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邮差数码照片处理技法:色彩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06:16:27

点击下载

作者:汪端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邮差数码照片处理技法:色彩篇

老邮差数码照片处理技法:色彩篇试读:

色彩开篇的话

面对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拍摄的照片绝大部分是彩色照片,而我们对这些照片中的色彩满意吗?

色彩是数码照片处理中绕不开的难题。从色彩模式到色域,从色彩导入到输出,从色彩选择到控制,从色彩判断到校正,从色彩转换到调整,从色彩感情到艺术,诸多的色彩问题贯穿数码照片处理的全过程。这不仅影响照片自身的艺术表现和情感抒发,而且影响照片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式。色彩问题令我们苦恼与兴奋齐集,失败与成功互为。主动明白地处理色彩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持续的愿望。

对于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来讲,学习基本的色彩知识是为了解决自己照片的实际问题,让片子的色彩还原更准确一些,使处理的色调更漂亮一些,图像的质量更好一些。那么,本书正是按照这个基本要求来写的,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照片的色彩。

写本书我也是犹豫再三。其主要原因是色彩理论涉及光学、数学、计算机技术;色彩处理涉及软件、硬件;色彩应用涉及绘画、美学、心理学。这对学中文出身的我来讲几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请教诸多的专业人士,以及做了海量的试验,我终于弄懂了一些概念,理清了一些思路,得出了一些结论,找到了一些技巧,最终写出了一些心得。最重要的是将深奥的色彩理论尽量先消化,然后用通俗的语言、简捷的操作,以及用实例表述了出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坦率地说,关于色彩理论的一些更深奥的问题我还没有完全弄懂。因此,在这本书中有些问题没有涉及,或者只是引述一些相关的专业资料来表述。这些更深奥的问题都是有待以后进一步钻研的。由于本人在这方面学识有限,对色彩的理解、表述,以及操作都可能有不到位的地方,或者有失误不当之处,很希望内行的朋友予以指正。邮箱为wangduan@sina.com。

本书附带的光盘中提供了全部实例练习素材照片,以供读者学习使用。这些素材照片只能用于本书实例练习,不得用于其他地方。光盘中还提供了6个视频文件,是本书部分实例的操作实录,非常有助于读者学习本书。感谢我的朋友郑曦、胡楠为制作这些视频付出的辛勤劳动。

色彩篇是老邮差数码照片处理技法系列的第6本书,继入门篇、风光篇、RAW篇、蒙版篇、调整层篇之后,色彩篇仍然沿承老邮差图书的一贯风格,让大家看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2013年6月20日

第1部分 色彩基础与管理

01 色彩、色彩模式和色域

色彩是数码照片处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本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但是色彩问题不是这一本书能完全讲明白的,因为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处理数码照片的,重要的是了解最基本的色彩、色彩模式和色域知识,这是做好图像色彩处理的基础。全书34个实例,而开篇的这个实例却是最后写出来的,也说明我表述这个问题实在吃力。还有些色彩理论问题我翻阅资料请教专家,仍没有完全搞清楚,这里将一些我理解的色彩知识分享给大家。了解色彩知识

色彩是人的眼睛对于不同频率的光线的不同感受,色彩既是客观存在的(不同频率的光)又是主观感知的,有认识差异。在Photoshop中打开任意图像数码照片图像,看到五颜六色的色彩,这都是我们处理数码照片所要面对的主要对象。

了解色彩是基本知识,认识色彩的基本要素,是我们做好数码照片处理的重要前提。

太阳光中的可见光被称为白光,可以分解出红、绿、蓝三原色。当可见光照射到物体上,这些物体吸收一部分光线,反射一部分光线,我们看到的颜色是物体反射的光线。

如果物体把光线都吸收了,我们就看到了黑色;如果将光线都反射了,我们就看到了白色。

加色原色是指3种色光(红色、绿色和蓝色),当按照不同的组合将这3种色光添加到一起时,可以生成可见色谱中的所有颜色。添加等量的红色、蓝色和绿色光可以生成白色。完全缺少红色、蓝色和绿色光将导致生成黑色。计算机的显示器是使用加色原色来创建颜色的设备。

减色原色是指一些颜料,当按照不同的组合将这些颜料添加在一起时,可以创建一个色谱。与显示器不同,打印机使用减色原色(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颜料)并通过减色混合来生成颜色。使用“减色”这个术语是因为,这些原色都是纯色,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后生成的颜色都是原色的不纯版本。例如,橙色是通过将洋红色和黄色进行减色混合创建的。认识色彩空间

在Photoshop中打开“拾色器”面板,可以看到右侧有5组参数,分别是5种不同的色彩模型,用来表述颜色。注意:这些色彩模型是用各自不同的方法来描述颜色,它还不等同于色彩空间。而色彩空间是另一种形式的颜色模型,它有特定的色域(色彩范围)。

RGB色彩模型是由模拟色光的红、绿、蓝三原色来建立的,这是数码照片源文件的标准色彩模式。而由RGB色彩模型建立的色彩空间,又衍生出许多更细致的色彩空间:AdobeRGB、sRGB、AppleRGB、ProPhotoRGB等。每台设备(如显示器或打印机)都有自己的色彩空间并只能重新生成其色域内的颜色。将图像从一台设备移至另一台设备时,新设备要按照自己的色彩空间解释RGB或CMYK值,因此图像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

CMYK色彩模型是由模拟色料的青、品、黄黑油墨原料来建立的,用于印刷,包括所有打印机输出的标准色彩模式。而在CMYK色彩模型建立的色彩空间中,由于输出设备的差异,会因为使用不同油墨而产生各种不同的色彩空间,输出的色彩也会产生差异。从RGB转换为CMYK空间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色彩的变化和差异。

HSB模型以人类对颜色的感觉为基础,描述了颜色的3种基本特性。

色相是物体自身的颜色,在0°~360°的标准色轮上,按位置度量光谱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相,用H表示。饱和度是颜色的强度或纯度,用S表示。亮度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用B表示。

色彩空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这种转换往往不能做到严格一一对应。

在拾色器中选中某个颜色时,在色标的旁边经常会出现警告标志。惊叹号三角图标表示当前选中新的颜色“打印时颜色超出色域”,意思是当前选中的颜色无法打印。单击下面的小色标,即可将选中的颜色转换为可以打印输出的CMYK色域内最接近的颜色。立方图标表示选中的颜色超出网页索引色范围,单击下面的小色标,即可将选中的颜色转换为标准的索引色。选择色彩模式

选择“图像\模式”命令,在弹出的菜单中可以看到,Photoshop可以选择的各种色彩模式。对于处理数码照片来讲,最常用的是RGB和Lab颜色。如果要将照片输出打印,需要根据输出设备的具体情况做CMYK设置。

颜色的位深设置也由输出设备限制来决定,目前网络和多数输出设备只支持8位颜色的位深。

打开随书光盘中的01.jpg图像,这是一个RGB模式的红、绿、蓝色彩模式示意图。

选择“视图\色域警告”命令,可以看到图像中超出打印色域的地方变成了灰色,这是在警告这些灰色地方的颜色无法打印。

选择“视图\校样颜色”命令,可以暂时将当前色彩空间转换为CMYK模式。快捷键是Ctrl+Y组合键。反复按Ctrl+Y组合键,可以观察RGB与CMYK两种色彩模式的颜色差别。色域的差异

CIE色度学系统得到了著名的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及相应的色度图。

色度图中的弧形边界对应于所有光谱中的单色光。最右下侧是波长为700nm的红光,最左下侧是波长为380nm的蓝紫光,色度图下侧的直线边界表示不同强度的红光与蓝光可以混合出的各种品色光,这些光线在光谱中没有,只能靠人工合成出来。色度图的边界色是人眼所能见到的饱和度最高的颜色。

CIE1931RGB色度系统的三原色是:

R700.0nm

G546.1nm

B435.8nm

下方的直线部分,即连接400nm和700nm的直线,是光谱上所没有的由紫到红的系列。靠近图中心的是白色,相当于中午阳光的光色,其色度坐标为x=0.3101,y=0.3162,z=0.3737。几点认识

这个色度图就是Lab色彩空间,它是各种色彩空间中色域最大的。CIE1931色度图呈马蹄形包括人眼可以见到的所有颜色。

不同的色彩模式有自己的色彩范围即色域,而我们常用的各种色彩模式的色域都小于Lab。sRGB是各个RGB中色域最小的,CMYK模式的色域小于RGB模式。由此我们应该知道,不是所有的颜色都能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的,不同的色域转换会产生色差。

将色彩理论知识讲明白,不是本书能做到的。我们摄影爱好者先记住常用的色彩模式,红、绿、蓝之间的关系,以及色域的基本概念,这些对于我们处理图像色彩是最基本的知识。杂谈01PS夜话

夜色朦胧,喧嚣渐隐。那天,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老邮差、源生态、摄颖三位朋友一起坐下来聊关于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的问题。

围坐在桌前,我们各抒己见。七嘴八舌讨论数码照片处理中前期与后期的关系,后期与传统暗室的差异,后期处理的目的,后期处理的理念与基本思路,等等。我们的话题基本侧重思维和观念,很少涉及具体操作技术。

源生态说:后期是工具,前期是根本,想法是灵魂。他也强调,摄影最终拼的是文化,这与我在“RAW篇”中所讲的观点不谋而合。他有句话说的很有意义,他认为:人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自己生命的宽度。这就是文化品位。

我讲了亚当斯的观点:摄影是谱曲,暗房是演奏。亚当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摄影前期与后期是缺一不可的关系。只有一曲优美的旋律,却没有人能演奏;只有演技高超乐手,却没有能够演奏的曲谱,这都无法让人们聆听美妙的音乐。然后我用摄影的实例说明了前期拍摄与后期处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令两位朋友都很兴奋。

摄颖谈到当前数码照片后期处理中非常时尚的低饱和度单色调风格。他特别强调,在低饱和度效果中,必须保留提示色,即在整体改变色调时必须局部保留人们正常视觉颜色,即便是红外人像摄影也应如此考虑。如果没有保留局部的正常视觉颜色,片子会给人偏色的感觉,不符合人们的一般视觉习惯。

然后我们用一张片子做实例,每个人都按自己的理解做了一遍,差异真的非常大,风格完全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互交流一些操作技巧。我讲了RAW的智能对象用法,这是我新学会的(连我的“RAW篇”中也没讲的)。摄颖在调整层后设置明度图层混合模式的做法,也让我很开眼。他们对于流量参数的设置使我弄清了一个多年的困惑。

不知不觉就十点半了,为了赶末班地铁,我们只好作罢。意犹未尽,相约以后再找机会继续谈。将此页剪下。沿着边线将图形剪出来,按照每一个方形的边缘折叠,在白色的地方涂抹胶水,可以制作成一个立方体。

02 认识色彩空间

色彩的排列可以表述为一个空间,也可以表述为一个区域。了解色彩空间的概念,能够清楚地知道颜色的排列方式,以及某一个颜色在色彩空间中的具体位置,进而能够清楚地知道改变这个颜色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由此推断出应该提高或者降低哪个参数的数值。认识色彩空间,使得我们对颜色的控制更趋于理性,对于调整色彩就更明白了。

数码照片的色彩空间绝大多数是RGB模式,那么,我们就专门来认识RGB的色彩空间。理解RGB色彩

在Photoshop中按F6键打开“颜色”面板。

此面板默认是RGB色彩模式,可以看到RGB3个颜色条,并且将3个数值都设置为0。3个彩条左侧为黑,右侧分别为红、绿、蓝。移动某一个滑标,可以看到加减某个参数时颜色变化的情况。

由颜色面板可知,RGB三原色的参数都是从0到255。

参数为0时表示没有这个颜色,参数为255时表示这个颜色为最饱和,最红、最绿、或最蓝。

将RGB3个颜色的0端为起点,每一个颜色为一个坐标轴,3个坐标轴互为90°,由此建立起一个RGB颜色的立体色彩空间。

从右图可以看到,按照RGB3个坐标轴延伸,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六面立方体的RGB色彩空间。

立方体的8个顶点分别是红绿蓝和青品黄,再加上黑和白。红绿蓝与青品黄是3对补色,它们在立方体上的位置也是对角线关系。

其中,从RGB为0这一点,到RGB为255这一点,也就是从黑到白。那么从黑到白之间就是由深到浅、由暗到亮的灰色,我们称之为中性灰,或者中间灰。

在中性灰这条线上,所有的点的参数,都是R=G=B。进一步强调,只有在这一条线上任意取一个点,它的RGB值一定是相等的,它的颜色一定是纯黑白灰的。色彩空间的面

根据RGB坐标所建立的立体色彩空间,我们可以得知这个立方体各个面的颜色是最纯的。

在红色R和蓝色B这个面,红蓝相加为品红色,即R=255、B=255。对角的红蓝绿均为0的这一点为黑的起点,形成了从黑到品红的对角线过渡。

我们建立的这个色彩的面只是一个模拟效果,并不能与色彩空间效果完全相等。

在红色R和绿色G这个面,红绿相加为黄色,即R=255、G=255。同样,从红、蓝、绿均为0的这一点为黑的起点,形成了从黑到黄的对角线过渡。红绿黄黑4个纯色是这个面的4个顶点。

而在红黄与红品坐标这个面上,对角是RGB均为255的白色。

由此可以推算出这个颜色立方体另外3个面的颜色了。

我们能够见到的RGB所有颜色都在这个立方体里表示出来。参数与颜色的关系

在我们的RGB色彩模式中,RGB参数的变化与色彩的变化是完全对应的。

以红色为例。

在工具箱中打开“拾色器”面板。设置R=255、G=0、B=0。这算纯红色了。在色板中可以看到这个点在红色区域的右上角顶点位置,对应于立体色彩空间的R255这个点。

在拾色器中将RGB值都设置为0,这就是纯黑色了。在色板中,这个点位于红色区域的右下角,对应于立体色彩空间RGB3个坐标的起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RGB均为0在立体色彩空间中是一个唯一的点,而在颜色拾色器中是色板最下面的一条边,这是三维立体空间转换二维平面的算法问题。

在拾色器的色域面板中按住鼠标,从R=255、G=0、B=0这个点沿着红色边缘向下移动到RGB=0这个点,可以看到面板中“新的”颜色在不断变化,由红逐渐变黑。同时可以看到RGB参数值中,R的数值由0到255,而G和B值始终是0。也就是说,单色值的颜色在变暗的时候,是这个单色值的降低,与其他两色无关。

在拾色器的色域面板中按住鼠标,从R=255、G=0、B=0这个点沿着红色边缘向左水平移动到RGB=255这个点,可以看到面板中“新的”颜色在不断变化,由红逐渐变白。同时可以看到RGB参数值中,R的数值始终是255不变,而G和B值在等量增加。也就是说,单色值的颜色在变亮的时候,这个单色值不变,而其他两色等量增加。它在色彩空间立方体上是沿着R=255到RGB=255的对角线移动的。

必须说明一点,我们这里所说的颜色变亮变暗的说法是不严谨的,这是一般人对于色彩的表述。而在RGB中只有数值关系,不能说白比红亮,黑比红暗。亮还是暗的概念是HSB色彩模式的表述。

如果是两个参数值的复合色,它在向黑色点移动的时候,就肯定是双参数值等量降低。它在向白色点移动的时候,当然是第3个参数值不断升高。

只要是单参数或者双参数的颜色,其位置都必然在色彩立方体的外立面上。只要3个参数不等于0或者255,其位置一定在色彩立方体的内部。准确定位颜色位置

只要有一组RGB值,就可以推算出它在色彩立体空间中的位置。

在拾色器中随意单击选中一个颜色。看到RGB值后,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准确地找到这个颜色在色彩立体空间中的位置。

推算得知某个颜色在色彩立体空间中的准确位置,目的还是为了主动控制变更颜色。

要改变某个颜色,按照RGB的坐标,就可以知道应该加减RGB中的哪个参数值。这样就不会在拾色器中胡乱单击试验,而是按照色彩立体空间来有意识地加减某个参数值,以使变更的颜色准确地向目标接近。几点认识

在拾色器中,可以看到有HSB、RGB、Lab、CMYK共4种色彩模式可以设置。

我们摄影照片原本是RGB模式的,使用RGB模式是最容易理解、最直接的。

各个色彩模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个转换值很难做到丝毫不差,只是一个接近值。

这些色彩模式都可以建立相应的色彩立体空间,但不一定都必须是六面立方体的,这是表述方法的差异。

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色彩立体空间的概念,有助于判断理解颜色的位置,这样可以使颜色的调整更明白、更主动、更准确。

03 揭开色彩关系之谜

平时操作中最常用的色彩模式是RGB和CMYK色彩模式,这些色彩是如何构成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做过以下练习就明白了。准备图像

建立一个新文件:800像素×800像素,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RGB颜色。

在工具箱中设定前景色为黑色,按Alt+Delete组合键铺好底色。填充3个颜色圆形

用鼠标在图层面板最下边单击创建新图层图标,建立一个新的图层1为当前层。

在工具箱中选择椭圆选框工具,在选项栏中确认其羽化值为0。按住Shift键,用鼠标拉出一个圆形选区。

在工具箱中单击前景色图标,打开“拾色器”面板,设置RGB参数值为R255、G0、B0。单击“确定”按钮退出拾色器。

按Alt+Delete组合键将前景色填充到圆形选区中。

蚂蚁线还在。

在图层面板最下边单击创建新图层图标,建立图层2。

在工具箱中单击前景色图标,打开“拾色器”面板,设置RGB参数值为R0、G255、B0。单击“确定”按钮退出拾色器。

按Alt+Delete组合键将这个绿色填充到图层2的选区中。

蚂蚁线还在。

在图层面板最下边单击创建新图层图标,建立图层3。

在工具箱中单击前景色图标,打开“拾色器”面板,设置RGB参数值为R0、G0、B255。单击“确定”按钮退出拾色器。

按Alt+Delete组合键将这个蓝色填充到图层3的选区中。

通过以上操作建立了3个新图层,分别填充了红、绿、蓝3个圆。

完成之后,在图层面板上可以看到3个圆形是叠在一起的,现在只能看到最上面的一个圆形。

现在有了代表RGB色彩的红、绿、蓝3个圆形,用移动工具将3个图层中的这3个圆形分别拖动,摆成一个“品”字形。设置RGB色彩关系

在图层面板上,指定最上边的蓝色圆形所在的图层为当前层。打开图层混合模式下拉列表,选定符合RGB模式的“滤色”模式。可以看到色彩有变化了。

在图层面板上指定绿色圆形所在的图层为当前层,打开图层混合模式下拉列表,将混合模式也设定为“滤色”模式。

可以用移动工具来移动任意一个圆形,观察两个颜色圆、三个颜色圆通过滤色叠加后,颜色范围的变化。

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在RGB模式中,红加绿为黄色,红加蓝为品红,绿加蓝为青色,红绿蓝相加为白色。颜色越加越亮,因此称之为色光的加色法。

红绿蓝是光线中的三原色,在没有颜色的地方,也就是没有光线照射的地方,就是黑色。制作CMYK色彩关系

CMYK是基于印刷的色彩模式,虽然我们处理数码照片使用不多,但如果有兴趣,不妨做一下这个练习。

背景层这次设置为白色。

依然是在3个图层的3个圆形中分别填充青、品、黄3种颜色,在拾色器中设置C、M、Y三种颜色,每一种都是单色100%。

然后将上面的两个图层的混合模式分别设置成“正片叠底”模式。

现在看到:在CMYK模式中,青加品红为蓝色,青加黄为绿色,品红加黄为红色。青品黄相加为黑色。颜色越少也就是印刷的油墨量越少越亮。这种模式称之为色料的减色法。

注意:这个三色合成的黑色并不是真正的黑色,因此,在印刷中另有纯黑色的K版。

对比RGB色彩模式和CMYK色彩模式,我们发现它们互为逆向相反。RGB反过来就是CMYK了。

我们处理数码照片,必须时刻牢记色彩模式中三原色的相互关系。尤其是RGB红绿蓝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照片的颜色,正确操作处理颜色,至关重要。因为我们所有的操作,都是基于RGB三原色的色彩关系。

在这本书中我们只讲了RGB的关系。

必须明白,在一幅数码照片处理中,如果要增加红色,这与减少青色从理论上讲是一样的。而减少青色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减少绿色和蓝色。那么,反过来,同时增加绿色和蓝色,也就是减少红色。其他颜色的加减,以此类推。

RGB相互的色彩关系必须在我们的头脑中非常清晰,这样我们才能在处理数码照片色彩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运用自如。观察照片色彩信息

任意打开一张颜色丰富的照片。这里以随书光盘中的一张03.jpg作为实例。

按F8键打开信息面板。

鼠标在图像中任意移动,信息面板上将显示鼠标光标所在位置的颜色信息,列出了相应的RGB参数值和对应的CMYK参数值。

用放大镜工具将图像尽量放大,可以看到一个一个整齐排列的像素了,这里的每一个像素都是由不同比例的RGB红、绿、蓝参数组合而成的。

如果需要记录一些颜色信息,可以在工具箱的吸管中选择颜色取样器工具。

用颜色取样器在图像中寻找所需的颜色点,在相应位置单击鼠标,这个坐标点的位置和颜色信息就记录在信息面板上了。但是信息面板上只能记录最多4个颜色取样点的信息。

从这些颜色取样点的信息中,我们一方面可以得知这个点的RGB参数信息,另一方面也要主动训练自己判断的颜色信息与实际测到的大致相符的能力。最终效果

这个练习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非常重要。

我们通过这个实例练习了解了RGB色彩关系,知道了我们照片中的万紫千红都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合而成的。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按照这样的色彩关系来分析处理颜色,是我们思考颜色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04 色彩空间实验

色彩空间是可见光谱中的颜色范围,也称为色域。不同的色彩模式有不同的色域,而色彩又受到硬件设备的影响,于是,即便是同一种色彩模式在不同的硬件上,也会有不同的色域。我们处理数码照片是基于RGB模式的,但RGB色彩模式又分为很多种,这些不同的RGB对于我们处理数码照片的操作技术本身没有关系,但会影响到我们输出数码照片(包括在不同的计算机上显示,在不同的软件中浏览)的色彩还原效果。大致了解色彩空间的知识,对于保证输出图像的色彩还是很有必要的。准备图像

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建立一个新文件。

在弹出的“新建”面板中,设置新文件的宽度和高度均为800像素,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颜色模式为RGB8位。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建立了一个新的正方形的图像文件。

在工具箱中选择渐变工具,在上面选项栏中打开渐变颜色库,选中色谱,渐变方式选定第一种线性渐变方式。

用渐变工具在图像中从左到右拉出渐变线填充颜色。渐变线的起点和终点要靠近图像的左右边缘。

在拉出渐变线的同时,按住Shift键,以拉出水平的渐变线。

按F7键打开“图层”面板,在图层面板最下面单击创建新图层图标,产生一个新的图层1。

在工具箱中仍然选择渐变工具,设置前景色为默认的黑色、背景色为默认的白色。在顶上的选项栏中打开渐变颜色库,选择第一个前景色到背景色渐变,渐变方式仍然是线性渐变。

用渐变工具在图像中从下到上拉出渐变线填充颜色。渐变线的起点和终点要靠近图像的上下边缘。

在拉出渐变线的同时,按住Shift键,以保证渐变线能垂直,最后先松开鼠标后松开键盘。制作RGB色彩空间效果

在图层面板最上面打开图层混合模式下拉列表,选择“明度”模式。可以看到图像中的色彩发生了变化,这就是RGB的色彩空间,上面是RGB值为255的白色,下面是RGB为0的黑色,中间是不同明度RGB的分布效果。

我们对这个RGB的色彩空间应该是似曾相识。

按F6键打开“颜色”面板,发现在颜色面板的最下面,其实就是这个色彩空间图,只是为了节省空间将它压扁了。

打开图层混合模式下拉列表,依次选择各项混合模式,可以看到色彩空间的变化。

选择“实色混合”模式,可以清楚地看到RGB与CMY之间的关系。红、蓝相加为品红色,蓝、绿相加为青色,红、绿相加为黄色。

在图层混合模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浅色”模式,色彩产生了一个起伏的曲线。

这个曲线告诉我们,两个原色相加所产生的间色比原色要亮。红、蓝相加产生的品红色比红、蓝色亮,蓝、绿相加产生的青色比蓝、绿色亮,红、绿相加产生的黄色比红、绿要亮。

仍然将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明度”。

按Ctrl+Shift+Alt+E组合键,将当前图像做盖印。在图层面板上可以看到,当前图像效果成为一个新的图层2。

选择“滤镜\扭曲\极坐标”命令,在弹出的“极坐标”面板中,确认下面选中的是“平面坐标到极坐标”选项,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现在我们看到一个如同宇宙空间中绚丽行云一样的东西,这就是模拟的RGB色彩空间。

它与实际的RGB色彩空间并不完全相等,我们目前只能做到这一步。对比不同RGB色彩空间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RGB的色彩空间,但是RGB色彩空间还分为很多种,现在这是哪一种?各种不同的RGB色域有什么差别?

选择“编辑\指定配置文件”命令,在弹出的询问面板中提示“更改文档配置文件会影响图层外观”,意思是说在这里看到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单击“确定”按钮继续指定配置文件。

在弹出的“指定配置文件”面板中,打开配置文件下拉列表,可以看到两组命令选项。第一组是用于图像处理的各种软件系统所使用的RGB模式,第二组是各种制式的电视显示器所使用的RGB模式。

我们处理数码照片只需要选择第一组。

显示器默认的是sRGBIEC61966-2.1,据说也是网络系统中默认的模式。

选定第一个RGB色彩模式后,用键盘上的上下方向键依次选择不同的RGB色彩模式,可以看到各个模式之间的差别。

各种RGB色彩模式与相应的硬件相配套,显示出来的色彩效果在明暗的区域、饱和度的变化范围等都有很大差别。

别看都是RGB,其实它们的差别还是很大的,究竟使用哪一种RGB模式输出图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照片的颜色质量。

经过反复对比,可以感觉到ProPhotoRGB的色域是最大的。实际也是这样,ProPhotoRGB是能被我们利用的最大空间,被称为色彩空间之王。更重要的是,数码相机使用RAW格式时,它的默认空间就是最大的ProPhotoRGB。

反过来说,使用RAW格式拍摄的照片,如果不使用ProPhotoRGB模式,大量的色彩信息将被白白丢掉了。

指定配置文件后,这个图像所使用的色彩模式就作为ICC文件记录在图像文件中。以后不管在哪个计算机上打开这个图像文件,都会按照ICC文件的信息,用文件所使用的RGB模式解读还原图像的色彩。几点认识

第一,这个实验对于我们认识色彩空间很有意义,我们看到了色彩空间建立的过程,尽管最终得到的色域是模拟的,但基本原理已经明白了;

第二,了解到RGB多种不同的模式,各个RGB模式之间居然还有如此大的差异;

第三,ProPhotoRGB模式是色域空间最大的,拍摄RAW格式照片默认就是ProPhotoRGB模式,后期处理数码照片应该首选这个模式;

第四,色彩模式受到硬件和软件的限制,要根据输出的需要设置合理的模式,并非设置为ProPhotoRGB模式就万事大吉了,因为一般的显示器都达不到ProPhotoRGB模式的色域显示;

第五,色彩空间的设置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图像的输出质量,但是与图像处理的操作技术关系不大。因此,如果您对这部分内容感到吃力,大可不必伤心。跳过这一部分,软件中就用默认设置吧。

05 设置所需的色彩空间

色彩空间也称为色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坐标系统建立起来的色彩范围。这些不同的色彩空间应用于不同的领域,我们在处理图像的过程中,设置所需的色彩空间,是确保图像色彩正确还原、准确输出的重要环节。常用的色彩空间有RGB、CMYK、灰度等,我们在操作中经常需要在几个色彩空间之间转换。设置合理的色彩空间参数,才能使这些转换尽可能小地损害图像色彩质量。设置选项

选择“编辑\颜色设置”命令来设置所需的颜色空间。

在弹出的“颜色设置”面板中,上面有“设置”下拉列表,下面分为工作空间、色彩管理方案和说明3个部分。

在最上面的提示中有一个词:CreativeSuite,可以翻译为“创意套件系统”。是Adobe公司出品的一个图形设计、影像编辑与网络开发的软件产品套装。该套装包括电子文档制作软件AdobeAcrobat、矢量动画处理软件AdobeFlash、网页制作软件AdobeDreamweaver、矢量图形绘图软件AdobeIllustrator、图像处理软件AdobePhotoshop和排版软件AdobeInDesign等产品。

打开“设置”下拉列表,这里有6个预设选项,其中只有“日本常规用途2”的选项与CreativeSuite同步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选项时,Photoshop的色彩空间与Adobe的套装软件的色彩空间才能都是一致的。因此如果您需要在这个套装软件之间跨平台操作,要使用这个套装中的多个软件,那就需要选定这个“日本常规用途2”的选项了。

如果您处理的数码照片只在计算机中使用,只在网页中发图,那就可以在“设置”下拉列表中选中“日本Web/Internet”选项。选中后,下面所有选项都是匹配网络浏览图像的色彩要求的,其RGB选项自动设置为sRGBIEC61966-2.1,因为网络系统使用的是sRGB色彩空间。

实际上,这是一个可以考虑的不错的选择。因为我们处理的数码照片基本上都是在电脑屏幕上观看的,选择sRGB色彩空间可以保证在电脑屏幕,以及在各个网站上发图观看的数码照片的颜色都是基本一致的。

这时把数码照片送到数码冲印店去输出,那里的色彩空间转换也是我们控制不了的。

但是这个选项不适合处理RAW文件按照ProPhotoRGB色彩空间导出的照片。设置工作空间

这里有一个对于我们摄影人非常重要的选项,就是ProPhotoRGB。

选中ProPhotoRGB选项,从下面的说明中可以得知,这是所有RGB色彩空间中色域最大的。这个色彩空间是数码相机的JPG和TIF图所无法达到的,必须使用RAW格式拍摄的照片才能设置ProPhotoRGB。

既然ProPhotoRGB色域是所有RGB中最大的,那当然选它最好了。但是,你别相信下面说明里面的话,实际上多数普通的输出设备都不能完美地支持它,网络显示也不支持它,我们的非高端专业的电脑显示器也不能真正显示它的所有颜色。

我建议,还是要选择ProPhotoRGB,而在导出的时候再转换成为所需的、合适的色彩空间。

ProPhotoRGB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色彩空间模式,在早前的Photoshop版本中还没有这个选项。

除此之外,AdobeRGB(1998)是最大的色彩空间。如果没有ProPhotoRGB,最好就是选择这个AdobeRGB模式了。

对于广大使用PC计算机的用户,不建议使用AppleRGB和ColorMatchRGB模式。

而sRGBIEC61966-2.1模式是所有软硬件都普遍支持的色彩空间,具有最广泛的使用空间,使用这个模式,可以在网络、显示器、各种软件之间获得一致的色彩还原。但这个色彩模式的色域是相对较小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设置的色彩模式是用于工作空间的。也就是说,Photoshop是使用这个色彩空间来进行图像处理操作的。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这个工作空间的色彩空间越大越好。

刚才设置了RGB的工作空间,再来看CMYK的工作空间。

CMYK色彩模式是用于非电脑屏幕显示图像的,大多数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热升华等输出方式用于布、木质、金属、瓷器等材料的表面。

打开CMYK下拉列表,这里有很多世界各种印刷喷绘打印选项。除非我们知道处理后的照片输出使用哪个,否则选择就是盲目的。因此,还是使用默认值为好。

RGB是加色法,而CMYK是减色法,二者之间的转换肯定是不相等的,对色彩肯定是有影响的。我们只能希望转换色彩空间的差别越小越好。

灰色和专色对于我们摄影人极少使用,就用默认值吧。设置色彩管理方案

再来看色彩管理方案的设置,这里的设置关系到处理后的照片文件使用什么方式输出。

打开RGB下拉列表,只有3个选项。

建议选择“保留嵌入的配置文件”选项。因为在Photoshop中打开的图像文件,如果已经定义使用了某个色彩空间,那还是使用原色彩空间为好。如果原片使用的就是sRGB模式,那即便是选择“转为工作中的RGB”,或现在工作空间是ProPhotoRGB,色彩也不会再增加了,转成大的色彩空间也是没有意义的了。把小空间转换成大空间,不会增加原来没有的新颜色。

再来设置第二项CMYK色彩管理方案。

建议选择“转换为工作中的RGB”选项。因为如果为了印刷要转换为CMYK模式,在Photoshop中处理图像时已经使用了前面工作空间设置的CMYK模式,操作者已经看到转换后的颜色效果,并且已经认可了。这时当然使用工作空间的RGB效果更直观,如果保留原来文件中的CMYK配置文件,则还可能会发生新的色彩转换变化,与现在处理的效果又不一样了。

当然,如果输出方要求必须使用原配置文件则另当别论。

灰色是单通道的,我们的数码照片处理基本用不到。数码照片即便是纯黑白的,大多数人还是使用的RGB模式,而不是单通道的灰度模式。因此,这个灰色选项可以选择关闭。

对于配置文件不匹配的选项,建议勾选“打开时询问”选项。因为当打开一个新文件时,它的颜色配置与我们当前设置的色彩空间不匹配的时候,需要选择是否更改这个新文件的色彩空间设置,这时当然是有询问提示为好。

粘贴时,复制的图像如果与目标文件色彩空间不符,当然应该以目标文件为准,因此这时的询问意义不大。

至于缺少配置文件,打开时是否询问,这对于数码照片处理来讲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其他设置选项

在面板的右侧还有“载入”选项,可以载入其他已经存储过的特定的色彩空间设置。“存储”可以将当前设置的特定色彩空间存储为一个文件,以备需要的时候载入调用。

单击“更多选项”可以在面板下面打开更多的设置选项。坦率地说,这些选项我也不懂,查不到相关的资料,下面的说明也如读天书,做了半天试验也没有明确的结果。先保留默认值吧,其他留待日后慢慢研究了。几点认识

第一,色彩空间的设置直接影响图像的色彩质量,设置合理的色彩空间非常重要。

第二,ProPhotoRGB模式是色域空间最大的,使用这个色彩空间能够尽可能好的利用、还原、保留最丰富的颜色,但是并非设置了ProPhotoRGB模式就一好百好了,如果不能正确设置所需的输出模式,后果更麻烦。

第三,色彩空间设置是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听专家讲专业,大多数人都被讲晕。对于一般摄影爱好者处理数码照片,如果实在头疼繁琐的颜色空间设置,那就索性在“设置”下拉列表中选定“日本常规用途2”,所有参数为Photoshop默认即可。

06 色彩空间的导入与导出

我们将数码照片在Photoshop中打开,如果照片中原来配置的色彩空间与Photoshop中设置的工作空间不一致,就有一个需要转换的问题,这就是色彩空间的导入。数码照片处理完成后需要存储为用于输出的文件,在网络上发图,或者送报刊杂志印刷,或者打印成照片,这都需要设置所需的符合输出需要的色彩空间,这就是色彩空间的导出。

色彩空间的导入与导出,直接影响到数码照片的色彩质量。做好色彩空间的导入与导出非常重要,但是讲清楚这个问题却是非常饶舌的,可又不得不讲。设置选项

从右边这张色域图上可以看到,每一种RGB的色彩空间大小都是不一样的,sRGB最小,ProPhotoRGB最大,而AdobeRGB介于二者之间。如果Photoshop中设置的色彩空间与要打开的数码照片里的色彩空间不一致,那就要做相应的设置,以保证照片在Photoshop中打开后,色彩能正常还原。而这种转换设置并不是几句话能讲清楚的简单事。

因此,最好是将自己使用的计算机中的Photoshop中的色彩空间与自己数码相机的色彩空间设置为一致的。

打开Photoshop,选择“编辑\颜色设置”命令来设置所需的颜色空间。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定默认的“日本常规用途2”的选项。在“配置文件不匹配”选项中,勾选“打开时询问”,为的是在打开的照片色彩空间与目前设置的工作空间不一致时,能根据需要做主动选择。更改任何一项设置后,上面的“设置”变为“自定”,不必在意。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导入转换色彩空间

打开随书光盘中的图像文件“八方亭夕阳.jpg”。

这是一个从RAW格式转换过来的图像文件,色彩空间是ProPhotoRGB,颜色位深是16位。

因为刚才设置了配置文件不匹配,打开时询问,因此现在会弹出“嵌入的配置文件不匹配”询问面板。可以看到原文件嵌入的是ProPhoto色彩空间,而软件中使用的是sRGB色彩空间。这时选项询问“您想要做什么?”此处选择默认的“将文档的颜色转换到工作空间”,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这时,图像原配的ProPhotoRGB已经被转换为当前软件中的sRGB。然后处理图像没有发现什么别扭,我们这里就不再折腾了,只当后期处理操作都完成了,需要存储输出了。想起来这个图像原本是使用的ProPhotoRGB色彩空间的,于是选择“编辑\指定配置文件”命令,在弹出的面板中选中“配置文件”选项,打开下拉列表,选中ProPhotoRGB,心想还回到原来的大色域不好吗?不料,图像的色彩已经发生突变,不知所措了。尝试着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选择“文件\存储为”命令将处理好的图像存盘。在弹出的“存储为”面板中,看到下面的颜色选项确实是刚才设置的ProPhotoRGB,选择一个合适的目录,指定一个合适的文件名和JPG文件格式,单击“保存”按钮退出。

这时弹出“JPEG选项”界面,发现面板右侧有提示“预览和文件大小只能用于8位图像。更多预览选项在……”原来,JPG图像不支持16位颜色,只能保存8位的颜色。

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当前文件被另存为一个新的图像文件。

在资源管理器或者ACDSee等图像浏览器中观看,效果还可以。因为这张图在导入处理的时候,已经转换为sRGB模式,即便是另存时又转成ProPhotoRGB,也已经没有实际用处了,不会再扩大其工作的sRGB色域了。

在Photoshop再次打开“八方亭夕阳.jpg”文件。

弹出“嵌入的配置文件不匹配”提示面板,这次选择“使用嵌入的配置文件(代替工作空间)”选项,意在保持使用原文件中的ProPhotoRGB色彩空间来工作。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在Photoshop中经过各种图像处理工作,完成后要输出文件了,选择“编辑\转换为配置文件”命令,意在将输出的图像转换成输出方的软硬件能够支持的色彩空间。

在弹出的“转换为配置文件”面板中看到源空间的配置文件是ProPhotoRGB。打开目标空间的配置文件下拉列表,选中sRGB模式,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选择“文件\存储为”命令将文件另存。在弹出的“存储为”面板下方可以看到当前文件的颜色配置为sRGB。设定所需的保存目录和文件名,以及JPG格式。单击“保存”按钮退出。

这个图像在资源管理器或者ACDSee等图像浏览器中观看,或在网络上发布浏览,也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是原本的ProPhotoRGB空间在存储时转为sRGB,肯定是缩小了色彩空间的。导出转换色彩空间时的色差

再次在Photoshop中重新打开“八方亭夕阳.jpg”文件。

在弹出“嵌入的配置文件不匹配”提示面板中,再次选择“使用嵌入的配置文件(代替工作空间)”选项,仍然保持使用原文件中的ProPhotoRGB色彩空间来工作。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当我们在Photoshop中做完所有图像处理操作后,准备存储文件前,选择“编辑\转换为配置文件”命令,在弹出的面板中打开目标空间的配置文件下拉列表,选中ProPhotoRGB选项,仍然想保留这个最大的色彩空间。

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这就是说,导入的原配置色彩空间是ProPhotoRGB,工作空间却是sRGB,存储输出还保持ProPhotoRGB。

其实要想保持ProPhotoRGB色彩空间不变,应该在打开图像之前,先将“编辑\颜色设置”中的工作空间设置为ProPhotoRGB。这样就能始终保持原片的ProPhotoRGB不变。

再次选择“文件\存储为”命令将文件另存。在弹出的“存储为”面板下方可以看到当前文件的颜色配置为ProPhotoRGB。设定所需的保存目录和文件名,以及JPG格式。单击“保存”按钮退出。

本想从文件导入到处理全过程,再到文件导出,始终保持最大的色彩空间ProPhotoRGB,以为这样可以不经过色彩空间的转换,希望能尽可能保证色彩质量,哪知道问题出现了。

在资源管理器或者ACDSee等图像浏览器中观看,色彩明显不对,有些偏绿,很惨淡的调子。把这张图发到网页中去浏览,颜色更是惨不忍睹。

反复思考,终于反应过来了,记得专家以前讲过,大多数软硬件都不支持ProPhotoRGB。

我在这里将分别导出的ProPhotoRGB模式和sRGB模式在ACDSee中浏览的效果,想办法组合在一起作对比,可以看出两个色彩空间在同一个浏览器中发生的巨大差异。

我们真的很无奈。ProPhotoRGB色彩空间再好,一般的输出方都不支持。就好比开了一辆凯迪拉克回老家,但俺村的烂泥坑路只有驴车能通过。

所以有人说:ProPhotoRGB是给未来准备的色彩空间。

在打开图像导入色彩空间的时候还有第三种选择,“扔掉嵌入的配置文件(不进行色彩管理)”选项,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在Photoshop中打开图像后,颜色也很不舒服。它与“将文档的颜色转换到工作空间”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导入转换色彩空间

还有一种情况,两个图像在Photoshop中相互操作,要把一个图像的全部或者局部复制粘贴到另一个图像中,但是这两个图像的色彩空间不一致。

在一个图像中完成复制后,到目标图像中做粘贴,这时会出现“嵌入配置文件不匹配”的提示框,只有提示嵌入的色彩空间将被转换为当前图像的色彩空间,其他别无选择,单击“确定”按钮继续操作。几点认识

第一,色彩空间的导入与导出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图像色彩质量的大问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头疼;

第二,使用ProPhotoRGB模式是色域空间最大的,但导入的图像源色彩空间如果比这个小,那导入之后也不会扩展色彩;

第三,色彩空间的导出关键是了解输出方的软硬件支持什么色彩空间,如果只是简单设置最大的ProPhotoRGB,弄不好适得其反毁了图像的显示效果;

第四,如果实在不知道输出方是否支持ProPhotoRGB模式,可以设置为AdobeRGB模式,即便被动转换为最小的sRGB,也不至于出现太惨烈的结果;

第五,关于转换为印刷色彩模式,我们这里没有讲述,这个工作最好交给承担印刷的专业人员来做。

第2部分 色彩平衡与校正

07 认识色彩平衡

色彩平衡命令是按照RGB的相互关系,调节图像中红绿蓝三原色的平衡关系。这种调节原本是要在通道中完成的,但是Photoshop专门提供了一个相应的操作命令,使得一般操作者调整色彩平衡关系的操作,变得非常直观,非常方便。认识色彩平衡关系,学习色彩平衡操作,是调整图像颜色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我们在这个实例中仅以红色为例,讲解了色彩平衡命令,大家要举一反三,通过更多的练习认真掌握这个操作命令。色彩平衡命令中的“保持明度”选项,是一个需要另外深入探讨的问题,在这个实例中没有涉及。准备图像

打开随书光盘中的07.jpg文件。

实际上任何一张彩色图像,都可以用来学习这个操作,试验这个命令的效果。我们在这里提供了一张色彩比较饱满的生活照来做练习。各种加减单色

选择“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命令,打开“色彩平衡”面板。

我们首先注意到,面板中分为两大部分,色彩平衡和色调平衡。

在色彩平衡中有3个滑标,右边是红色、绿色和蓝色,左边是青色、洋红和黄色。也就是说,3个滑标的左右两边为补色关系。

下面的色调平衡中,有阴影、中间调和高光3个选项,它们不是各占1/3,而是中间调部分占整个影调的大部分。

最下面的“保持明度”不选。

首先来做“中间调”的试验。

将第一个滑标移动到最右端,也就是为当图像增加+100的红色,可以看到图像中增加红色以后的效果,图像整体开始偏红。

将第一个滑标移动到最左端,也就是为当前图像减少到-100的红色。红色与青色是补色关系,减少红色就是增加青色。而软件是基于RGB模式的,因此,增加+100的青色叫做-100的红色。可以看到图像中减少红色以后的效果,图像整体开始偏青。

将第一个滑标复原放回0点。

在色调平衡中选中阴影。

将第一个滑标移动到最右端为+100的红色,可以看到图像中暗调部分增加了红色,而高光部分基本没有改变。

将第一个滑标移动到最左端,也就是为图像减少到-100的红色。换句话说就是增加+100的青色。可以看到图像中暗部减少红色以后的效果,图像着重在暗调部分偏青。

将第一个滑标复原放回0点。

再来试验高光选项。在色调平衡中选中高光。

将第一个滑标移动到最右端为+100的红色,可以看到图像中高光部分增加了红色,天空的白云都开始偏红,蓝天开始偏紫,而阴影部分变化不大。

将第一个滑标移动到最左端,也就是为图像减少到-100的红色。可以看到图像中高光部分减少红色增加青色以后的效果,天空更蓝了,地面开始偏青。

将第一个滑标复原放回0点。等量加减

仍然回到中间调选项。

如果将3个滑标一致移动到同一位置,那就相当于等量加减红绿蓝三原色。这样做不会改变RGB的平衡关系,但是会改变影调。

将3个滑标都移动到最右端,可以看到等量增加红绿蓝三色到+100,图像没有偏色,但是比原来明度提高了。

反过来,将3个滑标都移动到最左端,就相当于等量减少红绿蓝三色到-100。图像依然没有偏色,但是比原来明度大大降低了。

按住Alt键,单击面板右上角“复位”按钮,所有参数恢复初始状态。反向调整双色

我们知道红绿蓝与青品黄是补色关系,那么增加红色应该等于减少绿色和蓝色。

将第二个和第三个滑标都移动到最左端,色彩与单独增加红色相比,同样是图像明显偏红,但是色调不同,比单独增加红色要暗很多。因为增加红色相当于将红色曲线向上抬,而减少绿色和蓝色相当于将这两条曲线向下压。

反过来,将第二个和第三个滑标都移动到最右端,可以看到图像开始偏青。与单独降低红色的效果相比,色彩是一样的,但是色调明显更亮。因为单独降低红色相当于在红色通道中将曲线下压,而增加绿色和蓝色相当于将这两条曲线向上抬。色彩平衡就是校正偏色

所谓色彩平衡,其实就是让图像不偏色。我们用这个图像做一个校正偏色的极端实例。

按住Alt键,用鼠标单击面板的“复位”按钮,所有参数恢复初始状态。

将第二个滑标移动到最右端,可以看到图像中明显增加了绿色。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若绿色还不够。按Ctrl+B组合键,再次打开“色彩平衡”面板。

将第二个滑标再次移动到最右端,也就是再次增加+100的绿色。现在看到图像已经偏绿偏得惨不忍睹了。

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如果还不放心,可以选择“文件\存储为”命令,在弹出的“存储为”对话框中给这个文件改一个新名字,单击“保存”按钮退出。

现在这个图像已经完全是另一个严重偏色的图像了。

选择“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命令,快捷键是Ctrl+B组合键。

在打开的“色彩平衡”面板中要减少绿色,按照理解当然是将第二个滑标移动到最左端。看到图像中绿色已经减少了。

我们刚才是做了两次增加绿色操作的,因此减少一次绿色是不够的。可以单击“确定”按钮先退出,然后再次选择色彩平衡命令来做第二遍。

也可以根据RGB补色的道理,将第一个和第三个滑标移动到最右端,增加红色和蓝色就是减少绿色。现在可以看到,刚才严重偏色的图像完全校正过来了。

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因为增加红色和蓝色,相当于在通道中抬高红色和蓝色两条曲线,因此图像更亮了。

按Ctrl+M组合键打开“曲线”面板,选中直接调整工具,在图像中按比较亮的地方适当向下移动鼠标,可以看到曲线上产生相应的控制点将曲线下压,在曲线的高光区建立一个控制点并稍向上移动,保持图像高光的影调不变。

满意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现在我们利用色彩平衡命令,将刚才非常严重的偏色图像完全校正过来了。当然,我们这个实例是将有意偏色的图像顺着原路退回来的,在实际校正偏色的操作中,我们很难做到如此准确。但是这个实例说明了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偏色照片是可以校正的。最终效果

色彩平衡命令是基于RGB通道来调整,用于控制红绿蓝三原色的重要操作命令。我们在这个实例中只做了红色的操作,其他可以类推。

用好这个命令,可以强调或者弱化图像中的某些颜色,还可以用来校正偏色。所有操作都是以RGB三原色的关系为基本出发点。

在实际调整色彩平衡的操作中,究竟需要加还是减那些颜色,加多少减多少,一方面是艺术观点,另一方面是以中性灰为依据,如何判断原图的色彩,则需要操作者的经验和对中性灰的把握程度了。

08 替换颜色与色彩平衡

改变颜色在Photoshop中有很多命令可以实现,最有代表性的是色相/饱和度命令和色彩平衡命令。这两个命令虽然都可以对各种颜色做改变,但二者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色相/饱和度是替换颜色,色彩平衡是校正偏色,概念不同,用处也不同。准备图像

打开随书光盘中的08.psd文件,通过一个实验来弄清楚替换颜色与色彩平衡之间的差异。我专门制作了这个图像文件,3个彩条分别是红-青、绿-品红、蓝-黄,下面是一个色轮盘。背景是黑-白。

读者应该会制作这个图。这里为了节省时间,为大家制作好了。寻找中性灰

选择“窗口\信息”命令,或者按F8键,打开“信息”面板。

在工具箱中的吸管工具栏中选中颜色取样器工具。

用颜色取样吸管在第一个彩条中间部分小心移动,看到信息面板上显示RGB的参数都是128或者127(也可以是两个128,一个127,相差1可以忽略不计)时,单击鼠标,这个参数值被记录在信息面板上。

然后在第二个和第三个彩条中间,也找到同样的RGB128的中性灰点,单击鼠标记录在信息面板上。

如果选中的取样点不满意,可以移动取样点,按Delete键删除某个取样点。替换颜色

在图层面板最下面单击创建新的调整层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色相/饱和度”命令,建立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层。

在弹出的“色相/饱和度”面板中,移动色相滑标,可以看到图像中的3个彩条和色轮盘都发生了变化。色轮盘被旋转了。

色相滑标如果以30度为一级逐一移动,可以看到色轮盘的旋转就是色轮上12色的依次替换。

不论色相滑标移动到哪里,红绿蓝青品黄颜色之间的补色关系永远不会变。再看信息面板,不论颜色如何替换,黑白灰关系不会变,也就是说,黑白灰是明度,不会被替换成红绿蓝青品黄色。平衡颜色

在图层面板上单击当前色相/饱和度调整层前面的眼睛图标,关闭当前的调整层。

在图层面板最下面单击创建新的调整层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色彩平衡”命令,建立一个色彩平衡调整层。

在弹出的“色彩平衡”面板中的3个色彩滑标,分别是红绿蓝对应青品黄。

将第一个滑标移动到红色最右端,参数值为+100。也就是说在当前图像中增加了红色。

打开“信息”面板可以看到,3个颜色取样点原本RGB等值的中性灰都发生了变化,都是红色R值增加了,而绿蓝色GB值没有变化。

同时,背景的灰色部分也发生了变化。将光标放在灰色部分,可以看到原本RGB等值的灰色中,都发生了变化,蓝绿值始终等值,而红色参数值是一个线性变化值。

打开信息面板,将光标在第一个色条上移动。可以看到在原中性灰点的右侧,有一个RGB等值的中性灰点,单击鼠标将这个点记录在信息面板上。

由此可以看到,在色彩平衡中增加了红色之后,在红色与青色正中间的中性灰点向右侧偏移了,原本灰色也被变更为偏红色了。

再将光标放在另外的两个彩条中,不断移动,却发现找不到RGB等值的中性灰点。也就是说,在绿色到品红色中也增加了红色,蓝色到黄色中也增加了红色,这两个彩条中的灰色也偏红了。这一点从信息面板上前3个取样点参数值的变化中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

整个图像偏红了。

注意观察,3个彩条和色轮盘上,红绿蓝青品黄的本色并没有变。

如果将光标放在红绿蓝青品黄纯色位置上,可以看到信息面板上,这6个颜色的值没有变化。背景中纯黑白的地方颜色值也没有变化。这就是说,偏色,对于纯色是不起作用的,这一点与前面做的颜色替换完全不同。色彩平衡与明暗

如果将色彩平衡面板上3个滑标都移动到最左侧,或者都移动到最右侧。可以看到色彩的平衡关系又恢复了,色彩正常了,偏色也没有了。

打开信息面板,可以看到,原本等值的RGB值现在仍然是等值的,只不过参数值有了共同的高低变化。也就是说,等量增减RGB值,不会发生偏色,但是会改变图像的明暗。

改变RGB值对图像所造成的影响变化,是由软件的算法所决定的。实际上,在面板上有“保留明度”选项,勾选这个选项,可以看到,等量增减RGB值不再影响图像影调变化。

仍然将“保留明度”选项的勾去掉不选。

不论滑标设置在什么位置,只要RGB等值,也就是说,只要3个滑标的位置一致,色彩就仍保持平衡。只要色彩保持平衡了,图像就不会偏色。

只要3个滑标的位置一致,在信息面板上可以看到,原本等值的中性灰点的参数仍然等值。尽管会随着RGB滑标的一致移动,参数值会有共同增加或减少,但仍然会保持等值,仍然是中性灰。

打开面板上的色调下拉列表,可以分别选择阴影和高光。

实际上,阴影、中间调和高光并非各占1/3。

将色调设置为阴影,再将滑标都移动到左侧顶端,就是等量减少RGB值,也是等量增加CMY值。可以看到图像的色彩仍然保持平衡。

将色调设置为高光,再将3个滑标都移动到右侧顶端,就是等量提高RGB值,也是等量减少CMY值。可以看到,图像的色彩仍然保持平衡。

增加纯色就减少了过渡区间,因而每个颜色之间的边缘就显得“硬”多了。

从信息面板上可以看到,原本RGB等值的各个取样点,虽然数值稍有变化,但仍然基本保持平衡。

这就告诉我们,只要是等量增减RGB值,都能保持原有的色彩平衡。等量增减RGB值会影响到明度的变化,会影响到红绿蓝青品黄之间的过渡色的变化。从色轮上可以看到,等量增减RGB值,使得红绿蓝青品黄之间的过渡明显变“硬”。从通道调整色彩平衡

换一种方法,用曲线来做色彩平衡试验。

在图层面板上,将刚才做的色相/饱和度调整层和色彩平衡调整层前面的眼睛图标单掉,关闭这两个调整层。

在图层面板最下面单击创建新的调整层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曲线”命令,建立一个新的曲线调整层。

在弹出的“曲线”面板中,用光标按住曲线上的中间点,向下移动曲线,可以看到图像产生明暗变化,但不会产生偏色,黑白的变化与色彩无关。

打开通道下拉列表,选中红色通道。在曲线上按住中间点向上移动。看到在曲线抬起的同时,图像中增加了红色,灰色开始偏红。这与前面所做的色彩平衡中移动滑标到红色顶端的效果一致。

如果在红色通道中,在曲线上设置两个控制点,亮调点向上移动,即在图像中亮调部分增加红色;曲线上的暗点向下移动,即在图像中阴影部分增加青色。

打开信息面板,将光标放在原本灰色的中间部分。观察RGB值,可以看到亮调部分已经偏红,阴影部分已经偏青。

这样的做法是对图像中不同影调部分分别设置不同的色彩平衡参数,从而使得图像中产生更复杂的变化。这样的调整在色彩平衡命令中也可以设置,但没有曲线做得这么细腻。

实际上,在这个试验中,还能够做出更复杂的变化,我们在这里只是做了一个红色参数值。希望大家能由此举一反三,尝试其他参数变化的效果。

重要的是大家能通过这个实例真正弄明白替换颜色与色彩平衡之间的区别。这两个操作命令都能够改变色彩,但是替换颜色是色轮的旋转,对黑白灰不起作用,黑白灰不能直接替换成红绿蓝色。而色彩平衡是RGB的平衡关系,增减其中的某些颜色,会改变图像的色彩平衡关系,但它对图像中纯色不起作用。杂谈02从前期到后期,从拍摄到处理(一)

很多朋友问我,一张照片前期是如何拍摄的,后期是如何制作的。这里就以我拍摄的一张照片为例,大致讲述一下,从前期到后期,从拍摄到作品的过程。

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小山村,是专门为了拍摄那里每天傍晚羊群回家的镜头。站在寒风中等候了一个小时,一拨一拨的羊群终于回来了。一开始我也从侧面拍摄羊群经过镜头前的画面,感觉顾头不顾尾,不好看。于是我跑到羊群的前面拍摄,但是羊倌在羊群后面的时候,羊群见我在前面就绕着我走,还是不行。

终于等到这个羊倌走在前面,他的羊群跟在后面。于是我在羊倌的前面,一边后退,一边按动快门拍摄。直到看到取景框里村子的景物不好看了,才放过羊倌,这时羊群从我的身边蜂拥而过。

我当时连续拍摄了十几张照片。预感到可能会出片子,所以事先设置了RAW格式,为了后期能有较大的调整空间。

当时使用大广角镜头,突出了羊倌的姿态。因为焦段较短,所以景物透视变化很大,羊群显得有点远。回来挑选片子,下面这张感觉最好。羊倌自信地的向前迈出脚步,牧羊犬忠实地紧跟在羊倌身后,羊群听话地跟随着主人的身影。人物的姿态、牧羊犬的动作,以及羊群的位置都很舒服,画面给人以信心。

好的前期拍摄,为后期处理提升照片的艺术内涵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很大的空间。

09 中性灰的基本原理

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反射一部分光线,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看到了颜色。在正常光线照射下,当物体反射的红绿蓝三原色光线都相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就是黑白灰。由此可知,黑白灰的物体在照片中其RGB等值,这就是中性灰。根据照片中黑白灰物体的RGB参数值,就可以判断照片是否偏色,偏什么色。R=G=B是中性灰的基本原理。

在这个实例练习中,操作的步骤不多,要思考的问题比较多。准备图像

打开随书光盘中的09.jpg文件。

我临时拍了这张照片,用来做中性灰讲解的实例。照片有意安排了红绿蓝黄4种颜色,有意使用了白色的瓷盘。尽管颜色不是很纯,但基本能够说明问题,这是我们做颜色试验的基本颜色。设置颜色(取样点)

我们先来在图像中设置所需的颜色取样点。

在工具箱中按住吸管工具图标,在弹出的工具列表中选择颜色取样器工具,用这个工具来设置最多4个所需的颜色取样点。

按F8键打开“信息”面板。

将光标放在图像中红色的彩椒上移动,观察信息面板上的RGB参数,寻找一个R参数值最高,G和B参数值最低的地方单击鼠标。这就算是图像中最红的地方了。

将光标放在绿色的彩椒上移动,寻找一个G参数值最高,而R和B参数值相对较低的地方单击鼠标。尽管看上去这是绿色的,实际上里面有一定的红色,使得彩椒的绿色偏黄一点。

将光标放在黄色的彩椒上移动,寻找一个R值和G值最高,B值最低的地方单击鼠标,这就是最黄的地方了。

将光标放在蓝色的衬布上移动,能找到一个B值最高,R值和G值比较低的地方单击鼠标。图中没有纯蓝色。

还要在白色的盘子上寻找一个最合适的点,这个点的RGB3个参数值要基本相等。尽管看起来盘子是白色的,但是要真正找到这个需要的点并不容易,因为彩色物体的反射会影响到白色的本色。靠近黄色物体的地方白盘子的颜色参数中R值和G值会偏高。最终在白盘子的右侧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区域,这里的RGB参数值基本相等,这就是图像中准确的中性灰点。

因为最多只能建立4个取样点,而我们必须保留那个最重要的中性灰点,因此需要舍去一个彩色取样点。

将光标放在刚才建立的蓝色取样点上,看到鼠标变成移动工具。按住第4个取样点,将其移动到白色盘子中RGB等值的中性灰点上。改变光线明暗

选择“图像\调整\色阶”命令。在弹出的“色阶”面板中将中间灰滑标向左移动,看到图像变亮了。这是模拟光线增强的效果,照片显得过曝了。

观察信息面板,可以看到4组参数的变化。RGB参数中凡是达到255和0极值的都无法再变了,其他数据都随着图像变亮而增高数值。注意这些增高数值并非等值,也就是说色彩是有改变的。但是中性灰参数是等值增加的,仍然保持了标准的中性灰。

将色阶面板中的中间灰滑标向右移动,看到图像变暗了。这是模拟光线减弱的效果。

观察信息面板,可以看到4组参数中,除了RGB参数达到255和0极值的没有变,其他参数都降低了。值得注意的是,降低的参数中,按照比例计算,本色参数降幅比外色要小。例如绿色彩椒中G值下降远比R值和B值要低。一方面说明欠曝时色彩会有变化,另一方面说明欠曝时色彩饱和度要高。

欠曝时中性灰的参数值仍然是等值降低的,中性灰点仍然不变。

这一步练习试验告诉我们:在正常光线照射下,光线的强弱不会改变中性灰,也就是说不会偏色。

单击“取消”按钮退出色阶操作。改变光线色彩

选择“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命令,打开“色彩平衡”面板。

将第一个滑标向右移动,第三个滑标向左移动,这样就在图像中增加了红色,减少了蓝色,相当于照射了橙色的暖光,整个环境似乎笼罩在暖融融的灯光下。

4组取样点数据中,值得注意的是中性灰点的参数值,原来的平衡被打破了。R值增加了,B值降低了,这个原来的白盘子已经不是标准的中性灰白色了。也就是说,这张照片开始偏色了。

我们现在只是做试验,只在色彩平衡命令上,对中间调调整了两个滑标,这与实际拍摄时的偏色还不一样,因为实际拍摄中的情况还会更复杂,阴影和高光中的参数也会有变化。

有的朋友认为,现在这种光线的色调也挺好的,何必非要让中性灰点的RGB等值?这是关于艺术表现的问题,与我们现在讨论的中性灰科学标准不是一回事。

现在将色彩平衡面板中第一个滑标向左移动,第三个滑标向右移动。这样在图像中减少了红色,增加了蓝色。相当于在阴天环境中,而且还照射了冷光源,图像中蓝色衬布的效果尤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仍然是中性灰的这组数据,R值降低了,B值升高了,原来的RGB等值被打破了。现在感觉白色的盘子好像更白了,其实是白色开始偏青了。照片又开始整体偏色了。

还可以继续尝试各种颜色的组合变化。

比如第一个滑标向右增加红色,第二个滑标向左减少绿色,第三个滑标回0。这就为照片增加了一种品红色,在现实中这样的光线大概很少遇到,但是在舞台艺术灯光照射下,这就很常见了。

这时观察信息面板中,原本RGB等值的中性灰点参数,也准确表现了红加、绿减、蓝不动的参数变化。

舞台灯光是有意用各种颜色灯光制造的特殊彩色效果,还有必要做校正颜色吗?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后面另有实例讲述。中性灰的用处

通过前面的步骤,我们已经了解了中性灰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

然后我们来看中性灰的用处。

将第一个和第三个滑标复位回0。将第二个滑标向右移动,图像增加了绿色。在信息面板的中性灰取样点上可以看到明确的数据显示。

再将第二个滑标向左大幅度移动,可以看到图像减少了绿色,也就是增加了品红色。图像色调明显开始偏品红色。信息面板的中性灰取样点参数也证明了这一点。

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色彩平衡命令。

既然图像色调偏品,图像中的中性灰取样点的参数告诉我们G值比R和B值低,那就可以判断这个图像中缺少绿色。

选择“图像\调整\曲线”命令,在弹出的“曲线”面板中打开颜色下拉列表,选择绿色通道。

将光标放在白色盘子的取样点处按下鼠标,可以看到曲线上出现对应的控制点,用鼠标将这个点按住向上移动,抬起曲线。同时观察信息面板,可以看到G值逐渐增加,直到RGB3个参数基本相等。

偏色已经校正过来了,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有的朋友会说,校正偏色后的图像与原片相比还是有差异。这个问题将在后面实例中进行探讨。最终效果

在实际拍摄中,由于光线不是真正的白光,或者由于当时环境反射颜色影响,或者由于相机白平衡设置关系等,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照片偏色。所谓偏色,就是照片中某种颜色的光线多了,或者少了。

被摄物体中,原本为黑白灰的物体,在正常光线照射下,其RGB参数必然等值。黑色物体在强光照射下可能不是纯黑,白色物体在弱光照射下肯定不是纯白。这些都可以视为黑白灰的物体,它们的RGB参数如果不等值,则可以判断肯定偏色了,什么值高就是多了什么色,什么值低就是少了什么色。

中性灰的基本原则就是:

R=G=B

这是判断照片是否偏色的科学依据。杂谈03从前期到后期,从拍摄到处理(二)

前期拍摄的成功是整个摄影创作成功的一半,后期并非只需简单调整影调就能完成的。我们拍摄这样的片子不是为了纪实,更多的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考虑的。后期处理就是要充分调动各种影调和色调的手段,把这个图像从照片提升到作品。

一般的后期处理效果,把天空的层次做出来,整体的色彩饱和度提高。这就是一张照片。

我更希望尝试一种民俗风情绘画的效果。于是在首先调整好整体的影调之后,开始调试现在时尚流行色的冷色调,在中间调和亮调部分用色彩平衡命令增加了青色和绿色。

感觉主体人物不够突出,片子整体色彩的调子还是跳。于是用曲线调整层把人物局部提亮,用黑白调整层设半透明度,整体再次降低色彩饱和度,让片子更显冷峻,表达羊倌的坚毅与环境的清冷。压暗周围环境影调,突出主体人物。现在的弱饱和度冷色调,主观上更强调一种油画的效果。

我们一直强调,从前期到后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拍摄到处理是一个创作的流程。只靠前期拍摄或者只靠后期处理,都不算真正完整的摄影创作。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要做什么,给后期处理留出合适的空间。在后期处理的时候要考虑前期表现的主题和主体,把前期要表达的思想和画面元素关系调整好,前期照顾后期,后期提升前期,这才是真正的摄影。

10 只要能找到中性灰

中性灰是校正图像颜色的依据,而且是科学依据。中性灰是以光线三原色为基础,是红绿蓝光线相等的颜色。在实际操作中,除去纯黑、纯白之外,R=G=B就是中性灰。

要让图像不偏色,首先要确定图像中什么地方是中性灰。只要能找到中性灰,片子颜色的校正就有了依据。

这个实例是一个反推的实例,就是把一个颜色正常的图像先打乱,然后再恢复。这对于理解中性灰很有意义。准备图像

打开随书光盘中的10.jpg文件。

这是早晨公园里的游船,五颜六色,而且也有很多白色,用来做这个中性灰的练习实例很合适。

首先确认,这张片子不偏色。寻找中性灰取样点

我们先来寻找图像中哪些地方是中性灰。

在工具箱中按住吸管工具图标,在弹出的工具列表中选择颜色取样器工具,用这个工具来设置多个所需的颜色取样点。

按F8键打开“信息”面板。

将光标放在图像中任意移动,可以看到信息面板上显示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RGB参数值、CMYK参数值和坐标位置等。我们要的就是第一个RGB参数值。

根据我们已经知道的颜色原理,首先判断图像中游船白色的地方应该是RGB等值的。将光标放在游船白色位置单击,这个点就作为取样点将参数记录在信息面板上了。观察其RGB值,虽然不是丝毫不差,但相差不超过10也就可以了。

继续用光标在图像中寻找RGB等值的地方。

可以看到在游船座舱里、电镀杆上都可以找到RGB大致等值的中性灰位置,而且在游船边的水面中居然还找到了RGB完全等值的绝对中性灰点。在这些地方分别单击鼠标,将这些取样点数据记录在信息面板上。

信息面板上最多能够记录4个取样点数据。将原片颜色打乱

改变图像的颜色应该使用哪个命令?先尝试选择“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在弹出的“色相/饱和度”面板上,随意拖曳色相滑标,可以看到图像中红绿蓝青品黄这样的颜色被改变了,而黑白灰的地方没有改变。仔细想想,色相/饱和度命令是色轮的旋转,因此对黑白灰不起作用。

单击“取消”按钮退出,图像恢复初始状态。

选择“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命令。在弹出的“色彩平衡”面板中将3个滑标随意拖曳,不必与书中设置参数完全一样。

需要注意两点:第一,3个滑标移动方向不要一致,因为同方向移动3个滑标等于等量增减RGB值,这不会导致偏色;第二,最好不要将滑标移动到两边的顶端,因为颜色到了极值,后面就没有调整的空间余地了。

在面板的色调平衡选项中选中阴影,这用于调整图像中阴影部分的色彩。

这里将阴影部分的颜色适当偏绿了一点。

在面板的色调平衡选项中选中高光,这是调整图像中高光部分的色彩。

这里将高光部分的颜色适当偏橙色了。

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现在图像颜色已经完全被打乱了,我们可以确认这个图像肯定偏色了。如此严重的偏色,甚至在实际拍摄中都做不到,我们是为了做试验故意制造的大麻烦。

打开信息面板,可以看到刚才建立的4个颜色取样点的参数发生了很大变化。红色明显高于绿色和蓝色的参数,而且1号取样点中的红色参数值达到了顶端的255。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