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系列教材——小学教育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08:06:39

点击下载

作者:学习考试用书研发中心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系列教材——小学教育学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系列教材——小学教育学试读:

前言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是文化传播传承的土壤和平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无论怎样高估都不为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要位,置于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教育兴则国强,教育衰则国弱。

我国把科教兴国、创新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持久性的推动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的担当者、实施者和主导力量,作为人才成长过程的引领者、扶持者和支撑力量,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蒙者和文化发展的助推力量,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杠杆作用同样是无论怎样高估都不为过的。

在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化的今天,中国乃至世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使教师的职能、教师的职业前景更加神圣、诱人和充满魅力,教师这一备受尊崇的职业寄托着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教师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师的品德、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能力、教师的待遇,等等,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依旧是全社会对教师品格的崇高期待和评判标准。

与此同时,教育行政经费、教师培训经费、教师福利待遇等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教师的工资待遇将逐步提升,这意味着教师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社会认可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与国家公务员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教师职业已经成为高校优秀毕业生及社会人士就业时的最佳选择之一。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及相关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任何符合条件的公民,包括社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均可申请教师资格。

国家鼓励非师范类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职业学校任教。因此,通过教育、培训和自学具备了教师素质的中国公民,达到了教师认证的标准,均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一经取得,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而且,非依法律规定不得予以撤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不具备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通过同家举办的或认可的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可以获得。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实现教师理想,我们组织了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专家,以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的中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为宗旨,编写了本丛书。本丛书共8册,它们分别是: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系列教材——小学教育学;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系列教材——中学教育学;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系列教材——小学教育心理学;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系列教材——中学教育心理学;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预测试卷及历年真题详解——小学教育学;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预测试卷及历年真题详解——中学教育学;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预测试卷及历年真题详解——小学教育心理学;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预测试卷及历年真题详解——小学教育心理学;

本丛书在内容结构、体例设计方面体现以下特点。(1)基础知识架构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各章以知识结构框图的形式,直观清晰地展现了知识点和结构脉络。(2)内容体系设计层次清晰,科学实用。在基础知识框架下,各章内容、重点、难点、各类题型解析专设栏目透彻讲解,详略适当,对应衔接,便于考生系统、准确地把握纲要重点。(3)精选试题,实战演练有的放矢。各章后附有精选近年考试真题,并根据各类不同题型的特点编写了同步特训模拟题、同步巩固练习题及真题解析,以方便考生全面掌握各类题型,加量解题,自学自测。(4)拾遗补阙,防范漏洞,与时俱进。博采众长,追踪前沿,预测方向,及时更新是本丛书的一贯宗旨。(5)应试指导全面具体,周到细致。丛书详细介绍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解题策略、参试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考试过程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简明实用,统领全局。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谨致诚挚谢意!同时,本丛书的不足之处,敬请各方赐教指正。

衷心希望本丛书能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有益的帮助,同时,恭祝应试者获得成功!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研发中心2013年元月于北京前言

小学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学制中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在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起着决定性的奠基作用。学生在接受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态度、精神风貌等,将决定他们一生的生活品位和质量,更关系到整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兴衰。

的确,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的进化,我国小学教育的起点在升高;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校园风貌等展现出创新发展的态势;素质教育成果显现,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质量等在增强;基本文化知识的普及率、普及速度在加快……这些都凸显出我国的小学教育的综合实力。它宛如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洒下明媚的阳光。“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是小学教育理论的基础。“小学教育学”集聚了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实验数据、评估手段等,是小学教师的必修课,也是“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必考科目。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掌握“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系统知识,既是执业前提,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硬性规定。《小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系列教材》根据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遵循“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大纲”的要求,由教学一线教师及有过考试培训经验的教师编写,立足于教学,服务于教学,侧重于考试。全书各章节由考点归纳和重点提示——本章知识结构图——基础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及真题解析所构成。

其中,考点即为知识点,重点提示是必须识记的内容。

知识结构图是本章的知识体系和结构脉络,提示本章内容的整体框架,使读者对本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基础知识讲解则是本章的具体内容,也是“小学教育学”的基本内容的组成部分,是教学实践所需要的指导性内容。主要涵盖“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点、教学实例、教案设计、案例分析、习题、答案解析等,力求简练、精要、通俗。

最后,通过习题和真题将基础知识强化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获益。本书的不足之处望广大读者包容、赐教、补正,以资进步。学习考试用书研发中心2013年元月于北京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概况简述

在近年来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作为专业基础科目,参试的人数最多,其质量水平也备受关注,并且认同有加,得到了考生和社会的较高评价。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应试者的专业功底、理论基础和基本能力。因而,应试者通过应试过程的学习训练,可以为走上教育教学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目前,在全国各省市自行组织考试中,命题范围均严格依照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这就决定了各省市命题方向的一致性,考查重点方面的相似性,并且出现了各省市之间对历年考点互相借鉴的现象。

据统计,考试的通过率有的省份是10%~20%,有的省份则达到了30%~40%。为什么产生如此差距呢?原因是很多考生报了名而未参试,考试空座率较高,而实际通过率一般在30%以上。一、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主要是闭卷笔试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题型

在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有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基于每个省份的题型各有侧重的现实,本书的预测试卷设置了所有题型。

认知层次比例:识记30%、理解50%、应用20%。

3.试卷特点及变化趋势

无论是申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还是申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所考的内容都呈现出以下特点:(1)基础性强,识记内容多。考试考查的知识范围广,大多为名词概念、基础理论,这些名词概念和基础理论在书上都能找到答案。(2)考点多维,更新频繁。通过对试卷的研究发现,近些年的题目中不乏新题出现。对于同一模块、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方式每年更新。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对重点知识要全方位地掌握知识体系。(3)基于考纲,高于考纲。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发现,近些年的考题中不乏一些源于考纲而又高于考纲的内容出现,这些内容多是创新理念、政府新政方面的知识。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二、命题规律与变化趋势

表0-1是近年部分省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题型和分值占比分析。表0-1 近年部分省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题型和分值占比

从表0-1可以看出,各省考试题型和单题分值变化不大,个别省份题量每年有小幅度变化。此外,各道题目的分值情况是:单项选择题每道1~2分;多项选择题每道2分;填空题每道1分;辨析题每道5分;名词解释每道3~5分;简答题每道5分;论述题每道10~15分;案例分析题每道10~15分,也有个别情况例外。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应试建议

与所有通往成功的路途一样,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亦无捷径可走,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进取。而教师资格的认定需要更高的要求,更严格的把关。“师德、师能”对于教师来讲是一把永恒的标尺。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的从业资质决定了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内容、方法与原则都应该科学务实。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应试原则有二:一是夯实基础;二是提升素质和能力。

夯实基础就是以基础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认真识记,透彻理解,抓住要点,全面掌握;提升素质和能力就是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下几点建议可供考生在实践过程中参考:(1)认真识记,透彻理解基本概念、定义、基础理论,熟记本丛书基本概念、定义、基础理论80%以上。(2)在透彻理解、熟记基本概念、定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扩充知识范围,增强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3)功底扎实、严谨求精、一丝不苟是教师职业的特征和基本要求,也是应试的关键。把应试备考的每一天当作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试,不仅可以提升学习效率,更可以强化应试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必胜心。(4)随时进行自我检测。检测自己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解题的准确度、速度以及知识的广度、深度等。合理分配各类题型和每道题的解题时间,把握考试的规律特征,确定复习重点,不猜题,不押题。(5)考试过程严格遵循监考人员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区域内作答规定的题目。一、认真学习,积极备考

1.选定教材(1)教材的选择最为重要。教材决定内容,内容决定成败。(2)应试者应该选择优质教材认真研读,复习熟记,讲求效率,取得预期成果。

2.学习方法(1)以教材为主积累知识,梳理思路,归纳要点,吸收内化。(2)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学习计划一经制订,就要严格遵守,根据考试科目分配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3)抓住重点,点面结合。面对繁杂的内容,注意知识体系中分值比配,选择有质量、有难度的习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目的是考评应试者的职业能力,所以,在学习备考的时候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注重提升解决教学问题的实战能力。(5)全国各地方的考试命题都是在教育部统一考试大纲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对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都不可轻视。考前15天,考生应对该重点科目进行整体系统的全真模拟测试。

3.战胜“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指在复习进入一定时期的一定高度时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其表现为:(1)部分内容进步,部分退步,两者相抵,致使复习成效未从根本上发生变化。(2)“高原现象”常常发生在由较低层次进入较高层次的学习过渡时期,或发生在临考冲刺的中、后期。(3)“高原现象”的出现往往使人产生疑惑,导致信心不足,甚至心灰意冷。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找出学习方法、心态等方面的原因,及时与人沟通,树立必胜信念;切勿急躁或丧失信心。应需要强调的是,“高原现象”几乎每人必经,有人甚至数次遭遇,这就需要及时调整心态,合理配置时间、学习内容,科学高效地安排学习计划。二、从容应试,正常发挥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多数考生可以做到淡定从容,自持自信。这是应试必备的心理素质和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现有学识水准的正常发挥。但也有些人平时表现出色,考试发生意外,不及平时的水平。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心理素质和应试技巧不无关系。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助于应试者真实水平的发挥。(1)放松心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树立必胜信念,变被动应考为主动出击。(2)要时刻检查自己的学习计划,确保足够的冲刺复习时间,使自己不至于在考前懊悔,徒增焦虑情绪。(3)在复习过程中模拟考试,会减轻许多心理负担和焦虑情绪。(4)准备好考试必需物品,提前到达考试地点熟悉环境等,都有助于情绪的稳定。(5)克服“舌尖效应”。话到口边却说不出的现象,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在考试中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暂时把这个题目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过一会儿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得出正确答案。三、善用技巧,有序解题

1.解题策略(1)计划、分配、用好答题时间。在监考员宣布开始答题后,首先要快速翻阅全部试题,对试题的总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迅速估计每道题所需占用的时间,这一点在复习过程中就要训练到位。(2)准确理解题意,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答题时,准确理解题意才能正确回答问题。偏离主题,或答非所问,或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全部作答,都是考试的大忌。(3)在准确理解题意,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的基础上,安排好解题的顺序,熟悉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这是在有效时间内准确答题的基本保障。(4)把握好解题时间。先做简单的会做的题,拿到必得分;较难的题目要沉着思考,拿到应得分;不会的题目要在灵活创意,自圆其说的原则下,争取多得分。

2.解题方法

以下几种方法可在答题过程中采用:(1)淘汰法。本方法适合单选题。当难以确定一个选项是否符合题意时,将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选项,依次加以否定。假如确定了第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就不要再看后面的选项以节省时间。(2)去同存异法。去同存异法是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项为参照项,找出该选项与其他选项的特征差异进行对比,去掉内容特征大致相同的选项,保留差别较大的选项。再比较剩余选项,最后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3)印象认定法。印象认定法是指根据印象的深刻与否选择答案,根据选项对大脑的刺激强弱进行判断,熟悉的内容会在头脑中最先形成印象,并据此作出正确的选项判断。(4)比较法。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可以将各选项与题意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在解答多项选择题时,将选项与题意要求先作纵向比较,再将前一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选项进行横向比较,最后确定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一般经过两次的对比,漏选或误选的可能将大大缩小。(5)猜测法。猜测法是在其他方法无法得出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在剩余时间进行,猜测法有一定的命中率。

3.各类题型(1)选择题。选择题的形式一般分为三种:单选题、多选题和选择题(即一组题中既有单选题,又有多选题)。选择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辨、判断的能力。评分要求选出每道题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都不能得分。答题时要认真审题,综合分析、正确判断。(2)填空题。填空题要求填入唯一的准确内容,采用一题一空,或一题多空的形式。(3)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主要考查对概念把握的程度。名词解释要把握名词的内涵,抓住其中的关键词,需要死记硬背和透彻理解。(4)论述题。论述题所占比重较大。论述题要求用理论对论点展开论述,且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要结合本人或本校、学区工作实践进行论述。需要注意的是,论点要与论据协调统一;语言要简洁凝练;段落层次要分明清晰;题序题号的使用要规范标准(如一、(一);1.2.3.(1)(2)(3);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文章的开头提出论点;然后以相关理论或思想进行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辅以论据佐证,同时表现出独到见解、创意以及适当修辞,当然,也可以引用教材或资料原文;最后,得出结论,回归主题。(5)实例分析。有的论述题给出一个实例,要求用某一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解答这类题需要把握住理论要点,有针对性地对实例进行分析。“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是教师的必修课,也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理论基础。素养高尚,基础扎实,刻苦历练,必然能力非凡。而这,正是最为高超的实战技巧和应试能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本章知识结构图考点归纳和重点提示(1)识记教育的概念,前制度化教育的特点,制度化教育的历程,非制度化教育的思潮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2)识记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等国家的教育形态。(3)理解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的变化以及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4)识记教育学的概念;古代教育学思想,重点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主要掌握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的教育思想;影响教育学学科建立的几位教育家及其著作和教育思想;为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奠定基础的两位教育家的著作及思想;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本章的重点是分清并牢记教育和教育学发展各阶段的特点与变化,以及在各阶段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和人物及其主要教育理论,理解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和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并且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本章命题预测

近些年,本章的重要考点集中于:近代教育的变化和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尤其是一些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特别是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和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两大教育学体系的形成。

复习时应该重点识记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制度化教育、教育学、终身教育、教育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应该重点识记的教育学思想主要包括孔子、墨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等人的教育思想;儒家的《学记》、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同时产生。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二)教育的本质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教育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即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这表明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2)教育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这表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有本质的区别。(3)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会一直存在。(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可能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或者滞后性,所以说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三)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问题,是教育的基本理论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迄今为止,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即: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社会)起源说。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该学说出于宗教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该学说认为,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这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学术问题提出来的教育起源说。这种观点的基本错误就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这种观点是由美国教育家孟禄提出的。他在批判生物起源说的同时,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起源观。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摹仿。在他看来,原始社会中尚未有独立的教育活动,原始的教育,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摹仿”。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常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点。它主要是十月革命后苏联教育家提出的。其主要论点是:(1)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在劳动中传递给新生一代,教育就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而产生的。(2)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产生为条件的,语言和教育同时都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四)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

学校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受教育者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此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受教育者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创造性和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主观能动性等这些主体性特征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影响并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愿望选择教育影响,并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的过程。二、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种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种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托儿所),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在历史上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为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称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则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教育实体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它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当这些形式化的教育实体的特点比较稳定并形成教育的简单要素时,教育初步定型。因此,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前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并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级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颁布民国学制系统方案,故称“壬子学制”;1913年又陆续颁布与之相应的一系列学校令和规程,与前者综合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故合称“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针对此前学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加之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国内酝酿学制改革,主要采用了美国的“六三三分段法”,故称“六三三学制”,又称“壬戌学制”。

随着学历社会的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制度化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化教育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各个方面,甚至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制度化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制度化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社会、政治、文化乃至个人发展的影响,已经为社会普遍接受。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和优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每一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如果离开了这个教育体系,他也不至于被迫终身放弃利用各种教育设施的权利。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也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念也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二)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其发展趋势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二战”前,国家教育系统基本上将学前教育排除在外,但现在很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学前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准备和基础,做好两者的衔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认识有着终身的影响。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2/3以上的国家实行了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按照教育的目的划分,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同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准备和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制度,即双轨制教育制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目标——双轨之间几乎是不通的。双轨制的主要弊端包括: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不能升入更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二战”后,为了适应“二战”后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的到来而做的准备,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这种结合的出现和增加,为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人才。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伴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化和高等教育的普遍化,过去以学术性为单一衡量标准的传统大学逐渐地发生改变。具体来说,在形式上,不同办学形式、不同学制的学校纷纷出现;在内容上,基础性、应用性、工艺性的学校各有不同且各具特色;在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不拘泥于闭卷考试和分数评价。比如,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在职硕士教育、博士后教育、本硕博连读教育等教育模式都是高等教育形式多样化的表现。而且,对于学生的评价从单一的试卷测试分数的考试评价转化为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个人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高等教育在保持学术性的基础上,逐渐趋向于大众化、普遍化,从而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变性。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将获得文凭为教育目的的比例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满足精神需求的教育目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赞同。这样,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模糊。学历教育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补充知识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地缩短世界各个国家间的距离,国际文化的交流处于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现实的地位。这就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必须利于、便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增强学制、学位、学分等方面的互通性,以便开展教育优势互补、借鉴一流教育经验、缩小各国教育差距。三、教育发展的过程★★(一)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学校教育的形态便产生了。这种说法在《孟子》里面是有证据的,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也就是说,当时已有“庠”、“序”、“校”三种教育的机构。“庠”是兼施养老与教育机构,“序”具有明显的武士教育的特点,“校”则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军体性的教育机构。在这里,孟子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起源状况,还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分为“国学”与“乡学”,即设有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还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分别指:一是礼,包括历史、政治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二是乐,包括诗歌、音乐、舞蹈教育;三是射,射技教育;四是御,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五是书,即学习写字的书写教育;六是数,即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堪称首创私学的大师,他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弟子三千。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最著名的,影响深远。墨子也曾创办私学,规模和影响也比较大,与孔子的儒家私学并称为“显学”。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教师可以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有了较广泛的联系。正是由于各家各派互相争论、互相补充,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汉武帝以后,采取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选士制度和文化教育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以后,虽然在以什么为统治思想方面有过变化,例如黄老之术、佛老之学都曾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道统,但是这种文化思想定于一尊的思维模式基本没有改变过。并且从历史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养士制度的发展逐渐形成汉代的选士制度,而后者也成为后世科举制度的前身。

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这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广大的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宫为吏开辟了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个性的限制。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了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成四书五经,其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当时教育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举的内容不再包括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很多知识分子用毕生精力背诵四书五经,极大地压抑了人才的发展,限制了人才的培养。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参加科举考试答卷的固定格式,这样的后果是不仅社会知识分子的思想受到钳制,而且连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杀。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古代印度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教育也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他们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利种姓,可以成为军事贵族;再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则是违反了神的旨意,面临可能被处死的威胁。上述前面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而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便是主要的教育活动。

虽然佛教与婆罗门教属于两大教派,但两者都敬奉梵天,主张禁欲修行。但相比较而言,佛教比较关心大众,在教育上的表现主要是广设庙宇,使教育能够授予更多的群众,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英国殖民地时期。

3.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大约在4000年前发展成强大的古王国,文化繁荣,这一时期的教育达到鼎盛时期。根据文献记载,古代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经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中王国以后,宫廷学校不能满足培养官吏的需要,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也肩负文化训练和业务训练的任务。

古代埃及设置的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许多文士便设立了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数学、医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于是“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4.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与东方的教育有所不同,7~12岁的儿童中,大多数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的阶层的子弟进入私立学校学习,贵族阶级子弟都是聘请家庭教师,不送子女上学。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同时学习拉丁文和修辞。

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是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因此,他们更加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一方面,雅典注重商业发展,生产力水平比斯巴达高,比较发达。另一方面,城邦内部阶级斗争比较复杂,既有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斗争,又有经营商业的奴隶主和农业奴隶主争夺政权的斗争。因此,在雅典,7~18岁的奴隶主子弟,可以到弦琴学校、文法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各种知识,除了受到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和哲学方面的教育,还包括体操和军事训练,以使他们具有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的综合能力。

5.古代斯巴达

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是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单一的教育内容、比较严厉的教育方法是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斯巴达注重农业生产,9000多户奴隶主统治着25万余名奴隶,由于奴隶主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奴隶的暴动事件时常发生。斯巴达的奴隶主为了维持、巩固其统治,尤其重视军事镇压。因此,他们的教育就特别重视体操和军事训练。奴隶主的男孩从7岁开始,一直到20岁,都在国家教育场所(兵营)接受军事体操训练,学习各种战争技能,形成了奴役奴隶的残忍性格,最终成为镇压奴隶、效忠国家的战斗武士。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进入封建世俗政权与基督教紧密联系、互相利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等级森严、统治残酷、思想专制,宗教几乎完全垄断了文化教育。此时宗教成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文化和学校教育被僧侣垄断,科学成了宗教的奴仆,异教学校被取缔,世俗文化被否定。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是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这种教育由僧院学校或大主教学校担当,学习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盲目服从圣书和僧侣教师的权威,学习方法是背诵。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许多教区的学校,主要用于面向普通贫民子弟的宗教教育,也会适当地讲授一些读写知识。这些教会学校都奉行禁欲主义,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残酷的体罚。其次是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主要在骑士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进行,教育内容首先是效忠领主的品质,然后是军事征战的本领,以及附庸风雅的素养。具体来说包括“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同时也进行宗教观点和武士道德品质的教育。中世纪也有世俗教育,包括学习文法、修辞、天文、历法、算术等实用知识,但神学也是主修课程。

上述这些教育基本上都是脱离生产劳动且维护封建农奴制的。劳动人民的子弟只能进入教会的教区学校,接受宗教教育,学习简单的读、写、算,而无权进入其他的教会学校或享受宫廷教育。直到12世纪,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里出现了由手工业者联合会举办的行会学校和由商人联合会举办的行会学校(又称为基尔特学校),于是开始了新兴的市民教育。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而也会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同时由于东西方的地域差异,东西方的教育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存在许多差异,但是都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教育的阶级性显著。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特权,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统治阶级内部层次也不同,在教育制度上也有所反映,即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二,道统性突出。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

第三,专制性明显。教育的过程是管制和被管制、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通过教师传递道统的威严,通过考试传递政权的威力。

第四,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教育功用性价值不受重视。

第五,学习方法刻板。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二)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14世纪以后,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并很快发展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谋取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借口,掀起了反对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那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它怀疑和打击神的权威,歌颂人的能力和成就,在一切领域中都贯穿和奉行着“抑神扬人”的原则,这是一种以“人性”的解放为中心的“人性论”的世界观,它高度颂扬和肯定“人”的一切,坚决抵制和反对对神的盲目崇拜,其实质是贬低封建专制的权威,从而提高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去重新认识世界,认识人类自身,冲破宗教和封建的精神枷锁,勇敢地去追求、去享受,这种新的世界观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文学、艺术、哲学、科学都获得了新生,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继而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新面貌与新特征。在这次变革中,许多人文主义者同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实行这些人文理念,逐步形成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三)近代教育

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现代社会。这一时期,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从中国传入西方,为世界的军事和交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热情;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现代大工业取代了手工劳动、家庭作坊生产,从而引起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教育也随之产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特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并不重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但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立教育系统。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知识的传播、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3.教育的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社会的发展使得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逐渐建立并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在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是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四)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进入20世纪以后,电气化革命在主要国家已经完成,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三股最强大的潮流。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在数量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在世界各地都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科学技术的革命魔术般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一方面,教育被看作是后发展国家追赶现代化的法宝,被看成发达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教育在数量上迅速膨胀,尤其是高等教育突飞猛进;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结构的重组,人类对自身的生命价值、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的重新认识,也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得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些教育家的推动,终身教育思想逐渐为各国普遍接受,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是指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其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否定过去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观点,认为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不正确的。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针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如女童的教育问题、妇女的文盲问题等,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更为严峻和突出。因此,实现教育的全民化,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人们的共同愿望。

全民教育,是指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离文盲的运动。这一运动得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形成了一种跨世纪的、席卷全球的教育思潮。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民主化,是指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教育会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4.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是指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与指导等。教育学与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有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历史。说它漫长,是指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哲就有对教育问题的专门论述和精辟见解;说它短暂,是指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它只有不到200年的历史。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儒家的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地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其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地诠释。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由后天形成的,容易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克己复礼为仁”),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也就是说,孔子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务必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准备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孔子非常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比较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2.墨家的墨翟

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墨家代表人物为墨翟。由于政治思想和社会观念的不同,墨家与儒家的教育主张也有所不同。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传授一些实用技术。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可靠和全面,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也就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墨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3.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道家的教育思想属于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长期不为教育理论所注意。其实道家的许多教育思想也是很具有研究价值的。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要回归自然,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应该是一个将各种人为影响逐渐消减的过程,我们须注意到教育的负面作用,在教育中要减少人为干预,遵循自然发展,赋于启发。

4.其他思想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也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下面展开叙述《学记》的主要内容。《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层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这些原则和方法都已经达到很高的认识水平。

汉代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的朱熹(“明人伦”)、明代的王阳明(“致良知”)和清代的王夫之(“学思相资”)等许多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都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精辟的教育见解。总之,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理论宝库,批判地加以汲取,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在西方,要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毫无疑问,首先需要提到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是西方古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