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指间流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8:58:49

点击下载

作者:严歌苓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春在指间流转

青春在指间流转试读:

撰稿人

[许戈辉] 凤凰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现主持《名人面对面》《公益中国》《与梦想同行》等电视节目。

[汉宝德] 知名建筑教育学者。著有《美学漫步》《物象与心境:中国的园林》《如何培养美感》等。

[李银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性文化研究报告》《女性主义》《两性关系》等。

[周国平]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哲学家、作家。著有《尼采与形而上学》《宝贝,宝贝》《风中的纸屑》《忧伤的情欲》等。

[汪曾祺]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茱萸集》;散文集《逝水》《人间草木》等。

[林清玄] 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身心安顿》《烦恼平息》《灵性深处开莲花》等。

[严歌苓] 美籍华人,著名作家、编剧。著有小说《扶桑》《陆犯焉识》《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等。

[金河仁] 韩国著名作家。著有小说《菊花香》《七朵水仙花》《你爱香草吗》《像少女一样》《爱与不爱,下辈子不会再见》等。

[影山直美] 日本琦玉县人,自由撰稿人、插画师。代表作品有《别担心,我会陪你一起老》。

[夏正正] 网络小说家。代表作品有《兔子什么都知道》等。

[季羡林] 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清塘荷韵》《牛棚杂忆》《忆往述怀》等。

[王小波]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著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方蕤] 本名崔瑞芳,人民教师。著有《凡生琐记:我与先生王蒙》。

[赵春秋]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务主任,《国艺经典》杂志主编。代表作品有《赵春秋冰雪画选》《春秋情怀:赵春秋散文选》等。

[梁小民]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译有《经济学原理》;著有《经济学就这么有趣》《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等。

[江晴初] 新锐作家、主持人。著有小说《唯有爱,让我们相遇》。

[羚子] 《第一财经日报》高级记者。著有小说《北京孕事》。

[刘猛] 青年导演、编剧、作家,被誉为“狼牙少帅”。著有《狼牙》《冰是睡着的水》《狙击生死线》《火凤凰》等。

卷首语

岁月如歌,在年华中沉淀。记忆,如梦里逐花。刹那芳华。

月华初上,那时的少年,英姿焕发,策马江南,且歌且唱。

红尘纷乱,繁华沉醉,乱世中的文人墨客,于田间巷口沉吟,浅笑安然。

夏已去。春未至。光阴漫漫,翩翩而去。只借由文字停驻。缠绕笔尖,跃然纸上。缓缓凝注在房室。茶禅一味,缱绻一生。

比之无尽时光,比之广袤天地。我们的永远便是一瞬。曾经,现在,将来。一直在的,只有告别。匆匆那年,注定青春不是恒久。如春的繁花,夏的鸣虫。冬日里静静的山谷。短暂,抑或能够长久,都美得虚妄。

生命的旅行,归期难定,却只得前往。循着内心的召唤,在晨醒时出发。沿途,埋下一些美好的种子。在路上,静待花开。一字一句,轻言细语,安静地耕耘,不断穿透所谓界限。任污泥斑驳,不散墨香幽幽。

此一刻。文学,让时间在笔者的指间往复流转,不逝。旭日狂热。山林静默。流水匆匆。蝶舞缠绵。如初生。如初见。

在这里。不完结。

作谈

我现在还是爱做梦——许戈辉对话赵薇

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小时代》到《匆匆那年》《后会无期》,青春、怀旧题材的电影成为华语电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演员赵薇转型做导演后的首部反映大学时光的电影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三天票房就已经破亿。赵薇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位凭借处女作票房过亿的女导演。而这部同时作为她研究生毕业大作的电影也为赵薇赢得电影学院导演系有史以来毕业作品的最高分——99分。

许戈辉:还记不记得你刚刚开始就读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我问你说作为演员的赵薇会怎样评价作为导演的赵薇。你还记得你自己当时的回答吗?

赵薇:完全不记得了。

许戈辉:你当时说,我还没有作品呢,太辜负大家的厚爱了。但是你已经是赵导了,而且已经有作品了。这次如果要是再让你从一个演员的角度来评价赵薇导演你会怎么说?

赵薇:放心,叫我赵导我挺适应的,不会尴尬。我怎么觉得我做导演的时候比较有魅力呢?做演员的时候我是帮助别人去完成别人的电影,所以不可能一部电影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我喜欢和认同的。我只能说我圆满地完成这个角色这是我作为一个演员的使命。但是作为一个导演来说,这个电影里面所有出现的东西都是你自己喜欢和认可的。我觉得这是让我感觉到精神上很满足的一件事情。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喜欢,但是我先要过我自己这一关。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己非常认可的。

许戈辉:而你自己又是一个特别苛刻的人,对吧?

赵薇:我当导演的时候是,我当演员的时候不是。我当演员的时候,比较好说话,有时候提出的一些要求如果大家做不到,我也会说算了算了就这样吧。做导演的时候就不会,做导演的时候我会一直做到让自己满意为止。

许戈辉:你这是第一次做导演,你的这种信念、信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赵薇:因为我是不会那么容易当导演或者随随便便又去导戏的一个人,对我来说我不知道这是第一次机会还是最后一次机会,所以我要珍惜这次机会。

许戈辉:做了导演之后会对自己的表演事业再有进一步的推动吗?

赵薇:我相信肯定有的,做完导演以后我觉得以前的演员赵薇太懒了,不够吃苦也不够努力。因为自己当演员的时候剧本从来不看那么多遍,但是做导演的时候剧本都要被我翻烂了。而且每个人物你都得要控制他,并且每个人物你都得要自己会演。所以你等于说演了这戏里面所有的角色,虽然我只是在镜头后面。

许戈辉:有人会猜测赵薇到底把多少的自己放在了这个影片里?

赵薇:其实跟我没多大关系。

许戈辉:那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主题呢?

赵薇:因为这个主题很动人啊,然后也有一部分机缘巧合。

许戈辉:因为照一般的理解你作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叫处女作,然后又刚好处在了这样的一个年龄段,自己也是初为人母,好像这一切都有点带有对青春致敬,告别自己即将逝去的某一段年华的味道。我挺难想象一个女性导演不把自己的很多情绪和情感融在里边。

赵薇:你看完你就知道我说的是怎么回事了。这个电影其实我拍的是一代人的故事,有八个主要演员,然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跟人物命运,然后每个人都有始有终。它是比较像一个时代的一个群像,不是一个个人的情绪抒发的故事,拍得还挺理性的。

许戈辉:这也是你自己不去主演的原因,是吗?

赵薇:对,是一个拍得挺严肃的电影。

许戈辉:你是觉得自导自演不严肃,是吗?

赵薇:不是,就是它的创作方法跟处理都特别严肃。没有那么多的感觉啊,晃来晃去这种东西。

许戈辉:如果你自导自演的话,你觉得你能驾驭吗?

赵薇:我也可以的,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更喜欢一段时间专心地做一件事情。

许戈辉:或者说是为了某种避嫌,不愿意让别人说自己自恋。

赵薇:不是,我是怕别人觉得我太多才多艺了。

许戈辉:因为你这部戏叫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所以“青春”是这里面最炫目、最关键的一个词汇。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在你眼中的青春到底是什么。第一个问题,你觉得青春是什么?

赵薇:我一天一个答案,因为我无数次地在回答这个问题。我有时候说青春是一场盛宴啊,有时候说青春如果从时间的角度来说就像一列呼啸而过的列车,错过的风景就再也不会出现了。

许戈辉:那我们就看看青春的风景,如果青春是一幅风景画的话,那么这个画面是什么样子?你脑子里经常浮现的那个画面是什么样子的?

赵薇:经常浮现的样子就是,我自己其实就是大城市……

许戈辉:那是你的向往吗?还是真正的生活?

赵薇:因为我的青春就是很早就出来独立生活了,在北京啊上海啊,一回想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城市,一个幼小的自己。就这种感觉,就觉得世界好大自己好小。

许戈辉:孤单吗?惶恐吗?

赵薇:孤单,也会惶恐不安。

许戈辉:那么,那个时候最让你踏实的念想是什么?

赵薇:那时候青春期可能是特别爱听音乐,喜欢古典音乐。

许戈辉:那你的青春也蛮另类的,其实我觉得很多人的青春都是和流行歌曲或者和有一点反叛精神的摇滚乐相关的。

赵薇:我的青春特别奇怪,因为我总是有很多不安和惶恐,我总是揠苗助长,我会在我很小的时候看我完全看不懂的书,拼命地去看。也会去听一些中年人的音乐。越小的时候越愿意去吸收当时所谓的大人的东西,而不愿意看自己这个年龄该看的漫画书啊,去哪个地方瞎胡闹啊。

许戈辉:如果不愿意瞎胡闹的话,青春时代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情是什么?

赵薇:最勇敢的事情我觉得就是独立生活。特别奇怪,我一旦离开了家以后从来没有想过从家里索取任何东西,这是一个我觉得我跟很多人不一样的地方。不是我家里没有人支持我,而是我一定要证明我自己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因为被爸爸妈妈从小吓坏了,他们老是说你不爱学习啊,贪玩啊,你将来怎样怎样。我是这样被吓大的,所以特别希望能够证明自己有完全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高中毕业,我离开家自己独立生活,我拼命想任何办法,如果没有家庭我还可以活下去,这是我觉得我自己做的特别酷的一件事情。然后我做到了,一旦我学完了,我可以出去自己演戏挣钱我就没要过家里一分钱,连我读大学都是我自己挣的稿酬交的学费和生活费。不是我家里穷或者给不起我这个钱,是我不需要了。而且我把稿酬分成三份,一份特别寄到我爸爸的单位去,因为我知道他是个虚荣的小老头。然后一份交学费,一份留着自己生活。我觉得这是我青春时特别让我骄傲的一件事情。

许戈辉:那你青春的时期做过最坏的事情是什么?

赵薇:我觉得我做的最坏的事情就是伤害过别人但是自己并不知道。因为我觉得青春的时候特别不知道疼是什么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疼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曾经让别人那么疼过。

许戈辉:虽然你说得那么抽象,但是我好像听到了这一定是有爱情的味道。仿佛生活中这种自己无意地伤人一定是和感情有关。

赵薇:但是,我要是去伤人我肯定不会投入这段感情。所以可能就是无意中伤害别人这样子。只有自己也失恋了,知道那种感觉特别痛苦,所以就不会轻易地跟别人去玩啊或者让别人误会。

许戈辉:后来我记得好像你和黄晓明还一起上过节目,好像是不是黄晓明还跟大家袒露说那个时候追过你,是吧?还是你那时候追过他,我有点不太记得了。

赵薇:虽然我现在胖了,但是还是他追我的。

许戈辉:一个人如果现在可以把这些都袒露出来的话就说明已经放下了,对吧?

赵薇:第一是放下来了,第二是没谈过恋爱才敢如此地说出来。

许戈辉:要谈过反倒不好意思了是吧?

赵薇:要是谈过还要避嫌一下,要是没谈过,他觉得他看到我是他第一次产生对女孩子喜欢的这种感觉,他很珍惜这种感觉,然后也一辈子没让这种感觉实现过。

许戈辉:那个时候你知道吗?很断然地就回绝了吗?

赵薇:我知道,也回绝了。因为我自己受过伤所以不要让别人有受伤的机会。明明是当时没有感觉和想法,也不去让别人多想。

许戈辉:所以连暧昧都没有过。

赵薇:是的,没有过,所以才特别美好。真的要发生什么了,说不定现在都不理我了。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改编自80后女作家辛夷坞的同名畅销小说。作为导演,赵薇用自身的影响力为这部电影集结了一个强大的制作团队。关锦鹏担任监制,李樯改编剧本,王菲演唱主题曲。而这一切都成为了影片票房的有力保障。

赵薇:其实我们的制作团队是50后的监制,60后的编剧,70后的导演,80后的主创。

许戈辉:原作者叫辛夷坞对吧,她有看过吗?

赵薇:她没有看过电影,在剧本创作的时候也没有参与过我们的创作。我们只是用她的小说,去把它改成一个我们想要的电影。

许戈辉:变化大吗?我是指说整个的情节、结构。

赵薇:改编得非常厉害。

许戈辉:我记得张艺谋导演拍《山楂树之恋》的时候,由于《山楂树之恋》的小说还挺深入人心的,以至于电影出来之后好多小说的粉丝就提出很强烈的抗议。

赵薇:那我这个电影估计会有更强烈的抗议。因为我觉得喜欢这本小说的人一定是挺爱织梦的,但是电影给你的是破碎的。

许戈辉:这个是蛮大的蛮颠覆的一个变化。

赵薇:如果小说告诉你一个梦境,那电影会告诉你一个现实。

许戈辉:所以你是有意而为之的是吗?你在看到这部小说的时候你就决定要把这个梦打碎了是吗?

赵薇:对,因为我已经过了做梦的年纪,虽然我还会做梦,但不会太多地做一些很简单的梦。我觉得光拍一个梦我就不会去拍这部电影了。因为我有过成长,有过经历,所以我一定会拍梦碎了。然后,我也要拍梦碎了以后如何继续去生活。所以电影的含义跟小说相比已经远远超过小说所提供的这种可能性了。

许戈辉:那做梦年纪的赵薇和现在的赵薇到底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赵薇:我现在还是会做梦,而且我觉得梦特别重要。因为有梦想才能走到今天。就像我梦想有一天我可以自己生活,我梦想我可以当一个演员,我梦想可以成为一个导演,所有的现实都来自于梦想。所以梦想特别重要,所以我还有梦,梦做得更大或者更有野心,人不能没有梦。

许戈辉:你的意思是你的梦想已经不一样了,青春时代的梦想和现在的不一样了。

赵薇:对,因为你现在做的梦是完全不一样的,哪怕是说我跟家里人搬到一个岛上去,去一个世外桃源,这也是一个梦。人要有梦。

许戈辉:那结婚生子是你的一个梦吗,还是一切来得让你猝不及防?

赵薇:从小到大我一直知道我一定会在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的,我并不是一个骨子里非常离经叛道的一个人。因为我的家庭非常传统,父母非常健康,非常相爱。还有一个哥哥,标准的四口之家。所以我内心是非常传统的。

许戈辉:但是我记得那次采访的时候,好像我们还没有察觉到任何迹象,很快就发现你完全是另外一种生活了。

赵薇:我做事情向来是这个样子的,雷厉风行。

许戈辉:到底是因为自己雷厉风行还是说做得滴水不漏、密不透风,让大家都不知道。

赵薇:我做事情喜欢彻底,我特别不喜欢做事情要做不做的样子,要么就别做。就像我这次拍电影,也是要拍就拍到位了,别给自己留遗憾。

所以拍的时候不管时间也不管多少钱,就是不管多累都要把它拍到极致。开始筹备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时,赵薇的女儿小四月才刚满一岁。两年间虽然不能常常与女儿相伴,但赵薇却毫不掩饰为人母的幸福。她说,有时突然想起女儿感觉就像中了彩票一样,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许戈辉:你刚才说自己是一个传统家庭走出来的孩子。现在呢,你的三口之家符合你当初的想象吗?

赵薇:骨子里还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上比较不太一样。我们比我们的父母都忙多了。然后很少有机会大家坐在一起吃个饭,可能你在一个地方,我在一个地方,小朋友又在另一个地方,见一面都得坐飞机。

许戈辉:我听说过很多名人父母谈到自己对孩子都会用愧疚这两个字,你呢?

赵薇:也挺不好意思的,真的。一说到这个东西我就哑口无言,真的是这样。

许戈辉:但是你又说自己是一个不是特别坚持和执着的母亲,你会觉得小朋友有好多人去疼爱。

赵薇:我那不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嘛。

许戈辉:找到做妈妈的感觉了吗?

赵薇:我也不知道,我没办法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我特别不擅长。所以没有任何经可以讨。

许戈辉:但是做父母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你觉得在这个过程里自己有一点一点的变化吗?

赵薇:当然我是留级生了。因为这两年这个电影就是我的小孩,而且特别神奇,这个电影成片的那一天就是我自己女儿生日那天4月11号。就是我这个电影全部结束,可以连着放一遍了,就是我女儿生日那一天。

许戈辉:怎么庆祝的?

赵薇:没有,还有好多工作要做,直到片子上了以后,老板们可以把成本收回来了,这时候才能休息呢。

许戈辉:但是我相信你的内心里是一个特别快乐的状态,心里也很自豪。

赵薇:对呀,跟大家分享我的新“宝宝”,反正我尽力了,我只能这样说。

许戈辉:接下来会有什么计划?

赵薇:接下来会演关锦鹏的电影,剧本也是李樯写的,希望把我在做导演中学到的东西,好好用在我的表演里。

写意

美的文化观

汉宝德

如果有一位上帝,那么美是上帝对人类的恩赐,可是只有开窍,人才能享受得到。所以美丑的辨别与善恶的辨别都应该是神的意志,神赋予人类的特殊能力。

我在应邀演讲“谈美”的时候,常常自民众缺少美感谈起,不免引起有些听众的怀疑。难道中国人天生短了一根筋吗?对于原本有民族优越感的我们来说,这确实是不容易接受的观念。

这个文化的包袱,我已经在《美是精神,不是物质》(见《汉宝德谈美》)一文中扼要地说明过了,在这里,我要更明确地说明这种文化背景所形成的影响。我们如不能破除这个文化的蔽障,美感提升的任何努力都是事倍功半的。中国文化重礼抑美

文化的根是因为中华民族是生物性、现世主义的。我们没有宗教,所以缺少精神化的力量。崇拜祖先是我们的宗教,因此子孙绵延是我们的期望。为什么古人崇信礼教呢?就是为维护家族的体系。传统的建筑没有美的观念,只有伦理、份位的观念,也是这个缘故。由于这种生物性的本质,男女之间的爱情不受重视,自性欲的满足而传宗接代,被视为自然之理。所以中国文化中没有禁欲的观念,没有爱情的文学。

由于缺乏内在的自我约制,这样的文化最怕乱。圣贤重礼,因为礼是伦常之道,是用外在的秩序约束人的行为,以免乱了纲纪,因此任何乱源,任何足以破坏秩序的力量,都要避免。中国的美学正是以礼为核心价值的规矩的美学,古人说,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是把“礼”看成“理”,并且视为自然之理的民族,在这样的文化中,很不幸地,美就成为乱源了。

美,当其始,指的是人体之美。在男性社会中,指的是女体之美。它的力量在野蛮世界里是很可怕的,古史中盛传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在吴越之争中亡于西施,美女的美是毁灭王朝的力量,因为男人会为它牺牲,招致败亡。这种例子在西方也有,那就是《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叙述了特洛伊城为美女海伦而战,而终于败亡的故事。所以圣贤避谈美是有道理的。中国文化把美感的诉求转向大自然,也是这个道理。

为了避免人体的美引起动乱,我们在礼的基础上创造了衣冠之美,从此大家就把身体忘记了,只看到面貌。即使仅有面貌也是很危险的,令人不敢仰视,非常美的面孔会使人魂飞魄散。记得在旧小说中形容美女,常说“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是极端地描述美的力量,连自然界的鱼、雁、花、月都不敢面对,这可说明大家对美的直接反应。因为如此,才要求女人不可抛头露面,潘金莲由于露了面,才引起一场连环杀身的祸害。

美的力量,东西文化中都有所感,但是面对的方式却大不相同。东方是试图掩遮与逃避;西方则要研究美的原由,把它变成精神力量。

中国文化中的美女,有“燕瘦环肥”之说。前者是指汉宫中的赵飞燕,后者指的是盛唐时的杨玉环,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她们的美,今天只能想象,自文字上,我们只能推想飞燕是瘦弱之美,玉环是肥胖之美。这说明了时代背景的不同,美感的条件有异,表示瘦也可以美,胖也可以美。以今天对美的标准看来,瘦而美是可以理解的,至少有轻盈动人的体态,至于胖,会怎么美呢?确有问题。

自从考古发掘,在唐代墓葬中发现相当多陶俑以来,我们对唐代的胖美女已略有概念了,唐代的三彩陶与加彩陶中有些相当重要的女俑标本,确实可以证实唐人对女性的美感以肥胖为尚。可是我们实在很难想象这些美女如果脱掉衣服,是否仍然讨唐明皇的欢心。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唐人喜欢肥女,是因为他们以衣冠之美为美的缘故。唐代的饰物与花色是很讲究的,肥女穿上美丽的宽松的外衣与长裙,头发梳成特别显眼的花样,插上簪花,脸上除了脂粉之外也贴了花,打扮得花枝招展。这些胖美女用唐人特有的三彩技术制成俑,看上去是很有说服力的。

汉代同样出土了很多女俑。相距三百多年,汉人在俑的制作上要落后些,可是可以看得出来,汉女确实属于瘦弱型,并不是看到这些女子的身体,而是看到衣装,汉代贵族流行曳地的长裙,以衬托女子的飘逸身影。那时候的美女常被想象为仙女,身轻似燕,可以御风而行,这种想象都表现在衣装上。西洋重视觉之美

可是西洋人就不是这样看美女了,他们要看美女的身体,所以古希腊与罗马不重衣冠,他们不分男女,穿着都是以白布披身而已。在公元前七八百年,希腊人就开始雕刻男性裸体像,到了公元前5世纪之后,他们的美感文化已经成熟,用裸体的女像来呈现美感,已经驾轻就熟,人体之美遂成为文明之标杆之一。

他们对美并没有恐惧之感,而是在与爱相结合后,有崇敬之心。他们把极美视为神意,因此美被神圣化,成为人类所力求达到的目标,所以古希腊用科学方法,有系统地研究美的根源,把音乐数字化,把美术几何化,建立了美学。有了一套办法,就可以把这套原则应用到生活之中,因此对文明人来说,美成为一个必要条件,制造美的东西是很自然的事。这就是为什么,自古希腊以来,他们对建筑之美那么精斟细酌。

自西方观点看,把人体的美,通过系统的研究转到生活之中,并且享受到无处不美的愉快,就是文明。如果有一位上帝,那么美是上帝对人类的恩赐,可是只有开窍,人才能享受得到。所以美丑的辨别与善恶的辨别都应该是神的意志,神赋予人类的特殊能力。

我谈美,都是自西方的观点出发,谈美育,也是借用西方的经验,并不是媚外崇洋,是因为在审美的态度上,西方是正面的、积极的,是有原则可循的。这一点,美与科学相同,虽为西方人的发明,却是人类的共同资产,我不会回避西方美学,如同我要住西方人发明的高楼一样,没有什么好惭愧的。中国文人的情、境之美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中国人没有“美学”吗?

中国人不是视觉美学,我名之为情、境美学。

在视觉方面,中国人仍然有潜在的本能;但在形式上,美落入装饰的范畴。礼的制度化转变为象征,象征者要用装饰表现出来,衣冠的式样、颜色、花纹都按照身份定做。明亮、显眼的色彩属于统治阶级,以黄、紫、红、蓝分地位的高低。一般老百姓则只能着黑色,所以古人称老百姓为“黔首”,灰色、白色大约也可以使用吧!至于华丽的刺绣,是上流社会的专利。

装饰的美带动了绣的工艺,如同在建筑上大量使用琉璃瓦与彩绘一样。对于建筑我们有“美轮美奂”的形容词,意思是高大华美。这个美指的是华丽,也就是装饰。至于建筑本身的美感,并没有指导的原则,所以它是匠人之事,与建筑艺术无关。建筑的主人所重视的是格局要宏伟,要合乎体制。中国建筑是对称的设计,而且主从分明,这两个原则虽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建筑原则相吻合,却不是美学理论推演的结果,而是在伦理秩序下的产物。是理应如此,不是喜欢如此。而中国人喜欢的,是雕梁画栋,是层斗迭栱,连屋顶上也要有脊饰。台湾的传统建筑以剪贴做成的脊饰,五颜六色,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其目的无非造成极具华丽之美的印象。

视觉之美是匠人之事,那么知识分子呢?他们的美学是一个“情”字。他们大概是用情感代替了美感的功能,所以中国的艺术家只有诗人。为情所动而生的情绪就是感动。唐三彩骑马仕女俑古希腊雕塑

中国知识分子自两方面满足对感动的渴求,一方面是与人之间的情分,一方面是与环境之间产生的情分。中国诗人最重友情,就是因为那是纯洁的、人与人间互相因性情投合所生的密切关系。亲情当然是很重要的,但亲的关系是血缘的关系,不免涉及礼的体制,感情无法纯粹化,夫妻之间亦可有深厚的情分,但难与肉欲完全割离,所以亲人必须兼有友情才能升华为完全精神上的契合。

至于与环境的关系,则为情境的感动,自然或人为的环境常使我们产生与生命相关的感怀。中国的诗人创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诗句,或由诗词为画,都是通过描述某些景致,得到读者感情的反应,美学家称之为意境。中国诗大多先描写景致,然后点出心思,就是这个缘故。

感动的美感,是心绪发泄后的舒畅感。知识分子大多忧国忧民,而人生苦短,悲情为多,所以需要情绪的出口。把这种舒畅感视为美感是勉强说得过去的,但却不是与现代生活相切合的美。中国人习惯了把诗文中表达的情感美视为正宗的美,把与生活相关的视觉之美当作匠人之美,到了现代,当美育的潮流东来之时,我们虽对美极为重视,却无法接受西洋的方法,一定要回归到诗文的美感之中。这正是我们美育失败的原因。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如果没有西方文明,我国以情感舒畅为主轴的美感也是足够的,让视觉美留存于民间,未尝不是好事。中国的匠人,以其审美的本能,创造了很多符合西方美感标准的东西。日用器物如陶瓷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民间建筑也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在民间看到的,不论是金门的传统聚落,还是徽州的传统民居,都是美不可言的,匠人们没有读过书,却在不知不觉间创造了美的东西。可是新时代来临了,匠师制度消失,让一些读书人执掌文物的制造与设计,他们反而不知所措。教育使他们失掉了方向。

我们必须面对国际化的压力。今天独善其身已经无法在世界潮流中立足,自己的文化是要保存的,但必须同时与国际接轨。自美感开发这一特别项目来说,我们不能不赶快把西洋的视觉美感接受过来,连上我们的美感本能。一旦接轨完成,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就全面恢复,绝不会亚于他们。这就是我提议在初中、高中设置美育、设计等课程的主要原因。

至于我们的传统,装饰的美感与情、境的美感,都是我们的宝藏,不仅要保存,而且要发展。装饰美可以与视觉美相结合,情、境的美感则要强化诗文的教育,使未来的中国人更加多情善感,这一点,我们应该向日本人学习。只要恢复诗文教育,赶上日本应该是不困难的。

文化的传统是宝藏,不是障碍。只有当我们为传统所绝,不肯随时接受外力影响时,才成为障碍。在美感教育上,这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反省的。

透析中国同性恋

李银河

当今中国,3000万同性恋正浮出水面。公众如何看待同性恋?是道德沉沦还是心理病态?是先天取向还是时代标榜?同性恋,一个争议了几个世纪的话题,在当今社会成为传媒热点、影像奇观,公众能否接受这种观念的演进、社会的变迁?同性恋者又该拥有何种权利?

一般来说,我把中国的性史分成三段: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在古代,中国人的性观念还是比较正确的。福柯也讲过的,古中国、古日本、古埃及都有性的艺术,而西方只有性的科学。古代中国人会把性看成一件自然的事情,讲究阴阳和合,并没有觉得性是坏事。但是从宋明理学以来,有近一千年了吧,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是中国性的“中世纪”。在这个时期,社会上有一种非常反性禁欲的气氛。直到最近这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才开始走出“中世纪”的阴影。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这样一个状况,所以很多人的观点非常“中世纪”,我觉得这也是很自然的。

在第一次被记者歪曲报道之后,我感觉到一些压力。当时是在南京做了一个讲演,在一个小时的讲演之后有一个小时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就一个很简短的问题做一个不超过五分钟的回答,所以当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自己的论点给出足够的论证和论据。这样简短的回答,只把结论拿出来,听上去可能会比较惊世骇俗吧,让人们觉得有些难以接受。所以以后我在这方面就注意一些了,在回答问题时,不但要把结论给他们,而且要给他们理由。

同性恋这个问题实际上我在美国留学时就已经关注,然后做了一些文献的梳理,做了研究的准备工作。我1988年回国,在北大做博士后,当时因为费孝通在北大,所以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文科博士后站,我是全国第一个文科博士后站的第一个文科博士后。我进站后,在1989年的时候做了这项同性恋研究。

这些年我一直在为同性婚姻进行呼吁,我觉得主要就是要灌输这个理念,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回事,我们国家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这个要求。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五个国家批准了同性婚姻法案,我希望中国能成为第六个。当然,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我在前不久也特别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主张性权利。我觉得与所谓性权利可有一比的,就是吃饭的权利,就是咱们古代圣人说过的“食色性也”。我觉得性权利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在宪法里,在宪法的人身自由权利里面。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里,并不用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吃饭的权利”,但是大家都知道,公民是有吃饭的权利的。所以宪法里也不用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性的权利”,而公民是有性权利的,它是隐含在人身自由权利里头的。具体地说,人的性权利应该包括一个人在不违反三项基本原则的情况下从事性活动的权利,那么这三项原则就是自愿、在私密的场所、在成人之间,应当说是这样的一个权利吧。

在当代社会,一种对同性恋的全新观点迅速在公众中传播开来。这种观点的基调是:同性恋不伤害他人,对社会也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它的性质相当于酗酒或自由恋爱。它既不是犯罪和邪恶,也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一种属于少数人所有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于这种有异于常人的少数人的性倾向有了更大的容忍度。美国一项对321名异性恋者的研究表明,他们对同性恋的态度比许多同性恋者自身及立法者宽容得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但不反对同性恋,反而赞成取消对同性恋的种种制裁措施。持这种宽容态度的人们具有下列特征:年轻、无宗教信仰、交过同性恋朋友等。可以说,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社会中,人们变得越来越宽容,这是一个基本的趋势。

在美国1977年的一项调查中,只有43%的人接受同性恋;47%的人仍然坚持认为它“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其余10%的人没有表态。而在1983年的一次民意测验中,已有65%的人认为同性恋者应当获得平等就业的机会,有32%的人赞成把同性恋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看待。根据1996年的一项调查,更有84%的受访者支持同性恋在就业上拥有平等权利;80%的民众认为同性恋者在居住问题上应被平等对待;然而,在同性恋结婚合法化的问题上仍有58%的民众持反对态度,其主要原因是此举违反他们的宗教信仰。45%的受访民众说,他们比较不可能支持赞同同性恋享有各种权利的政治候选人,但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说,他们比较拥护持有这种立场的候选人。

一项题为“同性爱/双性爱”的问卷调查(N=1000人)的主要结果如下:认为同性爱/双性爱是个人选择的占58.5%;是违反自然的占37.6%;是病态的占29.4%;是不道德的占4%;是正常性取向之一的占2%。关于是否同意同性爱/双性爱者应该有工作的权利,不应因为性取向而被老板辞退:同意者占92.1%;不同意者占7.9%。关于是否同意同性爱/双性爱者有权申请居屋与公屋:同意者占81%;不同意者占19%。关于是否同意同性爱/双性爱者有权注册结婚:同意者占17.4%;不同意者占82.6%。关于如发现身边朋友是同性爱/双性爱者的态度:接纳她/他者占39.4%;接纳但始终保持距离者占48.3%;疏远她/他者占12.3%。

从前面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越来越宽容。然而,尽管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性恋者对自身的评价也有了很大改变,但是不可否认,仍旧有不少人继续保持着对同性恋倾向的否定态度。尤其在发现了同性恋者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这一事实之后,人们对同性恋的反感有所回升。在我国某些杂志上,有人将同性恋与吸毒、卖淫、赌博并列,称为“社会丑恶现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同性恋的厌恶和仇视还远未消除,同性恋恐惧症(homophobia)还是理性的劲敌,要靠同性恋者和一般公众的共同的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克服。

我所做的调查采用电话调查方法,在全国城市中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采用随机抽取电话号码的办法进行。样本量为400人。拒访率在特大城市是13%,在大城市是12%,在中等城市是7%。我一定要交代这个拒访率,就是因为调查的结果由于这个拒访率会有一点偏差,这是因为拒绝访问的人有可能是最反对同性恋的人。好在这个拒访率还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调查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本次调查为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设计了10个问题,下面是调查结果:

在你如何看待同性恋行为这一问题上,有两成中国城市公民认为它“完全没有错”;三成人认为它“有点错”,但是并非完全错误;有近四成人认为它是“完全错误”的;还有近一成人态度不明。与美国相比,完全接受同性恋的人的比例(43%)偏低,但是完全拒绝同性恋的人所占的比例(47%)也低了10个百分点。换言之,美国公众的观点比较两极化,或者完全接受,或者完全拒绝,而中国公众的态度比较中庸。

公众在自己认识的人当中是否见过同性恋者这一指标反映出同性恋在一个社会中的可见度。因为同性恋无论是否为社会中人所见,他们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对同性恋比较宽容的社会可见度就高,对同性恋比较歧视的社会可见度就低。在本次调查中,只有7.5%的人说他们认识的人当中有同性恋者,说明在我国城市生活当中,同性恋的可见度还是相当低的。

第三个问题是,如果您知道一个人是同性恋者,您还会和他做朋友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充分显示出中国人的善良:有超过六成的人说他们还会保持朋友关系,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拒绝与同性恋者做朋友。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比例大大超过完全接纳同性恋的人的比例。也就是说,有相当大的一批人虽然认为同性恋有错,但是他们还会和这个他们不理解、不赞同他性倾向的人做朋友。此外,这个比例也远远超过中国香港的39%。

第四个问题是,如果一个人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您认为他可不可以在学校当老师?从被调查者的态度看,持反对态度的人略高于持接纳态度的人。福柯在这个问题上曾经说过:一个同性恋教师对于学生的特殊影响是很小的,他跟一个秃顶的教师对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差不多。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同性恋恐惧症的严重程度,以及人们对同性恋的歧视心态。

第五个问题也是关于同性恋做老师的,这个问题是问如果发现孩子的老师是同性恋者,人们会不会要求学校换老师。在这个问题上,答案与上个问题很接近:稍稍超过半数的人持歧视同性恋教师态度,略低于半数的人持尊重态度。

第六个问题是对同性恋影视作品的态度。您认为以同性恋内容为主题的电影、电视节目,是否应当允许在国内公开播放?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再次分为泾渭分明、势均力敌的两个阵营:五成半的人赞成,四成多的人反对。

在平等就业机会上,却是有91%的人支持,只有少数人反对。在同性恋平等权利问题上,平等就业权是社会观念中接受程度最高的一项权利。因为工作权和工作机会是人维持生存的一个基本手段。再反对同性恋的人、再歧视同性恋的人也不愿意剥夺这群人的生存权。这是一个普遍的道德底线:你可以反对同性恋,但是你不能不让人活下去。这个比例远远高于美国1983年的65%和1996年的84%,与香港地区相仿。

在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同性恋者会怎样对待他这个问题上,完全接纳和完全不接纳这两种态度都是少数,各占一成多一点,而有四分之三的人持“容忍他但希望他改变”的态度。

在同性婚姻立法问题上的看法,中国城市人的看法还是比较保守的,只有不到三成的人赞成,七成的人是反对的。这一调查结果与网上调查的结果相去甚远——在网络调查中,有六成人是赞成同性婚姻的。这种差距或许来自中国l亿网民的成分与一般公众的差别,他们不成比例地集中在较年轻、教育程度较高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在同性婚姻问题上反对的人比美国略高(美国为58%),但是低于中国香港地区(83%)。支持同性婚姻的人比中国香港高了10个百分点——中国香港为17%,中国内地城市为27%。

在一个最直接涉及平等理念的问题“您认为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是平等的人吗”这个问题上,理性再度占了上风:虽然不及就业平等问题上持赞成态度的人多——因为就业权利更直接指向生存,比较具体,而一般的平等权利比较抽象一些——但是赞成者超过八成,认为同性恋与异性恋从身份上就不平等的人只有15%。

概括地说,本次调查发现,在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上,接纳程度还不太高,但是显示出中国文化的中庸态度。完全接纳和坚决反对的人都比较少,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在我国社会中,同性恋者的可见度还是比较低的。对于同性恋者的一般权利,大多数人都持接受态度,认为应当允许同性恋题材影视作品播放的人达到五成半,可以与同性恋者做朋友的达到六成,拥有同性恋与异性恋人格平等这一理念的达到八成半,赞成同性恋的平等就业机会的人更高达九成以上。

然而,在保证同性恋基本权利之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则认同的人比例还比较低。如同性恋者做教师的权利支持的人只有四成,同性婚姻立法的支持者不足三成。这是中国同性恋争取平等方面还比较遥远的目标。

从对影响公众态度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年龄、职业和婚姻状态;其次为收入、教育程度、城市规模和家庭背景;最不具影响力的因素是城市所属区域和性别。

从这些因素的影响模式来看,年轻、职业地位高、未婚、收入高、教育程度高、城市规模大、家庭地位高等与对同性恋权利的宽容和尊重联系在一起;相反,年龄大、职业地位低、已婚、教育程度低、城市规模小、家庭地位低等与对同性恋的不宽容态度和对同性恋的歧视态度联系在一起。这一发现是令人鼓舞的。因为社会地位高的人对社会舆论和社会伦理的影响力比较大,而年轻人的态度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未来。我们可以期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的歧视会有所减弱,同性恋的平等权利将在各个方面逐步得到完善。

其实我们知道和世界上一些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在历史上中国对于同性恋者从来没有采取过一些特别残酷的手段,比如通过宗教或者行政的手段欺压或者迫害过同性恋者,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关联。由于在我们的历史上,中国的性文化和性观念从来没有特别严酷地迫害过同性恋。我看到古代法律里面与男同性恋可能有点关系的就是在宋代对卖淫的男人有一个惩罚条例,其他法律是完全没有的。即使这个法律也不一定是向男人卖春。我想这种状况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我们中国没有反对同性恋的宗教。比如基督教的《圣经》里头有这样的说法:你不应当和一个男人睡觉,这当然是对男人说的。上帝不允许做这样的事。而我们中国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宗教信仰。这应当说是比较主要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中国是非常非常看重生育文化的,由于同性恋不能导致生育,所以在中国的文化中比较容易被忽视,但是好像还没有理由认为它完全不可容忍。按照中国文化的逻辑,对于同性恋的感觉会是这样的:人们会说,好可惜,这样好好的一个家,这样好好的一个男孩,怎么就不能传宗接代了呢?只顾为他惋惜了,并不是说这个人怎么这么邪恶啊,他怎么这样罪恶呀,中国人不大会这样想。

有一些同性恋者也会在网上求助说,他们自己是同性恋者,但是父母又逼着他们结婚,逼着他们生孩子。其实我知道这可能也是很多同性恋者或者说他们的家人最苦恼的一个问题。我觉得,为了自己的幸福,也为了不伤害到配偶,同性恋者最好不要进入异性婚姻。一方面他自己不会快乐,另一方面他的妻子也会受到伤害。这当然是指男同性恋。那么女同性恋也一样,她的丈夫也得不到真正的两个人的非常和谐的那种性关系。至于生孩子的事,其实可以领养啊,国外也有大量的同性恋者在组成家庭之后去领养孩子,如果他们实在想要孩子的话。

从我过去所做的研究来看,同性恋者最担忧的就是如何面对结婚,如何面对自己的家庭,怎么样过父母这一关。现在,同性恋者在单位里的处境已经比较好了,尤其在白领阶层、在文化单位,在知识水平比较高的人群当中,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已经相当高了,但就是父母这一关还是比较难过。我会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有一位年轻男同性恋者的父亲打电话找到我说,他的儿子告诉他们他是同性恋,然后母亲要自杀,他说让我帮他劝劝她。同性恋者的父母总觉得是不是父母做错了什么事,把孩子弄成了一个同性恋。有一次,有一个女的给我打电话,一个听上去大概四十多岁的女士,她给我打电话也是哭得很厉害啊,她说,她和孩子的爸爸是离婚的,如果孩子变成同性恋是因为这个,他们为孩子复婚都行啊,只要孩子能改过来。中国的父母总是觉得孩子是同性恋是一个特别大的不幸似的,特别痛苦,老是希望孩子能改过来什么的。而实际上,用一般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之类的办法去改变人的性倾向已经被证明是不奏效的。目前,同性恋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了,那么如果能够照这个方式接纳孩子的话要好得多,不要老说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或者孩子做错了什么事,谁也没有做错什么事。我常常喜欢做这样一个比喻,同性恋就像左撇子一样,就是你把孩子生成了一个左撇子,那又怎么样呢,左撇子在人群里是占15%,那他怎么了呢?他只不过就是做什么都用左手,左撇子里运动员的比例还特别高呢,这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完全不能接纳的事情。你只不过就是把孩子生在了一个少数群体里了,就是这样。

所以,如果有一些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确实是同性恋,或者是双性恋,我觉得他们应当非常平静地来接受这个事实,不要太痛心疾首,或者检查自己哪儿做错了之类的。我觉得让家长把态度改变并不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们是爱孩子的。只要他们爱孩子,希望孩子好,那孩子怎样生活得快乐,怎样生活得高兴,他们照这个样子接受孩子就可以了。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啊,我在南方见到一个女同性恋者,她对我说,她妈妈原来就特别反对她,主要就是担心她老年的生活。那个母亲说,你到老了一个人孤苦伶仃怎么办啊,没个孩子,也没个丈夫。后来她交了一个朋友,这个人跟她是要终身厮守的,当她把这一点告诉妈妈以后她妈就放心了。她妈说如果真能这样,你真能跟她过一辈子那我也就放心了。后来这位母亲也接受了孩子的性倾向了。有很多父母,他们的难过,他们的伤心,是因为他们担心孩子会受到很不公正的待遇,会生活得不幸福。如果前提是为了孩子的幸福和快乐,那么你就应该帮助他,就是在接纳他的性倾向的基础上,帮助他争取一个最好的生活,这样就可以了。

中国的法律对于单身的人领养孩子没有特别的规定,只有一个岁数间隔的要求,比如说一个单身的男性要领养一个女孩的话,两人中间要差25岁还是24岁,只有这样一个规定,没有其他的规定,所以同性恋者作为个人领养孩子应当没有障碍。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话,我想可能有很多人还是无法去面对来自他们父母的压力。中国的同性恋者面临的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怎么向父母“交代”。最近我听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男孩子,他比较没经验,他把自己的性倾向跟姐姐说了,姐姐告诉父母了,父母就特别地接受不了,后来这个父亲带着他去看医生。当时这个男孩特别希望医生能够说这是不能治的,也许父母就死心了,就会接纳他了,可是那个医生偏偏说能治,他就治好过好几个。这个父亲听医生这样说就要求这个孩子一定要治,非改过来不可。这个孩子说我改不了,你们要逼我我只能出走。结果把他爸爸气得最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这是一个悲剧啊。这件事说明,中国同性恋者面临告诉父母的时候,真是一个难关。

行吟

诗人的执着和超脱

周国平一

除夕之夜,陪伴我的只有苏东坡的作品。

读苏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一生。

有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

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东坡捧腹大笑,连声称是。在苏东坡的私生活中,最幸运的事就是有这么一个既有魅力、又有理解力的女人。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冠绝一时,流芳百世,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了当权派。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他都照例不受欢迎。自从身不由己地被推上政治舞台以后,他两度遭到贬谪,从三十五岁开始颠沛流离,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你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新的谪居地进发。最后,孤身一人被流放到海南岛,他这个一天都离不了朋友的豪放诗人,却被迫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在语言不通的蛮族中了却残生。二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故,不合时宜。

苏东坡曾把写作喻作“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完全出于自然。这正是他的人格的写照。个性的这种不可遏止的自然的奔泻,在旁人看来,是一种执着。

真的,诗人的性格各异,可都是一些非常执着的人。他们的心灵好像固结在童稚时代那种色彩丰富的印象上了,但这种固结不是停滞和封闭,反而是发展和开放。在印象的更迭和跳跃这一点上,谁能比得上孩子呢?那么,终身保持孩子般速率的人,他所获得的新鲜印象不是就丰富得惊人了吗?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似乎在孩子时期一旦尝到了这种快乐,就终身不能放弃了。他一生所执着的就是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的新鲜的感受——美感。对于他来说,这种美感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富比王公,没有这种美感,生活就索然乏味。贫如乞儿,不断有新鲜的美感,照样可以过得快乐充实。

美感在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感觉,其特点一是纯朴而不雕琢,二是新鲜而不因袭。这两个特点不正是美感的基本素质吗?然而,除了孩子的感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感觉。雕琢是感觉的伪造,因袭是感觉的麻痹,所以,美感的丧失就是感觉机能的丧失。

可是,这个世界毕竟是成人统治的世界啊,他们心满意足,自以为是,像惩戒不听话的孩子一样惩戒童心不灭的诗人。不必说残酷的政治,就是世俗的爱情,也常常无情地挫伤诗人的美感。多少诗人以身殉他们的美感,就这样地毁灭了。一个执着于美感的人,必须有超脱之道,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愈是执着,就必须愈是超脱。这就是诗与哲学的结合。凡是得以安享天年的诗人,哪一个不是兼有一种哲学式的人生态度呢?歌德、托尔斯泰、泰戈尔、苏东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同时是哲学家。三

美感作为感觉,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不能超脱的诗人,总是执着于某一些特殊的对象。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他们的美感又固结在这些特殊的对象上,一旦丧失这些对象,美感就失去寄托,心灵就遭受致命的打击。他们不能成为美感的主人,反而让美感受对象的役使。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执着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了。这是审美上的异化。自由的心灵本来是美感的源泉,现在反而受自己的产物——对象化的美感即美的对象——的支配,从而丧失了自由,丧失了美感的原动力。

苏东坡深知这种执着于个别对象的审美方式的危害。在他看来,美感无往而不可对象化。“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如果执着于一物,“游于物之内”,自其内而观之,物就显得又高又大。物挟其高大以临我,我怎么能不眩惑迷乱呢?他说,他之所以能无往而不乐,就是因为“游于物之外”。“游于物之外”,就是不要把对象化局限于具体的某物,更不要把对象化的要求变成对某物的占有欲。结果,反而为美感的对象化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你再执着于美感,又有何妨?只要你的美感不执着于一物,不异化为占有,就不愁得不到满足。

诗人的执着,在于始终保持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诗人的超脱,在于没有狭隘的占有欲望。

所以,苏东坡能够“谈笑生死之际”,尽管感觉敏锐,依然胸襟旷达。

苏东坡在惠州谪居时,有一天,在山间行走,已经十分疲劳,而离家还很远。他突然悟到:人本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何处不能歇息?于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人的灵魂就像飞鸿,它不会眷恋自己留在泥上的指爪,它的唯一使命是飞,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美的国度里。

我相信,哲学是诗的守护神。只有在哲学的广阔天空里,诗的精灵才能自由地、耐久地飞翔。《前赤壁赋》 苏东坡/书

故里杂忆

汪曾祺草巷口

过去,我们那里的民间常用燃料不是煤。除了炖鸡汤、熬药,也很少烧柴。平常煮饭、炒菜,都是烧草——烧芦柴。这种芦柴秆细而叶多,除了烧火,没有什么别的用处。草都是由乡下——主要是北乡用船运来,在大淖靠岸。要买草的,到岸边和草船上的人讲好价钱,卖草的即可把草用扁担挑了,送到这家,一担四捆,前两捆,后两捆,水桶粗细一捆,六七尺长。送到买草的人家,过了秤,直接送到堆草的屋里。给我们家过秤的是一个本家叔叔抡元二爷。他用一杆很大的秤约了分量,用一张草纸记上“苏州码子”。我是从抡元二叔的“草纸账”上才认识苏州码子的。现在大家都用阿拉伯数字,认识苏州码子的已经不多了。我们家后花园里有三间空屋,是堆草的。一次买草,数量很多,三间屋子装得满满的,可以烧很多时候。

从大淖往各家送草,都要经过一条巷子,因此这条巷子叫作草巷口。

草巷口在“东头街上”算是比较宽的巷子。像普通的巷子一样,是砖铺的——我们那里的街巷都是砖铺的,但有一点和别的巷子不同,是巷口嵌了一个相当大的旧麻石磨盘。这是为了省砖,废物利用,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就不知道了。

磨盘的东边是一家油面店,西边是一个烟店。严格说,“草巷口”应该指的是油面店和烟店之间,即麻石磨盘所在处的“口”,但是大家把由此往北,直到大淖一带都叫作草巷口。“油面店”,也叫“茶食店”,即卖糕点的铺子,店里所卖糕点也和别的茶食店差不多,无非是:兴化饼子、鸡蛋糕,兴化饼子带椒盐味,大概是从兴化传过来的;羊枣,也叫京果,分大小两种,小京果即北京的江米条,大京果似北京蓼花而稍小;八月十五前当然要做月饼。过年前做烽糖饼,像一个锅盖,烽糖饼是送礼用的;夏天早上做一种“潮糕”,米面蒸成,潮糕做成长长的一条,切开了一片一片是正方角,骨牌大小,但是切时断而不分,吃时一片一片揭开吃,潮糕有韧性,口感很好;夏天的下午做一种“酒香饼子”,发面,以糯米和面,烤熟,初出锅时酒香扑鼻。

吉陛的糕点多是零块地卖,如果买得多(是为了送礼的),则用苇篾编的“撇子”装好,一底一盖,中衬一张长方形的红纸,印黑字:本店开设东大街草巷口坐北朝南惠顾诸君请认明吉陛字号庶不致误

源昌烟店主要是卖旱烟,也卖水烟——皮丝烟。皮丝烟中有一种颜色是绿的,名曰“青条”,抽起来劲头很冲。一般烟店不卖这种烟。

源昌有一点和别家店铺不同。别的铺子过年初一到初五都不开门,破五以前是不做生意的。源昌却开了一半铺搭子门,靠东墙有一个卖“耍货”的摊子。可能卖耍货的与源昌老板是亲戚,所以留一块空地供他摆摊子。“耍货”即卖给小孩子玩意:“捻捻转”“地嗡子”(陀螺)……卖得最多的是“洋泡”。一个薄薄橡皮做的小囊,上附小木嘴。吹气后就成了氢气球似的圆泡,撒手后,空气振动木嘴里的一个小哨,哇的一声。还卖一些小型的花炮,起火、“猫捉老鼠”……最便宜的是“滴滴金”,——皮纸制成麦秆粗细的小管,填了一点硝药,点火后就会嗤嗤地喷出火星,故名“滴滴金”。

进巷口,过麻石磨盘,左手第一家是一家“茶炉子”。茶炉子是卖开水的,即上海人所说的“老虎灶”。店主名叫金大力。金大力只管挑水,烧茶炉子的是他的女人,茶炉子四角各有一口大汤罐,当中是火口,烧的是粗糠。一簸箕粗糠倒进火口,呼的一声,火头就窜了上来,水马上呱呱地就开了。茶炉子卖水不收现钱,而是事前售出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