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迁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1:28:00

点击下载

作者:关捷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顺治迁都

顺治迁都试读:

1.摄政亲王雄才大略 顺治皇帝下诏迁都

顺治帝登基两个月后,就是顺治元年,按今天通行的说法,叫 1644 年。 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一年的六月初一的早上开始的。

这天早上,北京城的天气格外晴朗,霞云如万朵玫瑰在东方的上空,一 边像波涛那样翻卷,一边像火焰那样怒放,清新的鲜活的生命气息飞向四面 八方。云雀在高空,知了在树上,纵情歌唱并且热烈议论。

和平终于回到了人间,万千生命在人间重新找到了生存的位置。如果说 真有什么神圣的话,那么,这就是神圣了。是的,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神圣的了。

生命是神圣之最。

两个月前,即 4 月 30 日,李自成给北京城留下一片废墟,还有废墟上久 久散不尽的烟火,然后,他匆匆地逃走了。

现在,绿草长出来了,鲜花开起来了,京城里的军民们在大兴土木,重 建家园。全城内外,到处呈现复活与新生的景象。

披一身霞光,33 岁的多尔衮阔步走进武英殿。他像皇帝上朝一样,动作 娴熟地坐上了龙椅。多尔衮的表情威严而又略带谦逊。这是个刚柔相济的人, 他至刚,也至柔。

这位摄政王看了殿下朝臣一眼,突然纵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 他的笑声爽朗豪迈,畅快淋漓地表现了王者的气度,笑声在大殿上下飞旋, 声震屋瓦。

让我们近距离地看一看这位叱咤风云的大清第一王。 多尔衮,明万历四十年 (1612) 十月廿五日生,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确立清初政权及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 策者,顺治帝曾加封其至“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在努尔哈赤的 16 个儿子中年纪较小,他甚至还没有他的侄子如杜 度、岳托、豪格等人的年纪大,他与他大哥褚英的孙子,也就是杜度的儿子 杜尔祜是同龄人,他只比人家大三岁。也就是说,在爱新觉罗这个军事家族中,他是个童子军。但是,他十分卓越。他除了过人的勇敢之外,还有惊人的智慧。

在明末清初那场轰轰烈烈的大戏里,他登台以后,迅速成长为男一号,他的 政治地位飞快超过了他的兄长和侄子们。

还是在少年的时候,多尔衮就多次随父兄出征蒙古与明朝,是满洲有名 的娃娃英雄。因为屡建功勋,16 岁那年,他获皇太极赐予“墨尔根代青贝勒”(满 语“聪明王”)之号,并且成为正白旗的旗主,成为清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将 帅。这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英俊少年,骑在战马之上,不仅仅是光彩照人, 他的目光还能够穿过硝烟,看得比其他将帅更为辽阔。我们讲的顺治帝故事, 相当大的比例来源于多尔衮的英明助推。

他的八哥皇太极逝世后,他和大他十三岁的堂兄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 辅佐福临即帝位。第二年,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顺治七年(1650) 冬天,他病死在塞北狩猎途中,顺治帝追尊他为成宗义皇帝,庙号成宗。不 久,顺治帝又追论其生前谋逆罪,削去了他的王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 弘历追念这位叔高祖的赫赫功勋,复还他睿亲王封号,追赠谥号“忠”,神 位列于太庙之中,配享列祖列宗。

多尔衮十五岁那年,父亲努尔哈赤去世。他和同母哥哥阿济格、同母弟 弟多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额娘阿巴亥按照古人传下来的殉葬规矩,用弓弦 扣环的办法自缢。

孝烈武皇后阿巴亥(1590 ―1626),乌喇部的绝色美女,姓乌喇那拉 氏。她是乌拉部满泰贝勒的女儿,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皇太极的继 母。孝慈高皇后去世后,她被立为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位超级英雄,即 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天命十一年九月,为努 尔哈赤殉葬。

9 月 30 日早上,太阳血红地照在木窗的高丽纸上面,天地一片血红。母 亲阿巴亥盛妆端坐在清宁宫的大殿里,从容不迫地将弓弦环在颈上,扣在一 条绫子巾上。那条巾子,是皇阿玛努尔哈赤生前送给额娘的,巾子上洒着桃 花红点子。母亲回头深情地看了看跪在众大臣中间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三兄弟,表情里面充满了深深的眷恋。母亲凝视了许久,才对他们说:“好 好听皇上的话,听哥哥们的话,额娘侍候你们的皇阿玛去了。”说罢,满面微笑,引颈自缢。

这是女真人的古老风俗,认为女子殉夫是一种最高的光荣。兄弟三人和 皇太极,还有诸王大臣一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着母亲一步一步地归去。 大殿里的气氛庄严肃穆,宫廷乐师奏起了古乐,那乐声仿佛从天上飞来,盘旋了一番,似乎簇拥着多尔衮的母亲,又飞回了天上。 这个壮烈的场面,对少年多尔衮是最大的刺激,同时,也是他坚毅性格形成的根源。

皇太极看着这位十四弟在悲痛中长大,对他一向呵护有加。多尔衮不负 皇恩,他参加了太宗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在每次战役中他都有优异的 表现,他逐渐成为著名的军事统帅。

天聪五年(1631)在攻打大凌河城的战役中,多尔衮像一头狮子,奔驰 到大凌河的城下。城上的炮弹和飞箭暴雨一样泼下来,后金的军队一时伤亡 惨重。他毫不畏惧,一边猛冲,一边命人攻城。八旗将士听了他的呐喊,特 别振奋,排山倒海一样冲向古城。城,就这样攻下来了。

战斗结束后,皇太极非常后怕,他在朝上怒斥多尔衮的部下说:“墨尔 根戴青也冲锋而入,倘有疏失,必将你等处以严刑,断不宽容!”接着,他 又对贴身侍卫安崇阿说:“以后每有大战,卿即代朕督战,你就是替朕看好 十四爷!”安崇阿从此成了督战侍卫,专门负责多尔衮的警卫安全。

下朝后,皇太极私下规劝弟弟不要总是冲在前面,要注意保护自己,统 帅要在统帅的指挥位置。

皇太极:“十万兵马我也不换一个十四弟。你懂吗?” 多尔衮:“臣弟知错了,下次再不这样了。” 皇太极心疼地看着他,从腰间解下佩剑。 皇太极:“赐你护身吧。”

多尔衮:“谢皇上!”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那天,皇太极不幸逝世。他生前没有来得及立嗣,这就给大清国留下了点麻烦。多尔衮二哥代善的次子贝子硕托、孙子郡王阿 达礼两人站出来力劝多尔衮自立为皇帝。

硕托:“十四叔,你是大清第一王,这皇位非你莫属!”

话音刚一落下,当即跳出来一个人,这就是护军统领瓜尔佳・鳌拜,他的右手紧紧地握着腰刀。他的后面站满了两黄旗的大臣。 鳌拜:“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 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多尔衮似乎感到了大殿微微地在摇晃,惶恐一阵阵地袭来。而正是这惶恐,让他飞快想到了国家的大政。 多尔衮一愣,思索片刻,当即向两位后辈投去愤怒的目光。 多尔衮:“混账,你们这是谋反,推出去,斩了。” 两位王子眼睛里充满疑惑地回望这位睿王,多尔衮面如霜雪,纹丝不动。 就这样,多尔衮权衡利弊,最后从大清的前途命运考虑,不但没有听从两人的建议,反而认为这是谋反,他诛杀了侄子硕托和侄孙阿达礼。一场内乱, 被他剿灭在萌芽状态里。随后,他与诸王、诸贝勒、群臣拥戴小侄福临即位。 朝廷议定,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左右辅政,等福临年长后,当即归政。 多尔衮的这一举动,顾全了大局,安定了朝野,大清江山摇了几下,又稳如 泰山了。事后,多尔衮带着御酒亲赴二哥礼亲王代善王府,向二哥谢罪。老 代善深明大义,他阔步上前,抱住了这位十四弟。

代善:“老十四,你做得对,我大清不能乱。” 多尔衮:“多谢二哥,小弟真的是为我大清的千秋大业呀,可是,我却下令杀了你的儿孙,二哥,我……” 代善:“老十四,二哥知道国家为大呀!” 兄弟俩紧紧拥抱,许久之后,两人同时把酒洒在了地上,献给为国捐躯的硕托和阿达礼。

代善(1583 年 8 月 19 日―1648 年 11 月 25 日),是大清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是努尔哈赤的次子,曾因作战英勇赐号“古英巴图鲁”,天命元年(1616) 被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为四大贝勒之首,以序称大贝勒。他的兄长褚 英被努尔哈赤处死后,他成了年齿上的第一王子。可惜,由于胆识的原因, 他远远地落后于八弟皇太极和十四弟多尔衮。

努尔哈赤逝世后,在代善主持下诸贝勒拥戴皇太极继承汗位。崇德元年(1636),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但皇太极逝世后,他坚决拥戴福临即位,甚至不惜大义灭亲,因此牺牲了一儿一孙。顺治五年十月十一日(1648 年 11 月 25 日)病死于北京,终年 66 岁。代善的性格特点是老成持 重,深谙进退。每到重大转折的关头,他都可以做出正确判断。然而,他失 去了与当年父兄并肩作战时的锐气。他成了温驯的老王爷,一只不再发出吼 声的暮年满洲虎。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克北京城。朱由检皇 帝慌慌张张地逃到煤山,一条绫带把自己和明王朝活活勒死。消息传到关外 的清廷,上上下下一片欢呼,人们认为上天再一次给了满洲人机会。

大智大勇的多尔衮看准了这一历史契机,当即决定入关,在北京让皇帝 再登一次基,宣告从此一统天下。

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加速了顺治迁都的进程。 有一天,原本已经投降了农民军的镇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突然听到了一个令他咆哮的消息,李自成手下的爱将刘宗敏抢走了他留在北京的 爱妾陈圆圆。这简直太奇葩了。后院烧起了大火,而且是直接烧到了他的屁股。 吴三桂跺脚叹气,哇哇大叫,他无法想象自己美丽的女人如何在刘宗敏面前 委曲求全的样子,他对这种背信弃义的无耻行径极为震怒,他怒吼道:“李 自成,我与你誓不两立,不把圆圆夺回,何以为人?”吴三桂不是任何人的 忠臣,他只是自己的忠臣,他能叛明,也能叛任何人,叛李自成,以至于后 来又叛了清。这一点,他有点像三国时的吕布。就这样,盛怒之下,他又背 叛了李自成,公开声称要杀回北京,直取刘宗敏的人头。

坐在金銮殿上晃晃悠悠的李自成得到这一消息,他并没有想到是自己的 错误诱发了这个事件,相反,他竟然也震怒了。

在顺治帝元年农历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与刘宗敏率兵前往山海关征讨吴 三桂。

很快,吴三桂就接到了密报。他估算了一下敌我双方的力量,认为自己 不是农民军的对手。反复考量了一番之后,他跑到了多尔衮的大帐前,请求 出兵援助。

吴三桂:“王爷,我愿归顺大清。” 多尔衮:“唔,好哇……”

这个举动正好合了多尔衮的心意,多尔衮当然要答应他,但同时又不能不考验一下他。于是,对他说:“吴将军,请等一下时机吧。”吴三桂听了 这话,发了一会儿愣,没有办法,只好回营耐心地等待。七天以后,顺治帝 元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农民军抵达了山海关的一片石地区,草草扎下营寨, 就急不可待地与吴三桂激战。

农民军攻打山海关的兵马约有十万人,吴三桂的兵马约为五万。总体的 情形综合起来看,双方的行动都比较仓促,打的是意气战、情绪战,换句话说, 出师的理由不具备大气象。有点打架斗殴的味道,其士气难以达到同仇敌忾 的境界。

在一旁观战的多尔衮,其战略位置居高临下。他统率的满、蒙、汉军队 为七八万人,其中以满洲铁骑最强,无论是士兵还是战马一律都披着甲胄, 非常坚硬,百步之外根本无法洞穿。可是骑兵们射出去的飞箭,却是无坚不摧。

这是一支虎狼之师。 当日的清晨,清军开到离山海关城二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多尔衮微笑着跳了下马,登上欢喜岭的威远台,他大辫子往后一甩,倒背双手,俯身观看战局。 他想看看吴三桂与李自成到底谁是英雄。说心里话,这两个人,他谁也看不起, 不过一个是纯粹的文盲,一个是十足的武夫。可好奇的他,倒是想看看两人 打起来是什么情形。他只扫了一眼,然后,笑着对身边前来督战的御前一等 侍卫安崇阿说话了。

多尔衮:“安侍卫,你觉得他们行吗?” 安崇阿:“王爷,我看了半天,就没有看出他们谁像是军人,连我们满洲最一般的猎手都不如。” 多尔衮:“是的,倒像是野夫村汉在打架斗殴。” 两人对视了一下,放声大笑。 他们刚说到这里,农民军就与明军交手了。

坐山观虎斗,多尔衮看到农民军锐气一些,喊杀声也雄壮一些。比较之下, 吴三桂的队伍看上去有些疲惫。

果然,到了二十二日上午,吴三桂的军队勉强应付了一阵子,渐渐就露 出了败象。很快,守护在北翼城的一支吴军守不住了,他们向农民军投了降。

无奈,吴三桂再次来到欢喜岭请求投降。多尔衮看了看狼狈的吴三桂,说:“这样吧,你先按满洲的习俗把头发剃了,这样,我就视你为大清的人,我还要 将先皇的女儿建宁公主嫁给你的儿子吴应熊。而且,我还考虑封你为我大清 的异姓王,本王代表皇上,说了就算。”吴三桂一听,喜出望外。在这之前, 他一直认为多尔衮按兵不动是没有诚意。现在听了这话心里有了底,他连连说: “好好好!”说罢,吴三桂就开始剃头梳辫。多尔衮笑眯眯地欣赏剃头师傅 的手艺,同时也把吴三桂转瞬之间变成了满洲男人的过程看了个详细。到了 这个时候,他才向将士们一挥手,大声高喊:“入关!”于是,清军从南水门、 北水门、关中门三路进关。

明朝堂堂总兵大人,就这样做了为清朝入关开门的门童。 安崇阿在队伍里实是等不得,他让战马倒退数百步,突然猛抽三鞭,大喊一声“飞!”那匹红鬃烈马冲向城门,腾空而起,四蹄着着墙壁,三下两 下,飞越了墙垛,立在了城墙之上。多尔衮忍不住大叫:“安崇阿,飞马夺城, 当朝的飞将军哪!”话音刚落,安崇阿又冲下了城墙,直向南冲,他奔驰在 镶黄旗左翼的最前面。

一时间,喊杀之声惊天动地。 李自成的部队打吴三桂还勉强可以,与清军对阵,无论是从士气,还是从军事技术,都显得力不从心。论士气,清军上上下下都看清了入主中原的 前途,志在必得。而农民军看到的却是摇摇欲坠的大顺政权,内心里是一片 沮丧。军事技术,清军从上到下都属于专业中的专业。满洲人,每个家族都 是论军事家族,他们一代一代下来,已经打了数百年的仗。而农民军中绝大 多数将士都是业余,他们是世代种地的农民,当兵打仗,都是半路出家。

几场激战下来,农民军的大将刘宗敏胸口中了一箭,他大叫一声,拍马 回营,兵卒损失了数万。消息传出,士气一下子变得萎靡不振。李自成长叹一声, 只好下令撤退。

顺治元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带人返回北京。三天以后,即这个 月的二十九日,他在武英殿草草举行了登基大典,算是在名义上和心理上过 把皇帝瘾。然而,就在这时,多尔衮已率浩浩大军追到了北京城下。八旗将 士的呐喊之声,让紫禁城像浪尖上的船,摇摇晃晃,好不颠簸。

又过了一天,到了四月三十日,李自成用郊外祭天的方法撤出了北京。

公道地讲,历史给了李自成和顺治帝同等的机会,可是,四十岁的李自 成没有能力驾驭江山,四十二天的时间就把他累趴下了,他只好让给满洲那 个七岁的儿童。

顺治元年农历五月初二,八旗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北京城。 多尔衮下令全体将士一律驻在城外,绝不允许一兵一卒进入民宅。同时,为崇祯帝发丧三天。北京城内外的官员和百姓的情感,很快倾向了满洲人。 迁都,首先是多尔衮的英明决策。 清朝迁都北京,既是出于弹压中原雄霸九州的抱负,也是基于进可入中原退可出关外的战略考虑。多尔衮认为,要“以图进取”,必须迁都北京, 只有占据这个制高点,才能进而统一全国,“以建万年不拔之业”。

我们现在说的这个顺治元年六月初一早上的多尔衮的办公会议,就是他 要把自己迁都的战略方针交给大家讨论。

那么,这位权倾天下的摄政王长得什么样呢?我们在《清实录》《清史稿》 里看不到相关的描述。但是,在我们这部长篇小说女主人公德川慧子和国田 等人所写的《满洲漂流记》看到了关于他的形象描写――“他是皇帝的叔父,是一位年纪在三十四五岁的人,身材瘦长,留有美髯, 皮肤微黑,面貌英俊,目光锐利。他是皇帝下面第一个有地位的人,其他各 王和所有的臣下,都尊重他,上上下下都怕他。有什么事情都不能随便参见。 趁他上街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借机会参见。街上的行人都得匍匐在地,不许 抬头仰视。可是对我们,他却是一个和蔼和容易接近的人。他的态度很温和, 在问我们话时,柔声细语的。”

从德川慧子这个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多尔衮是个大帅哥。只是年纪上, 她多说了几岁,多尔衮那年只有三十二岁。

我们故事开始的时候,多尔衮正高坐在大殿之上,他要与群臣纵论迁都 大事。

瞧,他大笑之后,开始讲话了。虽然这时他的二哥代善、三哥阿拜、七 哥阿巴泰、九哥巴布泰、堂兄济尔哈朗都在殿上,但他一开口,这些位爵高 勋大的人物,立即向他投去注目礼。满洲的人,从上到小,只崇拜英雄。

多尔衮:“今天本王与各位王爷大臣商议一下我大清迁都燕京的大事情。”

王公大臣们有点吃惊,他们各自思考着,又互相看了看,一时没有人敢 发言。

武英殿忽然变得宁静了,而且静得出奇。大殿里面,显得有点空旷。 突然,多尔衮的十二哥英亲王阿济格站了出来。这个时候,也只有这个痴王敢站出来。 阿济格:“这个,我不能同意。依我看,还是屠城的好。我们当年刚刚占领辽东的时候,就因为没有进行屠城,造成好多旗人被汉民给杀掉了,有 的被暗杀,有的被投毒 , 至今想起来,我都痛悔不及。我的意思是,应该趁我 大清现在的赫赫兵威,对北京城进行屠城,以避免出现当日在辽东时的祸害。 各位王爷留在北京,这样可以用来镇抚燕都。大兵要么驻守盛京,要么退保 山海关,这样的话,就可以杜绝后患。”

英亲王的话一出口,再没有人敢吱声了。大殿之上,只有他敢和多尔衮 的意见抗衡。

英亲王阿济格(1605 年 8 月 28 日―1651 年 11 月 28 日),是努尔哈赤 的第十二子,是多尔衮的同母哥哥。这个人打起仗来,所向披靡,但却剽悍 有余谋略不足。顺治元年(1644)晋封为和硕英亲王。

此刻,大家互相看了一眼,却并不参与评论。多尔衮见哥哥这样说,心想, 必须先遏制住这位猛王,别人才好说服。

多尔衮:“英亲王,最不能要的就是你的这种想法。满汉不是仇敌,而 是兄弟。先皇太宗即位之初,就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特别注重消 弭和缓和辽东满汉两族之间的矛盾。他多次颁发谕旨,强调宽待辽东汉人, 他说‘我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以往, 虽举首,概置不论’,明确规定‘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凡新旧归附 之人,皆宜恩养’,把故意扰害汉人的行为视为‘隳坏基业’。并规定‘管 辖汉民各官,以抚养之善否’作为‘分别优劣’的考核标准。再三申谕‘今 后来降之人,若诸贝勒明知而杀者,罚民十户;贝勒不知而小民妄行劫杀者 抵死,妻子为奴。’天聪二年十月兴师伐明,他再三申谕‘归降之明人,即 我民人,凡贝勒大臣有掠归降地方财物者,杀无赦,擅杀降民者抵罪。’“天聪五年,我们取得了大凌河之战的胜利,归降的汉官汉将多达百数十员,汉民更是难以数计。为了让他们安下心来为大金国效力,我们的贤侄 克勤郡王岳托向太宗建议,优待礼遇大凌河地区的汉人,使天下人心归附, 大业可成。他认为应该以满汉通婚为上,凡一品官降者以诸贝勒女嫁给他, 二品官以国中大臣女嫁给他。兵士,要查明汉人女子配给他们,剩余的,可 以在八大贝勒下的庄头女子中挑选。如果诸贝勒大臣女出嫁后,有欺凌汉人 夫婿的,要治她的父母之罪。太宗皇帝接受了克勤王的这个建议。正是因为 这样,我们才打出了今天的局面,大清的天下,不只是满洲人的天下,是全 中国人的天下。”

听到多尔衮谈到克勤王岳托,礼亲王代善刚毅的面容上不觉地掠过了一 丝悲戚。

岳托是他的长子,因为患天花已逝世六个年头了。顺便说一句,这位岳 托的四世孙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姑父纳尔苏。六十一岁的老亲王代 善注意到多尔衮在看他,马上就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并在心中暗暗骂了自己 一句“没出息!”然后,脸上又恢复了刚毅的表情。多尔衮看到了他的表情 变化,亲切地看了二哥一眼,表示安慰。但代善却假装没有看到,他不愿意 承认自己的柔肠。

阿济格没有注意到这一细微变化,只是自顾自地发表意见。 阿济格:“有一天,我们满洲人被人杀光了,你才会明白。” 多尔衮:“英王又在说醉话,哪里会有那样的一天?从天聪五年到现在,十三年过去了,我们满洲人不但没有被杀光,反而越来越多,现在已有二十 多万了。令人欣喜的是,我看到了好多人与汉人结成了一家,两个强大民族 的血流在了一起。汉八旗,已经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阿济格:“反正我不同意迁都!” 阿济格的声音在大殿里虽是有力量,但回旋起来却有点空荡。 多尔衮见哥哥仍然犯倔,只好拿出撒手锏。他看了一眼哥哥,语气强硬地说这是先皇太宗的遗命,一边说,一边面色也变得有些严厉了。 多尔衮:“先皇生前曾经说过,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况且,现今人心未定,不可弃而东还。本王不过是依先皇遗言而定。好啦,不争了。

各位王公大臣,我大清将于顺治元年八月二十日迁都北京。特命礼亲王、郑亲王、英亲王阿济格、辅国公屯齐喀、和托、固山额真何洛会前往盛京迎驾。” 见弟弟说出先皇的遗命,阿济格第一个反应就是服从。 代善、济尔哈朗、阿济格、屯齐喀、和托、何洛会等高喊:“嗻!” 在这六个人的应答中,英亲王阿济格的声音最为洪亮。他是为了让弟弟听清自己是多么地服从国家意志。 当天下午,摄政王多尔衮给顺治帝写了一道奏折,他这样写道:“燕京势踞形胜,乃自古兴王之地,有明建都之所。今既蒙天畀,皇上迁都于此, 以定天下,则宅中图治,宇内朝宗,无不通达,可以慰天下仰望之心,可以 锡四方和恒之福。伏祈皇上熟虑俯纳焉。”

写完了奏折,多尔衮下令用“八百里加急”的方法将这份奏折送到盛京。 战马从紫禁城飞出,奔向一个又一个驿站,更换了一匹又一匹,展开了 一场飞行接力赛,六月初二的中午,最后一匹终于大汗淋漓地跑进了盛京皇宫的大清门。

顺治帝接到了这份奏折,他天真的小脸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顺治帝,名为福临。他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 年 3 月 15 日)戌时,福临诞生于皇宫的永福宫,他的母亲就是永福宫的庄妃,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不过,现在称圣 母皇太后。史书记载,她在怀顺治帝时,梦中看到红光绕身,盘旋如龙的形状。 在福临出生之前,她梦见有位神人抱着一个孩子放进她的怀里,说:“这是 统一天下之主。”庄妃醒来后,把这个梦境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高兴地说: “这是奇异的祥瑞,若是生个儿子一定能建立大业。”第二天福临就出生了, 据说他出生的时候,红光照耀宫中,香气经日不散。福临相貌奇特秉赋异常, 头顶的头发直直地耸立着,有着龙凤的姿态,他的心智仿佛天神教授过一般。

现在的顺治帝只是个七岁的小男孩儿,他面目清秀,一双细长的眼睛, 总喜欢追问式地闪动。既表现了强烈的求知欲,又像是在享受智慧一点点长 大的快乐。他总是习惯于闪着这双大眼睛向叔叔多尔衮和母亲皇太后提问题, 多尔衮喜欢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母后却喜欢让他自己思考出答案来。顶多是 在遇到难题的时候,给他提示一下。

顺治帝仔细看完了多尔衮发来的奏折,然后,就交给了母亲圣母皇太后,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母亲的脸,努力在母亲的表情里揣测答案。这位端庄 秀美的太后手捧奏折,仔细阅读了起来。

圣母皇太后(1613―1688),她出身于蒙古黄金家族博尔济吉特氏,她 的名字是布木布泰,有的书也写作本布泰,这是蒙古语,意思是“天降贵人”。 她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一世孙女,是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 贝勒寨桑的第二个女儿,皇太极的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妹妹。出生于明万 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 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她受封为永福宫庄 妃。崇德三年生九皇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顺治帝即位后, 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上徽号曰昭 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 年 1 月 27 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 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

后世的人们称她是清朝的国母,康乾盛世的奠基人之一,为什么呢? 她一生培育、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明君,并间接影响了雍正、乾隆两代英主。顺治帝即位后,皇太后和多尔衮一起全力辅佐。她以自己超人的智 慧和威望,在诸王大臣的窥视中,在各种反清势力的烽烟里,她抚内安外左 提右挈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终于使得政权平稳过渡,使顺治成长为一代天骄。 顺治十八年,即公元 1654 年,顺治帝英年早逝,他八岁的儿子玄烨继承皇位, 这就是康熙帝,皇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她强忍失去儿子的悲痛,全心全意 地教导年幼的孙子,使玄烨得以健康成长,一个未来杰出帝王的特质,在少 年时代打下了根基。鳌拜集团铲除后,太皇太后放手让玄烨理政,让他在实 践中得到锻炼,一再提醒他要谨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备等。对于祖母 的教诲玄烨非常尊重,重大事情无不先征求意见,然后施行。康熙一天天成熟, 大清王朝从动乱走向稳定,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为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和 边疆用兵等大规模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清王朝在康熙朝形成第一个黄金时 代,千古一帝康熙因此而诞生。

这位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超级明星。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

在后金的一步步发展当中,她卷入了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旋涡,为了国家的安危,这位巾帼英雄全面展示了自己卓越的政治天才,她刚柔相济恩威并 施,频频打出漂亮的招术,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先后两次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于将倾,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光芒四射的人物。她一生经历清初三朝, 都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亲手培育两代伟大的君王,化解并解决了 清宫内外各种矛盾和斗争,努力让各宗各派的政治势力为国家服务,对稳定 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各位读者将在这部传奇里看到皇太后美丽、智慧、勇敢的生动形象。 皇太后读完了奏折,向年仅七岁的儿子投以期许的目光,她在等待儿子做出开天辟地的决策。顺治帝在母亲的目光里看到了坚定的答案,更看到了 大清国的未来,于是,他坚定地说出两个字――

顺治帝:“迁都!”

2.代圣巡边射虎献礼 日本商人珲春登陆

在两个月前的那天,有一艘日本的商船正向中国方向开来。 准确地说,就是公元 1644 年 4 月 1 日的那天。在日本神户的港口,“大和丸”

号面对浩瀚大海,一张白帆高高地扬起来。它准备出发了。目的地,是中国 宁波。商人国田先生和他的商队,要到那里去淘金。此刻,国田先生容光焕发, 眼睛里出现了一块又一块金砣子。

在码头上,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与老朋友国田依依惜别,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国田这时费了好大的劲,才让将军的脸不再像金砣子。

德川家光(1604 年 8 月 12 日―1651 年 6 月 8 日),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 二代将军德川秀忠长子。他在任期间巩固了德川家族的统治,实行闭关锁国 政策。稳妥中求进,静静地等待机会。对于中国明末清初的政权更替,他特 别关注,并且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时刻准备寻找机会实施丰臣秀吉的大陆 政策。

武士们围绕着二人,他们警惕地环顾四周,随时准备去抓刺客。在日本 人的心里,特别是那些官员的心里,刺客无所不在。所以,他们的警戒也就 是时时刻刻的。

船上船下,人山人海,有送别的,也有看热闹的。忽然,德川慧子美丽 的面孔在人群中闪了一下。这是一张小圆脸,鼻子也不高,但却生得精致。 那张红红的小嘴,抿成了一颗小红豆。白皙的皮肤,让她的清秀闪着光泽。 她的目光很神秘。左右打量几下,忽而,和服的宽大衣袖一甩,她缩进人群 里消失了。没有人注意到她,她很成功。准确地说,她的第一步很成功。

德川家光:“国田君,我感觉这几天要有台风,你路上要多加小心。” 国田:“放心吧,将军。” 德川家光:“你们到了中国,要带回来一些中国南方的丝绸。这种料子,我家慧子最喜欢了。你知道的,我已将她许配绍仁皇子了。明年的二月就要 大婚了。到时候,是少不了要用这种料子做嫁衣的。”

德川家光说了“许配”一词,表现了他对天皇家族的居高临下。国田听了,虽然有些不大得劲,但他还是认了这一笔账。全日本都认了幕府制对天 皇的掌控,他一个商人算什么呢?况且,德川家光又是他的朋友。作为商人, 有一个比天皇更厉害的朋友,那不是最合适的买卖吗?想到这里,国田的心 轻松了好多,甚至还有了坦荡的感觉。

国田:“好,我一定会给慧子小姐带中国衣料的,要苏州的以此祝贺她 与皇子的大婚。可是,我这一次要看情形,我听朝鲜国的同行们说,中国正 在打仗,满洲人和明朝人在打,明朝人自己也在打。”

德川家光:“打仗,对你来说不是障碍,你的汉语讲得那么好,一定会 躲过战乱买到上好的料子。你想办法就是了,这是你的事。”

国田看了德川家光许久,终于不再犹豫,他开口了。 国田:“好像听慧子小姐说,她不喜欢绍仁皇子……” 德川家光听了这话,情绪仿佛一下子坏了下来,他眉头微蹙,有点烦躁地说:“这由不得她!” 国田愣了许久,这才说道:“将军,起风了,我们得走了。” 德川家光从思索中跳出来,态度恢复了正常,表情看上去也柔和了一些。 德川家光:“噢,好。保重,国田君。慧子!慧子!这孩子刚才还在这儿,这会儿跑到哪里疯去啦?国田君,我回府了。你回来的时候,我找你到我家 里去喝酒。”

国田:“谢谢将军,再见!” 德川家光向国田挥挥手,在众侍卫的簇拥下,他步覆威严地离开了港口。 国田的商船在雄壮的号子声中,扬帆起锚了。波涛汹涌,水天一色。没有多久,“大和丸”号的白帆在送行人的视野里就变成了一个小白点,晃动 并且闪着白雪那样的光,最后竟完全消失在万顷碧波里面。

两个月后,即到了公元 1644 年 6 月 10 日的这一天。 在中国东北珲春的海岸上,一支八旗部队正在参领塞尔达的带领下,狩猎耕作。知更鸟在不知疲倦地叫着初夏的好风景,重重叠叠的浓绿衬着这个 夏天的傍晚。虽然是田园牧歌的画面,但里面却深藏着冷峻和英武的气息。 这是塞外的春天,与中原及江南截然不同的风景。

突然,一匹红鬃烈马呼啸着奔驰而来,上面骑着一位身着黄袍马褂的青年。后面,跟着一支身着黄袍马褂的卫队。劳动的旗人们艳羡地看着这个马队。 参领塞尔达禁不住大声赞叹:“好马呀,一定是皇家的马!”满洲人就是这 样地喜欢战马 , 他们视战马为战友,他们认为,人生在世最骄傲的,就是有一 匹好的战马。这是因为要适合“人马合一”的作战习俗。

满洲人的武功是在马背上练成的 , 他们的骑术是当时世界上的一流。满洲 马种主要产于黑龙江的三姓、临江和富锦地区。古书上说,这种马“体大良 善”,善于负重和奔跑,每天可以跑二百至四百华里。它们都是在野外散养的, 野性十足,在林中,在山上都可以自如地奔跑。肌肉十分发达,动作极其矫健, 而一旦到了平原,它们简直就如飞龙一般。

每当上阵的时候,八旗兵都要在马的要害处装上精铁相护,如同武士身 上的铠甲。野战的时候,满洲人首先要用大量的骑兵冲阵,这种马队的冲击 力非常之大,风驰电掣,眨眼之间,他们就飞到了敌人面前。当时,明军的 火炮等火器比较落后 , 装火药炮弹的速度抵不过万马奔腾。一次射击后,往往 来不及装弹,女真人的骑兵就冲到了眼前。明军骑兵家养的马奔跑的速度根 本不是满洲马的对手,速度和耐力都不行。据朝鲜人在笔记中所写,满洲战 马几乎和射出去的箭同时到达,所谓“箭到马到”。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满 洲人对马的感情特别地深。

塞尔达的话音刚落,那匹红鬃烈马已飞到他的眼前。 青年将领大辫子一甩,翻身下马,右手紧紧扶着满洲腰刀。塞尔达飞快上前施礼,态度十分谦恭。他们两人的级别虽然同等,都是正三品,但是, 青年将领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来自皇帝身边的一等侍卫,这让塞尔达 不能不表现出足够的谦恭态度。

塞尔达:“安大人辛苦!” 安崇阿:“塞尔达参领听旨!” 塞尔达跪下,高喊一声:“嗻!”

安崇阿从怀中取出圣旨,逐字逐句地念道:“朕即将率满洲、蒙古、汉 军八旗将士及百姓定鼎燕京。着镶黄旗第十三参领塞尔达率尔参领下人驻守 瓦尔喀,归属盛京将军。特派朕御前侍卫安崇阿代朕巡查。望尔克守职责,不负朕恩。钦此!”

塞尔达:“嗻!” 宣旨结束,安崇阿的庄严也就变成了亲和。

安崇阿,镶黄旗人,出身满洲望族苏完部瓜尔佳氏。他的家族在太祖努 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初期战争中,就积极参与了进来,并先后有九位先人 被封了讷亲王和敬温王。他的祖父是玛库礼巴图鲁,他的父亲是资政大夫尼 汤阿。祖父和父亲都在很年轻的时候战死沙场。

他自幼进宫作为皇子的陪读,十五岁时做太宗侍卫。在最近的十年中, 他多次随皇帝出征,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现在已经获取轻车都尉爵,是御 前一等侍卫、巴图鲁。

在康熙二十七年三月,也就是他去世六年的头上,他的儿子黄海授副都 统一职时,他获得了康熙如下一道诰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褒忠表义,昭代之良规;崇德报功,圣王之令典。 特颁恩命,以奖勤劳。尔二等阿达哈哈番(满语,汉译轻车都尉,是清代六 等贵族爵位),驻扎顺义县的固山达加一级安崇阿巴图鲁,起自白山,身多 自振。拨平定福建时,攻汀州府二次,首先登城。爰赐勇名,授以世职。复 因大典屡升,既旧绩之可念,宜新恩之沛及。以覃恩封典尔阶,资政大夫。 锡之诰命。於戏!恩推自近,乃弘奖夫崇阶,业广惟勤,尚克承夫宠锡。钦 予时命,励尔嘉猷。

诰封概述了他攻打汀州的战功,并且追封他为资政大夫,由此可见康熙 帝对他的肯定与褒奖。

安崇阿今年二十五岁。生得高大健壮,一望而知,就是个强有力的满洲 武士。他长方脸,前额宽阔而明亮,浓密的黑眉下,一双细长的大眼,挺直 的鼻子,厚厚的嘴唇。常态的表情是,阳光般的明朗,山岩一样的坚毅,目 光锐利而又温和,他喜欢微笑,一笑起来,人们会更多地看到他的友善和宽容。

安崇阿与塞尔达是老朋友了。他把右手搭在塞尔达的肩膀上,一边走, 一边亲热地交谈起来。

安崇阿:“塞尔达,我要在这里停留几天,看看你们十三参领的弟兄们 如何练功。我给你说,你这里既是边防,又是海防,日本海盗可以随时上岸。

幼主和摄政王对你这里是很看重的。”

塞尔达:“安大人,我们十三参领的人个个是满洲的好汉。日本海盗真 要是来了,他们只能是一个出路,那就是死路。哎,您刚才说到幼主,他好吗? 您是御前一等侍卫,您一定知道得多。我很想知道我们幼主的故事。”

安崇阿:“幼主哇,他非常棒。这你是知道的,他是咱们全满洲有名的 神童呀。前年年底,他才只有五岁,就随太宗皇帝到叶赫噶哈岭出猎,放围 一开始,他眼疾手快,一箭射出去,当场射死了一只狍子。你想,那要多好 的功夫多大的力气?就说登基大典那天吧,他出宫乘辇前往笃恭殿,我的姐 姐担心他年纪小,怕他摔着,上了宫辇要扶着他,你猜他怎么说?”

塞尔达:“他怎么说?” 安崇阿:“他说,这个宫辇不是乳母能坐的,这不合礼仪。你听听,这是一般的小孩子吗?我看天气冷,给他披一件貂裘,他说,你们不怕冷,我 也不怕冷。下完诏书后,他回到永福宫悄悄对我说,那件衣服的里子是红的, 要是黄的我就穿了。红的不是皇上用的颜色,黄的才是皇上用的颜色。”

塞尔达听了这话,睁大了眼睛,泪光一闪一闪的。 塞尔达:“这真是天子呀,像他的爷爷太祖,像他的父亲太宗。我大清好福气呀。安大人,走,我们喝酒去。为大清,为我们的幼主!” 安崇阿:“喝酒?可是我还没有带什么好的下酒菜给你们呀?” 安崇阿说罢,突然从后背娴熟地取下弓箭,张弓搭箭,冲着密林深处射出了一支雕翎箭。眨眼之间,从密林里传来了几声老虎的惨叫。众人大惊, 愣愣地看着安崇阿。两个小侍卫跑进树林。过了一会儿,一个小侍卫奔跑了 出来。

小侍卫:“安大人,您射中了一只雄虎。” 塞尔达:“安大人,神箭呀。” 安崇阿面露笑容,说道:“哈,我早就闻到了它的味儿。走吧,咱们烤虎肉下酒。”

军人们与家属都跑了过去,看小侍卫们抬出来的那只斑斓老虎。这是一 只满洲虎。这种虎,今天的人们普遍叫它东北虎。它的体色因季节略有变化, 夏天的时候,它的皮毛棕黄色,到了冬天,它的皮毛就变成淡黄色了,它体毛厚,不畏寒冷。背部和身体两侧生长着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脑袋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被一条竖纹贯通,特别像汉字里面的“王”字, 所以,它有“万兽之王”和“丛林之王”等美称。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 带有一块白斑。现在,这只虎的天灵盖上插着一枝雕翎箭。虽然它身体瘫软了, 但那一根根虎须却依然直立着,表现着它曾经的威风。

人们围着这只虎,欢腾起来。有人点起了篝火,准备开始烤肉。安崇阿 抚摸着那张锃亮的弓,掏出一条黄绫巾子,轻轻地擦拭起来。

安崇阿的弓,是太宗赏赐的复合牛角弓。 在女真人的历史中,弓箭文化一直紧紧相随。早在渤海政权时期,骑射就十分普及,渤海国常派使臣到国外参加骑射比赛,曾多次参加日本宫廷的“大 射”和“内射”。到了后金时期,努尔哈赤把骑射作为立国之本。在他所力 主实行的八旗制度中,将满族人分别组织于各旗之内,平时生产,战时从征, 要求人人习射,并以箭法高低为荣耻标准。这样,满洲人就从王公大臣到普 通旗丁,人人都可以挽强弓善骑射。

崇德元年 (1636) 四月,皇太极斋戒迎春祭天,他要在院内举行射箭的时候, 有位大臣劝谏道:“斋戒不宜射箭”,皇太极答道:“昔辽太宗祭天,曾射柳, 此射不可忘也。”于是,那个大臣不再说话,皇太极就命令大臣们一一演习骑射。

太宗赏给安崇阿的这张弓十分精美,它的胎面是牛角,胎背粘的是牛筋, 外表粘的是桦树皮。它的制作方法是,先用一条弓胎粘两条牛角,然后,在 两条牛角之间再贴一小块鹿角,弓梢是以桑木为质,长六寸三分,并配镶牛 角的梢头,它的上面刻一凹槽,为的是挂弓弦用。弦垫是用一方型的鹿角制成。 弓弦是用蚕丝二十余根作骨,外用丝线横缠,分三节,隔七寸许空置一二分 不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不张弓的时候,方便折叠起来收藏。箭杆用 杨木制成。箭簇十分锋利。这就要说一下女真人的冶铁技术。

女真人从事狩猎和对外作战,都需要弓箭作为工具和武器。朝鲜《李朝 成宗实录》记载,明嘉靖时,海西女真弓矢强劲,已经有了十分先进的风炉, 能够制造淬铁的箭簇。而太祖努尔哈赤治下的建州女真则更为先进,他们已 有专业的冶铁匠人和制造弓箭的人。1587 年,努尔哈赤建造费阿拉城,特别 在北城门的地方修建了铁匠们的住房,让他们在那里专门制造铠甲。在南门外居住的弓人、箭人,专作弓矢。女真人的冶铁业,主要用于制造武器和铠甲,冶铁业的高度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对外作战的能力。 所以,安崇阿锋利的箭瞬间飞出去,射死一只虎,根本算不得什么。女真长期在森林中作战行猎,他们武艺的精湛往往令人难以想象。 篝火,点燃了。人们将老虎剥了皮,掏空了内脏,然后用海水冲洗干净,放在铁架上,只一会儿的工夫,一股浓烈的香气便弥散开来。 塞尔达:“安大人,开始吧,虎肉就酒,越喝越有。” 安崇阿:“好,开始!” 两人同时举起了酒碗,旗人们见状,也都举起了酒碗,一场充满满洲风味的夜宴开始了。 与珲春海岸相对应的,是东面那一片翻卷着黑墨的大海,像呼啸的怪兽。“大和丸”驮在怪兽的身上,随时有被抛出去的危险。 这艘船离开日本已经两个月了,他们中途在日本北部一个无名岛停留了十多天,为的是躲避台风。总算台风停了下来 , 可是,刚一启锚,他们又遇上 了新一轮的台风。

船舱内,国田正和儿子中岛、秘书宫岐三人喝酒,并高一声低一声地吟 唱日本的歌曲。突然,船身剧烈摇晃,杯子盘子碗碟统统掀翻到了地上。

国田这个人微微发胖,长相平庸,像个退休的底层官员,表情几乎没有 什么变化。一般说来,他是个胆小的人,但这并不等于说他在特殊情况不敢 铤而走险。在他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也会发疯。

中岛是他的儿子,一个精悍的小伙子。长相不帅,也不难看,心性有点小气, 也许是因为这样,他表现得固执而又爱发火。还有一点让他的形象得不了高分, 就是他对日本国那种狭隘的忠诚,以及对别国的没有道理的仇视。

宫岐,这个人矮得厉害,黑瘦是他的特点。他喜欢用幽默的方式来掩盖 自己对外界的漠不关心,可一旦狠起心来,他也是敢跟着大家去杀人的。平 时的表现,低调得像装傻。这让他跟国田有那么几分相似,只是他没有国田 那么多的心计。

国田:“不好,台风又来啦,快,让他们把帆放下来,快!快!” 中岛和宫岐紧紧地护卫着国田。舱内的气氛一时紧张起来。

中岛:“爸爸,我到甲板上看看去。”

国田:“看也没用,接着喝。随它飘去,一个晚上够它飘的了。中岛, 你去告诉轮舵手,必须坚持走在台风的左半圈里,右半圈里有风眼,掉进去 就完了。算啦,还是我去吧。”

国田说到这里,站起身来,在找到了平衡感之后,中岛和宫岐连忙扶着 他走到驾驶舱。

驾驶舱里,轮舵手目视前方,脸上看不到多少从容的神色。或者说,他 现在基本上是慌张的。

国田:“好小子,就这样。死死守在左半圈里,多大的浪来了,也不要 去右半圈。”

轮舵手:“放心吧,国田先生,我在左半圈里面呢。” 中岛:“我们现在开到哪里啦?” 轮舵手听了这话,下意识地叹了口气,态度有点迷茫。 轮舵手:“对不起,少爷,我现在也不知道是在哪里。” 国田尽可能让自己沉住气,他稍停顿一下,然后慢慢开口。 国田:“你是说,……迷航啦?” 轮舵手:“可以这么说,这半个晚上,就是被海风推着飞跑,现在又改了台风。罗盘也失灵了,它不失灵,我也走不了航线。风就是往北面使劲地吹, 我的船不听话呀,它身不由己呀。”

国田轻轻叹一口气,他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大家。 国田:“好吧,你精神点,等明天天亮再说。到了白天,啥都好说。” 轮舵手:“明白了,国田先生。” 也不知漂泊了多久,也不知漂了多远,台风终于远去了。海面平稳了下来。

轮舵手遥遥地看到了似乎有篝火在西边一闪一闪地亮着。 轮舵手:“国田先生,我看见大陆了,好像就在前面,有火光!” 轮舵手的话刚说到这里,突然,喊杀声覆盖了风声和波涛的狂叫。国田等人听到这样的声音大惊失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国田:“怎么回事,是官兵还是土匪?” 中岛:“这看不出来呀!”

父子俩手持望远镜,向海面望去。

黑色的海面上,被一束束火把照得明亮如昼。 六十余只单人驾小船包围了“大和丸”号,那些如雨的飞矢穿越火光飞射过来,好多箭直接穿过窗子,射进驾驶舱。国田等人猫着腰,瑟瑟发抖。 有人高叫:“活捉倭子国的海盗!”众多小船逼近大船,有的船头撞到了“大和丸”上,发出“咚咚”的声响。 众多八旗兵飞身跃上“大和丸”号,甲板上的日本人见状纷纷跳海逃生,另一些八旗兵跳进海里,将他们一个一个地捉住。 安崇阿和塞尔达各持一酒碗,在岸边对饮,饶有兴趣地观看这场突击战。

两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在满洲人看来,最好看的戏就是战斗,就是通 过战斗战胜敌人。

篝火熊熊,海岸边一片火红的颜色。国田、中岛、宫岐等 15 人被带上岸来。 塞尔达看着日本人个个如落汤鸡的样子,缓缓放下了酒碗。 塞尔达:“上个月你们来偷人参,现在你们又来。你们倭子国的人太他妈的没有脸皮。” 国田:“大人,这是哪里的话呀?我们是正经的商人,没有偷你们的人参。

我们上个月也没有来过。” 塞尔达:“你们这些不害臊的海盗,还嘴硬。上个月你们不但偷了这里的参,还杀了我们的汉人。今天我要用你们的人头,祭奠他们。” 宫岐:“海盗是海盗,我们是我们。我们是三国浦的商人。这是我们的国田先生,他经常到你们南方买丝绸和瓷器。这没有错的。请求你放了我们, 我们还要去宁波做生意。”

塞尔达:“少跟我来这一套,听我们这里的汉人兄弟说,你们倭子国的 人是最能说瞎话的。现在成了落汤鸡知道说软话啦?上个月来抢参杀人时怎 么不这么说呢?”

国田:“你就是杀了我们,我们也还是商人,不是海盗。” 塞尔达哈哈大笑,他实在是觉得拿死来威胁他们是件最可笑的事。 塞尔达:“哈,你竟敢跟我塞尔达这样说话。那我今天就听你一把。杀了你们,就是想告诉你们倭子国,从我塞尔达来珲春的这一天起,这里就不会有倭子国海盗了。”

塞尔达抽出腰刀走近三人,胆小惜命的国田一个激灵瘫倒在地,宫岐痛 苦地闭上了眼睹。中岛有点阳刚气,他选择了挺立。

杀气,一时间冷冷地在岸边盘旋,而死的味道也多少有那么一点了,据 后来宫岐对国田讲,那气味就是刺鼻的腐臭。就在这个时候,安崇阿快步走 过来,伸手握住了塞尔达的腕子。

安崇阿:“塞尔达,不要伤他们。我看出来了,他们不是海盗。来人哪, 松绑,他们被海水泡得一定很冷,让他们过来烤火。给他们倒满酒。”

塞尔达:“安大人,你……” 安崇阿:“塞尔达,你听我的……” 这时,海面上突然传来操日语的女人的大声呼救:“救命!” 中岛大惊,高叫:“慧子!” 国田用日语叱责中岛:“你把慧子小姐藏到了船上?”

中岛(日语):“是她自己穿了船员的衣服跑到了船上找我,是她求我 带她出来的。”

国田劈手打了中岛一个耳光:“畜牲!” 安崇阿看到这里,有点不耐烦,索性打断了他们的争吵。 安崇阿:“好啦,不救人,你们还有心在这里吵架?你们是什么人?” 安崇阿说罢,带着小侍卫跳进大海。他们溅起的浪花在篝火的光辉里一闪一闪地亮着雪白的光,看上去,十分地妖娆迷人。 德川慧子在海水中奋力挣扎,不停地呼救。就在安崇阿快游到她身边时,她突然惨叫一声。鲜血顿时染红了海面。 一小侍卫大叫:“安大人,有鲨鱼!” 安崇阿抽出腰刀,大笑。

安崇阿使用的腰刀,是满洲腰刀。它既不是常见的双槽,也不是单槽, 而是无槽,这种刀是最高级的,也是最难制造的。它刀刃弯曲,宽窄适中, 刃尖锋利,可以劈斩,也可以直刺。刀柄成弓曲弧形,适合单手端握,线条 特别流畅,使用起来灵活自如,而且速度快,力量大,挥起来挟带一股强硬 的冷风。皇室贵族一律佩带这种款的腰刀,因此,人们也叫它“贝勒刀”。

贝勒,是清皇室的三等贵族。安崇阿是皇帝的侍卫,正适合佩带这种刀。他现在手中拿的这一把,是太宗皇帝在世时赏赐给他的。这把刀曾跟随他攻城 拔寨,身经百战。我们在下面的故事中,还将看到它的威风与魅力。

安崇阿:“好哇,正好我的刀鞘坏了,要换一个新的呢。” 一股水柱喷向半空,鲨鱼巨大的鳍摇出水面,它已紧紧地咬住了慧子的右胳膊。

安崇阿大叫了一声,跃出海面,双手紧握刀柄,全身的力量都用在刀锋 上面,一刀砍进鲨鱼头。他拔出腰刀,血喷如注。顿时,海天变得一片血红。

士兵们围住鲨鱼,一阵乱刀齐下,鲨鱼像熊那样低喘了几声,终于松了口, 身体往下沉去。安崇阿抱起昏死的慧子,向岸边游去。一群士兵拱卫在他们 的四周,另一群士兵拖着鲨鱼向岸边走去。

国田率领中岛、宫岐等下水去迎接。在途中,国田向二人悄悄发令。 国田:“你们两个听好了,不能暴露慧子的身份。不然的话,中国人会做文章的,他们会拿慧子要挟我们日本国,要这要那的。就说是……就说是 我的女儿,听懂了吗?”

中岛、宫岐:“好的。” 一片踏水声响过之后,火光中映出了安崇阿抱着慧子上岸的形象,岸上的士兵纷纷围了过来。 安崇阿:“塞尔达,叫姐妹们过来,帮这个姑娘上药换衣服。她没有多大的事,鲨鱼刚下嘴,我的刀就到了。她主要是惊吓着了,一会儿就会醒来。” 塞尔达:“是,安大人。”

国田、中岛向安崇阿连连鞠躬。 中岛:“谢安大人。” 国田:“谢谢安大人救了我女儿的命。”

安崇阿一摆手,说:“不要这样说,人救人,这不是正常的吗?来,坐 下,坐下,一起喝酒。喂,你们把那条鲨鱼砍几块来烤着吃,别把鱼皮砍坏了, 剖开皮砍里面的肉。鱼皮我要做刀鞘的。”

国田:“你们用鲨鱼皮做刀鞘?” 安崇阿:“是呀,我们世世代代这样做。鲨鱼皮做的刀鞘结实,也不用涂漆。

明万历皇上送给我们太祖爷的龙虎将军剑,我们太祖爷就是用鲨鱼皮配的鞘,现在还好好的呢。等到了盛京,我领你们去太庙里看一下。对啦,你们明天 跟我走,我要把你们带到盛京将军那里,听他的示下。我本来是要多住几日的, 你们来了,就不行了。我必须马上走。”

国田、中岛、宫岐面面相觑,表情有些仓皇。国田战战兢兢地开口了。 国田:“安大人,您不是已经相信我们是商人不是海盗了吗?怎么还要……”

安崇阿:“我是相信你们,反过来,你们也要相信我。这才是朋友。” 中岛:“明天风停了,我们就要修一下船返回去,我们……” 安崇阿:“我刚才说过了,你们要相信我。一艘日本的船,跑到了我们大清的领海里,想想吧,这是多么严重的事情?而就在不久前,你们的人,噢, 是海盗,他们还杀了我们的汉人兄弟,抢了我们的参园。你们知道那参园是 谁的吗?那是我们大清国皇帝的。听懂了吗?我无权放走你们,我要带你们 去见我们的将军和皇帝。”

宫岐:“可是,你们今天杀了我们三十五人,我……” 安崇阿:“打仗就是要死人的,那前些天我们死去的汉人兄弟呢?喝酒吧,我倒要看看你们日本人的酒量,塞尔达,上大坛子。” 国田:“这……” 安崇阿:“喝酒,明天早上带上你们剩下的人跟我走。”

安崇阿命塞尔达给日本客人倒酒。塞尔达看样子,很乐得这个差事。他 一一给大家倒满,酒花热烈开放,并且向四面飞溅,他的嘴乐得合不拢。这 是满洲人在酒面前常见的憨态,如同天真的孩子。

国田等人却没有那样的兴奋,看到硕大的青花碗,他们的表情十分惶恐。 日本人也好酒,但他们往往表现得理智,甚至是警惕。日本人的警惕无所不在, 哪怕是面对一坛子的酒,他们也要小小地踌躇一番。此刻,在觉得踌躇得可 以了的时候,国田先开口了。

国田:“这么大的碗?” 安崇阿:“哈哈哈,大吗?来,干!别给你们国家丢脸。” 安崇阿说罢,一饮而尽。塞尔达也跟着喝干了一碗。没有了办法,见安崇阿连别给国家丢脸的话都说了出来,中岛、宫岐就端起碗勉强地干掉。日本人视国家荣誉为生命,这是他们的长处。国田犹豫了一下,闭着眼也就干 了。酒,是神奇的东西。很快,它就把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陌生感给覆盖了。 尽管这可能只是暂时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