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未来的男子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04:31:04

点击下载

作者:柯君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培养未来的男子汉

培养未来的男子汉试读:

前言

当前,如何对男孩进行教育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许多家长的一大难题。如今的独生子女,聪明伶俐、多才多艺者不乏其人,但在家长的过分呵护下,大多数孩子都是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雨。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中国式传统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男孩,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懦弱、自私,冷漠、不负责任的人格缺陷,同时繁重的学习负担与家庭亲子关系的不和谐也让很多孩子出现自卑、不善交往、消极、悲观等不良心理,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发展。

有许多人在问:“我们在男孩的教育方式上出了什么差错?我们怎样才能在他们身上培养出健康的个性品质?怎样才能培养其成为未来的男子汉?”这实在是值得每一位家长认真思考的问题。

现代社会,应该注重的不仅是男子汉的体魄,更需要培养男子汉的自强自尊的精神、正直善良的人品、博学聪慧的学识……今天的男孩,要成为明天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曾读过这样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

有一个刚满1周岁的美国男孩,没有学会走。有一天,这个孩子爬到了床边上,他的父母眼看儿子快要掉到床下了,可是他们并没有慌张,也没有去理会他。小孩子掉到床下后,妈妈抱起哇哇大哭的孩子,没有说什么,只是把他放在床上。小孩子又爬到了床边,掉了下来;他的妈妈还是一样把他抱起,放在床上……就这样,连续好多次。可是,没有过多久,那个小孩子再次被放到床上的时候,他没有再爬到床边——因为他知道,那样他就会掉下去!就这样,这个小男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也变得聪明起来了。无疑,这种教育为他将来成为一个勇敢自立、聪明刚强的男子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我们并不主张让中国的家长都这样残忍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床上往下摔;然而,美国家长这种注重从小培养孩子阳刚性格的教育理念实在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知心姐姐”卢勤说:“你用男人的标准来塑造男孩,他就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培养未来的男子汉》一书中,会给家长提供很多非常贴近生活、简明实用的家教建议,让现代家长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帮助孩子校正成长的方向,发挥男孩独特的潜质,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态,养成刚毅乐观的性格,焕发自信稳重的气质,逐渐成长为思维敏捷、善于合作、敢于竞争、不怕困难、顽强执著、豁达乐观、热情奔放、富有爱心、品质卓越的真正男子汉!

第一章 培养孩子勇敢自信的男儿阳刚气概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外向、胆大的人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而胆小、退缩的人往往会失去很多机会。勇敢、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出色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的巨大动力。一个人如果对所做的事充满信心,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做,有始有终地去做,并能在做的过程中排除障碍,发挥创造性。勇敢自信的品质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人、成才、成业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必须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如今国际大交流的时代,美国作为20世纪涌现出来的最具实力的经济大国,在民族素质上也自成一派。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在美国经济发展中起了不可忽略的主导作用。这种自信心已渗透到美国的各方面,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优良文化的发展。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非常重视自信心的培养。

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在街道两旁,宽阔的广场上,常常有孩子在冲来撞去,在台阶上跃上跃下,甚至从铁杆扶手上滑下,不禁令人为他们捏了一把汗。但在这群孩子里面,你几乎看不到中国血统的孩子,原因是什么呢?玩滑板需要技巧,而中国人是向来善于玩技巧性游戏的,但玩滑板还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样是在美国长大,受同样的教育,为什么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玩这些冒险的游戏呢?追本溯源,是因为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上,许多中国家长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与美国人的教育思想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更深的家长式教育传统,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和训导。于是乎,孩子本来具有的对这种游戏的畏惧心理更加加强,有了更好的理由后退。虽然孩子暂时保证了身体不受损伤,但性格上的损伤却将是终生的。外伤会很快痊愈,性格上的软弱和胆怯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我们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但鼓励孩子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有相信自己能做好的信念,有克服胆怯的勇气,有不成功誓不罢休的信心。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对孩子来讲,意味着一个人的发展;对国家来讲,意味着整个民族的发展。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他自信心的大小。假如拿破仑没有自信的话,他的军队不会爬过阿尔卑斯山。同样,假如一个男孩现在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足够的自信,那么,他明天就很难成就重大的事业。

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自信。自信心是比金钱、权势、家世、亲友等更有用的条件。它是人生可靠的资本,能使人努力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去争取胜利。对于事业的成功,它比什么东西都更有效。

一个男人应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明白自己立于世,必定有不同于别人的个性和特色,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并表现自己的个性,这对于世界、对于自己都将是一个损失。这种意识一定可以使我们产生坚定的自信并助我们成功。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

自信是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必须由家长对孩子从小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逐渐学会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

但是,家长们往往在家教中忽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和保护。有人在中小学中做过调查,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相对来讲比较大,并且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心理不健康成为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在接受心理咨询的中小学生家长中,有70%的家长承认在家里他们基本上不肯定孩子,总是说孩子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很少或者从来不肯定孩子,几乎没有考虑过怎么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这是家教中一个很大的误区、一个很值得现代家长注重的问题。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作为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培养孩子勇敢、进取、敢于冒险、敢于竞争的性格,为将来成为一个自信十足、有所作为的男子汉奠定良好的基础。

让孩子充满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有专家对美国和中国的家庭教育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美国家长十分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家庭中平等、独立的一个成员相待;孩子的事情由孩子自己做主,家长并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能较好地处理平等与要求、自由与纪律、爱护与严格之间的关系,由此而形成了美国孩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敢说敢做的性格。

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对孩子“顺从”、“听话”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发言权、参与权等,父母基本上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甚至孩子的隐私也常常受到侵害:信件被拆开、书包被检查、日记被偷看等等,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束缚了孩子独立自主精神和创造潜能的发挥。

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

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给孩子以信心就是给了他们通向成功的一把梯子。孩子可以依靠它,扶着它,一步一步向上,爬向每一个成功的高度。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地前进,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1)父母要尊重孩子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物和私有财产,而是独立的人。家长不要把孩子当做自己沽名钓誉的工具。只有真正尊重孩子,才能使他产生自尊,进而使孩子产生向上的内部动力,得到主动发展。

尊重孩子的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家长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错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话语。“你没出息”,“你不可救药”,“你的脑子是猪脑子”,“我对你完全失望了”,“早知你这德行,就不该生你”,“你把我的脸都丢光了”……这些话应该从家长的语言里消失。

作为家长,切不可为了自己的尊严,伤害孩子的自尊。(2)采取爱和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做是人类的普遍需要和自信的源泉。成人的拥抱、抚摸、点头、微笑以及亲切热爱的语言,不仅使孩子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能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地、愉快地探索世界。而成人的忽视、冷漠、拒绝、不理会,不仅使孩子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恐惧感和不安感增加,而且会使孩子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种关怀、宽松、平等、和谐的精神氛围,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满足他的正当需要,不以简单、粗暴、严厉的态度对待他。这对帮助他建立自信心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成人给予孩子爱的同时,又要对他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指出他行为中的不足,并且引导孩子积极弥补不足。(3)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

不少家长常因为孩子年幼而代他们做许多事,帮穿衣鞋,替收拾玩具……如果给他包办过多,孩子就会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自信也就很难建立起来。因此,家长不妨视孩子能力的大小,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如让孩子动手收拾玩具、书包及文具,让孩子铺床叠被,让他们洗洗简单的碗筷。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能力,还可使他们从中得到自信,知道有许多事情“我能做好”、“我有能力”。(4)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

父母的责任在于怀着一颗期待的心,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每一阶段的适合自己的目标。父母期望过高,目标定得太高,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失败感,丧失信心;当然,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孩子完成得轻而易举,就会变得轻率和骄傲。(5)善于发现并时常肯定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活动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并经常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让孩子产生自卑感。(6)积极培养孩子的专长

每个孩子的天赋是各异的,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一般的孩子在智力和能力上难辨优劣,但孩子进入小学后,衡量标准就集中在学习分数上,这就使擅长学习的孩子常受表扬,而学习稍差的孩子常受批评,由于学习成绩不如意而产生自卑,丧失了自信,不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这种不利的情况呢?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某一专长。从小,孩子的能力倾向便会显露,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于运动;有的孩子爱唱爱跳,擅长文艺;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爱绘画。家长的责任就是及时发现孩子的专长,顺势加以引导及培养,促进他在某方面具备其他孩子所不及的专长。这样,即便孩子将来在学习上不佳,也不致因此而灰心丧气,反倒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奋发努力,或许还能干出一番的事业来。培养孩子的专长,孩子就有了一种竞争优势,具有上进的动力,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7)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和战胜困难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事情做得不好,事情做得不完善是必然,孩子往往是在不断的错误和不断的失败中前进和成长的。成人还需要一定次数的尝试,更何况没有经验的孩子呢?所以作为家长,要允许孩子失败,允许孩子犯错误,当孩子犯错误失败的时候,家长的教育心态要调整。不能说:“你看看,你不行吧!”家长调整自身的心态很重要,要充满信心地鼓励孩子,做不好要给予鼓励,失败了要给予支持。让孩子明白跌倒了没关系,爬起来继续前进。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学习勇敢行事,不断战胜困难。当孩子战胜了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时,自信心就会增加。(8)帮助孩子成功,经常鼓励孩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当孩子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时,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家长,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孩子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又一分的自信。

有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男孩乘公共汽车,上车坐了一段路程后,一位年迈的老婆婆上车了,母亲起身让座,并对男孩说:“来,小大人,站一会儿,看看能不能坚持住。”小男孩高高兴兴地站在坐椅旁,并认真地扶着坐椅不让自己摔倒。这样,孩子由于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赞赏,他就会更乐意去做更多的事,接受更多的挑战,以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成功的喜悦,其自信也随之日趋强化。

在不断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指出他们的闪光点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再努一把力就会做好的”,“我不会被困难吓倒”……对帮助孩子成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9)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难想象缺乏自信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自信心十足的孩子。父母能够充满希望地看待未来,孩子就会深受感染。有的家长不相信孩子,说不出鼓励孩子的话,常常是因为他们自身也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够成功,不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自信不仅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更是教育的榜样。

培养孩子还得从自身做起,假如家长不能给自己以自信,我们无法得知能否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来。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好孩子的典范。

帮助孩子树立有力的、积极的自我形象一位西方著名的学者指出:“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有力的、积极的自我形象是成功人生的最合适的准备。”

为什么自我评价这么重要呢?因为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决定了他对生活的选择,对职业的选择,对朋友的选择;决定了他对自己和周围的人的态度,他发展和学习的空间,他的行动和反应。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深深地影响着他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在一个大城市,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认出贫民区的乞丐、精神病院里的慢性沮丧病患者、不可救药的吸毒者、监狱里的在押犯。这些人明显有着很差的自我评价。但是,在你每天遇到的所有的人中,要想判定出谁具有很强的自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难做到的事情就是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的真正感受。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定位自信的坐标呢?(1)让孩子了解什么不是积极自信的心态

为了让孩子树立起积极的自信,首先要让他了解什么不是积极自信的心态。

首先,积极自信的心态不是唯我独尊!有人说:“世界上最小的包裹就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实际上,成为不幸的人的模式中,第一个因素就是只考虑自己。那些只考虑他们自己的、他们自己所需的人,迟早会发现,得到的一切都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对他们来说,他们不可能得到那些对他们的成功至关重要的人的配合。他们的人际关系让人感到灰心与失望。时常感到精神压抑的人,就是那些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最极端的表现就是孤独、绝望导致的自杀。任何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抱持的都是一种拙劣的、消极的心态。

其次,积极自信的心态不是自鸣得意和自以为是,更不是蔑视他人。具有强烈的、积极的心态的人不会轻视那些没有他们所具备的优点的人,或者是那些地位、声望不如他们显赫的人。自卑的人的最大的缺点就是他们认为通过诋毁别人可以提升自己。(2)积极自信的心态的主要特征

那么,什么才是积极自信的心态呢?西方心理学家总结了如下几个要点:

①接受本来的你。

著名喜剧演员菲力普·威尔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成功地塑造了杰拉尔丁的形象而出名的。杰拉尔丁总是这样说:“你看到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这种态度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完全地、无条件地接受自己是树立积极、自信心态的第一步。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自己不特别喜欢的某些特性,但是我们却无法改变。或许,一个人会认为,自己的鼻子太长,两只眼睛离得太近,个子太高或太矮等。

难道因为长得不完美你就觉得低人一等?没有谁绝对的完美,那么你又为什么力求完美呢?一个人一定有很多方面是优秀的。当你把注意力放在你的个性、你的身体、你的资质的优良的方面时,你就拥有了树立积极、自信心态的基础。接受独一无二、令人惊奇的你,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自己。

②对待他人持一种友好的、不带成见的态度。

那些自我感觉很好的人认识到把自己和别人相比不是明智的做法。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创造了独特的你,也同样创造了独特的其他人。当你完全接受了你自己时,你就会很容易接受他人了。实际上,对于那些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来说,他总是有一种别人不信任或者说是厌恶他人的感觉。

③乐于承担风险。

我们注意到龙虾为了生长,必须要褪了旧壳,长出新壳。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风险。一个人如果想要去发展新的关系,或者是加深现有的关系,都要冒着受到伤害的风险。一份新的工作、一个新的位置、一个新的环境,带给人们幸福和满足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危险。但是积极的人乐于为将来的收获付出一些沉重的代价。那些有强烈自信的人认识到,避免犯错误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什么都不去做,而这恰恰是最大的错误。

④找到一种积极的方式来表现你的个性!

自信的人不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他们愿意展现让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和内心的情感,不过度关心别人的想法。那些具有强烈的积极的自信心的人,对做自己感到很满足,不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何。

⑤自立、自主!

那些认为自己很优秀的人懂得,自己遇到了挫折、自己有了缺点,不能怪罪别人、环境和社会。他们从自身寻找原因,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怎样才能使事情出现转机。他们不会一味地去怨天尤人,而是竭尽自己的力量,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也会优雅地接受帮助,但是他们考虑更多的是给予。(3)帮助孩子准确定位自信的坐标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信心和自尊心,自信是成功的首要条件。所以,家长都应该重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是恰如其分地信任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的一种积极情绪体验。但自信不是单独存在的,自负、自信、自卑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体。自负是对自己过分信任,属于消极情绪。自卑是对自己过分不信任,属于积极情绪。自负、自信、自卑这三种状态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的情绪和性格特征还不稳定,自负、自信、自卑混合出现在他们身上的状况经常出现。

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准确定位自信的坐标,发挥情绪对孩子行为的调节作用,促进他的健康成长。其具体可参考如下建议。

①家长恰如其分地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自信是一种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能力实际水平的正确估计。经常高于实际水平的虚夸表扬,会导致孩子的自负;经常贬低或否认,则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家长常常因为担心孩子不高兴而一味宠着,或者担心孩子骄傲自满而一味打击,这都是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孩子做对了应该表扬,做错了应该批评,两者相结合,才能帮助孩子准确定位自信的坐标。

②孩子恰如其分地自我表扬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自信终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渐渐长大之后,他应该逐渐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但是小孩自我评价的主动性比较弱,事情过去就过去了,自己从中获得什么经验和教训,孩子常常不愿意也不善于自觉地反思,这就需要家长提醒他。不管是平时做作业、考试还是日常生活行为,家长可以让孩子建立一个自我评价表,做对了、做好了,就让他为自己画或者贴一张笑脸,做错了、做得不好,就记录一个哭脸。自我表扬与自我批评相结合,将有助于孩子自己学会准确定位自信的坐标。

③孩子自负的时候就帮他“降温”,自卑的时候就帮他“升温”。

孩子的情绪会不可能总是四平八稳的。有时在学校犯了一个错误,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或者同学的冷落,他的情绪一落千丈,然后产生自我否定的倾向,认为自己从此以后“完蛋”了,这时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为他“升温”,走出自卑。有时孩子受到他人的吹捧,会产生飘飘然的感觉,认为谁都不如自己,并且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事或学习。这时候,家长要及时指出孩子的问题,为他“降温”,走出自负。

④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归因。

归因是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查找原因。大部分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成功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功劳大,失败的时候觉得别人的问题多。孩子的这种倾向更加明显。实际上,孩子的生活比较单纯,影响成败的因素也不复杂,通常成功了主要是他努力的结果,失败了主要是他不努力的结果。所以,家长要多引导孩子为自己的成败寻找内因,而不总是归咎于外因。否则,孩子会认为失败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因而觉得自卑无助,减弱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将孩子内心角落的自卑感清除干净

自信是所有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之一,为了孩子未来的成功,首先必须帮助他建立起自信心,而若想让孩子在内心建立信心,首先应像打扫街道一般,将相当于街道上最阴湿黑暗之角落的自卑感清除干净,然后再种植信心,并加以巩固。下面是几点值得家长借鉴的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方法。(1)帮助孩子分析自卑原因

首先,应让孩子观察自己的自卑感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孩子可能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自我主义、胆怯心、忧虑及自认比不上他人的感觉小时候就已存在,而自己和家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摩擦,往往是由自卑的消极心态造成的。若对此能有所了解,就等于已踏出克服自卑感的第一步了。

人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通过自身智力,努力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完美无缺。对自己的弱项或遇到的挫折,持理智的态度,既不自欺欺人,也不将其视为天塌地陷的事情,而是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现实,这样便会有效地消除自卑。(2)让孩子写下自己的才能与专长

家长不妨让孩子将自己的兴趣、嗜好、才能、专长全部列在纸上,这样,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将做过的事制成一览表。比如,他会写文章,记下来;他善于谈判,记下来;他会演奏几种乐器,他会修理机器等,都可以记下来。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再去和同年龄其他人的经验作比较,孩子便可清晰了解自己的能力。(3)让孩子努力补偿

强烈的自卑感,往往会促使人们在其他方面有超常的发展,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代偿作用”。即是通过补偿的方式扬长避短,把自卑感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耳聋的贝多芬,却成为了划时代的“乐圣”;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补偿自己不足的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及自我教育。他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乏作了全面补偿,最后使他成为了一名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许多人都是在这种补偿的奋斗中成为出众的人的。天下无人不自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完全不必为“自卑”而彷徨,只要把握好自己,成功的路就在脚下。

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努力奋斗,以某一方面的突出成就,来补偿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4)转移孩子关注的焦点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也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活动中去。比如,可以让孩子致力于书法、绘画、写作、制作、收藏等活动,从而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的自卑阴影,缓解心理的压力和紧张。

每当做好一件工作,孩子便能获得进一步的信心;而有了信心,又可为孩子带来物质上的报酬,使自己获得别人的赞美,进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5)让孩子挺胸抬头,面带微笑

为了消除自卑心理,在生活中要挺胸抬头,从调整自己的基本姿势开始。

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场合,那些自信的人挺胸抬头,那些自卑的人低头弯腰。反过来,挺胸抬头容易带来自信的感觉,低头弯腰容易带来自卑的感觉,因此,要让倾向于自卑的孩子努力调整自己的形体动作。

此外,面带微笑也是获得自信、消除自卑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当你在各种竞技场比赛、考试、学习、日常生活、唱歌、跳舞、体育等方方面面感到自己不够自信、有些自卑时,一个挺胸抬头,一个面带微笑,就能解决问题。(6)让孩子对自己进行自信的暗示和正面的自我描述

对自己进行有自信的自我暗示,对消除自卑很有帮助。暗示的方法很多,可以把这些话写在日记本上或贴在墙上或默念在自己心中,那就是我是一个高智商的人;我是一个聪明的人;我是一个强者;我是一个健康的人;我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我是一个洒脱自在的人;我是一个自信的人……要经常用这样的语言来暗示自己。

此外,还要教会孩子经常进行正面的自我描述。要让孩子学会经常这样对自己说:“我觉得自己别的优点不多,但是我有一个优点,我很自信。”“我做事情也可能没有这个方法那个方法,但是我始终自信地去做。”

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心理学家指出,人生而有惧。这种先天的恐惧也许源于遗传,即源于历代祖先在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中的恐惧体验,这种体验以至今无法破译的神秘的方式潜存于人的心理结构中。

人生而有惧,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勇生于怯,是人性的一个优点。勇与怯之间有巨大的可塑性。有人研究发现,很多死于强烈地震中的人,并不是被压死,或饥饿、窒息而死,而是面对巨大灾变,无法正视生的残酷,完全丧失了生的勇气,生存意志崩溃,在恐惧中自己结束了生命!虽然大地震是十分罕见的,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性的优缺点不再有任何遮掩,因而表现得更鲜明、更突出,从而具有更使人惊警的说服力。这应该给我们一些启示。

我们今天对孩子的教育,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不惜血本;在畅销的少儿读物中,怎样使孩子变得更聪明的书触目皆是,却难得一本教孩子怎么勇敢的书。如果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刚强意志,就会使孩子胆怯,怕“生”,遇事焦虑紧张,畏首畏尾,不敢单独处事,更不敢冒险和探险。而在孩子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也许他们缺乏的并不是聪明,而是勇敢。

我们知道,许多教育部门都三令五申:“如果不能保证学生的绝对安全,什么野外活动都不能组织。”试想,只要组织学生活动,在校内都难以保证绝对安全,谁敢保证在野外的绝对安全呢?结果,越不敢组织野外活动,青少年的生存能力越差,教师组织活动的经验越少。一旦去野外活动就越容易出问题,形成了强大而普遍的恶性循环。

学校不敢组织学生开展野外活动,家庭也不让孩子做学习以外的任何事。一个初中二年级的男孩子说:“爸爸妈妈为了让我进个好学校,让我住在姥姥家。我姥姥家有三个不准:刀不准我动,电不准我动,火不准我动。我长到13岁,火柴也很少划,我家炊都不会,哪还会野炊呀?”

一位教育专家忧心忡忡地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正在扼杀孩子的生命活力。很多家长几乎都会这样说:“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近乎国民共识的话,道出了中国教育的真正隐患。

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的父母普遍支持孩子探险,培养他们勇敢、自信、独立自主、克服困难的品格。比如,日本的家长不认为孩子登野山是探险活动,登山是登上人生旅途的意思,父母普遍支持,教师普遍敢于组织。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日本人会认为自己给集体添了麻烦,应当个人负责,严重伤害靠保险解决,一般不会追究组织者的责任。日本国民不惧风险与代价,给教育一个宽松的环境,放手让孩子磨炼,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

教育是爱的事业,可爱心既能造就未来,也能葬送未来。两种爱心必然制造两种命运,许多父母正在辛辛苦苦地孕育孩子悲剧的命运,正在用自己的奋斗去摧毁自己的目标,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因此,教育是人的解放,决不是人的枷锁。一个文明、现代的社会,纵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也要解放孩子。勇敢之气、勇敢精神是生命的内在要素,是人的本质力量之一,是健全的人格所必需的。无论是对一个民族、一个人都是如此。

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对于塑造他们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对于他们在日后人生旅途的重重险恶、种种逆境中,能够披荆斩棘、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地登上人生的巅峰,对于整个民族的强盛、兴旺发达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勇敢的品格有些家长常常为自己的孩子懦弱退缩、墨守陈规、自暴自弃而焦急苦恼。这样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不思进取、成绩落后、缺乏创新、优柔寡断等特征。这与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特征是不相吻合的。究其原因,这些孩子都缺乏勇敢这一良好个性品质。缺乏勇敢品质的孩子,在交往上沉默寡言,服从性强,孤僻拘谨,往往屈从于别人的意志;活动上不敢出头露面,积极参与。情绪低落,往往畏手畏脚;学习上不敢奋力进取,力争上游,往往消极应付,容易满足。久而久之,这些表现在各种情境下不断出现,并逐渐地得到巩固,使相应的行为方式习惯化,就形成了懦弱、缺乏勇气、思维封闭的性格特征。一旦这种性格形成,必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培养孩子勇敢的品质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家长首先要了解勇敢品格的主要特征。(1)男孩勇敢品格的主要表现

具有勇敢品质的男孩,一般都有如下特征。

①开朗直率、果断刚毅、爱发议论、不拘谨。

他们能与人正常交往,没有心理障碍,做事情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学习效率较高;在同学老师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较受同学敬佩。

②意志坚强、不畏挫折、能克服困难、勇于进取。

他们在困难面前,比一般的孩子显得顽强得多。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摔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倒后不能爬起来;惊涛骇浪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惊涛骇浪面前失去了镇定,要知道,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去面对挑战,那么胜利必属于希望。”这是一位具有勇敢品格的男孩写的,可以看出他在学习、生活的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顽强勇气,有这样的勇气,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③思维敏捷、能开拓创新,有领导才干。

具有勇敢品质的男孩,往往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成绩、现状,不墨守陈规;他们的思维总是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善于抓住新的知识,归纳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请看一位初二学生回答老师提问的事例。

老师提问:“苏东坡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为何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江水变暖呢?”这位同学回答说:“因为鸭子最勇敢,只有勇敢向前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先知’。”这个男孩的发言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但更精彩的回答在后头。当老师问道:“那么,你是否愿意做一位先知的勇敢者呢?”这位同学回答道:“我愿意,因为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这是达尔文的名言,我要向他学习。”无疑,这是位具有勇敢品质的同学,在知识的春江里,像鸭子一样,将最先感知到知识的“水暖”。

④明辨是非、见义勇为、伸张正义、敢作敢为。

具有勇敢品质的男孩,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能维护集体利益,表现出无私精神;在正义与邪恶相斗争时,能挺身而出,维护正义,表现出大无畏的气概;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能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表现出崇高的道德感情。他们的勇敢不同于鲁莽、粗暴、出风头,往往表现出机智、灵活、沉着、冷静,行为动作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且雷厉风行,说干就干。(2)对孩子进行榜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数英模人物在追求真理和祖国的前途时,在集体和他人遇到困难、危险时,都能表现出勇敢献身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青少年学习。

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性格都是在多渠道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特别需要家长对他的关怀和指引。作为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多讲讲在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中表现出大智大勇精神的英雄故事,指导他们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品质。(3)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崇高的理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等常常制约着人的性格形成。一个人如果树立了远大的理想,那么,他就可能形成符合人民利益要求和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勇敢性格特征;否则,“勇敢”就可能变成鲁莽、粗暴、蛮不讲理的表现形式和代名词。(4)通过各种活动训练孩子的勇敢

比如,夏天可带孩子一起去游泳;冬天可同孩子一起去玩雪,堆雪。在儿童乐园里,家长可同孩子一起玩体育游戏,乘滑梯,爬攀登架等。这些活动,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不但能训练他们的灵敏动作,而且能锻炼他们勇敢、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5)言传身教,优化环境

在培养孩子勇敢品质时,家长的言行举止很重要。俗话说:“将门出虎子。”孩子性格和良好品德的形成,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因为家长是他们最亲近、最可信任的人。因此,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都要勇于承担责任,切忌“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家中有客人来,要让孩子主动问候招待;别的孩子闹矛盾,要鼓励孩子去做化解工作;学校布置的活动,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在课堂上,要鼓励孩子踊跃发言;家中事务,要孩子发表意见。这样,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孩子的勇敢品格才会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

积极驱散孩子的胆怯心理胆怯,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孩子在这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其实这在成人中也很常见,只不过成人更善于掩饰罢了。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帮胆怯的孩子勇敢起来呢?(1)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很多父母在谈到孩子胆怯时,常常忧心忡忡:担心孩子不敢大声说话,社会竞争如此残酷,将来怎么闯天下?忧虑孩子难诉委屈,将来可能不会保护自己,怀疑孩子的退缩会无法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虽然做父母的顾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对胆怯的认识有失偏颇。家长需要的是把孩子当成孩子,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用孩子的标准来判断衡量他们。孩子声低,并不一定代表胆怯自卑;声高,并不一定代表勇敢自信。否则,何以解释孩子一时的腼腆、害羞呢?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相当有限,一时的回避退缩,在所难免。只要胆怯没有使孩子感到不快乐,没有使孩子失去自信,没有使孩子裹足不前,没有阻碍孩子求知探索,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如果孩子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上常表现得畏惧、退缩,不愿主动去尝试,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话,那么,这个孩子也许存在一定程度的胆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必不知所措,更不需要给孩子贴上胆怯的“标签”,因为“贴标签”无济于事。做父母的更不能大声指责、嘲笑孩子,因为孩子已经面临困惑,这样做只是雪上加霜。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勇敢起来。家长千万不要为孩子一时的胆怯而大加批评,否则,会强化孩子的胆怯行为。孩子的情绪易波动,高兴时高声说笑,生气时低声怯怯,这些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们要给孩子低声说话或保持沉默的权利。(2)用鼓励来消除孩子的紧张感

胆怯的孩子,在家或幼儿园易受到外界的忽视或歧视,孩子会感到自卑,越是自卑越不敢抬头大声说话,以致恶性循环。我们可以耐心地告诉他们:“没关系,有我们帮助你,你会好起来的。”孩子会从家长的话中感受到关爱和信任,这对孩子消除胆怯非常重要。而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忌说一些损伤孩子自尊心的话。

消除孩子的胆怯,需要更多鼓励。只要孩子有进步,哪怕不如家长所期望的,也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孩子在我们的鼓励中,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有助于消除紧张感。(3)多与老师沟通,争取老师的帮助

请老师给予孩子必要的关怀,多鼓励孩子。胆子小的孩子在群体中易被忽视,而且孩子最相信老师的权威、最相信老师的评价。所以,尽量争取老师的帮助就非常必要。(4)用责任心来驱散孩子的胆怯心理

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与同龄人接触。可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如请邻居或同班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或与孩子一同走进大自然,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高声讲话、笑闹、蹦跳,无所顾忌。另外,还可以让孩子给亲朋好友打电话,询问超市中物品摆放何处,外出旅游时询问坐车路线等。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心理。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让孩子照顾弱小或年幼的孩子时他会很感兴趣,完全忘记了胆怯。有的女孩子胆怯,可一旦成为母亲,要肩负保护、照顾孩子的责任时,胆怯一扫而光。所以,我们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的责任。我们有时不妨故意表现出无助,非常需要孩子的照顾,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有责任心的人能自觉克服胆怯心理。(5)家长巧妙地向孩子示弱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比较好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却反而显得不太强。这是因为父母太强了,压制了孩子的个性,使孩子处于俯首听命的状态,限制了孩子自我发展空间。那么应该怎么做呢?不妨学着向孩子示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始终处于优势,孩子处于劣势,在孩子心目中,永远也不可能强过父母。如果在必要的时候,父母恰当地向孩子示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向孩子请教问题,你不妨向孩子求教一个你知道答案的问题。本来孩子有可能是一知半解,但只要你虚心去问,他会想办法满足你的。他会去查资料,动脑筋思考,当他的答案使你满意时,他会有很强的荣誉感,觉得自己也很能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解答了你提出的问题后,他就会有成就感。在成就感的影响下,孩子的优越感有了,自信心有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有了,这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都很大。

需要注意的是,向孩子示弱要巧妙,得有方向性。想让孩子语言表述能力强一些,就要经常向他提出一些需要多说的问题,让他发挥口才来解答;想让孩子的英语口语说得好一些,你得经常和他说英语,而且不时做出忘记的状态,让他帮助你,要不就说:“这个单词我怎么忘了。”想让孩子的数学学得好一些,你得下工夫找一些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让他帮助你解决……

从小培养孩子的主动进取精神一个人是锐意进取还是原地徘徊,对人生的成就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将决定我们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个孩子成人后,能否在人生中取得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他头脑中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他的人格中有没有主动进取的精神,有没有干预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自信。

主动进取精神,有的人是从小培养的,有的人是偶然被激发出来的。从小培养主动进取精神的方法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断地鼓励孩子,不断地表扬孩子,让孩子体会到成功是快乐的,从而产生对成功的追求。而偶然激发的主动进取精神,是当一个人在贫穷平庸的生活中太痛苦了,突然受到偶然事件的刺激,他发现自己的生活简直就不是人过的生活,由此产生要摆脱痛苦生活而奋斗的欲望。第二种情况纯属偶然,很可能一个人在贫穷和平庸的生活中待久了,就习惯了,他把贫穷和平庸的生活当成了生活的常态,从而永远失去了奋斗的欲望。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主动进取精神,才能保证孩子此生必保成功,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1)让孩子自己作出选择

一位成年人曾这样说:“我父母从小就教我作出理智的决定,他们相信我自己的判断能力,从不强迫我依他们的方式去做事,所以,我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专家们都认为,让孩子自己作出决定,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教导孩子作出明智的选择,并要相信他们的判断能力。其实有些事情父母一般是不太赞同的,但只要孩子决定做的事是合法而又没有危险的,父母应尽量不去干预。如果你要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和勇气去做某件事情,你得先表示对他有信心。(2)给予鼓励,不要给予物质奖励

许多父母都想要孩子拥有比自己多的物质,但只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物质享受可能会带来反作用。如有一些父母,在孩子身上花费太多,可孩子在进取上就是没有雄心。孩子们读完书后,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结果什么也不做。令众多的父母失望的是,孩子所应有的进取热情从来没有在他们身上产生过。身为家长,你是孩子生命中最强大的力量。给予孩子鼓励,无条件地接纳他们,这样你就能令他们活得更顺利。你不必总是赞同他的想法和做法,但你必须让孩子确信你接受他本人。为孩子制造一些成功的机会,然后称赞他所做的工作,表彰他的成就,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培养出他的独立能力。只要孩子认为自己的意见有价值,就会比那些觉得自己怎样想也没有关系的人更有信心再向前迈进。(3)找出孩子的兴趣所在

孩子有自己特殊的兴趣,没有谁比他们的父母更能发掘他们的兴趣所在。如有一位母亲,经济上入不敷出,可是孩子渴望参加球队。虽然孩子患有严重的哮喘,但这位母亲鼓励他坚持下去,自己还节衣缩食为孩子购置球衣。她说:“如果孩子对某件事真的有兴趣,我会想办法,让他如愿以偿。孩子读高中时,哮喘病大致好了,成为球队的主力。现在事业有成,生活美满。”(4)让孩子自己动手工作

孩子长大了,便得教导他们如何工作、竞争和取得成就。孩子想要一些你本来没有打算买的东西,可以问他准备怎样支付那一部分费用。也许他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外出打工,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报酬,这样他就会知道如何才能赚到钱和赚钱的劳累。你可以提示他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但切勿替他做,也不要说你可能比他干得更好。(5)让孩子减少被动的活动

专家们建议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的时间。这类被动的活动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缩短,而且不需要孩子多用脑想。专家们劝告家长,不要陷入孩子诉说“我很闷”的陷阱。如果家长一听说他“很闷”便代他解决问题,孩子便会更加依赖他们,经常看录像、电影,从中寻求乐趣。家长应鼓励孩子学习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找寻和从事有趣的活动。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竞争习惯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富有生命力。一个人只有在竞争中取胜,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竞争习惯呢?(1)培养孩子的胆识

竞争需要胆识。胆,就是胆量,是一种精神状态。有胆,就是有敢为正义的事业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人们就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在人生的道路上迎难而上,开拓前进。识,就是见识、知识,是一种理性思维能力。一定要让孩子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见多识广,这样,孩子才会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并努力在竞争中取胜。(2)教导孩子力戒嫉妒

因为嫉妒既会扼杀别人,也会扼杀自己,两败俱伤,对己对人都是有害无益的。因此,要帮助孩子从小克服嫉妒心理,树立起“拼搏”的观念。具体地说,就是要把机会看做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而不是封闭的泥潭,要有敢于竞争的勇气和信心。(3)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

当孩子在竞争中遭受挫折或失败时,就要提醒他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原因。当孩子因竞争受挫而产生自卑感时,要提醒和帮助他对受挫的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或者调整个人的竞争标准,或者寻求更有效的竞争方法,从而继续保持可贵的竞争热情,去争取新的胜利。(4)培养孩子“努力达到最佳”的精神

崇拜胜利者、强者、伟人无可非议,但对成功的羡慕,不应该转化成“高山仰止”般的自卑。应该让孩子相信,他自己同样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达到最佳,努力拼搏到最佳。当然这“可能的范围”一般来说,事先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只有在竞争中、奋斗中,才可能达到最佳。如果一个人无所追求,一切知足,那也无所谓什么“达到最佳”的奋斗了。

最重要的是,要想培养孩子的竞争心理,就必须让他投身于竞争的熔炉之中。早一天具备了竞争心理,就能早一天成为强者,早一天达到自己的“最佳”。

培养孩子敢于冒险的能力人类的冒险精神,始终是科学发现的最重要的动力。美洲发现新大陆,是哥伦布海上探险的结果;镭的发现,原子弹爆炸成功,是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无数次试验所取得的,而美国毒蛇专家海斯德为了发明一种抗体,在自己的身上注射了28种蛇毒,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忍受极大痛苦的折磨,经受一次生与死的考验;正是他敢于冒险的勇气和毅力,支持他攻克了科学的堡垒。正如福特汽车总裁菲利浦所言:“假若缺乏冒险精神,今天就没有了电源、镭射光束、飞机、人造卫星,也没有盘尼西林和汽车,成千上万的成果将不可能存在。如果生活在一个没有冒险的世界里,我们必将面临重重危机。”

冒险精神的表现不仅是一种顽强的意志,更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高超的能力。

事实上,无论是创业还是创新,要想在新世纪里生存,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勇敢的冒险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一个想创业、想获得成功的人来说,是必备的素质。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敢于冒险的能力呢?(1)鼓励孩子积极尝试新事物

时代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它需要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驾驭生活,以冒险的精神去探索生活。这就对人类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每一个未来的男子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活中,由无聊、重复、单调而产生的寂寞会逐渐腐蚀人的心灵。相反,消除一些单调的常规因素倒会使你避免精神崩溃。积极尝试新事物,能使一蹶不振、灰心失望的人重新恢复生活的勇气,重新把握住生活的主动权。

积极尝试新事物,也就是要冒一些小小的风险。冒险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没有冒险精神,就体会不到冒险本身对生活的意义,就享受不到成功的乐趣,也就无法培养和提高人的自信心。自信在本质上是成功的积累。因此,瞻前顾后、惊慌失措、避免冒险无疑会使我们的自信丧失殆尽,更不用指望幸福快乐会慷慨降临。

假如生活中未知的领域能够引起你的激情,并使你做好“试一试”的心理准备;假如人生真的如同一场牌局,而你又能够坚持把牌洗下去,不是中途退场的话,那么,每克服一个困难,你就增添了一分自信。(2)让孩子尝试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屈从于他人意愿和一些刻板的清规戒律,已成为缺乏自信者的习惯,以至于使他们误以为自己生来就喜欢某些东西,而不喜欢另一些东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他之所以每天都在重复自己,很可能是由于他的懦弱和没有主见才养成的恶习。如果他尝试做一些自己原来不喜欢做的事,就可能会品尝到一种全新的乐趣,从而慢慢从老习惯中摆脱出来。(3)提醒孩子不要总是定计划

缺乏自信的人相应地缺乏安全感,凡事希望稳妥保险。然而人的一生是根本无法定出所谓清晰的计划的,其中有许多偶然的因素在发生作用。有条有理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生活的火花往往是在偶然的机遇和奇特的直观感觉中迸发出来的,只有欣赏并努力捕捉这些转瞬即逝的火花,生活才会变得生气勃勃,富有活力。(4)让孩子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一位颇有经验的滑雪教练,带领一群新手到陡坡上教他们滑雪。站在滑道顶端的边缘,他们从顶端一眼望到底端,这样难免使他们感到坡陡路险,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为了帮助这些学员克服畏难情绪,教练反复告诉他们,不要把整个滑雪过程看成是从山顶到山下,而应将其分解开来,先想着怎样滑到第一个拐弯处,再想着滑到第二个拐弯处。这样做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纷纷把注意力放在目前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上,而不是目前做不到的事情上。他们转了几道弯之后,信心便增强了。无须更多的激励,他们便能顺利滑下去了。

这个方法对你的孩子同样有帮助。要提醒他,刚开始做一件事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所面临的全盘事务上。要先了解一下第一步该怎样走,而且要确保这第一步自己能顺利完成。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他就能走到自己所期望到达的光辉目标。这样,他的自信和冒险能力就会得到不断地强化。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早在我国周代典籍《易经》中就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汉代典籍《礼记》中也讲道:“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的祖先历来强调,凡是有志气、有道德、有本领的人,必定是自强不息的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历经磨难、艰苦奋斗,创造了伟大的东方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无数优秀炎黄子孙的人生轨迹中,都鲜明地印刻着矢志不渝、刻苦勤奋、拼搏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我们的祖先历来告诫年轻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即使对老年人也倡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和“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自强精神。

我们的家长都在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求生存、求发展,他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然而我们看到,有的家长抱怨孩子依赖性太强,什么事情都依赖家长,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不去做,不会做;有的家长抱怨孩子没志气,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整天疲疲塌塌不见起色;有的家长抱怨孩子经不起一点困难和挫折,不能知难而进,总是知难而退;有的家长抱怨孩子玩心太重,玩起来劲头特别大,一坐下来读书就无精打采,潦草、糊弄,甚至厌学、逃学。孩子不自强,不能怪孩子,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当造成的。那么,对于家长来说,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呢?(1)变责备为激励

缺乏自强的孩子,越责备越没信心,严重的会自暴自弃。教育者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常用的语言是“这次干得不错”,“有进步,我很高兴”,“好样的,再努一把力会更好”,“你真行”,“好棒,该庆祝一下”,“知错就改,挺好”,“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想办法”……(2)取消包办代替,多给孩子自主机会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应该孩子自己做的,家长就不要越俎代庖。家长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你能干的,我绝不替你干;你不会干的,我教你干;你让我干的,我要考虑该不该干。如果家长包办代替,孩子就会产生依赖性,依赖是自强的大敌。有的家长认为在生活方面多替孩子服务,让孩子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会有好处。其实不然,生活上的依赖会干扰、阻碍学习上自强精神的形成。有自强精神的孩子,生活上也不依赖家长。(3)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子经验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用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用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用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4)帮助孩子树立奋斗目标

没目标就没有奔头。每个孩子情况不同,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能定得太高,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如果定得太高,总也达不到,孩子会失去信心。对于问题较多的孩子,目标要具体,内容要少一点,不能一下子贪多,多了达不到,难以建立自信。孩子每达到一个小的目标,就及时给予肯定,孩子就会增加一分自信,增加一分自强。

第二章 宽容豁达是男子汉的优秀品质

宽容豁达不但是一种成熟,也是一种智慧。心胸开阔、大度、坦荡、有气量等一向被视为男子汉应具备的品质。容忍他人,宽容他人,同样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同样能得到别人的友善相待。因此,这种品质会使孩子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无穷。宽容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现代父母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宽广的心胸,学会坦然地面对、包容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

从小注重培养孩子宽容博大的心胸在校园里,很多教师经常要接受学生一些鸡毛蒜皮的“投诉”。如“老师,他把水洒在我桌子上了”,“老师,他刚才骂我……”“老师,他把我的桌子、椅子换走了”……

还有一些学生好发脾气,总是通过动嘴、动手来发泄,不能自控,有时仅仅是看人家不顺眼,就想去“修理”人家,在“征服的胜利”中体验自尊与快意。在种种不大不小的矛盾中,孩子们如果都抢着“占上风”,不退却,也不谦让,那就可能冲突不断。而这一切,都是孩子缺少宽容的表现。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别人对不起自己或有损于自己的事情,对此不要耿耿于怀,不要过分计较在意,能够笑一笑就过去,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人的一种美德,是做人的一种风度和境界。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能使心灵有回旋的余地,能使人消除许多无谓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宽容的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人们的拥戴,因此,他们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能够融洽地与人合作,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具有仁慈宽厚的心灵、有一颗博爱之心的人都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的人,他们能用自己的宽容容纳一切。

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与众不同的个体。生活中与我们相处之人往往都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而大多数都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都拿自己的标准或原则去衡量他人,当别人的行为与自己的标准原则发生了冲突时,他们就武断地以为对方的错误,他们因而盲目地批评指责,甚至怨恨在心,伺机报复。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做人心态。

法国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生跃上新的台阶。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宽容的品质。如孔子曾说,一个真正的人要有宽容、恭敬、诚信、灵敏、慷慨五德,并把宽容放在五德之首。庄子也说,圣人应有包容天地、遍及天下的宽阔胸怀。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指出,“海纳百川,有容乃人。”一个人善于宽容,他的人格才会像海一样伟大。

现在的社会更具有开放性,社会变化加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人们的个性也变得更加鲜明。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只有具备宽容的品质,他才能接受容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人们的独特个性。

哲学家罗素曾说过:“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期培养自己豁达的性格。”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只有大方地看待别人的错误,才能原谅别人。宽容的心会帮助孩子意识到个性的差异,使得孩子尊重别人,并对种族、性别、外貌、文化、能力或性别倾向等方面的差异有更多的包容。这种美德会影响孩子以善良和理解来对待别人,反对仇恨、暴力和偏执。

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他的天地一定更加广阔;他的精神一定更加充实;他的心灵一定更加纯洁;他的灵魂一定更加美丽。一个拥有宽容的人,他一定会是一个快乐而成功的人。宽容是对自己的善待。

重视培养孩子豁达、开朗的性格“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孔子认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有包容、恭敬、诚信、灵敏、慷慨五德,而包容是五德之首。

一般说来,豁达开朗之人比较宽容,能够对别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论、行为以至他们的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等都加以理解和尊重。不轻易把自己认为“正确”或者“错误”的东西强加于别人。他们也有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或做法的时候,但他们会尊重别人的选择,给予别人自由思考和生存的权利。有时候,往往是豁达产生宽容,宽容导致自由。记得胡适先生说过,如果大家希望享有自由的话,每个人均应采取两种态度:在道德方面,大家都应有谦虚的美德,每人都必须持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对的态度;在心理方面,每人都应有开阔的胸襟与兼容并蓄的雅量来宽容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换句话说,采取了这两种态度以后,你会容忍我的意见,我也会容忍你的意见,这样大家便都享有自由了。

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然洒脱的态度,也是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之一。

当然,豁达并非等于无限度地容忍别人,开朗并不等于对已构成危害的犯罪行为加以接受或姑息。但对于个人而言,豁达往往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自己在心理上也会减少仇恨和不健康的情感;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宽容开朗无疑是创造一种和谐气氛的调节剂。因此,豁达宽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同时也是一个人完善个性的体现。

美国有位作家曾说过:“没有豁达就没有宽松。”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功,无论你爬过多高的山,无论你有多少闲暇,无论你有多少美好的目标,没有宽容心,你仍然会遭受内心的痛苦。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古今中外因豁达、开朗、宽容、谦让的品德而获得他人的友情、爱戴,或者消除仇恨、恩怨的例子数不胜数。

唐高宗时期有个吏部尚书叫裴行俭,家里有一匹皇帝赐的好马和很珍贵的马鞍。他有个部下私自将这匹马骑出去玩,结果马摔了一跤,摔坏了马鞍,这个部下非常害怕,因此连夜逃走了。裴行俭叫人把他招回来,并且没有因此而责怪他。

又有一次,裴行俭带兵去平都,结果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珍宝。于是,他就宴请大家,并把这些有价值的珍宝拿出来给客人看。其中有个部下在抱着一个直径两尺、很漂亮的玛瑙盘出来给大家看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盘子摔碎了。部下顿时害怕得不得了,伏在地上拼命叩头以至流血。裴行俭笑着说:“你不是故意的。”脸上并无可惜的样子。

裴行俭并没有因自己的损失和难堪而大发雷霆,怀恨在心。相反,他表现出宽宏大量、豁达开朗、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结果不仅没有受到更多的损失、得到更多的难堪,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博得了别人的颂扬,赢得了别人的支持。

一个人只有豁达、开朗、宽容才能接受别人,善于与他人相处,能承认他人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他也就能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为集体所接纳,就能与别人互相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才会协调,才能与集体成员融为一体。合群的人,常常能够与朋友共享快乐,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情感;即使在单独一人时,也能安然处之,无孤独之感。因为这种具有积极情感的人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够对自己的能力、个性、情感、长处和不足作出恰当和客观的评价,不会对自己提出苛刻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能恰如其分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做人的原则,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并不回避和否认自己的缺陷,尽量用自己的乐观情绪去感染别人,正是这些特点才赢得大家的喜爱和认同,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因此,家长应该努力培养孩子豁达、开朗的性格。

让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生活中经常有人说:“我恨死别人了。”这种憎恨心理对其自身的不良情绪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面,在憎恨别人时,心里总是愤愤不平,希望别人遭到不幸、惩罚,却又往往不能如愿。这种失望、莫名烦躁,使人失去了往日那轻松的心境和欢快的情绪,扰得他心神不宁。另一方面,在憎恨别人时,由于疏远别人,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言语上贬低别人,行动上敌视别人,结果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僵,以致树敌为仇。而且,今天记恨这个,明天记恨那个,结果朋友越来越少,对立面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会使自己有一种孤独感。这样一来,承受能力越来越差,社会支持越来越少,情绪也会一落千丈,郁郁不可终日。

人生有缘相处,或亲情相依,或同窗共读,或为伍共事,或结伴同旅,彼此之间,总会有一些磕磕绊绊、恩恩怨怨。为何不以情为重,化解冲突,做一个宽容的人呢?

林肯冲破重重阻碍当上美国总统之后,仍沿用了一个能力很强的死对头任部长之职。幕僚和随从们都十分不解。“他是我们的敌人,应该消灭他!”大家愤怒地建议。“把敌人变为朋友,”林肯解释说,“既消灭了一个敌人,又多得了一个朋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宽容者有着宽广的胸怀和巨大的智慧,这种胸怀和智慧对他们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做父母的,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胸怀广阔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教会孩子学会宽容,不仅是为了孩子今天能处理好同学关系,而且也是为孩子将来的成功和幸福打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呢?(1)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所谓心理换位,就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理解对方,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消除这种现象,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会下棋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刚学下棋时,往往仅考虑自己第一步怎样、第二步怎样,而不会考虑别人会怎样。只有棋下到一定水平后,才会考虑我怎样,对方会怎样应对;对于对方的应对,自己应当如何一一应对。如此考虑的回合数越多,个人的水平也会越高。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如此,能够“心理换位”,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设想,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2)教孩子学会理解他人

理解能带来宽恕,宽恕能带来和谐。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人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就应该理解和宽容。

一个不肯理解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错而需要别人理解的时候。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理解和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以及自己的竞争对手。帮助孩子学会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孩子真正学会了理解,才能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强的同伴学习,帮助比自己“差”的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也只有通过交往,他们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快乐。

要告诫孩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学相交,和朋友相处,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只要同学和朋友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不是反社会的。对于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我们没有必要事事计较,事事都摆个公平合理。多原谅一次人,多给人一次宽容和理解,同时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会使自己觉得在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当然,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是必须向孩子讲清楚的。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于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3)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而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如称赞别人的缺点,庆贺同伴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等,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也获得进步。(4)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可以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因为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和神奇,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教科书。很多学者都说过,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山水虫鱼无不蕴涵着美的因素。大自然的博大与雄浑可使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心情愉悦,进而促人产生宽容之心。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应多带孩子到郊外,让封闭在钢筋水泥世界中的孩子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另外,尽可能创造条件,带孩子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河流、秀丽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灵,开阔孩子的视野和胸襟。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应该利用节假日或周末带孩子到附近的公园玩一玩,这样也算是亲近一下“小自然”,也会对孩子宽容品质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积极借鉴美国家长的教子经验宽容、豁达是人类的美德。教孩子正确行事的宽容教育应该是不分国界的。一位教育专家发现,在美国多数家庭中,把消除偏执和歧视,倡导宽容、尊重和理解当成一项强大的道德力量来感染孩子、教育孩子。《养育好孩子》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利考纳解释说,作为道德美德的宽容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尊重,尊重所有人基本的人类尊严和不可剥夺的人类权利,包括他们作出道德选择的良心自由,只要他们不侵犯其他人的权利,尽管我们不认同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的习俗或信仰,但宽容这种美德让我们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或不公正地限制他人的自由。宽容的第二个方面是欣赏人类丰富的差异,欣赏来自于各种背景、人种、宗教、国家和文化的人们的许多正面品质和贡献。我们想要让孩子在家庭里、学校或社会上能够理解各种有趣的、有用的和有益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并且从中得到教益,最起码的要求是让孩子承认差异,接受差异,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意义上,宽容就是要在所有的人身上找到美好的东西。

在培养孩子宽容、豁达的品质方面,美国家长的如下一些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1)消除自己的偏见,为孩子树立宽容的榜样

美国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你的行动非常雄辩,所以我听不见你说的话了。”意思即道德行为既是言语教会的,也是(大人的行动)让孩子看会的。所以向孩子们传达“宽容”这一强烈信念时,家长必须身体力行。

有一位家长这样说:“要帮助孩子变得宽容大度,第一步是检查自己,照镜子消除自己的偏见。”他认为,有些偏见与陈规根深蒂固,家长会在无意识中就传达给孩子。他列举了自己意识里来自一位亲戚的偏见,认为无家可归的人全是懒鬼,把纳税人捐助他们的钱全买酒喝了。因为这位亲戚反复这样说,这种偏见就在他脑海里扎下了根。当他做了父亲后,在无意识中就把这种观念传给了孩子。当他与孩子路遇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时,他情不自禁就对孩子说:“别给他钱,因为这些钱决不会被他正当花掉!”结果,是他的儿子教育了他。当儿子长到十几岁时,结交了一位每个星期六站在教堂外乞讨的无家可归者。他发现孩子在每个星期日进教堂前,都给那人点零钱。冬天,他们还带多余的毯子和旧衣服给他御寒。后来他发现,那人与他的孩子一起走进了教堂,当为穷人募捐的篮子传到他面前时,那位乞讨者把孩子给的零钱都投到了篮子里。

这位家长以此为借鉴,认真思考:自己的长辈究竟传给自己什么偏见?哪些偏见至今还残存在自己脑海里?并且把自己的反思告诉给孩子,与孩子一起讨论,力求用宽容的观点来感染孩子,教育孩子。(2)父母要承担养育有宽容心的孩子的责任

要防止孩子接触互联网上煽动仇恨的网站,防止他们听充满种族歧视内容的音乐,引导他们拒绝看有种族歧视的电视。要明白地告诉孩子自己希望他们理解和尊重差异,并决心培养他们的宽容心。孩子一旦明白了父母的期望,就有可能接纳父母的原则。(3)在家庭里不允许有歧视性的评论

比如,孩子们回到家后可能会信口这样说:“东方的孩子是绝顶聪明的怪物、学习机器。”“他当然会加入篮球队,黑人就有那优势,真不公平!”合格的父母们听到这种评论时,会直截了当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种带有偏见性的评论,我们不爱听!”(4)为孩子提供各种正面形象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他们提供有各种差异的正面形象,包括玩具、音乐、文学、电子产品和公众人物的榜样。孩子所接纳的各种各样的差异榜样越多,视野越宽,宽容度也就越大。(5)鼓励孩子参与多元化的活动

无论孩子年纪多么小,都鼓励他接触不同种族、宗教、文化、性别、能力和信仰的人。在幼儿园、学校、社区或夏令营里,鼓励孩子与不同的人坦诚相待,遵从规则,平等竞争。

帮助孩子克服嫉妒的性格和心理德国有一句谚语:“好嫉妒的人会因为邻居的身体发福而越发憔悴。”一位法国作家则说:“嫉妒是万恶之源,怀有嫉妒心的人不会有丝毫同情。”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幸运地遇见了上帝。上帝对他说:“从现在起,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愿望,但前提是你的邻居必须得到双份。”那人听了喜不自禁,但仔细一想后,心里很不平衡:“要是我得了一份田产,那邻居就会得到两份田产;要是我得了一箱金子,那他就会得到两箱金子……”那人想来想去,不知该提出什么愿望,因为它实在不甘心让邻居占了便宜。最后,他咬咬牙对上帝说:“万能的主啊,请挖去我的一只眼珠吧!”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嫉妒心态在作祟,为了不使邻居占上一点儿便宜,他丢掉了上帝对他的恩赐;为了让邻居承受更大的痛苦,他宁愿选择自己也受痛苦。这不能说不是人性的悲哀!如果让人类的这种心态恶性循环下去,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将成为嫉妒的陪葬品。“嫉妒”是指认为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并认为可能会危及自己的利益而引起的忌恨与不满,它是一种原始的情感,是人类心理中的动物本能性表现。嫉妒心强是心理发育幼稚的表现。有人把嫉妒心重的人称为“不成熟”的人或“缺乏社会性”的人。

法国大思想家卢梭曾说:“人除了希望自己幸福之外,还喜欢看到别人不幸。”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人类容易嫉妒的心理,也说明社会中有嫉妒心理之人的存在。

嫉妒心理是一种较为普遍而又不太正常的心理,它不同于正常的好胜心和进取心。正常的好胜心和进取心,是当别人比自己强时,心胸豁达,用心找到自己不如人的薄弱环节,力争创造条件超越别人。具有嫉妒型性格的人,喜欢怀疑,心理压抑;对人嫉妒、疑神疑鬼、以自我为中心,不易相处,固执己见,不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处事刚愎自用,容易急躁。他们经常感到自己某一方面不如对方,或自己在某一方面受到了侵害,但多数情况是无根据地怀疑。更可怕的是,嫉妒的人常常会采取错误、偏激的行动。

嫉妒的害处很大,对于嫉妒者本身来说,它是本质上的疵点。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一旦受到嫉妒情绪的侵袭,往往会头脑糊涂,停滞不前,甚至丧失理智,处处以损害别人来求得对自己的补偿,以致干出种种蠢事来。嫉妒不仅危害嫉妒者本人,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它还是团结的腐蚀剂。嫉妒具有极大的分化力量,它会使集体四分五裂,成为一盘散沙。一个班级如果有几个好嫉妒的同学,就会矛盾层出,摩擦不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嫉妒就像一条暗藏在心灵深处的毒蛇,它不仅分泌毒汁毒化自己的心灵,而且还不时地钻出来伤害别人。因此,嫉妒一向受到人们的唾弃与斥责。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必须帮助他克服嫉妒的性格和心理,具体可从如下方面努力。(1)要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孩子的理智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果家长设法使自己的孩子养成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孩子的情感就会不断丰富,心理就会日趋成熟。由此,家长会发现,即使你的孩子对某人产生了嫉妒心理,也会很快被理智的思考所抑制。(2)要教给孩子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

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设置环境,创造氛围,让孩子从日常的生活中,从家长的处世哲学中,认识到一个人的才华,能力再多,再强,也是有限的;在大千世界中,“强中更有强中手”,“人人不如己,处处占上风,事事要拔尖”的人,事实上是没有的。因此,如果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也要泰然处之。(3)要陶冶孩子的“海涵度量”和“气质风度”,使孩子具有博大的胸怀。

一般情况下,有嫉妒心理的孩子,自身都有一定的性格弱点。如与人交往时,喜欢让所有人围着自己转;当不能成为社交中心时,就会发脾气;喜好受人称赞,当听到有人夸别人时,就不高兴;不会感谢人,易受外界影响等。

对有性格弱点的孩子,家长要悉心引导。在孩子面前,对获得成功的人多加赞美,并热情鼓励孩子虚心学习他人长处,积极支持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超越别人,战胜自己,使孩子的嫉妒心理得到正当的发泄。千万不可盲目抬高孩子,贬低别人,以满足孩子暂时的心理平衡。对遭到不幸的人尽力给予同情,不可纵容孩子幸灾乐祸,助长孩子的嫉妒心理。对孩子的挫折,既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视而不见。要耐心地同孩子一起进行认真的理性分析,帮助他们找到失败的原因,支持他们继续努力,从而使孩子经得起任何风吹浪打,对别人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对他人的不幸给予深切的同情,对自己的失败具有再造成功的信心。决不可让孩子怨天尤人,垂头丧气,一蹶不振。(4)要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使孩子在强手面前,在困难当中,在挫败之时,仍能以坚强的意志去顽强拼搏。

社会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成就最大和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敢于竞争、敢于拼搏。而嫉妒心理,是敢于竞争与拼搏的障碍。家长要使自己的孩子在人生的长河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注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着力启发孩子学习胜者,见贤思齐,同时具备迎难而上,经得住磨难的精神;切莫害怕孩子吃苦,受难。这样,才能逐渐削弱孩子的嫉妒心理。(5)教孩子将嫉妒化为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行动。

有两个年轻人,在大学还没毕业时都是班级的高才生,但到了工作岗位,其中一个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做出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另一个便在心里生出一种说不上来的味道,于是在别人赞扬老同学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一些对方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的话。有一次,他在说老同学不是的时候,一个长者严肃地对他说:“年轻人,要努力赶上人家才对,怎么能嫉妒人家呢?你和他一样,都是年轻人,他能做到的,你为什么不能超过他呢?”长者的话使他如梦方醒。于是,年轻人发奋了,他从心里鼓足了劲,决心要赶上并超过他的老同学。经过一段努力,他也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样用于鞭策自己,激发潜能的嫉妒,必将使其取得长足的进步。由此看来,引导孩子如何将嫉妒化为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行动才是明智的。

让孩子养成谦虚的美德,戒骄戒躁我国西汉时著名的学者刘向有三个儿子。刘韵是他最小的儿子,聪明、好学,自小就“通诗文,能属文”,全家对这个儿子很偏爱,亲戚朋友也时常赞扬他。刘韵由此而渐渐自我满足起来,他开始是看不起别人,很有些自以为是;后来,连长辈的意见与教诲也听不进去了。

刘向为了帮助小儿子,写了一篇《诫子韵书》,书中所讲的名言“满招损,谦受益”,至今仍常为人们所引用。刘向的儿子所犯的错误,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走进了自傲的误区。今天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仍然会表现出自傲的心理。因此,家长要在教育中注意这个问题。

骄傲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特别是聪明的孩子,常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父母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由于学习成绩较好,或者某方面有特长,而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这种太多的表扬常常会误导孩子,使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就会滋长骄傲情绪。他们会因此夸大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而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他们听不进别人的善意批评,总是处于盲目的优越感之中,就会逐渐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导致成绩下降,表现也就不再那么优秀了。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及时予以纠正,让他们正确认识问题。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谦虚的美德呢?(1)要教育子女正确地看待自己

父母要教育子女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成绩、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弱点,特别要以严格态度要求自己。只有正确对待自己,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前进。

孩子产生骄傲往往源于自己的某方面特长和优势,父母应该先分析这种骄傲的基础:是学习成绩比较好、有某方面的艺术潜质,还是有运动天赋什么的。然后,应让孩子认识到,他身上的这种优势只不过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放在一个更大范围就会失去这种优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进取,而不是骄傲懈怠。优势往往是和不足并存的,应该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父母要教育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确实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不要忘记这里也包含着家长的培养、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

另外,不正确的比较往往也容易滋长骄傲情绪。在班集体中,若以己之长与别人之短相比较,这样比较的结果,自然容易沾沾自喜,自以为什么地方都比别人强,因而看不起别人。父母应该开阔孩子的胸怀,引导他们走出自我的狭小圈子,带他们到更广阔的地方走走,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历史名人的成就和才能,以丰富的知识充实头脑,使之变骄傲为动力。(2)要教育子女认清自满的危害

盲目骄傲自大的人就像井底之蛙,视野狭窄,自以为是,严重阻碍了自己继续前进的步伐。科学家巴夫给青年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切勿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应该统一的场合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

中国古人讲“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虚败由奢”,“骄傲自满必翻车”。什么时候骄傲自大,自满自足,那么他就会停止前进的脚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被历史一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不断克服骄傲自大的缺点,才能培养谦虚谨慎的美德。(3)要让孩子分清楚自信和骄傲的区别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能使人乐观上进;而骄傲是对自己的不全面认识,是盲目乐观,常会让人不思进取。对于父母来说,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不能让他们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形式上两者有很大的相似性,常会让人迷惑,孩子们常会把自己那点小得意看做是自信的表现,这时父母应该让孩子分辨出两者的区别。

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骄傲也是健康成长的绊脚石,任何成绩的取得只能是阶段性的、局部的,只能作为一个起点。在学习上,知识是无边的海洋,如果一时一事领先就忘乎所以,恰恰是知识不够、眼界不宽的表现。“满招损,谦受益。”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介绍一些成功者的经验,告诉他们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在取得成绩后仍能保持谦虚奋进的人。(4)要教育孩子学会倾听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假若我们能够放下那颗虚荣心,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肯定能够从别人的意见里发现自己的许多弊病,这些弊病又是达成成功人生所必须克服的,所谓“以人为镜”正是这个道理。

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知道怎样听别人说话,以及怎样让他开启心扉谈话,是你制胜他人的唯一法宝。”

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肯定有许多东西是我们个人所无法了解的,通过倾听别人的谈话我们可以获取许多有用的信息,可以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而你所得到的是别人的好感与支持,哪一个人喜欢别人总是驳斥自己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一生中大多数经历是容易忘怀的,记忆中深深烙下的往往是刻骨铭心的经验,所以,如果你能有幸倾听他那最可宝贵的东西无疑会极大地丰富自己。

要让孩子了解,学会倾听,绝对不是一言不发,那样对方马上会感觉到是在对牛弹琴、索然无味,更恰当地说,你应该学会引导对方谈话,诱导他说出他想表露的一些真实的想法。(5)引导孩子积极肯定他人的长处

虚心学习他人的最重要一条,是肯定他人的长处。当我们真心实意地向他人学习时,首先应该对别人的长处加以肯定。一旦你能够做到这一点,相信他会把这些东西展现给你。因为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共同的心理,期待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所以,你给对方一个展现的机会,这不仅仅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你更多的是得到了他许多的智慧结晶,这些对你的一生都将有着极大的帮助,是你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法宝。(6)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批评与建议

正确面对批评和建议是终生的学问。骄傲自满往往也和不能很好处理别人的批评和建议有关。批评往往直指一个人的缺点,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批评,他就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对于孩子来说,他在评论自己时常会出现偏差,原因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若能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不仅能养成谦虚谨慎的习惯,还能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让孩子学会对批评采取正确的态度

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往往也喜欢听表扬而反感批评。法国心理学家高顿教授通过一项专题研究证实,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由此看来,让孩子在幼儿时代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他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那么,父母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呢?(1)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就能接受批评

教育孩子,当然应该坚持表扬为主,但不妨在孩子牙牙学语或学步时,就有意识地让孩子既听到正面肯定,也听到反面的批评。此时,要注意对幼儿的批评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且以更多的表扬为前提,如孩子学说“喝水”很清楚,但学说“吃饭”还不清楚时,妈妈可以说:“你说的话不够清楚,再说一遍,好吗?”或“你昨天学走路一点不怕累,怎么今天就怕累了?”有意识地早早“引进”批评,可以帮他下意识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事实上,在幼儿时期就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较能适应社会,其中也包括拥有正确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乃至非议的平和心态,以及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2)批评时,千万不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做了错事时,往往处于悔恨之中,不知所措。此时,父母批评孩子时,应先对其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家长不是光把眼睛盯住他的错处。批评孩子错处时,只谈眼前做的错事,不翻旧账,以前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能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在父母面前永远无法翻身。这样很容易损伤孩子幼稚的自尊心,孩子从内心里就会不接受这种批评。(3)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

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你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最后才能虚心予以接受。从而让孩子渐渐明白:对他人的批评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完善自我的必要方法。(4)教孩子冷静虚心地接受批评

父母应教育孩子对批评的合理成分虚心接受,甚至列出改进的办法或措施。要教孩子学会掌握一些“冷处理”的技巧。比如,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不要“自卫还击”,不要夸张,等等;相反,应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成分。(5)允许孩子在接受批评时作出解释

如果批评不符合事实,也应允许孩子作出自己的解释。告诉孩子,给他解释权,目的绝不是推卸他所负的责任,而是要他实事求是地面对。如果你强硬地要求孩子改正错误,孩子心里不服,他就会虚假地答应你,表面上接受了你的批评,但心里感到受了很大的委屈,这对他接受你的批评没有任何作用。(6)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经验教训事实上就是对自我行为的一种反省。例如,一个孩子用打架来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如果他在打架上吃了亏,他会想:“上次我感到生气的时候是用打架来表达我的愤怒的,结果我被别人打了。那么下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我该怎么办呢?我不用打架可以吗?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

当孩子直接感受到行动与结果之间有某种关系后,他们往往会先想一想再采取行动。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预先的评价,看是否会出现他们预料的结果。如果结果正如他所想的,那么他会继续这么做;如果结果与他所想的不一样,孩子就会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一个人做事的一种反应机制。

这种时候,父母最好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善于引导孩子进行总结。如父母不要这样说:“我早就跟你说过了,你就是不听,现在尝到苦头了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呀!”这种论调只会加强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对孩子说:“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你好好想一想,如果用妈妈跟你说的方法去做,结果会怎样呢?”“有时候,你需要听听他人的意见,这样就会避免一些问题。”这种语气,孩子比较愿意接受一些。

如果孩子学会了经常总结经验和教训,他就已经学会自觉地进行反省,这对他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孩子学会与陌生交往时避免偏见

两个同在纽约作过短暂停留的朋友,提到他们的观感,一个人说纽约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他希望能有机会长住些时;另一个人却说纽约是人间的地狱,要他多待一天也不愿意。

为什么他们对纽约有这么不同的感觉呢?

喜欢纽约的说,他下飞机之后,朋友先带他到皇后区的自宅歇脚,并叫计程车去大都会美术馆。在美术馆对面用过餐,然后沿着中央公园走到繁华的第五街,看了川普大厦、美丽的竹林庭园,转过洛克菲勒中心的溜冰场,再登上帝国大厦的顶楼,欣赏曼哈顿的夜景,而后叫车回家。

痛恨纽约的则说,他下飞机之后,朋友叫计程车送他去四十二街附近的一家旅馆,再带他由中央车站乘地铁到自然历史博物馆,而后坐地铁到下城吃饭,再去世界贸易大楼顶层欣赏曼哈顿夜景,又去时代广场,逛了成人商店,而后送他回旅馆。

他们对纽约的观感为什么有那样大的差异呢?虽然接待的朋友都花了不少钱,也都带他们逛了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和最高的建筑。但是前者住在安宁的住宅区,看到的是幽静的中央公园、豪华的商场和干净的市容,后者却见到了肮脏的地铁、杂乱的下城、藏污纳垢的时代广场,且领教了旅馆附近的嘈杂。

其问题是:若非再有机会到纽约,这种观感就可能在他们的心中维持一辈子。由于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所以每当他们提到纽约,那好极了与坏极了的评语,必是斩钉截铁的。

我们不是常听人斩钉截铁地说“某人是好人”或“某人坏透了”一类的活吗?他们也是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但是如果以纽约的例子来想,你认为他们说的对不对呢?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犯这种以偏概全的毛病的人真是太多了!

这世上有什么十全十美的呢?愈干净的城市,它排污水的系统可能愈庞大;愈见不到垃圾的地方,可能愈有一个堆积如山的垃圾场;连人体都有动脉与静脉,谁能因为觉得那“青筋”看来讨厌而将静脉切除呢?

所以我们不论看人、看事,甚至听别人论断事情,都要有一种客观审度的态度。

每个人都可能患上偏见的“疾病”,只不过程度轻重不一。偏见是根据自己所得到的一点点信息,凭主观的想象,甚至已有的经验和逻辑,编故事似地给对方编制了一个形象,甚至由此去推知他的过去和将来。

和一个人初次见面,如果对方穿着随便、谈吐粗俗,你很可能会认为对方是一个没文化、缺教养的人,当然你可以这么认为。但如果你进而认为他办事肯定不认真,而且自私,甚至可能有点邪恶,以至于以后不愿和他进行任何合作,那么就过分了,就变成了一种偏见。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很容易失去很多机会,因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和人交往、合作,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别人的优势,充分发挥对方的优势,从而给自己提供方便。

很多人会以第一印象轻易地判断一个人,通过第一印象中的一些信息来判断他的一切,这显然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错误。

对人产生偏见,结果往往是对自己不利。因为对人有偏见,很容易被对方察觉,一旦别人感觉到你对他有偏见,很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一次偏见就等于少了一个合作伙伴,甚至少了一个的朋友。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才能教导孩子减少和尽量避免这种偏见呢?(1)让孩子努力扩大见识

只有扩大见识,才不会局限于一个观念,才会去接受别人的观念。(2)培养孩子宽容的心态,正确地看待别人

只有正确地看待别人,才不会因为别人一时的表现而对他持不全面的看法。

别人怎么做,总有别人的道理,只要不违法,总是应该允许存在的。只有宽容的心态,才能克服偏见。(3)让孩子有平等、民主的精神

平等、民主的精神的形成,其前提即是每个人须有宽容的心态。只有互相宽容,才能做到彼此间的平等和民主。而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之下,就往往能够避免很多偏见。(4)教孩子学会克服自己的心理定式

要提醒孩子:自己一时的看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时候。要有灵活的态度,只有这样,在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不会死抱着原有的看法不变。

从小让孩子慷慨些,培养其合作精神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均为学术智商很高的科学家,他们之中有的人出类拔萃,有的人成绩平平。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差别的原因,就在于那些获得大成就的人善于交际,拥有自己的广大的交际网,因而可以随时从各个方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数据;而那些成绩平平的人则因不善交际,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另一个有说服力的统计数字是:诺贝尔科学奖金自1901年设立以来,到1972年为止的286名获奖者中,有2/3的人是因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而获奖的。而且,因协作研究获奖占总获奖数的比例逐渐上升,在诺贝尔奖金设立的头25年为41%,第二个20年跃升至65%,而现在则为79%。可见,交际、合作极为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喜欢与人合作,也善于与人合作,因此能得到较多的成功,也产生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效益;但是,有的人恰恰相反,由于不善于与他人合作,而失去了成功的可能,丧失了把握成功的机会。

住在“地球村”的人们,面对着人类的共同命运,必须精诚合作,才能共享成功的喜悦。那种没有合作能力的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更不要奢望什么成功。

小孩子不肯与人分享、不善于合作是很自然的,而且很小的孩子常常认为凡是他能够得到的东西都是属于他的。但是他们也愿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笑。对于每个家长来说,从小让孩子慷慨些,培养其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1)教孩子克服小气的毛病,学会慷慨待人“小气”是一种不良的性格特征,及早防止与纠正孩子的“小气”行为,是父母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小气”的儿童有哪些表现呢?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小气”的儿童除了具有“食物不肯给别人吃”、“玩具与学习用具等不愿借别人用”的最直接特点外,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做事斤斤计较,爱讲条件;自我牺牲与奉献精神较差;自私自利;思想比较保守,缺乏同情心;适应能力较差;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做事比较犹豫、多疑,缺乏果断性。

慷慨待人的品格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机会,让孩子的分享行为得到练习。如买回的糖果不要全部留给孩子吃,要让孩子亲自把糖果分给家庭成员,与家人共同分享;玩耍时,引导孩子把心爱的积木、玩具等分一些给小朋友玩。在这些练习中,家长应及时称赞孩子的慷慨之举,使孩子得到快慰的心理体验,促进孩子慷慨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在孩子与小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相互交换玩具进行玩耍,在反复交换玩具的过程中,孩子就会逐渐明白礼尚往来的必要性与相互帮助的重要性。这对孩子慷慨品格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2)让孩子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从小我们就接受这样的教育,要“乐于助人”。这里的“乐”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快乐,是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既有益于他人,又愉悦了自己;其二是乐意,助人的过程虽然需要有所付出,但更有收益,所以,理性的衡量,也要求我们乐意地去帮助别人。

个人的力量总是很单薄的,当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时,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旅程是在别人的扶持下走完的。当一个人对生活中的某一问题无力解决时,我们如果能够伸出一只热情的手,无疑会给对方以极大的力量与信心。特别是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处于逆境之中时,如果我们能够热情帮助别人,别人定会对我们产生强烈的好感。同时,当帮助别人之后,人人都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很高大的感觉,而当别人又对我们报以微笑时,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的美好。这对人的自信心的确立是极其有益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帮助的贫困者与受难者。家长应鼓励孩子解囊相助。如把自己的玩具或食物送给贫困家庭的孩子,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受灾的地区或需钱治病的人们,也可以让孩子帮助困难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减轻其负担。孩子在反复领略助人的乐趣之后,就会把这种乐趣作为一种强烈的精神需要,从而学会去输出、去追求,最后形成稳固的慷慨待人的性格特征。(3)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任何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的。每个人的成功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有外部环境的支持。而赢得外界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际关系智能的高低、与人合作以及赢得他人的合作的能力高低。人们之间的合作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因此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要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父母首先要给孩子一些思想准备,对家务劳动与家庭生活进行一些讨论是必要的:关于孩子的年龄与做事的能力,关于大家生活在一起应相互帮助,关于每个人应负的责任,随后便是列出家庭生活所包括的劳动项目等,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知道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需要花费多少劳动,因而体会到父母的辛苦。(4)让孩子学习交往技巧和方式

礼貌、分享、谈判、讨论,遵守规则,等等,是构成合作的技巧和方式。守规则的孩子往往受同伴欢迎,父母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交往技巧来帮助孩子实现合作。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考虑小伙伴的建议和意见,观点不一致时,可以协商讨论;游戏时要遵守规划,违反规则是错误的行为,等等。帮助孩子学习如何通过礼貌和易于被接受的方式提出要求,和说服小伙伴进行合作,等等。另外,通过故事和影视节目中的合作引导他们的思路也是很有帮助的做法。

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在英国南部的一个城市,每年都举办西瓜品种大赛。

有一个农场主的成绩相当优秀,经常得奖。他得奖以后,毫不吝啬地将得奖种子分送给街坊邻居。

有一位邻居惊讶地问他:“你的奖项来之不易,每年都看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品种改良,为什么还这么慷慨地将种子送给我们呢?难道你不怕我们种的西瓜超过你的吗?”

这位农场主说:“我将种子分给大家,表面看起来是帮助大家,其实也就是帮助我自己!”

邻居想不明白,于是农场主向她解释:原来,这位农场主所居住的城镇是典型的农业形态,家家户户的田地都比邻相连。农场主将得奖的种子分送给邻居,邻居们就能改良他们西瓜的品种,也可以避免蜜蜂在传递花粉的过程中,将邻近的较差的品种污染自己种的西瓜,这位农场主才能够专心致力于品种的改良。相反的,若农场主不将得奖的种子送给邻居,则邻居们在西瓜品种的改良方面势必无法跟上,蜜蜂就容易将那些较差的品种污染给自己种的西瓜,他反而必须在防范外来花粉的侵袭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可见,一个人的力量是单一而有限的,众人的力量是多样而无穷的。农场主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并不以能人高人自居,而是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同时也依靠邻居的力量,这样才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我们不仅要善于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如果能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会更有利于我们走向成功。

一道复杂烦琐的工序被分成若干个连贯的环节,由不同层次的人分别操作,就会变得轻而易举。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其实,这两点并不矛盾。同样,人在社会上,如果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的能力,那么,他不仅在事业上不会有所建树,就连适应社会都很困难。

从孩子懂事时起,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呢?(1)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

所谓悦纳别人,是指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来讲,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因此,只有相互认识到了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有了真正的动力和基础。所以,家长要常和孩子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为别人有这个缺点或那个毛病,就嫌弃他、疏远他。为此,家长要教育孩子多看并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诚心诚意地加以赞美,而不是采取一种“不承认主义”。家长自己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应坚持这种态度来对待他人,成为孩子的表率。(2)教孩子学会分享

假若孩子凡事都自私自利,斤斤斤计较,那么他就难以与他人友好相处,更谈不上进行有关的合作活动了。因此,家长有必要让孩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大方,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这里面有些家长值得注意的原则和技巧问题,比如,要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分享他所喜爱的玩具,切忌对他进行强迫,也无须向他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不妨可以这样跟他说:“你玩一会儿,让他玩一会儿,你们俩都高兴高兴,不是很好吗?”适当地引导孩子,多给他鼓励,他就会感到分享对他不是一种剥夺,而是一种增添更新更多的乐趣的机会。当孩子较小时,父母不妨就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分享训练”。当孩子手中拿着画册时,父母可拿着一个玩具,然后温柔地、慢慢地递给他玩具,并从其手中取走画册。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孩子便学会了互惠与信任。(3)让孩子多参加有利于产生合作关系的活动

家长可以让孩子玩一些诸如共同搭积木、拼图等需要协作的活动,还要鼓励孩子参与如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团体之间的对抗与竞争,又有团体内部的协调与一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参与者的合作精神。(4)教孩子协调人际关系,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交通、通信尤其是电子网络迅猛发展,整个世界日益结成一体,时间显得越来越短,空间已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密切,鲁滨孙式的孤岛生活已成为神话。在茫茫人海中,我们看见有的人因为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善解人意,善于与人沟通、合作,而不断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生活充实而愉快;相反,另外一些人由于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矛盾,处处受阻不顺心,感觉到郁闷难受,平日很少见到笑脸,生活枯燥乏味。人,既然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担当某一组织中的某一角色,那么,学会组织协作能力,便成为生存的基本需要。一旦拥有较强的组织协作能力,孩子就会发现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沟通、合作乃自然而然的常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孩子更容易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因而更可能获得更优秀的学业表现。

第三章 要让男孩充满爱心,远离冷漠

仁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最伟大的品德。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会时刻想着别人,他不怕吃亏,乐于助人,结果,这种善良的美德使他容易融入群体,被他人接纳,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拥护,使自己获得更多成功的机遇。然而,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要让孩子成为有所作为的男子汉,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

要从小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现代的孩子经常面对的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可能充斥着战争、暴力、犯罪、残忍或是不公正……这些都有可能让我们的孩子缺乏爱心,而变得冷酷无情。当孩子所遭受的残忍越多,他们就会越少感到苦恼,开始容忍不善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这些负面的影响,最终会让我们的孩子变得麻木不仁,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

据有关研究人员在一所中学里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一定的年龄段,竟有80%至90%的孩子曾有过出走或自杀的念头。此项调查结果足以令家长不寒而栗。我们先不去探究这是人在发展过程中生理上的正常现象,还是社会的影响,只是我们都要在心中敲一记警钟: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孩子从小进行爱心教育。

在我们看来,今天的孩子是幸福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孩子,他们多是独生子女,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智力开发都和过去有着天壤之别。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投入大量的心血,可是耳闻目睹的许多事情,常常令我们惊讶。在电视上,一位母亲曾这样哭诉:她买了18只大虾,孩子一口气吃了17个。剩下一个母亲想尝尝味道,可是孩子居然大哭起来,质问母亲:“你明明知道我爱吃,为什么不给我留着?”无数的事实让父母们不禁自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的爱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无情与麻木不仁?”

这些都是缺乏爱心教育所引发的危机。

在当今青少年当中,待人卑鄙和为人刻薄的很多,孩子残忍行为上升趋势的事实令人惊恐。为人刻薄也许不会导致看得见的伤害,但是,它却会留下无法磨灭的感情上的伤痕,扰乱道德成长的结构,可以制止这些残忍行为与现象的良药只有“爱心”。

反省一下我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吧!很多父母对孩子是倍加呵护,舍得花大本钱进行智力投资,可是唯独忘了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进行责任心的教育,似乎他们天生只有学习,别的什么都不需要。渐渐地,我们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他们不知道爱父母,不会爱他人,不懂爱生活,不屑爱这个社会;我们的孩子不知道为别人付出,从来不去考虑和体谅他人的需要,也不懂得对生命要有所感恩。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为他人做什么,不去了解他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更不要说帮助别人、欣赏别人、主动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只有爱的教育才可以让我们的孩子警觉别人的困难,并唤醒孩子的良知与感情,使得他们变得宽容而具有同情心,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去帮助那些受到伤害和需要帮助的人。一个没有爱的能力的孩子是可怕的,他的感情生活也将一无所有。“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是英国有着“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的一句名言。

我们培养一个孩子的时候,首先要教会他的是“爱”。教育孩子要首先爱自己的妈妈,爱亲人,爱老师然后推及、延展到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这种教育迫在眉睫,否则,我们就将生活在没有爱心的世界里。

现在有好多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家人、社会的过度关爱,使得这些孩子受不了半点儿委屈,半点儿打击。常常可以在新闻中看到一些孩子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为几句气话而想不开,以致离家出走,甚至还有的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玩乐的愿望,毒害亲生的父母,等等。现在,我们面对不止一个、两个自杀的大学生、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还有大批没有爱心、缺少挫折教育、没有经历苦难的一代人。这些孩子在将生命轻轻一掷时,或者在学习、生活时,丝毫不会考虑自己的“一去”将给自己的家人带来怎样的痛苦,也不理解父母对其成长的含辛茹苦,更不会想到自己辜负了国家、社会的培养,又谈何“爱”字?

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努力,通过使用最有效的、培养孩子爱心的方法来取代负面的信息影响,培养我们的孩子充满爱与仁慈,教导他们在遇到冷酷和残忍的事情时,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正确的行动。

引导孩子加强修养,愿意付出爱“让世界充满爱。”这是一句美丽动人的话。那么,爱究竟是什么呢?这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清楚。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区别,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人类世界有爱,这是人类得以幸福和谐、得以繁荣兴盛的前提之一。如果没有爱,世界将变成一个无望的冰窟。

爱人是人的本质要求。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是社会的综合,具体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所以,每一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最好的调和剂,爱能改变一切,爱能产生互动效应,一个人心中充满爱就会得到加倍的回报。一个家庭充满爱,家庭就会充满幸福,让世界充满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爱的含义应该是博大宽泛的,对弱者的同情和援助,对丑恶的鄙弃和抵制,对美好高尚境界的追寻和创造……人类的所有美德都可以被爱的羽翼涵盖。

懂得爱的人必定温厚而宽容,他决不会把自己的要求和欲望强加于人;怀着爱心的人必定真诚而大度,如果需要,他会毫不犹豫地展示自己的灵魂,捧出自己的心。

爱的价值用金钱难以衡量,心藏龌龊的人甩出的大把金币,有时还不如贫穷的善者脸上的一丝微笑。如果所有的人都能用爱的目光打量世界,用爱的情怀对待同类。那么,人类的很多灾难就会消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就会安静得多。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要相信爱,学会爱,愿意付出爱。“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不仅仅在歌里这么唱,在生活中,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刻,都想一想,爱的暖流,是不是在我们的心里流淌?

人间需要每个人都永存爱心,然而这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让孩子做到永存爱心,就需要引导孩子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修养。(1)要加强孩子的自爱心

自爱心是人的本性,是个体生存的基本特征。自爱心的进一步发展,就会产生自尊心、羞耻心、责任心和自信心,这有助于塑造自我道德形象。

人若没有自爱心,生命便缺乏根基。正如鲁迅所说:“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自爱包含着对自己做人的准则、人生意义、道德信仰、价值观念、人格荣辱等诸方面的理解、信奉和实行。它体现着一个人对真、善、美的珍视和追求。(2)培养孩子的爱人之德

一个人如果只能自爱而不能爱人,那只能说是一种低层次的狭隘的爱;人只有做到爱人如己,以爱己之心爱人,才算有了爱人之德。正如古人所云,“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3)鼓励孩子的利人之行

在社会生活中,“爱语”会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快乐,甚至有“回天之力”。但是,人们之间的相爱,不能只停留在漂亮的语言上,而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佛教有这样一句格言:“一个救人性命、出于纯正之爱的行动,比在侍奉佛祖的宗教活动中献祭大象和马匹而度过一生时光要更伟大。”

真正的仁爱具有真诚性、利他性和无私性。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真正的仁爱之心是不期望回报的,而是基于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然而,人际关系也常常像自然界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什么种子结什么果。正如墨子在《兼爱》篇中所云:“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现实生活中,许多宽厚的人,常有“己愈予人己愈多”的感受。

在人们之间的交往中,总是有思想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把自己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奉献给他人,而自己的感情并不会因“给予”而减少,相反,我们给予他人的愈多,那么自己所得的也会愈多,从而也就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更加丰富、高尚。(4)要让孩子坚守仁德之道

古人讲仁爱,并非让人们去爱一切人,而是教导人们要“爱之以道”、“爱之以德”。孔子主张“爱有差等”,能爱能憎。

子贡曾问孔子:“君子有憎恶的人吗?”

孔子肯定地回答说:“有憎恶的人。憎恶一味传播别人坏处的人,憎恶处在下面而毁谤上面的人,憎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憎恶刚愎自用而且顽固的人。”

孔子问子贡:“你也有憎恶的人吗?”

子贡说:“我憎恶把偷取别人成绩当做聪明的人,憎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憎恶把攻讦别人短处当做正直的人。”

从孔子与子贡的这段对话可以看出,仁爱还有另一面,即能判断善恶、分清是非、坚持原则。无是非者无所爱,唯明理者方能爱。我们要当爱则爱,当恨则恨。正像鲁迅所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爱是观念的东西,是客观实际的道德产物。如若对错误的东西、丑恶的现象和罪恶的人一味讲爱,那就会姑息养奸,把“爱”变成了“害”,不仅失去了仁爱的价值,而且会走向事物的反面,结出“过爱不义”的恶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能憎才能爱。

培养孩子感激他人、关心他人之心有一位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三个女儿养大,并相继考上名牌大学。在别人的眼里,母亲是伟大的。可是当三个女儿如小鸟般飞出巢后,母亲忽然感到孤独、寂寞。希望日后能与其中一个女儿生活在一起,但三姐妹谁也不愿意……读了这个故事,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现今社会里,有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不择手段、不惜金钱,甚至不顾一切代价,这是母爱的弱点。其实,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父母、离不开亲人、离不开老师、离不开同学。我们在培养孩子立足社会的能力,呵护孩子心灵健康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爱。不会回报爱的孩子是缺乏爱心的人,而缺乏爱心的人是不会受社会欢迎的人。

近些年来,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可悲的是,一个家庭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爱,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将来是很难融入社会的。“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黏合剂。

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没有对社会情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在儿童期忽略社会情感的培养,成人之后,“社会情感缺失”就会导致冷漠、偏激、敌对甚至暴力等不健全的人格表现。

忽视社会情感的培养,孩子不但会丧失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感激,而且在人际交往中割断了联系的情感纽带,就像空中的流星,失去了彼此的引力,不是自焚就是撞到其他星球上引起灾难。“清华研究生硫酸熊事件”、“马加爵事件”,一个个悲剧的发生,孩子既是害人者,又是被害者。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总给人自私、无理、不尊重人、不懂得爱的感觉?这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几乎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因为“独”,因而缺少学习宽容、忍让、理解、与人合作的机会;其次,对于自家的“独苗”,家长生怕他在外面吃亏;再次,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家人的关爱照顾当成理所当然。这种过度关爱的结果是孩子心中无父母,体味不到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艰辛,又怎能产生感激之情呢?

国外心理学家认为,感激是一种正面情绪,是幸福感的基础,会珍惜别人的给予,善待别人;感激是强大的动力激发系统,一个人获得他人帮助之后,可以激发他做出善举或努力以此作为回报。因此,从小教会孩子心存感激,对人体恤,站在别人的立场理解他人的情绪,会使他的心灵存有一份真与善,使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富足和美好。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孩子感激他人、关心他人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其感受行为的积极结果。比如,有些孩子很有爱心,有好吃的先想到别人,有好玩的先让给别人,看到别人有困难总能主动去关心。可是,友善和关心,可能得到的却是消极的结果,如自己总也玩不上喜欢的玩具等。时间久了,他会产生一种“好心没好报”或“吃亏”、“窝囊”的感觉,以后就不再愿意这样做了。这时,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引导,肯定孩子的关爱行为,并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知道这样做父母、老师、同伴都很喜欢,使他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同时认识到爱与被爱的互动性,将感激和爱形成习惯,融入品行。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在人的心理需要中,爱的需要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怀抱的婴儿时期,人们已不单单只要乳汁,而且更多地需要母亲的爱与关怀,这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儿童生命和健康的要素。国外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铁丝编制了一个象征的猴子并在上面挂着一个奶瓶可以提供食物和水,同时实验者又用绒布编制了另一个象征的猴妈妈,虽然没有食物和水,但是可以提供温暖(爱与关怀)。结果发现,小猴子90%以上的时间和绒布妈妈在一起,只是饿的时候才跑到挂有奶瓶的铁丝妈妈那里去,尤其是在受到惊吓时,它们毫无例外地跑到绒布妈妈那里去寻求保护。

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示,爱的贫乏有时远比物质贫乏对孩子的心灵有更大的影响。平日里,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些孩子随意蹂躏鲜花,虐待小动物,甚至欺辱弱小,毁物伤人。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由于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爱,经常遭受体罚。他们不懂得爱,感情受到压抑,往往以暴力残忍的行为消除内心的压抑和不满情绪,以得到乐趣。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自然会缺乏同情心,不会去关心亲人,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爱,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爱心。“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都天生有爱心,但孩子的爱心表现得并不明显,这就需要做父母的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从以下方面培养孩子的爱心。(1)爱心培养从幼儿抓起

婴幼儿时期是人各种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心的形成也是在婴幼儿时期。因此,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抓起。在婴儿时期,父母要经常爱抚孩子,对孩子微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这是孩子萌生爱心的起点。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要把自己看做孩子的伙伴,陪孩子游戏、聊天、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被爱的幸福,为孩子奉献爱心打下基础。(2)父亲要教孩子爱母亲

我们常常听到母亲抱怨孩子如何不关心自己,有的甚至还打骂母亲。母亲用血乳养育了孩子,孩子却忘恩负义。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错,其实深究的话,就会发现孩子是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养成了这种恶习。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爱”的教师,孩子正是从父母彼此相爱、忠诚相待那里感受到家庭之爱,并且将这种爱推及到别人身上。丈夫应该尊重并热爱自己的妻子,以此来教育孩子热爱并尊重自己的母亲。因为孩子正是从爱母亲开始扩大到爱老师、爱朋友甚至是爱不相干的人。一个连自己的家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的人,是很难真正地爱其他人的。

夫妻间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从父母恩爱、彼此尊重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对外人也谦让有礼。

在培养孩子的爱心方面,父亲的作用尤为关键。父亲应该教孩子尊重母亲,不要对母亲高声大嚷,不要嫌弃母亲的唠叨(因为这也是母亲的爱);父亲应该教孩子关心母亲,关心母亲的身体,体贴母亲的困苦,在母亲遇到困难时站在她身旁说:“妈妈,不怕,有我在这里。”父亲应该教孩子感谢母亲,感谢母亲为了家庭付出了自己美丽的青春和宝贵的一生,如此可以培养孩子细腻温柔的爱心。

当然,做母亲的也应该教儿子爱父亲。(3)在孩子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

善良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暖的一缕阳光,没有善良,没有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真正的、发自肺腑的温暖与关爱,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爱。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这种情感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悉心培养才会产生效果。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健壮的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子。

那么,怎样才能把善良的根植入孩子的心中?怎样教他与人为善?怎样才能使孩子在见到其他人的痛苦之后,设身处地地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并对别人的痛苦和忧伤产生切肤之痛呢?

善良的根须在于培植,父母应对周围的人表现出真挚的同情,并帮助身边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学校、社会应经常举行为希望工程、为身边不幸的同龄人献爱心活动,做父母的应热忱支持孩子参加这种活动。(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父母可以通过对物质东西的淡化,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使其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人。比如,父母应该让孩子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就会慢慢减弱孩子的自私心理,让他们的心中装下别人,看到别人的存在,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付出爱心。

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通过一些途径帮助孩子找到奉献爱心的机会。比如,可以让孩子利用假期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或者带比自己更小的孩子玩。

父母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应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正面事物,培育孩子的爱心。

①教育孩子热爱动物、热爱生命。

英国有句名言:“爱我者爱我的狗。”把狗等同于人,借用小动物启迪孩子的爱心是最直观、最便捷的方式。现代社会掀起“宠物热”并非全是精神空虚,它是人类在人情淡薄的后工业社会中借用宠物培育爱心,其根本目的仍是呼唤美好的人性。

精神病学家主张:“对患有精神障碍症的人来说,喂养猫狗能疗治心理残缺、缓解病症、增强患者的信心和爱心,从而热爱生活,恢复健康。”同样,为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借用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天性来唤起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②帮助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性格。“我的”、“给我”、“我要”,这是孩子最常说的几个词,由此可见,孩子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大人们也习惯用这些来证明“人生来是自私的”。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自私是个体存在的根本条件,只要将自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就会让爱心在人性中放射光芒。

孩子最先学会的话一般是“爸爸”、“妈妈”,这表明在孩子的意识中最先接受的人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的爱让孩子从一出生就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但是作为父母,千万不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应该让孩子懂得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他人。在家中,父母应教育孩子尊敬爷爷、奶奶和父母,形成“长辈先用,最后轮到我”的意识。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教育者,应该注意把自己的辛劳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之爱的伟大,懂得父母为了自己的幸福作出了多么大的牺牲。这样,孩子便会体谅父母,不再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伺候”。有机会也让孩子学习照顾父母、长辈,让孩子明白爱心是相互交流的,不只是单方面的索取。

要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要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长辈,让孩子在学会享受时应首先考虑他人。如别人为自己服务要表示感谢,别人不便时,应尽可能提供帮助,逐步体会到帮助、关心别人是愉快的;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他们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懂得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便将来为家庭和社会多作贡献;要为孩子创造经常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借给小朋友们玩,学会与小朋友团结友爱;要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并说明拒绝的理由。(5)让孩子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通过以下的三个方法,父母能够体会到帮助孩子去想象别人的思维和感情,能够大大地扩大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爱心。

①转换角色。

父母可以在家中做这样的实验:当兄弟姐妹之间、孩子与朋友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时,要求相关的人停下来冷静地思考一下,如果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会有什么感受;然后要求每个人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对方会说什么和做什么?”这个方法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能帮助每个人对麻烦的形势获得一个不同的视角。对孩子来说,使用布娃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一个布娃娃代表冲突中的一方,孩子就可以与布娃娃一起将问题演示出来。

角色转换不一定只用于冲突之中,它可以用于任何情况之下,帮助孩子理解相关人士的观点。比如,父母可以经常这样问孩子:“你认为彬彬总是侮辱别人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候孩子可能考虑到是因为彬彬自我感觉不好,羞辱别人会让他好受些。这样孩子就可能会改变对彬彬的态度,或者自觉帮助。“你认为童童总是跟着你的原因是什么?”孩子可能会想到是因为莎莎很孤独,而且不知道怎么交朋友,以后就会试着关心莎莎。“为什么爸爸总是对你大吼大叫?”当孩子知道爸爸是因为正在想方设法解决就业问题而心情非常压抑时,就会理解爸爸的不易,也会更加热爱爸爸。

经常让孩子从别人的观点、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会增强孩子的同情心,也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

②设身处地。

父母可以选择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真实情境,让孩子设身处地地为我们想一想,从我们的角度想象一下身临其境会是怎么回事,这样就会培养孩子照顾别人感受的自觉性。

利用类似下边的方法,能够帮助孩子理解父母的感受。12岁的强强弄不明白,因为忘记告诉妈妈自己在哪儿,妈妈竟会那么焦虑不安。有一天,妈妈对强强说:“假设你是我,为我设身处地想一想。我不知道你在哪儿,天渐渐黑了,我会说什么?会有什么感觉呢?”强强真的设身处地地为妈妈着想,把自己假设成妈妈,从妈妈的角度出发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想想会说什么和有什么感觉。想过之后,强强马上向妈妈赔礼道歉,说从来没有意识到妈妈会这么担忧,并且保证以后决不忘记给家里打电话。

③想象别人的感觉。

帮助孩子识别别人的感觉,就是要求他想象别人对某个特定情况的感情。假设孩子为给自己寄来生日礼品的姑妈寄出一张感谢卡,父母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意识到姑妈收到卡片时的感觉。“现在假设你是姑妈,你打开信箱看见这张卡片,你读到上面写的话会有什么感觉呢?”当然,也可以把这种想象的技巧扩展到其他的、孩子没有见过的人身上,比如,父母可以经常问:“如果你是一位新搬来的人,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小区,谁也不认识,你会有什么感觉?”或者“如果摔倒的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经常这样问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把握住别人的需要和感情,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拥有爱心。(6)保护好孩子的爱心

有时候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心视而不见,或训斥一番,把孩子的爱心扼杀在萌芽之中。比如,有个小孩为刚下班的妈妈倒了一杯茶,妈妈却着急地说:“去去去,快去写作业,谁用你倒茶?”再如,有个小孩蹲在地上帮一只受伤的小鸡包扎,小孩的妈妈生气地说:“谁让你摸它了,小鸡多脏呀!”孩子的爱心就这样被父母剥夺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在不经意间伤害或剥夺孩子的爱心。

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就应该在生活中培养它、呵护它。

家长平时注意对孩子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那仁慈博大的爱心,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

让孩子积极实践爱,奉献爱孩子知道了什么是爱,拥有了爱心,接下来,家长就要让他深入体会和积极实践爱,奉献爱。(1)让孩子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爱护

让孩子从小知道,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孝心的孩子,懂礼貌,责己严,能为父母分忧解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思想,常给孩子讲些感人的故事,唤起他的感激意识。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就是情感教育的典范,还有《三字经》中的故事均为很好的教材。

西方有个感恩节,我国风俗习惯里也有许多类似的节日,例如春节。家长可以带孩子给长辈拜年,给孩子讲祖辈艰苦生活的故事,让孩子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对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每天跟他谈谈,要求他想一想,今天是否给别人添了麻烦?今天有没有谁帮助自己进步?今天最感激的人是谁等问题。让孩子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爱护,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育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2)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别人

事实上,一个家庭中最为紧要的是夫妻感情的经营。不妨告诉孩子:“妈妈最爱的人是爸爸,爸爸最爱的人是妈妈,你虽然没有得到最爱,但你同时拥有双份爱。”我们还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下班后半小时内不可以打扰爸爸妈妈”。结果你会发现,以前越关注他,他的要求越多越难缠,现在你把他的位置放对了,他反而变得礼貌和独立。不要给孩子他是家里的特权阶层的印象。好东西大家要分享,人人有份,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懂得关爱别人。(3)让孩子学会表达感激

爱是一种双向的给予和得到,是一种互相的关心和信任。人人都有爱,都会爱,问题是爱的能力是否健全。为了孩子,父母可以付出一切。一些家庭的父母只知道默默地为孩子做好一切,让孩子没有任何负担,和孩子沟通少,孩子根本就感觉不到父母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对这种优越习以为常,觉得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父母的爱,也不懂回报爱,甚至可能认为,家长管得太多,太烦。这就说明家长本身爱的能力出现了问题;家长爱孩子,但孩子却不懂得爱家长。

说到底,是因为家长没有教孩子懂得感激!

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感激”这个话题太严肃了,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也有“施恩不图报”的观念。尽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能够有爱父母的心,然而在教育孩子时,又往往忽略这方面的内容。据调查,许多家长对孩子孝敬长辈的要求很低。孩子上学离家时能说:“爸爸妈妈,我走了,再见!”放学回家见到父母时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就相当满意。如果孩子在吃好东西时,能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吃,长辈们就觉得孩子非常懂事了。然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孩子这一声“谢谢”,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真正关心父母长辈,而且形成习惯。

当然,每个人对爱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爱不是要求得来的,是自然而然的表现。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要求孩子每次都能在我们给他一个拥抱的时候感激涕零,但却能够通过有效的指导和时间的磨炼,让他慢慢感受和表达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培养孩子的感激之情,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比如一个拥抱:当家长不舒服时,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拥抱,学习施与爱心和同情;一句“谢谢”:当家长为孩子买了玩具时,别忘了要求他说声“谢谢”;一个亲吻:当家长陪伴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把他揽进怀里:“你玩得真开心,亲亲妈妈。”一张自制贺卡:当家长生日或重要的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制作,送给父母和爷爷奶奶等。(4)为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

许多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疼爱孩子,却忽略了给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其实施爱与接受爱是相互的,如果让孩子只是接受爱,渐渐地,他们就丧失了施爱的能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并且觉得父母关心他是理所当然的。有的父母以为给孩子多点关心和疼爱,等他长大了,他就会孝敬父母,疼爱父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你没有给孩子学习关爱的机会,他们怎么会关爱父母呢?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学习好了,将来才会有一个好的前程,于是什么事都为孩子着想,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格、习惯、品质、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更重要,并且这些都需要在生活、学习中培养的,不会一蹴而就。

平时,孩子应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让他负起责任来。家长遇到为难的事情,可以讲给孩子听,让他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了病,告诉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情,并付诸行动。久而久之,爱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5)让孩子体会被感谢的快乐

让孩子帮你做一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让孩子去帮助身边可以帮助的人。让孩子在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感谢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如果被帮助的人没有回应,孩子虽然会很失望,但这种失望的经历正好可以提醒他,如果有人帮助了他,那么一定要说“谢谢”。

让孩子学会了解和尽量满足别人的情感需要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仅需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而且还要能够认识、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人。只有了解别人的心理,了解别人的需求,并尽力去满足对方的某些要求,才能获得理想的人际关系。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首先就要让他学会了解别人的情感需要。

那么,在情感方面,一般的人会有哪些方面的需求呢?(1)他人需要尊重

尊重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民主、自由、平等意识日益增强。在心理上,人们已不大愿意被动地接受摆布和指挥;而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得到别人对自己价值的肯定的心理需求在日益开放的社会中尤为突出。只有善于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19世纪的印度成为英联邦成员之后,有一天,印度各大部落首领前来拜见英国王室。为了缔结友谊,实现英国在印度的顺利统治,英王室决定举行一个盛大的宴请招待会,当时还是王位继承人的温莎公爵奉命主持这次宴会。

席间,宾主双方你来我往,杯光盏影,觥筹交错,气氛热烈。可是在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服务员为每一位客人端来了洗手水,印度人看到精致的器皿中盛满了水,以为这是给客人的茶水,便纷纷端起来一饮而尽。此情此景,令在座陪客的英国贵族们目瞪口呆,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主陪位置的温莎公爵。

这时,只见温莎公爵不动声色地一边与客人交谈,一边端起他面前的洗手水自然大方地一饮而尽。众贵族绅士们自然不敢怠慢,都若无其事地将自己的洗手水喝完了。一场看似不可避免的尴尬场面,就这样被温莎公爵巧妙而得体地化解了。

印度部落首领受到了热情款待自然很高兴,宴会取得了成功,温莎公爵也用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和令人佩服的情商与智慧为英国赢得了更大的国家利益。

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俄国教育家别林斯基曾说过:“自尊心是一个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当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地去做一切事情。

被人尊重是一种权利,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2)他人需要关怀

在生活中,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用麻木取代了对他人痛苦与需要的关怀。当他人需要关怀时,我们漠然地走开;当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选择了忽视……有人说这是因为现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人们无暇去顾及其他人的需要,久而久之,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再亲近了。

当你遇到他人的冷遇时,不要总是抱怨别人对你如何冷漠,请在抱怨之前想一想自己是否已将对他人的善意、关怀表达了出来,人们只要多了这些温馨的互动,就会感到温情的存在!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过着平凡的、不为人注意的生活,没有众星捧月的迎候,没有书刊报纸的功德记录。然而这一切都不能否定我们存在的价值,不能否定我们人生的意义。因为生活中有很多人需要我们,需要我们的鼓励,需要我们的呵护,需要我们的关怀。关怀他人,会使自己的存在更有价值,会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关怀他人是美好心灵的体现,是伟大的爱的升华。正如德兰修女所说:“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也许只有我们向德兰修女一样,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爱去关心他人时,我们平凡的人生才会闪现出不平凡的光彩。

关怀他人并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举动,诚然救他人于危难之间的壮举值得歌颂,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有这样的机会。生活中我们要做的也许仅仅是一个微笑,一声赞许,一个轻轻的拥抱,一个依靠的肩膀。不要低估了这些微小的动作,所有这些都有可能给一个人带来温暖、带来希望。(3)他人需要理解

一位哲人说:“人们寻求他人的理解,就像花儿渴望阳光那样迫切。”无论是求人办事还是与人交往,理解是很重要的。

我们常常希望父母理解我们,而父母又何尝不需要理解;我们常常希望老师理解我们,而老师又何尝不需要理解;我们常常希望同学理解我们,而同学又何尝不需要理解;我们常常希望朋友理解我们,而朋友又何尝不需要理解?

每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弱智者,一个杀人犯,一个疯子,一个偏执狂,我们都要学会去理解他。

专家建议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努力去理解别人,并且要向对方传达我们的理解。这是最迅速、简捷的做法:“我知道你的感受!”或者“我很理解你的心情!”要把这些话记在心里,并适时告诉对方!(4)他人需要帮助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也都有义务帮助别人,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他人,不是施舍,是使他人快乐自己快乐。

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在成名之后,曾给胡适写过一封信。在信中,吴健雄回忆了一桩胡适早就忘记了的往事,意思是在她毫无成就之时,胡适的一次演讲给了她鼓励,使她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得到了人生的真正快乐。胡适在回信中写道:“我一生到处撒花种子,即使绝大多数都撒在石头上了,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里,长出了一个吴健雄,我也可以百分快慰了……”

帮助了别人,能让自己感受到“百分快慰”。帮助了别人,快慰了自己,那么,何乐而不为呢?(5)他人需要同情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说:“同情,是所有人类最渴望的东西。孩子会急着展示伤口给你看,来赢得你的同情。其实成人也一样,总是喜欢谈自己真实而虚构的种种不幸,来争取你的同情。”所以要化解纠纷,赢得友谊,请记得要同情他人的立场与愿望。

同情心一般是指对别人遇到的麻烦、烦恼、不快及意外给予真诚的关心,而不是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冷漠处之与幸灾乐祸。这不仅是指对老、弱、病、残。同情心是一种爱,是一种友谊与理解,是平等的、而非居高临下的施与。

其实,每个人在生存中都会因种种原因,需要获取他人的同情,大多是精神、情感上的,因为物质的只缺少或有与无的问题,不牵扯同情问题,每个人同样还需要获得尊重与尊严。(6)他人需要激励

人类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自太阳之光。没有太阳,花就不能开放。而激励就如太阳一样,能够照亮人的心灵,鼓足人的勇气。“激励”意味着什么?按辞典上的解释,就是向别人提供积极性,或以积极性影响别人。

在一次调查中,要求70位心理学家说出主管人员必须懂得人性中最关键的东西,有65%的人说,“积极性”就是使人行动起来的那种感受和认识。如果你能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就能够提高你的威信,使得别人愿意亲近你,甚至服从你。

那么,该如何让孩子学会了解别人的情感需要,以维持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一是加强人际接触。为了认识、了解他人,首先需要加强人际接触,人们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主要是通过接触产生的。如果自命清高、孤芳自赏,或者沉默寡言、离群独居,就得不到别人的了解,也不可能了解他人。要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认识别人,就要勇于并善于和别人交往,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激起他人的情感火花,从而沟通彼此的心灵,加深彼此的了解。

二是不要对人抱有成见。虽然一个人的职业、家庭、经历可以作为认识、了解别人的参考,但决不可作为判断的依据。再说,一个人的过去和将来也可能完全两样。因此了解人,就要重实感、看变化,也就是说,要消除成见,尤其对于“第一印象”,不要过分相信,而应冷静分析,继续观察。

三是尽量消除情绪因素。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射给外物,比如,高兴时山水为之欢笑,悲哀时云月亦觉凄惨。同样道理,心情舒畅时,觉得别人的言行举止亲切可爱;心情烦闷时,感到别人的谈吐动作厌恶可憎。因此,需要注意消除情绪因素的影响,防止把自己的情感色彩涂绘到认识对象上去,以自己的情感去歪曲别人的情感。

四是要留意观察。在与他人的接触、交往的过程中,要做有心人,平时留意观察所要了解的对象的言行变化。不但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不仅要看他如何对待自己,还要看他如何对待别人,然后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去伪存真,把握现象的本质,这样就能更好地认识、了解他人。当然,这一切都得在与人为善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做一个冷眼监视者,以免引起别人的误解或反感。

让孩子养成关心别人的良好习惯埃丽的儿子伦伦今年7岁了,他没有独生子女常有的那种专横、霸道、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埃丽高兴地向朋友们说:“他的好脾气和爱关心人是我们最大的骄傲。”

当人们向她请教培养孩子关心别人的良好品性的方法时,从伦伦的成长过程,埃丽列举了下面一些经验,这些经验也是值得每个想把自己的儿子教育得更有爱心的家长借鉴的。(1)父母要做关心别人的模范

埃丽认为,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她说:“我和爱人都受过高等教育,知道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一直严于律己、坚持正面的教育。我们孝顺长辈、关心亲朋、邻里关系和睦,并且,尽可能地尊重他的一些孩子气的同情心。”

每当逢年过节,埃丽总给老人们买些东西,送些礼物,也经常主动帮助社区里的一些有困难的人。这些,“我们总是让伦伦知道,还常常请他发表意见。”(2)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

埃丽认为,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特别是夫妻之间相互恩爱、体贴;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爱心,能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餐桌上,在给孩子夹菜的同时,她和丈夫不忘给对方也夹上一筷子;出门前,在给孩子整装的同时,他们也不忘叮嘱对方一句;外出购物,在给孩子买玩具衣物的时候,他们也不忘和孩子商量给爸爸或妈妈买一样什么东西。(3)学会与人分享

心理学家指出,当孩子诚心诚意请家长分享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如果家长坚决推辞,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分享,也不肯接受,谢绝孩子的一份好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没有了谦让和与人分享之意了。因此,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同时,自己首先要学会坦然地与孩子分享,成为与孩子分享的伙伴。(4)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

作为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受苦受难,担心孩子遭受挫折。这在中国和美国都是一样的。但是,美国人对此的看法却又有些与我们不同。

他们认为,尽管我们自己面临着许多生活的曲折和坎坷,尽管我们有许多不快乐和情绪不稳定,但我们总是竭力在孩子面前保持平稳,好像生活没有风,也没有雨,总是一派艳阳天——这样会有许多的副作用。如果父母总是这样做,其实也是错误的。让孩子学着承担一些父母的喜怒哀乐,这也是培养孩子爱心的一种途径。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美国,一般来说,父母不会刻意地去掩盖生活的另一面,常常会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去分担生活的不容易。他们相信哪怕只是让孩子了解、理解一下生活的不易,这样也会促使他们学会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会关心别人。(5)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不要让孩子养成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知道关心体贴别人。所以,他们在培养孩子的爱心的时候,常常会循序渐进地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般情况下,勤快是培养出来的,所以家长要树立这种观念,并付诸行动。并且,大胆放手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埃丽说。(6)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帮助别人

曾被派往非洲的医生及传教士阿尔伯特施惠泽说:“人生的目的是服务别人,是表现出助人的激情与意愿。”他意识到,一个真正的成功的男子汉所能作的最大贡献是给予别人。

前任通用面粉公司董事长哈里·布利斯曾这样忠告属下的推销员:“忘掉你的推销任务,一心想着你能带给别人什么服务。”

布利斯说:“我告诉我们的推销员,如果他们每天早晨开始干活时这样想:我今天要帮助尽可能多的人,而不是我今天要推销尽量多的货,他们就能找到一个跟买家打交道的更容易、更开放的方法,推销的成绩就会更好。谁尽力帮助其他人活得更愉快、更潇洒,谁就实现了推销术的最高境界。”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辛格和一个旅伴穿越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山口,他们看到一个躺在雪地上的人。辛格想停下来帮助那个人,但他的同伴说:“如果我们带上他这个累赘,我们就会丢掉自己的命。”

但辛格不能想象丢下这个人,让他死在冰天雪地之中。当他的旅伴跟他告别时,辛格把那个人抱起来,放在自己背上。他使尽力气背着这个人往前走,渐渐地,辛格的体温使这个冻僵的人的身躯温暖起来,那个人活过来了。过了不久,两个人并肩前进。当他们赶上那个旅伴时,却发现他死了——是冻死的。辛格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给予另外一个人,使他保存了生命。而他那无情的旅伴只顾自己,最后却丢了性命。

要让孩子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生活中,你付出什么,你最终就会收获什么。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有这样一句话:“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信赖的朋友。”

浮躁的现代人的确计较得多,感恩得少。一位企业家招聘员工时,首先看他们孝不孝敬父母。他说:“如果他们连父母都不孝敬,他们也不会忠诚我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他经常问求职应聘者:“寒暑假你们都干些什么?”很多人这样回答:“玩、旅游、休息。”他再问:“经常回家乡吗?”有的应聘者说:“经常回啊!”他又问:“都干吗啊?”他们说:“找同学吃饭、聊天、一块玩。”他接着问:“在家里都干什么?”他们说:“睡觉、看电视。”应聘者对问题的回答十分肤浅,这位企业家不高兴了:“你怎么就不提孝敬父母啊?你可以帮父母干点活,讲一些大学的见闻啊!”

西方有一个感恩节,大家在那天都会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贡献。对朋友感恩,对父母感恩,对生活感恩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心态。

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首名为《感恩的心》的歌中唱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感谢的人真的太多了。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来到了这个缤纷的世界,感谢父母把我们抚养教育成人,为我们倾注了世上最伟大无私的爱。

我们要感谢我们的朋友,是朋友们的指引和鼓励给了我们充实的生活和欢乐的人生。我们要感谢我们的亲人,是亲人的理解和包容使我们享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得到了爱的理解。还要感谢上苍,感谢生活中的一切,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恩赐。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父母,用感恩的心来思念朋友,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磨难使我们过不去,生活会在你感恩的心中变得如此的美好和温馨。

一生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要感谢的人和事,或许不是什么大恩大德,只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比如,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些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计。

也许,这个世上值得我们感恩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无法用语言一一报答他们。也许,我们身边的人一个细数的动作,默默注视的眼神,一首动听的歌曲,一篇感人的文字,都会让我们潸然泪下,使我们的心灵为此震撼。

如果孩子学会了在感恩的心中找到乐趣,他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并不远。

感恩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如果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终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会索然无味。相反,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让孩子积极地表达出对别人的感激和爱有这样一位妇人,她辛苦地支撑着一个家,却从未得到家人的任何感激。

有一天晚上,她问她的先生:“彼得,我在想,万一我有一天死了,你会不会花一笔钱买花向我哀悼,你会吗?”“当然会啊!玛莎,你干吗问这个?”“我只是在想,其实到那时候,20块钱的鲜花对我已经一点意义也没有了。但是我还活着的时候,有时候只要一点鲜花,对我却更有意义。”

玛莎的感叹,不也正是你周围每个人内心深处呐喊的心声吗?有时只要一束鲜花,便能带给别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喜悦。

一个人对别人怀有感激之情,积极表达出你的感激和爱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感激之情不是自动就会来到,你必须去培养。许多人从没有真正感受或是表露过感激之情。

比如,1860年的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埃尔金圣母号轮船和一艘运木头的货船相撞,沉没了。船上的393名乘客落入了密歇根湖。这些人中,有279人被淹死了。爱德华·斯宾塞,是一名大学生,他一次又一次地跳进水中,营救落水乘客。当他从水中救出第17个人时,筋疲力尽地摔倒了,从此再也没有能站起来。在后半生里,他只能靠轮椅生活了。据芝加哥的一家报纸报道,几年后,有人问他对于那个重大的夜晚,他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时,他说:“就是那17个人从来没有向我表示过感谢。”

很难想象,没有人会说谢谢,甚至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容易产生感激之情。因为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希望或者我们需要的东西上面,要比认识到我们得到了什么要容易得多。如果你想树立或者保持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心态,就要培养一种积极的感恩意识。

为什么人类总是隐藏他们感激的心情呢?或许是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摧毁了他们感谢的心,或相互的伤害抹杀了彼此的和气,也可能是他们习惯了没有感激的日子,自己也不懂得。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不是吗?

生活中,许多人奉行的原则是:“你满足我的需要,然后我才满足你的”。这种方式很少能发挥效果。一个人这么渴望别人付出感激之情,相对地他也会努力希望获取别人的接受和赞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人难免会痛苦、悔恨甚至变得没有自信。也许你几句感激的话或一点感激的行动,就能使一个人活得快乐、自在,你何乐而不为呢!

仔细想想别人曾经为你所做的——爱的表示、友善的动作、信心的鼓励、友好的示意。你曾经对你的父母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只因为他们是你的父母;对你的老板表示感激他雇用你;感激你的朋友对你伸出友谊之手;感激你的职员卖力地为你工作;感激你“另一半”的牺牲和关爱;感激顾客对你商店的光顾,以及感激任何为你服务的人吗?你每天应该空出一段时间,对这些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的人,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表达出你对别人的感激之情后,你会发现你所得到的回报将源源不断。

不吝啬对别人付出接受、赞同和感激之心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因为和他们相处使人有甘之如饴的舒适感。相对地,习惯深藏对别人感激之情的人,则容易吃闭门羹,遭到别人的拒绝。

作为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以他自己觉得最舒服、最自然的方式去做。很多人习惯搭着别人的肩表示:“我爱你。”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以这种方式来传送你对别人的关怀和感激之情。不需要肉麻的动作,只需要简单的几句话,便可以使别人感受到你的热情和诚恳。但是你的表现和平常有所不同,尽量避免公式化。有时候感激对别人的意义相当大,尤其是他们正渴望和期待时。

要让孩子随时有这样的观念,并努力去做!要让孩子懂得:你只要打开心扉,让别人听到你想说的每一句话,感受到你每一次亲切的行动,而不需要刻意去想你该怎么做。

比如,可以让孩子学会依照下面的建议去做,这些都是表达感激的声音和方式:微笑、招呼别人用餐、递一张纸条来分享你的喜悦、握个手、祝他今天过得更快乐一点、送一份小礼物、说一句赞美的话、帮一个忙、借他一本书、打个电话给朋友、寄一张问候卡、说一声“谢谢你”……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可以让孩子自己学会从生活中慢慢去体会,使它更丰富。

注重培养和强化孩子的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种能在了解、体谅他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