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国际化: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3:17:40

点击下载

作者:杜德斌,张仁开,龚利,翟庆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科技国际化: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

高校科技国际化: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高校科技国际化: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作者:杜德斌,张仁开,龚利,翟庆华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25ISBN:9787300219455本书由北京人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国家利益的关键要素,国家之间的竞争正日益转向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综合较量,国际科技合作和科技外交正逐步成为大国外交和国际博弈中的重要筹码。高校具有人才多、外部人脉广、国际交流频繁等综合优势,因而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参与科技全球化、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科技外交的重要主体和依靠力量。

从全球范围看,当代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发展呈现新趋势和新特点,突出表现为:国际化战略日趋成为高水平高校科技发展的共同选择,高校日益成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科技竞合的重要力量,人才跨国流动成为高校科技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跨国高校科技交流合作的深度和领域不断拓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高校科技合作增长迅速。这些新的趋势和特点,既构成了我国高校推进科技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和全球环境,也为我国高校提升科技国际化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要素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参考。

当前,我国正按照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向创新型国家迈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时所指出的,“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而是“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要以大国定位、全球视野、社会视角、开放思路谋划创新与科技发展。高校是我国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的生力军,要充分利用高校科技人才多、对外交流频繁、渗透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引进来”、主动“走出去”,着力提升科技国际化水平,实现高校科技人员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有机结合。

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高校科技在“十三五”时期的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局。“十三五”是我国真正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提高高校科技国际化水平、增强高校利用和配置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让高校代表我国参与国际科技竞合,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科技国际化,一方面可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国内高校从事前沿科技研究,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的国内科技工作者参与到国际合作之中,了解全球最新的学术前沿和技术进展,对提升高校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促进我国科技国际化进程、增强我国科技创新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校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渐趋活跃,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合作对象日趋多元、合作形式更加多样,科技国际化水平和质量加速提升,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瓶颈制约。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技的国际化进程,迫切需要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的支撑。华东师范大学杜德斌教授的《高校科技国际化: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一书,以科技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高校科技国际化的概念内涵、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态势,梳理了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科技国际化的典型案例及主要经验,研究了我国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发展成效、存在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对策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期望其他领域的战略研究也能纳入高校科技国际化产生的创新驱动力,期望本书的出版为高校科技事业发展献智献策,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更大贡献。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2015年9月第1章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动力与模式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国家利益的关键要素。国际科技合作加快了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有效配置,改变了传统的科研组织结构和创新方式,正逐步成为大国外交和国际博弈中的重要筹码。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既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也可以通过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充分吸收利用全球创新资源。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中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的生力军,也是科技创新与国民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和集聚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薛澜、苏俊等,2007)。面对新的形势和需求,高校应充分认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要紧紧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大好机遇,从国家战略需求和自身发展诉求出发,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变被动为主动、从参与创新到主导创新,着力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增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能力,为实现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基于此,本书以科技全球化为背景,分析归纳了高校科技国际化的概念内涵、动力机制及其基本模式,梳理总结了发达国家高校开展科技国际化的案例,挖掘剖析了世界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就中国高校如何进一步发展深化科技国际化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思路和对策建议。1.1 高校科技国际化的概念内涵1.1.1 高校科技的基本内涵

高校科技属于部门科技的范畴。对一个国家的全部科技工作而言,按其条块管理属性的不同,包括区域(地方)科技(纵向)和部门科技(横向)。顾名思义,高校科技就是主要由高等院校所属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主导或完成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相关的支撑性技术工作。

高校科技不同于专业的科研机构的科技,也不同于企业的科技,它有以下一些特点:(1)综合性。高校科技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的特点,高校科技活动的社会触角较为广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其发展趋势。(2)基础性。高校科技以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为主,较多的属于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3)教育性。高校的科研团队担负着科研和教学(培养人才)双重任务,其科技活动的重要使命还在于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秦少华,2012)。1.1.2 高校科技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从科技发展的内外关系的角度看,“国际科技合作”与“科技全球化”“科技对外开放”“开放式创新”等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因而,要准确把握和界定“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基本内涵,首先有必要对“科技全球化”“科技对外开放”“开放式创新”等相关的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见表1—1)。(1)科技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概念最早由日本通产省于1990年提出。为顺应科技全球化潮流,日本政府提出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提倡政府开放研发项目,鼓励外国公司参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科技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涉及技术产品或服务的贸易,可称为国际化阶段;第二个阶段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研发投资的快速增加,可叫作跨国化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真正科技全球化的阶段,主要特征是跨国公司研发(R&D)机构的全球布局。2000年《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认为: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的主题、领域和目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科技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成果实现全球共享,以及科技活动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一致的发展过程。王春法(2008)认为,科技全球化主要是指科技活动的全球化,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R&D资源的全球配置;科学技术活动的全球管理;R&D成果的全球共享。(2)科技对外开放。

科技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面向其他国家、地区,通过国际间或地区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技术贸易、直接利用外资等形式,开展跨国界、跨地区、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活动,以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配置,最终实现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科技对外开放是一国或地区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是一国或地区的科技计划对境外创新主体或外资创新机构开放。(3)开放式创新。

2003年切萨布鲁夫(Chesbrough)首次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开放式创新是创新主体有目的地利用知识的流入和流出来加速内部创新并且通过内部和外部渠道市场化来实现创新的价值的过程。开放式创新是创新的主要模式之一。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当代技术创新的发展经历了技术推动、需求拉动、技术—市场交互作用、集成创新等四个主要阶段之后,目前正进入以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模式阶段,技术创新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态势,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开放、合作、协同,成为推动技术创新重要的成功因素。(4)国际科技合作。

国际科技合作是促进科技、社会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将国际科技合作定义为:技术供应方、需求方之间跨越不同国境的科学技术合作,或者在不同国家工作的当事人之间的技术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国际科技合作定义为: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共享,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公民在彼此接受的协议条件下进行的知识交流。中国科学技术部也对国际科技合作进行了界定,认为国际科技合作指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者、研究机构或者企业之间的合作,包括学术交流、研讨会或其他会议、交换研究成果、合作研究和发表、合作项目、向外国科学家开放科学仪器或大型设施、在实验室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参与合作国的国家科技计划、在伙伴国建立附属实验室、资助外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国际科学技术援助(培训、咨询)、国际技术转让、国际合作研发、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等。(5)高校科技国际化。

根据国际科技合作的一般概念,所谓“高校科技国际化”是指,高等院校通过学术交流、联合研发、引进海外人才等方式,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及创新优势,与国外或境外政府、企业、研究机构或是其他高校进行合作的一种协同创新行为。高校科技国际化中的一方主体为高校,其他主体可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或是其他高校,合作方式包括学术交流、联合研发、引进海外人才等,合作的目的在于高校通过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创新优势等与其他创新主体进行合作交流,实现合作创新效益。1.2 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动力机制

任何客观事物与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内在的动力与规律,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也不例外。总体而言,高校的科技国际化行为是技术拉动、环境推动、人才驱动和政策促动的必然结果。1.2.1 技术拉动

科技进步是促使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最根本因素。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的综合化、复杂化、开放性特点凸显,“大科技需要大合作”,诸如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生物技术、地质灾害、空间技术和基因技术等问题日益呈现全球化态势,一项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很难由某个R&D机构或部门独立完成,客观上需要不同国家和不同机构的国际科技合作,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相对优势,方可实现技术的有效突破。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的发展也为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可以说,以指数增加的信息和通讯网络使高校各种国际的和跨国的交流联系与合作成为可能。1.2.2 环境推动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已成为现时代最为重要的特征。在开放的国际大环境下,国际合作自然不可避免。可以说,国际大环境、科技全球化趋势的推动是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动力。特别是联合国和一些国际性组织所开展的科技合作项目或大科学工程,因其主要致力于共性技术开发,所涉及的领域统筹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切身利益和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因而得到了包括高校在内的各国科技创新机构的积极参与,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和深化。此外,一些国际科技社团(如国际宇航联合会、国际电工委员会、世界采矿大会、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所举办的形式多样的国际科技合作活动,如国际科技展览、国际研讨会等,也吸引了高校等的积极参与,为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重要舞台。1.2.3 人才驱动

人才流动既是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桥梁纽带,也是高校科技国际化持续深化的必然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各国经济的不断开放以及对移民政策的放宽,特别是对科技移民限制的减少,作为知识重要载体的科技人才,在全球的流动比以往更加便利与频繁。据2013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2013年全球移民人数达到2.32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3.2%,而美国则是接纳移民最多的国家。简单地说,全世界每35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移民。在这近2亿的全球移民中,有1.15亿人流入发达国家,0.75亿人流入发展中国家。高校是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可以说,人才的跨国流动为高校科技国际化提供了诸多机会。1.2.4 政策促动

政府管理部门特别是科技部门所制定的与国际科技合作相关的各类政策法规,以及其所设立的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对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在参与一些全球性的大科学计划和高投资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主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资源和资金投入、产业要素的配置等途径影响着高校的国际科技合作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政府因素对国际科技合作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国际科技合作大多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由政府集中管理。政府根据本国自身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国际合作政策,从根本上影响着其他的相关因素。政府的功能体现在建立与完善法律基础、建设国家相关体系、设计和操作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并维持有效的合作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形成国际科技合作管理体制、建立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完善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1.3 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基本模式

可以从不同维度对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推动科技国际化的模式进行分类(张琼,2008)。例如,从国际科技合作的对象属性看,高校科技国际化包括与国外政府组织的合作、与企业的合作、与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合作、与其他机构的合作等。从国际化的基本内容看,可以分为人才国际化、项目合作和战略合作等。从合作的依托载体看,可以分为基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模式、基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基于人才培育的模式、基于共同发表科技成果的模式等。本书综合考虑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对象、动机、依托载体等因素,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主要依据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将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基本模式分为人才交流、国际会议、合作研发和基地共建四类(见图1—1)。1.3.1 人才交流模式

人才交流是指非营利性人才引进或人才输出,包括中国聘请外国科技专家来华或派专家出国进行讲学、技术座谈和咨询等活动,也包括中国科技专家受聘或在国际科技组织、团体(主要指协会、学会、研究会等非营利性学术组织)中任职等。对高校而言,人员交流和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最基本的合作与交流形式。人员交流和培养主要包括互派留学生、联合培养研究生、专家学者互访以及聘请国外教师等内容(来诗卉,2012)。1.3.2 国际会议模式

国际学术会议是重要的国际科技信息交换途径。参加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是高校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国际会议模式具体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协办国际学术会议;二是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三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能够直接了解国际科技最前沿的领域和最新的发展动态。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反映出一所高校的整体国际学术影响力或某一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以及科研实力。1.3.3 合作研发模式

合作研发是指由一国的科技人员与他国科技人员,为了同一个科学技术目标,在统一的计划和组织下,通过共同工作或分工协作进行的研究。合作研发可以创造新知识、新技术等学术成果,实质性地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锻炼科研队伍,因而是高校科技国际化的较高级形式。从合作研发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看,通常包括合作研究、联合调查、合作开发等,其中,合作研究被公认为质量较高的合作方式,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阶段的不同,可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类;联合调查是为了解地形、地貌、大气、海洋、矿藏和其他自然资源或其他特定目标共同进行的勘察和调查;合作开发是以利用科研成果为基础,对有明确巿场目标的产品或工艺进行的共同开发(来诗卉,2012)。1.3.4 基地共建模式

联合建设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基地)或创新平台,是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最高级形式,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载体。联合建设国际科技合作机构指国际合作的各方共同出人力、资金、设备等,共同开办研究机构、创新平台以及各类合作服务组织(如培训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机构主要包括从事合作研究的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开发机构,以引进外国新技术(品种)为主的示范基地和孵化器,直接引进技术的科技园和产业化基地等等。国际科技合作机构能够发挥建立人脉、获得信息、锻炼队伍和产出成果的作用。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可以实现联合培养学生、互派访问学者、联合发表学术成果、举办学术成果发布会等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几乎全部功能。资料来源:焦汉玮、马军:《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现状分析》,载《科研管理》,2008年10月(增刊)。第2章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2.1 世界科技发展新特点和新趋势2.1.1 学科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初见端倪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重大的创新突破更多地发生在交叉学科领域。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新学科领域的诞生。近年来,全球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口。科学技术前沿不断拓展,学科间交叉融合加速、会聚频繁。从前沿科技领域来看,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作为科技创新密集领域之一,高性能计算机、量子通信、大数据、集成电路、可穿戴设备等都取得重大进展。如日本富士通公司和日本理化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全球首款运算速度超过1万万亿次/秒的超级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可达1.051万万亿次/秒。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秒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也正式运行。美国科学家新研制出一款穿戴式设备,其像普通的创可贴一样纤薄,不仅能在本地存储和传输与病患的运动情况有关的数据,也能接受诊断信息并将药物递送到病患皮肤内。这是首款能存储信息并递送药物的设备,首次集中实现了对病人情况的监测和治疗。此外,再生医学、生物制药、生物育种等方面也已取得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如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培育出了人体肾脏,而且有望让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按需培育出自己的器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首次使用人造基因合成出能维持活细胞生长的人造蛋白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人工合成真核生物部分基因组等等。在今后的5~20年,这些领域将继续产生重大创新突破,加快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徐占忱,2013;杜红亮、冯楚建,2010)。2.1.2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产业发展趋于生态化

当代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著名的摩尔定理和吉尔德定理验证了技术创新周期加快的趋势,即“单位面积芯片的存储量每18个月增加一倍”“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这充分说明,科学与技术泾渭分明的传统界限已日趋模糊,科技竞争的焦点不断前移。当前,以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无线网络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加快催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冯飞,2013;白春礼,2013;杜红亮、冯楚建,2010),世界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与此同时,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产业经济的发展就不能以耗竭自然资源和损害环境为代价,而应谋求与自然环境有机平衡的发展。产业生态化作为获取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手段,旨在倡导一种全新的、一体化的循环模式,即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两个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世界各国普遍实施可持续战略的背景下,产业的生态化开始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从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区域产业园区建设到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管理实践,生态化贯穿始终。生态化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也必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杨世伟,2013;郑明高,2011)。因此,科学技术未来的加速发展必将引发产业变革,新型高科技产业相继孕育、产生和发展,产业发展持续趋于集群化、融合化,并向生态化方向发展。2.1.3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与组织发生深刻变化

新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加速上升,使原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力量架构受到冲击,全球经济重心正在发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转移,全球科技发展版图也出现了同样的大趋势(靳晓明,2013)。从研发资金来看,目前美国年研发支出占全球研发总支出的比例明显下降,已从1999年的38%下降到2012年的不足30%;欧盟的这一比例也有明显下降。从研发从业人员来看,近十年,美国和欧盟的研发人员数量增长速度也放慢,其占全球研发人员总数的比例已由十年前的51%降至49%。从科技产出来看,美国和欧盟的科技论文产出占全球科技论文总数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已从1995年的69%降至2009年的58%,2012年SCI收录的美国科技论文占世界份额跌至27.3%。而美国专利局所授权的专利中,美国发明人的占比也在连年下降。从高技术制造业产出来看,美国和欧盟所占全球份额近年来也呈现了下降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下去(靳晓明,2013)。从科技从业人员来看,发展中国家不仅在自然科学与工程学领域获得大学第一学位的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在该领域获得高级学位的人数也在增长,研发人员数量(按全时当量计算)也在持续增加。从科技产出来看,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论文产出快速增长,从1995年到2009年,中、印两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6.8%和6.9%,而至2012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达19.01万篇,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份额的12.08%,仅次于美国。从高技术制造业产出来看,整个发展中世界在全球中的份额同期由9%提高至29%。在1998年至2010年期间,扣除通胀因素,全球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其中中国增速最高,为19%(靳晓明,2013)。综上可见,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脚步日益加快,正在赶超或已经赶超部分发达国家,并将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继续前进。同时,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有效配置,使得传统的科研组织结构和创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国际大科学工程研究方式的出现,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能够在大规模、大尺度或是跨学科的前沿性研究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加速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机构,从而成为促进科技全球化的主要力量。2.2 全球人才流动格局变化趋势2.2.1 “全球人才环流”愈演愈烈

在当今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全球人才流动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人才外流”和“人才回流”的单向流动阶段,“人才环流”已经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国际人才流动的速度加快、流动的周期变短、流向更趋多元化。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由于教育国际化以及各国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积极鼓励本国学生出国留学,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学成后选择了回国。例如,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部分国家早先出国学习进修或工作的技术人才开始“回归”,而原本为人才输入国的发达国家如今却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储备库,源源不断地输出优秀人才。第二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大增加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吸引了大批海外高级人才到其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研究活动,科技人员间的交流愈加频繁。第三是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人才环流。跨国兼并在过去十几年里增长了近10倍,从而引起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公司内部跨国流动的人员大量增加,同时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战略使研发人员跨国流动愈加频繁。2.2.2 留学生成为科技人才流动的主力军

新世纪以来,交通通信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的交流和科技人才的流动空前频繁,留学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科技交流的重要知识载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自成立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发达、科学技术领先,其成员国一直是留学生流入的最大东道主。经合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1975年以来流入经合组织国家的留学生人数稳步增加。2005年,经合组织国家的留学生中,有三分之二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其中亚洲留学生人数最多,占全球留学生人数的近一半。不仅如此,流入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留学生人数也在快速增长。例如,中国自改革开放开始逐步招收国际留学生,到2005年中国大陆已经有4万名外国留学生毕业,6万名外国留学生入学,近8万名外国留学生注册。2.2.3 亚洲新兴国家人才“回流”

随着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才政策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选择回国,亚洲人才的回流初现端倪。自印度政府2003年对等承认双重国籍以来,仅18个月时间里已有3万名科技专才回归印度。截至2007年,数年内从美国回到印度的信息产业人才已经超过6万,大规模的人才回流给印度高科技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在2008年,中国“海归”人数超过5万,比2004年足足增加了一倍,人才回流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哈佛大学、伯克利大学和杜克大学2008年下半年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中国高学历人才正在寻找机会纷纷回国。此外,新加坡、韩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才回流率也开始逐年上升,目前回归率已超过了50%。新加坡现有常住人口400多万,其中有近100万是外籍人士,其人才回流率已超过60%,是亚洲人才回流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新加坡经济增长中有1/3归因于外来人才所做的贡献,这得益于其成功的人才战略,新加坡连续多年被评为亚洲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韩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技术立国”战略以来,用一系列措施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服务,到90年代其海外留学人员的回归率逐年上升。此外,韩国每年还有计划地聘请大批外籍高级人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已成为决定一国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因而各国都把人才视为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并千方百计在全球范围内网罗和争夺优秀人才,使得高层次创新人才竞争日趋激烈。2.3 高等学校成为各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把促进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对创新驱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将知识视为与劳动力和资本同样重要的一个生产力要素。美国政府把保持其在科技最前沿的领先地位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日本政府2001年提出,要以科技创新立国为目标,2002年又进一步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战略。韩国政府于2000年公布了科技发展长远规划,提出到2005年韩国科技地位世界排名达到12位,超过其他所有亚洲国家。世界各国都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型,制定突出本国特色的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建立世界级的研究中心,并且扶植本国的企业家,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各国提升竞争力的首要选择。

在科技全球化浪潮中,高校不仅成为国家创新系统中基础研究最重要的提供者,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科技界的互动,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全方位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创新系统中,多方面提升和强化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美国不仅一直把办好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作为保持其强国地位的重要战略,而且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成功对接,使美国长期保持快速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和新的世界中心。美国战后经济增长的50%以上应归功于科学与技术创新,以及由此而出现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创新的主要力量来自研究型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杜克大学等为硅谷、波士顿、北卡三角园区等区域高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在日本政府的科技创新立国国策中,高校成为其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创新基地,高校研究开发活动的自主权和机动性大大增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联合与合作。韩国仅仅在30年的时间里就成长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其非凡成就要归功于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尤其是对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视。

科学论文是科研活动的重要产出,高校国际合著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高校科技资源和知识资本国际扩散的有效路径,体现了高校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基本格局。本节主要从世界范围整体、国别、高校三个层次分析科学论文国际合作情况。数据选取自SCI数据库,时间跨度为2002—2012年(其中,高校比较分析选取2006—2010年的数据)。SCI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来自经过遴选的、世界权威的、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2.3.1 国际科技论文发表趋势

2002—2012年,世界发表的SCI论文总量稳步上升,由2002年的91.12万篇,增长至2012年的149.99万篇,增长率为64.6%。代表国家(地区)各自发表的SCI论文数量也呈现不同的增长速度。从各国绝对数量上看,2002年中国发表4.01万篇,排名第六,至2012年发表17.37万篇,排名升至第二,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三至第五位的分别是英国、德国和日本。从增长率上看,中国发表的SCI论文2012年比2002年增长333.1%,增长势头迅猛,增长率超过100%的还有韩国和澳大利亚(如表2—1所示)。2.3.2 科技论文国际合作发展态势

如图2—1所示,2002年SCI论文的国际合作量为15.9万篇,2007年、2012年国际合作量相继增加到23.0万篇和32.6万篇,表现出科研活动中的国际合作日益频繁的发展态势。

2002—2012年,SCI论文的总量在持续增加,国际合作科研成果占全球总数的份额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2002年,国际合作率为17.5%,2007年这一比例提高至18.9%,2012年国际合作率继续走高,达到21.7%。由此可见,在全球科研成果总量不断攀升的基础上,国际合作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份额上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因此,全球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力度在近十余年不断加强。2.3.3 科技论文国际合作国别态势

2002—2012年的11年间,跨国的科研合作活动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整体上,国际合作论文的比例在持续提高,德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比例均高于世界均值,且稳步增长。

在这11年间,德国的科技论文合作水平远高于世界均值,也遥遥领先于中、日、美各国的合作论文合作水平。中国的国际论文合作比例,由2002年的低于德国,高于日、美的状态,下行至2006年低于日、美的国际合作水平,且差距在不断加大(见图2—2)。2.3.4 代表性高校的科技论文国际合作比较

本书选取14所国内外著名研究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国内大学选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5所大学;世界著名大学则考虑到地域分布及可比性,选取了美国顶尖大学6所、欧洲代表性国家英国的大学2所、日本的大学1所。用SCI数据库对上述国家2006—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范爱红,2013)。

从14所大学的5年SCI论文总量来看,哈佛大学遥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东京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国内5所大学的5年SCI论文总量排名依次为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所大学中,5年国际合著论文产出量超过平均值的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东京大学。其中,美国的哈佛大学以20028篇合著论文远超14校平均值;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均高出平均值约6000篇;日本东京大学高出平均值约2000篇。国内大学的国际合著产出大都仅有哈佛大学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排名依次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见表2—2)。注:国际合著率:国际合著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以我为主国际合著率:第一作者为某国家或某机构的国际合著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

纵观SCI论文总量与国际合著论文量,可以看到欧美大学的这两项指标比较一致,例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论文总量与国际合著量均名列前茅。而一些亚洲高校却往往论文总量指标优于国际合著指标。如东京大学的论文总量居第二位,而国际合著量为第四位;浙江大学的论文总量居第六位,而国际合著量居第十位。除北京大学之外,其余国内高校的国际合著量排名均不及论文总量排名。

国际合著论文中以我为主的论文产出比例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各校在该科研领域合作项目中主导性的强弱。14所大学中,以我为主的科研合著率大都在10%上下浮动,只有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分别为19%和18%。

国内大学中,较低合著率、较高以我为主合著率的现象比较明显。国内5所大学以我为主国际合著论文占国际合著论文总数的比例约为40%,其中浙江大学最高,为52%,均高于国外大学同期平均水平。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国内作者对于在合作项目中的作用及署名比较关注,国内高校作者在国际合作中所起主导作用的比重仍须进一步考察其他因素,如国际合著论文总量、参与多国合作大项目的数量等。2.4 世界高校科技国际化发展趋势2.4.1 顶层设计引领高校科技国际化

虽然各国政府一般没有设置单独机构对高校的国际科技合作直接负责,但多个国家科技组织具有顶层设计功能以引领高校科技国际化。一般由国家元首负责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或国会的相关委员会组织,如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NSTC)及国会(科学委员会,商务、科学与运输委员会),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CSTP),韩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英国内阁相关会议,法国议会和科学与技术研究部际委员会。在顶层设计引领下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政策,使得高校科技国际化战略层次得到了显著加强。如美国颁布了《美国竞争力法案》,相应的国际合作经费得到大幅提升,为美国高校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实力提供了法律和资金保障;德国的《基本法》规定的科研学术自由、管理自治、不受外部干扰等原则,为促进高校的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奠定了法律框架;日本政府积极调整科技政策,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政策,并于2004年制定了《国立大学法人法》,为大学国际化提供了制度激励,又在2009年5月出台“加强科学技术外交战略”,确立推进科技外交的基本框架,提升了日本高校在科技国际化中的地位。2.4.2 大科学项目促进高校科技国际化

在当今这个开放的世界,开放已成为现时代最为重要的特征,国际合作自然不可避免。可以说,国际大环境、科技全球化趋势的推动是各国高校国际化的重要动力,特别是联合国和一些国际性组织所开展的科技合作项目或大科学工程,因其主要致力于共性技术开发,其所涉及的领域统筹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切身利益和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因而得到了包括高校在内的各国科技创新机构的积极参与,反过来又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发展和深化。在高校积极参与的美国国家基金支持的项目具体国际合作形式中,美国科学家与国外科学家、工程师一起从事研究的计划、项目或者课题经费占美国国际合作经费90%以上,其中60%以上用于大科学合作项目(包括高能物理、核聚变、空间科学、天文望远镜、海洋钻探计划),通过国家基金大力度支持的大科学合作项目,提升了美国高校以及其他学术机构的解决大科学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尤其是重大国际计划和大科学项目的合作,是日本高校科技国际化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莫斯科的国际科技中心,国际空间站计划,国际热核实验聚变堆计划,人类前沿科学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智能制造系统计划,这些大科学项目的进行为日本高校科技国际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2.4.3 改革人才政策吸引高校国际化人才

各国政府相继进行人才政策改革,以吸引国际化人才。在改革的国际化措施中,最为突出的是对移民政策方法的改革和完善,包括优先引进技术移民,针对科研人才等设立特殊的签证或居留证,并帮助杰出人才获得永久居留权等。人才吸引的专项计划则从科技政策与措施的角度体现了吸引人才政策的重点。

各国人才吸引专项计划主要的措施有:通过设立基金与奖学金计划等资助海外留学生,通过设立奖项、提高待遇等激励研究人员,并为愿意回国效力的优秀人才提供奖金等(见表2—3)。2.4.4 推进教育改革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

过去十年时间,各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来提升高校的国际化水平。2007年英国政府提出了一整套教育改革方案,力图建立世界级的教育体系,使英国成为全球教育联盟的领头羊。德国推进教育国际合作发展,重点通过学费和奖学金制度吸引外国留学生;同时抓住欧洲和国际教育培训市场的机遇,尤其是职业培训方面的机遇,支持德国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国际合作,发展职业培训出口的创新和可持续运营模式。日本为使高等教育尽快适应科技政策的重大转移以及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不断对高等教育进行多方面的改革:调整、充实高等教育机构,使其布局、制度、结构和形式等趋于合理化;创建创新型大学,使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加强基础理论教育,使学科结构趋向多样化;增设新生学科,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改革和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技术突破型”人才,包括给予研究生课程更大的独立性,采取灵活的学位授予仪式,课程设置多样化,增加专业门类,等等;实行大学开放制度,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扩充育英奖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特别是,日本注重发挥著名高校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传统优势,同时也发挥了新型学校在国际化中的专业特长。2.4.5 各国高校纷纷加快制定并实施国际化战略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众多国际化战略。通过对2013—2014年泰晤士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进行分析,有25所大学在使命描述中明确提到了国际化,累计达38次,其中13所大学拥有单独的国际化战略。高校的国际化战略分别以战略、规划、白皮书的形式出现。

高校的国际化战略管理对于大学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推进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提高自身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国际化战略规划和管理有助于促进大学“明确办学方向,提高办学效率,增强大学适应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实现大学的使命”,是大学应对国际化挑战的重要举措。

在制定国际化战略的同时,各国高校的国际合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高校国际化合作正向着网络化方向发展。至2011年,海德堡大学已建立了一个科研与教学的全球网络,与世界上370所大学有交流计划,显示出海德堡大学所编织的强大的国际网络。慕尼黑大学与世界各地的400多所著名高校都有合作,其国际化的区域重点是欧洲、北美洲和亚洲。据东京大学的概要统计,截至2008年5月1日,东京大学与国外学校/机构签订了100件校际机构战略合作协议和7件校际学生交流协议;在部门层面,签订了164件部门机构合作协议和24件部门内短期交换留学协议,与共计49个国家(地区)签订295个国际交流协议,还包括6个多边协议。2.4.6 高校设立大量对外合作中心与驻外机构

目前,各国的高校纷纷到海外建设分支机构,努力利用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努力拓宽发展空间,争取确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地位。

以日本东京大学为例,东京大学在国外设立了大量的分支机构:在中国建立的机构有昆明理工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西藏AS伽马射线观测据点、南京教养教育中心、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北京代表所、中科院连携研究室、医科学研究所北京代表处、地震研究所中国办事处、亚洲历史学交流站、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研究基地、无锡代表处、榆林学院生态文化回复中心,另外还有众多亚洲国家的分支机构;大洋洲的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国际高能天体物理学观测据点;中近东的东京大学医学教育共同研究中心(喀布尔医科大学);中南美的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恰卡塔雅山宇宙物理观测据点;北美洲的包括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东京大学奇特核体系海外研究室的8个分支;欧洲的包括东京大学伦敦据点的10个分支。如果算上正在建设的国外的分支机构,总数多达141个。2.5 对中国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启示2.5.1 顶层设计引领,提升高校科技国际化战略层次

高校科技国际化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职责,它全面考量一个国家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度。科技部、教育部、外交部、人社部等诸多部门整体协作才能为高校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薛澜,2007)。国际经验表明,多个国家科技组织具有顶层设计功能以引领高校科技国际化,并且一般由国家元首负责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或国会的相关委员会组织整体协调高校科技国际化相关事务。在顶层设计引领下,各国政府颁布具有针对性的科技国际化相关方案和政策,显著提升了高校科技国际化的战略层次,促进了管理部门间的协作。因此,我国在进一步深化高校科技国际化工作中,要从国家利益、民族复兴的全局出发,对现行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思路进行再认识、再定位,将深化高校科技国际化纳入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国家安全的总体战略中予以通盘考虑。要以顶层设计谋划带动政策创新,以认识提高促进能力提升,引导高校以项目研究、人才派出和引进、基地建设为依托,持续提升和完善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领域、方式与成效。2.5.2 战略分类指导,协调高校科技国际化发展

在各国高校科技国际化战略分类指导方面:日本在高校国际化中提出针对欧美发达国家、亚洲与非洲国家不同的国际化战略,以不同层次的合作者区别对待的方式,分别加强了与欧美、亚洲、非洲各国的合作。美国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中具有鲜明的战略定位,比如耶鲁大学注重培养具有领导力的国际领军人才,并制定了四年为滚动周期的培养战略,而麻省理工学院则加强对于理工国际精英的塑造。因此,对于中国高校来说,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校对于不同地区国际合作的需求不一样,同一高校不同的院系、学科及科研人员的需求也不一样,高校在推动国际化工作中,要注重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实现高校科技国际化的协调发展。

2.5.3 支持大科学项目,提升高校科技国际化水平

在各科技大国支持大科学项目方面:美国通过国家基金大力度支持大科学合作项目,提升了高校以及其他学术机构解决大科学问题的能力。日本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尤其是重大国际计划和大科学项目的合作,是其高校国际科技合作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日本高校在合作中比较注重对本国的展示,在合作期间,通过国际学术会议等形式,不仅能够在学问上起到切磋琢磨的作用,而且也提供了把其学术信息传向海外的宝贵机会(薛澜,2007)。与国外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的开展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低水平、小规模合作,因此,能够更多地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承担一些全球性问题研究,并且合作开展一系列大科学研究,对于中国高校提升科技国际化水平变得尤为重要。2.5.4 加大合作投入,为高校科技国际化提供保障

在投入方面,欧盟通过了博洛尼亚进程和里斯本战略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经费大幅提高,高校合作研究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条件不断改善。美国将高校国际合作作为其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予重点扶持,如麻省理工学院2009年国际合作经费占科研总经费就将近8.7%,而国际基金的比重也达到17%。日本的国际科技合作经费投入占科研经费的9%,特别是日本京都大学提出要显著提升其国际化水平的“倍增计划”。而中国的高校科技国际化能力及保障条件建设亟须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专业化、复合型的国际合作人才团队,既懂专业知识又熟悉国际规则的科技管理和服务人才明显不足。二是高校国际合作的财政经费支持相对不足,国家缺乏对高校科技国际化的长期性、战略性和稳定性投入。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中,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仅占4%;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外专局、工信部等部门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也有资金支持,但比例都比较小。因此,我国应加大高校科技国际化相关投入,为其提供服务保障。2.5.5 优化人才政策,为高校科技国际化提供人力资本

在人才政策的国际化措施中,最为突出的是对移民政策方法的改革和完善,包括优先引进技术移民,针对科研人才等设立特殊的签证或居留证,并帮助杰出人才获得永久居留权等,政府努力为高校国际人才的引进提供便利的移民手续。例如,美国国土安全局规定,受到高校正式聘用的外国公民在申请永久居留权时不受移民名额的限制。对有特殊贡献的学者,还设立移民快速通道。种种措施使得外籍高校教师在工作时的顾虑减少。另外,国土安全局也不断根据各个高校的录取要求调整对外国学生的签证名额,为高校科技国际化提供人力资本。因此,中国高校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要着重优化人才政策支撑体系,力争为高校国际化人才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进与支撑条件,为提升高校科技国际化水平提供人力资本支撑。第3章发达国家高校科技国际化的态势及经验3.1 美国高校科技国际化态势及经验3.1.1 美国高校科技国际化的现状

美国高校发表的多机构论文比例从1990年的16%增加到2012年的31%(见图3—1),并与业界、政府、研发中心和非营利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合作速度与同期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显著更高。在影响作用方面,美国高校科技合作对于科技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正向影响。如《科学与技术指标(2014)》指出,从1997年到2012年,美国刊发的国际合作论文比例从19%增加到35%(国际平均水平为16%~25%),且国际合作论文无论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要优于单个作者的论文(National Science Board[US],2014)。

美国高校科技国际化合作模式包括:高校与高校间的全面战略合作(麻省理工学院与剑桥大学)、高校与高校间关于某研究领域专题的合作(普林斯顿大学与南非大学关于光学天文研究)、高校与国外机构(康奈尔大学与亚美尼亚农业研究院)、高校与国外企业的合作(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与联想的合作、与日本企业的合作),甚至通过研究人员个人发起并实现广泛的国际合作。合作层级中处于人才交流、国际会议、合作研发和基地共建四个层次中的最高层次的合作占比高,包括建立长期的科技合作机构以及建立科技战略联盟,美国高校在国际科技合作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且随着合作的深入,其模式演化更加灵活多样。3.1.2 美国高校科技国际化的战略举措

吸收国外企业资金和人力支持美国高校科研项目。美国联邦政府为高校科学研究实验室拟定了对外开放政策,以吸引众多外国企业投资美国大学的科研项目。全美约40所大学提出的工业联络计划有3300多家公司参加,其中15%为外国公司。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几乎所有的日本大公司、大企业都资助过1个或1个以上美国高校的科研机构。日本的企业为美国高校的科研机构提供资金,而美国高校的科研机构又为日本的企业提供技术和科研成果。在人员组织方面,依托IRNC(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 Connection)等项目,外国学者在美国高校进行短期或长期的研究工作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的重要形式,为美国本土的科研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研究提供了生力军。2006—2007学年,仅哈佛大学就有3612名外国学者从事学术交流和访问。美国是最大的海外留学生接收国(见表3—1),外国留学生在获得学位(特别是博士学位)后大部分留在了美国。此外,美国高校培养了大批外籍学生。2012年度,美国毕业的外籍科学与工程学生就多达16.3万人。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isierung des Studiums-Deutsche Studierende im Auslan-Ergebnisse der 19.Sozialerhebung des Deutschen Studentenwerks durchgeführt durch HIS Hochschul-Informations-System.Herausgeber: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2010。

以大科学合作项目为主导,吸引全球资源参加国际科技合作。在高校积极参与、美国国家基金支持的项目的具体国际合作形式中,美国学者与国际科学家、工程师一起从事研究的计划、项目或者课题占美国国际合作经费90%以上,其中60%以上用于大科学合作项目(包括高能物理、核聚变、空间科学、天文望远镜、海洋钻探计划);其次为技术支持,其经费占6%;运行支持经费占3%;其他形式如国际会议、国际研究合同、联合数据库开发、标准开发和技术转让均分别小于1%。通过国家基金大力度支持的大科学合作项目,提升了高校以及其他学术机构解决大科学问题的能力,并提升了美国的科技创新实力(胡智慧,2009)。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