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3:23:08

点击下载

作者:老子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道德经

道德经试读:

名家寄语

我们也许逃不过这样的荒诞:阅读极其泛滥又极其荒凉,文化极其壅塞又极其贫乏。这里倒有一条安静的自救小路:趁年轻,放松心情读一点经过选择的经典。——余秋雨多出优良书,让中国的童年阅读更优良。——梅子涵

名家谈阅读

孔 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培 根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歌 德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普希金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鲁 迅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季羡林 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王 蒙 读书是一种风度,读书要趁早,要超前读书,多读经典。于 丹 生活就是一锅滚开的水,它一直都在煎熬你,问题是你自己以什么样的质地去接受煎熬,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读书就是干这个的,就是滋养自己。贾樟柯 我们心灵敏感之程度,或洞悉人情世故的经验,很多都来自阅读。杨 澜 读书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底气,也许读过的东西有一天会全部忘掉,但正是这个忘掉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举止修养。

著名翻译家 简介

吴钧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曾为上海太平洋出版公司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及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白 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国际文化学系副主任,著名翻译家。张友松 著名翻译家,在鲁迅的推荐下曾任上海北新书局编辑,建国后任《中国建设》编辑。张友松先生是马克.吐温中文译本第一人。宋兆霖 著名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迄今已出版文学译著五十多种,2000余万字,译著曾多次获奖。刘月樵 中国翻译协会表彰“资深翻译家”,中国意大利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意大利语部译审,著名翻译家。黄 荭 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翻译家。晏 榕 著名翻译家,文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主要从事东西方诗学及文化理论研究。李自修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曾任教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傅 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著名翻译家。管筱明 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资深编审,翻译著述颇丰,尤以法语为主。黄水乞 厦门大学国贸系教授,著名翻译家。姜希颖 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王晋华 英美文学硕士,中北大学外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英美文学研究与译著多部。王义国 翻译家,教授,英美文学研究和译著多部。杨海英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硕士,主要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翻译。姚锦镕 著名翻译家,任教于浙江大学,主要从事英、俄语文学翻译工作,译著颇丰。张炽恒 外国文学译者,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周 露 外国文学译者,俄罗斯语言文学硕士,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俄语副教授。

种好处女地

——“小书虫读经典”总序梅子涵儿童并不知道什么叫经典。在很多儿童的阅读眼睛里,你口口声声说的经典也许还没有路边黑黑的店里买的那些下烂的漫画好看。现在多少儿童的书包里都是那下烂漫画,还有那些迅速瞎编出来的故事。那些迅速瞎编的人都在当富豪了,他们招摇过市、继续瞎编、继续下烂,扩大着自己的富豪王国。很多人都担心呢!我也担心。我们都担心什么呢?我们担心,这是不是会使得我们的很多孩子成为一个个阅读的小瘪三?什么叫瘪三,大概的解释就是:口袋里瘪瘪的,一分钱也没有,衣服破烂,脸上有污垢,在马路上荡来荡去。那么什么叫阅读瘪三呢?大概的解释就是:没有读到过什么好的文学,你让他讲个故事给你听听,他一开口就很认真地讲了一个下烂,他讲的时候还兴奋地笑个不停,脸上也有光彩。可是你仔细看看,那个光彩不是金黄的,不是碧绿的,不是鲜红的。那么那是什么的呢?你去看看那是什么的吧,仔细地看看,我不描述了,总之我也描述不好。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很多很多年来,人类一直在想办法,让儿童们阅读到他们应该阅读的书,阅读那些可以给他们的记忆留下美丽印象、久远温暖、善良智慧、生命道理的书。那些等他们长大以后,留恋地想到、说起,而且同时心里和神情都很体面的书。是的,体面,这个词很要紧。它不是指涂脂抹粉再出门,当然,需要的脂粉也应该;它不是指穿着昂价衣服上街、会客,当然,买得起昂价也不错,买不起,那就穿得合身、干干净净。我现在说的体面是指另一种体面。哪一种呢?我想也不用我来解释吧,也许你的解释会比我的更恰当。生命的童年是无比美妙的,也是必须栽培的。如果不把“经典”往这美妙里栽培,这美妙的童年长着长着就弯弯曲曲、怪里怪气了。这个世界实在是不应当有许多怪里怪气、内心可恶的成年人的。这个世界所有的让生命活得危险、活得可怜、活得很多条道路都不通罗马的原因,几乎都可以从这些坏人的脚印、手印,乃至屁股印里找到证据。让他们全部死去、不再降生的根本方法究竟是什么,我们目前无法说得清楚,可是我们肯定应该相信,种好“处女地”,把真正的良种栽入童年这块干净土地,是幼小生命可以长好、并且可以优质成长的一个关键、大前提,一个每个大人都可以试一试的好处方,甚至是一个经典处方。否则人类这么多年来四面八方的国家都喊着“经典阅读”简直就是瞎喊了。你觉得这会是瞎喊吗?我觉得不会!当然不会!我在丹麦的时候,曾经在安徒生的铜像前站过。他为儿童写过最好的故事,但是他没有成为富豪。铜像的头转向左前方,安徒生的目光童话般软和、缥缈,那时他当然不会是在想怎么成为一个富豪!陪同的人说,因为左前方是那时人类的第一个儿童乐园,安徒生的眼睛是看着那个乐园里的孩子们。他是看着那处女地。他是不是在想,他写的那些美好、善良的诗和故事究竟能栽种出些什么呢?他好像能肯定,又不能完全确定。但是他对自己说,我还是要继续栽种,因为我是一个种处女地的人!安徒生铜像软和、缥缈的目光也是哥本哈根大街上的一个童话。我是一个种处女地的人。所有的为孩子们出版他们最应该阅读的书的人也都是种处女地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好好种,孩子们也应当好好读。真正的富豪,不是那些瞎编、瞎出下烂书籍的人,而应当是好孩子,是我们。只不过这里所说的富豪不是指拥有很多钱,而是指生命里的优良、体面、高贵的情怀,是指孩子们长大后,怎么看都是一个像样的人,从里到外充满经典气味!这不是很容易达到。但是,阅读经典长大的人会渴望自己达到。这种渴望,已经很经典了!

前 言

《道德经》原名《老子》或《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其实,在汉朝之前,它的地位并不算经典。至汉初,全国范围内战创未愈,民不聊生,统治者只能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践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主张“无为”的《老子》地位日隆,传世本《道德经》就是在这一时期定型。关于《道德经》的作者,冯友兰先生认为,虽然《道德经》大部分是老子的原话,但它更是一部道家思想的总集,且成书于老子去世之后,这一点与《论语》相同。此说是有根据的,本书依从冯友兰观点,但为了便于表述,仍会默认老子是《道德经》的作者。老子的身世是个谜,其生卒年、身份和事迹并无明确记载。现在普遍认可的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生活在春秋时期,诞生地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曾做过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关于老子的传言有:他是周朝贵族,一出生就显老,孔子曾向他求学并称其为龙,晚年写成《老子》,最后出关成仙。在今天,《道德经》有上千个版本。截至2014年,学界普遍认可的是魏晋学者王弼的版本,本书采用这一版本。在注释和解读时,本书吸纳了很多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的想法和语言习惯更容易被当代读者所接受;而孔子、韩非、庄子等古代思想家,他们与老子生活年代更为接近,更能体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以本书某些地方会援引他们的语句。虽然个别文字生涩且有歧义,但整体来看,《道德经》全书风格简朴、语言平实。老子论述道理时,看似玄而又玄,实则平和亲切。全书共八十一章,阐述了“道”“德”的性质和作用,表达了老子在修身、养生、军事、治国等方面的思想。《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以“道”开头,称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下篇,以“德”开头,称为“德经”。“道”与“德”是一体的,没有“道”就没有“德”,没有“德”也看不清“道”。“道”是全书的核心。学术界对老子所说的“道”的基本认识是:“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万物在本原中衍生,又在其支配下运行。作为本原的“道”,它无形、无色、无声,无限大又无限小;作为基本规律的“道”,它自然而然、永不终止。“道”是一个超经验的存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老子把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行为称为“有为”;与之相对的是“无为”,就是顺自然而为。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其自然地做。“道”是唯一的、完整的。但“德”是有等差的。“道”“德”和“无为”的关系是:“德”是“道”在万物身上各自独特的体现;体现“道”的程度不同,“德”的等级就不同,“无为”是最上等的“德”。《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首部经典,有学者认为它与《论语》一起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也许你在品读之后,会体悟到这一点。

第一章

[1][2][3][4][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6][7][8]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9][10][11][12]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13][14]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释】[1]道:连同第三个“道”,都是名词,既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指万物的变化规律。[2]道:说得出,可以说一说。[3]常:恒定不变的,亦即常见的、常说的。只有恒定不变,才能常见,常见才能常说。后一个“常”,与此同义。[4]名:连同第三个及后面的“名”,都是名词,名称的意思。[5]名:命名、描述的意思。[6]母:根本。[7]欲:将、来。[8]妙:奥妙、微妙。[9]徼(jiào):边界,引申为极限。[10]此两者:指“妙”和“徼”。[11]出:属于。[12]名:这个“名”的意思是说法。[13]玄:原指深黑色,因其看不透,用来形容“道”的深邃。[14]众妙之门:各种玄妙及变化规律的总源头。【译文】“道”是可以说一说的,它不是恒定不变的道;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名称,人可以给它们命名,但却不会是它们恒定不变的名称。无,被称作是天地万物的初始;有,被称作是孕育万物的本源。所以,我们可以常常不去想万物的初始,而能接近空无奥妙的“道”;常常因思索事物的本源,而看到它们的终极。空无和终极,这两者都是“道”的属性,都在说“道”的深邃。深邃再深邃,这就是万物的奥妙所在。【阐释】本章,老子开门见山给出了“道”的含义和性质。全文八十一章,读懂第一章是基础。“道”不是单一的存在,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力量。当“道”是一种状态时,此状态的特点就是“无名”。“名”的解释通常是“名称”,而“名称”的本质是事物可以被形容、被描述的特点。无名就是事物不可描述、不可形容的原始状态;有名就是事物可以被描述、可以被形容的状态。万事万物自然要有一个“名”,不然怎么有我们现在认识到的世界。但是,人对事物的描述和形容——包括命名在内——具有偶然性,没有反应“名”的本质。人类见到一棵树的时候,只是见到一个物体,是人给它起了“树”这个名字。在起名之时,人也可以用“鱼”“人”“斧子”“鲜血”这样的名词来称呼它,称它是一颗“树”,只是偶然。所以,对“名可名,非常名”的理解应是:万事万物可以被描述、被形容,但人们在形容、描述它们时,并没有抓住它们可被描述、可被形容的本质。“道”是“无名”,“无名”的特点是空无,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妙”。但必须强调的是,空无不是虚无。虚无是经不起推敲的,到最后证明压根就没有,虚无的东西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空无则不然,就好像天空,它虽然什么也没有,但人不可或缺,你越想穷尽它,越发现它遥不可及。“道”和天空一样,神秘又常见,遥远又近在咫尺。“道”是“无名”,更准确地说,“道”是“无”。理解了“道”的特点是无,也就理解了什么是“道”,并能够按照“道”的方法体悟“道”了。尽管老子认为“道”不可说,但因为要写《道德经》,便只能勉强说说。怎么说呢?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看似没说,其实说透了。“道”既是“无”,“道”也是“变”。而变化是永恒的,所以“道”也是永恒不变的。“道”就是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因此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学术界认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就展示了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其辩证处正在于此。不仅仅是“道”,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互相对立的两方统一存在于一个事物中,自相矛盾。而正是自相矛盾,事物才会变化,才会无中生有。

第二章

[1][2][3][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5][6]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7][8][9]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10][11][12]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13][14]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注释】[1]美:美好的事物。[2]斯:这。[3]恶:恶劣,不好。[4]善:正确。王弼注:“善不善犹是非也。”[5]故:因此。[6]这一排比句中的生、成、较、倾、和、随,表示一对相反的概念,是比较的结果。[7]根据汉代郑玄对《礼记.乐记》的注解,一个单一的声音叫作声,多个声音合奏出来叫作音。比如,敲一下钟发出的是声,有节奏地敲多下钟发出的就是音。[8]圣人:既是平常所说的德行操守可为天下楷模的人,也可指已经明白“道”的真谛并依“道”行事的人。得道就可以成为天下楷模。[9]无为:不干涉、不妄为,顺其自然。[10]不言:不发号施令。[11]作:产生、兴起。[12]辞:命令。[13]恃:强加、自恃。[14]去:失去。【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为什么美好,这就会显露出丑了;都知道正确的事为什么正确,这就会显露出不正确了。因此,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易相辅相成,长和短相互凸现,高和下互为依靠,音和声相互调谐,前和后相互跟随,这都是互相比较的结果,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圣人对待世事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不干涉,他们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对待万物,听任它们自然兴起,而不是设法使它们兴起。任由其发展却不占有;帮助其有为却不自恃有恩;成就其功业却不自恃有功。而正因为不居功,功劳才不会被磨灭。【阐释】本章,老子正式展现了他的辩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政治理念——“无为”。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完整地认识对象,既对立又统一地看待问题。事物在展现某一方面的特点时,必然包含这一面的对立面。只看到表现出来的一面,看不到暗含的另一面,就不能完整地看清事物的特征。老子的所谓朴素辩证理论,就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它的否定。用西方哲学家的话说,那就是“一切肯定即否定”。接下来,老子又提出了“无为”的方法。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包括现在,很多人把“无为”理解成无所作为,并批评老子消极避世的思想。其实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让大家躺在沙发上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强调,人应顺应万物本性而不人为干扰,遵从万物的自然规律而不人为破坏。所以“无为”就是回归自然。回归自然,就要既看到对立的两面,又要不主观肯定或否定其中一面,任其自然发展。

第三章

[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3][4][5]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6][7]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注释】[1]关于“尚贤”二字,王弼注:“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可见,王弼把“尚贤”理解为推崇才能。普通理解是:嘉奖有贤能的人。两种理解均可,其结果都是“使民争”。[2]贵:使珍贵,使有价值。[3]见:看在眼里。[4]可欲: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包括前面的“贤”和“难得之货”。[5]虚:使虚空、净化的意思。[6]知:智力、智慧。[7]夫:虚词,无义。【译文】不推崇才能,可以使老百姓不争相上进;不看重难得的财物,可以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把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看在眼里,不至于使老百姓心志迷乱。圣人治理百姓,会清空他们的想法,填饱他们的肚子,削弱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筋骨,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识、没有欲望,使那些有智识的人不敢造次。圣人治民,不强加干涉,所以不会出现管理不了的局面。【阐释】本章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具体操作层面,主张一不尚贤,二使民无知无欲。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并称于世,各家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政治主张。他们或者纵横捭阖,游说诸侯,或者著书立说,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可以说,中国文化在这一时期空前繁荣。与此同时,选贤用能是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各个诸侯国都求贤若渴。春秋战国,就是一个诸侯国任用贤才,富国强兵,而后攻取列国,一统天下的时期。在这样一种时代洪流下,老子为什么逆势而为,提出“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呢?在百家争鸣的同时,诸子对社会大变革中产生的种种弊端,特别是苛重的租税和劳役、频繁战事所造成的经济凋敝和艰辛的民生,以及统治者的伪善、贪婪、残暴不仁等,都曾进行反思,并希望从理论上探究原因。基于这样的反思,老子提出他的具体政治主张。首先是“不尚贤”,才能“使民不争”。然后是“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夺利,“使民心不乱”。但除了以上三个“不”原则外,圣人又是怎样正面治理百姓的呢?那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即填饱肚子、强健筋骨,让百姓少想事,甚至不想事。其理想效果是:民无知无欲,智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如果用一个词来代替老子在政治方面的“无为”主张,或许“以愚治国”是合适的。有的学者认为,当时的“愚”指的是纯朴的状态,而不是今天的愚蠢、愚昧。这就又回到了“道”的本质。“道”即自然。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

第四章

[1][2][3][4][5]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6]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7][8]子,象帝之先。【注释】[1]冲:通“盅”,中空、没有把手的器物。[2]而:但是。[3]盈:满,引申为穷尽。[4]渊:一种水形。《说文》:渊,回水也。《管子.度地》: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可见,“渊”是指从地下冒上来,不再外流,在原地打转的一滩水。[5]宗:祖宗、祖先。[6]湛: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7]象:好像。[8]帝:天帝,在人类之前出现。天帝是中国道教中天上的主神,古代指上古时期的帝俊或五天帝,现在也指道教主神玉皇大帝。【译文】“道”就像一个中空的盅,但将它运用起来却又无穷无尽。“道”又多么像一潭渊水,好像万物的来源始宗。“道”消磨了万物的锋锐,化解了万物的纷乱,与万物的光辉融合,与万物的尘垢混同,它隐没无形啊,又好像实际存在着。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好像真是天帝的祖先。【阐释】本章是在专门论述“道”的内涵。以比喻开始,赞美“道”的无限;以排比接续,铺陈“道”的作用和特点;以设问结束,表达对“道”的崇高敬仰。老子抓住了“道”虚空的特点和生万物的作用,用“冲”“渊”“或存”和“帝之先”等完整形象地表达了他体认的“道”。“道”是虚空的,生活中与它近似的就是中空的盅一类器皿。所以老子开头说“道冲”,接着又用“用之或不盈”来补充,以免给人一种“道”有边界的错误认识。“道”包容万物,而不是容于一物。它是虚空却并非一无所有,其中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如果说一个中空的器皿还不能使人相信“道”有生万物的力量,那么“渊”的比喻就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渊水是平静而又不断上涌的,这种静默的运动给人以鲜活的感觉,好像从水里可以冒出生命来。归根结底,“道”的无限性——也就是虚空的本质——已经蕴含了创造万物的能力。接下来,老子以一组排比句,描述了“道”的作用和特点。可以看出,“道”对万物的作用,并不像人类使用工具一样,独立于作用对象之外,而是完全混同于万物。这种融入其中的作用方式,可以用“潜移默化”这个词语来近似地代替。“道”本身不可见、不可感,自然是和光同尘的。因为“道”空无虚静,万物在自己被挫锐解纷之后,仍然感觉不到“道”的存在,但能明确察觉有一股无形力量对自己有一番作用,这股力量多么神奇啊。这样,“道”“湛兮似或存”的形象便呼之欲出。

第五章

[1][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3][4]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5][6]言数穷,不如守中。【注释】[1]仁:此处理解为心或感情。[2]刍(chú)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祭祀用的道具,祭祀后被扔掉或烧掉。[3]橐龠(tuó yuè):古代的风箱,橐是袋囊,龠是送风管。[4]屈:竭尽。[5]数穷:数,屡次;穷,尽头,对应上文的“屈”,引申为困窘。[6]中:通上一章的“冲”,即盅,中间空虚。守中,守住虚静。【译文】天地没有恻隐之心,它把万物当成刍狗;圣人没有偏爱之心,他把百姓当成刍狗。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吗?它虽然中间空虚,却不会枯竭,一鼓动起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风吹出来。政令多出,就可能会使国家困窘,不如保持虚静。【阐释】本章的中心思想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对于“多言”二字的表面理解是“多说话”,引申为政令苛烦。“多言数穷”就是说,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统治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老子没有直接说“多言”怎么“数穷”,而是从“不多言”的天地开始论述。天地“不多言”,而是以“万物为刍狗”,这是天地不仁的表现。按照老子的理解,天地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没有人类的仁爱,也不会有所偏爱。“天地不仁”四字一出,老子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再次显现。这样的论调,对当时的思想界无疑是振聋发聩的一击。毕竟当时的思想界,普遍把天地人格化。天地不仁,等同于天地没有爱憎,顺应万物自然发展。同样,圣明的统治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与其用过多法令来约束他们,不如清静无为、守住虚中。否则,结果就是“多言数穷”。有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历史上儒家和道家都有“守中”的说法,但内涵不同。儒家守中,守的是中庸之道,是不走极端;而道家的守中,实质上是守虚静,是无为之道,以无为而无所不为。但对于人类社会而言,道家的守中是一种极端。因为天地的境界不是人可以达到的,人类社会不等同于自然世界。自然能包容万事万物,不悲不喜,无爱无恨,任万物在其间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但人类社会显然做不到。

第六章

[1][2][3][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6][7][5]。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注释】[1]谷神: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形容“道”虚空博大,像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2]死:终止。[3]玄:深黑色,引申为深远、神秘、微妙难测之意。牝(pìn):指雌性的兽类。玄牝比喻“道”。[4]门:产门。[5]根:根源、来源。[6]绵绵若存: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若存,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7]勤:尽头。【译文】虚空神秘的“道”永远不会终止,这是生育万物的玄妙的母体。母体的生产之门,是天地的出处。“道”连绵不绝地存在着,却看不到,只是应用起来无穷无尽。【阐释】本章用比喻和借代继续直接描述“道”的功用。在外形上,“道”和山谷都具有虚空的特点。山谷地势低洼空虚,中间空空如也,周围有山丘,谷底有泉水,泉流汩汩不绝。山谷的土壤松软肥沃,空气湿度良好,适合植物生长,所以山谷中常常一派草木茂盛、欣欣向荣。“道”也是中空的,万物在“道”之中生生不息、绵绵不绝。“道”谦虚、包容的特点恰在于此。山谷和“道”一样,神奇地化生万物,应用起来无穷无尽。老子最富创造性的地方在于,他不用女娲造人的想象,不用盘古开天的传说,不用上帝创世的神话,他如实还原万物生成的本相。不管是中国的“天”或西方的“上帝”,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产生于一个母体。老子认为,“道”就是这个母体。它孕育万物,让万物生生不息,这不是一般母性可比,所以叫玄牝。为什么“道”应用起来无穷无尽?其实这个问题老子在第二章已经给了一个初步的回答,即“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样万物就有了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的差别。这里老子说的其实是辩证法,万物时刻都有对立的一面,在对立面的作用下,万物一直在变化之中。这背后是“道”的力量推动着。只有这样才能“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1][2]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3]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注释】[1]后:把……放在后面。[2]外:把……放在外面,外身的意思为无视自己。[3]邪(yé):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译文】天地是永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永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生,所以才能够永久生存。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众人后面,结果却走在众人前面;将自身置之度外,结果却保全了自己。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才能成就自己。【阐释】本章是上一章的延续。为什么天地不为自己而生,反而能够长生呢?因为万物的生就是它们的生。天地是万物生命的总和,如果只照顾其中一部分的生存和私利,就会忽略其他部分。天地找到的万全的办法就是对万物置之不管。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天地都不有意去辅助,任其自由活动。天地所做的就是无私提供给万物生存的资源。然而万物在天地之中生存,又无时无刻不受到天地的支配。万物利用天地的资源各自在允许的范围内生存,从事种种生命活动。当万物在一方面的活动到达资源允许的尽头时,就要转到其他方面,甚至是相反的方面。如果万物逞能(第五十五章“心使气曰强”),超限利用天地资源,就是在自我毁灭。但是,万物不能无限制利用天地的资源,这一点尤其是在提醒人类,应该向天地学习,不过分自私自利,否则就是伤害自己。生命在于经历,不在于占有。越是抓得紧,越是抓不住,这是不可逃脱的物极必反的规律。这里老子并非提倡完全消除私心,而是提倡控制自己的私欲,在一定能力范围内临时占有这些私利。

第八章

[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3]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4][5]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注释】[1]上善:最善、最美好。[2]恶:厌恶。[3]几于:接近,几乎就是。[4]这一排比句,省略主语,主语是具有水一般性格的人。然后才说他们的各种行为,都像水一样达到“上善”。[5]尤:过错。【译文】人的最佳境界应该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从来与世无争,总是默默停留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所以说,水最接近“道”。(拥有水一样德行的人)每每选择低处居身,内心深沉平静,充满仁爱慈善,说话言而有信,为政精勤善治,做事积极贤能,行动合乎时宜。正因为与世无争,所以没有过失。【阐释】本章以水比“道”,讲了“道”利万物不求回报和处下不争的品格。自然界万事万物中,老子最推崇水。水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最肮脏的地方。老子认为水最是近于“道”的。水处万物之下,滋润万物,兼济天下。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极力宣扬水谦卑处下的品格。水处众人之所恶,表现出了“道”极其宽广的胸怀。水有再大的功劳,也从来不争。既不与万物争宠夺利,也不占有滋润万物的功劳。这样的结果是“夫唯不争,莫能与之争”(第二十四章)。从正面说,水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道”会回报它,使它成为天下最大最强的存在。从反面说,水在自然界,几乎是最大的存在了,万物无法超越它,所以它只能奉献,得不到回报。老子当然是从正面说的,在这一点上,“道”本身也是如此。此时的“道”就是辩证法了,是自然规律回报了无私奉献的水。人也许看不到自然规律在背后起作用,但可以从反面入手,效法水谦虚处下的品格。谦虚使人进步,进步才能强大。自己先成为一个强大的、无法超越的存在,才能像水一样无私奉献自己。

第九章

[1][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3][4]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5]之道也。【注释】[1]持:把持,占有。已:停止。此句“之”指杯子之类的容器。[3][2]揣:通“捶”,也应读作huí,捶打的意思。锐:使锋利。此句“之”指兵器。[3]咎:凶、灾祸。[4]遂:成。[5]天之道:自然规律。【译文】握着杯子,使欲望满盈,倒不如适可而止;捶打兵器,使它加速锋利,却难以使用长久。金银财物堆满屋子,却无法守住;富贵却骄横,是在给自己遗留祸患。大功告成后,有功劳的人物就该引退,这是自然规律。【阐释】这一章,老子通过自然之道引申为人之道,劝人凡事不可固执,要懂得功成身退。老子举出的两个例子是:往杯子里倒水,逐渐会倒满,满了就要外溢,水外溢杯子就失去了盛水的作用;兵刃再锋利,但也经不住空气氧化,时间长了肯定会锈蚀钝化。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月满则缺,花开则谢;堤高于岸,浪必毁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些都是物极必反的自然的法则。人成长生息于自然界,也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即使在人类社会内部,这一自然法则也在发挥着作用。在古代,一个家庭的最高统治者是家长,家长是全家人的天;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诸侯,诸侯是全国人民的天;全天下的最高统治者是天子,天子是天下人民的天;天子之上的最高统治者是自然,自然就是“道”,“道”是全自然界的天。因此老子指出,人们与其处心积虑成全私欲,还不如见好即收、信奉天“道”,因为最高的“道”——是不会任一个人胡作妄为的。同时,老子还正确指出了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劝人功成身退。与其说功成身退是一种人生境界,不如说是人在回归自然。当然,功成身退并不意味着不用建功,老子也并非是只谈退隐而不讲进取。“功成身退”四个字,也是“功成”在“身退”之前。

第十章

[1][2]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3][4]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5][6][7]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8]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注释】[1]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河上公注:“营魄,魂魄也。人载魂魄之上得以生,当爱养之。”;抱一,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2]抟气致柔:聚集精气达到柔弱。“抟”同“专”,集中。[3]涤除玄览:涤除,清除;玄,深黑色,引申为深入。览,观察。此句省略了涤除的宾语——人内心的杂念。[4]疵:瑕疵、毛病。[5]天门: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开阖,张开和闭合,即动静、变化和运动。雌:比喻宁静,雌性动物大多安静柔弱。河上公注:“治身,天门谓鼻孔,开谓喘息,阖谓呼吸也。治身当如雌牝,安静柔弱,治国应变,和而不唱也。”[6]四达:指涵盖面广,畅通无阻。[7]无知:没有智识。[8]此句与第五十一章多有重复,且语义与前文亦不连贯,疑为错简重出。【译文】人的魂魄能够与“道”合一而不分离吗?能像婴儿一样,聚集精气使身体柔弱吗?清除杂念、深入观察自己时,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不举智识无所作为吗?呼吸吐纳,能像雌兽一样安静柔弱吗?通晓事理,还会愚钝无知吗?(生育万物,却不约束占有它,帮助却不自恃有功,主宰却不刻意掌控,这就是深奥的“道”。)【阐释】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修身。老子用疑问的形式指出了一个人修身应该达到的境界,即精神和肉体合二为一、像婴儿一样柔弱、心无杂念、无知无识、静定、没有妄见。关于“抱一”,有人解释为精神与肉体合二为一,有人解释为抱住“道”的大腿,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当一个人在修炼过程中与“道”同体了,就能够做到精神不脱离肉体,也就是心神不再驰骋于身体之外,而是与“道”一起,统一于身体。“道”生万物,唯独厚爱人类。动物植物没有独立的思想,而人有。它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人能。《三字经》中有“天、地、人”三才之说,可见人类也把自己当成一个超出其他万物的存在。这样就有两个世界: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和人类的思想世界。人是可以在这两个世界之中游走的,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的思想就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无所不能,既照见其他万物,又照见自己;既可以照见大道,又可以游离于大道。这是人类的幸运,也是人类的悲哀,因为“道”使人类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同时,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思想。老子修身方法的目的,就在于使思想尽量与“道”合一。与“道”合一的思想才是安全的,它不会促成人狂妄的行为,去害人害己。老子把婴儿视为最天真、最精纯、最接近“道”的一物。认为婴儿与成人相比,最大的两个特点是精气十足和柔弱。精气是一个人的先天之气,婴儿之所以十分柔弱,正是精气环绕的结果。随着人逐渐长大,精气逐渐丧失,人越来越僵硬,当精气消耗尽,人就完全僵化,走向死亡。涤除玄览,是一种高级的修炼心法,是用意念的力量把内心杂念排除出去。这和佛家的坐忘有些相似。要排除内心杂念,先要认清一点:物欲世界和思想世界的一切都是虚妄,把它们视为空,就能自动排出大脑。但对于世俗之人来说,人可以抛弃食物衣服带来的享受,但却难抛下亲人爱人不管。在佛家看来,物质世界是空,感情世界也是空。但道家就没有这么高的要求,至少老子没有这样要求,他只是教人们扫除物欲和名利心。“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是非常具体的操作方法。即静坐、调整呼吸。所谓天门,就是人与自然界沟通的要道。外界的正能量从天门进来,身体的负能量从天门出去。能做到以上几点的人,就是身心无为的人,他可以无思无虑,“明白四达”,“爱民治国”。说到底,老子所讲的修身并不是让身躯形骸飞升成仙,爱民治国终究是老子的心头大事。

第十一章

[1][2][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4]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注释】[1]辐:车轮上的辐条。[2]毂(gǔ):车轮中间的结构,中空可以插入车轴;辐条连接它和轮圈,三者构成车轮。[3]埏(yán):揉捏。埴:黏土。[4]户:门。牖(yǒu):窗户。【译文】三十根辐条穿在轴套上,因为轴套中空,车子才能发挥作用。揉捏黏土做成器皿,器皿因为中间是空的,才能发挥作用。在墙上凿门窗做成房屋,因为门窗的中空,房屋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有”给人带来的便利,是“无”在发挥作用。【阐释】老子在本章举例论证了“有”和“无”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使人居住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这就是老子认为的“有”和“无”的辩证统一。老子是在看到人们只重视“有”而太忽视“无”,才有意突显“无”的作用的。所有对“有”的部分的改造,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无”的部分的作用。要使“无”的部分更好地发挥作用,也只能在“有”的那一部分做工作了。有和无相辅相成,没有无的部分,有就不能带来便利;没有“有”的部分,“无”就变成了真无。作为一个人,身体的强健是“有”的一面,心理的健康是“无”的一面。只有心理也健康,才能称得上完整的健康。而且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已经证明,心理健康能促进身体健康。作为一件器物,其使用价值是其“有”的一面,其精神价值是其“无”的一面。以古董为例,破盆烂瓦的外形是其“有”的一面,没有多少价值,真正不可估价的是它的历史。看到事情和事物的“无”,让人有见识,有智慧。本章看似与“道”关系不大,其实还是在说“道”。“道”就存在于有和无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或者说,“道”本身就有“有”和“无”的两个对立面,人可以看到“道”“有”的一面,就是姿态万千自然界,而“无”的一面人无法看到,就是对立统一的规律,只能领悟。大道至简,但越是简单的道理越容易被人忽视,所以老子不得不反复说。事实上,《道德经》全篇也不过“无为”之道和辩证之法,但老子用了五千多字来说明,足见其用心良苦。

第十二章

[1][2][3][4][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6][7][8]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9][10][11]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注释】[1]五色:青、赤、黄、白、黑为五色,亦可泛指色彩。[2]目盲:不是真变成瞎子,而是指眼花缭乱得好像看不见。[3]五音: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亦可泛指音乐。[4]耳聋:不是真变成聋子,而是指声音繁多听不过来,好像听觉失灵。[5]五味:酸、苦、甘、辛、咸为五味。[6]爽:差错,意指味觉失灵。[7]驰骋:马奔跑。畋(tián)猎:打猎。二者合在一起,代指纵情玩乐。[8]妨:伤害,在句中指行为出现偏差。[9]腹:此处代指温饱。[10]目:代指声色享乐。[11]“彼”代指上文的“目”,亦可指奢靡物欲,“此”代指上文的“腹”,亦可指基本、朴素的满足。【译文】色彩繁多使人眼花缭乱,声音混杂使人难以分辨,多滋多味使人味觉失灵,纵情玩乐使人难以自控,难得的财物使人行为出错。所以,圣人管理人民只求温饱不求声色享乐,摈弃奢华,选择朴素。【阐释】本章是老子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侈、纵情声色的生活方式而写的,意在揭露和劝诫纵欲行为。最后还是归结到圣人之举,即“为腹不为目”。有人认为,“为腹不为目”是老子愚民思想的一种表现,即只给人们温饱的生活,但彻底否定文化。或者说是只提供物质生活,反对精神文明。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因为物质和精神从来就不是对立的。五色、五声、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这些享受都不单纯是一个层面的。而且老子所谓的“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或者今人所说的“以愚治国”,并不是说只管填饱肚子、杜绝人的思想,而是在反对纵欲、提倡精神享受。这也就是道家所说的“节欲”。老子反对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生活方式。他生活的时代,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老子从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中,看到了社会不安和动乱的根本原因在于纵情声乐。因为纵情声乐就像滚雪球,会越来越难以满足,人就会把智力变成阴谋,把交易变成国家掠夺,把社会变成战场。所以他提出“为腹不为目”的说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为腹”就是务内,既要满足个人生存的物质需要,又要提高内心修养。“为目”就是在逐外,就是不顾自己性命地纵欲,也是忽略自身是否已经站稳,就想站得更高,跑得更远。人只能先务内,再逐外。虽然老子的主张是针对当时奴隶主贵族的,但并不是说普通劳动民众不应该节欲。这一点尤其适用于现代人。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单纯是俗的或雅的,都是雅俗并存的。雅俗并存,人们既能够丰衣足食,又能内心宁静恬淡。一个人越是陷入外在的漩涡里,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感,心灵越来越空虚,甚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从这个角度说,老子的话里并不是一点禁欲的意思也没有。但老子说的节欲,是在倡导人们应向自然学习。山羊吃草,吃足了就会回到栏中躺着享清福。老虎捕到一只鹿,吃完鲜肉就去睡大觉。鸟儿每天离巢,蛇不时出洞,肯定不是因为它们觉得自己的窝太寒碜。自然界所有生物中,恐怕只有人欲壑难填。庆幸的是,人既欲壑难填,也知道适可而止,老子到底还是在赞美自然。

第十三章

[1][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4][5][6]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注释】[1]若:好像。[2]贵:重视、珍视。[3]其他版本此句为“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可能是有所亡佚,但不影响对老子原意的理解,因为“宠”和“辱”是一对相对概念。[4]“贵以身为天下”和下句“爱以身为天下”都是倒装句,正常顺序为“以(己)身贵为天下”和“以(己)身爱为天下”,意为对待天下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5]此句中的“若”和下文“若可托天下”中的“若”同,译为则、那么就。[6]此句中的“寄”和下文中的“托”都是托付的意思。【译文】得到尊崇和受到侮辱,都像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祸患就像看重自己的身体一样。为什么受宠和受辱都会受惊呢?因为当受宠的人处于卑下地位时,得到尊崇容易受到惊吓,失去尊崇也容易受到惊吓。这就是宠辱若惊。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呢?是说我之所以能招致大祸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把天下看得像自己的身体一样贵重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爱惜天下人就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的人,可以让他来管理天下百姓。【阐释】每个人读到“宠辱若惊”四个字,都会联想到宠辱不惊这个成语。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反,为什么后人会把老子的原意反过来理解并使用呢?只有理解本章全篇主旨,才能得到答案。很多人认为老子本章是在论述人的尊严问题。这样说当然没错,但今人容易曲解老子心中的尊严,或者说理解得不够彻底。尊严是一个与面子和地位毫无关系的东西,人人皆有尊严,并不代表人人平等。这样就容易理解老子说的“宠为下”——受侮辱当然代表地位低下。这点其实可以从日常有关“宠”字的词语中来印证。与宠有关的词语有:得宠、失宠、宠爱、宠幸、宠物等等。这样一集中,就会明显感觉到,无论得宠还是失宠,都暗含地位低下。本章中,老子问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并给了一个最根本的回答。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众人不是至人,当然会有大患了。为什么呢?因为人有身体。有了身体,外界有利的和有害的东西才能施加到身上。当然这个“身”也可以理解成自身,这就是精神层面的理解了。别人能威胁自己,不是别人多么坏,而是自己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如果没有身,人还有什么患可言呢?而没有自身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把自身变成无限大。无限大不就是“道”吗?空气存在,但就像不存在。所以,当人把自身放得无限大,他就成了地球、空气、“道”。无限大也无限小。因此,老子提出的“贵身法”,其实就是无视自己的身,把自身放得无限大、无限小。无限大的是自然,自然中有万物,万物都从自然中索取,就像天下人从至人、圣人那里索取一样。所以,当一个人“贵身”时,已经把身托给天下了。芸芸众生,千姿百态。有人把个人的利益、名声、地位、权势看得高于一切,结果总会若有所失。等到大祸临头时,还要愤愤不平或牢骚满腹,甚至呼天抢地。有人忽视个人利益,把奉献他人与社会看得高于一切,当荣誉、名望和地位降临时,也很自然地不为所动。前者没有尊严,是假贵身,宠辱皆惊;后者有尊严,是真贵身,宠辱不惊。

第十四章

[1][2][3]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4][5][6]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7][8]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9]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10][11]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注释】[1]夷:河上公注:“无色曰夷,言一无色彩,不可得而视之。”[2]希:河上公注:“无声曰希,言一无音志,不可听而闻之。”[3]搏,一作抟,摸索的意思。[4]微:摸索不到。河上公注:“言一无形体,不可抟持而得之。”[5]诘:追究、追问。[6]皎:光明。[7]昧:昏暗。[8]绳绳不可名:绳,音(mǐn),绳绳是渺茫、不清楚的意思;名:描绘。[9]恍惚:即今义,河上公注:“言一忽忽恍恍,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10]御:驾驭,引申为使用。[11]纪:刚纪、规律。【译文】用眼看看不见叫作无色,用耳听听不到叫作无声,用手摸摸不到叫作无形。此三者,都不能追究清楚,它们在“道”身上混为一体。“道”的上下,既不光明,也不昏暗。“道”渺渺茫茫不可描绘,又什么都没有。这是在说“道”不可描绘其形状的形状,不可用物体比拟的影像,就是惚恍。到前面去迎接它,看不到它的来处,到后面去尾随它,看不到它的去处。它遵循着恒久不变的规律,驾驭着当今世间万物。能知道源头和开端,就是“道”的规律。【阐释】本章开头先专门讲“道”是什么样子的,结尾讲了如何运用“道”的规律。事实上“道”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难以回答,因为“道”超形绝象。但这并不是说“道”无法描述。通过第一章我们知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有一部分可以说,因为每个人都能通过老子的语言感悟到“道”,但那一定是自己的“道”,不一定是老子的“道”,也不一定是天地之道。而且每个人或许都可以把自己理解的“道”用语言表达出来,但谁也不能完全表达清楚,更不能完全表述天地的“道”,其原因仍旧是语言的有限性。所以“道”又是不可说的。总的来说道是既是一种状态,是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的本原,又是一种规律,是支配万物运作变化的力量。本章开始是在整体描述“道”的虚无飘渺,不可感知,无声、无色、无形,然而又确实存在。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没有形状,三者自然是不能分辨清楚的。但仍然可以勉强分辨清楚。这么做的目的只是更加清楚地了解三者的不可分辨性,就像王维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语只是衬托山静。绵绵不绝,以至于无限大,无限大也就是无限小,两个尽头都是没有,都是空无恍惚,其实是超越了人类的感官极限。平时我们看不到全部的宇宙,所以抬头看到天和地时,容易相信天圆地方,相信天地就是宇宙,天地之外的世界或不存在。从这个角度说,飞到月球上的人和井里的青蛙没有区别。这就是“道”“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的特点。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是在说“道”的规律和作用。作为支配宇宙万物运作的力量的“道”,就更难用实际可感的形象来比拟了,只能完全用抽象的词汇粗略地说说。自然界中器物繁杂,这是我们耳闻目见的。我们还是看到或感受到了它们在不断变化。此时就要静下心来,单纯地像当年的老子一样询问、思考。总之,“道”不像宗教思想中的人格化的神,它是中国人自己独创的概念的神。它既远在天边,又近在心灵。可能永远无法体认,也可能须臾觉悟。

第十五章

[1][2]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3][4]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5]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注释】[1]士:得道之人。[2]微妙玄通:精微、奇妙、深奥、通达。[3]豫: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得道者。犹:警惕戒备的样子。俨:庄重严肃的样子。涣:消散的样子,比喻亲和平静。敦:纯朴厚道。朴:经过加工的原料称为朴。旷:开阔宽大,比喻豁达开朗。浑:水混流的样子,比喻浑厚宽容。[4]浊以静之:浊和之是同一事物,都指浊水,此句实为“静之”或“静浊”,这样才能“徐清”。下同。[5]此句其他版本是“蔽而新成”,还有的版本是“蔽不而新成”,分歧较大,但均有不断更新的意思。蔽,同敝,去除。【译文】古代得道之人,精微、奇妙、深奥、通达,他们深邃得无法看清。因为无法看清,所以只好勉强形容一下:他们小心谨慎,就像冬天在冰上行走;警觉戒备,好像深畏来自四面的攻击;庄重严肃,好像在别人家做客;亲和平静,就像冰将融化;纯朴厚道,就像从未经过雕琢;豁达开朗,就像深谷;深厚宽容,就像浊水。谁能使污浊的水静止下来,慢慢让它澄清?谁能使安静的事物长久运动起来,慢慢演化出生机。保守“道”的人从来不想盈满,因为不盈满,所以能不断更新。【阐释】本章开篇老子讲“古之善为士者”,似乎是说,今天也有得道的人,远古得道的人中,也有不太懂“道”的。但接下来,他只说“古之善为士者”的特点和行为,没有说“今之善为士者”,也没有说“古之不善为士者”。所以有人根据此句,把得道之人分为四个等级: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此处不妨就把“善为士者”理解成得道者。老子称赞得道的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似乎他们已经和“道”一样了。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是得道;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这是行“道”。接下来,老子具体说了得道之士的性格特点。他们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而这些人格特征无一不是自然的特点。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自然比平凡的众人高出数倍,众人难以理解,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虽然表面上他们清静无为,实际上富于创造性。因为他们符合“道”。“道”的规律是静极而动、动极而静。这是他们的生命活动过程。由于想到读《道德经》的人或许会问:我为什么要修道,“道”有什么用?所以老子在此设问: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然后又自问自答: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可见,老子写《道德经》时的心境,是种高贵的孤独。但老子的这句自答,有一定的省略性。他没有直接说:“道”能浊以静之徐清,“道”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而是把本章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行“道”的人,应像“道”一样,保持虚静和自然,行无为之事。这样就能革故鼎新。

第十六章

[1][2][3][4]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5][6]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7][8]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10][9],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注释】[1]极:表示致虚的程度。[2]笃:表示守静的程度。[3]作:兴起。[4]复:循环往复。[5]复命:回归本性。[6]常:常态,规律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