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土地爱得深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16:55:40

点击下载

作者:冯志远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土地爱得深沉试读:

前言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道德的本质是扬善抑恶。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

品格高尚是人生意义的必备要素之一,因为它能激发起各种各样的伟大情怀,使人增加趣味,放宽心胸,拓展视野,高贵修养。只有养成高尚的品德,才能具备实现人生价值所必须的情操、修养和人格,才能不断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挫折,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

为此,我们特地为青少年编辑了这套“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故事全集”丛书,包括《这土地爱得深沉》、《一起开始的旅程》、《亲吻丰收的土地》、《学习让我天天长》、《彼此拼搏的勇气》、《生命中多出你们》、《你总是默默无语》、《朋友一生一起走》、《送您一首赞美歌》和《妈妈我想对您笑》10册。

以上各册内容全部精选古今相应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每个故事简单明了,短小精炼,每篇讲述一个人物,故事中的人物有的仁爱、有的好学、有的勇敢、有的正直、有的为人类科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人生中应具有的真善美品质,激励完善自己的人格。

本套书系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趣味性,青少年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品德高尚人物的感染和教育,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风貌。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设计精美,格调高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伴侣,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精忠报国的故事

常念此身已许国,而今效力为民族。

飞将军李广不教胡马渡阴山

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汉朝初期名将。

当时,汉朝主要的边患是北方胡地匈奴的入侵。李广为抗击匈奴,张弓搭箭,几乎一生全都在疆场上度过。他热爱祖国,英勇杀敌,为保卫边疆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文帝14年,匈奴又一次大规模入侵边疆,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攻打匈奴。因为他精通骑马射箭,杀死和俘虏了很多敌人,因有功,被选拔出来做汉朝皇帝的卫兵。到汉景帝即位时,派李广做陇西都尉,后来调做骑郎将。吴楚等七国叛乱的时候,李广担任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去讨平叛乱;在昌邑城下夺得了敌军的帅旗,李广立了功,出了名。

匈奴又一次大规模地侵入上郡,皇帝派亲信的宦官到李广部下受军事训练,参加抗击匈奴的战争。有一天,这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去刺探军情,忽然遇见3个匈奴人,就与他们打起来。那3个匈奴人扭转身来射伤了宦官,把几十名骑兵也差不多全杀光了。这名宦官跑回来告诉李广,李广说:“这匈奴人一定是射雕的猎手。”立刻带领100多名骑兵追过去。李广命令手下骑兵散开分两翼包围过去,自己搭弓射箭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一问,果然是匈奴的射雕猎手。

李广他们刚把这位匈奴射雕猎手捆好,上马准备回汉朝军营,远远望见有几千名匈奴骑兵走过来。匈奴兵望见李广这100多名骑兵,以为是汉军派来诱骗他们中计的疑兵,都大吃一惊,立刻上山摆开阵势准备迎战。李广手下的骑兵,不少人胆战心惊,想要飞快逃回汉营。李广对他们说:“我们离开汉营几十里,现在这100多人马往回跑不远,匈奴兵马上追过来,我们全完结。现在我们停下来,匈奴兵一定认为我们是主力部队派来诱骗他们中计的,一定不敢来攻击我们。”接着,李广向手下骑兵发令说:“前进!”一直前进到了离开匈奴阵地约有两里路的地方才停下来。然后李广又发令说:“一齐下马,把马鞍全卸掉!”这时,骑兵们发急了,说:“敌人这么多,而且距离我们这么近,万一情况紧急,又怎么办呢?”李广说:“敌人以为我们会逃走,现在我们下了马,卸了鞍,表示不走,摆出让他们追的架式,他们更加相信我们是疑兵。”果然,匈奴兵一动也不动地观望着!

匈奴阵地上,有一个骑白马的军官,走出来监护他们的队伍。李广看见了,立刻上马同十几名骑兵飞奔过去,一箭把他射死。然后再回到自己队伍中卸下马鞍,叫士兵们都把马放了,躺下来休息。这时,恰巧天快黑了,匈奴兵始终捉摸不定,不敢前来攻击。到了半夜,匈奴兵认为汉军就埋伏在附近不敢前进,连夜撤走了。天亮后,李广才带着100多名骑兵回汉营。士兵们都传颂李广的冷静、机智。

过了很久,李广连续征战,屡屡建功,从卫尉升调为将军。这一次,他领兵出雁门攻打匈奴。由于匈奴兵多势盛,打败了汉军,活捉到李广。匈奴主一向听说李广本领高,是个人才,命令部下说:“捉到李广,一定要活的给我送来。”匈奴兵把李广射成重伤,就让他躺在一张网里,挂在并排的两匹马中间抬着走。李广一路装死,走了十几里,偷眼看见旁边有个年轻的胡人骑着一匹好马,马上要从李广身边走过,只见李广纵身一跳,跳到那青年的马上,夺了弓箭,把那青年推下马去,快马加鞭,向南飞跑。李广一口气跑了几十里,追上部下的残兵,就带着他们进了雁门关。当时,匈奴反应过来后派了几百名骑兵追李广一个人,李广一面忍着伤痛飞跑,一面取出那青年的弓箭,转身射杀快追上来的匈奴兵,最后终于脱险,连匈奴兵都说他勇敢、箭法好。

后来,李广负责镇守右北平这个地方,匈奴听说李广在那里,好几年不敢入侵那一带地区。李广入敌阵,快速如飞,连匈奴兵提起他都称呼他为“汉朝的飞将军”。

有一次,李广出外打猎,远远望见草丛中好像有一只老虎,一箭射去,箭头全钻了进去,老虎却不挣扎,近前一看却是一块大石头。连边地老百姓都知道他力气大。

李广为人廉洁,得了赏赐都分给自己的部下,吃喝都和士兵在一起,深受士兵拥护。

马追流星,箭穿巨石,奔驰在北国边疆战场上的李广,不愧为是一位充满爱国热情的名将,他机智勇敢,与士兵同甘共苦,人民永远那么真诚地崇敬他、颂扬他。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咏唱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一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心灵悟语只有心中装着国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才能建功立业,为国家做出贡献。

霍去病抗击匈奴

匈奴原是中国古代北部边境的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该族人生性骠悍,经常骚扰汉朝边境。他们攻城掠镇、抢劫人口、财物和牲畜,是汉朝前期最大的边境祸患,就连汉高祖刘邦,也曾遭到过匈奴的包围和攻击。为了边境安宁,汉朝廷曾多次采取向匈奴大量送礼、送公主下嫁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等措施。但是,无论实行贿赂还是“和亲”政策,都一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汉武帝刘彻是个英武强悍的皇帝,在他即位以后,一直考虑着如何消除这一边患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他决定对匈奴用兵,主动出击,澄清边疆。公元前135年,汉武帝采纳了大臣王恢的意见,派出大军三十万人,拟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歼灭匈奴。在眼看计谋就要成功的时候,不慎走露了消息,单于率众逃离了包围圈,汉军将士们功败垂成。但汉武帝并不气馁,公元前124年,雄心勃勃的汉武帝毅然否决了某些大臣立足于防守的奏议,选派车骑将军卫青,率六员大将,统领十万精兵,主动发起了进攻,取得了汉匈交战史上首次大胜,这更加坚定了武帝消灭匈奴的信心。第二年再派卫青、李广等大将出师征讨匈奴。在这次行动中,卫青的外甥、只有十七岁的霍去病自愿要求随军杀敌,为国效力。卫青很高兴,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汉军穿过茫茫沙漠以后,少年志壮的霍去病主动请求,要亲自率一队人马寻找匈奴作战。经卫青批准后,他便独自率领八百轻骑,离开了大队。在离大营百余里的地方,他们发现了敌军大队人马。霍去病沉着冷静,指挥轻骑,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突入敌腹部,冲乱了敌人的阵势,打得敌人懵头转向,杀虏敌军二千余人,全军而返。慧眼识才的汉武帝,通过对战场上将士们的实绩考核,认为霍去病是个将才,不但破格加封他为冠军侯,而且又于元狩二年(前121)大胆地任命他为骠骑将军,命他率一万骑兵,由陇西出发,孤军深入沙漠,寻找匈奴主力作战。

虽然汉军这时已经多次击败匈奴,在战场上连连取得胜利,但是,匈奴的主力还没有遭到多大伤害。因而,汉武帝一直感到这是一块心病。他决心一鼓作气,不给匈奴以喘息的机会,消灭它的主力,彻底战胜它。但寻找匈奴作战不是一件小事,任命霍去病出战,使一些老臣都暗暗为朝廷捏了一把汗。心想,霍去病前番出战,虽然获胜,但不够持重,未免冒险。威名赫赫的卫青还要有许多大将帮着才能取胜,霍去病论年龄才刚刚二十岁;论资历远不及卫青和其他抗击匈奴的将领;论兵力,只有一万人,仅是前几次出击匈奴兵力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以这样的情况,皇帝怎么敢让他孤军深入大漠呢?其实,汉武帝自有汉武帝的想法,他成竹在胸,主意已定,虽然看出了老臣们的忧虑,但却视而不见,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垂询。只是在霍去病出发不久,另派出张骞和李广两位将军,出军右北平击敌,以牵制敌人。

且说这霍去病年轻无畏,敢担风险,不像有些谨慎持重的老将军那样畏头畏尾。他率军一路疾进,越过焉支山(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深入千余里,终于找到了匈奴大队。他勇敢地与匈奴大军短兵相接,在皋兰山(今甘肃临夏附近)下与敌人展开鏖战,歼敌一万八干余人,杀死了两名重要的匈奴首领,活捉了昆邪王的太子、相国和都尉,连匈奴休屠王祭天用的金佛像也成了战利品。紧接着,他又指挥军队第二次出击,孤军直插祁连山(今甘肃张掖西南),与匈奴大军会战。这一仗,竟俘虏匈奴王五十名,王母、阏式(王后)、王子共五十九人,相国、都尉等六十三人,斩杀敌兵三万余人,虏获财物不可计数。这是汉兵对匈奴最重的一次打击,经过这一战,匈奴被迫放弃了焉支山和祁连山这两道天然屏障。他们悲哀地唱道:亡我焉支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祁连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霍去病胜利凯旋,武帝非常高兴,认为他年轻有为,决定让他去学习《孙吴兵法》。霍去病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于古法呢?”武帝并不强迫他,便又要为他修建府第。霍去病仍然没有答应,他严肃而有动情地辞谢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话虽不多,但充分表现了这位年轻将领以国为家的忠勇精神,武帝很感动,对他更加信任和倚重了。

后来,霍去病与大将卫青等再次受命,各率军五万人,分两路打击匈奴。霍去病领兵出塞二千余里,与匈奴左贤王接战,捉获王三人,将军等官员八十三人,捕斩敌军七万多,穷追残敌直至瀚海。另一路军亦获大胜,打得匈奴头子伊稚斜单于只带数百名残兵落荒而逃。匈奴遭到这次重创以后,只好远迁汉北。长安西境人民,从此过上了一个时期的安定生活。另外,通往西域各国的道路也打通了,经过武帝的努力,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者带着当地的特产前来通好,不但加深了汉朝同各国各民族的友谊,而且由于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也促进了各国文化与生产的发展。心灵悟语“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流传千古,表现了中华儿女先国后家,不畏强权的崇高爱国精神。

苏武牧羊的故事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要派兵讨伐北方的匈奴,忽报匈奴鞮侯单于(匈奴最高统治者)已把过去拘留的汉朝使者全部放回来了,并奉书求和。武帝听了报告,接见了使者,又看了来书,见匈奴使者和来书均谦卑有礼,不禁欢喜起来,心想连年用兵,已使国库空虚,现在如果能同匈奴修好,的确是一件好事。于是,他下令释放汉朝拘留的匈奴来使,任命中郎将苏武为使送归。另外还特地修书一封,连同大量金银财物,令苏武一并带给匈奴单于,以表示修和结好的诚意。

谁知那鞮侯单于并不是真心同汉朝和好,所以送回汉使,自称儿辈,原来是缓兵之计。他见汉天子派苏武送逐使者,厚赠金银,认为武帝中了他的奸计,更加骄傲起来。苏武看穿了单于的真象,心想先不露声色,待返回汉朝再启奏皇上不晚。谁知,却偏偏发生了意外。

在苏武出使前,汉使卫律背叛朝廷投降了匈奴。他手下有个叫虞常的人,表面投降了,但内心却在等待时机,希望能立得功劳,重返汉邦。正好苏武一行到了匈奴,虞常便去拜访他熟识的副使张胜,对他说愿意杀掉卫律。张胜并不和苏武商量,擅自表示同意,逐送他许多财帛。不料机密泄露,虞常被捉。张胜害怕了,这才把事情经过告诉苏武。这时,虞常受刑不过,招出了张胜。单于听了大怒,立刻命令卫律召苏武受审。苏武叹道:“辱没了国家使命,还有何面目复归汉朝?”拔出佩剑,便向自己的脖子抹去。卫律大吃一惊,慌忙上前抱住,苏武已血流满身,直急得卫律命令左右,快马加鞭速去找医生。经过医生长时间抢救,苏武终于苏醒过来。单于非常佩眼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去问候他,暗暗地却打起了招降他的主意。

苏武的伤刚好,单于就派卫律通知他参加判处虞常的事,打算趁机迫令他投降。卫律从狱中提出虞常,当场宣告死罪,把他斩首。接着对张胜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大臣,本应处死,不过,如若投降,尚可免死!”说罢便向张胜举起了宝剑。贪生怕死的张胜连说愿降,做了可耻的叛徒。卫律冷笑着瞅瞅苏武,厉声喝道:“副使有罪,苏君理应连坐!”苏武正色回答说:“我本来就没有和他们同谋,又不是他们的亲戚,如何谈得上连坐?”卫律拔出宝剑直逼苏武,苏武把头一昂,毫不动容。在大义凛然的苏武面前,卫律的手反倒抖了起来,他忙把剑缩了回去,一改怒容,和颜悦色地说:“苏君,我卫律自从归顺匈奴,深得单于恩宠,不但受封为王,拥有数万人众,而且牛羊牲畜漫山遍野。苏君今日若肯降服,明日就可以与我一样。以血肉去滋润旷野,又有谁会知道你呢?”苏武听了,眼皮都没抬一下。卫律又说:“苏君若归降过来,我愿与君结为兄弟,若不听我劝,恐不能再见我面了。”苏武听到这里,不禁勃然大怒,站起身来,直指着卫律斥骂道:“卫律,你曾为汉朝臣子,如今忘恩负义,叛国离亲,甘心降敌,我要见你做什么?”一席话把卫律骂得哑口无言,脸由白变红,一直红到脖子根。

单于无计可施,只得下令把苏武禁闭在一个大地窖里,不给饭吃,不给水喝。苏武躺在地窖里,不由思绪万千,他想起汉皇给自己的使命,想起了家中的妻儿老母,想起了那雄伟壮观的长安城……他越来越感到饥饿难忍,但地窖里除了一块破毡之外,什么东西也没有。实在饿极了,他就撕块破毡放进嘴里,再把手伸向门外,抓回一把雪来,就着雪把毡吞下去……就这样一连过了许多天,竟然没有饿死。迷信的单于以为神灵在保佑苏武,不敢杀害他,就把他流放到北海那荒无人烟的地方,给他一群公羊让他放牧,说等到公羊下了小羊,才准许他回国。

在荒无人烟、茫无边际的北海草原上,要生存是极其艰难的。没有粮食,苏武就挖野菜、捉老鼠充饥。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着汉武帝送给他的使节,无论白天放羊还是晚上睡觉,这使节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一连过去了十九年,十九年来,虽然单于多次派人劝降,但他矢志不移,他说:“我不能对不起皇上,不能对不起祖宗,不能对不起父母之邦。”他经常孑然一人,怀抱着旌节,凝神南望,心中反复地重复着自己的信念:“总有一天,我会举着这使节重返故国的!”

这一天终于被他等到了。汉武帝死了以后,汉昭帝继位当了皇帝,经过几年努力,汉朝终于与匈奴恢复了和好关系。汉朝要求匈奴归还苏武,匈奴单于撒谎说:“苏武已经病死了。”后来,汉朝使者到匈奴去,让当年苏武的副使、坚决不降、被罚做苦工的常惠听说了,他设法见到了汉使,细述了详情,并同使者一起商量好了救出苏武的计策。第二天,汉使又去见单于假说皇帝打猎的时候,射下一只雁来,雁腿上缚着苏武书信,说他正被流放在北海。因而天子要求单于,立刻放苏武回来。单于终于无话可说了,只好下令放出了苏武。在汉使的坚持下,常惠等人也都获得了释放。

坚强不屈的苏武终于回来了,长安人民听到消息后,都自动拥到大街上迎接。当年苏武出国时年方四十,现在已步履蹒跚;当年跟随他出使的共有一百余众,于今生还者只有九人。人们望着须发尽白的苏武手执光秃秃的使节,带领着饱经磨难的同伴们一步步走来的时候,无不感动的热泪滚滚。

苏武拜见汉昭帝,交逐使节。年轻的昭帝手抚旧节,听着苏武的叙述,眼泪禁不住扑簌簌掉下来,大臣们没有一个不流泪的,人们被苏武和他的同伴们深深地感动了。心灵悟语苏武牧羊的故事,已经过去二千多年了,却一直在民间流传;苏武那不屈不挠、爱国报国的赤胆忠心,永久地留在了中华民族的史册中。

张巡拼死拒叛军

张巡原是唐玄宗时的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安禄山叛变以后,他的上司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降了安禄山,逼他为长史,命令他带领千余人去迎接叛军。

张巡带兵路过雍丘(今河南杞县),当时的雍丘县令也已投降了敌人,因押送囚俘外出未归。这使暗暗立下舍身报国决心的张巡终于等到了机会,他立即率军袭取了雍丘。

雍丘县令令狐潮闻讯以后,勾结叛军回来夺城。叛军一下子来了四万多人,把个小小的县城团团围住,连续攻打,形势十分危急。但张巡却不惊慌,他一面用保国保民的大义激励将士,一面沉着冷静,严密防守,竟成功地把四万余敌军拒于城外,不能攻进一步。几天过去了,城中的箭用完了。张巡就让城中军民扎了一千个草人,给草人披上黑色的衣服,用绳子拴了,夜间从城上缒下。叛军发觉了,以为是官军偷袭,一时万箭齐发,纷纷向草人射去。等到叛军发现上了当的时候,草人已被收回城上去了。这一次得箭数十万支。过了几天,张巡命令把城上的草人再缒下去。叛军上了一次当,这次便不肯再射,还嘻嘻哈哈地向城上笑骂。张巡见敌人麻痹,便动员了五百名敢死壮士,趁一个漆黑的夜晚,缒下城去,以迅猛的声威,突然杀入叛军营中。叛军毫无准备,一时间大乱,许多帐幕被烧毁,许多敌军被杀,败退出十几里才站住脚。等到叛军缓过神来的时候,张巡派出的五百名官军,早已安全返回城中。

叛军围困雍丘四个月,城中以千余守军抵抗四万敌人的攻打,不但县城巍然不动,而且还连连打了几次胜仗。最后令狐潮不得不撤围而去。后来附近的州县先后都沦入叛军之手,叛军又去攻打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太守抵御不住,派人向张巡求救。张巡考虑到睢阳地势险要,又在运河中段,是江淮一带的屏障,地位比雍丘重要的多,所以便率领部下,沿运河向睢阳转移。这时他的队伍已扩大到三千人,经过宁陵(今河南宁陵)的时候,和叛军杨朝宗相遇,张巡率麾下大将雷万春、南霁云等身先士卒,攻入叛军阵中,左冲右突,拼命冲杀,他的一口大刀,所向披靡,敌军碰到的,非死即伤。将士们越战越勇,直打的叛军大败而逃,死伤一万多人,尸体扔到汴水里,竟把河水都堵住了不能流淌。张巡终于赶到睢阳,实现了跟许远的会合。

不久,朝廷下诏,拜张巡为主客郎中(礼部官员)兼河南副节度使。许远自知军事方面不及张巡,便主动把军务全部交给张巡主持,自己全力负责粮饷工作。张巡和许远的团结对敌,导致了官军上下一心,士气大振,共同坚守着这座重城。朝廷对他们的指挥很满意,又一次下诏,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侍御史。

后来,长安失陷了,玄宗奔向四川,太子李享在灵武即位,史书上称他为肃宗。由于睢阳像一颗钉子一样,横插在叛军地盘里,影响了叛军向唐军的行动计划。所以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正月,派大将尹子奇率兵十三万来攻睢阳。

睢阳守军只有六千八百人,两军对比是一比二十。但是,由于张巡善于守御,加之全军上下,同仇敌忾,所以士气极高。双方昼夜苦战,攻城的叛军遭受了重大伤亡,十六天中竟损失战将六十人,士兵二万多。

尹子奇屡战不胜,后来采取了增兵围困的策略。他先后调动了二十余万人,把睢阳城围的水泄不通,守军坚守了几个月,城中的粮食没有了,这是对睢阳的最大威胁。张巡派南霁云杀出重围,向附近的唐将贺兰进明求救。但贺兰进明等人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又嫉妒张巡的声威,竟然观望不救。贺兰进明在一座大庙里设宴款侍南霁云,想把他留下。南霁云想起主帅张巡等的艰危处境,流着泪说:“城中将士已一月无食,我不忍独享。”说着拔出佩刀,斩下一指,然后骑马而去。座中陪饮的将士全都被感动的流下了眼泪。出门的时候,南霁云回马一箭,射向庙门的佛塔,愤愤地说:“我破贼回来,必灭贺兰进明!”

求救无望了,面对强大的敌人,怎么办?张巡和他的将士们没有动摇,他们约定,就是饿死、战死,也决不向叛军屈服。他们把一切可吃的东西都吃光了,甚至把甲胄上的皮革也煮了充饥,最后饿得都站不起来了。但将士和居民们坚守睢阳的士气丝毫不减,站不起来,他们就坐在城上向敌军投掷石块。最后,全城只剩下了四百人。叛军攻进城的时候,剩下的守军们饿的连武器都举不动了,但是还都怒目斥敌。睢阳的微弱的兵力,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在内外无援的情况下,经过十个月的苦战,终于悲壮地失守了,张巡、南霁云、雷万春、许远等三十六名将领全部遇难。

睢阳虽然最终没能守住,但它却长期地拖住了数十万叛军,并且消灭叛军数万人,为唐朝廷整个平叛战局的扭转和国家的重新统一,张巡和他的将士们,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心灵悟语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

沈括赴辽保国疆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沈括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他所著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一份珍贵的遗产,也是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部杰出的著作,被世界各国科学家称赞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沈括也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爱国者,他出使辽国,据理力争,保卫宋朝疆土的佳话,被后人广为流传。

那是宋神宗时期(1074),北方强国辽不断挑起边境争端,并向宋朝提出无理的土地要求,遭到宋朝的反对和抵制。于是,辽国在边境陈兵百万,杀人烧房,以武力相威胁。面对事端,宋神宗忧心忡忡,如何既避免战争又不失疆土,唯一的办法就是派使者赴辽,直接交涉。而能担当起这一艰巨使命的,只有才能出众,成就卓越的沈括。

沈括接旨后,马不停蹄赶回东京,面见宋神宗。宋神宗关切地问:“辽方心理难以捉摸,万一中途生变,危及使者安全,卿将何以自处?”其实这一问题,沈括在接旨时就已想过,和强盗般的辽国谈判不仅困难重重,而且还要冒极大的风险,谈判的胜负,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安危,更攸关宋朝的主权和大好河山的存亡。在国家安危和个人生死面前,沈括早已做了抉择,他毫不迟疑地表示:“臣只有用一死来回答!”

在做了紧张、周密的准备之后,沈括率领使团离京赴辽。一路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排除了辽方种种阻挠,终于到达辽国。

辽道宗“设宴”招待宋朝使团。只见宴会厅外刀枪林立、戈矛交叉;宴会厅内廷臣云集,冠盖如云;内外戒备森严,阵势咄咄逼人。望着这杀气腾腾,如临大敌的场面,沈括从容不迫,昂首而入,在使者席上泰然就座。

辽方首先用已经确定的河东地界为由进行试探,被沈括明确的回答顶了回去“河东地界早已了当,我等此番是奉旨前来回谢”。辽方见沈括答辞严谨,无懈可击,便原形毕露,提出了代州鸿和尔大山一段以分水岭为界的要求。这是一个实质性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宋朝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这个问题早在宋仁宗时就已解决,并专门立石峰为标识。面对辽方无理要求,沈括当场举出辽方于1042年与宋方共同商定以鸿和尔大山北山脚为界的事实,拿出辽顺义军承认以鸿和尔大山北山脚为界和天池子属于宋朝的屡次公文。沈括“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辽方自己的文件反击辽方的无理要求,使环座惊愕,为之失色。辽方还想强词抵赖,沈括严正回绝说:“你再说千般道理,也无济于事。必须有确实的文字根据,关于鸿和尔,只有这几个字‘大山脚下为界’;天池子也只有几个字‘地理属宁化军’。此外,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辽方见逼索不成,只得中止谈判,沈括首战告捷。

过了几日,沈括再次率员“赴宴”。辽方又一次提出了原来辽方一百多“部族”在天池子牧马之事,想用这一“事实”,挟逼沈括承认他们享有土地主权。沈括马上给予义正辞严地批驳。指出:地界文字有明白无误的记载,辽方“不应当过界下帐,而且有照据为凭,岂可不凭文字,只据口说!”辽方见在此问题无稻草可捞,转而重新提出鸿和尔界来纠缠。沈括见辽方已理屈词穷,便开怀畅饮,不加理会。好一会,沈括才一针见血地指出:辽方在公文中,故意漏下山脚的“脚”字,现在又处处设防,不敢说出一个“脚”字来。其实,在这次辽使致宋廷的信中,早已承认了这点,即使辽方不承认,也无碍于事。说罢,便起身说:“我喝醉了,不及一一回话,且休见怪!”

两次交锋,辽方已无力对阵,但还不甘心就此认输。在以后的几次谈判中,强词夺理,胡搅蛮缠,但都被沈括依据事实,驳得体无完肤。前后六次会谈,沈括都是这样丝毫不惧,坚持斗争。在大量的事实和雄辩的批驳下,参加谈判的辽臣们满面羞惭,不敢再强争下去。不得不放弃了讨索土地的要求,也不敢贸然发动军事行动,沈括出色地完成了这次赴辽使命。心灵悟语在国家安危和个人生死面前,沈括从容不迫,正气凛然,胜利地完成了出使任务,令人感佩不已。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出身农民家庭。少年时,他爱读《春秋左传》和《孙子兵法》。他曾经拜名师学习弓箭和枪法,由于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练得一身好武艺,不满20岁,就能拉开3百斤的硬弓了。

当时,正值国家多灾多难,金兵灭了辽国,一直打到宋朝的京城汴梁,到处烧杀抢掠,连皇帝、太上皇及大臣等三千多人也被俘虏了。

国难当头,为了保家卫国,岳飞毅然应募,参加了抗金的队伍。临行前,岳飞的母亲在他背上用钢针刺了“精忠报国”4个大字,对他说:“不要挂念家里,希望你永远为国效忠,誓杀金贼!”母亲的希望,岳飞牢记心中。

从军后的岳飞英勇善战,立了许多战功。南宋政权建立后,岳飞以下级军官身份,上书反对宋高宗南迁,要求北伐。不料触怒了主和派,他们以“越职言事”的罪名,革掉了他的军职。“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一腔爱国热情,换来的只是无情打击!但是,岳飞毫不气馁。他所记挂的不是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是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存亡。他相继投奔在张所、宗泽手下,带领队伍转战黄河南北,深入到太行山下,屡建战功。

懦弱无能的南宋小朝廷,坚持妥协投降的政策,金兵则乘机南进,跨过黄河,打到了江南。时局的混乱,使岳飞的军队和朝廷失去联系,成为孤军。岳飞不畏艰险,主动出击,在广德六战六胜,打的金兵闻风丧胆。在常州四战四捷,金兵死伤惨重并相继收复了建康(今南京)和襄阳六郡,使“岳家军”声威大震。赵构特赐岳飞一面军旗,上面绣着四个赫赫大字“精忠岳飞”。“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念念不忘抗金收复失地的大业。1140年,岳飞率军挥师北上,岳家军以锐不可挡之势,连克数城,“精忠岳飞”的战旗所向披靡。7月,岳飞亲自率领一支轻骑进驻郾城。金将兀术则纠集了一万五千名精兵进逼郾城,并拿出了他的王牌军——铁浮图(三骑一组人和马都披上厚重的铠甲,看起来像铁塔)、拐子马,企图一下子吃掉“岳家军”。

岳飞观察了形势后,先命令儿子岳云带领一支骑兵闯入敌阵,冲乱了敌人的阵脚,然后派步兵和骑兵一齐出击。步兵手拿麻扎刀,低着头,专砍敌军的马腿。骑兵专门对付马上的金兵。他们先用长枪挑去金兵的头盔,再用大斧砍掉金兵的脑袋。马上马下紧密配合,把金兵打得人仰马翻。这就是有名的郾城大捷。之后,岳飞乘胜追击,在朱仙镇,把金兀术的十万大军打的作鸟兽散,狼狈逃窜。金兀术感叹地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喜人的抗金形势,使人民欢欣鼓舞,岳飞也非常兴奋“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夙愿,就可以实现了,他充满信心地对部将说:“直抵黄龙府(今吉林农安),与诸君痛饮尔!”可是,正在这时,朝廷在一天内连下12道金牌,要岳飞“立即退兵”。

原来,高宗和秦桧害怕岳飞继续前进,会阻碍他们的投降计划,也害怕胜利后更加强大的“岳家军”会威胁他们的统治。因此,就在岳飞取得胜利的时候,他们先通知其他各路宋军停止前进,又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借口,下令岳飞退兵。望着抗金义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中原沃土,岳飞泪流满面,他愤愤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

秦桧为了投降卖国,竟诬陷岳飞造反,把他和他的儿子岳云,部下张宪逮捕入狱。1142年,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也许有)”的谋反罪名杀害了岳飞,年仅39岁。

岳飞虽然被奸臣害死,但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没有死,岳飞的名字已深深刻在世代中国人民的心中,而秦桧等人,却被铸成铁像反剪双手,长跪于英雄的墓前,千秋万世受到人们的唾骂。心灵悟语精忠园园门两侧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表达了人们鲜明的忠奸是非观念和爱憎之情。

陆游报国至死不渝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还在襁褓中的陆游就随家人颠沛流离。他亲身感受到被侵掠、受欺凌的痛苦。陆游的父亲,是具有爱国思想的正直士大夫,所结交的也多为爱国之士。父亲经常与朋友在家中聚会,谈论国事,每当说到金人入侵,他们无不咬牙切齿,痛哭流涕,父辈们的爱国思想和高尚情操,对陆游耳濡目染,熏陶默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他心里生了根,使他从小就决心献身抗金事业,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爱国壮志。为了实现这一壮志,陆游不仅习文,而且学武。他曾研读兵书,还花了很长时间从师学习剑术。从剑术的学习中,培养了他英勇豪爽的气概,锻炼了他刚健强壮的体魄。

长大以后,陆游积极投入抗金救国的斗争。在他作官期间,做了许多爱国、爱民之事,曾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积极出谋划策;也曾身着戎装,跃马横戈,卫戍在大散关口,往来于前线各地;还曾在大灾之年,开官仓赈济饥民……因为陆游始终坚持抗金救国的主张,多次遭到了投降派的陷害、打击和排挤,但他对自己的理想始终坚信不移。直到晚年病重时,报国信念和爱国热情仍然不减当年。

1210年春,这位85岁高龄的爱国老诗人病在床上已经有一百多天了,吃药也不见效,病情越来越严重。他的亲朋好友知道他将不久于人世,都纷纷前来探望。

在最后几天里,陆游已茶饭不进,不能说话了。全家人围在他身边,满含热泪,悲痛万分。一天,他忽然示意他要坐起来,家人只好扶着他坐好;他又让家人把窗户打开。大家怕他受风,承受不了,不肯开。陆游显出十分急躁痛苦的样子,家里人只好给他开了窗户。此时,他透过窗口,翘首北望,眼含热泪,思绪难平。他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亲眼看到金兵蹂躏中原人民,曾多次表示要挥戈跃马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但都被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拒绝了。国仇未报,一腔爱国热情只好倾注笔下。“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他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增无已;“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他的报国壮志,老益弥坚;“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他的收复中原的信念,至死不渝。几十年过去了,山河依然破碎,百姓仍遭涂炭,自己壮志未酬,所有这些,怎能不叫他“悲歌仰天泪如雨”?诗人明白自己就要离开人世了,他又看了一会儿窗外,忽然指指书案,家里人明白,他要写诗。儿子端来了笔砚,跪在他身边。他那颤抖的手拿起笔刚刚写了“示儿”两个字,便喘成一团。但他不肯作罢,用尽最后的力气,哆哆嗦嗦地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个人生死原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可悲的是不能再看到祖国山河的统一;等到有一天朝廷的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家里举行祭祀时,千万不要忘了把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啊!这就是千古传诵的《示儿》诗篇,这就是一位伟大爱国诗人留下的最后的心声,这就是陆游用血和泪以至整个生命谱就的华章。心灵悟语陆游,这位伟大而杰出的爱国诗人,直到临终,心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祖国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这种至死不渝的报国信念,这种炽热的爱国激情,多少年来同他那不朽的诗作一样被人们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发着千百万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辛弃疾金戈铁马抗金兵

1161年的一天,在郓州通往金朝军营的山路上,只见两团黄尘滚滚向前。一匹马载着一个和尚模样的人在前面飞跑,后面,一个英俊的年轻人策马紧追。终于追上了,和尚慌了手脚,满脸堆笑地对年轻人说:“我兄貌似青兕,勇猛过人,还望看在往日情份,饶我一回。”年轻人毫不理会,怒睁双目,挥剑将和尚斩于马下。

这个年轻人,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现山东济南)人。他成长于金人的统治之下,金朝统治者推行的一系列种族歧视政策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使他从小就对这种野蛮的民族掠夺痛恨已极,他的祖父辛赞虽作金朝小官,但没有忘怀祖国,经常对辛弃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辛弃疾很早就立下了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壮志。为此,他勤奋读书,刻苦锻炼体魄,二十几岁便文才出众。

辛弃疾22岁那年,金主完颜亮带领大军,南下侵宋,金军后方空虚,中原地区的英雄豪杰趁机“屯聚纷起”进行反抗。辛弃疾也毅然投笔从戎,组织起二千多人的队伍参加了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并以其文才当上了起义军的“掌书记”。掌管起义军的大印和书檄文件。为了扩大力量,他说服了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带了一千多人马来投耿京。不料义端不怀好意,在一天晚上偷了起义军的大印逃奔济南投降金人去了。辛弃疾得知消息后,怒火从心起,立即骑上耿京的乌龙马去追义端,果然,人在半路上截杀了义端,夺回了印信。辛弃疾以自己的行动,在义军中赢得了威望。

义军在发展。而辛弃疾却忧虑地看到,义军人数虽有二十多万,但由于是孤军作战,又缺少训练,一旦与金军铁骑进行大战,势必难以取胜。因此辛弃疾劝导耿京南归宋朝,和官军共同抗金。耿京采纳了这一建议,并派辛弃疾代表义军去和宋朝联系。任务顺利完成,辛弃疾立刻策马北归,要把这一好消息向耿京传述。不料,行至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在敌人的诱降政策挑动下,义军中发生了哗变。叛徒张国安杀了耿京,劫持义军投降了金人,并被封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州官。听到这一消息,辛弃疾怒火中烧,他决心除掉叛贼为耿京报仇。他带了50名勇士,快马加鞭直奔济州张国安的营帐。看见张国安同金将正在宴席上喝酒作乐,气得他眼睛都红了。他们趁其不备一拥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杀了金将,把张国安捆绑在马上,同时向其部下声言,朝廷10万大军随后即到,张国安的部下不少是义军旧部,所以当场就有上万人起来反正。于是,辛弃疾等押着张国安,率领这上万人马,迅即掉头南下,一路上战胜了金兵的围追堵截,终于回到了南宋。辛弃疾惊人的英勇爱国行为,使昏庸的南宋朝廷大为震惊。这时,辛弃疾才23岁。

辛弃疾抱着抗金的理想南归,但南归后却是那样地不如意。他非但不能跃马横刀于疆场,运筹策划于帷幄,反而不断受到投降派的打击、排挤,42岁便被罢官。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茫然、痛苦、无限悲愤。“愤怒出诗人”,慷慨激越的辛词,正是这种愤怒的艺术结晶。辛弃疾的词充满深厚的爱国热情和挽救国家危亡的雄心壮志,“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平戎万里,整顿乾坤”。辛弃疾的词也表露了他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沍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响空弦”,“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的爱国词章,慷慨悲壮,不仅真挚动人,而且热情澎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辛弃疾词以豪放著称,历史上把他和苏轼并称“苏辛”,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有很大影响。

一支熊熊的火炬,燃烧到了尽头,1207年,辛弃疾终于怀着忧愤的心情与世长辞。临终前,还连呼数声“杀贼”,显示出爱国词人的心始终没有离开抗金的战场。心灵悟语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袁崇焕保国卫民战沙场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广东东莞人。明末著名的爱国将领。

明万历年间,女真领袖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后金建立后,努尔哈赤便以“七大恨”誓师告天,兴兵反明。后金军队骠悍善战,仅用几年时间,就毁抚顺,拔清河堡,在萨尔浒山大败明西路军,使八万明军全军覆没。后金军乘胜步步逼进,占沈阳,陷辽阳,攻下辽东多处城寨。在后金强大的攻势面前,军事重地广宁(今辽宁北镇)的明军守将惊慌失措,弃城逃入山海关。东北全境陷于完全失落的危急之中,明朝的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恐,文武大臣议论纷纷,但都拿不出一个主意。这时,刚从福建调来兵部的袁崇焕站了出来,充满信心地说:“只要给我兵马和钱粮,我就可以把关外的防御责任担当起来!”其实,袁崇焕当时只是兵部的一名小官,对此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他既无责任,也可以不冒风险。但他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想到国家的安危,想到人民生活的安定,自己作为一朝武将怎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袁崇焕自愿戍边,受到群臣称赞,于是提拔他为佥事(到地方上巡视军事的官员)到山海关外监督军事。

一到关外,袁崇焕便立刻与将士商议守备计划,安抚无家可归的百姓,修筑军事要冲宁远(今辽宁兴城)的城墙,以巩固边防。正当宁远城墙告成的时候,袁崇焕的父亲去世了。按当时的制度,官员丧父要卸任回家守孝三年。但此时袁崇焕早已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东北的边防上,他怎能为了家事而放弃国事呢?袁崇焕眼含热泪,朝南三拜,表示对父亲的悼念之情。

1626年,努尔哈赤率13万大军,西渡辽河,兵临宁远城下。这时宁远城中,只有一万多兵马。面对如此悬殊的敌我力量,人心慌慌。为鼓舞斗志,袁崇焕集合全城将士,当众刺破手指写下血书,誓与宁远城共存亡。战斗打响了,后金军顶着盾牌,冒着明军的弓箭和石头,蜂拥而上,企图掘开城墙攻进城去。袁崇焕沉着应战,用西洋大炮对准敌兵密集的地方频频开火。炮声一响烈焰腾空,后金军血肉横飞,成片成片地倒下。战斗进行了二天,后金军发动了无数次进攻,但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宁远城岿然不动,而后金军却死伤无数,四员将领阵亡,努尔哈赤本人也负了伤。大势既去,后金兵纷纷逃窜,袁崇焕乘胜追击30里,歼灭后金官兵一万多人。宁远大捷使后金军胆颤心寒,身经百战的努尔哈赤,也叹息道:“我从25岁带兵作战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谁想到这个宁远城却打不下来。”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又率兵攻打锦州和兴城,但都被袁崇焕的部队所击败。于是后金军改变战略,1629年,皇太极率军几十万,绕过袁崇焕的防区,突破长城,攻入关内,进逼北京。袁崇焕得到警报,立即挥师入关,在北京城下,与后金军展开了激战。袁崇焕身披铠甲,亲自上阵督战杀敌。在他的带领下,明军士气高涨。将士奋勇杀敌,从中午血战到晚上,终于打退了后金军,皇太极感叹地对部下说:“我打了15年的仗,从来没遇到过这样厉害的对手。”

袁崇焕横戈戍边战沙场,为保国安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受广大将士和百姓的爱戴,这也遭到了朝中奸党的迫害打击。形势一有好转,朝中奸党便以“谋叛欺君”的罪名将其杀害了。

袁崇焕的一生,不为名,不为利,不为权,唯有保家卫国,正如他写的《边中送别》一诗所言: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心灵悟语“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威震敌营,然而却惨死在自己人手中的袁崇焕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报国决心。

戚继光驱逐倭寇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孟渚,山东蓬莱人。他出生在一个世代担任武职的将门之家。由于家教的影响,他从小就接受了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

明世宗的时候,日本的一些封建诸侯,纠集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杀人放火,抢劫财物,闹的人民不得安宁。沿海居民非常痛恨,称他们为倭寇。

戚继光17岁那年,担任了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这个具有爱国思想的年轻人,看到沿海不平静,曾慷慨赋诗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他保卫祖国海疆的志向。

1555年,戚继光调到浙江,担任参将。他到任不久,就在温州、台州一连几次大败倭寇,成了远近闻名的勇将。在军事实践中,他深感当时军队素质太差,缺乏训练,战斗力弱,军纪又坏,无法战胜倭寇。于是他编练了以农民和矿工为主的3000新军,并根据南方地形特点,创造了“鸳鸯阵”的新阵法,这种阵法可攻可守,作战灵活,特别便于近距离作战,大大增强了战斗力。他还招募渔民,组成一支水军,从海陆两方打击倭寇。戚继光非常重视部队的军纪。一方面,他经常给战士们讲述杀敌卫国,保护家乡,爱护人民的道理,使战士齐心合力,刻苦练兵;另一方面,他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赏罚严明。他规定,擂鼓该进,就是前面有水火,也要奋勇前进;鸣锣该退,就是前面有金银,也要坚决后退。经过戚继光的训练,一支作战勇敢,纪律良好的军队形成了,被人们称之为“戚家军”。

戚家军刚练成,倭寇大举侵犯浙江台州的消息就传来了。戚继光率军进剿。敌人一闯进戚继光摆的“鸳鸯阵”,刀、枪、藤牌就像一阵暴风骤雨,密密层层向他们压了过去。倭寇一部分被当场杀死,一部分被赶到灵江里淹死了。戚家军大获全胜,从倭寇手里,救回了被虏去的百姓五千多人。时隔几日,戚继光又在处州上峰岭布下天罗地网,以少胜多,歼敌二千多,充分显示了他出奇制胜的指挥艺术。接着戚家军又在台州地区与倭寇进行了十余次战斗,连战皆胜,把倭寇全部赶出了浙江。戚家军打出了军威,名震天下,老幼皆知。大军凯旋时,台州百姓官吏出城20里相迎。

倭寇慑于戚继光的威名,又把骚扰的矛头指向了福建沿海。戚继光又奉命出师福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戚继光巧施妙计,戚家军奋勇杀敌,在宁德、牛田、林墩接连打了三个胜仗,杀敌数千,捣毁敌人的大小巢穴数十座。但戚家军伤亡也不小。当地百姓出城远迎,慰劳品塞满街道。戚继光婉言拒绝了对他个人的祝贺,他想到牺牲的士兵,难过地说:“士卒伤亡,我何忍受贺。”他带着深切的感情下营帐看望伤兵,亲自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穿上素服,声泪俱下地哭祭阵亡士兵。戚继光爱兵如子的将风,深深感动了全军将士,杀敌逐倭的士气越来越高昂。“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经过戚继光等将领十余年来统率沿海军民,浴血疆场,英勇战斗,东南沿海的倭寇被彻底肃清了,人民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心灵悟语戚继光平定倭寇,保卫海疆,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人民永远怀念他。

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号少穆,1785年8月30日出生于福建侯宫(今福州市)一个较贫寒的家庭。

林则徐26岁考中进士后,先后在北京和外省担任官吏。他体察民情,惩办贪官污吏,治理江河,兴修水利,“一时贤名满天下”。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派人去澳门了解西方国家的动态,购买西方的书报,组织人力进行翻译,编译出《四洲志》等书籍。因而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致使他成为鸦片战争中的风云人物。

鸦片又叫大烟,可以作为药材少量使用,又是一种极容易上瘾的毒品。长期吸它,就会使人精神萎靡,骨瘦如柴。英国殖民者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以此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1838年贩运到中国的鸦片达四万多箱。

鸦片的泛滥,无情地毒害人们的肌体,使大量的白银外流,在当时已成为一个威胁民族生存的严重问题。中华民族处在危难之中。

目睹烟毒泛滥,林则徐忧心如焚。他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章中,痛陈鸦片危害的严重性;“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应召到京后,向道光皇帝申述了自己的禁烟主张和准备采取的措施。道光皇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后,立即和邓廷桢、关天培商定加强防务;号召揭发烟犯的贩毒情况;下令查封广州所有的烟馆;逮捕61名勾结洋人的重要烟贩;勒令外国商人三天内全部缴出所存鸦片,并写下“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的书面保证。

林则徐毅然表示:“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在英国驻中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的指使下,英国烟贩用搪塞手段敷衍,只肯交出一千多箱鸦片,并虚伪地表示不再进行鸦片交易,妄图蒙混过关。

林则徐没有被英国侵略者这种狡猾的伎俩所欺骗,他已查出停泊在零丁洋面上22艘英国鸦片趸船,每艘囤集的鸦片都在一千箱以上。林则徐下令传讯拒不缴烟、还阻挠别人缴烟的英国大鸦片贩子颠地。

颠地在查理·义律的庇护下,连夜惊慌逃跑,在中途被愤怒的群众抓回来,义律见蒙混不成,竟以武力相威胁,命令零丁洋面的鸦片趸船开走,摆出战争的姿态。

林则徐无所畏惧,果断地命令水师炮舰游弋沿海,截住了英国的鸦片趸船;派兵封锁洋人商馆,撤退商馆中受外商雇用的全部中国人员,断绝对外商的一切贸易和供应。外国商人蜷缩在商馆里,连饮水和食品都发生了困难。三天之后,义律终于低下了头,无可奈何地缴出所有鸦片。连同美国商人缴出的鸦片,共计两万箱又两千多袋,总重230多万斤,价值800多万两白银。

1839年6月3日,晴空万里,虎门海滩庄严热闹。林则徐登上虎门海滩的礼台、亲自主持销烟。两座十五丈见方的大池里,先后倒入海盐和鸦片,鸦片被盐卤泡透后,再抛下石灰。

顿时,池水沸腾,烟雾翻卷,不久,通海的涵闸被打开,满池子被销毁的鸦片渣沫泻进了茫茫大海。成千上万围观的人群里,迸发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远胜过虎门的海涛。

虎门销烟,历时23天,震惊中外,揭开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侵略斗争的帷幕。

1840年6月,恼羞成怒的英国侵略者出动军舰、运输船40多艘。士兵4000多人,陆续开到广州附近海面,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林则徐立即组织广州军民奋勇抵抗,他号召:“如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水勇出其不意地烧毁敌舰、群众在外岛水源投放毒药,英军只能困守海上,不敢进犯内河,企图侵占广州的计划终于成为泡影。

英国侵略军见无隙可乘,便沿海北上,于1842年攻破吴淞、闯进长江、直逼南京。腐败无能的清朝统治者苟且偷安,屈膝求和,同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王朝竟归罪于林则徐,将他撤职查办,又充军到新疆。三年后才被赦回,并委以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

1850年,林则徐因病逝世,终年65岁。心灵悟语林则徐虎门销烟,书写下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壮丽篇章,它庄严地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是不可侮的。

关天培保卫虎门

一百多年前,著名的爱国将领关天培,为了守好祖国的南大门——虎门要塞,顽强地同英国侵略军奋力拼杀,用生命谱写出一曲爱国主义的悲歌。

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1780年出生于一个行伍家庭。他年轻时喜欢阅读历史书和故事,钦佩为国捐躯的英雄。又见我国国防薄弱,于是,决心弃文习武、投笔从戎。他骑马射箭,练就一身好本领,还苦读《孙子兵法》,研究军火制造。23岁那年考取武庠(当时的军事学校)生。以后因他办事认真,懂军事,多次被提升,1834年晋升为广东水师提督。

当时,广东沿海防务松懈,炮台年久失修,英国军舰公然闯入内河,直抵广州黄埔。关天培到任后,立即亲自到广州的天然屏障珠江口的虎门,检查防务,采取各种措施增强防守能力。他亲自在虎门测量海口的宽窄,水位的深浅,并试了大炮的射程,以确定炮位;添铸七八千斤的重炮40门,分配到各炮台使用;在通向内河的江面上设置一道道木排、暗桩和每条长约320丈的大铁链8条,以防止敌舰闯入内河;关天培整顿水师,增添了巡洋兵船和兵丁,亲自督促水师操练。在关天培的努力下,虎门的防务力量增强了,为后来的禁烟运动提供了坚强的军事后盾。

1839年初,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来广东主持查禁鸦片走私。关天培成了林则徐的得力助手。虎门销烟后不久,英国侵略军就多次出动兵船,在广东沿海进行武装挑衅。1839年11月3日,关天培率水师船在穿鼻洋面巡视,遭到两艘英国兵船的袭击,不幸受伤,但他仍持腰刀挺立桅前,率领水师英勇还击。交战两小时,敌船被打得帆斜旗落,狼狈逃走。

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英舰40艘在广东海面集结,封锁珠江口。英国侵略军多次企图从这里攻入,但壁垒森严的虎门,使它胆战心惊、望而却步。

英国侵略者在广东不能得手,便沿海向北进犯。同年8月,英国兵舰开到天津,向清政府递交照会,进行威胁。腐败的清政府被英国的船坚炮利所吓倒,把战争起因归罪于禁烟。昏庸的道光皇帝撤职查办了林则徐,任命投降派琦善为钦差大臣。

琦善到广州后,为了讨好侵略者,下令拆除了木排铁链和暗桩,裁减兵船三分之二,全部遣散了招募来的水勇,还允许英国人察看地形,探测内河,关天培多年经营的防御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为了求得侵略者退兵,琦善一一承诺了英方提出的条件,助长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841年1月,英军20余艘军舰乘虚向虎门发动突然进攻。虎门外的沙角、大角两炮台只有守军600多人,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奋起抵抗,最后全部牺牲。2月,英军又乘机进攻虎门。驻守虎门只有400将士,形势十分危急。关天培向琦善多次告急,请求派兵援助。琦善虽握有数万大军,却坐视不救,导致关天培孤军奋战。关天培冒着炮火,登上靖远炮台,大声激励将士,众官兵斗志昂扬,奋力炮击英军。15门大炮排列在炮台上,装足火药。当敌船靠近时,关天培一声令下,顿时,海水沸扬,敌舰有的被击沉,有的被击伤。登岸的敌人也纷纷被歼,尸体遍布滩头。26日下午两点多钟,南风大作,英军乘风开炮猛攻靖远炮台,弹片四溅,沙石乱飞,守军死伤大半。关天培负伤多处,仍镇定指挥,还代替牺牲的炮手,亲自燃放大炮。残余的守军齐心合力,沉着应战。但突然大雨倾盆,大炮火门透水、失去作用。战斗坚持到傍晚,炮台被围。英军在炮火掩护下攻上炮台。关天培身负重伤,血透衣甲。他挥舞佩刀,把冲上炮台的敌人劈了下去。忽然从背后飞来一发炮弹,弹片穿过了他的胸膛,因伤重力竭,壮烈牺牲。镇守虎门的400名将士也全部壮烈牺牲。心灵悟语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托尔斯泰

陈天华万里寄血书

陈天华(1875—1905)是清末的反帝爱国斗争中的一员猛将,是一位杰出的民主革命宣传家。他以其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著称于世,他的反帝爱国故事,震撼人们的心灵,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陈天华出生在湖南新化县下乐村一个穷塾师的家庭。他二岁时母亲就去世。因家庭贫寒,他幼年时替人放过牛,有时也提篮做点小买卖,借以糊口。只在空闲时间,他才能跟父亲读书识字。他学习很用功。乡间得书不易,偶尔借到一些书,总是爱不释手。他很喜欢当时民间流传的唱词、小说,还经常模仿着写一些民歌小调、故事,言词通俗,情节生动,受到乡邻的赞赏,称他为“神童”。陈天华少有大志,一次路过驿站,他挥毫在墙上题下“莫谓草庐无俊杰,须知山泽起英雄”的诗句,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跃然壁上。

陈天华21岁时,经人资助,进入资江书院就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提倡新学的新化求实学堂就学。在这里,陈天华对提倡新学的书刊,非常喜爱,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特别爱钻研西方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当时的中国,正值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蓬勃开展之际。这些救亡图存,反帝爱国的斗争给陈天华以极大鼓舞。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相继失败,又使他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1903年春,陈天华由新化求实学堂资助,去了日本,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师范。这年4月,沙皇俄国违反条约规定,拒不撤走其在1900年侵入东北三省的军队,并向清政府提出长期霸占的要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