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影像传播与媒体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22:30:37

点击下载

作者:周建青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代影像传播与媒体发展研究

当代影像传播与媒体发展研究试读:

一、影像传播多维形态研究

新媒体影像传播的伦理冲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手机与网络作为两种主要新媒体,在传播影像时,行为主体的隐秘性与自由性很强,远离了现实社会各种制度与观念的约束,在此种情况下人的“本性”得以充分释放。为了某种目的,作为行为主体,在传播实践中可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表现出不同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伦理冲突不可避免。伦理冲突没有解决好,伦理问题势必产生,因此,深入剖析这种冲突以及影响冲突的因素,可以为人们正确的伦理抉择、健康的影像传播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媒体影像传播社会伦理冲突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广东省两所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特点是经常使用手机与网络,素质较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00份。调查数据与分析将在文中依需而用。

一、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冲突的多维透视

纵观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传者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影像新闻价值与人文关怀的冲突、自由传播与社会责任的冲突以及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着重分析其冲突的表现及其解决冲突的方法。

1.传者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角色(role)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在每一天的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可能具有两个或更多的角色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两种或更多的身份,当来自于这些角色与身份的要求出现对立时,置身于其中的个人就处于了一种角色冲突的状态。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一般来讲,传者与受者分工明确。新媒体兴起后,传者受者角色可以合二为一,即新媒体影像传播中,人人都是影像的创作者、传播者与接受者,这与传统媒体从业者角色有着明显的不同。按照职业化程度,传者可以分为职业传者、半职业传者与业余传者。无论哪种传者,只要进入影像传播情境角色,他就要承担与传者角色相应的职责与任务。对传者来说,发布信息、传播真相、监督社会与提供娱乐是其主要职责。同时,任何一个传者都离不开生活的社会环境。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传者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职责与任务,遵循相应的社会规范,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在新媒体影像传播实践中,传者所承担的角色与自身的社会角色有时难免不一致,于是二者冲突产生。

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传者常常遇到这种困境:是先拍照还是先救人。如果从履行传者职责来看,就会选择先拍照;如果从社会公德角度来看,就会选择先救人。在专业影像新闻传播实践中,传者往往站在自身职业角度来考虑问题,看重传播价值,忽视了社会道义。二者如何兼顾值得每个传者深思。在新媒体影像传播中,传者表现出的事实道德与社会要求的应有道德常常发生冲突。有些拍客,为了个人利益,通过传播一些低俗的影像,引起受众的点击,扩大流量,赚取利润。这些低俗的影像与社会道德要求格格不入,败坏了社会风气。

解决传者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的关键在于寻找传者职责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平衡点与契合点。既不能偏重社会道德而忽视传者的职责,也不能只重视传者的职责而忽略了应有的社会道德。以“随手拍”为例,作为社会化的“随手拍”行为,无论是拍摄正面事件还是负面现象,都得把维护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随手拍来的影像,一旦传播开来,就会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广东《新快报》连续报道区伯用手机拍下民警公车私用被恶骂、涉事警员当面道歉一事,作为传者,区伯用手机影像进行社会监督;同时,作为社会公民,他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挺身而出,不怕得罪民警。在区伯身上,作为传者履行社会监督与作为公民维护公共利益的角色得以和谐统一。

2.影像新闻价值与人文关怀冲突。一般来说,新闻价值愈高传播价值愈大。在新媒体影像新闻传播中,作为传者,要有真实、客观、公正的传播理念。第一时间把新闻事件传递给受众,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在随手拍活动中,拍摄后就用手机上传到微博,这种即拍即传的传播方式,近似于手机现场直播,这种现场直播的优势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英国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发生时,有拍客用手机拍下爆炸现场,照片传到网上后,第二天成为世界主要媒体的头版照片。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分钟后,优酷网就收到了网民上传来的短短51秒的视频《实拍朝阳门地震现场》;旋即土豆网上出现了《成都地震》的视频。“7.23”甬温线重大铁路事故中的第一条求救信息是由微博客以图文形式发出。在突发事件的影像传播中,虽然拍客的第一手影像极大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但是往往容易引发新闻价值与人文关怀的冲突。灾难事件由于其突发性与重要性,因此新闻价值大。在拍摄中,为了强调灾难之严重,传者通常选取遇难者的遗体、伤者的惨状、幸存者的哀痛场景来拍摄,例如印尼海啸后横七竖八的尸体、地铁爆炸后的残肢、空难后遇难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叫等等,这样的影像新闻报道,虽然视觉冲击力强,但是缺乏对人生命的尊重、对伤者的鼓励以及对家属的抚慰。

在新媒体影像传播中,无论是对被摄人物还是对受众,传者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不能因为事件影响大而忽视对被摄人物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受众心灵的爱护。卡扎菲被打死,其血腥尸照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上不断扩散,在微博上展开了讨论。反对媒体传播卡扎菲血腥尸照的意见有两种:一种认为传播太血腥的照片,会使受众生理或心理受到伤害;另一种认为这是对人的生命的严重亵渎。赞成传播卡扎菲血腥尸照的意见有三种:一是真实诉求;二是正义诉求;三是媒体自我免责的理由。其实,对卡扎菲尸照的处理要从伦理角度来考虑,应该采取既能告知事实又能让受众接受的处理方式。在许多DV作品中,往往选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作为拍摄对象,这并不是从关爱人、体恤弱者的角度拍摄,而在于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

在新媒体影像传播实践中,当新闻价值与人文关怀发生冲突时,传播者应该在兼顾人文关怀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价值;要在新闻价值与人文关怀之间寻找平衡点。如此报道才有生命力,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在追求新闻价值、履行专业职责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拍摄人物与受众的人文关怀。

3.自由传播与社会责任冲突。网络与手机媒体的诞生,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人们的自由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公民表达权在这两种新媒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网络的匿名特点使得现实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力大大降低,传播者自由地发表言论,自由地传播影像。由此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良莠不齐,人们在信息的海洋里自由地畅游,“网上冲浪”一词形象表达了这一特点。“互联网以其多点状分布带来的高度表达自由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权威和经典,而式样更多样的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媒体更是提高了使用者的自由度。”现实社会伦理与法规的约束难以适应自由开放的网络,人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变得日益自由散漫。

手机拍摄功能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为影像的自由传播创造了绝好的条件。想拍就拍,想传就发;“随手拍”不断拓展到各个领域。随手拍实现了人们自由传播影像的愿望,正如广东《新快报》提出的“人人做记者,拍摄身边事”。视频网站土豆网提出“人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拍客只要觉得有料可爆,即刻就能“发布新闻”。从随手拍传播现状来看,其中不乏暴力与低俗的内容,不断挑战社会伦理底线。近年来,晒自拍照或视频在网上掀起一股股浪潮。年轻人利用网络展示自己的美好形象未尝不可。但是有些女性网民,为了博得更多网民的注意,衣着裸露。更有甚者,裸体出现在网民面前。2010年网络“门事件”中,有10起是属于自我传播,如广院“献身门”,这些自我传播的目的常与炒作、揭露、报复等有关。自我传播中当事人均为女性且传播的主要形式是图片,其比例超过了80%。新媒体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传播观念。作为社会公民,不能忽视社会的容忍度,不能突破社会伦理底线,更不能利用新媒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自由传播影像的同时,要有社会伦理与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处理好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手机拍摄的简便性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为人们自由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自由传播应该伴随着责任,没有责任的自由是不长久的。“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康德提出道德的第一个命题)。不能承担责任的自由往往给社会给他人带来损害。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更新,手机的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方便联系,手机传播影像的功能也得以充分展示。在自由传播影像的同时,传者不能丢掉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4.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知情权又称为了解权或知悉权,从广义上讲,是指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是从官方或非官方获知有关情况的权利。隐私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隐私权就是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知情权在于公开信息,隐私权在于保护信息。在我国法规中,知情权与隐私权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独立地位,因此,在新媒体影像传播实践中,二者的冲突难以避免;处理好影像传播知情权与隐私权之间的冲突,是每个拍客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随手拍过程中,拍客不能以牺牲隐私权换得知情权的满足,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虽然随手拍能够及时提供事件真相,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但是在一些随手拍过程中有时会把握不好,使得个人隐私泄露,造成侵犯个人隐私权。例如在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活动中,明显存在着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以致出现了《长沙:随手拍惹怒行乞者,网络拍客遭拳袭》的视频新闻。一旦乞讨儿童及其父母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就会被网友“人肉搜索”,乞讨儿童与其父母之隐私,一览无余。在“随手拍解救高校单身联盟”活动中,有些拍客通过偷拍方式获得影像,然后擅自在网上发布照片或视频给当事人征友,从而侵犯了别人的肖像权与隐私权。在随手拍过程中,既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又要防范侵犯别人的隐私,因此就要讲究拍摄技巧,选好拍摄角度,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如果是想通过拍摄不文明行为作个善意的提醒,那么就不要正面拍摄当事人面貌,宜采用侧面或斜侧面角度来拍摄,尽量淡化人物正面形象,强化不文明行为过程。对于随手拍摄社会不良现象,景别的选择也有讲究,宜用大景别,少用或不用特写与近景。对于抢拍来的负面新闻,如果当事人形象清晰可见,那么在后期制作中要对当事人脸部进行虚化。这样既维护了当事人权益,也保护了拍摄者利益。对公众人物而言,由于其社会影响与地位决定了他(她)的部分隐私要接受公众的监督。传播公众人物的隐私是否是知情权的体现,关键看它是否符合以下两个原则性的前提条件,只要符合其中一个就应该被视为体现了知情权,而非侵犯了隐私:第一,公共利益相关性原则;第二,公众兴趣合情合理性原则。

二、影响影像传播伦理冲突的五个因素“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确实如此,任何新技术的产生,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福音,也能给人类带来祸害。关键是看人怎么去使用,目的如何。在新媒体影像传播过程中,出现诸多伦理冲突,造成这些冲突的因素有哪些?为此,笔者从经济、技术、传者、心理与社会五个方面加以剖析。

1.经济因素:利益驱动。新媒体影像传播中引发伦理冲突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无论是职业拍客还是业余拍客,绝大部分拍客参加随手拍活动是为了个人利益,例如广州日报《街头快拍》栏目规定,照片一经采用即付80元~120元的稿酬;深圳交警受理彩信举报交通违法,单个奖励幅度为100元至5000元,举报严重违法行为最高奖2万元;等等。由于有些拍客片面追逐经济利益,在随手拍过程中,专注于满足公众知情权而忽视了对当事人隐私的保护;甚至为了达到所拍影像被采用之目的,运用偷拍手段,有意泄露个人隐私。有些拍客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传播中,往往从传者自身利益出发,从扩大媒体的影响力与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出发,通过影像传播灾难血腥的一面,而忽视了对受灾难民的人文关怀。随手拍的简便性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创作影像与传播影像的自由性。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现实中的人成了虚拟的符号,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无需承担相应角色的义务。在网络环境中,人的自律性减弱,责任感淡化,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与法规无法约束新媒体环境下人的行为。因此,为了提高点击量与流量,获得更多的广告额回报,传播者利用新媒体平台肆意传播低俗的影像、失真的影像、煽情的影像、歧视的影像、偷拍的影像,导致新媒体影像传播中各种伦理冲突不断,伦理问题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社会危害日益严重。一条《艳照嫩模哭诉陈冠希夺初夜,惊爆情欲视频待曝光》的视频,在搜狐视频频道当天推出,就获得了近一千万的点击量。

我国的网站大致分为三类: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与非新闻网站。各网站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往往通过有趣内容与视觉冲击力强的影像来追求更高的点击量,以赢得更多的流量,从而换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受利益的驱动,有些手机与网站运营商对网络传播的暴力、淫色等低俗影像视而不见,不予管理。网站的主管、主编与编辑对网民上传的影像作品不分优劣,一视同仁,使得庸俗的影像大有市场。2009年底以来,国务院新闻办等九部委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2010年11月,专项行动共排查网站178.5万个,关闭涉黄网站6万多个。

2.技术因素:把关难度大。传播学“把关人”理论告诉我们,一切信息的采集、制作过程中,传者都起着“把关”、“过滤”的作用。对于网络与手机等新媒体来说,其把关的特点与传统媒体不同,难度要比传统媒体大得多,这与新媒体技术密切相关。

其一,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在网络上传者与受众角色常常可以互换,来自四面八方的内容汇集成信息海洋。海量的信息,无法让检查机构一一把关。而传统媒体由于受时间版面与空间版面的限制,传播的内容有限;加上传者与受众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具体的组织机构通过多个环节来检查核实传播内容,因此,把关性较强。

其二,网络的虚拟性,导致无法检查传播内容与传者身份的真实性。网络传播的内容都是由0与1组成的数据包在传者与受众之间传递,检查机构不可能把网民上传或下载的数据包一一打开,检查其中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加上网络上传者与受众都是匿名出现,无法核实网民的真实身份。也不知道其身在何处发布信息。在这虚拟的世界里,人的自律性显得较差,导致网上内容良莠不齐。而传统媒体传者与受众的身份都是真实的,传播的内容也是可控的。

其三,网络的去中心化,导致权威性的消解。由于网络上没有可控的中心,也没有权威的机构与组织,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是自由的。因此,网上的信息可信度不高,各种言论观点在这里交汇碰撞,成为信息与言论的集市。而传统媒体有正式组织机构,有专门的管理与控制中心,所传播的信息有权威性,真实性强。

其四,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导致监管的速度跟不上。虽然现在很多国家也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监督网络,但是往往是事后监督。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上网发布,即刻就可传遍世界。等监管机构反应过来时,造成的影响已成既定事实,无法消除。而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虽然传播速度整体上不及网络,但是它既有事前的层层把关,也有事后的检查评议。

可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技术导致其把关难度大。对于为公开传播而随手拍来的影像,其把关过程涉及两个环节:一是拍客个人把关,二是传媒组织把关。为了尽量避免新媒体影像传播产生伦理冲突,最大限度地降低随手拍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新媒体机构的把关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影像公开传播之前的最后一道程序,它决定着随手拍来的影像能否与公众见面,以及在社会上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新媒体机构及其从业者要加强影像传播内容的把关,不能因为新媒体把关难而弃之。

3.传者因素:影像素养不高。影像素养是指影像创作、解读、批评与使用的一种能力。在DV与手机影像作品的创作中,由于绝大多数影像创作者没有受过专业的影像教育与培训,且多数是即兴拍摄。因此,在选题时,他们专注于社会边缘群体与弱势群体,在作品中多用客观纪实手法,没有社会责任感,扭曲人性,异化这类群体,以此博得网友的关注。尤其是那些以追求真相与满足受众知情权为借口而专门偷拍别人隐私的影像创作者,不顾社会道德与法律的约束,通过偷拍满足自己的窥视欲。在影像新闻制作中,有些拍客新闻素养不高,喜欢摆拍造假,违背新闻规律。

对影像接受者来说,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由于现实社会中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难以发挥作用,人格结构中的“本我”有时不受“超我”控制,因此,对网络中存在的暴力视频、淫色影像、煽情影像、偷拍影像等颇感兴趣,影像接受者抗诱惑的能力不强。在新媒体影像传播中,虽然可以通过他律来规范拍摄者行为,但是笔者认为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的自律更为重要。因为,日常生活中社会道德与行业道德时时伴随着传播者,成为其自我约束的准则。一旦新媒体影像传播者将影像传播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并自觉遵守,那么他(她)在新媒体影像传播过程中就会对社会与公众负责,不会触及伦理道德的底线——法律法规。

总之,在新媒体影像传播中,为了减少影像传播伦理冲突,作为影像创作者应该能正确地选题,掌握拍摄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熟悉影像创作的法律法规。作为传播者,应该掌握传播原则,能鉴别哪些影像能公开传播,哪些影像不宜公开;能预测公开传播后带来的效果。作为接受者,应该具有解读与批判影像的能力,自觉抵制并拒绝传播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像。总体来说,无论是拍客还网民,影像素养均有待提高。

4.心理因素:满足表现欲与窥视欲。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的心理失控也是导致影像传播伦理冲突的因素之一。网络和手机媒体上出现泄露隐私、宣扬暴力、传播淫色等对社会产生危害的伦理问题,从人的心理角度来分析,有其内在的深刻原因。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新媒体影像传播的自由性与平等性,极大地满足人们的表现欲望,为人们展示影像创作与传播才能提供了绝好的平台,是赢得别人尊重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场所。但是,有些拍客爱好偷拍别人隐私,把偷拍的影像上传到网络以表现自己的偷拍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网络粉丝的“肯定”。更有年轻女性,通过网络平台主动展示自己的裸照,以引起更多网民的关注。凡此种种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伤害的却是受众与社会。

从沸洛伊德分析人的个性来看,他把人的个性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结构模式。本我是个性中最原始的部分,只根据“快乐原则”行动,不知“对”与“错”。自我是本我的一部分,通过它与现实沟通联系起来。本我完全是主观的,而自我有客观的一面。现实原则指导着自我。超我是一种道德指导,它观察且命令自我,通过自我来控制本我。超我极力争取完善,很少满足于低标准。从本我角度来看,人天生就有偷看别人的欲望,通过窥视来获得心理快感。只是由于现实社会道德的约束,这种窥视欲常常被超我压抑起来。在网络世界里,由于其虚拟性与匿名性特点,社会道德的约束力弱,完全靠人的自律来控制行为。如果本我得以强势表现,不受超我控制;人的窥视欲就会强烈表现出来,如此一来,网络上的隐私图片、淫色影像大有市场。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就得到了证明。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您点开不健康的图片与视频?(可多选)A.满足窥私欲 B.感官刺激C.兴趣爱好 D.放松与减压E.其它

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人选择“满足窥私欲”,42%的人选择“感官刺激”,15%的人选择“放松与减压”,5.5%的人选择“兴趣爱好”,10%的人选择“其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好奇心是人的一种原始本能,通过窥视满足好奇心理,可以愉悦身心。因此,在网络上,窥视的网民大有人在。

从传播路径来分析,低俗的影像颇有市场,与选择的或然率有关。威尔伯•施拉姆提出个人选择传播路径的或然率公式如下:

由于影像传播比文字传播直观、形象,不需要经过抽象思维的转化,其智力门槛最低,易于受众理解,观看时费力程度最小,因此,被选择点击观看的概率大。同时,低俗的影像能满足受众的好奇心,感官刺激性强,易于产生心理快感。在没有现实法规与道德的约束下,自律性不强的受众在虚拟的网络里观看暴力、淫色的影像有其必然性。问卷调查结果验证了这一观点。问题:在网络上看到有暴力、色情等低俗图片或视频,您会主动点开吗?A.每次都打开 B.经常点开观看C.偶尔点开观看 D.从不点开

结果显示:每次都打开的占1%,经常点开观看的占6.5%,偶尔点开观看的占72.5%,从不点开的占20%。也就是说在网上看到有暴力、色情等低俗图片或视频点开观看的人数占了80%。可见,网络上低俗影像有较大的受众面,与满足人的窥视欲有密切联系。

5.社会因素: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规范与法规缺位。在网络社会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往往因为现实社会中发生某事件而聚集在一起,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的个性消失了,从而形成一个心理群体。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对心理群体的特点作了深入的研究。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只要他们组成一个群体,他们就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动颇为不同。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在网络艳照门事件中,一个个独立分散的网民一下子聚集起来,群体攻击谩骂艳照的主人,即使平时在现实社会中颇有绅士风度的人,在网络上完全改观,脏话不断。虽然现实社会中有许多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法律法规来约束人的行为,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现实的约束力大大降低,而网络社会中相应的影像传播伦理规范与法律还不完善,甚至缺位。这就使得网民无规可遵,无法可守,因此,网络中影像伦理问题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验证。问题:网络上用暴力、色情等低俗图片或视频吸引眼球,您对此持什么态度?A.能接受,可以了解不同方面的东西。B.不能接受,违背社会道德,甚至违法。C.无所谓,只要自己不去浏览就好。D.不浏览并上报网络警察。

调查显示,能接受的占35%;不能接受的占27%;无所谓的占37.5%;不浏览的占0.5%。由此可见,持“能接受和无所谓”的态度共占了72.5%,也就是说默认网络上存在低俗影像的占了大多数。问题:您在网络上上传或转发过不健康的图片或视频吗?A.经常 B.偶尔 C.从不

调查显示,只有1.5%的人经常上传和转发不健康的图片或视频,12%只是偶尔。可见,大部分网民不是低俗影像的传播者,传播源集中在少数人之中,多数人是看客。

目前,在我国有关网络传播条例与规定的主要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还没有一部专门的《隐私保护法》。在新媒体影像传播中,行为主体的表现极为复杂。由于现实道德规范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约束性不强,新媒体影像传播的道德规范与法规尚未建立起来,因此,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规范的构建迫在眉睫。

由上分析可知,经济利益的驱动、新媒体把关难度大、主体影像素养不高、人的心理失控以及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规范的缺位等是造成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冲突的主要因素。要控制伦理冲突,势必从这五个方面着手。在新媒体影像传播实践中,如不解决好伦理冲突,就会产生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问题,进而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产生危害。因此,控制冲突、化解冲突、避免冲突势在必行。本篇论文为本人主持的2011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批准号:GD11CXW03)与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批准号:11WYXM007)阶段性成果。发表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第8期。

传媒“乱象”与“把关”

我国现有广播电台257座,电视台277座,广播电视台2609座,报纸1943种,期刊9549种,网站323万个,从数量上来看,我国是个传媒大国。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与改革的深入,传媒竞争日益激烈,传媒乱象时常可见。虽然几经治理,但是成效并不明显。目前,相亲类节目低俗泛滥、养生类节目误导受众、假新闻日益增多、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等等,各种传媒乱象不断涌现。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对传媒“乱象”与“把关”作一探讨。

一、传媒乱象表现

传媒乱象是指传媒失序、失范、失格的现象。纵观目前传媒乱象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愚”乐受众。娱乐功能是大众传媒主要功能之一,因此,无论报刊、广播,还是电视、网络都在尽力挖掘各自娱乐功能,有的甚至娱乐至死。受众需要通过娱乐释放压力,放松心情;传媒需要通过娱乐内容吸引受众,提高到达率,可见对二者来说,娱乐必不可少。从陶冶受众身心,净化社会环境角度来讲,传媒应该追求健康向上的娱乐,反对低级趣味的娱乐,做到寓教于乐。理论上分析应该这样,但是现实中娱乐并非如此。今年2月至4月期间,以“娱乐立台”的湖南卫视《百科全说》通过“神医”张悟本一连三次“愚”乐观众。节目中张悟本着力宣讲绿豆汤可以治疗肺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肺炎等数十种常见疑难病症;不要喝酸奶,里面的增稠剂会让血管堵塞等,这些明显错误的养生观点让许多观众信以为真。回顾之前播出的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其主要观点有:“抗癌食品第一名是红薯”;“可乐是刷马桶的”;“越好吃的越不健康”、“喝生水,不能喝开水”等等,这些养生怪论2006年在湖南电视台《越策越开心》栏目连续播出四期,在辽宁电视台经济频道《健康一身轻》栏目连续播放20余天;林光常作为嘉宾还参与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星夜故事秀》与《明星记者会》栏目的录制,其毫无科学根据的养生观点经电视媒体一播在全国误导的观众数以亿计。“养生专家”马悦凌提出“生吃泥鳅可以去虚火”的观点经媒体传播后,导致许多受众因生吃泥鳅而住院。可见,这些媒体在娱乐节目中,抓住受众集体无意识心理,肆无忌惮地“愚”弄受众。

2.品格低下。目前,电视相亲类节目一片热闹,你方唱吧我登场。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等,这些栏目的开办为年轻人恋爱约会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值得肯定。但是,在笔者观看这些相亲类节目中,有些节目内容甚是庸俗,例如节目中女方问男方,“你有过一夜情吗?”、“你的体重太重了,我承受不了”、“你家有钱吗?”等等。时下,一些媒体在娱乐节目与犯罪报道中,往往通过“星、腥、性”来吸引受众眼球。翻开报纸娱乐版,明星绯闻遍地开花,甚至明星结婚后肚子隆起、生男孩还是女孩、将来取什么名字等内容都是争相报道热点。对于杀人、强奸报道更是不惜版面,极力发挥图片与文字之功能,详述作案过程与手段,把犯罪细节、凶杀过程、强暴方法一一揭示,以此满足某些受众的好奇心,实属品格低下。

3.失实与失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一个常识。但是,在新闻报道中却常常出现失实情况。自从2001年《新闻记者》每年评选10大假新闻以来,假新闻总体上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数量巨多并增速明显;二是内容广泛并有所侧重;三是造假形式繁多。以去年为例,《华西都市报》与《青岛早报》刊登的《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人民政协报》报道的《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环球网的《奥巴马送金正日》、中国日报网《杨振宁证实夫人翁帆怀孕3个月》等都位列十大假新闻中,主流媒体如此,非主流媒体更不用说。可见,新闻失实已成常态。

失度是指报道题材、内容或报道领域没有注重平衡性,导致报道失去客观、公正,从而误导受众。以民生新闻为例,近年来许多媒体开办民生栏目,以此吸引受众眼球。但是,媒体从业者大多误解民生新闻概念,以为报道市民身边突发的负面事件就是民生新闻,因而乐此不疲。以电视为例,广州电视台的《新闻日日睇》、南方电视台的《今日一线》、广东电视台的《今日关注》,这三个栏目均以报道“民生新闻”为主,每天报道的内容有许多大同小异,尤其是负面新闻,车祸、火灾、跳楼等等,几乎一样。长此以往,观众从拟态环境中认识的广州与现实相去甚远。

4.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利用职务特权为自己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这是新闻界的一种腐败现象。虽然有关部门经常呼吁禁止有偿新闻,但是屡禁不绝,例如采访中收取车马费、误餐费已是公开的秘密;新闻与广告不分的软文在报刊上随处可见;给采编人员下创收指标的潜规则不在少数;以内参、曝光等为要挟谋取个人利益的并非个别等等。有偿不闻是指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主动或被动获取报道对象所给好处费后,放弃本该承担的舆论监督职责,不予报道甚至主动隐瞒的一种腐败行为。矿难发生时,有偿不闻并非少见,例如山西霍宝干河矿难中被收买的记者有5人,河北蔚县李家洼矿难中领取“封口”费的记者有10人,等等。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严重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与公信力,必须加以禁止。

二、传媒乱象原因探析

以社会责任为先的国有传媒为何会乱象丛生?归根结底是把关不严。细究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四个方面。

1.新闻专业理念淡薄,传媒失信。新闻专业理念是指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自从我国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传媒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传播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者为中心”;传媒经济功能不断强化,原来由财政全额拨款转向为部分拨款直至自谋出路,由单纯注重社会效益转向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用人机制由终身制转向为全员聘任制等等。由于竞争环境与人们观念发生变化,因此,在不同时候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有些传媒从业者新闻理念的缺失,对金钱的追求与浮躁的心态就时有表现,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必会产生,由此该传媒公信力大大降低。媒介市场化的环境导致商业化、娱乐化、煽情主义、功利主义等等市场运作理念引导媒介无节制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导致媒介权力的滥用,最终受到伤害的是道德规范与公众利益。

2.对低成本高利润的追求,传媒失德。我国传媒种类多,不同传媒之间与同类传媒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电视媒体追求高收视率、电台追求高收听率、报刊追求高发行量、网络追求高点击率,所有媒体最终目的是追求高广告额。这些追求本身没有错,关键是看通过什么内容、什么途径、何种方法达到此目的。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是一档脱口秀栏目,虽然制作成本很低(一个嘉宾、两个主持人、少量现场观众即可),但是其收视率很高,究其原因,主要靠内容取胜,该栏目抓住了当前人们对养生健康集体狂欢的心理特点。遗憾的是该栏目由于把关不到位,结果导致造假“神医”张悟本三上湖南卫视并红遍全国,让其错误养生观点深入人心,影响极坏。传媒作为社会公器,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应该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二者矛盾时,应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因此,传媒在追求高利润时,经常不能忘记通过健康的内容、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丰富的信息、有力的舆论监督、积极向上的娱乐来吸引受众,提高传播效果;不能以低级趣味的内容满足部分受众猎奇、窥私、暴力、色情的心理需要,不能以错误的养生知识、极端的养生理念来误导受众。否则,传媒便失去了应有的品德。

3.一味迎合受众需求,传媒失责。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大众传媒理应以先进文化引导受众,但是现实中有些传媒忘记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为了获得高额回报,通过造假或传播低俗内容,一味迎合受众需求。目前,全国各大省级卫视中,10余档相亲类节目热闹非凡,其中有些节目对嘉宾身份的“造假”行为引起了观众极大的愤慨。有些嘉宾不是来相亲,而是想借电视媒体展示自己,提高知名度。此外,江苏卫视心理咨询真人秀节目《密室疗伤》,将嘉宾置于四面皆为电视墙的“密室”之中,电视墙上不断播放着蛇、蜘蛛、死去的亲人、男女偷情等颇具感官刺激的画面,来测试当事人心理。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该节目打着“心理治疗”幌子,行“贩卖隐私”之实,用迎合一些观众窥视欲、刺激观众眼球与心理来提高收视率,挑战社会道德底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养生类节目受众市场庞大,于是,许多媒体开设五花八门的养生栏目,时有专家观点相互矛盾或违反常识、常理,受众不知所措,以致有些受众有病不医,错过治病良机。娱乐类节目、真人秀节目、养生类节目如此迎合受众,新闻类节目也不甘示弱,新闻消费主义“突出新闻的消费性,即讲究实用性,迎合受众需要”。目前。新闻娱乐化、新闻暴力化、新闻猎奇化就是如此。

4.在花言巧语的嘉宾面前,传媒失守。综观近年来在全国火爆的所谓“养生专家”无一不是利用媒体炒作来扩大其影响力。张悟本写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上市6个月销量已达300万册;自今年2月以来,其三上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后知名度飙升。2006年以来,号称“刘太医”的刘弘章在网上火了起来,他的《刘太医谈养生》、《病是自家生》等系列书籍在各地书店热销,且曾长期占据全国最大的书店——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生活类图书”的销售榜首。林光常写的《无毒一身轻》,马悦凌写的《不生病的智慧》,中里巴人(真名郑幅中)写的《求医不如求己》等,这些书无一不成畅销书。这些所谓的“养生专家”,抓住了大众养生需求与媒体商业化的弱点,通过吸引眼球的标题及与众不同的养生观点,利用书籍、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立体化炒作,巧妙包装,使传媒机构与“神医”个人得以双赢。

三、传媒如何“把关”,杜绝传媒乱象“把关人”理论告诉我们,在一切信息的采集、制作过程中,传者都起着“把关”、“过滤”的作用。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具体来讲,传媒把关人主要是指传媒领导、栏目负责人、采写编评人员等。“把关人”通过选择、强调、淡化或删除等手段的运用,决定了哪些信息进入受众的视野及其信息内容的主次,试图给受众造成某种印象。综观我国近年来不断涌现的传媒乱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传媒“把关人”失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把关”作用。下面从“把关”角度分析杜绝传媒乱象的途径与措施。

1.宏观层面,传媒业要加强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建设,确保导向正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2008年6月在考察人民日报时说:“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不管什么时候,传媒都要以正确的舆论来引导人,要确保传播内容导向正确,不得违背法律、法规与党的方针政策;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金钱至上、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要经常审查传播内容,重视事前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重视受众的反馈,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受众意见,提出改进措施;要防止出现虚假报道、片面报道、泛商业化与泛娱乐化报道,注重报道的平衡性;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宣传社会主流价值,弘扬正气。

2.中观层面,传媒负责人要严审栏目内容,确保内容健康,不误导受众。在当前日益泛滥的相亲类节目中,出现“拜金女”、“炫富男”的恶俗现象,严重冲击社会主流价值。新华社记者总结其有八宗罪:一是节目内容、形式雷同;二是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忽视情感交流;三是盲目追求收视率,刺激观众的窥视欲;四是节目嘉宾不少是“托”,相亲变为“演戏”;五是女嘉宾频出“丑闻”“绯闻”,恶俗炒作吸引眼球;六是语言暴力充斥节目;七是随意贬低“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突破社会道德底线;八是虽为相亲节目,却真情匮乏,真爱难寻。再来看看近年来一些媒体推荐“神医”的养生观点:“喝酸奶会让血管堵塞”(张悟本观点);“吃晚饭死得早”、“肉块能吃死人”(“刘太医”刘弘章观点);“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腐烂的香蕉皮有营养”(林光常观点);“吃生泥鳅能健身”(马悦凌观点);等等。这些错误的养生观点经媒体传播,不知误导多少受众。从上面分析可知,低俗的相亲类节目对受众精神产生污染,缺乏科学依据的养生类节目对受众身体产生伤害。本来以提供信息、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等为主要功能的大众传媒,由于对传播内容把关不严,结果导致受众身心受到伤害。

3.微观层面,具体实操人员要认真核实,确保传播内容真实可靠。媒体本应该成为质疑、揭露骗局的主力,有的媒体却有意无意地成为“神医”的托儿……收视率的指挥棒使养生专家成为热门人物。访谈、娱乐节目中,养生专家的风头毫不亚于娱乐明星。从近年来借媒体炒作并最终被世人唾骂的“养生明星”,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骗”。作为服务大众的传媒为何会如此容易上当受骗呢?细究原因无非两个:要么是与所谓的“养生专家”一起欺骗广大受众,共同赚钱;要么是把关不严,让其得逞。笔者选取三个轰动全国的“养生专家”,制作有关情况一览表。“养生专家”有关情况一览表(说明:作者根据有关材料制作此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关媒体在报道或邀请这些“神医”作为嘉宾时,没有对其真实身份进行核实,“把关人”形同虚设。其实,只要媒体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网络核实一下,就可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遗憾的是相关媒体没有去做。

4.建立长效机制与事后惩处制度,确保“把关”的持续性与可控性。大众传媒不管是广播、电视,还是报刊、书籍、网络,都要通过严格把关,规范内容,为受众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引领受众。传媒要建立“把关”的长效机制,明确“把关”的层级及其相应职责,使“把关”制度化,以确保把关的持续性。同时把关制度的建设还要注重可操作性,不能形同虚设。此外,还要建立事后惩处制度,只要传媒把关不严导致在社会上产生极坏的影响,相关职能部门就可对其进行处罚,要加强事后处罚的执行力。针对当前相亲类电视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现象,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两份文件,明确指出“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要把好嘉宾关、主持人关、话题关、内容关、审查关、播出关”,该文件的出台及时制止了此类节目的进一步恶化,但这只是“头痛医头”的治标办法。对日益泛滥的养生类节目而言,还没有看到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是否还可让“神医”们继续演下去呢?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传媒乱象,主管大众传媒的职能部门要制定出针对各类媒体共同遵守的“把关”制度;同时,各类媒体要制定出适合本媒体操作性强的“把关”措施,明确媒体领导、栏目与版面负责人及其具体操作人员的“把关”职责,把“把关”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建立传媒机构外专家与受众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减少传媒乱象的产生。“把关”严,则乱象无;“把关”松,则乱象生。杜绝传媒乱象,从“把关”开始。本文发表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七届“学会奖”评奖中获得优秀奖。

“战争”使新闻直播真正滚动起来

——析央视国际频道新闻滚动直播特点及其意义

3月20日上午10点35分,美伊战争爆发。在10点40分41秒,CCTV-4(即国际频道)以“口播+游走字幕”的形式,最先向全球观众报道了这条爆炸性新闻。随后,拉开了战时新闻滚动直播的序幕。在这场新闻大战中,央视国际频道在播出方式上与国际接轨,主要采用滚动直播、连线直播、演播室访谈等形式,全方位立体交叉式地报道这场战争,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信息欲求。下面以3月26日5:30~12:30时间段为样本,来分析央视国际频道新闻滚动直播的特点及其意义。

一、动态滚动+静态滚动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具有两种播出方式:录播和直播。所谓录播,就是先将新闻节目录制在磁带上,然后再将磁带送到播出中心播出。直播,是无需事先录制,在播音员播报新闻的同时,节目信号直接由播出中心传送出去。本文所谈的直播,就是这个层面上的涵义,即演播室直播,而非新闻现场直播。滚动播出,即滚动式报道,是指“对变动迅速的突发性事件或预知将在一天之内不断发展变化的重大事件进行报道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讯社和电视广播为争取时效而采用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滚动式报道是连续性报道的一个变种,它要求每一次播出必须告诉受众新的信息,以满足受众对新闻事件进一步了解的渴望。”从这次国际频道新闻滚动直播情况来看,主要采用“动态滚动+ 静态滚动”的方式,构成新闻栏目内容滚动播出的结构。

所谓动态滚动,是指播出与前时间段不同的新闻。静态滚动是指播出与前时间段相同的新闻。许多电视台的整点新闻栏目,大多采用静态滚动的方式,即把事先录制好的新闻在整点时重复播出,新闻更新率极低甚至没有。而CCTV-4在这次“美伊战争”的报道中,采用动态滚动方式,新闻更新率极高,这样,使新闻真正滚动起来。通过滚动,及时补充有关美伊战争的新闻,让观众先睹为快,从而有效地满足其求快求新的心理。3月26日5: 00~12: 30 CCTV- 4新闻滚动播出情况见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在滚动直播中,整个时间段动态滚动新闻更新率达33%,午间的更新率达52%,这样就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对于当天发生的重大新闻,为了突出其重要性,可用静态滚动的方式,让其在不同时段多次播出。这样,既突出了新闻的重要性,又填充了栏目时间,使新闻播出准时开始,准时结束。例如,“联合国安理会将召开伊拉克紧急会议”、“美军轰炸巴格达导致电力中断”、“英军同伊拉克军队在巴士拉城外形成僵持”等重要新闻,在该天的不同时段静态滚动了3次。下面以该天第二档《中国新闻》(6:00-6:30)为例,具体说明动态滚动与静态滚动播出的情况,见表2。表1 2003年3月26日国际频道新闻滚动播出情况统计表(5:00-12:30)}/to}说明:更新新闻,是指播出与前时间段不同的新闻。表2 2003年3月27日《中国新闻》动态滚动与静态滚动播出情况统计表(6:00-6:30)说明:表中动态滚动新闻与静态滚动新闻是以5:00-5:30播出的新闻为参照。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同一内容的新闻在滚动播出中也有不断的改进,使播出的内容由单薄到丰富。例如在该天7:00~7:30的《中国新闻》中,主播口播新闻“两名英国坦克兵在巴士拉附近死于英军炮火”;到了8:00~9:00的《新闻60分》中,在滚动播出该条新闻时,已改为图像新闻,且标题改为“英军误击自家坦克两死两伤”。这样一改,言简意赅。所播出的图像既证实了新闻内容不容置疑,又扩大了该条新闻的信息含量。先是口播新闻后改为图像新闻,这样的滚动播出,正是为了抢占先机,赢得第一时间,从而提高收视率。

二、主播滚动+新闻栏目滚动+文字新闻滚动

央视国际频道在新闻滚动播出中除新闻栏目内容的动态滚动和静态滚动之外,还包括了主播滚动、栏目滚动和文字新闻滚动。其具体情况见表3。表3 2003年3月26日主播滚动、新闻栏目滚动、文字新闻滚动统计表(5:00-12:30)说明:1.文字新闻更新是指播出与本时间段或前时间段不同的新闻;2.9:00-12:00是关注伊拉克“特别报道”栏目。

从表3可以看出,在7个半小时内,主播滚动了3次,新闻栏目滚动了5次,文字新闻滚动了196条。其中,更新60条,更新率在30%。由于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因此,插入文字新闻的数量大大高于平时。在电视屏幕下端插入游走的文字新闻,主要有以下作用。

其一,赢得第一时效。屏幕文字的应用,使电视新闻在争抢时效的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即时报道重大新闻,报纸是望尘莫及。对广播来说,只有一个声音通道,它要作“非常性”传播,就必须中断“正常性”传播。打乱正常的传播秩序,是顺时传播中最为忌讳的作法,也是最容易引发受众逆反情绪的因素。电视有视听两个通道,“非常性”传播的内容可由迭加的屏幕文字播放,不必中断“正常性”传播。受众可以在正常的接受心态中及时获得最新消息。“双通道”这个物质优势是广播无法具有的,“及时性”为电视新闻所独有。实践证明,这次在国内最先报道战争爆发的国际频道就是运用游走的屏幕文字来赢得第一时效的。

其二,引起观众有意注意,提高信息传播效果。大多数观众看电视时是处于无意注意状态下。然而,当屏幕下方出现游走的“最新消息”时,往往容易引起观众的有意注意。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运动的字幕比静止的字幕更容易吸引观众的视线,使画面平添了一种动态的美、线形的美。由于文字新闻的游走速度大大低于观众的阅读速度,因此,在观众阅读文字新闻的同时,并不会影响其对图像新闻的接受。“在视觉感知过程中,对语言符号(文字语言)信息的感知是左脑占优势,而对非语言符号(图像、姿势语)信息的感知,则是右脑占优势,即便是同时出现多类符号交叉映像,视神经也会筛选、分类编码成神经活动(连续的电脉冲)的信号,送进大脑相关部位,产生明晰的神经语汇、大脑语言,最终在视神经中枢同一区域产生融合,认知外界物体”。这段论述告诉我们:人类视知各种语言(语言的与非语言的)符号,是编码式的信息输入,同时输入不同语言符号信息时,各自有其“存储库”。这种各行其道、兼收并蓄的认知,并不存在“互消”之虞,反而能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

其三,扩大信息容量。如果不插入滚动的文字新闻,观众在该天5:00~12:30时段中,能获悉口播新闻和图像新闻共138条。剔除重播新闻,实际有效信息量只有71条。由于使用了游走的文字新闻,在该天5:00~12:30时段中,共插入了文字新闻196条,剔除重播的文字新闻,有效信息量也有60条。这样,口播新闻、图像新闻与文字新闻合起来,“塞给”观众的有效信息量达131条。由于插入了滚动的文字新闻,在同样时间内,信息量剧增,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信息需求。

三、新闻滚动直播的意义

这次国际频道在报道“美伊战争”过程中,常规新闻栏目滚动直播,动态滚动与静态滚动相结合,且不断插入游走的文字新闻,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滚”而“不动”的局面(即主要是静态滚动,动态滚动极少甚至没有),赋予了电视新闻滚动播出新的诠释。这样的滚动直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一,滚动直播能够提高新闻时效而以快制胜,是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播出方式。截止2001年底,我国有报纸2111种,期刊8889种,广播电台304座,电视台354座,广播电视台1272座,电视频道3595个,网站总数近30万个。这么多的新闻媒体都在抢有限的广告蛋糕。为了抢到较大的份额,电视媒体除了与同行展开竞争外,还要与其它媒体展开竞争,广电媒介市场竞争来源及压力程度见表4。表4:广电媒介市场竞争来源及压力程度说明:数据来源于由北京广播学院主办的2000年7月~10月“关于广电媒介经营发展战略的问卷调查”。

从上表可以看出广电媒介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压力特别大,达91.1%,其次是来自报业集团的竞争压力,达47.7%。为了缓解压力,在媒介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电视改革必须与时俱进。199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课题调研报告中指出,“以新闻性节目为主体的信息类节目群落已稳固地占据城市观众收视行为、目的和需求的第一位。”如今电视观众更加关心国内外时事,求新求快已成为观众普遍的收视心理特点。如果仍然沿用过时的新闻报道模式,就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要。在“美伊战争”期间,全世界的观众都在关注战争的进展、战场的变化。为了满足观众求新求快的心理,CCTV-4采用国际上常用的滚动直播方式,在第一时间把有关战争的消息告诉观众,培养了海内外观众“有重大事件首选国际频道”的收视心理和收视习惯,强化了国际频道的品牌和形象,成为中国电视直播史上的成功范例。实践证明,国际频道这次报道“美伊战争”,收视率狂涨了28倍。(21)显然,如此高的收视率与滚动直播密不可分。

其二,滚动直播充分体现了“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保障了观众的知情权。近几年,新闻媒介开始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对电视来说,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需求,牢牢吸住观众的眼球,切实提高收视率是中国电视的出发点。在新闻传播领域,知情权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在“美伊战争”期间,观众最想及时知道战争的状况,最想及时了解各国对战争的态度,而央视国际频道采用滚动直播正是“以观众为中心”,想观众之所想,及时地报道战争的方方面面,从而有效地保障了观众通过电视媒介获得战争信息的知情权。

其三,滚动直播为改革电视播出方式积累了重要经验。遇到重大事件采用滚动直播,能及时满足观众需求,是提高电视竞争力的有效播出方式;滚动直播减少了节目的翻录次数,减少了图像和声音信号的损失,从而提高了播出质量;滚动直播能够树立电视台良好的公众形象,激发电视工作者认真负责的精神;滚动直播能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因此,滚动直播是改革电视新闻播出方式的一个方向。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台认同了这种播出方式。遗憾的是许多电视台没有把直播与滚动结合起来,即使有结合,也是滚而不动的机械结合。国际频道在直播“美伊战争”期间,新闻更新率较高,真正使新闻滚动了起来。这次国际频道滚动直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1.消息来源广泛,这是实现滚动直播的前提。这次报道“美伊战争”过程中,国际频道播报的新闻来源广泛。除有本台派驻各国记者的报道外,还有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驻外记者发来的报道,同时还购买了CNN、美联社、路透社、半岛电视台的消息。这样,保证了播出新闻具有较高的更新率,使新闻直播既滚又动。

2.准备充分,配合默契,这是实现滚动直播的条件。为了搞好这次直播,国际频道动用了170余位工作人员,在战争爆发前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调试好了各路设备,且进行了多次演练。在播出过程中,导播、播音、调音、摄像、录像、切换、美工、字幕、特技、灯光等各个工种,协同作战,配合默契,保证了滚动直播的安全。

3.规章制度健全到位,这是规范滚动直播的保证。电视滚动直播,涉及的工种多,人员广,如何做到忙而不乱,忙而有序,规章制度是保证。国际频道对所有工种的操作,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这样,在直播中,每个从业者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承的担子,切身感受到直播的压力,并将压力变为动力,促使自己培养起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本文发表在《现代传播》2003年第3期。

电视包装误区及其包装策略

从市场营销学角度看,“包装是不属于产品本身所有的与产品一起销售的物质因素,以便能够允许或方便产品的保护、运输、贮存、摆放上架,被消费者识别及使用”。其实,包装不是一种纯外在形式(物质因素),丰富厚实的内涵加鲜明独特优美的形式才是包装。从符号学角度看,电视包装就是一个整合电视传播符号的工作,凡一切可进入电视传播领域的要素都可以成为包装的材料。具体来说,电视包装包括节目名称、标识、片头、音乐、音响、广告语、片花、色彩、节奏、文字、造型等等。目前,全国已有3000多个电视频道,在省会城市一般可收看30个左右的频道,为了避免观众在频道上“冲浪”,许多电视台认识到:电视包装是电视台形象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无形资产。只有包装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推销自己,才能提高收视率,也才能吸引“财神”——广告客户。因此,“包装乃是电视营销传播之第一要务,渗透和贯通从受众到传播者,从策划、制造到播出、相关商品开发的全部结构层面和传播过程”。

一、电视包装存在着的误区

1.定位不准。目前有些电视台在包装时,不是根据该台的理念、节目风格、收视群体的特点来定位,而是一味追求好看,随意性比较强。定位不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台形象的塑造。任何一家电视台要想树立自己的风格,稳定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市场,包装定位必须准确。

2.缺乏创意。主要表现在电视包装大多平淡,拘泥常规,缺乏创新。把包装看成是一种外在装饰,有些节目的片头,由于缺少总体设计,在处理上大多忽视节目内容与画面、画面与音乐等节奏的和谐,甚至滥用数字特技的某些技巧,为包装而包装,没有把包装看作是张扬栏目(节目)个性、传播信息、宣传理念的极其有效的手段。

3.有形无神。主要表现在电视包装时注重形式忽视内涵,把形式与内容割裂开来。例如,南方某电视台在播放地铁广告时,配上爵士音乐,声画分离,不知其内涵何在?包装应该是为内容服务的,应该是节目形象和理念的双重体现。形式与内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是成功的包装。

4.忽视受众收视心理。主要表现在制作人员在进行电视包装时不贴近受众心理,只从电视节目本身出发而忽视受众的趣味和接受能力,忽视受众的接受心理、价值取向、文化品位等,一味追求新奇,以“传播者之心度受众之心”,结果弄巧成拙,收视率上不去。

5.缺乏大包装理念。主要表现在把电视包装仅仅理解为设计人员的事,仅仅理解为单个节目的包装,把节目编排排除在电视包装之外,以致出现包装不规范:广告太多、太滥,长度不一,不准时播出,节奏忽快忽慢,色调忽明忽暗,节目串联性差,甚至前后矛盾等等,这些包装的不规范导致受众收视不方便,收视不舒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电视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节目编排、片头片花编排、音乐色调处理、采编行为、经营行为等工作都是包装工作,因此,应该树立大包装理念。

二、电视形象识别系统(TIS)的包装

为了尽快走出电视包装的误区,稳定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提高收视率,笔者认为全面导入TIS理念,树立全员包装意识是其良策。

TIS(Television Identity System)是电视形象识别系统的英文缩写,具体来说,TIS由三部分组成,即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 System简称MIS)、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ty System简称BIS)和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简称VIS),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TIS的三个支撑点。

在我国,电视台虽然是事业单位,由党的宣传部门主管,但早已实现企业化管理。截至2002年元月,我国已成立广电集团8个,电影集团3个。加入WTO后,国外传媒想方设法登陆中国,现在一些以播放电影、娱乐、科技为主的频道纷纷落地,如华娱卫视、阳光卫视、探索(Discovery)等。为了应对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引入TIS于电视包装之中,有助于打造名牌节目、品牌栏目;有助于受众产生认同感,提高电视台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有助于电视台产生巨大的内聚作用,提高节目的竞争力,有利于电视台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迈进。电视形象识别系统(TIS)的包装,具体来说有3个方面:

1.电视理念识别系统的包装。理念识别系统是电视形象识别系统战略运作的原动力和实施的基础,是电视台最高决策的层次内容。完整的电视形象识别系统的建立,有赖于正确的经营理念的确立。电视理念识别系统可分为频道理念和栏目理念。频道理念主要是指办台宗旨、发展战略、频道定位、频道风格。例如CCTV-1的理念是“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和“有形世界、无限风光”,分别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对CCTV-1加以定位,颇具大台理念。凤凰卫视的理念是“开辟新视野,创造新文化”,预示东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一次历史性的整合重组。栏目理念主要是指栏目宗旨、发展目标、栏目定位、栏目风格。例如CCTV-2《地球故事》栏目的理念是“这是我们生存和梦想的家园,地球故事”。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环球播报》栏目理念是:“华语电视史前所未见的创举,在亚洲、美洲、欧洲同步环球直播,全球华人在1小时之内同步掌握一天时事。”

很显然,频道理念应统帅栏目理念,栏目理念应服务于频道理念,二者关系要准确把握,否则理念包装失败,难以树立良好的电视台形象。面对电视频道迅速增多,受众市场日益细分,我们提倡确立个性化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派生个性化的频道、个性化的栏目,从而吸引个性化的受众。例如CCTV-2栏目的改版,强化了自己的专业形象,把自己定位于“经济生活服务频道”上,凡与这个定位不相符的栏目(节目)毫不留情地撤下来,使整体定位朝着更有利于广大电视受众的经济生活服务方向靠拢,使改版后的二套栏目(节目)更具个性化,播出后赢得受众的一致好评。

2.电视行为识别系统的包装。电视行为识别系统的包装是指以电视理念识别系统为基础和原动力,规划着电视台内部管理、教育以及电视台对社会的一切活动。具体来说电视行为包括业务行为和经营行为。业务行为包括采访、编导、节目编排、节目播出等行为;经营行为包括节目采购、广告经营、收视调查、公益活动等行为。所有行为均要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标准,树立起良好的电视台形象。

电视行为的包装要做到科学、规范、统一。业务行为的包装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制片人制、成本核算制、栏目(节目)淘汰制、竞争上岗制等,所有制度都是为提高节目质量、提高收视率、树立良好形象服务。例如湖南电视台实行栏目(节目)收视率尾数淘汰制,中央电视台规定节目主持人不得为企业做广告。再如,编导在编排节目时要对栏目规范,定时定量,定色定速;要对片花、音乐、演播背景统筹管理,协调编排。要制作专门的包装宣传片,从频道形象、节目预告、重点节目推介到精彩片段展播形成完整体系,节目的布局、长短、频率、前后关联等问题都要规范化。

经营行为的包装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统一标准。例如广告经营中要规范四个标准:(一)定价标准,让收视率和市场来定价,一旦定出合理价格,就不能随便打折;(二)播量标准,按广电总局的规定,播放广告的比例不得超过该套节目每天播出总量的15%,其中18:00至22:00之间不得超过该时间段节目总量的12%;(三)制作标准,广告语言要规范,画面要清晰且富有创意;(四)编辑标准,编辑广告时要严格把关,注意广告之间的衔接、广告与节目之间的协调、广告与受众之间的可接受性。经营行为的包装不能仅仅着眼于电视台范围内,还必须走出去,积极自我推销。如湖南电广传媒以“相信我,我会更出色”的主题词,在广州、北京、上海三地举办媒介说明会、客户联谊会、媒介推广会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湖南电视在全国的知名度;该台的品牌栏目《玫瑰之约》不定期在全国天南地北举办,推销效果很好。

3.电视视觉识别系统的包装。电视视觉识别系统是电视理念识别的具体化和视觉化,是电视台形象的外部表现。主要包括两大类:频道内视觉识别系统和频道外视觉识别系统。频道内视觉识别系统主要有:台标、宣传片、片头、片花、片尾、色彩、演播室风格、主持人化妆等。频道外视觉识别系统主要有:电视台建筑物标识、公务车图案、工作服、各类证件、信封、名片等。在这里,主要阐述包装频道内视觉识别系统时要把握好的四个原则:对称与平衡、对比与和谐、比例与节奏、变化与统一。(一)对称与平衡。电视视觉识别系统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对称与平衡,惟此才能求得视觉上的稳定感。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解释:“‘对称’基本上是同一个母体形的‘左—右’或‘上—下’并置而形成的一种镜式反映关系,对称是简约的完形或好的形的一个主要性质。”因此电视画面的包装在构图上根据内容需要应讲究对称美。平衡是一种心理的体验,例如同样大的形,右边的要比左边的重一些,要想左右平衡(看上去一样大),左边的通常要大一些。对色彩来说,红色就比蓝色重一些,明亮的色彩就比灰暗的重一些。如果想让一块白色与一块黑色达到平衡,黑色的面积应该大一些。这一效果应该归因于辐射效应,明亮一些的表面看上去就比灰暗的表面面积大一些。对称与平衡是一对统一体,常表现为既对称又平衡,实质上都是求取视觉心理上的静止和稳定感,使人称心和愉快。例如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识别符号“CCTV-1”放置在电视画面的左上角,时间提示出现在画面的右上角,颇显对称;这两组符号使用半透明质感的目的是为了既有利于观众识别频道和时间,也最大限度地不因为这些符号太抢眼而影响收看。这两组符号的半透明质感与画面下部的全透明质感虽有轻重之分,但观众仍心感平衡,因为,视觉式样的底部应“重”一些。(二)对比与和谐。对比是将相同或相异的视觉元素作强弱对照编排所运用的形式手法。在电视画面包装中无处不有对比关系。归纳起来有:主次、大小、高低、动静、黑白、疏密、虚实、刚柔等对比,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并存。通常在同一画面中多种对比交融在一起,对比越清晰,视觉效果就越强烈。和谐是在类似或不同类的视觉元素之间寻找相互协调的因素,寻求共同点,缓和冲突,也就是在对比的同时产生和谐。对比与和谐互为因果,共同营造美感。例如CCTV-1在天气预报栏目中,当播音员介绍某城市天气时,该城市图标在地图上闪动几下,以及用动态图像符号显示天气的阴晴雨雪,而其他城市图标和图像符号则是静态的。动静对比颇为强烈,极易引起受众对所播信息的关注,效果很好。

对色彩包装来说,更要讲究对比与和谐,形成多样而统一的整体。色彩多样性的对比,称之为色彩反差;色彩多样性的统一,称之为和谐。在处理色彩的反差关系时,必须考虑色彩的和谐;在色彩和谐的前提下,又要充分考虑色彩多样性。所以也可以说,反差就是颜色的对立;和谐就是颜色的统一。和谐与对比是相辅相成的,过分强调和谐,色彩将失之平淡,甚至产生灰暗,致使画面眉目不清;过分强调对比,则会造成色彩堆砌,以致喧宾夺主,杂乱无章。因此,色彩运用要恰到好处,达到对比与和谐的统一。在电视包装中,色彩所形成的感觉多变性,实质上是反映色彩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人为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复杂关系。色彩能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文化传统确定了色彩的象征含意,从积极方面来说,“红色”使人感到热烈、积极、振奋,有表示喜庆吉祥的象征意义;“黄色”有光明、愉快、富有、富贵的含义,象征理智和领悟;“绿色”充满生机、安静、自然和清爽,是旺盛、希望、和平的象征……因此,在进行色彩包装时应根据理念及节目内容意义选择恰当的色彩。例如中央电视台在喜庆日子里主持人服装色是红色,显示出节日的特色;凤凰卫视基准色是黄色,象征王气、吉祥、和谐、中国特色;浙江卫视基准色是蓝色,清新淡雅,水色和天色交融体现地方特色。(三)比例与节奏。“黄金分割”被公认为是最美的比例(1:0.618),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被奉为“神奇比例”。它是取得协调的基本规律,是人们认为适合的、感到满意和喜欢的比例关系。因此,“黄金分割律”经常有意无意地运用到电视屏幕所提供的四比三的画面之中。在电视画面中,最能表现构图的艺术美感,最能突出对象,最能吸引观众视觉注意力的主体位置,正是对象落在画面的对角线上连成的黄金分割线附近。例如中央电视台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和台湾TVBS中的播音员播导语出镜时,画面构图常做偏离几何中心的处理,为的是让主持人和播音员落在画面对角线连成的黄金分割线附近,这样构图最具美感,并能使画面主体处于视觉重点位置。

电视包装中的节奏要符合受众的心理活动和生理节奏,即不能与之甚远,不合拍。对于电视包装来说,享有融时间、空间于一体,广泛运用画面、音乐、音响、色彩、光效,以及镜头运动等多项节奏的自由。因此,对于电视包装人员来说,“他的心灵应该是一个节奏的世界,他的任务是在观众与节目之间用节奏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使之目驰神往,产生认知上的共鸣”。下面通过对音乐节奏的分析,可以看出节奏在包装中的重要作用。音乐节奏是通过长音、短音的交替或强音、弱音的反复来体现的,节奏好比音乐的骨骼,对旋律起支撑作用。一般来说,标志音乐包括电视台的台标音乐和各个栏目的片头、片尾音乐。这种音乐作为一个特定符号出现,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是一个台(或栏目)的门面,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些音乐节奏应该与画面蒙太奇节奏、受众收视时的心理节奏相吻合,才能使受众产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当然,音乐的选用要根据台或栏目内容的需要,最好是专门为该台或栏目创作的音乐。例如CCTV-1的《开始曲》以国歌激越的旋律为中心内容贯穿始终,采用了“拉镜头”、“横移镜头”等拍摄技巧和“化入化出”的编辑手法,使得各个景物似天造地设般与国歌的音乐形象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了连贯、流畅的画面节奏,给人以振奋、舒畅的视觉感受,从而产生一种博大恢弘、豪情满怀的心理效应,该音乐的选取与国家台的形象相适应。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栏目曲显得欢快热烈,北京电视台的少儿节目《七色光》栏目曲显得清新活泼,这些音乐的节奏与台或栏目风格一致。(四)变化与统一。在电视视觉识别符号的包装中,既要注意在统一中求变化,又要注意在变化中求统一。心理学告诉我们,变动的事物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电视节目中,时间式版面使画面处于一个不断流动的状态中,变化无处不在。小至文字大小、色彩、影调的变化;大至宣传片、片头、片尾的变化等等,常变常新,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喜新厌旧”的心理。然而,在包装电视视觉符号时,不能为变而变,而应依据内容需要在变中求得统一。“统一是各个视觉传达要素联成一体时所形成的同一性和整体性”。统一有着比协调更明显的共通性,可把统一看作是更高层次上的协调。电视包装中的统一是对变化、对称、平衡、节奏、比例、对比、和谐等多种法则进行“多样的统一”。

例如凤凰卫视在5月8日的新闻中,有个1分钟的小栏目“国际看板”(电视报纸),电视画面的左1/5区域,上面是台标,下面是旋转的地球,中间是栏目标题“国际看板”。画面的右4/5区域,背景是淡灰色的世界地图,每条新闻的标题由小到大推出,新闻内容由下往上升至标题下面,动感极强,黄色的字体从背景色中衬托出来且又显得协调,达到了颜色对比与和谐的统一;栏目字体、标题字体、内容字体的大小各有分寸,配置恰当;加上节奏明朗的音乐,唤起观众的注意力;出字幕的速度、音乐的节奏与观众的阅读速度十分协调。整个“国际看板”做到了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变化与统一有机结合,使观众在1分钟时间内轻松愉快地获悉4条国际新闻。因此,“国际看板”可说是变化而又统一的格式塔。“最成熟的格式塔,即人们常说的多样统一的‘形’,是艺术能力成熟的表现,无论用于再现自然和用于表现内在情感生活,它都是胜任的”。“国际看板”蕴含着紧张、变化、节奏和平衡,蕴含着从不完美到完美,从非平衡到平衡的过程,伴随着节奏明朗的音乐,人的内在感受也就从紧张到松弛,从对比到和谐,从变化到统一,显然是一种复杂多样的感受,因而看上去很够味。

以上四个原则,表面上皆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但在电视视觉符号包装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从对称和平衡中可求取稳定的因素,在比例与节奏里,可产生美感和情调。同时,对比会产生强调的效应,和谐是统一整体的要素;变化是唤起观众注意的手段,统一是整体包装的目的,因此,只有综合运用,才会使电视视觉符号包装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电视包装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能孤立存在。目前,在激烈的电视竞争中,包装已成为电视媒体适应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一种操作手段和策略,是电视媒体强烈的生存意识和商品意识的一种外化。本文发表于《现代传播》2002年第5期。

“随手拍”伦理问题探析

随手拍是指人们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相机或DV摄像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人、事、物的一种行为。从事随手拍的人也叫拍客。随着制作影像与传播影像的门槛降低,人人都可成为影像创作者、传播者与接受者。手机与网络传播影像的便易性,导致“随手拍”的微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今年初,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活动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且已延伸到了“随手拍解救剩男剩女”、“随手拍公车解救腐败官员”、“随手拍解救外遇男女”、“随手拍违章”、“控烟随手拍”、“创文随手拍”等领域。虽然“随手拍”在社会发展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伴随而来的伦理问题也日益严重。有鉴于此,本文在新媒体语境下,就“随手拍”伦理问题加以探讨,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由此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

一、“随手拍”伦理问题表现

1.追求真相与侵犯隐私。手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拍摄的需要。在一些突发事件中,随手拍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影像。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当地灾民用手机拍摄的第一手影像,在网上热播,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求真的心理。虽然随手拍能够及时提供事件真相,但是在一些随手拍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今年1月25日,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开通了名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希望借助网友的力量,拍摄街头乞讨儿童,为寻找被拐儿童提供线索。微博一出,就吸引数万粉丝,引起全国网友、各地公安部门的高度关注,不少社会名人也加入随手拍行列。不到半月,各地网友上传乞讨儿童照片超过3000张。从最终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乞讨儿童不是被拐儿童,而是因生活所迫,父母带着孩子上街乞讨。今年4月,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开展新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专项行动,承诺将所有在外流浪的新疆未成年人全部接返回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效果如何?有报道说:“令组织者有些尴尬、参与者有些失落的是,迄今没有任何被拐孩子因为这个活动而得到解救。彭高峰夫妇通过自己发照找到儿子,被媒体错当作该活动的成果来报道。”不管“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结果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和隐私权。以致出现了《长沙:随手拍惹怒行乞者,网络拍客遭拳袭》的视频新闻。一旦乞讨儿童及其父母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就会被网友进行“人肉搜索”,乞讨儿童及其父母之隐私,一览无余。

2.自由传播与责任缺失。想拍就拍,想传就发。随手拍实现了人们自由传播影像的愿望,正如广东《新快报》提出的“人人做记者,拍摄身边事”。从随手拍传播现状来看,其中不乏暴力与色情的内容,不断挑战社会伦理底线。近期,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的“职校门”、“扒衣门”、“处女门”让人们感慨的同时也敲起了警钟。广东兴宁再次出现校园暴力视频,这段经过蓝牙广泛传播的视频受害者依然是在校学生。有些拍客表现欲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拍摄的视频获取更高的网络点击量从而赢得成就感,而上传低俗负面的影像正是抓住了广大网民猎奇的心理与看客的心态。手机拍摄的简便性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为人们自由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自由传播应该伴随着责任,“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康德提出道德的第一个命题)。不能承担责任的自由往往给社会给他人带来损害。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更新,手机的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方便联系,手机传播影像的功能也得以充分展示。在自由传播影像的同时,拍客们不能丢掉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3.逐利与侵权。目前,有些媒体及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开展“随手拍”活动来收集相关信息,对入选影像的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广东《新快报》“手机部落”版就规定:图片必须是手机即时拍摄的发生在您身边的突发新闻、好人好事、不平事、不文明行为、生活情趣;作品一经采用将奖励30元~500元等级话费。深圳交警从3月下旬开始受理彩信举报交通违法,单个奖励幅度为100元至5000元,举报严重违法行为最高奖2万元。媒体机构为了扩大信息来源,交警部门为了整治好交通秩序,纷纷开展“随手拍”活动,其出发点是好的,值得肯定。但是,有利可图导致出现了职业拍客。许多拍客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在随手拍过程中只追逐利益,忽视了侵犯公民肖像权与名誉权问题。为了配合广州今年争创文明城市,广州有些媒体开展了“创文随手拍,你我都参与”活动。有家平面媒体就刊登了拍客在公交车随手拍下的两个坐着的年轻男子旁边站着一位老大娘的图片,三人形象清晰可见,以示批评不让座的年轻人。是否让坐涉及道德问题,不涉及违法。虽然所报道事实属实,但是严重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因为拍摄者以赢利为目的,未经被摄对象同意。同时,还侵犯了年轻人的名誉权,使他们的社会评价受到损害。此类现象如果要拍,就得讲究方法技巧或作后期处理。在拍摄不文明行为时,突出行为主体而忽视了行为本身,结果侵犯了公民肖像权。更有些拍客为了谋利,不惜摆拍,甚至运用相关软件来修改影像,通过造假骗取奖金或报酬。

二、“随手拍”伦理抉择原则

由上可知,虽然“随手拍”活动深受大家欢迎,但是存在的伦理问题也不少。人们在“随手拍”过程中面临伦理抉择时,是否有原则可循?笔者认为,以下四个原则值得遵守。

1.公共利益至上原则。作为社会化的“随手拍”行为,在拍摄与传播影像时要始终贯彻公共利益至上原则,不得有损国家、社会与多数人的利益。无论是拍摄正面新闻还是负面现象,都得把维护公共利益摆在第一位。因为,随手拍来的影像,一旦传播开来,就会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广东《新快报》今年4月中旬连续报道区伯用手机拍下民警公车私用被恶骂、涉事警员当面道歉一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有关对当事民警的处罚、公车私用的监督与处理等问题的大讨论。与此同时,新快报启动“随手拍公车私用”活动,聘请区伯作为“公车私用特别监督员”,走访市区“堵”公车私用。

2.无害原则。无害原则是指在随手拍过程中不要对他人造成伤害。这是最低的伦理道德标准。在随手拍过程中,对他人造成伤害有三种情况:损人利已,损人害已,完全伤害他人。有些拍客为了追求自己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这种损人利已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有些拍客拍摄中侵犯了他人隐私权,最终也害了自己。还有些拍客动机不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所有这些都是违背了无害原则,给他人、给自己、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在拍摄中,拍客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的拍摄利弊何在。权衡之后,再作抉择。

3.共享原则。随手拍中所拍影像若能起到使人身心愉悦、营造良好氛围、善意批评社会不良现象等作用,对这类作品拍客可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来实现共享。尤其是通过网络微博可实现即时共享,即时反馈。具有传播价值的影像作品通过共享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网友“篮球狂人2011”在新浪微博贴出多张题为“华农盲道‘危机四伏’”的照片,照片显示电线杆、树木、沙井盖等成为盲道的“拦路虎”。《新快报》记者看到后,旋即实地探访,发现情况属实。通过采访该校领导,促使该校对盲道的状况进行研究,而后进行修改,真正发挥盲道的作用。

4.求善原则。“人的行动、活动和选择都是有意图、有目的的。这种目的可以被称之为‘好’或‘善’,‘好’和‘善’在英文里是同一个词‘good’。在中文里,我们可以用‘好’来表示一般的人所欲求的目标,而用‘善’来表示人所欲求的对象中那一部分具有道德正当含义的目标。”“善”是分层次的:无私利他是至善,为已利他是基本善,单纯利已是最低善。在随手拍过程中,拍客要努力挖掘拍摄对象所含道德正当且具传播价值的内容,应该追求无私利他与为已利他,使自己的目标与手段是道德的、正当的。因此,拍客们要多拍些正面积极的题材,弘扬正气,倡导文明;同时尽量减少偷拍,除非涉及违法犯罪行为迫不得已而为之。

三、如何进行“随手拍”

在“随手拍”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由此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笔者认为,在具体操作中要做到以下四点。

1.正确选题。社会生活,无奇不有。拍客们在“随手拍”之前,首先要想想伦理抉择原则,明白哪些能拍,哪些不能拍;哪些能公开,哪些不能公开。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或为了表现自己不顾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大众媒体及社会机构在开展“随手拍”活动前,要谨慎选题,正确引导拍客参与。对社会发展有利、对改进工作有益、对群众生活有趣的素材都可作为选题,以此展开“随手拍”活动。广东《新快报》今年以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随手拍”活动,社会反响很好。例如,随手拍花城“光头路”,“创文随手拍”,随手拍“花城”“花海”,“寻找羊城市花”随手拍,“控烟随手拍”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美化广州,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广州争创文明城市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巧选角度。在随手拍过程中,拍客要讲究技巧,正确选择拍摄角度,注重突出拍摄主题。如果是想通过拍摄不文明行为作个善意的提醒,那么就不要正面拍摄当事人面貌,宜采用侧面或斜侧面角度来拍摄,尽量淡化人物正面形象,强化不文明行为过程。对于随手拍摄社会不良现象,景别的选择也有讲究,宜用大景别,少用或不用特写与近景。因为,对不良现象的拍摄,往往是采用偷拍手段,没有征求当事人的同意。用侧面角度大景别来拍摄,一是不易引起当事人的注意;二是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形象,不易导致侵权。有些拍客,在拍摄交通违法时,不讲究拍摄角度,往往把嫌疑违法者的形象放大,把违法车牌号当成配角来构图,如此一来,很容易惹上官司。对于抢拍来的负面新闻,即使当事人形象清晰可见,那么在后期制作中要对当事人脸部进行虚化。这点要向台湾、香港及海外媒体学习,注重保护被摄对象的隐私。这样既维护了当事人权益,也保护了拍摄者利益。

3.强化自律。自律,是指道德准则对人的行为的管理与约束。在随手拍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他律来规范拍摄者行为,但是笔者认为自律更为重要。因为,日常生活中社会道德与行业道德时时伴随着拍客,成为其自我约束的准则。一旦拍客将其内化于心并自觉遵守,那么他(她)在随手拍过程中就会对社会与公众负责,不会触及伦理道德的底线——法律法规。严于自律的拍客,在随手拍时,首先会想到是否有损公共利益、是否侵权等问题,从而保证了自己行为的正确。随手拍过程中伦理道德调控的主要途径是自律。

4.严格把关。“把关人”理论告诉我们,一切信息的采集、制作过程中,传者都起着“把关”、“过滤”的作用。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把关人”通过选择、强调、淡化或删除等手段的运用,决定了哪些信息进入受众的视野及其信息内容的主次,试图给受众造成某种印象。对于为公开传播而随手拍来的影像,其把关过程涉及两个环节:一是拍客个人把关,二是传媒组织把关。对拍客个人而言,其媒介素养、人生观、信仰、学识等因素,在把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因素控制着拍客拍什么以及怎样拍。对传媒组织而言,组织的目标任务、宗旨理念、职业道德、经济状况等因素对把关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随手拍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传媒机构的把关更显重要,因为,这是影像公开传播之前的最后一道程序,它决定着随手拍来的影像能否与公众见面,以及在社会上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系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黄雅堃讲师合作完成。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7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20期转摘。

电视新闻“主编主播制”特点及其意义

近年来,随着频道制的实施,有些电视台开始对栏目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主编主播制”就是针对传统栏目运行机制的一种创新,顾名思义,就是主编与主播两个职位由一个人承担。这种栏目运行机制实质上就是主播中心制。在国际电视界,这种栏目运行机制早已有之,而我国才刚刚起步。“主编主播制”有什么特点,实行这种栏目运行机制有何意义,本文试图探讨。

一、国内外新闻主播发展状况简析

新闻主播与播音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职能。在欧美国家主播是指Anchor,播音员就是指Newscaster或Newsreaders。从整个电视界来看,能够称做Anchor的并不多,因为Anchor往往是由具有丰富新闻从业经验且在媒体内担任一定行政职务、知名度及可信度较高的人士来担任。例如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的三大新闻主播就是如此,其基本情况见下表一:表一:美国三大新闻主播基本情况一览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位新闻主播在从事主播前都有长达2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年龄都在40岁以上,在主播的新闻节目中身兼数职,既当记者又当编辑,他们天天出现在美国晚间新闻节目中,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直接影响节目的收视率,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开创了电视新闻主播时代。

受欧美电视新闻主播的影响,从上世纪90年代,央视在新闻节目中不断进行改革,推出了敬一丹、白岩松、水均益等有名的新闻主播,其基本情况如下表二:表二:中央电视台部分新闻主播基本情况一览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央视三个有名主播在担任主播前都有数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年龄在30岁左右,他们常常出现在央视新闻节目中,有一定的影响力。2005年2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在上海举行的“2005年中国电视主持人论坛暨颁奖盛典”上,首次设立了年度最佳新闻主播奖,获奖的三位主播是康辉(央视)、劳春燕(东方卫视)、张丹丹(湖南卫视)。从三位主播的经历来看,康辉与张丹丹都是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后就直接进了电视台做主播,劳春燕从复旦大学毕业做了几年记者后,也成为了主播。

与国外新闻主播相比,我国新闻主播任主播前新闻工作经历短甚至没有,社会阅历浅,知名度与影响力有限。目前,我国主播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从播音员转为主播,一是由记者转为主播。此外,广东卫视在2006年《粤港澳零距离》栏目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从著名高校传媒学院中聘用具有丰富新闻从业经验的资深学者来当主播。该栏目实行的是主编主播制,由我国著名的电视理论家黄匡宇教授既当主编,也当主播。

二、主编主播制特点

如果溯源我国主编主播制,那么不得不提1998年11月北京电视台开播的《晚间新闻报道》,该栏目一改传统运行机制,实行“主编主播制”,由潘全心既当主编,又当主播。之后上海东方台《新闻60分》也实行主编主播制,由姜澜担纲。目前广州电视台的《新闻日日睇》、广东电视台的《630新闻》等栏目,均采用了“主编主播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主编主播制”有哪些特点?下面试以探讨。

1.主播负责栏目的整体设计。实行主编主播制的栏目,主播对整个栏目的定位、结构、风格等都要考虑,一旦成熟即去实施。广东卫视曾播出的《粤港澳零距离》由三大板块组成:“港澳传媒重点”、“倾城大搜查”、“全民大声说”,每个板块都是围绕娱乐来选材。实行程序是记者先报题,然后是栏目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记者采访,编辑制作,播音员播出。该栏目在2006年5月实行主编主播制后,主播负责栏目的整体设计,改版后的《粤港澳零距离》由四大板块构成:“港澳快报”、“今日视点”、“街坊大声说”、“看图说话”,栏目重新定位为粤、港、澳三地的社会、民生资讯,通过资讯发掘内涵。广州电视台的《新闻日日睇》自2004年开播以来陈扬既当主编又当主播。该栏目是一档日播电视新闻杂志:分为“读报”和“报道”两大部分。“读报”以言论见长,强调用本土语言、本土态度和本土文化观念来解读评说当天报纸杂志的新闻,强调平民视角和主播自己的观点。“报道”则以影像取胜,由《G4出动》、《广州影像》、《有乜讲乜》、《爱心MTV》四部分组成,是一个广泛报道广州社会、生活、文化、趣味等都市景观、市井生活的电视新闻杂志。

2.主播出镜解读信息。当前,在内地电视节目中,电视评论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各电视台仍需努力。主播解读信息,是电视台加强评论的一种形式。在传播港澳资讯中,由于港澳实行的社会制度与内地不同,有些资讯,内地观众不一定能够理解,需要有人来点拨、分析,主播正是承担此项任务者,例如在播出香港近来骗取“综援”的人士增多时,对内地观众来讲什么是“综援”,为什么会出现骗取“综援”情况等问题,可能陌生,因此,需要主播来阐释。在资讯十分丰富的粤港澳三地,对观众来说,不仅要传递信息,更要挖掘信息蕴含的意义;不但要告诉观众发生什么,更要告诉观众意味着什么;这样的资讯传播才有深度。当然,主播在解读信息时,言语要简明,观点要独到。综观《粤港澳零距离》节目,主播凭借其深厚的积累,在解读信息时,以其深刻的见解,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例如在播报《港盗版软件不跌反升》新闻后,主播在解读时,首先表明观点,打击盗版毫不留情;然后,主播分析港盗版软件不跌反升的原因,在于出版商定价太高,违背了市场规律与老百姓的需求,让盗版商有机可乘。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的陈扬,更是以幽默、犀利、到位的点评深受广州市民的喜爱。可见,主播出镜解读信息既是电视台竞争的需要,也是满足观众的需要。

3.主播把关每期节目质量。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后来传播学者怀特把其引入新闻领域,提出了新闻筛选的“把关”模式。“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之际,我们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由于港澳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其传媒业完全市场化,因此,作为面向内地播出的《粤港澳零距离》在内容选取方面必须严格把关。由于栏目主播同时又是主编,因此,主播要参与节目策划、选题、采访、编辑、播出等各环节。虽然每期节目有个团队来完成,但是主播在节目制作整个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团队成员都是围绕主播来展开工作,记者报题给主播后,主播要确定选题,然后记者出去采访,很多时候是主播与记者一起去采访,采访回来后,主播还要负责对记者文稿的修改,在此基础上,主播要提炼自己的观点,为播出做准备。由此可见,把关的责任全落在了主播身上。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栏目主编兼主播的潘心全,多年来“执着”于该栏目的运作,从策划、选题、派出记者、修改文稿、写串联词等各个环节都介入,保证了该栏目的质量,使该栏目一直保持较高的收视率,因为开创了电视新闻栏目新的运行机制,潘全心被评为第七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4.主播富有亲和力,播讲特点明显。实行主编主播制的栏目,由于主播既能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栏目的风格及每天播出的要点;又能吃透每条新闻的内容,因此,主播采用播讲或聊天方式来向观众传递信息。这种方式完全不同于“我播你听”的那种读念新闻方式,该方式以平等的姿态,把观众当成朋友,告诉观众发生的事情,这样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加上采用了生活化的语言与适当的身体语言,使主播富有亲和力,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主编主播制意义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主编主播制”中主播履行的职责不但要出镜播讲信息、解读信息,而且要在节目制作前期及后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负责策划、确定选题、修改文稿、提炼观点及对整个节目质量的把关等等,既当主播又当主编。主编主播制在我国电视新闻栏目运行机制中,还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尝试的意义主体表现在以下四种方面。

1.有利于推动我国电视新闻栏目运行机制改革。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栏目运行中,“采、编、播”等环节基本上是相互脱离的。近年来,在实行频道制的改革中,虽然有少数电视台在电视栏目运行机制中尝试实行主编主播制,但是,主播职位所履行的职责还没有真正体现。这样的“主编主播制”主播主要是负责播讲新闻,很少参与策划、选题、采访、编辑等环节,因此,其兼做主编的权力自然缩小,这与国际电视界通行的“主编主播制”完全不一样,前面所介绍的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的三大新闻主播,主播节目仅仅是其工作的一部分,他们还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参与选题、采访、制作、播出各个环节,其对电视节目有“决断权”,显然,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晚间新闻栏目实行的是真正的“主编主播制”。与之比较,我国部分电视台少数栏目实行的“主编主播制”虽然暂时还没有大的影响,但是,其运行模式及赋予主播的权力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晚间新闻栏目实行的主编主播制颇为相似,因此,可以这样说,我国实行的“主编主播制”正在与国际电视界“主编主播制”接轨,在国内电视界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电视新闻栏目运行机制改革。

2.有利于主播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说,主持人职业发展会经过“尝试期”“成长期”“拓展期”“高峰期”“平台期”“衰退期”。目前,我国电视主持人或播音员,很少参与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只负责念读记者写的文稿,这样的主持人或播音员能力单一,不利于其日后发展;如果一旦不再担任这一岗位,就面临下岗待业。因此,在我国许多电视主持人或播音员对未来前途颇有忧虑。而实行“主编主播制”则完全不一样,这种机制下的主播具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策划、选题、写稿、编辑、播出等各个环节都能胜任,因此,其对日后发展不存在担忧,即使不做主播了,也可以从事策划、编导、编辑等工作,可见,实行“主编主播制”有利于主播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改变选拔新闻播音员的标准。目前,在我国电视台选拔主持人或播音员的标准,往往是看普通话标准不标准、出镜形象美不美、业务能力强不强等等,尤其是喜欢从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挑选应届毕业生,因此,大家认为这一岗位是吃青春饭的。而实行“主编主播制”选拔主播的标准更多的是看重经历、能力及其影响力。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的主播,其貌不扬,人称光头陈Sir,年龄也五十有余,但是,由于其具有曾主持电台十几年的经历、做节目的能力与影响力,因此,2004年2月广州电视台创办《新闻日日睇》时,他就做了该节目的主播、主编兼主笔,其在节目中说说新闻、聊聊家常、评评时事,深受广州市民欢迎,节目收视率在全台栏说目中常保留在前三名。北京电视台的潘全心、广东电视台的黄匡宇、凤凰卫视的阮次山等主播的选拔标准都打破了传统播音员的选拔标准。

4.有利于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纵观采用“主编主播制”的新闻栏目,由于主播业务能力强,知名度高,因此,其产生的传播效果好,收视率高就是很好的证明。抛弃新闻播音员制度,杜绝“俊男靓女”式的新闻播音员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提高新闻节目的可信度。电视台通过实行“主编主播制”有利于塑造名主播。“打造品牌主持人对于树立媒体形象、吸引受众、增强传播效果以及广告创收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得好,可以事半功倍。凤凰卫视对主持人的成功打造所取得的效益有目共睹。”通过给主播以较大的“节目决断权”,可以有效地提高节目传播效果。例如,白岩松曾担任《东方时空》编委会主编,统筹管理节目内容生产,在节目内容及主持业务上享有较大的发言权和主导权,因此,其主播的节目颇有特色,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曾在广东卫视《粤港澳零距离》栏目中担任主播及主编职务的黄匡宇,因其实践经验丰富,传播理论丰厚,因此,解读信息到位,可信度高。

通过对“主编主播制”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主编主播制”在我国电视台栏目运行机制中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随着传媒竞争的加剧及电视新闻改革的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主编主播制”日渐成熟且会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认可。本文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5期,发表时有删减。

试析电视新闻跨媒体传播形式

电视跨媒体传播形式是指电视媒体除拥有声画符号同时兼备的传播形式外,还拥有广播传播形式(只有声音符号传播)和报纸传播形式(只有文字符号或文字声音符号兼备传播)。在电视新闻中,跨媒体传播形式具体表现为电视新闻广播化和电视新闻报纸化。

一、电视新闻广播化

电视新闻广播化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传播者角度理解,它是指以播音语言为主而无新闻图像的传播形式,即口播新闻;二是从受众角度理解即指因电视无效画面(不含信息量可视性差的画面)太多,观众把电视新闻当作广播新闻来对待,由“看”电视变成“听”电视,这是一种收视行为的改变。显然,本文把电视新闻广播化作为跨媒体传播形式来探讨,主要是针对传播者角度,而非受众角度。

电视新闻广播化——口播新闻这一形式早在1958年建台初期就已使用,始称为“简明新闻”。1976年,1月6日因故取消,1979年9月1日复办,复办后的口播新闻只播新华社提供的国际新闻,每次约5分钟。1980年后,口播新闻的内容扩展到国内、国际两个部分。除了中央台外,各地方台也都采用了这一体裁样式。随着人们对于电视“看”的观念的变化,如今口播新闻在电视屏幕上有了重要而稳固的地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新闻时效快,是与广播、报纸媒体竞争的重要方式。为了满足观众“求快”的心理,现在许多电视台采取播音员直播的方式,将截稿时间大为推迟,甚至可能达到新闻节目全部播完这一临界点,只要节目尚未结束新闻就可随到随播;播音员也可根据时间的长短,灵活掌握后面不很重要、时效不很强的新闻的去留。口播“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从而既保证了新闻节目准时开始,准时结束,又赢得了新闻时效。

2.便于传播政令及理念性内容。对于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条例的实施、国务院命令、重要通知等内容,可以通过口播,让观众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对于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的社评与评论员文章,通过口播,增强了电视新闻对抽象理念的表达,使电视新闻超越了图像文化的“低智力门槛”,成为与报纸新闻相媲美的深度文化形式。对理性的呼唤,使素来以表现具像信息见长的电视新闻画面显得力不从心,播音语言的介入,刚好填充了这种不足。

3.不受图像限制,稿源丰富,有利于扩大信息量。采用电视新闻广播化这一传播形式极大地扩大了电视新闻的容量,使记者不会因现场环境影响拍摄而伤透脑筋,不会因无法及时提供现场画面而漏报重大新闻。例如今年8月“北大登山队遇雪崩,5人遇难”的消息,中央电视台最初以口播形式播发,如果等有现场画面才播的话,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实践表明:一周以后才有图像新闻播送)。

在肯定电视新闻广播化这一传播形式优点的同时,又要防止观众使电视新闻广播化,这种电视新闻广播化是观众收视行为的改变,而非传播形式。电视是视听媒介,有视听两个通道,电视新闻融形声于一体,图文并茂,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优势——新闻内容的易受性。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看(画面)、听(播音)、读(文字),多通道同时感知的综合效应之中,因为是多通道输入同一个信息,各单个通道信息负荷量相对减轻,受众心态处于放松情境下,使信息量输入最多。这便是传播符号综合效应带来的易受性但是,有些电视新闻无效画面太多,画面指向不明,以至失去佐证价值;画面纯为填充播音时间以至产生声画“两张皮”;画面与声音相抵触,以至产生互消效应……对于这样的电视新闻,观众只得使之广播化,因此,一边听电视一边做其它事情。

对于电视新闻广播化这一跨媒体传播形式,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电视新闻广播化必须以时效性强的动态性新闻为主要内容,其它内容过多,就失去了争抢时效的优势,易被视为“广播新闻”而引起观众不满。因此,电视新闻广播化的运用,必须适时、适量,过“度”则优势会转化为劣势。同时,电视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拍摄的画面具有明确的指向、饱满的信息、感人的细节,使画面的佐证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力避观众使电视新闻广播化行为。

二、电视新闻报纸化

电视新闻报纸化是指以屏幕文字符号或文字符号加声音符号为主的新闻传播形式。近年来,CCTV-2的《媒体速览》、北京卫视-1的《多媒体聚焦》、本港台的《社评摘要》、凤凰卫视的《国际看板》、广州电视台的《府前直通车》等等这些小栏目就是电视新闻报纸化的具体运用。这种传播方式充分吸收了报纸的传播优势,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密集的信息。这一样式似新闻快餐,受到了生活节奏快捷的当代人的欢迎。这一传播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点优势。

1.电视新闻报纸化,能够加强信息记忆深度,让观众轻松愉悦地接受信息。电视新闻“视听兼备”的双通道传播形式,比之单通道传播的报纸(看的通道)和广播(听的通道),具有明显的记忆优势。传播学者指出:“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语言能记住20%,观看图画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50%”。视听结合,两个通道各自汲取信息互不干扰、且又加强记忆深度的原理是不言而喻的。对重要新闻、会议公报、政令、名单,采用声音文字同步播出,观众且听且读(心读),甚是轻松,比之聚神的“听”(广播)和费力的“看”(报纸),屏幕文字听读一体的轻易性就显而易见。“听读一体”的“报摘节目”已在许多电视台中播出,电视新闻报纸化这一传播形式具有大容量、快传递、易取存等特点,已充分体现出屏幕文字“听读一体”的轻易性。

2.电视新闻报纸化有助于赢得第一时效,保持节目完整和融洽传受双方关系。随着节目编排管理的严密与科学化,各级电视台大多做到了节目准时播出,为观众收看提供了极大方便。然而在信息密集的当今,重大新闻层出不穷,为了与其它媒体争抢时效而又不打断正常的传播秩序,屏幕文字的应用是个极其有效的竞争手段。从“信源”向“信道”(电台、电视台)传回信息时,广播与电视的优势持平(从传播文字内容方面讲)。向受众播发信息则不然:广播仅有一个声音通道,它要作“非常性”传播,就必须中断“正常性”传播。电视有视听两个通道,重大新闻可由迭加的屏幕文字播放,不必中断“正常性”传播。受众可以在正常的接受心态中及时获得最新消息。如在正常播放的非新闻性节目时,可在屏幕下端播放游走的屏幕文字“最新消息”,这样就赢得了优于其它新闻媒体的第一时效。另外,即时预告节目播放程序的更改,可消除观众无端等待耗费时间的烦恼与责怪;即时预告重要节目的播出,可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这样,既保持了节目的完整性,又融洽了传受双方的关系。

3.电视新闻报纸化有助于美化电视版面。电视新闻有些因缺少画面或内容抽象而只能用口播的形式播出。同一景别的播音员人像长时间在屏幕上,容易造成观众视觉的疲惫,形成抑制心理。此时,如果将传播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叠现在屏幕上,效果就大不一样。因为先进的字幕设备在处理文字的大小、形状、色彩方面花样迭出,做出的文字美观、大方,加上相关电子动画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屏幕文字不亚于图像的可视性。由于文字的不断替换而呈现出一种类似活动图像的流动感,能使观众在轻松、愉悦中获悉新闻。

尽管电视新闻报纸化这一传播形式有许多优势,但是在具体运用中,如果操作不当,其消极效果也是明显的。为此,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注意分清主次,把握时间。电视新闻应以图像符号加语言符号的传播形式为主,以电视新闻报纸化这一传播形式为辅,即以图像新闻为主,非图像新闻为次。否则,电视新闻的本质就会丢失。同时报纸化的电视新闻所占时间不能太长,以占所播时间的1/10~1/20为宜。综观各电视台的“报摘节目、新闻快递”等,一般都放在所播新闻的后面,大多占用1~2分钟。其二,注意节奏和谐。屏幕文字节奏、播音节奏与观众收视时的心理节奏要协调,如果节奏过快,观众收看时就非常吃力,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如果过慢,则影响信息量观众也会反感,因此节奏要合拍。其三,注意版面简洁且富有变化。播出时不宜把要播的几条新闻同时贴上去,占满整个屏幕,这样,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压抑感。在版面简洁的同时要注意版面的变化,因为变化是引起观众注意的手段,如字体、字号的变化,色彩、影调的变化,节奏快慢的变化等等,当然在变化中又要求得版面的统一。

总之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电视新闻跨媒体传播形式——电视新闻广播化和电视新闻报纸化。在看到二者传播优势的同时,也应谨防其劣势。笔者撰写此文并非要否定图像新闻在电视新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流价值,而是要根据时代发展、观众需要、媒体特点去探讨电视新闻跨媒体传播形式,旨在使电视新闻传播“取众家之长,扬独家之优”,及时为观众提供新闻快餐,以达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此文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如何创新

——以凤凰卫视资讯台《凤凰早班车》、《时事直通车》为例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从微观角度看主要指单条新闻的声画组合,从宏观角度看主要是指对诸多新闻加工、选择、调配后进行的有机串联。从采摄、制作到播出一连贯的过程中,编排居于核心地位,它起着关键作用,决定着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因此,要高度重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被海外媒体称作为华语CNN的凤凰卫视资讯台,是全世界第一家24小时用华语滚动播送新闻和评论的电视台,本着“为全球华人服务”的宗旨,在制作样式方面影响并带动着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提升了中国电视乃至于华语电视的传播水平。其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在谈到凤凰精神时说,创新是凤凰的生命线。的确,从内容到形式,创新精神无处不在。本文拟从形式角度,以《时事直通车》和《凤凰早班车》为例,探讨资讯台新闻节目编排是如何创新的。

一、单条新闻编排创新

作为声画兼备的电视新闻,如何增加画面的可视性、声音的可听性,以此牢牢地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是每个电视从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凤凰卫视资讯台的《凤凰早班车》与《时事直通车》的制作人员在编排单条新闻时,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1.口播新闻的可视性创新。口播新闻是指以播音语言为主体的新闻。为了提高口播新闻的可视性,资讯台的后期制作人员主要运用电脑作图、电子动画、新闻照片、屏幕文字等有效手段来增添画面的可视性,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在电话采访中,画面上同时出现了记者照片及记者所在位置的地图,声音突破空间限制,采访活动好象就在观众眼前。对于口播新闻来说,新闻照片是帮助观众克服随意性和厌倦情绪、加强注意的重要因素。因为静止的照片在流动的电视图象中出现,使传播节奏、感受心态节奏都产生骤然变化,强烈的动静对比,等于出现了一个“新异刺激”,易于引起无意注意,变观众收看新闻节目的随意性为集中性、介入性,从而有效提高传播深度。例如在《布什访意保安严密》新闻中,主播电话采访意大利《生活》杂志社社长胡阑波时,画面上不时出现了意大利与罗马之间的动画地图和胡社长、比萨斜塔、威尼斯等照片。因此,在长达3分钟的电话采访中,观众并不厌烦。在口播新闻中,有时注重运用屏幕文字,翻飞出去的字幕动感极强,加上字体大小、形状、色彩方面花样多变,因此,电视版面得以美化。由于文字的不断替换而呈现出一种类似活动图象的流动感,能使观众在轻松、愉悦中获悉新闻。

2.同期声运用创新。电视新闻同期声是指在拍摄人物讲话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新闻现场的各种音响)和现场采访同期声(新闻现场人物说话的声音)。典型的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生动的同期声是电视新闻中最具魅力的声音,它能充分体现电视新闻声画互补、水乳交融的完美宣传效果。在电视新闻中正确运用同期声可以增强新闻真实感、受众参与感、声音节奏感、画面立体感。然而,在目前大陆电视新闻中,同期声应有的功能并未得以挖掘,主要表现在“不用同期声”和“滥用同期声”两个方面。不用的原因在于有些电视从业者认为同期声占用时间较多,影响传播的信息量;滥用同期声的原因在于从业者认为同期声多比同期声少要好。其实这两种观点十分偏颇。到底如何运用同期声,资讯台的编辑作了可贵的探索。据2006年2月上旬的统计,该台85%的新闻中运用了同期声,运用同期声时淡化了记者的“上镜”意识,删除提问过程,用同期声表达关键内容,这样能有效地压缩屏幕时间,加大单位时间内的传播容量,从而提高传播的信息量。在具体运用时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有用同期声叙述事实的,有用同期声评论时事的,有用同期声间接表达电视台立场的等等。在对待同期声与主播声时,同期声和主播音融为一体,共同承担传播任务,带给观众的是真实、完整、朴素的视听信息。例如《三女性膺时代杂志风云人物》中,主播声串联起三个女性的同期声,二者有机结合构成新闻整体(国际新闻中的同期声,用屏幕文字辅助观众收看)。至于同期声在新闻中出现的位置,无公式可套,运用时应根据内容和主题而定。

3.新闻表现手段创新。虽然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客观的,但是新闻的表现手段可以是主观的。为了增强新闻的视觉效果,简洁形象地表达报道的内容,资讯台在后期编辑新闻时别具一格,其创新手段主要有三。其一,运用动画与图表。动画与图表是对新闻内容的补充和抽象细节的说明,是丰富视觉信息的一种表现技巧。它可以使抽象复杂的事理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表现的形式直观化,从而易于信息传达,方便观众接受。例如在报道华航空难时,用三维动画演示飞机失事过程;在报道《两岸越过海峡中线合作打捞》时,用动画显示两岸船只越过海峡中线。在报道《港禁毒专员呼吁留意新毒品》中,用图表形式,把新毒品的种类,滥用药物人数直观地传达出来。其二,运用漫画形式,“每种视觉式样——不管他们是一幅绘画、一座建筑、一种装饰或一把椅子——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陈述,它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做出成功的说明。”新闻漫画更是如此。以“漫画”形式对时事作出评论,颇具匠心。在“环球聚焦”板块中,最后往往是主播带领观众欣赏两幅漫画。例如有一次画的是美国总统布什在圣诞树下拆礼物,拆完后,感叹地说:怎么没有人给我送本•拉登呢?显然,借漫画形式诙谐地表达出媒体的立场与观点。其三,给新闻配乐。一般来说,在后期编辑时给新闻配乐是不允许的,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在《时事直通车》中,最后一条社会新闻,大多配以轻快的音乐,同时叠出栏目工作人员字幕。例如2006年2月21日《时事直通车》中的最后一条新闻《香港花卉展 石竹独领风骚》,口播之后,画面是各种花卉的特写,同时配上轻音乐,在愉快中结束新闻报道。

二、新闻栏目编排创新

资讯台的新闻节目除了向亚洲播送外,同时还向美洲、欧洲转播,它的服务对象是全球华人,其新闻栏目编排与众不同,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1.打破编排常规。按常规编排每天晚上43分钟(星期六、日只有30分钟)的《时事直通车》编排顺序是:环球报道(国际专列)——海峡两岸——港澳聚焦——财经消息——科技报道——社会掠影。但是一旦海峡两岸有大事发生,该栏目编排打破常规。例如华航空难时,首先报道的是空难新闻,然后才是环球报道及其他。因为,华航空难后,全球华人尤其是海峡两岸极为关注事情的进展。空难发生后的第三天7条新闻从不同角度报道了空难后的最新情况,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信息欲求。这种不因循守旧、打破常规的编排方式,既体现了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又体现了“以观众为本位”的理念,是对编排思想的灵活运用。

2.创造跨媒体传播形式。跨媒体传播形式是指电视媒体除拥有声画符号同时兼备的传播形式外,还拥有广播传播形式(只有声音符号传播)和报纸传播形式(只有文字符号或文字声音符号兼备传播)。一般来说,电视新闻以图象新闻为主,但是在这两个栏目中,不但有图象新闻,还有口播新闻、报摘新闻。通过运用跨媒体传播形式,使电视新闻传播“取众家之长,扬独家之优”,及时为观众提供新闻快餐。在《凤凰早班车》中,有图像新闻、报摘新闻、口播新闻。在具体编排时根据编排思想,相互穿插,以此形成一种明朗的节奏,使观众并不感觉单调。在编辑报摘新闻时,往往从《大公报》、《明报》、《星岛时报》等有影响力的报纸中精选,且以报纸版面为电视版面,对所选报纸新闻加以放大、突出,同时口讲其要点。对于看惯了图象新闻的观众来说,这种编排方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传播学者指出:“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语言能记住20%,观看图画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50%”,视听结合,两个通道各自汲取信息互不干扰、且又加强记忆深度的原理是不言而喻的。声音符号与文字符号指向同一传播内容时,则形成“听读”一体的同向多维感知通道,同瞬间对大脑相关神经中枢冲击,必然明显地加深“记忆痕迹”。口播新闻的主要优势是新闻时效快,不受图像限制,是与广播报纸媒体竞争的重要方式。在资讯台的新闻中,对突发性新闻或事件的最新情况常以口播方式在第一时间告诉观众,如对台湾货航事故和华盛顿连环凶杀案调查的最新消息,就是以口播方式告诉观众的。值得肯定的是资讯台的口播新闻,大多辅以电脑作图、电子动画,加强视觉效果和传播效果。

总之,在《凤凰早班车》的编排中,把图象新闻、口播新闻、报摘新闻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其“让观众在出门上班前能清楚了解世界各地的最新情况”的栏目宗旨。

3.板块化编排创新。电视新闻编排既是一门思维的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割的艺术。如何合理地分割时间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板块化编排是比较科学的方法。板块化编排是指根据内容或时效性的不同,对新闻信息进行归类,然后再把若干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新闻组合成板块(也称栏目),最后通过一定的方式串联成节目的编排方式。板块化编排可以使电视新闻节目变得更加有序,取得更为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板块化编排为大多数电视台所采用。但是,许多电视台在运用板块化编排时,分割时间不合理,实行的是大板块编排,如把新闻分为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或是本地新闻与外地新闻等等,且板块之间没有过渡、没有间隔,不考虑观众的收视心理,把几十条新闻不间断地统统“塞”给观众,这样的板块化编排难以收到好的传播效果。而《时事直通车》与《凤凰早班车》的板块化编排,能根据新闻规律和观众的收视心理,讲究分割时间的艺术,43分钟上的《时事直通车》分为6个小板块:环球报道——海峡两岸——港澳聚焦——财经消息——科技报道——社会掠影。30分钟的《凤凰早班车》分为三个板块:环球聚焦——两岸三地——专线大观。每个板块时长介于6~9分钟之间,且板块之间间以节目宣传片,这样的板块化编排好处有三。

其一,有利于形成多个头条。在诸多新闻中,面对许多重要新闻,该怎样处理?实行板块化编排是其有效方法。因为根据重要新闻的不同类别,把它们置于每个板块的开头,这样就形成了多个头条,例如今年2月21日《时事直通车》的“环球报道”板块中,以“伊朗与俄核谈判结束未有进展”为头条;在“海峡两岸”板块中,以“苏贞昌到台立法院发表施政报告”为头条等等,由于电视是以时间为版面,编辑不可能提前实现编辑意图。只有遵循线性播出规律,运用板块化编排方式,合理搭配新闻刺激的强弱,穿插重要新闻,才能使整个栏目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二,方便观众收看,易于保持注意力。把内容相近、主题相同或有其他密切联系的新闻组合在一个版块之下,能提高节目的信息量,方便观众收看。例如,今年2月21日的“环球报道”版块中,从不同角度报道了5条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新闻,使观众在短时间内获悉大量相关信息。纵观《时事直通车》与《凤凰早班车》大都将版块切割时段为6~9分钟,这样的量化分割,有利于观众保持注意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收视效果。因为,在分割版块时间时,必须掌握时间对传播效果的控制。法国构造主义心理学家铁钦纳把时间分为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物理时间是恒定的,它的恒定单位为一秒;而心理时间则不同,你在一个乡村车站候车室所消磨的一个小时和你欣赏一场有趣的比赛的一小时,在物理方面是相等的。但对你来说,前一小时很慢,后一小时很快,它们并不相等。若板块时间太长,观众容易产生疲劳,进而产生厌倦。厌倦的本质是人的心理对时间的反弹。因此,在合理分割板块时间的同时,还要考虑每个板块中内容的有趣性和信息量。因为,屏幕时间(物理学时间)最终是以心理学时间的形态在观众的心灵中得到反响(喜好或厌倦),这一反响,将时间形态的电视新闻形态转化为心理空间形态的信息体验,这种体验是否被厌倦,又取决于作为时间形态的新闻,有多少“有趣的信息”进入信息审美主体的心理空间。因此,《时事直通车》与《凤凰早班车》的板块化编辑,不仅有利于方便观众收看,而且有利于观众注意力的保持,从而大大提高了传播效果。

其三、有利于产生节奏感。在节目编排中,只有把握好节奏,才能使观众在收看时一张一弛,不至于感到疲劳和厌烦,才能使观众自始自终保持对节目的注意力。“电视新闻节目中不可能每一条新闻都使所有的观众感兴趣,所以必须把节目想象成一系列的山峰和峡谷,高低不平,错落有致。每次新闻广播都要用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突发性的新闻作头条,即从高峰开始。新闻节目表越往后,新闻的紧迫性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小。在低谷状态下,你应该找到一种办法来一个转变,使节目再回到高峰状态。”在《时事直通车》中,六个板块形成六个头条,类似于六座“山峰”,每一板块最后一条新闻不及第一条重要,类似于“山谷”。在由“山谷”转向“山峰”时,通过插入简洁的预告和创意新颖、画面冲击力强的节目宣传片,把六个板块自然地连接起来。制作精良的宣传片反复间入板块之间,类似于一首乐曲中反复出现同一优美的旋律,使整个栏目节奏和谐、鲜明(说明:资讯台很少播商业广告)。在每一板块之中,图象新闻与口播新闻穿插、长新闻与短新闻搭配、直播与录播相间、画面色彩的对比、同期声的使用、电子动画的运用等等,使各板块内的节奏灵活变化。“变化所具有的张力,变化所带来的美感,都使其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整体来说,《时事直通车》与《凤凰早班车》每一板块的内部节奏与整个栏目的外部节奏有机统一,编排的节目自然流畅,富有节奏感与韵律感。

总之,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决定综合性新闻节目整体传播效果的关键环节,编排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台的形象。资讯台在编排新闻节目时的创新表现,给我国内地电视台的新闻编排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本文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6期。

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功能及其运用

电视新闻同期声也叫现场声,是指在拍摄人物讲话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新闻现场的各种音响)和现场采访同期声(新闻现场人物说话的声音)。典型的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生动的同期声是电视新闻中最具魅力的声音,它能充分体现电视新闻声画互补、水乳交融的完美宣传效果,因此,用好同期声是电视从业者具有专业理念的充分体现。

一、同期声的功能

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增强新闻真实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运用限制了画面的时空位置,表明“此时、此地、此人、此声”,可以防止因随意挪动画面而产生的失实现象。同期声可以把事件现场的音响及人物的讲话直接传递给观众,减少了记者、编辑和主播转述的层次和报道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重要的新闻事实通过新闻人物直接向观众讲述,未经任何过滤,就会更加真实,因此伴随物像的同期声,使本为真实的新闻空间更具可感气氛。例如,5月22日凤凰卫视资讯台在《东帝汶立国之喜》新闻中,两次运用同期声:(1)安南同期声:“作为联合国秘书长,我很荣幸地把管治权由联合国移交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当局。”(2)东帝汶总统古斯芒同期声:“东帝汶独立之后,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谋求人民生活各个层面的全面发展,从文化到科学,从社会到经济。”通过同期声使观众相信:东帝汶已经独立。现场效果同期声交待事实发生的背景和气氛,刻画人物心理,能够扩大信息量,使观众产生认同感。例如,4月1日台湾TTV新闻《金融大楼起重机倒塌,砸死4人》中,消防车救护车的呼叫声与现场人物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印证了台湾3.31地震确已发生。因此,同期声对观众来说,有时比画面更重要——观众并不特别介意画面美不美,却渴望听到真相,在调查性新闻中尤其如此。

1.增强新闻真实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运用限制了画面的时空位置,表明“此时、此地、此人、此声”,可以防止因随意挪动画面而产生的失实现象。同期声可以把事件现场的音响及人物的讲话直接传递给观众,减少了记者、编辑和主播转述的层次和报道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重要的新闻事实通过新闻人物直接向观众讲述,未经任何过滤,就会更加真实,因此伴随物像的同期声,使本为真实的新闻空间更具可感气氛。例如,5月22日凤凰卫视资讯台在《东帝汶立国之喜》新闻中,两次运用同期声:(1)安南同期声:“作为联合国秘书长,我很荣幸地把管治权由联合国移交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当局。”(2)东帝汶总统古斯芒同期声:“东帝汶独立之后,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谋求人民生活各个层面的全面发展,从文化到科学,从社会到经济。”通过同期声使观众相信:东帝汶已经独立。现场效果同期声交待事实发生的背景和气氛,刻画人物心理,能够扩大信息量,使观众产生认同感。例如,4月1日台湾TTV新闻《金融大楼起重机倒塌,砸死4人》中,消防车救护车的呼叫声与现场人物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印证了台湾3.31地震确已发生。因此,同期声对观众来说,有时比画面更重要——观众并不特别介意画面美不美,却渴望听到真相,在调查性新闻中尤其如此。

2.增强观众参与感。同期声的成功运用,可以形成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从而提高观众对新闻传播的参与性(当然是心理参与)。面对面的传播会使人们高度注意,乃至引起心理和观点的变化,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同期声正是利用这一优势把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观众,观众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由记者“带领”主动“参与”到新闻事实中,做到信息与观众观念上和情感上的交流与呼应。如今年世界杯期间,记者在日本、韩国现场采访,被采访的教练、队员、球迷面对镜头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客观上似乎在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作单个交流。这使得以群体为传播对象的大众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人际传播的效果。因为观众很容易在心理上参与到事件中去,感觉自己仿佛被带进现场,与记者一同采访、一起倾听新闻人物的讲话。这种心理距离的接近,是观众能够接受新闻所传播信息的一个基本前提。

3.增强声音节奏感。据统计,电视播音以每分钟220至250个字为宜,而电视新闻中被采访对象每分钟约能讲120至150个字。播音语言与现场采访同期声“交互使用,可使新闻的叙事节奏富有变化。“变化所具有的张力,变化所带来的美感,都使其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但是,目前国内许多电视台播放的新闻中,只有主播的声音,没有新闻人物的声音,长此以往,观众厌烦。由于每个人的声音都有不同的音高、音色、力度、节奏,因此,电视新闻中恰当运用同期声,可使声音节奏富有变化,从而增强节奏感。

4.增强画面立体感。同期声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发展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空间性质。同期声的采用,突破了画面影像的局限,大大增强了二维结构的立体感。同期声电话采访使得采访空间感向画外延伸。例如,华航5•25空难发生后,凤凰卫视资讯台5月28日电话采访交通部福建海事局局长吴德训,这时,电视画面上出现:福建、台湾之间地图和吴局长的照片。虽然当时吴局长在福州,但是通过电话同期声及其照片,把观众心理引向了福州,极大地扩展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同期声中加入音响,可突破画面容量的限制,扩大信息的总体容量,延伸画面,从而带来一个新的空间,达到“听声见景”的效果。浩大的群众场面,因为有了鼎沸的欢呼声、呐喊声,观众因此拥有更为浩大的心理视象场面。二维画面因音响渗入而具多维特质。

二、如何运用同期声

在电视新闻中正确运用同期声可以增强新闻真实感、受众参与感、声音节奏感、画面立体感。然而,在目前的电视新闻中,同期声应有的功能并未得以挖掘,如何准确运用同期声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消除两种错误观念。错误观念一:同期声占用时间较多,影响传播信息量。由于存在这种观念,以致绝大多数电视新闻中没有同期声。主要表现在国内电视台播放的消息类节目中,例如今年《新闻联播》中,5月20日所播国际新闻无一条有同期声;5月22日在长达40分钟在新闻中(其中报道江主席在四川考察15分钟),共播出新闻18条,无一条有同期声;6月8日《午间新闻》播出《“上海合作组织”在圣彼得堡举行会议》,新闻中连续3次播到“江泽民说”及其它国家总统说,结果全是播音员代劳,无一同期声;近期几乎每天播出的巴以冲突新闻中,阿拉法特成了伟大的哑吧,等等,令观众不无遗憾。笔者连续15天(8月1日- 15日)记录了CCTV-1《新闻联播》395条新闻和5个省台的382条新闻(调查访谈类节目除外),其中CCTV-1无同期声新闻338条,占85.5%,5个省台无同期声新闻340条,占89%。何以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电视从业者误解新闻中的“时间节约”含义。认为新闻中运用同期声,浪费时间,减少了传播的信息量,不如由主播多播几条消息。其实不然,同期声和播音语言作为一种有声语言符号,担负着电视新闻的逻辑叙事功能,电视新闻的准确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讲要依赖于这两种语言。电视新闻的时间节约主要是指把采访中的废镜头、废话、无效同期声(不含信息量的同期声)等删去,以保证每条新闻的信息含量。其二,认为同期声中的方言、外语,观众听不懂,不如让播音员播讲。其实这是一种懒惰的表现,难道不能用屏幕文字来体现同期声内容吗?这一点在港澳台的新闻节目中做得好,“国际新闻”中的同期声均有屏幕文字来辅助观众收看。要知道:播音员流畅的叙述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被采访者谈话的权威性,和被采访者所处的特殊地位而带来的真实性。

错误观念二:同期声多比同期声少要好。由于存在这种观念,以致产生滥用同期声。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期声过多。尤其突出的是会议新闻,对会议报道模式化,多是“领导首先说”、“接着说”、“再接着说”、“强调说”、“再强调说”、“最后说”等,或干脆是会议现场直播。由于会议内容往往与大多观众没有直接的联系,其信息不是观众“欲知而未知”的内容,无效同期声的拖沓冗长,致使观众心理时间放大,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对于会议新闻的报道要加强会外采访,寻找角度,挖掘观众需要的信息;精心编辑,突破模式,创造个性各异的会议新闻,可采取这样三类样式:精编精报、精编简报、精编合报,把同期声用在关键处。其二,同期声运用不当。主要表现在人为地制造同期声,要新闻人物按记者的意图背稿甚至念稿的“导演同期声”与“表演同期声”,势必将因照本宣科的呆板而令人生厌。在电视新闻中运用方言、外语同期声而又没有屏幕文字,也是运用不当的表现。产生滥用同期声的原因主要是某些电视从业者认为:电视新闻中同期声多比同期声少要好。其实不然,同期声的运用必须精当,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即可;否则,物极必反,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2.正确处理两种关系(一)处理好同期声与主播声之间的关系。同期声是电视新闻中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新闻稿的重要段落,它和主播播音融为一体,共同完成信息传达。总体来说,二者同处主体地位。例如,5月20日凤凰卫视播出新闻《印巴局势升温》,主播声是叙述印巴目前局势及其有关背景,同期声是(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到线前作动员):“让我们一起努力,准备好作出牺牲,但我们的目标应是胜利,因为现在是决定性战争的时候。”显然,同期声与主播声共同承担传播功能,带给观众的是完整、真实、朴素的视听信息。同期声与主播声都具有“叙述新闻事实、介绍有关背景、表达抽象理念”的作用。

当然在运用同期声时,还要处理好同期声与主播声之间音量比例的关系。在处理声音主次关系时要把握好三个原则:“(1)在同一时间里,只能有一种声音为主;(2)在两种以上声音出现时,主次声音的音量比例要控制好;⑶在一般情况下最好只控制两种声音,如出现两种以上声音,次要声音不要控制时间太长。”在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运用往往有两种情况。其一,同期声处于主声位置,如8月10日《新闻联播》播出《医改闯出新天地:上海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该新闻中分别运用了上海市民、医疗保险局局长、医院负责人、市长的同期声,同期声都是放在主声位置,极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现场音响处于主声时,单独构成一个声音段落(在这一段落中没有播音语言),例如,画面中一架飞机从机场起飞伴随的马达轰鸣,城市繁华街道上各种车辆的鸣笛,大型庆祝活动中钢管乐队奏出的乐曲等等,在这样的声音段落中,音响的音量控制可以大一些,以保证音响能够独立担负起通过声音传达信息的作用。其二,同期声处于背景声位置,如5月20日凤凰卫视播出《破冰,美前总统访问古巴》,该新闻中,新闻人物美前总统卡特的同期声都是放在背景声位置,卡特的声音作为一种背景出现。现场音响处于背景声时,应本着主次分明的原则,在保证语言音量较大的前提下,用小音量的音响作为对语言和画面内容的烘托。切勿使音响与语言互不相让,使音响干扰语言,产生喧宾夺主的副作用。(二)处理好同期声与新闻时间的关系。“新闻时间是指一条新闻播出时所耗的实际时间”。如前所述,同期声速率一般是每分钟120至150个字,播音速率一般是每分钟220至250个字,因此,有些电视从业者认为:同期声节奏缓慢,占用时间太多,为了增加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信息量,新闻中可以不用同期声。其实,这种见解十分偏颇。要知道:仅靠主播播音难以表达现场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期声直接构成了新闻事件的核心事实。因此要学会用同期声交代事态的关键内容。要想在一分钟左右内用好同期声,就要避免拖沓冗长的讲话,准确把握同期声长度,尽量淡化记者的“上镜”意识,删除记者的提问过程,只将被采访者的同期声编入播音稿,这可压缩单条新闻所占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传播质量。这一组合样式已被美国三大电视网及香港、台湾各电视台普遍采用。其操作模式如图所示:

以上模式中有播音员和新闻人物的声音,播音员的声音主要是串联新闻人物的声音,这种组合行文简练,能有效的节省新闻时间。例如,5月20日凤凰卫视播出《美国国会责备白宫对9•11知情不报》,在2分钟的新闻中,共运用了5次同期声,分别是国会、白宫、国务院、国防部、安全办等领导的同期声,同期声处于叙述位置,主播声只起串联作用,二者有机结合构成新闻整体。同期声在新闻中占多长时间,要依新闻主题而定,没有硬性规定。例如,5月21日凤凰卫视播出《恐怖袭击卷土重来》,整条新闻60秒,同期声占了20秒;8月8日《新闻联播》播出《天津:霓虹灯下好工商》,整条新闻115秒,同期声占了70秒。

总之,同期声的运用必须精当,采用不当,会弄巧成拙。电视新闻中,同期声是构成真实不可缺少的部分,忠实地记录同期声也是忠于现实的一种责任。但是在目前电视新闻中并非完全这样,同期声要么作为“噪音”被过滤,要么根据主观愿望随意开启、关闭,要么用后期音响效果予以填充……如果真实成了制作者任意改变的对象,那么现实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怎么样呢?因此,在电视新闻中准确运用同期声是提高传播质量的重要手段,电视新闻从业者应认真待之。本文发表于《电视研究》2002年第10期,发表时有删减。

论三维背景在晚会节目中的传播功能

——以CCTV“2009春节联欢晚会”为例

据CTR市场研究调查统计:80%的观众认为今年央视春晚办得好。为何今年春晚能获得如此好评,本人认为,晚会形式创新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三维动画背景的运用,使观众耳目一新。央视春晚歌舞导演杨东升介绍,为了实现舞台灯光意境,今年春晚所有节目的舞台背景都变成三维动画。不仅在舞台背景和两侧的LED能播放动画,连地板和幕布也能播放动画,舞台效果的展示是全方位的。三维动画背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晚会节目的可视性。下面就三维动画背景在晚会节目中的传播功能加以探讨。

一、三维背景是节目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传播信息功能

今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中,大量运用三维动画作为舞台背景,在我国这是第一次。仔细分析今年的春晚,

可以发现,三维背景不仅仅是节目中的点缀,而且是节目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传播信息功能,不可或缺。例如舞蹈《城市变奏曲》融汇了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等多种舞蹈形式,演绎了城市的历史进程。通过运用三维动画背景,不断再现不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传递了表演的环境与地点等信息。既有北京街上跳街舞的青年小伙,也有城里朝气蓬勃的姑娘;尤其是舞蹈演员还要配合三维背景中的阶梯作出攀登阶梯的动作。在这个节目中,演员跟三维背景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舞蹈《蝶恋花》中,蝶与花是该节目构成的主要元素,人扮演蝴蝶,花靠三维背景来构建。节目中三面背景不断变换花形与花色,整个舞台成了花的海洋,演员在花蕊中翩翩起舞,加上光影色的变幻,令人赏心悦目。

二、三维背景增强节目可视性,升华节目主题

晚会节目可视性,是主办方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今年央视春晚节目比往年好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节目中大量运用了三维背景。小品《水下除夕夜》以大海为背景,通过三维动画再现海水涌动、潜艇前行的情景,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舞蹈《中华大团圆》通过运用三维背景,再现了我国青藏高原、北方大草原、东北雪松、江南水乡等自然风光,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舞蹈演员围成一个“圆”翩翩起舞,景与人焕发着勃勃生机。晚会节目中运用三维背景不仅能增强节目的可视性,而且还可以升华节目主题,突出一种氛围。歌舞《站起来》,通过三维背景逼真再现长城烽火台熊熊燃烧的火焰、宏伟的天坛、翻滚的白云等等,这些景与声密切配合,有力地突出了“站起来”主题。歌曲《中国之最》,通过三维背景,真实再现了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万里长城、火箭发射、内蒙古大草原、天安门广场、和平鸽等等,这些画面与声音密切配合,形象地传播了中国特征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向往。由于晚会节目中十分讲究三维背景的运用,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加上演员演技的高超、内容的新颖性及节目形式的丰富多彩,以致观众观看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心理参与程度很高,觉得今年的春晚时间过得很快。可见,三维背景的运用,既能提升节目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心理高度参与;又能营造一种氛围,突出节目主题。

三、三维背景增强立体透视感,延伸观众视觉空间

据了解,今年春晚舞台宽16米、高10米,加上背景和侧幕,LED的面积近1500平方米,舞台幕布由50根可伸缩的柱形装置组成,显然,舞台展示的空间是有限的。由于三维动画的运用,今年的春晚则是打开了“三面墙”,也就是说除了背景外,两侧的柱形LED能够把舞台及演员表演的环境充分延伸,让观众觉得这个舞台无限大。武术节目《功夫世家》通过三维背景,让观众看到了习武者表演的环境:开阔的场地、漂亮的房子、绿葱的树木、蔚蓝的天空,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功夫世家门前,忘却了自己在坐演播室里看表演。小品《黄豆黄》通过三维背景展示了表演者周围的环境:碧绿的稻田、金黄的土地、蓝天与白云等,把观众的视觉空间无限延伸。歌曲《天之大》通过前后柱子的升降,把整个舞台布置得很有层次,立体透视感极强,加上舞台颜色的变化与红叶的飘落,给观众以视觉享受。杂技《抖扛》通过三维背景,仿佛把表演者带到了天上人间:美丽的舞台、蓝色的天空、飞腾的云雾、翱翔的鸽子,让观众赞不绝口。小品《北京欢迎你》通过三维背景把舞台搬到了北京的一条小街上。可见,晚会节目中运用三维背景可以把舞台的有限变为无限,增强立体透视感,延伸观众视觉空间。

四、三维背景满足直播需求,降低节目成本,提高传播效果

一般来讲,重大节日庆典晚会,中央电视台与省级电视台大都会进行现场直播。现场直播因其即时性、真实性与不可预测性等特点深受广大观众欢迎。据了解,为了提高视觉传播效果,今年春晚剧组特别请到奥运会开幕式舞台背景设计班底进行LED多媒体设计。观看春晚节目后,笔者统计发现90%的节目运用了三维背景,通过三维背景把表演者的地点与环境进行了创意搬迁,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视觉空间,使观众观看时不至于以为表演地方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例如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通过三维背景及柱子幕布的运用建造了一个金碧辉煌的欧式宫殿,使观众心理认为该节目表演在宫殿里进行;民俗歌舞《山乡春来早》把山乡春的景色搬进了演播室,三维动画背景逼真再现了蜿蜒的山、碧绿的草、盛开的桃花、青青的竹子;小品《吉祥三宝》通过三维背景建筑了一个新社区,小品表演的是新社区里发生的事情,十分逼真。所有这些节目,通过运用三维背景,虚拟构建表演环境,满足了直播需求,增强了传播效果。

试想,如果不运用三维虚拟背景,而改用实景,晚会则无法进行直播,只能改为录播;如果录播,则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金钱。或者如果既不用三维背景,也不用实景拍摄,那么,节目的传播效果不知要逊色多少。此外,三维背景虚建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但让观众觉得可信,更让观众觉得好看,这就是三维艺术可贵之处。可见,晚会中三维背景的运用不仅满足了直播需求,而且大大降低了节目成本,提高了传播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晚会节目中,无论是歌曲、舞蹈,还是小品、杂技,都可以通过运用三维背景来提高节目传播效果。三维背景是节目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延伸观众视觉空间,满足直播需求,降低节目成本,增强传播效果的功能。但愿日后晚会节目中三维背景运用常态化。本文发表于《岭南视听研究》2009年第2期。

纪录片虚拟形式初探

纪录片是非虚拟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它坚持真实,反对虚假。由于纪录片具有跨时空的特点,因此在制作不同类型的纪录片时,为了创造“逼真”的效果,适当运用一些虚拟形式,不但不会使观众产生“造假”心理而拒绝接受,反而会增加观看时的“真实感”。因此,本文拟从纪录片语言虚拟形式及其功能方面加以探讨。

纪录片要求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事件,因此,大多采用“长镜头+特写”与“同期声+旁白”相结合的叙述模式,给观众以真实的感觉。但是,在制作以战争、古代名人、自然风光、宇宙探索为题材的纪录片时,仅用上述模式有时困难重重,甚至无法进行,而适当运用一些语言虚拟形式也可达到“逼真”效果。语言虚拟形式是指那些能传达信息但不能起佐证作用的语言形式。在纪录片中主要包括:三维动画、影视资料、美术绘画、模拟再现、配加音响音乐等。下面分别述之。

一、三维动画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三维动画、电脑仿真等手段在纪

录片中日益有所体现,尤其在科普纪录片中。由于这类纪录片与受众的生活有相当的距离,用专业术语及公式来传播,不但使外行根本不懂,而且对受众来说枯燥无味,以致观看时心理时间(指由与意识结合的有机消耗所生成的人的主观感觉中的时间观念)扩大,从而产生厌倦心里,传播过程中断。为了维护观众对传播内容的兴趣,形式技巧极为重要。例如,阳光卫视近期播出的纪录片《一飞冲天》,用三维动画逐步显示出联合攻击机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既简洁又形象。在《地球探索•北美洲冰河奇观》纪录片中,用电子地图展现冰河的位置,当叙述到形成冰河期的原因时,用动画语言形象表达地球自转,绕太阳公转及其轨道变化、湾流海域、冷气团等等,化复杂为简单,通俗易懂。在系列纪录片《神秘的星球》中,完全离不开三维动画语言:太阳诞生、构成成分、磁场活动、日珥爆发、太极光等等知识都以动画语言形象表达,九大行星的形成和旋转轨道、各自位置及相关知识介绍,若没有动画语言的支撑,则寸步难行。尤其当介绍“土星”时,说它很轻,密度比水还小,如果有个够大的海洋容纳得下它,它将漂浮在海洋中,此时电视画面用动画显示:土星漂浮在海洋中。多么生动,多么形象。

二、影视资料

在纪录片中,插入第一手纪录片段、照片等佐证事实的资料是惯用的做法。但是有些题材没有纪实材料。为了形象再现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昔日面貌及其演进轨迹,在纪录片中画龙点睛地插入少量影视剧资料,也未尝不可。不过,在运用影视资料时,应向观众公开申明或暗示:这是为了再现事件所采取的形象化手法,而决不能同真实事件混为一谈。如CCTV-1近期播出的《正阳门外——系列纪录片》中,在介绍“全聚德”字号、风水时,就插入了电影中晚清街景的画面和话剧《天下第一楼》片段。大型文献纪录片《新四军》第十集“再创辉煌”中,插入了电视剧《中原突围》中的片段以及从电影中剪辑出来的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形象地揭示了新四军在解放全中国中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再如,阳光卫视《人物志——约翰•肯尼迪》中,叙述肯尼迪对纳粹的态度时,插入了纳粹士兵操练及其随后闪电攻击捷克的画面,这些影视资料,再现了历史背景,加深了观众对肯尼迪的认识。通过插入电影资料,苏联纪录片《普通法西斯》全面剖析了法西斯势力在欧洲产生、发展、危害人类的历史,美国纪录片《纳粹与希特勒》重点剖析了法西斯思想的形成、发展到种族优越论和种族灭绝,直到武力称霸失败,走向覆灭的思想根源。总之,纪录片中插入影视资料要少而精,要围绕主题来精选。插入的位置要准确,不必用的地方用了,给人以冗长感,对总体结构也不利,得不偿失。

三、美术绘画

绘画的基本特点是通过虚构的形式,把对象生动而又逼真地描绘出来,看起来与真实的东西一样。绘画的美,就在于能够以假弄真,用本来是虚构的形式骗取观众视觉上的信任。在有些纪录片中,为了增加画面的可视性,形象地表达内容,有时运用美术绘画也会带来“逼真”效果。例如,阳光卫视播出的人物纪录片《马克•吐温:他的神奇探险》,由于没有记录资料,仅存的照片也极少,因此,该片中运用了78幅绘画,把马克•吐温一生的神奇探险,直观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马克•吐温在河上生活、在沙龙讲故事、扮演驻外记者、逃往旧金山、骑马探险、到国外演讲等等,这些绘画不仅仅是“形似”,更体现出了“神似”,把马克•吐温的内在气质形象地描绘出来。同时通过绘画,展现了马克•吐温的文学成就,《汤姆•索亚历险记》、《傻子国外旅行记》、《富贵年代》等作品的主要内容及主人公均以绘画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一目了然。在旁白的配合下,给观众以完整的视听信息。试想,如果该片没有绘画,则是多么黯然失色。“每一件艺术品都是对某一事情的陈述,每种视觉式样——不管他们是一幅绘画、一座建筑、一种装饰或一把椅子——都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陈述,它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做出成功的说明。”不过,纪录片中运用美术绘画,一般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是有第一手纪实资料,则最好用纪实资料。因为纪录片贵在真实,绘画虽然能“作为一种陈述形式”传达某种信息,但其不能佐证事实。因此,要谨慎用之。

四、模拟再现“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导演、摆布是不允许的。但是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适当使用模拟演示,既是对考古活动和成果的记录,又是对历史之谜的破译,显示出特有的魅力。例如《望长城》中测试“烽火传警”,用点燃烽火、空拍汽车奔驰、手机联络等现代通讯手段和最新拍摄手段的多视角展示,使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再如,英国纪录片《昔日帝国的秘密•方尖碑》中,通过模拟重建拍摄,把金属器械出现以前巨星碑材是如何开采、杠杆架对竖立巨碑有何意义等等这些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神秘环节,通过模拟再现,疑惑迎刃而解。

模拟再现的条件是历史内容的神秘性和模拟复原的可行性。上面所举例子都是历史之谜。众多传说、推论,一直在增加它的神秘色彩,正是这种神秘性,才使得模拟复原拍摄具有科学的、观赏的双重价值。可行性是一种考古成果,复原工程是考古成果的剖析和演示,是对某种结论的肯定和否定,因而充满了知识性和悬念效果,不加干预地记录复原过程便构成了有声有色的好作品。

近年来,在一些生活、人物纪录片中,也有运用模拟再现的方法来拍摄,例如阳光卫视纪录片《真实的故事•爱的奇迹》,开始叙述“1981年4月的一天中午,17岁的宋雅静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快到学校时,一辆公交车推到了她……”这时,画面内容是:街道边一个女学生推车上学、公交车驶过来、自行车倒地、奔驰的救护车、忙碌的医护人员等。《百年婚恋•鲁迅》中,当叙述“鲁迅经过拜祖先迎花轿的仪式与朱安结为夫妻”时,画面上出现了特写的烛火和挂红花的新郎背面。这些模拟再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演员总是不露脸,观众只能看到人物的轮廓。因此,观众在观看时,也会产生认同的心理,不会因模拟再现而感到不舒服。当然,模拟再现能否在这种纪录片中运用还值得商榷。

五、配加音响音乐

纪录片重现同步现场声,但并不排斥必要的音响资料和模拟声。摄录采访中,画面不错而声音不好的情况经常出现,因此,后期声音创作进行弥补是必要的。弥补的办法是运用音响资料或模拟声。因此平时要积累诸如雷鸣、风吼、马嘶、鸟啼、鞭炮、枪炮、汽笛等音响资料。模拟声是根据画面内容人工仿制的声音,不仅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还可比原声音更具魅力。例如。科教纪录片《神秘的星球》中的星球相撞爆炸的声音,渲染了气氛,使记录的内容更加具象。《湘西,山的咏叹调》“啃山人”一节,多次运用音响资料,从山景开始便加进了重锤击石头的混合音响,铿锵有力的铁锤声,震荡着群山,也震荡着观众。然后才出现啃山人挥锤破石头的矫健身影。这是经过夸张的“混响”处理,将原始声音艺术化。结尾处,“啃山人”围着火塘与家人畅想湘西的未来时,再次想起了铿锵有力的铁锤声,衬着熊熊塘火,让人物陶醉在遐想中。总之,音响资料的运用,可以突破画面框限,扩大信息容量,形成画面之间的联系感,使观众产生真实感。配加的音乐是纪录片中最富有艺术性的主观声音。在纪录片中,音乐作为一种情绪和意境注入作品,含有作者表现生活的主观成分。它的作用在于“通过音调与旋律创造出情感的形象,直接打动人心,直接唤起观众的思想、情感和心里情绪上的反应与共鸣”。后期制作配加音乐时,只有置入适当的位置,融入整个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当中,使人不知不觉地受到它的感染,甚至不感觉它存在的时候,才是最佳效果,这就是人们赞扬的“听不见的音乐”的效果。例如,凤凰卫视在纪念9•11一周年时,播出纪录片《摄影师亲历9•11》,该片有两次配加片段音乐,一次是摄影师在第二天来到事发现场,目睹残垣断壁,目睹人们沉重的脚步,目睹一张张衰愁的脸,此时,配加低沉如诉如泣的音乐,与观众沉重的心情相吻合,以致完全不感觉到音乐的存在。另一次是在片尾,在画面呈现一张张为抢救别人而献身的消防队员的照片时,旁白完全退出,只有低沉哀鸣的乐曲,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烈士沉痛哀悼而又敬佩之情。在“电视画面和语言都无法表达情感的深度和广度的时候,音乐就有用武之地了。音乐可以是语意的延伸,人物感情的深化,也是感染观众的桥梁。”该片中两次配乐,强烈的感染着观众,精确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感受与情绪。值得注意的是纪录片中不一定要配加音乐,即使用也要讲究以少胜多,并不要求完整,不完整的音乐能有效的营建纪录片的完整效果。配加音乐时要有铺垫,千万不能为好听而配乐,形神分离,适得其反。

总之,纪录片是一个最富有探索性的领域。本文略论其语言虚拟形式,并非主张纪录片可以虚构。恰恰相反,正是尊重“真实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也是它最可贵的价值所在”的前提下,根据本人所看到大量国内外纪录片的基础上的一点思考,旨在抛砖引玉,不断提高纪录片的质量,满足观众的需求,使纪录片走出“高原期”。此文系与罗卓群合作完成,发表于《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画面

——从3﹒31台湾地震报道看台湾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画面意识

作为声画并茂、视听兼备的电视新闻,其魅力就在于画面。电视画面是利用电视设备的扫描成像电路产生的一帧画格。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把画面理解为一种承载多种语言符号的容器。画格也好,容器也罢,均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黄匡宇教授经过5年对3000个受众调查样本研究表明:新闻节目在60秒内、综艺节目在90秒内、电视剧在120秒内、纪录片在80秒内,若不能在光、影、声、色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形式冲击,观众则按动遥控器宣判该频道的死亡而另寻“新欢”;某一频道的某一节目能在节目开始的60秒至120秒以过目难忘的形式留住观众3次,该频道某节目往往会成为这些观众下次开机的首选。从上述意义来讲,电视节目传播,形式大于内容。因此,如何采摄到信息饱满的图像,如何编辑出可视性佳的画面,是电视新闻从业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通过对2002年4月1日台湾无线电视(TVBS)和台湾电视公司(TTV)有关3 •31地震报道的分析,我们或许能从中得到启示。

从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两大电视台的新闻从业者均具有强烈的画面意识。其具体表现在:

一、淡化主播画面,强化导语画面

每条新闻的开头,在主播播报的同时都有不断变动的导语画面,且导语画面所占屏幕大于主播画面。在TVBS 中,导语画面占2/3,置屏幕左边;主播画面占1/3,置屏幕右边。在TTV中,主播、导语画面各占1/2,主播画面置左,导语画面置右。而在今年3月25日TTV改版前,主播画面占3/4,导语画面占l/4(TVBS 也是如此),且两台的导语画面都是静止的。从压缩主播画面、扩大导语画面这一变动中,可以看出两台从业人员的画面理念与众不同:淡化主播画面, 强化导语画面。不断替换的导语画面都是从该条新闻中精选出来的新闻画面,信息量大,可视性佳,“导语画面十主播画面”同时出现, 大大地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极易引起现众的有意注意,产生首因效应, 从而使观众自觉锁住该频道。

二、使用小标题,增强易受性

屏幕小标题的使用,使每条新闻层次十分清楚,观众易于把握新闻要点,无论TVBS还是TTV,每条新闻大都有2至3条屏幕小标题。例如,TTV在播放《京华城受损,全面封馆》新闻时,屏幕下方除主标题外,随后出现“地震导致水管破裂, 京华城封馆”和“大楼外墙瓷砖脱落”两个小标题,当然,小标题何时出现因画面内容而定,小标题的使用,无意中产生一种节奏,不易使观众眼睛疲劳,这与有些电视台每个画面下方都有文字或无文字,效果大不一样。传播学研究的成果指出:阅读文字能记住10 %,收听语言能记住20%,观看图画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50%。电视新闻传播的易受性主要体现在看(画面)、听(播音)、读(文字)多通道同时感知的综合效应中。因为多通道输人同一个信息,各单个通道信息负荷量相对减轻,受众心态处于放松情景下,使信息量输入最大。这便是传播符号综合效应带来的易受性。因此,精心制作小标题,使新闻内容更具易受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小标题时,小标题与画面内容应相一致,不宜产生“互消效应”。遗憾的是TTV在播放《承德路民宅倾斜,全数救出》时,屏幕小标题是“救援及时,无人伤亡”,而画面上出现了抬伤员的情景,文字与画面互相矛盾。因此,制作标题时要精心。

三、精挑特写镜头,把握好“暴露度”

实践表明,精品新闻,在1分钟内都有8个以上的镜头,而细节镜头不少于3个。两台所播10条新闻中,其中8条具有2个以上的特写镜头。特写的功能是选择与放大。所谓选择,是将人或物从周围环境中强调出来,即“从整体中抽出细节”。所谓放大,是让观众逼近画面对象,窥察细微表情传达的心灵信息,或是细部特征。特写镜头的运用,两台均有充分的体现,尤其是TVBS,每条新闻都有2至3个特写画面。特写的对象有物: 被砸的车头、路面的裂缝、剥落的墙壁、倒地的衣架等等;也有人:亲人痛哭的眼泪、伤者痛苦的表情、张女士受伤的下肢、匆匆打电话的顾客等等。通过这些特写,把地震带给台湾人民的灾难,表现得淋漓尽致。

遗憾的是TTV在《金融大楼起重机掉落,伤亡惨重》新闻中,运用的景别全是远景、中景、近景,无一特写;在《北医急诊室,生死一线间》新闻中,特写对象是血淋淋的伤员和张女士的下肢,这两个特写虽然表现了伤者的惨状;但是,暴露部分太多。而TVBS 这点把握得较好,该台在播《金融大楼吊臂掉落,伤者惊魂未定》中,特写5个死者时,用白布遮挡死者,注意了画面的清洁度。因此,在运用特写时要注意“暴露度”的把握。

四、用好有效面面,缩减无效画面

有效画面是指能够带来信息量可视性佳的画面,否则就是无效画面。同期声(现场声)是指在拍摄人物讲话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两台在运用同期声时颇有特色,注重了有效画面的运用,无效画面的处理。在运用同期声时淡化了记者的“上镜”意识,删除了记者的提问过程,只将被采访者的同期声编入播音稿,同期声成了叙述的主体,和整个播音稿融为一体。同期声的使用能够增加新闻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能增强画面的运动感和速度感,使观众的参与意识(心理参与)大大增强。TVBS 和TTV所播10条新闻中,有9条运用了同期声(另一条是口播新闻),同期声的新闻中仅有1条记者上了镜头,其中8条都删除了可有可无的记者提问过程(无效画面),画面上只有被采访者的形象(有效画面)。这样可以压缩单条新闻所占时间,从而有效提高画面质量。

值得指出的是TTV在播《金融大楼起重机掉落,伤亡惨重》时,记者上了镜头。在长达1分钟的现场播报中,记者语言不清晰,颇显罗嗦,加上多次出现消防车、救护车的尖叫声,现场音响成了观众接受信息时的噪音。因此,同期声要用到关键处,不宜过滥。

五、捕捉线条,把握色彩

两台记者在拍摄画面时注重了线条的捕捉,色彩的把握。线条是画面构成中的一个基础因素,任何画面中的任何形体轮廓最基本形态都表现为线条。在电视新闻画面构成中,首先需要的是发现线条和捕捉线条。从两台所播新闻画面中可以看出,记者在现场善于捕捉反映事物特征、突出新闻主题的线条。斜线和曲线几乎在每条新闻中均有体现。画面中斜线主要体现在民宅、大楼、电杆、桥梁中; 曲线主要表现在开裂的地面、公路及破损的建筑物中,地震给台湾带来的灾难,通过线条得到了真实的体现。因为,斜线在画面中可产生动感,意味着危险、崩溃;曲线、锯齿线使人的视线产生忽高忽低的变化,因而产生不安、紊乱的感觉。

两台记者在色彩把握方面也高出一筹。现场拍摄中,用典型色彩表现时间、环境、气氛、情绪等。在《飞来横祸,过路车被吊车钢条砸毁》中,背景以灰蓝色为主,画面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其它新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