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的药学与临床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1:28:22

点击下载

作者:吴水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泽泻的药学与临床研究

泽泻的药学与临床研究试读:

前言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外开放,中医药已日益走向世界,引起全世界的兴趣与关注。特别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医药成为我国具有自身优势的少数领域之一,国家已经启动了中医药现代化项目的重点研究,给予了巨大的投入。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是中药材“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保证和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第一步。作者在开展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道地药材泽泻GAP研究与基地建设”、“福建省道地药材建泽泻的道地性研究”及“种质与生态环境对泽泻药材道地性的影响”等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对福建省的著名道地药材建泽泻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泽泻是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渗湿、利水、泄热作用,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是“六味地黄丸”、“五苓散”等著名方剂的配伍药材。现代应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的研究还证明其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是味有待深入研究与开发的中药品种。有鉴于此,笔者汇集了有关泽泻的历代论述及现代国内外研究进展,并结合本人的科研工作与体会,编著了本书,旨在为泽泻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尽可能详尽的新信息、新方法与新思路。

全书分为十三章,分别对泽泻的本草学、植物学、鉴别、GAP研究、采收与加工、贮藏与霉蛀防治、化学成分、质量分析与控制、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与常用配伍、与泽泻相关的专利进行论述,力求为读者提供有关泽泻的较全面资料与信息,满足读者的需求。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省农科院等单位和同行们的关心与支持,参阅和吸收了同行过去以及最近发表的论文、论著、新技术与新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疏漏乃至谬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与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提高。吴水生2006年12月于福州第一章本草学一、本草考证1.名称

泽泻,拉丁名Rhizoma Alismatis,原植物泽泻Alisma plantago -aquatica L.var . orientale samuels ,英文名Oriental Waterplantain Rhizo-me。

药材名除泽泻外,另有水泻、芒芋、鹄泻(《神农本草经》);泽芝(《典术》);及泻(《名医别录》);禹孙、禹泻、兰江、牛耳菜、酸恶俞(《和汉药考》);如意菜(《本草纲目》);天鹅蛋、天秃(《药材资料汇编》)。

植物异名:荬(《诗经》),牛唇(《尔雅》),水沓菜(《救荒本草》),水泽、耳泽。

处方名:泽泻、盐泽泻、炒泽泻。2.品种考证《名医别录》载:“……水泻也如续断,寸寸有节。其叶如车前大,其叶也亦相似,徐州广陵人食之。”

陶弘景曰:“形大而长,尾间必有两歧为好。丛生浅水中,叶狭而长。”似现在的窄叶泽泻。《本草图经》载有:“春生苗,多在浅水中。叶似牛舌,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并附有三幅泽泻图(邢州泽泻、齐州泽泻、泽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均有泽泻的原植物图。与现在所用的泽泻基本相同。泽泻的植物学分类见表1-1。表1-1 泽泻的植物学分类地位3.产区

泽泻分布很广,生于沼泽边缘。历史上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等黄河流域。近代,家种泽泻主要在福建、四川、江西、云南、贵州、湖南、浙江、上海、江苏、安徽。主产于福建建瓯、建阳、浦城、顺昌、南安、同安、龙海、漳浦、福州;四川灌县、新都、浦江、彭山、眉山、乐山、泸州、德阳。此外,江西广昌、于都、宁都;广东东莞、海丰、电白、徐闻、海康、遂溪、廉江、增城;广西北流、博白也产。

商品中以福建、江西产者称建泽泻,个大,圆形而光滑;四川、云南、贵州产者称川泽泻,个较小,皮较粗糙。福建建瓯、建阳、浦城等地栽培历史较久,产量大,质量好,素有“建泽泻”之称,为道地药材。

弘景曰:“汝南郡属豫州。今近道亦有,不堪用。唯用汉中、南郑、青州、代州者。形大而长,尾间必有两歧为好。此物易朽蠢,常须密藏之。丛生浅水中,叶狭而长。”《名医别录》:“生汝南池泽,五月、六月、八月采根,阴干。叶五月采,实九月采。”《本草图经》:“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汉中者为佳。……今入秋末采,暴干。”《植物名实图考》曰:“抚州志:临川产泽泻,其根圆白如小蒜。”《唐本草》注:“云:今汝南不复采用,惟以泾州、华州者为善也。”《蒙筌》:“淮北虽生,不可药用。”《出产辨》:“福建省建宁府上。”4.采收加工

泽泻的品种变化不大,全株均可药用,药用部位主要有块茎、叶和果实,但功效不同。《证类本草》:“叶味咸,无毒。主大风,乳汁不出,产难,强阴气。久服轻身。”《别录》:“壮水脏,通血脉。”“实味甘,无毒。主风痹,消渴,益肾气,强阴,补不足,除邪湿。久服面生光,令人无子。”而叶、实现代临床较少应用,其资源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分春、秋季采收。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留下中心叶,以免干燥时流黑汁液。洗净泥沙,用微火烘焙5~6天,干后装入竹笼内,往来撞擦,除去须根及粗皮。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麸炒或盐水炒用。二、商品规格

根据主产地福建、四川分为建泽泻和川泽泻等。

建泽泻分为三等,一等:每千克32个以内;二等:每千克56个以内;三等:每千克56个以外,间有双花、轻微焦枯,但不超过10%。川泽泻分为二等,一等:每千克50个以内;二等:每千克50个以外,最小直径不小于2cm,间有少量焦枯、碎块,但不超过10%。三、性味、归经

甘,寒。入肾、膀胱经。《神农本草经》:“味甘,寒。无毒。”《名医别录》:“咸,无毒。”《药性论》:“味苦。”《医学启源》:“气平,味甘。”《主治秘要》云:“味咸、性寒,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又云:“咸,阴中微阳。”《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本草衍义补遗》:“入足太阳、少阴经。”《本草蒙筌》:“甘酸,气寒。”《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本草经疏》:“入肾、入脾。”《药品化义》:“味微咸,略苦,性平能降,性气薄而味稍厚。入脾、胃、肾、小肠、膀胱五经。”《医林纂要·药性》:“甘、微咸。温。”

由此可见,医家在泽泻的性味、归经上论述差异较大。四、加工炮制

南北朝刘宋时代始见有泽泻炮制方法的记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粉末及饮片制作《雷公炮炙论》:“细锉。”《本草图经》:“捣,筛取末。”《伤寒总病论》:“去苗。”《小儿药证直诀》:“锉极细。”《传信适用方》:“研成块子。”《朱氏集验方》:“水洗,切作块。”《奇效良方》:“去灰土,切作片,去粗皮。”2.酒制

南北宋时期《雷公炮炙论》首载:“不计多少,细锉,酒浸一宿,漉出,暴干任用也。”

去灰土,切作片,去粗皮,酒浸一宿等。又如酒浸蒸、酒浸蒸焙。

宋代见有:“研成块子,酒浸一宿,略蒸焙。”《校正集验背疽方》:“水洗,锉作块,无灰酒湿瓦器盛,盖甄酒湿瓦器上蒸五次,锉焙。”《得配本草》:“酒炒用。”《女科要旨》:“酒拌烘。”明代有“酒润蒸。”

此外清代还有“酒洗、酒炒”等炮制记载。《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泽泻,水洗,切作块,酒湿,蒸五次。”

现代酒制方法:在100℃热锅中加泽泻片,翻炒数次,用酒喷匀,炒干,取出放冷即可。每泽泻片100kg,用酒5kg。3.炒

始载于宋代。见有“微炒”。此后,明代也有“切片炒”,“去毛炒”。清代又见有炒黄色。

炒焦:取泽泻片,清炒至微焦。4.清蒸

始载于明代,见有“蒸”,“切片蒸、焙干”,“切片蒸五次焙用”。清代也有蒸的记载。5.盐制

在文献中记载较晚,始见清代,要求“盐水拌”。此后见有“盐水炒焦”、“盐水炒干”、“滋阴利水盐水炒”的要求。

方法:取泽泻片,用盐水拌匀或喷洒均匀,闷透,置锅内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泽泻片100kg,用食盐2kg。6.麸制

取麸皮,撒放热锅内,待起烟时,加入泽泻片,拌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泽泻片100kg,用麸皮10kg。7.土制

将锅烧热,取泽泻片,置锅内,随即将土粉撒入,用铁耙翻动均匀,炒至土粉均匀粘于片上,取出去土粉,待凉即得。8.其他制法

部分文献中见皂角水浸焙、煨,米泔水浸。锉研末,去粗皮,去毛等。如宋代见“捣筛取末”。元代见有“去粗皮”。明代见有“削去毛,热水浸半时切片”,“皂角水浸切焙用”,“煨”,“米泔浸去毛,蒸或捣焙”。

关于泽泻炮制的目的,本草中论述不多,仅在清代见有“健脾生用或酒炒用。滋阴利水盐水炒”。“利小便生用,入补剂盐、酒炒”。

泽泻的炮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发展,但各有侧重。其中酒制法文献记载最早,应用时间最长。现虽仍有少数地区还有酒制,但和清代以前相比,酒制法趋向减少;另外,清炒、蒸、米泔水浸方法文献中多有记载,但现在见到应用的却很少。中药的炮制直接影响中药的性味、功效,同时也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因此,开展有关泽泻的炮制机理的研究十分必要。五、功效及历代医家的论述与争论1.功效

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尿血,水肿胀满,脚气,呕吐,泄泻,痰饮眩晕,遗精。2.历代医家的论述与争论《神农本草经》载:泽泻,一名水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味甘,寒,无毒。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生池泽。《名医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通水道。《日华子》: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催生,主难产,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要》云:其用有四,入肾经一也。去旧水、养新水二也利小便三也。消肿疮四也。又云:渗泄止渴。

李东垣: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引自《本草纲目》)。《本草衍义》:泽泻,其功尤长于行水。张仲景曰,水蓄渴烦,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方用泽泻,故知其用长于行水。《本经》又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涩,诚为行去其水。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凡服泽泻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医经溯洄集》: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本草衍义》云,不过接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愚谓地黄、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皆肾经之药,固不待泽泻之接引而后至也。附子乃右肾命门之药,官桂能补下焦相火不足,亦不待乎泽泻之接引而后至矣。唯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然其功亦能强阴,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原,原既有滋,流岂无益?且泽泻虽咸似泻肾,乃泻肾邪,非泻肾之本也,故五苓散用泽泻者,讵非泻肾邪乎?白茯苓亦伐肾邪,即所以补正耳。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之功。《本草蒙筌》:泽泻,多服虽则目昏,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目昏。二者不可不知。《本草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则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阴潜耗,安得不目昏耶?仲景地黄丸,用茯苓、泽泻者,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非引接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至偏胜之害也。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复云久服轻身、面生光,陶、苏皆以为信然,愚窃疑之。泽泻行水泻肾,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谬可知。《本草汇言》:方龙潭云,泽泻有固肾治水之功,然与猪苓又有不同者,盖猪苓利水,能分泄表间之邪;泽泻利水,能宣通内脏之湿。泽泻,利水之主药。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谓能利膀胱、包络之火,膀胱包络有火,病癃闭结胀者,火泻则水行,行水则火降矣,水火二义,并行不悖。《本草通玄》:《别录》称其止遗泄,而寇氏谓泄精者不敢用,抑何相刺谬也?盖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药品化义》:凡属泻病,小水必短数,以此(泽泻)清润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治水泻湿泻,使大便得实,则脾气自健也。因能利水道,令邪水去,则真水得养,故消渴能止,又能除湿热,通淋沥,分消痞满,透三焦蓄热停水,此为利水第一良品。若小便不通而口渴者,热在上焦气分,宜用泽泻、茯苓以清肺气,滋水之上源也。如口不渴者,热在下焦血分,则用知母、黄柏,以泻膀胱,滋水之下源也。须分别而用。《本草正义》: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本经》气味虽曰甘寒,兼以其生长水泽,因谓之寒,其实轻淡无味,甘于何有?此药功用,惟在淡则能通,《本经》称其治风寒湿痹,亦以轻能入络,淡能导湿耳,云治风寒,殊非其任。其能治乳难者,当以娩后无乳者言,此能通络渗泄,则可下乳汁,非产乳百病之通用品。其兼能滑痰化饮者,痰饮亦积水停湿为病,惟其滑利,故可消痰。总之,渗泄滑泻之药,必无补养之理。《本经》养五脏,益气力云云,已属溢美太过,而甄权竟谓可治肾虚精自出,大明且谓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洁古亦谓入肾经,去旧水,养新水。皆非药理之真。《通配本草》:凡痘疮小便赤涩者,用此为豆宜。《本草再新》:泻肾经之邪火、利下焦之湿热,化痰理气。治便血,溺血,崩漏。《大同药物学》:泽泻生于水沼,得水汽最足,习惯性敌水,是以泻水,故本经名水泻。后贤功昭其功用曰泽泻,言不仅能泻,而且能泽也,本经曰面生光,别录曰起阴气,曰止消渴,皆泽之功效彰彰者也。盖本品一茎直上,其气上达,能使在下水阴真气,上育下涵,故其利尿也,乃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俾无形之水气得升,斯有形之水质得去,既能输灌水精使之泽,复能宣化水气使之泻,其泽其泻,纯在气化方面斡旋。夫尿之所以不利者,因素甚多,当各披其奥窍以施治。气泽外出为汗,下出为溺,故表剂类之麻黄木贼,均有强度利尿功效。尿质虽由气化运输,实经血管由马氏小体滤出,故血剂类茅根、琥珀,亦有强度利尿作用。且肺为水之上源,肺气通,则下气通,脾为水之中枢,脾气化,则下气化,并非拘拘去水,而后谓之利尿。然则泽泻之所以利尿者可知。夫水占人身最多量成分,亦为人身最重要成分,故有形之水质当去,而无形之水阴决不可伤。他项利尿药,多温化,多燥利,多直接渗泻,一往无余。惟泽泻不温化而清化,不燥利而清利,水行气化则以泻为泽,气化水行则以泽为泻,一任水质气机之自为适当浃洽。又如清气不升,亢焊气郁,虚气反阻碍化水,上奉无力,下输少权,虚而补之,郁滞气机,温以化布,更助之焰,惟泽泻以升为降,以润为渗,俾气泽充沛涵濡,有形之水质得以排去,无形之水阴反得灌输,不形其泻之弊,惟昭其泽之功,故命名则以泽为泻,而主治则以泻为补,列为上品,明著久服,本经洵有旨哉。张山雷本草正义,谓渗利滑泻之药,必无补养之理,因疑养五脏,益气力,肥健等等,均与渗泻伤阴之义矛盾,是只知其泻,不知其泽,只知渗水质之为泻,不知起阴气之为泻矣。大抵本经凡述主治,多撇去常解,从人所难知者着笔,如人参本补健药,而昭其除邪开心之功,石斛本清渗药,而推其强阴益精之效,凡本经特笔均当着眼。气濡而色泽,安得不面光,气化而体轻,何难于行水。如张氏所言,一言以蔽之曰,利尿足矣,似此不惟不成药理,又将何以适应各种病理,妄逞词锋,借口脱遗改串,此经生武断恶习,张氏贤者,何以尔尔耶。而泽泻之功能掩矣,而泽泻所以利尿之功能,亦不能堪透矣。

关于泽泻的功能主治,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是在其“补益”方面。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将泽泻列为上品,曰:“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可见泽泻的作用为祛湿与补养两个方面。

这一认识在唐代以前的一部分医著中尚可见到。弘景曰:“仙经服食断谷皆用之。亦云身轻,能步行水上。”颂曰:“仙方亦单服泽泻一物,捣筛取末,水调,日分服六两,百日体轻而健行。”《典术》云:“泽泻久服,令人身轻,日行五百里,走水上。”

另一方面,自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创立的泽泻汤、五苓散、猪苓汤等方中,均取泽泻祛湿利水之功效,并不强调补益作用。鉴于张仲景在医学界的地位,后世的一些医家则注重其利水逐邪之功效。如《本草衍义》曰:“泽泻,其功尤长于利水……”。《本草从新》中说:“泽泻甘成微寒,入膀胱利小便,泻肾经之火邪,功效利湿行水,治消渴、痰饮、呕吐、泻痢、肿胀、水痞、脚气、项痛、淋沥、明汗、尿血、泄精,一切湿热之病。湿热既除,则清气上行,又能止头旋,有聪耳明目之功”。又说:“泽泻善泻,古称补虚者误矣。”《本草纲目》中则更加明确地指出:泽泻只有逐水邪之功,而无补益作用。并将《神农本草经》所载其“养五脏,益气力”之功效,解释为是由于祛湿清热,而使脾胃得健,清阳上升,间接有益于人体,并不是直接的补益作用。《神农本草经》说久服泽泻“能行水上”,是对泽泻功效的夸大,但其“耳目聪明”,却与《本草从新》所说“有聪耳明目之功”相符。“善泻”而不能“补虚”的泽泻,为什么能聪耳明目,而且常常用在补益之剂(如金匮肾气丸、八仙长寿丸、六味地黄丸等等)中呢?对此解释正如李时珍所言:“古人用补有宜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人不知此理耳!专一于补,必致偏胜之患矣。”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2~4钱)。七、使用禁忌

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本草经集注》:畏海蛤、文蛤。《名医别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医学启源》:无此疾服之。令人目盲。《医学入门·本草》:凡淋,渴,水肿,肾虚所致者,不可用。《医学广笔记》:忌铁。《本草经疏》:病人无湿无饮而阴虚及肾气乏绝,阳衰精自流出,肾气不固滑精,目痛,虚寒作泄等症,法咸忌之。误犯令人虚极。八、不良反应《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本品全株有毒,以地下根头为甚。中毒症状: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能引起麻痹。解救方法:口服或胃管注入大量温开水,或淡盐水,1:1000~1:1500高锰酸钾溶液,0.5%鞣酸溶液。或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300~500ml高位灌肠。

泽泻叶

出自《名医别录》。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叶子。咸、平、无毒;入肺、肝、肾三经。具有止咳化痰、下气平喘、活血功效,常用于慢性气管炎、哮喘、咳嗽、乳汁不通。内服为主,煎汤,6~9g。

各家论述:①《别录》:主大风,乳汁不出,产难,强阴气。②《日华子本草》:壮水脏,下乳,通血脉。

泽泻实

出自《名医别录》。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果实。甘,平,无毒;入脾、肝、肾三经。具有祛风除湿、平补肝肾功效,常用于风湿病、消渴病证。煎汤内服,6~9g。

各家论述:《别录》:主风痹,消渴,益肾气,强阴,补不足,除邪湿。参考文献

[1]吴启南,等.中药泽泻的本草考证.时珍国医国药,2002,13(4):247-248.

[2]贡树铭.《诗经》中的采药章句撷释(续).医古文知识,2001,(3):7.

[3]邱天道.本草外用指南.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4]陈发奎.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5]马清军.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5.

[6]刘庆华.实用植物本草.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7]王本详.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出版公司,2004.

[8]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一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9]王辉武.中药临床新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0]徐树楠.中药临床应用大全.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1]雷载权.中华临床中药学:上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12]清·黄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0.

[1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2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14]明·朱橚.救荒本草.上海:上海中华书局影印,1959.

[15]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16]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上海:上海商务印刷馆铅印,1957.

[17]明·方贤.奇效良方.北京:商务印书馆铅印,1959.

[18]宋·吴彦.传信适用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19]宋·洪遵.洪氏集验方.北京:商务印书馆铅印,1956.

[20]明·缪希雍.先醒斋广笔记.清道光辛卯年武林涵古堂木刻本.

[21]明·李中梓.医宗必读.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22]明·汪机.外科理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6.

[23]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1959.

[24]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25]明·吴谦.医宗金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7.

[26]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

[27]清·汪昂.本草备要.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1954.

[28]清·陈复正.幼幼集成.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

[29]清·严四亭.得配本草.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1957.

[30]元·曾世荣.活幼心书.清宣统二年武昌医馆,1910.

[31]明·罗周彦.医宗粹言.明万历四十年壬子常郡何敬梓本,1612.

[32]明·张浩.仁术便览.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33]明·缪希雍.炮炙大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6.

[34]清·张璐.本经逢原.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第二章植物学

泽泻功效佳,用量大,我国泽泻有两大品系,即建泽泻和川泽泻。建泽泻在福建、江西等地有种植,在福建主要分布于建瓯、建阳和龙海等县市,以建瓯为中心,具有传统的种植历史及娴熟的种植技术。川泽泻为川产道地药材之一,主产地为川西平原的彭山、都江堰、崇州,以彭山为中心,也有传统的种植历史。王书林等根据《中国植物志》第八卷泽泻科泽泻属分种标准鉴定,川泽泻原植物是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建泽泻原植物是东方泽泻A orientalis(Sam.)Juzep,两者为不同基源的植物。一、叶

建泽泻:叶多数,全为基生,绿色,草质,无毛,无托叶;叶宽披针形、椭圆形或宽卵形,长10~25cm,宽2~12cm,有的叶型较小,为狭披针形,且稍弯曲(称为龙须叶);全缘或微成波状,先端渐尖、急尖或短尖,基部近圆形或浅心形,有时稍下延并微成耳状;叶脉显著,具5~7条近平行的主脉,其中中脉特别明显,且在上表面下凹,具横脉,两面均光滑无毛,色绿有光泽。叶柄长5~40cm,较粗壮,基部渐宽成鞘状,边缘窄膜质,叶柄上挺或披散,整齐而不呈三束排列。

川泽泻:叶柄基部呈整齐的三束排列,俗称三棱子、三子;叶片卵圆形长2.5~18cm,宽1~10cm,叶面平展,全缘,有5~7条叶脉,两面光滑无毛,色浅绿有光泽。二、花

建泽泻:花葶直立,茎三棱形,高35~90cm,或更高;具3~9轮分枝,每轮分枝3~9枚;分枝达上部,并可再次分枝,花序分枝轮生,通常1~2轮至多轮,每个分枝再作1~3次分枝,组成大型圆锥状聚伞花序,分枝基部具苞片及小苞片。花两性,直径约6mm,辐射对称;花被6片,排成2轮,覆瓦状;花梗不等长,0.5~2.5cm;外轮图2-1 建泽泻全植株图2-2 川泽泻全植株图2-3 建泽泻叶子背面图2-4 川泽泻叶子背面

花被片绿色、卵形,长2~3mm,宽约1.5mm,边缘窄膜质,具5~7条脉,常宿存;内轮花被片花瓣状,近圆形,白色、淡红色,稀黄绿色,边缘波状,易枯萎、凋落;雄蕊6枚,着生于内轮花被片基部两侧,花药2室,外向,纵裂,花药黄绿色或黄色,长0.5~0.6mm,宽约0.3~0.4mm;花丝分离,向下逐渐增宽,花丝长1~1.2mm,基部宽约0.3mm,向上渐窄;心皮多数,轮生,或螺旋状排列,分离,花柱宿存,心皮排列不整齐,花柱很短,约为0.5mm,直立,柱头长约为花柱1/5;花托在果期呈凹凸,高约0.4mm。子房近圆形,直径约0.7mm,宿存花柱着生于腹部近上端,比子房稍短或近等长,稍弯曲,顶端钩形。胚珠通常1枚,着生于子房基部。内轮花被微凹,倒卵形,先端全缘,内轮花被卵形,比内轮花被片长或等长。花柱较短,仅为子房的一半并且弯曲和明显弯曲,内轮花被片边缘波状,花托在果期凹陷。花期5~8月,果期7~9月。

川泽泻:花茎由叶丛中生出,花两性,小,白色,花葶1~5枝,高35~90cm。花序通常有3~5条的轮生分枝,分枝再分出小分枝,最后的分枝具有1至数轮的轮伞花序,各轮有多数花,基部具3~4片披针形或线形苞片;花两性;外轮花被片绿色,宿存,萼片状,广卵形,具7条脉,边缘膜质;内轮花被花瓣状,白色,倒卵形,先端平截,边缘具粗齿,雄蕊6枚;心皮多数,扁圆形,轮生,花柱长0.7~1.5mm,侧生。花托在果期凸起。花期6~8月,果期7~9月。图2 -5建泽泻花丛图2 -6川泽泻花丛图2-7 建泽泻花的形态图2-8 川泽泻花的形态三、种子

建泽泻:果为瘦果,细小多数,排列为轮状,围绕微突出的花托,瘦果在花托上排列不整齐,熟时易散落。花柱宿存。瘦果细小褐色,倒卵形或椭圆形,扁平,长1.5~2mm,宽约1mm,背有1~2条浅沟,腹部自果喙处凸起,呈膜质翅,两侧果皮纸质,半透明,或否,果喙长约0.5mm,自腹部侧中上部伸出。先端钝圆,两侧各有1纵沟,基部有残留种柄。新鲜收集的种子,种皮为黄绿色或黄褐色,贮藏一段时间或陈年种子种皮颜色较深,为褐色或黑褐色;种子千粒重0.25~0.47g左右。

种子紫红色,长约1.1mm,宽约0.8mm。新鲜种子,种皮为黄绿色或黄褐色,贮藏一段时间后种皮颜色较深,为褐色或黑褐色。胚马蹄形,无胚乳。

川泽泻:瘦果排列整齐,扁平,倒卵形,背部常具2脊及1条较深的沟槽。图2-9 建泽泻种子图2-10 川泽泻种子四、块茎

泽泻为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具发达的地下茎,无地上茎,块茎上有节和缩短的节间,节上长有众多须根。须根细长,白色至褐色。

建泽泻:块茎呈类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黄白色,有不规则横向环状浅沟纹,块茎底部散在细小突起的须根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颗粒性,有多数细孔。图2-11 建泽泻新鲜块茎图2-12 川泽泻新鲜块茎图2-13 建泽泻药材图2-14 川泽泻药材

川泽泻:圆形或卵状不规则,个较小,皮较粗糙,四周多有大小瘤状疙瘩突起,粉性小,质较轻。参考文献

[1]刘庆华.实用植物本草.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一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王青锋,等.泽泻科的花粉形态研究.植物分类学报,1997,35(3):225-235.第三章鉴 别

泽泻是临床上常用的大宗中药品种之一,在我国泽泻有两大品系,即建泽泻和川泽泻。但在《中国药典》2005版中仍只统称为泽泻而未加以区分。其实早在王书林等根据《中国植物志》第八卷泽泻科泽泻属分种标准鉴定,已经明确提出建泽泻原植物是东方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川泽泻原植物是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两者分属于不同基源的植物。建泽泻与川泽泻不仅在地理分布上差距大,而且植物形态、块茎性状等外观上也具有显著的区别。编者在进行HPLC及分子生物学标记等研究中也揭示了两者的不同,从而支持了建泽泻与川泽泻应明确区分为泽泻属下面的两个不同种。

建泽泻在福建主要分布于建瓯、建阳和龙海等县市,以建瓯为中心,具有传统的种植历史及娴熟的种植技术。建瓯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有其独特的“小气候”自然生态环境,适合许多药用植物生长,尤其适合泽泻药材的生产,建瓯吉阳镇种植泽泻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为福建的道地药材,素有“建泽泻”之称,因其产品粒大、纹色佳,质量好,在全国产品中名列第一,自古以来就闻名中外,享誉东南亚。据《玉溪葛氏宗谱》记载,“建泽泻”曾获清大宗法京赛会一等奖章。当时的上海药市泽泻开盘价必等建泽泻到沪后,看产量、货色再论定开盘。可见建泽泻在建瓯的种植历史悠久,为道地的栽培药材。川泽泻为川产道地药材之一,主产地为川西平原的彭山、都江堰、崇州,以彭山为中心,有传统的种植历史。一、原植物形态鉴别

建泽泻为多年生沼泽生草本植物,高50~110cm。块茎近球形。直径可达5cm,外皮黄褐色,密生多数白色须根。叶全部基生,叶柄长5~50cm,基部排列不整齐,膨大呈鞘状;叶片宽披针形、椭圆形至卵形、,长3~22cm,宽1~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或心形,全缘,有明显的弧形叶脉5~7条,两面均光滑无毛,色绿有光泽。

川泽泻为多年生沼泽生草本植物,高50~90cm。块茎近球形。直径可达3cm,须根细长。叶基生,叶柄长可达50cm,基部鞘状呈整齐重叠的三出排列;叶片宽椭圆形至卵形、宽卵形,长3~18cm,宽1~10cm,顶端急尖,基部楔形、心形,全缘,叶脉5~7条。表3-1 建泽泻与川泽泻原植物的鉴别二、经验鉴别

建泽泻外形呈类圆形、长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的特征,以及表面黄白色,未去尽粗皮者显淡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凹陷,并散有众多突起的须根痕,于块茎底部尤密,未开过花的建泽泻,块茎底部无瘤状芽痕,而开过花的建泽泻则见开叉呈不规则体,或见较大的瘤状芽痕。川泽泻一般个头较建泽泻小,不规则的横向环状凹陷较深,颜色较灰暗,块茎底部瘤状芽痕较多且突出表面(见图3-1、3-2)。气微香,呈泽泻特有香气,味微苦。图3-1 建泽泻块茎图3-2 川泽泻块茎三、性状鉴别

建泽泻块茎呈类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黄白色,未去尽粗皮者显淡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凹陷,并散有众多突起的须根痕,于块茎底部尤密。质坚实,破折面黄白色,颗粒性,于放大镜下观察薄壁组织海绵样,有多数细孔,并可见纵横散生的棕色维管束。气微香,味微苦。以块大、黄白色、光滑、质充实、粉性足者为佳。四、显微鉴别

建泽泻块茎(直径4cm)的横切面:外皮大多已除去,有残留的皮层通气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间隙甚大,内侧可见一列内皮层细胞,壁增厚,木化,有纹孔。中柱通气组织中,散在有周木型的维管束和淡黄色的分泌腔。所有薄壁细胞中均充满淀粉粒。(见图3-3至图3-12)图3-3 建泽泻块茎横切片图3-4 建泽泻块茎横切面简图1.粉末特征(1)在采收过程中直接刮去须根,不经烘烤者,或取块茎中央部分研成的粉末为粉白色,气微香、味微苦。经烘烤者,粉末淡黄棕色,气清香,味微苦。(2)显微镜下观察:横切面:分泌腔完整者呈类圆形。薄壁细胞略呈多角形,侧壁有连珠状增厚,纹孔明显,有些薄壁细胞具椭圆形纹理。内皮层细胞大,呈不规则形,垂周壁呈波状弯曲,木化,有明显的孔沟。图3-5 泽泻粉末特征1图3-6 泽泻粉末特征2图3-7 皮层通气组织图3-8 中柱通气组织图3-9 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颗粒图3-10 输导组织(3)淀粉粒众多,长卵形、梨形、类球形或椭圆形,直径3~14μm,长至20μm,脐点人字状、裂缝状、十字状、三叉状、点状或马蹄状,位于中央或较宽端;复粒由2~3分粒组成。图3-11 完整油室图3-12 破碎油室(4)薄壁组织碎片众多,有的可见多数椭圆形纹孔,集成的纹孔群。(5)内皮层细胞形大,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稍厚,木化,有纤细的孔沟。(6)油室大多已破碎,完整者类圆形,直径54~110μm。此外,可见螺纹、梯纹、网纹、孔纹等导管,并偶见纤维,壁较厚,木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