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小太阳,全身充满正能量(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伟大而不同凡响的时刻,都可以说是热忱造就的奇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16:21:00

点击下载

作者:常翠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们都是小太阳,全身充满正能量(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伟大而不同凡响的时刻,都可以说是热忱造就的奇迹)

我们都是小太阳,全身充满正能量(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伟大而不同凡响的时刻,都可以说是热忱造就的奇迹)试读:

第一章 朝着智慧灯塔出发

把优越感给别人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这句话真是没错。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就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理应是平等和互惠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激起别人的反感,最终使自己变得孤立无援,别人都敬而远之,甚至是“厌”而远之。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有个朋友是某地区人事局调配科一位相当得人缘的骨干,按理说搞人事调配工作是很少有人会不得罪人,可他却是个例外。当然,这也是吃了一番苦头才获得的。在他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为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每天都使劲吹嘘他在工作中的成绩,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哪个几乎记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等“得意事”,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后来还是由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一语点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从此他就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他们的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后来,每当他有时间与同事闲聊的时候,他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成就炫耀出来,与其分享,而只是在对方问他的时候,才谦虚地说一下自己的成就。德国有这样一句谚语:“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别人的麻烦中所得到的快乐。”这话虽然听起来似乎有些残酷,但仔细琢磨一下也不无道理。是的,很多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从别人的麻烦中得到的快乐,极可能比从自己的胜利中得到的快乐大得多。也许,这正是人性本身的劣根性,然而却是难以克服的劣根性。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我们必须学会谦虚,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永远受到欢迎。要知道,从彻头彻尾的本质上讲,谁都不比谁更优越,百年之后,今天的一切也许就被忘得一干二净了。生命如白驹过隙,不要在别人面前大谈我们的成就和不凡。戴尔·卡耐基曾有过一番相当精彩的论述:“你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呢?你知道是什么东西使你没有变成白痴的吗?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罢了,价值才五分钱。如果医生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五分钱就可以在街角药房中买到的一点点的碘,是使你没有住在病人院的东西,价值五分钱的东西,有什么好谈的?”——这番话确实值得我们仔细回味。

驱赶恐惧

恐惧会剥夺人的快乐,使许多人变为懦夫,使许多人遭受失败,使许多人陷于卑微境地。恐惧具有使人的生命瘫痪枯萎的力量。很多人对一切事件,几乎都怀有恐惧之心。他们怕吹风,怕受寒,怕大众的评论,怕做生意亏本,更怕未来的艰难,怕贫穷,怕失败。总之,他们的一生处处充满着恐惧。它能使人贫血,能减少身体瞄神上的生命力,恐惧还能破坏人的志向、灭绝人的勇气、衰弱人的思想,使人发挥不出一点创造力来。许多人遭受着恐惧的痛苦,而最坏的一种恐惧就是时时顷感着某种不详的事情降临,这种不详的预感会笼罩着一个人的生命。在世界上,不知有许多人被恐惧埋葬了生命,因恐惧错乱了的神经,因恐惧引发了可怕的悲剧。他们恐惧将遇到不幸的灾祸,恐惧着将失财失业,恐惧遇到意外的悲剧,他们还恐惧患上危险的疾病。如果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又惟恐发生火车出轨、轮船沉没等等惨则。总之,他们头脑里满是不幸与危险。恐惧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勇气和创造力,会毁灭一个人的个性,使他的心灵变得软弱。遇事便生恐惧、在工作上受恐惧心理的支配,凡事有不祥预感的人,其工作效率一定很低。恐惧会缩短人的寿命,因为恐惧会破坏生理上的平衡,减弱人体的生理机能。在恐惧以后,身体中的体液会立刻改变其化学成份,无形中对身体发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的人,往往容易衰老,甚至容易死亡。从占到今,恐惧这个恶魔败坏了无数人的事业。恐惧是最有害于人的东西,它对人没有一点益处,所似,我们要如同弃绝不良行为一样把恐惧这个恶魔从我们的生活中赶走。如果你正为自己的软弱、自己的准备不周、自己可能的事业失败而恐惧,那么你就得立刻改变你的思想,你要确信你是多么的坚强、多么的有能力、多么的有把握,并且完全有充分的准备来应付更大的事情。惟有抱着这种思想的人,才能步步向前,出人头地。对于消除恐惧来说,人们精神上的天然解毒药是最有效的,那解毒药是什么呢?就是勇敢的精神、正确的思想、自信的观念和乐观的态度。不要等恐惧的思想深深地侵入你的脑髓后,才去用那解毒药。一旦你先用勇敢的精神、正确的思想、自信的意念和乐观的态度填充了你的头脑,恐惧的思想就无法侵人。当不祥的预感、忧虑的思想,在你心中发作的时候,你切不可纵容它们,使之逐渐滋长蔓延。你应当立即转换你的思想,向着与恐惧忧虑相反的方向去想。所以,毫不犹豫地驱逐你内心的恐惧吧!

吃亏是福,难得糊涂

在中国,“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这幅字到处悬挂,但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的人并不多。“糊涂”是一种表面现象,一种伪装,使别人无法“看破”的伪装,才显现出为人处世的高明之处。不急于表态可使人们揣测不已,神秘就是靠其神秘性来赢得,即使你必须道出真相,也最好不要什么都和盘托出,不要让人把你里里外外都看得一览无余。而正是这些“伪装”让别人忽略了你的力量,便不会与你为敌,你就会少了些麻烦,要知道这类麻烦往往会毁掉一个人一生。其实,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从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这种人懂得藏巧,自会让人看不破。“外乱内整,内精外钝”,是兵法的韬略,又是人生的大谋略。收敛自己的智慧,一副混混沌沌的样子,让人“看不破”,这才是城府深的表现。假装糊涂,让人认为你无能,让人忽略你的存在,而在必要时,能够不动声色,先发制人,让人失败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这是兵家的计谋,也是处世的方略。试想,事事皆在人家的预料之中,你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就好比是武林高手过招,你出什么招,他都了如指掌,你还有获胜的机会吗?让人“看不破”说起来容易,但做好却并非易事,“看不破”的关键在于“藏巧”。因为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尾巴的时候,因此,如何收好自己的“尾巴”就显得尤为重要。“处事不惊,必凌于事情之上;达观权变,当安守于糊涂之中”是最重要的法则。如果你要想一时让人“看不破”就需要藏巧于拙,让人永远“看不破”,就应该时刻检点自己的“破绽”。孔子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无长。”而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藏巧”,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如此让人“看破”的例子,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孔子还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当然,“看不破”也绝非是让你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刻意造作的表面现象反倒招惹是非。一旦被人看破就更会使人生出厌恶。此时再做什么弥补都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虚伪的人,真是这样,你的做人就太失败了。一般说来,人的本性都是喜直厚而厌机巧的,而胸怀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机巧权变,又绝对不行,尤其是当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如意时,那就更要既弄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厌弃,所以就有了鹰立如睡、虎行如病、藏巧如晦的各种处理应变的方法。

披荆斩棘

很多人被偏见与迷信的桎梏束缚,他们的生命于是变得狭隘渺小。这些人最为可怜,他们盲目到不自知其不自由,而反要硬说别人是不自由的。一个愚昧的人永远不能得到教育所能给予人们的自由,他的的精神力量永远是闭锁着的,不得开放。害怕别人嘲弄的恐惧心理会让他们变成哑巴,什么也不敢去做。可是他们的心里又有另一种希望,企图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来帮助他们。他们没有勇气为从愚昧中释放出来而奋斗,没有毅力去补救自己早年的失学。他们以为,年龄已经太大了,换一句话,他们以为,要去求得智力上的自由,其代价是太高了。于是本来可以做更重要工作,发挥更大作用的他们,只能终身屈志降心。“胆怯”也阻碍着自由。许多青年男女,都有志于向前,有志于表现他们自己,但被过分的胆怯与缺乏自信两者所束缚、所阻挡,他们自己觉得内在的力量跃跃欲试,但总害怕失败,而不敢行动。还有些人心中有志于成功,然而却不肯努力地去求得成功。他们过多地信任“幸运”了。有愿望而不满足,有志愿而被阻碍,这最使人丧气,摧残人的能力,消灭人的希望,打破人的理想。这可以使人们的生命,成为一个空壳,一张不兑现的支票。阻碍你生命中最高、最好的东西,使它们不能发挥,有什么东西可以补偿这种东西,你应该不惜任何牺牲,将它发挥出来。在人没有将他生命中的最高、最好的东西发挥出来,没有将他的天赋天资充分发展以前,不相信他的生命是可以称为幸福、快乐的,不管他处境怎样。一个按照自我愿望行动的普通人,可以胜过一个处处受束缚的天才。当然,要将你生命中的最高、最好的东西发挥出来,你要经历大量的痛苦、大量的折磨。要向阻碍、困苦做不懈的斗争。拥有石子的挫削磨琢,钻石内蕴的光芒华美决不能显现。磨琢就是钻石从黑暗中解放出来的代价。不管待遇怎样丰厚、地位怎样高,你千万不要从事一种不容许你自由、不自由做事的事业,你不应让任何顾虑钳制住你的舌头,去购买你的意见!你应将自由自立作为你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而任何顾虑都不能使你放弃它。一个人如果丧失了他的行动、言语、信仰的自由,这个损失就无法补偿;一个本来可以光明正大、昂首阔步地生活的青年,到了屈志降心、仰人鼻息、匐匍钻营、以度过一生的地步,这种损失,金钱能够补偿吗?许多年来可以指使别人的人,却被别人指使,就因为他被债务、不良的交友这种种不良的习惯紧紧束缚,以致不能得到机会,表现他们的能力。走进一个自由而和谐的环境中,这是事业成功的第一个准备。在人的天性中,往往有些部分受着束缚,以致不能得到自由去做成原来可以做成的大事。试着去问问那些曾在世界上成就过大事业的人,他们伟大的力量、广阔的心胸、丰富的经验,究竟是从哪里得来的。他们会告诉你,那是奋斗的结果;他们将告诉你,他们就在挣脱不良的环境、斩除束缚他们的桎梏、求得教育、脱离贫困、执行计划、实现理想的种种努力中,获得他们最良好的纪律训练,最严格的品格训练。我们的一生,只能做些卑微渺小的事;但假如我们能够铲除一切阻碍我们的东西,则可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不要锋芒毕露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就是说一个人不能过于锋芒毕露。人总是谦虚一点比较好,就算是真有本事,也不能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那样会令人非常反感,群起而攻之。千万不要开始就宣称:“我要证明什么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看法。”这实在是个挑战。无疑会引起反感,爆发一场冲突。在这种状态下,想改变对方观点根本不可能。所以,为什么要弄巧成拙?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呢?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别人知道。要不落痕迹,很有技巧地去做。就像诗人波普所说的:你在教人的时候,要让人觉得你像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好像被人遗忘一样。300多年以前,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智者的生存之道告诉我们:(1)锋芒毕露,只会使我们众叛亲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些人可能喜欢平淡从容,有些人可能喜欢锋芒毕露。我们会发现踏踏实实的人很容易与人共处,而锋芒毕露的人则没有什么太好的人缘。人缘可不是小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社交的成败。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不一定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没必要针锋相对。退一步别人过去了,自己也可以顺利通过。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又避免了许多麻烦。假如你胸怀鸿鹄之志,可以一心一意去积蓄力量;假如你只想做普通人,可以活得从从容容,逍遥自在。可进可退,两头是路,何乐而不为?大文豪肖伯纳赢得很多人的尊敬仰慕。据说他从小就很聪明,且言语幽默,但是年轻时的他特别喜欢展露锋芒,说话也尖酸刻薄,谁要是给他说一句话,便会有体无完肤之感。后来,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人之默,非常风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干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肖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敛锋芒,彻底改过,社会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所以他立下宗旨,从此以后,再也不讲尖酸的话了,要把天才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造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平时锋芒毕露会使我们众叛亲离,走进死胡同,而适当地收敛锋芒,将才华用到有用的大事上,积蓄力量。必然会做出一番事业来。与“锋芒毕露”相对,我们提倡“沉默是金”的处世哲学。一些年轻人到了新单位后,就不分场合地大发议论,无节制地说三道四,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但是这种锋芒毕露很可能会使比较主观的领导和同事觉得你傲慢、偏激而产生对你的不良印象。再说信口开河的浅薄和浮躁也是在损害你的形象。你不如保持适当的沉默,这是谦虚友好的表示,也是一种自信和力量的体现,将你的锋芒在工作中显露,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和谦逊的作风赢得声誉。你要是比别人聪明,不一定必须张扬着让他人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在与人共事时留下较大的回旋余地,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也是让旁人敬佩的一种内在气质。(2)保持一点神秘感,会更显得你高深莫测。具有神秘莫测魅力的人,你越和他交往越觉得他的高深莫测。这样的人,永远有出人意料的惊人之举。具有这样魅力的人,一定具有广博的知识与敏捷的反应,能够随时应付各种状况,绝不会出现江郎才尽的窘态。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是一位具有这种魅力的政治家。他不但经常能够提出别人意想不到的构想,并且行动中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因此吸引了许多支持者。虽然他最后还是因为丑闻而下台,但若不是受到金钱与权力的诱惑而导致这样的下场,他那高深莫测的心思,的确使他成为很受大众欢迎的政治家。表面上看起来很能干,并且让人一眼就看出能干的人其实称不上能干。真正的高手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平平凡凡,而实际接触才发现他深不可测的人。越是让人看不透的人,就越是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越是这样就越让人想要进一步接触。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建立在实际的接触上,如果你是个交往一两次,就让人厌烦的人,那么你便不是个有魅力的人。每次见面都给人不同的感觉,这样的人总是让人很想知道接下来他又有什么新的灵感,这种魅力就是具有未知的神秘感。这种未知的神秘感,必须由人性的修炼及不间断的研究来培养。平常看起来总是有些“脱线”,但一遇到现实的问题就马上展现出实力。这也就是说,平常保留一半的实力,有需要的时候总有惊人之举。一向都表现出精明能干的样子,到了紧要关头却手足无措,这是不懂得如何运用智慧的人。别人越是不了解你有多少本事,就越想了解你的实力。培养足够的实力却不作不必要的表现。这就是吸引他人的技巧。的确,“平平淡淡才是真”,内敛一点,含蓄一点,不要让人知道你很聪明的人才是最聪明的。

避免怒气

你或许已对大街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愤怒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司机也许正因交通堵塞而满脸怒色;公共汽车上也许两人正在为抢占座位而大打出手……此种情形,举不胜举。那么你呢?是否动辄勃然大怒?是否让发怒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你是否知道:这种情绪根本无济于事,也许你会为自己的暴躁脾气大加辩护:“人嘛,总都有生气发火的时候”、“我要不把肚子里的火发出来,非得憋死不可”。在这种借口之下,你不时地自我生气,也冲着他人生气,你似乎成了一个愤怒之人。你不得不承认,人人都会不时地表露出自己的愤怒情绪,愤怒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不用问他人感觉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对它留恋不舍,它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一个精神愉快、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让它跟随自己。愤怒情绪是一个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它同其它病毒一样,可以使你重病缠身,一蹶不振。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们是如何看待“愤怒”的。这里所提的愤怒是指当某人在事与愿违时做出的一种惰性反应。它的形式有勃然大怒、敌意情绪、乱摔东西甚至怒目而视、沉默不语。它不仅仅是厌烦或生气,它的核心是惰性。愤怒使人陷人惰性,其起因往往是不切实际地期望大干世界要与自己的意愿相吻合。当事与愿违时,便会怒不可遏。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愤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你感到沮丧、灰心;然后,你便会作出自己所熟悉的愤怒的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只要你认为愤怒是人的本性之一部分,就总有理由接受愤怒情绪而不去改正。愤怒既是你做出的选择,又是一种习惯。它是你经历挫折的一种后天性反应。你以自己所不欣赏的方式消极地对待与你的愿望不相一致的现实。事实上,极端愤怒是一种精神错乱——每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你便有些精神错乱。因此,每当你气得失去自制时,你便暂时处于精神错乱状态。你也许有这样错误的想:,愤怒可以使你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发怒是有道理的。关于这一说法,我们可以先看看下面这一情形:假设你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她现在街上玩耍,而且很可能会被车子撞上。你板起脸大声叫她回来。如果你觉得这样高声说话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别在危险的地方玩耍,那么这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然而,如果你因此而真的生气,气得脸发红、心跳加快、乱摔东西——总之,在一段时间内陷入惰性,那你便是处于愤怒状态了。你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教育孩子,根本犯不上自寻愤怒。你可以这样想:“女儿在街上玩很危险。我要让她懂得在街上玩耍是不能允许的。我要高声叫她回来,以表明我的坚决态度。但我无论如何也不会为此勃然大怒的。”所以,愤怒情绪对人的心理没有任何好处。上面已经讲过,愤怒使人情绪低沉,陷人惰性。从病理学角度来看,愤怒可导致高血压、溃疡、皮疹、心悸、失眠、困乏甚至心脏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愤怒可能会破坏情感关系、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情绪。总之,它使你不愉快。你可能不相信这种观点,因为你或许听说过发火要比生闷气更有助于身心健康。是的,生气时把气发出去比把气憋在心里要好得多;但是,还有一种比发火更好的办法——根本不动怒,为什么不采用这种方法呢?这样,你便不会为决定是发火还是生闷气而自寻烦恼了。如果你仍然决定保留自己心中愤怒的火种,你可以通过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愤怒。然而,你不妨想想,你是否可以在沮丧时以新的思维支配自己,用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惰性的愤怒。既然世界绝不会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失望;但无论如何,你完全可以消除那种不利于精神健康的有害情感——愤怒。惹人生气的人有时会后怕,但他同时也知道他可随意叫对方动怒,从而在感情上控制对方。可悲的是,发怒的人往往认为可以通过愤怒来控制对方。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其中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忿忿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仲仲,最后积怨成疾。但是,这并不是那些咆哮大怒的人的反面。在你心里,同样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你和我一样就好了。”你以为,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忿。每当你以愤怒来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馈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而且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世界就是如此,你不可能期望别人永远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一现实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每当你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让自己经受感情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情性。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真是太愚蠢了。其实,你大可不必动怒;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决不应动怒。动怒只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会导致上述种种生理与心理病症。虽然有怒便发比积怨在胸好得多,但你会慢慢懂得,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以致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为可取的。真的,你完全可以做出选择——要么动怒,要么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从而最终消除愤怒这一误区。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自寻烦恼。对她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你也可以这样想:“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这样,才是最聪明的方法。

宽恕是人生最大的美德

你应该对这句话毫不陌生吧:如果有人打了你的左脸,就把右脸也伸过去让他打。这不只是一种道德上的教训,而且是在宣扬一种20世纪的医学。在说“要原谅七十个七次”的时候,他是在教我们怎样避免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和许多其他的疾病。“要是自私的人想占你的便宜,就不要去理会他们,更不要想去报复。当你想跟他扯平的时候,你伤害自己的,比伤到那家伙的更多……”这段话听起来好象是什么理想主义者所说的,其实不然。这段话出自在一份由哥伦比亚警察局所发出的通告上。报复怎么会伤害你呢?伤害的地方可多了。根据《生活》杂志的报道,报复甚至会损害你的健康。“高血压患者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愤慨,”《生活》杂志说,“愤怒不止的话,长期性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就会随之而来。”我的一个朋友最近发了一次严重的心脏病,他的医生命令他躺在床上,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能生气。医生们都知道,心脏衰弱的人,一发脾气就可能送掉性命。几年以前,在纽约州的曼哈顿,有一个饭馆老板就是因为生气而死去。现在我面前就有一封从曼哈顿警察局局长杰瑞·史瓦脱那里来的信。信上说:“几年以前,一位68岁的威廉·传坎伯,在史泼坎开了一家小餐馆,因为他的厨子一定要用茶碟喝咖啡,而使他活活气死。当时那位小餐馆的老板非常生气;抓起一把左轮枪去追那个厨子,结果因为心脏病发作而倒地死去——手里还紧紧地抓着那把枪。验尸官的报告宣称:他因为愤怒而引起心脏病发作。”旅行经过黄石公园的人大概都听过这么一种说法。森林的管理人员会告诉所有到那里的游客:一种大灰熊大概能够击倒西方所有的动物,除了水牛和另一种黑熊,但那天晚上,我却注意到一只小动物——只有一只,那只大灰熊不但让它从森林里出来,并且和它在灯光下一起共食。那是一只臭鼬!大灰熊知道,它的巨灵之掌,可以一掌把这只臭鼬打昏,可是它为什么不那样做呢?因为它从经验里学到,这样做很划不来。我也知道这一点。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曾经在密苏里的农庄上抓过四只脚的臭鼬;长大成人之后,我在纽约的街上也碰过几个象臭鼬一样的两只脚的人。我从这些不幸的经验里发现:无论招惹那一种臭鼬,都是划不来的。前纽约州长霍普·诺依就抱定这样的政策。他被一份内幕小报攻击得体无完肤之后,又被一疯子打了一枪几乎送命。他躺在医院为他的生命挣扎的时候,他说:“每天晚上我都原谅所有的事情和每一个人。”这样做是不是太理想了呢?是不是太轻松、太好了呢?如果是的话,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位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也就是“悲观论”的作者柏拉图的理论。他认为生气就是一种毫无价值而又痛苦的冒险,当他走过的时候好象全身都散发着痛苦,可是在他绝望的深处,他叫道:“如果可能的话,不应该对任何人有怨恨的心理。”有人问朱德将军的儿子,他父亲会不会一直怀恨别人。“不会,”他回答,“我爸爸从来不浪费一分钟,去想那些不喜欢的人。”有一次我曾问德内·威廉姆斯,一位曾经做过六位总统的顾问。我问他会不会因为他的敌人攻击他而难过?“没有一个人能够羞辱我或者干扰我,”他回答说,“我不让他们这样做。”也没有人能够羞辱或困扰你和我——除非我们让他这样做。“棍子和石头也许能打断我的骨头,可是言语永远也不能伤着我。”我想你和我一样,认得一些女人,她们的脸因为怨恨而有皱纹,因为悔恨而变了形,表情僵硬。不管怎样美容,对她们容貌的改进,也及不上让她心里充满了宽容、温柔和爱所能改进的一半。怨恨的心理,甚至会毁了我们对食物的享受。圣人说:“怀着爱心吃莱,也会比怀着怨恨吃牛肉好得多。要是我们的仇人知道我们对他的怨恨使我们筋疲力竭,使我们疲倦而紧张不安,使我们的外表受到伤害,使我们得心脏病,甚至可能使我们短命的时候,他们不是会拍手称庆吗?使我们不能爱我们的仇人,至少我们要爱我们自己。我们要使仇人不能控制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健康和我们的外表。”就如莎士比亚所说的:“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热得烧伤你自己。”我常常站在黄石国家公园里,仰望那座可算是西方最美丽的山,这座山以库而德的名字为名,纪念那个在1915年10且12日像军人一样慷慨赴死——被德军行刑队枪毙的护士。她犯了什么罪呢?因为她在比利时的家里收容和看护了很多受伤的法军、英国土兵,还协助他们逃到荷兰。在十月的那天早晨,一位英国教士走进军人监狱——她的牢房里,为她做临终祈祷的时候,库而德说了两句将刻在纪念碑上不朽的话语:“我知道光是爱国还不够,我一定不能对任何人有敌意和恨。”四年之后,她的遗体转移到英国,在西敏寺大教堂举行安葬大典。人们常常到国立肖像画郎对面去看库而德的那座雕像,同时朗读她这两句不朽的名言:“我知道光是爱国还不够,我一定不能对任何人有敌意和怨恨。”当耶稣说“爱你的仇人”的时候,我们也许不能像圣人般去爱我们的仇人,可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我们至少要原谅他们,忘记他们,这样做实在是很聪明的事。有句老话说的好:不能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人。至少,为了自己,何不表现的宽容一些呢?

做人不要太较真

做人是一门大学问,甚至是用毕生精力也未必能看破个中因果。多少自命不凡的人求原竞委,试图领悟到人生真谛,塑造出自己辉煌的人生,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到人生的全部内涵。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总是局限在事件的启迪上,比如:做人不能太较真便是其中一理,这正是有人活得轻松,有人活得累的症结之所在。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一个朋友也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看起来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得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如果一位把目光集中在别人的缺点上,那么他在你眼中肯定会变得十恶不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体谅,经常以“难得糊涂,吃亏是福”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相反,“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粒沙子,过分挑剔,容不得人,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心胸宽广,能容人所不能容。他们豁达而不拘小节,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罗本岛位于离开普敦西北方向7英里的桌湾。岛上布满岩石,到处都是海豹和蛇及其他动物。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里,他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下到一个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镐和铁锹挖掘石灰石。有时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押他的看守就有三人。当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举动震惊了世界。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他的来宾。在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他说令他最高兴的是当初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绍给大家。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曼德拉后来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曼德拉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不过,要真正做到心胸宽广,也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养,需要善解人意,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鲍叔牙年轻时就发觉了密友管仲卓越超凡的才智,彼此奠定了笃定的友情。两个人一起去做买卖,管仲常分3/4的利润。因为管仲穷困,所以鲍叔牙认为这是应该的。又有一次,管仲为鲍叔牙做了一件事情,反而使鲍叔牙陷入窘境,然而鲍叔牙并没有怨恨管仲。作战的时候,管仲常常是躲在后面,贪生怕死,鲍叔牙不认为是他懦弱,还对别人解释说那是因为管仲上有老母需要他照料,所以有所顾忌。管仲治国安邦的才能为世人所称道,但是鲍叔牙坦荡的胸襟同样为人们所尊敬。生活中有很多无关紧要的小事,如果耗费过多的精力在这些琐事上,肯定能够会影响重要的大事。如果我们明确了哪些事情可以不认真,可以敷衍了事,我们就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认真地去做该做的事,我们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就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我们变得宽宏大量,人们就会乐于同我们交往,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事业的成功伴随着社交的成功,岂非人生一大幸事乎。

只斗志而不斗气

人也是动物,可是人和其他动物不同点之一便是:人会“斗气”,其他动物虽然也会相斗,但不会斗气。为什么呢?因为动物都很现实,它们相互争斗,只是求生存、求繁衍而已。而人是感情动物,也是文化动物,面子、自尊、身份、地位,这些东西一旦受到伤害,就会作出反击。说来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一旦反应过度,就有可能激化矛盾,使冲突越演越烈,从而伤害到现实利益,这就叫“斗气”,是很不值得的。朋友间意见不合而吵架,两人都很生气,谁也不想先开口道歉,结果导致矛盾恶化。这便是“斗气”。A得罪了B,B回头报复A,A失了颜面,与B结怨,从此时时斗,处处斗,事事斗!这也是“斗气”。甲公司生产某产品,独占市场。乙公司也推出类似产品,瓜分了甲公司一半市场,并声言将击败甲公司。甲公司不甘示弱,花大钱打广告,发誓把市场夺回来!这也是“斗气”。斗气是人类很自然的反应,可是斗气只能带给人一时的满足,本身并没什么建设性,甚至可以说,斗气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原因有很多。如:1)斗气会丧失掉你应追求的目标。例如夫妻斗气会妨碍家庭幸福;两人斗气,会荒废事业;两个公司斗气,会互相毁灭;两个国家为斗气而打仗会使民不聊生。2)斗气会使理性失去清明。“气”是属于情绪性的,“气”的存在,使人呈现感性的一面,但若上升到要“斗”的程度,往往会做出错误甚至后悔莫及的决定。3)斗气有时是对方的策略。或许他知道你容易动“气”,所以故意挑逗你,好把你引上歧路,让你因此毁灭;或许他不知道你是不是容易动“气”,但激一激你,可以了解你的底细,而他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破坏你,或是毁灭你!4)斗气会使人格变小,因此而忘了“气”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更广大的天地。聪明人斗“志”而不斗“气”。“志”指“志向”,也就是抱负、理想及对未来的规划。换句话说,不管别人对你如何,也不管自己心里感受如何,而是坚定地奔赴自己的目标,也不在乎对方是不是跑在你前面,你只走你该走的路。“志”也指“理性”,也就是说,让理性来引导,你的每一个作为都经过仔细的思考,绝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三国时代,诸葛亮与司马懿棋逢对手,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对决之戏。诸葛亮虽然多次占据上风,可却一直没彻底击败司马懿。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司马懿仍然采用坚守不战的战术,诸葛亮千方百计,都不能达到目的。于是写了一封侮辱其懦弱的信,并附送一套女人的衣服,意在激怒对手出城决战。魏军将士见主帅受辱,十分愤怒,纷纷要求与蜀军决战,假使司马懿不能忍一时之气,贸然决战,就可能给诸葛亮以可乘之机,从而导致失败。可是,司马懿并没有上当,他坦然接受了这一“礼物”,以酒宴招待使者。从使者口中,了解到诸葛亮日常的工作和休息情况,并断定其必不能持久。诸葛亮接到回复后,也不得不感慨:最了解他的人,正是司马懿。果然,不久后,诸葛亮就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而他的对手司马懿却以超人的坚韧和度量,成了最后的胜利者。“气是空的、虚的、浮的,因此也是不长久的。”而“志”却是实的,稳的、充满力量的。因此“志”对“气”,“气”绝无胜算。很多人的失败都因斗气,这些人到年纪大了,才知道斗气的幼稚可笑。所以,聪明的人只斗志而不斗气,甚至根本不斗——不与人斗,只跟自己斗。

乐于接受批评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批评与被批评的关系,有些人极不情愿接受批评,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气不打一处来。因此,能否接受批评成为许多人的做人障碍,从中可见其心胸是否敞亮。皮鲁克斯说,每个人一天起码有五分钟不够聪明,智慧似乎也有无力感。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评而愤怒,有智慧的人却想办法从中学习。与其等待对手来攻击我们或我们所做的工作,倒不如自己主动接受批评。对手对我们的看法比我们自己的观点可能更接受事实。这里告诉你关于一位深谙做人艺术的人物故事,他叫豪威尔。豪威尔是美国财经界的领袖,曾提任美国商业信托银行董事长,兼任几家大公司的董事。他受的正式教育很有限,他曾在一个乡下小店当过店员,后来当过美国钢铁公司信用部经理,并一直朝更大的权力地位迈进。豪威尔先生在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说:“几年来我一直有个记事本,登记一天中有哪些约会。家人从不指望我周末晚上会在家,因为他们知道,我常把周末晚上留作自我省察,评估我在这一周中的工作表现的时间。晚餐后,我独自一人打开记事本,回顾一周来所有的面谈、讨论及会议过程。我自问:‘我当时做错了什么?’、‘有什么是正确的?’、‘我还能干什么来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我能从这次经验中吸取什么教训?’等等。这种每周检讨有时弄得我很不开心。有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莽撞。当然,年事渐长,这种情况倒是越来越少,我一直保持这种自我分析的习惯,它对我的做人艺术帮助非常巨大。”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评而愤怒,有智慧的人却想办法从中学习。诗人惠特曼曾说:“你以为只能向喜欢你、仰慕你、赞同你的人学习吗?从反对你的人、批评你的人那里,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训吗?”在别人抓到我们的弱点之前,我们应该自己认清并处理这些弱点。达尔文就是这样做的。当达尔文完成其不朽的著作——《物种起源》时,他已意识到这一革命性的学说一定会震撼整个宗教界及学术界。因此,他主动开始自我评论,并耗时15年,不断查证资料,向自己的理论挑战,批评自己所下的结论。如果有人骂你愚蠢不堪,你会生气、愤愤不平吗?我们来看看林肯如何处理的。林肯的军务部长爱德华·史丹顿就曾经这样骂过总统。史丹顿是因为林肯的干扰而生气。为了取悦一些自私自利的政客,林肯签署了一次调动兵团的命令。史丹顿不但拒绝执行林肯的命令,丽且还指责林肯签署这项命令是愚不可及。有人告诉林肯这件事,林肯平静地回答:“史丹顿如果骂我愚蠢,我多半是真的笨,因为他几乎总是对的。我会亲自去跟他谈一谈。”林肯真的去看史丹顿。史丹顿指出他这项命令是错误的,林肯就此收回成命。林肯很有接受批评的雅量,只要他相信对方是萁诚的,有意帮忙的。你我也应该欢迎这样的批评,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都是正确的。连罗斯福总统也只敢期望自己能存四次里面,有三次是正确的。法国作家拉劳士福古曾说:“敌入对我们的看法比我们自己的观点可能更接近事实。”这句话非常正确,可是被人批评的时候,如果不提醒自己还是会不假思索地采取防卫姿态。不管正确与否,人总是讨厌被批评,喜欢被赞赏的。我们并非逻辑的运动,而是情绪的运动。我们的理性就像在狂风暴雨的情绪汪洋中一叶扁舟。听到别人谈论我们的缺点时,想办法不要急于辩护。因为每个没头脑的人都是这样的。让我们放聪明点也更谦虚一点。我们可以气度恢宏地说:“如果让他知道我其他的缺点,只怕他还要批评得更厉害呢!”现在提出的是另一个想法:当你因恶意的攻击而怒火中烧时,何不先告诉自己:“等一下……我本来就不完美。连爱因斯坦都承认自己99%都是错误的,也许我起码也有80%的时候是不正确的。这个批评可能来得正是时候,如果真是这样。我应该感谢它,并想法子从中获得益处。”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查尔斯·卢克曼曾经用100万美元请鲍伯·霍伯上广播节目。鲍伯从不看赞赏他的信,只看批评的信,因为他知道可以从中学到一点东西。福特汽车公司为了了解管理与作业上有何缺失,特地邀请员工对公司提出批评。有一位香皂推锁员,常主动要求人家给他批评。当他开始为高露洁推销香皂时,订单接得很少。他担心会失业,他确信产品或价格都没有问题,所以问题一定是出在他自己身上。每当他推销失败,他会在街上走一走想想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是表达得不够有说服力,还是热忱不足?有时他会折回去,问那位商家:“我不是回来卖给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见与指正。请你告诉我,我刚才什么地方做错了?你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给我一点指正,直言不妨,请不要保留。”他这个态度为他赢得许多友谊,以及珍贵的忠告。想知道他的发展吗?他后来升任高露洁公司总裁,他就是立特先生。只有心胸宽大的智者,才能向豪威尔、林肯、立特等人看齐。四下无人时,你何不扪心自问你到底属于哪一种人?记下自己做过的错事,提出自我批评。既然我们并非完美之人,何不欢迎那些建设性的批评?不明白这一点,你就难以做一个真正受人欢迎的人。

勿以事小而不为

做事情的时候,就算是一件小事,也要尽其所能;反之,如果一点小事都做不好,那你怎么会做好大事。这种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得失。一般老板对新进员工都是一视同仁的,从起薪到工作都没什么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任何特权的。而且在刚进公司时所分配给你的工作,也是谁都能做的简单事。你会怎么对待呢?对于一连串的实践和简单的工作,你会心烦吗?甚至会不屑一顾吗?千万不可,公司这么做是有特殊用意的,你一定要特别注意。如果因为每天整理资料,跑跑腿,就对工作产生抱怨的心态,那么做起事来就会草率,发生许多不必要的错误。这样一来即使你的成绩再好,文凭再硬,也不见得能符合老板的要求。一旦让老板对你有这种印象以后,在分配重要工作的时候,就绝对轮不到你了。即使你花费几年的时间,也无法挽回别人对你的信任感。所以,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做起来反而要特别用心。相反的,如果你对小事都不马虎,努力谨慎地做好,别人对你的评价就会越来越高,自然会慢慢地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理。在开始的时候这种差异虽然只是毫厘之差,可是到了两三年后就会有天壤之别了。一个人工作时所具有的精神,不但对于工作的效率有很大关系,而且对于他本人的品格也有很大的影响。工作,就是一个人人格的表现,是我们的志趣和理想。看到了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如见其人”。工作,是一个训练和打造品格的学校。自尊和自信是成就大事业的必须条件,但对工作不肯尽心尽力,而只求得过且过的人,是不会有这种自信和自尊的。假使一个人不能在工作上尽心竭力,那他决不可能很好地造就自己。因此,在任何情形之下,不可容许你自己对工作产生厌恶的心理和厌倦的念头。如果你对工作不忠实,不尽力,那将贬损你自己,糟蹋你自己。这是最糟的一件事,足以招致失败。假使你为环境所迫,而只能做些乏味的工作,你也应当努力设法从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些兴趣和意义来。要知道,凡是应当做而又必须做的工作,总是有意义的。问题在于我们对待工作的精神状态如何。只要精神贯注,那工作上的厌恶和痛苦的感觉就会消失。应该在心中有这样的信念和决心:从事任何工作,你必须不顾一切,尽你最大的努力。良好的状态,会使任何工作都成为有意义、有兴趣的工作。俗语说:“不值得做的事,就不值得做好”。是的,每个人都会赞同这句话。它解释了我们时常感到缺乏兴趣和动力的原因。在做一份荒唐可笑、毫无意义的工作时,惟一的选择似乎就是保持一种不屑一顾,得过且过的态度。然而,问题并不没有解决。如果你任何事都做不好,即使你有充分的理由(这些工作都是“不值得”的),你的结局也一定会很糟糕。况且,把一生都浪费在嘲讽和敷衍上,本身就是一件最不值得做的事。所以,我们的选择是:勿以事小而不为,找到值得做的事,并努力把它做好。

如何化解嫉妒

你也许可能遇到过下面的情况:艰苦努力之后,你把精心拟就的工作方案呈报老板。他对你的工作成果大加赞赏,在大家的面前“拍你的肩膀”,表示重视你的才能,在会议中上上下下也都一致赞许你的真知灼见。再如,你刚好成功地完成了一项任务,使公司大赚了一笔钱,各部门主管对你另眼相看。这时的你必然是春风得意,难禁喜悦之色,大有世界都属于你的感觉,有点飘飘然了吧?但你兴奋忘形之际,也许正是你自埋炸弹之时。这实在太危险了!有时,最好的知识就是全然不知或装作全然不知;因为我们必须和他人共同生存,而大多数人都不希望你比他们更优秀。很多时候,你真的应该:宁可与人共醉,不可独自清醒。叫别人嫉妒你,是件失败的事,它会使你不知不觉之间成为很多人的敌人。如同事之间嫉妒的产生都是因为以下的情况:“他的条件又不见得比我好,可是却爬到我上面去了!”“他和我是同班同学,在校成绩又不比我好,可是竟然比我发达。比我有钱!”……换句话说,如果你升官了、受到上司的肯定或奖赏、获得某种荣誉时,那么你就有可能被同事中的某一位或多位嫉妒。女人的嫉妒会表现在行为上,说些“哼,有什么了不起”或是“还不是靠拍马屁爬上去”之类的话,但男人的嫉妒通常放在心里,有的放在心里也就算了,有的则开始跟你作对,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如何才能避过这些办公室里的敌意呢?首先,请切记别乐昏了头脑,要处处表现得虚心,不要容易满足。总之,就是采取谦让的姿态。即使当你像坐直升机一样。势力一天比一天大之时。请仍然保持与旧同事的关系,抽时间与他们在一起聚聚。淡话时更不能自己翻那些成功史,即使别人阿谀一番,也当是耳边风好了,或者索性说:“那绝非我的功劳,老板对我也是太好了。”或“多谢你的夸奖了,其实要更加努力,才能胜任此职。”处处表现虚心,不要颐指气使的。同事一旦对你有了偏见(由嫉妒演变而来),他日做起事来,屏障肯定更多,对尔当然不是好事了。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少人勤于制造高帽,往“目标物”头上送。你的职权日大,成为“目标物”乃是自然事。对有心者而言,他们就会有“果真如此”的想法;无心者呢。也可能产生“原来如此”的看法。总之,让人看穿了心事,自古而无一利。所以,凡事应该有所保留,婉转地多谢对方的褒奖:“谢谢你的欣赏和鼓励,我可受之有愧!”但切勿自满!其次,热忱待人,又富幽默感的你,深得同事们爱戴,对你尊重有加。可是,一旦到了“盲目”热情的地步,就会带来隐忧。对下,问题不会太大,只是有些人随波逐流,会形成更大的力量,对你反正影响不大,问题是出在同级之间和对上司方面。先说前者,人人对你热情有加,相对之下,必然冷落其他人。受到冷淡对待,滋味一定不好受,追根究底,多少会迁怒于你。或许,在私下里,他们已经不约而同地对你有攻击之意,这就大大不妙,因为这样在工作上会造成颇多阻力。更不利的是,连上司也瞧不顺眼,大概是怕你深得人心,将他比了下去,对他造成威胁。这样,你以为上司还会器重你,对下属大公无私吗?最佳的办法,是全数承受了对方的夸奖,却将功劳归于整个部门:“多谢过奖,这个计划得以顺利完成,也正是我们部门各位同事通力合作的成果,值得庆祝!”做出让步的姿态,对人更有礼,更客气,千万不可有倨傲的态度,这样就可降低别人对你的嫉妒,因为你的高姿态使某些人在自尊方面获得了满足!因此,当你一朝得意时,你应该注意几件事:一、不要凸显你的得意,以免刺激他人,或是激起本来不嫉妒的人的嫉妒,你若洋洋得意,那么你的欢欣必然换来苦果!二、同单位之中有无比我资深、条件比我好的人落在我后面?因为这些人最有可能对你产生嫉妒。三、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显露你无伤大雅的短处,例如不善于唱歌等等,好让嫉妒的人的心中有“毕竟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幸灾乐祸的满足。四、与心有嫉妒的人沟通,诚恳地请求他的配合,当然,也要提示、赞扬对方有而你没有的长处,这样或多或少可消除他的嫉妒。五、观察同事们对你的“得意”在情绪上产生的变化,以便得知谁有可能嫉妒。一般来说,心里有了嫉妒的人,在言行上都会有些异常,不可能掩饰得毫无痕迹,只要稍微用心,这种“异常”很容易发现。简而言之,遭人嫉妒绝对不是好事,必须以高姿态来化解。但话又说回来,嫉妒别人也不是好事,如果你有了嫉妒之心,又无法加以消除,那么千万不要让它转变成破坏的力量,因为这种力量会伤人也会伤己,而且嫉妒也会阻碍你的进步。因此,与其嫉妒,不如想办法追上对方,甚至超越对方。

自信

——心灵之光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镜子。照镜子时,你可以找到另一个自我。当你心情不好时,镜子中会就出现一张忧愁的脸;心情愉快时,镜子中的你又会笑容满面。镜子中的你是你的潜在意识,是你在你心中的投影,每天不可随便地照镜子,而应在愉快、乐观的情绪中寻找自我。你的一切感情变化都可从镜子中得到反应。镜子中的人就是你自己,是你心中最忠实的朋友,你要是兴高采烈地和朋友谈话,他会以同样的方式回答你;你要是无精打采,他绝不会笑脸相看,他不会对你那张忧郁的脸进行任何的加工润色。每天照镜子,和另一个自我倾心交谈吧:早晨起床后对着你的朋友大声说:“早上好!”你的朋友也会照样回应,要是觉得有些情绪不佳,就对你的朋友高喊一声“加把劲,打起精神来!你是不会失败的!”你的朋友也会这样鼓励你。二战时,曾经有一位企业家由于投资不慎而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一直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最后,他甚至想投湖自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本名为《自信之路》的书。这本书给他带来勇气和希望,他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请作者帮助他再度站起来。当他找到作者,说完他的故事后,哪知作者却对他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无能为力帮助你。”他的脸立刻变得苍白。他低下头,喃喃地说道:“这下子完蛋了。”过了几秒种,作者说道:“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刚说完这句话,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作者的手,说道:“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于是作者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面前,用手指着镜子说:“我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否则,你只能跳进维多利亚湖。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他朝着镜子向前走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几天后,作者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几乎认不出来了,他对作者说:“我正要到你的办公室去,把好消息告诉你。那一天我离开你后,我找到了一份年薪3万美元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预支了一些薪水给我,要我去买些新衣服,还让我给寄一部分钱给家人。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他还风趣她对作者说:“我正要前去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再去拜访你一次。我将带去一张支票,收款人是你,金额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数字。因为你介绍我认识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镜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给我看。”那人说完话后,就消失在纽约茫茫的人海中。在每个人的意识中,都隐藏着伟大的力量和潜能,让自信的心灵之光永远璀璨。

忍字头上一把刀

——形势比人强时。就要忍!在社会上行走,“忍”是很重要的一个字,因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有不能如我意的问题存在,有些问题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无法很快解决,更有些问题不是自己能力所能解决,所以也只能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古有明言,不能忍的人虽可以暂时解除心理的压力,但终究自毁前程,会失去长远的利益。历史上最有名的“忍”的例子就是韩信忍恶少胯下之辱,那时韩信潦倒落魄,无心也无力与恶少争,只好忍辱爬过恶少胯下。孙膑忍庞涓之辱也很有名,装疯卖傻,就怕庞涓把他杀了。结果呢?韩信留下有用之身,终于成为大将,如果他当时斗气,恐怕要被恶少打死了;孙膑保住一命,终于收拾了庞涓!如果他当时不能忍,早就没命了。我有一位亲戚的孩子也很会忍,他在一家电器行当业务员。住在老板家里,寄人篱下他心有不愿,但自己租房又开销太大。就这样一住十年。但他也不是平白住人家房子,他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也帮忙老板家里,甚至陪老板的老母亲散步、爬山,他自己的休闲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一直到结了婚,买了房子,他才搬出来。如果他不能忍,很快就搬出来,增加的开销恐怕要延缓买房子的时间,他的忍,有了代价。韩信也好,庞涓也好,我那位亲戚的小孩也好,都是“忍一时之气,争千秋之利”,很值得年轻人学习。当然,每个人遇到的状况都不一样,因此什么事该忍,什么事不该忍,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我只能这么说——当形势比人强时,就要忍!所谓“形势比人强”就是客观环境对你不利,譬如在公司里受到当权者的羞辱、排挤;对目前工作环境不满意,可是又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自己做个小生意,却受到客户的羞辱;想创业,资本却不够;失意潦倒,有人鼓动你从事非法工作……当形势比人强时,你是很难施展的,仿佛困兽那般。有些人碰到这种情形,常会顺着情绪来处理,像被羞辱了,干脆就和他们干一架,被老板骂了,干脆就拍他桌子,丢他卷夹,然后自动走路!我不敢说这么做就会毁了你一生,因为人生的事很难说,有时甚至会“因祸得福”、“弄拙成巧”!但不能忍,绝对会使你的事业造成某种程度的中断,而依我的经验,不能忍的人“因祸碍福”的人不多,大部分人不如意,总是要到中年了,才会感叹地说:“那时年轻气盛啊!”其中的关键倒也不在于这种不能忍的人命运不好,而是不能忍的人走到那里都不能忍,不能忍气、忍苦、忍怨、忍谤,他总是要发作、要逃避、要抗拒,所以常常形势还没好转,他就垮了。所以,当你碰到困境和难题时,想想你的大目标吧!为了大目标,一切都可以忍!千万别为了“爽快”而挥洒你如怒火岩浆般的情绪,而“忍”不管对你的大目标有多少助益,但对你本身绝对是有好处的。我们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你能忍第一个问题,你便学会了控制你的情绪和心志,以后碰到大的问题,自然也能忍,也自然能忍到最好的时机再把问题解决,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业!从今天开始。练习你的“忍术”吧,因为你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呢!

忍耐是以退为进

耐性绝不是一味的退让,毫无代价地忍受。相反地,忍耐是为了在忍让中抓住新的机会,闭门思过,寻找适合自己不断进步的途径。忍耐是以退为进,是为了求得更大的成功。对于忍耐,恐怕百人百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说到忍耐,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默默无闻、埋头劳作的老黄牛,可能是百无聊赖、失去斗志的垂暮老人,也可能是个性懦弱、游手好闲的小青年。而有一部分人,从来没有考虑过关于耐性的问题。或者说,认为耐性无关紧要。有些人认为有没有耐性是天生的,就像眼睛的颜色、鼻子的长短一样。有些人以丈夫或妻子的缺乏耐性为傲,说:“他(她)一秒钟也静不下来。无法忍受和别人长时间闲聊。”好像脾气暴躁是高度智力或具有个性的证明。但是,事实正相反,忍耐是一种美德。同时必须强调,忍耐绝对不是天生的。忍耐是学习而来的,并且能以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和提高。涉世初期的幼儿不知忍耐,肚子饿了就哭,看不到妈妈也哭。天真活泼的少年不懂得忍耐,在学校被拘束几个小时就觉得焦躁。但是,无论是幼儿或是年轻人,如果想要学好某种技能或专业知识——足球也罢,钓鱼也罢,就必须抑制自己浮动的心。首先必须学会专注,静待时机到来,一旦时机来临——不是时机来临前的一瞬,也不是来临后的一瞬,在时机来临当时就必须迅速把握机会。为了让这个动作完美无瑕,必须耐心重复练习数百遍,温故而知新。有许多人把忍耐和怠惰、不关心、懒散混为一谈。后者都是缺乏生命力的精神状态。相反地,忍耐是一种控制生命力的能力,而且是毫不混乱地把生命力诱导到目的地的能力。在人生面临困难的时刻,我们必须倾全力、不屈不挠地追求目标。显而易见,对于每个人来说,忍耐是人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许多人貌似强大,才干出众,可是最终却无法取得重大的成就,甚至平平淡淡过了几十年,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忍耐精神。忍耐并非人人都能拥有。年轻人更多的是冲动、易怒,不顾一切。不论在什么时候,他们急于证明自己比别人高出一头,迫不及待地想要打败对手,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的一笔。相较之下,让怒火爆发、随心所欲地毁坏门窗是何等容易呀!尤其困难的是,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忍受挫败和失落,而且每次挫败都必须从头开始、重新整队,找出新的策略与同盟。当我们必须面对竞争、交易、生病、恋爱等重大的考验时,真正的困难在于必须日复一日忍耐近乎残酷的不确定性。这时候,忍耐就是勇气的别名。没有超人的勇气,就不会有忍耐精神。勇气是着手去做的能力,忍耐则是再度挑战的能力,因为每天早上、每小时、每分钟都必须重新面对不确定的状况。为了能够坚持到底,必须不断重复这种状况。我们只待在家里,就可以不必忍耐。换言之,可以像幼儿般在父母亲保护下行动。就业之后,便开始面临考验,这时候,他会惊讶地发现即使言谈举止有不妥之处,也没有人为你纠正,但你却必须为自己的一切错误付出代价和承受意想不到的损失。可以说,从这时起,他在工作上所有的成长,便由观察、研究和理解他人的态度来决定。这里所说的“他人”,是指同事、上司或顾客。因此,陈述自己的主张时,他必须自我克制、慎重而有耐性。只有这样,这些人才会长久站在他身边。反之,缺乏耐性而焦躁的人经常给周遭的人带来迷惑与困难,最后所有人都将成为他的敌人。回家一看家里没有收拾好就大发雷霆的父亲,动不动就斥责秘书的主管,任意驱使部下的经理,都是典型的例子。这些人把没有耐性、焦躁当做蛮横的工具,使别人的生活与工作受到极大的干扰,还可能无缘由地受到伤害。如果想要成功,就不能让自己如此浮躁。例如,受顾客注目的店员必须要有耐性,并随时保持微笑。经营者若想赢得部下的向心力,并激发出真正的干劲,就必须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断沟通、说明,并且告诉他们之所以这么做的根据。商场如战场,和部队的指挥官一样。必须全力以赴,尽一切努力。因此,他必须拥有超强的忍耐力。当然,任何的领域都需要耐性,有忍耐力的人,就有了战无不胜的资本。即便在追求高速度的体力劳动的工厂,耐性对每一个人来说同样十分重要。耐性的涵盖很广,若非经过长久的努力和有意识的锻炼,你很难领悟什么才是真正的耐性,即忍耐的风格。忍耐首先是对自己浮躁情绪的一种控制。学会了控制情绪,即学会了控制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不同个性,性情或温和或暴躁,或沉稳或直爽。这就造成了每个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千差万别的反应,尤其是对突然的变故、意外的打击或激烈的冲突,人们的表现就更为不同。有的人可以泰然处之,不慌不忙,把悲伤和喜悦埋在心里而很少形于言表。有的人则勃然变色、惊慌失措,或者气急败坏,做出令人意料不到的举动。第一种人是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他们已经学会了忍耐。忍耐其次应该是一种顾全大局的品质。这种人不会在小事上同别人斤斤计较,在事关原则的关键场合,他们也会尽量求得事情的和平处理。他们善于从他人的角度来面对纷争,具有理解别人、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胸襟和气度。他们不会只考虑自己的尊严和毫无意义的虚荣,不会只站在自身的立场考虑问题,而是着眼于大局,为了求得长远的发展和融洽的人际关系而暂时隐忍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他们不是软弱,而是大智若愚,是大公无私。忍耐还应该是高尚人格的一种体现。懂得忍耐的人,同样具有其他人格中最崇高最圣洁的部分,是值得我们敬仰和信赖的人。是的,忍耐的人绝对是值得我们仿效的人。但是,这个模仿、学习,应该是个怎样的过程呢?有的人也认识到忍耐的好处,也准备让自己学会忍耐。可是,一遇到突发的事件,却立刻又方寸大乱。不是不顾一切同对方争执,就是忍不住出口成“脏”,破口大骂,或热血沸腾,要同人家动手。因此,完全可以说,学会忍耐,并不是仅有想法就够,还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培养和千百次的实践再实践。第一步是在充分理解忍耐的诸多必要性的基础上,多接近有耐性、涵养好的人。他们的魅力,需要时间才能有所体会,用以启发自己;他们的长处,是日积月累的人格精华,自然也需要我们天长日久的学习。只有同他们多接近,融入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接触他们的日常生活,才能使自己全心身投入,经过一定的磨炼及他们的引导、指教、帮助,达到学会忍耐的目标。第二步是坚持下去的毅力。对于这一点,脾气暴躁的人做起来尤其不易。虽然他们希望自己更有耐性,因为性子太急带来的损失和挫折曾让他们刻骨铭心,所以也在努力改变自己的脾气性格。不过,一碰到别人的刁难和指责,他们往往压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发作起来,便什么都抛之脑后。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一贯的品行和个性,的确不易。不具有过人的毅力,时刻牢记自己的初衷,是很难培养出耐性的。但是。耐性绝不是一味地退让,毫无代价地忍受。相反地,忍耐是为了在忍让中抓住新的机会,闭门思过,寻找适合于自己不断趔步的途径。忍耐是以退为进,是为了求得更大的成功。最好的例子,是春秋时的越王勾践。越国被吴国战败后,作为一国之君,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在常人想像不到的困苦中暗觅复兴越国的机会。最终。他带领军队灭了吴国,杀死了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报了当初的一箭之仇。可想而知,作为曾经辉煌四海的君王,没有过人的毅力,没有坚不可摧的耐性,如何能取得这样名垂千古的业绩。换了另一个人,不是在碌碌无为中潦倒一生,就是在忧愤难平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沉入心灵的大海

众所周知,英国的资产阶级宪章是一群不识字的人用他们自己的符号写成的,尽管他们不通文墨,没有文化,但他们却懂得怎么理解、捍卫这些原则。正是这群从未读过书的“文盲”却有着高尚人格。正是他们,为伟大的英国的自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地,有许多自学成材的成功的人土很少读书。直到成年才学会认字的布莱德利和约翰尼,通过自学取得了伟大而辉煌的成就;古德迅20岁时一字不识,但他做的桌椅堪与最好的木匠媲美,他后来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解剖学家。他曾在课堂上指着一本教科书说:“我从不看这个,假如你想在某个专业取得杰出成就的话,就必须懂得自学是最重要的,你要建立起你自己的思想体系,沉进你自己的境界里才行。”然而,沉进自己的境界里的自修者,未必会像那些伟大人物一样取得许多功成名就的成绩,他们大多数一生默默无闻地从事着自己平凡的工作。不管出身贫富贵贱,他们完全沉进了自己的境界里,心情是那样的平和,可以用高尚的思想使琐碎的劳动、艰苦的工作环境升华;可以与人类当中伟大的思想家交流对话,因为他们心灵相通,没有高贵低贱之分,有的只是彼此间的敬仰和尊重。尽管自修者也许修不来巨大的财富,但它却拥有人类不可或缺的高尚的思想道德。那些所谓的“贵族”,可以傲慢无礼极其轻蔑地指问智者:“你的所有学问究竟能够给你带来什么?”而智者这样回答:“我获得了心灵的宁静。”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来自老师的教导,另一条则是靠自学,而后一条尤为重要。从学校里得到教育仅是一个启蒙和开始,它可以启发一个人的心智,但关键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学者认为,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在本质上只是对知识的积累;而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才是真正的知识,其价值远远超过前者。阅读是启迪心智的众多良方之一,但比起实践经验对一个人的成就有巨大帮助来说不知要逊色多少。通过刻苦自学获得的知识远比轻而易举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知识记忆深刻得多。靠自学得来的知识永不丢失,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这是靠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不可比拟的。自学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行为,它不仅需要才能,而且还会激发培养才能。自学者凭借自己积极的努力,依靠磨练而非直接传授,自学者与在校生的较量,是生命力和意志力的较量,自己积极的努力就是成功的惟一关键因素。因此,你学会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会这些知识的目的。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韬光养晦、塑造自己;为了使我们将来更好、更有能力、更成功;为了让我们以更充实的思想和更饱满的精力去追求实现更为远大的崇高理想。我们不是仅仅去思索、研究别人曾经怎样做的,取得了多少成就,而是我们自己必须去成就自己,沉进自己的境界里,永存心灵上的成就。我们把别人当作最好的启迪,把行动化为最好的思想。我们尽己所能,才会无愧于心,任何人都无法指责我们,因为我们已经尽力。苍天不负有心人,我们尽己所能,在追求成功的艰难历程中不断磨励自己,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所肩负的神圣义务。这正是人类的自尊。著名的心理学家库明德有一句充满智慧的格言,那就是要求学生“尊重自身”。因为具有这一崇高的理念后,肉身不会因七情六欲而堕落,更不会为奴性而玷污心灵,在日常生活中,便能体现出如下种种美德——纯洁、坚贞、庄重、高贵、虔诚。但丁如是说:“虔诚而公正地尊重自身是一切高尚美德的开始。”思想上的自我贬低,同样也会在行动上如此,不仅仅是在贬低自身,还会导致贬低别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精神不振会导致一个人往低处看,精神振奋才能昂然向天。自尊不是自大,更不是自负,它是一种自信、自强、自立。自尊令卑贱者傲然挺立,令贫困者倍显高贵。自尊者,自立自强的力量会与日俱增;自尊者,他能够抵制消极因素的诱惑。他将怀着积极的心态去为他人、为自己辛勤工作。自尊是人类最为高贵的外衣,最能净化一个人的心灵,升华一个人的思想。自尊是一切成功因素之母。扎根于自尊之厚壤的自律和自制即是实践智慧之始,力量的孪生兄弟——勇气和希望亦源自自尊之厚壤。在此,我们可以这样谦逊地说:“尊重和发展自身,这是我们生存于世的义务所在,我们应该感谢上帝和父母赐予我们人之躯体,使我们能够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天生我才必有一用,我们应当首先净化自己的心灵,在人生的旅程中祛恶扬善,令自己的品性至善至美。”自尊,方能自立;推己及人,相互尊重,方有和谐、公正和人间的温暖真情。简·霍华德,他整个的一生就是锲而不舍地渴求无尽的知识勤勉自我修养的一生。尽管他在自修过程中双目失明,但却从未丧失追求真理的热情;尽管他身体瘦弱无法站立,只能让护士像抱婴儿一样把他从房间里抱进抱出,但他从未失去顽强的奋进精神。他完全沉进了自己的境界里。这里,让我们用他的一段话为我们自勉——“无论我历尽艰辛为之奋斗的结果如何,我谨希望锲而不舍追求自身完善的这种精神永不丧失,并能对抵制人类社会不该滋生的各种道德弊病有所教益,让那些没有信仰、无所事事的灵魂迷途知返,重新找回信仰与敬畏之心。不要痛苦地指责这个社会没有给你提供成功的机会,不要抱怨你没有用武之地,宁静而严谨的自我修养正是任何人都能抵达的希望之处、避难寓所、理想高地。沉进自己的境界里,我们就不会为时光如水般的流失而感到痛惜和惶恐;沉进自己的境界里,每个人都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沉进自己的境界里,每个人都能生活得自尊而高贵;所有这些,我认为我已经完全傲到了。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仍然选择抵达今日的同一条坎坷道路,尽管我双目失明,近乎绝望地忍受痛苦地折磨,但我依然郑重声明,世上有比感官享受、财富和健康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沉进自己的境界里,锲而不舍地献身于追求知识的自我修养当中去。”如果你目不识丁,请不要自卑。自尊、自立、自强,你会发现心灵深处的大海会令你强大起来。

保持平和心态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1抗日战争时期,他已已有70岁的高龄了。在这场横扫社会一切的大动荡中,所有的艺术家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齐老先生虽然不至于落魄至此,但也是大不如前。他过去的万贯家产,他的显赫威望,他的骄傲,好像被洪水卷得一无所有。但他坦然处之,心境平静得像水一样,耐心、毅力仍在,勇气不减当年。即便行动受到限制,不能来去自如,但他还是毫不在意。后来,有一个汉奸走狗奉命去齐老先生家里刺探他的情况。他先是请齐老先生画了一副国画。齐老先生二话没说,从橱柜里拿出一张纸,擦起桌子来。那特务定睛一看,齐老先生手里拿的竟然是一张巨额的钞票!特务立刻惊呆了,心想在这样的非常时刻,齐白石居然真正做到了“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这是决非能用金钱收买的人。齐老先生擦完桌子,看都没看一眼,就把那张价值不菲的钞票扔进了垃圾桶中,开始一丝一毫地是专注画画。他在一张小纸上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描绘着他最擅长的对虾的特征,生活中一切痛苦都消融在对自然的无穷乐趣之中了。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乐趣像一位善良的仙女在陪伴着这位孤独的老人。曾经有人想要给这位特立独行的,但又令人尊敬的老艺术家一点点抚慰金,但他婉言谢绝了。没过多久,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平静地走了。他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走得是那么的安详、悠闲,好像去田野小径散步一般。没有任何的要求,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他就这样,带着他一生的平淡的心境离开了人世。这着实反映了他平和的性格,他用这种微不足道的方式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永恒的纪念碑。由此可见,性格,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虽然,性格本身无所谓好坏,只不过是一种遗传罢了,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性格就有好坏之分了。性格好的人大都比较乐观,看问题是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总能看到生活中好的东西,对于这种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令人伤心欲绝的痛苦,顶多是一点小麻烦罢了。即使在灾难和痛苦之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太阳,重重乌云布满了天空,但太阳依然悬挂在天上,太阳的光线终究会照到大地上来。心情平和的人可以归结到性格好的这一类中来。无论天空是多么的黑暗,但心中那一缕阳光绝对是永恒的。只有心地善良、善于宽容体谅他人的人,才是心境平和的,才是是一个具有强大克制力和耐心的人。性格平和的人也总是幸福的,使自己幸福也使别人幸福。平和的性格容易和人相处,他总是令别人愉悦,更不会遭人嫉妒。性格平和的人眼里总会闪着愉快的光芒,显得欢快、豁达、朝气蓬勃而且富有生气。性格平和的人,大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如果性格急躁,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怎能达到心境的平和呢?性格平和的人感到光明快乐和美丽的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他们眼睛里流出来的光彩使整个世界都流光溢彩。在这种心境下,荆棘会变成鲜花,寒冷会变成温暖,痛苦会变成快乐……相反,那些性格暴戾的人,总是忧郁悲观,动不动就暴跳如雷,永远发现不了生活中的七彩阳光。春天盛开的鲜花在他们眼里黯然失色,天空美丽的彩霞在他们眼里是乌云密布。世界上只有寒冷、僵硬,有着无穷无尽的烦恼和忧愁,生命是多么的脆弱,灵魂又是多么的空虚。也许大家都看过德国大诗人歌德所写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虽然书中写的是一个为爱而困惑不已的年轻人的形象,歌德本人的心态却是与其不太相同的。他看到社会上一些年轻人未老先衰,一本正经的像个小老头,感叹不已:“唉,世界上又多了一些年轻的老头了!”他认为,人生就要平和豪爽。豁达就是快乐,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就是幸福。童心常驻、精神快慰就是难得的享受。这些快乐幸福和精神享受决不是那些一本正经、过分拘谨的年轻小老头所能够享受得到的。过于一本正经的人缺乏精神活力,缺乏创造性,这种年轻人徒有青春的外表,他们那颗心已经老了,没有活力了,鲁迅先生也曾感慨这种情况,他时常叹道:“真苦了这些年轻人,能装出这种古板的样子来,这是多么荒唐和愚蠢的行为举止啊!”他希望看到的是那些精神焕发、本性自然、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平和的性情来自爱、希望和耐心。爱、希望和耐心是幸福之源。爱换来爱,爱让希望插上翅膀,使内心永远充满活力。爱即仁慈、宽厚;爱即坦率、真诚。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爱。爱是光明的使者,是幸福的引路人,爱是照耀在茫茫草原上的一轮红日,是百花丛中绚丽的阳光。无数欢快的念头都是从爱的呼唤中翩翩而来。暖意融融的欢快幸福之中总有爱的精灵。爱是无价的,但她并不花费任何东西。爱为自己的拥有者祈求赐福,一个心目中拥有爱的人,幸福总会伴随他,爱与幸福是不可分的,因为爱,痛苦会化作幸福,伤心的泪水也会化作甘泉。无怪乎,从古至今,爱,一直是人们称颂的主题。然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