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招,让孩子独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3:33:19

点击下载

作者:叶壮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1招,让孩子独立

21招,让孩子独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21招,让孩子独立作者:叶壮排版:汪淼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3-01ISBN:9787553679426本书由天津湛庐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教养,是为了让孩子拥有独立的资本

作为一名专注于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心理工作者,我总会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大量问题,比如线下培训后的答疑环节、自己文章的评论区,还有通过各种关系推荐来的求助者。这些问题涉及的孩子年龄段很广,涵盖的生活元素众多,而且往往都是提问者正在经历的养育难题:“让孩子上国际幼儿园好还是上公立幼儿园好?”“我该不该给孩子报课外班?我觉得我家两岁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我给孩子讲故事,他听一会儿就跑,怎么办?”“我家孩子在商场看到一个玩具就想要,趴在地上不起来!”“家里老人说方言,把孩子的普通话‘带跑’了,有什么办法?”

……

这些问题具体而急迫,但并不太好解决。一方面,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哪怕是同一个问题,也未必有普适的答案;另一方面,很多家长现在深陷于一个迷局之中而不自知:他们渴求一种养孩子的正确方法,却不知道自己养孩子的正确方向。如果连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的都不知道,恐怕这样的父母的确很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毕竟,有了一个目的地,才能前行,而不至于徘徊不前。

所以,如果时间和场合都允许的情况下,我总是会反问一些家长:“您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被问到的人先是会明显地一愣,然后有几种常见的反应。一类家长会直接质疑我的问题:“你有办法就说,没办法就不要说些没用的。”还有一类家长会给出一个很具体的解决当下困扰的目标,常见的是:“学习好”“听话”“有上进心”。甚至有的人会跟我打马虎眼:“养儿防老呗!”“怀上了总不能不生吧!”

我非常能够理解家长们的类似反应。第一类家长希望得到拿来就能用的“干货”,第二类家长深深受困于当下的养育困境,而第三类家长则在逃避这个他们本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

养孩子的糟心事儿太多,家长们很容易把视角局限在“战术”上,而没有更多地考虑“战略”上的问题。我建议家长们静下心来想想,养个孩子毕竟不是为了解闷儿。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这个“道”的问题一旦解决了,对于“术”这一层面上的困惑,我们自然就有了审视和解决问题的更好视角。在我看来,这个“道”的问题是有标准答案的。无论是生理意义上的生、死、繁衍,心理意义上的母爱、父爱,还是孩子自我发展过程中会经历的自我意识觉醒,抑或是结合我自己养孩子的亲身体验,社会学、生物学、进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个人经验,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我们养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拥有足够的能力离开我们,之后还能过上好日子,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充分地信任他。

不管是“身体棒”“学习好”“有出息”“会才艺”“懂礼貌”,还是各种我们希望孩子具备的优良表现,究其根本,我们想让孩子拥有的,是一套“独立资本”,即在他脱离父母后仍能安身立命的能力储备。这才应当是我们培养孩子的根本大方向。“独立资本”涵盖很多东西:身体状况、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等等。其中有三点我尤为关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心理上的独立资本,即家庭支持、社交优势以及个体心理素养。

家庭支持决定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建立亲子关系的积极程度,社交优势决定了一个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否游刃有余,个体心理素养则决定了孩子有没有养成一些有益于他持续成长的良好习惯。

这个观点以及这套“独立资本”模型构成了我对养育及亲子关系的基本认知框架。同时,我会持续不断地把大量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以及经过事实验证的优质实操手段融入其中,为我所服务的家长们,还有我自己的养育困境提供参考和指导。

有关孩子生理发展的问题或许会有标准答案:什么月龄适合吃什么辅食,什么症状适合吃什么药,在什么年龄段长到了多少斤就算超重……但在有关孩子心理养育的问题上,答案就太多了,这是在养育中谈心理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而唯一确定的是,6岁以前是孩子独立性养成的关键时期,很多好的习惯和心理素养都是在学龄前阶段打下的根基,因为此时,孩子的可塑性最强。一旦错过这个阶段,再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能就要多花许多倍的努力,也收效甚微。

于是,我找到了在中国从科学中提炼实操手段能力最强的一群人:“丁香医生”。我们合作了3年,在“独立资本”这套系统的科学支持下,一起写出了不少饱含“干货”的爆款文章,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17年,“丁香医生”携“丁香妈妈”和我谈进一步的合作,我们一拍即合,决定一起把“独立资本”这套系统及其衍生的方法论汇总整理,转化成时下流行的线上知识付费产品,于是,“宝宝好习惯养成课”上线了。虽然这个课的收费差不多是同类竞品的两倍,但很快就突破了5 000份的订阅量。

在这套体系的实践过程中我还发现,出生于不同年代的父母对孩子独立资本的需求也有明显的不同。比如,“80后”和“90后”的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都有一个全新的趋势:相较于前几代中国父母,他们愈发在意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而“学习好”这个特质在“好孩子”的蓝图中逐渐被淡化了。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培养,有了更多在社交能力方面的具体期待:

◎ 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被别人欺负;

◎ 不打小报告,也不要做被打小报告的事;

◎ 不能撒谎,但是要学会委婉表达;

◎ 男孩子要有男子汉气概,还要学会绅士一般地彬彬有礼。

同时,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也面对着各种新的挑战:校园霸凌问题,在家称大王、出门就胆小的问题,人际关系上抗挫能力差的问题,在公众面前表达时害羞的问题……不一而足。风险与困难,远比绝大多数家长想象的要多、要大。

除此之外,中国养育观念的代际差异也极大。就像独生子女一代开始学着养两个孩子时难免会感到手足无措,当代父母多是从小被给予“能力期待”的人,他们在培养如今被给予“独立期待”的孩子时,也难免有不少困惑。这就更容易导致当下为人父母的一代人在寻找养育目标时觉得迷糊,更在寻找养育方法时深感迷茫。“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正确需求,以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知识和资源的匮乏,是当前阶段养育的主要矛盾。”我很喜欢在每次亲和又接地气儿的分享会之前说上这样一句听上去很严肃的话。这句话说的是事实,也是我进一步探讨“独立资本”的直接推动力。而这本书,就是近几年探讨这股推动力的重要成果。

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了大量家长、孩子和老师,也发现了一些近年来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万幸,心理学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大量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对科学的答案,而在这本书中,我将把严谨的科学与育儿过程中常见的“闹心”场景结合起来,对“独立资本”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家长了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培养一个在未来能优雅地离我们而去的孩子。测一测,你抓住孩子的独立性养成关键期了吗?1.每天到了饭点儿,都得连哄带骗地追着孩子喂饭,特别头疼。以下哪些方法有助于改善现状?(多选)

A 给孩子适当的奖励,比如吃完这碗饭,奖励一块糖。

B 饭桌上积极地跟孩子交流、互动,比如玩“一人吃一口”的游戏。

C 孩子不想吃就不吃,但饭后不能给他吃零食,让他自己体会到“不吃饭会饿”。

D 饭菜的内容要不断变换花样,还要摆放得新颖有趣,引起孩子吃饭的兴趣。2.孩子调皮捣蛋,什么东西都想泡进水里,不管是玩具、书还是手机,怎么说都不听。你觉得下面的处理方法哪种比较好?(单选)

A 给孩子立界限,明确地告诉他哪些东西可以泡水,哪些不可以。

B 跟孩子一起折腾,给他展示更好玩的,比如把钢笔墨水滴进水里会怎么样。

C 顺其自然,孩子的好奇心要保护,等过了这个发展阶段,自然就好了。

D 给他讲明道理,然后明令禁止,再有类似行为可以适当惩罚。搜索“21招,让孩子独立”,查看测试题答案01学会独立,是教养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年的母亲节那天,我应邀在北京为一家知名教育机构上课。这家机构主打与出国留学相关的高端教育产品,来听课的是他们的20个重要客户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基本都就读于初二到高三年级之间,正是为下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用劲儿拼搏的时候。

教室不大,家长带着孩子以家庭为单位各自入座,绝大多数孩子都在低头摆弄着手机,而家长们则“形态各异”:有去找顾问老师询问最近的教育政策动向的,有去给孩子的水壶加开水的,有埋怨孩子一天到晚玩手机难怪考不好的,还有翻看我提前放到学员桌子上的培训材料的。

这样的课程讲起来其实难度很大,因为你很难把一个观点同时说进家长和孩子的心坎儿里去,况且讲台下的这些家庭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青春期的孩子、焦虑的家长、竞争教育资源的压力、高昂的留学费用、迫在眉睫的考试与面试,以及谁都没法拍胸脯保证的最终结果。要知道,很多时候,这些挑战并不能激发家庭成员拧成一股绳,反而会制造出很多最亲的人之间的争执、矛盾甚至冲突。

所以我安排了一个互动环节,打散了他们原先自由选择的座次,让家长全都坐到我的左手边,孩子全都坐到我的右手边,并且在他们中间留了两行空座位充当隔离带。

随后,我给每个人都发了纸和笔,让他们在纸上写下我所提问题的答案。我给家长提出的问题是:“你希望你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能够拥有哪些特质?请写出10个。”我给孩子提出的问题是:“你希望自己在生活中拥有哪些特质?请写出10个。”同时,我提出了作答时的两个要求:不交流,说实话。

很快,家长和孩子都写完了这10个特质,甚至还有一位母亲想让我帮她分析分析。但我告诉她:“别着急,还有一个环节。”

随后,我要求在场的所有人都琢磨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这10个怎么看都觉得好的特质里,你必须要放弃一半的话,你会选择哪些?”我同时要求大家在自己刚才写下的10个特质里删掉相应的5个。

孩子们删得很痛快,但是家长们都删得很痛苦。

这还不算完,我又提出了一个更过分的要求:“如果还要放弃两个,你会放弃哪两个呢?”

这时,孩子们依然删得很果断,但绝大多数家长都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好在最终他们还是完成了我的要求。

我问家长:“你们觉得孩子们最后留下的三个特质是什么?”大多数家长用“我早就猜到了”的口吻告诉了我以下这些算不上特质,但是他们认为孩子希望自己能做的事:玩儿、打游戏、翻手机、搞对象……

我没评价这些答案,转而去问孩子:“你们觉得你们的父母最后留下了哪几条?”孩子们用与他们父母一样的口吻回应我:“学习、学习、学习,考高分,听话,不能玩儿,有出息,被好学校录取。”

实际上,这个小小的活动暴露了很多家庭的问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庭成员们,对家里的孩子——这个家庭未来的寄托对象,似乎都不太清楚彼此的核心期待是什么。

随后,我让每位家长告诉对面的孩子他们最后选择了哪三个特质。几乎所有的家长最终保留的三项里,有两项都是一致的:“健康”与“快乐”。事实上,家长们并没有孩子们想象的那么功利,相比于那些让他们“赚大钱”“读好大学”“去好公司”“有出息”的强烈诉求,家长们最核心的诉求,还是想要让孩子没灾没病、开开心心地生活。至于家长们各有不同的第三个选项,绝大多数也并不跟能力与成就挂钩,很少有人提及“聪明”“博学”“成功”,而更多的是集中在孩子为人处世的能力上,比如“独立”“性格好”“稳重”“与人为善”等。

孩子们的选择同样也让家长们感到意外,没有一个孩子会把“想玩就玩”一类的内容放进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中。他们最终保留的特质更加多样化,但如下一些词的出现频率明显高过了其他词:“自由”“掌控感”“被认可”“受尊重”。

其实,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他们最终的选择都是高度统一的,因为都指向了养育的根本目的:培养一个能搞定自己生活的人。家长们的选择,无一不是为了让孩子在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可以活得不错;而孩子们的选择,也都是为了能让自己过上自主、充实的生活。这些最终的选择其实也揭示出:养育的过程,就是给孩子不断积累独立资本的过程。

独立资本囊括的内容有很多,“学习好”“学历高”“有才艺”这些都算得上是加分项,而“身体好”“心态好”“能和他人好好相处”则更是“好好过日子”的必要条件。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战役,那么“身体好”和“心态好”则对应了士兵的身心素质,社交技能和个人修养则是士兵的战术水平,而财富、学识、才华则对应着上阵所需的弹药储备。

今天的很多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过度在乎弹药储备上的硬件水准,而忽视了竞争所需要的另外两个要素:身心健康状况与投身社会的软实力水准。很多时候,家长都觉得自己可以做并且能做好的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帮孩子报班、培训、考级、拿证,不断提高他的军火库储备水准。

但是,家长们其实都隐隐地明白,亲子关系是非常亲密的社交关系,却面对着一个永恒的残酷结局:养育子女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离开自己。抚养子女的根本诉求是培育出健全而独立的社会个体,在这个大目标前面,“成绩好”“学历高”“才艺多”这类成就指标可以说是独木难支。敲黑板人一出生,就处于三个同心圆中。最外圈的社会包裹着家庭,而家庭则包裹着最内层的个体。家庭的重要职责,就是赋予孩子这个最内层的圆更多的储备,再把他推向社会。

我儿子出生10天后,脐带脱落了,这让我的妻子陷入了极大的负面情绪中。很多人不清楚,脐带脱落其实很容易导致母亲产后心理障碍的爆发,因为这件事有一个很明显的象征意义:对于一个完整体验了孩子从孕育到互动再到分娩全过程的母亲来说,她最终失去了自己与孩子共享的最后一点实体联结。脐带既是母亲身上的,也是孩子身上的,虽然分娩时经历了一刀两断,但它从孩子身上脱落,其实意味着孩子在物理层面上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

我抱着妻子,安慰她,并跟她分享了我的看法:孩子成长的过程,注定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今天孩子的脐带掉了,意味着他与你之间不再有物理上的联结,但你们还会有身体上的接触,因为你怀抱着他、哺育着他。很快你又会发现,他与你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小,接触时间也越来越短,并逐渐开始有更加社会化的转变。

有一天,你没法抱着他了,你只能拉着他的小手跟他并排走;又有一天,他可能会在校门口把你的手甩掉,因为同学们正在看着;可能还有一天,你在台下看着他在台上做精彩的表演,但是他更多地是看向他人而不是看向你;甚至还会有一天,你来到机场送他远行,他挥挥手走了,你却惦记着是不是少给他带了条裤子。

虽说脐带的事儿只是个开始,但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培养优秀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目送孩子远去的过程。如果这种远去伴随的是我们的心安,我们能够由衷地相信:“孩子能搞得定!”那才是最大的成功。我们不能陪孩子一辈子,也不应该陪他一辈子,他会有自己的生活。作为爸爸、妈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时间有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赋予孩子在离开我们之后还能好好过下去,甚至过上他的理想生活的能力。

对于我的看法,妻子非常认同。的确,把一个孩子从六七斤重养到一米六七高,其实是一次在社会环境中完成的细胞分裂。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得益于家庭提供的资源和父母施与的指导,但他们最终还是要独立地投入到社会中,成为与社会直接交互的另一组同心圆,就像他的爸爸、妈妈一样,继续创造下一次细胞分裂。

然而,并不是每个同心圆都一样,主要区别在于两点:家庭的优质支持与个人的能力储备。

优质的支持既不是否认孩子独立性的纯粹溺爱,也不是一个劲儿地把孩子推向社会的高压式养育。优质的支持兼顾了孩子的独立性与积极的亲子关系。而家庭支持是否优质,则决定了孩子能不能完成一项关键任务,即从单纯的家庭成员平稳过渡,成为合格的社会个体,并与原生家庭依然保有积极的关系和恰当的距离。与此同时,个人的能力储备则决定了孩子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准和素质高低。敲黑板最理想的情况是:家庭对孩子的独立性保有足够的支持,能够与孩子保持积极的亲子关系,同时孩子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自身能力的储备。这样,孩子不仅与家庭保持健康的交互关系,也能拥有主导自己生活的能力。

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优秀青年,在事业有成之外,还保有与原生家庭的良好关系与“自己说了算”的身心主场,就是因为兼备了来自家庭的优质支持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个人资源,概莫能外。

但对很多家庭来说,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一个最典型的情况就是在家庭支持上的“偏科”。很多家庭对孩子施加了太多的保护与溺爱,却忽略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雪上加霜的是,父母也并没有让孩子在有限的成长时间里积累什么个人能力。于是,一个新的“巨婴”就应运而生了:骄纵有余、独立不足,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是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另一种典型的情况也困扰着很多人:已经长大的孩子能力储备充足,有着高学历、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不菲的收入,却总是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刻意地保持距离。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和父母的交流互动从价值观到交流习惯都存在着问题,而这两个弊病又很容易互为因果,并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很多在大城市里打拼,甚至已经很有成就的人,每年过年回到老家,都恨不得在72小时内就经历“重逢、喜悦、相处、矛盾、争执、失控”的标准流程,然后立刻买头班飞机离开父母。更有甚者,似乎早就预见到“一回家就吵架”的无奈,于是假借在外打拼、工作忙碌的原因,刻意几年都不回一次父母家。而这对亲子双方来说,都是一种默认的慢性伤害。可见,纵然有了优质的能力储备,家长和孩子之间交互质量的低下,也会导致这种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最为棘手的情况已经转化为了新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往往在没有家庭优质支持的情况下被迫投入社会,与此同时,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也导致他们在能力储备方面没有什么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悲剧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与报道,2010—2015年间,关于留守儿童的舆情事件出现了206起,主要涉及留守儿童自杀、犯罪、非正常伤害与死亡,而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事件,更是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社会问题。而从心理层面来看,导致这一社会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家庭优质支持和个人能力储备双重缺失的情况下,不得不高度独立地被卷入社会生活。

在为人父母的艰辛历程中,给孩子提供优质支持,保障孩子的能力储备,是提升其独立资本水平的重要前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家庭是一个很讲人情味儿的地方,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恐怕不能完全交由情感来支配。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随性而为的教养并不是养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只有让真挚的情感搭配上科学的指导,才能真正让优质的家庭支持落到实处,也才能高效地帮助孩子完成个人能力的储备。

要想保障养育的高效,有两点是基础,一个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一个是学会与孩子正确、积极地交互。前者是一切高效互动的基础,因为一个人如果不遵守规则,好的习惯就没法建立与坚持,深入的交流恐怕也没法进行;后者则是良好体验的保障,因为合理地鼓励、表扬与认可,才能促使孩子高高兴兴地完成自我提升。02做好这两点,事半功倍养成孩子独立性建立规则意识,为高效亲子互动打下基础

小到游戏规则,大到社会规范,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为了维持效率与安全,给“打交道”设立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约束,而了解、尊重以及恰当地改良这些规则,则是个体规则意识的重要体现。

新西兰的毛利人一直是人类学家研究的重要族群,关于他们对规则的尊重和利用,有一项知名的研究成果。

在毛利人的族群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如果有人直接找你要食物,你是不能拒绝的。这种规则的存在其实不难理解:它保障了族群整体的生存,使每个人都不至于在自己可支配的资源极度匮乏时被迫饿死。这是一种比较原始但很有人情味儿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有个人很有心机地利用了这个规则:他专门去找毛利渔民要鱼吃,而且每次都要很多。一来二去,渔民们自然就心生厌烦,很是不满,但“规矩就是规矩”,大家都不好说什么,也没人敢违背祖先们订立并遵从的社会规范,所以这个人每次要鱼的时候,大家虽然非常不满,但还是会给他。最终,这个贪得无厌的人彻底激怒了毛利渔民,渔民们虽然没有拒绝他的请求,但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联手把这个要鱼的人给打死了。

毛利渔民宁可把人打死,也不愿意直接拒绝他要鱼的请求。这在很多人看来或许很匪夷所思,但这背后的规则意识却是容易理解的。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能不能在社会交互中了解规则、尊重规则甚至管理规则,都直接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我们形容一个人“不靠谱”,这个所谓的“谱”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规则。“不按套路出牌”的情况有两种,一种属于“创意创新”,这是积极的;还有一种属于“不遵守游戏规则”,那往往就比较招人讨厌了。敲黑板帮助孩子设立某些具体规则或许并不重要,不同的家庭对同一条规则有不同的态度也很正常,但帮助孩子通过一些规则建立起规则意识,却能让他受益终身。

给大人立规矩,可以通过立法、执法的方式,但是给孩子立规矩,却要另有一套与大人截然不同的操作手段。我们可以结合一个具体的设立规则的场景来加以分析。

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平板电脑越来越流行,面向低龄人群的视频产品越来越丰富,手机流量收费越来越低,无线网络越来越普及,这些都让新时代的孩子有了一个新习惯:一边吃饭一边看动画片。也许一边吃饭一边看视频是新时代的饮食习惯,不存在好坏对错之分,但对很多家庭来说,这个习惯已经影响了孩子“好好吃饭”这一更基础的需求,所以这的确是件值得拿来立规矩的事儿。

因为我家吃饭的时候没人在饭桌上玩手机,所以我儿子从来都不会“拿动画片下饭”,直到2016年的国庆节假期,我们一家三口去庐山度了个假,结果破功了。

原因很简单,那次同去庐山的都是我大学时代的同学,大家如今早已各自在大江南北成家立业。吃饭的时候各家孩子坐在一起,几个妈妈统一“伺候”着,但一片祥和的景象中却有一个在我看来稍微有些刺眼的佐餐玩意儿:一台平板电脑。这是一个播放着《小猪佩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汪汪队立大功》等热门动画片的神奇7寸屏幕,它让每个孩子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同时歪歪地噘着嘴,迎着妈妈送来的下一口饭。

对彼时刚满两岁的我儿子来说,这算是实打实的“国庆七天乐”,21顿饭,顿顿边吃边看。假期结束一回家,奶奶做了一桌子好饭好菜,但孩子一上桌,就吵着要看动画片。奶奶很惊愕:“哪里学的毛病?这才出去一周,就有‘网瘾’了?”

想找回孩子过去的好习惯,我们总得做点什么来重新设立“吃饭时不能看动画片”的规则。给孩子立规矩的解决方法很直接,就三步:解释、执行与坚持。

我们给孩子解释了很早之前大家就共同商定的规则内容,包括“吃饭的时候看动画片会影响大家好好吃饭”“你有专门看动画片的时间,不过并不是在吃饭前后”“如果你坚持要看电视,我们过了饭点儿是不会给你留饭的”等几个要素。

随后的执行过程肯定伴随着号哭和泪水。我儿子在饭桌上拒绝吃饭,错过饭点儿后我们也限制了他的零食。这些都会打开他大哭的开关,但我们并不会愤怒,也不会挖苦他,而是再次平静而耐心地跟他解释一遍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幸运的是,我们只坚持了不到48个小时,我儿子就重新回到了吃饭不看动画片的正轨上,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如今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我儿子可以获准在饭桌上看电视,那就是我们带他外出吃饭,他提前吃完了的时候。

这是一个典型的设立规则的情境,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却有着非常多的挑战需要应对,很多的细节需要处理。

很多时候,家长说话不好使,爸妈往东孩子偏要往西,甚至有的孩子还动不动就撕东西、搞破坏……其实很多让爸妈糟心的事儿,有不少是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建立规则来规避的。

那么哪些事情需要给孩子建立规则?怎么建立规则最为有效?孩子多大就可以设立规则了?你需要知道如下三件事。第一,设立规则时,孩子的真正需求是第一位的,你的需求不是第一位的。

有的家长很为自家孩子一些所谓的“不听话”行为而苦恼,比如在墙上乱涂乱画、撕书撕纸、兴奋时大叫大笑,再比如孩子玩儿玻璃球,弹得家里每个角落都能时不时扫出两个来。

不少家长会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知不知道打扫卫生很累!”“你为什么要搞破坏!”“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坐不住!”

但我想说的是:他是个孩子,而孩子就是这样的。

20个月以上的孩子,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规则意识。在这之前,他们虽然能培养出一些行为规律和简单偏好,但并没有什么规则与习惯的意识。只有在20个月之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与基本的共情能力,我们才能和他共同制订规则,才可以和他进行跟规则有关的有效沟通。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驱使了他们相当一部分的主动行为,所以会有乱涂乱画、撕纸撕书、乱扔东西等在家长看来“没规矩”的行为。这些行为的本质其实是孩子在练习如何与这个世界交互,他们在寻找自己能力的上限,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不管你干预不干预,这些“不守规矩”的行为都会慢慢消失,一去不返。

很多时候,家长设立的那些规则不是为了成就孩子,而更多的是为了方便自己。养孩子很累,“省点劲儿”对众多宝爸宝妈都有十足的吸引力,所以才有了那么多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饭的孩子,因为不看动画片的话,孩子真的很难坐得住。但这时,你应该给孩子设立“我们都需要安静有序地就餐”的规则,而不是拿动画片和他做一个“交易”,比如像这样:“你如果乖乖吃饭,我就给你看动画片。”

以“省点劲儿”为初衷来设立规则,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每一条养育规则的设立,都应该以尊重孩子的需求、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为基本前提。

我建议,为了应对上述这些问题,你有必要采取的策略是:限制形式,不限制行为。孩子可以撕东西,别撕钱;孩子可以扔东西,别扔碗;孩子可以乱涂乱画,但只能在自己房间的墙上画;孩子可以大喊大叫,家长甚至可以陪他一起大喊大叫,但别在公共场合这么做。第二,设立规则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

我们逛商场的时候,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怀抱着某玩具死活不撒手非要买的孩子,旁边站着他满脸不情愿的家长。

我们也见过这样的情景:孩子非要看动画片或者玩手机,家长表示今天已经玩了很久了,不能再玩了,结果双方僵持不下,甚至发生冲突。

有的孩子甚至睡觉前也不消停,一直闹着:“再讲一个故事!再讲一个故事!”就算早过了他的睡觉时间,他也完全不理会家长“该睡觉了”的要求。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产生“家长说了不听”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说的那个规则,其实孩子并没有参与制订。你制订的规则,全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所以在孩子那里,当然逃不掉“热脸贴冷屁股”的命运。

你在商场不给孩子买玩具,那你之前跟他约定过怎么来买他想要的玩具吗?你不愿意让孩子再看电视,那你跟他共同商定过到底什么情况下可以看电视,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看吗?你嫌弃孩子不按时睡觉,可你之前跟他共同商量过,睡前到底应该完成哪些“规定动作”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没有共同商议就私自定下的规则,跟暴政有何区别?你要是孩子,你也会不听话的。敲黑板最好的规则是强调合作的规则:我做了我该做的,你做了你该做的,咱们都得到了咱们想要得到的。

反观绝大多数家长定下的规则,不是拍脑袋想的,就是下意识定的,要不就是为了偷懒强行立下的。这些都和制订良好规则的本质相去甚远。

文化人类学家托马斯·韦斯纳(Thomas Weisner)说过:“无论在任何文化背景下,当一个家庭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日常惯例和日常活动时,家庭的幸福感都会得到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他关于设立规则的四条核心要求中,第一条就是: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同时尽量减少冲突。

而大量家长给孩子设立的规则,总有这样那样的短板,要不就是没法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要不就是没让孩子知道他的需求会以怎样的形式得到满足,或者给家庭制造了更多的冲突。所以你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参与规则的制订。

但每次我这么说之后,总会有一些人对此嗤之以鼻:“那么点儿大的孩子,他懂得个啥!”

没错,孩子的确懂得不多,但如果因为他不懂就剥夺他发表意见的权利,那我们在执行规则的时候如果遭到阻力,岂不是活该?况且,我们的孩子或许懂得尚且不多,但记忆力并没什么问题,如果事先有讨论、有交流,他终归还是会记得当初大家到底讨论出了一个怎样的结果的。规则是讨论出来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方面的胁迫。

比如,关于“在商场碰到了想买的玩具”这个议题,我跟我儿子讨论过后的决定是:如果他在商场看到了想买的玩具,爸爸或者妈妈会把玩具的样子拍照存下来,如果回到家后他还想要,那我们就在网上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所以现在我儿子在商场的玩具店里看到心仪的玩具,第一反应不是抱紧了玩具倒地大哭,而是让我们赶快拍照。而我们回家后也的确会当着他的面下单结账,然后一家人一起等几天快递。

一开始我还担心这会让我的孩子变得“贪得无厌”,见什么要什么,但后来我发现,恰恰是这种“如果我想要我爸就会给我买”的坚定感,让他不那么容易被玩具打动。那些见什么要什么的孩子,恰恰是因为平时自己在买玩具的时候缺乏掌控感,反正爸妈大概率上不会给买,那还不如哭得惨一点,抱得紧一点,他们给买的概率可能还会大一点。

其实,让一个人守法,有一个特别好的诀窍,就是让他来当那个立法的人。

另外,顺便附送托马斯·韦斯纳“规则四核心”的另外三条:家庭能够在金钱和时间上负担得起,使之常规化;符合社会文化的目标和价值;可持续进行。第三,举例子,别讲道理。

我特别见不得家长跟孩子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并用这种方式来阐述规则,这简直是天底下最悲情的“对牛弹琴”。

家长跟孩子说话,一定要学会的一个基本技能就是“降维表达”。你的抽象思维和圆滑世故都不为孩子所有,所以很多我们看起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到了孩子那里就只能变成满脑子问号了。

大概半年前,有段时间我儿子总喜欢从地上捡东西吃。我一开始对他的教育堪称反面教材的典型:“叶平易,你从地上捡东西吃不干净哦!不卫生哦!以后不可以哦!”然后我就被同为心理学工作者的妻子取笑了:“你两岁的时候能理解‘干净’和‘卫生’的具体意思吗?”

我妻子的表达就比我接地气儿多了,她从儿子手中拿过他刚从地上捡起来的花生粒说:“这个东西是从地上捡的哟,”然后戳了戳他的肚子,继续跟他说,“吃了以后,这里会疼的。你还记得上周去医院打针的情形吗?”我儿子点头。“小朋友们如果肚子疼的话,是有可能去医院里住两天的哦。你愿意去医院住吗?”我儿子摇头。“所以从地上捡了东西,不要吃,要记得扔掉哦。你愿意把这颗花生扔掉吗?”接着她把花生递给了儿子,结果他很自然地把花生扔掉了。随后我们两口子分别表扬和鼓励了他。

需要注意的是,我妻子在跟孩子说这段话的时候,从语气到表情都没有恐吓的成分,而是尽量保持平静和友善。我们教育孩子是为了他好,那恐吓他干什么呢?况且我们也不希望孩子对医院产生什么不该有的恐惧感,不然以后再带他就医或打预防针就会有麻烦了。

别在孩子面前“掉书袋”,他听不懂。简单直接地告诉他“你的行为是什么”以及“如果你这么做,会发生什么”,然后询问他的观点和看法,孩子会通过你举的例子自己得出结论: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孩子不傻,他只是知道得少。

在做到以上三点之后,相信你已经得到了一套可以和孩子达成共识的好规则了。但规则在执行过后,家长给孩子的良好反馈同样重要。设立规则是前期工作,对于规则执行的认可则是同样重要的后期工作。但对孩子的认可应该如何表达呢?关于这一点,很多成年人都存在误区,那什么样的夸奖才是真正有效的夸奖呢?且待下节分说。独立资本加油站给孩子立规矩的方法很直接,就三步:理解、执行、坚持。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设立规则时,孩子的真正需求是第一位的,你的需求不是第一位的;第二,设立规则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第三,表述规则时要“降维表达”,少讲道理,多举例子。提升自我效能,让孩子积极配合不是难事

在中国,去别人家做客时如果实在没话说,有一种寒暄是几乎没有任何风险的,那就是夸别人家的孩子。可是,那些夸孩子的词汇却很贫乏,不外乎“聪明”“漂亮”“可爱”“懂事”之类的浅显形容词。就算是像我这样没什么优点的人,小时候在过年时也会被长辈们夸上两句:“哎呀!长这么胖,身体真好!”

久而久之,家长夸自己家孩子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少,当孩子充满期待地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成就时,很多家长都只是报以敷衍的回答:“挺好的。”

其实,夸孩子是一门远比那些不走心的评价式寒暄更为深刻的艺术,这种艺术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可以有效作用于孩子的“自我效能”,而这种心理能量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心理小课堂自我效能,指的是一个人对于自己能否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或能否应对某种情境的感受,它涉及能力判断、信念觉察和自我认同,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而后被大量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和积极心理学家深入地研究。“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班杜拉在他的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中这样评价自我效能对人的影响。的确,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和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模式、情感反应,进而影响他们新行为的习得、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抗击挫折和压力时的表现。

美国现代主义诗人爱德华·卡明斯(Edward Estlin Cummings)说:“一旦我们相信自己,我们就能用好奇心、求知欲、愉悦等一切能够展现人类美好品质的体验去冒险。”而孩子对于自我的认同,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就是表扬,而这些孩提时期建立起来的自我认同,也会成为他们日后投入成人世界的重要心理能量储备。敲黑板“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并不是一句养育鸡汤,而的确有其科学道理。很多时候,孩子有多大的精力、耐心和热情去追求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目标,与其说是依托能力,倒不如说是依托自我效能。

在很多情况下,让孩子打退堂鼓的并不是难度太大的任务,而是他对自己尚还缺乏足够的信心和认可。

1996年,班杜拉率领研究团队调查了279名11~14岁的孩子及他们的父母,结论很好地证明了孩子和父母双方的自我效能水平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激励方式也非常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水平。

然而,并不是只要“夸”孩子就能起到好的作用,真正优质的激励行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原则基础之上的。首先,表扬和认可必须在行为结束或成就达成之后。

很多家长的表扬总是容易“抢跑”,以至于显得不够真诚。我们对孩子的表扬最好是在一个具体的节点之后,比如孩子完成了一个漂亮的手工作品,取得了一次不错的成绩,或是做了一次善意的助人为乐行为。表扬不应该发生在这些值得表扬的行为之前或行为之中。在行为之前,我们要做的是鼓励孩子投入并引导他具体要怎么做;在行为之中,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支持和适时的指导;而唯有在行为结束之后,等有了一个具体可夸奖和鼓励的结果时,我们才可以不吝言辞地夸孩子。

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一定要让孩子亲眼看到自己值得表扬的成就或者有效的进步,才能让鼓励落到实处。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孩子只要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甚至不需要你的鼓励,只要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他们就可以获得自我效能的提升。儿童心理小课堂1981年,心理学家申克(D. H. Schenk)挑选了一批数学成绩极差的小学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专门针对他们的自我效能进行了研究。申克为这些学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特训,同时选择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教学方法:他先让学生们自学数学教材,再单独安排一名数学学得不错的“榜样”向学生们演示怎么做习题。这位“榜样”一边做题,一边大声地说出正确的解题过程,最后再安排学生们自己来解题。不过,在解题之前,申克要求学生们把所有习题都预先看一遍,同时判断一下自己有多大把握能解出每道题,随后再开始正式作答。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我的努力有效果”,给学生们带来了切实的成就感,对他们的自我效能也有显著的刺激作用,更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数学这个自己的弱势学科上的自信心。他们解题的正确率和遇到难题时的坚持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这项研究中,学生们获得的不仅是数学知识与解题技巧,更是一种对自信的培养。其次,鼓励不应该涉及物质。

对孩子好行为的认可与夸奖,一旦涉及物质,就不再纯粹了。很多人以为“夸”是言语,而“奖”是物质,但实际上,“夸”是言语没错,而“奖”的本质是成就的纪念,而非单纯的物质。大力神杯、奥布莱恩杯、奥斯卡奖小金人……单说这些奖杯,其经济价值肯定没有它们背后隐藏的纪念价值高。对孩子来说,夸奖不应该涉及物质奖励和奖品,而应该主要集中在言语、精神的高度认同,以及给难得的成就留下纪念上。最后,家长应该积极寻找孩子值得鼓励的方面。

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家孩子没什么可夸的,那是因为你认为孩子身上值得夸的东西太少了。值得夸奖的其实远远不止成绩、才艺与天赋,好奇心、善良、专注、兴趣、幽默,甚至失败过后的乐观都是值得夸奖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理,孩子身上不是没有闪光点,只是有许多家长缺少发现它们的能力。

从这几个原则说开去,在赋予孩子自我效能的过程中,家长能做的、该做的也就呼之欲出了,请看以下五条。第一,不要给孩子任何性质的奖励,无论以何种形式。

不少研究都发现,一旦孩子可以通过“良好行为”来兑换“实际利益”,就会导致他对物质,尤其是具有货币属性和一定流通属性的物质愈发敏感,那么他对事情本身的投入程度就会愈发下降。

结合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你这样鼓励孩子:“你今天表现得真好,妈妈给你买辆玩具车。”这种做法就是把鼓励变成了奖励,而奖励又让孩子的良好行为变成了交易所需的商品。其实,孩子那些好的表现很有可能是发自肺腑、打心眼儿里做出来的,可恰恰是家长“恩典”的一辆玩具车,就把孩子的这种主动性和内在动机给物质化、奖励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给货币化了,看似是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双赢局面,可实际上家长轻而易举就毁掉了孩子对这件事情真正的投入与热忱。这种现象叫作“挤出效应”。儿童心理小课堂在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给一群孩子分发了彩笔让他们画画,这项活动当然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但孩子们被随机分为A组和B组,在作画之前,A组孩子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如果画得好,就有奖金拿;而B组孩子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信息:我们想看看你的画。两组孩子都高兴地去画了自己想画的东西,画得也都很不错。研究人员事后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A组孩子得到了奖金,B组孩子得到了赞扬。三个星期后,研究人员又来观察这些孩子的日常表现,发现A组孩子大多已经不再主动去画画了,对美术的兴趣也有明显降低;而B组孩子对画画的热情始终不减,仍跟以前一样愉快地画着。此时,对A组孩子来说,唯有给钱才可以提高他们画画的兴致,而对B组孩子来说,不管你夸不夸他,他们都喜欢到处涂涂画画,乐此不疲。

可见,奖励没用,走心的认同才有用。第二,多夸奖孩子那些能增强其自主能力的特质。

有研究发现,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效果好。原因其实很简单:孩子对自己的聪明做不了主,但是对自己的努力程度可以做主。倘若孩子表现不错,家长夸他“聪明”,那么下次孩子表现没那么好的时候,他便会将此归因于自己“不够聪明”,而聪明的程度并不是一个人立刻就能改变的,孩子的自我修正意愿也会大打折扣。而夸孩子“努力”则会让孩子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有更正确的归因方式:“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再多下点儿功夫就可以了”,进而转变为良好的行为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发现,夸孩子聪明会增加他在考试中作弊的概率,因为孩子们深知“聪明”这项特质一旦丢掉了,就不太容易再拿回来,所以会用更极端的方法去维持自己的好成绩。第三,不要让夸奖的强度超过孩子的真实水平。

有的家长在夸孩子的时候容易越界,比如孩子并没那么努力,却夸孩子很努力;孩子没那么勤奋,却夸孩子很勤奋;孩子没那么出众,却夸孩子“睥睨众人”“天下无敌”。不要用夸奖给孩子套上“皇帝的新装”,夸的时候大家可能一时爽,但如果孩子某一天反应过来,觉察到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可能就会面对更大的打击和风险。夸奖也是应该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的,让孩子误以为拥有了自己没有的东西,其实是害了他。第四,多夸两句,“高帽”不嫌多;多点表情,情感共鸣也是一种鼓励。

家长在夸孩子的时候,大可不必吝惜口舌与情感。很多家长,尤其是爸爸,在夸孩子的时候语言往往过于简单,只有一句“挺好的,玩去吧”,其实这很难达到孩子对夸奖的心理预期。除了漂亮的话语,情感共鸣也是必备的夸奖要素。当老板带着无所谓的态度跟你说“干得挺好”时,你是不是也觉得这种夸奖没啥意义?同样,当你夸孩子的时候,也请你看着他,带着些感情,提高点儿音调,多说几句。这样的夸奖才显得既有温度也有力度,才能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走心了。第五,要夸孩子本人,别仅仅夸他做的事儿。

我们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孩子本身应该构成夸奖的核心对象,而不是孩子做的某件事。一味地说:“单词背得真棒!”“积木搭得真好!”“跟爷爷真亲!”这效果远远不如夸他:“孩子你学东西真的很认真,学得真的很快!”“孩子你真有创意,将来一定能成为特别棒的建筑师!”“孩子你这么有礼貌,一定是个受欢迎的人!”

良好的规则意识以及足够的自我效能是孩子储备独立资本的重要保障。接下来,我们就从家庭生活的角度入手,详细探讨一些在当代家庭中需要重塑好习惯的典型场景。独立资本加油站想要赋予孩子自我效能,单纯的夸奖并不一定能带来良好的效果,真正优质的激励行为要建立在以下三个原则基础之上:首先,表扬和认可必须在行为结束或成就达成之后;其次,鼓励不应该涉及物质;最后,家长应该积极寻找孩子值得鼓励的方面。在此基础之上,你需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不要给孩子任何性质的奖励,无论以何种形式;第二,多夸奖孩子那些能增强其自主能力的特质;第三,不要让夸奖的强度超过孩子的真实水平;第四,多夸两句,“高帽”不嫌多,多点表情,情感共鸣也是一种鼓励;第五,要夸孩子本人,别仅仅夸他做的事儿。测一测,你抓住孩子的独立性养成关键期了吗?3.兄弟俩在客厅玩耍,只听“砰”的一声,玻璃杯摔碎了。妈妈冲到现场,哥哥一口咬定是弟弟干的,可弟弟连桌子都够不到,哥哥明显是在撒谎。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办?(单选)

A 拆穿哥哥的谎言,施以适当的惩罚,还弟弟清白。

B 先安慰弟弟,再把哥哥叫到一边私下教育,给他讲道理,让他明白撒谎是不对的。

C 拆穿哥哥的谎言,让他给弟弟道歉,同时教育兄弟二人,做人要诚实。

D 先安慰弟弟,再找合适机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哥哥明白做人要诚实。4.女儿明天要为幼儿园的新年联欢会做小小主持人,全家都很高兴。可到了晚上,她却跑来说明天不要上台主持了。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单选)

A 跟孩子好好谈心,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B 跟幼儿园老师联系,问问发生了什么情况。

C 尊重孩子,告诉她可以自己决定,但无论怎样,爸爸妈妈都支持她。

D 多鼓励孩子,让她感受到自己责任在肩,且机会难得,不要放弃。5.孩子跟小朋友一起玩儿的时候不喜欢主动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明天要带孩子跟朋友家孩子一起出去玩了,以下哪些方法能帮助孩子主动分享,打通社交通道?(多选)

A 给孩子准备充足的食物和玩具,让他有东西可以分享。

B 提议给对方准备礼物,你给你的朋友准备礼物,孩子给对方小朋友准备礼物。

C 你要带头分享,可以多拿些吃的、玩的分给其他人,孩子会以你为榜样。

D 给孩子讲个孔融让梨的故事,让他明白谦让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扫码获取“湛庐阅读”APP,搜索“21招,让孩子独立”,查看测试题答案03家庭:独立资本的储备起点

在中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普遍认知,构成了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徙。究其原因,就是家庭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身心的避风港。然而,在为孩子储备独立资本方面,家庭所扮演的角色,可不仅是个港湾而已。

绝大多数中国的新生儿在度过了出生后80个小时左右的观察期后,就和自己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妈妈一起离开了医院的产科大楼,上车回家。而这个“家”,将在方方面面影响孩子的成长,除了给他提供安全感和庇护之外,父母、亲人、家庭的关系网络都会给孩子的独立资本发展提供三条通路:掌握技能、纠正问题、充分练习。敲黑板在从原生家庭这个“学校”毕业之前,孩子要学会很多需要带到成年期、带进社会的技能,也有必要利用家庭成员的包容性,提前改掉各种大大小小的毛病。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孩子要珍惜在这个空间里足够的练习机会。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总是让人感到难以捉摸。虽然已经有大量研究能够表明,某种养育模式或者教养方法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好处,但在家庭对孩子的塑造这个话题上,理论和实际总还是有些差距的。很多次我外出讲课,都会面对一些这样的质疑:“老师,我认识的谁谁家的孩子就不是这样的!”“我爸当年打过我,你看我也没怎么样嘛!”“我有个朋友,做的跟你说的完全相反,可他们家孩子特别优秀!”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刻意回避这种让人费解的矛盾。

的确,很多有出息、有名望的人,他们的父母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有文化,有的没文化;有的有钱,有的没钱;有的信奉严苛教养,有的采用放养方式……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没看过一本像我们这本书一样的讲科学教养的书籍。上小学的时候,我看过一套叫《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书,甚至发现“自幼丧父”是很多名人故事第一页就会出现的字眼,以至于让我一直对成功的条件多少有些误解。

这种事情可不少见。我们还会看见各种让人痛心的社会新闻,比如高知父母把孩子逼到厌学,高官爸爸养出了叛逆儿子,中产阶级的家庭生生把孩子逼到走上绝路……而这些父母好像又都信奉着某种颇说得通的养育理念。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不应该让经过筛选的媒体内容,以及我们自己的个人见识蒙蔽了双眼。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肯定是显而易见的,而我们要从一个更大的框架上去认识这个问题。

家庭对孩子最基本的影响,在孩子没出生的时候就决定了,那就是遗传基因。你的孩子是不是双眼皮,有没有乳糖不耐症,到了50岁是否容易谢顶,这些基本都由你和你配偶的基因决定。

家庭对孩子的第二个影响来自家长与孩子的交互。你怎么跟你的孩子交流互动,比如如何教他东西、如何帮助他改正错误的想法与态度、如何夸奖他、如何与他争吵、如何跟他体验一家人的温馨时光,这些都是互动。孩子通过跟你的互动,逐渐掌握了怎么去跟别人互动,进而发展到有一天你不在他身边时,他依然可以独立地完成与外界的良好沟通。

家庭对孩子的第三个影响来自家庭环境。家庭的环境决定了孩子有没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新的事物、实践新的技能、练习并提升自己独立的能力。你想让一个孩子系统地掌握西餐礼节,恐怕首先要有带孩子吃顿牛排的钱吧?你想让孩子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恐怕首先要让孩子看到他的爸妈就有个大书柜吧?你想让孩子有朝一日出国以后,不要仅仅混在本族人群的圈子里,而是更多地跟外界文化和学术“牛人”多多交流,那你自己首先就不能在跟“老外”打招呼时发怵吧?

家庭对孩子的后两种影响,都会有效地落实在孩子独立资本的储备上,同时也是我们将在这一章深入讨论的重点内容。有很多技能,是孩子需要在家庭环境中掌握、打磨与练习的,从生活到社交,不一而足。

所以,接下来我们会讨论家庭如何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基本的生活习惯,比如好好吃饭;也会聊聊家长跟孩子交互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比如怎样尊重孩子逐渐萌芽的自我意识,以及怎么让孩子学会合理地向外界提出要求;同时,在亲子关系方面,我们也要避免孩子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成为“黏黏糖”,一种是变得太“高冷”;除此之外,矛盾的爆发是难以避免的,而如何处理它们则是重要的独立技能,在本章的最后两节,会重点加以探讨。

所有这些技能,都是先在原生家庭中培养起来,再被孩子带离家庭,甚至带入自己组建的新家庭中,而这些都将是孩子在独立成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傍身之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好好吃饭开始

在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中,一个孩子的背后,并不只有父母二人的灼灼目光,更有着祖辈的投入与期待。而这种养育资源的搭配,很容易影响到一个家庭培养孩子的“节奏感”,甚至会让孩子的一些合理行为摇身一变成为给家长的“恩赐”,比如好好吃饭,自己睡觉、洗漱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追着喂饭”就成为现代中国养育中一个常见的奇葩景象。在不少家庭里,每到吃饭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满地跑的孩子,后面跟着一个端着碗、拿着勺的大人,撅着屁股寸步不离。让孩子吃饭连哄带求,顿顿如此,天天反复。

一家人一起吃饭原本是其乐融融的欢聚时光,不该因为孩子而成了战场。而吃饭是最基本的生活元素,家长非常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相关的良好习惯,才能保证比较好的餐饮规律、营养摄入和生活节奏。

在家庭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中,“吃饭”是最为典型的一种。这种看似基本的习惯,培养起来却仍要依赖具体的方法,家长有必要了解如何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就餐习惯,才不至于让他满地乱跑、非要“用动画片下饭”,甚至过度挑食。

生活中越是基本的事情,在习惯塑造上越是要开个好头。家长培养孩子“好好吃饭”宜早不宜晚,哪怕从添加辅食开始,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注意规律了。与此同时,对于就餐习惯的正式培养,有一个很好的契机,那就是孩子断奶的时候。孩子断奶的时间大致介于12~20个月之间,这段时间其实都非常适合无缝衔接至吃饭习惯的正式培养。

培养孩子好好吃饭的总则很纯粹,只赋予吃饭这件事两个内容即可:吃饭本身以及饭桌上的交流。具体的行动包含下面这四条。第一,保持就餐环境的单纯。

吃饭的时候,有食物、餐具和嘴这三样就够了。餐桌上的很多东西,以及大人带上餐桌的东西,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类既让大人分心、又让孩子不好好吃饭的东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