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5:40:12

点击下载

作者:邢春如,李穆南,竭宝峰,刘心莲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舞蹈艺术(下)

舞蹈艺术(下)试读:

编写说明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中国文化知识大观园》叙述中国从史前到现在的国土开辟、民族形成、社会进化、经济文化发展、政治演变的不平凡的历程。

为了全面展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书用了近1200万字、4卷136分册的洋洋篇幅来记述。

一、政治历史卷:分为历代帝王、王朝更替、历代名臣、权臣末路、宫廷政治、后宫政治、政治事件、千古奇案、历史典籍、中外关系、历代律令、历代官制、历代宦官、历代状元、历史掌故、历史之谜等32分册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二、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三、科技军事卷:分为古代生物与医学、古代数学与物理学、古代天文历法、古代地理与农学、古代化学、古代发明与发现、历代科技、科学名家、军事统帅、兵书通览、著名战役、军事思想、军事制度、军事谋略、军事工程、军事间谍等32分册来展示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巨大成就,演绎古代军事文化的发展和军事斗争的残酷。

四、社会民俗卷:分为商业贸易、社会经济、农业制度、古代教育、古代民族史、思想文化、千秋教化、典章制度、传统节日、婚育习俗、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信仰文化、诞辰与丧葬习俗、民居民俗、游艺文化、中华武术、风水与巫术等36分册来解读古代社会生活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表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为了摒弃传统历史教科书条条框框式的说教,增加直观性、可读性、趣味性,本丛书分门别类采用辞条的形式,并辅之以大量丰富、精美的插图,以立体的方式再现中国文化的宏伟历史画卷。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悉心指正。本书编委会

三、舞蹈作品

《红绸舞》

1951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工团会演”中,由长春市歌舞团创作演出的《红绸舞》,获得了首都文艺界和广大观众一致的好评,被认为是比较突出的优秀作品。于是,在舞蹈界掀起了争相学习《红绸舞》的热潮,《红绸舞》成为了不少歌舞团体经常上演的保留节目。《红绸舞》同年又被中国青年文工团带到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参加舞蹈比赛,受到了各国评委的高度赞赏,获得了一等奖。《红绸舞》为什么会受到国内和国外广大观众如此热烈的欢迎呢?

我们知道,舞蹈艺术最善长表现人们的情感,它通过人体有节律的不停顿的流动的造型动作,所表现出具有类型性和概括性的各种内在深邃、强烈的情感,是别的艺术形式所难以表达的。《红绸舞》通过舞者手中红绸不断飞舞流动的各种线条所组成的丰富多彩的画面,直接抒发出获得自由解放后新生活的中国人民那种强烈的兴奋喜悦心情,以及对新中国如火如荼的更加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祝愿的炽烈情感。舞蹈开始,一群男女青年高举红色火炬来欢庆节日,火炬突然从众青年手中散开,从中跃射出无数条鲜红的长绸升腾高空,像焰火般飞舞起来——优美抒情的女子绸舞,豪情奔放的男子绸舞前后交迭,女子舞单绸后是男子的舞双绸,他们各种高难度的舞绸技巧动作相互交错,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最后男女青年围圈向台中心以在身左身右飞舞大车轮的舞绸动作所形成的放射形的火团造型,像是腾空燃起的熊熊火焰,使舞蹈表现的炽热情感达到了高潮。《红绸舞》是根据汉族民间秧歌舞中的舞绸动作和传统戏曲中表现仙女御风而行、轻盈飘逸飞舞的“长绸舞”进行加工发展创作的,由于较好地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使其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与统一,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因此焕发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红绸舞》由长春市歌舞团于1950年集体创作并首演。后经金明改编、导演,刘文金编曲,郁风、夏亚一舞美设计的版本,成为中央歌舞团和一些歌舞团体的保留舞目。

1964年《红绸舞》被收人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彩蝶纷飞》中。1994年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荷花舞》

1953年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由戴爱莲编导,刘炽、乔谷作曲,郁风、张正宇舞美设计,徐杰领舞的《荷花舞》,由于它圣洁、美丽的形象表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深切感情,获得了集体舞二等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自此,《荷花舞》在全国广泛地普及开来,很多专业或业余的舞蹈团体一时争演《荷花舞》。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南京到北京,跑驴荷花灯”,反映了这一盛况。

据戴爱莲的回忆,创作《荷花舞》的总策划是周恩来总理。1952年在我国要召开“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印度代表团也将要来参加这个会议,印度人特别喜爱荷花,再由于荷花象征着和平和幸福,所以周总理向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提出,希望该团在这次和平会议期间能演出一个带有荷花形象的舞蹈。当时中央戏剧学院就组成了《荷花舞》创作组,由院领导李伯钊负责,刘炽、刘行、乔谷作曲,程若作词,由戴爱莲、马祥麟、刘炽编舞。舞蹈的基本素材是采用的流行在陇中一带的秧歌舞中的小场子“莲花灯”(又名“走花灯”),舞者身穿长裙,裙下坠荷叶盘,盘上四面各有一支亭亭玉立的荷花。荷花女的形象极为优美。

这个版本的《荷花舞》共分三段。第一段由戴爱莲编舞,是群荷的出场,她们在舞台上用移动变化的队形,展现出一幅和平、宁静的图景。第二段由马祥麟编舞,采用了昆曲的表现手法,表现两对青年女子在春光明媚的百花园中观赏荷花的情景。第三段由刘炽编舞,舞蹈表现出欢快的情绪,结尾由众荷女组成一朵向阳开放的大荷花。这个舞蹈在和平大会演出后,在我国的观众中反映不一。许多艺术界人士认为:作者意图虽好,但是由于要表达的东西过多,使得主题模糊不清,三段舞蹈形式风格不统一,而且也欠连贯。舞蹈构图上过多地模拟荷花的自然形态,缺乏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

1953年,戴爱莲为了准备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舞蹈节目,她又对《荷花舞》进行重新的艺术构思,在舞蹈的主题、舞蹈的结构、舞蹈的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设计。她于1953年的春节还专程到陕北观看了农民群众在正月十五演出的“莲花灯”。于是一个崭新的《荷花舞》产生了。她把程若写的配歌作为《荷花舞》的主题歌。“蓝天高,绿水长,莲花朝太阳,风吹千里香。祖国啊,光芒万丈,你像莲花正开放。”就是舞蹈所要表现的主题。她摒除了原来《荷花舞》的一些情节,使其单纯、含蓄,更富于象征性,着重抒发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感情和描绘新中国一派生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版本的《荷花舞》共分五段。第一段通过荷花群在舞台上川流不息,时而回旋,时而蜿蜒,借以表现自然环境的优美,抒发自由、舒畅的心情。舞步轻盈、平稳,动作顺畅、舒缓,构图多为圆形的各种变换。第二段,音乐由中板变为慢板,群荷由圆形化为两行面向观众,以“碾步”向两旁轻轻移动,展现出荷花在微波中涟漪荡漾。第三段是领舞白荷花出场,表现白荷与群荷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联系。白荷花象征着纯洁和崇高、理想和幸福。第四段是白荷与众荷一起抒情的场面,主题歌的人声伴唱,使全舞达到了高潮。第五段是尾声,音乐回复到第一段的基调,一朵洁白的荷花带领群荷花在夕阳中漂向了远方……舞蹈结束了,但这群拟人化的荷花女在舞台上以圆润流畅的舞步,徐缓移动变化着各种队形画面,形成了浮游流动和涟漪层起的意境,塑造出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美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观众的心中。《荷花舞》在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鄂尔多斯舞》

1955年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中国青年艺术团表演的《鄂尔多斯舞》获得了一等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后期,这个舞蹈很快在全国得到了普及,不仅专业歌舞团体演它,很多工厂和大、中学校的业余舞蹈团体也都演出过《鄂尔多斯舞》。《鄂尔多斯舞》于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首演。贾作光编导,明太作曲,贾作光和斯琴塔日哈领舞。由五男五女表演。舞蹈为两段体结构。第一段为铿锵有力的中板,男子五人以大甩手迈步的基本舞步出场,用双手撑腰移动肩部的动作来突出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在舞蹈构图上,以出场的直线、平线队形画面的移动,展示出牧区辽阔的环境和牧民们的性格特征,塑造出鄂尔多斯男子汉骠悍、粗犷、豪迈的舞蹈形象。第二段是活泼的小快板,五个女子以从生活中提炼的挤奶、骑马、梳发辫等舞蹈动作出场,后与男子合舞并穿插着男女领舞,直至全舞终结一气呵成。整个舞蹈热情、活泼、粗犷、有力,表现了鄂尔多斯高原牧民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鄂尔多斯是内蒙古伊克昭盟的一个地区,当地民间原来并没有这种舞蹈的,是贾作光根据寺庙中喇嘛跳鬼的舞蹈动作,如“撒黄金”、“鹿舞”等予以发展、创新,同时还把牧民生活中骑马扬鞭、挤奶、梳辫子等动作予以节律化,并以大、小挽手腕、软硬动肩等具有草原舞蹈共性的动作贯穿其中。此外,他还创造了甩手下腰、单腿板腰等特技,加强了这个舞蹈的技巧性和艺术感染力。《鄂尔多斯舞》创作演出40多年来,已被当地人民普遍承认为该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了。

鄂尔多斯地区的老百姓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牲畜被抢走,牧场被强占,财物被掠夺,苦难的日子就像乌云遮住了太阳。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鄂尔多斯高原,该地的人民才翻了身,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1951年贾作光随内蒙古歌舞团来到了鄂尔多斯高原,为当地人民演出了各民族的歌舞。很多群众和干部都向歌舞团提出希望能看到表现鄂尔多斯人民的舞蹈。因此创造鄂尔多斯舞蹈的光荣任务很自然就落在了贾作光的身上。为了正确表现鄂尔多斯人民的性格、形象,以及使舞蹈具有地方风格特色,贾作光等先后曾三次下乡去体验生活,同时更深入地向“喇嘛舞”学习,并广泛地向当地民间艺术吸取营养。经过编导、作曲和演员们的共同努力;并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终于一个表现解放了的鄂尔多斯人民在建设祖国中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他们在创造新的幸福生活中热爱劳动的气质和形象的《鄂尔多斯舞》产生了,从此鄂尔多斯人民有了自己的舞蹈。贾作光在谈到这个舞蹈创作成功的体会时无限感慨地说:“这个舞蹈创作的成功,是不断地深入生活和学习的结果。文艺工作要学习社会,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这才是产生好作品的关键。”《鄂尔多斯舞》于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花鼓舞》

鼓舞,是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的一种历史久远的传统舞蹈。从表演形式上看,有击鼓而舞的,有围鼓而舞的,有以鼓为伴奏的,等等;从鼓的质地看:有土鼓、铜鼓、木鼓、皮鼓……等等。从鼓舞的内容看:有的用以敬天地、祭祖先;有的用以驱鬼怪、扫魔瘴;有的用以鼓斗志、奋人心;有的用以谋生路、求生存;有的用以抒情表演、娱己娱人。从体型看,有的大如巨缸,有的小如磁碗;从音响看,有的声如洪钟,有的清脆悦耳……真可谓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内容丰富,功能齐全。惟其如此,所以古往今来,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宫廷,都有许多鼓舞在流传着。

新中国建立前后,由新文艺工作者根据陕北民间舞蹈加工创造的“腰鼓”,曾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军步伐,响彻了天涯海角。新中国建立后,这鼓舞人民斗志、抒发人民欢乐心声的鼓声,继续在舞蹈舞台上敲响,不仅在国内舞台上振奋人心,而且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殊荣,这就是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曾在1957年第6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得舞蹈比赛金质奖章的《花鼓舞》。

由张毅编导的群舞《花鼓舞》,于1956年由辽宁旅大歌舞团首演。这部作品是编导根据山东和辽东环渤海湾地区流传的民间舞素材加工创作而成的。据张毅在《关于“花鼓舞”》(载《舞蹈丛刊》1957年第一辑)中介绍,“花鼓”是山东一带的民间舞,流传在德平、禹城、广饶、惠民一带,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是以前有李姓兄妹二人,为生活所迫,出门逃荒要饭时表演的,由于受到群众欢迎,所以得以流传。据说原本的打法有十二套如:苏秦背剑、古树盘根、黑狗蹿裆、菊花盖顶……等。这种“花鼓”与一般常见的腰鼓有两点不同:①“花鼓”是用两条一尺半长的彩色“穗子”来打鼓;②鼓是挂在身上,可以自由移动,穗子可以从各个方向绕过腿、腰、头、背击鼓。花鼓的技巧比较繁杂,因此会打的人不多,但是群众却熟悉并非常喜爱这种形式。花鼓打到哪里,群众就围到哪里,花鼓打到哪户,那家都会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张毅在文中接着谈了改编加工的情况:①把单人舞发展成集体舞。这是为了表现今天中国人民集体的勇敢健壮的形象和乐观主义精神;②为了表现上述主题,所以加强了舞蹈的技巧性;③为此,我们把原本一尺半长的穗子加长到三尺,增加了击鼓的难度和样式;④“解放”左手,增加左手击鼓的次数和姿态;⑤将原本可以活动的鼓绑在腰间,增加跳跃和技巧动作。这样,经过两年半的改编加工和苦练,终于使《花鼓舞》成为一个技艺结合、不同凡响的舞蹈作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自其出世以来,常演不衰。此后又不断增加了高难度的击鼓动作,如“片马背身击鼓”、“大跳绕身左右击鼓”、“快速跳背身击鼓”等,舞者用长长的软鼓穗,绕过自己的头、背、腰、腿,从上、下、左、右各个角度击打鼓面,发出有节奏的音响,表现出高度的技艺性,受到世界各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1994年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草笠舞》

大幕拉开,舞台上一群身穿筒裙的黎族少女手拿着心爱的草笠劳动后归来,她们走田埂,越漫坡,绕山崖,来到小河边。她们拂去沾在衣衫上的沙土,扫去草笠上的尘埃,照着“水镜”梳发,姐妹们互相为对方整理着发髻和衣服,然后,戴上心爱的草笠,欢快地回家去。一幅幅的舞蹈画面,洋溢着黎族少女特有的一种自豪感。充满着诗情画意地对黎族姑娘们劳动后喜悦心情的描绘,集中表现了黎族姑娘的美好的内心世界和旺盛的青春活力……这就是陈翘编导,李超然作曲,1960年由海南歌舞团首演的黎族女子舞蹈《草笠舞》。196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草笠舞》荣获金质奖章。

在该舞的编导陈翘所写的回忆《草笠舞》创作过程的文章《诗情寓于生活之中》,向我们揭示了这个舞蹈创作艺术灵感的产生,艺术构思的孕育,以及舞蹈形象的诞生的全过程。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更深入地鉴赏《草笠舞》。下面对此作一简略介绍。

1957年在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会演中,由陈翘编导,海南歌舞团表演的黎族舞蹈《三月三》获得了首都观众的赞许,被评论家称为是一朵鲜艳夺目的海南舞蹈之花。这极大地鼓舞了陈翘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反映黎族人民生活的舞蹈作品来。为此,她又背起背包,深入到五指山区黎家村寨中去了,和黎族姐妹同吃、同住、同劳动。她住到老乡家时发现有两样东西与别的地方很不一样:一是挂在屋檐下的一排排鹿角和一串串山猪牙,那是男人们勇敢善猎的明证;另一是搁在屋角竹架上的草笠,那是姑娘们心灵手巧的象征。在一个夏日的夜晚,陈翘由于跟姑娘们在田里锄了一整天的草,疲惫不堪,一吃完饭,她倒头便睡。在朦胧中,她看到地灶前,黎家姑娘正借着跳动的火光,编织着新草笠。黎家姑娘那专注的神情,吸引着陈翘的注意力,继而触动了她的好奇心。后来,她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野葵叶都能成为黎家姑娘做草笠的材料的,只有姑娘的情人经过长途跋涉从深山里采来的叶子才最厚实、最坚韧。经过姑娘们的精心制作,再配上自己编织的彩带和穗子而成的草笠,既可以隔热挡雨,又能寄托绵绵情思。难怪,姑娘们那么珍爱草笠,对草笠那么情有独钟。她进而发现,在生活中,无数具有美感的画面,无不与草笠有关:山村的早晨,刚出门的姑娘很快地就消失在浓雾之中,只剩下黄色的草笠,像片片荷叶,在白茫茫的天地间漂荡;崖边小径上,赶路的姑娘们怕碰坏心爱的草笠,脱下来放在腰旁,远看,像一排小车轮贴着山崖滑动;劳动归来,姑娘们在山溪里泼水嬉戏,草笠又成了挡水的盾牌;当姑娘们洗去汗水,理好发髻踏着月光回家,陪伴着姑娘早出晚归的草笠这才被轻轻地放到了竹架上……黎家姑娘们的风采,生活画卷中的诗情,激荡着舞蹈家的心田,不由己地一种创作冲动油然而生。一天陈翘由于身体不适,没有跟姑娘们去下田,在屋中休息。由于屋中发闷,她走出小屋,抬头一望,眼前的景象竟使得她惊呆了:明媚的阳光把远近的林木披上一层金色的轻纱,耀眼的光斑在水田里闪烁。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中,姑娘们正在插秧。从高处远眺,看不到人,但见一排草笠在阳光下缓缓移动,变化着各种图案。此情,此景,一下子打开了陈翘创作灵感的闸门……主观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强烈碰撞,燃起了舞蹈家创作的激情,于是,一个《草笠舞》的结构雏形产生了。紧接着,一个个舞蹈画面,一个个舞蹈动作,也相继自然地从舞蹈家的创作思维中脱颖而出。黎家少女的特殊体态和风韵,她们不同一般地表现情感和思想的方法和形态,以及她们狭窄的筒裙所制约的舞蹈动作步伐所形成的风格特色,无一不融入在《草笠舞》中黎家姑娘的舞蹈形象之中。

我们从《草笠舞》创作成功的经验之中,可以感受到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这一命题的无比正确。脱离了生活,舞蹈创作就会枯竭。生活,使舞蹈家创作生命之树常青。《草笠舞》在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花儿与少年》

1957年初,在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会演中,西安人民歌舞剧院演出的《花儿与少年》,以它的清新优美的情调及独特的风格特色吸引了首都的观众和舞蹈界人士。一时,京城的各专业和业余歌舞团体争相学演《花儿与少年》,它的配歌成了轰动一时的“流行歌曲”。于是,《花儿与少年》的编导章民新就成为了这次会演中令人瞩目的人物之一。

章民新,女,1949年就读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表演专业。1951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1952年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文工室任舞蹈教师、演员。1953年调西北文艺工作团(后更名为陕西省歌舞剧院)任舞蹈编导、舞蹈教师。1958年考入北京舞蹈学校第二届舞蹈编导班学习。毕业后回陕西省歌舞剧院创作组继续从事编导和教学工作。1977年调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任舞蹈编导教师、编导教研室主任。创作的主要作品除《花儿与少年》外,有《老两口比干劲》,舞剧《鱼美人》中的《珊瑚舞》、 《蛇舞》,参与创作了舞剧《秦岭游击队》、《文成公主》,歌舞《边区生产歌》等。《花儿与少年》是章民新的成名之作,也是她向民间歌舞艺术虚心学习,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提高所获得的成果。它于1956年在西安首演。吕冰编曲,朱仲禄作词,赵翔服装设计。舞蹈的基本动作取自青海、甘肃交界河洲一带的民间歌舞“八大光棍”,音乐根据青海民歌编成。词作者是青海有名的歌手,能记得1000多首民歌歌词,他既是这个作品配歌歌词的作者,又是舞蹈素材的教员和生活习俗顾问。《花儿与少年》描绘青海高原春天的美丽及青年们像春天般美丽的爱情。花儿般的姑娘,踏着轻盈的舞步,唱着迎春之歌,来到画一般美丽的山野,她们的歌声吸引了英俊的少年。“花儿”与少年在一起跳起舞来,歌声倾吐了彼此的爱恋:少年唱:山里高不过凤凰山,凤凰山站在白云端;花儿里为王的红牡丹,红牡丹她开在春天。姑娘唱:川里美不过大草原,大草原铺上绿绒毯;人中间英俊的是少年,少年是人间的春天。男女重唱:山里高不过凤凰山,川儿里平不过草原;花儿里俊不过红牡丹,人中间美不过少年。凤凰山的个山头呀穿破了天,一眼呀望不尽的草原。草原上的牡丹闹春天呀,春天的牡丹惹了少年;少年人看上了红牡丹呀,红牡丹爱上了少年。

歌声中,情人们对对散开,有的坐在清澈的小河边,有的靠在静静的垂柳下……舞蹈最后,双双对对肩并肩地走开了去。青春的歌声在空中荡漾,爱情的幸福充满人间。

《快乐的罗嗦》

195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四川省歌舞演出团给首都观众带来了一台精彩的民族音乐舞蹈晚会,其中冷茂弘编导的、由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演出的彝族舞蹈《快乐的罗嗦》(“罗嗦”系彝语的译音,意即“彝族”),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在首都舞台上第一个反映彝族人民经过民主改革,打碎了千年的奴隶枷锁,成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后的自由、幸福、欢乐的舞蹈作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处在大西南凉山地区的土地上,还保持着残酷的落后的奴隶制度,生产方式很落后,有的地方还采用着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奴隶主掌握着奴隶的生死及一切,奴隶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所以,在凉山上听不到欢笑声,到处只是低沉的、痛苦的呻吟。1956年,凉山地区实行了和平民主改革,结束了千年的奴隶制度,过去的奴隶如今成了社会的主人,整个社会则从奴隶制一下子飞跃到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粮食产量不到几年就比过去提高了10多倍,大量的工厂、学校办起来了,公路修得四通八达……解放后的凉山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到处是歌声笑语和欢乐的人群。冷茂弘是凉山民主改革前进入凉山的,他亲身参加了凉山的民主改革运动,目睹了凉山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在这场社会大变动中彝族人民精神面貌的历史飞跃和彝族一代新人的成长。火热的生活,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由于过去彝族人民生活的凄苦,彝族的舞蹈情调大多比较低沉,很少有表现欢乐情绪的舞蹈。冷茂弘以彝族的祭祀舞蹈“瓦子嘿”为基础,吸收了彝族其他舞蹈中的:“大字步”、“拐腿”、“荡裙”、“前摆脚”等动作,从节奏、动律、力度、速度和幅度上给予发展变化,同时还采用了群众即兴舞蹈中的甩手和脚部动作的特点,创造出《快乐的罗嗦》中上肢不停地甩手,下肢脚部连续划圆圈的基调动作,从而创作出民主改革后表现彝族人民新的精神面貌和欢乐情绪的舞蹈形象,在发展和创造彝族新舞蹈中做出了历史的贡献。《快乐的罗嗦》是男女群舞,1959年由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首演,由杨玉生编曲。舞蹈表现了曾经是苦难深重的凉山,经过民主改革,彝族人民像展翅高飞的雄鹰一样,翱翔在自由的天空中,奔向社会主义。舞蹈以脚部不停顿地快速地向旁划圈的跳跃和手腕前后快速甩动为基调动作,通过对一群彝族男女青年互换定情礼物的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彝族人民翻身解放后欢欣鼓舞的心情。全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风俗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感。舞蹈动作活泼、轻快、热情洋溢,富有青春活力,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快乐的罗嗦》在首都演出后,很快在专业和业余舞蹈团体中得到普及,在20世纪60年代一个时期内,形成了各个艺术团体都在争跳“罗嗦”的局面。《快乐的罗嗦》在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丰收歌》

女子群舞《丰收歌》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创作演出,于1964年首演。编导:黄素嘉、李玉兰。作词:黄素嘉。作曲:朱南溪、张慕鲁。舞美设计:杨国雄。由12位女演员表演的这个舞蹈,表现了江南劳动妇女们的冲天干劲、豪放的性格和乐观的情绪,描绘了农业获得大丰收的情景。全舞共分三段:第一段,姑娘们面对丰收的稻谷,异常兴奋,愉快地挥镰割稻;第二段,劳动小憩,舒心歌唱,粮食赛金山,感到心里甜;第三段,快收快割。稻浪起伏如金龙滚地,姑娘们在稻浪中快快收割,你追我赶。舞蹈最后在紧张热烈地劳动中结束。舞蹈动作健壮有力,干净利落,节奏明快,情绪热烈,豪放乐观。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出一种雄壮的健康的劳动的美。

据编导回忆:创作这个舞蹈的时代,正值60年代初中国刚刚战胜三年灾害之后,农民以战斗的姿态迎来了丰收,为了用舞蹈为社会主义农民塑像,1963年6月,在江南抢收、抢种的季节,编导们深入到浙江富春江地区,在农村亲眼看到,妇女们每天早晨四点钟就下地劳动,中饭送到地里吃,南方六月的太阳很毒,妇女们仍在烈日下坚持劳动到天黑。经过两个月的同吃、同住、同劳动,“许多先进妇女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上,绚丽多彩的动人的丰收景象萦绕在我们脑海中,不由己地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想通过舞蹈来歌颂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社会主义的劳动妇女。”“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生活毕竟还不是艺术。”怎样把火热的生活,提升为动人的艺术?“我们决定以收割的劳动为特定的情景(因为它最能体现人们的精神),塑造出时代英雄人物的典型群像;毛泽东诗词中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给了创作很大启示。《丰收歌》在艺术处理上,力求表现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场面和最鲜明集中的情绪,而不去表现劳动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要表现的意境,人的性格,人的情绪”。

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反映生活的,观众也是通过舞蹈动作语汇来接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受到艺术感染与教育的,如果编导虽有丰富的生活,明确的主题,较好的艺术构思,但是,舞蹈动作编得很蹩脚,舞蹈语汇贫乏,作品也将是不成功的。当编导深深地体认到这一点之后,她们就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狠下功夫,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最后选定以苏北民间舞蹈“泰兴花鼓”的基本动律为基础,结合现实劳动生活动作加以融合和创造,创造出了富有生活激情和劳动气息的出场舞步和全舞的基本动律及基本风格。

在这部舞蹈中,舞具的设置和运用十分成功,特别是舞者手中黄纱巾的运用更给舞蹈增添了光彩。这块黄纱巾一物多用,“既把它当汗巾,又设想是稻束,时而组成稻浪起伏,时而又像金龙滚地(如一大排低身动作)。通过它,既表现了丰收的景象,又表现了人的情绪与精神面貌”。

舞蹈的动作和构图画面的安排,多用大幅度的变化、鲜明的对比,“如三排割稻,前两排低,后一排先起,继而一层层地再起,以及四行轮翻的构图与动作都是试图表现出人在稻田中像潮涌一般的忙碌;又如一大排低的左右摆动,是为表现一群社员从远到近,集体往前割的情景;最后的两大排起落交错,一低一高,一蹲一立,体现劳动竞赛的热烈情绪”。

这部舞蹈1964年获第三届全军会演优秀作品奖和演出奖,后被收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旭日东升》中,作品在六十年代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是公认的优秀舞蹈作品。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小溪·江河·大海》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创作的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编导:黄少淑、房进激。作曲:焦鷞。服装设计:徐革非。表演:张晓庆等。)于1986年在北京首演。

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审美价值而且意韵隽永的舞蹈作品,舞蹈以抒情诗的形式,表现滴滴泉水从山岩中诞生,汇成小溪,流成江河,最后化进大海的自然过程。舞蹈动作取之于中国古典舞女子身段训练,编导提取其中的元素,给予创造性的加工。充分利用了女子群舞在动作连接过程中的优美变化,以及在整体构图方面的丰富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魅力。舞蹈动作及舞蹈队形、构图自然、婉转、流畅,使观众能产生对大自然的艺术联想,并从中汲取溪、河、海奔腾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在1986年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编导二等奖,表演一等奖,音乐三等奖,服装二等奖。在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这部思想艺术质量都比较高的作品是怎样创作成功的呢?且看编导《〈小溪·江河·大海〉创作的真情实录》:“我们虽都不是搞中国古典舞身段课程教学的,但古典舞身段课总是最吸引我们的课程之一。每每看到我们那些可爱的女同学们的训练表演,总使人联想翩翩,得到极大的美的享受。那些构成我国古典舞身段主要特征的,那种身体和双臂连绵不断流动的圆美韵律,那种轻飘如仙的圆场台步,具有独特神奇的美的力量,是世界任何国家所没有的,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久而久之,我们就产生了一个幻想,希望创作一个能够表现这种美的独特的舞蹈。这个舞蹈应该是平稳、典雅、流动多变、具有丰富内涵的舞蹈。但究竟怎么搞,表现什么?我们长时间总在幻想和不断思考之中……”“作品是表现作者自己的爱,自己对美的追求。作为生长在长江岸边的重庆人,对长江有着特殊的感情,但不甚理解。看了电视《话说长江》之后,引起我们无限深沉的思考。从源头想到大海,又从大海思索其源头。这些对水,对长江的思考和幻想,在不知不觉的偶然中,和在课堂里的那个艺术萌想联系在一起了。这两个不同幻想支点(生活的艺术的)相撞在一起,冒出了创作灵感的火花。用古典舞中的流动的圆美身法韵律和圆场台步,表现大自然流水美的奥秘的舞蹈构思,就这样开始诞生了。”“这从源头到大海,途经无数曲折艰辛历程,难道不正是人生的艰辛历程吗?世上万物不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以至壮丽辉煌,这一客观规律吗!这就使我们找到了作品的主题意韵、找到了表现这一美的内在力量。”

在创作过程中,“一切有利于创造《小溪、江河、大海》舞蹈形象的古今中外的舞蹈,都是我们吸收创造的对象。‘环舞’的艺术表现方法,对于表现小溪连绵不断静静流动的形象十分有益,故而在小溪的舞段中借鉴了这种艺术方法,当然我们更是感激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出如此精美、举世无双的中国古典舞蹈,神奇的圆场台步和圆美丰富的身法韵律,因为我们的创作幻想和实践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给《小溪、江河、大海》灌注了主要的生命和力量。”

《黄土黄》

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文艺创作的“寻根”热以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口号的再次提出,中国民间舞风格的作品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许多乡土气息浓郁、舞蹈特色鲜明、思想内涵深沉的舞蹈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数张继刚编导、汪镇宁作曲,于1991年由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在北京首演的舞蹈《黄土黄》。《黄土黄》(表演者:曹平等)是以山西晋南花鼓为主要动作素材编排的大型汉族民间舞蹈表演节目。男女演员共40余位,每人胸前系一面红色小腰鼓。在鼓声、音乐声与雄浑有力的舞姿中,抒发了中国北方农民质朴、遒劲、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舞蹈音乐富有地方特色与现代感,舞蹈编排具有强烈的震颤力与穿透性,舞台调度上通过动作主题的反复再现,利用队形与背景的层次变化,深刻表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农民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的强烈感情。

张继刚,舞蹈编导家,山西省阳泉县人。12岁在山西省歌舞团参加工作,17岁开始舞蹈创作,曾任舞蹈演员、舞蹈教员、舞蹈编导、舞蹈队队长等职。作为主要编导之一,与人合作的大型民歌舞蹈《黄河儿女情》,以其独特的风格、精妙的动态,轰动海内外,得到观众高度的评价。这部作品于1987年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从而为山西舞蹈界赢得殊荣,其本人才华也开始引人瞩目。

张继刚1987年进入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深造,毕业后留本院中国民间舞系工作,同时不断进行创作实践,同年推出了一台全部由他编导、题为《献给俺爹娘》的舞蹈晚会,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质朴酣畅的情感波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作者的创造性思维亦获得很高评价,被称之为舞界奇才。

1992年调入总政歌舞团工作,任该团创作员,参加了一系列大型歌舞创作活动,担任了大型综合晚会《跨世纪的钟声》、《毛泽东颂歌》的总导演。他创作的舞剧、舞蹈作品达一百多部,有的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其代表作有:《黄土黄》在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一个扭秧歌的人》获中华民族舞蹈经典提名,前二者均获第三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创作剧目奖;《元宵夜》获1986年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大奖第一名;《英雄》、《兵》同获第六届全军文艺调演一等奖;《好大的风》、《俺从黄河来》、《女儿河》均获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创作剧目奖。

为表彰他在舞蹈艺术创作方面的突出贡献,1995年文化部、中国文联评选他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艺术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