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21:44:15

点击下载

作者:(美)西格尔(Siegel,D.J.),(美)布赖森(Bryson,T.P.)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

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试读:

开卷之前 一个问题

就在突然之间,一只碗被扔出厨房,里面的牛奶和脆谷乐麦圈拍花了整面墙。

莫名其妙地,被涂成蓝色的狗狗从后院跑过来了。

你的某个孩子威吓了他的弟弟妹妹。

这是本月第三次接到来自校长办公室的电话了。

你该怎么办?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希望你能够完全抛开之前对于管教这个词的所有认识。忘记这个词的意思,忘记在孩子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时,你耳闻目睹的那些家长的反应吧。

反躬自问:在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你是否愿意至少动脑筋想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某种能够帮助孩子立即表现良好,并且从长远角度来看,能够使他们成为快乐、成功、温和、可靠且自律的优秀人才的方法?

如果你愿意,那么,我们也愿意将这本书献给你。

前言 关系导向的、去情绪化的管教:鼓励孩子合作,构建孩子的大脑

你不是一个人。

如果你苦于该如何让孩子们少斗嘴或者说话有礼貌些;如果你不知道该怎样管住学步儿童攀爬架子床的痒痒心,或者不知道该怎样让他们在应门之前把衣服穿好;如果你因为有些话需要重复无数遍(“快点啊,上学要迟到啦”),或者因为无法停止孩子们在睡前、写作业以及看电影时的闹腾而感到沮丧:如果你有过以上的任何一种苦恼,那么你先得明白,你不是一个人。

事实上你的情况一点都不特殊。你的身份是什么?家长。首先,你是一个人;其次,你是一个家长。

管教孩子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过程太容易发展成这样一种情况:孩子们做了不该做的,然后我们抓狂了,然后他们伤心了,然后我们气得眼泪掉下来(有时候,掉眼泪的是孩子)。

这个过程令人劳心费力,大动肝火。想想吧,咆哮、受伤、内疚、心痛、情感连接被破坏——好一出冲突迭起、精彩纷呈的戏啊。

你是否曾经觉得与孩子交流极其艰难?在那之后,你是否问过自己:“我就不能做得好点吗?我就不能好好地控制自己,做个称职的家长吗?我就不能让局面冷静下来再谈管教,以免火上浇油吗?”你想制止他们的不当行为,但你又想在重视且增进亲子关系的前提下来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反馈。你想巩固,而不是损害你们之间的感情。你想让这个过程尽量少点冲突和情绪。

你可以的。

事实上,本书的核心观点就在于此:你的管教里可以既充满尊重和爱,又有着清晰一致的行为界限。换句话说,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珍视感情,强调尊重,摒弃冲突,拒绝情绪化:你可以这样管教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你能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你能帮助提高孩子的决策能力、共情能力;你能使他们朝着成功和幸福的人生方向前进。

我们已与遍布世界的数以万计的家长倾谈过,我们教给他们有关大脑以及它对亲子关系影响的基本知识,我们也看到了家长们是多么渴望学会如何有礼有节地校正孩子的行为。家长已倦于大吼大叫,倦于让孩子们伤心失望,倦于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继续做错事。家长们清楚眼下使用的管教办法是他们打心眼里不愿意用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取而代之。他们想要以一种温和而慈爱的办法来管教孩子,但是想要用温和慈爱来让孩子听话是那么费劲又收效甚微。家长们需要这样一种管教方法:既有效,又要让大家感觉良好。

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给大家介绍什么叫作去情绪化的、全脑的管教方法。针对如何去除老派管教里那些典型的冲突和情绪化的成分,我们有一套准则和策略。如此一来,家长就变得好当了,教育也会更有成效。更重要的是,你将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帮助孩子们在大脑里建立起与情绪和社交技能有关的情感连接,这样的连接能够使他们受益终身。我们希望你明白,那些被称为管教的时刻,实际上是教育过程里最为重要的时刻:这种时候最适合磨炼孩子。这样的时刻一定会来临,而当它来临时,你得明白,我们不要充满愤怒、沮丧和各种情感冲突的可怕训诫,我们应该把这种时刻看作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并以对孩子和整个家庭有利为前提来引导其行为的大好机会。

如果你从事着教师、理疗师、教练或者顾问这样负责指导孩子健康成长的职业,你会发现这些方法其实也同样适用于你的班级、病患和团队。近来的大脑研究成果让我们对孩子本身、孩子的需要以及如何以最优的方式培育其成长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本书要献给所有关爱孩子,并有兴趣以爱、科学和效率来制定策略,辅助孩子健康成长的人。虽然通观全书,“家长”(parent)这个名词最为常用,但是这本书也同样适用于所有爷爷奶奶、老师或其他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从开始养育孩子的那天起,抚育者就该互相交流心得经验,这也是我们普及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抚育者应该做到这两点:首先,与孩子间的交流应该更具目的性;其次,必要时的管教要能够提高孩子的能力,培养亲子间的感情。我们衷心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很多这样的抚育者。重新称其为“管教”

让我们从“管教”这件事的实际目的说起吧。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你想做点什么?对他们行为的回应等同于你的终极目的吗?或者换句话说,你的目的就是惩罚吗?

当然不是啦。虽然生气的时候我们总想惩罚一下孩子,怒气、急躁、沮丧或者仅仅是不确定的感觉就会让我们感到生气,这再正常、再普遍不过了。但只要我们冷静下来,把乱糟糟的情况稍稍整理一下,就能意识到:惩罚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所以我们到底想怎样呢?管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词的定义。管教(disciplin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中的“disciplina”,远至11世纪前,这个词的原义是教、学以及指导。简单来讲,刚被引进英语中时,这个词的意思是“教”。

可是现在,大部分人一提到“管教”,就只会把它和“惩罚”以及“后果”联系起来。有位妈妈有个一岁半大的儿子,于是有一次,她问丹尼尔:“我一直致力于教导山姆,什么时候我才能开始管他呢?”这位妈妈意识到她需要约束孩子的行为,而且她认为“管”就意味着“惩罚”。

希望你能在往下读时,牢记这一点:任何一次对孩子的管教,其最终目的都不是给予惩罚或类似的回应,而是“教”。“discipline”这个词的词根是“disciple”,意思是学生。接受管教的学生不是接受惩罚的囚犯,他们只是需要通过教导来获得长进。惩罚也许见效很快,但只有教育才能春风化雨,使孩子受用终身。

我们考虑了很久是否在本书标题里使用“管教”一词。其实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样一种教育实践:它在给孩子设定行为界限的同时又始终照顾到其情绪,它的重点在教导孩子,与他们合作,从而帮助他们构建起决策能力。最后我们决定,还是称其为“管教”,并且要找回它的本意——“教”。我们得彻彻底底地把整个讨论重新审视一遍,将管教和惩罚区分开来。

首先,抚育者应该把管教看作他们能馈赠给孩子的最有爱和营养的东西。孩子们必须学会抑制冲动、管理愤怒以及思量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这些生活和人际方面的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能教会他们,那你对他们,对整个家庭,甚至对这个世界,都是功德无量的。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我们将经常讨论到去情绪化管教,这种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增进其自控能力,培养其尊重他人的意识,鼓励其参与深入的人际交往,最终成为一个德行良好的人。这样的一代人有了子嗣之后,自然将这些珍宝般美好的德行和能力传授给后代,子子孙孙无穷尽,这便是你带来的无量功德。

让我们从重新思考“管教”的要义开始。我们还是使用“管教”这个词,但这个词现在所涉及的是出于爱、尊重和情感连接的教导和能力培养,而非惩罚和控制。去情绪化管教的双重目标

有效的管教应该达成两个基本目标。第一个目标即让孩子们听话,去做对的事情。孩子正在餐馆里乱丢玩具,或者蛮不讲理地拒绝写作业的时候,我们肯定只是希望他能表现得听话一点。别乱丢玩具,说话有礼貌点,把作业做完,仅此而已。

如果是小一点的孩子,那么为了达成第一个目标,你可能得要求他在过马路时牵住你的手,或者在杂货店的过道里,帮助他放下正甩来甩去的橄榄油瓶,诸如此类。而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你可能需要和他一起及时完成分内的家务,或者一起讨论,被取笑为“肥屁屁宅女”,姐姐可能会有怎样的感受,等等。

在本书中,我们将反复强调这一点: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或策略是次次管用的。但是在上述所有状况中,显而易见,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听话一点,行为合宜一些(如讲话要有礼貌,记得将脏衣服放到篓子里),以及避免去做不合宜的事情(包括攻击他人,玩别人在图书馆桌底下黏着的口香糖)。这就是管教的短期目标。

对许多人来说,达成这个短期目标他们就满足了。他们只想孩子停止做不该做的,开始做该做的,如此而已。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们怒喝一声“别这样”或者时不时来一句“我说怎样就是怎样”。

我们难道不想孩子们更听话吗?我们当然不愿任由孩子们放肆地挥舞着餐叉,把它假想为武器。我们当然想要孩子变得懂事有礼,而非粗鲁霸道。

所以,第二个目标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个目标是短期的,第二个才是影响深远的。这一目标专注于开发孩子灵活对付各种复杂情境、约束负面情绪以免失控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深藏于内心的力量,它不仅能应付当下的困境,对之后生活中要面对的各种困难,它都有办法。第二个目标旨在培养自控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所以即使少了权威人物在身边,孩子们还是能表现得深思熟虑且认真负责。孩子们将成长为善良可靠的人,他们因自身的美德,可以享受成功的人际关系和有意义的生活。

我们将这种具体的管教方法称为全脑。家长们开动全脑时,能同时顾及即时的管教约束和长期的深层教导。接受这样教育的孩子也能因此学会开动全脑。

数代以来,各种指导孩子如何“正确成长”的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有“不打不成器”学派,也有对立的“自由成就你我”学派。而在近20年(包括“大脑的十年”及往后的日子),对于大脑运作的问题,科学家已经有了可观的发现。这些发现极有助于我们了解什么是有爱、有礼、有原则的高效管教。

促进孩子成长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他在全脑范围内建立那些有助于提高能力的大脑连接,而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更有意义的人生。你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大脑塑造、大脑培养或者大脑构建,什么都好。无论你使用什么词,其令人兴奋的点在于:有我们的一言一行相助,孩子的大脑机制真的会随着他们所遇见的新体验而发生改变,并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被构建起来。

高效的管教不仅是制止不好的行为,提倡好的行为,还包括教会他各种能力,以及在孩子的大脑里建立各种连接,以使他将来能够拥有更好的决策能力和自控能力。他要达到能够不假思索地运用这些能力的境界,因为大脑连接就是这么工作的。在这样的管教里,我们帮助孩子理解了什么叫情绪管理、冲动抑制、后果预测、与他人共情、做周详的决策,等等。大脑的发展最终能帮助孩子成为好朋友、好兄弟姐妹、好儿女、好的社会人,以及终有一天成为好父母。

这种管教方式还有一个大大的好处,那就是:越多用这种方法训练孩子的大脑,我们就越不用绞尽脑汁去取得使孩子听话的短期目标。让孩子听话和构建他们的大脑是全脑管教的双重目标,前者是浅层的,而后者是深层的。它们一起,给全脑管教指引了一条既有爱又高效的路。记住,抚育孩子靠大脑!如何实现目标:对行为摇头,对孩子点头

实现管教目的的最典型方法有哪些呢?不用说,自然是威胁和惩罚。孩子们做错事的那一瞬间,家长就会像条件反射一样地开火了。

孩子们做错事,家长们反馈,孩子们对家长的反馈进行反馈,周而复始。对许多(可能是绝大部分)家长来说,坐冷板凳、打屁股、剥夺某些权利、禁足,诸如此类的惩罚(再点缀几声吼叫)就是他们默认的管教策略。无怪乎他们的管教场面是如此闹闹哄哄、哭哭啼啼了!但如果从一开始,你就采用了我们将要详述的这种管教方法,你会发现,很多激起惩罚的原因都是无谓的。

进一步来看,在构建大脑和让孩子听话这两个方面,惩罚性的反馈帮的基本是倒忙。个人经验、临床试验和最近的大脑开发研究告诉我们,以直觉来反馈绝不是能达到管教目的的好办法。

那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呢?简单概括就是情感连接和理性引导。这两者是去情绪化管教法的基础。情感连接和理性引导

重申一次:每一个孩子,每一次管教,都不可能一模一样。但是我们有个适用于任何交流的准则,那就是:要想管教有效,第一步都得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从亲子间的关系出发。在玩闹谈笑乃至管教中,我们想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爱。情感连接意味着不管我们是否赞成孩子们的行为,都得给予他们关注,带着尊重去聆听他们的话,要称赞他们的决策能力,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进行沟通。

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其实是想深入他们的世界,我们想以此告诉孩子我们有多爱他们。而事实上,那些犯错的时刻,也经常是孩子最需要与家长建立情感连接的时刻。根据孩子的年纪、脾气、发展阶段和具体情境,我们也得变换自己的反应,但是亲子间到位的沟通和深入的情感连接必须贯穿管教互动的始终。培养情感总是比约束行为更重要。

情感连接并不意味着放任纵容。在管教中重视情感连接不代表让他们为所欲为。正相反,真正的爱是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其中就包含了给他们的行为设定明晰的界限,帮助他们规划不远的将来,以及始终对他们充满信心。孩子们需要知道在这个世界生存,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熟知游戏规则对他们在人际关系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取得成功大有裨益。如果能在家庭教育里学到这些规则,那么他们离家之后也会知道该如何在规则里行事。重复的管教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在大脑里建立与各种优良品质,比如延迟满足、压制过激反应、灵活处事而非一意孤行等有关的连接。不知界限在哪里是很给人压力的,背负压力的孩子会更逆反。所以对孩子说“不”,给他们划定界限,其实是帮他们在喧嚣的大千世界中,找到预见性和安全感。所以,我们得帮孩子在大脑里建立连接,使他们在未来生活里可以独立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深入的、共情的情感连接可以也应该与那些严明的规则相结合,因为规则能够给孩子的人生搭起一个不可或缺的框架。“理性引导”的必要性由此而来。如果我们已经与孩子建立了情感连接,已经帮助他们冷静下来,开始倾听并充分理解我们说的话了,接下来我们就能引导他们去做更得当的事情,帮助他们找到掌控自己的更好方法。

谨记这一点:在孩子情绪激动时,这种理性引导很难成功。只要孩子还不开心,他就不会想听你给他上什么课,那么惩罚和教导就一点用都没有。这就像教一只正在打架的狗如何安坐一样,绝对没戏。但如果你能让孩子冷静下来,他就会变得愿意接纳,并试图理解你所教导的东西。这比冷冰冰的惩罚和说教有效多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也许有人会说:用尊重和爱来管教,听起来是很好啊。我也知道长期来看,这对孩子有好处,还能让管教本身变得容易点。但是我还得工作啊!而且我不止这一个孩子!我得给他们做饭,送他们练琴、练芭蕾、去少年棒球联盟……我已经快被这些事压得透不过气了!哪能找到那么好的时机搞什么情感连接和理性引导啊!

这样说也有道理,我们得工作啊,我们的另一半也得工作,还得承担身为家长所必须承担的各种任务,这并不轻松。但是,在把后文讲到的管教准则和策略付诸实践之后,我们发现去情绪化管教并不是特别供给拥有大把闲暇时光的家长的(真的有这样的家长吗)。全脑管教法不需要你腾出很多时间来和孩子讨论什么是对、如何做对。它只需要家长能抓住普通的、即时的管教时机去靠近孩子,教导他们那些重要的道理和技能。你也许觉得大吼一声“住嘴”或者“少发牢骚”,或是马上让孩子去坐冷板凳,较之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更为快捷简单又有效。但我们马上要解释道:为什么照顾孩子的情绪感受能够让他们更快地冷静下来,变得听话,而不是因生硬的家长干预而气上一层楼。

接下来到最重要的部分了。在管教中,如果能避免那些吵吵嚷嚷、哭哭闹闹的情节,将充满爱的同理心与一致的行为界限相结合,那对大家都有好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去情绪化的全脑管教法能让父母和孩子都轻松起来。在那些高度紧张的时刻,比如你的孩子正威胁着要把电视遥控器扔进厕所,而刚好你钟爱的电视剧几秒钟之后就播放大结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你可以试图与他高层次的、理性的那部分大脑沟通,而不是去刺激低层次的、更加逆反的那部分(这里面的技术问题详见第3章)。这样你才能避开管教常引起的咆哮、哭闹、愤怒,避免遥控器进水,并成功地在第一辆救护车来临之前收看到你的电视剧。

简单来说,情感连接和理性引导能够帮助孩子从此成为更好的人,这点比避免情绪和冲突更加重要。孩子将会拥有受益终身的能力。他们不再那么逆反,变得更加有包容心,更加虚心向学(管教的浅层目标,即让孩子听话达到了),与此同时,在他们的大脑里,那些连接也搭建起来了。它们能帮助孩子越来越懂得如何自制,如何为他人着想,如何管理情绪,如何做出明智的决定。你现在就是在给他们装好这些可靠的机制。相较于简单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或者要求他们无条件服从,你现在是在给他们提供增强执行力、共情心、个人洞识和道德观念的机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层目标,即构建大脑。

科学研究结果清楚地揭示了那些在情感、人际关系以及教育水平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孩子,都有着情感连接做得很好、非常体贴,但又能对孩子纪律严明、满怀期待的家长。在原则问题不动摇的前提下,这些家长仍能通过沟通交流,向孩子传达爱、尊重与共情。自然,他们的孩子会更为快乐,功课表现更好,更少惹麻烦,与人交往也更是融洽。

当然,不是每一次管教都能完美结合情感连接和理性引导的。对自己的孩子我们也无法做到完美。但是我们越多地去进行情感连接和理性引导,在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做出的反馈中,情绪化的东西就会越少。甚至孩子也会有所收获,他们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和平息冲突的能力,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坚实。关于本书

如何制定一个更注重亲子关系而少引起情绪的管教策略。这是本书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第1章提出了关于管教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问题能帮助你在谨记“去情绪化”策略的基础上甄选、开发自己的管教方法。第2章介绍了管教中的大脑开发情况及其职责。第3章专注于管教中的“情感连接”部分,强调了即使是在管教中,也得让孩子们明白我们的爱与接纳是贯穿始终的,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孩子。第4章阐述了本书的主题,围绕通过情感连接来使孩子冷静下来,去倾听和学习,从而为做出更明智的短期决定和长远规划这个话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策略和建议。

第5章的主题是理性引导。本章着重强调了管教的唯一要义(教),介绍了两个核心原则(即等待孩子准备好,保持一致但不刻板),以及三个预期成果(洞察力、共情心、修复能力)。第6章着重强调具体的引导策略,家长能据此达成即时的目标,既让孩子马上变得听话,又培养出他们的个人洞识和人际共情心,使他们慢慢学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结语针对如何帮助家长摆脱管教带来的压力,给出了四点建议。正如我们将要阐明的那样,总有那么几次管教得不好,我们是人。世上没有所谓的“完美家长”。但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示范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对情感关系进行修复,那么对于不当行为的不完美反馈也是有其价值的,孩子们可以抓住这种机会学习如何对付麻烦的状况,从而开发出新的能力。(哟呵!)去情绪化管教无所谓完美。培养感情、修复不可避免要产生的裂痕才是重中之重。

书末收录了一些“延伸阅读”。我们希望这些附加信息能够于本书之外丰富你对情感连接和理性引导的了解,并将它们付诸实践。附录A叫作关于连接与引导的冰箱贴,本书中绝大部分重要的概念都会列举在此,目的是帮助你轻松地熟记去情绪化的核心原则和策略。如有需要,请把这一页打印出来,贴在冰箱门上,或者录进你的汽车收音机里,又或者放置在任何你觉得合适的地方都可以。

附录B叫作亲子教育专家的挫败时刻:你并不孤独,为人父母的笔者有时也不能自觉地采用去情绪化的、全脑的管教办法,也会抓狂和走歪路,这些故事都收录在本附录中。之所以拿来与读者分享,就是想告诉大家,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我们所有人都会在孩子的问题上犯错。希望读者朋友在阅读的时候和我们一起笑笑就好,不要太苛责我们。

附录C是给抚育者的提示。家长可以将这几页拿给其他帮忙照看孩子的人读。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有时候还是要依靠爷爷奶奶、保姆、朋友或者其他人来帮助照顾孩子。这份提示把去情绪化管教的核心原则简明扼要地列举出来,因此有点像附录A,所不同的是,它是给没看过本书的人准备的。有了这个附录,你就不用要求所有帮忙照看的人都买回并且熟读本书了(当然你要是真的想这么做,我们也是非常欢迎的)。

附录D是即使是最棒的家长也会犯的20条管教错误。这个清单能帮助你把后文讲到的各种准则和问题思考透彻。

最后,本书以对“全脑管教法”的说明做结尾。读了这部分说明,你就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所说的从全脑角度来进行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当然,读一读这部分说明不意味着就得吃透这里面的奥妙,但是如果你有兴趣往深处挖掘,学习其他关于儿童大脑构建的理论和方法,以帮助他们变得更为健康、快乐、坚韧,本部分是很好的导入。

总体而言,本书旨在传达一个信念,这一信念将会改变人们对管教的固有认识和操作:亲子交流中最不愉快的那个部分,即管教,其实可以是最有意义的部分,并且不会招致亲子双方的强烈冲突和逆反情绪。孩子的不当行为正好有助于你俩的情感连接以及他自身的大脑构建。而全脑管教的观点能使我们完全摒弃以前那种与犯错的孩子进行互动的方式,意识到此时正是培养孩子的能力,以使他们受益终生,同时也使家里其他人都感到轻松愉快的良机。

第1章 重新解读“管教”

以下是我们几个同事兼家长的口述,你能从谁那里找到共鸣?

这些话听着耳熟吗?是啊,那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感觉。孩子们太容易犯错了。家长急于纠正他们,于是只能简单地对当下的境况做出反应,谈不上有一套清晰的管教准则和策略作指导。按下自动航行键之后,家长们就放弃有意识的手动操作了。

飞行时自动模式是好帮手。只要把键一摁,就可以坐好休息了,电脑能带你去预设好的目的地。但在管教孩子方面,靠程序预设然后自动航行是不太可行的。我们可能就此飞进幽暗的积雨云中,这段航程势必颠簸。

我们肯定是想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而不是一遇到点事就反应过激。我们想要根据已经深思熟虑过并广为认可的准则来做出有意识的、明智的决定。“有意识”的意思是审慎对待不同的选择,最后采取那个缜密周到、有助于达成目标的选择。去情绪化管教的目标包括给孩子的行为设限和教会他们生活技能,前者是短期的、浅层的,后者是贯穿人生的、深层的。

举个例子吧。你4岁的小宝贝打了你一下。也许就是因为你跟他说写完邮件才能陪他玩乐高,他就生气了,然后给你在背上来一下。(很惊讶,不是吗?原来小朋友打人也很痛的。)

那你该怎么做呢?如果你开了自动航行模式,而不是以某种坚实的理念为指导来对待这一行为,你也许只会反射似地回应,不加任何思索或意图。你也许会很大力地逮住他,咬牙训道:“打人可不好!”然后再给点惩罚,比如押解他回房坐冷板凳。

这是最坏的家长反应吗?还不是。但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吗?当然。面对犯错的孩子,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自己究竟想怎样。

这就是本章的主旨,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到在对孩子的错误做出反馈时,拥有目标明确的理念、清晰一致的策略是多么重要。如前文所述,管教的双重目标包括在短期内培养良好的外部习惯,以及构建长期的、内在的、有助于养成好习惯和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的大脑。我们需要时时铭记在心:管教最终还是在于教。孩子打了你一下,你就咬牙切齿并给予恶狠狠的训诫和惩罚,这样真的管用吗?

可能管用,也可能不管用。也许孩子立马就不敢再打你了。这一刻,恐惧和惩罚是管用的,但维持不了多久。而且我们真的打算把恐惧、惩罚和情绪化视作教育孩子的主要驱动力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是在推崇强权和控制才是让人服从的最好工具的教育理念。

受到身心攻击时,做出愤怒的反应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可以有更好的反馈,那是一种既能马上遏止不当行为的发生,又能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不是因为害怕你的反应才压抑犯错冲动的反馈。孩子不再因为害怕你的反应而抑制犯错的冲动,他们会慢慢掌握一种不受恐惧左右的能力。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交流中的消极情绪会越来越少,你与孩子间的情感连接也会越来越牢固。

我们来看看怎样的反馈才是有益于能力培养,而非滋生恐惧的。

三连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在对不当行为做出反应之前,我们最好花几分钟自问一下这三个问题:(1)为什么我家孩子是这种表现?怒气上头时,我们可能觉得“他都是惯的”或者“他是故意要气我”,但是如果我们抛弃这种无谓的假设,而是带着好奇心去挖掘这种不当行为背后的缘由,我们就能明白孩子这些行为其实是在说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控眼前的境况。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一点,就能以理解的态度做出更到位的反馈。(2)此时此刻,我想教会他什么?再重申一次,管教不是为了给予惩罚。我们是想教给他们有关自控、分享、负责任等能力的道理。(3)该怎么教效果才最好?结合孩子的年龄、发育阶段以及当下的情境(他把扩音器扣在狗狗耳边时说不定没意识到开关是开的),我们要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把该讲的都讲明呢?我们总是错把惩罚当作管教的目的,对不当的行为做出不当的反馈。其实有时候孩子能从自己的决定中吸取教训,无须我们过多干预。此外,与一刀切的惩罚相对的,总有那么些更为有效又有爱的办法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家长想要表达的意思。

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从自动航行的傻瓜模式里跳脱出来。这样,我们就能做出更有效的反馈,以期马上制止他们的行为。这种反馈还能教给孩子更为重要的、贯穿终生的能力,以帮助塑造他们的品格,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里总能做出明智的决定。

我们来具体分析下这三个问题是如何帮助我们对孩子做出反馈的。假设你在专心写邮件时,4岁的孩子给你在背上来了一记。你听见拍打的声音,感觉到背上某块巴掌大小的地方有点痛。这时,你需要几秒钟冷静下来,避免简单粗暴的反应。这并不总是很容易做到的,不是吗?实际上,在我们的大脑里,身体疼痛被预设成了威胁的信号,它会激活反抗的脑回路,使我们投入“战斗”模式。所以说要保持自控,自觉践行去情绪化管教得花力气,有时甚至是大力气。我们必须制服脑袋里想要反抗的因子。这不容易啊。(在我们睡眠不足、饥饿、压力过大或不注意照顾自己时就更难办。)在这个介于过激反应与敏锐回应之间的冷静时刻中,家长开始变得有鉴别能力,有目的性,并且讲究方法。

于是你立马停下来,开始思考这三个问题。于是你更加清楚在你和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虽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但对于这些问题,答案大概是类似的。(1)为什么我家孩子是这种表现?他打你是因为你一直没理他,所以想要引起你的注意。这种心理对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不是非常典型吗?家长对这种心理受用吗?未必。这种心理正常吗?那是肯定的。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等待并不容易,尤其如果他们正被巨大的负面情绪笼罩着的话,等待会是件更加困难的事。他们还没有成熟到可以迅速冷静下来去制止某些行为。你当然希望他能镇静地倾诉衷肠:“妈妈,你一直让我等着,所以我觉得很沮丧。现在我强烈地想要打你,但是我决定忍住,用言语来表达我的情绪。”但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这场景会很滑稽。)在那个情境下,打你是孩子表达沮丧和焦躁情绪的默认策略,他还需要点时间来学习如何延迟满足和管理愤怒。所以现在他打你了。

你现在明白了,这不是你家孩子一个人的问题,对吗?孩子们并不是因为生性粗鲁或者觉得我们是失败的家长才打我们。他们动手是因为还没有那个能力来控制情绪和冲动。而且,他们知道自己无论表现得多么糟糕,都不会失去我们的爱,所以他们才能从我们身上找到足够的安全感。事实上如果一个4岁小孩一点攻击性也没有,在家长面前时时表现得简直“完美”的话,我们反倒得好好审视一下这个小孩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了。如果孩子们能够安心地依赖父母的话,他们就不会惧怕亲子关系里的小考验了。换句话说,孩子的不当行为其实正提醒着你:他信任你,对你们的关系很有安全感。许多家长都有这种感觉:孩子的坏脸色全摆给家里人看了。他们在学校,在其他大人面前可是规矩得很呢。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他们之所以撒野,是因为对你有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不仅仅是因为叛逆。(2)此时此刻,我想教会他什么?不是要教做错事就得受惩罚,而是要教比起诉诸暴力,总有更好的办法能够既取得家长的注意,又无须自己生闷气。你要让孩子知道打人并不好,总有许多更得当的办法来表达他的强烈情绪。(3)该怎么教效果才最好?坐冷板凳或者其他的一些惩罚措施多半并不能让孩子下次就记得三思而后动手,我们有更好的办法。不如试试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把孩子拉近身前,告诉他其实你很关心他?然后你可以对他的感受表示认同,并给他示范要如何表达那些情绪:“大家都不喜欢等待。你想我陪你一起玩,所以生气我抱着电脑不放,是这样吗?”这时他多半会生气地回答说:“对啊!”这是好的势头:他明白了你其实一直关心着他呢。同样,他也很在意你。接着,等他冷静了点,愿意去倾听的时候,请看着他的眼睛,解释给他听:打人不好,下次他想要得到你的关注时,直接用说的来表达情绪就好。

这个办法对大一点的孩子同样管用。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全世界的父母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作业博弈。

想象一下你那9岁的女儿在应该学习的时候纠结不下笔,然后你们俩一个劝一个顶,一遍又一遍。最多一个星期,这种令人崩溃的状况就得重演一次。孩子会沮丧地号啕大哭,对你吼叫,抱怨说老师有多“讨厌”,居然布置这么难的作业,自己真是“蠢”,就是做不来。最后,孩子疲惫地把脸埋在手臂里,眼泪流了一桌子,无奈作罢。

对家长来说,这种情况的抓狂程度不亚于被4岁小娃娃往背上猛击一记。如果是采取自动航行模式进行反馈,你多半会受制于这种沮丧的氛围,且在愤怒驱使之下,与孩子争吵,讲一番大道理,并责备她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上课的时候也肯定没好好听。“要是你在我让你去做作业的时候就开始做,现在肯定已经做完了”,这话很耳熟吧?当然,你绝不会听到任何一个孩子这样应答:“爸爸,你说得对。我真应该在你劝我的时候就开始做。没能及时开始是我的错,这一切责任全在我自己,我会学乖的。明天我一定早点开始做作业。谢谢你点醒了我。”

不如抛弃这种说教,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1)为什么我家孩子是这种表现?重申一次,管教方式因人而异,因性格而异。也许对孩子来说功课太难,所以她觉得很受挫,就像在打一场赢不了的仗;也许是做功课这件事中的其他因素让她觉得很困难,很有压力,所以情绪不好;也许,她只是想站起来活动活动而已。但是这些原因表现出来的情绪可能差不多,都是沮丧和无助。

又或者其实她完全可以应付功课,只是今天因为疲劳或者压力所以情绪不好。那么早起床,在学校待了6个小时,然后还得参加女童子军会议直到晚饭时间。现在她吃过饭了,居然还得在餐桌边做45分钟的算术题?这时候情绪糟糕也不奇怪了。对一个9岁孩子来说(其实对大人也是一样),今天的任务量可是挺大啊。当然,这不意味着她就可以不完成作业,但只有明白她这情绪由何而来,你才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继而做出更得当的反馈。(2)此时此刻,我想教会他什么?你可能会想要孩子学会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同时修炼出责任感;或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课外活动时,学会取舍;又或者是能够增强适应力,管理好沮丧的情绪。(3)该怎么教效果才最好?无论我们想教什么,在孩子非常沮丧时硬教效果绝对不会有多好。这种时刻根本不适于教东西,因为大脑中情绪化的、逆反的部分正活跃着呢,它们把更为冷静、理性、包容而富于思考的部分压制得死死的。所以我们这时不如通过帮助孩子一起做分数题来度过这一情绪危机。你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今晚的作业量很大,现在又很累了。但是我相信你可以完成。我会和你一起把它搞定。”于是她会平静下来,你们和和气气地一起吃着冰激凌,然后(其实推到第二天也没什么)你可以和她谈谈发生今晚这种情况,究竟是因为她时间管理不到位,还是因为这些数学概念真的很难懂,抑或是因为她上课的时候光顾着和朋友说话,所以把课上没完成的作业带到家里来了。你需要问她,然后一起理清楚原因究竟是什么。你得问她是什么因素妨碍了她完成任务,为什么她会觉得自己没做好,应该怎么补救。你可以把这一过程看作亲子共同学习,并据此改善孩子的功课体验的机会。此外,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需要训练才能得来的能力,在这方面她也许很需要帮助,而帮助的法子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让她尽量多地参与这个过程就好了。

你可以找一个家长和孩子状态都不错,他肯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以这样的问话开始交谈:“你的作业进行得不太顺利是吗?我相信我们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完成它。你有什么好点子吗?”(顺便提一句:第6章主要讨论的是去情绪化的理性引导策略,我们将在那一章给出具体切实的建议来帮助你进行这类的对话。)

就前文所述的三连问来说,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你会找到不同的答案,所以我们不能说某个具体的答案一定适用于某时某地的某个孩子。重点在于,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管教,这样你才能在一种完整而严密的理念指引下,去与孩子进行交流,而不再在他们犯错时做出不经大脑的反馈。这三个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我们不再见错必罚,而是开始采用更有包容性和目的性的全脑管教策略。

的确,我们不是总有时间来把这三个问题想得很透彻。在孩子突然间把频道从和谐的《室内摔跤小游戏》转到血腥的《笼中争霸》时,在你的孪生宝贝已经耽误了芭蕾课时,坚持走一遍三连问程序是很难的,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我们真的是可以于电光火石间周周到到地来一遍的,虽然这听起来不太现实。

我们不能保证你每一次都会做得很完美,这种瞬间想出办法应对孩子负面情绪的技能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但是想得越多,练得越多,自然就越能自觉地做出快速的评估和有目的性的反馈。这种能力甚至可以修炼到默认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自动运行。通过练习,你在面对之前那些会激起逆反情绪的境况时,就能始终保持目的性和包容性。这三个问题为你擦亮了心中的明镜,使你不再为身外的吵嚷所影响。

最后,你还会收获到一个好处:管教的次数会变得越来越少。你不仅是在构建孩子的大脑,以使他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且洞悉情绪和行为间的联系;你自己在面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时,也会变得更加灵活应变。你得不断思考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事情进一步恶化之前给予孩子良好的指导。如此一来,你会更擅长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从而明白他在何时是真的需要你的帮助,而非愤怒。

不能与不想:管教不能一刀切

简单来说,三连问能够点醒我们,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他们需要什么。回答这些问题时需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年龄以及各种特殊需求。毕竟对某个孩子非常管用的办法可能对他的兄弟来说就完全不管用。而且即使是对同一个孩子,某个时刻管用的办法可能十分钟之后又不管用了。管教不能一刀切。我们反而应该时刻铭记这个重要的道理:只能给某一时的某一个孩子对症下一味药。

用自动航行模式来进行管教的时候,我们经常是从自己的情绪状态出发,对当下境况做出反应,而没有照顾到孩子这时的需要。我们总是轻易忘却了孩子只是孩子,对他们的能力和行为给出不符合成长规律的期盼。我们不该觉得一个4岁的孩子不会因为妈妈不管不顾扑在电脑上而生气,也不该觉得一个9岁的孩子从来不会写作业写到崩溃。

不久前,蒂娜看到一位妈妈和一位奶奶辈的女士在一起购物,她们的小推车里有一个看上去大概15个月大的小男孩。两位女士正在看鞋包的时候,孩子不停地在哭,明显是想离开小推车。他需要活动活动,探索一下这个商场。但他的家长完全没动脑筋,只是递给他一些东西来分散注意力,这让孩子更加不爽。小男孩还不会说话,但他传达的信息其实是很清楚的:“你们对我要求得太多了!我希望你们看清楚我到底需要什么!”他的行为和情绪其实很好理解。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假设:孩子们有时候会有叛逆的情绪,并且会把它展露出来,呈现的行为就是“叫往东偏往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情绪来自还没有完全构建好的大脑(详见第2章),所以孩子们确实不能时时刻刻保持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管教孩子时一定得考虑到他这个成长阶段的能力局限、脾气秉性、情绪类型以及当下的情境。

区分不能和不想很重要。分清楚这两者可以从根本上帮助我们大大减少身为家长的挫折感。我们有时觉得孩子是不想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做,实际上他们只是不能,至少现在是不能。

而绝大部分不当行为都源自不能,而非不想。所以下次孩子难以自控时,首先你得自己思忖一下,“这个行为于她的年纪和此刻的情况来说讲得通吗?”回答多半是“是”。你要带个3岁小朋友在车上陪你跑业务,那就怨不得他每过几小时便开始抱怨不休;如果前一夜去看焰火,所以很晚才回家休息,而第二天又必须早起去洗车的话,一个10多岁大的孩子可能就会感到很崩溃。孩子不是不想保持良好的状态,他们只是不能。

我们总是会给家长说明这一点。而这个道理曾经在一个造访过蒂娜办公室的单亲爸爸身上发挥了巨大的效用。他有个表现特别乖、决策能力特别强的儿子,但这个孩子有时会因为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崩溃了,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让我们看看蒂娜是如何展开与这位父亲之间的对话的。首先,我试图给这位父亲解释:他的孩子有时不能调整好自己,不是因为他自己选择做个固执顽劣的孩子。这时,这位父亲用身体语言很清楚地表达了他对我这番解释的态度:他交叉着双臂,将背脊靠在椅子上。虽然他没有真的翻白眼,但是很明显,他不吃我这一套。于是我直说道,“我感觉你并不同意我这个说法。”他回答道,“你的说法说不通。有时我的孩子能够将很大的负面情绪处理得很好。就比如上个星期,他没能去观看曲棍球比赛,也没难过。但有时候,可能就是因为某个放在洗碗机里的蓝色杯子暂时不能拿出来用这种事,他就崩溃了。在这样的小事上控制情绪,总不超出他能力之外吧。他就是被宠坏了,需要更加严格的管教。这孩子应该学习服从,也绝对学得会。他已经证明过自己完全知道该如何自控。”为了“治疗”他这种观点,我决定冒个险,做件偏离既定轨道的事,尽管我不太了解这种谈话的最后走向是什么。我点头问道:“我敢打赌,大部分时候你都是一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爸爸,对吧?”他回答道:“是啊,大部分时间吧。不过也有时候不是。”我试图使自己的声音显得幽默又有趣,说道:“所以你是可以充满耐心和爱心的,但是有时候你就是不要做这样的父亲?”还好,这时他微笑了,他开始明白我的意思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如果你爱自己的儿子,不该是随时都做一个好爸爸吗?为什么有时候你会愿意自己是缺乏耐心、脾气暴躁的呢?”他开始点头,露出更明快的微笑。在感受到这份幽默的同时,他理解了我的话。我继续问:“是什么让保持耐心成了一件难事?”他说,“嗯,与我当下的状态有关,比如如果我累了,或者因为工作什么的一整天都不太痛快的话,保持耐心就不太容易。”我微笑着说:“你知道我现在会说什么的对吧?”

他当然知道啦。于是蒂娜继续解释道,人们掌控局势和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大小是会随着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动的。我们是人,人的自控能力是不稳定的。这对于一个5岁孩子来说自然不会例外。

这位父亲已经很明白蒂娜的意思了:只因孩子某一次的良好自控,就觉得他次次都能做到这个地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即使孩子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不能说明他就是被宠坏了,需要严格管教。这时的孩子反而更加需要理解和帮助,而父亲此时能够提供的有助于提高孩子相关能力的好办法,是情感连接和行为设限。我们应该形成一个共识:人的能力大小会随着精神状态和体能状态而有所波动,而这些状态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对正在发育的孩子以及他们正在发育的大脑来说,尤其是如此。

蒂娜和这位父亲又谈了谈,然后他就彻底明白了她的意思。他能够区分这其中的不能与不想了,他也明白自己一直以来给儿子强加的是严苛的、根本不符合成长规律(所谓“一刀切”)的期望。这种新认识驱使他抛弃了之前的自动航行管教模式,开始针对每一个孩子在不同时刻的特质和需求,与他共同做出有目的性并因时制宜的决策。这位父亲意识到他不仅仍然可以给予孩子严明的约束,还能做得更加高效又有礼貌,因为他现在会考虑到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脾气秉性、波动的能力值及他们所处的具体情境了。因此,他终于可以达成管教的双重目标:孩子越来越不叛逆,并且他也教会了孩子有益于成长的生存技能和人生课程。

这位父亲开始学着挑战自己固有的假设。比如,他以前会觉得孩子犯错误是因为他们想要这样做,而非因为他们在某一时刻实在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蒂娜的深入探讨不仅让他开始质疑这个假设,而且让他开始觉得自己以前总是强调儿女要无条件、无例外地服从的想法是不对的。为什么要管教呢?肯定是要让孩子听话嘛,这是再自然不过的想法。但是听话等于彻底的、无异议的服从吗?难道他想要孩子长成为一个终其一生只知道服从于每个人的人?或者,他还是想孩子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质,慢慢学会如何与人相处,遵守规则,自己作决定,自律自省,凭借自己的智慧来闯过人生的各种关卡,而非盲从权威。是的,他明白这其中的利害了,他的孩子也将因此迎来有着全新面貌的人生。

另一个被质疑的假设是,对孩子的任何行为及相关问题,我们都有像银子弹或者魔术棒一般的妙方可施。我们当然也很希望真的存在包治百病的药,但就是没有啊。有的管教方法吹嘘说它何时何地都能管用,且可以在短短数日里让孩子彻底改变,听起来是很诱人。但是,我们与孩子间的交流比这种描绘复杂得多。行为问题是不能用一刀切的办法来对付的。

接下来让我们花几分钟来看两种最普遍的,家长们离不开的一刀切式管教办法:打屁股和坐冷板凳。

屁股和大脑

家长们很爱用的一种自动航行式管教办法是打屁股。我们也常被问到这种管教方式合适与否。

如你所见,我们很提倡规矩和界限。但是我们也强烈地反对打屁股这种管教方式。体罚是一个非常复杂又敏感的话题,我们对此已经有了非常多的讨论,涵盖了各种实施体罚的情境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东西超出了本书的讨论范围。不过从神经科学的观点和对过去研究的综述来看,我们认为体罚对构建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如期望的那样来教导孩子,鼓励孩子的优化发展是不利的。我们认为孩子有权远离任何形式的暴力,尤其这暴力居然可能还来自他们最为信任的保护者。

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家长都有,同理,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管教情境也都有。所以也很好理解正是挫败感以及伴随而来的想要纠正孩子的热望,使得有些家长用了打屁股的管教办法。但是,历来的研究结果一贯是说,从长远来看,打孩子不仅对改变孩子的习性无益,反而会带来各方面的消极后果,即使在这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里,家长的形象是温和、亲切又慈爱的。诚然,还有很多管教办法也和打屁股一样害处匪浅,比如长期孤立孩子,羞辱他们,以大吼大叫来威吓他们,或者使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言辞上的或者心理上的攻击。这些都是会刺伤孩子心灵的管教办法,即使家长并没有碰他们一个指头。

因此,我们提倡家长放弃任何有攻击性的、会招致痛苦或滋生恐惧的管教办法,因为它们只会适得其反。在这样的管教里,孩子们的注意力都从他自身的行为以及怎么改正转移到家长对其行为的反应上去了。也就是说孩子们不再关注自己做的事,而只是想着家长在做这些伤害我的事情时,是多么的不公和讨厌(甚至是可怕)。这样的家长反馈,把管教的两个基本目的,即纠正行为和构建大脑都搞砸了,因为它浪费了一个让孩子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而产生些许有益的自责心理的大好机会。

打屁股的更大问题在于它会给孩子的身体和神经造成不良后果。大脑把疼痛视为危险的信号。所以当家长给孩子施加了生理上的疼痛时,孩子就面临着一个无解的生物性矛盾。一方面,我们生来就有亲近抚养者的本能,当我们受伤或是感到恐惧时,会向其寻求庇护,但是如果抚养者同时又是孩子疼痛和恐惧的源头的话,他们的大脑就会非常迷惑,甚至会出现信息处理紊乱的情况。一条脑回路驱使孩子试图逃离施加痛苦的抚养者,另外一条又劝说孩子依附于这个提供安全感的对象。所以当抚养者成为恐惧或痛苦的源头时,孩子的大脑功能就会开始紊乱,正如卡死的程序那般。极端状态的这种情况被称为紊乱依附。在自身状态紊乱,且在人际关系中重复体验着愤怒和恐惧情绪的情况下,管压力的激素皮质醇就会被释放出来,继而对大脑发育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因为皮质醇对大脑是有毒副作用的,它会妨害大脑的健康成长。严苛的惩罚确确实实会大大改变孩子的大脑,比如造成大脑连接的断裂,甚至脑细胞的死亡。

打屁股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它向孩子昭示说家长除了会给他们施加身体上的疼痛之外,没有有效的管教办法。每一位家长都该直面并且深思这个问题:我们真的想让孩子认为要解决冲突,就得给人尤其是无还手之力的人施加身体上的疼痛吗?

从大脑和身体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人有逃避疼痛的本能。并且,大脑中调节身体疼痛的那个部分正好也负责处理社会排斥心理。所以给孩子的身体施加疼痛就是在他的大脑里种下社会排斥的种子。孩子不可能是完美的,我们的研究显示打屁股虽然常常能在此刻刹住孩子的行为,但是从长远来看,对改变习性没什么作用。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实际上,孩子反而经常是在隐瞒行径的本事上有了长进。换句话说,孩子会为了逃避体罚的痛苦(或者为了避免感觉到社会排斥)而使尽浑身解数,这非常危险,因为这经常会使他变得谎话连篇、真心不再,并且不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去进行沟通和学习。

关于打屁股这种方法,我们还有最后一点要说明,那就是哪一部分的大脑才是管教时要用到,并且会因此而得到开发的。如我们将在下一章详述的那样,家长可以选择是介入孩子更高级的、更理性的那部分大脑,还是更低级、更叛逆的爬虫类脑。如果你试图威胁或者攻击一只爬行动物,你觉得它会给你怎样的反应?想象一下一条被逼到角落里的眼镜蛇向你吐信子的画面吧。

遭受威胁或者身体上的攻击时,我们的爬虫类脑或者说原始的大脑就占了上风。我们会进入一个适应力很强的“生存”模式,一言以蔽之叫“打不了就跑,跑不了就装死”。我们还会发晕:当人们感觉极端无助时就会产生这种反应。同样地,如果我们让孩子感受到恐惧、痛苦和愤怒的话,这种能量流和信息流就会激活他们原始的、睚眦必报的那部分大脑;而能够让孩子做出更好更灵活的选择、良好的掌控他们情绪的那部分充满包容和理性的、更为复杂且聪慧的大脑只能暂时休眠。

你是想触发孩子原始大脑里的叛逆,还是想让他富于思考和理性的大脑帮助他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姿态来融入这个社会?如果激活了大脑里的叛逆,我们就错过了锻炼富于理性的那部分大脑的机会,这种机会转瞬即逝。不得不说,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还有很多更好的选择。它们可以锻炼孩子使用“上脑”,使其得到充分开发,变得更为强大,并最终帮助孩子成为那种大部分时候能做出正确选择的可靠的人(详见第3章至第6章)。

那么坐冷板凳怎么样?难道它不是有效的管教办法吗

好问题。近来,大部分决定不打孩子的家长都认为坐冷板凳是最靠谱的办法。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这种办法真的能帮我们达成管教目标吗?

总的来说,我们不这么认为。

我们知道有许多慈爱的家长把坐冷板凳作为首选的管教办法。但是,在做了许多科学研究、与许多家长倾谈过,以及带大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们认为坐冷板凳并不是最好的管教办法,并且总结出了几个原因。首先,如果家长习惯于使用坐冷板凳的办法,他们就会经常出于愤怒而滥用它。但是,家长给孩子带来的体验本是可以更加积极而有益,也更有助于达到让孩子听话及构建其大脑的双重目标的。正如我们在下一章要详述的那样,要形成一个大脑连接,反复的体验是必需的。坐冷板凳给孩子什么体验呢?被孤立的感觉。即使你能以一种慈爱的方式命令孩子去坐冷板凳,假设他屡犯不改呢?那么,你想要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反复体验被排斥的感觉直到习以为常吗?

让孩子体验到做对事情的感觉不是更好吗?与其让他坐冷板凳,你不如要求他去练习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某个境况。如果他出言不逊,你可以让他再说一遍,并且试着更加礼貌一些。如果他对弟弟态度不好,你可以要求他在每天睡觉之前做三件对弟弟好的事情。这样的办法能够让孩子通过积极的行为得到反复的体验,从而开始在大脑里建立相关的连接。(接下来的章节里还有详细介绍。)

简言之,给孩子坐冷板凳通常不能使家长如愿,让孩子冷静下来,反省自己的行为。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看,坐冷板凳经常只是让孩子更加暴怒、更加逆反,继而更加不能自控自省。而且,你觉得孩子们在坐冷板凳的时间里有多大可能会真的反省自己的行为?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孩子们被按在冷板凳上时,基本上只会觉得爸爸妈妈太讨厌了,居然把我关在这里。

孩子们在哀叹为什么自己这么倒霉,摊上这样严酷又不公正的父母时,就错过了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共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时机。他们已经能明白事理了,这时让他们坐冷板凳等于是剥夺了他们练习成为有活力、有同情心的决策者的机会。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创造机会,使他们成为做得出明智的选择、摆脱得了低迷状态的决策者。这做起来并不难,你只需要问问孩子:“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这样就会对他大有裨益。通常,如果孩子们冷静下来了,就会去做对的事情,并且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些什么。

除此之外,冷板凳通常不能直接顺利地的将孩子与某种行为挂钩,而这偏偏是有效学习的关键所在。如果你把厕纸堆成山,你就得帮助打扫。如果你骑单车不戴头盔,那么接下来两星期内,每一次把车从车库里推出来时,你都得立马接受“安全检查”,而不能跳上去就骑。如果你在棒球练习时把球丢了,那么除非球被找到了,否则你就只能借队友的用了。这些都是与行为紧紧相连的、有因有果的反应。它们绝非惩罚或报复。它们旨在教导孩子,帮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对的行为。坐冷板凳和孩子决策能力不足或者过于逆反貌似没有明显的联系。同样地,它对纠正孩子的行为来说其实也没什么用。

即使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坐冷板凳的手段也还是经常被不当使用。我们也许想要通过冷板凳来给孩子提供一个冷静下来、继而振作起来的契机,以平息他内心的烦乱,使他恢复听话的态度。但是更多的时候,家长们是出于惩罚心态才选择冷板凳这种管教方式,他们的目的不是帮助孩子恢复冷静,也不是让他们汲取教训,他们就是为了让孩子因为犯错而受罚。坐冷板凳该有的那些平静的、有教导意义的特质荡然无存。

但是,促使我们质疑冷板凳的价值的最大原因,是孩子对情感连接的深切需求。孩子通常是因为感觉不堪重负了才犯错,因此,他们会以过激、无礼而叛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孩子也许是饿了、累了,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才没有办法在此刻做到自控及做出明智决策,或者其实是因为他只有3岁,大脑并没成熟到可以理解并且冷静地表达自身情感的地步。所以在看见葡萄汁被喝光了的时候,为了充分传达自己那排山倒海般的失望和怒气,他开始向你丢玩具。

这样的时刻里,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安慰和平静的陪伴。如果强制他离开,一个人找个角落坐下,他会觉得自己好像被遗弃了,如果他觉得自己对所有事情都已经失去控制,这种感觉还会加倍的强烈。他可能还会敏感地察觉到,当他做得不对时,你就不想靠近他。如果他表现好,看起来快乐无邪,你就和他亲;如果他不是这个样子,你就不爱他:你不想让他这么觉得吧?你希望和孩子保持这样的一种关系吗?我们不是建议说青少年应该尽量远离那些在你犯错时就躲得远远的朋友和伴侣吗?

我们并不是说短时的坐冷板凳是最糟糕的管教办法,也没说它一定会造成心理创伤,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使用。如果能够始终心系亲子间的亲密关系,以恰当的方式来管教他,比如和孩子坐在一起交谈或者安慰他(这就不是坐冷板凳而是“坐热板凳了”),不用多久你就可以使孩子平静下来,这样的管教才是对孩子有益的。实际上,教孩子如何停止自己的行为,花点时间自我反省,然后和他一起坐坐热板凳,对培养抑制冲动的执行力以及约束他那跑偏的注意力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就得注意亲子关系的培养,而不是把孩子隔离开来,这对于年幼的他们来说是很要命的。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就能从这种内省中,从这种热板凳上的交谈中获益,他们会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习直面内心的汹涌,才能最终培养出平息情绪海啸的能力。这种管教方法是第七感的基础,它能让我们用观察力和共情心去洞见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有第七感的人自然懂得整合,懂得改变心态,使自己由烦乱执拗转为温和灵活。第七感,即洞察能力、共情能力加整合能力,是社交商和情商的基础。坐热板凳可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培养这些内省性质的能力,继而帮助他们建立起与这些重要能力有关的脑回路。在去情绪化管教里,坐热板凳的办法可以用来制止不当行为(首要目标),且使孩子做出有益于培养执行能力的自省(第二目标)。

对此,我们有个管用的先发策略,那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冷静区”,当他需要时间和空间使自己冷静时就可以去那里,找玩具、书本或者最喜欢的玩偶做伴。这是一个内在的自我调节,它是执行能力的基础。(对家长来说,拥有一个“冷静区”也挺好,也许你可以弄点巧克力、杂志、音乐、红酒什么的。)这与惩罚无关,与让孩子为错误付出代价无关。这只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种选择、一个空间,让他能够自我调节一下,把积压的沉重情绪排解出去。

正如你将看到的那样,我们有很多以抚育孩子和构建关系为重的有效反馈方法,所以别一刀切地让他们去坐冷板凳,把这当成对任何不当行为都适用的“管教高招”。这个道理对打屁股以及所有对不当行为的惩罚来说也是一样。所幸我们很快就会讲到,总有比打屁股、让坐冷板凳以及直接从孩子手里夺走玩具或者某项权利更好的办法,这样的办法与孩子行为之间的联系合理而自然,因此也能帮助儿童大脑发育,帮助维系亲子间的情感连接。

你的管教理念是什么

如我们已经讲述过的那样,本章的中心论点在于家长在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提供反馈时,要有目的性。夸张的、情绪化的反馈不可取;忽视具体情境或孩子的发展阶段,对任何错误都一刀切的反馈也不可取。家长该采用的管教准则和方法,应该是既符合自身理念,又尊重孩子的独立个体身份的。去情绪化管教不仅看重立即应对即时的状况,纠正短期的行为,也看重培养能力,建立大脑连接,从长远的角度帮助孩子自主做出明智的决策,控制自身情感,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越来越不需要管教孩子啦。

就这个问题而言,你现在是怎么做的?你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有多大的目的性?

就现在,花点时间思考一下,对孩子的行为你习惯于怎样反馈吧。你是不假思索地打他屁股,还是让他坐冷板凳,抑或用上狮吼功呢?面对孩子的情绪,你还有其他不假思索就出手的高招吗?也许你只是简单地传承着你父母那一套,或者正好相反。问题在于,你的管教策略有多少成分是来自既定的成规旧习,又有多少成分是受着有目的性和一致性的方法论指导呢?

在反思自己整个的管教理念时,可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1)我有一套管教理念吗?我对孩子的行为表示不满时是有目的性和一致性的吗?(2)我正在做的事情管用吗?不管是对改变即时的行为,还是对辅助孩子的成长来说,我用的方法能让我教会他们那些我想教的东西吗?我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行为越来越不需要家长干预了?或是发现对同样的行为我还是要一遍遍地管教?(3)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觉良好吗?我的管教方法能让我对亲子间的关系更加满意吗?我会经常反思管教的过程,肯定我的自控能力吗?我是否经常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呢?(4)我的孩子对这些感觉良好吗?很少有孩子欢迎管教的,但是他们能理解我使用的方法并且感受到我的爱吗?我是否以某种方式传达并且展现了我的尊重,使他们保持着良好的自我观感呢?(5)我对传达给孩子的那些信息是否满意?我是否曾经教给了他们我并不想让他们学会的东西?比如,遵从我说的话比学会做对的决定、做对的事情更重要?或者权利和控制是让人们服从的最好办法?或者只有在他们讨人喜欢的时候,我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6)我的方法在多大程度上类似我父母的方法?我父母是怎么管教我的?我能回忆起一次具体的管教经历吗?那时候有什么感觉?我是否只是在重蹈他们的覆辙?抑或完全背离了他们的方针?(7)我的方法是否曾经让孩子真诚地道过歉?虽然这并不常发生,但我的方法是否至少允许这种可能性?(8)我的方法是否能让我担起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致歉?在孩子面前,我对自己也会犯错这件事有多坦然?我是否愿意以身作则,爽快地认错?

在问了自己这么多问题之后,你现在感觉如何?许多家长在认识到很多东西自己一直都没有做到,做了的也没做到最好时,都会自责、内疚,感到惭愧甚至无望。但其实,你真的已经做到最好了。如果你曾经有能力做得更好的话,你自然会做到。你已经学了这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自然明白我们的目标不在追悔已逝的机会,而在努力创造新的机会。懂得越多,就能做得越好。作为专家,笔者真希望自己能在孩子还小时就明白,或者至少思考过那些这几年才了解到的东西。所幸孩子的大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它们会随着经历的增多而发生构造上的改变,所以孩子对新事物的反应是非常敏捷高效的。你能在多大程度上谅解自己,就能在多大程度上谅解孩子。即使是最优秀的家长,有时也会感觉到他们在管教孩子时,本可以做得更有目的性、更高效、更礼貌的。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我们会帮助你思考,你想引导和教育孩子变成什么样。没有人可以是完美的。但我们可以慢慢地让孩子在陷入困境时也能保持镇定和自制。我们可以自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我们可以避开一刀切的管教办法。我们可以向着双重目标——约束外在的行为、学习内在的技能前进。我们可以努力减少不假思索进行反馈(抑或是过度反馈)的次数,增加在某种清晰而包容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反馈的次数,我们相信,孩子们在由童年到青春期再到成年的漫漫路途上,需要的总是后一种反馈。

第2章 管教中的大脑

对莉兹来说,这个早晨很顺利:两个女儿已吃过了早餐,穿好了衣服;丈夫蒂姆和她将要出门送她们去各自的学校。莉兹边锁门边吩咐道:“尼娜,你去爸爸那车;维拉,你去我那辆面包车。”话音刚落,一早的和谐结束了。

此时蒂姆和7岁的维拉已经站在车道上了,莉兹仍在锁门,忽听得身旁一声凄厉的尖叫,简直要让她心跳停拍。她急忙转向尼娜,只见4岁的她站在门廊最底下那级台阶上,以震耳欲聋的高嗓门控诉着:“不!”

莉兹看看蒂姆,又瞅瞅维拉,他们耸了耸肩,睁大眼睛表示不解。此时尼娜仍不消停,那拖长的一声“不”变成了短促的“不不不”,像是个小喇叭重复播放,分贝满格。于是莉兹赶紧俯下身,把尼娜拉近身边,她那气干云天的抗议才终于缓和下来,转为抽泣。“宝贝儿,这是怎么了?”莉兹问道,她还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情况。“你没事儿吧?”

尼娜边哭边蹦出几个字:“你昨天已经送过维拉了!”

莉兹又看了看蒂姆,他已经走过来了,但也只能无奈地耸耸肩。嗡嗡声在莉兹的耳朵里盘旋着,她试图解释道:“我知道啊宝贝儿,那是因为维拉的学校就在我上班的地方附近嘛。”

尼娜后退了两步,继续嚷着:“可是今天该我了!”

莉兹明白了,至少女儿并没遭逢什么危险状况。她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心里感叹着小不点这么高的声音,居然没把玻璃给震碎。

维拉显然没心思去体会妹妹的伤心,她不耐烦地催促着:“妈妈,我要迟到了。”

在讨论莉兹要如何搞定这一家长必须面对的经典状况之前,我们需要让大家了解一点关于大脑的基本知识,以及在孩子犯错,甚至是像这个案例中这样失控时,这些知识是如何对我们的管教决策产生巨大影响的。让我们从被称为“Brain C”的三个关于大脑的基本发现开始吧,这些发现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轻松高效地去管教孩子,同时让他们懂得关于自我控制和情感关系的重要道理。

“Brain C”之第一条:大脑在变化(Changing)

“Brain C”的第一条说的是大脑是变化着的。听上去简单,但是寓意深远。这一律例应该渗透进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包括管教当中。

孩子的大脑正如在建的房屋。脑干和边缘系统组成了通常被称为“爬虫类脑”的底层区域,它存在于头骨内大概从鼻梁到脖子上端这一高度的切面上,其中脑干部分从出生时起就非常活跃了。这一区域的大脑是比较原始的,因为它主要负责我们最基础的那些神经和精神活动:强烈的情感,护犊的本能,以及呼吸、起居和消化等身体机能。下脑驱使蹒跚学步的宝宝在还不能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投掷玩具和咬人了。这个地方是人体反应之源,它的口号是“开火!预备!瞄准”(实际上可能根本没有后面两个环节)。在听说带她去学校的不是妈妈时,尼娜的反应就是底层大脑作用使然。

家长们现在明白了,即使对初生儿来说,掌管原始功能的底层大脑也是很活跃的。那么负责更为细致和复杂思考的上层大脑情况如何呢?显然,初生的孩子才刚刚开始发育,这一部分还是不发达的。构成上脑的东西叫大脑皮质,它存在于我们前额后头的位置,是大脑最外面的一层,有些人更愿意将它比作“大脑的树皮”。不像只负责几个基本功能的原始底层大脑,上脑有一长串的关于思考、情绪和交际的功能清单,正是这些功能让我们能过上和谐而有意义的生活,享受健康的人际关系:·全面的决策和筹划能力·身心管理能力·个人洞识·灵活性和适应性·共情能力·道德观

上述这些能力,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获得,而获得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发育良好的上层大脑。

问题是,上脑的发育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很长,一个人要直到25岁左右,这一部分才能完全长成。如果今天你12岁的孩子已经是这个星期第三次把他的作业落在储物柜里了,我们也只能遗憾地跟你说:淡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直什么都做不了,孩子的大脑的确会随着发育慢慢构建起来,但在青少年阶段,生命之初的12年里建立起的上脑基本结构都可以被重塑和改变。丹尼尔在他的书中把这称为青少年的头脑风暴。家长和孩子都应该了解这些关于大脑的知识,这样你们的学习和行为方式都会得到改进。我们要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与人交往?了解了大脑,才能去指挥大脑,使它成长得健康又强壮。

虽然我们非常想让孩子能够始终表现得像个完全成熟而又认真的大人那样:处事严谨、情绪平稳、品质无暇,可在他们那个年纪,这就是不现实的。至少,他们不能始终保持这种完美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期待。当哥哥故意站近,好拿玩具枪对妹妹开火时,我们不能生气,得像安慰妹妹时一样开导9岁的哥哥并问他:“你当时在想什么?”

他当然会回答“我不知道”或者“我没想什么”,而且他多半也没说错。当他瞄准妹妹的眼睛时,他的上脑并没在工作;正如妹妹在要求把哥哥的沙滩派对迁进室内,因为她脚踝受伤不想再踩上沙子时,她的上脑也没有掺和这个决策一样。总之无论你的孩子多么聪明,多么有责任感,多么认真,期待他能永远保持良好的自控,或者说永远清楚哪一种选择更明智是不公平的,成年人也做不到啊。

让我们来看一看上脑中右颞顶联合区(Right TPJ)的发育情况,这是对大脑缓步发展观点的有力证明。

右颞顶联合区在帮助我们理解别人想法的时候有其特殊作用:当我们观察到他人遇到了什么状况或者麻烦时,右颞顶联合区会活跃起来,和前额叶皮质共同起作用,使我们能够与他人共情。这两个地方和其他一些区域组成被称为“心理回路”(mentalizing circuit)的部分,因为我们在运用第七感洞见他人甚至是自己的想法时,要用到这些地方。在培养孩子的洞察能力、共情能力和道德思考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能帮助他们开发出第七感。显然,共情能力对我们的道德水平和人际关系起到了根本性的重大影响:如果他人出发点不坏,即使是犯了错,我们也仍愿意放他一马。如果我们信任别人的动机,就会愿意给他一些疑点利益。

对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他的上脑,尤其是其中的右颞顶联合区和前额叶皮质仍在发育当中,所以当面对困境或难题时,他的动机和意图是不明朗的,反而是道义上的想法会出现极性,也就是非黑即白,以及对公正等问题的拥护态度会变得格外鲜明。比如对尼娜来说,她对摆出妈妈工作的地方和姐姐的学校很近这种道理一点都不感冒,因为这种合乎逻辑的事实理据与她无关。她只知道昨天是姐姐坐了妈妈的车,那么按照公平的原则,今天该轮到她了。所以,如果莉兹想要了解她女儿的想法,她就需要认识到尼娜正在努力用她正在发育的,并不总是能考虑到现实情况的上脑思考呢。

我们将会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提到,当我们使用第七感脑回路来感知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时,我们也是在给他们作示范。第七感是一种可传授的能力,它的要点在于能够共情又不缺洞察力,坚持道德又非铁石心肠。第七感是社交商和情商的基础,我们在帮助孩子开发大脑时,就可以培养出他们的第七感。

这中间有个问题,那就是当我们成为父母,需要教导孩子了,这时候想要理解他们的想法、成长阶段和未来的潜力就变得很不容易了。这时候我们就得用上第七感来理解孩子行为之后的想法。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去回应他们外在的行为,现在该倾听的应该是这行为背后的想法。他们的能力值还会有波动,会在他们累了、饿了或者压力很大时发生改变,这个我们要心里有数。理解这个“Brain C”原则,理解大脑是在变化发展的,可以帮助我们在倾听孩子心声的同时多点理解和同情,从而充分明白为什么他们那么不高兴,那么难于自控。假定孩子能够像我们一样用发育良好、功能完善的大脑看世界、做决定,那是不公平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

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脑所负责的功能清单。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包揽清单内所列的能力?我们当然乐于见到孩子能够于任何时刻都能展现出这些品质。谁不想孩子总是能够早早地筹划,聪明地做出决策;好好控制情绪,管理身体;展现出自己的灵活性、同情心以及自知之明;而且还能贯彻高标准的道德要求。但是别想了,不会的。至少,孩子不能永远都保持这种状态。不同的孩子会有区别,再把年纪考虑上,不说保持,这种完美的状态能偶尔呈现一次都不容易。

这算是给不当行为找借口吗?我们是否应该在孩子犯错误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当然不是。正是因为孩子的大脑正在发育,我们才有必要给他们定下清楚的规矩,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才是被认可的行为。孩子没有一个始终运转良好的上层大脑可以给行为以内在的管束,所以他们需要外在的约束。你觉得这外在的约束来自哪里?当然是来自父母或其他抚养者,以及他们给予孩子的那些指导和期望。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开发他的上脑(以及那些应该能掌握的能力),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需要扮演的角色就像是外在于孩子身体的上脑,我们与他们同进退,在他们无力为自己筹划时帮助他们作决定。

我们马上就要深入这个话题,并给大家提供一些很实在的建议,以助其付诸实施。从现在开始,谨记这第一条“Brain C”:孩子的大脑是在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得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并且去理解那些对孩子来说再寻常不过的情绪上和行为上的挑战。当然,我们仍然应该继续教导,并且期望他们能够去做得体的事情,但是在努力的同时,别忘了儿童大脑会变化发展的特点。只要我们能理解并接受这一基本事实,就能做出更加得心应手的反馈,这种反馈更加尊重孩子及我们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保持对需要管教的行为的有力干预。

“Brain C”之第二条:大脑是可以被改变的(Changeable)

“Brain C”之第二条可称得上是振奋人心,带给世界各地的家长以无限希望:大脑不仅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还可以被改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所经历的事情,有意识地去塑造它。如果你近来阅读了很多关于大脑的资料,你很有可能已经接触过这么一个概念,叫作“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它指的是大脑因为我们所经历的事情而发生物理性变化的可能性。正如科学家所说,大脑是可塑造的。大脑的物理构造要如何变化,取决于我们身上所发生的事情。

你也许听说过一些能够展示神经可塑性的科学研究。比如以听觉捕猎的动物,其大脑内的听觉中枢有增大的现象;或者对小提琴家来说,负责左手(它得以以惊人的速度拨动琴弦)的那部分皮质比普通人的面积要大。

近来也有其他的一些研究认为,那些学习过音乐鉴赏或者演奏键盘乐器的孩子,他们的大脑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会获得一种被称为“空间感觉运动映射”(spatial sensorimotor mapping)的能力。换一种方式解释就是:即使孩子只是学了弹钢琴的基本知识,他们的大脑比起那些没有学过的孩子来说还是会得到不一样的开发,所以他们更能理解自身与围绕自身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在那些尝试过冥想的人身上看到类似的效果了。正念训练给大脑连接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它极大地影响着一个人与人交际以及适应困境的能力。

我们显然不是说所有孩子都应该去上钢琴课,或者说所有人都该会冥想(当然我们也不是唱衰这两项活动啦)。我们想说的是上课的体验,比如参加正念训练或者练习小提琴甚至空手道,可以从机体上彻底改变那充满可塑性的大脑。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本来就正在发育,所以这个阶段正是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的变化可能会持续终生。再举个有点极端的例子:幼时遭受的暴力可能使孩子在之后的人生中非常容易罹患精神疾病。最近有研究使用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和大脑扫描技术来探索曾经遭遇过暴力侵害的年轻人大脑中一块叫作海马体的地方所发生的变化。研究显示他们更容易抑郁,药物成瘾,以及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们所遭遇的那些伤痛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大脑。

对我们父母来说,神经可塑性带来了无限可能。如果重复的体验真的能改变大脑的物理结构,那么我们就应该更加有意识地去对待我们给予孩子的那些体验,这非常重要。请反思一下你和孩子的交流方式。你是如何与他们进行沟通的?你是如何帮助他们反省自己的行为的?在人际关系的那些课题如尊重、信任和努力经营上,你能教给他们什么?你能给他们创造什么机会?你能给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引荐什么人?他们所见、所闻、所感甚至所嗅到的东西都会对他们的大脑起作用,也因此影响着他们看待身边的世界(包括他们的家庭、邻里、遇见的陌生人、朋友、同学甚至他们自己),并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这些变化和影响都小到细胞层面,它们在神经元和脑细胞中被称为突触的连接中发生。神经科学家称这些神经元是“一起被激活,连接成网络”(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这个说法来自加拿大神经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Donald Hebb)的名言,他从根本上解释说:人们在对自己所遭遇的体验做出反馈时,神经元也会被激活,它们会相互连接起来,组成一张网络。当某种体验一遍遍重复时,神经元间的连接就会被加强加固。所以说它们是一起被激活,连接成网络。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也曾发现,狗不仅会在真的食物面前流口水,听到主人摇响呼唤来食的铃铛时,它们也会分泌唾液,据此他也提出了与上文类似的观点。狗的“唾液分泌神经元”会与“餐铃神经元”连接上,或在机能上结合起来。我们还能举个更新一点的例子:每一次旧金山巨人棒球队在AT&T球场打晚间赛时,那里都会有动物出没。每场比赛到尾声时,大群的海鸥就会云集,等这个海滩上的场馆人去馆空时,它们就能享用那剩下来的热狗、花生和琥珀玉米花糖了。生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鸟儿是怎么算准了在第9局来蹲点的?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大的噪声吗,是因为场馆灯光的引诱吗,是因为管风琴一定会在第7局的间歇奏起《带我去看棒球赛》一曲吗?不管怎么样,有一件事是明确的,那就是鸟儿已经习惯于在比赛结束的当口就去饱餐一顿,它们蓄势待发。它们的神经元因此被激活,然后互相连接起来。

赫布的名言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还在学步的小孩会在他想要被抱起的时候,举起自己的双臂对你说:“抱抱你?”他其实多半不明白自己说的词语是什么意思,也搞不清楚该用什么人称代词。但是他知道当他被问说“你想要我抱抱你吗”的时候,他就可以得到拥抱。所以当他想要被抱的时候,他就问:“抱抱你?”这又是一个神经元被激活然后连接起来的例子。

神经元被连接起来可以是件好事。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建立神经元的连接,使他们把数学与愉悦感、成就感和各种好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但是反例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严苛的老师、定时测验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所带来的消极体验在大脑里创造的连接不仅会给体悟数学和数字之乐造成很大的障碍,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考试,抑或整个学校教育的观感。

体验会给大脑构造带来变化。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我们也一定得明白。该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让他们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在做这些决定时,家长们要时时把孩子的神经可塑性挂在心上。我们得考虑到神经连接带来的是什么,它们会对孩子的未来起什么作用。

比如说,你想要你的小孩看什么样的电影呢?你想要他们花大把时间在什么样的活动上呢?一旦知道充满可塑性的大脑会被体验所改变,我们可能就不会觉得花费大把时间去看某些电视节目,或是去玩很暴力的电子游戏是那么心安理得了。我们也许就会鼓励孩子去参与别的活动,那些有助于他们提高社交能力和理解他人能力的活动,比如和朋友出去玩,和家人玩游戏,或者需要和他人组成团队来进行的体育运动等团队活动。我们甚至可以特意腾出一个无聊的夏日让孩子们去车库看看,他们能用一个滑轮、一些绳索和一卷牛皮胶布搞出点什么名堂。(有人要回屋上网搜索一下“给小弟的牛皮胶布降落伞”吗?你们也许就会把那单调的大富翁图版游戏抛在脑后了。)

我们不能也不想穷尽一切办法保护孩子免遭任何厄运或者不好的事情。那些极富挑战性的经历对培养适应能力,学会与压力和挫折对抗,以及懂得随机应变来说至关重要。我们所能做的,是让孩子在这些体验中发掘出意义,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把遇到的挑战编码成“学习经验”存储在大脑中,而不是把它们视为毫无意义的事情,甚至是妨害他们成长的精神创伤。在家长与孩子追忆往事的时候,孩子对这些经历的回忆也能够美好一点。如果家长能够向孩子倾诉自己的感受,那么孩子可能就会有更高的情商,从而更擅长注意、理解自身和他人的感受。于是神经元再次被激活并连接成网络,改变了那可塑性很强的大脑。

一切的一切,都基于那个基本事实:人们对所经历的东西做出的反应,可以改变大脑。所以你想要让孩子体验点什么来影响他那可塑性很强的大脑呢?你想要建立怎样的大脑连接呢?以及,既然你已知道孩子的大脑是会被改变的,现在你要怎样去回应他们的不当行为呢?要知道,管教过程中孩子领受到的一次次体验,都将在他的大脑里被串联起来。

“Brain C”之第三条:大脑是复合的(Complex)

大脑是在不断变化的,也是可以被塑造的。大脑还是复合的,这就是我们的第三条“Brain C”准则。大脑有多面,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任务。有些区域负责记忆,有些区域负责语言,还有的区域负责共情,等等。

这也是我们在管教时需要牢记的最为重要的一条准则。大脑的复合性意味着我们在孩子情绪不佳时,在他们做了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时,得根据大脑的不同部分、不同工作区域以及不同工作方式,拿出不同的反应去激活他们不同的脑回路。我们在这部分大脑上会取得这种效果,而如果换成那部分,结果又是截然不同了。

还记得上脑和下脑吗?举例来说,当你的孩子正面临情绪崩溃、完全失控的情况时,你更想依靠哪一部分大脑解决问题呢?是更加原始而逆反的那部分,还是更有教养、逻辑性、同情心和自知之明的那部分?我们更想与像爬行动物一样充满攻击性的人交谈,还是更愿意与有能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去解决问题,甚至做出反省的人进行交流呢?答案不言而喻。我们应该调起上脑的包容性,而非激发下脑的叛逆性。这样一来,我们才能与更高级的那部分大脑进行交流,并借其压制住那更为冲动而叛逆的下脑。

当我们以威胁为手段进行管教时,无论这威胁的意思是很明显地于言语中传达出来,还是含蓄地通过可怖的非言辞行为,比如语调、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呈现,孩子那十分敏感的爬虫式下脑里防御性的回路就被激活了。我们把这种管教称为“逗蜥蜴”,并且在此奉劝大家都不要这样做,因为它总是让家长和孩子都情绪过激。当你5岁大的小孩在杂货店里大发脾气时,你不该盛气凌人地伸出指头,并咬牙切齿地命令他“马上给我冷静下来”,因为这时你的行为就同逗弄蜥蜴无异。你正在启动他的下脑反应,而这不会让任何人受益。孩子的感官系统能从你的肢体和言辞中侦测到威胁,继而启动神经回路,做出反抗、逃离、顿住或是晕厥等行为,以使自己摆脱这个险象环生的境地:这完全是一个生物性的过程。他的下脑会直接触发行动,随时准备快速出招,而不会选择在一种更有责任感和包容心的状态下去充分地考虑还有没有别的选择。他可能会全身绷紧,随时准备自卫,如有必要,可能还会顿住,甚至主动出击。他也许会飞速逃开,或瞬间进入一种油盐不进的晕厥状态。这每一种选择都是下脑的直接反应。孩子那富思虑、明事理、能自控的上脑回路这时却连接不上,用不了了。这就是问题所在:人是不能既处于十分敏感的下脑状态又处于十分包容的上脑状态的。下脑的叛逆总是更强势一点。

这种时候,你应该依靠孩子那更有教养的上脑来约束这敏感过头的下脑。请向孩子展示你的尊重;请以共情的心态去养育孩子;请时刻准备与孩子合作,和他一起进行反思讨论。这样你就能以“不带威胁感”的交流,使孩子的爬虫大脑放松下来,不再那么敏感。与此同时,上脑回路也被你激活了,这其中就包括那至关重要的前额叶皮质,它负责进行冷静的决策,以及情绪管理和冲动抑制。我们就是这样从叛逆过渡到接纳的,而这也是我们想要指导孩子去做的。

别再恶狠狠地命令你5岁的小孩冷静下来。你完全可以通过温柔地把他拉近身旁,聆听他为何不高兴来安抚他的下脑并调动上脑。(如果这时你们是在一个公众场合,而你的孩子又正在干扰旁人的话,你可能需要把他带出去再试图调动他的上脑。)

科学研究也支持对上脑进行干预,而不是去激怒下脑。举个例子,我们已经知道如果给一个人展示一张上面是愤怒或者恐惧脸的照片,他下脑里被称为杏仁核的那部分就会变得更加活跃,而这个部分是负责快速处理并表达强烈感情,尤其是愤怒和恐惧的。杏仁核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保持警醒,并在我们接收到威胁时拉响警报,以使我们可以快速做出反应。但有趣的是,仅仅一张上面是愤怒或者恐惧脸的照片就会让观看者的杏仁核活跃起来。实际上,即使观看者是以一个快到不等意识察觉的速度看到这种画面的,在潜意识、直觉以及情绪反应的作用下,杏仁核也会被激活,或者是变得更加活跃。

这个研究更加有趣之处在于,当观看者被要求标注出照片里的情绪,说明那是恐惧还是愤怒时,他们的杏仁核马上就不那么活跃了。这是为什么?因为上脑的某个叫作腹外侧前额叶皮质的区域是负责指认、标注以及处理情绪的,它会允许富于思考和理性分析的那部分大脑来接替并平复已被激怒的下脑,不会放任敏感又情绪化的下脑掌控全局,指挥人的感情和反应。这是一个经典方法:“取个名字驯服它”。只要说出这是什么情绪,人就可以感知到自己的恐惧和愤怒值下降了,就这么简单。上脑就是这么平复下脑的。这个技巧可以受用终身。

帮助他们调动上脑,这就是我们想为情绪不佳需要发泄的孩子所做的。上脑的前额叶部分所含的纤维能够帮助平复活跃的下脑区域。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将它们好好地栽种在孩子的大脑中,并在他们难过失意时,瞬间将这些纤维激活,在进行理性引导之前先做好情感连接。我们希望孩子终能练就平复情绪风暴、反省内心汹涌的能力。

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脑的功能:作明智的决策、控制情绪和肢体、适应环境、与他人共情、自我认知、自我道德约束。这不就是我们希望孩子能拥有的特质吗?我们想要激活上脑,而非激怒下脑。再重申一遍,是激活,而非激怒。我们在激怒他人的下脑时,自己脑中的杏仁核多半也正活跃着。猜猜杏仁核会让我们想怎样?对,是赢!所以,如果家长和孩子脑中的杏仁核都被最大限度地激活的话,他们就都会渴望赢,而这事实上多半会引起一场激烈的冲突,最后的结局是两败俱伤。没人会赢,这场战争会让情感关系伤痕累累。而这都要怪我们激怒了底层大脑,而非好好地去激活上层大脑。

打个特别一点的比方吧,假设你可以遥控你的孩子,而在某种程度上,你也有这个能力去决定在你们进行互动时你可以收到怎样的反馈。如果按下激活键“冷静,思考”,你就能仰赖上脑,激活冷静的反馈。但如果你按的是激怒键“崩溃,激化”,如果你用上威胁和命令这两种手段,那你实际上就是在祈求大脑中好斗的那部分行动起来。你将会惹怒这只蜥蜴,然后必须面对爬虫式的敏感反应。要按下哪个键,取决于你。

记住,无论是怎样做,家长始终都有责任给孩子设定行为界限,并且明白地告诉他自己对他的期望。在这方面,我们将于之后的内容中提供许多实用的建议。如果你在给孩子设下行为界限,讲清自己的期望时,还能调动孩子更为明智和包容的那部分自我和他的上脑,而非去激怒他像蜥蜴一样的敏感反应和下脑的话,那么你自己、你的孩子,以及任何其他有关的人都会感觉更轻松一点。

调动上脑之后发生的事更加让人兴奋:上脑会因重复的唤起而变得强大。神经元被激活,并连接成了网络。所以,当孩子状态不佳时,我们就可以激活他的上脑,在紊乱的精神状态和激活这部分大脑之间创建一个功能性的连接,使他恢复良好的状态。然后我们就可以悉心培养那些有平复情绪功效的纤维,让它从上脑的前额叶区域扩张到下脑。

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要更多地去要求孩子在行动前先思考,先考虑考虑他人的感受;更多地去要求他们行事要合乎道德规范并且充满同情心,总而言之就是更多地去调动孩子的整合状态,就能让他更多地去使用和强化上脑,并搭建起大脑连接,以将其与下脑整合起来。以后不管当时是否很有情绪,孩子使用起上脑会更加不假思索,更加得心应手。最后,孩子会越来越擅长做出明智的决策,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关心他人。

应用“Brain C”准则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Brain C”准则:改变(changing),能变(changeable),以及复合(complex)在实际行为中是如何体现的。尼娜在门廊台阶上爆发时,莉兹的第一反应就是以理性来解释这种乘车安排是如何做出来的:“你姐姐的学校离我上班的地方很近。”她还可以进一步阐述说,蒂姆有更多的时间载尼娜去学校,而且昨天尼娜正好要求说要爸爸多陪陪她。所有这些说法都是真实而又合理的。

然而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如果孩子正深陷于伤心又崩溃的情绪当中,通常来说给她讲道理是没用的,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这一点,莉兹在看到女儿气呼呼的样子的时候就明白了。实际上,她认识到“Brain C”的第一条准则:尼娜的大脑是在变化的。它正在发育。尚未发育成熟,但正在发育。这就意味着莉兹需要更加耐心地去对待她的小女儿,并且不要期望她能始终像个成人或者大一点的孩子那样自控。所以尽管蛮不讲理的4岁妹妹、失去耐性的7岁姐姐以及分秒流逝的时间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她还是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去让自己保持平静。

在这种境况中,同样重要的还有第二条“Brain C”准则,即大脑是可以被改变的。莉兹明白,不管是好是坏,她和丈夫在处理与女儿有关的事情时所用的方法都与她正在发育的大脑休戚相关。这一刻莉兹还算清醒,所以她没有忽然粗暴地拉上正在号啕的女儿,一路跺着脚把她解进蒂姆的车,绑在她的专座上,再摔上门。她在极力对抗此时的冲动。

顺便提一句,如果你在我们对莉兹,这位正揣着一肚子怒气却努力控制局面的妈妈的描述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也很正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刻(见附录B)。爱介意的父母总是会因为自己犯的每一个小错误或者每一个错失的全脑管教良机而自责。对此我们强烈呼吁:能在自我批评中收获一些觉悟,以使自己下次做得更好一些就可以了,然后就该对自己包容一点,原谅自己。我们当然想为了孩子做到最好,但是正如我们将在结语那一章详细阐释的那样,对孩子来说,父母在管教时犯的错误是可以很有价值的,因为我们可以教给他们,我们是凡人,不过我们可以对所发生的事负责,去努力弥补。这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体验。

莉兹是一个常人,也是一位家长,所以她也会像我们一样犯错。但是她立刻就能让自己按照去情绪化的、全脑的思维模式去进行管教,并有意识地决定花点时间调节一下,让自己以更好的情绪来面对孩子。正是因为她这么做了,一家人就没有耽误什么时间。此外,莉兹还意识到,虽然尼娜的反应看起来很夸张,但是它们是真实的。在那个时刻,她需要妈妈。所以莉兹抑制了自己的冲动,不做那最不动脑的快速应对,而是再一次将女儿拉近身旁。

至于具体说到她是如何应对这个情况的,就该第三条“Brain C”准则——复合特性出场了。莉兹非常理解自己的女儿,她不会去激怒女儿的下脑。它已经足够活跃了。莉兹需要的是调动起尼娜的上脑。第一步自然是建立情感连接。在进行理性引导之前,我们总是需要先建立情感连接的。莉兹抱住女儿时正是在这么做。是的,此时她真的很赶时间,但是如果尼娜不能冷静一点的话,事态是不会变好的。而要让她冷静其实很快,只要拥她进入妈妈的怀抱就好了。只是过了几秒钟,莉兹就感到尼娜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放松她那小小的身体。

如果尼娜是你的孩子,视你的风格和她的脾性而定,你也许会用不同的办法来处理这个情况。就像莉兹一样,你的首要目标多半就是让你的女儿平静下来,她的上脑才可以上线,她才听得进道理。你也许会承诺说明下次早点起床,这样你就有时间带她去学校了。或者你可能保证说你会向老板请求下午早点下班,这样就可以来接她,然后和她一起享受二人相处的时光啦。又或者,你也许可以提议说在爸爸载她去学校的路上,你会通过车上的对讲机来给她讲故事。

莉兹试了这些法子,结果是并不奏效。这些点子都不够有创意,不能帮助达到目的。尼娜并不买账。

你应该会感到高兴吧?我们并不提供这样的例子,因为在这种例子中,情况总能得到完美的解决。于是你释然了不是吗?因为你知道事情并不总是如你所期望的那样发展。无论我们处理问题时有多么娴熟,无论我们对像三个“Brain C”准则这样的重要知识是多么了解,有时候,孩子就是不会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做。他们就是不去捡起他们的玩具;他们就是不自觉向弟弟道歉;他们就是不能冷静下来。在这个情境里也是一样:尼娜就是不合作。聆听她的感受;抱住她;提出别的建议……怎么做都无济于事。

但是莉兹必须要去上班,孩子们也必须去学校。所以,她仍然保持着冷静和同情(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向尼娜解释说,他们必须出发了,今天早上只能按计划好的那样,由蒂姆载她去学校:“我知道你现在不开心,你想要我载你。我也想啊,但是今天真的不行。现在你是要自己上车还是想让爸爸帮你上去呢?爸爸一路会陪着你、安慰你的。下午见,爱你。”说完这段话,这前廊上的短剧,就随着蒂姆把哭泣的尼娜抱上自己的车而谢幕了。

注意我们能在这个情境中学到什么。去情绪化管教不能保证你对孩子行为的每一次要求他都会听。但是使用全脑的方法一定能大大增加达到短期目标,即鼓励孩子与你合作的概率。它也能帮助平复,或者至少缓和大家此时的强烈情绪,将冲突降级,从而避免因家长的咆哮或者带入的个人感情而造成伤害。但是在纠正行为方面,它有时是不能如你所愿的。孩子毕竟是人,有他们自己的情感、渴望和节奏,他们不是可供我们任意编程的电脑。但是在阅读了接下来的章节之后,我们保证你至少会同意:要想使用让双方都更自在的办法来与孩子进行沟通,要想在你们之间建立起信任和尊重,要想减少大部分情境中的冲突成分,去情绪化管教给你提供了更好的契机。

此外,全脑管教办法能帮助我们向孩子宣告,即使是在管教时,我们也是那么地爱且尊重他们。他们明白(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也在一遍遍强化这一点):在他们伤心难过或者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总会赶来陪伴。我们不会背转身,拒绝失意的孩子。我们永远不会扬言甚至暗示说:要想获得我们的爱,你们必须得开开心心的。去情绪化管教使我们能够向孩子表明,“我与你同在。我支持你。即使你现在已经到了最糟糕的境地,而我并不喜欢你所做的事,我还是爱你的,并且在这里陪伴着你。我明白,你正处在一个艰难时期,而我就在这里,时刻为你。”没有家长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都能向孩子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反复地去表达,这样孩子就永远不会对我们的心意产生任何怀疑了。

这种管教是可预见的,是细腻的,是充满爱的,是注重情感关系的,因此也能给予孩子安全感。所以,他们获得了成为独立个体的可能性,他们的大脑连接能使他们更擅长在下决定前做一番周详的考虑,理解自己对事物的观感,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以及得出独立的可靠结论。换句话说,孩子在情绪上和身体上所体会到的安全感赋予他们能力,使他们能尽责地去做事情,明智地去作决策。反过来,专注于控制和恐惧,强调孩子需要始终臣服于成规的教育风格会削弱这种安全感。照顾他人感受,探索替代方案,理解自我,试图在给定情境下做出最优选择,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可以开发并强健上脑的。如果孩子时常担心自己会把事情搞砸,并且会因此而让父母不开心或者让自己受惩罚,他就不能在做这些事情时享受到自由的感觉。我们不想看见因我们的管教,孩子要殚精竭虑只为取悦家长和躲避麻烦。我们要通过管教来帮助开发孩子的上脑,而能帮助我们达成所愿的就是去情绪化管教。

用去情绪化管教来构建大脑

由这三个“Brain C”准则,我们能得出一个至关重要、无可辩驳,同时也是本章中心论点的结论:去情绪化管教确实能帮助构建大脑。没错,它不仅是一种能在亲子相处时帮助应对各种难缠或紧张情况的全脑教育方法,它还能帮助你明白地向孩子表示:你给他们定的这些行为准则不妨碍你的爱和他们的安全感。据此,你就能和孩子搞好关系。没错,我们将要展现给你的管教准则和策略就是能提供这么多好处,让你在培养亲子关系的时候也能享有愉悦轻松的日常生活。

但是除了以上所有之外,去情绪化管教确实还能帮助构建大脑。这种管教能增强上脑和下脑之间的神经连接,它们直接与个人洞识、责任心、柔性决策能力、共情能力和道德观挂钩。这其中的奥妙在于,我们在加固上脑和下脑之间的结缔组织纤维时,上脑会越发频繁地去和孩子的原始冲动沟通,并且最终驯服它。我们在管教这件事情上做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脑神经连接究竟能长得多健壮。我们与烦恼失意的孩子进行交流的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大脑发育,以及在现在和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成为怎样的人。与孩子交流的方式对他们的内在能力有巨大的影响,而这些神经连接中蕴藏的能力都得指望他们那变化的、可变的、复合的大脑!

思考一下这一切,你会发现这个道理非常明朗。我们给孩子的每一次练习,都能让他的上脑变得更强,发育得更成熟。如果我们问孩子的问题能帮助开发洞察力,他自然就可以变得更加有洞察力。

如果我们鼓励他去与他人共情,他就会变得更加有共情能力。

如果我们给孩子机会去决定自己该怎么做,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他就会成为更好的决策者。

孩子变得更富有洞察能力、共情能力以及独立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这就是家庭教育的一大终极目标不是吗?你肯定知道这句老话:“给人以鱼,一日食鱼;授人以渔,终身得鱼。”我们的终极目的不是让孩子因为家长的关注和命令而去做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要知道这非常不靠谱,除非我们打算让孩子在余生中都和父母一起居住一起上班。)我们想帮助他们学会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独立做出积极而有益的选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把孩子犯错的时刻看作他们学到重要能力,并且把这些体验编入大脑的机会。

通过设定界限来构建大脑

这个观点能够让我们彻底改变方式去看待那些能帮助孩子做出更优选择的机会。我们在设定界限时,就是在帮助开发孩子的上层大脑,让他们知道自控,以及管理自己的行为和身体。

我们可以这么想:我们是在帮助孩子开发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不同层面之间自由转换的能力。自主神经系统的某个叫交感分支的部分,可以被看成这个系统的“加速器”。它就像一个油门,使我们能够对外界刺激和特定情境热烈回应,并将身体调试至随时行动模式。另外有个部分叫副交感分支,它担任的是系统中的“刹车”一职,它使我们能够阻止、控制自己和自己的冲动。保持加速器和刹车的平衡是情绪调节的关键,所以我们在帮助孩子培养即使状态不佳也能保持自控的能力时,也是在帮助他们学习在自主神经系统的这两个分支之间维持平衡。

纯粹就大脑功能来说,有时加速器激活(可能招致孩子的不当或冲动行为)之后突然刹车又会来一下(以家长设限的形式呈现),这种情况之下,孩子神经系统的反馈可能会使他们骤然停止,并萌生耻辱感。在生理上表现为避免眼神接触,感到胸腔发闷,甚至可能觉得胃里沉甸甸的。家长可能会把这种情况描述为孩子“因自己的行为而感觉糟糕”。

这种察觉自己已经越界了的初步认识是非常健康的,它正可以证明孩子的上脑正在发育。有些科学家认为,能够营造“健康耻感”的行为限制会在人的内心铸就一个指南针,给他在未来生活中的行为以指导。这意味着他开始有了自己的良知或者说心声,并且开始理解什么是道德感和自我控制。随着时间流逝,父母会一次次地帮助孩子去识别那些需要踩刹车的时刻,于是他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孩子不再仅仅因为某种行为是不好的,或者家长不喜欢他这么做,就避开这种行为以免麻烦。孩子身上发生的改变,绝不仅仅是学到了如何区分好与坏、可接受的与不可接受的。

倒不如说,孩子的大脑真的发生了变化,他的神经系统中产生了这样的连接,可以告诉他什么事是能让人“感觉正确”的,自此以后他的行为也会有变化。新的经历帮助孩子在神经元之间创造了新的连接;大脑回路的变化也以积极的面貌,从根本上改变了孩子与周围事物进行互动的方式。家长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助力,就是始终以慈爱而又共情的态度教导孩子什么行为是可接受的、什么不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家长设限非常重要:孩子,尤其是大脑调节回路正在建立连接的年幼孩子,必须学会在必要关头自如地说不。帮助他们理解各自环境之下的规矩和界限,就能帮助他们构建起良知。

这对慈爱的家长来说通常是很难的。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开心,我们喜欢看到他们心想事成。我们还很清楚在孩子得不到满足时,愉快的氛围消散得是多么快。然而,如果我们是真的爱自己的孩子,想要给他们最好的一切,就必须忍受他们(以及我们)在面对我们设定的界限时可能产生的那些紧张和苦恼情绪。我们想尽可能地对孩子说好,但是有时候说不才是我们可付出的最大的爱。

在这里要特别提出:许多家长说不或者同样意思的话说得太频繁了。这些话不自觉地就脱口而出了,但很多时候是没这个必要的。别碰那个气球。不要跑。别洒了。我们所要的并不是让孩子听一箩筐的“不”。实际上,一个附带条件的“好”会比一个彻底的“不”有效得多:“好的,你可以晚一点再洗澡”或者说“好的,我们再读一个故事,但是要等明天。”换句话说,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强调“不”,而在于了解到帮助孩子识别行为界限有多重要,这样他们才会越来越懂得在必要时踩紧刹车。

第二点提示同样重要:如果伴随着设限以及“不”而来的还有家长的愤怒或者是攻击孩子的负面批评的话,促使孩子去学习如何克制自身行为的“健康的、促进成长的耻感”就会变成更为复杂的“有害耻感”乃至屈辱感。有一种观点认为,有害耻感不仅包括做错事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觉得这件事可以并且需要被改正,它还包括一种痛苦的认知,即觉得内在的自我就是有缺陷的。孩子这种觉得自我不健全的想法还特别顽固,它不像行为一样可以被改造。有些研究人员认为,从“将来会发生变化的行为”演化到“根本上就有缺陷的自我”,都是因为孩子一次次地体验了家长对他们行为的仇视。有害耻感和屈辱感会持续整个童年,然后被带进成年,人们的心里深深埋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他们永远都是有严重缺陷的。负面影响会接踵而至,比如难以应付亲密关系,因为可能会暴露隐藏的秘密;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迎来了人生的各种成功,却从不感到满足,然后这种影响占据了他们的整个人生。作为一个家长,你可以通过学习如何在不羞辱孩子的前提下将他塑造成应该的样子来回避有害耻感造成的一连串负面影响。这个目标并不虚无,如果你决定这样做,我们一定为你指明道路。

归根结底,去情绪化管教可以鼓励孩子剖析自我,照顾他人的感受,并能够抵抗以另一种方法行事的冲动或渴望,做出艰难的决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