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9:26:32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1.1 复习笔记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2.教育的起源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原始社会的教育(1)这种教育活动是在原始人群中,在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2)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当时的生活需要是相应的。社会生活需要成员学习的知识经验,都是与教育有关的内容。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身教与言传,身教是做出示范动作以供模仿;言传是说明是非要领以传经验。这两方面通常是相辅而行。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劳动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劳动经验已较为丰富,使用的劳动工具已有显著的改进,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生产经验,需要在氏族成员之间进行推广,更需要年长经验丰富者传授给年青一代。

2.生活习俗的教育

未成年的男女也可旁听氏族长主持的公共事务民主集会讨论,接受民主精神的教育,年长者对未成年人进行尊敬长辈、听从指导、照顾孤老、爱护幼小、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的教导,举行成年礼仪式,对其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

原始宗教活动在氏族公社时期极为普遍,这类活动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多种形式,其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因素。

4.原始艺术的教育

氏族公社成员为了调节精神、增强体质、欢庆丰收、祝贺胜利、欢度节日、表示友好,均用歌舞表达,歌唱、舞蹈反映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极其广泛,既是娱乐形式,又能发挥传授知识、宣传习俗的教育作用。

5.体格和军事训练

氏族公社要求所有成员都是生产劳动者,需要有健康的体格,才能参与对自然的斗争,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所以氏族成员要懂得使用武器,接受一定的军事训练。

三、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氏族公社末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推动着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1.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1)等级教育出现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存在,使部分人脱离生产转为脑力劳动者成为可能。从政治需要来看,伴随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逐步转化,培养劳心者成为未来国家的官吏的需求与日俱增。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培养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2)学校的萌芽出现

教育的早期分化,使教育设施也呈现出等级差别。这一时期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庠”,并将其分为上、下,安置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显示一定等级。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3)教育内容的变化

①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

②“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③强调礼乐之教。(4)教育手段的变化

教育性质的变化,导致强制手段的采用。

2.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文字作为一种工具,既便于知识的记录积累,又便于知识的传播,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掌握文字不是容易的事,需要进行文字教学,要求有掌握文字从事施教的专门人员和专门施教的场所,因此文字的产生也促进了学校的萌芽。

文字的产生,文字教学的需要,不仅对学校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也有重大促进作用。

3.学校萌芽的传说

根据古史中关于学校萌芽的多种传说,“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活动的机构,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它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它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四、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4.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6.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也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向阶级社会的阶级性教育方向转变。

1.2 课后习题详解

1.讨论教育起源问题,对认识教育发展有什么启示?

答: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颇受一些研究者的关注,既是教育史研究的范畴,也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1)就现行的研究成果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教育是否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二是动物和人在可受教性上是否有本质区别;三是人是否必需教育。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在教育理论的发展史上人们的看法并不很一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2)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除以上所述各种观点外,还有教育起源于以劳动为核心的人生发展说、教育起源于军事训练说、教育的知识授受起源说等等,同时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教育逻辑起点的探讨,至今未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但其理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3)教育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是整个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点,涉及教育理论研究的各个层面,需要有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学科为依托,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所有课题中,教育起源是最具“历史感”,最负重的课题。讨论教育起源问题,历史地考察教育现象,有助于了解教育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加深对今日教育的认识。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而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还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4)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5)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所从事的社会劳动有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6)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也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向阶级社会的阶级性教育方向转变。

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根据传说,中国古代五帝时出现的学校是(  )。

A.庠 

B.序 

C.成均 

D.校【答案】C

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A.生物界

B.模仿

C.生产劳动

D.动物本能【答案】C

3.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  ),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A.庠 

B.序 

C.成均 

D.校【答案】A

4.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不包括(  )。

A.生产劳动的教育 

B.生活习俗的教育

C.体格和军事训练 

D.六艺教育【答案】D

5.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关于该时期教育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B.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C.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D.男女教育还没有区别【答案】D

6.氏族公社末期,(  )成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A.礼乐之教  

B.军事教育 

C.劳动教育  

D.宗教教育【答案】B

7.氏族公社末期,(  )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A.仁 

B.义

C.孝 

D.信【答案】C

二、辨析题

原始社会末期,教育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答:此观点正确。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氏族公社末期,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形成最初的部落显贵。这些显贵把权力和财富集中在手里,不断增强其特权,逐渐垄断了文化教育。(2)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存在,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转为劳心者成为可能。从政治需要来看,伴随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逐步转化,培养劳心者成为官吏的需求与日俱增。(3)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前者是教胄子,后者是教百姓。两者都是施教,然而,一是专门教育,一是社会教育,教育的目的、内容都不相同。对不同等级实施的教育,势必造成它们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教育的早期分化,还使教育设施开始呈现出等级差别。《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把庠分为上、下,安排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显示一定等级。这种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第2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2.1 复习笔记

奴隶社会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为奴隶制的政治、经济服务,适应着它的需要的,因此,奴隶社会教育的发展变化,也相应地经历四个阶段,表现出不同阶段的特点。

一、夏、商的教育

1.夏代的教育(1)夏朝的学校

夏代可能有“庠”、“序”、“校”三种学校的雏形,如《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庠”是从虞舜时代继承下来的,“序”和“校”是新增加的。“序者,射也”,夏朝统治者为了对外征讨和对内镇压,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至于“校”,即用木头或竹子围成栏格作为养马之所,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习武和比武的场所。(2)夏朝的教育目的及内容

教育目的: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①军事教练。当时弓箭是重要武器,成为教练的主要项目,习射是军事教育的重点。②宗教教育。这种宗教教育以敬天尊祖为中心。③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2.商代的教育(1)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教育手段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日趋复杂化,商代的文字也在发展,并达到基本成熟的阶段。商代已经有文字记载的典籍。文字是教育的工具,典籍则是教育的重要材料。(2)商代的学校

商代的学校名称有“序”、“庠”、“学”和“瞽宗”等,“学”是学习一般文化知识、专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瞽宗”原是商人祭祀乐祖的宗庙,后来发展成为商代贵族子弟学习唱歌、舞蹈的场所。(3)商代教育的内容

商代学校由奴隶主国家管理,受教育是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根据这种需要,商代学校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训练,而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①思想政治教育。奴隶主贵族把本族的祖先作为至高无上的神,尊神和孝祖实际就成为同一回事,“孝”成为奴隶主贵族最强调的基本道德准则。

②军事教育。奴隶主非常重视军事训练,以弓箭为主,射箭是军事教练的重要内容,还要学会驾驭车马。学校中有射御的教学活动,有时还要举行比赛和演习以检验教练的效果。

③礼乐教育。贵族青年要在受过礼乐教育后才能参与祭祀活动,礼乐教育中,乐教尤显重要,乐教也渗透有军事教育的要求。

④书数教育。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文字,就要会阅读和书写,这是教学的要求。读、写两者结合进行,写字要经过长期练习,这是教学方法。数量计算是学校教学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使奴隶主贵族子弟能适应自己生活范围内各方面计算的需要。

二、西周的教育

1.西周的社会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其重要特征是在分封制、井田制的基础上实行宗法世袭禄位制。在文化教育上,其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学在官府”产生的原因如下:(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西周时期生产水平仍然有限,书写的材料是竹简、木牍,书写的工具是刀笔,以拙陋的工具在粗笨的材料上制作出的书册,不仅极其繁重,而且也十分昂贵,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朝廷为了政治需要,把历代帝王的典、谟、训、诰,本朝的礼制法规,以及收集的乐章,加以记载,制成书册,藏之秘府,由官司主管。这些书册,仅有孤本,没有复制副本刊布民间,民间仅知书名,未见其书,所以学术都在官府,有职官专守。士人若要学习,要知道历代典制或本朝规章,只有到官府,求之主管书册的官司才能读到。(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西周时期的礼、乐、舞、射都是重要的学术,在教育上,也是学习的重要学科。学习这些学科,不能仅是口耳相传,而且要有器物设备,才有条件进行实际演习。这些器物,有些连乡党都不能具备,民间就更谈不上。所以要学习礼、乐、舞、射,只有在官府的人才具有条件。(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在宗法制条件下,父死子继,子承父业,贵者终贵,贱者终贱,形成家有世业。家业世世相传者,称为畴人;父子相继世居其官称为畴官。由于学术官守,为官之人,学有专守,不传他人,只教其子。子入官府,各从父学,称为畴人子弟。这种情况,就是畴人世官,各从父学,造成了学术的垄断,尤其是专门的学术,只在极小的圈子里传授,虽然对学术起了保存作用,但限制了学术的发展。只有为官的人掌握学术,以官府为传授基地,教其子弟。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贵族子弟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2.西周的教育制度(1)家庭教育

西周时期,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

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以及确立初级的数的观念、方位(东西南北中)观念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思想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受女德的教育,为将来成为贤妻良母做准备,其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相对地被轻视。比较夏代、商代,西周的贵族家庭教育已有较大进步,能按儿童年龄的发展提出不同要求,家庭教育的过程有较明显的计划性。(2)小学教育

西周有小学的设置。贵族子弟入小学的年龄,各种古籍的记载不一,一般认为入学年龄与学生家庭的政治地位直接有关。8岁是王侯太子入国学之小学的年龄,10岁或13岁是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適子入国之小学的年龄,15岁是众子及部分平民子弟入小学年龄。小学的学习年限约为7年。小学设于王宫的东南。王宫守卫长官师氏和保氏,兼任小学师长。小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德行教育。小学教育的内容就是德、行、艺、仪几方面。(3)大学教育

①入学条件:进大学接受教育有一定限制,只有少数符合资格的人才能享受大学教育,一类是贵族子弟,他们按身份入大学;一类是平民中的优秀分子,经过一定程序的推荐选拔,方能进入大学。选拔要经过乡大夫和司徒两级,对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入学资格的限制,体现西周教育的等级性。

②入学年龄:王大子入大学的年龄为15岁,其他人20岁而入大学。大学的学程为9年。

③教学:大学的教学,服从于培养统治者的需要,学大艺,履大节。周王朝政务有两大重要方面:祭祀与军事。祭祀要礼乐,军事需射御,因此大学的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与小学相比,大学的教学不仅内容增加,而且程度也已提高。

大学的教学,已具有计划性,表现为定时定地进行教学活动。大学的分科教学有一定时间、固定场所、专职人员负责。(4)乡学

西周已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设在都城以外的乡遂。

乡学设立于闾的称为“塾”,设立于党的称为“庠”,设立于州的称为“序”,设立于乡的称为“校”。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其教育内容有明确的规定,以德、行、艺为纲,基本要求和国学是一致的。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把贤能者选送司徒,经司徒再择优选送至国学。所以乡学与国学等级有别,但存在一定的联系。(5)考核与奖惩

①小学的考核制度,未见史籍记载。

②大学的考核与奖惩。大学的考核制度,《学记》中有所记载。在大学期间,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定期考核,既要考核德行一面,也要考核道艺一面,达到“大成”,才算合格,结束学业。七年称为“小成”,九年称为“大成”。

对德行不合格的学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采取严正的措施。

对合格的学生,最直接的奖励就是官职、爵位、俸禄。

③乡学的考核与奖惩。乡大夫负责考其德行,察其道艺,选择秀士,报送于司徒,称为选士。司徒从选士之中再选择优秀者升入“国学”中的大学,称为俊士。升于司徒的,免去本人在乡中的赋役,升于大学的,可以免除本人对国家的赋役。对不听取教导者,由乡大夫负责检查,列名报告于司徒,由司徒请耆老集合于乡学举行乡射礼,乡饮酒礼,对他们进行教育感化。如果他们不改变,就要调动他们就学的地区,右乡移到左乡,左乡移到右乡,仍然举行乡射礼、乡饮酒礼来感化他。如果再不改变,就由乡移至遂,仍旧举行乡射礼、乡饮酒礼来感化他。如果还不改变,就流放到远方,永远不加使用。这就是乡学先教后罚的惩戒方法。(6)官师合一

由于“学术官守”和“学在官府”,因此,当时教师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而是由职官兼任,官师合一。

西周的国学由大司乐主持,各级乡学归大司徒主管。国学或者乡学绝大部分学官都是国家现任的职官,还有小部分是退休的官员担任,总体的情况是“官师合一”。

3.六艺教育

西周不论是国学或是乡学,不论是小学或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具体内容如下:(1)礼乐

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礼的内容极广,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皆为其包括,以至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不能没有礼。学中所教之礼,则为贵族生活中所必须的五礼。

乐教受到高度重视,内容包括诗歌、音乐、舞蹈。乐教是当时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过程寓有多种教育因素在其中,它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具有实施多种教育的作用。(2)射御

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射御是军事训练课。(3)书数“书”指的是文字,“数”指的是算法。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大学比小学程度提高,学习的课程内容也有变化,大学列入计划的是《诗》、《书》。

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它包含多方面教育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三、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官学衰废

官学衰废的具体原因如下:(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贵族在世卿世禄制度下保持享有富贵的特权,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周朝王权日渐衰落,周天子不能维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共主地位,王权衰落,礼制破坏,一切都不能按旧制度办,导致学校的荒废。(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国无暇顾及教育,不论国学或乡学都难以维持,日趋衰废,文化职官面对现实自找出路,“学术官守”的局面被打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状况,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

2.私学兴起(1)私学兴起的原因

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叶的历史新潮流,到了春秋末叶已发展到初步繁荣的阶段。私学兴起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①官学的衰废。随着生产力的大大提高,封建私有制经济兴起,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成为统治阶级,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

②学术的扩散与下移。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形成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③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士受过教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并且有操持各种礼仪的实际技能,加上统治阶级“养士”之风盛行,使其成为一个影响很大的社会阶层,“士”阶层正好为私学提供了师生双方的办学可能性。(2)私学兴起的重要影响:私学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

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了促进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私学的发展,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促进了各学派的形成。

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也是当时社会阶级斗争趋于激烈的反映。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经历着不断分化、重新组合,都在为捍卫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要利用士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制造舆论。士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出路,也必然要为一定的阶级服务,他们将私学作为活动园地,因此私学必然发生思想分化,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各种学派,相互之间,开展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春秋时期,已经开始百家争鸣,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达到高潮。

3.私学的历史特点(1)私学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2)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特别是自由民上层的士阶层的发展,是其重要的社会推动力量;(3)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是其特点,它促进了“学术下移”;(4)私学是政教分设,教育从政治机构中分离出来,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教育活动也与政治活动分离而成为独立的活动;(5)私学的入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校向平民开放,使文化知识能向下移到民间;(6)私学是官师分离,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不由职官来兼任,教师是专业化的脑力劳动者,以传授知识经验,培养人才作为自己谋生的途径;(7)私学思想自由,各派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私学是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摇篮;(8)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至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其教育内容与大变革时期的现实生活有较密切的联系;(9)私学不一定有固定教育场所,以教师为中心,可以流动,设备也较简单,虽然制度上不够规范,但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10)私学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适应建立封建制度的需要,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

总之,私学代替官学,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与官学相比较,它的特点非常明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等四大自由来发展教育事业,以适应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四、孔丘的教育思想

1.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他在文化教育上有两大贡献:编定六经,整理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典集;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其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为《论语》,这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2.重视教育的作用(1)教育的社会作用——“庶、富、教”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①关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孔子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②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提出“庶、富、教”思想,指在国家治理中人口是最基本的,然后就要使之富裕起来,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还要发展教育,创建精神方面的文明。

③教育与法律的关系,孔子还认为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人的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后天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

3.提倡“有教无类”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4.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在政治上,孔丘主张用自上而下采用缓和的方法改良社会,主张采用德政。要实行这一政治改良路线,就需要培养一批人才。由此,孔丘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来实施德政。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条件,它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了一定的规律性,直到现代还有实际意义。

5.以“六艺”为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

孔丘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袭用“六艺”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已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孔丘进行研究并编成教材的有六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而作为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四种。(2)孔丘的教学内容的特点

①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是属于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

②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教学居于次要地位。

③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孔丘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他继承旧贵族教育传统,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制造理论,造成深远的历史影响。

6.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1)学、思、行结合

孔丘提倡学习知识面要广泛,并且强调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进行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在学与思两者关系中,学习居先,它是基础,是主要方面。孔丘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之中。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丘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2)启发诱导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遇事思考的习惯,培养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孔丘反对机械灌输,提倡启发式教学。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其基本主张如下:

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教学包含三个基本要点: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地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其重要作用就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第三,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认识范围。

②“由博返约”。孔丘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他提出“由博返约”。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则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则与观点。博与约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学生具有了这种思考能力,对掌握知识就能起重要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

③“叩其两端”。孔丘还提出“叩其两端”的思考方法,从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进而解决问题。(3)因材施教

孔丘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取得了成效。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丘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第二,个别观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孔丘认为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配合协作,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学生求学应该具备以下几种态度:

①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②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③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7.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孔丘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在他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1)道德教育的内容

孔丘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与“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①“礼”。“礼”的起源甚早,到了西周,已发展成了较完备的礼制,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

②“仁”。“仁”被孔丘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仁”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君子的重要条件。以仁的精神来对待不同的伦理关系时,就有不同的更具体的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两项道德规范是忠与孝。(2)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孔丘总结了一些进行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立志。孔丘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应以当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上更高的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并准备尽社会义务。他在教育中引导学生立足现在而面向未来,确定以仁道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

②克己。孔丘主张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③力行。孔丘提倡“力行”,相对地更重视道德实践。他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他认为只言不行的人,只承诺义务而不实行的人,都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作为一般有人格的人,也应当是“言必信,行必果”。

④中庸。孔丘教育学生,行为要合乎中庸之道。他认为行为做得过分或不及都不好,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

⑤内省。孔丘认为不论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他主张内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之一,并在孔家私学中推广。

⑥改过。孔丘认为社会现实中不存在不犯过错的圣人。人会犯错误是客观存在,孔丘认为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孔丘提出“过则勿惮改”,鼓励学生要勇于改正错误。有过不改,才真正成为过错,妨碍自己的道德修养。

8.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丘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他所主张的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点:(1)学而不厌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要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积极精神状态,时刻考虑的是不断进步。(2)温故知新

孔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3)诲人不倦

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对学生有高度责任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为其服务。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孔丘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精神。(4)以身作则

孔丘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他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原则,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道理来自社会实际经验,不仅对道德教育是适用的,而且也具有普遍意义。(5)爱护学生

孔丘爱护关怀学生表现在要学生们努力进德修业,成为具有从政才能的君子,为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目标而共同奋斗。他对学生寄予厚望,与学生休戚与共,同时也受到学生们的尊敬。(6)教学相长

孔丘已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

9.历史影响

孔丘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教育史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2)他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3)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4)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6)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7)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各类人才;(8)他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要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9)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10)他认真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了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孔丘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这种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的作用。在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它被利用为巩固封建制度服务,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当封建社会到了没落时期,它被利用来维护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则起消极作用。

对于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全面地评价孔丘的教育思想,批判地继承这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以促进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

2.2 课后习题详解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

答: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夏朝,随着奴隶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形成

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形成,出现了阶级分化,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朝。奴隶社会教育,在本质上是为奴隶制的政治、经济服务,适应着它的需要,因此奴隶社会教育制度与奴隶社会的进程是一致的,形成于夏朝。(2)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夏朝形成了最早的奴隶教育制度,相对于氏族社会教育时期,产生了一系列的历史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夏代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文字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促使教育发生着质的变化,掌握文字是奴隶主贵族中的文化人,借助文字接受教育的只是少数贵族的子弟。

②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中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③夏代学校的设置上,王都设有“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地方也有学校称作“校”,利用其来进行军事训练,而成为习武的场所。

④为适应这种政治需要,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⑤在教育内容方面,统治者很重视军事教练,此外注重宗教教育和人伦道德教育。

2.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育变革有何表现?

答: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崩溃而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阶段,经济上出现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政治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新势力逐步夺取政权,建立封建的社会制度。相应的,教育也发生了变革,主要表现在:(1)官学开始走向衰废。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出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的现象,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为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2)私学开始逐渐兴起。伴随着“士”阶层的兴起,出现新的教育组织机构——私学,创办私学,开展私家讲学活动,专门训练士的大师先后出现。私学的发展,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促进了各学派的形成。(3)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私学必然发生思想分化,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各种学派,相互之间,开展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总之,私学代替官学,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官学的废弛,私学的兴起,适应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孔丘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

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答案】C

2.私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出现

B.“文化下移”和“四民”阶层的出现

C.生产力发展

D.官学失守【答案】A

3.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是(  )。

A.庠序之学

B.国学

C.乡学

D.大学【答案】A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

A.孝

B.礼

C.忠

D.仁【答案】D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答案】B

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典章制度教育和(  )。

A.武功之学

B.生产劳动教育

C.礼乐教育

D.书术教育【答案】A

7.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  )原则。

A.启发诱导

B.教亦多术

C.教学相长

D.有教无类【答案】A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答案】D

9.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克己内省”,也就是说要(  )。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B.“过而勿惮改”

C.“言必信,行必果”  

D.“一以贯之”【答案】A

10.下列说法没有体现启发诱导原则的是(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叩其两端而竭焉”

C.“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D.“君子之教,喻也”【答案】C

11.西周国学,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  )。

A.明堂 

B.国子监

C.乡校

D.泮宫【答案】D

12.西周家庭教育中,从几岁开始就出现男女有别的教育?(  )

A.7岁 

B.8岁 

C.9岁 

D.10岁【答案】A

13.孔子在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上提出了什么观点?(  )

A.因材施教 

B.由博返约 

C.学思并重 

D.启发诱导【答案】B

14.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

A.都学

B.乡学

C.国学

D.官学【答案】C

二、名词解释

1.庠序[华中师大2004研]

答:庠序是中国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后来用为一般学校的通称,庠相传起源于虞舜时代,一称“米廪”,庠就是养育教育的意思。序起源于夏,有东序、西序之分,是当时贵族子弟习射的地方。《孟子》指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开办庠序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2.辟雍[北大2003研]

答:辟雍亦作“璧雍”,西周大学,设于王城。西周鼎盛时期,形成了“礼”、“乐”、“射”、“御”、“书”、“数”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体系。与此相应,辟雍的建筑也有变化,发展为整齐对称的四合院式课堂。按方位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各有专名,东面称为东序,又叫东胶或东学;西面称瞽宗,又叫西雍或西学;南面称成均,又叫南学;北面称上庠,又叫北学;中间称太学,又叫中学。总名为辟雍,“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学生按季节轮流到瞽宗学礼,到上庠读书,到成均、东序学习乐舞和射艺。东汉以后,历代皆设辟雍以存古制,但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仅为祭祀之所。

3.不愤不启[华中师大2005研]

答:不愤不启是孔子所主张的教学原则之一,即启发诱导原则。孔子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一次精辟地表达了启发诱导原则,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朱熹《论语集注》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孔丘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北师大2003研]

答:“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中的《阳货》,是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教育作用时提出的一个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这句话表明孔子承认了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长期以来,奴隶主贵族迷信天命,坚持先天决定论或血统论。孔子能够肯定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是顺应并且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尤其为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但是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这是不科学的。

5.有教无类[东北师大2011研;浙江师大2011研;苏州大学2010研;徐州师大2010研;华中师大2003研;东北师大2006]

答: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原意是什么,历来就有不同的理解,关键在于对“类”作何解释。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他们都把“类”解释为“种类”。“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官学以贵族身份为人学受教的重要条件,以此保证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有教无类”则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实行开放性的“有教元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丘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简答题

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哪一本著作?如何理解其含义?[北师大2005研]

答:(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中的《子张》。(2)“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丘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元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有没有把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弟子们受到这种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元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丘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职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上了轨道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退隐。“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条件。它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了一定的规律性,直到现代还有实际意义。

2.简述孔子的教师观。[全国统考2007研]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孔丘的教育思想”之“树立教师的典范”。

四、论述题

1.试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北师大2003研]

答: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孔子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1)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孔子通过对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关系的分析论述了教育的社会发展作用:

a.在教育和政治的关系上,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因为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孔子认为通过文化教育可以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等社会道德风尚传播开来,达到传播主流文化、影响政治、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但孔子同时指出教育工作又不是与政治等同,而是通过传播文化,培养人们的道德风尚等特殊职能,对政治施加影响的。

b.在教育和经济、军事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他认为众多的人口、富足的财富和发达的教育三者兼备,国家就会大有希望。他还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食、兵都可去,但民信不可失。这里,他强调通过教育工作取得民众的信任,使民众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认为这是立国之本。

c.在教育和法律的关系上,他认为国家只依靠政令、刑律,不如德治和礼教。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使民众真正把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标准内化在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之中,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宁。单纯依靠外在的强制性的政令和法律,民众意识不到自己的不当之处,是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思想,遵从政令和法律的。他认为教育比政令和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不仅考虑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而且也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在人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在这方面,他提出了非常著名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即: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成为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这句话表明孔子承认了在人的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但同时孔子却依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使他关于教育对个体发展作用的思想陷于混乱和自相矛盾之中。(2)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思想的评析

①孔子既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在他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中,兼顾了这两方面的内容,而没有片面地单方面地强调其中的一方,这是非常全面和十分可贵的。

孔子认为个体只有在接受教育,懂得事理,提高修养,完善人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而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同时只有通过教育,通过接受了教育的贤能之士才能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他把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统一了起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