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学(第2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6:24:00

点击下载

作者:邢广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边疆学(第2辑)

中国边疆学(第2辑)试读:

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专稿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边疆安定和发展

——以我国东北和西部边疆为视角邢广程

摘要:2013年中国提出的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在不断持续发展过程中面向不断变化的世界所提出的战略构想。本文从挖掘“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定位、绥芬河作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的意义、积极发挥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提出要特别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中的新疆与中亚合作问题、阿富汗局势对中国新疆的影响两大问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建设和落实提供了我国东北和西部边疆的视角。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边疆 安定与发展

作者简介:邢广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邮编:100005。

2013年中国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中国在不断持续发展过程中面向不断变化的世界所提出的战略构想。中国提出上述战略构想,主要是准备通过合作和协作使中国与欧亚地区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交往空间,使欧亚空间的物质流动、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更加顺畅和便利,以满足此区域中的民众的综合性需求。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2013年中国相继提出了两个贸易额“一万亿”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将到达一万亿美元,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也将达到一万亿美元。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需要以“一路一带”为载体加以实现。但是,中国提出“一路一带”的战略并不仅仅着眼于经济领域,习近平主席[1]在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明确提出“五通”政策。在这“五通”政策中,欧亚空间的“民心相通”非常重要。而在“民心相通”中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和交融非常重要。一 挖掘“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并不是凭空而来。事实上,几千年来,中国就与欧亚大陆各国和地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频繁的交往。古代丝绸之路就像一条红线将中国与欧亚空间联系在一起。古代丝绸之路就是欧亚各民族文化交流之路,是东西方文明激荡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最重要的战略通道。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个道路体系,更是交流网络。它实际上是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往的网络系统。尽管在漫长的几个世纪中丝绸之路并不总是十分通畅,但它却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渠道和纽带,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产生了重要作用,为东西方物质和文化沟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现在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具有历史的积淀性质和延续性质,并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欧亚大陆空间应在历史深度交往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与交流。

古代丝绸之路最直接的功能就是贸易。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商品在地中海、中亚诸国和中国之间进行交换和流通。中国的丝绸、漆器、青铜器、镜子、纸张和瓷器等运至西方,许多商品不断地从地中海流向中国。萨珊伊朗帝国时期(224~651)丝绸之路十分繁荣。在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伊朗就已经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萨珊伊朗帝国进口中国的主要商品是丝绸,此外还着力进口生丝,按照萨珊传统的纺织方式进行再加工,以获取更大利润。萨珊伊朗帝国丝绸图案比较精美,对西方的拜占庭和东方的中亚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从历史史料和考古发掘材料中可以看出,萨珊伊朗帝国的文化对欧洲和中亚乃至中国都有影响,对后来的穆斯林文化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萨珊伊朗帝国一般通过两条线路与中国进行贸易,除陆上丝绸之路外,另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即绕道东南亚海岸的海路,但当时陆上丝绸之路更繁荣一些。由此可见,海陆丝绸之路在当时就已经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萨珊伊朗帝国之所以繁荣,与其地处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地带有关,该国商人精心利用这个地缘优势进行过境贸易,善用“中间商”的地位,他们还能够铸造精美的货币。

索格底亚那商人的丝绸贸易。在公元3~8世纪,中亚的索格底亚那包括泽拉夫善河(Zerafshan)和卡什卡河(Kashiha)流域。在这个时期,索格底亚那人是典型的丝绸商人,善于控制丝绸之路贸易。索格底亚那人铸造钱币,多为方孔青铜铸币。从敦煌文书提供的材料表明,早在4世纪,中国长安等城市中就生活着来自索格底亚那的商人。根据喀喇昆仑山的岩石铭文记载,索格底亚那商人当时控制了南部商路(从中亚到印度河谷地)。从6~8世纪索格底亚那人还控制了中亚北部被称为“毛皮之路”的商路。应该说索格底亚那人在当时为丝绸之路的拓展和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公元5~7世纪,来自地中海的商人、索格底亚那人、西突厥人、萨珊伊朗人和来自中国中原的商人频繁进行贸易往来,他们既从事贸易又传播文化。“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使大量极其贵重的商品得以在中国、中亚诸国和地中海诸国特别是拜占庭之间流通和交换。不仅个别的商人和行会(如印度的情况),而且国家也参加这种贸易;统治者们对这种贸易的利润也很感兴趣。外交关系往往取决于商业和经济利益。索格底亚那人、西突厥人与萨珊伊朗关于丝绸运输通过伊朗领土的冲突,以及一起使用穿过高加索北部道路的突厥和拜占庭建立军事和政治联盟(针对萨珊),都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应该注意,丝绸之路不仅对商品的交换,而且对人员、文学著作、艺术品、思想[2]和观念的交流都做出了贡献。在3~8世纪中亚地区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艺术中心,有希腊和罗马文化与艺术影响的痕迹。萨珊伊朗帝国的城市建筑和要塞建筑也具有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比如沙普尔一世(241~271)的城市建筑受到欧洲的影响很大,因为他邀请了希腊等国工匠从事建筑活动。在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文化交流是其重要内容。从西域发现的书面材料中可以看到汉文、藏文、突厥文、波斯文、帕提亚文、索格底亚那文、和田塞文、巴克特里亚文和吐火罗文,这表明西域是一个民族大熔炉,各种文化、语言和民族、宗教在这里熔合交融,生息繁衍。

宗教的传播。在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区域宗教的作用越来越大,佛教、锁罗亚斯德教、基督教、摩尼教和道教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融和影响。由此可见,丝绸之路不仅是货物流动的网络,也是宗教交流和传播的渠道。在丝绸之路上人员流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来自中国和其他地区的朝圣者往来于印度,来自印度的佛教僧人也从印度前往中国和中亚等地传教。法显法师于公元399年从长安出发,经过西域鄯善等国,进入印度,习梵文,搜集佛教经典,后由海路经斯里兰卡(师子国),再经印度尼西亚(耶婆提)回国。他途经陆海两个丝绸之路,为推动中国与西域、南亚和东南亚的人文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环绕陆海各丝绸之路的著名僧人。玄奘西天取经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唐朝与西域交流的典范。贵霜帝国时代以来,在东方佛教处于发展的高峰时期,具有明显的宗教扩张性,在西方基督教则在美索不达米亚发展开来,而犹太教则在巴比伦比较兴盛。在贵霜帝国时期,佛教对中亚地区的影响非常大,并与中亚当地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公元7世纪,在西域同时崛起了三个强国,即中国唐朝(618~907)、吐蕃和阿拉伯帝国。上述三个大国有竞争、有战争,也有交流和融合。唐朝为了管理西域地区,实行了都护府制度,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在唐朝时期于阗地区曾经是佛教的中心地区,来自中原的很多朝圣者向往于阗。于阗的僧侣们研究大乘教义,翻译印度诗歌,整理佛教文献。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也随着怛逻斯之战中国唐朝军队的溃败,阿拉伯帝国逐渐在中亚得势,与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同时,伊斯兰教也逐步向东扩大影响。丝绸之路是伊斯兰教向西域地区乃至中国中原地区扩大影响的重要渠道。尽管中亚西部在八世纪被阿拉伯征服,但并没有立即接受伊斯兰教。佛教对早期苏菲主义有一定的影响。“毫无疑问,伊斯兰教传播的最初几个世纪中,人民的信仰继续受古老的、前伊斯兰观念所主导,这些观念只是部分地隐藏在一层薄薄的伊斯兰化文明之下。只有直接介入穆斯林崇拜活动的一小群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前伊斯兰和非穆斯林意识形态构成了中世纪人民意识形态的核心——这种意识形态直接地或它通过民间文学,也通过书面传说或回忆——对文学、哲学和科学,以及对社会的精神氛围具有深远影响。”“因此,三至八世纪的中亚文明,或者说这个时代中亚文明结构的所有方面都是以后一些世纪伊[3]斯兰文明许多主要因素的基础。”

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西域的文化对唐代有很大的影响。龟兹的文化如音乐和舞蹈为中原地区所接受。著名的“霓裳羽衣”是从中亚地区通过龟兹传入唐朝长安的。当时唐朝流行西凉乐,它实际上就是龟兹音乐与传统中原音乐结合而成的。当时唐朝的很多著名的[4]乐师和舞蹈家都来自西域地区。751年怛逻斯之战,唐朝大军大败,被俘唐兵中有造纸工匠,他们将造纸技术带到了中亚并传播到欧洲,后来撒马尔罕成为中亚造纸中心。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汉代,中国就与东南亚人民进行交流。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传播了中国文化,带回了东南亚、南亚和印度洋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海外建立了密切关系。《红楼梦》对来自爪哇的奇珍异宝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在21世纪人类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欧亚大陆更应该挖掘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交流、融合、对话、合作和共赢的理念,让欧亚空间成为繁荣发展与和平安宁的地区。二 “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以“五通”政策和创新模式打造区域大合作的新格局。“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在不断发展和崛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战略意义,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而提出的战略思路,旨在欧亚大陆空间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构建一个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和区域,通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和贸易便利化将欧亚各国紧密联系起来,丰富欧亚大陆的合作内涵和形式。

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从历史上看,“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主要有四条大的通道:一是“沙漠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至西域通向欧洲;二是北疆的“草原丝绸之路”;三是东南沿海“海上丝绸之路”;四是通往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其中北疆的“草原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路一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通向欧亚大陆西端的重要环节。从区位上看,“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位于“一路一带”的北端,承载着“一路一带”连接中国北疆与北部和西部周边国际环境的战略作用。其中俄罗斯和蒙古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直接覆盖的地区,俄罗斯和蒙古是中国北部邻居,内蒙古可以通过满洲里和二连浩特两个铁路节点与俄罗斯和蒙古的铁路网进行对接,是连接中国内地和俄罗斯、蒙古及欧洲腹地的重要节点。因此,俄罗斯和蒙古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合作区域和通向欧洲和东北亚的重要通道。从辐射区域上看,“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段可以延伸至朝鲜、韩国乃至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段是亚欧大通道的重要平台和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容纳的重要内容。“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段效应也很明显,它是“沙漠丝绸之路”的重要分支,它将宁夏、青海、甘肃与新疆丝绸之路连接起来,成为经典的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

从南北的区位优势上看,“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承载着我国南北战略通道的战略作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极为频繁。东南沿海地区将内蒙古视为我国经济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上海、广州、深圳和中部地区省份向俄罗斯乃至欧洲的陆路运输需要经过内蒙古。这种现象的形成不是现在才有的。从历史上看,“草原丝绸之路”实际上是呈网络分布,除东西向延伸之外,“草原丝绸之路”还呈南北向伸展,比如“茶叶之路”就是从福建武夷山起,经过中原地区,至内蒙古和蒙古,通往欧洲,该路被史学界称为“万里茶道”,这条茶道使中国南茶北运西销,不仅带动了茶叶贸易,更传播了茶叶文化。

俄罗斯和蒙古国的战略作用。构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离不开俄罗斯,换句话说,“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否能够构建成功关键取决于如何与俄罗斯建立并保持长期的互利共赢的稳定的战略关系。俄罗斯对中国的“一路一带”战略非常关注。正如俄罗斯外交家沃罗比约夫所说:“考虑到这一构想的严肃性和长期性,作为欧洲—太平洋地区强国、中国的多年战略伙伴的邻居,俄罗斯应密切关注北[5]京如何阐释和具体落实该构想的内容。”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官方的表态是非常清晰的,即支持中国的“一路一带”战略并积极加以合作。2014年2月,习主席与普京在索契会见时,习主席欢迎俄方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使之成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新平台。普京总统积极回应,俄方积极响应中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愿将俄方跨欧亚铁路与“一带一路”对接,创造出更大效益。这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合作方面。同时,普京总统在2013年12月发表国情咨文时提出,要把开发远东和东西伯利亚作为绝对优先发展方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在俄罗斯崛起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俄罗斯正在实施强国战略,谋求强势崛起。俄罗斯实现崛起的有利因素很多,同时阻碍其崛起的因素也很多。其中如何对待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发展问题,是决定俄罗斯能否顺利崛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俄罗斯如何富有智慧和有效地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逐步地发展起来。大规模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欧亚大国的必要条件和最重要的任务。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各种战略资源的储备库,是俄罗斯实施亚太战略的直接平台。俄罗斯若崛起离不开与亚太地区的深度经济合作并以有效的方式融入亚太地区,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俄罗斯大规模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应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实施。在这个前提下俄罗斯应实现两个开放,一是对俄罗斯西部地区的全面开放;二是对周边国家的全面开放。俄罗斯若获得开发资金,首先要改善自身的投资环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国际资本到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投资开发。如果俄罗斯有节奏地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则俄罗斯就有可能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作为撬点来实现俄罗斯跨越式发展,实现俄罗斯欧亚大国的真正理想,这将意味着21世纪将有可能成为俄罗斯的世纪。普京总统有两个新的战略构想:一是欧亚经济联盟,二是大规模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而这两个战略构想存在着内在联系的逻辑。成立远东地区发展部,制定专门针对该地区发展的战略纲要和规划,这表明俄罗斯不想空谈开发远东地区,而要加以落实,而欧亚经济联盟也在加紧推进,这表明俄罗斯政府已经选好了国家崛起的内外两个新的战略平台,呈现出俄罗斯崛起的崭新战略布局。组建欧亚经济联盟和大规模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欧亚大国的两根最重要的地基之桩。

2014年对俄罗斯来说极其不寻常,乌克兰危机和内战使俄罗斯陷入了与西方严重对立的状态,面对西方的经济制裁,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和阻碍,这个新因素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转向亚洲的势态。俄罗斯专家甚至提出建议,中俄设立“卢布—人民币”合作区联手取代美元。俄罗斯与中国的金融合作主要在油气和工业贸易上,这是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前提条件。地理上最大规模的行动正在东西伯利亚—中国东北地区展开。以能源等价物为基础发行俄中结算单位的问题进入了议事日程。所有其他国家将不得不在本国的授权交易所购买这种单位。这种结算单位的代号是“能源保障货币”。该计[6]划的实施将使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俄罗斯学者所说的,[7]面对西方的强大压力,俄罗斯转向亚洲是明智之举。中国正在谋求和平崛起,中国所提出的“一路一带”的战略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与外部世界谋求对接的重要载体。在“一路一带”这个大的战略背景下,“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与俄罗斯对接的最直接的合作方式。从2014年普京总统访华两国签署非常重要的天然气合作协议中可以看出,中俄战略合作更加紧密,更加务实。中俄发展关系不是权宜之计,俄罗斯向东扩大经贸关系不是受到西方刺激而做出的政策反应,而是既定战略的延续,“在东方,俄罗斯需要解决[8]另一个国内问题——发展东西伯利亚和远东”。

蒙古国对参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十分积极。“中方愿同蒙方加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合作,对蒙方提出的草原之路倡议持积极和开放态度。双方可以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的平台上[9]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共同受益。”习主席这次访问期间,蒙方长期关心的过境运输、出海口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两国签署了《中蒙经贸合作中期发展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的目标。两国还成立了矿能和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双方同意研究在中国二连浩特-蒙古国扎门乌德等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这表明中国与蒙古国的合作已经全面展开。内蒙古通过“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与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实行对接,建立非常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蒙古族是跨境民族,同根同源的蒙古文化和民族特性是该地区进行深度经济合作的重要人文条件和推动因素;辽阔的草原形态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伸展的有利媒介。蒙古国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构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最重要的外国合作伙伴之一。

纽带作用。从国内来看,中国沿海和内陆省区通过“草原之路经济带”,可以加快走向欧亚市场的进程。2014年满洲里率先发力,与江苏省苏州合作,组建了“苏满欧”运输模式。“苏满欧”铁路专线一经开通就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与渝新欧、郑新欧和汉新欧相比更具有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广州、郑州等地希望与满洲里合作共建直达亚欧的铁路集装箱专线。内蒙古具有独特的向外伸展的物质环境和基础设施,应该充分发挥呼和浩特、满洲里、二连浩特的重要城市节点作用,其中满洲里和二连浩特的作用不可替代。通过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内蒙古将中国内地和沿海地区与俄罗斯的第一条欧亚大铁路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便捷的运输通道。在基础设施便利化方面中俄、中蒙之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比如应该推动修建中蒙“两山”铁路(中国阿尔山—蒙古国乔巴山),该倡议最早是由联合国计划署提出来的,这对蒙古国和中国都有好处。

构建“一路一带”,给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内蒙古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在构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内蒙古可以能够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有步骤地统筹发展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运用“看不见的手”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着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但资源型经济结构制约着自身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应以构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取得实质性突破性的进展,在与周边相邻国家的经济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与国内其他省区在经贸往来中起到纽带作用。

加强沟通和对话。当然,中国的“一路一带”战略在国际上也有各种各样评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其中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研究院东亚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维塔利·沃罗比约夫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他的观点如下:(1)推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是否与北京已经实施的中亚政策,即强化中国与中亚已有关系的政策有关?(2)落实该构想是否意味着成立跨国机构,也就是说朝组建某种组织前进?或者中国是否盘算着构筑与自己捆绑在一起、拥有自由化贸易经济机制、类似欧亚经济联盟的灵活自治区架构?(3)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在实际落实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多边或双边活动的标准是什么?(4)对于北京提出将“互惠互利”原则应用至存在激烈竞争的贸易、经济关系中,该如何解读?应将其理解为数字意义上的利润均等,还是中国向别国经济提供“利他主义”的金融投资?(5)如果有人认为该构想必然包含文化、人道主义因素,那么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做好了落实构想过程中需向参与者解释种种问题的准备?又在多大程度上做好了从东欧和西欧运来的不只是商品,还包括政治化价值观理念的准备?(6)或者说,中国的重点不在商品、金钱关系或货物运输商,而是在建立某种世界观平台上?该平台或将成为中国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进一步向国际舞台推广[10]的思想、哲学化应用框架?沃罗比约夫先生所提出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希望中国学术界能够明确解释,中国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图是什么,中国如何处理经济合作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等。因此,中国学术界应更多地与外部世界进行接触,多沟通,多解释,让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三 绥芬河: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

2013年中国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后,黑龙江省把握中俄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大机遇,提出“加快打造连接欧亚的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思路。黑龙江是边贸大省,是对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应着力拓展东北亚区域合作宽度和深度,向俄罗斯方面拓展经济合作的战略空间,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拓,着力推动中俄经贸合作,使中俄经济合作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中俄区域合作的重要支撑点。

绥芬河在对俄贸易方面正在逐步发力,正在成为黑龙江省对俄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和战略节点。第一,绥芬河是传统对俄贸易的通关口岸,也是对俄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的试点口岸,绥芬河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建立后,为中俄商品的小额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二,绥芬河中俄跨境汽车自驾游线路已正式开通。绥芬河位是目前中国通往远东地区的最大陆路口岸。2013年初,俄罗斯游客就被获准可以在绥芬河城市内自驾游,现在俄方批准中国游客入境自驾游,标志着中俄绥芬河两国边境旅游迈上新台阶。第三,2014年绥芬河开始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液化气。第四,绥芬河每年进境的木材达400多万立方米,约占全国从俄罗斯进口木材的1/3,是黑龙江唯一进口原木加[11]工锯材出口试点口岸。第五,绥芬河市商务局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认证中心合作成立“绥芬河市中俄进出口商品认证中心”,从而简化了通关手续,推进了口岸通关便利化,在绥芬河就可以完成到俄罗斯的权威全程认证,大大方便了中国商人去俄罗斯经商。绥芬河市海关已确定将出口的果菜和进口的锯材列为中俄海关监管结果互认的试点商品。绥芬河海关与绥芬河检验检疫局已正式启动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项目,绥芬河对外贸易额连续多年占黑[12]龙江省的1/4,口岸过货量占黑龙江省的80%以上。第六,绥芬河还成立了中俄法律服务中心,为中俄企业界人士提供法律咨询和服[13]务,是中俄地区首家跨国法律服务平台。

还要看到,在中俄关系处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黑龙江省打造连接欧亚的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绥芬河正在扮演着重要的中俄区域合作角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的战略,旨在构建沿海、内陆、沿边多向度的开放格局。2013年8月9日,国务院批复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将黑龙江和蒙东地区的沿边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论述了“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问题,提出要“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目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牵头编制《沿边地区开放开发规划(2012~2020)》,旨在具体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开放战略。在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战略布局中,绥芬河应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在“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方面下功夫。

绥芬河是东北亚对俄开放的重点城市,目标是发展自由贸易区。早在2013年年中,绥芬河就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绥芬河边境自由贸易区设计方案》。绥芬河市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六个综合保税区,也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个综合保税区。绥芬河与俄罗斯远东运输网联通,是我国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便捷通道。绥芬河口岸联通两个战略交通方向,一是绥芬河向西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可以直达欧洲国家和地区。二是绥芬河向东连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和东方港三个俄罗斯东方港口,通过这些港口中国的货物可以达到韩、日、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绥芬河申请自贸区已有一定基础和必要条件:第一,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已运行3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第二,公路和铁路口岸改造正在逐步推进,旨在提高通关能力;第三,绥芬河正在开工建[14]设直线机场,2015年将开通牡丹江至绥芬河的高铁。绥芬河正在打造现代化的口岸+机场+高铁=便捷的国际化交通模式。绥芬河仅仅加强自身的建设还不够,更需要督促俄方加快公路、铁路口岸的改造,只有俄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上来了,双方的合作才能进一步深入下去。2015年绥芬河到海参崴高等级公路将全部贯通,这将改善该区域的流通环境,届时绥芬河到符拉迪沃斯托克200公里的路程只需要两个小时,这属于快速交通模式。上海自贸区黑龙江分支运营中心正式落户哈尔滨。上海、哈尔滨、绥芬河联合打造对俄贸易大通道,构建一条以绥芬河为起点,中经哈尔滨,向南延伸至上海的对俄贸易走廊。上海自贸区介入黑龙江省会对中俄贸易产生巨大正面影响,也会促进绥芬河自贸区的形成。上海—哈尔滨—绥芬河合作模式具有很大的潜力:上海是我国经济中心城市,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哈尔滨是黑龙江乃至我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具有强大的区位优势;绥芬河是对外贸易的窗口,对俄出口作用不可替代。

另外,绥芬河是中俄本币互换和结算的示范区。在绥芬河可以使用卢布,是绥芬河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条件,而综合保税区也是自由贸易区的必要前提。截至2013年11月末,绥芬河本币结算量达34103万美元,同比增长85.48%。其中,人民币结算量为19.3亿元,同比增长85.52%,占本币结算量的91.8%。同时,绥芬河还在推进对俄贸易投资结算中心试点,截至2013年11月末,完成结算量达31.19[15]亿元,同比增长39.18%。使用卢布一方面方便了俄罗斯公民在绥芬河从事贸易活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汇率上的损失。使用卢布还可以刺激俄罗斯公民购物的积极性,因为他们用卢布消费,既方便熟悉又有安全感和亲切感。使用卢布必将进一步扩大绥芬河的对俄开放,特别是扩大双向开放。实现中俄区域货币的互通,也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首先是人民币在俄罗斯区域范围内实现国际化。绥芬河的经济合作重点应放在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方面,尤其是金融领域。绥芬河应打造成为中俄边境地区的金融重镇,应将银行、保险、证券、担保等金融企业的分支机构引入绥芬河,以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总之,绥芬河以其特有的地缘经济优势,正在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战略支点。四 积极发挥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针对欧亚大陆战略空间所提出的极其重要的区域合作倡议和主张,符合中国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影响外溢的客观现实,体现了中国通过欧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其他周边国家共享区域经济合作成果的共赢思想。而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自然是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前沿、桥头堡和核心地带,是推动该战略实现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是其最重要的推动者、受益者,应该发挥独特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新疆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最直接参与地区和前沿

按照习主席所提出的基本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要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具体地说,开通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这实际上是在欧亚大陆腹地开通十字形的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和物流大通道。而新疆正处于这个欧亚大陆腹地十字大通道的区域之内,我国新疆与俄、哈、吉和塔四个上合组织成员国直接为邻,与乌兹别克斯坦为近邻,与蒙、阿、印、巴四个上合组织观察员国直接为邻,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我国各省区中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独一无二的特殊地理位置,这就决定了新疆是我国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前沿地区,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合作最直接的平台,是我国影响外溢的直接发力地区,是实现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最重要的载体。新疆16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完全可以在与周边八国以及中亚、中东乃至欧洲的交流中起到纽带、桥梁和支点作用。(二)新疆应首先实现与中亚地区的互联互通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首先要将新疆由交通末端变为西联的枢纽,将新疆已经制定的“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战略和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规划镶嵌在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战略中去,推进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的大通道建设,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1)加快新疆交通网络的建设。根据新疆“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新疆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8200公里(五年新增4100公里),到2020年,新疆将形成四纵四横、五大对外通道、六个对外铁路口岸(红其拉甫、吐尔尕特、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吉木乃、塔克什肯)的铁路路网格局。到2015年,新疆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万公里,初步形成“四横两纵”高速公路骨架和“五横七纵”干线公路网络格局。到2015年,新疆干线机场数量达到22个,其中新建、迁建机场6

[16]个。新疆应抓紧时间与内地交通网络相衔接,新疆交通网络的先行构建会为将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网络布局做出预先准备和安排,有助于将来我国与该经济带交通网络的顺利衔接。(2)加强国际铁路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中吉乌、中巴等铁路建设,形成我国新疆与中亚和南亚区域铁路交通微循环的畅通,有助于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有助于推动中亚地区与新疆的经济区域合作。(3)国家应对阿拉山口口岸铁路站区进行“二次”规划、扩能改造,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能及贸易企业的发展需要。(三)加强喀什和霍尔果斯特别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战略中,喀什和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应起到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示范区作用,一方面,两者应加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应与新疆北部和祖国内地紧密联系。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背景下,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快推进,使其成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应特别强化上述两者的外向功能,使之成为进出口商品集散地、进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面向中亚与欧洲的物流通道和国际商贸中心、绿色和有机食品出口生产基地,着力发展进口资源加工、高新技术、民族特色产品加工等产业,将喀什打造成连接亚欧的区域中心城市和[17]中国西部“明珠”城市。处理好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与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关系,形成优势互补,功能配套的经济合作区域。(四)进一步实施新疆对外开放战略

加大能源和紧缺矿产资源进口力度,将新疆优质产品推出国门,着力发展面向中亚的外向型产业和企业,建设出口加工基地,提高边境贸易发展和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能力,推进口岸旅游购物和边民互市。

进一步利用好已有的新疆经济合作平台,将“中国—亚欧博览会”作为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内展示新疆乃至全国经济影响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扩大博览会在欧亚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将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中国新疆伊宁—中亚国际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新疆塔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作为展示新疆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加强口岸通道功能建设。将阿拉山口口岸进一步做强做大,使之成为该经济带加快向西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和支撑点。该口岸目前已经具备比较扎实的向西联通的基础:第一,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博州境内,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西桥头堡,是目前我国唯一集铁路、公路、管道、航空四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国家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一类口岸。第二,该口岸是全国过货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第一大陆路口岸和我国从中亚、西亚国家进口能源及战略物资的安全大通道。第三,在该口岸设立了综合保税区。第四,成立了阿拉山口市。但总的来看,阿拉山口口岸在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和向西开放中发挥更大作为的潜能还未充分释放出来,特别是“西来东去”进口储备国家急需的能源资源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赋予该口岸更多的功能:第一,在阿拉山口市建立一个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目前已具备看这方面的基础条件;第二,国家对新疆边境贸易进口的国家紧缺的石油、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等能源资源产品,统一实行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第三,国家对凡在阿拉山口口岸注册经营的边贸企业恢复享受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丝绸之路经济带”将解决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将与相关国家签署这方面的协定。未来新疆将充分利用这个协定,寻求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新疆应充分利用已在运转的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这一机制,采取补偿贸易、贷款等多种方式,帮助周边国家加强连接口岸的境外铁路、公路建设。新疆应及早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动在新疆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建立新疆与沿边国家的人民币跨境结算、清算渠道。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中方配套区、喀什和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范围内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和投资,着力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鼓励我国金融机构在上述区域内建立分支机构。

国家将支持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特别是金融支持政策(支持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设立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成立地方性商业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并赋予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的地位,把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点。(五)新疆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思路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目前,新疆提出“五化同步”设想很有新意,即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新疆有实力的企业应该走出去,到周边国家投资办厂,从事能源资源开发、农林业合作。新疆要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十二五”期间,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借用国外贷款五年累计达到15亿美元以上。新疆还要加强同内地的经济技术合作,支持内地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新疆开发建设,把新疆资源、市场、劳动力优势与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结合起来,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疆战略转移。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新疆重点经济领域。新疆虽然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沿,但也必须以内地为后盾,与陕西、甘肃等西部省区密切合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六)新疆应充分挖掘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而古代新疆正好处于丝绸之路要道上,丝绸之路在此分为南路、中路和北路。西域曾经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是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的纽带。新疆应该充分挖掘古丝绸之路的灿烂文化价值和欧亚经济交流的历史价值,宣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欧亚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寻求共同发展的途径,共享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成果。新疆在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方面更有独特的文化底色和传统优势,完全可以与我国西北地区的其他省份一起把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彰显出来,与中亚国家、俄罗斯和欧洲诸国共同将古丝绸之路作为欧亚纽带的历史价值,以新的形式塑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七)新疆与中亚一些国家存在跨境民族

比如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族)等,这些跨境民族的存在易成为新疆与中亚地区进行紧密交流的民族纽带和沟通桥梁,成为促进区域合作的正能量。新疆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属于穆斯林,属于突厥语系,这些宗教相通和文化相近的因素有助于新疆与中亚地区的居民增强相互之间的文化认知和宗教认知,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和人文交流的便利条件和基础。这是新疆直接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最有力的文化因素和人文因素。新疆应主动积极地充分运用好这些因素,寻求恰当利用这些因素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八)新疆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战略下思考长治久安问题

实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战略是新疆必然的政治选择,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战略下,新疆对外开放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新疆在“放”的同时,还必须在“防”上做文章。新疆越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就必须越提高防范和遏制“三股势力”的能力和水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国际上看,我国新疆参与欧亚区域合作的程度越高,“三股势力”在欧亚活动的空间就会越受到压缩和变窄,我国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国家逐步形成利益共同体就会使欧亚国家主动与我国合作,遏制“三股势力”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削弱“东突”势力的国际影响。在新疆我们要努力寻找有效的打击暴力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的长效机制,树立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在大开放的状态下形成强遏制,运用综合性措施和方式维护新疆的稳定大局。五 要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中的新疆与中亚合作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建立一个新型欧亚区域合作框架和合作空间,这个对欧亚大陆各国都有重大意义的合作框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我国可以分阶段和分区域地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在推进这个战略时应本着逐步展开的原则,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中亚地区是我国推进该战略实施的最直接的契合地区,在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建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和突出;新疆与中亚地区相毗邻,是我国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沿、桥头堡和核心地带,是我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1)“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从中亚地区先行推进。这是因为,第一,我国与中亚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政治互信不断增强,这次习主席访问中亚明确表示,中国尊重中亚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这种立场赢得了中亚国家的高度认同,增强了中亚国家对我国的信任,起到了很好的政治效果。第二,我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增长迅速,1992年我国与中亚五国建交之初,双方的贸易额仅为4.6亿美元,而2012年则达到459.4亿美元。第三,中哈石油管道和中土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和运行,使中亚地区成为我国能源进口的稳定的战略来源地和供应国,这对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中土天然气管道经乌哈两国成为当今世界最长的天然气管道。第四,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正在发挥我国通向中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铁路连接作用。第五,我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向中亚地区提供了200多亿美元的贷款,并帮助哈萨克斯坦等国度过金融危机。第六,我国与中亚国家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第七,我国新疆与中亚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口岸体系。上述情况表明,我国与中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已大致呈现出来,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得以在中亚地区先行推进的基础和前提。(2)我国应善于将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和持续增长优势,与中亚国家共建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而这个利益共同体的具体体现形式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应与中亚国家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加强民心相通。第一,加快推进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形成我国新疆与中亚邻国铁路网络的微循环,再以此促进欧亚铁路网络的大循环。第二,加大我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公路网络的并网,形成便捷的运输通道。第三,加快与中亚国家的信息网络的建设,形成稳定而安全的信息流。中亚国家都是内陆国家,如果不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就无法与外部世界发展联系。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铁路网和公路网一旦建立,将使中亚国家可以便利地通往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亚太地区。(3)我国应将哈萨克斯坦作为重点合作伙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哈萨克斯坦已经成为中亚地区的龙头老大,对诸如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经济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抓住哈萨克斯坦这个中亚的龙头就会比较便捷地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地区的建设。中国应帮助哈萨克斯坦进行铁路、公路扩能改造,新建阿克斗卡至阿拉山口国际铁路复线和多斯特克口岸至乌恰拉尔高速公路,促进中哈双边贸易,完全符合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战略要求。(4)充分发挥新疆在与中亚国家相毗邻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优势,将新疆塑造成为我国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的桥头堡、前沿和核心地带,新疆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针对中亚地区和南亚地区的不同特点,考虑到新疆地缘政治的基本特点,新疆应在对外合作的区位功能方面做些适当的分工。

新疆北疆主要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应该重点做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工作。要特别重视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建设,这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同构建的两国一体式的跨国经济合作中心,体现了两国双边合作的创造性、探索性和示范性,哈萨克斯坦旨在通过该合作中心使其能够更加面向亚太地区,实际上哈方试图将该合作中心打造成一个结实的列车挂钩,与中国这部高速奔驰的快车相衔接,我们一定要从国家战略高度看待这个问题,通过该合作中心有意识、有步骤地将哈萨克斯坦引向东方,引向亚太地区。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面积虽小,仅13.16平方公里,但其所承载的任务却是独特的,其功能是巨大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从总体上对该合作中心的关注程度还不够高,对其“牵引”哈萨克斯坦的极端重要地位的认识还缺乏战略高度,还存在一些不够协调的地方,应将该合作中心视为推动中亚国家与我国靠近的战略支点和牵引点。我国应从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霍尔果斯特别经济开发区三个层面,集中力量、统筹协调,集千钧之力于一点,使其真正起到牵动哈萨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地区的“挂钩”作用,使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还要加大对阿拉山口市和阿拉山口口岸的建设,使之成为向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展示我国新疆发展魅力的示范城市,从而形成吸引哈萨克斯坦走向中国进而走向亚太地区的“磁石”效应。

而新疆南疆尤其是喀什市及其喀什特别经济开发区则主要承载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经济合作任务。上述两国虽然国土不大,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南疆地区的经济影响还可以通过吉尔吉斯斯坦辐射到乌兹别克斯坦。南疆应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早形成与中吉乌铁路建成相匹配的预设能力,充分发挥面向吉、塔的口岸功能,加强其基础设施的建设。2014年9月习主席访问塔吉克斯坦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该国总统拉赫蒙明确表示,塔吉克斯坦欢迎和支持这一非常明智的倡议,因为它回应了塔吉克斯坦的需要。中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在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实施了很多项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塔吉克斯坦等国来说是很好的构想,它将为那些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提供[18]发展机会。

新疆南疆还要承担中国与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对接任务。目前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相关工作已启动,联合合作委员会已成立,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互联互通建设、经济技术合作、人文和地方交流。在远景规划合作框架下,近期合作重点为适时启动中巴跨境光缆项目,加快推进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探讨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合作,探讨开展沿线产业园区建设等,新疆应及早谋划自身在中巴经济走廊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载的任务。中巴经济走廊另一个重要的战略功能就是将我国所需要的重要能源等战略资源引入新疆南疆,从而从战略上摆脱我国经由马六甲海峡对海上能源通道的高度依赖。可见,新疆南疆的远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我国应该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体框架中来。

南疆对邻居阿富汗应采取“防”和“放”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持续防范来自阿富汗的“东突”恐怖主义的威胁,另一方面也要抓住机遇,在阿富汗经济重建过程中谋得经济合作先机。(5)新疆应将全国援疆的优势确实转化为与中亚地区进行深度经济合作的开放优势,背靠内地面向中亚地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地带的作用,与内地密切合作,形成区域经济优势,再将这种区域经济优势辐射到中亚地区,从而形成对中亚地区的区位优势。(6)还要看到,在中亚地区也存在“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中亚国家一些精英对中国影响的逐步增大感到忧虑,他们既希望分享中国发展的好处,又不想让中国在中亚地区做大。在遏制中亚地区的“中国威胁论”方面新疆有很多便利条件,完全可以多做一些增信释疑的工作,化解“中国威胁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要让中亚国家切实感到,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中亚国家和我国新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各方都有益处。(7)新疆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必然会遇到美国因素的干扰。事实上,美国在中亚地区下了很大功夫,从“大中亚”战略再到“新丝绸之路”战略无不反映出美国拉中亚国家远离中俄的战略意图。新疆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排头兵、主力军和桥头堡,自然会受到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干扰,这就需要新疆在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优势,不断化解来自美国的负面影响,将我国的总体战略意图贯彻到具体工作环节中去。六 阿富汗局势对中国新疆的影响

最近几年来,阿富汗的局势越来越不稳定,出现了恐怖事件接连出现的趋势,其局势令人担忧。阿富汗局势呈现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自美国政府宣布其军队即将撤出阿富汗后,该国甚至该地区出现了不稳定的态势;第二,塔利班大有卷土重来之势,阿富汗各恐怖主义势力正在进行重新整合,旨在掌控美军撤走后的阿富汗局势;第三,阿富汗总统选举一波三折,出现复杂化局面,人们对未来阿富汗政权能否会有效地掌控局势表示担忧;第四,美军十年“反恐”不仅没有能够控制阿富汗局势,有效遏制阿富汗恐怖主义势力,而且导致了巴基斯坦局势动荡,最近几年巴基斯坦境内接连出现暴恐事件,其局势也在朝着复杂化方向发展;第五,中东局势日益恶化,尤其是叙利亚和最近的伊拉克所出现的新情况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局势的更加复杂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六,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局势的复杂化和中东局势的恶化都会对中亚地区的反恐局势产生消极影响,中亚地区反恐任务比较艰巨;第七,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东局势的恶化也给中国新疆的稳定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最近几年中国新疆出现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暴恐事件,都有深刻的国际背景。1.“东伊运”的影响

体现西方价值观的“阿拉伯之春”、伊斯兰教复兴回潮、“世维会”等极端组织对新疆的暴力恐怖事件都有影响,但是,对新疆暴力恐怖活动影响最大的是“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东伊运”)。这个组织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区设立恐怖活动训练营,专门培训针对中国新疆的暴力恐怖分子。这个国际公认的恐怖组织,在2012年5月本·拉登被击毙后,追随“基地”进行改组调整,改名“突厥伊斯兰党”,调整组织宗旨、机构和口号,实施组织网络化、分散化方向转变,采取各地区自主行动的模式,在境外通过视频资料,以宣讲宗教对异教徒“圣战”的方式直接煽动恐怖犯罪,号召新疆当地的人员自发地以“圣战”的方式实施恐怖犯罪。上述转变给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带来了冲击。新疆暴力恐怖事件新阶段性的特征,充分说明了“东伊运”这种改组调整的深刻影响。还要看到,“东伊运”与国际恐怖组织联系密切,深受国际恐怖组织所宣扬的恐怖主义理论和恐怖策略的影响,对新疆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很大的现实威胁。

实施暴行的暴力恐怖分子受到“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蛊惑和煽动。受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影响,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近年来在新疆日渐突出。在宗教极端思想的蛊惑下,一些当地青年观看“圣战”视频,思想急剧发生裂变。此外,“三股势力”频繁通过网络造谣蛊惑,煽动民族对立和民族仇恨,加紧内外勾连,发展壮大组织。一些宗教极端组织和极端分子,通过互联网进行非法宗教活动,传播宗教极端思想,鼓吹“圣战”,发展成员,组织策划恐怖活动。“由于受国际和周边地区环境影响,境内外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存储介质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暴恐宣传品违法犯罪现象十分突出,这些音视频灌输宗教极端思想,传授[19]暴恐技能和爆炸物制作方法,成为暴恐案件发生的主要诱因。”比如,在2013年鄯善暴力恐怖事件案发前,两个来自新疆南部库车县的煽动者对这个团伙进行了“圣战”鼓吹。在认为非法出境困难较大的情况下,他们决定就在自己世代生活生长的鲁克沁镇开展“圣战”,搞砍杀、偷袭等暴力恐怖活动。宗教极端势力的发展已经成为新疆安全稳定的最大威胁。伊斯兰世界的世俗化进程受阻,原教旨主义抬头,某些国家对宗教极端势力的默许和暗中支持等,都鼓舞了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最近一两年中,鄯善县宗教氛围异常浓厚,鲁克沁镇治安环境出现恶化势头。这些年有些人宣扬宗教极端思想,认为凡是不赞同他们观点的穆斯林就不是真正的穆斯林。在这种宗教氛围下,有一些不务正业的年轻人受了极端宗教思想的影响,铤而走险从事暴力[20]恐怖活动。

乌鲁木齐2009年“75”事件以来,受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周边局势的影响,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呈升级态势,分裂组织规模化、反动宣传公开化、行为方式暴力化的特征十分明显,热比娅等人的分裂活动日益猖獗,意识形态领域日益成为“三股势力”渗透的重点。2.从目前和未来的大势看,中国持续快速的发展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