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速成图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6:38:55

点击下载

作者:翁瑜君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拔罐疗法速成图解

拔罐疗法速成图解试读:

内容简介

(京)新登字130号

拔罐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也是特色疗法,具有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等特点,是一种适合家庭使用、值得推广的绿色疗法。本书介绍了拔罐疗法的基本知识及其在60余种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泌尿生殖科疾病中的具体运用。全书以插图配文字的形式阐述,内容科学,通俗易懂。适合基层医务工作者及对自我保健感兴趣的一般读者参阅。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系统帷一一家中央级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您增长知识和才干。

第一章 拔罐疗法基本知识

一、定义

拔罐疗法属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拔罐疗法是以一系列特制的罐、筒等为工具,采用燃烧或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之吸附在人体表面穴位或治疗部位上,对局部皮肤形成吸拔刺激,造成体表局部充血或瘀血,并以此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

二、作用机理

1.机械刺激,温热刺激

拔罐疗法对皮肤可产生一种良性的机械刺激和温热刺激。机械刺激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出现自身溶血现象,红细胞受到破坏,大量的血红蛋白释出,从而起到一种良性的刺激作用;温热刺激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物、毒素的排除,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及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及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由于罐内负压、吸吮、熨刮、牵拉、挤压皮肤和浅肌肉层的良性刺激,包括局部暂时瘀血所形成的“自血疗法”,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在调节循环系统的同时,也有效地调动了体内的免疫功能,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所造成的低热不退等,有较好的疗效。有人对拔罐前后的患处局部组织作病理检查,发现拔罐前见到炎性坏死及炎性渗出物内细菌集落和角化上皮,而拔罐后见到皮肤上皮增生,炎性肉芽组织形成。

2.调整阴阳,祛邪扶正

拔罐疗法具有调整阴阳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经络腧穴的配伍作用来实现的,另一方面是通过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来实现的。例如,拔关元穴可以温阳祛寒;拔大椎穴可以清泄阳热。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高血压等病可取大椎、肝俞穴,用三棱针刺血后加拔火罐;脾胃虚寒引起的泄泻,可取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可见由于阴阳失调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拔罐疗法得以纠正,从而恢复机体阴阳新的平衡状态。

拔罐疗法具有祛邪扶正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拔出体内的各种邪气,邪祛则正安。祛邪扶正的作用也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拔罐方法以及经络腧穴的配伍应用来实现。如由风、寒、湿邪引起的痹证,可在疼痛部位(阿是穴)进行刺络拔罐,拔出病邪,则气血得以正常濡润而病自愈;荨麻疹的病人多因营血虚弱,卫外失固,腠理空虚,风邪乘虚侵袭肌肤而引起,治疗时可在病变局部进行刺血拔罐,以祛除风邪,配合曲池、血海可调营扶正,邪气祛除,营卫调和,则病自愈。许多临床实践证明,刺血拔罐法祛邪作用最佳,而针罐及熨罐法的温阳扶正作用最佳。

3.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体,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腑组织活动的作用。若经络气血功能失调,就会发生各种病变。拔罐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负压吸引作用,在脏腑经络气血凝滞或经脉空虚时,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衰弱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鼓舞正气,加强祛除病邪之力,从而使经络气血恢复正常,疾病得以祛除。临床常用的循经拔罐法、走罐法及刺络拔罐法等,均有上述功能。

拔罐治病是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治疗手段。通过罐体边缘的按压及负压的吸吮,刮熨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经络、穴位,循经感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通其经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祛病健身的目的。

4.双向调节,异病同治

拔罐疗法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和独特的功效,在取穴、操作等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大椎穴刺血拔罐法,既可治疗风寒感冒,又可治疗风热感冒,还可用于内伤发热;既可治疗高血压、头痛等内科疾病,又可用来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科疾病。

许多临床研究都证明,拔罐具有双向的调整作用,如使高血压降低,低血压升高;使过高的白细胞数降低,使过低的白细胞数增加;当心动过速时使心率减慢,当心动过缓时使心率加快等。而且拔罐的双向调节作用与疾病的好转是一致的。

总之,拔罐疗法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说以及中药理论等辨证施治,配合应用,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调和阴阳,清热解毒,祛除寒湿等目的。

三、拔罐疗法的功能及特点(一)功能

1.调节平衡

拔罐疗法对神经系统的良性刺激,通过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至大脑皮质;对皮肤的良性刺激可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因而加强了大脑皮质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和管制功能,促使病灶部位组织代谢作用增强,促进机体恢复,使疾病痊愈。

拔罐疗法调节人体微循环,促进人体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调节毛细血管的舒缩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调节淋巴循环功能,使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增强了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消除疾病,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

2.扶正祛邪

拔罐疗法可拔出体内的风、寒、湿等邪毒,邪去而正安,扶助了正气。风、寒、湿邪入侵,引起机体麻痹疼痛,可采用刺络拔罐法祛除病邪,气血得以通畅,疼痛随之消除。临床验证,刺络拔罐对消瘀化滞、解闭通结、祛风散寒有良效。

3.疏通经络

人体的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借以运行气血,濡养脏腑。若人体经络气血功能失调,正常的生理功能就遭到破坏,疾病随之产生。拔罐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产生的负压效应,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振奋脏腑功能。临床采用的循经走罐法、经络拔罐法、刺络拔罐法等,皆有疏通经络的功能。

4.通利关节

由于拔罐疗法具有祛风散寒、祛湿除邪、通脉行气的功能,因而可使关节通利,镇痛去痹。临床用拔罐治疗头痛、眩晕、风痹、腰痛、四肢痛等证,无需服药。

5.吸毒排脓

拔罐疗法所产生的负压吸力很强,用以治疗痈毒疮疡、恶血瘀滞、邪毒郁结等外证有特效。未化脓时,采用针刺拔罐,可使毒邪排出,气血畅通,瘀阻消散;已化脓时,可吸毒排脓,清创解痛,促进疮口愈合。(二)特点

1.适应证广泛

拔罐疗法适应证广泛,凡是能够用针灸、按摩、中医、中药等方法治疗的各科疾病都可以使用拔罐治疗,尤其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软组织损伤、急慢性炎症、风寒湿痹证,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经脉闭阻不通所引起的各种病证有较好的疗效。有些疾病应用现代医学手段疗效不佳时,应用拔罐疗法往往奏效,即使对器质性病证,也有一定的疗效。

2.疗效好,见效快

拔罐疗法不仅适应证广泛,而且疗效好、见效快。有些疾病往往一次见效或痊愈,如一般的腰背部疼痛,在疼痛部位拔罐之后,立即感觉疼痛减轻或消失;感冒发热在大椎穴刺血拔罐后再在膀胱经走罐一次,多数病人即可治愈。

许多临床经验证明,拔罐疗法具有明显的缓解疼痛的作用,无论内科的头痛、腹痛、风湿痛以及癌症疼痛,还是外科的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如落枕、急性腰扭伤等通过拔罐均可即时见效。尤其是刺络拔罐法的止痛效果更为突出。疼痛的原因无不由于“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而刺络拔罐法,可吸出局部瘀血,从而可使局部气血通畅,疼痛自然缓解。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拔罐可刺激某一区域的神经,调节相应部位的血管和肌肉的机能活动,反射性地解除血管和平滑肌的痉挛,所以能够获得比较明显的止痛效果。

3.易学易懂易推广

拔罐疗法本身来源于民间,许多百姓有病都会自己在家中进行拔罐治疗。拔罐疗法易于学习和运用,一般懂得中医针灸的医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掌握拔罐的操作技术,并能够临床应用。不懂中医针灸的人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拔罐的一般操作技术,用于简单的家庭防病治病。另外,拔罐疗法治疗疾病,无需特殊器材和设备,所用器械及辅助用品,居家举目皆是,诸如罐头瓶、杯子、纸、火柴等皆可取用,不必花费分厘。病人可在无任何痛苦、不用去医院的情况下康复,避免了服用药物给机体带来的损害和不良反应,所以拔罐疗法是一种易于推广和普及的治疗方法。当然要想彻底掌握拔罐疗法这门学科,精益求精,提高疗效,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

4.经济实用

采用拔罐疗法治疗疾病,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可以节约大量的药品,尤其对于医疗条件比较困难的地区,以及流动性比较大的单位(如野战部队、地质勘察队),拔罐疗法有其特殊作用,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医疗工作,出门远行携带也十分方便。如果临时没有拔罐所需用品,也可找些杯子、罐头瓶等替代。

拔罐疗法也为医疗单位节约了资金,如现在各大医院最常用的玻璃罐最大号的市售价也不过10元,而且可以反复使用。所以拔罐疗法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5.副作用少

采用拔罐疗法,只要按规程操作,就不会引起烫伤,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

四、常用罐具及其特点

拔罐疗法所使用的罐具种类很多,按临床使用,一般分为传统罐具和新型罐具两大类。

传统罐具都是根据所用材料而命名,包括兽角罐、竹罐、陶瓷罐、玻璃罐、橡胶罐、塑料罐、抽气罐、金属罐8种,分别由兽角(如牛角、羊角)、青竹、陶土、玻璃、橡胶、塑料、金属(如铁、铝、铜等)制成。目前,在民间和基层医疗单位仍普遍使用竹罐、陶瓷罐、玻璃罐3种,兽角罐在边远山区还有少数人使用;金属罐因导热快,太笨重,目前已被淘汰。

新型罐具又分为电热罐、磁疗罐、红外线罐、紫外线罐、激光罐、离子渗入罐等多种,但这些罐具因造价高,使用复杂,目前仅限于少数医疗部门使用,未能全面普及和推广。(1)兽角罐:是指用牛、羊等兽角制成,顶端磨成一孔。用于吸吮排气。目前,我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仍有用兽角拔罐的习惯。(2)竹罐:随排气方法不同,选材、制作也有区别。竹制火罐因用火力排气,须选取坚实成熟的老竹子来制作。老熟的竹材料质地坚实,经得起火烤而不变形、不漏气。竹制水罐,因要用水或药液煮罐,蒸气排气,要选择尚未成熟但也不青嫩的质地坚实的竹子制作。竹罐的优点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轻便耐用,便于携带,经济实惠,不易打破。缺点是容易干裂漏气,不透明,无法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3)陶瓷罐:用陶土烧制而成,口底平正,里外光滑,厚薄适宜,此罐适用于火力排气法。(4)玻璃罐:用耐热玻璃制成,腔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按罐口直径及腔大小,可分为大、中、小3种型号,多用于火力排气法,特别适用于走罐法及针刺后拔罐法。其优点是造型美观、清晰透明,便于拔罐时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从而掌握拔罐时间,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罐具;缺点是导热快,易烫伤,容易破损。(5)橡胶罐:用具有良好伸缩性能的橡胶制成。口径小至可用于耳穴,大到可以覆盖整个人体。其形状因临床需要各异。用于抽气排气法。优点是消毒便利,不破损,适用于耳、鼻、眼、头皮、腕踝部和稍凹凸不平等特殊部位拔罐;缺点是价格高,也无法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6)塑料罐:用耐热塑料压制而成。其规格型号与玻璃罐相似。优点是不易破损,轻便携带;缺点是不能观察罐内变化,并易老化变形。(7)抽气罐:用有机玻璃或透明的工程塑料制成,采用罐顶活塞来控制抽排气。抽气罐的优点是不用点火,不会烫伤,安全可靠,抽气量和吸拔力可控制;自动放气起罐不疼痛;罐体透明,便于观察吸拔部位皮肤的充血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时间。抽气罐是对传统罐具改进的一大突破,是目前临床医生广泛使用的罐具,给拔罐疗法向家庭和个人自我保健的普及和推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8)金属罐:用铜或铁、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规格与型号要求一般与陶瓷罐、玻璃罐相似。用于火力排气法。其优点消毒便利,不会破损;缺点是制造价格高,传热快,容易烫伤皮肤,无法观察拔罐部位皮肤的变化。

另外,在没有专用罐具或在突发的紧急情况下,可用随手可得的代用罐进行拔罐治疗,如茶杯、酒杯、空药瓶、罐头瓶、碗等,只要口部平整光滑,能耐热,能产生一定吸拔力的器具皆可用来拔罐。

至于在传统罐具基础上,配合现代医疗技术研制成的新型罐具,因应用多限于医疗部门,在此从略,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五、常用罐法及其特点(一)火罐法

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罐内的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附于皮肤上的罐法,称为火罐法。火罐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罐同时使用。单独使用时称为单罐法,多罐同时使用时称为多罐法。采取单罐法还是多罐法一般由病变的范围来决定。

若病变范围比较小,或压痛点只有一点,即可用单罐法。如胃痛可在中脘穴拔罐;偏头痛可在太阳穴拔罐;牙痛在颊车穴拔罐;软组织扭挫伤在阿是穴拔罐;痈切开或自溃后在患部拔罐排脓等。

若病变范围比较大,或疼痛敏感点较多,可采取多罐法治疗,根据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吸拔数个乃至十数个火罐。如某一肌束劳损疼痛,可按照肌束的位置或形状吸拔多个火罐;如某脏腑或器官瘀血疼痛时,可按该脏器的解剖学位置对应的体表纵横并列吸拔多个火罐。

火罐法排气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施术部位和体位灵活运用。火罐排气法一般采用闪火法、投火法和贴棉法3种,其中闪火法适用于各种体位,投火法和贴棉法适用于侧位和横拔位。(1)闪火法:用镊子夹酒精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一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需拔穴位上。操作时要注意蘸酒精不要太多,避免火焰随酒精流溢烫伤皮肤;火焰也不宜在罐内停留时间太长,以免罐具过热而烫伤皮肤。(2)投火法:是指将点燃的小纸条或酒精棉球投入罐内,不等纸条烧完,迅速将罐罩在应拔的部位上,纸条未燃的一段向下,可减少烫伤皮肤。此法适用于侧向横拔,不可移位,否则会因燃烧物下落而灼伤皮肤。(3)贴棉法:用1厘米见方左右的棉花一块,不用太厚,略浸酒精,贴在罐内壁上中段或底部,点燃后罩于选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也多用于侧向横拔,同样不可蘸太多酒精,以免灼伤皮肤。(二)闪罐法

闪罐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拔罐手法,一般多用于皮肤不太平整、容易掉罐的部位。具体操作方法是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蘸有适量酒精的棉球,点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施术部位,然后将罐立即起下,按上法再次吸拔于施术部位,如此反复拔起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通过反复的拔、起,使皮肤反复的紧、松,反复的充血、不充血、再充血形成物理刺激,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适用于治疗肌萎缩,局部皮肤麻木酸痛或一些较虚弱的病证。采用闪火法注意操作时罐口应始终向下,棉球应送入罐底,棉球经过罐口时动作要快,避免罐口反复加热以致烫伤皮肤,操作者应随时掌握罐体温度,如感觉罐体过热,可更换另一个罐继续操作。(三)熨罐法

熨罐法也叫滚罐法,是在闪罐法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当反复闪罐使罐体变热时,立即将罐体翻转,用温热的罐底按摩穴位或皮肤。使用熨罐法要掌握好罐的温度,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皮肤,过低则达不到熨罐的效果。熨罐法可以与闪罐法配合使用,当闪罐法罐底发热时则可翻转罐体施用熨罐法,当熨罐法罐体变凉时即可翻转罐体采用闪罐法治疗。(四)留罐法

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是指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方法。此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罐法。留罐法主要用于以寒邪为主的疾患、脏腑病、久病,部位局限、固定,较深者,多选用留罐法。如经络受邪(外邪)、气血瘀滞、外感表证、皮痹、麻木、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证,用之均有良效。

治疗实证用泻法,即用单罐口径大、吸拔力大的泻法,或用多罐密排、吸拔力大的,吸气时拔罐,呼气时起罐的泻法。

治疗虚证用补法,即用单罐口径小、吸拔力小的补法,或用多罐疏排、吸拔力小的,呼气时拔罐,吸气时起罐的补法。

留罐法可与走罐法配合使用,即先走罐,后留罐。(五)走罐法

走罐法又称行罐法、推罐法及滑罐法等。一般用于治疗病变部位较大、肌肉丰厚而平整,或者需要在一条或一段经脉上拔罐。走罐法宜选用玻璃罐或陶瓷罐,罐口应平滑,以防划伤皮肤。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在将要施术部位涂适量的润滑液,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皮肤上,循着经络或需要拔罐的线路来回推罐,至皮肤出现瘀血为止。操作时应注意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调整罐内的负压,以及走罐的快、慢、轻、重。罐内的负压不可过大,否则走罐时由于疼痛较剧烈,病人无法接受;推罐时应轻轻推动罐的颈部后边,用力要均匀,以防火罐脱落。

走罐法对不同部位应采用不同的行罐方法。腰背部沿垂直方向上下推拉;胸胁部沿肋骨走向左右平行推拉;肩、腹部采用罐具自转或在应拔部位旋转移动的方法;四肢部沿长轴方向来回推拉等。

走罐操作方法有以下3种。(1)轻吸快推法 罐内皮肤吸起3~4毫米,以每秒钟推行60厘米的速度走罐,以皮肤潮红为度。此法适用于外感风邪、皮痹麻木、末梢神经炎等症,每日1次,每次3~5分钟,10次为1疗程。(2)重吸快推法 罐内皮肤吸起6~8毫米,以每秒钟推行30厘米的速度走罐,以皮肤呈紫红为度。此法适用于经脉、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每日1次,每次3~5分钟,10次为1疗程。(3)重吸缓推法 罐内皮肤吸起8毫米以上,以每秒钟2~3厘米的速度缓推,至皮肤紫红为度。此法适用于经脉气血阻滞、筋脉失养等病证,如寒湿久痢、坐骨神经痛、肌肉萎缩及痛风等。此法的刺激量在走罐法中最大,可自皮部吸拔出沉滞于脏腑、经脉的寒、湿、邪、毒。每日1次,每次3~5分钟,10次为1疗程。实证逆经走罐;虚证顺经走罐。(六)转罐法

转罐法与摇罐法相似,较摇罐法力量大,刺激性强。先用闪火法将罐拔于皮肤上,然后手握罐体,来回转动。操作时手法宜轻柔,转罐宜平稳,防止掉罐。转动的角度要适中,角度过大患者不能耐受,过小无法达到刺激量。由于转罐法对穴位或皮肤产生更大的牵拉刺激,加强了血液循环,增强了治疗效果,多用于穴位治疗或局部病证的治疗。注意罐口应平滑,避免转动时划伤皮肤。转罐法可与走罐法配合应用,在皮肤上涂适量的润滑油,可减轻疼痛。(七)针罐法

针罐法是指先在一定部位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刺激量后,将针留原处,再以针刺为中心,拔上火罐,以增加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防吸拔时触及罐底,使针头深入体内出现危险。此法不得在胸、背部使用。

此法也可先在待拔穴位上针刺得气后立即出针,在针孔处拔罐,可吸出少量血液或组织液。此法可加大刺激量,提高针刺疗效,适用于顽固性痹痛证。也可局部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击体表,使皮肤潮红或微出血后再拔罐,并留罐5~10分钟,适用于麻木、瘫痪等病证。

针罐结合,增强了对经络穴位的刺激量,常用于比较顽固的病证,如中医所指的“痹证”。如顽固性风湿痛、陈旧性筋骨损伤、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

用针罐法应注意手法的掌握,防止滞针、断针。(八)刺络拔罐法

刺络拔罐法是指刺络放血与拔罐配合应用的一种拔罐方法。是指用三棱针,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等)刺激病变局部或小血管,使其潮红、渗血或出血,然后加以拔罐的一种方法。此法在临床治疗中较常用,而且适用证广,见效快,疗效好,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瘀、清热止痛、疏经通络等功能。凡属实证、热证者,如中风、昏迷、中暑、高热、头痛、咽喉痛、目赤肿痛、麦粒肿、急性腰扭伤、痈肿、丹毒等,皆可用此法治疗。此外,对重症、顽症及病情复杂的病人也非常适用,如对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神经衰弱、胃肠神经痛等疗效尤佳。

方法:先在局部刺络出血,然后再进行拔罐,留罐5~10分钟左右取下,再用干棉球擦净皮肤即可。(九)刮痧罐法

刮痧罐法是利用一定的工具,如牛角板、木梳背、瓷调羹等,在人体某一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刮痧,使皮肤发红充血,呈现一块和一片紫红色的斑点,然后再拔罐,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此法可作为病变范围较窄的部位以及走罐法或多罐法受到限制时的补充方法。(十)按摩罐法

按摩罐法是指将按摩和拔罐相结合的一种拔罐方法。两者可先后分开进行,也可同时进行。特别在拔罐前,根据病情先循经点穴和按摩,对于疼痛剧烈的病证及软组织劳损或损伤引起疼痛的患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十一)水罐法

水罐法,是先在罐内装入1/3~1/2的温水,将纸或酒精棉球放在近瓶口处点燃,在火焰旺盛时投入罐内,并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在应用贮水罐时,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的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以免拔罐时水液漏出),待吸拔后再恢复到舒适体位(应防止在活动中因肌肉过度牵拉而脱罐)。但必须使罐底朝上,这样温水才能充分浸渍于受术的皮肤表面,发挥其温暖的刺激作用。之所以用温水,主要是在拔罐刺激的同时,以其温暖水汽来增强对局部的刺激,若温水过少,温暖刺激的时间就短,效应就差。小抽气罐的体积小,很适宜于头面部、手部等狭窄部位施术,但吸力较弱,若配以温水,刺激量就会大大增强,局部的治疗效应就更明显,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温水罐较适宜于局部寒冷不温、虚寒和寒实类病证,通过水的温度能进一步促进经气的畅行。另外,对于老年人和皮肤干皱者,用温水罐可润柔皮肤,不致发生局部疼痛或减轻疼痛。(十二)药罐法

药罐法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以竹罐或木罐为工具,药液煎煮后,利用高热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竹罐吸附于施术部位,这样既可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又可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从而提高拔罐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选择不同的中草药。具体操作方法是用特大号的陶瓷锅或一种特制的电煮药锅,先将中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煎出药性后,将竹罐或木罐放入煎好的中药中,煮10分钟左右(一般可根据药性决定煮沸时间),再用镊子或筷子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便吸去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的热气,趁热迅速将罐扣在所选部位,手持竹罐稍加按压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本法的优点是温热作用好,可起到罐与药的双重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证。药罐法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痛、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十三)响罐法

响罐法是指在罐具吸定后,稍加推拉或旋转随即用力将罐具拔下,发出“啪”的响声的一种拔罐方法。如此反复吸拔,重复操作多次,以皮肤潮红或呈紫红色为度。此法与闪罐法功效相同,通常用小口径罐具在局部面积较小的部位施术。(十四)旋罐法

旋罐法是指在罐具吸定以后,手持罐具底部,使之向同一方向旋转的一种拔罐方法。(十五)动罐法

动罐法是指在罐具吸定以后,手持罐具反复进行上提、下压或前后左右摇摆罐体(罐具不脱离皮肤)的一种拔罐方法。(十六)提罐法

提罐法是为了增强治疗效果,加强对皮肤和穴位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先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皮肤上,然后将罐上提拉动皮肤,再恢复原状,这样反复、轻柔、均匀地来回提拉多次,至皮肤出现瘀血为止。此法常用于拔腹部的穴位。提罐法应注意用力要适中,力量过大容易把罐拔掉,过小则达不到刺激量。(十七)摇罐法

先用闪火法将罐拔在皮肤上,然后均匀而有节奏地摇动吸拔在皮肤上的火罐。这样反复的牵拉,增加了对穴位或皮肤的刺激量。摇罐时应注意用力要柔和,速度不宜过快,摇动的角度要适宜,太大容易把火罐摇掉或者病人不能耐受,太小达不到刺激量,起不到摇罐的作用。(十八)弹罐法

弹罐法是指在罐具吸定以后,用手指弹击罐体,或提罐上下快速震颤的一种拔罐方法。

六、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规程

1.术前准备

认真检查和询问病人,以确定是否是适应证,有无禁忌证,根据病情拟定治疗方案;检查所需药品、器材、罐具是否齐全,同时进行消毒,做好施术前的一切准备;对病人讲明施术过程中注意事项,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2.选择体位

拔罐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正确的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拔罐部位。通常采用的拔罐体位有如下几种。(1)仰卧位 适用于头面、前额、胸腹、上下肢前侧及手足部的穴位。(2)俯卧位 适用于头颈、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侧的穴位。(3)侧卧位 适用于头侧、面侧、肩侧、胸侧、下肢外侧等,除与床接触的部位以外的所有其他部位的穴位。(4)俯伏坐位 适用于头后部、颈项、肩背、腰骶等部位的穴位。(5)仰靠坐位 适用于头前部、面颜、胸腹、腿前部等部位的穴位。

3.罐具选择

根据病人的体质、肥瘦及待拔部位的面积、所治疾病的需要,正确选择罐具和罐型。

4.术前消毒

确定治疗部位以后,用热毛巾擦洗待拔部位,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后拔罐;如果施行针刺或刺络拔罐时,则必须以酒精或碘酒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拔罐;如果待拔部位有毛发,则必须剃光毛发,洗净擦干后再拔罐。

5.罐具预热

在秋冬季节或寒冷天气里拔罐,须将罐具用火烤或水烫进行预热,使罐具温度稍高于体温为宜。罐温不可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6.观察反应

罐具全部拔上后,要不断观察受术者的反应,询问感受,及时处理和调整不适。如吸拔力太大产生疼痛,应适当放气减小吸拔力;若吸拔力太小负压不够,可起罐后再拔一次;如病人疼痛异常,头晕、恶心、心悸,或刺络拔罐出血过多,必须立即起罐检查处理。

7.拔罐时间

大型号罐具吸力强大,每次可留罐5~10分钟;中型罐吸力较强,留罐10~15分钟为宜;小型罐吸力较小,留罐15~20分钟为宜。

8.拔罐次数

常规治疗一般每天拔罐1次或隔日拔罐1次;每10次为1疗程;2疗程间隔3~5天。

9.起罐方法

抽气罐打开罐顶气阀即可。其他罐具起罐时要两手协作,一手轻按罐口附近的皮肤,一手扶持罐具,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内后,轻轻脱罐,切不可用力硬拔或让空气进入太快,以免损伤皮肤,产生疼痛。

10.起罐后的处理

一般情况无需处理。若因留罐时间较长,皮肤产生水泡时,可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擦涂甲紫药水防止感染;若针罐法、刺络拔罐法的针孔出血,可用干消毒棉球压迫止血;若局部严重出血,下次不宜在此部位再拔。所有程序处理结束后,让病人静息20分钟方可离开。(二)注意事项(1)拔罐时室内应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患者受凉。患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否则留罐时患者改变体位,容易使罐具脱落。(2)受术者过饱、过饥、酒后、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后不宜拔罐,待上述状况改变后再拔。(3)拔罐时应根据患者所需拔罐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一般宜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无骨骼以及关节无凹凸的部位进行拔罐,以防掉罐。(4)用火罐时,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棉球蘸酒精量要适中,过多容易滴到皮肤上发生烫伤,过少则火力不够而拔罐无力,达不到治疗效果。因罐口靠近皮肤,所以棉球经过罐口时的速度要快,以免罐口过热而烫伤皮肤。贴棉法应注意防止燃烧的棉花脱落;滴酒法应注意避免酒精过多流到罐口或滴到皮肤上而烫伤皮肤;架火法应注意扣罐要准确,以免撞翻燃烧的火架,患者不能移动以免火架翻倒烫伤皮肤。(5)拔罐时的操作动作要迅速而轻巧,要做到稳、准、轻、快。罐内的负压与扣罐的时机、动作的快慢、火力的大小、罐具的大小直接相关。只有掌握好操作技巧,才能将罐拔紧而不过紧,罐内负压适宜。(6)拔罐数目多少要适宜,一般都采取单穴拔罐、双穴双罐法,罐多时罐间距离不宜太短,以免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相互挤压而脱罐。(7)起罐时应注意不要生拉硬拽,以免皮肤受损或过于疼痛。起罐时应一手握住罐体,使其倾斜,另一手压住一侧罐口边缘处的皮肤,使空气从罐口与皮肤之间的缝隙处进入罐内,罐体自然脱落。(8)在使用针罐时,需注意拔罐可使皮肤突起,肌肉收缩,加之罐底部的撞压,容易使针体弯曲或针尖的深度增加,尤其是胸背部的穴位,容易造成气胸,故胸背部慎用此法。(9)初次治疗的病人,年老体弱者,儿童及神经紧张、空腹等患者以选择小罐为宜,拔罐时间宜短,负压力量宜小,手法宜轻。同时应选择卧位,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免发生晕罐现象。晕罐现象多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四肢发凉、周身冷汗、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微细无力等。遇到晕罐现象,医者不能紧张慌乱,要立即令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服些温开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重者则应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中冲等穴或艾灸百会、中极、关元、涌泉等穴,一般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10)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现象或局部瘙痒,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实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反应;阴证、寒证、血瘀证多呈现紫红色、暗红色瘀斑反应;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色。如局部没有瘀血现象或虽有轻度的潮红现象,但起罐后立即消失,恢复皮肤原来的颜色,一般提示病邪尚轻,病情不重,病已接近痊愈或取穴不够准确。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瘀斑未消退之前,一般不宜再在原处拔罐。(11)拔罐的间隔时间应根据瘀斑的消失情况和病情、体质而定,一般瘀斑消失快、急性病、体质强者,间隔时间宜短;瘀斑消失慢、慢性病、体质弱者,间隔时间宜长。(12)血罐法的出血量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和体质而定,一般急性病、青壮年、体质强者出血量宜多;慢性病、老年、幼儿及体质弱者出血量宜少。

七、常见反应及处理方法

1.正常反应

无论用何种方法将罐吸于体表,由于罐子的负压吸引作用,局部软组织可隆起于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觉得局部有牵拉发胀感,或发热、温暖、凉气外出、舒适感等,有的病证立即或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除。当然,上述感觉并非全部出现,依个体反应的不同,出现的多寡显隐有别。留罐到一定时间(数分钟至十多分钟),或闪罐、走罐多次后,局部的软组织呈现潮红、紫红色(瘀斑色),或出现丹痧(小点状,紫红色疹子),起罐后皮肤的这些变化可能维持一至数天。这些,都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

中医和西医可根据局部的反应情况来诊断和辅助诊断疾病。中医认为,拔罐区出现水泡、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湿气证。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瘀血证;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寒证;微痒,或出现皮纹,提示患风证。有关刺络拔罐吸出的液体,可表现不同的病情。一般认为:鲜血显示病情较轻,黑血或瘀块显示瘀阻较重,黄水显示湿热证,清水显示寒湿,血水往往出现在治疗的开始阶段或疾病即将痊愈阶段。至于出血量多少,亦可提示病情的轻重及转归。有些患者开始治疗时,出血量少甚至不出血,这是瘀血阻塞严重或风气盛的表现,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瘀血逐渐被吸出,出血量才渐渐增多,但随着病情的好转,出血量又会渐渐减少,直至吸不出血。西医认为,拔罐区若出现微细出血,可作为诊断发疹性疾病(如麻疹、风疹、猩红热、斑疹伤寒等)的依据之一,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疹前期都发生毛细血管的损害。若出现印痕黑晕,其中有出血之紫斑,而且相互重叠,则为斑疹伤寒的阳性反应,这种反应较变形菌微生物凝集反应或立克次体凝集反应平均可提早2天出现,且阳性率高;出现很多大水泡,提示有水液潴留,肢体有不明显的肉眼难以观察出现的水肿症;呈现粉红色或无色斑,提示患有神经痛或高血压症;呈现深紫色斑,并且在紫红色的印痕中间常出现黑褐色斑纹者,提示患有肌肉风湿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若治疗过程中这些印痕或斑纹逐渐减少,则提示病情减轻、好转或痊愈。

2.异常反应

上罐后,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紧张,疼痛灼辣难忍,数分钟即起水泡(也可能患湿气证),或于施术局部的远端感觉发凉、发麻、疼痛等,均属异常反应。引起异常反应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1)病人心理反应过度。(2)罐子吸力过大。(3)施术时失误、灼伤皮肤,或皮肤本来就有伤口。(4)所涂药物的刺激过强。(5)罐口边缘过薄(指代用罐),或不平滑,有砂粒状样凸起或凹缝、凸痕,或病人皮肤干枯松弛(如老年人),加上医者上罐时可能旋转了手腕(旋罐),使皮肤出现皱褶。(6)吸罐时间过长,局部瘀血形成过多,隆起明显。(7)拔罐的局部有浅在的较大动脉分布(如腹肌沟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处),由于吸力的作用,局部软组织紧张,动脉受压而使血运受到影响,于是远端的组织出现缺血,故出现发麻、发冷、疼痛等反应,甚至还会出现组织坏死。

晕罐,是指在拔罐的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冒冷汗甚至晕厥等症状。引起晕罐的原因为虚弱、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或置罐于禁忌部位等。一般而言,单纯拔罐引起晕罐者极为罕见,只有在施行针罐法和刺罐法时偶有发生。

3.异常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异常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如下。(1)要仔细检查罐子,不符合要求的弃之不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虽然拔罐的刺激不像针刺那样强烈,但毕竟是穴位刺激。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各人对刺激的反应程度强弱不一,故对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酒后的患者最好不要施术,尤其不要在反应强烈的穴位,如合谷、太冲等穴施术。环境气温不要太低,尽量不让患者有寒冷感出现。(3)上罐后要多询问患者的感觉,多观察罐内的皮肤变化情况。如果病人诉说吸拔太紧,有疼痛或烧灼感觉(涂药罐、敷药罐出现轻度灼痛感属正常现象),可一手持罐,另一手的食指或拇指指尖轻轻压一下罐口缘的软组织,使软组织与罐口边缘间形成一个极小的缝隙,若是用气嘴罐者,可稍旋松气栓螺帽,让少许空气进入,以减小罐内负压。如果是施行密排罐者,应检查是否罐距太近,是否需调整。如果经上述处理后仍有不适,应脱罐检查。假若局部皮肤起泡,也应起罐。起罐后,涂以甲紫药水,并加以包扎,以预防感染。(4)在施行针罐法时,如针口过于胀痛,或酸胀痛感向他处传感,难以忍受,应起罐调整针的深度或刺向,待反应减轻后再进行拔罐。(5)在施术过程中,如果出现晕罐现象,切勿惊慌失措,应把病人的衣服纽扣解开,给热开水喝(可加些糖),注意保暖。经上述处理后,仍未能缓解症状时,应立即起罐,让病人去枕平卧。如果反应仍加重者(如昏厥、低血压),应把枕头垫于脚下,使成头低脚高位,同时以指甲缘切按患者人中穴或十宣穴,或用指尖揉按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出冷汗多或冷汗不止者,可用艾条温灸涌泉穴或百会穴。经上述办法处理后倘若昏厥、低血压仍不能纠正者,可考虑应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或输液。

八、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应证

拔罐疗法对疮疡痈毒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1)拔罐形成的负压作用于脓腔,可使脓液充分引流,减少全身中毒性反应,促进创口愈合。(2)避免在治疗深部脓肿和复杂多脓腔脓肿时大创口引流,减少病人痛苦,缩短引流创口愈合时间。(3)促进脓栓脱落,缩短炎症周期,少用抗生素,从而大大缩短了病程。(4)拔罐的温热效应及持久均匀的负压效应,改善了局部创面的血液循环,促进了复杂创面和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的迅速愈合。

拔罐疗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临床上早已从早期的疮疡发展到用来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等100多种疾病。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从未用本法治疗过的疾病如白塞病、术后腹胀,以及一些疑难急症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甚至如心脏病、骨折等,使用本法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临床观察,本法对高血压、心绞痛亦有明显疗效。由于拔罐疗法所具有的独特医疗机理,其治疗疼痛性疾病更为见长。

拔罐疗法具有明显的缓解疼痛效果,无论是内科的头痛、腹痛、胆绞痛、风湿痛,还是外科的急性腰扭伤、慢性软组织损伤,都可以用拔罐疗法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有的甚至只需一次治疗即可痊愈。

刺络拔罐的镇痛效果尤为显著。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疼痛多因经络阻滞,气血瘀阻。刺络拔罐能有效地去瘀行血,通经活络,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现代医学也认为,刺络拔罐刺激了某一局部的神经,调节了相应部位血管和肌肉的功能,反射性解除血管和平滑肌的痉挛,产生了明显的止痛效果。

另外,用本法治疗效果较理想的病证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冠心病、心律不齐、中暑、肺水肿、急性胃肠炎、胃痛、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头痛、胁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腰背痛、痛经、月经不调、乳腺炎、术后肠粘连、荨麻疹、带状疱疹、产后缺乳、牙痛、扁桃体炎、面瘫、毒蛇咬伤、疮疡初起、近视等。

2.禁忌证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2)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3)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皮肤丧失弹性者,局部皮肤不宜拔罐。(4)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时,手法也应轻柔。(5)肺结核活动期,妇女经期不宜拔罐。(6)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不宜拔罐。(7)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8)重度神经质、全身抽搐痉挛、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9)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慎用拔罐。

第二章 内科疾病

第一节 感冒

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分风寒、风热和暑湿3型。

一、风寒感冒(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大椎、背部膀胱经穴。(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1)。

背部膀胱经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3寸(见图2-1-1)。(3)拔罐方法 采用走罐法。走罐处涂以姜汁作润滑剂,来回走罐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大椎、肺俞上20分钟。也可采用排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1)选穴 大椎、肺俞、合谷、列缺。(2)定位 大椎:见前。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2)。图2-1-1 大椎、背部膀胱经穴图2-1-2 大椎、肺俞

合谷: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

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①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为取穴部位;②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4)。图2-1-3 合谷图2-1-4 列缺(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二、风热感冒(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大椎、合谷、曲池、尺泽。(2)定位 大椎:见前。

曲池: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2-1-5)。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见图2-1-6)。合谷:见前。图2-1-5 曲池图2-1-6 尺泽(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1)选穴 太阳、印堂、曲池、合谷。(2)定位 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见图2-1-7)。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见图2-1-8)。

曲池:见前。

合谷:见前。图2-1-7 太阳图2-1-8 印堂(3)拔罐方法 采用针罐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5分钟。

三、暑湿感冒(一)症状

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夹湿,暑湿并重,以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为主要症状。(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曲泽、委中。(2)定位肺俞:见前。

至阳: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9)。

阴陵泉: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0]。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1横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1)。图2-1-9 肺俞、至阳图2-1-10 阴陵泉图2-1-11 足三里

曲泽:肘横纹上,当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缘(见图2-1-12)。

委中: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见图2-1-13)。图2-1-12 曲泽图2-1-13 委中(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2)定位 肺俞:见前。

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4]。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4)。

天突:胸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见图2-1-16)。

膻中: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见图2-1-15)。

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见图2-1-15)。图2-1-14 肺俞、心俞、膈俞图2-1-15 膻中、神阙图2-1-16 天突(3)拔罐方法 采用单纯拔罐法(17岁以下儿童只拔肺俞、神阙2穴),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四、对症治疗

感冒常伴有项痛、腹胀便溏、咳嗽喉痛、头痛鼻塞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项痛(1)配穴 背部膀胱经穴。(2)定位 背部膀胱经穴:见前。(3)拔罐方法 采用走罐法。(二)腹胀便溏(1)配穴 天枢。(2)定位 天枢:平脐中,距前正中线2寸(见图2-1-17)。(3)拔罐方法 采用留罐法。(三)咳嗽咽喉痛(1)配穴 天突、少商。(2)定位 天突:见前。

少商: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见图2-1-18)。图2-1-17 天枢图2-1-18 少商(3)拔罐方法 天突穴采用留罐法,少商穴点刺出血即可。(四)头痛鼻塞(1)配穴 太阳、印堂。(2)定位 见前。(3)拔罐方法 采用留罐法。

五、注意事项(1)拔罐环境要注意避风保暖,防止受凉。(2)在冬春疾病流行季节要做好预防工作,经常从事户外耐寒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3)拔罐法治疗感冒,临床效果较好,如感冒初期进行拔罐,一般1次可获痊愈。如感冒症状较重者,拔罐1~3次也会明显好转或痊愈。个别效果不显者应及时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延误病情。(4)血罐法出血量的多少,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和病情的轻重而灵活掌握;走罐时,注意负压不宜过大,以防因疼痛太剧使病人无法接受治疗。(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减少本病的发生。经常拔罐足三里穴,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每周拔罐1~2次,连续4周,对于易患感冒者有预防效果。

六、病例

李某,男,18岁。感冒3天,伴发热恶寒,咳嗽无痰,咽痒而痛,鼻塞头痛,周身酸痛,乏力,曾服感冒通,效果不明显。取大椎、肺俞、曲池穴,用梅花针叩刺大椎、肺俞、曲池穴后,在大椎与肺俞穴之间涂万花油,用走罐方法,至皮肤潮红,于大椎、肺俞、曲池穴拔罐。次日诸症基本消失,仅稍有咳嗽、咽痛,加用天突、少商继续拔罐治疗,治疗2次而愈。

第二节 咳嗽

咳嗽是机体对侵入气道的病邪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古人以有声无痰为之咳,有痰无声为之嗽。临床上二者常并见,通称为咳嗽。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及风燥咳嗽3型。

一、风寒咳嗽(一)症状

咳嗽声音较重,咽痒,咳痰较稀薄,色白,多兼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怕冷,发热,无汗等。(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肺俞、身柱、风门、外关。(2)定位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1)]。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2-1)。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1]。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见图2-2-2)。图2-2-1 肺俞、身柱、风门图2-2-2 外关(3)拔罐方法 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方法二(1)选穴 天突、肺俞、大椎。(2)定位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见图2-1-16)。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2)。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2]。(3)拔罐方法 大椎穴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以轻度手法叩刺大椎穴,以稍有出血点为度,然后拔罐,出血量以较少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天突和肺俞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

二、风热咳嗽(一)症状

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咳声沙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多兼有咳时出汗,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体酸软,怕风,身体发热。(二)治法(1)选穴 大椎、风门、肺俞、曲池。(2)定位 大椎:见前。

肺俞:见前。

风门:见前

曲池:屈肘,肱横纹桡侧端凹陷中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2-1-5)。(3)拔罐方法 大椎、曲池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以轻度手法叩刺穴位,以出血点较多为度,然后拔罐,出血量以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风门、肺俞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

三、风燥咳嗽(一)症状

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有少量黏痰,不易咳出;多伴有喉咙发痒,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咽干而痛,或鼻塞,头痛,微寒,身热。(二)治法(1)选穴 风门、肺俞、孔最、外关。(2)定位 风门:见前。

肺俞:见前。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见图2-2-3)。

外关:见前。图2-2-3 孔最(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以轻度手法叩刺穴位,以出血点较多为度,然后拔罐,出血量以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每日1次。

四、注意事项(1)拔罐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但必须及时治疗,彻底治愈,防止转化成慢性。(2)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支气管炎患者要注意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防止感冒。(3)戒除烟酒对预防支气管炎有重要意义。(4)若拔罐疗效不显著,应配合其他药物治疗,防止延误病情。

五、病例

陈某,男性,45岁。有8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症见咳嗽多痰,痰黄稠,晨起和晚寝时加剧,伴有咽痛、声音嘶哑,曾使用过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对大椎、曲池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以轻度手法叩刺穴位,以出血点较多为度,然后拔罐,出血量以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风门、肺俞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治至第3天,痰咳症状开始略有减轻,坚持治疗半个月后,痰咳明显减轻。数月后受凉症状又有加重趋势,再用本法治疗4天,症状基本消失。

第三节 哮喘

哮喘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引发哮喘的原因有多种,主要病因为过敏原刺激和肺部病毒感染。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灰尘、霉菌、吸烟、化学气体及动物皮屑等。本病有季节性发病或加重的特点,常先有喷嚏、咽喉发痒、胸闷等先兆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哮喘。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寒哮、热哮及脾肺虚弱、气虚乏力3型。

一、寒哮(一)症状

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伴有咳嗽,痰少咳吐不爽,或清稀呈泡沫状,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面色晦暗带青色,形寒怕冷,或小便清,天冷或受寒易发,或怕冷,无汗,身体疼痛。(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定喘、风门、肺俞、膻中。(2)定位 定喘: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见图2-3-1)。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1]。图2-3-1 定喘、风门、肺俞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1]。

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见图2-1-15)。(3)拔罐方法 火罐法。留罐10分钟。各穴以皮肤出现瘀血为度,若不慎起泡,起罐后不挑破水泡,用消毒纱布敷盖固定即可,待水泡自行吸收结痂。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肺俞、尺泽、列缺、天突。(2)定位 肺俞:见前。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见图2-1-6)。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①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为取穴部位;②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4)。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见图2-1-16)。(3)拔罐方法 灸罐法。上述各穴(除天突外)行艾条温和灸,之后拔罐(除列缺外)并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热哮(一)症状

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胁胀闷,伴有咳嗽频作,咳痰色黄,黏浊稠厚,咳吐不利,烦闷不安,不恶寒,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大椎、风门、肺俞、丰隆。(2)定位 肺俞:见前。

风门:见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2)。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平腘横纹与足腕横纹连线之中点,在胫骨、腓骨之间,距胫骨前嵴约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2)。图2-3-2 丰隆(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各穴用轻叩刺,待微出血为度,再拔罐,留罐10分钟,以局部有少量血点冒出皮肤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中府、膻中、孔最、合谷、丰隆。(2)定位 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处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3)。图2-3-3 中府、膻中

膻中:见前。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见图2-2-3)。

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

丰隆:见前。(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各穴用轻叩刺,待微出血为度,再拔罐,留罐10分钟,以局部有少量血点冒出皮肤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脾肺虚弱、气虚乏力(一)症状

咳喘气短,稍运动则加剧,咳声较低,痰多清稀,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二)治法(1)选穴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脾俞穴到大肠俞穴,大椎、肺俞、肾俞。(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4]。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4]。

大椎:见前。

肺俞:见前。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5]。图2-3-4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脾俞穴到大肠俞穴图2-3-5 大椎、肺俞、肾俞(3)拔罐方法 先采用走罐法,膀胱经从脾俞穴到大肠俞穴上涂抹万花油,用大号玻璃罐来回走罐,待皮肤出现红色痧点为度,接着采用留罐法,将罐具留在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留罐10分钟,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间隔5天。

四、对症治疗

若病人喘急,可配合在鱼际穴针灸,用捻转提插手法,直至病人喘息渐平息时方可出针。

五、注意事项(1)轻度哮喘可用单纯拔罐法治疗,重度哮喘应配合药物治疗。(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保暖,防止感冒。(3)忌生冷、辛辣、肥甘等食物,忌食易引起哮病发作的食物,避免接触诱发因素,戒除烟酒,戒烟是减少哮喘发作和防止病情加重的条件之一。

六、病例

于某某,男,45岁。因感冒引起咳嗽、喘息10个月,伴心悸、胸闷、气短,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咳嗽痰多,痰呈白色泡沫状,咳吐不爽。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穴用大椎、肺俞、膻中、鱼际,选用火罐法,留罐10~15分钟。大椎穴以皮肤出现瘀血为度,若不慎起泡,起罐后不挑破水泡,用消毒纱布敷盖固定即可,待水泡自行吸收结痂。若病人喘急,可配合在鱼际穴针灸,用捻转提插手法,直至病人喘息渐平息时方可出针。拔罐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痰少易咳出,听诊有轻度哮鸣音。2疗程后哮喘已止,双肺哮鸣音消失,后患感冒亦未引起哮喘。

第四节 肺炎

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所致,常因外感风邪,劳倦过度,导致肺失宣降,痰热郁阻而发病。临床表现的特点为:起病急,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痛,气急,呼吸困难,发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分为痰热郁肺及风热犯肺2型。

一、痰热郁肺(一)症状

咳嗽气急,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较难咳出,咳时胸痛,发热,口干欲饮水,面红。(二)治法(1)选穴 曲池、鱼际、肺俞、丰隆。(2)定位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2-4-1)。图2-4-1 曲池、鱼际

鱼际: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见图2-4-1)。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5]。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平腘横纹与足腕横纹连线之中点,在胫骨、腓骨之间,距胫骨前嵴约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2)。(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鱼际、肺俞、曲池穴轻叩刺,以皮肤发红或微出血为度,再拔罐,留罐10分钟。丰隆穴采用留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风热犯肺(一)症状

咳嗽频繁,喉咙干燥,咽痛,痰色黄,身热,伴有汗出,鼻流黄涕,口渴,面红目赤。(二)治法(1)选穴 背部膀胱经内侧循行线、大椎、身柱。(2)定位 背部膀胱经内侧循行线:在背部脊椎旁开1.5寸的循行线上(见图2-4-2)。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3-5)。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见图2-4-3)。图2-4-2 背部膀胱经内侧循行线图2-4-3 身柱(3)拔罐方法 先在膀胱经内侧循行线上涂抹万花油,采用走罐法,以皮肤出现较密集的痧点为度,大椎、身柱穴采用留罐法,每次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对症治疗

肺炎除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临床上常出现高热不退,胃肠道不适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大便秘结等症状,可以根据其出现的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一)高热不退(1)配穴 大椎、曲池、委中。(2)定位 大椎:见前。

曲池:见前。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见图2-1-13)。(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上述3穴轻叩刺,以局部皮肤发红或微出血为度,再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二)食欲不振(1)配穴 中脘、内关、足三里。(2)定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4-4]。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见图2-4-5)。图2-4-4 中脘图2-4-5 内关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1)。(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三)大便秘结(1)配穴 支沟、天枢。(2)定位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见图2-4-6)。图2-4-6 支沟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见图2-1-17)。(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

四、注意事项(1)治疗肺炎应以中西医药物治疗为主,拔罐疗法用于辅助治疗。(2)治疗期间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五、病例

蔡某,女性,37岁。右下肺肺炎5天,症见咳嗽频频,喉中有痰声,痰多稠黄,难咳出,低热,食欲不振。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穴用大椎、肺俞、曲池、合谷、中脘,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大椎、肺俞、曲池穴轻叩刺,待微出血为度,再拔罐,留罐10~15分钟。合谷、中脘穴采用留罐法,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第10天复查X线片,原斑片状阴影已完全被吸收。

第五节 肺气肿

肺气肿常由慢性支气管炎及长期大量吸烟引起,表现为气道阻塞,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过度膨胀、充气,导致肺组织弹力减退、容积增大,呈桶状胸。肺气肿是一种潜在致命的肺部疾患,以肺弹性进行性丧失为特点,目前医学尚无法彻底治愈此病,只能防止其继续恶化。肺气肿临床表现有反复咳嗽、咳痰、喘息、气短、气促、胸闷、乏力,甚至出现唇甲变为暗紫色及肺动脉高压症状。肺气肿晚期可发展成为心力衰竭、肝脾肿大、下肢水肿、腹水等,重者可出现昏迷、喘脱等。

一、拔罐治疗

1.方法一(1)选穴 天突、膻中、风门、肺俞、肾俞。(2)定位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见图2-1-16)。

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见图2-3-3)。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5-1]。图2-5-1 风门、肺俞、肾俞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5-1]。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5-1]。(3)拔罐方法 从天突至膻中,采用走罐法,以皮肤潮红为度。肺俞、风门、肾俞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大椎到至阳直线上的穴位,定喘到膈俞直线上的穴位。(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5-2)。至阳: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见图2-5-2)。

定喘: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见图2-5-3)。图2-5-2 大椎到至阳图2-5-3 定喘到膈俞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5-3)]。(3)拔罐方法 采用走罐法。在走罐部位涂抹万花油,以皮肤出现较密集的痧点为度。走罐后大椎、定喘穴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方法三(1)选穴 膻中、丰隆、定喘、脾俞、肾俞、关元。(2)定位 膻中:见前。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平腘横纹与足腕横纹连线之中点,在胫骨、腓骨之间,距胫骨前嵴约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2)。

定喘:见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5-4]。

肾俞:见前。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见图2-5-5)。图2-5-4 定喘、脾俞、肾俞图2-5-5 关元(3)拔罐方法 灸罐法。上述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之后上述各穴行温和灸15分钟,以穴位皮肤微红,有温热、舒适感为度,10次为1疗程。

二、对症治疗

肺气肿患者发展至后期、病情危重时可出现意识蒙、谵妄、烦躁不安,甚至昏迷不醒,咳逆喘促,或伴痰鸣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时必须及时送医院诊治,同时可试用以下方法。(1)配穴 水沟、中冲、合谷、太冲、十宣。(2)定位 水沟: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见图2-5-6)。

中冲: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见图2-5-7)。

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由第1、第2趾间缝纹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缘凹陷中(约第缝纹头上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5-8]。图2-5-6 水沟图2-5-7 中冲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见图2-5-9)。图2-5-8 太冲图2-5-9 十宣(3)操作方法 上述各穴针刺后施以提插捻转手法,适当刺激后待患者神志清醒。

三、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要十分重视饮食起居的规律性,按时饮食和睡眠,调适情志,劳逸结合,戒烟酒,食物宜清淡。(2)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尤其对于老年、久病体虚的患者;多做户外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康复。(3)凡近期内咳喘突然加剧,痰色变黄,舌质变红,虽无发热恶寒表证,亦要考虑复感外邪病情加重的可能,应及时诊治,阻断病势的发展。(4)要预防内伤咳嗽迁延不愈,发展成为本病。

四、病例

张某,女性,65岁。长期咳嗽、咳痰30余年,近2个月以来气急明显,晚上睡觉不能平卧,痰液多而清稀,伴有面浮,下肢肿,小便少,面唇青紫。肺部X线片提示:双肺透亮度增大,肺纹理增粗。穴取膻中、丰隆、定喘、肾俞、脾俞、关元,采取灸罐法。上述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之后上述各穴行温和灸15分钟,以皮肤感觉温热、舒适为度,10次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上述症状稍好转,继续巩固治疗2疗程,诸症明显缓解。

第六节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成年人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并(或)伴有舒张压在90mmHg以上,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健忘、失眠、心跳加快等症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病。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高血脂、嗜酒、吸烟有关。一般分为肝火偏旺、痰浊上扰及肾虚火旺3型。

一、肝火偏旺(一)症状

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急躁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大椎、曲池、足三里、阳陵泉。(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5-2)。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2-4-1)。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1)。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坐位,屈膝成90°,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缘与下缘交叉处的凹陷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6-1)。图2-6-1 阳陵泉(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上述各穴轻叩刺,以具体皮肤发红或微出血为度,再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肝俞、行间、太冲、侠溪。(2)定位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6-2]。

行间:在足背侧,当第1、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见图2-6-3)。图2-6-2 肝俞图2-6-3 行间、太冲、侠溪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由第1、第2趾间缝纹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6-3]。

侠溪:在足背外侧,当第4、第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见图2-6-3)。(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上述各穴轻叩刺,以具体皮肤发红或微出血为度,再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痰浊上扰(一)症状

看东西时感觉物体在旋转,头重如被布裹住一样,胸闷、恶心,呕吐清水痰涎,脘腹不适,胃口差,精神疲倦。(二)治法(1)选穴 中脘、内关、足三里、丰隆。(2)定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4-4]。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见图2-4-5)。

足三里:见前。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平腘横纹与足腕横纹连线之中点,在胫骨、腓骨之间,距胫骨前嵴约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2)。(3)拔罐方法 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肾虚火旺(一)症状

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头重脚轻,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急躁易怒。(二)治法(1)选穴 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2)定位 肝俞:见前。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5-4]。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6-4)。

太冲:见前。(3)拔罐方法 先搓揉太冲穴处,消毒后用毫针或三棱针快速点刺,挤出5~10滴血液,用棉球按压止血。其余穴位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四、注意事项(1)用拔罐疗法治疗高血压期间,要忌食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多食低盐、低脂、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戒除烟酒、辛辣之品,调适情志,保持乐观,加强户外锻炼,可提高和巩固疗效。图2-6-4 三阴交(2)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眩晕、头痛发作明显时可令患者闭目,安卧(或坐位),少做或不做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做悠缓、细匀的呼吸动作,或以手指按压印堂、太阳穴,使头面部经气舒畅,眩晕、头痛症状即可减轻。

五、病例

杨某,女性,58岁。头痛、头晕3年,伴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腰膝酸软。平素情绪急躁易怒,经某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经常服用降压药及镇静药,但效果不明显,查血压180/85mmHg。加用拔罐疗法,穴取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点刺太冲后采取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疗程。治疗1疗程后,头痛基本消失,夜眠好,头晕未发作,查血压135/75mmHg,继续治疗2疗程以巩固疗效,症状完全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第七节 惊悸

惊悸是指气血虚弱,痰饮瘀血阻滞心脉,心失所养,心脉不畅等引起的以惊慌不安、心脏急剧跳动、不能自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本病临床多为阵发性,有时也有呈持续性者,并伴有胸痛、胸闷、喘息、吸气不够、头晕和失眠等症状。一般分为心气虚,胆怯易惊和心脾两脏虚损2型。

一、心气虚、胆怯易惊(一)症状

心悸不宁,善惊易怒,稍惊即发,劳累则加重,兼有胸闷气短,自汗出,坐卧不安,不愿闻及声响,少寐多梦而易惊醒。(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心俞至胆俞的连线、内关、关元。(2)定位 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7-1]。图2-7-1 心俞至胆俞

胆俞: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3个椎骨,即第10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7-1]。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见图2-4-5)。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见图2-5-5)。(3)拔罐方法 梅花针以轻度手法叩刺内关穴,以出血点较多为度,然后拔罐,出血量以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同时在心俞至胆俞的直线上涂抹万花油,用火罐吸定后来回走罐,至皮肤潮红为止。然后配合艾灸关元穴,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温热感明显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心俞、胆俞、巨阙、间使、神门。(2)定位 心俞:见前。

胆俞:见前。

巨阙: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见图2-7-2)。图2-7-2 巨阙

间使: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见图2-7-3)。图2-7-3 间使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仰掌,豌豆骨(手掌小鱼际肌近腕部有一突起圆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图2-7-4]。图2-7-4 神门(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心脾两脏虚损(一)症状

心跳不安,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加重,多伴有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色淡,食少腹胀,大便稀烂。(二)治法(1)选穴 心俞、脾俞、内关、气海、关元。(2)定位 心俞:见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5-4]。

内关:见前。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见图2-7-5)。

关元:见前。(3)拔罐方法 灸罐法。上述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之后行温和灸15分钟,以皮肤感觉温热、舒适感为度,10次为1疗程。图2-7-5 气海、关元

三、注意事项(1)拔罐治疗惊悸不仅可改善和控制症状,而且对于疾病本身也有治疗作用,坚持治疗,效果显著;但在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衰如呼吸急促、不能平卧等症状倾向时,则应针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措施。(2)日常起居要有规律,清心寡欲,调适情志,不怒不怨,心态平和。(3)注意营养,锻炼身体,增强抵御外邪入侵的能力。

四、病例

朱某,女性,34岁。患者近1年多以来,经常发生心胸部憋闷感,心慌心悸,稍受惊吓即发作,睡眠差,多梦而容易惊醒,症状常与受惊、情绪不佳、劳累等有关,长期服用安神定志丸、心脉通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效果。后配合拔罐疗法,穴取心俞、胆俞、内关,梅花针叩刺内关穴,用火罐吸定,留罐10分钟;同时心俞至胆俞用火罐吸定后来回走罐,至皮肤潮红为止,每日1次。经7次治疗后,自觉症状减轻,后巩固治疗2疗程,基本痊愈。

第八节 健忘

大脑是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容易疲劳的器官。长时间用脑,不注意休息,可引起脑涨、反应迟钝、思维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逐步减弱,脑力逐渐减退,出现记忆力差、健忘等症状。进入老年,脑力减退更明显。一般分为心脾不足和肾虚2型。

一、心脾不足(一)症状

健忘失眠,精神疲倦,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口淡乏味,心悸心慌,面色苍白。(二)治法(1)选穴 膏肓、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2)定位 膏肓: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大椎穴往下推4个椎骨,其下缘旁开4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8-1)。

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8-1]。图2-8-1 膏肓、心俞、脾俞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8-1]。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见图2-4-5)。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1)。(3)拔罐方法 灸罐法。上述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之后上述各穴行温和灸15~20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温热感明显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肾虚(一)症状

健忘失眠,精神疲倦,腰膝酸软,头发早白,下午或夜间安静时容易出汗,胸中烦热,男性可见滑精、早泄,女性可见不孕,性欲减退。(二)治法(1)选穴 百会、膏肓、肾俞、志室、内关、关元。(2)定位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见图2-8-2)。

膏肓:见前。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8-3]。

志室: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8-3)。

内关:见前。图2-8-2 百会图2-8-3 膏肓、肾俞、志室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见图2-7-5)。(3)拔罐方法 灸罐法。上述各穴(除百会外)拔罐后留罐10分钟,之后上述各穴行温和灸15~20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皮肤有温热、舒适感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1)调适情志,劳逸结合,多参加户外活动;不过度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常梳头,晨起睡前用木梳排梳头皮3~5分钟,有醒脑健脑功效。(2)增加营养,适当增加各种肉类食物,保持身体有足够的能量供给。

四、病例

范某,女性,54岁。记忆力减退1年余,遇事善忘,伴有精神疲倦,食欲不振,自觉吸气不够,四肢乏力,时有心悸失眠。采用拔罐疗法,穴取脾俞、心俞、内关、足三里、膏肓,采取灸罐法。上述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之后行温和灸20分钟,以皮肤感觉温热、舒适感为度,10次为1疗程。治疗5次后,觉上述症状稍有减轻,继续以上法巩固治疗2疗程,诸症痊愈。

第九节 眩晕

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有旋转不定的感觉,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分为气血亏虚、痰浊中阻2型。

一、气血亏虚(一)症状

眩晕,动则加剧,遇劳累则发作,伴有神疲懒言,四肢乏力,自汗出,面无光泽,色较苍白,唇甲淡白,时有心跳快,睡觉差。(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百会、印堂、脾俞、足三里。(2)定位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见图2-8-2)。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见图2-1-8)。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8-1]。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1)。(3)拔罐方法 刮痧拔罐法。百会、印堂两穴局部涂抹万花油,用刮痧的方法,以局部皮肤潮红,无痧点为止,不留罐。脾俞、足三里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百会、膈俞、气海、三阴交。(2)定位 百会:见前。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5-3]。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见图2-7-5)。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6-4)。(3)拔罐方法 刮痧拔罐法。百会穴局部涂抹万花油,用刮痧的方法,以局部皮肤潮红,无痧点为止,不拔罐。膈俞、三阴交、气海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痰浊阻滞(一)症状

视物旋转,自觉头重,胸闷,时有恶心感,呕吐痰涎,胸腹部闷满不适,胃口差,精神疲倦。(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头维、太阳、风池、中脘、丰隆。(2)定位 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耳前鬓角前缘向上直线与前发际交点上5分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9-1)。图2-9-1 头维、太阳、风池

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见图2-9-1)。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见图2-9-1)。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4-4]。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平腘横纹与足腕横纹连线之中点,在胫骨、腓骨之间,距胫骨前嵴约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2)。(3)拔罐方法 刮痧拔罐法。头维、太阳、风池三穴局部涂抹万花油,用刮痧的方法,以局部皮肤潮红,无痧点为止,不拔罐。中脘、丰隆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头维、内关、阴陵泉、丰隆。(2)定位 头维:见前。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见图2-4-5)。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为取穴部位,见图2-1-10]。

丰隆:见前。(3)拔罐方法 刮痧拔罐法。头维穴局部涂抹万花油,用刮痧的方法,以局部皮肤潮红,无痧点为止,不拔罐。余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对症治疗

眩晕患者症状发作时多伴有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试用以下治疗方法。(1)配穴 上脘、内关、合谷、足三里。(2)定位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见图2-9-2)。

内关:见前。

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图2-9-2 上脘

足三里:见前。(3)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

四、注意事项(1)拔罐治疗本病效果不错,但应分辨标本缓急:眩晕急重者,先治其标,眩晕较轻或发作间歇期,注意求因治本。(2)避免可能导致眩晕的各种外部因素,调适情志,保持平和心态。(3)劳逸结合,戒除烟酒,节制房事,不做头部剧烈运动。(3)对颅内病变引起的眩晕应手术治疗,不宜拔罐。(4)刮痧治疗之前不要空腹。

五、病例

江某,男性,54岁。头晕5年,每当劳累后头晕症状加重,伴有精神疲倦,全身乏力,失眠,面色无华。穴取脾俞、足三里、百会、印堂,采取刮痧拔罐法。百会、印堂两穴只刮痧不拔罐,以局部潮红无痧点为度,脾俞、足三里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患者头晕大大减轻,其余症状有所改善,继续以前法治疗3疗程,基本痊愈。

第十节 慢性胃炎

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称为胃痛。慢性胃炎可由急性胃炎转变而来,也可因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口、鼻、咽、幽门部位的感染病灶及自身的免疫性疾病等原因而导致。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性的上腹部疼痛、胃口差、消化不良、胃酸过多、饱胀感、嗳气等。一般分为胃气壅滞、肝胃气滞、脾胃虚寒3型。

一、胃气壅滞(一)症状

胃脘胀痛,食后加重,嗳气,有酸腐气味,或有明显伤食病史,或有感受外邪病史,或有怕冷、怕热、肢体困重等感觉。(二)治法(1)选穴 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内关、足三里。(2)定位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见图2-10-1)。图2-10-1 上脘、中脘、下脘、天枢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10-1]。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见图2-10-1)。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见图2-10-1)。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见图2-4-5)。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1)。(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各穴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肝胃气滞(一)症状

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疼痛攻撑走窜,可因情志变化而加重,伴有善太息,不思饮食,精神抑郁,夜寐不安。(二)治法(1)选穴 肝俞、期门、中脘、足三里。(2)定位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6-2]。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男性可取任意体位,女性取卧位,乳头直下,往下数两根肋骨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2)。图2-10-2 期门

中脘:见前。

足三里:见前。(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脾胃虚寒(一)症状

胃脘隐痛,遇寒冷或饥饿时疼痛加剧,得温暖或进食后则缓解,喜温暖,喜按揉,伴有面色差,神疲,四肢乏力、不温,食少便稀薄,或吐清水。(二)治法(1)选穴 脾俞、胃俞、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3]。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3]。

中脘:见前。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见图2-10-4)。图2-10-3 脾俞、胃俞图2-10-4 中脘、气海、关元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见图2-10-4)。足三里:见前。(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拔罐后加温灸中脘、气海、关元穴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有温热感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四、注意事项(1)慢性胃炎要坚持多疗程拔罐,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如坚持治疗,亦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并可以促进溃疡愈合等。(2)日常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调配,少食多餐,清淡为主,忌生、冷、油腻和辛辣食品,保持精神乐观,如远劳怒、戒烟酒、饮食定时、少量多餐等,对减少复发和促进康复有重要的意义。(3)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五、病例

陈某,男,35岁。有胃痛史6年,每逢受寒、疲劳、饮食不慎则发,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2天前胃痛再次发作,胃脘隐痛不适,饥饿时疼痛加剧,喜暖喜按。穴取中脘、足三里、气海、关元、脾俞、胃俞,采取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罐后加温和灸中脘、关元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3次后胃痛明显缓解,治疗3疗程,随访1年未复发。

第十一节 胃下垂

由于腹腔内脂肪薄弱,腹壁肌肉松弛,导致胃低于正常位置,称为胃下垂。胃下垂属胃无力症,多见于消耗性疾病患者及无力型体质者,直接影响消化功能。临床表现为上腹胀满、食欲不振、胃痛、消瘦、乏力、嗳气、恶心、呕吐、肠鸣、胃下坠感,或伴有便秘、腹泻、气短、眩晕、心悸、失眠、多梦等。一般分为脾脏虚损、中气下陷及脾胃不和2型。

一、脾脏虚损、中气下陷(一)症状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不适,食后加重,平卧减轻,常伴有嗳气或泛吐痰涎,大便稀薄,舌淡薄,苔白。(二)治法(1)选穴 百会、脾俞、胃俞、气海、关元、足三里。(2)定位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见图2-8-2)。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3]。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3]。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见图2-10-4)。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见图2-10-4)。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1)。(3)拔罐方法 灸罐法。百会、关元、气海穴用艾条行温和灸20分钟,以皮肤感觉温热、舒适感为度,之后各穴(除百会外)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脾胃不和(一)症状

胃脘胀闷不适,食入难以消化,嗳气,甚者恶心呕吐,大便时干时稀,舌淡苔薄白。(二)治法(1)选穴 上脘、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2)定位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见图2-10-1)。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10-1]。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见图2-10-1)。

脾俞:见前。

胃俞:见前。

足三里:见前。(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上述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1)胃下垂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加强营养,少食多餐,饭后要平躺30分钟,不做运动,特别不要远行、跑步和跳跃。(2)适当进行腹肌锻炼。

四、病例

任某某,女性,30岁。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有下坠感2年,上述症状食后加重,平卧减轻,伴有面色萎黄,消瘦,神疲乏力。钡餐显示:胃小弯切迹在髂嵴联线下3.5cm,诊断为胃下垂。穴取百会、关元、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百会、关元穴用艾条行温和灸20分钟,以皮肤感觉温热、舒适感为度,之后各穴(除百会外)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5次后,上述症状稍有缓解,1疗程后临床症状大大缓解,后连续治疗3疗程,以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上述症状未见复发。

第十二节 胃痉挛

胃痉挛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神经官能症等)中的一个症状,常因烟酒不节、女子生殖疾病、月经异常、妊娠等现象的反射,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平滑肌发生阵发性强烈收缩所致。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其痛如钻、如刺、如灼、如绞;疼痛常向左胸、左肩胛、背部放射,同时腹部肌肉发生痉挛;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冷汗甚至休克。根据病情的轻重,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患者可因出现嗳气、欠伸、呕吐而缓解。疼痛停止后,健康如常,其发作周期有一日数次或数日、数月1次。一般分为肝胃蕴热、寒邪内侵2型。

一、肝胃蕴热(一)症状

胃脘部灼热疼痛,痛势急,伴有恶心呕吐,反酸,口干口苦,口渴喜冷饮,烦躁易怒。(二)治法(1)选穴 大椎、肝俞、胃俞、曲池、内庭。(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2-1)。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2-1]。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2-1]。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2-4-1)。

内庭:在足背,当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见图2-12-2)。(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大椎、内庭、曲池先用梅花针点刺出血,以微微出血为度,之后各穴(除内庭穴)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寒邪内侵(一)症状

胃脘部疼痛、满闷不适,遇寒时疼痛加重,得温敷、热饮可以缓解,伴有四肢不温,不思饮食。图2-12-1 大椎、肝俞、胃俞图2-12-2 内庭(二)治法(1)选穴 肝俞、胃俞、中脘、梁门、关元。(2)定位 肝俞:见前。

胃俞:见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12-3]。图2-12-3 中脘、梁门、关元

梁门: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平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之中点,前正中线旁开2寸为取穴部位,见图2-12-3]。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见图2-12-3)。(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温灸中脘、关元15~20分钟,后在上述各穴上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1)临床观察证实,凡强压痛部可缓解的痉挛,拔罐疗效较好,若拒按时,应考虑为器质性病变,要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饮食定时定量,饭后1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食物宜清淡,戒除烟酒,加强身体锻炼。

四、病例

张某,男性,29岁。上腹胃脘部灼热疼痛3小时,伴有恶心呕吐,泛吐酸水,平素脾气暴躁,曾肌注山莨菪碱未缓解,某医院诊断为胃痉挛。穴取肝俞、胃俞、大椎、内庭、曲池,采取刺络拔罐法,内庭、曲池先用毫针点刺出血,以微微出血为度,之后各穴(除内庭穴)拔罐,留罐10分钟。治疗3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巩固治疗2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

第十三节 泄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大便为主,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临床表现以腹痛、肠鸣、大便次数增多(一日数次或十多次),粪便稀薄如水为主要症状。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我们一般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食滞肠胃3型。

一、寒湿泄泻(一)症状

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伴有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中脘、神阙。(2)定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12-3]。

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见图2-1-15)。(3)拔罐方法 上述2穴上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另外,可以用250克食盐置锅内炒热,用布包好,趁热置于脐上热熨15分钟。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中脘、天枢、合谷、上巨虚。(2)定位 中脘:见前。

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见图2-10-1)。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当犊鼻穴向下,直量两次4横指处,当胫、腓骨之间为取穴部位,见图2-13-1)。图2-13-1 上巨虚(3)拔罐方法 灸罐法。上述各穴上用艾条温和灸10分钟,以皮肤感觉温热感为度,之后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二、湿热泄泻(一)症状

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后不爽,粪色黄褐而臭,伴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合谷、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内庭。(2)定位 合谷:见前。

天枢:见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1)。

上巨虚:见前。

内庭:在足背,当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见图2-12-2)。(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上述各穴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局部发红或微出血为度,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大椎、曲池、中脘、天枢、委中。(2)定位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见图2-1-13)。

中脘:见前。

天枢:见前。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2-4-1)。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2-1)。(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上述各穴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局部发红或微出血为度,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三、食滞肠胃(一)症状

腹痛肠鸣,泻后疼痛减轻,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食物,伴有脘腹不适,嗳气,不思饮食。(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大肠俞、中脘、梁门、天枢、足三里、下巨虚。(2)定位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4]。

中脘:见前。

梁门: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平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之中点,前正中线旁开2寸为取穴部位,见图2-12-3)。

天枢:见前。

足三里:见前。

下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条口下约1横指,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2)。(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图2-13-2 足三里、下巨虚

2.方法二(1)选穴 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3]。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3]。

中脘:见前。

章门: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由腋前线往下循摸肋弓下之第1游离肋之前下缘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3)。图2-13-3 章门

足三里:见前。(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四、注意事项(1)拔罐对泄泻的疗效一般来说,急性易治,慢性较难,但都有较好的疗效;若泄泻频繁伴有严重脱水现象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则当采取综合疗法。(2)日常生活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生、冷、肥甘厚味食品,注意腹部保暖,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五、病例

张某,女性,24岁。因嗜食冰水、雪糕1小时后,腹部出现持续性疼痛,泄泻稀溏大便数次,清稀如水样。穴取中脘、神阙,上述2穴上拔火罐,留罐15分钟,另用250克食盐置锅内炒热,用布包好,趁热置于脐上热熨15分钟,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3次为1疗程。施术1次后患者泄泻、腹痛、恶寒症状明显减轻,1疗程后疾病痊愈。

第十四节 呕吐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无物有声为干呕。但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并称为呕吐。根据病因及发作时特点的不同可分为饮食停滞和肝气犯胃2型。

一、饮食停滞(一)症状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则呕吐愈甚,吐后反舒服,伴有大便气味臭秽。(二)治法

1.方法一(1)选穴 大椎、胃俞、中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2-1)。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3]。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12-3]。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4-1)。图2-14-1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当犊鼻穴向下,直量两次4横指处,当胫、腓骨之间为取穴部位,见图2-14-1)。

下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见图2-14-1)。(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大椎穴上中度手法叩刺,留罐,以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位采用单纯留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内关、下脘、腹结、足三里、内庭。(2)定位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见图2-4-5)。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见图2-14-2)。腹结: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见图2-14-2)。

足三里:见前。

内庭:在足背,当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见图2-12-2)。(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上述穴上轻叩刺,以皮肤发红或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