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利《艺术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23:03:5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胜利《艺术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李胜利《艺术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0章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一、艺术的诸种含义“艺术”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有时指艺术活动本身;有时指艺术活动的结果,即艺术作品。在指艺术作品的时候,有时指狭义的审美艺术作品(不包括文学);有时指广义的审美艺术作品(包括文学);有时指泛化的实用艺术作品(包括园林等实用艺术)。(一)艺术(作品)

1.艺术的当代含义:从狭义到广义(1)狭义

①在西方,艺术的狭义含义有时仅指视觉艺术,相当于汉语中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及工艺美术四大门类。其中,绘画、雕塑、建筑又被总称为“大艺术”(Major arts),而工艺美术则被称为“小艺术”(Minor arts)。

②在中国,艺术的狭义含义是对除文学之外的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曲艺、杂技、戏剧等艺术形式的一种总称。在这种用法中,文学与艺术两个词是并列关系。(2)广义

艺术的广义用法,是包括所有的实用艺术(如建筑、园林、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和非实用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等狭义艺术及以及文学艺术在内)。

①被贡布里奇称为“艺术史之父”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美学》的第三卷《各门艺术的体系》中,先后论及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包括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体诗)。

②当代美国的《艺术和人文:艺术导论》把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电影、摄影等九类艺术作为重点分析的对象。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涉及五大艺术类别: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

如果对当代艺术的诸种含义做一小结,可以在理论层面区分出四层含义(如表0-1所示):表0-1 艺术的四层含义

2.艺术含义的变迁:从技艺到艺术(1)技艺

①在中国,汉语最初的“艺”字主要强调与“自然”相对的“人工”色彩,包含了今日所谓的“技”与“艺”两方面的内容。直到近现代时期,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才得以引入。

②在西方,英语的“艺术(art)”最初的意思同样是“技艺”的统称,意指完全不同的某些其他东西,它指的是诸如木工、铁工、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艺或专门形式的技能。(2)艺术

①十七世纪,美学问题和美学概念开始从关于技巧的概念或关于技艺的哲学中分离出来。

②十八世纪后期,这种分离越来越明显,确定了优美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区别;这里,‘优美的’艺术并不是指精细的或高度技能的艺术,而是指‘美的’艺术。

1746年,法国的阿贝·巴托(Abbe Battle)在《相同原则下的美的艺术》一文中,把艺术分为三类:

a.美的艺术,包括音乐、诗歌、绘画、雕塑、舞蹈,服务于愉快的目的;

b.机械的艺术,服务于实用的目的;

c.愉快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包括修辞学与建筑。

在书的中心部分,巴托试图说明“模仿美的自然”是所有艺术的共同原则,并且得出结论:戏剧是所有艺术的综合形态。(3)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①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确立的历史,也是艺术与技术相对分离的历史。从“美的艺术”到“艺术”概念的确立,使得“艺术”成为隶属于“美”的一个属概念,从而在“艺术”与“美”之间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②但是,艺术与技术的分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艺术之中所包含的技术因素的正确理解。有些人过于强调技术,容易沦为艺匠;有些人过于忽略技术,容易流于纸上谈兵。没有技术的积累很难谈得上艺术的超越,不仅在弹琴、画画、跳舞等艺术活动中需要技术的积累,就是在似乎不需要什么技术的文学创作中,也仍然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自由境界。但如果仅仅强调技术的训练,缺乏艺术的提升与感悟,同样也存在问题。(二)艺术(活动)

1.艺术活动的四要素

1953年,美国当代文艺批评家艾布拉姆斯(Meyer Abrams)将艺术活动的要素归结为艺术品、艺术家、宇宙、观赏者四个方面,影响广大。(1)“艺术品”

即艺术产物本身。在艺术活动的四要素中,艺术品凝聚了艺术活动的丰富内容和矛盾属性,是艺术活动的核心和中介环节。(2)加工者——“艺术家”(3)宇宙

艺术成品有一个直接或间接源于生活的主题,涉及、表示、反映某个客观事物或者与此事物有关的东西。(4)“观赏者”

使作品变得有用的、艺术品的对象——听众、观众和读者。

图0-1 艾布拉姆斯原示意图(强调艺术品的核心地位)

图0-2 变形后的另一种图示方式(强调各元素间的互相影响)

艺术活动的四要素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生产过程,它既是一种精神生产过程,也是一种物质生产过程。在艺术活动中,艺术家以物质媒介和生活素材为基础,用知、情、意化合而成的心血浇灌成一个不同于第一自然(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艺术世界)。

2.艺术活动的四要素的发展

随着艺术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艺术活动的四要素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比如在影视剧的生产过程中,创作者更趋复杂化;创作过程更趋复杂化,技术因素较强的制作过程不容小觑;传播方式更趋复杂化,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的区别更加明显等。

二、艺术概论:关于艺术(活动)的基本理论(一)“艺术概论”的内容“艺术概论”是研究艺术及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与基本规律的一门课程,是艺术学的入门课程之一。本书各章的基本内容、逻辑关系如下:

1.绪论

解析艺术、艺术活动、艺术概论的含义,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

2.第一章:艺术的本质

重点从艺术与其他人类文化形态的异同出发,综合探讨“艺术是什么”的问题。本章是本课程的重中之重,其余各章的内容都基本上可以从这一章中生发引申出来。

3.第二章:艺术的功能

重点从艺术与接受者的关系出发,从功能论角度探讨“艺术是什么”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也可归入艺术的本质论部分,因内容较多,单独成章。

4.第三章:艺术的构成

重点从横向构成(艺术分类问题)及纵向构成(言象意或内容形式问题)两个层面探讨“艺术是什么”的问题。

5.第四章:艺术的创作

重点从艺术创作主体与艺术创作过程出发,探讨“艺术从哪儿来”的问题。

6.第五章:艺术的消费

重点从艺术消费主体及艺术消费过程出发,探讨“艺术到哪儿去”的问题。

7.第六章:艺术的源流

重点从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两个宏观层面出发,探讨“艺术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问题。(二)学习“艺术概论”的目的

1.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艺术的欣赏通常是感性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多。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可以“内外兼修”,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与艺术批评能力,“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2.对于热爱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学习和掌握“艺术概论”的必要性就增强了。通过理论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会对艺术创作产生良性影响。对于那些想从事艺术管理、艺术报道、理论研究等工作的人来说,“艺术概论”的学习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础。

3.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课,会频繁地出现在各类考试名录中。(三)学习“艺术概论”的方法“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一切的理论都来自实践,其意义也在于实践,因此,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是学好本课程的基本原则。“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为了使内容的丰富性、可读性与理论的深度、广度较好地统一,本书努力简化理论阐述、运用浅显语言、增加案例分析、提供多方视点。建议大家注意以下方面:

1.认真阅读教材,并对照阅读相关的艺术作品和理论著述,尤其是教材中提到的艺术作品和理论著述。限于篇幅,教材中引用、解释的内容有限,需要同学们发挥积极主动性进行课外学习。

2.课堂学习与课后巩固相结合。根据著名的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短时间内的复习巩固是强化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学习者一定要认真学习课程,并在课后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做思考题或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消化、吸收、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

3.如果有兴趣的话,尝试进行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一是创作,一是评论。在这些艺术实践活动中,你能深深地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亲和力,从而加强对艺术现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学好“艺术概论”这门课程。

0.2 课后习题详解

1艺术有哪些不同的含义?

答:“艺术”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有时指艺术活动本身,有时指艺术活动的结果即艺术作品。在指艺术作品的时候,有时指狭义的审美艺术作品(不包括文学),有时指广义的审美艺术作品(包括文学),有时指泛化的实用艺术作品(包括园林等实用艺术)。(1)艺术的当代含义:从狭义到广义

①狭义

a.在西方,艺术的狭义含义有时仅指视觉艺术,相当于汉语中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及工艺美术四大门类。

b.在中国,艺术的狭义含义是对除文学之外的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曲艺、杂技、戏剧等艺术形式的一种总称。

②广义

艺术的广义用法,是包括所有的实用艺术(如建筑、园林、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和非实用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等狭义艺术及以及文学艺术在内)。(2)艺术含义的变迁:从技艺到艺术

①技艺

a.在中国,汉语最初的“艺”字主要强调与“自然”相对的“人工”色彩,包含了今日所谓的“技”与“艺”两方面的内容。

b.在西方,英语的“艺术(art)”最初的意思同样是“技艺”的统称。

②艺术

十八世纪后期,这种分离越来越明显,确定了优美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区别。

2如何看待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答:(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确立的历史,也是艺术与技术相对分离的历史。从“美的艺术”到“艺术”概念的确立,使得“艺术”成为隶属于“美”的一个属概念,从而在“艺术”与“美”之间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关系。(2)但是,艺术与技术的分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艺术之中所包含的技术因素的正确理解。有些人过于强调技术,容易沦为艺匠;有些人过于忽略技术,容易流于纸上谈兵。事实上,没有技术的积累很难谈得上艺术的超越,不仅在弹琴、画画、跳舞等艺术活动中需要技术的积累(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在似乎不需要什么技术的文学创作中,也仍然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自由境界。但如果仅仅强调技术的训练,缺乏艺术的提升与感悟,同样也存在问题。

3艺术活动的四要素指什么?

答:1953年,美国当代文艺批评家艾布拉姆斯(Meyer Abrams)将艺术活动的要素归结为艺术品、艺术家、宇宙、观赏者四个方面,影响广大。(1)“艺术品”

即艺术产物本身。在艺术活动的四要素中,艺术品凝聚了艺术活动的丰富内容和矛盾属性,是艺术活动的核心和中介环节。(2)加工者——“艺术家”(3)宇宙

艺术成品有一个直接或间接源于生活的主题,涉及、表示、反映某个客观事物或者与此事物有关的东西。(4)“观赏者”

使作品变得有用的、艺术品的对象——听众、观众和读者。

第1章 艺术的本质

1.1 复习笔记

一、概述(一)艺术的本质的定义

关于艺术的本质,有不同的定义方法。本书采取“艺术是审美的意识形态”的定义,同时讨论、分析其他定义。不同的艺术定义方式影响到艺术的界定和内涵以及人们对纯粹艺术、优秀艺术的看法。(二)艺术的本质的定位方法

从方法论上讲,本章采取逐层剥离的定位方法来探讨艺术的本质:从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之公理性前提出发,艺术首先可被定位于意识形态,从而与非意识形态区分开来;其次,在意识形态中,艺术可被定位于通过审美形式表达出来的意识形态,从而与采用非审美形式的意识形态等区别开来。

二、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一)意识形态的含义及性质

1.意识形态的含义(1)意识形态的内涵外延

18世纪末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正式提出意识形态(ideology)概念。意识形态的含义极其复杂。

①内涵

人们采用《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意识形态的解释: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也叫观念形态”。

②外延

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相对而言,并共同构成社会意识形式。非意识形态是指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指自然科学,也包括某些社会科学。非意识形态与生产力关系密切,不具有阶级性等倾向性。(2)意识形态的广义狭义

由于各类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的距离不同,意识形态一词在日常使用中形成了偏重不同的两种用法:一是狭义用法,指政治观念;二是广义用法,指文化观念。

①意识形态的两种含义及相应语境

在充满了激烈的政治斗争的社会中,意识形态与权力的获取、分配、消费联系在一起;在根除了激烈的社会动荡的社会中,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已经转移到了美学、文化、宗教等领域。

②政治意识形态

在中国,意识形态一词长期被赋予强烈的政治色彩,强调阶级性,以狭义形态出现。政治意识形态是人们在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方面持有的观念和信仰,它与“政治文化”和“政治传统”存有实质性差异,具有实践的品格和行动的取向。政治意识形态最重要的功能是动员民众投身于政治运动之中,以改变其生活方式,改革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关系。

2.意识形态的性质(1)倾向性:对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

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能动的、主观的反映。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性,是以文化再生产的方式生产新的社会主体,并为维持、改造或摧毁这个社会而寻找行动的依据。(2)真实性:对社会生活“真理”的“真实”反映

意识形态作为精神生产的产物,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就意识形态所反映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有一个反映是否真实的问题。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程度决定了其认识价值或曰“真理性”的高低。(二)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表现

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1-1 艺术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具备意识形态的两个基本属性:倾向性与真实性。艾布拉姆斯把艺术比为“镜与灯”,事实上,艺术之“镜”体现为艺术的真实性,艺术之“灯”体现为艺术的倾向性。

1.艺术中的倾向性(1)政治倾向:狭义意识形态的倾向性

某些艺术作品如《国际歌》《格尔尼卡》《玩偶之家》中的政治倾向性非常鲜明,这是狭义意识形态在作品中的体现。

①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阶级倾向性,这种特性一般是由人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反映着本阶级的特殊利益和要求。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的阶级对立不可能完全消失。阶级性是就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并不表明所有的作品都具有阶级性或都不具有阶级性。

②人性

a.人性的定义

人性,即人之为人的本性。狭义的人性将人性与阶级性对举,把人性视为非阶级的人类共性。广义的人性将人性视为阶级性与狭义人性的结合。其表面的区别在于,狭义的人性观念重视动物性、非理性、潜意识,广义的人性观念重视社会性、理性、意识。其内在的区别在于,狭义的人性更为关注理想的人性,而广义的人性更为关注现实的人性。

b.艺术作品中的人性

在艺术作品中,狭义的人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偏重形式美的作品一般情况下,都是对人性的表现,很难去分析其阶级性。第二,以社会为题材,但忽略具体社会情境、表现人之常情的艺术作品,都是对人性的摹写,也很难去分析其阶级性。(2)文化倾向:广义意识形态的倾向性

某些艺术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性并不明显,但文化倾向性非常明显。

交响乐是近代西方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也是其他文化未曾有过而最能代表西方的艺术形式之一。西方进入现代社会,其标志是工业化,在交响乐的组织中,让人感到了一种工业化一般的专职分工、协同运作、科学管理、宏伟表现。

①所有文化音乐的三大范围

a.与舞结合的舞乐;

b.以人嗓唱出的声乐;

c.独奏,这是个人性情的一种表现。

②交响乐的独特性

a.发挥和丰富了古希腊以来的“音乐——数学——宇宙”一体的思想。

b.代表了一种近代哲学思考和现世精神。(3)接受过程中的倾向性

①时隐时现

a.虽隐犹显,时显时隐“时显时隐”成为某些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在接受历史中的变化特征。

第一,虽隐犹显

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艺术家不能或不愿把自己的创作倾向性明显地体现于作品中,但是,处于这个特定时代背景中的接受者仍能比较容易地感受到作品中包含的这种倾向性。

第二,由显至隐

当特定的社会背景成为历史,作品中曾经虽隐犹显的政治倾向性对后来的接受者呈现为隐性的文化倾向性。

第三,由隐至显

当类似的社会背景重新出现,作品中的隐性文化倾向又可以附带上显性的政治倾向。

b.虽显犹隐,欲扬实抑

虽显犹隐,欲扬实抑是指在某些作品中,表面上呈现出某种鲜明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但事实上,作品真正想表达的倾向性,却被隐藏在作品之中。

②形象大于思想

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超越创作者创作初衷的现象,被称为“形象大于思想”。其中,“形象”本指艺术作品,引申为接受者基于生活阅历与审美经验对艺术作品的各种理解;“思想”则指创作者的创作初衷。

a.某些作者的创作初衷本是要表达“彼”方面的倾向性,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接受者读解出的却可能是“此”方面的倾向性。

b.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艺术作品倾向性的理解应该有一个限度,不能过于牵强地引申附会或“过度阐释”,否则过犹不及,甚至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2.艺术中的真实性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之一,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艺术作品中不符合艺术真实之处屡见不鲜。其原因除创作者不了解生活真实外,还因为对艺术真实的理解不够准确或不够统一。(1)艺术真实不完全等于生活真实,否则就等于否定了艺术

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但并不全同于生活真实,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辞海》(1979年版)对艺术的真实性是这样定义的:“(艺术)真实性——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文学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中的真实的人和事,文艺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从而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①与社会生活的比照结果:因对生活真实的不同理解而不同。

②不同接受者的判断结果:或真或假,都有可能。

③符合生活真实的程度:或小概率真实,或大概率真实。

关于艺术真实性的程度问题,从艺术真实符合生活的程度出发,可以区分出三种类型:

a.小概率真实,在社会生活中的代表性较小。

b.大概率真实,在社会生活中的代表性较大。但“大概率真实”不等同于“本质真实”。

c.整体真实,同时正确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大概率真实与小概率真实。(2)艺术真实的判断标准:以作品自身为参照系

①艺术真实的本质:自足性真实、假定性真实

艺术作品中的自足性真实,一般是建立在假定性基础之上的假定性真实。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各种传统的或新设的假定性规则是确保艺术作品自足性真实的隐性条件。

②艺术真实的否定:无意义的自相矛盾(穿帮)

a.艺术作品自足性真实的功能在于引导接受者进自成一体、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后,逐渐忘却日常生活的现实逻辑,转而理解并接受艺术世界的情感逻辑,并以艺术世界的情感逻辑对艺术作品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如果艺术作品因自相矛盾(穿帮)而违背了自足性真实,艺术的真实性就会受到影响。

b.虽然自相矛盾会破坏艺术的真实性,但是,那些自相矛盾的内容在整个作品中的地位并不完全相同。对于那些关键性的细节,必须尽可能地避免自相矛盾,否则会破坏整个作品的艺术真实感。(3)艺术真实的进一步界定

①艺术真实的概念

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②艺术真实的存在方式

艺术真实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关系,艺术真实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这一主客体价值关系之中。由这样一个基元或基因派生、衍化出艺术真实多元态的存在方式。

a.艺术真实在个体身上的实现过程的表现

艺术真实A(创作真实)→艺术真实B(作品本体真实)→艺术真实C(鉴赏真实)这样一个完整的动态序列中,缺一环节,艺术真实就不能现实地存在。

b.艺术真实在群体身上的实现的表现

每个时代、民族的艺术家与鉴赏者经过整个艺术活动信息反馈系统的自控制、自调节,所达到的对艺术真实的某种共同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并进而在“集体无意识”层次上形成一种艺术真实的普遍心理模式或尺度。

3.艺术倾向性与真实性的关系(1)倾向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真实性是达成艺术倾向性的工具

倾向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真实性是艺术为更好地表达倾向性而采取的形式与工具,是一种貌似客观的主观。但是,如果没有这种貌似客观的艺术真实,艺术的倾向性就很容易被人发现其主观之处,难以发挥足够的社会影响力。(2)倾向性与真实性的基本结合类型

①思想性好且真实(对且真);

②思想性好但不真实(对而假);

③思想性不好但真实(错而真);

④思想性不好且不真实(错且假)。

在同一部作品中,常常是真与假、对与错的片断交织在一起,因此,应该区分针对具体片段的分析和针对整部作品的分析。(3)不同类型作品的意识形态分析技巧

意识形态具有倾向性和真实性,联系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才能进行深入全面的意识形态分析,因此,意识形态分析与社会历史批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①表现性作品:假中寻真(社会真实性)

通过不符合可然性生活真实的外在形式,透视其内蕴真实、创作真实与接受真实。

②再现性作品:真中寻假(主观倾向性)

对于那些表面看起来主观倾向性不强,甚至可能完全符合生活中的细节真实的再现性作品,鉴赏者要注意从真中寻假,从看起来貌似“真实”的作品中发现作者的主观倾向性。

③形式性作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艺术作品中,还有一类主要以形式美取胜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很难从表面上判断其生活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但是,如果联系历史的发展、创作者的思想对作品加以解读的话,仍然能够发现它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三)不同理解:艺术不是上层建筑,不是意识形态

并非所有的人都认同将艺术作品定位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对于艺术他们有不同的理解。

1.艺术是意识形态,但不是上层建筑

朱光潜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一文中,强调艺术属于意识形态但不属于上层建筑,并且陈述了其理由。

2.艺术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意识形式

栾昌大在《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一文中同意毛星对意识形态的看法,认为应当把文学艺术理论称为意识形态形式,而把文学艺术作品称为社会意识形式。

3.艺术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意象形态

叶朗在《美学原理》中提出意象是艺术的本体。施旭升在《艺术即意象》一书基于一种“艺术即意象”的本体论立场,特别是出于对艺术发展的历史状况的考量,认为相对于意识形态,意象形态也许更切近艺术的存在属性。

三、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无论是就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共性来讲,还是就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差异性来讲,艺术都是一种审美形态。在比喻的意义上讲,艺术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审美化表达方式。(一)美的概念

只有在人的欣赏、审视下,美才能显现为美,因此,审美用来指称对美的审视,并与其他一些词汇构成偏正词组,如审美对象、审美趣味、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审美形态等。

1.美与审美活动(1)美的复杂含义

①狭义与广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美具体指的是“优美”,这是美的狭义用法。在美学中,广义的美不仅包括优美,还包括崇高、悲剧、荒诞等审美形态。

②三义一体:美的对象、美感、美的本质

a.针对客体而言

指美的对象,即审美对象,审美对象是人或者物。不存在外在于人、纯粹客观的实体化的美。

b.针对主体而言

指美感,即审美愉悦。审美主体只能是人或人格化的物。不存在外在于物、纯粹主观的实体化的美感。

第一,美感与快感相对。快感指人所获得的感官快乐,而美感指人的心灵所获得的心理快乐。同时,美感与快感是一种相对的区分。

第二,美的对象和美感都属于美的现象层次。美的对象是美感的物态化投射,美感是美的对象的心灵化投射。没有离开美的美感,也没有离开美感的美。

第三,强调美与美感一物两体,密不可分意味着不能单从审美主体或审美对象任何一方来判定一个客体是否为美。

c.针对审美活动而言

美的第三个含义是指美的本质。

第一,美的对象和美感都只是可为人的感官所直觉把握的现象,美的本质则是经过人的心灵所理性把握的存在于所有审美现象中的。从创造过程来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第二,美以真、善为前提,同时不等于真、善。在美的对象中,真、善融化于形象,善成为间接的功利性,成为美的潜在因素,而真作为实践主体的智慧形式出现,存在于主体对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之中。(2)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审美活动相对于非审美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①审美客体的形象性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形象性的东西比抽象性的东西更易被主体理解从而获得相应的审美愉悦。

②审美主体的非功利性

事物的形象性之所以能相对独立地向主体呈现为美,是因为审美主体具有一种非实用性的审美态度。审美活动对审美主体来说是一个非(物质)功利的(精神)功利无功利性的过程。

③审美过程的直觉性与审美结果的愉悦性

审美过程必须是诉诸直觉而非理智并最终能获得心理愉悦的,张法在其《美学导论》中对审美过程有一个很好的图示:

图1-2 审美过程

2.美的分类方式(1)形式美与内容美

①形式美:悦耳悦目,偏重于人类的自然性尺度,变化幅度小

形式美是指自然事物的一些属性在一种合规律的联系中所呈现出来的可以引起美感的审美特性,形式美在美感上的表现是悦耳悦目。

②内容美:悦心悦神,偏重于人类的文化性尺度,变化幅度大

内容美在美感上的表现是悦心悦神,心神指的是基于人类大脑在人类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审美尺度。(2)现实美(社会美、自然美)与艺术美

根据美的基本存在领域,可以从横向上将美分为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三类。其中,社会美和自然美又可以合称为现实美,相比之下,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反映与超越。

①现实美

现实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自然美是指客观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自然美产生于自然的人化,往往偏重于形式美。社会美是指现实生活中除了自然美之外的社会现象的美。社会美直接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美往往偏重于内容美。

②艺术美

艺术美,即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对现实美的反映与超越,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二)艺术作为

审美形态之一的特征:集中性与超越性。

1.艺术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审美形态(1)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

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往往是孤立的、分散的,个别的美的现象之间并不协调,常常缺乏明显的内在联系。艺术可以把这些分散的美集中起来,进行典型化处理,从而比现实美更强烈、更具有普遍意义。(2)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性

在现实中,美的部分往往和不美的部分共处于一体,使现实美显得芜杂和粗糙。艺术美强调对现实美的加工改造,去粗存精,形式美化,因而更加纯粹、更加精致。

2.艺术是形式美、内容美的结合形态(1)艺术或偏重于形式美以求悦耳悦目

①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形象性

艺术将生活中所有的现象以人为中心通通纳入自己的表现范围之内,最终仍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用主体化的感性形式,因而也是更高的感性形式展现出来。

根据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的近似关系,可以将艺术形象细分为三类:

a.具象,是指那些与生活真实高度相似的艺术形象;

b.意象,是指那些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具有较强表意性或抒情性的艺术形象;

c.抽象,是指那些难以分辨出生活基础的艺术形象。

②悦耳悦目的形式美

a.形式美的两大层次

艺术不仅追求形象性,而且追求具有形式美的形象性,进一步追求悦耳悦目。形式美在理论上可分为内外两个层次。

第一,外在的形式美是因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对形、声、色等物质性元素的创造性使用而在外形上直接体现出来的美。

第二,内在的形式美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对各个部分进行有机组合而在内在形式上体现出来的美,它固然建立在人的感知基础上,但却是更为内在的、需要用心灵去把握的美。

b.形式美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原因

形式之所以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是因为形式本身就是人类对于自然物的存在方式、自然属性及其规律性的历史发现,是人类将这些发现运用于实践中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创造。因而,单就形式本身而言,它也是人的创造力量的体现。(2)艺术或偏重于内容美以求悦心悦神

①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二:情感性

a.情感性是艺术的内在标志

第一,艺术作品的内容都离不开人的情感,艺术创作离不开对对象的体验。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逻辑融化于生活逻辑之中,把自己的情感倾向融化在艺术对象之中,从而使艺术作品既表现了对象的情感,又表现了艺术家自己的情感。

第二,在抒情主义或浪漫主义的作品中,情感性的表现相对明显。在现实主义或纪实主义的作品中,情感性的表现可能会相对隐蔽。但是,一旦从生活转变为艺术,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却往往从社会多数人公认的价值观出发赋予作品情感性,进而从这种自由的情感评价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心灵上的愉悦。

b.艺术的情感性与艺术的假定性关系密切

当主体的情感性或强或弱、或显或隐地浇铸在艺术作品中时,就会程度不同地改变艺术意象的原生形态,使其体现出程度不同的虚拟性或假定性。虚拟性或假定性是艺术作品与历史著述的根本区别之一。从绝对性上看,所有的艺术作品中都存在虚拟性或假定性问题。

c.艺术形象不一定追求外表的形似

为在艺术世界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情感性与虚拟性,艺术形象不一定追求外表的形似,贵在以形传神、以形传情,必要时还需以神写形、以情写形,夸张变化。事实上,过分追求形似,可能会降低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和艺术情趣,使接受者专注于原物而忘掉了艺术。

②悦心悦神的内容美

内容美与形式美相对而言,来自于创作者对生活的能动反映以及接受者对作品的能动欣赏,是创作者、作品、接受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内容美必须透过艺术形式才能显现出来,但它针对的是人的心灵而非耳目,目的在于愉悦人的心灵。内容美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有不同的方式。

a.透过形式丑显现出来的内容美

当创作者以否定的心态表现现实丑的时候,或者当接受者以否定的心态审视作品中的现实丑的时候,生活的丑便会在艺术家与欣赏者审美理想的双重审判下,转化为艺术之美。内容美并非是作品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审美属性,而是创作者或欣赏者对作品产生的正确的情感性评价。

b.透过形式美显现出来的内容美

在很多艺术作品中,内容美是透过形式美显现出来的。尽管形式美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但是,如果身处特定接受环境的接受者从具有形式美的作品中读出了否定性内容,那么,形式美会破坏对内容美的表现,从而成为艺术丑。

c.内容美与意识形态效果

凡符合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就是令其愉悦的、(内容)美的,反之则是丑的。在这个意义上,内容美与其说是内容美,不如说是内容真与内容善;与其说是内容美,不如说是意识形态正确。(3)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基本结合类型

①内容美且形式美;

②内容美但形式丑;

③内容丑但形式美;

④内容丑且形式丑。

这四种基本结合形态正好可以用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四个外表和内心美丑不同的人物作为代表:表1-1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基本结合形态

从理论上来说,艺术创作应该追求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也可以这样概括:艺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三)关于艺术本质的不同理解

1.本质论:表艺术可定义,但述方式不同

本质论者认为,艺术是可以定义的,只是各自的定义方式不同。在这里重点介绍三种艺术定义方式。(1)艺术是审美的意识形态

本书采用的也是艺术属于审美意识形态论。综上所述,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体系中,艺术首先归属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之内,艺术又以审美的形式区别于诸如政治、哲学、道德、宗教等其他意识形态,因此,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2)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①克莱夫·贝尔的观点

克莱夫·贝尔认为在每件作品中,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特定的形式和形式关系激发了人们的审美情感。并且把线条和颜色的这些组合和关系,以及这些在审美上打动人的形式称作“有意味的形式”,将其看做为艺术作品所具有的那种共性。

②评价

贝尔是针对后期印象派以及立体主义等现代视觉艺术实践立论的。尽管“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理论概括影响很大,但其适用性仍然是有限的。(3)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

①苏珊·朗格的观点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是“一种表达意味的符号,运用全球通用的形式,表现着情感经验”。

②评价

其艺术定义用来分析音乐等艺术形式相当适用,但用来分析以语言和概念为媒介的文学艺术时就同样存在不甚妥当之处。以情感作为主要特征来描绘艺术现象是可取的。但以情感作为唯一尺度来定义艺术,就显得片面。”(4)什么不是艺术

马丁和雅各布斯是这样界定艺术与类艺术的:“艺术品是由形式和内容构成的。艺术品的形式不仅仅是对于各种媒介的组织艺术形式使表现对象更为明了清晰,并且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该对象。一件艺术品是必须揭示某种价值,与此相反的,一件类艺术品却不必具有启示性。它具有形式,但是没有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2.反本质论:艺术无法定义

当人们对艺术的定义无法达成共识时,尤其是在“拒斥形而上学”的分析哲学的引导之下,有些理论家开始从另外的角度思考艺术的定义问题。(1)露西·克兰(Lucy Crane)

露西·克兰认为根本不可能为艺术寻找到一种普遍公式,对它下定义是极端困难的。(2)莫里斯·韦茨

莫里斯·韦茨认为并没有一种认识的标准可以构成(艺术定义)必要和充分条件。有些人干脆否认了艺术具有独立的本质,许多人相信企图对“艺术”或“艺术作品”下定义是错误的。在W. B. 加利、莫里斯·韦兹、W. E. 肯尼克的一些文章中都能发现这种反本质论的观点。(3)博格斯特(Claus Bogerst)

他在《艺术判断》中的结论是:“不可能存在着与非艺术不同的艺术,因为我们无从寻获这种能客观地把握到的特征。”

1.2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你是否认同这种理论概括?

答:(1)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体系中,艺术首先归属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之内,艺术又以审美的形式区别于诸如政治、哲学、道德、宗教等其他意识形态,因此,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2)在国内,将艺术定义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艺术定义方式。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我们用这种方式得到了一个非常简略的艺术定义,但一定要理解其中所包括的复杂含义。我们必须从审美及意识形态的广义狭义、从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创作过程、艺术作品、欣赏过程)来对“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这个论断进行理解,才能用其概括或解释所有的艺术作品的本质,否则就可能犯瞎子摸象、以偏概全的错误。

2艺术的倾向性在艺术作品中有哪些存在方式?举例说明。

答:(1)时隐时现

①虽隐犹显,时显时隐“时显时隐”成为某些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在接受历史中的变化特征。“虽隐犹显”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艺术家不能或不愿把自己的创作倾向性明显地体现于作品中,但是,处于这个特定时代背景中的接受者仍能比较容易地感受到作品中包含的这种倾向性。当特定的社会背景成为历史,作品中曾经虽隐犹显的政治倾向性对后来的接受者呈现为隐性的文化倾向性。当类似的社会背景重新出现,作品中的隐性文化倾向又可以附带上显性的政治倾向。

②虽显犹隐,欲扬实抑

虽显犹隐,欲扬实抑,是指在某些作品中,表面上呈现出某种鲜明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但事实上,作品真正想表达的倾向性,却被隐藏在作品之中。这是又一种形式的“时显时隐”。(2)形象大于思想

某些作者的创作初衷本是要表达“彼”方面的倾向性,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接受者读解出的却可能是“此”方面的倾向性。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超越创作者创作初衷的现象,在传统的艺术理论中被称为“形象大于思想”。这里的“形象”本指艺术作品引申为接受基于生活阅历与审美经验对艺术作品的各种理解;这里的“思想”则指创作者的创作初衷。

3什么是艺术真实?导致艺术不真实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1)艺术真实的含义

艺术真实的概念可以作如下表述: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关系,艺术真实的全部秘密都包含在这一主客体价值关系之中。由这样一个基元或基因派生、衍化出艺术真实多元态的存在方式。(2)导致艺术不真实的原因

事实上,艺术作品中不符合艺术真实之处屡见不鲜。其原因除创作者不了解生活真实外,还因为对艺术真实的理解不够准确或不够统一。

①艺术真实不完全等于生活真实,否则就等于否定了艺术

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但并不全同于生活真实,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中的真实的人和事,文艺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从而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②艺术真实的判断标准:以作品自身为参照系

艺术作品中的自足性真实,一般是建立在假定性基础之上的假定性真实。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各种传统的或新设的假定性规则是确保艺术作品自足性真实的隐性条件。

③艺术真实的否定:无意义的自相矛盾(穿帮)

艺术作品自足性真实的功能在于引导接受者进入自成一体、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后,逐渐忘却日常生活的现实逻辑,转而理解并接受艺术世界的情感逻辑,并以艺术世界的情感逻辑对艺术作品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如果艺术作品因自相矛盾(穿帮)而违背了自足性真实,艺术的真实性就会受到影响。虽然自相矛盾会破坏艺术的真实性,但是,那些自相矛盾的内容在整个作品中的地位并不完全相同。对于那些关键性的细节,必须尽可能地避免自相矛盾,否则会破坏整个作品的艺术真实感。

4你如何看待艺术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答:(1)倾向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真实性是达成艺术倾向性的工具

倾向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真实性是艺术为更好地表达倾向性而采取的形式与工具,是一种貌似客观的主观。但是,如果没有这种貌似客观的艺术真实,艺术的倾向性就很容易被人发现其主观之处,难以发挥足够的社会影响力。(2)倾向性与真实性在作品中相结合

对一部作品作宏观考察,其真实性与倾向性在逻辑上具有四种基本的结合形态:思想性好且真实(对且真)、思想性好但不真实(对而假)、思想性不好但真实(错而真)、思想性不好且不真实(错且假),需要强调的是,在同一部作品中,常常是真与假、对与错的片断交织在一起,因此,应该区分针对具体片段的分析和针对整部作品的分析。

5如何分析不同类型艺术作品中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答:意识形态具有倾向性和真实性,联系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才能进行深入全面的意识形态分析,因此,意识形态分析与社会历史批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表现性作品:假中寻真(社会真实性)

通过不符合可然性生活真实的外在形式,透视其内蕴真实、创作真实与接受真实。(2)再现性作品:真中寻假(主观倾向性)

对于那些表面看起来主观倾向性不强,甚至可能完全符合生活中的细节真实的再现性作品,鉴赏者要注意从真中寻假,从看起来貌似“真实”的作品中发现作者的主观倾向性。(3)形式性作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艺术作品中,还有一类主要以形式美取胜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很难从表面上判断其生活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但是,如果联系历史的发展、创作者的思想对作品加以解读的话,仍然能够发现它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6美有哪些复杂含义?举出一种关于美的本质的概括方式。

答:(1)美的复杂含义

①狭义与广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美具体指的是“优美”,这是美的狭义用法。在美学中,广义的美不仅包括优美,还包括崇高、悲剧、荒诞等审美形态。

②三义一体:美的对象、美感、美的本质“美”在不同场合还可表现三种不同的含义。

a.针对客体而言,指美的对象,即审美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不存在外在于人、纯粹客观的实体化的美。

b.针对主体而言,指美感,即审美愉悦。审美主体只能是人(在生活中)或人格化的物(在艺术作品中)。不存在外在于物、纯粹主观的实体化的美感。

c.针对审美活动而言,指美的本质。(2)美的本质的概括方式

美的对象和美感都只是可为人的感官所直觉把握的现象,美的本质则是经过人的心灵所理性把握的存在于所有审美现象中的美的本质。从创造过程来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7什么是形式美?你认为形式美的对举概念可如何命名?

答:(1)形式美的含义

形式美是指自然事物的一些属性,如色彩、线条、声音等,在一种合规律的联系如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多样统一中所呈现出来的那些可以引起美感的审美特性。(2)形式美的对举概念的命名

毕达哥拉斯所说的黄金分割,荷加斯所说的蛇形线,博克所说的柔滑、小巧、圆润、对称、秩序、和谐等,都是对形式美加以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看做是形式美的对举概念。形式美常常在黄金分割、蛇形线、圆润柔滑、小巧和谐中表现出来。

8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审美形态?

答:(1)现实美往往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往往具有集中性

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往往是孤立的、分散的,个别的美的现象之间常常缺乏明显的内在联系,并不协调。艺术可以把这些分散的美集中起来,进行典型化处理,从而比现实美更强烈、更具有普遍意义。(2)现实美往往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往往具有纯粹性

在现实中,美的部分往往和不美的部分共处于一体,使现实美显得芜杂和粗糙。艺术美强调对现实美的加工改造,去粗存精,形式美化,因而更加纯粹、更加精致。

9艺术的基本特征可如何概括?

答:(1)形象性

与政治宣言、哲学书籍、道德教条等意识形态相比,艺术作品的第一个明显特征是形象性。艺术则将生活中所有的现象以人为中心通通纳入自己的表现范围之内,最终仍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用主体化的感性形式,因而也是更高的感性形式展现出来。(2)情感性

①情感性是艺术的内在标志。艺术作品的内容都离不开人的情感,艺术创作离不开对对象的体验。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逻辑融化于生活逻辑之中,把自己的情感倾向融化在艺术对象之中,从而使艺术作品既表现了对象的情感,又表现了艺术家自己的情感。

②艺术的情感性与艺术的假定性关系密切。当主体的情感性或强或弱、或显或隐地浇铸在艺术作品中时,就会程度不同地改变艺术意象的原生形态,使其体现出程度不同的虚拟性或假定性。虚拟性或假定性是艺术作品与历史著述的根本区别之一。从绝对性上看,所有的艺术作品中都存在虚拟性或假定性问题。

③艺术形象不一定追求外表的形似,艺术形象贵在以形传神、以形传情,必要时还需以神写形、以情写形,夸张变化。事实上,过分追求形似,可能会降低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和艺术情趣,使接受者专注于原物而忘掉了艺术。

10你如何看待内容美与意识形态效果的关系?

答:(1)内容美与意识形态效果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的范围中,对内容美的欣赏以文化的心灵标准为标准,结果相对不一致。对于特定社会中的特定艺术欣赏者而言,在社会文化的哺育之下成长起来的心灵标准,其实就是他的广义意识形态标准。凡符合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就是令其愉悦的、(内容)美的,反之则是丑的。在这个意义上,内容美与其说是内容美,不如说是内容真与内容善;与其说是内容美,不如说是意识形态正确。(2)内容美与意识形态效果的关系的看法

当我们用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来解释内容美时,关于艺术是审美形态的解释就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重叠了。这种矛盾只是表面上的,关于美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美指优美,主要体现为形式美、纯粹美;广义的美在优美之外,还包括崇高、悲剧、荒诞等审美形态,而崇高、悲剧、荒诞等审美形态主要体现为内容美、依存美,对它们的欣赏依存于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随意识形态观念的不同而不同。

11除审美意识形态之外,关于艺术本质的概括还有哪些方式?

答:(1)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克莱夫·贝尔认为在每件作品中,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特定的形式和形式关系激发了人们的审美情感。并且把线条和颜色的这些组合和关系,以及这些在审美上打动人的形式称作“有意味的形式”

将其看做为艺术作品所具有的那种共性。(2)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是“一种表达意味的符号,运用全球通用的形式,表现着情感经验”。(3)什么不是艺术

马丁和雅各布斯是这样界定艺术与类艺术的:“艺术品是由形式和内容构成的。艺术品的形式不仅仅是对于各种媒介的组织艺术形式使表现对象更为明了清晰,并且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该对象。一件艺术品是必须揭示某种价值,与此相反的,一件类艺术品却不必具有启示性。它具有形式,但是没有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12你是否认同艺术无法定义的反本质论?

答:(1)艺术的反本质论

①露西·克兰

露西·克兰认为根本不可能为艺术寻找到一种普遍公式,对它下定义是极端困难的。

②莫里斯·韦茨

莫里斯·韦茨认为并没有一种认识的标准可以构成(艺术定义)必要和充分条件。到20世纪中期,有些人干脆否认了艺术具有独立的本质,许多人相信企图对“艺术”或“艺术作品”下定义是错误的。在W. B. 加利、莫里斯·韦兹、W. E. 肯尼克的一些文章中都能发现这种反本质论的观点。

③博格斯特(Claus Bogerst)

博格斯特也是一个艺术定义的反本质论者,他在《艺术判断》中的结论是:“不可能存在着与非艺术不同的艺术,因为我们无从寻获这种能客观地把握到的特征。”

到了20世纪,分析哲学兴起,先是将美的本质问题定性为“假问题”,否认美的本质存在并且可以定义,继而又承认美的本质存在但不可言说,还有人认为美的本质根本就不存在。假如美的本质都不存在了,把艺术归为审美形态的理论自然也就不存在了。(2)对艺术无法定义的反本质论的看法

艺术反本质论是当人们对艺术的定义无法达成共识时,尤其是在“拒斥形而上学”的分析哲学的引导之下,有些理论家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艺术的定义问题。相对于反本质论者,更多的人属于本质论者,同样的我们也应相信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可以概括的,艺术是可以下定义的。了解反本质论者的一些观念,可以加强对本质论者的理解。

第2章 艺术的功能

2.1 复习笔记

一、艺术的精神功能(一)概述

目前,国内艺术概论类教材,对艺术精神功能的流行概括包括认识、教育、审美三个方面,在具体的表述上不尽相同,但都牵涉“审美”与“娱乐”的关系问题。

1.审美与娱乐的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审美与娱乐的关系问题,以及对审美和娱乐的评价问题,是艺术理论中一个非常基础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审美娱乐不仅是艺术结构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也是人生的重要基础之一,对审美、娱乐的不同认识影响艺术的发展方向问题。

2.审美与娱乐的关系(1)审美区别于娱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是广义娱乐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2)“审美的娱乐”可划分为“偏重视听刺激、提供白日梦幻的审美的娱乐”和“偏重心理愉悦、往往忠言逆耳的审美的娱乐”两种基本类型。(二)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艺术的本质功能

人在精神上需要艺术,艺术以审美娱乐功能为立身之本,具有不可完全被替代的现实地位。其原因在于:

1.人生:欲望无穷,现实有限,苦乐兼具,亟待完善(1)求乐怕苦,欲望无穷,劳生有限,欢寡愁殷

①作为个体的、本能的人:求乐怕苦,欲望无穷

a.个体的基本需要

人是生物中的动物中的高级动物。相应地,人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需要:

第一,人作为生物,求生怕死

生与死的矛盾是所有的生物都要面临的根本性矛盾之一。

第二,人作为动物,求动怕静

生命在于适度的活动,人在本能上遵循“节能-备变”,这个被称之为“审美生理学第一原理”的经济学原则。

第三,人作为高级动物,追求心理平衡,防止心理崩溃

所有人的身心都会常常处于不平衡之中,都会导致心理痛苦,宣泄与补偿是治疗心理痛苦、重建心理平衡的基本途径。

b.个体需要的特点

个体需要是人生基本动力。当需要指向为人类肯定或推崇的目标时,它们变成了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

第一,乐我所欲也:求乐怕苦;

第二,贪我所欲也:贪得无厌;

第三,新我所欲也:喜新厌旧。

②作为社会的、理性的人:劳生有限,欢寡愁殷

a.从需要到生产

有需要就有生产,人类基本生产生活方式,无论是物质生产,游戏还是婚恋,道德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求生需要、求动需要、心理需要。

b.人生基本心态

第一,人生的即时心态:快乐与痛苦

快乐包括快感(生理性满足)与美感(心理性满足),是人的身心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

痛苦包括生理痛苦与心理痛苦,可分为缺乏型与满足型两个相对的痛苦,是一切最终使人产生痛感的情绪状态,与快乐的感受成反相关。

麻木是存在在快乐与痛苦之间的一个缺乏感觉的中间平淡状态,本质上是一种痛苦,在合适的刺激下,麻木与快乐之间可以进行转化。

第二,人生的总体心态:乐观与悲观

人生的总体心态在乐观与悲剧之间变换。即使在大致相同的生活条件下,心理态度不同的人仍然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观:有些人更乐观一些,而有些人则更悲观一些。(2)心理痛苦的缓解:必要性与方式

①缓解心理痛苦的必要性:维持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

适当的痛苦具有积极意义,它能催人奋进,使人在压力下更有作为。但是,过量的无法排解的痛苦具有非常消极的意义,会对正常的人生形成威胁,造成损失,影响幸福感。

②缓解心理痛苦的自动方式:梦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指出:梦是人的无意识欲望的改头换面的表达和实现,是受到抑制的无意识冲动(本我)与自我监督力量(超我)之间的一种妥协,适度做梦可以自动调节心理的平衡。

③缓解心理痛苦的被动方式:等

在缓解心理痛苦的方式,还有不经意的口误笔误以及建立在意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