的土豚吗?你了解熊的生活习惯吗?你知道最长寿,最高大,叫声最洪亮,飞得最高的是什么动物吗?你知道什么动物的舌头能听声音吗?……本书用精彩、生动的文字和插图给您描绘出世界上各类代表动物的不为人所知的科学知识,值得任何一个对动物、对自然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珍藏。你知道有会害羞的植物吗?有会发出臭味的植物吗?有喜欢雷电的植物吗?有一种毒植物俗称“见血封喉”,你知道它生长在什么地方吗?哪一种植物最爱喝水呢?……本书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植物和它们奇异的特征。让我们快翻开书去采撷这些新颖的知识果实吧!让我们更加喜爱动物,爱护植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吧!《自然奇观》为了使广大青少年朋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我们采撷了世界上极具风采的奇美胜景集结成书,展示了最能体现大自然造化神工的地质地貌奇观。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自然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其内容涵盖全球,从大洋洲的波浪岩到非洲的奥卡万戈三角洲;从终年积雪的瓦特纳冰川到流沿着滚滚熔岩流的埃特纳火山;从高耸云天的珠穆朗玛峰到深沟万壑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从南太平洋宁谧浪漫的博拉岛到原始神秘的亚马孙河;从“不毛之地”撒哈拉到沙泉共生的天下奇观鸣沙山……数十幅富有冲击力的精美图片将罕见的旷世胜景展现在您的眼前,简洁凝练的文字为您阐释奇观的地理背景和自然成因。阅读本书,可使您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全世界的神奇景观,了解各种地貌的成因,领略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世界万象》展现了最早的七大奇观——从吉萨的三个金字塔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从罗德斯岛上的太阳神巨像到奥林匹亚黄金与象牙的巨大宙斯神像。这里还展现了中古时期引人注目的纪念碑和建筑——从史前英格兰神秘的巨石阵,到残破而不乏辉煌的罗马大斗兽场,到传奇的中国长城。到了近代,世界奇观表现为了不起的技术奇迹,巴拿马运河、金门大桥、31英里长的英法海底隧道以及屹立在多伦多市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比帝国大厦还要高出400英尺,它们是新时代的奇观。大自然,好像故意要跟人类一比高低似的,珠穆朗玛峰、大峡谷、维多利亚瀑布、大堡礁乃至更多的自然奇观比人造奇观更加令人敬畏。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生动照片具象地展现了过去和现在的奇观,唤起人们对永恒奇观的敬畏之情。

本书通过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文字叙述,配合大量生动精彩的图片,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喜闻乐见的科普知识。阅读本书,会让孩子们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本套丛书由李慕南任主编,李桂香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杨静、张强、杜天峰等同志。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本书在编写等方面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编委会

一、光怪陆离的地球奥秘

能让人变高变矮的“神秘点”之谜

从旧金山乘车沿公路南下,不到2小时就能抵达一个名叫圣塔克罗斯的小镇,在离该镇约5分种车程的近郊,有一个重力异常的“神秘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

该地附近的树木都斜向一个方向生长。有两块长50厘米、宽20厘米的石板埋在地面,间隔约40厘米,乍看没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其实两块石板就是不可思议的神秘点!

当两个身高不同的人分别踏上两块石板时,就会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身材矮的人竟然会变得比身材高的人高!

两人之间仅有40厘米的距离,但却产生了身高的变异,这不禁使人目瞪口呆。但当两人再踏出一步时,两人的身高又恢复正常,这真让人无法理解。

再尝试互相交换位置,高的一个又变矮了。一步之差,却能使人的身材忽高忽矮,这种现象让人难以理解。

难道是两块石板有高有低吗?可是拿出水平测量仪来测量,仪器却呈现水平状态。

就是站在石板上用皮尺量身高,同一人在两块石板上也显示着同样的高度。如果在这两点上,人体身高经过伸缩,那么,皮尺也应测出不同的长度,然而两边的身高确实相同,是否皮尺也在作同样伸缩?

到达神秘中心点,这里会发生更惊人的事情。每年来这里游玩的游客很多,他们绕着一幢破烂小屋,在外围走了一圈后进入屋内,便会发现即使亲眼所见也不敢相信的现象:里面有许多向左倾斜站立的人,正彼此指着其他的人嘻嘻地发笑。

事实上,只因为这个中心点有向一边倾斜的强烈引力,所以看来每个人都是斜立着。游客纷纷尝试做各种姿势时,有些人甚至能笔直地倒立。

这幢破旧的木屋,倾斜地靠在树干边,其倾斜度像是完全倚靠在这株大树上似的。走出小木屋前的大片空地,每个人都像要跌倒似的斜立着。冥冥中像有股强烈的吸力把人拉向斜立的姿势。小屋一堵墙上凸出一块木板,谁看了都会误认为是一条斜坡道。

如果在木板的上方放一个高尔夫球,虽然木板看上去是斜的,球却停在原处一动也不动。而用力将球推下,就会发现球滚到半途又像受牵制般地再滚回原处。无论如何推动都是同样的结果,球最后还是回到原位。而且推球时会发现似乎有股阻力与人的力量相抗。

更让人惊讶的是,当进入神秘点的狭窄入口时,发现地下倾斜度很大,一进去就有股无法看到的强力把身体推向另一方,尽管人用尽全力地握住壁上的柱子仍然免不了被拖至中心的重力点。由于重力的异常,在里面呆上10分钟,人就会产生像晕船一样的反胃欲呕的反应。

该处的向导像电视里会武功的人一样一步步地爬上墙壁,并没有依靠任何支撑物便可举着两手轻松地在墙上走动,并且还能斜斜地站立,面对游客微笑。可见,墙壁的另一面有强烈的引力在发挥作用。

天花板破烂不堪,从破洞中可看到怪异扭曲的大树直向天空。因为磁场不正常,在这神秘点的上空,飞机会因为仪器受到干扰而脱离航线;鸟儿经过上空时也会因为头昏眼花而掉到地上。

走进隔壁的房间,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完全不能以科学的观点来解释:屋顶的横梁上垂着一串铁链,下面悬着很重的坠子,该坠子直径大约25厘米、厚约5~6厘米,形状像个圆盘。欲把这个坠子推向一边,只要用手指轻轻一触就能动了,但从反方向推时却要用尽全力才能将它移动。这可能因为异常的引力向同一方向作用,所以才会发生这种现象。

综合所有现象,如身高的伸缩、球会自动向上滚动、斜站在墙壁上……这个神秘点可说是充满着违反物理定律的怪地方。唯一可以理解的是这个地带的重力是异常的,物体不是与在其他地方一样受地心吸力所控制。然而究竟是什么东西使得这神秘点的重力场与外界截然不同?它又是如何发生作用的?都是尚待科学解释的传奇。

翩翩起舞的“棺木”之谜

1932年,太平洋的巴贝多斯岛。富豪威廉·卡勒斯去世了,族人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他的灵柩安放于威廉家族墓地。墓地于1899年购于安德鲁斯家族,并于1918年和1922年分别安葬了威廉家族的两个女儿。当人们打开入口处的大理石门时,眼前的情景令他们惊呆了:两个女儿的铜棺竟然朝下倒立在那里。开棺查看,发现尸骨完好,陪葬的金银珠宝也一件不缺,一点儿没有盗墓的迹象。

1961年,为了安葬族里的一名男子,人们再度开墓。结果人们发现要8个人才能扛得起的卡勒斯的棺材,正靠着墓穴的一面墙竖立着。从此,怪墓的消息不胫而走。

8个星期后,另一场葬礼又将举行,全岛甚至附近岛上的居民都涌到现场看热闹。他们没有失望,石墓的大理石封门没有开启或撬动的痕迹。但打开墓穴后,发现四副棺木果然如想象中的竖直站在那里。

墓内棺木的数次移动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人们不再把其作为津津乐道的谈资和玩笑。甚至,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一些勇于冒险者潜心琢磨起来。

探求者们了解到,这个墓地的原主人安德鲁斯家族是一个以种植业发财的富豪望族。18世纪末,这个家族在岛上的基督城兴建了这个庞大的家族坟墓,进口处用几块巨大的大理石封闭。从外表看起来,不像个坟墓,倒像是个堡垒。安德鲁斯家族中只有一个名叫高大德的太太,于1927年葬入此墓。在威廉家族买下这个墓地时,安德鲁斯家已负债累累。

20世纪70年代,巴贝多斯岛的两任总督之一的库勃莫尔为了破解这个谜团,于1979年亲自监督工人将棺材放好,大理石墓门用石膏封好后打盖封印。1980年4月,他接到报告说墓中传出声音,便随即到墓地去看个究竟。封印和石膏完好如初,但打开墓室后,看到棺木横七竖八,凌乱不堪。

经过若干次的仔细勘察之后,并没有找到答案,种种疑问在人们心头丛生。若是仇家为了报仇而走进墓里搬动棺材,不可能不留下蛛丝马迹。如果是自然灾害如洪水或地震使棺材移动的话,石墓里却没有进过水的痕迹,更没有棺材漂移或滑动的痕迹。地震就更不可能只震动这个坟墓而不震动其他地方。难道是灵魂为保护自己家园的愤怒之举吗?如果把棺木移走,而放入其他物体,也会移动吗?什么力量才能让它们安静下来呢?所有的问题只能是问题了,至少,现在还没人能说清楚。

神奇的“巨菜谷”之谜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哥罗东北部的麦坦纳加山谷和前苏联濒临太平洋的萨哈林岛(库页岛)是两个神奇的地方。那里的蔬菜长得异常硕大:土豆如篮球,白萝卜20多公斤一个,胡萝卜直径有20厘米粗、约35厘米长,一颗卷心菜重达30公斤,豌豆和大豆会长到2米高,牧草也可以高过骑马者的头。所以这个地方被人称作“巨菜谷”。

有人怀疑这是一些特殊品种的蔬菜,但经考察研究,都是一些普通蔬菜。有人将外地蔬菜籽在该地种植,只要经过几代繁衍,也变得出奇地高大;而把这里的植物移往他处,不出2年就退化成和普通植物一样。

为什么这两地的蔬菜会如此巨大呢?有人认为,这两个地方都处在高纬度地带,夏季日照时间长。可是,位于相同纬度的其他地方并未见有如此高大的同类植物。也有人认为,这是悬殊的日夜温差起的作用,但这同样无法解释有类似气候条件的其他地方为什么没有这一奇异现象。有人认为是富饶的土质或者土中有什么特别的刺激植物生长的物质所起的作用,但实地土壤成分分析却提供了否认这里土质特殊的资料和数据。

还有人认为起作用的是上述各种条件的综合。处于同一纬度的其他地方由于不具备如此巧合的几方面条件,所以生长不出这样高大的蔬菜和植物。但是,这又无法解释为什么萨哈林荞麦在欧洲第一年可以照样长得巨大。

近些年,有人发现有一种寄生在植物幼芽上的细菌会分泌一种赤霉素,这种植物激素具有促使植物神速生长的奇效。因此,他们认为两地的巨型植物的出现,可能是某种适宜当地生长的微生物的功劳。但究竟是哪种微生物,目前还没有查清。

要是说“巨菜谷”还牵涉到植物种子的话,那么在我国也有一个地方,竟不用播种也能收获油菜籽。这块不种自收的神奇“福地”在湖北兴山县。在该县的香溪附近,有一块面积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当地人每年冬天将山坡上的杂草灌木砍倒,到春天用火将草木烧掉,待几场春雨浇洒后,地里就会自己长出碧绿的油菜来。到了4月中旬油菜花开季节,只见漫山遍野一片金黄,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神奇的不种也丰收的生活。

据当地农民说,这里方圆200平方公里的20多个村庄,每户人家每年都可收获野生油菜籽60多公斤,基本上可满足当地人的生活用度。1935年这里山洪暴发,坡上的树都被连根拔走了,但第二年春天这里依然到处是野生的油菜。不少科学家曾到此地作过考察,也作过种种解释,但始终没有一种理论能确切说明这里出现的奇迹。

神秘的北纬30度之谜

北纬30度,是一条穿越地球、隐藏着无数待解之谜的神奇纬线!

北纬30度,一条看不见的曲线,一条地理学家为方便研究地球画出的虚拟线,然而却没有任何一条经纬线有着如此神奇的魔力。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这些著名的经纬线在北纬30度面前,都黯然失色。

这条神奇的曲线虽然看不见,但它所经过的地方却是地球上最为亮丽的、神奇的风景。

从地理布局大致看来,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同时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所。世界几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均在这一纬度线入海。

更神秘难测的是,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所在地。比如,恰好建在地球大陆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群,以及令人难解的狮身人面像之谜、神秘的北非撒哈拉沙漠达西里的“火神火种”壁画、死海、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传说中的大西洲沉没处,以及令人惊恐万状的“百慕大三角区”、让无数人叹为观止的远古玛雅文明遗址,这些令人惊讶不已的古建筑和令人费解的神秘之地会聚于此,不能不叫人感到异常的蹊跷和惊奇。

在我国,沿着北纬30度线上下,奔腾的长江一泻千里,从处这个纬度以北不远的上海入海;在此纬度稍南,于汪洋大海之中,屹立着“海天佛国”的普陀名山,山上古木参天,巨石嵯峨;稍西,那杭州湾中的钱塘大潮,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伟大的奇观之一;再往西,“佛国仙境”的九华山,奇峰峭壁,仙气冉冉,游于山中,如梦似幻。它方圆100平方公里,“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其中心的九华街就在北纬30度附近;与九华山相邻的黄山,风景如诗如画,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再越过纬线稍南,秀甲天下的庐山雾驻足于此。

地球北纬30度线,常常是飞机、轮船失事的地方,人们习惯上把这个区域叫做“死亡漩涡区”。除了令人惊恐的百慕大,还有日本本州西部、夏威夷到美国大陆之间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海岸、阿富汗这5个异常区。除了北纬30度线,在地球南纬30度线上也同样有5个异常区。细心的人们在把这10个异常区在地球上一一标注以后,惊奇地发现它们在地球上几乎是等距离分布的,如果把这些异常区互相连接,整个地球就会被划成20多个等边三角形,每个区域都处在这些等边三角形的接合点上。

这些暗藏危险的三角区域大都处在海洋水域,在海水运动上表现为一种大规模的漩涡。那里的海流、漩涡、气旋、风暴、海气,再加上磁暴的作用,都要比其他地区剧烈,而且这些大规模的海洋运动一直频繁交替出现,因此给人类带来特别巨大的灾难以及隐痛与不安。

如果将北纬30度线上下各移动5度左右,我们再次吃惊地发现,在北纬35度线附近,是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线。到现在为止,这一地区发生的灾难性地震,死亡在2000人以上或者震级在7级以上的就达几十次,如日本大陆的地震达到8级、葡萄牙里斯本两次8级地震、土耳其埃尔津登的8级地震、美国旧金山的8.3级地震,意大利拉坦察的9.8级地震……

在北半球这两条相邻的纬度线,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令人费解、怪事迭出、祸患隐忧、灾难频繁的神秘地带?它们是偶然巧合,还是造物主的有意安排,抑或是受人类暂不可知的某种力量主宰?猜测和假想不断地提出来,又不断地被否定,但飞机和船只还在不断地失事。

在地球北纬35度线上,有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的圣地,有猿人化石发现地中国元谋人,有百慕大三角洲和沉没的大西洲……

北纬30度线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神秘现象多少影响了人们的视角和思维,这不是一条简单的人为划分的地球纬线。

从恰好建在地球大陆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开始探索地球的神秘。对于一位严肃的科学家来说,金字塔的选址绝不是一个偶然,金字塔背负着太多的难解之谜,尽管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艰苦探索,但人们仍旧知之甚少。

金字塔据说是公元前2551年开始建造的。可它是怎样建成的,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也没有一个工匠、祭司、建筑师或者法老,就金字塔的建筑留下只言片语。金字塔的建成似乎正是为了塑造一个永恒的谜。也许有一天当人们真正能全部破译出一直困扰人类的种种谜团之后,人类就找到了通向外宇宙的通天之塔,而斯芬克斯之谜也将迎刃而解了。

人类锲而不舍的研究正在一点点加大着金字塔的神秘: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公元前2000多年前他们究竟是用哪种力量、什么样的机器、采用何种技术来投入建造?他们使用什么手段来使隧道挖掘达到水平程度?建筑师设计的是何种方法使隧道向前推进?他们使用什么燃料照明?他们怎样从采石场切割下巨大的石块?他们怎样搬运这些巨石,并且分毫不差地将它们相互结合在一起?

一座金字塔大约需260万块巨石,每块巨石重约5吨~12吨,这些巨石被采割下来,还需经过磨光、搬运,然后在工地上分毫不差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在金字塔深处的通道,还绘有五颜六色、精美绝伦的壁画!

勤劳的古埃及人假若每天可摞起10块巨石,那么,他们差不多需花25万天工夫,才可建成一座金字塔。如果气势恢弘的金字塔真是一位古怪的国王心血来潮的结果,那么这位好大喜功、讲究排场的法老必须保证自己活上644年时间,才可能见到为他建造的近150米高、塔基边长在200余米的金字塔。

我们不准备单纯地相信金字塔就是法老们的坟墓,围绕金字塔巧合的数据太多太多,然而,这真是一种巧合吗?简单的数据可以巧合,但这些数据和天文符号传递的信息也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吗?

所有神秘的现象,完全超出了自然界的正常规律,违反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为此,它不仅吸引了游人,更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一旦解破谜底,不但意味着人类传统的重力观念的全新变革,而且必然会带来人类在实现极速星际航行方面的根本突破。

南海中的“神秘岛”之谜

1933年4月,法国考察船“拉纳桑”号来到南海进行水文测量。他们在海上不停地来回航行,进行水下测量的作业。突然,船员们见到在上一回驶过的航道上竟矗立起一座无名小岛,岛上林木葱葱,水中树影婆娑。可在半个月后,当他们再来这里测量时,却又不见了这个小岛的踪影。对于这个时有时无、出没无常的神秘小岛,大家都莫名其妙,不解真情,只好在航海日志上注明:这是一次“集体幻觉”。

3年后,即1936年5月的一个夜晚,一艘名叫“联盟”号的法国帆船航行在南海海域。这艘新的三桅帆船准备开往菲律宾装运椰子。“正前方,有一个岛!”在吊架上瞭望的水手突然一声呼叫,顿时惊动了船上的所有船员。

船长苏纳斯马上来到驾驶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个小岛。他感到纳闷,航船的航向是正确的,这里离海岸还有250海里,过去经过这里时从未见过这个小岛,难道它是从海底突然冒出来的吗?可是岛上密密的树影,又不像是刚冒出海面的火山岛。

船长命令舵手右转90度,吩咐水手立即收帆。就这样,“联盟”号缓缓绕过了这座神秘的小岛。

这时,船员们都伏在右舷的栏杆上,注视着前方。朦胧的夜色映衬着小岛上摇曳的树枝,眼前出现的一切,真如梦境一般。

此时,船上航海部门的人员赶紧查阅航海图,进行计算,确定船的航向准确无误,罗经、测速仪也工作正常。再查看《航海须知》,可那上面根本就没有这片海域有小岛的记载,而且,每年都有几百、上千条船经过这里,它们之中谁也没有发现过这个岛屿。

忽然,前面的岛屿不见了,可过了一会儿,它却又在船的另一侧出现了!船长和他的船员们紧张地观察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如同黑色幕布般的阴影。

突然一声巨响,全船剧烈地摇晃起来。紧接着,船体肋骨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响,桅杆和缆绳互相扭结着,发出一阵阵断裂声。一棵树哗啦一声倒在了船首,另一棵树倒在了前桅旁边,树叶飒飒作响,甲板上到处是泥土,断裂的树枝、树皮和树脂的气味与海风的气味混杂在一起,使人感到似乎大海上冒出了一片森林。船长本能地命令右转舵,但船头却突然一下子翘了起来,船也一动不动了。船员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显然,船是搁浅了。

天终于亮了,船员们终于看清大海上确实有两座神秘的小岛。“联盟”号在其中的一个小岛上搁浅了,而另一个小岛约有1.50米长,它是一块笔直地直插海底的礁石。

好在船的损伤并不严重。船长吩咐放两条舢板下水,从尾部拉船脱浅。船员们在舢板上努力划桨,一些人下到小岛使劲推船,奋战了两个多小时,“联盟”号终于脱险。“联盟”号缓缓地驶离小岛,两个小岛渐渐地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这一场意想不到的险恶遭遇,使全船的人都胆战心惊。精疲力竭的船员们默默地琢磨着这一难解之谜。“联盟”号刚一抵达菲律宾,船长苏纳斯就向有关方面报告了他亲身经历的这次奇遇。当地水道测量局等有关单位的人员听后说,在这片海域从来也没有发现过岛屿。其他船上的水手们也以怀疑的态度听着“联盟”号船员的叙述。显然,大家都认为这是“联盟”号船员的集体幻觉。

船长苏纳斯不想与他们争辩。他决定在返回时再去寻找这两个小岛,记下它们的准确位置。开船后两天,理应见到那两个小岛了,他却什么也没有发现。他们在无边的大海上整整转了6个小时,还是一无所获,两个小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苏纳斯虽有解开这个谜的愿望,但他不能耽搁太久,也不能改变航向,只好十分遗憾地驶离了这片海区。

专“吃”新娘的马路之谜

埃及阿列基沙特亚市有一条勒比·坦尼亚大街,自1973年3月以来,已先后有多名新娘突然在行走时不知去向,致使路面被掘翻了数尺深。

在第一起新娘失踪事件中,新郎是职业摄影师阿克·沙德,妻子名叫梅丽柏。这对夫妇正在坦尼亚大街上散步,突然间路面上出现了一个不大的洞穴,新娘梅丽柏跌下洞中,随即踪影全无。警察为此挖掘了现场,费时长达一年。其间又发生了第二起新娘失踪案。

那是当年的10月,一对来埃及旅游的美国夫妇正好奇地在坦尼亚大街上漫步游览,新娘卡闻泰夫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失足陷入一个刚刚在面前出现的坑穴中,身子一晃,人就再也看不见了。

其后的1974、年、1975年、1976年连续3年,又发生了4起新娘失踪案件。

1974年5月失踪的是一位希腊籍新娘哥特尼夫人;

1975年则有两位埃及本地新娘分别在结婚数月后失踪;

1976年1月13日,这是一对结婚只有两个月的夫妇,丈夫是25岁的皮尔,新娘是23岁的阿菲·玛利娅。玛利娅正同丈夫并肩走在坦尼亚大街上,忽然她好像被什么力量拖拽着,跌倒在一个直径约60厘米、深约15厘米的洞穴内,一下子失去了踪影。事后,警方调来水务局的工人,利用铲土机,从坑穴处将路面整个掘开,并向下深掘了约1.5米,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现。

警方为此成立了专案小组,负责对发生在勒比·坦尼亚大街上的一系列失踪事件进行全面地调查。尽管警方注意到失踪的都是年轻漂亮的新娘,但到头来还是无法结案。发生在埃及的“劫美路”事件,不仅被记入官方的档案,直至今天,仍有许多科学家前往阿列基沙特亚市进行考查,希望能够找出造成美丽新娘突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失踪的真正原因。

埃及考古学家准哈布博士提出,坦尼亚大街下可能有古代的水井或贮水池,因而路面突然出现洞穴并不出奇。但警方在挖掘开路面后,并未发现任何有关遗迹,况且失踪的都是清一色的新娘。所以准哈布博士关于失踪者落入路面下古水井的推测,无法使人信服。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片同样神秘的安琪儿森林。几年间在这里失踪的全是8~9岁的儿童,而且他们都是在距周围人3米范围内毫无声息地失去踪影的。事后又寻找不到任何线索,为此该森林被叫做“拐孩林”。

最早的一起儿童失踪案发生在1907年3月的早晨。8岁的汤姆·鲍曼和他的父亲、姐姐、两位堂兄在林间散步,汤姆仅仅是往前多走了数步,就再也未能重新露面。闻讯而来的警察和400名志愿搜索者苦苦搜寻,但连一点儿蛛丝马迹也没有找到。汤姆上天了,还是入地了呢?

此事发生7个月以后,两名儿童贝克和黑威尔也在这附近莫名其妙地失踪。到1960年7月,又有一个8岁男孩儿克洛曼突然在林间消失。凡此种种,都有待于人们弄清真相。

神奇的沙漠开花之谜

在连绵起伏的沙漠中,有一片绿洲,这里生长着茂盛的植物,并盛开着鲜花,素有“不毛之地”的沙漠也会有如此独特的风景吗?

在秘鲁的滨海区,地面广泛分布着流动的沙丘,沙丘终年平均气温很高,而年降水量很低。但大约每隔几年,降水量会骤然增长一次,沙漠中会奇迹般地冒出绿色植物并开花。

干涸的沙漠只要有大量的降水就会开花吗?海洋气象学家研究认为,沙漠开花的真正原因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那么“厄尔尼诺”又是一种什么现象呢?“厄尔尼诺”一旦发生,一般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年以上。它除了使秘鲁沿海气候出现异常增温多雨外,还使澳大利亚丛林因干旱和炎热而不断起火;北美洲大陆热浪和暴风雪竞相发生;,夏威夷遭热带风暴袭击:美洲加利福尼亚遭受水灾;大洋洲和西亚多发生严重干旱;非洲会大面积发生土壤龟裂;欧洲会产生洪涝灾害;我国南部也会发生干旱现象,沿海渔业减产,全国气温偏低,粮食会大面积减产。“厄尔尼诺”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海洋气象学家认为:正常年份,太平洋海面的水温表现为西部高东部低,太平洋海面的水温与此相反,就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

夏威夷大学的地震学家沃克指出,自1964年以来,5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时间都与地球的两个移动板块之间的边界上发生地震这一周期现象密切吻合。

还有的科学家提出“厄尔尼诺”与一种叫“南部振荡”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体系有关,从而影响了南半球的信风强弱。

我国科学家研究了1950年以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资料发现,只要地球自转年变量迅速减慢持续两年,且数值较大,就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因此他们认为:“厄尔尼诺”可能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

现在,科学家已运用航空技术、海洋水下技术及智能机器人对“厄尔尼诺”进行研究,并从地质方面深入探索,相信不久的将来,“厄尔尼诺”的产生机制将会真相大白。到那时,沙漠开花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怕的“杀人湖”之谜

非洲喀麦隆的尼俄斯湖是个臭名昭著的“杀人湖”,曾造成湖岸附近村庄成百上千的人突然死亡。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埋藏于湖底的二氧化碳。正是尼俄斯湖突然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附近村落大批人畜窒息而死。

1984年的一天早晨,阿哈吉·阿布杜在骑自行车前往自家农场途中,发现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死尸。他刚开始以为出了车祸,紧接着意识到肯定发生了比车祸要严重得多的大事,甚至感觉到自己也已死到临头。不久查明,短短几小时内,竟然莫名其妙地死了37人,并且他们都死在了快要抵达邻近村庄的路上。那么,他们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一位村民说:“听说他们遭到了屠杀,但又不大像是这样。”“当时,两个人跑过来对我们说,出事的车子里共有12人,结果有10个人死掉了。我们问这些人是怎么死的,幸存的两个人说,他们当时坐在那辆小型货车的车顶上,其余的人则坐在车子里。司机第一个下车,想看看发动机为什么不转了,结果他就倒地不起了。坐在后排的人跟着下了车,想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哪想全都倒地而死。”而且,这些人死前都未挣扎过,好像都死于某种烈性传染病。由于灾难的发生是如此突然,于是有传言说,那些死者是遭到了某种生化武器袭击。

皮埃尔·扎布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医生。虽然见过不计其数的死人,他却没见到过哪种病会同时死这么多人,难怪当地人人自危,害怕恶病传染到自己身上。尽管如此,皮埃尔等人在未戴防毒面具和手套的情况下,把尸体抬进了军方派来的吉普车。几分钟后,尸体就被运到了医院。与此同时,警方也赶到并封锁了医院。

如果真要是某人或某组织在秘密试验一种新的生化武器,美国政府当然是不可能听之任之的。于是,事发几个月之后,美国罗德岛大学的哈拉杜尔·西古森教授就受政府委派,来到了的位于莫罗温湖地区出事现场所。生化武器的嫌疑立刻就被排除了,因为受害者们看上去更像是死于窒息。问题是,他们为何会窒息呢?西古森决定从目击证人那里寻找答案。有人说,事发当时曾出现过一阵浓密的白雾,不过很快就消散了。皮埃尔医生回忆说,在他们当时就快要到达出事现场时,遇到了一个逃命者。此人对他们大声疾呼:“快逃吧,不然你们会送死的!”就在这时,皮埃尔闻到了一股很难闻的气味,好像是臭鸡蛋或者火药发出的。

臭味和白雾?开始时,西古森对此一头雾水,但他立即又得到了另一条线索:所有那37人都死在经过湖边的路上。西古森由此确信,不管这个杀手是从何处冒出的,都一定同莫罗温湖有关联。就这样,他决定去湖中寻找答案。当然,他知道此举会冒很大的危险,但他还是战战兢兢地坐上小艇,驶向湖心,并向湖底投去水样提取瓶。然后,他缓缓地将取样瓶拉上来。当取样瓶就快被提出湖面时,他发现瓶中出现了大量气泡,并立即意识到深层湖水中肯定充满了气体。是什么气体呢?他看不见,闻不到,也尝不出来。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是二氧化碳!人人都会呼出二氧化碳,少量的二氧化碳是无害的,可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却会让人窒息——足以置人于死地!西古森断定,二氧化碳正是莫罗温湖大悲剧的元凶。

令人瞠目的“吵闹鬼”之谜

你信不信?一架无人弹奏的钢琴,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居然会自动发出美妙的钢琴声。那上下跳动的琴键,像是有个隐形人在弹奏似的,令人毛骨悚然!类似的现象还有居室内的家具自行移动,门外有人敲门而打开门却无人踪……

有人将这一神秘现象称之为“吵闹鬼”——即自发出现的物体移动、声音和其他不明现象。

瑞士有位叫坎普贝尔的8岁女孩,一天正与母亲一起喝咖啡,突然奇事发生了:靠墙角放置的大碗柜离开墙角向外“爬行”起来,尔后又蓦地返回。当晚,家里出现了一系列可怕的情景:房里的椅子来回不停地转着圈子;挂着的衣物自动“飞”到了床上;坎普贝尔的小玩具、小动物则被“抛”入角落……不久,只要坎普贝尔在家,总会从隔壁房间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与她对话,她父母屡屡突袭检查,却不知这神秘声音出自何方!

无独有偶,前几年北京也出现了类似的“吵闹鬼”——她在家中时,总是出现一些怪事:暑假里的一天,女孩的母亲发现整齐放在篮里的鸡蛋被七零八落地打碎在地。第二天,大家又发现干净的被褥上撒满了砂灰、垃圾。晚上做饭时,放在厨房内的锅莫名其妙地“飞”到了堆放杂物的纸箱内。更奇的是,开学那天老师的备课本忽然不见,与此同时,班里有好几位同学的钢笔、圆珠笔等突然失踪,一查竟然都“装”在了小女孩的包中!小女孩呆了,因为当时她确实没有离开过座位。

从1958年中秋节开始,在浙江温岭罗西村中,几乎每家每户都出现怪事:各式器皿会莫名其妙地自动“行走”;蚊帐会自动掉下;坛坛罐罐则不砸自碎;石子在空中飘动;时常听到稻草堆里发出怪异的叫声,翻开却一无所有;更让人心惊胆战的是,有时菜刀“悬”在半空又掉下来……

最令世人瞠目结舌的“吵闹鬼”事件是发生在1989年5月12目的法国奥连斯市。这天,23岁的少妇卡夫莲准备与丈夫佐治一起外出参加一个活动。出门时,卡夫莲忽然想要更换一件更鲜艳的晚礼服。她兴致勃勃地站在那面古老立柜的大镜子前,反复映照欣赏着。这时,佐治在门口等得有些焦急,就高声催促。卡夫莲答应“马上就来”。突然,只听见卡夫莲一声可怕的尖叫,佐治立刻奔入内室,却再也寻觅不到卡夫莲的踪影。他急得大叫:“你在哪儿?”回答的声音顿时令佐治浑身战栗:“我就在镜子里……啊,快救救我!”卡夫莲的声音竟从镜子里传来,佐治惊呆了!

事后,警方协同有关专家努力“抢救”卡夫莲,却一筹莫展。卡夫莲仿佛被永远“困”在镜子中了!“吵闹鬼”现象确实有些匪夷所思。按照物理学原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或驱动下,不可能出现移动和发出声音等现象,人更不可能会被“吸”入镜子中。一些人认为有“幽灵”或“鬼魂”在作祟,也是站不住脚的。

迄今,对“吵闹鬼”现象的阐释尚莫衷一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特异功能说”。以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代表。他认为,“吵闹鬼”现象确实存在,它是人的特异功能中的特异致动造成的一种现象。这种具有特异功能的人一进屋或在无意识状态下,会“驱动”屋内的物体发出声音、移动等。“吵闹鬼”并非闹鬼,而是特异功能的人在“闹”。(2)“特异环境说”。以美国物理学家卡特瑞斯等为代表。他们认为,“吵闹鬼”出现的地方,类似于地球上某些诸如“磁场紊乱”、“引力减弱”、“空气旋流异常”等,是一种特异的环境。在这种特异环境的特定时间内,会出现一种目前物理学上尚未揭示的“力”,驱使物体移动、发出声音等现象。(3)“特异能量说”。以德国学者汉斯邦德为代表。他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吵闹鬼”现象其实是一种特殊能量在作祟。这种特殊能量有时来自人大脑尚未被揭示的功能“意念”;有时则来自大气中,像球状闪电那样来无踪,去无影。因而“吵闹鬼”现象具有突发性、间隙性和一去不复返性等特点。

应该说,上述观点各有所长,但它们都无法对卡夫莲被吸入镜子这件怪事做出解释。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吵闹鬼”现象绝非“幽灵”或“鬼魂”作祟,也非人的幻听、幻视所致,它是一种超越目前科学水平可以解释的客观现象。只要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去对待它,人类终究会撩开其神秘的面纱!

“石棺涌泉”之谜

大约30年前,英国《泰晤士报》悬赏数百万英镑,求解石棺之谜,引起了轰动。原来,法国南部的阿尔·修·提休古丰教堂里停放着一具奇特的石棺。村民们长年在这里汲取“奇迹之水”治病。水不是被放进棺内的,不知来自何处,而且出水量多达4kg/天。

原来,石棺中遗骨的主人,是阿普顿和歇诺两位修道士。传说自从两人的遗骨被收藏起来后,教民又别出心裁地在棺盖上安了一根铜管。谁知数年后的一天,突有清泉由棺内向外涌出,从此年复一年,昼夜不息。

根据资料记载,石棺是从公元960年开始渗出水的,也就是说,“奇迹之水”已经连续滴落了1000年以上。此水对治疗湿疹、慢性胃病及肝病颇有神效。警官加贝斯·希沙说仅仅是碰触了奇水,感冒之类的小病就可不治而愈。内科医生安德鲁·欧利黎博士也承认,奇迹之水对患者具有奇效。

据村民传说,这奇迹之水放进没有盖子的容器也不会蒸发,常年装在密封的瓶子里也不会发臭变浊。那么,这奇迹之水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所致?人们曾就此做了大量调查。

为了揭开石棺清泉之谜,人们曾连续两周用塑料布包裹石棺,阻绝雨水及其他外来水源。但是,水仍然一滴一滴地掉落下来,并没有因此而间断。

除此之外,人们还将整个石棺悬吊在半空中,经过几天仔细地观察,没有发现任何暗藏的沟、管或是夹板之类设施。而且,这段时间石棺还是如往常一样,出水不止。

湿气的因素也曾被考虑,但是每年石棺涌入的水量实在也太多了,更何况这座教堂是位于法国最干燥的比利牛斯山脉。

那么,会不会是教堂里的神职人员将水放进石棺里呢?也不可能,每天4kg的清泉以及1000多年漫长的岁月似乎早已超过人力可以达到的极限。

据说,除纳粹统治时期外,1000多年来附近村庄的居民每天都来此取水。

慕名而来的研究人员和旅游者更是络绎不绝地到此研究、参观。石棺却泉涌依旧,绝无断水的迹象。而且,这水与附近涌出的水质成分相去甚远,含有微量的砷、氟、锶等物质。假如是剧烈的温度变化带来的水汽,那么大理石棺上便应留有大量的碳酸钙,但是奇迹之水的成分中并没有这种物质存在。

1961年,两位法国工程师断言此水由地下水流入石棺所致,也曾将石棺垫高,但泉水依然一如既往,长流不息。瑞士学者亦曾专程前往探秘,但仍然无功而返。

自从1970年,英国《泰晤士报》悬赏数百万英镑来揭开石棺之谜之后,已有来自美国和欧洲共19个国家的100多位科学家光顾阿里伏尔特什小村,他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科学仪器设备进行研究,可是,都徒劳无功,直到今天仍没有破秘之人。用于悬赏的钱币依然寄放在修道院的金库里,谁也没能领走。

海域上的“鬼门关”之谜

在非洲南端,阿扎尼亚境内的好望角,每年,至少有100多天狂风怒号,海浪滔天。最平静的日子里,海浪也有2米高,起风的时候,浪高有时竟达15米!这里常常发生海难事故。

15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知道非洲大陆的最南端究竟在何处。为了弄明白这一点,许多人雄心勃勃地乘船远航,但结果都没有成功。

1487年8月,一位名叫巴特罗缪·迪亚士的葡萄牙航海家,受国王约翰二世的委托,去寻找通向印度的新航线。

迪亚士组织了3条50吨的小型单帆木船,从里斯本出发,沿着非洲西海岸一直向南行驶。到达奥兰治河入海口附近以后,又继续朝南行驶了二三天。结果,在鲸湾附近,他们遇到了强烈的暴风雨。

海浪铺天盖地地向他们扑来,苦涩的海水直朝嘴里灌,人们身上没有一处是干的。然而,大海还是没有放过他们,巨浪继续像恶狼一般向3条小船猛扑。有两条小船被掀翻了,剩下的一条也像树叶一样在海里上下颠簸。

剩下的小船总算没有被掀翻,狂风将它们向西南方向吹去,海岸线看不见了,迪亚士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西洋中。

以后的13个昼夜,风暴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听凭风浪摆布,在死亡边缘挣扎。

两周后,风暴终于停了。迪亚士上了甲板,看着远处海天相接处,知道自己已经远离海岸线了。他想,船一直被西风吹着朝前漂。现在,只要向东行驶就应该能够找到非洲海岸。所以,他下令船朝东航行。

可是,尽管船一个劲朝东航行,还是没有看到陆地。船员们不禁着了慌,他们缠着迪亚士,要求他想办法。

迪亚士考虑了好一会,暗暗下了决心。他想,既然向东也看不到陆地,船会不会已经被风吹过了非洲大陆的尽头?如果真是这样,朝北行驶一定能够重新看到大陆。

果然,当船折向北航行之后,他们又看到了久违的陆地。自此,迪亚士率船改向航行。在经过非洲最南端的时候,水手们看到,一碧如洗的天空下,一个陡峭的大岬角耸立在大西洋中。

1488年12月,迪亚士等人经历了千辛万苦以后,终于回到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国王约翰二世亲自接见了他,并向他询问了这次探险的经历。迪亚士一五一十地向国于讲述了历经磨难,以及发现风暴角的经过。国王认为“风暴角”的名字不吉利。既然风暴角位于通往印度的航线上,看到了风暴角,便看到了希望,就叫“好望角”吧。于是,“好望角”这个名称便传开了。

可是,“好望角”并不因为国王给起了一个好名字而变得驯服,照样是终日风浪,桀骜不驯。

1500年,连好望角的发现者——迪亚士也不幸在好望角附近的海面上丧生。仅20世纪70年代,好望角一带就有11艘万吨货轮遇难。

在众多沉船事故中,一艘名叫“世界荣誉”号的油轮,沉没得最令人感到意外。

那一次,“世界荣誉”号装载着49000吨原油,从“石油之国”科威特驶往位于欧洲西南部的西班牙。这艘巨轮设备先进,船体坚固,船员们的经验十分丰富,真称得上是世界一流船只,一流水手。照理说,这一趟航行是极为安全的。

可是,当“世界荣誉”号从北向南驶近好望角时,灾难突然降临了,20多米高的巨浪当头向油轮压了过来。当巨轮刚从深渊中浮起时,船底又涌起一股汹涌的浪头,将船“托”上浪峰。由于巨浪来得太突然,悬在空中的油轮,船头和船尾失去了支撑,而中部却承受不住几万吨原油的重力作用,船体终于出现了裂缝。在接二连三的海浪冲击下,船最终一折为二,很快地下沉了。待到风浪暂停后,海面上除了浮着厚厚一层原油,什么都没有剩下。

好望角一带屡出意外引起了世界的震惊。在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开凿以前,这里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航运必经之路。即使在今天,37万吨以上的巨轮也还是要绕过好望角。西欧和美国所需要的石油,一半以上需用超级油轮经过好望角运送。

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来到好望角附近,调查研究这里风急浪高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科学家将造成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是由于西风带造成的。好望角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南端,像一个箭头突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因为好望角恰恰位于西风带上,所以当地经常有大风,大风激起了巨浪,经过的船只就处在危险之中了。“西风带说”的理论固然吸引人,但它存在一个致命伤。因为这种学说不能解释在不刮西风的时候,为什么海浪还是如此之大。一年365天,并非天天刮西风,刮西风时海浪可能被风激得老高老高,但不刮西风时呢?海浪还是那么大,那又该如何解释呢?

针对这一点,美国一位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说法——“海流说”。这位科学家分析了多起在好望角附近海域发生的海难事件。他发现,每次发生事故时,海浪总是从西南扑向东北方,而遇难船只的行驶方向是从东北向西南。也就是说,船行的方向正好和海浪袭来的方向相反,船是顶浪行驶的。

科学家在调查当地的海流情况时发现:好望角附近水下的海流与船只行驶的方向是相同的,换句话说,海底的海流推动船只顶着海浪前进,几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就造成了船毁人亡的结果。然而,“海流说”和“西风带说”一样,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海水是流动的,很难断定,在一年中,海流的方向始终保持恒定。然而,不管是什么日子,船一到好望角附近的海面,马上就落入危险的境地,这又是为什么呢?科学家们很难自圆其说。

南极的“不冻湖”之谜

南极在地球上最南端,人们一提起它,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冷”字,就是那人迹罕至的冰雪世界。

在南极,放眼望去,皑皑白雪、银光闪烁。这1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完全被几百至几千米厚的坚冰所覆盖,零下50℃~60℃度的气温,使这里的一切都失去了活力,丧失了原有的功能,石油在这里像沥青似的凝成黑色的固体,煤油在这里由于达不到燃烧点而变成了非燃物。

然而,有趣的自然界却奇妙地向人们展示了它那魔术般的奇迹:在这极冷的世界里竟然奇迹般地存在着一个“不冻湖”。“不冻湖”,面积达2500多平方公里,湖水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污染,并有间歇泉涌出水面。

科学家们对这个湖的周围进行了考察,发现在它附近不存在类似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那么,酷寒地带怎么会出现“不冻湖”呢?

后来,探险家们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发现了20多个湖泊,这些湖泊有的终年不冻,有的虽然湖面上有一层冰冻,但湖水温暖。科学家们对南极这些“不冻湖”深感兴趣。研究发现,南极湖泊有三类:一类是湖面冻冰,冰下是液态水;另一类是湖面季节性冻冰,夏季湖面解冻,液态水露出湖面;还有一类是无论何时湖面水也不冻。最令人惊奇的是范达湖,它表面虽然有一层3米~4米厚的冰层,近冰层水温为0℃左右,但是随着深度增加,湖水温度迅速提高,在60米深的湖底,水温接近27℃。

科学家们对“不冻湖”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和推测,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有的科学家提出,这是气压和温度在特殊条件下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持这一见解的人指出:在3000多米冰层下的压力可达到278个大气压,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大地所放出的热量比普通状态下所放出的热量多,而且冰在零下2℃左右就会融化。

另外,冰层还像个大“地毯”一样,防止了热量的散发,使得大地所放出的热量得以积存,这样在南极大陆的凹部就可以使大量的冰得以融化,变为“湖水”。

另有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在南极的冰层下,极有可能存在着一个由外星人所建造的“秘密基地”,是他们在活动场所散发的热能将这里的冰融化了。

还有的科学家指出:这是个“温水湖”,很有可能在水下有个大温泉把这里的水温提高了,冰被融化了。可有些人反驳说:如果这里有温泉水不断流入湖里,为什么湖上冰冠没有一点融化的迹象呢?

为了解释这一问题,人们在冰层上架起了钻机,取得了冰下的样品,发现湖底的水完全是凉的,这就说明在湖下并不存在温泉,湖水不是由于温泉而热起来的。

还有人认为:湖水是由太阳晒热的,“不冻湖”四周被冰山包围着,实际上是一潭死水,它很容易聚热。冰层起到了一个透镜的作用,这种透镜可以使太阳光线聚焦,成为湖上的一个热源。当阳光照在四面冰山上的时候就有少量的热被折射到这个聚焦镜上,天长日久,就形成了这一冰川上的“不冻湖”。但同时也有人提出为什么太阳不会把湖面的冰融化呢?如是冰起到透明镜的作用,那么,为什么其他的地方没有这种现象呢?

围绕“不冻湖”的问题,各种推论、猜测纷纷提出,然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家能拿出令人满意、使人信服的结论。

这冰山上的“不冻湖”的确太富有传奇意味了,它难倒了多少科学家,使他们不得不进一步进行综合考察,力争早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海地“还魂尸”之谜

在西印度洋岛国海地,时常能听到关于“还魂尸”的故事和传说。以至当地有些人在亲人死后要将其喉管割开、或在心脏上钉上一枚大尖钉,据说就是为了避免让死者再活过来当“还魂尸”。

所谓“还魂尸”,是指一个人死后又被巫师施法唤醒,成为供其驱使的奴隶。“还魂尸”能行动,能吃东西,听从对他发令者的话,有时甚至也能讲话,但没有记忆力,也不知道他自身所处的环境。如同我国古老迷信传说中的僵尸。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无这样的“还魂尸”?这神秘而难解之谜,激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好奇和兴趣,他们都试图去打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戴维斯经过10多年的研究,向世人宣布:“还魂尸”确实存在,而且今天仍有。从科学上讲,是巫师掌握了一种强效还魂药。

戴维斯曾深入到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土著人部落,致力于土著动植物的药理和毒性效力研究。他发现这里有很多毒草、毒物如马钱子、曼陀罗、河豚、蟾蜍等都含有生物毒素。马钱子毒被土著人涂于箭端,用于捕猎、进攻和自卫;曼陀罗在一些土著部落被用作一些手术的麻醉剂……这些毒素的毒性极强,研究认为,河豚毒素的麻醉药效比可卡因强16万倍,蟾蜍毒素、曼陀罗毒素有很强的致幻作用。

土著巫师、巫婆懂得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千百年来,他们通过反复试验和分析,掌握了一套剧毒药的毒性机理和配方使用原则。

戴维斯从日本人吃河豚中毒死亡后,埋葬时又苏醒的两起事例中得到启发,他认为使用恰当剂量的毒素会使人假死。于是,他抱着虔诚的态度向土著巫师请教。巫师秘而不宣。但在戴维斯颇具眼力的分析追问下,一位巫师悄悄告诉他:配制一定剂量的毒素使人假死,然后再用一定剂量的解毒致幻剂使其复活而任人摆布;但致死剂量要恰到好处,一旦中毒太深,就还魂无术了。

戴维斯设法搞到了一些“还魂药粉”和“还魂膏”,对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还魂尸”就是人处于稳定的麻醉状态。最终揭开了“还魂尸”的秘密。

原来,巫师配制了含有蟾蜍毒素、河豚毒素和其他一些植物毒素的药剂,选定一人,将药涂于他的皮肤上。于是,此人就会心跳变慢,脉搏变微而被当作死人埋入墓中。然后,巫师把他从地下掘出,解毒弄醒,再让其服用山药(解毒药)和曼陀螺制剂,使其处于稳定的中毒沉醉状态,从而任人摆布。

海地岛上流传着一个名叫纳西斯的“还魂尸”的故事。1962年,纳西斯因与家人不和,被其兄弟毒死了,当地医院出具了死亡证明,并在举行葬礼后被埋入坟墓。1980年,他又俨然一个活人重返故里,把认识他的亲朋故友都吓坏了。他承认自己当了“还魂尸”。18年前被人当作奴隶卖给了一家甘蔗园,两年后他的主人死了,他便在外流浪了16年。海地太子港精神病研究中心对纳西斯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探索,确认他确实被施行过还魂术。

纳西斯的经历正好支持了戴维斯的理论:稳定的麻醉状态就是还魂尸的基本状态。

但是,对于制造“还魂尸”的一些毒物的更多情况,目前还不很清楚。不过对戴维斯来说,上述初步发现已是很大的鼓舞。他说:“从研究还魂尸的经验来看,即使是那些耸人听闻的报告也是有研究价值的。”他将为此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彻底拨开迷雾,找到完整的答案。

谜岛之谜

在浩瀚辽阔的太平洋东南部,有一个面积仅117平方公里的小岛,却被明显地标注在许多国家出版的世界地图上,这就是智利的复活节岛。岛上遍布火山,海岸陡峭,地势险要。

复活节岛又叫伊斯特岛,离智利本土3800多公里。因为它是在1772年4月5日复活节(庆祝基督复活的日子)那天被著名航海家——荷兰海军舰队司令雅可布·罗杰文发现的,所以罗杰文司令给它命名为“复活节岛”。

这个岛上没有树木,但有许多举世瞩目的神奇之物。在岛的南部高大石墙残迹后面,矗立着500多尊造型奇特的巨人石雕像。这些石像的重量从4.5吨到50多吨不等,最高的一尊没有完工的巨大石像,重达400吨,仅头上的红石帽就有30吨。此外,还有被称为“天书”的石板,长约2米,上面镌满了人、兽、鱼、鸟组成的方块象形文字。刻字的方法十分奇特,一行从右至左,一行从左至右,前后两行首尾相接,构成“S”形。这种石板目前只剩下25块,上面的文字谁也看不懂。

这样一个小小的海岛上,竟有1000多尊巨大石像,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抱着什么目的雕刻的呢?要知道,当时岛上的居民还不懂得使用铁器,连最简单的工具都不会使用。还有,那么巨大的石像又是怎样搬运的呢?此外,天书上的文字又说明了什么?如果它们真是地球人的杰作,那么,古代复活节岛的居民是怎样把这些巨石雕像竖起来的呢?岛上摆如此多的石像,这是为什么呢?

一些迹象表明,这些石像都是成批制造、成批完成的。在岛上的东南部,人们发现了300多尊尚未完工的巨像,很显然,创造者们是突然地停下他们的工作的。在拉诺拉拉库火山,人们又发现了40多个神秘的洞穴和许多未完成的雕像。如此庞大的工程得需要多少人同时工作?岛上过去有那么多人吗?

对于这许许多多的谜,200多年来,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尽管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推测,可是,这些观点不仅缺少实证支持,而且大多数都经不住推敲。所以,复活节岛还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谜岛。

石球之谜

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还在艾弗尔的瓦尔夫格堡采石场上空回荡的时候,魔幻般的奇迹发生了:从炸裂的岸壁中滚出一个直径约15米、重约100吨的巨型石球,它沿山谷而下。后来,它终于停了下来,不再滚动,从此就一直躺在那儿。这个庞然大物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对科学家来说,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瓦尔夫格堡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出现石球的地方。在巴西的茹安维尔,有一个由德国人威廉·蒂布尔齐乌斯创建的博物馆,馆中收藏着许许多多大小不等的令人入迷的石球。

据说,这些石球是印第安人或是天主教徒制造的,来自一个名叫科鲁巴的地方,在这个偏僻的科鲁巴地区,人们随处都能看到四散在各处的直径不同的石球。住在那里的一位德国工厂主就收藏着各种石球、双连球以及石片中夹着的石球。这清楚地表明,石球不可能是印第安人或天主教徒的手工制品,它们是大自然的产物。

在圣保罗有两个爱好自然的德国人,多年来,一直在跟踪寻找石球。他们收集了许多千奇百怪的石球,并把一些石球送到汉堡,请土壤学家作了显微镜检验。检验结果发现,组成石球的物质是粘结很牢的砂岩,其中80%的成分是棱角锋利的石英,空隙中填满了长石、云母和黏土。

但是,这种球形形状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不仅矿物学家就是地质学家也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难道让石球的奥秘永远这样没有科学的答案吗?不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解释。

英国沉积学家理查德提出了一个渐渐聚结的概念:“球形矿物质体的连锁变化引起向石头演变。”在可以聚结成一块结构松散的砂岩的水下沙层中,矿物质的分泌物挤进了沙粒的空隙。一旦这种分泌物达到饱和的地方出现一个结晶核(如石灰晶石、铁碳酸盐、甚至可以是植物的一点残骸),就以这个核为中心出现结晶现象。结晶分泌物又封住了沙粒,在温度和物质凝聚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结晶过程就以同样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延伸,于是在砂岩胶结的地区就会有球状体出现。当然,一旦物质分泌终止,球形聚结过程也会停止。这时,砂岩球体已经形成。

随着岁月的消逝,石球外面的、松软的地表层被风化而剥落,牢牢连结起来的由岩粒组成的球体便渐渐暴露出来。这种过程往往需要几百万年。由炽热的火山岩浆构成的玄武岩石球的形成过程大致也一样。

至于双球体——两个球体连在一起的石球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因为在结晶过程开始时,两个结晶核靠得很近,互相阻碍了对方结成圆形体,所以使两个(甚至几个)石球靠在一起或叠在一起。

事实是否如此,有待科学家们去探索证实。

“死丘事件”之谜

大约在3万年前,一天,位于印度河中央岛屿上一座古城的居民还和往常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静的生活,谁也不会想到一场灾难正悄悄地逼近他们。顷刻之间,岛上的居民几乎在同一时刻全部死去,古城也随之突然毁灭。

这就是被科学家列为世界难解的三大自然之谜之一的“死丘事件”。

谁是真凶?

这一神秘“死亡事件”一直困惑着科学家们,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圆满的答案。尽管如此,科学家们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死丘”毁灭的原因进行了种种推测。

从地质学和生态学的角度讲,“死丘事件”可能是由于特大洪水把位于河中央岛上的古城摧毁了,致使城内居民同时被洪水淹死。然而,如果真的是因为特大洪水袭击,城内居民的尸体就会随着洪水漂流远去,就不会在城内留下如此大量的骷髅,况且人们在发现的废墟里也没有发现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的任何证据。

如果说是由于一次急性传染疾病而造成全城居民的死亡,那么全城的人也不可能几乎在同一天同一时刻全部死亡。从废墟骷髅的分布情况看,当时有些人似乎正在街上散步或在房屋里干活,并非患有疾病。古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经过仔细研究,也否定了因疾病传播而导致死亡的说法。

此时,又有人提出了外族人大规模进攻、大批屠杀城内居民的说法。可是入侵者又是谁呢?

在对“死丘事件”的研究中,科学家又在城中发现了明显的爆炸留下的痕迹,爆炸中心的建筑物全部夷为平地,且破坏程度由近及远逐渐减弱,只有最边远的建筑物得以幸存。科学工作者还在废墟的中央发现了一些由黏土和其他矿物质烧结而成的散落的碎块。罗马大学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实验证明:废墟当时的熔炼温度非常高,这样的温度只有在冶炼的熔炉里或持续多日的森林大火的火源处才能达到。然而岛上从未有过森林,那么,大火只有源于一次大爆炸。

其实,印度历史上曾流传过远古时发生过一次奇特大爆炸的传说,那些“耀眼的光芒”、“无烟的大火”、“紫白色的极光”、“银色的云”、“奇异的夕阳”、“黑夜中的白昼”等描述也都为此提供了证据。

那么,造成“死丘事件”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将一直激励着科学家去探索考证。

贝加尔湖之谜

贝加尔湖,古代的西伯利亚人叫它“谜语之海”。13世纪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提到贝加尔湖的欧洲人。俄国人直到17世纪20年代才知道有这么一个湖。这里丰富的鱼类和海豹吸引了第一批俄罗斯移民,他们就在此建立了渔村。

18世纪初,彼得大帝派出了第一支考察队,考察了东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十月革命后,苏联在这里成立了贝加尔湖考察站,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活动。科学家们认为,几百万年以前,像贝加尔湖中的许多特殊的淡水生物,在世界各地都有,但经过漫长的岁月和大自然的严酷袭击,它们差不多都被无情地淘汰灭绝了。

那么,那些典型海洋生物,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进入贝加尔湖的呢?过去的学者认为,贝加尔湖在古代不是海洋,而是与海相通的海湾。古生物学和地质学家,在湖岸以东地区,发现了中生代700万年以前的海洋沉积物。他们断定,当时在那里曾有过一个外贝加尔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造成海退,但还是留下了宽广的内陆蓄水池。因为雨水不断加入,湖水渐渐由咸变淡,并且步步向西移动,到达现在的贝加尔湖地区,分散成一系列由河流连结起来的湖泊,贝加尔湖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湖里的海洋生物,是千万年前来不及撤退的“老祖宗”繁殖出来的子孙后代。

少数科学家认为,贝加尔湖里的海洋生物来自地中海。古地中海比目前的地中海宽广得多,后来发生了地壳运动,古地中海东段都变成了山,仅在中亚细亚地区还剩下少数湖泊,如里海、咸海等。

确实这些古代海洋变成的咸水湖里,至今还有不少海洋生物。他们说,尽管贝加尔湖海豹同北冰洋里有环纹的海豹是亲属,但却和遥远的里海海豹更相似,这说明贝加尔湖可能是在古地中海消退之后生成的。

这些争论,都不可避免地归结到贝加尔湖的起源,它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形成的?而要了解它的过去,就必须研究沉积在湖底的岩石标本,才能精确地推断湖盆的年龄和历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科学家在贝加尔湖滨打了几个很深的钻井。在取上来的岩芯样品中,没有发现任何中生代沉积岩层,而只有新生代的岩层。

科学家根据这些资料,再结合邻近地区在地质、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的材料,证实贝加尔湖地区在中生代时既没有被海水淹没过,也不存在湖泊,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陆地。贝加尔湖的地质史告诉人们,它还是一个“新生儿”,大约诞生于2500万年前的新生代。当时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活动,围绕贝加尔湖的山脉急剧升高,湖盆迅速地陷落下降,形成了一条狭长深陷的谷盆,从而诞生了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贝加尔湖。

这个结论无情地否定了贝加尔湖起源于海洋的猜测。于是,一些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假说,他们认为海洋生物是从北冰洋沿着河流进入贝加尔湖的。有的说,这些“外来者”的捷径先是叶尼塞河,然后上溯到支流加拉河,再直达湖中。也有人说迁移路线是沿勒拿河、维蒂姆河到达贝加尔湖的。但是不管走什么路线,这种大规模的迁徙都发生在比较近的地质时期。

有人对此表示怀疑,理由是这些海洋生物为什么要兴师动众搬到贝加尔湖来居住呢?他们认为,这些所谓的“海洋生物”是贝加尔湖中土生土长的。当一般的淡水生物进入浩瀚的、像海一样深的贝加尔湖以后,争取生存的斗争,使它们身上慢慢出现了与海洋生物类似的典型标志。

不过,有人反对说,有些生物的海洋特性,不可能是后来在淡水湖中获得的。于是许多人就采取了折中的看法:少数生物如海豹等,是从北冰洋游进来的“不速之客”,而其他一些所谓的“海洋生物”,则是贝加尔湖特定环境之中生成的。

关于贝加尔湖特有生物起源问题的争议,就像贝加尔湖本身一样,变幻不定,莫测深奥。

令人费解的冬热夏冷之地之谜

也许你知道有冬季从地下冒出热气的地方,也许你听说过有夏季从地下冒出冷气的地方。那么,你是否知道集夏冒冷气、冬冒热气于一身的地带呢?这一非常罕见的地带就在我国辽宁省东部的桓仁县,总长约15公里,从桓仁县沙尖子镇船营沟向西南延伸到宽甸县的牛蹄麓。

据有关报道,20世纪末的一个夏天,桓仁县沙尖子镇的农民任洪福在堆砌房北头的护坡时,偶然注意到扒开表土的岩石空隙里,不断冒出阵阵寒气,他感到非常惊讶。当时任家就在冒气强烈的这段护坡底角,用石块垒成了长宽各约0.5米,深不到1米的小洞:至今这个小洞冒出的冬热夏凉的气体,仍然令人不解。

盛夏,洞内温度为-2℃,石缝处竟为-15℃。洞口放鸡蛋能被冻破蛋壳,洞内放杯水会变成冰块,雨水泄入石缝冻成缕缕冰柱;人们站在洞口六七米外,只消一二分钟就冻得发抖。

据说,1946年的夏天,一个国民党军官将大汗淋漓的战马拴在洞口附近的树桩上,第二天早晨,这匹马已冻倒在地不能动弹了。近几年来,每逢夏季,大家都利用这口天然小冷库,为乡亲们和沙尖子镇街上的饭店、医院、酒厂、兽医站等单位储存鱼、肉、疫苗、曲种、菌种等物品,冷冻效果十分理想。

而立秋以后,周围地温不断转冷,这里的地温却由冷趋暖。

到了严冬腊月,野外冰封地冻,寒风凛冽,各种草木纷纷枯萎凋零,而这个地带却是热气腾腾,温暖如春。凡是冒气的地方,整个冬天始终存不住冰雪。特别是任家屋后,种下的蔬菜茎粗叶壮,十分繁茂。1986年,任家在冒气点附近平整了一小块土地,上面盖了塑料棚,栽种大葱和蒜,一冬割了两次蒜苗。据测,棚内气温保持在17度。

国家地震局、辽宁各级地质部门和新华社等单位,曾多次派人来这里实地考察,进行一系列的仪器测试,并对其成因展开学术讨论,但至今尚未定论。

有人认为这里有庞大的地下储气构造和特殊的保温层,使地下可以储存大量的空气,导致地下的温度变化比地面缓慢。冬季,冷空气不断进入储气构造,可以一直保温到夏季才慢慢放出来,而夏季进入的热空气又至冬季才慢慢释放出来。

也有人说,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这里的地下可能有一冷一热两条重叠的储气带,始终在同时释放冷热气流。遇到寒冷季节时,冷气不为人发觉,而热气惹人注目;遇到暑热季节时则寒气变得明显。

还有人猜测,大概这里地下的庞大储气带上有一些方向不同且会自动开闭的天然阀门:冬天吸进冷气,放出热气;夏天吸进热气,放出冷气。

人们期望科学家能及早弄清这异常地带的奥秘。

琥珀化石之谜

几位古生物学家从一块生成于6700万年前的侏罗纪的琥珀化石中发现了一只蚊子。侏罗纪正是恐龙称霸地球的时代,蚊子吸食的目标当然离不开恐龙。于是,便从蚊子血中成功地提取了恐龙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并把它移植到同样的爬行动物鳄鱼身上,然后用鳄鱼卵孵出了恐龙……描述史前动物恐龙再生奇观的美国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又一次在世界上掀起了恐龙热,也给琥珀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关于琥珀,在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传说:太阳神的儿子浮衣东,有一天趁父亲外出之际,将太阳车偷了出来想游玩一番。谁知,驾辕的神马不听他的使唤,又跳又叫,狂奔乱跑,霎时把蓝天搅得日月无光、昏天黑地。就在这天要破碎,人要遭殃的危急关头,太阳神发现了,怒不可遏,挥手发出万钧霹雳,击毙了浮衣东。他的妹妹赫丽提斯听到哥哥的死讯,伤心地哭起来,滴滴泪珠落在地上,变成了金闪闪的琥珀。

我国古人对琥珀的认识颇为奇特,说是老虎变的。如宋代黄休复在《茅亭客话》中,记有老虎的魂魄入地化作琥珀的传说。对此,连明代的大药物学家李时珍也误信为真,他说:“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故谓之虎魄。俗文从玉,以其类玉也。”倒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独具慧眼,在《咏琥珀》诗中道破了天机:“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观。”生动传神地描述了琥珀的来历和里面昆虫化石形成的过程。

距今4000~5000万年以前,地球上覆盖着茫茫的原始森林。由于受狂风暴雨摧折,雷电轰击,野兽践踏,树木枝干断裂。其中松科植物断裂的“伤口”处流出树脂,因树脂含有香味便引来许多昆虫,被粘在上面,包裹进去。若干万年以后,由于地壳构造的急剧运动,大片森林被深深埋入地层,树木中的碳质富集下来变成了煤,树脂在煤层中则形成了琥珀化石。

自古以来,琥珀是人们心目中的灵物,美好吉祥的象征。2400年前,古希腊人称琥珀是“北部的黄金”。古罗马的尼禄时代,贵族以佩戴琥珀饰物为时髦。我国汉代时,琥珀戒指及项链成为上纳宫廷的贡品。五代时,建造皇宫用白玉作柱,顶棚上则用琥珀制作成太阳和月亮。宋代皇帝的龙袍及平天冠上,也装饰上琥珀以显示权贵。古代的能工巧匠将琥珀雕制成如意、镜盒、酒杯、枕头等物。筵席上以用琥珀杯盛酒为豪华,因此杜甫有“春酒杯浓琥珀薄”的诗句。琥珀品种多且极珍贵,《天工开物》中说:猫睛黄而微带红的琥珀最贵重,此值黄金5倍价。在众多琥珀中,有色黄重如岩石的“石珀”;红黄相间,色彩斑斓的“花珀”;还有灵珀、腊珀、明珀、香珀、血珀、煤珀等,令人眼花缭乱。如今,琥珀被用于许多领域,如利用琥珀提取香料;加工制成琥珀酸,漆料;在电子工业中用作绝缘材料;用琥珀雕刻的各种精美工艺品,尤为中外消费者所喜爱。琥珀还是疗疾良药,《名医别录》中将其列为上品,具有“安五脏,定魂魄,消淤血,通五淋”之功效。

在科学家眼中,琥珀化石是地球上一部古老的史书,是研究地质年龄、远古生态环境的珍贵标本。琥珀化石中那栩栩如生的昆虫,能向人们“诉说”史前大森林中昆虫群落情景,以及亿万年来昆虫的演化过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对一块40万年前波罗的海琥珀化石中包裹的小虫进行研究后发现,这只小虫不但没有腐烂,而且组织柔软如初。显微镜下的小虫腹部细胞内部结构完整无损。加利福尼亚科技大学的专家们,还从一块1.2亿年前的琥珀化石中密封的一只象鼻虫身上成功地提取出了目前最古老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正是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科幻作家的创作灵感,使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得以问世,幻想出灭绝物种恐龙的再生过程。

通古斯大爆炸之谜

也许你始终认为广岛原子弹爆炸是迄今为止威力最大的爆炸,然而,1908年发生的通古斯大爆炸,其威力居然超过了广岛原子弹爆炸的1000倍!

这次爆炸发生在俄国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通古斯卡河原始森林里。

据目击者称,爆炸时,空中升起一个比太阳还要亮十倍的火球。火球发出的热量十分巨大,把周围一切可燃烧的东西全都燃烧起来,山上繁茂的森林也毁掉了,树林中的动物更是无一幸存,甚至连动物的骨灰也找不到。烈火和浓烟直冲高空,估计有20多千米,从远处清楚可见一个巨大的火柱。然后上升的浓烟呈现出巨大的蘑菇云状。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爆炸声,距离爆炸中心1000多千米远的地方,都能清楚听见。爆炸的冲击波使方圆几十公里以内的树木几乎全部被连根拔起,冲击波所形成的飓风更是将周围的房屋全部卷走。爆炸还引起了地震,甚至使英国各地的气压持续波动几十分钟。

是什么导致了通古斯大爆炸呢?有的认为是核爆炸,有的认为是陨石爆炸,有的认为是反物质爆炸,有的甚至认为是天外宇宙飞船的失事造成的……(1)核爆炸说。参加调查通古斯事件的一些科学家来到广岛,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广岛原子弹爆炸与通古大爆炸是如此的相似:那些连根拔起的树木朝着爆炸中心呈放射状匍匐倒地,而距爆炸中心几百米的地方,树叶尽落、树木枯焦,却依然屹立不倒。

于是,科学家据此猜测通古斯大爆炸也可能是一次威力无比的核爆炸。并认为,那种耀眼的“闪光”,就是核爆炸发出的闪光;那种高达几十千米的“火柱”,就是原子火球;那种笼罩在地面上的黑烟,就像是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那种几十千米以外的人们所感到的灼热,正是爆炸的热辐射引起的。后来,科学家们又对通古斯地区的土壤和植物进行了大量的放射性剂量的测定,结果发现爆炸中心的放射性剂量比三四十千米以外的地方要高好几倍。一位科学家据此推算这次大爆炸的光辐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30%,而这个比例正是核爆炸所特有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通古斯爆炸实际上就是一次威力无比的核爆炸。但当时地球上还没有原子弹,人们不禁要问:这次核爆炸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2)陨石爆炸说。通古斯爆炸发生后,人们最先认为可能是陨石爆炸。前苏联矿物学家科列克认为,威力如此大的爆炸,只有可能是重达几万吨以上的宇宙物体,突如其来坠入地球的大气圈才能形成。于是他带领考察队先后多次对通古斯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看看是否有陨石坑存在。然而遗憾的是,在爆炸中心地带除了发现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平坦洞穴外,并没有找到像美国亚利桑那大陨石坑那样的巨大环形坑。他们选择其中最大的一个洞穴,并把钻头打到75英尺的土层中,可是连半个陨石碎片也没找到。针对这种结果,科列克解释说,那些洞穴可能是反弹坑,陨石在那里一碰到地面,就又被反弹到空中,或被高温气化了。但这种解释还不能消除人们的种种疑问,因为不留下任何陨石碎片的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3)反物质爆炸说。这一学说是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比和其他两位物理学家共同提出的。他们认为,当一颗反物质构成的陨石与大气层的普通物质相撞时,就会像原子弹爆炸一样,双方的所有物质在刹那间全部转化为能量,所以也就没有留下陨石块和陨石坑。李比认为,反物质爆炸的结果之一是:大气层中放射性碳含量将增加。若果真如此,那么必将在树木的生长中有所反映。于是,他对亚利桑那和洛杉矶的树木年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是在通古斯爆炸之后,树木中的碳14的含量才猛增。(4)天外宇宙飞船失事说。这种说法更有点像传奇小说,最早由前苏联科学家卡扎切夫提出。他认为,可能是一艘遥远地方的高级智慧生物制造的核力宇宙飞船,选择西伯利亚作为它的降落点,大概是机器失灵,着陆前发生爆炸。由于宇宙飞船闯入大气层时没有减速,当它接近地球时,就会由于摩擦突然燃烧起来,而发生爆炸。(5)彗星说。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彼得罗夫认为,来自天外的不速之客很可能是一颗彗星,它由稀松的雪团和宇宙尘埃组成,以每秒几十千米的速度冲进大气层,因受到了地球大气层的强大阻力,在地球上空10千米~15千米处发生了剧烈爆炸。彗星本身的动能则变成一股巨大的冲击波,温度急剧升高到几千摄氏度。冲击波摧毁了树木,热气点燃了森林,彗星的雪团因此而蒸发,仅有难熔的宇宙微粒才落入地面。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认为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有人提出了“微粒黑洞说”、“天然气爆炸说”,甚至有人认为是地球内部热核强爆引起的。

“沧海变桑田”之谜

在漫长的地质史中,由于地壳不停运动的缘故,使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洼地隆起成山,山脉夷为平地现象屡见不鲜。

相传1831年7月7日,在地中海西西里岛西南方的海面上,蓦然间烟雾腾空,水柱冲天、火光闪闪,在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从海里升起一座高出海面60米、方圆约5公里的小岛,热气腾腾像个刚出笼的大馒头。英国国王立即向全世界宣布,这个新诞生的小岛是英国的领土,并命名为尤丽娅岛。谁知在3个月后,尤丽娅岛竟然不辞而别,悄悄地隐没在万顷碧波中不见了。

西欧荷兰的海滨,从公元8世纪以来,一直以每年约2毫米的速度下沉着。现在荷兰的大部分地区已经低于海平面,若不是有坚固的堤坝来阻挡海水的入侵,这些低地早已沉入海底了。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年轻而又高大的山脉。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地区考察发现,这里有三叶虫、腕足类、舌羊齿等生活在浅海中的动植物化石,说明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这地方还是一片浩瀚的海洋。以后,由于地壳的运动,才隆起成为陆地。

当喜马拉雅山刚刚露出海面来到世间的时候,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山岭。近几百万年以来,它却以每一万年几十米的速度迅速升高,终于超过了其他名山古岳,获得了“世界屋脊”的称号。但它并不满足,仍以每年18.2毫米的速度继续升高。

公元前2世纪,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湾修建了一座名叫塞拉比斯的古庙。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3根高达12米的大理石柱子,至今仍矗立在海滩之上。这3根柱子的上部和下部,表面都非常光滑洁净,唯有当中的一截,从高达3.6米向上到6.1米的地方,坑坑洼洼,布满了海生软体动物穿石蛤所穿凿的洞穴。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2000多年前,塞拉比斯庙修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陆地,以后地壳逐渐下沉,柱子的下面一截,被海水中的泥沙和维苏威火山灰所覆盖。到了13世纪的时候,海水已淹到6米以上,海生软体动物就附着在石柱上。以后,由于地壳上升,海水逐渐退去。现在这3根柱子当中一截上的小洞穴,就成了那不勒斯海湾历经沧桑的标志。

在沧桑之变的史册中,关于大西洲是否真的存在问题,还是一个有待人类用科学去解开的千古之谜。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曾在他的两篇对话著作中,详细地记载着一个传说:大约距当时9000年前,大西洋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岛屿,叫大西洲。那里气候温和,森林茂密,奇花异草,景色万千,盛产黄金。岛上有个文化相当发达的强国,由10个酋长统治着,每隔10年聚会一次,共商国家大事,国都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在山顶之上。这个国家不仅统治着附近的岛屿,而且还支配着对岸大陆上的一些地方。凭着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它曾经对欧洲和非洲发动过侵略战争,其势力范围直达北非的埃及和欧洲的某些地区。后来,由于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仅在一天一夜之间,大西洲就沉落到大西洋底。

不管是喜马拉雅山的崛起,还是尚未解开的大西洲之谜,都说明沧海会变成桑田、桑田也会变成沧海的客观规律。沧桑之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壳不停地运动的结果。由于地壳的运动,使某些地区的陆地沉降或者抬升,引起周围海面的变化,使某些地区的海面上升或者后退,引起陆地的沉浮。时间老人告诉我们,地壳运动是缓慢的,地质历史是漫长的。沧桑之变,从地球诞生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天依然存在着,将来也一定不会终止。

神秘的“神灯”奇观之谜

四川峨眉山有两种自然奇观:一是“佛光”,白天可见;二是“神灯”,又名“佛灯”、“圣灯”,晚上可见。“神灯”奇观,古已有之,如何形成,尚无定论。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周围的磷物质比较丰富。一方面地下有磷矿;另一方面山上植物含磷元素多,这些磷物质经过白天太阳照射加热,晚上便会自燃,“鬼火”就是这样形成的。但调查表明,峨眉山周围磷含量并不高。

还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山中萤火虫特别多,而且长得比较大,因此晚上发光比较明显。可别的山为什么没有?

另一种比较新奇的说法是峨眉山有千年积雪,晶莹透明,晚上借月光反射成光,但“神光”似乎并不只是在月夜才有。

那“神灯”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20世纪40年代末期,许钦文在仔细考察后以确凿证据揭开了这一千古之谜:据说,一天黄昏时候,许钦文登上峨眉山顶,碰巧那天“神灯”出现了。只见随着夜色越来越暗,无数灯光从山下出现,由暗到亮,由小到大,慢慢升腾,渐渐移向山顶。随着它的移动,许钦文用望远镜仔细看去,整个光亮的区域呈秋海棠叶形状,而且是整体移动,并非各个光亮独自移动,就像一群人晚上提着灯一齐出发似的。更奇特的是每个光亮的形状也不变,原来是三角形的始终是三角形,原来是正方形的也始终是正方形,这更增添了“神灯”的神秘色彩。

许钦文在观察后认为,这些灯的运动过程是有一定规律的,肯定是某种东西反射而成。果然不出所料,第二早晨一看,昨晚“神灯”光亮的区域内都是水田。而且当时正值春末夏初,田内积水一片,原来所谓的“神灯”,正是天上星星的倒影。又遇“神灯”之夜,他和朋友一对照,北斗星、扁担星都在其中。

无巧不成书,“神灯”奇观又在庐山重现。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考察庐山后也是不解,便把“神灯”作为庐山“三大谜题”之一提出来,诚邀广大科学工作者一起研究。庐山中国云雾气象研究所把“神灯”作为一个课题研究多年,仍未能揭穿。

1981年,一位海军航空兵老飞行员得知这一消息,主动写信给中国云雾气象研究所,以自己亲身体验说明所谓的“神灯”不过是“天上的星星反射在云层上的一种现象”罢了。

原来,在乌黑的夜晚,有时云层湿度大,水分子多,像一面镜子。星星通过这面“镜子”反射在人的眼睛里也就像灯光在飘忽不定。云层高低不平,灯光也就错落有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整体移动。这与峨眉山唯一不同的是那里的“镜子”是水田,这里的“镜子”是云层。由此证明奇观虽奇,“神灯”不神。科学的眼睛能洞察一切奥秘。

死亡谷之谜

在人类与动物赖以繁衍生息的地球上,有着顷刻之间可以使人和猛兽、鸟类丧生毙命的地带,这种可怕的地方一般位于狭谷之中,故称为“死亡谷”。

美国的死亡谷位于加利福尼亚与内华达之间,它是一条长达220公里,宽6公里~26公里,面积约1408平方公里的大谷。死亡谷两侧是顽石突兀的峭壁,险象环生。1841年,美国有一支寻找金矿的勘察队因迷失方向而错入谷中,结果不可思议地突遭罹难,几乎全军覆没。1949年,又有一支探险队偶入谷地,也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所杀,只有几个人侥幸逃脱。然而,没过多久,他们也莫名其妙地一一死去,连死者的死因都无法查明。后来,曾有数批探险人员前去揭谜,但多数也葬身谷中,死亡原因至今尚未揭晓。

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调查研究,虽未发现新的线索,但却发现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这个凶险莫测的死亡之地竟是鸟兽的“天堂”。

据统计,在这里大量繁衍着200多种鸟类、10多种蛇类和1000多头野驴。各种各样的昆虫多如牛毛,它们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着。至今,谁也弄不明白死亡谷为什么对人这么凶残,而对动物却如此宽容厚爱。

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的克罗诺基自然保护区内也有一个死亡谷,全长2公里,宽100米~301米。地势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不少地方天然硫磺嶙峋露出地面。这里像墓地一般死寂,到处躺着狼、獾、狗熊以及其他野兽的尸体,阴森恐怖得令人毛骨悚然。据统计,这条死亡谷已吞噬了近30条人命。

许多科学家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前去考察探险,但其结果仍是众说纷纭,有的说罪魁祸首应是积聚在陷阱中那使人窒息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也有的说是烈性毒剂氢氰酸和它的衍生物,莫衷一是。奇怪的是,离死亡谷只有百米路之远的地方,有几户农民生活着,却依然平安无恙。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和瓦维尔诺湖附近,也有两条死亡谷。与美国的死亡谷相比,情况恰恰相反,这里的死亡谷对人类挺“和善友好”,受害的只是那些飞鸟走兽。据科学工作者统计,每年在这里死于非命的各种动物达3600多只。

在印尼的爪哇岛上,有一条十分怪诞的死亡谷。谷中有6个大山洞,每个洞都有一种“超自然的魔力”,无论是人或走兽,只要站在或途经距离洞口6米~7米远的地方,就会被一股无形的魔力吸入洞内,且一旦被吸入则无法逃出。如今,每个山洞里里外外都堆满了人和各种走兽的尸骸。山洞何以具有吸擒人兽的力量呢?被吸入的人或动物是因活活饿死还是慢慢中毒死亡的呢?其奥秘令人恐怖而又深不可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