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22:56:27

点击下载

作者:李英伟,于晓红,刘志彬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试读:

前言

“财政与金融”是财会相关专业及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以上各专业的专业导引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以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共11章:第一部分为财政学基本理论,主要阐述财政的概念和财政职能、公共财政理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与税制、国债收入、政府预算及财政管理体制。第二部分为金融学基本理论,主要阐述金融、货币、信用的概念,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货币供求与均衡,金融市场和通货膨胀;第三部分为宏观调控理论,主要阐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等。

本书理论与实务并重,紧密结合当前中国财政与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吸收近年来该专业发展的新研究成果,力求反映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方面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第一章财政概述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入手,介绍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失灵、公共物品、财政的三大职能以及公共财政的含义和相关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财政分配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财政学的研究对象、财政存在的必要性,以及财政的演变历程,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公共财政的概念,以及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过程中的分配关系和财政的三大职能等财政基本理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案例导入

牛奶为什么倒入下水道

不久前报纸有一则报道:西南乳业三强之一成都市华西乳业有限公司工人把成吨的鲜牛奶倒入下水道,以避免巨额的损失。很快,和其有合同关系的奶牛养殖户也不得不把部分牛奶倒入下水道。

牛奶为什么要倒掉?其实原因很简单,用学过的经济学弹性理论分析,无论是美国还是现在的中国,牛奶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降价增加的销售收益弥补不了降价的损失。因为养奶牛生产周期长,供给弹性小,对市场反应并不灵敏。3年前,成都地区乳业发展看好,所以很多企业纷纷从事乳业生产,这样奶源偏紧,曾经出现鲜奶短缺,牛奶价格上升。由于需求弹性小,提高价格增加了奶牛养殖量,华西乳业有限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也有所增加。因此,市场调节的结果是奶牛养殖量增大,大大小小奶牛饲养户加起来一天的产奶量便达1000吨。其中,80吨鲜奶潮水般涌进了华西乳业有限公司。在大大小小各家乳业公司的参与下,市场这块蛋糕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已经被瓜分到极致。换句话说,市场供给量增加而消费者的需求根本就没有消化这么多牛奶的能力。反映在华西乳业有限公司,只能按照每天处理60吨鲜奶的规模生产,整整过剩了20吨。这20吨怎么处理?和奶农订的合同是长期合同,不能随便毁约,否则就会丧失奶源,无论是降价收购还是拒绝收购都会断掉未来的业务联系。如今在乳业诸强以规模优势争夺市场和资源的时候,这样做就是把自己的货源拱手相让,最后的损失不是倒掉这些牛奶能比的。即便倒了部分牛奶,市场也有了反应,300毫升的华西奶售价已从春节前的2.20元骤降至1.50元。由于牛奶产量缺乏弹性,降价的结果是减少收入和利润。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把牛奶倒到河里是由于缺乏政府宏观调控,是无政府经营的恶果,那么中国造成倾倒牛奶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这是很值得思考的。资料来源:张淑云.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一、市场失灵(一)市场与政府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同样,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既然我国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就要为市场经济服务。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两者共同构成社会的资源配置体系。因此,市场与政府就成为满足人们需要及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两大系统。市场要有效地运行,不能没有政府。然而,政府力量的扩展,可能导致市场本身的毁灭。那么,如何在发挥政府积极作用的同时又能有效地节制政府对市场的破坏,是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每一届政府所面临的难题。过度迷信政府不行,过度迷信市场也不行。(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市场经济有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当市场不能充分有效地配置资源的时候,我们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也被称为市场失败、市场失效、市场缺陷等。在我国,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进行配置。“看不见的手”只能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发挥着完美的作用,这是理论经济学分析的成果。

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两重含义:其一是单靠市场机制不能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其二是对那些以社会目标为主的经济活动,市场常常无能为力。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干预和调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挥政府和财政的作用,并非意味着要取代或改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或功能,而是为了在弥补市场缺陷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这就意味着政府干预也并非总是有效的,政府干预如果干扰了正常的市场规则,也同样会导致政府干预失效。在市场与政府的博弈中,市场总是弱者,政府总是强者。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自然垄断、信息不充分、外部性、公共产品、社会分配不公、经济周期性波动等方面。 1.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又称自然独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传统概念。自然垄断是竞争失效的重要表现之一。对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而言,很容易形成垄断,即自然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此即市场竞争失效。

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消费者而言,由于产品的产量受到限制,消费者的福利受到额外的损失。(2)对垄断者和垄断行业来说,由于存在垄断利润,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不利于技术进步。(3)对整个社会来说,垄断者追求超额收入的“寻租”活动本身会带来资源的浪费。

在自然垄断行业,如电话、供水、供电等,存在规模经济要求与保持合理的价格、利润水平的矛盾,市场无法解决,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可以实行公共管制,或在垄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和社会福利角度规定价格。 2.信息不充分

信息不充分亦称信息不完全、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消费者和厂商享有充分的信息,但是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商品市场、劳动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因此,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市场是接近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类型,在这种市场上仍然存在多家卖者或买者,但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即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在信息稀缺的情况下,投机的冲动使信息垄断者不会按竞争规则行事,市场参与者也不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最大化决策,因此资源不能被最有效地利用。信息问题是阻碍现实经济生活中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私人市场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足,特别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信息越来越分散、复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充分掌握必要信息,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非理性决策,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因此也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效率,这需要政府来提供信息。政府提供充分的信息,是一种社会性服务,也属于一种公共物品。 3.外部性

外部性,也称为外部效应、溢出效应或外部影响,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生产或消费行为对无关的第三方产生了有益的影响或有害的影响的情况。

从外部性带来的结果来看,外部性可以分为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从外部性产生的领域来看,外部性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我们可以根据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的比较来说明某种生产或消费行为是属于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的情况。这正是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当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时,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导致供给过多,典型的如与环境污染有关的产品的生产;相反,如果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则为外部经济,将产生供给不足,如公园、桥梁、道路的建设。

当存在正外部性时,供给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因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会造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当存在负外部性时,供给者的成本小于收益,不完全承担自己受益的代价,因而会导致相应的物品供给过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他人利益。经济学理论设想了三种纠正外部性问题的办法,但都存在政府干预的影子:根据科斯定理,可以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合并与外部性影响有关的企业,使外部效应内部化;对造成外部负效应的企业征税,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或对带来正效应的企业采取补贴政策,以补偿经济主体外溢的收益。 4.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或称为公共品、公共产品,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最典型的公共产品的例子是国防。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若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好处,即不付费而受益,这就是经济学上所称的“免费搭车”现象(又称“搭便车”现象)。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需要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成为政府的首要职责。政府供给和维护公共产品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税收。 5.社会分配不公

社会分配是指对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所进行的分配,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市场机制的缺陷往往是造成分配不公的原因。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厂商应用各种生产要素,必须使其边际产品价值在所有用途上都相等,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此时的要素收入由最优状态下的要素价格决定。因此个人的收入分配则取决于初始的要素禀赋分配,即以人的生产能力和贡献为标准,而这种初始禀赋的分配状况并不公平,长期累积的结果则更不公平。市场对无生产能力者不予照顾;按劳分配并不能完全地保证实现收入和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的存在,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如社会上惯用的薪给结构以及家庭关系、社会地位、性别种族差异等因素,使利润工资等收入并不完全取决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价格,最终带来“马太效应”。

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经济效率涉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低效率。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福利和财富得到最大增加。市场机制这种缺陷是其本身无法克服的,因此,政府必须担当起收入再分配的重任,从一定的合理的社会公平准则出发,通过较大规模的收入与支出途径来实现再分配政策。 6.经济周期性波动

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表现为经济周而复始地由扩张到紧缩的不断循环运动。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每次危机都使生产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为资本主义世界带来莫大的灾难。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前,主流经济学家相信市场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力量可以很快使经济恢复充分就业,价格和工资都有充分的弹性,产品和劳动市场在大部分时间里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古典经济学家的政策处方可以归结为“自由放任”,即政府干预应尽量予以避免,市场力量会引导经济正常运行。然而,这次大萧条的深度、广度及时间上的长度,动摇了人们对古典经济理论观点的信心。给世界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更发人深省,给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事实说明,经济周期的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市场不是万能的。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陷阱的共同作用下,将产生有效需求不足,使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总供给,导致存货积压,价格下降,产出减少,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同样,平抑经济周期性波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始终是历届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二、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为应对市场失灵,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经济手段主要有行政法律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经济政策三种。公共生产指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拨款的形式,出资兴办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提供市场所不能提供或提供不足的物品。政府对经济活动所实施的调控与管理,主要通过税费征收、财政补贴、价格评估、银行信贷、财务杠杆、利率汇率、经济奖惩等的综合作用来实现和达到。财政和金融是政府常用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而财政政策则是政府主要的经济政策手段之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为了弥补市场缺陷和纠正市场失灵,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公共产品和市场信息的提供者、负外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宏观经济的调控者等角色。

但政府干预也并非总是有效的,政府机制同样存在缺陷和干预失效问题,被称为政府失灵或政府失效。政府失效表现为政府行为失效、政府职能失效和政府作用失效三方面。政府的运行是以政治权利为基础和前提的,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利不能创造财富,但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而支配经济,这正是政府失灵的根本原因。当前,政府“越位”与市场“缺位”问题并存、政府“缺位”与市场功能减退并存、政府“错位”与市场“错位”并存。现实中具体表现为决策失误、政治“寻租”(官商勾结)、信息失真和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官僚主义等行为。因此,建立公正、廉洁、高效的政府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

由于对政府与市场功能认识不清,常常出现纠正市场失灵时,政府矫枉过正、干预失效,或矫正政府失灵时,再次引起新的市场失灵。历史上,由于“二战”后一段时期内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对经济过度干预造成的不良后果,目前在西方理论界,政府失灵是比市场失灵更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暴利行业的背后几乎都是政府干预失灵的表现。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干预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二是虽然达到了干预的目标,但成本太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三是未达到干预目标或虽实现了干预目标,同时又产生了未预料到的副作用。第二节 财政与财政学一、“财政”一词的来历与含义“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财政活动自古有之。“财政”一词最早出现于13~15世纪的拉丁语Finis,意为结算支付期限、货币支付、支付款项、确定罚款支付等。1868年,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采用了法文的Finances一词,在翻译、使用时,吸收了我国汉字所固有的“财”与“政”两字合并起来创建了“财政”这一术语。我国使用“财政”这个词语,最早出自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明定国是”诏书中“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此外,我国古代的“国用”“国计”“财用”“邦计”“理财”“度支”“计政”等词也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财政的思想。二、财政的一般特征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所参与的对一部分社会产品或社会资源的分配、再分配活动。从政府活动的对象来说,财政也是政府对收支活动及其管理的有机统一。财政是国家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和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财政的一般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财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配)活动,表现为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是一种政府行为。一般经济分配的主体是投入要素的单位和个人,而财政分配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或政府。这是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在结成的财政分配关系中,国家处于支配地位,其他单位或个人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显然,作为财政活动的主体而言,这里国家和政府的含义是相通的,尽管政府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分。 2.财政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需要分为私人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一般经济分配是用于满足单位和个人需要,而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分配除了要满足权力机关需要外,还要不同程度地为发展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和经济建设提供财力保证,以执行其经济和社会职能。其对象包括国防、文教、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

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和微观主体需要而言的。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非差异性。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地由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2)非加总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3)非对称性。与满足私人需要相比的等价交换不同,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时,无须付出任何代价或只须支付少量的费用。(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 3.财政活动的依据是政治权力(国家主权)和经济权利

国家主权又称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主权和领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力。当然,国家主权是有明确边界的。国家主权的根源存在于全体国民。政治权力是政府税收的重要理论依据,而经济权力,则是政府参与国家出资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理论基础。财政分配体现为以国家为主体,一方面,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对生产的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另一方面,凭借国家主权,对社会经济生产的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参与其一部分分配。 4.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即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

社会产品价值由三部分构成:生产资料耗费的补偿价值(C)、劳动力再生产价值(V)和剩余产品价值(M)。作为国家集中性分配的对象只能是剩余产品或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 5.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

社会再生产过程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和消费四大环节中,财政活动处在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分配,指已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一定形式被社会成员所占有的过程。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着分配的对象,生产决定分配的性质和方式。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产品分配得是否合理,是否会加速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国家借助财政分配提供自己存在的物质基础,并通过财政分配作用于经济,巩固其经济基础,当然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要求。正是在上述意义上,中国财政学的主流学派国家分配论将财政的本质属性概括为国家主体性,即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国家分配论正是从国家政治统治的角度探讨财政分配规律的。

新中国成立后对财政概念的表述,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货币关系论开始的。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对财政理论的探讨形成了财政概念的不同学说,主要有国家分配论、剩余产品论、价值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社会公共需要论等。上述观点中,国家分配论曾在较长时期内占据主流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对财政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西方国家的公共财政概念被引入我国,理论界开始循着公共财政的精神对财政概念进行重新认识,并成为我国解释财政概念的主流意见。财政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满足的是公共需要,已为我国的财政学界所接受,但它与国家分配论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因为国家财政代表了国家理财观或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代表了公共理财观或公共经济论,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从政府的收支活动和管理出发的,只不过一个强调财政分配的主体,一个强调分配的对象罢了。然而,财政的本质是财政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三、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个历史范畴。财政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社会经济条件,即剩余产品的出现;另一个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出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社会生产的产品超过了劳动者直接的个人消费需要而形成剩余产品的时候,当出现了国家参与剩余产品分配的时候,便产生了财政。财政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剩余产品。

原始社会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由此决定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原始氏族公有制。在一个氏族公社里,人们以原始的、简单的劳动手段共同劳动,劳动所得归公社全体成员共同占有,以维持他们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当时,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国家,也没有财政。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后,出现了剩余产品,才有分配的物质基础,才有了氏族内部财产的私人占有。后来,作为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出现了。正如列宁所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了国家。”国家为了维持其存在并执行其职能,就需要消费一定的物质资料。这样一来,在整个社会产品分配领域中就出现了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这就是财政分配。恩格斯指出:“在一无所有的地方,皇帝也和其他的暴力一样,丧失了自己的权力。”“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公民交纳费用——捐税。”捐税是一种最典型的财政范畴,它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的强制征收,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可见,财政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政治条件是国家的产生。财政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并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也将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四、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财政学重点要研究财政分配活动及其发展规律。财政活动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部分、一个层次或一个侧面。财政活动主要具体化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制度也是财政学的研究内容。这些制度是如何设计的,制度运行状况及其改革方向都是财政学研究的对象。财政学也要研究财政政策。财政活动与在一定的财政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财政制度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不同的财政活动背景下,财政政策的目标的确定、财政手段的运用、财政政策效应的评价也是财政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经济学最直接的哲学基础来源于西方科学哲学,因此财政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财政学就是研究国家对社会产品收支分配及其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财政的本质就是国家凭借国家主权和经济权利,对社会产品在初次分配领域和再分配领域,所实现的经济属性分配关系以及财政属性分配关系。政府收支运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分配关系,以及反映这种规律的财政政策和财政法规制度就是财政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 公共物品与公共财政一、公共物品

有需要就要有供给,就要有满足需要的物品。既然需要分为私人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那么满足需要的物品也相应可以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物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都不可分割地散布在整个社区里。(一)公共物品的分类

根据公共物品的定义,完全符合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物品是典型意义上的公共物品,而现实生活中还有诸多产品界于典型意义上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这些物品可以称为准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对公共物品的进一步识别则要看该物品在消费中是否能够排他,如不能排他,或虽可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则有可能成为公共物品,反之,则成为私人物品。

我们可以大致区分出以下四种类型的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私人产品、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和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二)公共物品的特征

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是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1.非排他性

非排他性是从公共物品的供给角度来讲的。即为该物品的供给出资的人在享受该物品带来的利益时,无法排除其他任何人从中受益。具体来说,就是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人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不可排除的原因,或是技术上不可能,或是排除的成本高昂到不可接受。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存在“搭便车”现象。 2.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则是从公共物品的消费、受益角度来讲的。即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或同时从中受益。严格说来,非竞争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二是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消费质量,即多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以上是就纯粹的公共物品而言的。事实上,纯粹的公共物品和纯粹的私人物品只是物品中极端的两类,而许多物品是兼有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双重性质,称为混合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三)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般地说,私人物品主要由市场来提供,而公共物品主要由政府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在市场上,只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而由于“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公共物品领域便需要政府或财政来介入。

政府主要是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公共物品。但是,相对于市场买卖中利益边界的精确性而言,纳税人负担与公共物品享用之间的关系缺乏精确的经济依据。每个人的纳税额与他对公共物品的享用量往往是不对称的。不能因为多纳税就可以多享用、少纳税少享用、不纳税不享用。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市场只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和服务,对提供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活动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也是有区别的。纯公共物品一般主要由政府提供,准公共物品一般是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对于这类公共物品应该是部分地由政府提供,部分地由市场满足。二、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从市场失灵出发,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模式或财政类型。市场型财政就是公共财政,或者说公共财政就是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市场经济是公共财政产生的前提。(一)公共财政的特征

市场经济下的财政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它具有弥补市场失灵、为市场活动提供公平的服务、非市场营利性和法治化四大基本特征,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地表现了此时财政所具有的“公共性”。市场经济的效率性只有在市场主体间等价交换与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下才能实现,政府对它们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才能避免对市场竞争条件的破坏。处于弥补市场失灵领域的财政是不应该进入市场去追逐盈利的,只能从事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性活动。公共性是市场型财政的要害,是市场型财政的根本性质和关键标志。这就是在市场经济下,财政仍然是政府财政,但只是具有“公共性”的政府财政。市场经济要求的是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服务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这是数百年来市场经济在西方的发展历程所鲜明昭示的。

构建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要求,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解决过去财政的“缺位”与“越位”问题;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财政改革,规范财税制度和财政运行,提高财政效率。(二)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基本框架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实践最终促成了公共财政目标模式的确定。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反映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改革渐渐进入深水区的时候,尤其需要国家担负起公共财政的职能,毅然决然地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只有确定了财政职能界限、财政收支的范围和适度规模、财政管理体制及具体的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才能使建立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从理论走向实践。 1.科学界定财政职能范围,消除财政的“越位”与“缺位”现象

依据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职能范围,是从纠正和克服“市场失灵”现象出发来界定的。财政“越位”即财政活动超出了应有范围的现象,而财政“缺位”是财政在应有的领域没有发挥作用或发挥作用不够的现象。前者在我国具体表现在竞争性和营利性生产领域的投资、一般性文艺团体的拨款、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以及应用性研究的不恰当支持等方面;后者具体表现为对基础科研、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科研卫生、生态环保、水利设施、公共福利、城市公用事业服务、农村公共物品等的投入明显不足,以及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不够等方面。 2.理顺税费关系,规范财政收入机制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选择以税收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这是由税收的特点和职能作用决定的。为此,要促进税制改革及税制结构的优化,通过费改税、规范费和税制的进一步改革,建立起以税收收入为主体,规范的非税收入为辅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同时,加强税务稽查,强化税收征管,优化国债管理和运用的相关制度。 3.完善与创新财政支出制度

建立起对财政支出的经济社会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机制,依据国际上通行的、科学的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加强对财政支出、财政约束和财政支出效应的研究。在明确财政职能的基础上,重新界定财政支出的项目,真正将重点转移到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或劳务上。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和公共支出的使用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消除非生产性“寻租”行为。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后的监督和效益评价,努力将相关措施制度化。财政支出的选择避免对民间资本产生“挤出效应”,防止减弱民营部门的有效需求,注重以财政资金引入民间投资项目的追加投资。 4.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复式预算体系

预算改革在公共财政框架构建中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起现代预算制度才可能建立真正的公共财政。为此,需要从加强全口径预算、完善复式预算体系和部门预算编制、保证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质量、强化预算的法治约束力、促进预算公开透明、严格预算监督、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防止被操控等方面入手改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建立复式预算制度的构想,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为先导的,由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为内容组成的功能互补的复式预算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全口径预算,要求开展对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与监督。部门预算制度是编制预算的一种制度和方法,也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形式。实施部门预算,有利于严格预算管理,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是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和预防措施之一,也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5.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现各级政府的权责统一

财政管理体制体现了国家财政运行的组织背景,主要涉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尤其是财政的集权和分权问题。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财政体制,又被称作财政联邦主义。我国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搭起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但尚需完善。要在中央和地方财权划分与事权划分不对称、政府层级过多导致体制效能降低、转移支付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及转移支付结构调整的力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未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且,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就又一次将财税改革作为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现代财政制度就是治理财政,目标是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作用。规范、法治、民主、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鲜明特色。新的财税体制改革服从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其自身目标是建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为此,需要重塑国家治理结构,不仅仅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包括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第四节 财政职能一、财政职能概述

财政职能指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固有的、经常起作用的客观经济功能。财政职能是由财政本质决定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财政客观上理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因此,财政职能是财政职责与功能的统一。财政职责解决财政“应该干什么”的问题,而财政功能说明财政“能够干什么”的问题。财政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的。财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经济体现。政府的活动对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就体现为财政职能。

1959年,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中首次引用了公共经济学的概念,也首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下财政的“三大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学说。这三大职能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紧密相连。其中,资源配置职能的发挥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协调的目标;收入分配职能的履行也是为顺利达到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目标服务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对应于社会供求总量均衡的目标和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二、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其相应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对现有物资资料、设备、资本、劳动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而进行的调整与选择。资源配置可以概括为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在广义上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上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其核心是效率问题,使社会总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是否达到了充分利用和最优配置是衡量资源使用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政府运用财政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调节地区结构,调节产业结构,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等,可以弥补市场配置的不足,实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提高资源运用效率、优化资源结构、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等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应充分发挥价格、竞争、供求、风险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这一市场的“指挥棒”而实现的;作为市场“催化剂”的竞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具有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市场供求的“杠杆”作用体现为商品和劳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风险作为市场的“警示器”通过展示未来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与收益带来机遇和挑战,从而对既定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机制运行最关键的条件是破产。 2.执行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现代政府主要通过施行税收、利润上缴、公债、投资、补贴、政府预算、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与政策等工具,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3.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1)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进行配置,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调节。某个时期内的经济总量是一定的,政府部门分配得多,非政府部门分配得就少,两者之间明显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比例的具体数据,必须符合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或说是否调整资源两部门之间的配置比例,取决于政府资源配置的社会边际效率的高低。(2)在政府部门内部合理分配资源,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节。财政支出项目的安排即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在政府内部配置资源,亦即确定财政支出项目的优先次序问题,在各项支出中,要综合平衡,突出重点,以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厉行节约”的原则,保证政府活动的必要开支,同时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3)在各产业部门之间进行配置,通过改革财政体制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来调节。经济分为不同的产业,而各产业又是由不同的部门来组成的,各部门间的效率高低存在差异,市场将自发的将资源流向效率较高的产业和部门,因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资源在部门之间的配置状态,直接关联到产业结构合理性及其合理化程度。财政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调整投资结构,以及调整资产存量结构及资源使用结构两大途径来实现的。财政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和调节,一方面,是通过调整国家预算支出中投资结构,如增加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相应减少对加工工业部门投资等,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制定财政、税收政策和投资政策,来引导和协调社会资源的流动与分配,达到调节现行资源配置结构的目的。(4)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配置,通过调整资金分配及相关政策来调节。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其原因不仅在于历史的、地理的和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而且还在于市场机制导致资源往往向经济发达地区单向流动,从而进一步拉大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而促进经济长期均衡稳定的发展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政府主要通过财政分配,即财政补贴、税收、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等手段,尤其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实现资源在各个不同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

不论市场配置资源,还是政府通过财政手段配置资源,都应该注意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因为对资源配置合理性检验的基本标准,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资源配置是否得到了优化。一般而言,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重点是解决私人物品的提供问题,通过财政配置资源重点是解决公共物品的提供问题。但是,政府的财政配置资源活动,不能够违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基本原则。(二)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通过财政的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政府运用各种财政政策工具,可以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分配,将收入差距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以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分配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初始分配;二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中已经进行或完成的各种财富和收入分配结果所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调整或再分配。在市场经济下,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指后者。分配的公平化和合理化既要从流量调节入手,也要从存量调节入手。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针对初次分配领域而言的机会公平(经济公平),即所谓第一层次的公平,一般而言,它指向的是效率目标。二是收入公平(社会公平),即所谓第二层次的公平,它所强调的才是财政分配的公平原则。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既是效率原则,又是公平原则。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个人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不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以及各种非竞争因素的干扰,各经济主体获得的收入会出现较大的差距,甚至和要素投入不相对称,而过分的悬殊将涉及社会公平问题。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社会分配不公是市场失灵的一大表现。单靠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实现收入与财富的公平合理分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效率导向下设计的。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目前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成功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然而,在国民收入“蛋糕”做大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

我国多次对收入分配政策做出调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最早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随着两极分化日益凸显,中共十六大提出“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十七大首次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报告延续了十七大报告的理念,不但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而且“公平”一词更是出现了20多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说法在其中不同部分、不同章节反复出现,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显示出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决心。 2.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1)税收。“强化税收调节”是政府提出的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首先,通过所得税进行调节。通过企业所得税,可以调节企业的收入水平,但针对企业所得税而言的公平竞争,指的是调节企业间的收入差距,保证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同样突出了财政手段的效率原则和中性原则,故而仍然属于经济领域的公平。而我国个人所得税所说的才是针对再分配领域而言的收入公平。其次,个人所得税对居民公平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中,其调节机制主要是通过税基、税率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即将个人所得税定位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而筹集财政收入的职能则位居其次。再次,通过资源税,调节部门、地区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的级差收入。最后,财产税和遗产税也是调节财富再分配的有效有力手段。分配的公平化和合理化既要从流量调节入手,也要从存量调节入手。未来改革的重点应当转向财富再分配,从财富存量上进行调节。(2)转移性支出(转移支付),也称无偿支出,是一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和解决贫富差距的财务方法。它是通过资源在不同所有者间的转移而实现的,一般指以政府为中介的资源转移与支付活动,主要包括对政府对个人、企业的转移支付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对个人和企业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生活困难补助、抚恤金、救济金、农产品价格补贴以及各种补助费等。通过这些支出,实现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转移分配,从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又进一步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也是平衡政府间财政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3)购买支出。政府购买支出主要是指政府支出中用于支付产品、服务及资本品的支出和用于雇用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支出。前者间接影响到个人收入水平,后者则直接影响到个人收入水平。(4)规范工资制度和其他有关收入政策。其中主要指工资福利政策。具体包括跟政府公职人员和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有关的工资制度,以及在税法中有关工薪收入中的各项扣除规定等。 3.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财政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调节企业利润水平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调节,使企业的利润水平能够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主观努力状况。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企业的税收负担,这主要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二是企业的利润水平要能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主观努力状况,即要为企业的利润水平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使企业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获得大致相同的利润。这除了要进行价格改革外,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通过税收剔除客观原因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2)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要贯彻国家的分配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和各项转移性支出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在收入水平上,既要合理地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困悬殊,坚持共同富裕。对过高的个人收入,要充分发挥税收再分配功能。为此,需要培养纳税意识并规范非税收入、强化对直接税的征管,适时开征物业税及遗产与赠与税、健全流转税制的收入分配功能,加快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步伐,以及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1.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含义

经济稳定与发展,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以实现国民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进而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学意义上的稳定通常包括多方面的含义。物价稳定是指在一个时期内,社会可以忍受的物价波动水平,一般认为是3%~5%的年度物价上涨幅度。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其经常项目或者资本项目的收支大体保持平衡。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稳定与否与政府财政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供求相对平衡,则经济相对稳定,反之则相反。

经济发展职能则是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发展比增长的含义更广,它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加,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的优化。其中,经济增长是其核心,有发展必有增长,但有增长并不一定有发展。

财政经济政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就是经济稳定和增长。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也不会自动出现。因为就业和物价的整体水平由总需求水平确定,并与当时的生产能力有关。而社会总需求水平是所有社会成员、单位开支决策的一个函数,同时,上述开支决策又依赖于过去与现在的收入、财富、地位,信用的程度,对前景的估计等许多难以预测的因素,因此具有不可控性。所以,客观上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手段,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来调节社会需求水平,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2.执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2)重点投资项目。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加快基础产业、公共设施及其他薄弱环节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3)财政收支活动。政府的收支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从收入方面来看有税收、资产收益和公债,从支出方面来看有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政府的购买支出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数量自然会直接影响总需求、政府的转移支出、税收、公债、定价政策也会间接影响总需求。(4)财政自身的制度性安排。财政制度本身具有某种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称为“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是指那些在经济中能自动地趋于部分抵销总需求变化的财政措施或手段,主要指累进所得税制、失业救济金制度。例如,当经济活动出现不景气或衰退时,国民生产就要减少,税收收入就会自动下降,此时,政府对因居民个人收入水平下降而导致其生活水平降低而向他们提供的财政补助也会增加。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主要内容

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通过调节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来实现的。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财政收支结构的调整以及税种、税率的变化,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到社会总需求的规模和结构。(1)通过国家预算,影响财政收支的总规模,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预算收入代表了可供政府支配的社会需求总量,即可供政府支配的货币购买力。如果社会上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则可以采取使财政总收入大于财政总支出的办法(“紧缩性”财政政策),即相对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反之,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应实行预算收支平衡,实行“中性”财政政策。(2)运用财政收支,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客观上,社会总供求结构包括供求的地区间结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通过投资、税收和补贴等财政收支手段,调节社会总供求结构,使之大体平衡是财政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之,在理论上承认市场经济有效性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市场失灵的普遍存在,因此政府的经济职能应看作市场失灵的逻辑延伸。在资源配置方面,政府必须从私人部门将部分资源转移出来以提供公共产品,运用税收或补贴纠正外部效应;在收入分配方面,政府需要利用税收和支出对市场的初次分配进行再调节;在经济稳定和发展方面,政府可以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