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陶行知(大夏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13:15:37

点击下载

作者:雷玲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师要学陶行知(大夏书系)

教师要学陶行知(大夏书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教师要学陶行知 (大夏书系)作者:雷玲排版:KingStar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2-01ISBN:9787561788684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向中外大师学习

我经常讲三句话: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创新在于学习。教育为什么要改革?因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死守过去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怎么能培养出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方法更是日新月异,教育处在不断改革之中,只有改革,教育才能发展。教育要改革,但不是走老路,而是另辟蹊径,不断创新。当然,创新不是胡思乱想,别出心裁,而是对过去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反思和完善。怎样才能做到教育创新?就在于学习,在书本中学,在实践中学,特别要学习教育大师的理论和思想,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为,领悟教育真谛,增强教育智慧,创造教育风格。

在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有过许多教育改革创新的教育大师。他们对教育有精辟的理论见解、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是我们今天在教育改革创新中最需要认真学习和领悟的材料。不是说要改革要创新吗?不是说不走老路吗?可是怎么又去学习前人的东西呢?改革创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前人的思想和经验中悟出来的。而且许多教育大师说出了教育的真谛,他们的教育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在教育实践中更显光辉。

向大师学习,要领悟他的精髓,不能摘用片言只语,要与自己的思想和实践联系起来,讲启发,想体会,要和大师作心灵的对话,才能真有所获,才能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有所创新。《现代教育报》主编雷玲,选择了几位中外教育大师,征集了校长、老师从吾学、吾思、吾行三个方面来谈他们的心得和体会,谈他们是怎样学习的,思考了什么问题,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践行,编纂成集。这给广大教师学习做了一个示范,也给我们以诸多启示。2011年11月4日于求是书屋自序

2009年夏,我有缘来到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经过短暂的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我对近代中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境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先生倾其一生心血,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上海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新型学校,在教育实践中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教育理论,为中国的大众教育、平民教育、乡村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流连忘返于纪念馆历史的沉香之中,我的心情竟然没有合适的词语可以表达:震撼、崇敬、沸腾……

参观期间,我正在主编《教师要学陶行知》一书书稿,但思绪混乱,此行,让我的思绪茅塞顿开。“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在我看来,先生此话,不仅是对真教育的追求,更是对人生的一种启迪:唯有唤醒内心的渴望,真诚地做人做事,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当今,在社会竞争和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的重重包围之下,教师要认同和追求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博大胸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情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价值观、“生活教育”的实践精神,没有内心对职业的敬畏与爱戴,是不可能抵达的。

几年前曾有人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而今,关于陶公的各类书籍可以说已经有些泛滥了。“读陶”、“学陶”也成为很多学校文化立校的标签,走进校园,不乏“满校尽见陶公语”的景观。然而,有调查发现,“只知陶公其名,不识陶公其人,不明陶公其说”的现象,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仍大有人在。

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章开沅先生针对此现状曾发出呼吁:“现今社会上真正重视教育、懂得教育的人还太少,而口头上重视教育或以谈教育为时髦、其实并不懂得并内心轻视教育的人却又太多。现今又出现一批以社会办教育或教育服务于社会为名,实际上是借教育以谋私利的形形色色所谓新型‘教育家’。面临这样严酷的现实,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捍卫教育的本真与尊严,让社会多听一些真挚的师陶、学陶、传陶的声音,让社会上有更多的人认真学习、运用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

先生在1935年就曾说过:“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否则,再过几年又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了。因此,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的去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生活教育现代化》)。我想,先生期望我们的,不是膜拜与拘守他的理念,而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日新月异的世情与国情,在探索中,寻求新的教育实践,将他毕生所追求的教育事业加以发展,加以升华和超越。

我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认识陶行知,走向陶行知,走进陶行知,进而用先生的人格精神激励自己,用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用先生的研究成果服务自己,把先生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继而有所发展。

在主编本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这种希望。雷玲2011年10月28日于北京吾学篇

想要学生学好,先要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摘自《陶行知文集》,第24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学校与管理1.像丁超校长那样把乡村学校办“活”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丁校长是陆军小学出身,并经过甲种师范讲习科的训练。未任本校职务之前,曾在尧化门国民学校充任校长八年,著有成绩。我们看他的人,听他的话,察他的设施,觉得他是个天才的校长。他能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他有事实化的理想,理想化的事实。他事事以身作则。他是教员的领袖,学生的领袖,渐渐地要做成社会的领袖……这个学校不但教学生读书,并且教学生做事。做什么?改造学校!改造环境……——陶行知(摘自《陶行知文集》中《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一文,第12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笔者是一名乡村教师,结识了许多乡村中小学校长。什么样的乡村学校是“活”的乡村学校?办“活”乡村学校的校长该有怎样的形象?当我读到陶行知先生的《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一文时,眼前才豁然一亮。燕子矶国民学校就是办“活”了的乡村学校的典范,而丁超校长就是想办“活”乡村学校的校长们的一面旗帜。视点一:丁超校长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精神首席“学校生活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不是道士观、和尚庙,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而乡村学校要办“活”,除了要打通生活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的任督二脉外,乡村学校还必须成为乡村精神和文化的中心与策源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乡村学校负有的改造乡村文化生活的责任不能变,乡村教师担任的改造乡村精神生活的使命不能变。

反观当今的乡村学校,仍然是乡村的独立王国——学校与社会,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学校与社会之间修筑了一道高墙,不仅没有抢占乡村精神生活的制高点,引领村民心向文化,反而和各种封建沉渣、低俗文化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那么,如何拯救这“死”了的乡村学校呢?陶行知说:“作为师者之师的校长,非得做改造乡村生活的先行者不可。丁超校长就是这样一位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的精神首席——他敢做教员的领袖、学生的领袖,甚至敢做当地社会的领袖。”且看丁超校长是如何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精神首席的:“燕子矶坡上因有人时常倒垃圾,太不洁净,丁校长就领着学生们把所有的垃圾扫除一空。村民不知卫生,仍是时常把垃圾倒在此处。但村民一面倒,他就一面扫。村民倒一回,他就扫一回。后来邻居渐渐地出来责备倒垃圾的人,燕子矶坡上从此清洁了。”

为了改造乡村生活而办学,使学校积极参与乡村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丁校长成为乡村改造与发展的中心。所以不到半年,燕子矶国民学校就很得社会的信仰,学校从此也就有了新生命,乡村从此也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但他对乡村生活的改造,不是恐怖鬼脸式的改造,也不是舍我其谁式的改造。他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先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于是他策划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保存关公,搬移杂神。因为是委婉的改造、渐进的改造、艺术的改造、欣赏的改造,所以“村里的人不但不责备校长,并且称赞校长能干”。

我们深信:有了像丁超这样的乡村校长,“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乡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视点二:丁超校长是改造乡村教育的行动领袖

当今的乡村教育依然严重脱离乡村社会实际,以城市为价值取向,使乡村教育迷失了方向、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造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更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更弱。”

要改造乡村教育,不让乡村教育走错路,就必须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的教育。要办“活”的教育,就必须以“活”的教育理念来指引乡村教育前进的方向。

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丁超校长紧紧咬定这一“活”的教育理念不放松、不动摇、不懈怠,躬于实践、敏于行动——“能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不仅“有事实化的理想”,也有“理想化的事实”。为了实践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首先需要攻克两道难关——学生及家长不愿教学做合一、教师不愿也不会教学做合一。为此,他放下校长的架子,情愿做个“钉锤校长”、“扫帚校长”。他没有组织任何形式的理念灌输,没有采取任何样式的洗脑运动,仅仅依靠身教和毅力两点,“教员跟着他拿钉锤扫帚了,学生也跟着他拿钉锤扫帚了。教员变做钉锤扫帚的教员了,学生也变做钉锤扫帚的学生了。”

我们现在的很多校长,是把各色的教育思想挂在墙上、念在嘴里,唯独没有渗透到骨髓中、落实到行动上,唯独缺少的是把教育思想践行的勇气和行动。他们只会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却不起而行动。因此,我们现在的许多校长依然是政客式的校长、书生式的校长、经验式的校长,只能算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能算是个“书呆头儿”。

不行动的校长不是好校长,只说不做的校长则是假校长。校长的思想是学校改造的原动力,校长的行动是学校改造的第一执行力。行动生思想,思想生创造。“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丁超校长做了改造乡村教育的行动领袖,于是“我们走进这个学校,四面一望,觉得似曾相识。因为我们在这里所看见的都是我们心目中所存的理想,天天求它实现而不可得,不料在这个偏僻的地方遇到,真是喜出望外”。视点三:丁超校长是穷人的教育家

当今的乡村教育依然不是富裕的教育。贫穷的乡村教育,呼唤穷人的教育家发现穷方法、看重穷办法、运用穷办法,以办成丰富的教育。

丁超校长就是一个穷人的教育家,他用最少的经费办出了最好的教育,把燕子矶国民学校办成了一所用钱少、成绩好的活的学校。

丁超校长有扎根乡村教育的信念,他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业,不是一时的,而是永久有益于世的。因此,他没有在乡下当着校长却时常往城里的家里跑,没有“当教育事业是住旅馆的样子,住了一夜或几夜以后,不管怎么样了,就听他去了”。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也就是到乡间去的运动。来到燕子矶国民学校,他携家带口扎根学校——“他的夫人也是本校的教员,特别担负女生的责任。她在这里服务是带一半义务性质。他们所组织的俭朴家庭同时是乡村家庭的模范。”

乡村学校最怕的就是“教职员任职无恒,时常变更”。丁超夫妇以校为家,共同担负一个小学校、小乡村的改造,所以他办贫穷的学校如同管贫穷的家一样,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不搞形象工程、不搞政绩工程,做到了安安心心办学、踏踏实实办校。因此,他是真正的“穷人”的教育家。

要想办成好的乡村学校,仅仅有甘为穷人的良好想法还不够,还得有穷人的方法。丁超校长善于发现穷办法、看重穷办法、运用穷办法,做到了勤俭办学。一是以身作则、不养闲人,他自己也进课堂教学。二是教学生做事,教教师做事。因为教学做合一,不用雇人做事:打扫、泡茶以及一切日常事务都由大家分担,所以这个学校没有门房、没有听差、没有斋夫,这样做省钱而又有成效。三是凡做一事,都用最简便、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办法,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穷学校如何阅书,“每逢年节、午节、秋节,学生例送节敬,我们却之不情,就拿来买些书给大家读读。学生还有一种储蓄买书的办法:每天储蓄一两个铜板,我们就把这笔钱拿来代学生买书”。再如茶杯如何添置,“每人从家里带一个茶杯来,放在学校里,自己洗,自己管,自己用。茶水每人每星期出铜板两枚合办”。

不等、不靠、不要,反而办出了实效。“有钱办学不算稀奇,我们要把没有钱的学堂办得有精彩,才算真本领。”丁超校长是有真本领的穷人的教育家,即使在今天,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湖北省松滋市麻水小学 刘关军)2.办贫穷的学校如同管贫穷的家——“陶行知管理艺术”系列解读之一

办贫穷的学校如同管贫穷的家事一样。用一文钱,必问:“这一文钱该用吗?”费一分光阴,必问:“这一分光阴该费吗?”光阴与钱都有限,该用才用,不该用必不用;用必尽其效。——陶行知(摘自《陶行知文集》中《南京安徽公学旨趣》一文,第6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陶行知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卓有成就的教育思想家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实干家,他不仅有丰富的办学管校经验,还针对校长工作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章。系统地了解陶行知的校长学思想,不仅有助于重新思考校长工作的本质,而且对提升校长的思想境界、开阔校长的办学视野、增强校长的领导和管理能力,也具有明显的、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视点一:开源节流,多方筹措办学经费

开办学校是需要经费支撑的。作为一个实干家,从某种意义上说,陶行知在办学治校中所遭遇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办学经费匮乏。但深入考察陶行知的学校管理实践后不难发现,开源节流是陶行知处理办学经费短缺问题的重要法宝。

在陶行知办学的过程中,开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募捐。当时为了解决办学经费拮据的问题,陶行知利用个人声望和广泛的社会关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成功地向社会各界募集了大笔办学经费,从而有效地缓解了教育资金紧张的状况。例如为了开办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曾及时筹得开办费15000元、经费12000元。二是自力更生搞生产。陶行知认为,理想学校应是生产力极度丰富的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师生能够同甘共苦,共同生产,共渡难关。这样的学校,“虽是一个小学堂,但同时是一个小工场,又是一个小社会。学堂的主要意义是长进;工场的主要意义是生产;社会的主要意义是平等互助,自卫卫人”。晓庄师范学校开办之初,陶行知曾购置了一百多亩田地,用来边生产、边学习。三是力争政府的支持和拨款。陶行知是一个深谙斗争策略的人,强调改造社会应有委婉的精神。为了落实、筹募晓庄研究所和育才学校的办学经费,陶行知曾多次致书当时的一些政界要员,敦促他们过问经费问题,以解燃眉之急。

为了使筹得的办学经费充分发挥效用,陶行知特别注重做好节流工作。所谓节流,就是力行节俭,办学以“可省则省,而且必省,使得别的要务可以有钱举办”为原则,“办贫穷的学校如同管贫穷的家事一样。用一文钱,必问:‘这一文钱该用吗?’费一分光阴,必问:‘这一分光阴该费吗?’光阴与钱都有限,该用才用,不该用必不用;用必尽其效。”陶行知认为,学校管理要体现节流精神,必须注意两件事:一是办学不能主观盲动,要顾及客观条件。“办学须重视客观条件,不能存丝毫之主观成见。”二是办学应从中国仍是一个极端贫困的农业大国这一现实出发,大张旗鼓地运用穷办法来办丰富的教育。这里所说的穷办法,是指符合国情的办法,而不是那些来自外国的、与穷人无缘的奢靡之法。这里所说的丰富的教育,用陶行知的话讲,就是要用最少的钱举办全中国穷人都能够得到的普及教育。视点二:用强化预算来改进学校管理

重视预算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并努力通过预算来改进学校管理,这是陶行知领导学校的一种宝贵经验。陶行知很早就指出:“预算是行政的主要工具,各省应有预算,国家亦应有预算。”预算与决算、计划等活动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凡团体活动要切实必须有计划,计划要切实必须有预算,预算要切实必须有决算。所以尊重公有财产的第一要事就是要有预算和决算。没有决算则预算蹈空;没有预算则计划蹈空;计划蹈空则便宜行事,甚至应当用钱的地方或竟不用,不应当用钱的地方或竟乱用”。1940年,陶行知在致马侣贤的信中强调:“我们现在所要建立的是整个的新预算,而不是一部分的来解决。希望您在最近提出一个完整的预算。这预算最好有两个:一个是量入为出,作为较紧之预算;一个是量出为入,作为较宽之预算。较紧预算作为艰苦维持现实支出之根据,较宽预算作为开源筹款、改善生活之根据。这样则学校生存、师生生活都可两全,并且可以逐步改善以求发展。”

陶行知认为,只要抓好两项工作,就能充分发挥预算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一是账目必须清楚详尽,“预算既成之后决算未成之前要有清楚的账目。账目根据预算又为决算所根据。预算、决算只是大纲,账目则非详细不可。管理公有财产的人务必收支有据,逢账即录。一日总结一日之总,一月总结一月之总。决不可懈怠,决不可拖延。他要做到随时可以交账的地步,才算无负于公家的托付。如果一天天地拖延下去,事后记忆必难周到。错出不过赔钱而已,错进就难免有侵吞公款的嫌疑,这是万万不可不谨慎的。再,凡是银钱出入,必须经过两个人看过签字,这个办法一则可以免去嫌疑,二则可以预防作弊”。

陶行知曾多次致信马侣贤,强调账目的重要性,要求他及时清理账目,“关于账目处理之事,望你采取适当而迅速之方法”,希望他用全部精力完成学校账目,且保一切单据合法有效。二是预算必须公开。早在1922年,陶行知就强调办事贵在开诚布公,“至无公开之基础,则一事莫举”。1926年,陶行知进一步强调:“做一件公共的事,必须有一个公开的预算和决算。村政、县政、市政、省政、国政,都要有公开的预算、决算。太阳光所到的地方必无微生物。要免公有财产的损失,最要紧是要有公开预算、决算。到处要求一个公开的预算与决算是公民的一种重要责任。”

陶行知重视预算,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它是推行科学管理、民主领导的重要条件外,还在于预算和账目管理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陶行知认为,教导师生依照经济手续办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1943年,陶行知在给育才学校音乐组主任李凌的一封信中强调:“领款之事是一种处理公务而有标准之手续,使学生严格依照办理也是一种教育。”陶行知叮嘱李凌,托他告诫学生:每月用款须制详细预算;照预算领款时,须有会计及经手人图章;买东西的发票,须有印花、育才学校抬头、验收人、出纳、主管人、经手人盖章。陶行知甚至说:“收条写字要令学生写得端正清楚,纸张亦宜裁得端正,这是无声之乐,也可说是办事音乐化,办事美术化,是诸生所应受之教育之一小节,但是必要之一个螺旋。”(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新平)3.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陶行知管理艺术”系列解读之二

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陶行知(摘自《陶行知全集》中《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一文,第140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921年,陶行知就职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层干部邹秉文为学校着想,向校方建议将南开学校教员钟心喧挖过来,得到校长郭秉文的支持。陶行知闻听此事,立即致书郭秉文,陈述四点意见予以反对:“一、吾辈为国家造就人才而办高师,伯苓(即张伯苓)先生亦为国家造就人才而设南开,同一为国植才,则得于本校而失于南开,故以全国目光观察,此举实属无补。二、个人应顾全友谊,机关亦应顾全友谊,近而金陵以地方关系,远而北大、南开以宗旨关系,其感情皆当维系,而不容丝毫之损伤。三、此数校之教员来去,应由自决,而不由一方面学校发动。四、增加教员,与其攫取人之所有,不如培植己之所无。”举办学校无疑需要较强的师资,但陶行知主张,自己培养所需师资乃为上策,办学治校应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情谊,不守规则、不讲道德地挖他校的师资乃是损人害己之举,应坚决杜绝。显然,陶行知所倡导的这种师资管理意见,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视点:没有一个量够质优、志同道合的教师团队,再好的学校改革构想都难以实现“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既是为试验他的新教育主张,更是为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生活教育培养理想师资。1926年,陶行知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指出:“本社的乡村教育政策是要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我们主张由乡村实际生活产生乡村中心学校,由乡村中心学校产生师范。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必能用最少的金钱,办最好的学校,培植最有生活力的农民。”陶行知认为,旧教育是死的教育,新教育是行动的教育。在新学校里从事新教育的新教员应具备五个条件:一是要有信仰心;二是要有责任心;三是要有共和精神;四是要有开辟精神;五是要有试验精神。后来,陶行知为了推行民主教育,又强调教师应有协作合群意识,同事之间应相互尊重、民主协商。教师务必“运用民主作风教学生,并与同事共同过民主生活,以造成民主的学校”。

陶行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既求贤若渴又感情留人。在这方面,陶行知致杨效春的两封信很具说服力。其中,一封是陶行知为了邀请杨效春加盟晓庄师范而写的,其内容如下:“予与叔愚先生(指赵叔愚)创设试验乡村师范,拟将乡村教育及师范教育作一彻底腾翻之改革,急愿弟同来努力,留学迟数年无碍。叔愚先生来信谓倘能得弟,胜得黄金百万。弟之见信于叔愚兄也如此,安可不佐彼一臂之力!”另一封是陶行知在得知杨效春心生去意后写的,信中这样说道:“您(指杨效春)可晓得‘回校与否’四个字所引起之轩然大波……您和同学所发生的关系,只有奶妈乳儿可以比得。您一想到这种关系,就晓得同学们和我们现在所受到的痛苦。”“总之,本校前途,至有希望。没有您回来,即不但以前工作付之流水,以后命脉也要斩绝。您是去不得的。”为了挽留杨效春,陶行知紧接着还向晓庄师范的共同创办者之一——赵叔愚写信,强调须全校共同用力以留下杨效春,同时附上一首感情真挚的《催效春先生回校歌》,其歌词如下:“来,来,来,来喂婴儿奶!呱呱日已瘦,奶妈莫徘徊!”

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陶行知一方面重视解决教师的生活困难,“学校要解决教员的生计问题,要为教员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更注重用信念来激励教师,鼓舞教师的干劲,强调教师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陶行知深信:“人生是患难与欢乐所织成,追求真理的人是要以与患难搏斗为乐……困难给有志者以战斗之情绪与斗胜之智慧。”

1941年前后,育才学校遭遇极大的生存困难,学校“每月所亏超出预算甚巨”,一些教师和学生流露出悲观畏难情绪。为此,陶行知迅即写信给育才学校的马侣贤,要他鼓励大家振作精神。陶行知这样说道:“在平时办学,一帆顺风,人人能办。在艰难困苦中不动摇而向前创造,才为难能可贵。奋斗是万物之父。”此前,马侣贤曾写信给陶行知,提出辞职申请。陶行知明确答复:“您的总务部没有办好,后继的人您也没有贤才推荐,因此我在教育的立场,不愿接受您的辞职。”又说:“真正的要想打开一条光明的道路,还要靠全校和衷共济,把各人的生命放进事业里去,才能发挥出伟大的力量,以完成这个重要的任务。”(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新平)4.学校里谁也无权搞特殊——“陶行知管理艺术”系列解读之三

我们主张人类平等:校长和校工一律看待,吃一样的饭,一样的要尽本分。校长不尽本分,校长的饭碗便要打破;校工不尽本分,校工的饭碗也是要打破的。——陶行知(摘自《陶行知文集》第1卷,第6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在南京晓庄师范开办时,学校聘请了一位姓高的校工。陶行知很喜欢这位校工,觉得他虽不识字,却耿直率真,颇有诗人气质。当时曾有人建议解聘该校工,对这一提议,陶行知断然拒绝,并说“他也是我们当中一个,决不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是,当听说这位校工不听调度后,陶行知即刻写信给他,真诚地奉劝他要尽本分、守职责。

陶行知说道:“我们主张人类平等:校长和校工一律看待,吃一样的饭,一样的要尽本分。校长不尽本分,校长的饭碗便要打破;校工不尽本分,校工的饭碗也是要打破的。”又说:“您倘若诚实到老,尽本分,听调度,帮人忙,和气待人,那您便是我们晓庄理想的校工,也可以说是校工中之圣人,保您有个铁饭碗,永远打不破。您要不信我的话,那便是瓷器饭碗,随时可以打破的。”

在主张人人平等的同时,陶行知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互助品质,引导学生在说话、做事中学习如何商量合作。“自己要说话,也让别人说话,最好是大家商量。自己要做事,也让别人做事,最好是大家合作。”互助即自助,一个人如果没有互助的习惯,他在社会上也是断难生存的。陶行知曾在他所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寓言小说——《古庙敲钟录》中,诗意地表达了他对平等互助的重要性的认识。“你若是办一个工场,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工人之长进的机会与平等互助的关系,便立刻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工场了。你若是办一个学校,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师生之生产的机会与平等互助的关系,便立刻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学校了。你若是在改造一个社会,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各分子之生产与长进的机会,便立刻变为一个有意义的社会了。”

1931年,陶行知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长文,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及其教育的出路在于平等互助。“不但我们民族的出路是平等的互助,即世界人类的出路,也在平等的互助”,“教人建设平等互助的世界”是学校组织必须履行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陶行知对我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予以批判,提倡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我们应当知道民国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没有人下人”。学校里的一切成员,无论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都是平等的,谁也无权搞特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新平)5.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陶行知管理艺术”系列解读之四

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教育。——陶行知(摘自《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33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教育”。陶行知批评一般的“学校历”脱离了实际的生活,他曾以某农校的教学安排为例,形象地揭露了“学校历”与生活脱节的弊端。该校规定每周二、四、六下午实习农事。某周六晚,恰逢久旱后天降大雨,本应于次日乘机耕地,但第二日学校休息,第三日是周一,学校又没有安排农事实习,当等到周二下午有农事实习课时土地已经干硬而不便耕种。“此乃违农时又违人时之教育,皆坐?有学校历而无生活历为指针之弊端也。”

在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既没有呆板的上课制度,也没有固定的班级编制,教学活动按生活周期在各小组中自主展开,上课的时间和形式根据各组需要,灵活多变,有的科目仅讲几个小时,而有的科目则要讲一个学期。从早晨的寅会到晚上准点就寝,从春天的播种到秋天的收割,从洒扫庭院到军事训练,晓庄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完全按每日、每月、每年的生活来安排。

陶行知向来反对呆板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他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以晓庄学校的课程安排为例,那里的教学过程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先生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通过与指导员共同参与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招待教学做”、“烹饪教学做”、“洒扫教学做”、“科学的农业教学做”、“基本手工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等课程,在做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还发明了“艺友制”的教学方式。所谓艺友制,就是“凡以朋友之道教人艺术或手艺者,谓之艺友制教育”。陶行知认为,训练学习劳动技能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师傅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只有师徒双方“共教、共学、共做方为真正之艺友制,亦唯艺友制始能彻底实现教、学、做合一之原则”。

除此之外,陶行知还主张学生到工厂、农村去,为工农服务,拜人民为师,把教学活动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中去,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担当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小孩也可以教小孩,陶行知甚至认为“小先生”是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同样,农人最好的先生是“农人自己队伍里最进步的农人”,工人最好的先生是“工人自己队伍里最进步的工人”。通过生活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的良策,同时也是普及教育的有效手段。

陶行知认为,应将学生是否具备了“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等素质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为此,陶行知在考试的内容、方法与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与创新。

在南京晓庄师范招生考试时,陶行知一反常规地将农事或木工操作、智慧测验、常识测验、国文写作、三分钟演讲等作为考试科目;而在重庆的社会大学,他则通过个人学习心得、开卷的问题问答、学习小组的学习总结、专题组研究报告、个人自我反省等五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考试。

可见,陶行知的教学评估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文化成绩的评估,而是立足于生活、着眼于社会,是更加全面、更加综合的评估。为此,陶行知大声疾呼,要为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留有时空,“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要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姚继军 张新平)教书与育人1.蕴含在“四块糖”中的教育原则

一天,时任育才小学校长的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一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办公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准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说:“这块糖果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敬我。”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的手中,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勇气。”此时王友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应该结束了吧。”(摘自《陶行知教育故事》中《四块糖的故事》,江苏省丰县陶行知研究会辑录)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教育故事被传为佳话,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作为教师,我更能感受到它无与伦比的教育艺术魅力。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个教育故事中蕴含着发人深思的教育原则。一、平等对话原则(第一块糖)

陶先生给出第一块糖时,“准时”是陶先生对王友的表扬,“迟到”是陶先生对自己的批评。这种平等对话的方式一定会使王友在心理上产生震动,从而搭建起一个师生交流的良好平台。

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它告诉我们要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批评教育,就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在对方看来,我们与他是平等的,我们是为他好。这样,双方的心理差距就拉近了,受批评的一方就不会感到有心理压力,批评的效果也会好起来。

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犯错误的学生,那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极易导致学生丧失进取心,最终发展到破罐子破摔的地步。近年来,这方面的教训不时见诸报端,确实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觉。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在平等沟通与交流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功。二、宽容大度原则(第二块糖)

陶先生的第一句话压根就没提到王友打同学的事,而在给出第二块糖时说的话才算是提到了。但是让王友吃惊的是,这不是一句声色俱厉的批评,而是出乎意料的赞赏!而赞赏的原因只是“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真是语出惊人。陶先生对学生的宽容大度,不只在于原谅他的错误,而更在于能在错误中发现他的优点,使批评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教人如何不感动!

很多教师批评教育学生,往往习惯于把学生“请”到办公室。学生肃立面前,教师端坐椅上,一条两款地指出其“罪行”,并责令限期改正;更有甚者,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来一次疾风暴雨、雷霆万钧式的大批判。这种类审判式的批评,不但教师伤肝损气,而且大多劳而无功。

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唤醒,是对人的内在潜质的开发和拓展。这种教育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智慧的胸襟。它,就是宽容大度。宽容大度是一种体谅,是一种理解和关心。一个学生如果能感受到教师的宽容大度,他的心里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会使其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愿意接受批评和教导,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现在许多学校提倡用“放大镜”给后进生找优点,在促进后进生转化中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就是一个证明。对孩子多些肯定少些批评,多些表扬少些挖苦,多些奖励少些惩罚,是教育工作者亟待树立的教育理念。三、实事求是原则(第三块糖)

给出第三块糖时,陶先生说出这句话:“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勇气。”按照常理,这句话应该是王友为自己辩解的话,结果却是从陶先生的嘴里讲出来的,这一定又出乎王友的意料。为什么王友先到校长室,陶校长却“迟到了”呢?听了这句话,我们才知道他是去作调查了,是去为即将展开的教育活动“备课”去了,从而别出心裁地准备了四块糖果成功地对王友进行教育。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话,却蕴含着陶先生的多少心思与智慧呀!

陶先生在教育前对学生犯错的原因进行了认真调查与了解,这就避免了教育的盲目性。如果仅看“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这一点,错误当然全在王友,但经过调查与了解,才发现其举止有出于保护女同学的“正直”的一面。对学生的错误,如果不调查、不了解,就只会根据看到的表面现象进行批评处理;只有经过调查与了解,才会根据事情的真相正确对待。

如今的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时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具有非常强的自尊心,同时心理又非常脆弱,往往受不了一点委屈。如果我们不能对其错误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和批评,而只抓住表面现象便大做批评,就会伤害到学生,甚至使他们做出极端的行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是教育犯错学生的重要原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努力追求的。四、留白自省原则(第四块糖)“我错了……”这是陶先生期待的教育结果。当陶先生给出第三块糖后,这句话从王友的嘴里说了出来。产生这样的教育效果,让人不得不佩服陶先生高超的教育艺术!陶先生在对犯错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一句批评,但却引发了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王友之所以在接到第三块糖果时,能感动地流着眼泪后悔地说出那样的话,完全是陶先生留白自省的教育艺术所产生的效果。

常常看到老师忙不迭地对某个犯了错的学生进行密集型训责,或者长时间把全班同学留在教室中进行集体教育。老师的本意是好的,希望学生能牢记自己某个错误的言行,更为深刻地吸取教训。然而,这种做法有时并不奏效,甚至效果适得其反。一朵花的绽放,一棵树的长成,需要种植者适时地悉心栽培,也需要静默地守候。或许,教育也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要动静相宜,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自省”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要想让学生有更多“自省”的空间,教师在教育上就必须留有一定的“空白”。可以让学生自己说的就不要代劳,让学生学会自省,让他们自己长大。“四块糖果”的教育故事之所以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就在于它蕴涵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却触及了学生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但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今天,在如何教育学生这个问题上,它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第一中学 乔明)2.和孩子一起创造“真善美的人生”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陶行知(摘自《陶行知文集》中《创造宣言》一文,第891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陶行知先生作为育才学校的创始人,从创办育才学校起就把“真善美合一”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他在育才学校朝会上向学生宣读的《创造宣言》中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

细细品读这些话,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先生所追求的“真善美合一”的教育是一种“诗化的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创造魅力。陶行知的“真善美合一”教育思想的先进之处,在于它把“真善美合一”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观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引导着整个教育改革和人(教师与学生)的完善,进而达到“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理想境界。

我们都知道,追求真善美的完全交融和高度统一,是人类社会的理想,也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育是以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为目标,其最高层面是致力于社会文化心理的个体内化。因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陶行知的“真善美合一”教育思想,从“求真”、“向善”、“达美”三个方面着力,努力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建构起科学文化、道德文化与审美文化和谐统一的心理结构,也就是使“真善美”由对象转化为“内在图式”,成为受教育者精神生命的内核与血肉。“求真”是指教育教学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遵循教学的原理,遵循课程的内在结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教诲的:“老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去“探求真知”,又要引导学生去“拷问真知”,更要引导学生去“捍卫真理”。“向善”是指一种比“爱”更伟大的道德境界,它是一种更博大的生命关爱。教育“向善”既要顺应社会的进步,又要符合社会公认的价值信念和规范准则。如果你心中有善意,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是恰当的,包括你的关系、行为以及思考的方式。“向善”是无法透过别人,透过导师、教条或信仰而达成的;一个真正善良的教师,一定会为他的学生的生命负起全责,会为他的学生无私地奉献。教师只有做到善良、真诚、坚持、认真,他的教育才能成功。“达美”是指人类的终极追求,凡是“真”的、“善”的东西一定是“美”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意因素是人接受信息的“阀门”,只有富有审美价值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打开这一“阀门”,引导其乐此不疲地进入学习状态。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学的美,他曾说:“我一千次地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美与活生生的思维,如同太阳和花儿一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教育教学的“美”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求真、向善、达美,让我们共同创造“真善美的世界”,创造“真善美的人生”。(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缪建平)3.这样做教师——向陶行知先生学“为师”

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摘自《陶行知全集》第8卷中《师生共生活》一文,第97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笔者一直在读陶行知的书,喜欢他的理论,也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领悟着他的思想。“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成了评价学生的统一标尺,我们也为难啊!”这是现在很多教师在抱怨的,这似乎成了他们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理由。但是,静下心来思考:我们当今的教育真正关注到每个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了吗?我们教师真的做到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进步了吗?此外,教育的环境阻力,什么时代都会有,那么,我们为人师的,能否变阻力为助力呢?不是说教育永远没有终点吗?教育的成功不是永远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实现的吗?正如陶行知所说“培养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这就是我们作为教师应当追求的理想。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做教师呢?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感受。感受一:身先示范

陶行知曾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他在对老师的要求方面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论述,并躬行实践。他的思想和行动深刻影响着他的学生,使许多学生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的伟大人格至今仍为教育界人士所敬仰。

而在教育工作中,却又客观存在着一些老师其身不正偏要正人、己所不欲硬要施于人的现象。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节约,他的办公室却经常点长明灯;上课时把整根粉笔往讲台上一摔,断成好几节,再用新的。要求学生升旗时表情严肃、不说话,教师却在后面大声聊天;夏天在操场上开会,同学们烈日当头照,教师们却躲在阴凉处,谈笑风生……

教师也许习以为常,没有意识到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开拓者,智能田园里的播种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上时,当我们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时,当我们谈笑风生时,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也许你只是不经意间扔下一支粉笔,学生就会觉得浪费并不可耻;也许你只是偶尔用方言责骂一名学生,其他同学就会肆无忌惮地以此作为攻击他人的武器。反之,当你默默地捡起教室地面上的一小张纸时,同学们就会自觉地弯下腰来拾起地上的垃圾。感受二:不吝赞美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都渴望获得老师的赞美。因此,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难。常常听到有些教师这样说:“对学生就应该毫无保留地说出其缺点,这才是严格要求。”还有些教师说:“我也想找他们的优点,可是实在是找不到啊。”

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求我们的赞美,即使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也是这样。鉴于学生的这种心理,如果我们用赞美代替批评,就会让学生朝着我们所赞美的方向去做,错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由此学生就会在教师的赞扬、鼓励下,保持一颗愉悦的心,积极主动地去改进、去奋斗,从而使自己的学习、生活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例如,我们班上的刘文轩是个基础较差的学生,特别是书写很潦草,根本看不懂他写的是什么。一开始,我对他总是指责批评:“字怎么写得这么差?为什么不认真写?”甚至有时候让他重写或者罚写好几遍,但始终没有取得效果。后来,我反思自己,开始改变。只要看到他写字,我就会凑过去说道:“第一个字写得很漂亮,端正、清楚。”于是,他会振作精神认真地写下面的字。只要他的作业有一半的字是认真写了,我都会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久而久之,他的书写规范了,现在已经不需要我每次再作提醒了。我想,他的进步和我经常送去的赞美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赞美也需要讲究方法。要多了解学生,走近学生的内心,努力发现他们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和优点,进而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加以表扬。感受三:虚心学习

陶行知曾说:“我们要虚心、虚心、虚心,承认一无所知,承认一无所能。”

每个人都是万物中的唯一,要做到尊敬每一个长辈,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劳动者,要做到和每一个同事友好相处、态度谦和。学生也是可贵的生命体,不可以懈怠,不可以不屑,而应该谦虚地向他们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当然,谦虚学习的另一层含义应该包括多读书。只有坚持大量阅读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才会有新思想、新举措,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和学生分享智慧,共同进步。

在参加工作以前,我看的书并不多,现在感觉自己知道的真是太少了。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并带动学生一起读书,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在读《马燕日记》时,我们感动于马燕的乐观、积极进取,懂得了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在读《芝麻开门》时,我和四(2)班的学生一起经历喜怒哀乐;在读《爱的教育》时,我们震惊过,也流泪过。在与学生共同阅读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学生纯真善良的一面,更看到了他们身上无限的潜能。我感受到自己肩头的重担,也意识到必须先让自己优秀起来,才能让我的学生优秀起来。

于是,我开始读大量的专业书籍,《给教师的建议》、《马卡连柯文集》、《陶行知文集》、《教育漫话》等。我知道,我读的只是沧海一粟,还得继续努力,坚持阅读更多的书,从书中吸取知识,获得创新的能量。“如何做教师”,这是每一个教师一生都在持续探索的命题。感谢陶行知,我将带着他的教育思想,一路前行,一路思考……(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俞红)4.教到老,学到老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了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摘自《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34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终身教育,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之一。从个体发展而言,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的各种培养的总和;从教育发展看,其又指一个国家各个年龄阶段、各种类型和方式教育的系统化。

而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就已经形成终身教育思想,并贯彻始终,他是我国现代终身教育的重要创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终身教育思想,既传承了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思想之精华,又集西方思想家、教育家思想理念之大成,并与我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与人生为始终”的生活教育和终身教育,贯穿于他30年的教育实践中。终身教育的最早表述为“education for the whole life”,译成汉语就是“生命全程的教育”,也就是陶行知常说的“整个寿命的教育”。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又以简朴的语言,生动而完整地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了棺材才算毕业。”

他的这一思想与当时国际上一些学者所提倡的“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要受教育”的论说不谋而合。“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是其核心,“教到老,学到老”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人生态度。这样,就必须取消教育的时限,使教育贯穿于每个人的生命始终,成为一个人一生不受时空限制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终身教育。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久留。教师要在这个短暂的时间段内,重在给学生一把实用的钥匙,教学生自己以后去用,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教师必须有端正的教学态度——教到老,学到老。要做到这一点,陶行知先生早已给我们提供了办法:“从事专题研究,在一个专题上继续不断探讨。面前的学生千变万化,面对的社会瞬息万变。如何面对,如何解决,便是学习,便是成功。”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一面教,一面学”——终身教育。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自觉学习知识?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一边教、一边学,努力实践,努力提高——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我们教育的最终归宿,是继续教育的精髓。我们首先要认清终身教育观,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一理念。陶行知先生曾说:“天天变动,就是天天受教育,差不多从出世到老,与人生为始终的样子。你哪一天生存不是学?你哪一天不是学生存呢?”“学问没有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一直到进了棺材才算毕业。”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教育观。

想一想就能得出差距,如果你有十年以上的教龄,那么,十年前你教过的学生和现在教的学生相比,无论是眼界,还是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因为科技在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人的智力也在不断提升。书本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所以作为执教者、学生前行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师能原地踏步吗?这样的教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和学生一起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走进课堂,我才知道原来一个词语可以有那么多的用处和理解,一首诗里竟有那么多值得品味咀嚼的内容,一个场景可以用那么多的词语和语句来形容。于是,进步的快乐氤氲心头。此时才发现自己的知识是多么的贫乏!一位学生每天记住一个词、每天记住一个句子,那就是无穷无尽的,而我呢?不学习,最终会落于他们之后。现在的学习将是我们数年后与这些学生对话的资本。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但后浪要有力量才能推动前浪、掀起巨浪。所以,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安徽省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 江露露)5.师爱是关怀、宽容、欣赏、平等

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陶行知(摘自《陶行知文集》,第81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师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读《陶行知文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是一门充满爱的艺术。师爱的无私和广博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联想到我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爱的力量,也体验着那些爱的回应。感受一:师爱是关怀

陶行知曾说:“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的教师,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又如何能让他们发挥出潜力?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在对学生一点一滴的关怀中,把师爱传达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哪怕是教师的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都会让他们的心灵如沐春风。发自内心的真挚的关怀能够使师生的心灵相通,从而获得教育的成功。

张同学是外地进京的孩子,在班上学习成绩一向不错,上课也一直非常认真。突然有几天时间,他上学迟到,上课听讲走神,作业也没能按时完成。我注意到他的这些变化之后,主动找他谈心,可他竟然说“没时间”。放学后我到他家家访,才发现原来是因为他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出差不在家,他一个人又要上学,又要忙着照顾生病的妈妈,我对他说不应该为了怕影响爸爸的工作而不告诉他妈妈生病的事。之后我帮着他把妈妈送进医院,还和他爸爸取得了联系,告诉他家里的情况,请他尽快赶回来。在后来的几天里我帮忙照顾他妈妈,利用周末时间给他补课,直到他爸爸回到家中。后来他对我说:“老师,我们刚来北京,谁也不认识,妈妈生病了,爸爸也不在家,举目无亲的,我心里感到很无助。是您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谢谢您!”在后来的学习中,他更加努力,学习成绩更好了,而且还主动承担了班级工作,成了我的得力助手。感受二:师爱是宽容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孩子,他们会有很多奇怪的问题。陶行知曾说:“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一)虚心;(二)宽容。”

高一开学初,学校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是学生在学校玩电脑游戏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而且越禁止玩得越厉害。一天下午,我抽查了一次,发现了三个男同学在玩电脑游戏。当时我很生气,很想大发雷霆,通知家长,然后上报政教处处理。等冷静下来,想想这样做不可取。这样只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不但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于是,我找他们一个个单独谈话,了解到他们三个非常聪明,却非常沉迷于网络游戏,上初中时他们就曾是屡教不改的“吧虫”。现在教室里安装了电脑,怎么能不玩呢?当他们知道我不准备请家长时,都大吃一惊。我告诉他们我的想法:新的高一,他们应该有一个新的起点,相信他们一定会改正,然后还准备让他们三个做班级电脑的管理人。三个学生都很感动,纷纷保证以后不再玩了,之后一段时间他们尽职尽责地管理,确实没有再玩过游戏,我也特别高兴。可是一个月后,我又抓住其中一个和别的班的学生一起在玩电脑游戏,我非常生气。看到他哭着跟我解释说是两个人想要比赛一次,忍不住才玩的,请我再给他一次机会。我同意了。从那以后,半个学期过去了,没人再发现有学生玩电脑游戏。我曾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道:“只要有需要,教师要接受学生一千零一次的反复和改正。”我想,这就是师者充满信任的爱和宽容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