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能量——让孩子玩好是天大的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17:55:49

点击下载

作者:熊钰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游戏能量——让孩子玩好是天大的事

游戏能量——让孩子玩好是天大的事试读:

作者简介

图为作者和女儿王小妞

熊钰,资深宝妈,自学成才的育儿专家,原创“游戏教育法”,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她的宝贝王小妞现在已经上小学啦,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阳光女孩哦!

王小妞入学之后取得的成绩:

第四届中国少儿书画摄影大赛金奖

第八届“华夏杯”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赛学前组银奖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象棋比赛女子组第四名

第二届北京朝阳区中小学生视字书写大赛二等奖

阳光体育运动会2014北京朝阳区中小学生智力运动会A组象棋比赛第二名

北京朝阳区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才艺大赛小学A组语言专业集体项目三等奖前言让孩子玩好是天大的事

此书讲述了一个“资深宝妈”与宝宝在玩闹中一起开心成长的故事。她在与宝宝的相处中被迫“自学成才”,发明了无数学前儿童喜欢玩,又能在玩的过程中提高智力和情商的实用游戏。这些游戏简单易操作,适合爸爸妈妈陪着孩子一起玩,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玩耍中轻松掌握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等许多学科的入门诀窍,从而为小学打下基础,爱上学习。

孩子的问题层出不穷,那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成长。怎样解决这些成长中的“小烦恼”呢?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的一样: 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创造出快乐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明白事理、健全心智、增长学识。

作者还在书中用简单活泼的语言介绍了儿童心理、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为家长答疑解惑,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希望这本书能启发每一位家长,能够创造出更多好玩的游戏。让我们跟孩子们一起,在快乐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让他们成长为更快乐、更优秀的孩子!第一部分学龄小心思一 “宅”宝宇的转变果你已经错过了带着孩子从小在一群小伙伴中玩耍的时机;如如果你没来得及让孩子学会主动地、坦然地去拥抱世界;如果你的孩子因为家人的过分呵护而对外面的世界感到畏惧⋯⋯别担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解决孩子的小缺点,首先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其次才能解决问题,让宝宝变得勇敢、乐观起来。

2011年6月,我家王小妞已经4岁零2个月了。在这之前,我是个很不称职的“宅妈”,因为姥姥和姥爷太给力了,以至我基本没太多参与管理她的生活,仅仅关注了一下她的智力培养方面。

王小妞在姥姥和姥爷无微不至的精心照顾下,虽然已经具备了普通宝宝所应有的智力和能力,却也还是存在很多其他问题。比如:第一,不会和不熟悉的人交流;第二,不会和小朋友交流。每次跟小伙伴们一起玩的时候,她是既渴望加入游戏团队,又苦于因不懂表达而无法和小伙伴们接触,进而也变得不爱上幼儿园;第三,嗜奶如命,不爱吃饭、挑食;第四,每天出门就坐在儿童车里观光,没有运动的机会,因此骨瘦如柴、抵抗力差、经常生病;第五,抗拒睡觉,经常晚睡;第六,什么兴趣班都不想上,什么也不爱学,就喜欢天天黏着家人,仿佛是立志做个新时代“宅女”。

可以想象,多年对宝宝教育不管不问的我,突然发现了这么多问题后,那种震惊的感觉。我决定,立即开始参与“管理改造”王小妞的“革命”中。

我非常赞成一句名言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他(她)感到快乐。”怎么感到快乐呢?当然是玩儿啦。我决定带着小妞,开开心心地玩儿个够,让她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战胜畏惧、怯懦这些小毛病,勇敢成长!

我开始推掉别的活动,每天小妞放学后亲自把她从幼儿园接回家,带她和小区里的小伙伴们好好玩儿。但是,在这个过程里,我却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在小妞和小伙伴玩了儿天之后,我发现她总是扮演“边缘人”的角色,要么就是个“小跟班”,偶尔有了主意却不会表达;有很多游戏,她想玩但小伙伴们不乐意玩,小伙伴们想玩的游戏她又不想玩;遇到小矛盾,她也不懂与小伙伴们商量解决,却时不时跑到我这儿来投诉,要求我替她主持公道,小伙伴们也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接纳她。小区里的小伙伴们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个小帮派,甚至有一个小男生扬言要“保护”所有女生,唯独没有她。看到她失落的样子,让身为妈妈的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有点自责。

另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是,刚刚开始带孩子的我面对这些情况根本无所适从,因为没有经验,我觉得很自卑,完全不懂应该加入“妈妈帮”,向有经验的妈妈讨教。

这里解释一下,“妈妈帮”是后来我才明自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当孩子们时常在一起玩耍后,他们的妈妈们就会围成一个圈,在看护孩子的同时不停地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于我这个既无经验又无见地的“新人”,她们会时不时好心提醒我别管了,让小孩自己去处理等⋯⋯王小妞在我身边来来回回地穿梭告状,时不时还因玩得不尽兴而哭闹,旁边还有其他妈妈们的“监视”与指点,再加上宝宝没有社交能力而感到的难堪,这一切都让我顿感“压力山大”。

由于实在是不知该怎样和“妈妈帮”接触,也不知道怎样帮王小妞融入她的“团队”,更不知如何引导王小妞和小伙伴们开心地玩,玩得尽兴,我只好向老公求助。

经过我的软磨硬泡,老公终于出面陪我一起“考察”了两次,但考察完之后,他不但没给我出什么好主意,还对我提出诸多批评,并下通牒说:“‘妈妈帮’里的妈妈们聊天,你不要老是随声附和,要有自已的见解,否则人家看你什么都不懂,以后就不跟你探讨了。万一出现这种问题,孩子会跟着一起受责难的!”

这⋯⋯这真是难为我啊,我确实不知道该跟她们说什么啊!什么都不懂,又没有可以分享交流的经验,哪有什么谈资啊!看来,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还得先充电啊!1 、孩子爱上幼儿园,广阔天地第一步

A初战告捷——找个贴心小朋友

孩子没有好朋友,每天上幼儿园前哭闹不止,甚至在幼儿园门前满地打滚。有什么好办法让她喜欢上幼儿园呢?

为此,我开始夜里恶补教育常识,日常遇到问题就上网到各大论坛找不同的解决途径,并看了儿百篇育儿文章和儿本理论书加以实践。最后发现,理论和实际相差甚远,很多理论与王小妞的个性基础不同,根005本不能一概而论。于是,我决定从实践着手,想出自己的办法。

我开始尝试让王小妞去加入小区里一些陌生孩子的“团队”。但实际效果是,虽然小妞很想加入,但只要走到距离小伙伴们一米多远的地方,她就忽然“望而却步”,不敢向前参与了。我也试着鼓励她,但无论如何,她就是不肯再往前迈出一步。唯一一次连哄带蒙地让她问了一下,能不能加入“团队”,但人家一问她会玩什么,她就又不知如何作答了。

在不停地寻找合适的实践场地和团队时,我终于锁定了小区门口的一个“小组织”。这个“小组织”里有一个叫妮妮的小女孩,性格阳光,开朗热情,曾经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带宝宝下楼玩耍时,她被玩具吸引过去,和王小妞玩过一会儿,算是比较熟悉。妮妮有儿个忠实死党,都是性格开朗的小男生,她的妈妈始终跟随,但不善言谈。而其他男生的妈妈们已经开始让他们独立活动,并未跟随,这让我顿感轻松。于是我赶紧带了些新鲜玩具,用“引诱”的方式送王小妞加入了这个组织。

因为妮妮年龄稍大,加上性格真的很外向,儿天时间内不但处处让着王小妞,还时不时拉着王小妞一起玩耍,让我甚感安慰和感激。他们的游戏后来被王小妞评论为“比较复杂而日.有趣”,很有吸引力。加之有妮妮带领,小妞很是受用,连续儿天都玩得很尽兴。我正庆幸有投入就有回报,带的玩具竞然成了新的突破口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王小妞爱玩的游戏小伙伴们都玩腻了,而如跳绳等很多新的游戏,王小妞因为技巧、能力不足没法参与;或者小妞会因为玩游戏时总是输而沮丧,中途要求离开,不想继续;加上小团队内部还有些小小的“斗争”⋯⋯对于有经验的妈妈来说,小伙伴们之间的小“斗争”,拉拽、抢夺玩具等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喜欢抢玩具是小孩子的通病,没有必要上升到什么高度去责备。而王小妞又开始了漫无边际的“投诉”,吵得我脑仁疼:“我要玩捉迷藏!”“我要玩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我不玩,我总是输,我不会!我不要玩这个!”⋯⋯咋办?小伙伴们不爱玩,我自然不能强迫,何况我在小朋友们面前也没什么公信力啊。

唉,工作挑战性很强,还得想辙啊!

B储备战资——想玩好需要动脑子

思考了很久,觉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团队,以及提高和团队互动的质量。在无法掌控其他团队人员的情况下,我只能先从互动的内容开始研究,让王小妞的加入对其他孩子能更有吸引力,让团队的互动更有趣,继而再去解决其他细节问题。

回到家我就开始收集资料。经过儿天思索、考察,我想出了100多个户外游戏,然后再对这些游戏进行精细的加工,使内容更丰富,并把不安全的、竞技性太强的游戏逐一删除。另外,还要考虑到小伙伴们的体能等实际能力,维护好小伙伴们小小的自尊。经过筛选后,留下了最适合孩子们玩的团队项目。

根据这些游戏设计,我到网上一一去搜寻配合游戏的工具,每个品利.购买3~8个,避免小伙伴们之间出现争夺,让他们有充足的选择。像怀旧沙包、橡皮筋、竹蜻蜓、拉拉球、化石、小风筝、地书笔、纸质灯笼等我们小时候最挚爱的游戏物品,还有风靡当下的充气飞碟、安全软泡沫飞盘、迷你陀螺枪、美国环保EVA玩具、滑翔机、吸盘式飞镖、气压软弹枪以及斯尔福软剑等,我全都准备好了。

我们可不是富二代,这些玩具看起来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具实每件的价格从儿角到二三十元,非常便宜,就算买上一大堆,也花不了多少钱。我觉得能让孩子动手、动脑的玩具,比那些动辄上百兀上千兀的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什么的,要强太多了。而且这些玩具需要小伙伴们一起玩,才能玩得更开心。在玩耍中,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增进了感情。这性价比真是太高啦!

准备工作进行到这里,我摩拳擦掌,蓄势待发,憧憬着王小妞与小伙伴们玩游戏的精彩过程,想象着他们的欢呼雀跃,我一宿都没睡好觉。带着小时候春游前的兴奋、焦躁等复杂心情,我们终于进入了实际演练阶段。

实际和想象永远相差甚远。30多个精心筛选的游戏项目还没进入实操阶段,刚到楼下,就被妮妮的5人团队毫不犹豫地枪毙了10多个,理由是——“不好玩!”例如“学动物叫声”“找伙伴”“大风吹”“开火车”等游戏全被砍掉了。

我终于发觉,现在的孩子因为游戏种类的丰富,对游戏内容要求真的很高,想更好地融入孩子们,也确实需要会更多“本领”。但是,我一个饱经风雨考验的大人,能被这些身高刚刚一米开外的小精灵们击垮吗?我才不会气馁呢,我会再接再厉!

于是我说:“孩子们,要不咱们先玩个猜谜语比赛吧,我看看你们儿个谁最聪明,然后就让他(她)拥有第一选择游戏权!”

哈哈,看着我手里拿着的游戏秘籍,他们毕竟还是迈不出离开的脚步,孩子毕竞是孩子,让他们缴械投降还是很容易的嘛。只要你的准备足够充分,总有一种方法能够“诱惑”成功!“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猜一常见器官。”我用手机提前下载的儿个简单谜语打开了尴尬局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叫嚷起来。通过一轮竞猜,一个聪明的小孩拥有了“第一选择权”。她选择了“竹蜻蜓比赛”。“竹蜻蜓”是一种玩具,用手心一撮,就可以飞上天。比赛是比谁的“蜻蜓”飞得高且远。在游戏的过程中,除了意外挂在树上的一只“竹蜻蜓”,这个游戏效果相当得好。

紧接着,猜谜的第二名获胜者从我的游戏秘籍里选择了“跨栏比赛”。我赶紧配合着,用一根皮筋轻轻拴在两树间,给孩子们做好场地布置等后勤工作。拴皮筋时需要放松一点,增加皮筋的柔韧度来保证安全。不过,这个游戏开始时并不是很顺利,孩子们年龄虽然只相差两三岁,但体能差异太大,王小妞总是输。尽可能规避的问题还是提前出现了,王小妞开始对这个游戏产生抗拒,吵闹着要回家!而这时,孩子们正在兴头上。

我被王小妞打击得够呛,眼看一番心血还没看到前景就要天折了,我灵机一动,说:“刚才是模拟比赛,现在比赛正式开始!请大家按4岁组、5岁组、6岁组分别站成3排,三个小织要开始进行年龄组对抗赛了。哪个小组成功跨过的人多,就算获胜。”

比赛时,我按照年龄组相应调整了皮筋的高度。哈哈!这次在我的精心安排下,4岁组的女儿获得了和6岁组打成了平局的好成绩。我旁敲侧击地鼓励她一番,她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满脸骄傲,并且一下子变得兴致十足。

之后我们又玩了“砍包”“地书笔写名画画大赛”“红绿灯”“接力赛”等游戏。就这样,孩子们在我精心准备的游戏中井然有序地玩着,再也没有产生太大的争执,也没有出现因为体能而无法进行的项目,更不会出现以往小妞因为不合群而被“排挤”的情况了。在小伙伴们精疲力竭的时刻,夜幕也悄然地降临了。“该回家了!”

我的号令刚下,孩子们就抱怨着:“这也太快了吧!”

我笑了,女儿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依偎在我身边。我说道:“好了!天黑了,再玩就不安全了,太晚回家的话,以后爸爸妈妈该不让你们出来了。听话,我们约好明天早点来,好吗?”

孩子们看我去意已决,也不再反驳,在一遍遍的“阿姨再见”的呼声中,孩子们各自回家了。

这一天把我给累得,回家都有点说不出话来了。女儿虽然精疲力竭,回家以后还是兴高采烈地向姥姥姥爷炫耀她的战绩:“姥姥,我今天赢了6岁小孩,你不信吧?不信明天我们比赛你下楼看看。”临睡前,女儿还嘱咐我说:“妈妈,H11天我还要玩跨栏,还有⋯⋯”疲惫的王小妞在我的不停承诺中酣然入睡。睡前,我又看看我的游戏单,设计了第二天的游戏节目,尽可能让孩子们保持新鲜感,希望能坚持到我所期待的胜利。今天,属于我们的成就是:小妞的抱怨减少了,敢于参加游戏了,还学会了很多新游戏。

C迎接胜利——主动与小伙伴们打成一片

第二天,在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就碰到了一起玩的小朋友问我:“阿姨,你们儿点下楼啊?”在孩子们的催促下,刚吃完饭不久,我们就赶紧下楼,继续第二天的新活动了。

今天的第一个游戏是:“动物找妈妈”。

我取出提前做好的儿对不同动物的卡片,让他们模拟动物的声音找队友,先找到的队赢。之后又相继玩了“接力赛”“撕报纸”“独脚站立比赛”“木头人”“丢手绢”“老狼儿点了”等好玩的游戏。另外,我还在跑动游戏中设计了抢答算术题奖励环节,或者回答谜语。

设计这样的游戏,是因为有专家考证,让孩子们在运动的同时开动脑筋,可以有效地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并开发右脑。

这一天,为了弥补第一天玩耍后的草草收尾,孩子们意犹未尽的难过,我让他们用我买的指星笔照射到天上找星星,对他们喜欢的星星做了“认领”和“起名”,顺便讲了些牛郎织女和魔蝎燃烧自己成就他人的故事。孩子们对我发明的新奇游戏赞叹不已,彻底折服了,他们开心地叫着、笑着⋯⋯

在以后很多天的活动中,作为“编导”的我自然可以适当照顾王小妞,比如“特权”转移,告诉他们借道具需要跟王小妞申请。小朋友们开始主动和王小妞互通姓名,借玩具。王小妞找到了突破口,一下就树立起了威信和自信,角色从“跟屁虫”和“绿叶”转移到了核心地带,不时和孩子们一起商量今天玩什么,尖叫频率越来越高。

谁说现在的城市生活没有农村大杂院的欢乐?我们怎么能够放任孩子孤独地长大?没有伙伴的童年是多么灰暗啊!

有一天,王小妞竞然抛下我,远远地就呼叫着好朋友的名字,大喊着“我来了”飞奔过去。小妞彻底摆脱了独自面对小团队的畏惧心理,也越来越喜欢到户外集体活动了。

经过四个多月的改造工程,王小妞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了。在生活上,吃的饭也多了,身体变得更有力量,不怎么生病了。更可喜的是,她开始爱去幼儿园了。而我,每天要在王小妞和小伙伴们的催促下,准备新一天的游戏。令人意外的是,很多家长也成了我的“粉丝”,经常来向我讨教游戏攻略或咨询玩具购买事宜。这也自然而然地解决了我当时还不太会和她们交流的窘境。

后来,我把这些方法整理了一下放到我的新浪博客上,不仅很多家长反响强烈,甚至有儿个孩子有自闭倾向的家长通过QQ联系上我,按照我的方法效仿了3个多月,说他们的孩子不管是性格上还是行为上都有了明显的转变,变得开朗自信了。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并给别人带来帮助,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其实,我们能真正陪伴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很少,家长们现在多用一点心,或许会使孩子们在今后脱离我们保护的时候更安心。

现在经常见到一些新闻,要求教育改节,推行“快乐教育”“素质化教育”,对学校和老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也是一名家长,但我认为,作为家长,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的重任过分地推给学校和老师,而是应该多陪伴孩子,多与他们一起快乐玩耍,开怀大笑,通过简单的游戏,传递给孩子社交的能力、乐观地解决问题的态度以及一些安全防范的常识。

很多有这个意识的家长会从小就带孩子频繁接触小伙伴,让孩子在011潜移默化中学习与人相处的能力,这当然最理想。但如果你的孩子错过了和小伙伴一起长大的机会,不要一味在家用言语教孩子怎么交朋友,而应该带着他(她),身体力行地去教他(她),用实际行动补上这一课,让孩子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敢于面对社会和集体。

D主动出击——配合孩子的勇气,无谓输赢

一切似乎很顺利地步入了正轨,没想到王小妞却有了更高的追求。

有一天看完电视,王小妞突然郑重地告诉我,说她也要去参加儿童节目。

为了不打击她的积极性,我决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了电视台的咨询电话,然后按照要求报名,填写申请表,拍照片⋯⋯但结果是石沉大海。我只好慢慢做心理辅导,告诉小妞机会渺茫,试着让她懂得不是做了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没想到,就在我们渐渐忘记这事的时候,电视台打来了电话通知面试。

这个时候我们面对的最大困扰是,尽管王小妞不再畏惧跟小朋友们的接触,但独自面对陌生人时,她会不会显得不够自信呢?电视台的面试是在不透明的房间里,让孩子单独对评委老师展示才艺的,本来王小妞就怯场,还能唱歌、背诗?对于这个前景我实在很不看好。

我苦思冥想地编了一套“电视台领导都是幼儿园别的班的老师,只是在不同地点工作”等善意的谎言,似乎还真打消了小妞的很多顾虑。

面试当天,我惴惴不安地把王小妞送到了电视台。在她走进面试室关门的刹那,我听到一声羞怯的“老师好”,心里多了很多安慰,这至少证明她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

面试结束后,我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别的宝宝们面试完直接被妈妈领走了,而王小妞出来后,两个工作人员把我们邀请进去,告诉我们在这一批里,王小妞的表现最出色、最勇敢,被暂时录用,希望我们再多些准备!

其实,之后的面试结果真的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小妞已经克服了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恐惧,能够自然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艺。这是很了不起的突破和超越,这才是我们参加面试获得的最大的成功。2、 玩起游戏不怕输,信心全靠巧游戏

A怕输的原因

孩子们相处时,一些比较胆怯的小孩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不被团队接纳,游戏怕输,不敢发表意见,不懂与小伙伴们商量,爱哭闹、爱告状,在游戏活动中总是陪衬⋯⋯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

以上的章节曾经提到,我为带王小妞克服胆怯、融入小伙伴群体,曾经设计过无数游戏,以便于帮她顺利融入。但在实际游戏中,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这种情况虽有改善,但并未获得完全地解决。

如果说我前面的方法着重借助了外力(游戏)的作用,那现在就要着手解决孩子自己的心理问题了。

开始的时候,因为孩子怕输,我尝试用书中介绍过的一些比较简单的办法,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只达到了表面的缓解,问题并未真正解决。比如,当她在游戏中快要输了的时候,她便不再守规矩,执意退出,孩子们便一哄而散。我对小妞进行心理辅导,告诉她团队规则的必要性和不守规矩的后果。具实让孩子明白道理很容易,可毕竞年龄还小,真到了不合自己心意时还是会继续任性,不能承受输的“痛苦”。但我总不能等她长大后再解决这个问题吧!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游戏的氛围更加和谐,能让孩子增加面对输赢的勇气呢?

一次,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时又出现了状况。其他孩子当“老鹰”时总是能轻易地捉住王小妞,而王小妞当“老鹰”时因为年龄小,腿短,跨步太小而抓不到别人。于是时间一长,王小妞就急了,哭闹着要求回家。

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改善游戏的方法。我从玩具箱里找了一把软泡沫做的斯尔福“尚方宝剑”,让小妞拿在手里,用以延长臂长,然后再把游戏更名为“西游记降魔抓妖大赛”。女儿被冠名“铁扇公主”,其他小朋友也各自有“孙悟空”“牛魔王”等称号,场地为火焰山。这个变异而来的游戏实际上还是“老鹰抓小鸡”的套路,但在“尚方宝剑”的帮助下延长了小妞的手臂所及,能让她更容易抓到人。这样就解决了年龄小、身高矮的孩子玩游戏时的弊端,使他们更有参与的热情,也保证了游戏能顺利进行下去。

所以,当孩子们玩游戏出现问题时,家长不妨多动点脑筋,改变一下游戏的形式和环节,把游戏变得更加生动,以此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竞技游戏也是一样,家长可以把孩子们按照年龄、体能等情况重新编排,适当地改变游戏道具,以此来解决一些客观原因引起的问题,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相对公平地参加游戏。例如,跨栏分年龄组来调整不同高度,赛跑按男女生划定起跑线,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参与游戏时都能有机会感受输赢,体验乐趣。

在有了赢的机会后,孩子会一次比一次敢于面对和承受失败。

要知道,很多孩子开始的时候惧怕输,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已能赢。因为他们还没尝过赢的滋味,自然就没信心继续尝试了。

那么,当我们改变了输赢的概率后,是不是孩子怕输的问题就能全部解决呢?我不能打保票可以完全规避,但是显而易见,如果你能引导孩子更多地参与进来,让他(她)有更多面对输赢的机会,而不是任其哭着自我放弃,那么他(她)肯定就越来越容易接受游戏总会有输有赢的现实。

王小妞现在早已不那么惧怕输了,只要有赢的机会的活动,她都敢于参加。现在她不敢参加的活动,大多是学校某些特殊技能的比赛,或者拓展的某些项目,只是因为从没玩过,没有勇气尝试,而不是出于怕输的心理了。在后来的日子里,王小妞还有了很多创意,让这类游戏中的“老鹰”不再无人问津,让“老狼”不再因为抓不到人而总是沮丧。

B推动改善

为了让王小妞变被动为主动,我还发明了很多游戏,并提前教会她游戏规则,让她在第二天负责给小伙伴们讲解。这样就解决了孩子没机会说话的问题,还能练习她的口才,顺便让她增加自信,变得男敢开朗。

其实孩子不敢在团队里说话主要是由于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不是能得到认可和响应,你只要把大家爱听和需要的话提供给她,她自然就有底气开口了。千万不要强迫她,用“你去说啊,怎么这么笨呢,有什么难的啊,不就说句话吗”来催促她。

我刚开始让王小妞讲解规则时,因为她的胆怯,羞于开口,不断退回到我身边说:“妈妈你来讲吧,我不说。”于是,我装成求助的样子很遗憾地对大家说:“呀,我实在是忘记了呀,要是王小妞不说,咱们就玩不成了,真惨!”然后,小伙伴们自然就不会放过王小妞,为了能马上玩新游戏,孩子们会恳求她讲解,他们的鼓励可比家长的劝说效果好。王小妞果然中计,看到被小伙伴们需要,立马就有勇气说话了。

就这样,王小妞变得越来越有自信了。她从见同学都不敢打招呼,变得会生动询问新伙伴的名字,甚至到大家有争议的时候,她还能出面015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她会利用石头剪子布、手心手背或者“从小到大”顺序等处理方法来进行疏解。

王小妞在接下来的三年,朋友圈不断扩大,甚至13岁的“大朋友”也会和她一起玩墙壁射箭、小球投篮、羽毛球比赛等游戏。她的组织能力也在这三年多的培养中不断提高,由手足无措地完全听人指挥,到可以自已编排游戏、节目、出生意、提方案,是个创意十足、很有人缘的小朋友,大家都喜欢找她玩。现在她会经常邀请很多朋友到家里来,小伙伴们一起品茶看书,练习书法,涂涂画画,还会进行手工实验,室内合奏等。她会玩的游戏多了,也学会了自己创造游戏,让朋友更乐意和她在一起,让玩变得更丰富。

在这里,我需要提醒家长们几个注意事项。

首先,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还没有固定的游戏团队,那么你带领孩子融入团队之后一定要跟进一段时间,细心地观察孩子在和同龄人的游戏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想出能巧妙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要不管孩子,光站在一旁跟其他家长聊天;也别怕辛苦,孩子们都是需要磨合的,需要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在自家孩子身上发现很多问题,有机会及时去纠正他(她)。

其次,要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影响孩子形成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不要去替他们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教他们建立一种规则去解决争端,比如“石头剪子布”或者猜手心手背,以此来决定玩游戏时的顺序,后面他们很快就会自已处理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孩子在与团队互动时爱告状、爱哭、撒娇,家长要发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推动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

我创作的这些游戏,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照单全收,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当然,大部分接触过我设计的游戏的家长,都反映用我的办法能解决他们孩子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确实有孩子对这些游戏并不感冒,毕竞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所以,我还是真心建议家长们,多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他(她)的个性和想法,然后结合自已孩子的情况和需要,多动脑筋,去创造或改造更多专属于你们的游戏。

例如,我上面介绍的名为“老鹰捉小鸡”的户外游戏,可以在孩子们的跑动中加入口算。回答正确,可以“抵命”。这样既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锻炼了身体,练习了合作,又在比赛过程中顺便巩固了数学基础。这也正好符合了现代教育注重同时开发左右大脑的理念。但对于有些还没熟练掌握口算的小孩,这个创意就会让他们反感。

所以,适合自已孩子的游戏才是最好的,而怎样改进游戏方式,让它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就要靠家长来开动脑筋了。好的游戏就像“成长小帮手”,可以让孩子玩着的同时吸收更多知识。

其实,游戏和玩本身就比单独灌输知识更能锻炼孩子,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竞技能力以及心理索质。甚至可以说,游戏能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只要家长肯用心观察孩子,多开动脑筋,多带孩子一起玩,一定能发现“游戏学习法”的魔力,收获满满的“游戏能量”。

我也希望我研究的游戏能抛砖引玉,启发更多的家长也和我一起发现新的好玩的游戏,让我们的孩子既玩得开心,又能得到锻炼。2、孩子争议要处理,游戏氛围要公平

孩子们的世界很纯粹,容不得半点作假。家长们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团队,就必须要往意这个问题。

在我组织游戏时,有时候家长会因为怕孩子输,会让孩子“故意犯规”,推着孩子提前起跑、越线,总之是各种破坏规矩的做法,甚至跟我017求情,不要算孩子输。最初,我总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回绝。

记得有一次,平时很要好的两个男孩一直闹别扭,使游戏很不顺畅,直到最后两人打了起来。

为什么以前关系很好的小伙伴,今天一直像死对头一样呢?

休息时,我和他们两个谈心才知道,其中一个孩子因为对方在家长的带领下犯规,而我又没有及时制止,于是耿耿于怀,始终在找茬打架。

那次小事件对我的震动很大。孩子最在乎的是公平,你想让孩子们听你的,玩得服气、开心,就一定要按规矩办事。即便实在想要变通,也必须有可信的理由。比如,确实需要让自已的孩子让着另外一个小孩,你可以说是因为对方年龄太小,或者因为他(她)今天生病,将其归于“特殊范畴”。孩子们都是很善良的,只要理由充分,他们还是能理解并让步的。

再比如,我购买的玩具,小朋友们一般会让我女儿先玩,因为女儿是玩具的主人,有优先“使用权”,这样的理由他们可以接受,就能耐心排队。但如果两个小伙伴本来在争执,家长又强行让他们礼让,他们就会因为不服气,把本来的小事闹到更严重的地步——即在之后的游戏合作中矛盾升级。有一次,就有两个小男孩为了玩具发生了吵闹,他们跟我投诉说,东西是我女儿的,王小妞可以先玩,但他们两个人应该以公平方式竞争后获得先后顺序,而不是强行被指定顺序。

后来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带孩子们出来玩的亲人是谁,当我带他们玩游戏产生纠纷时,他们绝对不找自已的家长,而是找我处理。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孩子们找自己的家长解决问题时,家长不是偏心自已的孩子,就是会顾忌到别的孩子家长的面子,让自已的孩子受点委屈,从而有失公平。因为很多妈妈是好朋友,不好意思以公正的方式处理孩子的问题,孩子发生纠纷时也不管规则与公平,一概让自己的孩子谦让,孩子很委屈又不敢反抗。只有我在孩子们中间是比较公平的处置者,对女儿也一视同仁。所以,当孩子们之间出现问题时,他们寻找的不是有爱的外援,而是一个公正的“裁判者”。二 游戏读心术:读懂孩子的小“谎言”所以在“谎言”上面加引号,是因为孩子还小,对说谎没有之概念。可能他们说的话与事实不符,但那跟真正的说谎是不一样的,跟道德感什么的也不能挂钩。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孩子太小,表达不清,或者是错误表述,错误传达,羞于启口,言不由衷,避不开口,从而造成了孩子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们可以用游戏来破解这些小麻烦,用游戏来“盗取”孩子的“心理机密”,洞察他们的真实想法。

在下面的章节,我会陆续介绍有助于孩子为入学做准备的游戏,以及能够帮家长洞察孩子的内心,让你对孩子更了解的游戏。包括地图游戏、户外游戏、比赛游戏、数学游戏、语文游戏、理财游戏、艺术游戏等学前教育类游戏,以及提高孩子准确表达能力的类比游戏和“看病游戏”。1、身体难受苦表达?“看病游戏”帮妈妈

孩子肯对你说“心里话”,其实并不能代表他(她)对你完全信任,而有可能是因为你的再三询问,让他(她)不得不做出回应。这是一种被动的状态。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的确想要主动向你倾诉,但基于表达能力有限,话说不清楚。

我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一种能开启孩子心门,让他(她)能自然、准确而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方式——游戏。

身为一个妈妈,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那么小的孩子,即使身上哪里难受,她也说不清、道不明,让当妈的心里别提多难受,恨不得代替孩子生病。

王小妞生病的时候,除非很有生活经验的姥姥细心观察出她的不舒服,询问之下才会知道她生病;或者她非常难受,忍受不了了,才会尖叫要找医生救她,其他情况下她要么是因为玩起来忘了身上的小小病痛,要么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总之是闭口不提。

还有,她惧怕医院,特别怕去医院打针,所以在生病的时候能瞒则瞒,死活不肯去医院看医生。

发生这些情况时,家长准确掌握孩子的身体情况是很重要的。如果能确切地明白孩子的难受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有些小毛病可以帮他(她)揉揉捏捏,喝点热汤,好好休息等办法,很快让孩子恢复健康,确实没必要非要去医院打点滴。但孩子到底难受到什么程度,怎样让他(她)准确描述呢?

有一次玩“过家家”,王小妞滔滔不绝地对芭比娃娃讲述家里刚刚发021生的实际事件。我马上获得了灵感。后来,当王小妞不舒服的时候,我就试着跟她玩“看病游戏”,自已扮演医生,让她扮演“妈妈”。我会拿着玩具听筒,在她抱着的芭比娃娃身上这里听听,那里探探,问得特别细致:“这小娃娃头痛不?嗓子疼不?是不是肚子难受了?娃娃想吃东西吗⋯⋯”尝试若干次。

说来奇怪,孩子自已说自已会表达不清,但描述“小宝宝”的病情是出乎意料地全面准确。她不仅能通过芭比娃娃详述自已的状态,甚至还会说出自己的希望,比如娃娃很怕打针,能不能给她吃药;或者是娃娃前几天也肚子疼来着,喝点热汤就不痛了,等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反馈的情况因势利导,获得更多信息。

另外,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就不能骗他(她)。

王小妞小的时候我不懂这些,曾经骗她说打针不疼,所以导致她一直很惧怕打针。后来,我试着如实地告诉她,打针是会有点疼,但那种疼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了,不会像头痛、肚子痛一样持续很长的时间。我还跟她讲,我小时候打针也怕过,后来觉得生病要难受那么长时间,打针虽然疼那一下,但是能把病很快治好,病好了就能继续去玩,所以我渐渐地就不怕了。一旦去掉了这种害怕的感觉,打针就更不会觉得有多疼了。王小妞听得将信将疑,但很明显对打针不那么害怕了。

现在王小妞已经不怕打针了,即便依然不喜欢,但再也不会因打针而哭泣了。她身体不舒服时,也会明确地表达出来,甚至自已就像个“小医生”,有点头疼脑热,会跑过来跟我念念有词:“宝宝早上可能吹了风,头有点不舒服,妈妈给揉一揉就好了。”或者,“要赶紧吃药,不然再严重点可能就得去打针了呀”。生病了能自已表述清楚,真的能让家长省心很多。

后来我又想了一个办法,在王小妞打针的时候,给她放音乐。加拿大的艾伯塔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42名接受打针的儿童在注射过程中,一部分儿童的注射过程中播放了音乐,另一部分则没有放音乐,经过比较得出的结果是,听音乐的孩子76%都特别配合医生,而没听的只有38%的孩子配合。我自已尝试后也确实感觉音乐的辅助效果真的不错。2、孩子告状要辨别,从小情商培养高

幼儿园或学校是家长最想了解的地方,因为不在孩子身边,所以更想知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情况,上课学习的情况,和老师互动的情况等。

在王小妞四岁之前,我几乎没怎么管过她,更很少接送幼儿园,根本不知道老师和同学们的名字,想了解情况都无从问起。有时候笼统地问几句,即使孩子好不容易想说,也说不清,而且还会给你一些不够准确的信息。例如,她偶尔会说有小朋友老欺负她,但她没有受伤过,精神状态很好,看监控没发现问题,问老师老师也说一切正常,所以我也将信将疑;偶尔她会说起两个名字,我于是试着提醒老师,老师却说是那两个小孩比较好动,并不是真的欺负她⋯⋯然后就不了了之。但这样的情况如果家长不了解清楚,就会和别的家长发生很多误会。

先说说曾经遇到的问题吧。

带王小妞参加过一次春游活动后,通过与孩子们的接触,我才发现,她提到的经常欺负她的那个男孩非但不是欺负她,分明是喜欢她嘛!那个小男孩不停地叫王小妞的名字,还在她身前挡住她前行,并且把她准备喂动物的草抢走一半——但不是从她手里,而是从她放在地上的口袋里抓走的,始终没有一丝过激行为,而且还是笑嘻嘻的。大人一看就会明白,这是淘气小孩在“逗闷子”,而且完全是出于喜欢她才这么做。但那时的王小妞还不会交朋友,对男孩充满防范,一言不发,扭头向我求助。

之后我继续观察,正好看见一个大概三岁的小女孩一直在玩秋千,等她下来后,王小妞就走过去了。等王小妞上了秋千,那女孩马上就把她推下来,自已又坐了上去,还狠巴巴地瞪着王小妞。而她奶奶在一旁坐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那个时候我刚开始带孩子,还不太会处理和孩子家长之间的关系,加上对方又是老人,我也就没有吱声。后来的三年里,我经过参加大量的家长联谊活动,和其他家长们频繁地接触,总结了一些和家长、老师相处的经验,会在下面的文章里和大家分享。

春游回到家后,我就根据这两件事情,跟王小妞分析了一下“恶意欺负”和“小打小闹”之间的区别。比如,妈妈、姥姥有时候做一些类似于揪她小辫子的动作是喜欢她,而不能算欺负。我还给她演示了哪种状态的眼神、表情不属于“欺负”的范畴。然后,我让她根据上述理解,分析了他们班同学的一些行为,她就说很少有欺负她的人了。

这次谈心后,她对人的戒备之心小了很多,对她后来的“幼儿园社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她还和几个以前老爱“欺负她”的小孩成为了朋友。更有意思的是,这几个在她眼里爱“欺负”她的小孩还经常保护她,为她打抱不平。

王小妞很爱老师,觉得老师也很爱她,我也确实在后来的接触中发现她的老师真的很不错,即便她更留恋家,但放长假的时候还是总会想念老师。尤其是刚开始她还不会和小朋友交往,就更喜欢黏着老师。尽管如此,偶尔她回到家里会“投诉”老师没给她吃饱。

这种情况我当然不信了。耐心询问老师后,才知道是老师问她吃饱了没有,她自己不好意思说实话,老师就以为她饱了,没有再给她添饭。再有,有时回家她汗流浃背的,问她为什么不脱掉多穿的衣服,她说老师不给脱。结果和老师沟通之后才知道,是因为她自己不提。有段时间,她又不爱上幼儿园了,回家还总是照镜子,问我她是不是很难看。我很奇怪地问她是不是同学说什么了,她却矢口否认。再三旁敲侧击地询问,她就是闭口不谈。后来在玩游戏时才套出了她的实话,原来是她班上有个小男生说,因为王小妞家里没有奥特曼,所以王小妞是最穷最难看的小孩⋯⋯

其实毫不谦虚地说,王小妞的玩具几乎是她班上最多的。虽然不应该盲目攀比,但是家里条件好,给孩子的玩具预算本来就很多,不买这个也是买那个,我于是把召唤器、变形金刚、奥特曼和蜘蛛侠全买齐了,让小妞带到幼儿园跟小伙伴们一起玩。我也找到老师,希望老师能提醒孩子们,不要比较玩具的多少,或评论相貌难看与否,毕竞这样做不礼貌。王小妞虽不属于长得特别漂亮的孩子,但也绝对不算难看。

老师后来对所有的小朋友说:“只有知识多、心灵美的小孩才最漂亮,班上没有不美的小孩。”之后,王小妞回来就开心多了。

其实我很早就跟她说过,有知识、优点多的孩子才会让人喜欢,并举例哪个女孩漂亮,但因为没有礼貌就不够美,她也一直很清楚,但那次还是陷入深深的自卑中。这是因为小孩子的承受力跟大人是不能比的,所以,当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了问题,就一定要和老师一起沟通解决。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孩子们能向你倾诉出现了什么问题。问题解决了,孩子上幼儿园明显会快乐很多,家长也会很欣慰。

经过这些事件,我更加往重培养王小妞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对于她的小抱怨,小小的申诉,我也会耐心询问,全面考察,再做定论。

每个家长都要保护好自已的孩子,但是也绝对不能草木皆兵。对孩子抱怨的小事要重视,同时也一定要引导孩子把事情说全面再做判断。这个过程也能让孩子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

后来,我再发现小妞在幼儿园睡觉没脱衣服,问她怎么回事时,她就能清楚地表达是因为要上钢琴课,老师想让她多休息会儿,但又怕穿衣服慢耽误课,所以只有在上钢琴课的时候才不脱。这样的陈述就能避免误会了。3、了解朋友和老师,类比游戏帮你忙

下面提到的这个类比游戏不但可以帮家长获知孩子的心理,也可以帮助孩子整理思维,教孩子学习统计学。

每一个科学家,每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都擅长统计,让孩子早养成这种思维模式是一举两得的好事。通过这个游戏以及后面更多的益智游戏,女儿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明显高于同龄小孩。现在我来详细介绍一下类比游戏如何操作,让家长能掌握更全面的内容。

类比游戏源于一本有声书,介绍的是“动物选保镖”的故事。听完这本书后,我马上跟王小妞玩起了这个游戏。

我们画了很多表格,开始比较一些动物的区别、特征。表格的第一行是动物名,比如猪和老虎、蝴蝶和狗等,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画动物图案;左面第一列是内容,例如谁有翅膀、谁有毛、谁力量大、谁吃肉、谁最容易伤害人等选项,然后让她选。再比如,哪个动物最漂亮并且能当宠物的,家长可以单独列一个表格,把适合养的特点让孩子画红星星,不适合的画黑星星的,最后红星多的是优先选择的。王小妞非常喜欢玩这个游戏,简直是乐此不疲。随着这种“练习”越来越多,她的分析能力也见长了。

受这个游戏的启发,我忽然想到,可以排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类比表格,让王小妞来选择谁可以进入她的“朋友圈”。

玩这个游戏时小妞非常兴奋,因为以前选到表格里的都是动物,现在这些对象都变成了她最熟悉的老师、同学,这让她觉得很新奇。

游戏中,我发现她在“谁最关心她、谁最亲切”这些栏里,老师后面全是红星星,这种侧面反映出来的信息更有真实性,让我更加信任老师了。而为了教她怎样选择好朋友,我做了很多朋友类比表。我选了“谁最友好、谁容易让人开心、谁最爱生气、谁最爱抢东西、谁最爱动手、谁最爱分享、谁最喜欢带领人玩、谁会游戏最多、谁最爱帮助人、谁最爱说让人不爱听的话、谁知识最丰富、谁纪律最好”等选项让王小妞来选择,其中有的选完我也会多问句“为什么”,小妞就会说出很多我平时听不到的小秘密,而且说得兴高采烈,和平时问话时的爱搭不理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无形中也让我更加了解了我想知道的内容。

然后,在做完的朋友类比表上,我让她数小朋友名字下的红星星,并告诉她红星星多的小孩都是优点多的小孩,跟他们一起玩会让人觉得快乐,这样的小孩适合做她的好朋友。而往往那些小孩也确实是她的好朋友,她喜欢他们,所以给起红星星也特别“大方”,说了他们的很多优点。当然这几个好朋友也是不是没有黑星星的,这样也能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朋友观。而她平时躲着的正是黑星星最多的小孩,以后出去玩的时候我也可以多观察一下这些小孩的缺点是不是名副其实,以便做出更准确的评价。

游戏点评:

这个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还能锻炼孩子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每个小朋友名下都有红色黑色两种星星,这就很具体、形象地让孩子懂得了人无完人,谁都有优缺点,要正确全面地给予评价的道理。对于孩子认可的优点,家长还可以帮孩子总结一下,从而引导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把类比表分享给其他的妈妈们,她们都说这样的游戏实实在在地让她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了。

开学后,王小妞的“校园类比游戏”又加上了她的小学同学。除了她常提到的朋友,我还会为了获得更多名单而关注班级活动照片,以便于和她一起玩这个游戏,从而更了解她的朋友圈。

后来,我又突发奇想地和她玩起了“家人类比游戏”,即把家里的五027个人:爸爸、妈妈、姥姥、姥爷和阿姨加到表格中,看在她内心里,和谁感情最好、最信任谁以及原因,以便于在今后的生活中照顾孩子的感受,及时调整我们的教育方式。

在王小妞制作表格的时候,我鼓励她把家人的样子画到表格上。通过这一招,我意外地发现小妞特有的艺术表现及观察力——她把姥爷的肚子、姥姥的眉头都画得奇特而形象,非常有趣。在这个游戏玩完后,家长可以马上引导孩子感恩一下喜欢的人,比如买一些好看的小卡片,让孩子画上画送给他们。

举例:朋友圈类比表格三 孩子不能瞎批评,小小游戏巧缓冲子犯错后,如果家长没有掌握好批评的方式,不但不能解决孩矛盾,还会破坏亲子关系。既要解决问题,又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懒妈也有妙招。

在带王小妞的三年中,随着组织多人游戏次数的增加,我接触过上百个孩子。加上阅读了很多亲子教育类书籍,慢慢地,我发现了一些批评孩子的小技巧。

这些可能不能称为“游戏”,那么就作为小技巧来分享给大家吧。1、不伤自尊促成长,“合同游戏”赋责任

别看孩子年纪还小,但他们自尊心都挺强的。有些孩子怯懦不爱出声,往往也不是单纯因为畏惧陌生环境,或者不敢参与新游戏,而是由于被自尊心驱使,怕输,怕丢面子。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个情况就对孩子横加批评,只会伤害孩子的心理,衍生出更多问题。

不过,孩子因为年幼,确实需要教育引导。有时候做错了就是做错了,不予纠正的话后果也会很严重。

批评,还是不批评,确实是个问题呀。

现在的教育理念大都是“多鼓励,少批评”。这些午教育界更是呼吁“鼓励和尊重个性发展”,对孩子的言行要求得稍微严格一些都会被质疑,更不用说批评了。但是,教育环境过于宽松,少批评或不批评,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王小妞的爸爸就是信奉“让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信条的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就要求我除了孩子出现“人品上的偏差”,其他问题要尽量尊重孩子意见,少提要求、少批评,多鼓励、多肯定、多配合。遵循这样的理念,加上阅读了无数鼓励宽松教育的书籍,我自然是动用了浑身解数,尽量客观具体、精准到位地表扬鼓励孩子,可结果呢?

家里一直很民主、很宽松的氛围,造就了王小妞太过自由散漫的个性,这也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因为对王小妞批评得太少,提的要求也不多,所以她对我的态度很随意,并不像对待长辈那样尊重,常常还会顶个嘴什么的。而日.她对于自已的想法也比较固执,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

比如一个五线谱的音符,即便我没有专门学习音乐,对照五线谱表也能知道她弹琴弹错,但我给她指出错误时她根本不信,非让我拿着乐谱去请教学过音乐的邻居阿姨。本来我性格大大咧咧,只要她没有过分无礼,我也不会严厉批评她。但在外人看起来,我们之间的小争执,她的任性坚持,就是没有很好教养的表现了。

跟老公探讨家里的“宽松育儿政策”衍生出的这些问题,他又说是因为我的批评太少,导致我与女儿的关系过于平等。他说:“因为在孩子眼中,你已经不是家长,而是朋友了,继而才出现了对你要求过高的各利,表现。”真是怎么说都有理呀!

不过,这些现象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比如,带孩子出去玩,其他家长可以围成一圈聊天,我不能。在我安顿好王小妞和小朋友的团队游戏后,我稍微一加入家长的圈子说会儿话,她就闹情绪,找茬打架。她觉得我是她的朋友,我要走动,需要先和她打招呼。

再比如,我出的主意稍不合乎王小妞的心意,她就说我没征求她的意见,大发雷霆,相当专横,全然不顾我的感受。有时候当着别的家长的面儿闹,让我特别挂不住。而日.有时候情况特殊,为了帮朋友的忙或者顾全大局,不可能按她的喜好来办事。有一次一个朋友临时有事,把孩子放我家待一会儿,我没来得及跟王小妞商议,这让她非常愤怒。她觉得我该按她喜欢的时间去接待别人,如果不这样做她就有权利发火。我提醒她,这样会让其他孩子的家长认为你很无理,要是大家都不喜欢你了,多不好啊!从那之后,我再发现她言行举止有错误就马上批评、纠正,但这让王小妞很难接受,甚至出现了逆反心理。

所以说,教育理论再正确,在实践中只要过了度就会产生矛盾。

老公知道我准备增加“批评教育”时提醒我,虽然我对王小妞的照顾还算细心,也很会按她的喜好来设计好玩的游戏逗她开心,但我在很多方面还是缺乏耐心,跟孩子谈心的时候太少,造成很多时候没有很好地疏导孩子的委屈,从而引起她的情绪和意见。老公说我更像一个好的老师,而不是一个好妈妈。

我反思了很久,其实真是这样的。比如,有一次王小妞要拿着心爱的书到水边和小朋友玩,说闲暇时可以看一会儿,我因为怕她把书掉到水里而一再阻止,但她仍然一意孤行。最后那书还是被小朋友不小心扔到水里去了。之后我虽然没批评小妞,只是安静地把书拾起来晾在石凳上,但我也没安慰她,于是她就一再找茬跟我生气。我回来对老公说了这件事,并且说:“我都没批评她,她倒跟我找茬生气。要是放我小时候,我妈早就凶巴巴地说:‘该!我都说了,是你不听话啊!’我都没在别人面前批评她,我比我妈高明多了。”

但老公说:“不管怎样,孩子心爱的书坏了,她很伤心,需要安慰。作为母亲,你可以说:‘没关系,下次注意就好,回去我们再买一本。’也就难怪她拿你撒气。如果是我,她也许不敢冲我发火,但你不同,她把你看成朋友,觉得跟你的关系更亲密,所以在你面前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因为我妈妈比较强势,小时候我受了委屈她很少会宽慰我,也不会耐心地跟我讲道理,所以,我不想让王小妞再有这样的缺憾,尽量努力用心地去带孩子。但由于性格原因,我和小妞的沟通还是不够温情细致。我很重视公平,孩子们有了争执会公正“裁决”,但很少会以母亲的温柔去照顾有时受了委屈的孩子,尤其有些委屈是孩子自己的失误造成的。

于是我就开始尝试在事前尽量把事情方方面面的原因、可能会发生的几种状态讲述清楚,并提出相应的要求,也会把我的为难之处向她加以解释,并对以前的一些疏忽向她道歉。这么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其实王小妞还算是个通情达理的孩子,如果让她了解了一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会造成什么后果,她会配合得相当好。但前提是,一定要照顾到她的情绪,让她感受到爸爸妈妈是因为对她的感受非常重视,才会教她避免犯错。

不要低估小孩子的理解力。他们虽然年幼,但已经能够明自基本的道理是非,会思考,也会有自已的判断。像小妞,她已经懂得家里每个人的个性脾气不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懂得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她觉得爸爸是威严的代表,会对爸爸的话完全服从,就算有异议也会平心静气地说明理由;对姥姥,她一般以哄为准,万一有分歧,她也会稍微让步;而对姥爷的溺爱娇惯,她是连撒娇带耍赖;对于我,她虽然会抱怨我有时候让她受委屈,偶尔还敢对我发火顶撞,但毕竞我有好玩的游戏能“引诱”她,她怕我不跟她玩,所以时不常地也会向我妥协几次。

我趁热打铁,把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教给她,跟她“立规矩”。比如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时,不能大声喧哗,玩具要让客人优先挑选,发生吵闹时要接受“一周内不许在家接待小朋友”的处罚。在学习上,学习日和周末可以自己安排做作业、洗脸刷牙上床睡觉的时间。如果违反规则,不做作业,则要提早睡觉并按我指定的时间去完成作业⋯⋯

这些规则条款我们会打印出来,让王小妞自已阅读,并就细节加以讨论,商定之后双方签字,立即实行。我告诉她,签约之后“合同”就贴在冰箱上,必须遵守。

我的要求并不苛刻,只要她能当天睡觉前完成作业,就可以根据自已的喜好安排游戏时间;如果偶尔有一天没完成作业,第二天就要按妈妈的规定来,她的这项“权利”就会被暂时性“剥夺”了。丧失这项权利是因为她自己不能把负责的事情做好,用现实说话,公正客观,她就不那么骄横对抗了。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把要求提前跟孩子讲出来,比等她犯错之后再进行批评要好得多,孩子也更便于接受和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在后来的很多种游戏里,我不断地向小妞强化一个意识,那就是:人所拥有的权利,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义务才能换取的。2、应时应景应需求,不在人前把火发

因为我们以前对小妞的“宽松教育”,导致了小妞自由散漫的个性,即使有能力也不会在考试时追求满分。老师找我谈她的学习态度问题,希望孩子能对自己的要求再高一点,严格一点。

我们以前是跟小妞说过,成绩不重要,也不要求她考试一定要得满分,她也知道我们对分数并不敏感,所以每次都会主动跟我们汇报分033数,还会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不过,要求宽松不代表我们想让她消极对待考试啊!

后来老师告诉我,王小妞不是做得不好,而是目标感不强。具实她自我管理能力很好,只要扭转观点,很多事情根本不用管,只要给她设定好目标,她自己就能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有了以前的经验,我现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跟小妞尽可能多地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对她的利弊”。为了让她明白前因后果,我需要参考故事书、漫画书甚至电视剧中的情节,做各种形象的描绘和说明。

有一次,评选班干部时,王小妞只差两票。回家的路上先是跟我抱怨好友没投票给她,接着又十分感慨地说,有个平时关系很平淡的同学投了她的票,还鼓励她,教她如何获得更多选票。

我于是很平静地告诉她:“生活中,并不是你喜欢的人都会喜欢你,也不是你不喜欢的人就肯定讨厌你。你应该对大家都尽量好,这样才不会错过欣赏自已的朋友。”她认同地点点头。

我又得知有个小朋友的选票远远超出她,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那个小朋友很遵守纪律,考试还总得满分。我告诉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会喜欢好的孩子,是不是?你自已缺两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已做得不够好,所以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你考试不去争取满分,还偶尔不遵守纪律影响别人,大家也都看得到。各方面都很棒,能起到表率作用的人才能胜任班干部,否则,就算当了班干部,别人也不会服气。只有平时多做准备,做得足够好,机会是不会因为一两票就跟你擦肩而过的。”

那次的批评效果很好,王小妞从那之后就比以前努力了很多。我很感谢小妞差的这两票,也很庆辛及时地纠正了她的错误观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