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气知识文化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8:38:11

点击下载

作者:胡元斌

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岁时节气知识文化读本

岁时节气知识文化读本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核心是“全面”,即追求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其内容是“五位一体”,即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小康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而小康社会,则是我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想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幸福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任务和总体要求,为全国人民描画了今后的幸福生活,这是全党的共同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特推出“共享小康生活”系列读物,旨在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共建小康社会,共享小康生活。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首先要过上平安健康的生活。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和家庭因为安全或健康出了问题,导致整个人生和家庭都不幸,因残疾而穷困,因病痛而潦倒,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很大负担。还有些人涉黄、涉赌、涉毒、涉黑等,有些人被骗、被盗、被暴力侵害、被传销坑害、被邪教毒害等,从此陷入人生和家庭的不幸。这些都与建成小康社会背道而驰。小康生活就是要把“平安是福,健康是金”的理念转化为现实。“共享小康生活”之“安全预防与平安生活”读本,主要介绍交通出行、用电用火、网络生活、运动锻炼、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劳动防护、黄赌毒黑、社会治安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预防知识,悉心告诫,关怀备至,是教导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每一天、幸福每一刻的最好读本。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就要创造社会新风尚,过上有文化有品位的幸福生活。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吃饱了、穿暖了、有钱了,但仍然过着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腐败的、丑陋的生活,这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不是小康生活的内容。小康生活包括文化内涵的建设,要体现出民风淳朴、文化品位的时代新风貌。“共享小康生活”之“社会新风与文化生活”读本,主要介绍对联与文书写作、谜语与猜谜游戏、岁时与节气知识、民间剪纸与年画、春节与除夕庆祝、元宵节与灯会、清明节与祭祀、端午节与龙舟、中秋节与赏月以及现代婚丧喜庆等文化知识,民风习俗、节日庆祝,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是发扬传统、建设时代文化的普及读本。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就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享受高雅的休闲娱乐生活。常常可以看到,本来应该高雅享受的休闲娱乐,却被有些人搞得庸俗不堪和声色喧嚣,有人有钱就任性,有人得势就放纵,这最终都是腐败堕落的滑梯。这些与小康生活是格格不入的。小康生活包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共享小康生活”之“休闲娱乐与健康生活”读本,主要介绍歌咏、器乐、美术、书法、舞蹈、口才、曲艺、戏剧、表演、游艺等知识,是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培养休闲娱乐爱好的最佳读本。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就要养成文明的道德行为,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常常可以看到旅游行程中诸如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等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不仅国内有,而且还有丢丑到国外的。这些根本不是小康生活的具体表现。小康生活包括行为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享小康生活”之“休闲娱乐与健康生活”读本,主要介绍阅读、科普、健身、娱乐、游戏、旅行、环保、收藏、棋艺、牌艺等内容,是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文明行为、提高精神生活的最优读本。

总之,推出本套“共享小康生活”系列读物的目的,是使广大人民群众人人都投身建设小康生活,成为小康社会的建设者,也让广大人民群众人人都能很好地享受小康生活,成为小康生活的享受者,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本套系列读物图文并茂、通俗易读,非常适合广大读者和有关单位机构用以指导现代家庭、社区以及新农村建设。同时,亦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编者2015年7月时间法则传统历法

历法是指推算年、月、日、时的长度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顺序的方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历法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它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事实上,一本历书,除了反映天文地理自然规律外,上面刻画的是另一张“时间之网”。

这张时间之网,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在一起,是我国古人看天、看地、看万事万物的态度的结晶,反映了古人的自然观。虞喜发现岁差与制定历法

岁差,在天文学中是指一个天体的自转轴指向因为重力作用导致在空间缓慢而且连续的变化。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发现了岁差,并推算出冬至点每50年后退1度,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岁差的发现并推算出精确数值,对我国历法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后世历法都引进这一成果,使我国历法中的岁差值日趋精确。在西晋时期的某一个夜晚,会稽郡的天空星光璀璨,一颗颗明亮的星星远在天边,又仿佛近在咫尺。在会稽郡余姚县的一座观星楼上,站着一名宽袍大袖、身形潇洒的男子,神情却是庄严肃穆,正抬头专注地观察着星空。

这个姿势好似亘古不变,眼神里有一种痴迷与执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观察着星空,又不断地在星图上画下新的记号。

他就是东晋天文学家虞喜,我国最早发现岁差的人。虞喜博学好古,一生以做学问为最大乐趣。他治学敢于突破藩篱,不受前人观点束缚,以打破常规的方式发现了岁差,并求出了比较精确的岁差值。尧帝塑像

岁差是地轴运动引起春分点向西缓慢运行而使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的现象。

岁差分日月岁差和行星岁差两种:前者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产生的地轴运动引起;后者由行星引力产生的黄道面变动引起。

早在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通过比较恒星古今位置的差异,发现了春分点每100年西移一度的岁差现象。

随着天文学的逐渐发展,我国古代科学家们也渐渐发现了岁差的现象。西汉时期的官员邓平,东汉时期的大儒刘歆、天文学家贾逵等人,都曾观测出冬至点后移的现象,不过他们都还没有明确地指出岁差的存在。至东晋初期,天文学家虞喜才开始肯定岁差现象的存在,并且首先主张在历法中引入岁差。虞喜通过与喜帕恰斯不同的途径独立发现了岁差现象。虞喜把古今对冬至中天星宿的观察记录做了对比,发现唐尧时期冬至黄昏中天星宿为昴宿,而2700年之后的西晋虞喜画像时期,冬至黄昏中天星宿却在东璧。

对于这种变迁的原因,虞喜明确地把它归结为冬至点连续不断地西移,也就是冬至太阳所在的位置逐渐偏西造成的。

从冬至点不断地西移,虞喜进而悟到,今年冬至太阳在某宿度,可是到了明年太阳并没有回归到原来的宿度,这样每隔一年,稍微有差。因此,虞喜把一回归年太阳走过的路程小于一周天的现象称为“岁差”。

天体的引力导致地球潮汐,潮汐导致地球差异旋转,地球差异旋转导致岁差。虞喜当时虽然不知道也不可能了解这些道理,但是他从古代冬至点位置实测数据发生西退现象的分析中,得出了太阳一周天并非冬至一周年结论。这就发现了回归年同恒星年的区别所在。

虞喜不仅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岁差的人,他还经过无数次计算,推算出岁差的具体数值。

虞喜根据《尧典》记载的唐尧时期到他所处的晋代,相隔2700余年,冬至黄昏中星经历了昴、胃、娄、奎4个宿共53度,由此求得岁差值为约50年退一度。

由于虞喜所用的古代观察值取自传说时代,时间区也未必与冬至昴宿中天的时代相合,所以得出的结果与欧洲人沿用1000多年的每100年差一度的数值相比,已经精确了很多。

虞喜发现岁差后,立即得到南朝时期的两位天文学家何承天和祖冲之的承认和应用。祖冲之把岁差应用到《大明历》中,在天文历法史上是一个创举,为我国历法的改进揭开了新的一页。“岁差”是天文学中比较深一层次的内容,因为这种体现在复杂的地球运动中的现象,以常人不易察觉的方式在表现着,往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没有感觉到。但对于研究历史进程的人来说,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虞喜用的是最原始的肉眼观察法,通过非常仔细地观察、记录和对比,再根据历史记录,将不同年份同一日期中的星空天体位置做比较,发现微小的误差而去做深入的分析,最后得出来更接近于实际的结论。

自从虞喜发现岁差后,遇到了两次大讨论:一次是在南朝大明年间;一次是在唐代初年。这两场关于岁差的辩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和反科学、进步和保守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经过两次辩论,使得岁差之说深入人心,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公认。

事实上,地球绕日运行时间并非一个稳定的常数,岁差即非常数的偏差。虞喜发现并推算出岁差具体数值后,因为种种原因,以至于以后各朝代所发布资料不一,有人认为每45年差一度,也有人认为50年差一度,也有认为67年、82年差一度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关于岁差的学术辩论成分。

我国对岁差的认知,直至明代,西方传教士东来,汤若望及利马窦等天文学家,将西方天文知识带入我国,此后,我国的天文历法起了巨大改变。

至清代颁布《时历象考成新编》,就是按西洋天文学的测量及计算方法,重新确定二十八宿位置,故称之为《时宪宿度》。

岁差的发现,是我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虞喜对于岁差的研究的精确度,给了后人进行岁差研究相当高的比对价值。这个贡献,在历法编订中体现为岁差值日趋精确。

其实,虞喜发现岁差,是和他在宇宙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分不开的。他对汉代以来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盖天说把天比作斗笠,把地比作反盖的盘子。

浑天说则认为,整个宇宙就像个鸡蛋,大地就像是蛋中的黄;天和地都是由气组成的,而且都是漂浮在水上。

在虞喜看来,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却也相对安定;天和地方圆之理;所有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周期,以自己的轨道运行,并不是附着在一个固定的球壳上。

这一认识,既否定了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又批判了天球具有固体壳层的浑天说。

虞喜信仰主张宇宙无限的宣夜古代天文仪器说,并予以继承和发展,这在天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正是这些宇宙理论研究成果,使虞喜能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来看待天体运动,最后取得了发现岁差这一重要成就。

虞喜发现岁差并推算出每50年差一度数值,虽然比古希腊的喜帕恰斯晚,却比喜帕恰斯每100年差一度的数值精确。而当时的欧洲,制历家们还在墨守成规地沿用百年差一度的岁差数据。两相比较,高下立现。祖冲之测算回归年与历法

回归年是指太阳在运行中的周年视运动,表现为从南至北,又从北至南的回归性。在不同季节,每天正午仰视太阳在正南方位高度,会发现它是不一样的。

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回归年长度值和朔望月长度值是否准确,直接决定了历法的精度。因此古代天文历法家十分重视对这两个数值的测定,尤其是对回归年长度值的精确测定,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462年,祖冲之把精心编成的《大明历》送给朝廷,请求宋孝武帝公布实行。宋孝武帝命令懂得历法的官员对这部历法的优劣进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祖冲之遭到了以戴法兴为代表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戴法兴是宋孝武帝的亲信大臣,很有权势。由于他带头反对新历,朝廷大小官员也随声附和,大家不赞成改变历法。

祖冲之为了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理直气壮地同戴法兴展开了一场关于新历法优劣的激烈的辩论。

戴法兴首先上书皇帝,从古书中抬出古圣先贤的招牌来压制祖冲之。他说:“冬至时的太阳总在一定的位置上,这是古圣先贤测定的,是万世不能改变的。”他还说:“祖冲之以为冬至点每年有稍微移动,是诬蔑了天,违背了圣人的经典,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

戴法兴又把当时通行的19年7闰的历法,也说是古圣先贤所制定,永远不能更改。他甚至攻击祖冲之是浅陋的凡夫俗子,没有资格谈改革历法。

祖冲之对权贵势力的攻击丝毫没有惧色。他写了一篇有名的驳议。他根据古代的文献记载和当时观测太阳的记录,证明冬至点是有变动的。他指出:事实十分明白,怎么可以信古而疑今?

祖冲之又详细地举出多年来亲自观测冬至前后各天正午日影长短的变化,精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从此说明19年7闰是很不精密的。祖冲之雕像

他责问说:“旧的历法不精确,难道还应当永远用下去,永远不许改革?谁要说《大明历》不好,应当拿出确凿的证据来。如果有证据,我愿受过。”

当时戴法兴指不出新历法到底有哪些缺点,于是就争论到日行快慢、日影长短、月行快慢等问题上去。祖冲之一项一项据理力争,都驳倒了他。

在祖冲之理直气壮的驳斥下,戴法兴没话可以答辩了,竟蛮不讲理地说:“新历法再好也不能用。”

祖冲之并没有被戴法兴这种蛮横态度吓倒,却坚决地表示:“绝不应该盲目迷信古人。既然发现了旧历法的缺点,又确定了新历法有许多优点,就应当改用新的。”

在这场大辩论中,许多大臣被祖冲之精辟透彻的理论说服了,但祖冲之阐述历法是他们因为畏惧戴法兴的权势,不敢替祖冲之说话。

最后,有一个叫巢尚之的大臣出来对祖冲之表示支持。他说:“《大明历》是祖冲之多年研究的成果,根据《大明历》来推算元嘉十三年、十四年、二十八年、大明三年的4次月食都很准确,用旧历法推算的结果误差就很大,《大明历》既然由事实证明比较好,就应当采用。”

巢尚之所说的元嘉十三年、十四年、二十八年、大明三年,分别是436年、437年、451年和459年。

由于巢尚之言之凿凿,戴法兴彻底哑口无言了,祖冲之取得了最后胜利。宋孝武帝决定在大明九年,即465年改行新历。

谁知在新历颁行之前孝武帝去世了,接着政局发生动荡,改历这件事就被搁置起来。直至510年,新历才被正式采用,可是那时祖冲之已去世10年了。《大明历》测定的每一回归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50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1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测定回归年的长度是历法的基础,它是直接决定历法精粗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家十分重视对回归年长度值的精确测定,而祖冲之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回归年在历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地位。任何一部历法,都得拿出自己的回归年数值,古人把它叫“岁实”。

岁实反映了太阳回归运动周期,因此,只要测出太阳在回归运动中连续两次过某一天文点的准确时间,就可以推算出回归年的长度来。换句话说,只要准确测出太阳到达某一地平高度的时间,就可以求出岁实来。

看来问题非常简单:要推算出回归年长度,只要用浑仪观测每天中午时太阳的地平高度就可以了。

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此路却不通。日光耀目,使人不能直视,用直接观测法去测量太阳地平高度,很难办到。要测算回归年长度,必须另辟蹊径。古人选择了用圭表测影的科学方法。

圭表是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相传从尧舜在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利用圭表测影来计时了。

远古时的人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从太阳每天有规律地东升西落,直观地感觉到了太阳与时间的关系,开始以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但这很难精确。

据记载,3000多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当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小型浑仪推算出天干地支与历法

天干地支,是古代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六十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我国古人而言,这些符号被赋予了很多意义。

由干支记录时间而产生的历法,谓之干支历法。干支历法是以六十干支纪年月日时的一种方法,是属于我国所特有的历法。

由于我国人民长期使用干支纪年方法,更加突出了干支的作用。

相传在华夏人文始祖黄帝时期,九黎族部落首领蚩尤侵掠炎帝大片疆土,黄帝忧民之苦,遂与蚩尤展开“涿鹿之战”。经过几番苦战,黄帝还是没能治住蚩尤。

黄帝沐浴斋戒,筑高坛祀天,建方丘敬地,以求天地相助,战胜蚩尤,解除苍生之苦。

黄帝的虔诚感动了上苍和地祇,上苍降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地祇生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给他用于排兵布阵。

黄帝就将十天干圆布成天形,十二地支方布成地形,以干为天,支为地,组成天罗地网,终于战胜了蚩尤。

后来,黄帝登基时,命史官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将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同时,把天干地支引入历法,作为纪历的符号。这就是天干地支的由来。

大挠氏始作甲子,从此以后,天干地支在历法中的运用就延续下来。大挠氏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如天乙、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3500年之前便已出现了。天干指南针

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互联叫作“天干”;“地”和“支”互联叫作“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

古人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后来的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再搭配十天干日纪法,发展出现在天干地支。它们都被赋予丰富的原始意义。

在十天干中,甲,像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有万物冲破阻挠而出的含义;乙,象征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丙,象征太阳和火光,万物皆炳然可见;丁,象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戊,象征大地草木茂盛;己,表示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天干地支风水罗盘可纪;庚,意为秋收而待来春;辛,表示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象征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万物闭藏,怀妊地下,以待萌芽。

在十二地支中,子,表示草木萌生的开始;丑,表示草木将要冒出地面;寅,表示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卯,日照东方,万物滋茂;辰,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巳,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午,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未,果实成熟而有滋味;申,象征物体都已长成;酉,万物到这时开始收敛;戌,草木凋零,生气灭绝;亥,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从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含义来看,它们与我国古代历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历法的制定其首要目的就是指导农业生产,天干地支所包含的意义,正是一年四季万物从生长到繁茂再到枯萎,然后又在枯萎中孕育着新的生长周期。这恰恰就是天干地支与历法结合的出发点。历法中的天干地支除了用于显节气运行图示万物生长周期,以指导农业生产外,还被古人用于计时。这其实也是天干地支的最初功能之一。

用干支纪时的历法称为干支历法,也称为“甲子历”或“甲子历法”。分为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它是我国使用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历法。

起先,我们祖先仅是用天干来纪日,因为每月天数是以日进位的;用地支来纪月,因为一年12个月,正好用12位地支来相配。可是随之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纪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3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纪日期。

比如《尚书·顾命》就有这样的记载:4月初,王的身体很不舒服。甲子这一天,王才沐发洗脸,太仆为王穿上礼服,王依在玉几上坐着。后来,这种干支纪日的办法就被渐渐引进了纪年、纪月和纪时了。

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农历用来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60对干支。天干经6个循环,地支经5个循环正好是60,就叫作“六十干支”。地支星宿雕像

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60年一循环,叫作“六十花甲子”。这种纪年方法叫作“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干支纪月法,古代最初只有地支纪月法,规定每年各月固定用十二地支纪月,即把冬至所在的月定为“子月”,下一个月即为“丑月”,依此类推。

后来,这种方法发展为地支纪月配以天干组成六十甲子,从而发展为干支纪月法,以5年为一周,周而复始。据记载,我国至迟在汉代开始使用这种纪月方法。

干支纪月与农历月份的换算的方法为:若遇甲或乙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以此类推。

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顺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始于公元前720年2月10日。这是有确定的文献记载的。

干支纪日法是将60日大致合两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干支纪时法是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以及纪时法是我国独有的计算方式。把十二生肖应用于历法

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兽”,是由12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纪年。

我国以十二生肖应用在历法上,有12只年兽依次轮流当值,依次与十二地支相配,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据传说,天地未开时,混沌一片。于是,12只动物为了繁衍生息,它们按照自己天生的习性,开天辟地,开始了各自的行动。

子夜时分,鼠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

开天之后,接着要辟地。于是,勤劳的牛开始耕田,成为辟地的动物,因此丑时属牛。

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

卯时为日出之象,象征着火,内中所含之阴,就是月亮之精玉兔。这样,卯便属兔了。

辰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自然就属了龙。

巳时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另外,巳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因此,巳属蛇。

午是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空,但又不时踏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阴阳之间跃进。所以,午成了马的属相。

未时是午后,是羊吃草最佳的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

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叫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黄帝陵石像

酉为月亮出现之时,月亮里边藏着一点真阳。而鸡属于“发物”,就是它能够把热散出来,可以把火生发出来。因此,酉属鸡。

戌时为夜幕降临,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

亥时,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那样。而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动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

上述传说中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一天的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我们知道,古人是根据太阳、地球、月亮自身及相互间的运动,最后才形成了年、月、日、时的概念。

而生肖作为一种记录时间的符号系统,用12种生肖动物形象地表示时间,可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后来成为了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

生肖计时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我国历法中的生肖,其实涉及干支、二十四节气、四象二十八宿、阴阳八卦五行、黄道十二宫等诸多方面,包含着许多天文地理内容。

而其中的干支和二十四节气,应该说与历法的关系最大。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是我国古代记录年、月、日、时的序数符号。干支与十二生肖关系密切,它比十二生肖更古老,是构成十二生肖的前提,并影响到十二生肖的形成。

所谓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就是由十二地支与12种动物对应配合而得。

以十天干为主干,以十二地支为支脉,两两相配,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以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不得颠倒相配,也不能天干之单数与地支之双数相配,组合为“干支”符号。

当前一个干支数到最后一个符号“癸亥”时,再接着数后一个干支的头一个符号“甲子”。以此类推,首尾相接,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干支合用,在我国历史上广泛地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以生肖纪年。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一一对应,即子鼠年、丑牛年、寅虎年、卯兔年、辰龙年、巳蛇年、午马年、未羊年、申猴年、酉鸡年、戌狗年、亥猪年。在一个甲子中,每种生肖动物出现五次。

以生肖纪月。一年分为12个月,以虎月为岁首,正月为寅虎月,二月为卯兔月,三月为辰龙月,四月为巳蛇月,五月为午马月,六月为未羊月,七月为申猴月,八月为酉鸡月,九月为戌狗月,十月为亥猪月,十一月为子鼠月,十二月为丑牛月。

以生肖纪日,是在干支纪日的基础上发展变化的结果。干支纪日以60日为一个周期,每种组合代表一天,即甲子日之后为乙丑日、丙寅日、丁卯日直至癸亥日,又从甲子日开始循环。

彝族的生肖纪日以虎日为首,即虎日、兔日、龙日、蛇日、马日、羊日、猴日、鸡日、狗日、猪日、鼠日、牛日,以后以此类推。

以生肖纪时。农历每天有12个时辰,与十二地支一一对应,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用形象化的动物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远比干支纪时法简便,也更易于流传。时至今日,人们还保留着用属相来表示年龄的习俗,生肖文化深深地根植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十二生肖可以纪月,而二十四节气是适应农时的需要而产生的,也可以纪月,但分得更细,如立十二生肖八卦图春、雨水、惊蛰等,而且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意义,说明日地关系、气候条件和万物的变化。

有些节气反映了太阳与地球间相对角度的变化,有些节气反映了雨雪霜露等气候条件的变化,有些节气反映了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物候条件的变化。

在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农事和气候状况。气候变化不仅与植物的生长有关,也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活动情况密切相关。

因此,二十四节气既对人的活动和生长有很大影响,也对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生肖动物的活动有很大影响。

一年有24个节气,一个月内一般有一节一气。每两节气相距时间平均约为三十又十分之四天,而农历每月的日数为29天半,所以约每34个月,必然出现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及有气而无节的情况。

有节无气的月份就是农历的闰月,有气无节的月份不是闰月。从生肖纪月的角度来看,每个生肖月一般对应两个节气。

十二生肖与二十四节气相配,就形成了这样一组对应关系:

正月寅虎对立春和雨水;二月卯兔对惊蛰和春分;三月辰龙对清明和谷雨;四月巳蛇对立夏和小满;五月午马对芒种和夏至;六月未羊对小暑和大暑;七月申猴对立秋和处暑;八月酉鸡对白露和秋分;九月戌狗对寒露和霜降;十月亥猪对立冬和小雪;十一月子鼠对大雪和冬至;十二月丑牛对小寒和大寒。

至于选择了12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号,又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独创二十四节气与历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自立春至大寒共24个节气,以表征一年中季节、气候等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它是我国古人的独创。

农历二十四节气作为一部完整的农业气候历,综合了天文、气象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所以至今仍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

自古以来,立春时皇朝与民间都有很多祭祀、庆贺活动,除大家熟知的啃萝卜、吃春饼外,还有打春牛。“打春牛”的民俗盛行于各地。

立春日前一天,先把用泥土塑造的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的假人作“耕夫”,以示春令已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

立春日当天,官府要奉上供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3下,然后交给下属及农民轮流鞭打。古代春耕仪式

打春牛头象征吉祥,打春牛腰象征五谷丰登,打春牛尾象征四季平安。无论鞭打春牛的哪个位置,都象征着驱寒和春耕的开始,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

随后,人们要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放入牲圈,象征兴旺。当天如天晴则预示着丰收,若遇雨则预示年景不佳。

另外,至今有些农村仍延续着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小锣鼓,唱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红色春牛图,图上印有二十四节气和一个人手牵着牛在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上述这个习俗说明,立春在我国农耕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代和春秋时期就用“土圭”测日影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24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由西汉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组织编制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一直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自从西汉时期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由于我国农历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制订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我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它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赋予有特征意义的名称,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春季开始的标志。每年农历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农谚更有“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时至立春,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天变长了,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开始趋于上升。

我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5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5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冰一般浮在水面。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2月19日或20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为雨水。

雨水时节,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全国各地气候特点,总的趋势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5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5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耕图

惊蛰的时间在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位置到达黄经345度。

惊蛰时节,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也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鸧鹒鸣;三候鹰化为鸠。”

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春分在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时为春分。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内蒙古至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惊蛰后的南方农耕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度为谷雨。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昭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古人将谷雨分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意为浮萍开始生长,鸠鸟拂翅鸣叫,戴胜鸟飞落在桑树上。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每年的5月5日或6日,视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会导致作物的湿害。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土壤干旱常严重。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蛄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是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蝲蝲蛄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为小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可以采食了,接着是喜阴的一些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然后麦子开始成熟,可以收割了。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6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开始。

芒种是反映物候的节令。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芒种以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将进入梅雨期。

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鹃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每年6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开始。

夏至这天太阳的高度最长,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过了夏至日,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白天开始一天比一天缩短。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玉雕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太阳黄经为105度。“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是反映夏天暑热程度的节气,表示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故名。这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还没热到极点。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飞燕图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大暑是第十二个节气,也是最热的时期。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在炎热少雨的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民间谚语。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世上萤火虫约有2000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

在我国古代,人们认为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地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

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当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8月23日或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

处暑之后,暑气虽然逐渐消退,但是,还会有热天气。所以有“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之后,气温将逐渐下降。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

这一时节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秋季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因此要预防低温冷害和病虫害。低温来时,晴天可灌浅水;阴雨天则要灌厚水;一般天气干干湿湿,以湿为主。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每年9月23日或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为秋分。秋分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所以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和“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荔枝蝉鸣图》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

此时正值晚稻抽穗灌浆期,要继续加强田间管理,做到浅水勤灌,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切忌后期断水过早。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10月23日或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

此时气温达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称为“霜”。霜降是指初霜。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

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意思是说,豺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食物;草木枯黄,落叶满地;准备冬眠的动物开始藏在洞穴中过冬了。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

立冬之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小雪为第二十个节气,在每年11月22日或23日,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40度。

在小雪节气初,东北土壤冻结深度已达10厘米,往后差不多一昼夜平均多冻结1厘米,至节气末便冻结了1米多。所以俗话说“小雪地封严”,之后大小江河陆续封冻。

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3层意思,一是小雪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明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三候闭塞而成冬。”

古人认为天虹出现是因为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泰之故,而此时阴气旺盛阳气隐伏,天地不交,所以“虹藏不见”;“天气上升”是说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由于天气的寒冷,万物的气息飘移和游离几乎停止,所以,三候说“闭塞而成冬”。

大雪在每年12月7日前后,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55度时。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零下10摄氏度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度以下。深秋美景

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已大雪纷飞了。但在南方,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却依然草木葱茏,干燥的感觉还是很明显,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的“荔挺出”的“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可简称为“荔”,也是由于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冬至是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70度时。

冬至过后,至“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所积储的热量已经慢慢消耗殆尽,尽管地表获得太阳的光和热有所增加,但仍入不敷出,此时冷空气活动最为频繁,所以“冷在三九”。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小寒是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85度时。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许多地方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

这时是许多地方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这就是说到大寒节气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而且最结实、最厚。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古代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

为了记忆方便,古人把二十四节气名称的一个字,用字连接起来编成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歌诀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