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由来有说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8:03:25

点击下载

作者:李慕南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万物由来有说法

万物由来有说法试读:

前言

科学的美丽就是:充满力量,又在迅速变化;好像离你很远,却又在你身边。为了帮助你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我们特地编辑了《科学大讲堂》这套丛书。

本套丛书包括:《生活之中有科学》、《这些发明真奇妙》、《万物由来有说法》、《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和《中小学生必会的科普新知》。《生活之中有科学》告诉你生活之中处处有科学。你会用温度计吗?你知道电视遥控器为什么被称为“懒骨头”吗?是谁弄爆了小敏家的汽车轮胎?这一个个奇怪又有趣的生活小问题看似简单,其中却隐藏着并不简单的科学原理。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受到启发,由此开始研究浮力与密度等科学问题;当水壶中的水烧开后会冒出白雾,瓦特正是受这一极普通的生活现象的启发改进了蒸汽机……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处处皆学问!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关注身边事物,养成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惊叹科学原来是这么简单有趣,你还会掌握很多实用的生活小窍门。《这些发明真奇妙》是一本培养创新意识、成就发明梦想的最佳读本!每一个发明都是一个梦想!发明创造的过程就是成就梦想的过程!别嘲笑发明之物太小、太简单,也别畏惧它太大、太复杂,更别灰心失败再失败,只要发明之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们就能广受欢迎,它的问世之日就是成就梦想之时。本书献给正在认识世界的青少年!献给每一个喜欢创新的人!本书从电器、饮食、交通、医疗、服饰、文化娱乐等领域,精挑细选各项奇趣发明,借此推开一扇虚掩的智慧之门,带你走进一个发明创造的奇趣王国。要相信: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我们也能用创新改变生活,用发明成就梦想!《万物由来有说法》资料充实,考据严谨,是一本了解万物由来的不可多得的读本。一个原本错误的调配,竟然造就全球最大的饮料品牌“可口可乐”;一个遭众人谴责的服饰设计,如今已成为风行全球的泳装“比基尼”;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催生了全球性的食品“方便面”的发明……从体现人类文明程度的抽水马桶,到改善了人类的睡眠环境的席梦思床垫;从将繁琐的烹调简化到极限的微波炉,到深刻改变了人们娱乐方式的卡拉OK;从世界上最成功的连锁快餐企业之一肯德基,到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用卡……很多发明的问世其实来源于一个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一次不曾经意的偶然失误、一个特立独行的大胆尝试……日常事物是至繁且多的,要把它一一说尽,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不求其深奥,但求其生趣,所以其中收录了不少有趣味性的故事。《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特别重视趣味性与启迪性的结合,摒弃沉闷传统的说教文风,力求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叩响科学的大门,开启智慧的世界。为什么你能看到书上的文字呢?书上的文字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你能躺在椅子上却不会摔倒在地呢?这些都是科学试图解答的问题。其实,科学不只局限在实验室内,还时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本书精选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有关科学的话题,满足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你揭开科学的奥秘。《中小学生必会的科普新知》别出心裁,精选出诸多常见的科学常识,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探究缘由,从而留心科学,爱上科学,步入神奇的科学世界!大熊猫只吃竹子吗?竹子是草还是树呢?真的有“鬼火”吗?铅笔是铅做的吗?……科学无处不在,疑问时时发生。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精彩纷呈,充满神秘。遇到不明白的事,他们总有着浓浓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兴趣。

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孩子的观察力会变得更为敏锐、细致;如果尝试着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秘密,不但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而且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本书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世界的潜能。

本套丛书由李慕南任主编,李桂香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杨静、张强、杜天峰等同志。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本书在编写等方面,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编委会

青霉素的由来

人们称青霉素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药品,它的发明者是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这位发明家在一次细菌培养实验中偶然地发现有一种后来被称为青霉素的霉菌正吞噬他在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菌。根据弗莱明研究的成果,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们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提炼这种霉菌的办法,并投入医学治疗试验。1943年,为了医治在二战中负伤的战士,盟军开始将青霉素投入工业生产。在半个多世纪中,青霉素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促使人们开始重视抗生素家族的研究开发。

塑料的由来

在得知塑料的发明之后,全世界最开心的莫过于大象了。几百年来,从小刀的把手到台球,一切都以象牙为标准原料。19世纪80年代,象牙供应的逐步减少与台球运动的兴起就曾引发了一场危机。美国最大的台球生产商费兰与考兰德公司迫不及待地悬赏价值1万美元的黄金,招募任何能够提供代替象牙的合成品的“发明天才”。

一直到1907年,利奥·贝克兰,一位曾因发明了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照片的相纸而获丰厚利润的比利时籍发明家,无意中发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这种首创的纯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热、防电和防腐蚀的功能。它不仅使台球游戏获益,从电话机到马桶,从烟灰缸到飞机零件,一切东西都用得上塑料。

核武器的由来

原子时代开始于1942年。为了打败法西斯,美国最高当局决定启动旨在研制原子武器的“曼哈顿工程”。该年年底,作为“曼哈顿工程”的一部分,第一个核反应堆在芝加哥大学一个体育设施下面建成并开始运行。1945年的7月16日,一团蘑菇云从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腾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将两颗取名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日本天皇随后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子弹似乎为赢得二战的胜利立了大功,但是人类从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阴影中。

DNA的由来

1953年2月28日,英国著名遗传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宣布他“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他美国的同行詹姆斯·沃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命科学的研究,终于从细胞核中发现了决定生命遗传的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分子结构,破译了人类、植物和动物的遗传密码。这个发现初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推进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和医治的步伐,也促进了人类对改善食物结构的研究。人类对DNA分子结构的研究成果,无疑对人类研究生命、治疗疾病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但是也使人们面临着因此而造成的道德危机,比如克隆技术的发展,就给人类自己出了个难题。

人造卫星的由来

1957年10月4日,苏联为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1961年4月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曰,美国两名宇航员乘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卫星可以传输电视、广播信号,还可以为航空、海航、天气预报、科技信息等提供服务,从而把地球大大地“缩小”了。为了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人类在太阳系的主要行星上投放了许多探针,建立一个国际太空站的宏伟计划也在酝酿之中。

器官移植的由来

1967年,南非外科医师克里斯蒂安·巴纳德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心脏移植手术。此后,随着医药和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医学家们逐渐解决了移植器官感染等难题,进而成功地进行了四肢、肝脏、皮肤、视网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术。医学界认为,器官移植的下一个前沿技术就是脑细胞移植,这可以根治诸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医学顽症。

试管婴儿的由来

英国姑娘路易斯·布朗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当年,她的母亲的卵子和她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交配成功,孕育了她。此后,体外孕技术不断发展完善,1984年,胚胎冷冻技术试验成功;1990年,胚胎移植技术试验成功。试管婴儿的培育成功,给了那些不育夫妇很大的希望,但是这也引起了人们对一个道德问题的忧虑。比如说,一个妇女在50多岁甚至60岁时通过体外孕技术孕育了一个孩子,有可能在孩子还未成年时,老人就会去世,那么谁来抚养这个孤儿呢?

潜水艇的由来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潜艇研究者是意大利人伦纳德,他于公元1500年提出了“水下航行船体结构”的理论。1578年,英国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有关潜艇的著作《发明》。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潜水艇,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能够潜入水下,并能在水下行进的“船”。它的船体像一个木柜,木质结构,外面覆盖着涂有油脂的牛皮,船内装有作为压载水舱使用的羊皮囊。这艘潜水艇以多根木桨来驱动,可载12名船员,能够潜入水中3~5米。德雷尔的潜水艇被认为是潜艇的雏形,所以他被称为“潜艇之父”。

尿不湿的由来

最早尝试尿布替代品的是日本人。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的是瑞典人鲍里斯特尔姆,1942年,他发明了两件式的纸尿布,外层是塑料裤,内层是纸做成的吸收垫。这种一次性的纸尿布很容易破掉,碎屑会沾满孩子的屁股,所以很长时间内并没有被广泛应用。1961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项发明之一的纸尿裤——由宝洁公司推出。据传,宝洁之所以会研发纸尿裤,是因为研发部经理有了一个小孙女,频繁地换洗尿布让他不胜其烦,于是他下决心要发明一种不用洗的东西来替代尿布。

月饼的由来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的民间就已产生有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为饼食加工增加了辅料,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北宋皇家中秋爱食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其品种已有“桂饼”和“五福饼”等。不过,这些“饼”与“月”还没挂起钩来,在民间还没有形成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一词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但它只是一种象形饼食,宋代几本专门记载风俗的书,都未提及中秋食月饼。把月饼同中秋节联系起来,则是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上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刘侗,于奕正的《京都景物略》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沈榜在《宛署杂记》记述明代京师北京月饼盛况时指出,每到中秋,坊民皆“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当时,一些心灵手巧的制饼大师已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刻在月饼上。清代《燕京岁时记·月饼》载:“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农历八月十五,清乾清宫内供月御案陈列的“月饼山”,从下往上,案上的月饼由大渐小,垫底的直径达尺余,而顶上的小月饼则只有两寸许,名曰:“桃顶月饼”。由此可见清代月饼名目之繁多,花色品种丰富之程度。

洗衣粉的由来

德国汉高公司在1907年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料,首次发明了洗衣粉。随着不断加快的新型酶制剂研发进程,如今洗衣粉的去污效果比从前有了质的飞跃。诞生于丹麦的碱性脂肪酶便是针对顽固油渍而开发的,但由于价格昂贵,初期仅为美、日、丹麦等发达国家在高端洗涤产品中应用。在去污效果上,因为酶之间的协同作用,复合酶洗衣粉比单一酶洗衣粉又要更胜一筹。如今洗衣粉已成为各家各户日常购买的必需品了。

汽水的由来

汽水的发明者是18世纪的一位英国人约瑟夫·普利斯里,他也是氧气的发现者。普利斯里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当他在约克郡做教会牧师的时候,隔壁刚好是一间酿酒厂,厂里的发酵缸不断冒气,他把发酵缸里冒出来的气体收起来掺到水中,惊奇地发现这样的水比普通的水喝起来要更凉爽。他经过研究发现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后来,他采用人工的方法制造了二氧化碳,再把它们溶入水中,这就是最初的汽水。

灭火器的由来

首个现代灭火器由英国人佐治·孟比于1816年发明的。当时的设计是在铜罐内放置压缩空气及3加仑(约7升)碳酸钾溶液。19世纪末起开始使用碳酸硫酸灭火器。1905年,俄国的劳伦特教授在圣彼德堡发明一种泡沫灭火剂。原理是把硫酸铝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并加入稳定剂,喷出后生成含有二氧化碳的泡沫,浮在燃烧的油、漆或汽油上,能有效地隔绝氧气,窒熄火焰。1909年,美国人戴维森取得一项专利,利用二氧化碳从灭火器内压出四氯化碳,这种液体会立即变成不可燃的较重气体以闷熄火焰。此后人类又发明了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多种小型式灭火器。

消防车的由来

在蒸汽机发明以前,城镇里使用的是安装有人力水泵的马拉消防车,到19世纪欧美国家的城市消防队开始装备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抽水灭火装置,人类并发明出了载有这种灭火装置的专用消防车。但这种消防车仍是采用马来牵引。到20世纪初,马拉的蒸汽消防车被以内燃机为动力、以汽车为底盘的消防车所取代。

现代消防车是装有抽、压水泵及水管或化学灭火剂的专用卡车。消防车装有自备水箱,在用水箱贮存水灭火的同时,还可用帆布软管接上火场附近的消防栓取水灭火。

室内自动消防系统的由来

1806年英国律师凯里首先提议,在办公楼、宾馆、工厂及商店安装自动洒水系统。这种系统在1864—1881年间试制成功,后来又逐步改进完善。有些洒水系统的喷嘴用低熔点金属塞堵住,一旦受热即熔化,水就会自动喷出。现代社会的较大型公共场所及办公楼则安装了更为先进的报警系统,房间内装有烟火传感器乃至监视系统,一遇火情自然报警,自动消防系统也会马上启动。

雪茄的由来

历史上最早的雪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玛雅文化。在马雅神殿里,墙上的浮雕和装饰明显地描绘着“吸烟”在玛雅文化的典礼和仪式上曾经发生过。雪茄的英文词“Cigar。”可能是从古语“Sicar”而来,意思是“薰香”或“薰烟”。

一般认为,哥伦布是将雪茄烟引介至欧洲大陆的人,时间大约是15世纪末期。当他的船队抵达新大陆时,他发现当地的土著人抽着一种由烟草叶卷成的烟。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后来开始在此定居,并开始了雪茄的制作。在18世纪,荷兰人成功地将雪茄出口到俄国。不久,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雪茄商人也开始了他们的贸易。

QQ的由来

腾讯公司于1998年11月在深圳成立,是中国最早也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开发商。1999年2月,腾讯公司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2000年,经过网友投票,腾讯选择了企鹅做QQ形象。企鹅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在它身上集结了爱、勇气和冒险的精神。在网络即时通讯领域,腾讯公司凭借一个可爱的聊天工具小企鹅QQ改变了4.3亿中国人的沟通习惯。

电笔的由来

爱迪生在门罗公园实验室里完成了他的第一件发明——电笔,当年他的年龄只有10岁。

电笔是检验电路通电是否良好的工具。利用电笔测电时要用手摸电笔尾部,因为这样才能形成电路,电流从电笔一端流入,经过稀有气体到达尾部,然后电流经过人体流到地下。当然,这个电流是很小的,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因为稀有气体电阻是很大的。普通试电笔测量电压范围在60~500伏之间,低于60伏时试电笔的氖泡可能不会发光,高于500伏不能用普通试电笔来测量,否则容易造成危险。

燃气报警器的由来

上世纪60年代,日本九洲大学的清山哲郎教授在进行氧化物催化剂研究时发现,氧化物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环境中还原性气体的浓度而变化,如果反过来利用这一现象,便可通过测定氧化物半导体的电导率检测环境中的还原性气体的浓度。根据这一现象,清山哲郎教授发明了人类最初的气体传感器,清山哲郎因此也被人们尊称为“化学传感器之父”。

爆米花的由来

爆米花发明于宋代,范成大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在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以此卜问自己的终身大事。宋人把饮食加入文化使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爆米花松脆易消化,可作为日常的可口零食。爆米花的发明更折射出中国饮食的丰富多彩,它的更深的含义,就是爆米花的出现开创了一种新的食物加工方式的问世,即膨化食品的诞生。

斗帐的由来

《释名》:“小帐曰斗帐,形如覆斗也。”斗帐即小帐,是家中专用的坐帐。隋唐以前,床是人们坐卧寝处的多种用途的家具,也是室内陈放的主要家具,张设在床上的帐,就具有保暖、避虫、挡风、防尘等多种用途。隋唐以后,随着生活习俗的变化,室内家具中的床只是专供寝卧睡眠的家具,桌、椅的普遍使用,也淘汰了厅堂居室内的坐床,与之相联系的斗帐也就被淘汰了。

火腿的由来

火腿发明于中国宋朝。最早出现火腿二字的是北宋,苏东坡在他写的《格物粗谈·饮食》明确记载了火腿做法:“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一云谷糠。”据传北宋抗金名将宗泽回家乡后,带回了几块老家浙江义乌的咸肉,给宋高宗赵构品尝,赵构见到肉色鲜红如火,尝后味道鲜美,大喜,便给它赐名为“火腿”。火腿的制作需要多个工艺流程,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蛋白质,不仅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而且还是强身的补品。

地图的由来

在史前时代,古人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现在人们能找到的最早的实物地图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据考证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城及其周围环境的地图。该地图描绘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北方山地,并流向南方的沼泽,古巴比伦城位于两条山脉之间。

我国关于地图的记载和传说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左传》就记载了夏代的“九鼎图”。

电报的由来

利用电磁波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这就是电报通信的原理。电报通信是在1837年由美国人莫尔斯首先试验成功的。随着技术进步,公众性电报通信业务逐渐减少,用户电报、智能用户电报等新业务有逐渐取代公众电报业务的趋势,而电报通信的存储转发和充分利用信道等特点正在数据通信等新业务中得到发展。

打火机的由来

据悉,打火机是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丹希尔的伦敦青年发明的。那时,他得知前线士兵想抽烟却常常因为火柴受潮而无法点火,于是,他决心研制一种便于携带而不会受潮的打火机。后来他在一位化学家的帮助下发明了一种由金属壳体和顶盖结构组成的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在经过改进以后到1924年才投入大批量生产,大多数前线的烟民们还没有来得及用上它,一战就已经结束了。

奥地利人1918年生产了全球第一个煤油打火机。ZIPPO打火机就是受奥地利煤油打火机的启发而发明生产的。据说该打火机是一战中奥地利士兵在战壕中用子弹壳制作的,因此至今为止该打火机还保留着战争的痕迹。打火机的机身内仓(装煤油)是仿子弹外形制造的,而装火石的构造则是仿步枪枪栓的,机身的防风帽可以上下调节火焰大小,防风性能极好。

麻醉剂的由来

麻醉剂是中国古代外科的成就之一。早在东汉时期,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就发明了中药麻醉剂——“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时的麻醉剂。华佗曾经成功地做过腹腔肿瘤切除术,肠、骨部分切除吻合术等。近代最早发明全身麻醉剂的是19世纪初期的英国化学家戴维。有一天,他牙疼得厉害,当他走进一间充有“一氧化二氮”气体房间时,牙齿不感觉疼了。好奇心使戴维做了很多次试验,从而证明了一氧化二氮具有麻醉作用。牙科医生助理廉摩顿研究发现,一氧化二氦虽有麻醉作用,但效力较小。他从化学家杰克逊那里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乙醚来进行麻醉。1846年10月近代历史上第一例采用全身麻醉的手术成功进行。

云南白药的由来

云南白药的发现者是生活在我国云南的一位名叫曲焕章的彝族人。

传说有一天,曲焕章上山采药,看见两条蛇正在缠斗。过了一会儿,其中一条败退下来。这条气息奄奄的蛇游到一块草地上蠕动了起来。此时,奇迹发生了,不一会儿,蛇身上的伤口变得完好如初。曲焕章等蛇游走后,拿起那草仔细辨认,他认定这草一定有奇效。于是,综合民间传说和自己平时疗伤止血的经验,曲焕章终于创制出了百宝丹——云南白药的前身。人们根据它的外观把它叫作白药。这种白色的药末具有很强的消炎止血、活血化淤功能。

罐头的由来

军队打仗必须要有充足的食品供应。但是过去没有科学的保藏方法,军队携带的肉类、蔬菜和水果常常大批腐烂,造成食品短缺。

1795年拿破仑悬赏12000法郎征求军用食品的新鲜保存法。9年后,亚培尔找出了食品的密封贮藏法。亚培尔把已加热的食物放在坛子里封紧,再放到沸水中加热,从而达到了杀菌久贮的目的。亚培尔不仅得到了奖金,为拿破仑解决了大难题,还使世人都能尝到新鲜、美味的各种罐头食品。后来,英国人朱兰将坛子换成了白铁盒,使这种保存食品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推广。

香水的由来

使用香料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类最早的香水,就是埃及人发明的可菲神香。但因当时并没有精炼高纯度酒精的方法,所以这种香水准确地说,应称为香油,是由祭司和法老专门制造的。

很快这种风尚流传到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17世纪时,Paul Feminis配制出一种异香扑鼻的奇妙的液体,因他当时住在德国科隆,故将此液体命名为“科隆水”。

19世纪下半叶起,挥发性溶剂代替了早期的蒸馏法制剂,尤其是人工合成香料在法国诞生,香水不再局限于天然香精,从而使香水工业迅速得到发展。

U盘的由来

当U盘代替软盘成为人们常备的移动存储工具时,很少有人知道,U盘不是产品名称而只是一个公司注册的闪存盘商标。而这个发明世界第一款闪存盘,并因此荣获闪存盘全球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公司,其创始人、发明专利持有者之一是我国哈尔滨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吕正彬。

吕正彬推出的以U盘为商标的闪存盘是世界上首创基于USB接口,采用闪存(FlashMemory)介质的新一代存储产品。闪存盘是中国在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唯一属于中国人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

耳环的由来

如今耳环已经成为都市女性不可缺少的配饰之一。但在古时候,穿耳戴环恰恰是“卑贱者”的标志。明人田艺衡在《留青日札》一书中说:“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这段话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穿耳戴环在最初并不是贵族妇女所为。

穿耳洞的最初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警戒作用。它本来是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因为有些妇女过于活跃,不甘居守,有人便想出在女子的耳朵上扎上一个孔,并悬挂上耳珠,以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后来该风俗传到中原,也为汉族人民所接受,于是就变成汉族人民的礼俗了。

中国结的由来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中国结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丰富的内涵,如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

塑料袋的由来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他的这项发明100年后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由于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这两种办法都不利于环保。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指甲油的由来

指甲油的由来可追溯到西元前6000年前。当时的“埃及艳后”开始用黄色花瓣将指甲染成金色。

而指甲油则是公元前3000年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在15世纪明朝的一本手抄本中就曾记述了当时以黑色和红色指甲作为皇族的象征。

肥皂的由来

传说在西元前7世纪古埃及的一个皇宫里,一个腓尼基厨师不小心把一罐食用油打翻在地,他非常害怕,趁别人没有发现时赶快用灶炉里的草木灰撒在上面,再把这些混合了油脂的草木灰捧出去扔掉。望着自己满手的油腻,他试着把手放到水中洗,奇迹出现了:他只是轻轻地搓了几下,满手的油腻就轻易洗掉了!甚至连原来一直难以洗掉的老污垢也随之被洗掉了。秘密一传出去,法老也让厨师每天准备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传说虽然是传说,但亚历山大城附近的埃及湖中盛产天然碳酸钠,因此古埃及洗涤技术相对发达,发明肥皂也就不足为怪了。

婚纱的由来

现代的白色婚纱起源于18世纪法国拿破仑时代。白色作为婚纱颜色中的主流颜色,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在君主统治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人们十分看重女子的贞洁,女孩子在婚前一定要守身如玉,这种想法也反映在新娘穿着的礼服的颜色上。有的地方就规定,白色婚纱是少女的专利,而结过婚或已失身的女子是不能穿白色婚纱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孩已不满足于单一的婚纱颜色,她们在举行婚礼时大胆地披上了各色的婚纱,很多新娘还会在婚礼当天不同的时刻换上不同颜色的婚纱,多种的色彩充分体现了新娘不同的性格,让新娘在这个属于她们的日子里分外的光彩照人。

粽子的由来

从南北朝以后,中国民间开始有了吃粽子的习惯,据说这一习惯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学者吴均(公元467~公元520)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若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关于吃粽子的传说,民间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该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元稹曾在诗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溜冰鞋的由来

第一双轮式溜冰鞋出现在1760年。1863年,美国人普林普顿发明了四轮溜冰鞋,使轮式溜冰运动真正风行起来。冰上溜冰大约在2000前起源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冻的河川或湖泊上,当地的人把动物骨骼磨平,把其中较小的用皮带绑在脚上滑行,而把较大的做成雪橇来滑雪。现在流行的溜冰鞋是1870年由美国著名的花式溜冰家海恩斯发明的。这种不锈钢冰刀减少了鞋底在冰上的摩擦,使溜冰者更能随心所欲地表现。1876年英国伦敦建造了世界第一座人工制冷的室内“冰宫”,从此溜冰不再受季节限制。

口香糖的由来

在100年前,美国有个叫托马斯·阿塔姆斯的人,他看见一个小孩在院子里玩,嘴里好像在吃什么东西,老是咕唧咕唧地咀嚼什么似的。阿塔姆斯就拿一块点心去和小孩换。原来这小孩子吃的是由长在南美和墨西哥的一种叫做糖胶树的树液做成的树胶。这种“怎么嚼也不会减少的点心”引起了阿塔姆斯的好奇。后来,这种树胶先后被名叫科尔甘和阿姆·利吉利的人改良,他们在树胶里加进了各种香味、糖和薄荷等原料,逐渐演变成了今天大家都常见的口香糖的样子了。

喷雾器具的由来

挪威发明家埃里·克罗泽姆发现液体可以盛在有一定空气压力的铝桶中,空气压力增加时,液体就会喷出,于是他在1926年向人们展示了喷雾原理。1939年美国发明家朱利安·康制造了可移动喷雾桶,后来这一发明又得到了莱尔·大卫·古德休的完善。古德休在1941年申请了可重复充气使用的喷雾桶,并被人们认为是喷雾桶的发明者。二战期间,盛满杀虫剂的重型喷雾桶被用在难民营中,成了消灭跳蚤、虱子的有力工具。

隐形眼镜的由来

隐形眼镜是视力需要矫正的人们的时尚选择,而它真正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

1508年,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就描述过将玻璃罐盛满水置于角膜前,以玻璃的表面替代角膜的光学功能。1845年,英国人赫尔奇发现在玻璃和眼睛中间注入透明的动物胶质置于角膜表面,可以短暂矫正患者视力。1938年,由于塑胶PMMA材料的发明,出现了第一副全塑胶隐形眼镜。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奥托研制出一种吸水后会变软,又能适合人体使用的HEMMA材料,并因此制作出第一副软性隐形眼镜。

1971年,美国博士伦公司首先获得美国联邦食品医药管理局核准,在美国生产和销售软性隐形眼镜。

墨镜的由来

墨镜诞生自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但长久以来,意大利在眼镜的创新和发展上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带颜色的镜片被认为最早源于古代中国,在审案时判官戴烟熏过的石英镜片掩盖神色,使得堂上人员无法揣摩判官的意见。但是另有一些观点认为最早的墨镜诞生在罗马,具体时间是公元54年。当时的古罗马皇帝尼禄使用凹形的翡翠和红宝石矫正近视,并在观看斗兽表演和露天戏剧表演时配戴用来遮挡太阳光。虽然这个说法的准确性还有待考证,不过意大利最早用眼镜来矫正视力的观点是普遍认可的。

眼镜的由来

13世纪末,第一个从欧洲来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在1260年就记下了中国的一些老年人配戴眼镜阅读印刷品的事。可见那时眼镜在中国已较普遍了。多数专家认为,眼镜出现于南宋,发明者可能是宋朝狱官史沆。

古时候,中国的眼镜是一个椭圆形的透镜。透境是用岩石晶体、玫瑰色石英、黄色的玉石和紫晶等制成的。那时,人们把配戴眼镜看作是一种尊严的象征。因为制作镜框的玳瑁被认为是一种神圣和有代表性的动物,而透镜的材料又是选自各种名贵的宝石,所以,人们配戴眼镜,常常并不是为了增强视力,而图的是能走好运和显示尊贵。正因为人们很少注意眼镜的实用性,使眼镜在古代并不很流行。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扬州地区邗江县甘泉山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荆之墓中清理出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一只小巧的水晶放大镜。这只放大镜,是一片圆形水晶凸镜,镶嵌在一个指环形的金圈内,能将细小的东西放大四五倍。这种起放大作用的凸镜虽然不能说就等同于眼镜,但眼镜的光学原理与此是有相似之处的。或者可以说这已是眼镜的雏形了。

还有一种说法说眼镜自明代中叶传入我国,被视为珍物,然后才能自造,渐次流行。初名叆叇,后才称眼镜。

大头针的由来

在很久以前,人们别东西的时候用的就是缝衣服的针,因为总会掉出来,就有人在针不尖的一端涂一些蜡烛、松香油之类能固定的东西,久而久之就有了现在的大头针。

当需要更大力量、更大面积固定物体(如纸张、布类)时就有聪明人发明了图钉。

蚊香的由来

为了防止蚊子的祸害,人们发明了蚊帐和蚊香。其中蚊香的发明可能与古人端午节的卫生习俗及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之户上,禳毒气”。早年端午节人们除在门口插上艾草外,还常将雄黄酒涂在身上,这样做可能使空气清新一些,其次还有防止蚊子叮咬的作用。

原始的蚊香出现在宋代。根据宋代《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这应当是较早的“蚊香”。

灭蚊灯的由来

灭蚊灯又可称为紫光灯。拥有154年历史的世界知名企业——德国贺利氏公司,是日光灯、紫光灯的发明者。

灭蚊灯可以分为电子灭蚊灯和气流吸蚊灯两种。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蚊子对特殊波长的敏感性,通过光催化二氧化碳来吸引蚊子,利用外围的高压电网瞬间将蚊虫杀死。由于在使用时,不需要采用任何化学灭蚊物质,对人无害,灭蚊灯是一种相对环保的灭蚊方式。

卫生巾的由来

卫生巾的发明得感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服役的美国女护士,这些身着轻盈白衣的女子是现代职业女性的先驱。即使月经期间,她们仍要保持那份优雅和干练,于是对经期用品做了一番大胆的尝试:用绷带加药用棉花制成了最早的卫生巾。

卫生棉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29年。在外科手术中,医生或护士经常使用棉或纱布来吸收出血。美国的伊勒·C·哈斯博士将这种做法应用到女性经期卫生用品的使用上来,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内用卫生棉条。

现代版本的卫生巾据称是由一名十分疼爱妻子的美国男士发明的,他无意中发现,用细软的布将洁净的棉纤维和吸收性强的纸浆包裹起来,做成长条状棉垫,能够有效减轻妻子经期的痛苦和不方便。这种棉垫20世纪40年代开始从欧美国家流行起来,并逐渐发展成使用一次性材料制造的产品。

火锅的由来

我国人民吃火锅的历史,一直可追溯到唐代。那时的火锅又称暖锅,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都用来涮羊、猪、鸡等肉食。到了元代,火锅流传于蒙古族,用来煮牛肉和羊肉。到了清代,火锅开始成为御膳的佳肴之首。据史料记载,嘉庆皇帝继位时,清宫曾摆设过火锅宴,共用了1650多个火锅,成为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此外,民间火锅大为流行。在羊肉火锅之后,相继出现了白肉火锅,什锦火锅,菊花火锅,广东火锅,宜兴火锅和日本火锅等多种不同风味的火锅。

火锅以紫铜锅为最好。火锅的主料是羊,牛,猪,鸡肉类和海参,大虾,海米,冰蟹,蛎黄等海味。火锅用肉以瘦肉为主,精选后的肉块经冷冻后切成(或用刨子刮成)像纸一样的薄片,故称片肉。

吃火锅还讲究调味,主要调料有好酱油,芝麻油,卤虾油,香油,韭菜花,腐乳,辣椒油,料酒,醋等九种,另外还可加上香菜末,葱丝,糖蒜等。把各种调料分别装在小碗里,个人任选自配。

锅子汤可用煮好的口磨汤,鸡汤或肉汤,里面放些佐料,如酸菜丝,粉丝,菠菜,冻豆腐,黄花菜等,可根据火候随时添入汤内。

吃法是,先把火锅内添满汤,然后把木炭放入火膛,待汤滚开后,再放入肉片。时间长短自己掌握,以不老为好,调料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用片肉蘸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