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系列(全9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00:56:59

点击下载

作者:理查德·怀斯曼, 姚尧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系列(全9册)

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系列(全9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系列(全9册)作者:【日】原田玲仁 【日】匠英一 等作者:郭勇 路本福 等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版权信息书名:重口味心理学:我们内心的小怪兽作者:姚尧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5-01ISBN:9787540491000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第一章 疯癫的天才——“双相情感障碍”中隐藏的天才与疯子之间的秘密

有一句很知名的话,“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早在2000多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凡是伟大的天才都带有疯狂的特征。”而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比方说,精神分裂,画出“斑点密集”作品的日本画家草间弥生;“性格偏执,用明亮的色彩复仇”的文森特·凡·高;“从小就癫狂,把梦境转化为画作”的达利等。

那么天才与疯子之间是否真的存在某种联系?它们又是怎样联系的?

这里,我要为大家介绍一种不为很多人熟知的心理疾病,叫作双相情感障碍。我们以这个病为例,来说明天才与疯子之间的秘密关系。

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包括——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中的躁狂发作是什么样子的?

天才与疯子之间是否真的存在某种联系?

它们又是怎样联系的?躁郁的“过山车”

有人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抑郁症的升级版,其实也有几分道理。双相情感障碍又叫作躁郁症,顾名思义,是时而抑郁,时而躁狂。相较于抑郁症的单一状态,它还多了一层躁狂的折磨,所以这个病,要比抑郁症“刺激”得多。

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人,一会儿感到自己处于世界之巅,精力过人,一会儿却感到堕入黑暗深渊,孤僻、抑郁并且想自杀。躁狂和抑郁交替进行,就像坐上永不停止的过山车,从兴奋的巅峰跌入绝望的谷底,心境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充满了戏剧性。“飞向无垠的苍穹”

有一句话是这么形容躁狂发作时的感受的,叫作“飞向无垠的苍穹”。这句话形容得非常到位,真的,当躁狂发作时,你恐怕这辈子都没有如此感觉良好过,这是你此生此世的高光时刻,你感觉自己正矗立在宇宙之巅,拥有全世界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最大的荣光。你甚至觉得此刻你与光同尘,你是万物之主,应该普度众生!所以,很多躁狂发作者会在这个时候捐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或者满大街撒钱。

除了这种巅峰体验外,躁狂发作时,患者的睡眠时间会大幅减少。此时,他们的身体就像开了挂,几乎不需要休息。比方说,即使三天加一起只睡了4个小时不到,仍然感觉神采奕奕,好像有着无穷无尽的旺盛精力,甚至可以在工作到深夜2点以后,还要到楼下跑上几个小时。

如果这个时候,你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交谈,一定会感到毛骨悚然!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在“讲人话”,或者说,你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表达什么。他们语速飞快、咄咄逼人,半个句子还未吐完,又开始挤出下一个表达,最后,整场谈话都变成无意义的断句和混乱的词。而这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己是全然不知的。他们这个样子,也是心理疾病中一个很典型的症状,不光出现在躁郁症中,更多的也出现在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中,这个症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思维奔逸。

思维奔逸,又称为意念飘忽。它会让患者的思维如脱缰之野马,流转之快,以至句子只不过说到一半,就忘记刚开始想要说的是什么。各种想法、影像和词的片段,在头脑当中不断徘徊盘旋,相互追逐。五花八门的念头从思维的缝隙中挤进来,纠缠不清。好像所有神经元都堆积在头脑的高速路上,你越想让思维的速度慢下来,就越会意识到自己无能为力。而且,这些思维最终的归宿,会融为一潭没有任何意义的死水,变成患者一个人的胡言乱语的狂欢。

以上这些还不算是躁狂发作时最恐怖的表现,躁狂发作时最恐怖的是出现幻觉。很多人都认为只有精神分裂症才会出现幻觉,殊不知,当躁狂进展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出现幻觉。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天傍晚,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站在客厅中,眺望着窗外如血的残阳。忽然感到一束奇怪的光从她的眼睛里射出,与此同时,她看到自己的头脑中闪现出一台巨大的黑色离心分离机。一个穿着及地晚礼服的苗条背影慢慢靠近分离机,手中拿着一大管鲜血。就在这个人慢慢转身的时候,这个患者惊恐地发现,那个人正是她自己!她的礼服、披肩和白色手套上沾满了血迹。患者看着头脑中的人影,小心地将这一大管血液倒入离心分离机后部的小孔,合上盖子,然后按下了机器前部的一个按钮。离心分离机开始运转。

令人恐惧的是,之前只存在于她头脑中的影像,现在却活生生地出现在她的周围。她害怕得无法动弹。离心分离机旋转的声音,玻璃管碰撞金属的声音越来越大,然后,整台机器忽然破裂成了几千块碎片。血溅得到处都是,溅在窗户玻璃上、墙上、油画上,甚至渗透到地下。这个患者望向窗外,却发现窗户上的血液已经与夕阳融为一体,根本无法分辨其中的界限。她开始用尽全力拼命喊叫。机器旋转得越来越快,她已无法从血腥的场景和机器的碰撞声中挣脱出来……天才与疯子间的神秘联系

那么,天才与疯子之间是否真的存在某种联系?

有位心理学家碰上了一件两难又充满讽刺意味的事。一个人,被诊断为躁狂症而住进了医院。这个人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不善于交流,但是,他可以通过画笔,简单明了地把自己的状况描画出来。这位心理学家就通过这种画画的方式跟他交流。

平日里,这位患者画出来的图案主要就是简单的方块、圆圈、叉和钩。但当他躁狂发作时,随便就能画出一个三维立体的盒子,并在里面画满了琳琅满目的水果。当医生让他还用画方块和圈来交流时,他全然不顾,受奔腾的想象力的驱使,他会在原有的画作上尽情舒展、发挥,很快就会在装着水果的盒子周围画上一群贪吃之人的众生相,然后又在这群人的背后画出光怪陆离、诡异夸张、莫可名状的他们出窍的“丑陋灵魂”……

无独有偶,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另一位躁狂症者身上。这位患者喜欢画树,但是在没有躁狂发作时,他画的常是小小的、看起来营养不良、弱不禁风的、光秃秃的一棵冬日里的树。而进入躁狂状态后,他整个人都活络起来,这时他画的树不仅粗壮高大,枝叶丰满,还充满华丽的装饰和线条,有细微的藤蔓和卷曲的花纹,还有些不知是什么的东西。整棵树几乎要被这庞大的、巴洛克式的巨细无遗的画面给占去,看不到原来树的样子了。

这种强烈的艺术表现性,就连不懂艺术的医护人员也被深深触动。

过了一阵子后,当心理学家再次见到这两位患者时,他们都相当安静,因为刚服过药物。心理学家要其中一个人再画点什么,那位患者就只画了一个圆圈和叉,他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即兴想象,他说:“我再也没有看到什么东西了,以前所见的是那么真实、那么生动。是不是我接受治疗后,这一切都不再回来了?”

这是一件多么矛盾、残酷又讽刺的事:我们内在的生命力与想象力,可能一辈子都深藏不露,除非因为某种疾病,才有办法唤醒它,释放它!同时也证明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天才与疯子之间,真的存在着某种联系!精神疾病与天才之间“节奏的契合”

那么,疯子与天才,或者说精神疾病与天才之间又是怎样联系的呢?

它们之间的第一个联系,我们称之为“节奏的契合”。

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独特的周期性疾病节律的变化,与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和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死亡与重生”“黑暗与光明”的更替,有着惊人的相似!“忧闷始于秋季,到春天‘树木生长的时候’就转为兴奋”。早在2000多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观察到,双相情感障碍多发于春秋两季。到了现代,双相情感障碍的节律模式,从临床角度看更是如此:情绪昼夜变化,睡眠普遍受干扰,发作具有季节性周期。双相情感障碍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节律!

而绝大部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也遵循这种“节律”特点。

这里我们拿两个艺术家来举例。第一个就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凡·高。

凡·高是个有名的“病篓子”,可以说差不多被诊断出所有人类已知的病症,还远远不止。这些病症包括:癫痫、精神分裂症、梅尼埃病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身上所患的最典型的疾病,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

有人曾经列举出,他在1881—1890年的十年间,每一年的各个月份创作的油画、水彩画和素描的总量。结果发现,创作高峰总出现在夏秋两季,这与抑郁及躁狂发作的高峰有相当明显的重叠之处。凡·高自己也是一个懂得精神疾病、情绪及艺术创作上的“节奏”的人。

正是在秋季,整个星光照耀的苍穹和整个大地频繁地受到雷电震撼,因此,……形成雷电的种种条件才能共同促成。这时,一年中的回潮融合冷与热,这两者对在于寒冷中锻造雷电都是必需的!然后可能就有了对立的碰撞,被火与风烦扰的空气可能在狂暴的剧变中汹涌……这些就是一年中的紧要关头。

不管你有没有看懂,这段话归结起来的意思是秋季的重要。事实上,许多艺术家都把秋季看作他们最具灵感的季节。比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克莱尔写道:“缪斯在那个季节总是频频光顾。”有趣的是,有证据表明,很多重大的数学和科学发现,也倾向于出现在春秋季。

还有一个艺术家的例子,就是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

在成年后,舒曼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受到间歇性抑郁和躁狂的折磨。随着年龄的增大,他性情中忧郁、沉默的一面愈发凸显,这也是他在遭受无情的、毁灭性的抑郁摧残后蓄积的结果。

有人总结了舒曼这一生的艺术创作情况后发现,他的情绪状态和他的创作,在数量上有明显的相关:最抑郁时创作量最少,躁狂时创作量惊人。震出“智慧瑰宝”的大脑地震

第二个联系,我们可以称之为“大脑地震”。

很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会被最新的磁共振扫描技术所带来的脑结构图里的惊人细节深深吸引,甚至沉醉于高清晰度扫描仪带来的色彩斑斓的画面中。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中,抑郁状态下的大脑会呈现阴冷凝滞的深蓝、暗紫和墨绿色;而同样的大脑,在躁狂状态下,则会像圣诞树一样闪亮,呈现明亮的红色、黄色和橙色。科学用色彩无比精准地抓住了两大特点:抑郁期的冰冷死寂和躁狂期的生动亮丽。

每一次躁狂发作,宛若一次“大脑地震”。在这种超自然的“激荡”中,人的心智有时不仅会获得力量和敏锐,还可以获得从前从未展现过的天赋。比如,诗歌、辩论、音乐和绘画的天赋,以及在各个领域卓越的艺术独创性,都常常与这种疯癫状态有关。这种“大脑地震”,如同自然界中的真实地震一样,将珍贵而优质的化石抛向地表。如若不是这样,这些化石将仍然被深埋在地面之下,对于它们的存在,土地所有者全然不知。

那么“大脑地震”是怎样把人类的“智慧瑰宝”给震出来的呢?

躁狂发作,尤其是轻症躁狂发作时,人的思考过程会发生两个很大的改变:思维流畅、敏捷及灵活度会提高;同时,也会对思维质量方面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在大量的思维中会产生独特的构思和联想,这个便是我们所说的创造力!

因为有这些改变的发生,有研究者发现,很多病人在轻症躁狂发生时会抑制不住地想写诗!

比如下面这段极具思维迸发力和汹涌的想象力的文字——

我的思想像负子蟾(背着孩子的蛤蟆)一样忙碌,小蟾蜍从背上、两侧和腹部长出来,边爬边生长……

人的直觉意识在大混沌中触发了闪电,能看到不同知识领域间的联系与相似点,可以把自然界中所有的王国都联系起来。而这些联系是触手可及、具体实在的。

比如说,翠鸟颈部和翅膀上进化出色彩鲜艳的鱼鳞般的羽毛,是由于它们长时间停在水边,盯着水面下的猎物——那些游动的鱼所造成的。青鱼有着云纹般的背部,是水分子的运动在它身上的体现。骷髅蛾翅膀上之所以有这样的图案,是因为这种虫子经常进入刑场和墓地,并在尸体上产卵。花和动物互相错认并交换外形……

以上文字,如果不点明,恐怕很多人也分辨不出,它是一位普通病人说的,还是出自某位艺术家之口。

几乎所有的作家和艺术家,都经历过剧烈高效的创造性时期。这些“极具创造性”时期的表现特征为:激情、精力和自信心增加;心理联想速度提高;思维流畅;情绪高涨;幸福感强烈……当问到他们这段时期内的睡眠状况,几乎所有人都说他们压根无须睡眠!还有一些艺术家说自己在这段创造性时期“更加焦虑”“几近自杀”,感到“恐惧”“兴高采烈和郁郁寡欢混杂在一起”,还有“一种近乎绝望的压迫感”。

以上所有这些艺术家创作高峰期的表现,不就是躁狂发作时的症状吗?可以说,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

天才和疯子之间的联系一直是这样犬牙交错,纠缠不清的,究竟天才引发了疯癫,还是因为疯癫而变成了天才?这个谁也说不清。

有的时候,心理疾病就是这样一种既能够终结生命,也能够承载生命的疾病。就像火既有创造力也具有破坏力的本质一样。心理疾病也能让人类在苦痛的烈焰中接受锻造,淬取出对生命至真至纯的爱与领悟!同时,它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告诉我们,“精神病”这种东西,未必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所谓的缺陷和病态,会产生出另一种发展、进化与生命的形态,激发出我们人类个体远不能预料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第二章 不要跟金钱发生性关系——恋物癖

在网上或者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说自己有恋物癖,一打听清楚原来是“我有恋物癖,因为我爱钱!”这个说法,可能很多人只是一笑而过,觉得“恋”和“物”这种组合还挺好玩。但是,在心理医生眼中,或者是在心理学行业从业人员的眼中,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会觉得毛骨悚然,忍不住脑补出很多画面,甚至有点“辣眼睛”。

关于恋物癖,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包括——

到底什么是恋物癖?“女装大佬们”又是怎么一回事?

恋物癖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和“无生命的物体”发生性关系

那么,到底什么是恋物癖?

恋物癖是说,恋物癖患者经常会对无生命的物体,产生强烈的性幻想、性冲动和性行为,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性的满足。他们是通过一边爱抚这个物品,摩擦它或闻它,一边进行手淫来达到性满足的。

而这些“无生命的物体”可以是任何东西。衣服、鞋子、食物、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甚至身体的一部分,比如手、脚和头发等。可以说,这世上有多少种物体,就有多少种恋物癖。比方说,一男子对着汽车尾气管手淫,还有用家用吸尘器的……

具体举例来说。

有一位32岁的单身的自由摄影师,他虽然觉得女性本身很吸引人,但是“她们的裤子”更吸引人。他对女性短裤的性迷恋从他7岁那年就开始了。当他那时第一次看到一本色情杂志时,对一张穿着“短裤”的半裸女人的照片感到很刺激。这位自由摄影师的人生第一次射精发生在他13岁那年,但不是通过正常的人类性对象,而是通过幻想女人穿着短裤来手淫达到性高潮的。此后,他会穿着他姐姐的短裤来得到性满足,再然后,他还会从姐姐的朋友那儿,或者其他社交场合认识的朋友那里偷来短裤,以此得到满足。

这位摄影师在治疗期间表明,从他青少年时期性萌发到现在成年,他最喜欢的达到性高潮的方式,也是唯一能达到性高潮的方式,就是穿着各种偷来的女人短裤进行手淫。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中的恋物癖男子,他迷恋的对象是女性的鞋和腿。但是他不像第一个案例中的患者那样简单粗暴用偷的方式,他曾在火车站、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因偷拍偷摸女士的大腿而被捕过几次。这个恋物癖男子最后想出一个方法来解决问题,他租了一间写字间,谎称自己是一家针织品公司的代理人员,登广告给他们的产品招模特。这样,便借机拍摄了很多女性走路的姿势和展现腿部优美形态的坐姿。之后,他利用这些影像和照片来获得性满足,就不用再四处闲逛徘徊,冒着被打的风险了。

恋物癖这种病,发生在女性的身上很少见,但也不是没有。下面就来介绍两位女性恋物癖患者的案例,来看看她们的性幻想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个恋物癖女患者曾经描述过——

从我十三四岁开始,各种古怪的性的象征就开始不停地出现,其中以阳具的象征尤为突出,比如说——

花园中,一根正拿来浇水的橡皮管;

一段喷射而出的水流;

茄子或其他长条形的蔬菜;

一朵很长但下垂的喇叭花;

一根花中的雄蕊;

一根插在圆形洞中的棍子,或跟棍子相似的东西……

这些都能成为性或者性行为的象征,并在我眼前不断出现。甚至,牙齿和舌头也包含着性的意味。我经常会拿舌头去顶住牙齿,不到舌尖疲惫绝不停下。有时为了压制性的意识,我连大拇指也不敢伸出来,常常不由自主地藏到拳头中。因为大拇指也有它特殊的象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当作性的象征,比如26个字母中的几个。

另外一个女恋物癖患者,是一个27岁的智商很高,但有些精神变态的恋物癖已婚女子。她的大部分性的象征都在睡觉时出现,而她总能在睡醒后对此做一番自己的解释,比如说——

船只停在港口象征着性交,人随着船航行也一样;

水象征着母体(这跟怀孕时的羊水有关);

死亡,在梦中杀死或者伤害别人也相当于和人性交(因为性交本身也意味精子的死亡);

一把刀,象征一个阳物;

环节类的虫子和蛇,代表小型的男性生殖器官;

马和狗,乃至鸽子,都具有性的象征意味;

一个火车头;

一棵树,或一根香蕉也象征着阳物。

雨水、眼泪象征着精液。

这便是女性恋物癖患者的内心世界。

有的人听到这里会有一个疑惑:在生活中,有些人喜欢看,或者喜欢抚摸,喜欢闻他们所爱之人的衣服,甚至对之产生性兴奋,这些都很常见啊,难道这样也算是恋物癖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问到了关键之处。这里,我要强调一个恋物癖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排他性!喜欢看、摸并闻自己爱人的衣物是正常的。但是对恋物癖患者而言,只有无生命的物品才能让他们产生性唤醒和达到性满足。也就是说,他们在性活动中,宁可选择无生命的物品作为性对象,而不是人,因为人对他们而言不起作用。

总结一下满足恋物癖的几条标准:

1.物体让他们产生性兴奋、性唤醒。

2.通过这个物体进行手淫达到性满足。

3.只有通过这个物体才能达到性满足。

所以,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刚开始的那个说法“我有恋物癖,因为我爱钱!”,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是不是有点不忍细想,此处省略脑补的画面一万字。“女装大佬”

我们说的“女装大佬”,指的不是为了娱乐效果而男扮女装的情况。而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身不由己、控制不住,不得不男扮女装的“异装癖”患者。

异装癖是说,异性恋男子通过把自己打扮成女性来不断获得强烈的性幻想、性冲动,达到性满足的方式。

这里总结一下这类人的几个核心要素:

1.不是为了获得性快感的“女装大佬”,不是真的异装癖。也就是说,真正的异装癖者,完全是奔着追求自身的性满足和性快感而去的,而不是仅仅为了玩票,或者牟利形式的“胡闹”。

2.异装癖能缓解患者生活中的压力,所以当异装癖者处于焦虑状态时,也是他“异装行为”频发的时刻。

3.绝大多数异装癖患者都是异性恋,也就是说“女装大佬”们还是喜欢女人。所以异装癖并不影响“女装大佬”们同女性正常结婚,组成家庭,生儿育女。

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65岁的老A是一名保安,年轻时是渔船的船长。

老A第一次对收集女性衣物产生兴趣是在他12岁的时候,他穿上了姐姐的女式灯笼裤,当时就体会到了性兴奋。于是他开始经常穿女性的内衣裤,这一行为总会导致他勃起,有时还会自发地射精,收获无比快乐的性满足。

但是这并不代表老A的性取向有问题,他与男孩在一起时,也很爷们儿,非常具有竞争性和攻击性。而且单身期间,他也一直喜欢女孩。老A后来正常地结婚生子了,而且在婚后,依然对穿女装感兴趣,这一点,他的妻子也是默认的。

老A从45岁之后,彻底放飞自我,踏上了对异装的深造钻研之路,他开始越来越沉迷于对女性服装的幻想之中,还经常参加各种异装癖派对。老A觉得,越是感到生活有压力时,他就越有装扮成女性的强烈冲动,这对他来说有安抚和镇定的作用。什么导致了恋物癖?

导致恋物癖的原因,第一条是“一次偶然的、错误的联结”。

恋物癖多发生在人的童年时期,因为那会儿人还没来得及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性关系,就因为一场偶发的意外被“带跑偏了”。比如说,一个男孩在某次性高潮的时候,意外触碰了一个假发套,从此毛发就成了男孩的迷恋之物,在他脑中一直挥之不去;一个青年正在地板上躺着,这时走过来一个姿态优美的女性,女人抬起一只脚不停地踩他,在被踩的过程中,他无意间产生了性欲,从此,这个青年就变成了一个恋足癖。在这两个例子中,恋物癖患者便是将自己的性高潮与性满足,与某种物体之间联结,有点类似于产生了某种条件反射。

而且,为什么恋物癖基本都出现在男性身上,是因为男性需要更大的视觉性幻想。也是说,对男性而言,性欲更多的是来源于直接的物理特征的刺激。而对女性而言,性欲则更依赖于感情刺激,比如与爱人的恋情。所以俗话说得好,男人的性是走肾,而女人的性是走心。

那么很有可能,在青春期之后,在性欲刺激比较强烈的时期,男人更容易对某种物体产生性欲反应,因为他们本来就更注重视觉刺激,而不太需要与对方发生什么情感上的联系。

第二条原因是,无处安放的“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的出处来源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所以,在心理学上,“俄狄浦斯情结”用来形容有恋母情结的人,这种人有跟父亲作对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具体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释,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是,一个小男孩,在五六岁的时候,会选择母亲作为自己第一个性欲对象。所以,在小男孩的潜意识里,会将父亲看作敌对的情敌,想杀掉父亲,除之而后快。但是,由于父亲太过强大,小男孩不仅杀不掉他,反而会因为自己的杀念而产生一种恐惧,这种恐惧便是弗洛伊德著名的“阉割情结”。小男孩担心父亲把自己当作情敌,对母亲造成威胁,而将自己阉割。“俄狄浦斯情结”中的这些心理冲突,将左右和影响这个小男孩日后性欲和人格的发展。

在正常发展中,正是因为有“恐惧”的存在,使得小男孩转而放弃了对母亲的性欲,成功地将兴趣转向其他女人,发展出正常的性爱模式。而在病态的发展中,小男孩并没有克服他与父亲的“敌对”状态,也没有放弃对母亲的性的执念。但是他也不可能对母亲做什么,于是,他会爱上那些能对他发挥母亲功能的人,或者是物体。

结果是,小男孩长大后,不能爱上同龄的女性,甚至不能爱上任何人,他只希望获得一种母亲才能给他的无条件的爱、保护、赞美和安全感。而这些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异性人类对象能无私地给予他的,只有那些不会说话、不会抱怨、不求回报的物件更合适一些。第三章 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些“你”——罕见的多重人格及治疗

多重人格,可以说是史上戏剧性最强,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最多的一种心理疾病了。

以往我们讲多重人格,大多是要以电影,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致命ID》《搏击俱乐部》等虚构的形式来举例。但是今天在这里,我想用一个已经被公认的真实的案例,来揭开多重人格的那些神秘的面纱。

这个真实案例的主人公,名字叫威廉·斯坦利·米利根。名字真长,我们可以把他简称为比利。熟悉这个名字的人,应该会马上想起来,他就是多重人格分裂纪实小说《24个比利》的原型。

比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却因被确诊患有多重人格,而被无罪释放的凶手。他不是小说中虚构的多重人格患者,而是一个自始至终都存在广泛争议的真实人物。他的心理测验结果,曾作为报纸和新闻的头条,广泛传播于大街小巷。并且,他还经受住了四名精神病医生和一名心理学家的层层测试和考验。

我们今天就借由他的故事,来解答以下关于多重人格的疑问——

到底什么是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的不同身份之间有互动吗?是什么样子的?

造成多重人格的原因又是什么?

怎样证明你没有多重人格?著名的24个比利

那我们就从比利的故事开始吧。

在比利4岁时,他的亲生父亲自杀身亡,随后,母亲改嫁,他便有了继父。

在一份比利的精神病医生向法院提交的报告中是这样写的:“患者(也就是比利)表示,他受到过虐待,他的继父强迫与他发生性关系。比利说,那是在他八九岁的时候,前后大约持续了有一年之久,都是在他和继父单独相处时发生的。比利害怕继父会杀了他,因为继父曾威胁说,要把他埋进谷仓里,然后告诉他的母亲,说比利离家出走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比利就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他的灵魂开始分裂成24个部分。

接下来,比利的各种分身——“比利们”,就要粉墨登场了,但是在此之前,我要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多重人格?

如果我说出了答案,恐怕会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这可能跟你长久以来认为的都不一样。

多重人格,是说在一个人身上,分裂出很多不同的“人”,通常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之多。这些“人”从性别、年龄、笔迹、性取向,到视力程度和母语都大相径庭。比如,一个成年人变身成为一个儿童,一个男性变身成为一个女性。

这里,我要说的重点是,我们曾经以为,在不同时间、地点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每个身份,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格”。比如说,比利的24个分裂人格,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人格,算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每种身份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格,只是反映了患者人格整合度的下降。虽然我们可以将多重人格看作“一个肉体,好多个灵魂”,每个灵魂可以代表不同的人,但这些“人”,谁都不能够独当一面,也就是说,他们只能行使自己作为某个角色的能力,却无法统领整个完整的人格。

接下来,比利的故事便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比利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他是一名身高约183厘米,体重约170斤的男性,被捕时26岁。

故事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

比利的继父,不仅性侵比利,还殴打他的妈妈。有一次,比利在客厅里看见继父殴打母亲,他站在那儿吓坏了。他想上前阻止,但是担心继父会杀掉他,埋在谷仓。他就跑回房间,砰的一声将房门关上,用背紧紧顶着。虽然用双手捂住了耳朵,却仍然听得见母亲的尖声哭叫。比利的身体慢慢地滑了下去,瘫在地板上,他闭上眼睛,这时,比利的一个分身出现了,他的名字叫肖恩。肖恩天生耳聋,所以听不见任何声音……也就听不到母亲的哭喊声。

肖恩的存在,是为了让比利免受痛苦。

有一天在学校,下课铃响了,老师说:“请大家交出考卷。”“考卷?什么考卷?”比利不知所措地抬起头。“我在课堂上干什么?是怎么到学校来的?”比利只记得早晨起了床,但不记得自己穿过衣服和上学的事。起床以后发生的事,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他必须编个理由!他随便翻了下书桌,想说自己忘记把考卷放哪儿了,结果,他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上面居然真的放着一张考卷,而且50道题全答好了。比利注意到那不是自己的笔迹——虽然有点像。他经常碰到这种事,所以每次都假装东西是自己的,然而比利非常清楚,以他那么差劲的数学水平,根本不可能答出这些题。

老师在阅卷过后,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比利的数学能力。

那么试卷到底是谁答的呢?比利的另一个分身又浮出水面,他的名字叫阿瑟,是名学霸,眼镜男,很高傲。阿瑟表示,这题目简单得简直不值他一答。

阿瑟的存在,是为了让比利享受荣耀。

可以说,比利的24个人格,像是一支队伍,每个人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一个人格来承受他的痛苦。

一个人格来表现他的幸福。

一个人格来为他创造成就。

一个人格来保护他的身体。

还有一个人格来让他逃避。

所以,这就是多重人格。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每一个分裂出来的人格,都不是完整的,他们只是分工合作。因此,治疗多重人格时,不是要一个个杀掉分裂出的人格,而是将他们整合在一起。因为,哪怕是谋杀掉一个人格,也将会导致整体人格的毁灭。互动繁忙的“比利们”

在一些案例中,不同人格之间是完全不知道彼此的存在的。

但在另外一些案例中,不同人格之间不仅有互动,还会相互影响,甚至会瞒着主人格,一起私底下搞事情。

我们还是来看一下比利的故事——

比利有一个分身,是一个小女孩,名字叫克丽丝汀。克丽丝汀的任务呢,是替比利罚站,因为比利还有很多让人不省心的分身,比如汤姆很好斗,爱惹麻烦,有反社会倾向;而杰森呢,情绪激动,爱大喊大叫。克丽丝汀就是当比利因为这些分身受到老师惩罚时,她出来背锅,默默地接受惩罚。因此她的性格特点就是安静、柔弱、不爱说话。

有一天早上,在上学途中,克丽丝汀在一棵苹果树前停了下来,她想摘一些苹果送给老师,这样老师或许就会少让她罚站。但是苹果树太高,她够不着,就伤心地哭了起来。

这时有一个男性的声音响起:“小姑娘,怎么啦?为什么哭呀?”“我够不着苹果。”克丽丝汀答道。

一个高大的男人现身了,他说:“别哭了,里根给你摘。”

这个里根,就是比利的另一个分身,是个暖男,是比利的守护者,保护比利,帮助他解决很多麻烦。里根为克丽丝汀摘了很多苹果,还带着她去上学。

如果当时有另外一个人在场的话,看到的情景将会是:比利站在树下,比利在哭,比利自己在摘苹果。

有一次,比利在学校里被一群女生围攻欺负。她们把比利推进厕所里,脱下了他的裤子,然后一哄而散,就留比利一个人穿着内裤坐在地上。比利哭了起来,一位女老师走进来看了看,然后帮他把裤子拿了回来。

女老师问他:“你又高又壮,还是个男生,怎么能让她们这么干?”

比利说:“我从来不欺负女孩。”

比利走出厕所,不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正视班上那些女生,他在走廊上徘徊,觉得活着已没有意义。随后,他爬上了教学楼的楼顶,在本子上写好了遗书。放下遗书后,他向后退了几步,准备冲出楼顶,冲向天空。就在他冲到边缘时,里根绊住了他。“真险啊,就差那么一小点!”阿瑟小声地说。还记得吗?阿瑟就是之前那个帮比利做数学卷的学霸分身。

里根答道:“该拿他怎么办啊?放任他这样太危险了!对我们每个人而言,他都是危险人物,一旦情绪低落,他就要闹自杀。”

阿瑟问道:“怎么制止他呢?”

里根说:“让他睡觉!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能让比利清醒过来。”

阿瑟说:“谁控制得住他呀?”

里根说:“你和我呀!我们分摊责任。我去告诉大家,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让他清醒过来。一切顺利,比较安全的时候,你来负责管理;如果情况紧急,我就来接手。谁可以醒来,谁不能醒来,咱俩商量决定。”

以上呢,就是比利体内的分身们的交流和互动情况,看上去还真挺忙的。你能证明自己没有多重人格吗?

多重人格的成因,目前最主流的观点是:童年时期遭受的创伤。

绝大多数多重人格患者,都在儿童时期有过严重的、恐怖的被虐待的经历。

这个多重人格,就是由于在儿童时期遭受反复长期的慢性虐待时,试图应对强烈的绝望感和无助感而产生的。因为没有其他的能够获救的资源和途径,孩子们只能逃向一个想象的世界,变成另外一个人,在那里得以幸存。

这种逃离的过程,与自我催眠的过程还挺像。假如这么做能减轻被虐待带来的痛苦,它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就会不断被强化。有时,被虐待的儿童,干脆就把被虐待的事实,想象成是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

比利在童年时,就遭受了继父的性侵和恐吓。像他自己说的:“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那么,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摊到很多个人身上来承受。”

那么,怎样证明你没有多重人格?

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能够帮助你判断自己有没有多重人格,这个特点就是“记忆的空隙”——多重人格者通常无法回忆起在上一个身份时间段中发生的事情。

比如说比利,当他从课堂上“还魂”回来的时候,他不记得之前发生了什么,自己是怎么到学校来的?又是怎么答卷子的?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是学霸阿瑟在替他运行身体,记忆也就自然是属于阿瑟的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比利必须不断地编造故事,来解释大多数他并没有做过的事。这些事,也许就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前才刚刚发生,他也不记得。大家注意到他经常昏睡,是个怪人。比利后来逐渐了解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后,才发现,并非每个人都会“遗失记忆”。周围的人都能指出比利曾经做过什么,或者说过什么,唯独他自己不知道。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叫玛丽的中年妇女,她一直以来的困惑就是,记忆似乎总有不连贯的地方,其中一个现象特别令人困惑,就是玛丽的汽油总是不翼而飞。她明明记得下班回家时油箱是加满油的,但是第二天早上再上车,就只剩半箱油了。当她查看车的里程表后,才发现,车子经常是在晚上多跑出160多公里,而她晚上是没有出过门的。

后来玛丽接受了心理治疗,才发现,玛丽患有多重人格,她另有一个分身,叫玛丽苏。也就是说,每天晚上汽油神秘失踪,是因为玛丽苏开着车,出门玩去了。

所以,你怎么证明自己没有多重人格呢?就是仔细检查你的记忆,看有没有不连贯的地方,有没有莫名其妙遗失的时光。如果有的话,那你就要小心了,你很可能已经被其他的几个“你”占领了!

关于多重人格治疗的内容,真的是少之又少。因为多重人格这个病本身就少见,说是罕见也不夸张。绝大多数心理治疗师,终其一生也遇不到一例。所以,很多心理医生为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光环”,甚至在催眠治疗的过程中,人为地为患者“制造”出很多人格。下面介绍的关于如何治疗多重人格的内容,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

还是用比利的案例,来解决以下问题——

医生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多重人格的?

对多重人格的治疗又是从哪里开始入手的?

在治疗多重人格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重大困难和挑战?又是怎么解决的?

治愈的过程中,患者身上发生的关键性转变是什么?

最后,怎样证明比利已经被治愈?“深海”下的潜意识

医生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多重人格的?

答案是:催眠疗法。

人的心理活动,总的来说,可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潜意识层面出了问题。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意识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如果它遇到麻烦,我们控制一下,就解决了。但是,潜意识层面是我们自己操纵不了的,正因如此,当它出了状况,我们就会立刻陷入束手就擒、无能为力的窘境。

潜意识也不是永远藏在“深海”之下,它也有偶尔浮出水面的时候,比如说在梦里,或者在催眠过程中。催眠疗法,就是让患者进入一个特殊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我们能接触到他们潜意识层面的东西,进而对这些东西进行调整和疏导,从而解决患者潜意识中的心结,这样也就进而搞定了他们在意识层面的心理疾病。

至于说催眠疗法的其他内容,比如说催眠的方法,什么样的人容易被催眠,什么样的人比较困难,等等,之后会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下面,进入治疗的正题了!

比利总共有24个人格,这些人格形形色色,年龄跨度从几岁,十几岁,到跟接受治疗时的比利差不多的二十几岁,甚至三十几岁都有。

我在前面提到过,因为每个分裂出的人格,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格,而是相当于主人格的某个部分,所以在治疗多重人格时,不是一个个杀掉分裂出的人格,而是需要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因为,哪怕是杀掉一个人格,也将会导致整体人格的毁灭。而且,这些分裂出的人格,一旦形成,它们本身也会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如果你用这种方式来治疗,其实相当于跟这些人格宣战,最后遭殃的只能是主人格自己。

于是,比利的主治医生,在治疗中的切入点就是,让比利的这些分身最终能融合到一起。但前提是,得让他们回到过去,或者去未来,所有人都达到统一的年龄——26岁。若是所有分身都在同样的年龄,融合统一会更加简单,成功率也更高一些,这也是人格融合的前提。

那么为什么说,这些分身都可以达到统一的年龄呢?对于一个正常的人,你想让他变小,或者变老,不是天方夜谭吗?因为,这些分身并不是完整的人格,他们的出现代表着比利过往不同阶段中出现的创伤,而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防御这些创伤。有一些分身比比利年纪大很多,是因为比利的某个创伤需要这个年纪的人才能应对。同理,年纪小很多的也一样。所以,当然,分身们也就没有所谓的自己的时间线了。

医生第一个下手的对象,自然是比利那个只有3岁的小女孩分身,克丽丝汀,就是经常替他罚站的那个小女孩。

具体的催眠过程是这样的——“你好呀!”心理医生在催眠治疗中召唤克丽丝汀,“你还好吗?”

克丽丝汀出现了:“我还好。”

心理医生问:“你还记得我吗?”“记得。”“我们上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在有棕色椅子的那个房间。”“是什么时候?”“是有一天。”“好吧,克丽丝汀,”心理医生说,“你3岁了对吧?你想变成4岁吗?”“想!”

心理医生说:“10分钟以后,我会说,从现在到那时,你将要长大整整1岁。克丽丝汀,这没事的,你将要长大,其他人(指的是比利的其他分身)也要长大,你想长大吗?”

克丽丝汀回答:“是的,我想长大,长大我就可以画画了。”

心理医生说:“那好,你可以做任何事,然后你不断地长大啊,长大啊,长大啊。你就不会再这么小了。你能做到吗?”

克丽丝汀突然很紧张地说道:“可是爸爸他……”(这个爸爸,就是指一直虐待比利的那个继父。)

心理医生赶紧安慰道:“我知道他不是你的爸爸,他很坏,我们都知道这点。所以我要帮你快点长大,这样你就不必再怕他了,你能做到吗?”

克丽丝汀坚定地说道:“能!”

于是,克丽丝汀在10分钟后,长大了1岁,变成了4岁。

治疗进行到这儿,验证了一件事情。就是多重人格分身的年龄成长,绝不仅仅靠的是机械性的暗示和催促,而是只有当患者体内的创伤的矛盾冲突解除时,年龄才能变化。比如刚才克丽丝汀突然担心地提到了比利的继父,那个魔鬼。但是心理医生及时疏导了她,让她觉得长大后才能战胜魔鬼。这样,克丽丝汀这个分身,才顺利地听从了医生的安排,年龄发生了变化。

随后,在接下来的两个月的时间内,心理医生让克丽丝汀这个原本只有3岁的小女孩,成功地赶上了比利的真实年龄。接着,又用同样的办法,让比利的其他二十几个分身,都达到了跟比利一样的年纪。

这就是多重人格治疗的切入点,在完成分身的融合之前,要先统一他们的年纪。分身的“收编”

当分身们的年龄统一后,就要开始进行人格之间的融合。

于是,心理医生在一次深度催眠过程中,问比利:“比利,你想见见其他人吗?”

比利说:“如果你要我去的话,可以。”“首先给你介绍克丽丝汀,”心理医生说,“就在几个月前,她才3岁大。当我碰到你的右肘时,我会叫克丽丝汀出来。”(注意这个触碰右肘的动作,这是催眠中的触发动作,用这个动作让患者进入意识的另一个层面。对不同的医生而言,具体的触发动作也不一样。)

克丽丝汀被召唤,但无人回应。医生等待着。然后比利突然说道:“我看见她了!”

这一刻,意义非凡,因为,这是比利第一次对他的分身有了视觉印象,第一次,这些自我在他自己的意识里出现了。比利的所谓“看见”,也是他成功融合其他人格,走向康复的表现,因为克丽丝汀不再飘忽不定,也非某种幻影,而是存在于比利的记忆之中。“你看见她了?”医生问,“那么告诉我,你为什么丢下她?”

比利回答:“因为她有自己的想法,她不会按我说的做。”这是个耐人寻味的答案,表现出了多重人格患者的意识、所下的指令,与无意识执行效果之间的巨大鸿沟。“那现在你怎么看呢?”医生问。“我认为这样是不对的,因为事物一直在改变。”比利说,“你看,克丽丝汀张开了双臂,我想她需要我。”

医生低声问:“你怎么看她?你喜欢她吗?现在你想让克丽丝汀跟你在一块儿吗?”

比利屏住了呼吸,然后说:“是的,我需要她,她也属于我。”

至此,宣告两人的联结成功。比利和他的一个分身,女孩克丽丝汀,成功地融合到了一块儿。

但是,治疗的进展也就只能走到这里。因为接下来,在进行比利跟里根,也就是一直以来比利的守护者之间的融合时,发生了障碍。里根拒绝了比利的融合,里根说:“我认为你还没有能力保护自己。”

同样,在面对另外两个分身,好斗的汤姆和情绪激动的杰森时,比利也被拒绝了。杰森和汤姆给出的理由是:比利的心中仍然有猛虎。他平静不下来。而当转向阿瑟,就是那个帮比利做数学卷的学霸时,比利也被拒绝了,原因是,阿瑟认为:“没有我,你会自卑。”

眼看着比利的治疗就要进行不下去,或将以失败告终时,医生决定,另辟蹊径,直捣黄龙,必须先解决比利多重人格创伤的最主要根源。

其实比利的其他分身,早就在催眠治疗中,不止一次地表达过他们对比利的继父的仇恨。简直是仇深似海,不共戴天!但是,这些想法,都未能渗透进比利的意识中。

那么现在心理医生要做的,就是将这份巨大恨意,从潜意识的压抑中释放出来,让比利沉重的心灵得到解脱。

经过一番催眠后,比利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医生屏住呼吸,他知道,就仿佛外科医生瞄准关键伤口下刀一样,比利正处在创伤被揭露的关键时刻。比利提高声调说:“我告诉自己那是我的继父,是我妈妈的选择,是我家庭中的一员,我要原谅他,但我从来没有真正地原谅他!”比利情绪越来越激动,他继续说:“我恨他!每当他伤害我,我就看到自己举起拳头狠狠地揍他,还有其他方式,拿刀扎他。我无数次地想要阉了他,把他切成碎片,在他身上钉满钉子。我有时会在学校想,会在路上想。有几个片刻我觉得我已经杀了他,我渴望了那么久,我希望他死!”

这一刻,心理医生可以看到这突然爆发的恨意从潜意识里喷薄而出,冲进意识之中。这一刻,比利终于重新找回了当年被自己否认的愤怒和痛苦。

然后一切都解决了。

接下来,比利开始顺利“收编”他的一个又一个分身。

治疗到了最后阶段,在比利身上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这个变化标志着他一只脚已经迈进了治愈的大门。

那么,在治愈的过程中,患者身上发生的关键性转变是什么?

这是一个梦。

梦里,比利回到了小时候住的房子。但奇怪的是,整间屋子里只有一张床。由于比利要找地方睡觉,而这是家里唯一的床,他便睡在了床的一边,他的兄弟姐妹和母亲睡在床的另一边。

半夜,比利突然醒了,看到窗户边有张男人的脸,他嘴里好像念念有词。这个陌生男人好像在对着某个看不见的人说:“他们在做爱。”“你看啊,妈妈,有个男人在窗外盯着我们。”比利大喊着,要叫醒他的妈妈。接着他发现窗边的那个人拿着个相机,比利连忙用手臂挡住眼睛避免被拍到。“妈妈,你快看啊。”比利再一次呼喊他的母亲,对方没反应。接着比利又叫了他的兄弟姐妹们,也无一人应答。

比利起身,打电话报警,说:“接线员,帮我转接警察。”

他听到一个阴沉的声音回复:“他们夜巡去了。”“那麻烦接通巡警。”比利坚持说。“也去夜巡了。”那阴沉的声音又说。“可是我需要帮助啊。”比利急了,大喊起来,“有个人在我家窗户外面。”“你要买什么保险吗?”那声音问。“这件事跟保险有什么关系啊?”比利急了,大叫着。“我要给你的保险公司打电话,”那个声音说,“你给我他们的电话号码。”

这时,比利突然发现自己满手的保险公司的名片。他不停地翻找着名片上的电话,可发现字太模糊了,无法辨认。“电话号码呀,拜托,电话号码呀,拜托。”比利焦急不已,满头大汗,“我看不清这些号码。”突然,他满手的名片开始滑落,比利试图抓住它们,但是徒劳,名片散了一地,然后竟然陷进地里不见了。“请你挂电话吧。”这是接线员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随之而来的死一般的寂静让比利仿若被当头棒喝,他突然觉醒,知道了一个事实,那也是他以前从未能面对的事实,也是他多重人格出现的起源——没有人会帮他赶走窗边的男人,也没有人能在他受虐的时候,给予他任何援助。

当比利直面了当年多重人格产生的起源时,他才真正开始找回自己。他将好好梳理过往,那些发生在一个个分身身上的过往。找回遗失的记忆

怎样证明比利已经被治愈?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比利能想起某个分身人格时做的事,找回了遗失的记忆。

比如,比利有一个叫丹尼的分身,是个14岁的男生,特别胆小,容易被惊吓,惧怕陌生人,特别是男人。但是丹尼很爱画画,不停地、大量地作画,长达两年。比利突然找回了丹尼作画时的那段记忆,甚至能回忆出,丹尼在作画时内心的想法和在每幅作品中宣泄的情感。

医生对比利的治疗前后用了长达11年之久,共计2354次访谈,真是个惊人的数字。其过程中的艰辛和磨难可想而知。涉及人格障碍的治疗本身就非常难,就更别提,这人格障碍中的奇葩多重人格,更是难上加难了。

经过这么久的治疗,可以说,这位心理医生已经成为比利生命的一部分了。

在某一年圣诞节,比利饶有兴趣地答应了其他分身,一起写一张圣诞卡片送给这位心理医生。

所以卡片的内容就很有趣,布满了不同的笔迹和语气。

上面写着:

献给我们亲爱的医生:

多重问候送给您。

比如说,克丽丝汀写道:节日快乐,医生姐姐。

猛男里根写道:老妹儿,祝你圣诞快乐。

学霸阿瑟写道:敬爱的医生,祝您圣诞快乐!

最后,调皮的汤姆和杰森写道:大家都写了,我俩不写也不合适啊,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帮助!第四章 人的大脑为什么会沦陷?家暴、骗爱、传销——那些人类生活中暗藏的“上瘾关系”之谜

有一则体育新闻,说的是著名的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沉寂5年后“战神归来”,他重返赛场,再次夺冠。这位闪闪耀眼的体育明星,跟我们这篇文章要讲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老虎伍兹的性瘾症,就跟他的体育战绩一样“赫赫有名”,曾让他深陷于丑闻的深渊和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

虽然还鲜为人知,但跟药物成瘾一样,世界上还有性爱上瘾。

性瘾症又叫性高潮成瘾,指的是一个人“嗜性如命”,就年龄档次而言,大多集中在30岁至40岁的男子的身上,这也是人一生中性生理最为活跃的时间段。他们如同吸毒者、赌徒、酒鬼一般,一旦性瘾发作,就会不顾一切放下所有工作,去寻找发泄的对象。有媒体就报道过,老虎伍兹性瘾症发作后,嫖娼无数,甚至一个晚上都停不下来。

人类是怎样坠入“上瘾”这个堕落的世界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难以自拔”的窘迫局面?我们先来解决以下问题——

人类为什么会上瘾?又是怎样沦陷的?

什么是可怕的“失乐园假说”?

性爱上瘾者是怎么一回事?

从上瘾的角度来说说,什么样的人容易出轨?不容易上瘾的人类是怎样沦陷的

按道理来说,人类不应该容易上瘾。

如果在动物实验中,不断地给老鼠喂东西吃,让它喜欢吃多少就吃多少,让它越吃越胖。在这种情况下,老鼠会想要减肥吗?再者,假设做这么一个实验,让老鼠在实验中触发机关便可获得可卡因和尼古丁,渐渐地,它就知道机关的作用,然后不断地触发机关。总之,最后老鼠患上了药物依赖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老鼠会想要戒掉吗?

可想而知,以上问题的答案是——不会!

那么,为什么我们人却要想方设法减肥和戒烟呢?人跟老鼠究竟哪里不一样呢?

因为人有一种从空间和时间上,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能力,这在心理学上被叫作“元认知”。这个元认知,这种高级的思维,至少老鼠是没有的。

也就是说,人能够频繁地称体重、照镜子,监督自己。或者忽然停下来思考反省:“你说,虽然抽烟感觉美妙,但是这么做是对的吗?”“我吃了这么多,是对的吗?”

因为有元认知的存在,所以,人类是不应该容易上瘾的。

但是,人类的这个“元认知”,也有一个很大的bug(漏洞)。就是人类只会对突然出现的剧烈变化有警觉,却忽略掉那种潜移默化间慢慢产生的影响。也就说,很多成瘾的东西,其实都是在一点点起作用的,这样就可以借着“元认知”的这个漏洞,躲开“元认知”的监测,最终让人类坠入成瘾的无底深渊。

打个比方来说,人类是怎样沦陷的?

吸烟成瘾的人,都知道有一种说法,是“人生第一支香烟一点也不香”。对正常人来说,大脑的神经受到尼古丁的刺激,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的感觉。本来最初出于好奇而尝试吸烟的人,心里还是有所防备的,担心会上瘾,然而不幸的是,正是因为这种初次体验到的不愉快的感觉,反而使人放松了警惕。

大家会觉得吸烟也不过如此,“这种东西随时都可以戒掉,只有在跟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偶尔抽一下。”还有一些人,想知道“看别人抽得那么销魂,香烟究竟是什么味道呢?”,大家都抱着这样轻松的心情,一直坚持不懈地,一次又一次地吸食香烟。

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神经因为香烟中有毒物质的刺激会变弱,多巴胺分泌会变少。当这种状况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在尼古丁的刺激下,多巴胺的分泌量会短暂地忽然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个时候,吸烟的人反而一瞬间体会到了内心的宁静。

其实不是香烟让人宁静,而是之前香烟让你太低沉,在这么低的基础之上,偶尔来一点兴奋,你反而会觉得无比幸福。你会发出“啊,原来这就是香烟的味道啊!”的感叹。

明白“香烟味道”的那一瞬间,就是“中邪”的那个时刻,换句话说,这时,你已经顺利完成了对香烟的成瘾过程。

在这之后,每次吸烟,都暂时会有多巴胺分泌,所以在一小段时间内,会感觉气定神闲。可怕的“失乐园假说”

吸烟时,香烟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成瘾物质比如鸦片、大麻、兴奋剂,一样能让人分泌多巴胺,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这里也已经存在了一个可怕的陷阱。就是,如果反复使用这些东西刺激自己,结果会怎么样?神经会一直不知疲倦地分泌多巴胺吗?

如果是的话,可能成瘾问题看上去也就没那么严重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于被反复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会变得迟钝,这种现象叫作“补偿性感受性低下”。如果这种“补偿性感受性低下”持续发展下去,多巴胺的分泌就会减少。

那就会导致两个后果——

一个是,因为每次成瘾物质的效果持续的时间呈递减趋势,那么成瘾物质的使用量和次数就需要不断增加。这一点,就是我们所说的产生了“抗药性”。

还有一个后果,就是“失乐园假说”。“失乐园假说”来自那则寓言,亚当和夏娃在偷吃了禁果以后,便从那个原本让他们幸福生活的伊甸园中被赶了出来,永不得回去。而物质成瘾者的情况就如同这则寓言一样。随着禁果即成瘾物质的使用,神经越来越钝化,原本在正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的喜悦和宁静不见了,像是从伊甸园中被赶出来一样。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对于曾经蔓延中国的鸦片,甲午战争后,一个到四川旅行的英国作家,曾在《扬子江流域及以外地区》一书中,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

我在扬子江所乘的船只上的16个极其贫穷的船夫当中,有14个吸食鸦片。到了夜晚……衣衫褴褛的14个男人蜷缩在毡子上,身旁放着鸦片灯,脸上完全找不到白天作为苦力的辛酸,而是仿佛在做着来到天堂的美梦一般,露出非常幸福的表情。

我们从“失乐园假说”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个场景吧,船夫们白天工作确实是很辛苦,正因如此,到了晚上当他们结束工作时,才会觉得更轻松。因为人的大脑有这个平衡机制,就是在一段压力过后,会给予补偿,分泌多巴胺让人轻松一下。想必很多人会明白这个感受,结束一天的工作,走出工作单位的那一瞬间,会有一种无法言喻的自由的感觉。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大脑的机制能保持平衡的基础上。而如果长期服用成瘾物质,就会让大脑的这个机制被破坏掉,多巴胺很难被分泌出来。

那些船夫在辛苦工作后,不能享受到轻松和欣喜,反而情绪低落,内心好像被平白无故地开了一个洞。为了摆脱空虚感,他们必须做点什么。解决方法,就是赶紧来一口鸦片。我们经常能看到,在黄昏的街头,叼着香烟走在回家路上的人,他们吸烟大概就是这个缘故。

所谓“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真相也是如此。我们都说民以食为天,吃饭不仅能解决基础需要,它实际上还能让人快乐。因为人吃饭时,大脑也会分泌多巴胺。所以,古往今来,在世界各地的人,只要有机会就会快乐地围坐在餐桌前。但是,烟民由于受尼古丁的慢性影响,大脑的敏感度会降低。因此,一般人感受到的饭后的舒适和幸福,烟民们是无法再体会到了。虽然山珍海味吃了一大堆,但还是觉得若有所失。所以还是得在饭后,来上一支烟。

依靠成瘾物质,来强行榨取多巴胺,会让迄今为止尝到过的幸福都逐渐褪色,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一路下滑。失乐园假说,更是在说,瘾君子们一旦沾染上药物,就会痛失本来理所当然拥有的,那个平淡幸福的天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