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6:02:45

点击下载

作者:黄莉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无锡史话

无锡史话试读:

总序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2011年4月

出版说明

自古至今,始终坚持不懈地从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有益营养,从而培植广阔的历史视野,并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独有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亦因此而以悠久的“重史”传统著称于世。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系统完备的“二十四史”即证明了这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知识普及工作被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小丛书》,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组织编写的《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成为“大家小书”的典范,而后两套历史知识普及丛书正是《中国史话》之缘起。

2010年年初,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对《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两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新设计框架,以“中国史话”为丛书名出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亲任《中国史话》一期编委会主任,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编委会副主任。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诸多学术名家的积极参与,《中国史话》一期200种图书得以顺利出版,并广受好评。《中国史话》丛书的诞生,为历史知识普及传播途径的发展成熟,提供了一种卓具新意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以通俗表述、适中篇幅和专题形式展现可靠历史知识的特征。通俗、可靠、适中、专题,是史话作品缺一不可的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所有研究专著、稗官野史、小说演义类历史读物的独有特征。

囿于当时条件,《中国史话》一期的出版形式不尽如人意,其内容更有可以拓展的广阔空间,为此2013年4月我们启动了《中国史话》二期出版工作。《中国史话》二期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系列,拟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各民族等的发展历史予以全方位介绍。我们并将在适当时机,启动《世界史话》的出版工作。史话总规模将达数千种。

我们愿携手海内外专家学者,将《中国史话》《世界史话》打造成以现代意识展现全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万有文库”;并将承载如此丰厚内容的史话体写作与出版努力锻造成新时期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

希望史话丛书能在形塑民族历史记忆、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培育现代国民方面有所贡献,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史话编辑部2014年6月序

无锡简称锡,别名梁溪,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景色秀丽;地理位置颇为优越,通江达海,扼腕浙皖。西汉高祖五年(前202),设无锡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无锡路(州)。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无锡县。清雍正二年(1724)分设无锡县、金匮县,民国元年(1912)合为无锡县。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设无锡市。1983年,无锡市辖无锡县、江阴县、宜兴县。2000年,辖江阴、宜兴2个市(县)和锡山、惠山、滨湖、崇安、南长、北塘6个区和新区管委会,总面积4627平方公里。2013年,无锡市有户籍人口472万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0.18亿元,人均GDP名列全省首位。

无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素有“小上海”“太湖明珠”的美誉。无锡具有约7000年的人类生活史、3000多年文字记载史和2200多年建城史。商代末年,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亦称太伯)偕二弟仲雍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今陕西的岐山南奔江南,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融于当地习俗,断发文身,发展农耕,立国“勾吴”,开创了江南地区、无锡地区文字记载的历史。泰伯奔吴,使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有机地融合,养成了无锡人恪守向上的善心进取意识、灵动轩昂的精神品质、创新求变的不懈追求、开放包容的博大情怀,也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尚德务实、开拓创新精神的吴地文化,无锡由此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

无锡是一个精明务实、笃志创业的地方。唐宗以降,崇文抑武,崇尚实业,城镇经济崛起,商业、手工业快速发展,具有“江南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美誉。明清时期,务实进取,多元发展,手工业规模化和城镇贸易商行,加速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催生出了中国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市、布市、丝市和银钱业,号称“四大码头”。近代以来,无锡得风气之先,奉行“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兴工重商、实业报国、创新创业,无锡民族工商业脱颖而出,形成了薛、杨、荣、周、唐程、唐蔡等影响全国的六大民族工商资本集团,奠定了无锡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

无锡是一个敢为人先、创造辉煌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无锡社队工业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以后,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坚持“以工促农”、“以工兴镇”,城乡联合,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无锡抓住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机遇,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改革促转型,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体制创新,加速外向型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的热土,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高地和上市企业的集聚之地。

无锡是文脉绵亘、人文荟萃的地方。一方山水一方人。上辈崇文重教、尚德务实的文化传统,使无锡地灵人杰,人才辈出。从顾恺之、倪云林到徐悲鸿、吴冠中称雄的中国画坛,从华彦钧(瞎子阿炳)、刘天华到闵惠芬、邓建栋驰骋的中国乐坛,从徐寿、华蘅芳等到周培源、钱伟长等攀登的科技高峰,从陈翰笙、孙冶方、薛暮桥开创中国近现代经济科学先河到目前80多位两院院士,群星璀璨,蔚为大观,展现了一种底蕴深厚、不可多得的历史文脉。

无锡是得景独秀、山水俱佳的地方。无锡集江、河、湖、景、洞之美于一体,独特的自然山水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融合。无锡居太湖佳绝之处,揽湖光山色之美;古运河穿城而过,“水弄堂”独具江南水乡韵味;寄畅园、惠山祠堂群和众多名人故居呈现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宜兴的洞天竹海,江阴的扼江天堑,展现出独特的地理风貌;鼋头渚、灵山胜境等园林景区又为无锡构筑了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度假、休闲。

近年来,无锡先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中国最具魅力和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被评为中国内地宜居城市第一名、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3年,无锡又被评为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五位、中国十大创新城市、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第一名、首批国家生态市、中国内地最具竞争力城市第一名。

如今,无锡已跃上了新的历史平台,正处在建设“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加速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坚持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增动力、以转型提质量、以发展惠民生,深入推进“八项工程”,着力构筑产业新优势,激发市场新活力,提升城市新品质,打造环境新面貌,实现民生新改善,开创无锡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谱写“中国梦”的无锡篇章,使无锡成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民主法治的现代化地区。《无锡史话》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史话》中以弘扬传承区域历史文化为宗旨的系列图书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各界系统、全面了解无锡传统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本书以史话形式,简明系统、朴实通俗、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无锡的历史文化精髓,便于人们用较少的时间清晰地了解无锡历史文化发展概况;有助于青少年从小养成“知我历史,爱我家乡”的观念;同时,也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乡土史料。通过普及传承无锡历史文化,也可以带动文化和其他相关工作的开展。可以说本书的编撰出版,功在当代,惠泽长远!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一历史沿革无锡市是江苏省省辖市,简称锡,别名梁溪,地处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沪宁铁路中段。东邻苏州,西接常州,南濒太湖,北依长江,总面积4627.47平方公里。1“无锡”之名由来

据晋代周处《阳羡风土记》记载:“昔有谶云:‘无锡宁,天下平,有锡兵,天下争。’”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关于有锡无锡之说的记载,但明确是一条谶语。这一谶语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无锡人民祈祷不要战争,热爱和平,要求平平安安生活的良好愿望。因此,千百年来,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而流传不辍。

唐代茶神陆羽在《惠山寺记》对无锡地名曾有记载:“山东峰(按:指惠山东峰,即锡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后汉有樵客于山下得铭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沴,天下弊;无锡乂,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这一说法为历代地方志所记。但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认为:“王莽时大改郡县之名,往往与旧名相反”,所谓“锡出而更名,孝顺时锡竭而复旧,殆不足据。”

据现代学者考证,所谓碑铭只是传说而已,无锡锡山历史上不曾产过锡,其地质条件不可能产锡,“无锡”这一地名是古越语齐头式地名之一,冠首字是发语词,无义,其义在于“锡”字。这种古越语没有能形成文字体系,因秦始皇的文字统一而没能保存下来。以至于皇朝史官都采用汉语来记载与越语中与之相近或相同的语音,无锡地名也是用汉语音记载下来的一个例子。其原意已无法考证。有的学者进一步认为“无锡”是古越人部落以一种“治鸟”为图腾而得名,其本义应是“神鸟”。也有人认为太伯建都城于梅里,战国时楚国封黄歇于古吴墟(梅里),无锡因“吴墟”之谐音而得名。2历史起源

无锡历史悠久,六七千年前,无锡先民在此劳动、生息和繁衍。当时太湖流域平原已形成,无锡成为以平原为主兼有山水的地方,具有得“水”独厚的地理环境,先民们选择靠近水边、地势干爽的土墩、高地居住。境内鸿声伯渎河畔彭祖墩、阳山新渎庙墩、雪浪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等地,是无锡最早的原始氏族居住地。从出土众多的细石器和磨制石器生产工具、各种类型陶器表明,先民从事着以原始农业为主、渔猎和采集为辅的物质生产,其生活和生产的特点属于马家浜文化。其后经1000多年,无锡仙蠡墩出现原始氏族部落,他们能用石制的生产工具砍伐树木、开垦荒地、种植稻谷,生活中普遍使用陶器,还制作原始的装饰品,村落房屋已有一定布局,其特征属于崧泽文化,进入原始的锄耕农业时代。锡山施墩遗址文化层迭压,自下而上依次为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和吴越时期堆积。锡山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层,表明约在4000多年前,无锡已至犁耕时代,先民们懂得开凿水井,手工业已从农业分离出来,陶器、玉器工艺有很大提高。黑陶器多轮制,种类多,器形规整、精致,表面光洁,有的器物还有朱绘图案。离仙蠡墩遗址西约500多米远的许巷遗址,是夏、商之际的马桥文化,距今约4000~3300年,出土有鸭形陶壶和圆底内凹的印纹陶罐等,部落遗址范围面积较大,达数平方公里。

无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商朝末年武乙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下叶,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泰(太)伯为避让王位,偕弟仲雍南奔至梅里,断发纹身,与当地古越族裔民结合,自号“句吴”。泰伯将北方先进的农业技术、青铜器及其铸造技术传播到江南,发展农耕,栽桑养蚕,制陶冶铜,并带领百姓开泰伯渎。“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数年之间,民人殷富”。泰伯奔吴,促进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交流与结合,开创具有尚德务实、开拓创新精神的吴文化,无锡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周武王灭商后,封泰伯、仲雍后代周章为吴君,建吴国。自太伯至吴王诸樊共20世,前后600多年,无锡为古吴国都邑所在地。西周至春秋时期,无锡在陶瓷和冶铸青铜等手工业方面有较快发展,青铜器具较多地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田间管理已相当熟稔。春秋时,吴国崛起,吴王阖闾建阖闾城,从无锡迁都至苏州,并在无锡留下阖闾城遗址。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筑江南运河,始有无锡段运河。

周元王三年(前474),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吴、越两国的相继崛起以及相争,留有鸿山越国贵族墓遗址及多处古迹。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败越,无锡属楚。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春申君黄歇徙封江东,其治所在故吴墟,他治理无锡湖(又名芙蓉湖)以为陂,立无锡塘,为无锡段运河塘岸的形成与无锡县城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史籍上自他开始出现“无锡”之名。鸿山遗址出土的玉飞凤3建置沿革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次年置会稽郡,无锡属会稽郡;将春秋时的荆邑改置阳羡县,是全国保存为数不多的秦县之一,属会稽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始建无锡县,属会稽郡。新始建国元年(9),王莽称帝,改无锡县为有锡县。东汉建武年间,复称无锡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浙西地置吴郡,无锡始属吴郡。汉建安七年(202),吴王孙权以无锡等4县为吴郡太守朱治封邑。三国时,吴黄龙元年(229),孙权称帝,建吴国,无锡县属之。吴嘉禾三年(234),废无锡县,分吴郡无锡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无锡县;次年,废毗陵典农校尉,置毗陵郡,析毗陵、无锡两县之地,增设暨阳县(今江阴市)。无锡、江阴属毗陵郡。南朝时,无锡县属晋陵郡。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420~422),在无锡侨置杼秋县。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原侨置广陵(扬州)的竹邑县南迁,并入杼秋县。南朝齐建武四年(497),废杼秋县。隋开皇九年(589),灭陈朝,改晋陵郡为常州,辖无锡县。大业三年(607),改常州为毗陵郡,无锡县属之。唐武德三年(620),改毗陵郡为常州,无锡县属之。天宝元年(742),改常州为晋陵郡,无锡县属之。乾元元年(758),改晋陵郡为常州,无锡县属浙江西道常州。大历十二年(777),无锡县升为望县。天复二年(902),封杨行密为吴王,无锡县属杨行密封地。五代十国时,无锡先后属于吴国常州、南唐国常州。宋开宝八年(975),灭南唐国,无锡县属常州,为望县。至道三年(997),无锡县属两浙路常州。熙宁七年(1074),分两浙路为浙东、浙西两路(后数次分合),无锡县浙西路常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建江淮行中书省,次年,升常州为路,无锡县属江淮行中书省常州路。元元贞元年(1295),升无锡为州,为中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至正十四年(1354),张士诚称诚王,国号周,年号天佑,无锡州属之。至正十七年(1357),张士诚降元,改常州路为长春府,同年改为常州府,无锡州属常州府。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在平江自称吴王,建吴国,无锡州属之。至正二十七年(1367),吴国灭亡,无锡州归属于明。明洪武二年(1369),无锡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洪武十三年(1380),无锡县属京师(直隶,后称南直隶)常州府。清顺治二年(1645),无锡县属江南省常州府。康熙六年(1667),无锡县属江苏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江苏省常州府。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在苏州建苏福省,无锡、金匮两县属苏福省常州郡。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失败,无锡、金匮两县仍属江苏省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1月,两县仍合二为一,复称无锡县。民国3年(1914),无锡县属江苏省苏常道。民国16年(1927),无锡县直属江苏省。民国22年(1933)3月,江苏省分为13个行政督察区,无锡县属第二区(又称武进区)。同年12月,无锡县改属第七区(又称无锡区),辖无锡、武进、吴县、昆山、常熟、江阴、太仓、吴江8县。民国24年(1935),全省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无锡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仍称无锡区),区行政专员公署驻无锡。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随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城区及近郊为无锡市,市、县分治。4月26日,无锡市直属苏南行政公署,并为苏南行政公署驻地;无锡县属武进专区(后称常州专区)。6月,无锡县属无锡市。1950年7月,无锡县从无锡市划出,直属苏南行政公署。1953年,撤销苏南行政公署,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无锡县改属苏州专区(后称苏州地区)。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由原苏州地区划出的无锡县、江阴县以及原镇江地区划出的宜兴县。2013年,无锡市辖江阴、宜兴2个县级市,锡山、惠山、滨湖、崇安、南长、北塘6个区和新区管委会。4城市发展史

泰伯奔吴时,曾建有泰伯城。春秋吴国夫差时,为北征,命伍子胥于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开挖江南河道,先筑“吴水”,又于次年筑邗沟,成为江南运河,无锡古运河即为江南运河中段。春申君黄歇在锡时,曾建有黄城,并开发运河。西汉建县时,县城子城设在运河与梁溪河的交汇处,城中直河贯穿城内,成为一个与水相交、相环的“水城”。其时,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

三国时,孙吴在无锡大规模屯田。吴赤乌八年(245),校尉陈勋疏导无锡县城西南的长广溪。从西汉封东越王多军为无锡侯,到东吴封朱治为无锡侯。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无锡县。太康二年(281),属毗陵郡;同年,分无锡、毗陵北部地域建立暨阳县。西晋末年与东晋初,因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无锡经济、文化的发展。六朝时期,无锡注重兴修水利,先后疏通长广溪,继续治理芙蓉湖,疏浚梁溪河,修治阳湖堰,扩大灌溉面积,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佛教兴起,先后建有兴宁寺(364)、惠山寺(423)、南禅寺(535)等十几座寺庙。王羲之在城中舍宅建兴宁寺,后代称为“梁溪首刹”“吴会名胜”,宋代改名为崇安寺。随寺而建的兴宁桥(后称盛巷桥)成为无锡历史记载最早的一座桥。在这些佛寺中,以城西的惠山寺和城南的护国寺最为著名。惠山寺原为南朝宋司徒长史湛挺创立的历山草堂,梁大同三年(537)改建为寺,初名法云禅院。护国寺建于梁太清年间,规模宏大,后代号称“江南最胜丛林”,北宋俗称南禅寺。寺、桥的产生对无锡城市建设、商贸发展与文化传承都带来重大影响。道教在无锡活动也很活跃,建有洞阳观等道观。唐代杜牧的著名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描绘了江南地区烟雨苍茫、佛寺林立的盛况。宗教盛行对无锡人的思想、文化、风俗等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寺庙、道观大都建立在风景秀丽的山水旁,宗教文化、园林文化使无锡文脉更加深厚。受中原南迁士族文化的影响,古吴时代无锡的尚武民风开始向崇文转变。东晋时的人物画、山水画大师顾恺之,他的画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是中国绘画史上早期的代表人物。

隋朝时,大运河疏浚贯通。自隋唐至五代,无锡地区继续兴修水利,建造望亭等多处堰、闸和塘浦,控制水位,蓄泄有时,不畏旱涝。远古时期的水乡泽国至此已改造成为河渠纵横、排灌有序的水网系统。养蚕业已是“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在城内外沿河兴建梁溪桥(西门桥)、莲蓉桥、利津桥(大市桥)等桥梁,交通便利。利津桥将无锡城内最早的街巷东大街、大市桥街与崇安寺相连,并在城内形成以大市桥为中心点的商业中心。由于隋朝漕运的兴起、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交通的便利,促进了无锡经济的发展,商业、手工业日趋繁盛,并已有手工业行会组织。盛唐时,无锡成为望县。唐代产生第一位进士李绅,以《悯农》诗传世,并与白居易、元稹共倡“新乐府”诗体。“茶圣”陆羽品惠山泉水为天下第二泉,宰相李德裕特将此泉水作为贡品不远千里送到京城。无锡因惠泉而形成胜迹,并开始在惠山筑园林、建亭台等,吸引众多名人达贵络绎不绝前往游览,留下文赋诗篇,积淀文化资源。

自宋代起,无锡境内对湖面的围垦、河面的淤塞有增无减,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利资源,影响了对旱涝灾害的长远防范。宋代,无锡农业生产形成稻麦两熟制。“稼刈麦种禾,一岁两熟”,“香粳”“红莲稻”等优质稻米成为朝廷贡品。自五代至宋,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无锡当属其中。运河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市中,金银、彩帛、香烛、油酱、食米等作坊,四处错杂开设;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宜兴的陶瓷,浙江杭州和福建三明等地的漆器,湖州的铜镜,畅销无锡市场。北宋嘉祐三年(1058),无锡始有县学。政和元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11~1128),由杨时创办龟山书院,自此播下教育的根基。宋室南渡,北方人口又一次南迁,绍兴初,无锡人口已突破10万,姓氏量也大幅增加。宋代,无锡始有地方志。

由于宋代重文抑武,又随着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无锡的文教之风“随之一变”,文人、名人辈出,成为名人荟萃之地。南宋,无锡产生第一个状元蒋重珍,并有诗人、藏书家尤袤,抗金名相李纲等。南宋末年,文天祥部将尹玉、麻士龙率兵与元兵在五牧发生激战,无一而降全亡。四年后,文天祥被捕,经过无锡,他前后写了《吊五牧》《过无锡》两首诗。

元代,大运河正式定名为京杭大运河,运河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无锡城中建亿丰仓,无锡成为四邻地区的粮食储备中心与漕运中心。元代大画家倪云林成为中国历代十大画家之一。元末,张士诚统治无锡十余年,其部将莫天佑降明而城全。

明代,无锡社会经济更趋繁荣,逐步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的粮食、棉布贸易中心。周忱大规模治理芙蓉湖,控制水势,湖面、沼泽进一步缩小,形成大批良田,减少了旱涝灾害。由于水稻育秧移栽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无锡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三石,石一百斤”。无锡之米(糯米)与苏杭之帛、淮阴之粮、维扬之盐、浮梁之瓷、温州之漆器等相提并称,闻名天下,朝廷光禄寺内专设有贮存无锡米的“米仓一区”,专供皇室享用。始于宋代由惠泉水酿造的惠泉酒在明代已是十分有名。万历二年(1574),在北门大桥出现米市。无锡虽不产棉花,但邻近的江阴、常熟等地是产棉区,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纺纱织布成为农村的主要副业,土布成为“吾邑生产之一大宗”,大批商贩贩运棉花、收购和销售土布。弘治年间(1488~1505),土布商贩聚集在北门外莲蓉桥南,“生贾收之,捆载而贸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土布商业主要有布庄、布行、布店三种。布庄以花易布,多设在乡镇;布行系转销商,设在水运便捷处;布店专营零售,分布在城区。明末,无锡已被徽商称为“布码头”,并与汉口“船码头”、镇江“银码头”相并提。明初,无锡烧窑业兴起,尤其是南门外的窑砖远销外省。嘉靖年间(1522~1566),新任知县王其勤带领百姓用无锡烧窑业的砖,将原来的土城垣改建成砖石城墙,抵御入侵倭寇。这一时期,无锡农村的市镇、集镇得到发展,既有集市,又有临街背河的各种作坊、店铺,具有江南特色。同时,科技、文化成就卓著。明中叶,华燧、安国的铜活字印刷,使无锡成为江南活字印刷业的中心之一;锡绣被选为贡品。明末,开始出现手捏惠山泥人,土质细腻、造型生动,尤以大阿福最具特色。曹氏冶坊曾为国内著名寺院铸造法器、僧锅。明代人文荟萃,最著名的是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党人,在东林书院研讨学术,针砭时弊、裁量人物,他们的理想与节操名闻天下。华察官至大学士,支持筑城抗倭,协助官府“丈田清粮”。同时,涌现出“中国十大画家”之一的王绂。有以顾可久为代表的“锡谷四谏”官,有文学家、教育家邵宝,历史学家计六奇,画家王问。明代,无锡园林建设达到极盛,秦金、华察、冯夔、俞宪、邹迪光、顾可久、华云等人相继筑园林、山庄、别墅,尤以寄畅园最负盛名、保存时间最长。

清雍正二年(1724),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清代,无锡经济更加繁荣。至清雍正、乾隆年间,米市尤盛,“米豆之业甲于省会”,“皖豫米商纷然麇集,浙东籴贩,靡不联樯”。与漕运相关,无锡造船业已有杨、蒋、尤、徐、邵五姓。清中叶,无锡四乡“机杼声遍村落”,全县有织布机四五万台,年产土布300万疋以上,占全国棉布产量的6.7%,年交易土布700万~1000万疋。清乾隆年间,人口剧增,两县总人口突破100万。自明至清,无锡有“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之美谈。清代,有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盛名词坛的顾贞观,剧坛一代宗师杨潮观,文学家秦蕙田,文史学家浦起龙、顾栋高,画家邹一桂,编辑《唐诗三百首》的孙洙,水利专家嵇曾筠、嵇璜,中医名家沈金鳌、高秉钧等。清代康熙与乾隆皇帝均六下江南,分别七次到无锡寄畅园与惠山。自康熙年始,无锡惠山祠堂群逐渐形成。

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无锡得开放风气之先。大批手工业者、商人、农民赴上海“学生意”,从事铁业、棉纱业等,获得原始资本,为后来扩大经营打下基础,并与无锡的发展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上海与无锡经济、社会、文化等互动发展的格局。

清咸丰十年(1860)四月太平军占领无锡,成立无锡县、金匮县监军局。至同治二年(1863)秋,清军与太平军在无锡外围经大角桥、白荡圩等激战,清军攻克无锡城内。经过三年多残酷的战事,由于死亡和逃难,无锡人口在短暂时间内锐减2/3,无锡的经济与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清同治五年(1866)后,一度被毁的无锡米市逐渐恢复。至光绪九年(1883),在无锡城北、南、西水运要道形成“八段米市”,其中,北塘因河面宽阔、可泊粮船千艘,是粮食集散的天然良埠,成为米市之首。光绪十四年(1888)始,清政府把浙江各州府的漕粮转到上海、无锡采办,又指定江苏各县的漕粮在无锡集中转运。由于苏南各地所产粳米多在无锡集散,无锡又有仓容量巨大的商业堆栈等有利条件,各县就在无锡采办漕粮,就地转运上海粮道衙门。当时浙江的漕粮在上海采办,而上海的米商转向无锡采办,使无锡成为江苏、浙江两省的办漕中心。光绪三十四年(1908),原设在上海的粮道衙门迁至无锡,史称“南漕北移”。至20世纪初,无锡已有粮行140多家,各地流入无锡市场的粮食达到700万~800万石。无锡与安徽芜湖、江西九江、湖南长沙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无锡除“米码头”外,还有“丝码头”“布码头”“钱码头”。

清咸丰初年,无锡地区的蚕桑业由太湖对岸的浙江湖州传至无锡南乡开化乡。同治初年,适值战乱田荒,太湖地区的土丝因欧洲茧丝减产而畅销欧洲市场,获利丰厚,得以逐渐推广。至清光绪年间,无锡荒田隙地尽栽桑树,蚕桑生产与手工缫丝已十分普遍,其交易在商业活动中开始占有重要地位。全县各乡镇普遍设立茧行。19世纪90年代,茧行规模较大者有70余家,茧灶800余座,出现为中外丝厂代理收购蚕茧的茧行,尤以代理英国商行为多,达300余座。由于外商在锡收购,加上水运便利,吸引省内及浙江、安徽等省部分县的蚕农到锡售茧。至20世纪初,无锡成为苏、浙、皖三省蚕茧的销售中心。无锡丝行除收购本地土丝,贩运上海售与洋行或华商丝行(栈)外,还大量收购或转运邻近各县的土丝。据锡金厘金总局统计,光绪六年(1880),无锡输出土丝达到10万公斤,价值48万海关两,丝茧市场“甲于东南”,当时无锡的生丝产量占全国的28%,“丝都”的誉称由此而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杨宗濂、杨宗瀚在无锡南门外创办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业勤纱厂,开民族工业发展之先河。光绪二十六年(1900),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朱仲甫合伙创办保兴面粉厂。同年,匡仲谋开办亨吉利布厂。光绪三十年(1904),周舜卿开办裕昌丝厂。宣统三年(1911),无锡共有棉纺厂、面粉厂、缫丝厂、碾米厂、染印厂12家,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

工商业的发展,促进金融业的繁荣。咸丰、同治年间,无锡有经营存放款和汇划业务的钱庄六家。光绪二十三年(1897),无锡拥有大小钱庄十多家。光绪三十二年(1906),周舜卿在上海创办信成商业储蓄银行,次年在无锡设立分行,成为无锡第一家银行。无锡成为苏南地区的金融中心和“钱码头”。

无锡城市近代基础设施也相继产生。光绪二十七年(1901),无锡邮电局成立。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无锡公茂轮船局成立,为无锡近代第一家水上机动交通企业。光绪三十二年(1906),沪宁铁路锡沪段通车,无锡设有火车站。宣统元年(1909),耀明电灯公司创立,无锡始有电灯。宣统三年(1911),无锡城区电话开通。

随着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外国资本的侵入、洋务运动的兴起、商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大批廉价劳动力的涌入和日益发达的水陆交通,无锡工商经济迅速崛起,逐步发展成为江南的经济中心城市。光绪三十四年(1908),无锡、金匮两县设有10市7乡,因人口满5万的为市,无锡城区始划为无锡市。

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以秦毓鎏为首的无锡同盟会成员起事,占领无锡、金匮县衙,建立锡金军政分府。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地方政权被推翻,民主思想得以公开传播,剪辫子、放天足、推佛像,社会风气为之大变。民国元年(1912),两县仍合二为一,复称无锡县。资产阶级登上无锡政治舞台后,实行一系列变革,有了警察、审判、检察机构和律师公所;有了商会、农会、教育会等各种社团和结社;设立劝学所,城乡出现一大批公立、私立学校;改革财政,裁撤厘卡;设立货物税公所;取消田亩附加税;开设光复门,开通从城中到火车站的马路以及开辟菜场等。最重要的是执行发展工商业和保境安民的政策,使无锡保持较长时期的安定。

无锡从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26年(1937)抗战全面爆发前,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无锡的民族工商业获得较快发展。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及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掀起“抵制外货,倡用国货”的热潮,无锡的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虽然受到民国18年(1929)爆发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无锡的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但经过实业家的励精图治、克难攻艰,又有了新的发展。

无锡出现了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代表的企业家群体,他们在发展无锡经济中起了重要作用,并拓展到上海等地,有些还成为上海实业界的代表人物。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他们艰苦创业、善于经营,将所得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并大量投资于无锡教育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公益事业与慈善事业。无锡的教育事业也显示出与工商经济紧密结合、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由水而兴的无锡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与由水而兴的无锡民族工业,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早在民国16年(1927),无锡已成为纺织、面粉、缫丝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至民国25年(1936)即抗战爆发前一年,无锡共有纺织、缫丝、面粉、针织、染织、碾米、铁工、砖瓦、造纸等20个工业门类,315家工厂,资本总额1407万元,在全国工业城市中居第五位;年总产值7726万元,仅次于上海、广州,居第三位;产业工人总数达6万多人,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

20世纪20年代,无锡被称为“小上海”,作为县,其经济实力已超出历史上一直作为州、府治的苏州、常州。民国11年(1922),无锡曾开设商埠,至民国16年(1927)废。民国17年(1928),江苏省政府议决无锡撤县,筹备建市,并成立无锡市市政筹备处,至民国19年(1930)撤销,设市未成。至抗日战争前,无锡已成为国内主要工商业城市。无锡城区已突破原县城范围,城北米市、城西面粉厂与堆栈、城南缫丝业、城东火车站与轮船码头等工商、交通发达地区都已划归为城区。

民国26年(1937)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无锡遭到日军的肆意轰炸;11月25日,被日军侵占,无锡惨遭破坏。

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无锡的经济得到一些恢复和发展,许多工厂整修设备,一些实业家通过投资开办新厂再图发展。荣德生创办开源机器厂、天元麻纺厂,还创办江南大学。但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挑起内战,时局动乱,工厂开工不足,难以维持正常生产。市场更是不景气,伴随着畸形发展与虚假繁荣,出现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洋货倾销、投机盛行,工人大批失业,农民生活困苦。缫丝工业因国际市场丝价暴跌,丝厂濒于倒闭。商业总户数虽比抗日战争前增加88%,而资本折实却减少32%。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无锡经济已陷于奄奄一息的困境。二史海钩沉1重要人物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约345~409),字长康,小字虎头,约在东晋永和元年(345)生于无锡。顾恺之从小受父亲教育,博学多才,擅长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师从卫协,并受汉代画像石的影响,多作人物,而山水、花卉、鸟兽亦无不精妙。所绘人物,一反汉魏古拙之风,着重刻画人物神情心态,注重点睛。笔法被称为“铁线描”。太和元年(366),应聘往大司马桓温幕府任参军。太元十七年(392),应聘往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府任参军。其间,游历河山,饱览景色,积累大量的创作素材,画出《秋江晴嶂图》《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等名作,其中《雪霁望五老峰图》被推崇为山水画开创之作。此外,还有不少以飞鸟走兽为题材的杰出作品,如《虎豹杂鸷图》《凫雁水鸟图》《虎啸图》《狮子图》《水鸟屏风》等。义熙元年(405)被授以散骑常侍之职。故时人称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

他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有关绘画理论的著作,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论点,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还作有不少诗文。约东晋义熙二年(406)逝世,终年约61岁。现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均为唐宋人摹本。《女史箴图》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八国联军掠走,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元代画坛四家之一倪瓒

倪瓒(1306~1374),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又署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等十多种。元大德十年(1306)(一说大德五年)生于无锡梅里祗陀里。建堂名云林,因以云林自号。他一生不做官,其家是吴中有名的富户,但倪瓒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瓒”,亦号“倪迂”,性好洁。家中藏书数千卷,亲手勘定。擅山水、竹石、枯木等,其山水师法董源、荆浩、关仝、李成,加以发展,画法疏简,格调天真幽淡,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文人画家有很大影响,享誉极高。画史将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工书法,擅楷书,古淡秀雅,得魏晋人风致。

他生活于战乱的环境中,想逃避现实,放弃田园产业,过着漫游生活。“照夜风灯人独宿,打窗江雨鹤相依”,就是他生活的写照。元至正十五年(1355),他因欠交官租被关进牢狱。倪瓒的诗造语自然秀拔,清隽淡雅,不雕琢,散文也一样。著有《清閟阁全集》15卷。游圣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把科学和文学融合在一起,探索自然奥秘,调查火山,寻觅长江源头,更是世界上第一位石灰岩地貌考察学者,其见解与现代地质学基本一致。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出生入死,徒步跋涉游遍中国。他踏遍黄山、泰山、普陀、天台、雁荡、九华、武夷、庐山、华山、武当、罗浮、盘山、五台、阻山、衡山、九异等名山,游尽太湖、泯江、黄河、富春江、闽江、九鲤湖、钱塘江、潇水、湘水、郁江、黔江、黄果树瀑布、盘江、滇池、洱海等胜水。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

东林之名源于宋代杨时开设的龟山书院。杨时,是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之弟子,到无锡讲学,后于此地建书院,因他喜爱庐山东林寺,又此地处于城东隅,乃名东林,又称龟山书院,并建道南祠。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罢官回家的顾宪成(1550~1612)、高攀龙(1562~1626)等倡议捐资重建东林书院。顾宪成和高攀龙为书院主讲人。书院宗二程之说,推崇朱熹的理学,批评王守仁(阳明)的心学。书院订有院规和《东林会约》,会约定一年两大会,一月一小会,会期三天。书院大会、小会在讲学之时评议朝政,裁量人物,把学术活动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成为书院的创举和特点。当时,“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天下不知有书院,咸以书院曰东林”。

东林党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其言论被称为清议。朝中的一些官员,如孙丕扬、邹元标、赵南星等人,也与东林书院遥相应和、互通声气。他们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与他们唱反调的那一派称他们为“东林党”。东林党人号称“清流”,影响着天下的舆论。天启时期,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其时顾宪成已去世,高攀龙自知难免遭捕,在自家后院从容赴水而死。天启七年(1627),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自缢死,次年毁《三朝要典》,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停止。但东林与阉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东林党人顾宪成所撰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传闻天下,其表达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为后人所提倡。曾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于1962年东林小学建校60周年时,到东林书院参观,并赋诗一首:“东林讲学继龟山,高顾声名旧史传;景仰昔贤风节著,瞻楹履阈学弥坚。”原《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到东林书院时也曾吟诗一首:“为抗奸权志不移,东林一代好男儿;攀龙风节传千古,字字痛心绝命辞。”邓拓还写有《事事关心》一文。2002年,原东林小学附近建成了东林广场,东林广场上有著名雕塑家钱绍武雕刻的东林八贤像,即东林八君子像。清末思想家薛福成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出生于无锡县城。自幼受时代影响,广览博学﹐致力经世实学。清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率军北上镇压捻军,在各府县张榜招用人才。薛福成撰《上曾侯相书》给曾国藩,上书于宝应舟次,提出“养人才、广垦田、兴屯政、治捻寇、澄吏治、厚民生、筹海防、挽时变”八项建议,这些建议符合刚产生不久的洋务派所要提出的主张,“文正一见,大加奖誉,邀余径入幕府办事”。同治五年(1866),薛福成入曾国藩幕府,从此追随曾国藩8年,并成为曾国藩的四大门生之一(另三人为张裕钊、黎庶昌、吴汝纶),洋务派的得力干将之一。同治六年(1867),中江南乡试副榜。同治十一年(1872),曾国藩死后,薛福成一度入苏州书局,又于光绪元年(1875)上《应诏陈言疏》,一举成名,随即入洋务派李鸿章幕,成为李鸿章的主要文案,前后10年。曾于光绪五年(1879)写出著名的《筹洋刍议》,主张变法,认为“人人欲济其私”,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后任浙江宁绍台道,曾在镇海领导击退法舰之战。光绪十五年(1889),担任出使英、法、意、比等国大臣,致力介绍西方科技政治,保护华侨利益,曾盛赞欧洲君主立宪制“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弊,最为斟酌得中”,主张变法维新。但回国后尚未到家,即病死于上海。薛福成是具有维新思想的改革与思想先驱,他重视工商的思想成为“实业救国”思想的先导,影响近代中国几代实业家。他还是清末外交家、散文家。清末科技先驱徐寿、徐建寅父子和华蘅芳

徐寿(1818~1884),字生元,号雪村,无锡钱桥社冈里人。少年时参加取得秀才资格的童生考试时,没有成功,继以为无裨实用,转而研读自然科学。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曾赴上海参观外国人的机器设备,大开眼界。咸丰二年(1852),因徐寿能作古乐器,无锡荡口人华翼纶前往拜访徐寿而订交,华翼纶长子华蘅芳(1833~1902)由此与徐寿结交相识。

华蘅芳,字若汀。少时即嗜好数学,与徐寿志同道合,一起博览自然科学著作,走上与科举获取功名不同的道路。清咸丰五年(1855),徐寿、华蘅芳结伴同往上海,专门拜访当时在西学和数学上已颇有名气的浙江海宁人李善兰,从外国传教士开办的墨海书馆买回英国传教士合信所著的《博物新编》等一批西方科技书籍自学,还采购了不少有关物理实验的仪器。咸丰九年(1859)秋,华蘅芳写出他的第一部数学著作《抛物线说》,徐寿为此书作图。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藩筹建安庆内军械所,罗致懂得近代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徐寿、华蘅芳应召入内,任委员,即负责人,徐寿次子徐建寅(1845~1901)随同。同治四年(1865),他们设计制造出中国第一艘蒸汽机动轮船,命名“黄鹄”号。此船采用明轮推进,改低压蒸汽为高压蒸汽,船载重25吨,船长55华尺,全部器材连同螺栓、汽压计等,均为徐氏父子亲自监制。

徐寿父子、华蘅芳致力于传播西方的科技知识,翻译西方的化学、物理、数学等方面著作。徐寿、华蘅芳等人的一生正是洋务运动发展时期,他们放弃功名举业,淡泊名利,不涉宦途,致力于科学事业,为中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中国近代最早、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科学家。同时,他们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一批学习、介绍、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的先行者。他们所宣传的科学思想“开风气之先”,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斗争武器。自他们开始,科学渗入了科举、教育,渗入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传统的“重义理”、“轻末技”的价值观,出现了新型知识分子,由此形成了一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潮流。随后产生的“科学救国”思想也深入无锡的知识分子之心。近人杨模撰《锡金四哲事实汇存》一书,专述徐寿、徐建寅父子和华蘅芳、华世芳兄弟史实。著名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

荣氏兄弟是无锡荣巷人,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早年在钱庄当过学徒,短短几年的钱庄学业生涯,使荣氏兄弟在创业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光绪二十二年(1896),其父荣熙泰与人合办广生银庄,荣宗敬(1873~1938)任经理,荣德生(1875~1952)管正帐,业务兴旺。光绪二十六年(1900),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民国10年(1921),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已有12家,分布于上海、无锡、汉口、济南等地,各厂面粉畅销全国,其“兵船”牌面粉,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荣氏兄弟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光绪三十年(1904),荣氏兄弟在锡与人合办振新纱厂,荣德生曾任总经理,荣宗敬曾任董事长。民国4年(1915),荣氏兄弟退出振新纱厂,出资18万元,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民国8年(1919),荣氏兄弟与人合作在锡创办申新三厂。民国11年(1922),申新已有4个厂,产纱锭达13万余枚,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纺织企业公司,荣氏兄弟因此又被誉为旧中国的“棉纱大王”。荣氏兄弟除兴办实业外,还大量投资于公益事业,创办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多所学校,致力于培养人才。

上海解放前夕,对国民党彻底失望的荣德生不愿与国民党仓皇出逃,他全力阻止迁厂逃资,终于使企业的绝大部分机器设备得到了完好的保存,为新中国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社会财富。新中国成立后,荣德生被推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和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副主任。他辞世后不久,全国的荣氏企业先后申请公私合营,迈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民间音乐家阿炳[1]

阿炳原名华彦钧(1898~1950),无锡人,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4岁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5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最初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27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嫖娼、吸毒的恶习,29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二胡,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35岁时,与寡妇董彩娣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彩娣一同到双方老家东亭与江阴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表演群众角色盲人。民国36年(1947),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二泉映月》得以名世。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2岁。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时,《二泉映月》被制成唱片,作为国家赠送外宾的礼物之一。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欧、美、亚大型乐团都纷纷将其改编成配乐协奏曲,多次公开演奏,于是《二泉映月》又成为誉满国际的名曲。著名音乐演奏指挥、日本人小泽征尔,给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指挥演奏《二泉映月》后说:“我指挥得不好,还没有能充分发挥乐曲的长处。”由此可见国际音乐界对阿炳遗曲的评价之高。中国近代绘画之父、现代美术教育家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宜兴市屺亭镇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矢志于美术教育,从民国7年(1918)他被蔡元培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开始,至民国17年(1928)他与田汉、欧阳予倩共创上海南国艺术学院并任美术系主任,然后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中大的南京时期和重庆时期,再到北平艺专和1949年以后的中央美术学院,他把自己全部的生命热情和艺术才华都倾注在美术教育事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