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文化与地方文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01:43:14

点击下载

作者:吕鸿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处州文化与地方文献

处州文化与地方文献试读:

第1章 第一节文化概述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

这个定义揭示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主要成分是符号、价值和意义、社会规范。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它在生活中代表一定的信息或意义;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使用符号的能力;价值观是人们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决定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区分是非的判断力;社会规范是特定环境下的行动指南,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行动。

2.文化的内隐部分为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外显形态为各种符号,这些符号主要体现为物质实体和行为方式。

3.对整个人类来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对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人而言,文化则是主要体现为既有的生存和发展框架。

4.文化随着人类的群体的范围划分不同而体现出差异。

也有学者将文化概括为: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有时文化也指文明。可见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但是,对于文化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1.从广义来看,文化相对于自然而言,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2.从狭义而言,文化是一种精神与知识的形态,是人类精神生活、精神产品的总和,其中包括哲学、宗教、道德、法律、科技、教育、语言、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所以,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不断发展创新的符号世界、知识世界、精神世界。

3.文化是一定民族、群体、社会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了一个民族、群体数百年积淀下来的习俗与生活样式。同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活生生的、变化着的东西。

4.文化最核心的内涵是价值观念。它是特定民族、阶级、群体所代表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观念。它是群体一代又一代生活方式彼此相传的核心。

二、文化的结构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三、传统文化及精神价值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以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定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

第2章 地方文献概述(1)

一、文献的概念、性质与特点

1.文献的概念“文献”一词,源于孔子的《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辞海》)。朱熹亦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将“献”解释为“贤者”,即见识多、读书多、掌握典故多的人。

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给“文献”的定义是:引古今史谓之文,参以臣僚奏疏诸儒议论谓之献。这里的“文献”已经是介于文学资料与口头议论之间的概念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记录知识的载体、记录符号、记录状态、记录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文献”的概念不断延伸,“文献”一词已被时代发展赋予更广泛的含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中指出:文献囊括了普通图书、连续出版物、非书资料、古籍、档案、地图、乐谱等。

文献的记录、存储、积累功能和文献交流传递是文献的两个基本功能。文献记录与交流活动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基础结构,其产生与发展不但使人类文化信息的脑外记忆存贮和交流成为可能与现实,而且用文献这种物化的文化信息形态直接介入交流活动本身,并与其他交流媒介相互作用,极大强化了人类交流活动的社会功能。

2.地方文献的性质、特点

地方文献是一种以内容或形式上的地方区域特征作为反映对象,在查考与重复使用上具有资料价值,在记录方式及载体的表现上文献形式较为多元,在特定地域阶段性发展的反映上存有历史累积性的文献。

地方文献在区域性上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地方文献,是指仅在内容特征上反映地方区域性的文献;广义的地方文献,是指除了在内容特征上,还在其他非内容的“本地”形式特征上反映地方区域性的文献,如本地(含籍贯)组织或个人撰写的文献,反映本地人物(包括原籍在本地的,或原籍虽不在本地但曾在本地任职、居住,并有影响的所谓“寓贤”)或组织情况的文献,本地采用出版等形式形成的文献等。

地方文献是有关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唱片、拓本、表格、传单、单据、文书、手稿、印模、簿籍等。凡有历史价值的,即“断简量篇”、“片纸只字”,也在收集之列。凡与“地方”有关的一切资料才可作为地方文献。其特点:(1)地方文献内容的区域性。地方文献的内容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它所记载的是产生在某一区域范围之内的,或属于与某一区域有关的事件和现象。(2)地方文献内容的资料性。资料性是指地方文献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地方文献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源,因为它全面地反映了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概貌。(3)地方文献内容的百科性。地方文献中的地方史、地方志、地方地理、地方档案、地方丛书、地方笔记杂著、地方专著、地方书目、地方年鉴等,内容涉及许多学科领域,从行政区划、行政管理、城市设计规划、社会经济、工农业生产、民风民俗、中外文化交流、旅游事业,到名胜古迹保护、地质资源普查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

二、档案与文献

1.档案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其定义的基本含义有四点:

(1)档案是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的主体在特定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因而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2)并非所有的活动记录都能成为档案,它必须是具有查考与利用价值的;

(3)上述活动主体既有现在的,又有过去的,因而档案作为信息体系具有历史的累积性;

(4)在记录方式及载体上,档案的形式又是多元的。

地方档案机构的馆藏是一种对该区域自然与社会领域基本信息的原始反映,地方档案是一种具有多种记录方式及载体的、在地方区域性特征上又是具有历史累积性与查考利用价值的特定社会活动的历史记录。

2.档案与文献的关系

地方文献与档案均为知识载体,都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文献囊括了图书、资料、古籍、档案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与档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档案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献的下位概念,同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并列或者交叉的关系。

在一定空间范围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历史发展、人物、工业、农业、城乡建设、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教育和艺术等地方基础信息的反映上,地方文献与档案各自都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文献信息体系,它们在经济与社会特征、人文和文化传统的反映上都具有地方性、区域性这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同时在区域性的自然地理、生产与经济、历史与政治、文化与艺术等内容的查考上,地方文献与档案在文献利用上都具有重复使用的价值,因而“备以查考”又成了它们共同的文献基本特征。

档案与文献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一是档案的本质特性是原始记录性,而地方文献并非都是特定主体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历史记录,地方文献所反映的内容,对其作者来说,更多地表现为间接经验,经过选择与加工,主要用于社会交流之目的;二是地方文献往往不全是原稿、原本或“孤本”,其依据和凭证作用一般要逊于地方档案。

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中,有学者将档案称为“档案文献”。大多数情况下,“档案文献”一词大多侧重于“档案”,被认为是“档案”的同义词,“档案文献”一词的使用是为了强调档案的文献属性。少数情况下,“档案文献”指那些具有较高价值的档案或者“是一种具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文献”。我们也可以笼统地将人类活动中形成的、借助各种载体支撑的、承载各种信息的记录称为档案文献。这样,档案与文献,不论其关系如何,都被整合到了一个共同的平台。

三、地方志书与文献

地方志,简称方志。方,地方,方域;志,记也;就是对一个地方的记载、记述。方志这一名称由来已久,早在《周礼》中就有外史“掌四方之志”及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的记载。周秦以后,方志之称逐渐增多,并趋于普遍。如《后汉书·西域传》“二汉方志,莫有称焉”,左思《吴都赋》“方志所辨,中州所羡”,郦道元《水经注》“因其方志所叙,就记缠络焉”等记载。宋以后,方志这一名称就基本固定为地方文献的专用名词。此外,方志还有过不少别名异称,诸如图经、传、录、乘、考、书、簿等。

一个地方、地区的记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一部完善和成功的地方志应是一个地区的综合性资料书,它要求对该地区的全部已有事业、客观条件、社会状况等作如实记载。地方志亦可称地方的百科全书。

按照志书记述的内容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志书。综合性志书记述的内容是所志时空的方方面面,从自然到社会、从经济到政治、从美德到陋习,无所不包,省志、县志等即属此类。另一类是单一性志书。单一性志书记述的空间可以是某个行政区域,也可以是几个行政区域和非行政区域,还可以是国外的某个国家或跨国家的某个区域。这类志书的名称庞杂,如:中国戏曲志、欧洲风俗志、南极矿业志、世界人口志等。

历史上编纂的地方志,主要是为了“资治”和保存地方文献。志书的取材比较谨慎,所依据的多为档案、私人著述、金石文物以及社会调查等资料。修志者一般为当时、当地的名家学者,无论在编纂方法还是在资料使用上,均比较讲究科学性和准确性,所以志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史料翔实性。

第3章 地方文献概述(2)

四、家谱与文献

1.家谱的含义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

唐朝以前都称家谱,宋代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有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家谱,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2.修谱的目的

从商周到汉代,家谱的主要作用是祭祀祖先、证明血统、辨别世系,同时,又是权力和财产继承的依据。进入魏晋南北朝的门阀社会后,家谱在政治、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性大大增强,家谱的主要作用是证明门第,做官以至婚姻嫁娶及社会交往都是以家谱为依据,家谱已由家族文献转而成为一种政治工具。

隋、唐两代,取仕多由科举,家谱在选官方面的政治作用削弱,但在婚姻等方面的作用增大。宋代以后,取士、婚嫁不看重门第,各社会阶层的成员升降变迁也很频繁,家谱的政治作用基本消失。编修家谱成为家族内部的事情,家谱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

宋、元、明、清几代家谱的纂修主要是为记录家族历史,纯洁家族血统,尊祖、敬宗、睦族、团结、约束家族成员,教育后代,提高本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家谱的教育功能增强,家谱中大量出现家族祖先的善举恩荣和各种家训、家箴,对于传播封建伦理、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一定作用。明初,浙江籍政治家方孝孺提出了重建宗族制度的三条具体措施,其中之一是修撰家谱,“为谱以明本”。方孝孺把修谱和孝道联系起来,认为宗族修谱以后,同宗三人每月在祠堂聚会时,通过宣读宗谱,使族众知道他们本为同一祖宗所生,由此加强同族间的感情联系,使宗族成员间贫富相济,危苦相救。宗族组织在明代中叶以后,在乡村社会里普遍发展起来,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风尚。处州府的松阳县,“人崇信义,家置祭田,綦建祠宗,兢兢乎报本追远之风”遂昌县“各建家祠,有古立宗法崇祭祀之意”处州府民间“春秋聚族合祭于家庙,生辰讳日各祭于家,新岁寒食祭于墓,虽极贫不敢弛”(雍正《浙江通志》卷九九,第554册)。

因而,家谱的纂修无论是唐代以前还是宋代以后,往往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此外,明清两代科举取士,各地中举名额都有一定数额,一些考生往往冒移籍贯,避多就少,迁往文化相对不发达地区,以期容易考上,就如同当今高考前变更籍贯一般,为此,经常引起诉讼,家谱此时又将发挥证明作用。清代旗人袭爵、出仕,需要出示家谱以为凭据。

明代初年所修的家谱,一般仅记载祖宗及其后代宗族成员的姓名、讳字、年号、年龄、卒葬及其行事等,内容较简单。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建祠祭祖蔚然成风,编修宗谱才日渐盛行起来,内容也更加丰富,增加了族规家仪、家族迁徙、族田祠产等内容。体例也相当完备,举凡谱序、谱例、世系图、世系谱、家规宗范、家传、家仪、家训、祠墓、神像、居址迁徙、仕宦、诰敕、恩纶、文献等内容,几乎涵盖了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3.家谱的价值

宗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其价值有如下几方面:(1)对于古代人物研究具有相当权威的资料价值。我们知道,查考古代人物,主要是通过正史中的传记,古代的文集、笔记和方志等。一些不太有名的人物,在这些资料中就很难找到,可以通过家谱查考。家谱的特点是记录家族人物,在世系录中于每人之下均注明属于何支、何房及名、字、号、行第、生卒年月日时、享年、妻室、子女、墓地,尤其对功名、官阶等记载较详,艺文中还收录了有关行状、传记、墓志等资料,重要人物还专门写有传记。通过家谱,我们不仅可以知道我们所要了解的人物本身的情况,还可以了解他们的世系,即祖先情况和子女情况。(2)对于人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家谱中的世系,是家谱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族人的出生和死亡,都有详细记载,比官方记录要详细而可靠得多。通过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本家族各个时期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的增减速度和原因、人口的社会构成、职业、文化状况、婚姻状况、寿命等。(3)为封建时代宗族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宗族制度是封建宗法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统治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家谱中对于封建宗族制度的介绍和体现是非常全面的。家谱中记载了有关宗族的构成,祠堂的组织、规模、结构、职能、管理范围与官府的关系等,祠产的类型、数量、形成、经营方式和收入用途,族学的规模、收录学生的范围、资金来源、维持方式、奖励内容等。家谱中的族约、宗规、家训、家箴,是用封建的伦理道德来约束族人的思想观念。祠规、家礼规定了各种祭祀、婚丧礼仪和行为规范,包括不准从事的职业,立、继嗣的程序以及违背之后的惩罚措施等。封建的神权、族权和夫权在家谱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这些资料,在其他类型文献中是很难如此集中地出现的。(4)为移民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人口的流动是很频繁的,而任何一部家谱都要记录族源和迁徙情况,本家族的始迁祖由何处而来,迁居原因,经何处而定居此地等,都须一一交代清楚。此外,家族定居后又有哪个支房迁出,迁移的原因、数量、迁居何处、移民生活、移民与当地土著的关系、迁居与本房的关系等,都有记载。(5)是联系团结海外华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祖敬宗、追本溯源的文化传统。丽水青田人侨居国外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已有20余万青田华侨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且在逐年增加。尽管有相当部分华侨已加入所在国的国籍,但民族与文化认同并没有改变。近年来,在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中,回大陆寻根的浪潮日益高涨。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辈分、生卒年月日、婚配、子女、出洋时间与原因、侨居地点、从事职业、卒葬地点与原因、在海外的际遇与建树、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在利用家谱的正面价值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其负面的作用。由于家谱是私人纂修,有些记述往往华而不实,言过其实,尤其在先人功名、宦迹、婚姻等方面,有些内容甚至妄相假托,我们在使用中要注意鉴别,不可盲从。

第4章 地方文化与地方文献的关系

地方文化与地方文献具有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的产生基础,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着地方文化,并在传承地方文化、研究地方历史和现状、影响地方群众心理、建设地方文化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

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基本情况,以不同的题材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层面,系统反映了本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民族、风俗、民情、宗教等方方面面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献信息载体,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广博性、实践性、资料性、翔实性等特征。显然,地方文献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是以地方文化为基础。文化是文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地方文献的产生以地方文化的形成发展为前提,记录了地方文化积累过程中方方面面的详细资料,离开了地方文化,地方文献就不可能存在。

同时,地方文献本身就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结合的部分,也是界定地方文献定义的首要因素。因此,它们两者是积淀历史、记录地方百姓的认识和实践,并传承于现代与未来、服务于社会的精神财富。

二、地方文献对地方文化的作用

正如文献信息对于文化所起的作用一样,地方文献对地方文化也起着保证继承、加速传播与交流、促进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1.影响地方群众心理的因素

群众的心理和精神面貌是地方文化最深层面的内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中就包含了每个地方的人们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共同心理素质或心理倾向之意。群众心理是在一个地区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地方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地方文献在提高地方群众的爱乡爱国意识和民族自尊心,促进各民族团结,增强地区凝聚力,满足地方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2.服务地方物质文化的建设

地方文化的物质层面包括一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及资源、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以及由其结合而产生的各种物质财富。显然,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及传统心理的影响,其物质文化各自呈现出地方的特色,这些与地方人民息息相关的生存条件,自然也是地方文献记述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开发文献信息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服务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3.研究地方历史和现状的依据

我国地方文献历史悠久,涉及内容广泛,资料翔实细致,可信度高,其深度、广度比正史中的“地理志”强得多,而真实程度也要超过正史中的“一统志”,这些特点使它成为研究中国的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及科学技术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补充了官修史书的不足。利用地方文献,编写各种专著和资料汇编,修编地方史志,是地方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4.继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的作用

地方文献还记载了大量的文化艺术资料,录有金石、古迹、艺术、歌谣、诗文、农谚、碑碣,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形成当地特色的民间文学,音乐、戏剧、美术、曲艺、舞蹈、杂技、花卉、陶瓷,甚至饮食、方言等内容的文化活动项目,世代相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应该很好地整理地方文献为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服务,重视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传播。

三、地方文献的利用与地方文化建设

1.地方文化记忆

所谓记忆,就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是对信息的选择、存储和提取过程。不同的社会群体,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保留着他们关于过去的历史记录。这些记录最早包括一些口头的传说、民间的神话故事以及文字产生之后的史料、档案、图书和文物等,这些历史记录便是一个民族、国家或者说人类的“记忆”,从而显示了社会记忆的存在。地方文献作为区域社会记忆的一种载体,通过文献资料为后人的社会记忆建构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营养,从而将社会记忆延续下去。一代又一代人通过文献的记载,通过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开发、利用,将社会记忆储存起来,传播和传承下去,最大限度地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传承人类文化,从而又为社会留下完整的记忆。

2.地方文化建设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是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建设地方文化,就是要建设有鲜明特色和个性化的区域文化形象,为区域社会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在地方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珍视文化传统,留住文化余脉,并使其成为本地区文化个性与品位的主要载体。(1)要保护文化遗存。每一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遗存,如山水景观、考古发现、历史文献、宗庙寺院等。这些文化遗存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在进行建设时,必须注意保护。长期以来,我们在城镇建设中对老房子、老街道、老院子、老城墙等,总是一个劲地拆,对所有埋藏于地下的文化古迹,总是一个劲地挖,殊不知,拆掉一座古建筑便是抹去一段历史,不慎重的挖掘可能给这些文化古迹带来不可弥补的破坏。(2)要恢复传统文化景观。传统文化景观往往代表着该地区过去的辉煌,是该地区历史的生动教材。一些文化古迹由于历史的误会或其他原因而灰飞烟灭,遗迹沦湮。在地方文化建设中,恢复重建这些文化景观有利于保留本地区文化遗脉,形成本地区的文化个性,提高其品位。

总之,一个地方文化的个性与品位必须通过深厚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体现出来,在研究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来培育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第5章 处州历史概况(1)

一、历史沿革

处州,今丽水市的古称。其历史悠久,从出土文物鉴定,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史书的文字记载,则可推到五千年前炎黄时代的“古缙云之墟”: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史记·本纪第一·五帝》)

缙云氏本黄帝夏官。

(清雍正十一年(1733)敕修《浙江通志》)

从饕餮可知其父为缙云氏。而缙云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首领,姜姓,炎帝之苗裔,黄帝敕封的五位大臣之一。

在本区建处州府以前,其归属沿革多变:黄帝时为缙云氏领地;春秋战国时为越国所辖;秦朝属闽中郡;西汉时先属东瓯国,后属会稽回浦;东汉为章安松阳,属会稽郡;三国时松阳属临海郡,东晋以后松阳属永嘉郡。

处州正式置府是隋开皇九年,废二郡(临海、永嘉)为县,分松阳之东乡置栝苍县,始以栝苍、松阳、永嘉、临海(四县)置处州。十二年改栝州(明·何镗《栝苍汇纪》)。当时的处州府管辖的地盘很大,包括临海、永嘉两郡属地,相当于西汉的东瓯国属地,即今天的台州、温州和丽水三个地区的范围。

关于处州的取名,《名胜志》有专门的记载:隋开皇九年,处士星显于分野,因置处州。古人多以星宿指配州、国区域,而本区地当少微星座,少微的第一星则为处士星。因“处士星显于分野”,本区也就取名为处州。

至唐朝高祖武德四年(621),置栝州总管府,管松、嘉、台三州,栝州领栝苍、丽水二县,丽水之名始见于此。武德八年(625),丽水并入栝苍。唐大历十四年(779年),为避太子讳(德宗名适)改栝州为处州,栝苍为丽水。处州管丽水、松阳、缙云、青田、遂昌、龙泉六县,州治仍在丽水。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处州路,1359年改为安南府,随后改为处州府。明朝景泰三年(1452)起,处州府辖丽水、松阳、缙云、青田、遂昌、庆元、宣平、云和、景宁等10县。直到清朝结束,区名都用“处州”,长达1130多年。

宣统三年(1911)11月,辛亥革命后成立处州军政分府,隶属浙江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撤销处州军政分府,由浙江省都督府直辖县。民国3年(1914),恢复道制,将处州与温州所治改为瓯海道,辖永嘉、丽水、松阳、缙云、青田、遂昌、龙泉、庆元、宣平、云和、景宁、瑞安、乐清、平阳、泰顺、玉环县,道尹公署驻永嘉县,隶属浙江省长公署。民国16年(1927),废瓯海道,改省直辖县。民国21年(1932)6月,设第十一县政督察区,辖丽水、青田、缙云、宣平、松阳、遂昌县,署址丽水;设第十二县政督察区,辖龙泉、云和、景宁、庆元、泰顺县,署址龙泉;同年10月,改第十一、十二县政督察区为第二、第三特区。民国24年(1935)6月,以旧属十县为第九行政督察区,丽水为公署所在地,辖丽水、龙泉、遂昌、青田、缙云、景宁、庆元、松阳、云和、宣平县。民国37年(1948)4月,改为第六行政督察区,文成、泰顺、宣平县划入,辖丽水、龙泉、遂昌、青田、缙云、景宁、庆元、松阳、云和、宣平、文成、泰顺县。同年7月,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遂昌县划归第三行政督察区,文成、泰顺、青田县划归第五行政督察区,第七行政督察区辖丽水、松阳、缙云、龙泉、庆元、宣平、景宁、云和县,署址云和县。

1949年8月,丽水解放,设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区,署址丽水县城关镇。同年10月10日,改为浙江省丽水专区,辖丽水、松阳、缙云、龙泉、庆元、云和、景宁、宣平八个县。1952年1月,撤销丽水专区,丽水、云和、龙泉、庆元、景宁县划归温州专区,松阳、宣平县划归衢州专区,缙云县划归金华专区。1958年5月29日,撤销云和县,并入丽水县。同年11月21日,撤销庆元县,并入龙泉县;撤销松阳县,并入遂昌县。1960年1月7日,撤销景宁县,并入丽水县。1962年6月1日,原景宁、云和县地从丽水县分出,建云和县。1963年5月9日,恢复丽水专区,辖丽水、青田、缙云、遂昌、云和、龙泉6县,署址丽水。1968年11月,建立丽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3年7月17日,恢复庆元县。1978年9月,改为浙江省丽水地区行政公署。1982年1月30日,恢复松阳县。1984年6月20日,恢复景宁县,改名景宁畲族自治县。丽水地区辖丽水、青田、缙云、遂昌、云和、龙泉、庆元、松阳、景宁县。1986年3月1日,撤销丽水县,建立丽水市(县级市)。1990年12月26日,撤销龙泉县,建立龙泉市(县级市)。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丽水地区建制设地级丽水市,原丽水市(县级市)改名莲都区,丽水市辖莲都、龙泉、青田、缙云、云和、庆元、遂昌、松阳、景宁9县(市、区)。

二、区域特色

1.自然资源

丽水地区地处浙江西南部,地形以中低山为主,间有丘陵和小面积河谷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山脉有仙霞岭、洞宫山和栝苍山,地势高峻,丛山连绵,峡谷众多。海拔1000米以上的岭峰有1300余座,其中,最高的龙泉市凤阳山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浙江省第一高峰;庆元县百山祖海拔1856米,为浙江省第二高峰。

区域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区土地面积2594.7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17%,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77%,溪流、道路、村庄等占5.81%,其特点是“九山半水半分田”。

瓯江风光

林业用地面积142.8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30.3万公顷。林木蓄积量3810.53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1.86亿株,占全省竹林总面积15.6%。森林覆盖率79.1%,森林资源的特点,以针叶树最多。全区有省级重点林业自然保护小区57个,总面积6619.4公顷,素有“浙南林海”之称。龙泉、庆元、景宁、遂昌、松阳是全省用材林基地县。

动植物种类繁多,据龙泉凤阳山、遂昌九龙山和庆元百山祖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统计,已知的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大型真菌等有3800多种,其中有200多种可以食用。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有:植物40种,占全省的83%,其中二级保护的有百山祖冷杉、伯乐树、长喙毛茛泽泻、中华水韭、红豆杉、南方红豆杉6种,三级保护27种;已知的野生动物有26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1种,其中一类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豹、梅花鹿、黑麂、金雕、白鹳、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鼋、金斑喙凤蝶等11种,二类保护的有50种。

全区域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约261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储电量为290万千瓦,占全省的42%。瓯江自西向南横贯丽水全境,“北有钱塘,南有瓯江”,为浙江的第二大江,全长八百余里,延绵丽水六百余里,流域面积占总面积78%,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208.85万千瓦。

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及放射性矿产、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材原料、非金属矿产、燃料等矿种57种,其中金属矿24种,非金属矿33种。金、银、钼、珍珠岩、叶蜡石、高岭土等储量居全省首位,全区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500亿元以上,现已开采的矿种24种。遂昌金矿有“华东第一金矿”之称,缙云县沸石矿为全国三大沸石矿之一。

第6章 处州历史概况(2)

2.传统工业

处州地处崇山峻岭,自然资源不足,工业只有传统的手工技艺和少数矿产业。著名的手工业有:龙泉宝剑,相传战国时欧冶子始创;龙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南宋;青田石雕,始于六朝,浙江博物馆藏有六朝殉葬的青田石雕小猪。矿产业有:唐朝时松阳县马鞍山产银;宋朝,遂昌县银矿采冶已具相当规模,每年上交3~8万两。清末,现代工业开始兴起,光绪三十年(1904),丽水县集资创办利用织布公司,民间还有兴办造纸和火柴制造等。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浙江省政府迁移到丽水,浙江铁工厂等一批省属工厂相继迁入,一批应战时之需的新厂竞相创办,形成了机械、印刷、染织、造纸、医药、电力、化工、皮具、文具和粮油、木材加工等各种工业门类,公营、私营工厂数百家。

3.农林特产

处州的粮食在唐代就以生产水稻为主。唐会昌五年(845),邢群任处州刺史,“急于束缚黠夷,冗事弊政,不以久远,必务尽根本”(《樊川文集》卷8《邢君(群)墓志铭》)。这里的“根本”是指农业,农业则以水稻栽培为主。邢群大力清除贪吏与弊政,刷新吏治,鼓励农业,倡导水稻栽培,备受民众拥戴。至道二年(996)“大有年。是岁,处州稻再熟”(《宋史》卷5《太宗纪》)。

全区主要特产有:(1)茶叶。生产历史有一千多年,其中景宁的“惠明茶”于民国4年(1915)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2)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和笋干、黄花菜等农副产品。庆元为世界香菇栽培的发源地,全国香菇第一县;(3)药材。主要有龙泉、景宁的厚朴,云和、景宁的茯苓,缙云的元胡等,都是有名的中药材。

此外,处州白莲、丽水柑橘、丽水枇杷、云和雪梨、松阳晒烟、青田杨梅等产品在全国均负盛名。青田县有“浙南油库”之称(食用茶油)。

4.民族

区域内有汉族和35个少数民族:畲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蒙古族、回族、彝族、拉祜族、哈尼族、壮族、满族、水族、佤族、傣族、白族、朝鲜族、瑶族、黎族、藏族、布朗族、仡佬族、傈僳族、维吾尔族、仫佬族、土族、阿昌族、纳西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高山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少数民族人口76778人,占全区总人口3.5%。少数民族以畲族为主,有人口73054人,占全市总人口3.55%,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95.2%,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的永泰二年(766),就有畲民迁徙处州,明末清初有大量畲民迁入,民国初域内畲族人口已发展到3万余人。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三、处州古道

处州古代境内道路分干路、支路、小路。干路即驿道,亦称官马大道、通京大道;支路即民间步行道;小路即山野间的羊肠小道。处州境内的干路主要有栝苍古道、苍岭古道、浙闽古道和永嘉官路等。

1.栝苍古道

从缙云东渡镇樊庄开始,一直到莲都区岩泉村为止,绵延横亘50华里,是古时处州十县及温州府所辖地域向外联络的必经之路,也是瓯江流域通往京城的要道。据传,栝苍古道筑于唐末宋初,当时的左迁处州司马、大书法家李邕提议于此地兴建道路,商人冯大杲具体实施建造计划。清嘉庆年间(1796-1820),浙江巡抚阮元,在丽水县银场岩壁题有“栝苍古道”四字,篆体、红色。

栝苍古道(1)阮元题字

2.苍岭古道

苍岭古道,是南宋时从台州临海通往金华、衢州、处州的交通要道,史称“婺栝孔道”。南起仙居县横溪镇苍岭坑村,北到缙云南田村,全长5公里余,两侧大山夹峙,山势险峻。

栝苍古道(2)

3.浙闽古道

是东汉时浙、闽两地官、商的主要通道。从处州龙泉西南辟逾柘岭而进入福建。据《福建省志》、福建浦城旧志记载:“仙霞未开之前,浙江入闽大路,皆自处州龙泉逾柘岭达登俊里、官田里以达浦城。”

4.永嘉官路

自龙游越侵云岭经遂昌、松阳、丽水至永嘉的驿道。

5.稽勾古道

栝苍古道形成之前处州人通往武义、金华直至进京的必经之地,从宣平(今属武义)柳城到处州的驿道。

四、古代教育

处州地处浙江西南边陲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教育的起步晚于浙江其他地区。府、县学是古代处州的官办教育机构,各县县学起步不一,发展各异。

1.官学

唐元和十三年(818),刺史李繁在府治西南一里处建孔庙,置讲堂,创立州学。宋康定初(1040),知州孙沔将州学迁至府治南贵恕铺(即今丽水中学处)。宣和三年(1121)州学毁于战乱,五年(1123),知州黄葆光重建。南宋咸淳七年(1271),知州李雷奋重建讲堂。

县学最早兴起于松阳县,松阳、缙云两地县学创建于唐朝;遂昌、龙泉、丽水、青田和庆元等地县学兴建于宋朝。

在元代的学校教育中,官学是主要的形式,分为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地方官学体系比较严格,以儒学为其主体。元初,处州路有7县,处州路建有处州儒学,丽水、龙泉、松阳、遂昌、青田、缙云和庆元县都建有县儒学。景宁与云和两地县学则到明朝时才建成。

府、县学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一种贵族教育,因而其规模不大,生员数量不多。以明清时期为例,处州府、县儒学学额为:处州府25人,丽水县25人,青田县16人,缙云县20人,松阳县16人,遂昌县12人,龙泉县16人,庆元县12人,云和县12人,景宁县12人。府、县学在管理上均奉行朝廷颁行的学规,异常苛严。明太祖曾颁禁例八条于全国学校,府、县学均刻勒卧碑,置于明伦堂,并令师生遵行。府、县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学田地租,有的由政府拨款支付。

2.书院

书院名称起用于唐代,原为藏书和修书之地,唐末五代之后,才成为讲学之所,是我国古代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它能弥补官学之不足,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即把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有的还出版书籍。

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听讲和教师指导相结合。书院的讲学在内容上不只是传授儒家的知识,还重视讲明义理,更注重把所讲明的义理,在身心修养上躬行实践。教者与学者之间重视学术上的讲辩讨论。书院有时还邀请学有成就的大学者到书院共同论辩或讲解自己的学术主张。书院学生学习的目的,一种是为了参加科举,另一种是纯粹为了治家。管理上,书院主持人称院长、山长或馆师,既负责书院的管理又担负书院的主要教学工作。到了元代,书院逐渐官学化,书院的教授、学正等的任命、提升都得由政府批准,因此书院的主持人,大部分由当地学官充当。书院的经费来源也主要是政府的拨款,学田的田租以及绅商捐献等。

明初书院曾一度衰落,其主要原因是明朝政府重视官学,提倡科举,书院也就可有可无了。一般士子也因官学待遇优厚,科举前程荣耀,不再热心于书院。经一百多年,一些理学家深感科举的腐朽,教育空疏,为救治时弊,以多立书院传扬理学,书院因而又兴盛起来。清朝初期几十年间,对于书院采取抑制政策。直至雍正十一年(1733)后,各地书院又相继建立。但此时的书院,实际上已成为官学的一种形式。因此,清代书院多为官立,书院与科举考试联系亦更加密切。

处州兴办书院始于宋代。北宋时,缙云人胡份,晚年辞官归里,隐居上宕,设馆讲学,馆名“尚友堂万松书舍”。南宋淳熙九年(1182),朱熹到缙云、青田、松阳等地讲学,对处州境内书院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期间,缙云的独峰、美化书院,松阳的明善书院,龙泉的桂山、笏洲、仙岩书院,青田的介石书院、遂昌的西庵书院等陆续兴建。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处州知府高超建紫阳书院于府治南城隍庙旧址。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任可容建圭山书院于府治东南之圭山,院址在府城文昌阁。受此影响,处州各地书院不断兴建,较著名的书院有:青田县的鹤山、心极、混元(文明)等书院,讲授王阳明学说;缙云县的五云与“铁城”书院;遂昌县的双溪、凤池、练溪、相圃(汤显祖建成与命名)、鞍山、兑谷等书院;龙泉县的仁山、聚英书院;庆元县的松源书院;景宁县的贯道、豸山、明德、鹤溪和崇正等书院。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处州知府刘廷玑在府治圭山文昌阁东首建立南明书院。乾隆十七年(1752),知府赋琏利用南明书院旧址改建成莲城书院,连同原圭山书院也改为莲城书院,光绪年间,莲城书院还办得十分兴旺。

清初处州各县除继续经办前朝遗留的书院外,还创办了一些新书院,如青田的正谊、鹏岭书院,缙云县的金莲书院、仙都书斋,松阳县的紫阳、昌山书院,遂昌县的文阁、奕山、养正书院,龙泉县的留槎、金鳌书院,庆元县的日涉、对峰书院,景宁县的博爱、指南书院。

3.学塾

学塾,包括社学、义学、蒙馆等,是古代对学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各类学校。学塾的教学方式,由于教材各异,程度参差,采用个别教授。基于从事学塾教学者人数众多,再由于学塾办学不拘条件,教学制度比较灵活,因此,学塾之设,在数量上大大超过官办的府、县学。学塾的经费,有的来自宗祠、寺庙捐田捐资,有的来自官绅义捐乐助,有的来自民众自己集资。据处州各县教育志记载,在元、明、清时期共设置过学塾八十余所,其中以青田、龙泉两县最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