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通俗演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7:47:07

点击下载

作者:张洪,蔡东藩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民国通俗演义

民国通俗演义试读:

出版说明

蔡东藩,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从1916年开始,蔡东藩花费十年的时间,写成了《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全集》。这套书的内容时间跨度之长、人物数量之多,都称得上是历史演义之最,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阅读《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全集》,既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又可以欣赏传奇故事。由于蔡东藩治学严谨,所以他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坚决反对于史无据的故事性虚构。他自称所编历史演义,“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因此,这套书“无一事无来历”。同时,这套书又与正史大不相同,它打破了纪传体通史的叙述方式,理顺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极其巧妙的结构,让故事有了连续性、过渡性,让空间和时间的转换顺利流畅,从而实现了通俗易读、普及广泛的效果。

为了让蔡东藩这套影响深远而广泛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全集》深入青少年读者的心灵,我们对这套书进行了全新整编,出版了这套《青少版蔡东藩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丛书,共十三册,分别是《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唐史通俗演义》《五代史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元史通俗演义》《明史通俗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中华全史通俗演义》《慈禧太后演义》。该丛书无论内容上、语言上还是知识上都与青少年的接受能力贴近。

本书《民国通俗演义》是丛书其中之一册,自清末统治危机讲起,一直到北洋军阀的统治。清末新政,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民国建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府院之争、军阀混战等重大历史事件悉数道来。

除了内容的可读性之外,我们还特意为青少年读者安排了集知识、学习、互动和趣味为一体的板块,以期读者在品读历史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些板块包括:必考成语背背佳、文史百科连连看、历史知识考必达等。这些板块的特色是格外明显的。比如必考成语背背佳这个板块:虎踞龙盘【释义】形容地势雄伟险要。【语出】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例句】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所选的成语既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也是考试中必备的。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充分地掌握这些成语,我们为每个成语分别安排了【释义】【语出】【例句】,让读者记得住意思,了解到来源,学得会应用。在【语出】环节中的成语有些虽然与例词不同,但是这揭示了成语的演变过程,让小读者们在读懂成语的同时,了解成语的来龙去脉。

最后,我们知道,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众人在文字的田野辛勤耕耘的结果。本书的出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结了以下同仁的心血,他们是:贾霞、杜琳琳、刘克、周恒燕、胡晓君、李景辉、胡贵真、董亚、左格羽、赵静,在此对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但是,囿于所学,整编过程中难免有错失之处。在此还希望广大读者朋友踊跃指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编者2015年5月第一章民国建立

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所谓“民国”,实与“帝国”相对。“帝”代表一个人,而“民”则代表所有百姓。自夏禹开始到清朝,一直都是帝国制。数百年来,鉴于皇帝专制弊端诸多,为了消除弊端,就必须推翻帝制,实行民主。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废“帝”换“民”。我们将这种新制度称为民主国体,又称共和国体。其中人民具有选举总统和组成政府的权利,一旦总统违反法律,人民可以随时让他下台。

武昌起义后,统制张彪脱逃,由黎元洪担任都督一职。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黄坡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人,曾任二十一混成协统领,极力倡导“民主”。他首战告捷,占领汉阳。清廷大臣闻风丧胆,先后曾派陆军大臣荫昌和海军提督萨镇冰以及水师提督程允前去镇压。三天之内,清廷又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率领全部军队支援。但清朝摄政王载沣因曾将袁世凯驱逐回籍,两人誓死不和。在接到清廷谕旨以后,袁世凯便谎称足疾未愈,不能督师。最终,朝廷派荫昌南下收复武汉。武昌起义中,起义军的三英寸口径大炮正在开火,地点是汉口。

荫昌驻扎信阳,在汉口江上与黎元洪军队展开激烈的战斗。由于革命军占据了有利地势,萨镇冰的舰队势单力薄,最终落荒而逃。此时的清军陆地军处于孤立状态,也被革命军杀得七零八落。

这次的胜利让革命军声威大震。不久,黄州府、淝阳州、宣阳府等地便全部投降革命。八月三十日,湖南宣布独立;九月三日,陕西宣布独立;五天之后,山西也宣布独立。江西、云南、贵州等省也相继宣布独立。

摄政王载沣面对各省传来的警报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内阁总理庆亲王奕劻、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一再举荐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让其统率海陆各军和长江水师,包括冯国璋统率的第一军和段祺瑞统率的第二军,也一并归他调遣。在接到诏命之时,袁世凯仍以足疾未愈且咳嗽为由加以拒绝。随即,奕劻和徐世昌亲自写信命人送给荫昌,命他亲自交与袁世凯。在荫昌的苦心劝说下,袁世凯终于接受了任命,并答应即日启程。返回信阳以后,荫昌立刻致电向清廷汇报这个好消息,他当日便接到清廷命他回京的谕旨。此时的荫昌如释重负。载沣

在听闻袁世凯亲自督师之后,前线的清军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在他面前显出威风。因为早在光绪末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段祺瑞、冯国璋等都是他的旧部。两人对袁世凯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当即,两人便决定以冯国璋为先头部队,段祺瑞为后卫,与革命军一决胜负。冯国璋率先南下突入滠口,双方交战一番,难分胜负。随后,萨镇冰率领兵舰一阵狂轰,致使革命军死伤无数,连连撤退。胜利之下,冯军完全冲昏头脑,他们直入汉口,在此烧杀抢掠、欺辱妇女,无恶不作。最后在接到袁世凯的军令后,他们才停止胡作非为,等待袁世凯的到来。

抵达汉口以后,袁世凯便命冯国璋带他巡视各营,对受伤士兵进行慰问。在汉口寓所,袁世凯与各国驻汉领事会面,他们的言语中多是对汉口掠杀情形的讥讽。事后,袁世凯亲自召见冯国璋,告诫他革命军纪律严明,光明正大,不可小觑。现在各省独立,加上各国领事对掠杀事件的议论,日后要加以谨慎。而冯国璋却认为不对汉口百姓加以镇压,他们就会不把军队放在眼里。袁世凯微笑着说:“按照目前形势,清朝即将灭亡,无须替他们与人民结怨,我们暂时停战与黎元洪议和,凡事以后再说。”对于袁世凯的一席话,冯国璋十分赞同,但心里却担心没有大胜,黎元洪未必会同意此事。就在此时,清廷传来谕旨,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命他安排好一切后立即到京组织内阁。对此任命,袁世凯和冯国璋都感慨万分。

随后,袁世凯复电请辞内阁总理一职,同时提出开国会,改宪法,下罪己诏,开放党禁等建议。接连几天,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相继传来独立的消息,袁世凯立即计上心来,命随员刘承恩写信给他老乡鄂军都督黎元洪共商议和。然而,一连几封信寄出都毫无音讯。此时清廷已下罪己诏,宣布实行立宪,宽赦党人,并拟定宪法信条十九则。此外,清廷让袁世凯立即入京组阁,由魏光焘担任湖广总督一职。临走之前,袁世凯又写了一封信让刘承恩寄给黎元洪。

但是,最终仍然没有回音。广西、安徽、广东、福建等省也相继独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自武昌起义以来,革命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占领了中国二十二个省的一大半。那些为清廷效命的大员各奔东西,有的被捉,有的则投降做了革命军的都督。直隶滦州军统张绍曾,威逼清廷速改政体;新任山西巡抚吴禄贞拥兵石家庄,意图占领北京。此时的袁世凯十分着急,又命刘承恩和蔡廷干前往武昌与黎都督面议和约。最终两人带回黎元洪拒绝议和的复函。袁世凯戎装照

这时,袁世凯决定亲自赴京。正在他询问刘承恩和蔡廷干两人是否一同前往时,段祺瑞前来求见。段祺瑞向袁世凯汇报了吴禄贞遇害的消息,无不让袁世凯受用。随后,袁世凯请求段祺瑞助自己一臂之力,二人便分手告别。

袁世凯只身一人来到京城,在庆亲王奕劻和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的陪同下,他专程到摄政王府邸拜访。这一次,摄政王载沣放下宿怨款待了他。面对摄政王,袁世凯还是一再拒绝接受任命,最后在奕劻和徐世昌的劝说下,他才答应就任。

除了京城几个无法推诿的官员外,也只有袁世凯敢于承担这个重任。在正式接受内阁总理一职之时,袁世凯开始组织内阁,分任阁员。当时的战况十分不景气,海军舰队和长江水师陆续归附革命军,随后四川也宣布独立。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组织革命联军对南京发起攻击。南京总督张人骏、铁良将军、提督张勋死守阵地。上海都督陈其美号召兵民,一面支援江浙联军,一面组织男女军事团,倡义援鄂。

看着革命军的嚣张气焰,袁世凯愤愤不平,决定大展拳脚,北制满人,南制革命军。于是,他与庆亲王商议向隆裕太后索取慈禧太后遗下的私蓄,随后将这些银子运往湖北,以奖励冯国璋,命他力攻汉阳。

交战期间,由于革命军招募的新兵缺乏实战经验,而冯国璋也不敢妄动,因此双方相持不下。接到袁世凯的命令后,冯国璋进军龟山。革命军总司令黄兴亲自督战,两军相持两天两夜,难分胜负。于是,冯军夜渡汉江,炮攻汉阳城,革命军毫无防备,纷纷败退。待黄兴赶到之时,汉阳城已失守,他也逃入武昌。事已至此,黎元洪只好集结溃军,并加派生力军固守武昌。随后,得到黎元洪的允许,黄兴只身东去借兵援鄂。

冯国璋在此次战役中被封为二等男爵,他决定趁热打铁,再攻武昌,以取得封侯拜相的机会,当下便派重兵驻守龟山,炮击武昌。与汉阳一江之隔的武昌兵民偶受流弹损伤,但无大碍。可悲的是那些渡江南奔的难民,往往在江中被炮弹击中,还有一群妇女儿童也葬身鱼腹,可谓惨不忍睹。面对如此惨状,各国驻汉领事派英领事为代表,规劝停止战争。但冯国璋嘴上说请命清廷,实际上又开炮连轰三天三夜,甚至还打算发兵渡江。幸亏袁世凯及时下达停战命令,冯国璋才得以停止,并与英领事会面,开出停战条件:“民军为匪党。匪党必须退出武昌城十五里,还要将军舰的炮门一概卸下,交与介绍人英领事收存。”此条件由英领事转达给黎元洪,让各省代表会公决。

此时,独立各省代表本想在武昌组织临时政府,因为战乱,只得暂借汉口租界顺昌洋行为各省代表会所。在看到冯国璋的停战条款时,他们个个愤懑交加,不肯答复。碍于面子,英领事后以“冯军必须退出汉口十五里以外,冯军所据的火车应由介绍人英领事签字封闭”为答复。但最终都没有达成一致。暂时停战的冯国璋这时接到南京沦陷和袁世凯下令停战十五日的电报,于是,双方各自镇守阵地,按兵不动。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依山傍水,乃虎踞龙盘之地,目前双方各自占领一地,胜负难分,也就有了议和的基础。

袁世凯与摄政王载沣面和心不和,为了将载沣逼回藩邸,袁世凯一再将重大决定权推与载沣。最终,载沣难以招架,自动请辞归藩。在庆亲王奕劻的极力推荐下,隆裕太后明知袁世凯不可靠,还是将清廷全权托付给他。袁世凯立即命尚书唐绍仪为议和代表,并与之密商一夜,命其起程南下。听说北方代表南来,各省代表也同时派出伍廷芳与北方代表在上海会谈。

得知双方已停止交战,黄兴到上海后也暂且搁置了援军之事。各省代表在此选举正副元帅,黄兴以多数票数当选,黎元洪次之。奈何江浙联军对此都不服,并纷纷致电上海,无奈之下,各省代表只好再行酌议。听说联军不服,黄兴便主动让贤,推举黎元洪为大元帅,最后自己成为副元帅。黎元洪暂驻武昌,便让黄兴组织临时政府。不料黄兴迟迟不愿前去,恰好革命党大首领孙中山回国,大家便将元帅一职暂搁一旁,全力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黄兴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人。少年时期入教会学校读书,亲眼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常往返于东西洋之间,多次组织革命,深受人民爱戴,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这次的起义取得中国三分之二的省份,才得以偿愿。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六日,孙中山在上海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并于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抵达南京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必考成语背背佳落荒而逃【释义】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语出】无名氏《马陵道》:“你自慢慢地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例句】遭到我军伏击后,日寇落荒而逃。

草木皆兵【释义】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语出】《晋书》:“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例句】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惨不忍睹【释义】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语出】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例句】他在一场车祸中不幸遇难,那场景真是惨不忍睹。

虎踞龙盘【释义】形容地势雄伟险要。【语出】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例句】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文史百科连连看

摄政王

摄政王,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的或神志不清的及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通常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如中国西周时期周公摄政,汉朝时王莽摄政,清世祖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宣统中醇亲王载沣摄政。

钦差大臣

钦差大臣又简称钦差,是明清时一种临时官职。钦,意为皇帝,钦差即皇帝差遣之意,因此钦差大臣是由皇帝专门派出办理某事的官员。因为代表了皇帝本人,所以其地位十分了得。

领事

领事是政府派驻外国,维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公民及法人合法权益的官员,驻外领事馆是其工作机构。驻外大使馆通常设立领事部,指派外交官员负责领事事务,或兼任领事官员。

罪己诏“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布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

宪法信条十九则《宪法信条十九则》,简称《十九信条》。清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由清政府公布。清政府为了挽救因为辛亥革命造成的时局动乱,在三天之内仓促制定,《十九信条》是中国第一部成文宪法。第二章清帝退位

一九一二年一月三日,黎元洪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随后,孙中山效仿美国内阁进行组阁,不设总理,分设九部,每部设总长一人,次长一人。人选由他提出,采取投票形式,多数票者得之。设立中华民国的立法机关——参议院,由各省代表组成,每省选出三人,公议法律。

内阁和参议院成立以后,针对国情立即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第一是外交:革命前清政府所欠外债由民国承认并偿还;继续履行中外条约;保护各国侨民的利益;宗教信仰自由。第二是内治:废除以前的习俗,如称呼大人、老爷,行拜跪礼,实行共和制度;下剪辫令,将私塾改为学校,由各书局及各校教员统一编辑教科书。

由于时间紧迫,中华民国刑法尚未编制,暂由陆军总长黄兴颁布临时军律十二条。凡任意掳掠、强奸妇女、焚杀平民以及不遵守长官命令,擅封民房财产、硬夺良民财物等五项为罪大恶极,犯即枪毙。此外一切政策,由各部总长颁布意见,逐渐推行。

鉴于清政府仍然存在于北京,直隶、河南尚未独立,山东巡抚孙宝琦摇摆不定,新疆、内外蒙古、青海和西藏这四个地区消息不通。清军仍对山西、陕西两省进行袭击,南京政府频频接到支援电报。面对这些情况,孙中山和九部阁员立即商议解决办法。

此时,清议和代表唐绍仪与革命军代表伍廷芳早已会面几次,伍廷芳率先提出四条议和大纲:废除清政府,建立共和政府,优给清帝岁俸,满人除在新政府效力外,凡年老穷苦的人均优给赡养。对此,唐绍仪并不同意,他仍主张君主立宪。双方僵持几个回合,最终决定召开国会,统一解决君主、民主问题,并由双方签字。其召开办法和代表人数则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至于地点,因意见不统一,则由袁世凯定夺。孙中山

袁世凯回电表示不反对伍廷芳提出的在上海开会,但对各省代表人数有所异议,他认为三人并不能让大众取得信任,对于唐绍仪的擅自作主,实属越权,自身难以承认。但唐绍仪当初南下,的确是袁世凯授予其全权处理权,现在又说越权,着实前后不一。唐绍仪当即便辞职,由袁世凯致电伍廷芳直接议和。正在双方争辩之时,袁世凯收到南京组织新政府的消息,这让他十分震惊。于是,他当即质问伍廷芳这次选举总统究竟是何用意,倘若最终为君主立宪,是否会取消新政府和总统。

伍廷芳回电袁世凯,在国民会议尚未议决之前,民国组织临时政府是民国内部的事,如果要加以责问,那么一旦国会议决为共和立宪,清帝是否立即退位?

收到伍廷芳的电文,袁世凯怒不可遏。他表面上虽然四处致电,调兵牵制山西、陕西、宿州等战略要地,暗地里却仍然让唐绍仪在上海与伍廷芳协商。这时,南京政府各省代表团怕临时政府被和议所误,纷纷致电请求进兵。先后传来山西都督阎锡山飞书求救、娘子关失守、太原失守的消息,山西、陕西以及安徽一带也频频告急,于是南京政府将各省革命军划分为六路,互相配合,决定一举推翻清王朝。与此同时,孙中山也致电北方将士,号召南北将士齐心协力。伍廷芳

此宣告书发表以后,顿时北伐的声音响彻神州大地。人们将袁世凯视为汉贼,把他骂得一文不值。学校学生更是罢课组织北伐团,就连那些淑女、名伶、歌妓也纷纷加入北伐的队伍,一时间,学生卫兵、女子精武军和男女红十字会等组织数不胜数。

各国侨商唯恐影响商务,联名致电清廷,要求早改国体,安定大局。可清廷亲贵载涛、载洵、载泽、傅伟、善耆、良弼、铁良等人极力反对革命军,并结成宗社党,誓言“宁赠友邦,不给汉人”。其中,良弼请求隆裕太后平叛,并声称袁世凯不忠,应将其斥退。袁世凯听说以后,自己主动请辞。随后,甘肃、新疆也传来警报,蒙古活佛、西藏喇嘛宣布独立,将清廷大臣驱逐出境。隆裕太后旗装照

从未见过这番危急情况的隆裕太后无奈之下只得与庆亲王商议,庆亲王坚持与革命军议和,并引用曾国藩封侯的事。最终,隆裕太后采纳了他的意见,将袁世凯封为一等侯爵。但袁世凯不愿就封,撒腿要走,在庆亲王的苦口婆心劝说下,他才留下,但仍未接受爵位。

随后,袁世凯密电唐绍仪,命他与伍廷芳会面,将电文转交孙中山。见到袁世凯的密电后,孙中山微微一笑,回电袁世凯愿意答应他的要求。原来,袁世凯密电要求孙中山让位,他便赞成共和。为了顾全大局,孙中山甘心让位。

收到孙中山的来电,见他“虚位以待”,袁世凯才放下心来。当天他便来到庆亲王的私邸与他密商。期间,他谈到战争的军费、军械问题,同时表明现在毫无后援,一味僵持下去,皇族恐难保全。听到这番话,庆亲王也实为担忧。袁世凯顺势提出“优待皇室”的办法,认为同意共和,保全皇族,实为万全之策,皇室也会感激朝廷。事已至此,庆亲王只好请奏隆裕太后。

过了一天,隆裕太后召袁世凯入朝,在他的连吓带劝下,太后终于同意共和。在袁世凯着手拟定“优待皇室”等条件时,军咨使良弼愤愤不从,坚持主战。袁世凯只得暗中布置。过了几天,民政大臣赵秉钧便带来良弼被人炸掉一只脚,性命难保的消息。在此之后,清廷亲贵便携款逃往租界,只剩下太后和小皇帝留守宫中。不久,以第一军总统官段祺瑞为首,包括各省都督、总兵在内五十人的“恳请立定共和政体”的联名请愿书提交到太后手中。看到此书,太后终日以泪洗面。随后,段祺瑞又递交一本奏折,威胁若不改国体,便率军入京。听闻此事,太后顿时心惊胆战,心中懊恼不已,只得请袁世凯入宫商议。

袁世凯入宫后,太后便询问是否将优待条件寄往南方。而袁世凯认为须和诸位王公商议后定夺,但目前王公大多已逃离,太后认为无须再议。随后,袁世凯便出宫致电伍廷芳。

民国元年一月二十八日,根据临时政府大纲,南京各省代表团开会正式宣布参议院成立,人民欢天喜地,一派共和的气象。当听说新政府未经院议,擅自将汉冶萍煤矿公司抵押借款时,所有议员大吃一惊,严词责问。原来,汉冶萍煤矿公司原属于清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他以铁路国有政策激起民变,致使清廷将他革职并意图没收财产,情急之下,他便与日本人合作想保护私产,同时又将汉冶萍煤矿公司抵押日款五百万元以讨好救济新政府。当时黄兴急需发军饷便未交参议院公决,只与孙中山商议,最后由大总统及陆军总长秘密签字,财政总长陈锦涛毫不知情。后参议院质问政府为何擅自签字,政府却以私人押借,与国家无关为托词,一再追问下,政府又给出答复,称汉冶萍煤矿公司是私人资产,与日本合办之事尚未通过股东会,目前只是借与临时政府,后来担心外人合股弊端太多,正准备取消此事。

看到回复,湖北参议员义愤填膺地指责政府擅自行事,最后愤然辞职,返回湖北,另组织临时国会与南京临时参议院抗衡。随后,政府将汉冶萍煤矿公司罢押。同时,临时参议院认为湖北省议会的行为不合法,当属无效。双方争执不下,直到伍廷芳将“优待清室”等条件交到参议院,众人才将此事搁置一旁,专心公议这些条件。

当众人看到首行“关于大清皇帝优礼之条件”时,齐称“优礼”不妥,经过一番字斟句酌,最后定为:关于清帝逊位后优待之条件。

第一款,清帝逊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以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清帝逊位之后,每岁提供四百万元作为皇室日常费用,由中华民国给付。

第三款,清帝逊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照常留用。

第四款,清帝逊位后,其宗庙陵寝,由民国慎保。

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敬谨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经费,均由民国担任。

第六款,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唯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清帝逊位之后,其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原有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待一切商定后,便转交伍廷芳致电北京。太后召见王公及国务大臣商讨事宜,奈何前来之人寥寥无几。大家各持己见,有的认为皇室经费必须四百万两,有的认为要增入“皇帝尊号相承不替”八字,有的则认为通通要改,太后怒斥,大势已去,争这些小细节又有何用。而姗姗来迟的庆亲王也主张加入“相承不替”。待袁世凯致电南京政府,最后还是被否决。最终,因“逊”字有碍清帝体面,经同意后改为“辞”字,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十二日,优待条件颁布天下。

接着,孙中山又提出最后五条协议,由伍廷芳代表转达北京。

一、清帝退位,由袁世凯同时咨照驻京各国公使,请转知民国政府,现在清帝已经退位,或转饬旅沪领事转达亦可。

二、袁世凯必须宣布政治主张,绝对赞同共和主义。

三、孙文接到外交团或领事团通知清帝布告后,即行辞职。

四、由参议院举袁世凯为临时总统。

五、袁世凯被举为临时总统后,誓守参议院所定之宪法,方可授受事权。

看到来电,袁世凯极为满意,当下便复电宣布共和。接到此电,孙中山立即辞职,推荐袁世凯为民国大总统。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参议院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袁世凯全票当选为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随即,参议院请袁世凯来南京就职,孙中山也以个人名义做出邀请。然而以袁世凯的精明,他岂会孤身南下,做临时政府的傀儡,于是,便称北方政局不稳,无法南下任职,派唐绍仪赴南京协商。

接到来电后,孙中山交与参议院议定。全院委员长李肇甫和直隶议员谷钟秀认为临时政府应迁到北京,但因个别议员反对,最后只能投票表决。刚开始,北京票数居多,经过几次商讨,最终还是决定迁至南京。于是,孙中山又致电请袁世凯南下,而他仍找借口拖延。必考成语背背佳罪大恶极【释义】罪恶大到了极点。【语出】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例句】谋朝篡位是罪大恶极的行为。文史百科连连看

私塾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君主立宪制限制了古代的帝王独裁。

娘子关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脉西侧。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被人称为“娘子军”,故得今名。

租界

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土地国有化)。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第三章京津兵变

正在袁世凯拒绝南下时,二月二十日,参议院召开临时副总统选举会,全院一致投票黎元洪。最后他不便力辞,只好接受。

于是,南京临时政府派遣教育总长蔡元培为专使,汪精卫、宋教仁为副使北上。唐绍仪到达南京,得知无法协商,只好与专使北行,于二月二十七日到北京。整个北京城一片喜庆,门外高悬“欢迎”匾额,更有五彩旗竖立两旁。袁世凯特派专员亲自迎接,军乐齐奏,鸣炮以示欢迎。随后,蔡元培便带着汪精卫、宋教仁,与唐绍仪进入下榻宾馆休息。

第二天一早,蔡元培与汪精卫、宋教仁一起去拜见袁世凯。在看完孙中山的书函和参议院的公文以后,袁世凯眉头紧锁,还是以北方局势不稳,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承担总统重任拒绝任职,希望他们另谋贤才。蔡元培声称袁世凯老成持重,海内闻名,南方人士都想一睹风采。然而,袁世凯极力推托,认为自己没有分身术,无法两者兼顾,自己仍主张在北方。汪精卫

宋教仁年轻气盛,大声说道:“南京现已设临时政府、参议院,既然你已受国民重托,定当以民意为重。”袁世凯微微笑道:“南方地处偏远,而元、明、清三朝皆以北京为根据地,若是重迁,北方人,包括外国各使馆都不会同意。”宋教仁道:“天下事不能一概而论。主权在我们手中,要南迁,外国人无权干涉。如今东交民巷已成外使的势力圈,正好可以南迁摆脱羁绊。如果一味定都北京,有朝一日,人们会认为先生是刘裕、萧道成之辈,从而承受污名。”袁世凯顿时感到愤懑,正想争辩,唐绍仪过来解围,认为国都问题可以他日召集国会公决。袁世凯也称再等三五天,若北方平定,再南下也不迟。接着,便命手下设席接风。

席后,蔡元培一行人回到宾馆。三人议论一番,都认为袁世凯诡计多端,但蔡元培还是决定以诚相待,之后便各自睡了。正当酣睡之时,门外传来枪弹声、屋瓦爆裂声、墙壁坍塌声。三人慌忙起床,发现外面火光熊熊,正惊诧之时,一粒流弹飞入窗中击中墙壁。他们深思不得其解,在听到门外人的对话才得知是北方人士试图袭击他们,随后三人取了几件要紧的物件便从后院的矮墙逃走了。蔡元培

三人逃出之后不知到哪里落脚,宋教仁提议直接去袁世凯寓所。此时,袁世凯寓所门外早已被重兵把守,最后靠着几张旧名帖他们才得以进入。入内以后,他们发现袁世凯早已在台阶上等候。宋教仁询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袁世凯将一席人领入客厅,声称发生变乱,军人和土匪联合在东安门外和前门一带纵火,而自己由于未听到警报,调派延迟,一时难以平定,自己也正为此事着急。

话未说完,忽听有人来报说是禁兵听说大人南下,才发生激变,打算谋害南使。袁世凯一边呵斥,一边对蔡元培说,自己还未南下,乱兵便已瞎闹,若是动身,不知会闹到何时,他也得慎行,而并非他非要居住在北京城。听到袁世凯如此说,宋教仁刚要发言便被蔡元培用眼神示意打住。袁世凯也有所察觉,便提议给他们安排酒肴,边吃边聊。待到晨晓时分,外人来报乱兵已散,袁世凯便安排三人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袁世凯便踉跄跑来递给蔡元培一张纸,说天津、保定也有兵变消息,让人十分焦虑。看到蔡元培皱了皱眉头,他又继续说道,昨晚有几千商民被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己实在无法动身。蔡元培听后只好说从长计议。

由于刚平息兵变,蔡元培等人暂住袁宅。接下来两天,他们只是接到袁世凯派人送来的警信,一是日本准备派兵入京保卫公使;一是各国公使馆有增兵消息。看到这些,蔡元培难免发愁,他认为此种情况也不便强求袁世凯离京,而宋教仁则认为这是袁世凯的诡计。无论是否为圈套,蔡元培认为为了统一中国,也可以迁就袁世凯定都北京。当天傍晚,袁世凯前来磋商。话中说到现在保定、天津变乱极为严重,已派人去平息,其间难免公文来往,实在无法南下,还请各位原谅,并代为说明。蔡元培本就不准备辩驳,便发电南京,简述北京情形,并补充如果可能,为大局着想,尽可能迁就。孙中山接到此电,先与各部长商议,之后交由参议院决议。三月六日,参议院拟出六条办法转达北方,如下:

一、参议院电知袁大总统,允许其在北京就职。

二、袁大总统接电后,即电参议院宣誓。

三、参议院接到宣誓之电后,即复电认为受职,并通告全国。

四、袁大总统受职后,即将拟派国务总理及国务委员姓名,电知参议院,求其同意。

五、国务总理及各国务委员任定后,即在南京接收临时政府交代事宜。

六、孙大总统于交代之日,始行解职。

袁世凯在看到第一条时就已心满意足,后面五条自然承诺。三月十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一职。在京旧官僚前来祝贺,蔡元培等三人也随班就列。

大礼宣誓完毕,袁世凯将誓词电达参议院,按照惯例,参议院向他致颂词,并将新修订的《临时约法》一起送达给他。袁世凯看后并无异议,任职第二天将共七章五十六条的《临时约法》公之于众。

约法颁布后,袁世凯开始任命国务总理,组织新内阁。根据《临时约法》规定,袁世凯致电参议院,举荐唐绍仪,经议决多数赞成,正式宣布唐绍仪为国务总理。

任职当天,奉袁世凯之命,唐绍仪前往南京组织国务院。南北统一,为了平衡人员,他提出修改官制,将九部增至十二部,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七部照旧,将实业分为工业、商业和农林,将交通分为交通和邮电。最终,经参议院议决尚未通过,只允许将实业分为工商和农林,邮电仍为交通部,共为十部。

三月二十九日,唐绍仪到参议院提出各部总长名单,征求同意。其中,唯有蔡元培职务未变,王宠惠外交总长改为司法总长,其余各总长都换了新人。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刘冠雄为海军总长、赵秉钧为内务总长,无疑这三人都是袁世凯授意。外交总长陆征祥属无党派人士,财政总长熊希龄属新组的统一党。农林总长宋教仁和工商总长陈其美与蔡元培、王宠惠,均属同盟会。唐绍仪本属旧官僚派,后因思想立场转向民主共和,在黄兴、蔡元培的介绍下加入同盟会,因此当时有人称这届内阁为同盟会内阁。唐绍仪

得到参议院决议,唐绍仪即日致电北京。翌日,袁世凯正式任命各部总长,唐绍仪暂兼交通总长。从此,唐式内阁完全成立。

袁世凯宣誓就职,孙中山辞职,并将大印交还参议院。随后,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为控制南方军队,袁世凯任命前陆军总长黄兴留守南京,同时召唐绍仪回京。副总统黎元洪辞去大元帅一职,被任命为参谋总长。所有前清的总督、巡抚,一律改为都督。

但蒙、藏两省却一直无暇办理,袁世凯派人送信劝其取消独立,拥护中央。而此时英、俄两国正虎视眈眈,欲谋取蒙、藏。仅凭袁世凯一纸空文,活佛喇嘛岂会乖乖就范?于是,袁世凯表面敷衍,暗中全力进行内部运作,提出裁兵和借债两项主张。

然而裁军首先就需要钱,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已全靠借债度日,入不敷出。唐绍仪南下组阁撤销南京政府,所有欠款则由北京政府负担。南京、上海、武汉纷纷向唐绍仪支取军饷,唐绍仪立刻致电北京,但袁世凯让他自行解决。于是,他不得不低头向外国银行乞贷,四国银行团财大气粗,愿意出借巨款。

早在清宣统二年,为了改良币制和振兴东三省实业,清政府拟借外款一千万镑。英国的汇丰银行、法国的法兰西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以及美国的花旗银行合资订约,组成四国银行团。但因日、俄两国抗议和武昌起义爆发,四国银行中途缩手不再支付。袁世凯上任后,四国公使致电袁世凯,表示愿意输资中国,其条件是得到借款优先权。袁世凯自然同意,要求先垫款四十万镑,银行团立即支付。

唐绍仪无法应付南方需求,只好请求四国银行团再给一千五百万两的垫款。但银行团提出要担保和监督,并详列款项的用法,唐绍仪认为条件太过苛刻,就与比利时商议借款一百万磅。比利时垂涎借款利息,便联合俄国以及未列入团体的英法银行出认借款,利息五厘,以京张铁路的余利作为抵押。接到此款后,唐绍仪便支付南京二百三十万两、武昌一百五十万两、上海五十万两,其余带回北京。可没过几天,便又花个精光,只好再去求外国人。

由于唐绍仪擅自向比利时借款,四国公使认为与之前答复的借款优先权相违背,火冒三丈。袁世凯自知理亏,求美公使出面调和,唐绍仪平心静气地向各公使致歉道:“当时借款,实属急需,若贵国银行团肯借巨资偿还笔款,便与比利时取消约定。当日之事,敬请原谅。”英、德、法三国公使仍然怒目相视,最后在美公使的协调下提出三个要求,才得以缓和。一、另订日期,向四国银行团道歉;二、财政预算案必须送各国备阅;三、不得另向别国秘密借款。唐总理一一同意,双方才尽欢而散。

但当唐绍仪向比利时提出取消借款约定时却受到阻碍,最后只好又派美公使代为调解。一方面,美公使与英、法两国商议阻止与比利时联合,另一方面与比利时谈判。在没有了英法银行的支持后,比利时自知螳臂当车,坚持无益,便同意取消借约,但索还垫款一百万镑。

与此同时,唐总理与银行团商议借款事宜,在得知共需七千五百万两时,银行团提出质疑,并派出代表与唐绍仪面谈。在问到借款用途时,唐绍仪信口说道为了遣散军队,发军饷。各代表追问实需数额,唐绍仪忽上忽下的回答令代表们疑惑不解。得知唐绍仪将借得的比款全部用完后,他们更是认为唐绍仪滥用款项,生怕有借无还。德国代表更是提出借款必须由德国监督使用。正当唐绍仪迟疑之时,各代表纷纷起身离去,并扬言日后借款事项直接向各国公使商议。

对此,唐绍仪十分失望,他将此事转达给袁世凯。袁世凯心生一计,派人暗地活动,意图向别国银行借贷。当时日本正金银行、俄国道胜银行都认为四国银行团既然应政府许可资助中国,理应迁就,此举太不近人情。这时,英、美两国公使害怕日、俄两国从中作梗,便表示愿意出面调停。袁世凯十分乐意,委托唐绍仪出面协商。尽管他十分不愿意,为了筹款,也只好硬着头皮去办。而这时,新任财政总长熊希龄来京任职。熊希龄

熊希龄来京任职,唐绍仪便将借款之事全交给他办理,熊希龄明知是个烫手山芋,但作为财政总长他只好答应。于是,熊希龄与银行团开始新一轮谈判。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详述了财政计划以及大宗款项的用途与偿还方法,最终,银行团答应先垫款若干,再议借款问题。至于军队遣散费用,在不断磋商后,最终商定:中外各派核计员监督,每次开支由财政部先列清单,送交核计员查核无误,双方签押后,再向银行开支。银行团答应先付三百万作为南北暂时垫款,以支军饷。但须由洋关税司间接监视,以证事实。借款问题等伦敦会议后再解决。

当下,熊希龄前往参议院与各议员讨论此事,众说纷纭,都没表决。受总统、总理密嘱,熊希龄与银行团草订垫款合同七条。在与参议院商议中,议长认为合同七条所订核计员查对、税务司监视,有损国权,应由政府银行团再行磋商。此话正中熊希龄和唐绍仪下怀,两人以此话敷衍银行团了事。

过了几天,江南传来两份文书,声称垫款章程表面是监督财政,实则是监督军队,让熊希龄取消草约,署名为黄兴。随后,江西、四川等省也来电反对。袁世凯和参议院都置之不理,所以矛头都指向熊希龄。于是,熊希龄致电各省,称这个办法也是无奈之举,若是谁能筹足每月七百万的军饷,便立刻取消借款。

在接到熊希龄的来电后,各省长官包括黄兴都无话可说,连他们自己也无法筹集这些银子。于是,熊希龄与银行团再次商议,请求取消核计员、税司监视权。银行团答复等伦敦会议后酌情更改。

然而,日、俄两国不愿落后,也要求加入银行团,但四国团却将问题抛给中国。在无力阻止下,中国政府只好同意。岂知俄国人却提出借款项不能在蒙古、东北使用,日本也打算开除东北。但四国团坚决不同意,声称此次借款发行公债都应由本国银行承担,其他银行不得干预。这样,即使日、俄加入其中,但发行债票必须借四国指定银行,由此导致双方意见不合。后经法国代表调停,将会议转到巴黎,商讨一个多月后,俄国公债票在俄比银行发行,日本公债票在日法银行发行。但满、蒙问题却未能达成一致,最后加入一条:六国银行团若有提出异议,即可停止借款。六国银行同时监督中国,用盐税抵押贷款。

就在六国银行团还未来得及照会中国,中国政府却又请求垫款三百万两,否则另筹他款。银行团唯恐中国政府与他国银行有交流,便借此款项。几日后,六国银行团与中国外交总长陆征祥晤谈,报告银行团成立。第二天,陆征祥与熊希龄密商,由于巴黎会议所定条件苛刻,暂只借小额款项,熊希龄也一致认同。随后便对银行团声称我国政府债款太多,不敢再借巨款,希望能按目前方法,每月垫付六百万两。见到中国政府拒借巨款,六国银行团愤愤不平,齐称若不愿再借巨款,垫款也就不必了。陆征祥连忙辩称并非我国不愿借,而是银行团所定条件国民不承认,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另做打算。见到话不投机,银行团都负气走了。随后,陆征祥和熊希龄打算找唐绍仪商议,谁料到了寓所竟得知唐绍仪去天津养病了。二人也只好怏怏地回去了。

唐绍仪真的是去天津养病了吗?其实不然,唐绍仪认为中国既然实行内阁制,所有国家重大政策理应由众国务委员议定,但自从就职以来几次国务会议,内务总长赵秉钧都没有到会,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虽列席但与自己意见不和,唯有教育总长蔡元培、司法总长王宠惠、农林总长宋教仁与之是同盟会成员,意气相投。由于施肇基与唐绍仪是姻亲关系,自当也支持他,此外,陆征祥态度中立,财政总长熊希龄属统一党,为借款问题常与唐绍仪龃龉。加上总统府中秘书老爷和顾问先生们都认为总统是唐绍仪的傀儡,如此一来,野心勃勃的袁世凯便对唐绍仪起了疑心,认为他倾向革命党。其实唐绍仪只是为了内阁负责常与袁世凯发生争执。

一天,两人又争论起来,袁世凯大怒,直呼唐字,本是无伤大雅,但唐绍仪看到袁世凯满腔怒火,便瞠目结舌,愤然离去。在距总统府数百米处,忽然遇到一列卫队,由于唐绍仪的马车避让稍慢,卫队怒不可遏,举枪大呼。待询问后才得知是大总统的拱卫军总司令段芝贵的卫队,唐绍仪不禁感叹,一个军司令如此耀武扬威,身为文吏,要想与大总统计较,实为自不量力。心想再过几天王芝祥来京做直隶总督后,他便打算辞职回乡。

然而,当王芝祥到京待任时,袁世凯却说军界都反对王芝祥,再另行委任。当时唐绍仪便认为军人干涉政治,并非民国之福。但袁世 段芝贵凯隔日还是发出委任状命令王芝祥返回南京,遣散各路军队,在要求唐绍仪副署盖印时,他不由怒发冲冠,拒绝副署,将委任状退回。可袁世凯竟直接将委任状交给了王芝祥。见此情形,唐绍仪在王芝详走后的第二天早上,便乘火车去了天津。必考成语背背佳老成持重【释义】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语出】《汉书》:“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宋史·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例句】鲁迅《南腔北调集》:“我们只要看举了老成持重的汤蛰山先生做都督,就可以知道是不会流血的了。”

虎视眈眈【释义】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语出】《周易》:“虎视耽耽,其欲逐逐。”【例句】《红楼梦》:“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螳臂当车【释义】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必然失败。【语出】《庄子》:“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例句】李汝珍《镜花缘》:“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瞠目结舌【释义】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语出】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例句】邹韬奋《经历》:“他问每个同学的时候,别的同学也不得不倾耳静听,注意前后情节的线索,否则突然问到,便不免瞠目结舌,不知所答。”文史百科连连看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条胡同。胡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三千米,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旧时为各国驻华使馆区。

同盟会

同盟会是中国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推翻清政府、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寸不烂之舌

三寸不烂之舌出自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门客毛遂。毛遂自荐,帮助赵国的平原君去楚国谈判获得成功,回国后受到平原君的表扬。平原君说:“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该词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口才。

照会

照会是一国政府把自己对于彼此相关的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照会各国使馆,具有平等基础上进行的官方交往,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对华文书中,琦善曾援用。

龃龉

龃龉是由牙齿的生长现象而引申的词。本意是牙齿上下长得不齐。经过引申,比喻意见相左。第四章宋教仁遇刺

唐绍仪到达天津后正式提交辞呈,袁世凯致电慰问,命外交总长陆征祥暂代总理一职,又派秘书长梁士诒前往天津劝慰。但唐绍仪去意已决,坚持辞职,袁世凯表面敷衍,顺水推舟批准了唐绍仪的辞呈。

唐绍仪辞职后,国务总理暂缺,由于陆征祥先后担任荷兰公使和海牙和平会专使,生性平和,毫无党派,于是袁世凯便向参议院举荐陆征祥为国务总理人选,请参议院同意。

此时,以吴景濂为参议院议长,汤化龙为副议长的参议院内部分为几个党派。从开始的政党到民国初的革命党,即孙中山为总理,黄兴协理同盟会,之后又有章炳麟、张謇发起的统一党,它与宪友会化身的国民协进会以及湖北人掌握的民社合为共和党。接着,由蔡锷、王芝祥等人发起统一共和党。纵观三党党纲,共和党与同盟会相违背,因此,人们称同盟会为民权主义,共和党为国权主义。而统一共和党则介于两者之间,与两党若即若离。吴景濂

除西藏议员未选派外,所有的议员都从这三党中选出,其中同盟会、共和党各占四十余席,统一共和党也占三四十席。在袁世凯提名陆征祥为总理时,唯独同盟会人极力反对,共和党人因私受恩惠,便表示同意并联合统一共和党员。因此,陆征祥最终以多数票数通过。在第二天任命发出之时,所有与唐氏有关系的人员都提出辞职。首先,交通总长施肇基递交辞呈,接着,教育总长蔡元培、司法总长王宠惠、农林总长宋教仁、未到任的工商总长陈其美及署长王正廷,依次辞职,袁世凯一律批准。见阁员多半辞职,财政总长熊希龄也递交辞呈。唯独内务及陆海军三部总长没有任何变动。

随后,袁世凯提出各部所缺总长名单命陆征祥去参议院宣布,征求同意。对于陆征祥的到来,全院议员表示热烈欢迎,大家更是屏气凝神,恭聆他的伟论。但陆征祥由于长期留洋,不擅长国语,在谈到阁员之时,更是将其比作家里过生日选菜单。如此一来,众人纷纷调侃、奚落陆征祥,一时间,他面红耳赤,毫无颜面,将名单交给议长便垂头丧气地走了。众议院更是指手画脚,议论纷纷,同盟会成员更是格外激动,认为陆征祥买通其他议员,此时,共和党、统一共和党一听“买通”二字,便与同盟会议员争闹起来。直到议长吴景濂出来制止,大家才一哄而散。陆征祥

第二天,参议院开会投票表决国务委员,但这次全是否决票。同盟会议员趁势提出弹劾陆征祥,大家举双手赞成,并拟了一篇咨文送入总统府。陆征祥面上过不去,主动请辞,袁世凯却不同意,又重拟名单交参议院议决,并私下派人暗示各议员,不料,各议员仍不赞同。对此,袁世凯表面十分平静,暗地却早已布置好一切。事隔一天,军警两界四处发传单,声称参议院有意为难选举,若议员长期阻碍,就只好武力相待。此话一出,老百姓和议员们个个心惊胆战。

袁世凯却暗中欢喜,并大摆筵席邀请议员聚餐,更是派秘书长梁士诒前去邀请,各议员才答应赴宴。酒席之间,梁士诒代为表明袁世凯的意思,各议员不得不从。散席的时候,袁世凯更是向大家说了些费心之类的客套话。当第二天再次投票表决时,除提名蒋作宾担任工商总长被否决外,其余都得到了通过。之后,又提出刘揆一担任工商总长,自此陆内阁完全成立。陆征祥由于之前遭到嘲笑,便托病请假,不理政务。从此,国家重事均由总统府裁决,总统权力日益增长。同盟会议员在军人威逼下才同意袁世凯的提名,心中仍是不服,不时发出政论,并向各省都督发去咨文,进陈利弊。袁总统则颁发了两道通令,一是劝诫政党,二是谕禁军警,但其重点在前令。

在南京临时政府迁至北京后,陆军总长黄兴被袁世凯留在南京办理撤兵事宜,随后,又派王芝祥前去协助。各镇都督陆续撤销。在各项事宜办理就绪后,黄兴立刻致电请辞。然而袁世凯却令其缓撤,并派陆军次长蒋作宾南下商办。不料黄兴去意已定,袁世凯只好派江苏都督程德全到南京接手,命黄兴来京商议政要。同时,孙中山到处演说民生主义,这让袁世凯颇感尴尬,于是也致电邀请孙中山来京。

看到袁世凯电文词意诚恳,孙中山便乘车北上。到达当天,车站人山人海,都来欢迎孙中山。袁世凯也早已派委员在车站等候,并在城中准备好客馆作为孙中山的暂时寓所。第二天,孙中山便前往总统府拜会,两人一个是遨游海外的雄辩家,一个是牢笼海内的机谋家,各自心怀主意,畅谈甚欢。第三日,袁世凯又亲自回谒,谈论许久。此后,总统府又多次邀请孙中山赴宴,觥筹交错,主客尽欢,所谈都是将来的政策。

此后,袁世凯准备任孙中山为高等顾问官。然而,孙中山却提出总统管政治,自身管实业的意见。他认为袁世凯练兵百万,自己就能将铁路延长二十万里,到那时中华民国定会富强。袁世凯笑称练兵和筑造铁路都非易事,不论何事都需要款项,目前财政紧迫,又如何能实现你我志愿。借着酒意,孙中山说道:“只要有志向,便可逐渐去办。古今中外无非为银钱所束缚,如果舍去银钱,令全国通用钞票,政府也就不会如此匮乏,练兵、筑路都不在话下。”袁世凯仍心存疑惑。

正当孙中山想继续解释时,有人来报黄兴将于当日下午抵达北京。黄兴与孙中山是第一知交,听到他到来的消息,孙中山立即赶去车站迎接。黄兴到京时与孙中山入都时的情形一样,且与孙中山同馆寓居。只是两人性情不同,孙中山属豪放派,胸无城府;而黄兴较沉毅,因此被袁世凯所关注。在初次宴会上,袁世凯对黄兴称赞有加,黄兴却认为这是自身职责,无须言功,相反民国要速定宪法同心遵守。对此袁世凯默然不答。

散席后,黄兴与孙中山密商,他声称袁世凯为人狡诈,唯恐日后变动,加上如今政府中已无同盟会议员,自己拟改成称国民党与袁世凯相持。倘若袁世凯违法则可以弹劾他。对此意见,孙中山双手赞成。随后,黄兴立即邀集除共和党外参议员暗中接洽。因此,同盟会议员和统一共和党议员合并,即为国民党。无论在朝在野之人,黄兴一律请他们加入国民党。

袁世凯满腹猜忌,一直想用功名笼络孙、黄两人。黄兴已被任命为陆军上将。因孙中山想筑路、建公司,并借外债,袁世凯表面赞成,并下令孙中山全权筹建,一切借款招股事宜都可自先定夺再交参议院议决,政府批准。随后,他又与两人协定内政大纲八条,在电询黎元洪并征得同意后通电宣布。

孙中山见政纲宣布,认为国事已定,便起程南下。由于陆征祥一直请假不愿到任,袁世凯便与黄兴商谈打算任命沈秉坤或赵秉钧为国务总理。因沈秉坤曾与黄兴是同志,黄兴颇为赞成。在与各党员的商议中,他们却认为沈秉坤初入党,感情不深,很难得人心。黄兴听后也觉得颇有道理,于是暂搁沈秉坤,提拔赵秉钧。赵秉钧为人机警,是个骑墙人物,正因如此,为两面调停免生冲突,也就有意推他上台。

对此提名,各党员表示赞同,黄兴也随即转告袁世凯。袁世凯心花怒放,当下便提交名单由参议院表决。由于院中议员国民党占大半,事情也就十分顺利。当下便正式下发任命,除梁如诰替换外交总长陆征祥外,其他不变。

黄兴趁势号召各国务委员加入国民党。司法总长、农林总长、工商总长以及交通总长均填写了入党志愿书,原本属共和党的教育总长范源濂左右为难,最终脱离共和党,声称自己是无党派人士。财政总长周学熙虽赞成国民党党纲,但尚未写申请。黄兴又劝袁世凯入党。原本袁世凯与国民党有嫌隙,但又不好拒绝,最后还是先派顾问官杨度入党以探虚实。

杨度是个有名的智多星,他比袁世凯更加精明。他先与国民党人往来交际,讨论党纲。在国民党员认定一个政党内阁主义时,杨度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中央政府只有一个内阁,若任用同党人物,政府很难长久。而国民党员不以为然。在汇报袁世凯后,杨度也未加入国民党。之后,黄兴便在各种会所连续演说,提倡民智。袁世凯常派心腹前去旁听回报,表面上是阳托共和,阴图专制,对黄兴更是常加讽刺。即使赵内阁及各国务委员形式上入党,心中也还是听命袁世凯。国务会议根本就是有名无实。杨度

黄兴自悔白费精力,于是辞职南下。抵达上海后,黄兴告知党内同志,袁世凯阴险狡诈,日后定会叛国,若要平定十分困难。随后立即返回长沙看望亲人。为了感谢黄兴,湖南人更是将长沙小南门改名为黄兴门。国庆到来之际,袁世凯按参议院议决案,授予孙中山大勋位,黄兴勋一位。又命黄兴督办全国矿务,黄兴则认为袁世凯又在笼络他。

武昌起义是阳历十月十日,经袁世凯提议议决,将阳历十月十日定为国庆日。民国元年十月十日,大清门改为中华门,由两厅总长为代表举行开幕礼。赵秉钧总理代表总统临坛主祭。

祭祀完毕,袁世凯戎服佩刀,登台兀立,亲自行阅兵礼。各军士由东向西行进,行列整齐。一小时后,袁世凯回府休息。各部总长、参议院议员、各行政机关高级官吏、各省代表、中外新闻记者以及京城著名人士等均至国务院参加茶话会。

革命党人在前门外专门开辟了一个共和纪念会场。内设陈列馆、运动场、演剧场,还设有祭坛,供祀诸先烈牌位。最精彩的要数一座五彩扎成的黄鹤楼,高接云表,极为壮观。会议期间,会员们组织灯会,到达天坛后,更是大放烟火。霎时间,烟焰冲霄,男女老少举国欢庆。

袁世凯除了追祭先烈外,还对尚在伟人进行嘉赏。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被授予大勋位,唐绍仪、伍廷芳、黄兴、程德全、段祺瑞、冯国璋勋一位,孙武勋二位,国务总理一等嘉禾章,各部总长二等嘉禾章。各省都督、民政长以及民国有功人士都酌情给勋章。

另外,为纪念武昌起义,袁世凯、黎元洪及参议院、各省都督都前派代表赴鄂祭奠先烈。武昌人民更是将受伤军士组织起来在全城游行,让市民感念不忘。全国各地都悬挂五色旗,挂五彩灯,普天同庆。

民国二年二月十五日,即阴历正月初十,是清隆裕太后的生日。袁世凯特派梁士诒送藏佛一尊、联额数幅以及总统放大相片一座前去道贺。隆裕太后面容憔悴,见了梁士诒不禁触目伤心,满眼含泪。梁士诒从容不迫,行了三鞠躬礼,又呈递国书,由世续代读答词。待念完之时,隆裕太后已成了个泪人儿。梁士诒实在看不过去,当即退出。

自退位后,隆裕太后一直郁郁寡欢,渐渐积成肝郁,生日这天本有些兴致,岂料梁士诒到来并用外国使臣觐见礼节,顿时生悲。据说,隆裕太后看着袁世凯的相片,怨恨交集,昼夜痛苦,卧床不起。徐世昌向袁世凯转告太后病重,于是,袁世凯委派他前去慰问,谁知太后一听“袁总统”三字,便晕了过去。见此情形,徐世昌只好与世续、绍英讨论太后的身后事。同时又叫宣统帝前来陪伴太后。二月二十一日,太后撒手归西。

太后病逝后,由乾清宫料理丧仪。瑾、瑜、珣、瑨四太妃于第二天一早进宫,在见到太后遗骸时,她们丝毫没有落泪,甚至破口大骂。还有一帮小太监更是乘乱向外搬运珍宝。世续见弹压不住,只得以袁世凯之命加以阻拦,但宫中已失散十万大洋物件。世续一面治丧,一面请袁世凯派人入宫帮忙料理。袁世凯派荫昌、段芝贵、孙宝琦等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