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07:37:4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1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1.1 复习笔记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一)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佩夫斯纳(1)简介

在早期所作的“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2)影响

将设计史独立出来作为专项研究,其所持的研究角度影响了一大批国际著名的美术史家。还将类型研究引进设计史,使当今专门设计史研究进入一种新的研究境地,拓展了研究者的视野。(3)代表作《现代设计的源泉》、《关于美术、建筑与设计的研究》

2.吉迪恩(1)简介

设计史研究的另一位开创者,他受到沃尔夫林提倡的“无名的美术史”的影响,坚持认为“无名的技术史”与“个体的创造史”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都应当受到历史学家的关注。(2)主张

吉迪恩在出版的设计史名著《机械化的决定作用》中强调现代世界及其人造物一直受到科技与工业进步的持续影响,对设计史的研究应当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3)森珀(1)简介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他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对建筑和工艺作了系统和高度类型化的研究。(2)影响

①在艺术史研究中第一次树起了唯物主义的大旗;

②他将属于大艺术和小艺术的建筑和工艺作了研究。提高了小艺术的地位,并使之进入美术史研究的领域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3)代表作

出版的著作《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

4.里格尔(1)主张

①强调艺术作为一门心智的学科所必然有的精神性,里格尔将这种精神性称之为“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即“艺术意志”;

②里格尔总是坚持创造性的自主和选择的原则,认为这是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2)影响

①里格尔出版的著作《风格问题》里,他认识到装饰艺术研究是一门严格的历史科学,这一认识对后世学者将设计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来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启发;

②比森珀更进一步,从价值上完全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分界,将对传统小艺术的研究提高到了显学的地位。(二)设计理论

1.早期的设计理论

在西方,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荷加斯意识到洛可可风格的意义,并提出了线条的曲线美特征,而且对线条的组合做出了十分精辟的分析。(1)设计理论的类型

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都是从19世纪开始出现的,而且一般都归入两种类型。(2)以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代表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

①琼斯

他所作的经典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给装饰设计理论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个功能主义者,琼斯强调:任何适合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

②克利斯多夫·德雷瑟

德雷瑟强调将几何方式和古典装饰形式的研究,他所写的论著包括《装饰设计的艺术》、《装饰设计的原则》和《现代装饰》。(3)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代表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①普金

普金深切感受到工业革命造成的可悲影响,在他的著作《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式风格,反对在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②拉斯金

拉斯金将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生机盎然的作品与机器生产的无生气的精密物品对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命,而机器则象征死亡。他所著《建筑的七盏明灯》这部关于建筑和装饰设计原理的书,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工业化的英国恢复中世纪状况。

③莫里斯

莫里斯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主张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及其价值,每种材料都应该在所有的设计中得到尊重。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2.现代运动的设计理论

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于艺术和建筑。但是,设计作为新机器时代的主要方面,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1)勒·柯布西埃的设计理论

勒·柯布西埃赞扬规模生产的意义和标准化的产品,“类型的物体”是柯布西埃为欢呼和迎接机器时代而创造的一个独特的术语。(2)格罗佩斯的设计理论

格罗佩斯深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理论的影响,并且追随穆特修斯倡导标准化。他所主持的包豪斯学校既强调对自然形态的研究。又强调对传统大师作品的构图分析。这复杂因素构成了包豪斯所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3)人体工程学

二战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二战期间所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得到广泛采用,它科学地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4)系统方法

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阿彻所著的《设计家的系统方式》和《设计程序的结构》将系统方法引进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步骤,使设计过程更为简化和容易理解。(三)设计批评

1.含义

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

2.设计批评的类型(1)“再创造性批评”是确定设计作品的独特价值,并将其特质与消费者的价值观与需要相联系;(2)“批判性批评”是将设计作品与其他人文价值判断和消费文化需要相联系从而对作品做出评价,并对作品的评价制定出一套标准,将这些标准运用到对其他设计作品的评价中去。

3.形式主义批评(1)代表人物

①沃尔夫林

在美术史研究上提出“无名的风格史”从而开了形式主义研究的先河。

②弗赖伊

在《视觉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艺术品的形式是艺术中最本质的特点,他着重于视觉艺术中“纯形式”的逻辑性、相关性与和谐性。

③贝尔

在他出版的《艺术》里引进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将形式与个人、视觉经验及情感经验的联系程式化的概念。贝尔用这一概念来描述艺术品的色彩、线条和形态。(2)形式主义批评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

①沃尔夫林对美术风格史的研究;

②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

③罗斯的《纯设计理论》。

4.设计功能的讨论(1)发展

①早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一书中表明,结构设计应当由其功能所决定;

②洛吉耶在他的著作《论建筑》中反复强调建筑设计的基础是结构的逻辑性;

③芝加哥学派大师沙利文的名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此乃定律”随即成了20世纪功能主义的口号;

④卢斯发表的文章《装饰与罪恶》,被压缩成一句口号:装饰就是罪恶。(2)成就

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是乌尔姆设计学校,该校继承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宗旨,在短时间内因其在工业设计方面的严谨、规整和纯粹的方式而闻名。学校设有四个专业:产品设计、建筑、视觉传达和信息。乌尔姆设计学校最成功之处在于与布劳恩公司成功的合作。学生拉姆斯给布劳恩公司所设计的收音机和剃须刀成了战后工业设计的象征。

5.传统继承性的讨论(1)历史主义理论,以遵从传统为特征。在19世纪的建筑设计中,哥特式成了建筑师的灵感源泉,他们力图重造中世纪的力量和精神。欧文·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理》为这种风格奠定了基础;(3)折中主义,主张的是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代表人物及作品有王尔德的《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

二、设计学研究的现状(一)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

1.符号学理论(1)含义

符号学理论是指当代设计学借助符号学的方法使自己由技术数学或美学数学的理论过渡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2)奠基人

德国哲学家马克斯·本塞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里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研究。

①本塞按照符号学理论将世界分为四种对象:

a.自然对象;

b.技术对象;

c.设计对象;

d.艺术对象。

四种对象分别通过三种参量来规定:固有性、确定性、预期性。

②设计对象可以被规划、实施和应用这一观点出发,由此区分出三个阶段:

a.规划阶段;

b.实施阶段;

c.应用阶段。(3)建筑语言

建筑语言的形成有一个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过程,其深层结构正是建筑的功能要求,而造型形式则是建筑语言的表层结构。

①其深层结构被概括为:

a.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

b.建筑是气候的调节器:

c.建筑是某一文化的象征;

d.建筑是对资源的利用。

2.结构主义

(1)含义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2)代表人物

①列维·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是结构主义倡导者之一,他出版的《结构人类学》和《野性的思维》两部著作中,不仅讨论人类学,还涉及语言学、逻辑学美学、历史学等方面的问题。他在于把“存在”和“生成”统一起来。

②罗兰·巴特

巴特提出“无意识结构”概念,认为这种结构早在婴儿、神话、宗教仪式中无意识地存在着,它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纯粹同时态的结构,任何知识从本质上讲都只有“无意识结构”。他将设计看作是一系列可以进行形式分析的文化符号。

③福柯

福柯的理论实际上是对设计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进行文化情境研究,而设计学研究也试图运用福柯的理论将设计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去讨论。福柯关于家庭结构的理论,只有将设计对象放在家庭结构中考察,其最终成品才会适应相应的情境并被接受。

④福蒂

福蒂出版的设计史著作《欲望的对象物:设计与社会1750~1980年》中批评了那些将 “社会背景”作为设计史的点缀物的做法,主张将设计史当作社会史来研究,要研究设计如何影响现代经济的进程,反过来,现代经济又是如何影响设计。

3.解构方法

(1)含义

解构方法是从符号学引申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性别、地位的流行套语。

(2)代表人物

①朱迪丝·威廉逊

1978年,在她的著作《对广告的解码:广告中的观念形态及意义》中就用解构的方式分析广告的意义,是将解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平面设计理论分析的最初尝试。

②鲍德里亚

鲍德里亚曾用解构方式探求广告与消费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尤其对所谓原创性提出挑战。他认为,在一个运用新技术、通过电视与传真不断制造信息和图像的时代里,所谓真实性已经在本质上毫无意义。

③多默

出版了《现代设计的意义》,他用更为精致的解构方式分析设计的意义。根据多默的分析,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性设计”两种。

显性设计是风格设计,隐性设计是工程设计。显性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而隐性设计决定设计品的功能。

④德里达

解构主义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之后便作为一种批评类型被理论家们用于对一切研究领域里方法论问题的全面探讨。

4.混沌理论

(1)含义

混沌理论来自于自然科学界,主要说明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

(2)发展

这一理论是由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曼德尔布罗特1980年写的《自然的实用几何》而兴起。

在达达主义时期和英国青年文化运动中都继承了这种传统。

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将混沌理论的概念运用到设计领域。并成为一种态度,用来反对将设计看作是单一和有秩序的观点。

(3)成就

混沌理论在设计作品中已经具有了国际性的意义,如日本建筑家、设计家黑川纪章的作品,美国的格尔雷设计的酒吧;英国的建筑师哈迪德和意大利设计群体阿基米亚和孟菲斯的作品,其中创造性的混沌也随处可见。

5.绿色设计

(1)含义

绿色设计来自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

(2)起源

绿色设计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是由记者帕卡德抨击美国汽车工业及其带来的废料污染问题而引发的。

(3)发展

①威尔士亲王禁止在自己的王室使用各种喷雾剂,提倡有机肥料的农耕方式;

②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立法者通过法律强迫各公司规定出各自的废弃物限量;

③今天,环境保护问题已提到了立法的高度。人们要求设计家使用循环利用的产品,来考虑其设计的长期意义和材料特征。

6.信息技术

(1)含义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等技术,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2)影响

①对设计学而言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的过程和生产。

②工业设计的术语来讲

微电子技术的革命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功能决定形式”观念。

③从设计学的角度来看

a.加速了产品开发和销售的速度,使资金周转率大为提高,社会资源得到更充分、更合理的利用;

b.设计师们可以通过数据库获取最新的设计参数、图纸和工艺文件,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c.打破了企业间竞争和合作的地域限制,使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如方便。

(二)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1.先秦的设计理论(1)“设计”的称谓

在古代汉语中,与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和“造物”。(2)最早的设计理论

主要有《周礼.冬官.考工记》、《墨子》和《庄子》。

①春秋时期《考工记》

载述的主要是当时的工艺和分类。

②战国时期《墨子》

鲁国人墨翟所撰,其中关涉设计的文章有11篇。《庄子》

宋国人庄周所撰的,今人从中发现充满了古人的设计智慧。

2.传统设计理论体系的确立

中国在与西方设计理论相汇之前有关设计的理论著述(1)王充的《论衡》

①内容

该著是对当时堪舆术的记载和批评的记述。

②影响

对研究古代中国“风水理论”在建筑和造园中的地位和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沈括的《梦溪笔谈》

①内容

全书涉及到制图、建筑、冶金等设计领域的篇幅极大。例如,指南车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最早就是在《梦溪笔谈》里得到详细的描述。

②影响

该著视作中国古代设计理论的坐标性著作。(3)李诫的《营造法式》

该著为中国古籍中最完整、最具有理论体系的建筑学经典。后世称作“大艺术”的“建筑、绘画、雕塑”三科,可知所谓中西艺术实道术未裂,皆因“造物”与“发明”之心理攸同。(4)王圻的《三才图会》

①内容

该书内容广泛,上自天象,下至地理,中及人物,精而礼乐经史等,被李约瑟称作“最有趣的一本小型百科全书”。

②影响《三才图会》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大型的图像汇集。(5)计成的《园冶》

原名《园牧》,该书对造园有系统的阐述(6)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①内容

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②影响

该书传播广泛,轰动整个欧洲大陆。也是以《天工开物》为标志,东西方的设计行为和思想都再也不可能互不相干地独自存在了。

3.中国设计史的研究(1)《陶说》

①内容

清代乾隆年间朱琰所撰,该著对各个时代陶、瓷器的形制及分类,制瓷的名窑,釉色的变迁,装饰的进步,产品的特色和治瓷名家等方面均有历史的记述,

②影响

可以视作世界上第一部设计史类的专著。(2)《畴人传》

①内容

清代阮元所撰,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设计师的传记。内容涉及历代天文、历法、推算资料、论天学说、仪器制度以及算学等方面。

②影响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部纪传体科技史和第一部科学家和设计师传记。(3)《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全面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著作,记录我国许多现已消失的古建筑物。(4)《中国工艺美术史》

由田自秉出版,该书的出版弥补了长期以来设计史教学的空白。(5)《中国设计史》

由高丰出版,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设计史论研究在我国已被提升到了显学的地位。

2.2 课后习题详解

1.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由于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因此,设计学的研究对象便与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2)就艺术学科领域而言,设计学又称为设计艺术学: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工程学、机械学、建筑学、电子学、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3)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艺术学、考古学、美学、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民俗学、传播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进行研究。

2.西方“设计的艺术”概念在何时由哪位艺术家最早提出?

答:西方“设计的艺术”概念是在1550年由艺术家乔尔乔瓦萨里最早提出。(1)意大利艺术家和作家乔尔乔瓦萨里被尊称为西方艺术史之父,他在1550年出版的《著名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生平》一书中提出了“设计的艺术”这个核心概念。(2)乔尔乔瓦萨里所谓设计的艺术,指的就是绘画、雕塑和建筑,从那时起,作为专业概念的“设计”出现,其广义指的是“艺术构思的执行过程”,而狭义指的是素描。

3.古代汉语中与现代“设计”相对应的概念是什么?

答:古代汉语中与现代“设计”相对应的概念是“经营”和“造物”。(1)“经营”是中国古代艺术及建筑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一直未古代艺术家和理论家所讨论,古人极为重视经营,并由此生发出“宾主”、“呼应”、“开合”、“虚实”“动静”等关涉比例关系的概念,唐代张彦远将“经营”这一概念从建筑理论移入艺术理论,使之成为此后千余年里中国艺术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2)“造物”的概念最初见于《庄子•大宗师》,意为“创造万物”,与“设计”的定义“发明和创造”如出一辙,因此后世将“营”与“造”连缀成词。

第2章 设计的多重特征

2.1 复习笔记

一、设计与艺术(一)设计的艺术渊源

1.早期的艺术(1)中国

中国古代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2)西方

18世纪,从巴托的著作《归结到同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开始,有了“美的艺”的划分。

2.大艺术与小艺术的区别(1)大艺术包括绘画、建筑和雕塑;小艺术指所有的工艺;(2)19世纪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界限,指出了装饰和设计中内在的“艺术意志”。

3.设计概念(1)起源

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2)含义

①狭义上是指素描和制图;

②广义上被称为由艺术家以现存材料及手段,为创造艺术品而进行的运筹、计划过程。(二)设计的艺术指向

1.设计的艺术性质

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康德。(1)认为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2)认为合乎目的是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3)认为绘画、装饰艺术、家具设计及室内装潢的美应以合乎目的为要旨。

2.设计与艺术的关系(1)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2)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指向;

3.艺术体现在设计中的发展过程(1)古代时期,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来;(2)随着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创造纯精神产品的艺术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3)现代运动以来,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诱发新的设计观念,新的设计观念也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

4.设计对艺术性不断追求的原因(1)人在生存达到温饱之后开始追求发展和进一步的满足,包括物质享受与精神世界的满足;(2)人的需求促使艺术与物质生产分离,走上了纯艺术的道路的力量。

5.当代设计的艺术性体现(1)现代设计具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性;(2)现代设计为艺术拓展了新天地,为生活增加了新情趣。(三)设计中的艺术手法

1.借用(1)含义

借用是指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或者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与风格、技巧等。(2)作用

①借用艺术的力量吸引、娱乐观众,达到感动观众、传播信息的效果;

②营造特定的文化艺术空间,宣扬特定的精神主题,形成感人的人文氛围。

2.解构(1)含义

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2)作用

①使设计获得艺术的或信息的认同成为可能;

②能鲜明显现出设计的文脉与创造价值。

3.装饰(1)应用范围

彩陶、青铜器、建筑、服装、家具等。(2)作用

可以掩去设计的冷漠,增添制品的情感因素,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

4.参照(1)参照对象

前人和当代的艺术成果或设计成果。(2)参照核心

进行形式借鉴和规律借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3)参照的关键

根据设计课题,寻求成功的范例,反复参详考察,找出规律和可变的环节,使设计呈现新的艺术面貌。

5.创造(1)原则

①特定的平面或立体空间形象;

②恰当的造型、色彩、材质与肌理的美感;

③精心处理的同一、参差、主次、层次;

④平衡、对比、比例、节奏、韵律的审美关系。(2)作用

能够实现设计作品在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四)艺术对设计的影响

1.艺术批评与设计批评概念与术的相似性(1)维多利亚时代的设计与艺术表现出共同的趣味;(2)20世纪之交兴起的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步伐正好合拍;(3)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等都力图定义工业文明条件下的美学形式与功能。

2.艺术对设计影响表现(1)艺术与设计结合,推动设计进步。

包豪斯在设计教育上打破艺术与设计的一切界限,创造“完全艺术品”。(2)艺术家投入设计实践,推动设计进步。“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发起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出一批清新自然、美丽动人的家具、挂毯、壁纸、瓷器和书籍。(3)设计师投入艺术研究,推动设计进步。

布鲁尔从自行车把手上得到启发,开创了钢管家具的设计,受到各国市场的广泛欢迎。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存在的误区(1)为艺术而设计,否认设计的功利目的,否认设计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特征,把设计作为纯艺术的一个品种;(2)为技术而设计,否认物质产品的精神功能,否认设计的艺术特征,把设计作为纯科学技术的一个行业;(3)孤立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4.设计类型分类(1)工业设计

①含义

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②特征

a.造型上,追求完美的技术功能和操作功能,追求实用、信息、审美功能的结合。

b.材料上,追求材料的应用与结构要求相符,材料的应用与功能要求相符,并且与生产工艺相宜以及与材料供应相宜。

c.色彩上,选择最适当的颜料、涂料、油墨或染料,选择最理想的色料处理工艺,使之与造型、材料、使用功能、审美心理相宜,并表现出某种个性和风格。

d.产品表面处理上,强调艺术思维,选择最佳处理工艺以表现和创造材料的肌理之美,以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e.装饰处理上,要求设计者将母题、纹样、色彩构成等及功能与审美的协调等方面纳入思考范围,综合运用艺术手法让使用者接受产品,赋予产品风格的协调性。(2)广告设计

①含义

广告指广为传播信息的行为过程,也指以媒体表现出来的传播信息的作品,如报纸广告、路牌广告、招贴广告、电台广告、电视广告等。

②广告的艺术设计分类

a.文学创作;

b.美术设计;

c.声学创作;

d.表演设计;

e.电脑制作。

③广告设计的任务

a.对广告主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组织、加工,使之适用广告的艺术形式;

b.加工创造的广告艺术形象更容易避开媒体的制约,发挥媒体的特长;

c.媒体发布的广告艺术形象更能引起受众注意、记忆、理解、信任和偏好,产生期望的行动;

d.整个广告效果超过市场竞争中同行业的对手,不断推动广告艺术设计的进步,及整个广告的进步。(3)室内设计

①含义

室内主要指建筑物的内部,也指火车、飞机、轮船的内部。

a.特征:从艺术的角度为室内设计的实体、虚体、技术、经济诸方面提出解决美学问题的方案;

b.针对不同建筑物的不同类型具体特点作出处理;

c.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强调把局部与整体、实体与空间、艺术形式与艺术功能、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结合起来。

二、设计与科学技术(一)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

1.设计与制造的分工(1)18世纪,建筑师从“建筑公会”中分离出来;(2)设计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设计专业。

2.为设计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科学技术进步,创造出与其相应的日常生活的各种机器和工具。(1)西门子电梯的发明,立刻带来了摩天大楼的设计;(2)福特生产线的发明,令汽车变成了大众消费品。

3.新材料的诞生对设计的影响(1)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使高层建筑成为可能,工厂林立的大城市的涌现表明设计已进入了钢筋混凝土的时代;(2)塑料是对20世纪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因更适宜设计的个性发挥和符号的灵活运用,作为一些昂贵材料的代用品而应用于商业。

4.科学进步对视觉传达的影响(1)再现和复制技术有关的机器的诞生使视觉传达的领域不断扩大;(2)法国画家达盖尔完善的摄影术,使得视觉图像的传达和表现迅速拓展,由此翻开了现代传达史的第一页;(3)传达技术的不断创新,如投影、电子音乐和幻灯的组合,用激光进行的传达等,丰富了视觉设计的表现手法,同时扩大和深化了视觉传达领域。

5.信息技术对设计的影响(1)计算机对设计时的影响

①计算机使平面设计师可以自由地“借用”无数的图像资料,并且可以兼编辑与设计师于一身;

②计算机使建筑设计师和环境设计师更直观地工作,免于制作费时费力的模型,大大提高了创作的自由度;

③计算机使产品设计师更有效地解决人机问题,更可能顾及心理和感觉因素,设计出富有人情味和人性的产品;(2)计算机甚至改变了产品的开发及销售模式。软件技术不仅改变了设计的过程。而且改变了设计的概念。(二)科学理论与设计

1.科学理论与设计的关系(1)设计的进步依赖于人类已掌握的科学原理;(2)设计的研究与科学理论的发展休戚相关,设计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成果;(3)设计的发展和设计学的建立都是以一系列现代科学理论的整合为基础的。

2.新兴理论对设计方法的影响(1)控制论

①内容

控制论研究动态的信息与控制、反馈过程,使系统在稳定的前提下正常工作。

②影响

控制概念的属性在于它必须有目的。设计根据目标控制、负反馈作用,发展出一些常用的设计方法。(2)信息论

①内容

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处理等问题。

②影响

a.信息处理观点被用来解释设计思考过程;

b.信息处理技术被广泛用作设计工具。(3)系统论

①内容

以系统整体分析及系统观点来解决各种领域具体问题。

②影响

a.系统论方法已形成许多独立分支,工业设计也是系统论方法的重要分支;

b.设计系统原理是设计思维和问题求解活动的根本原理。(三)作为科技商品化载体的设计

1.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是开发和适用的关系。(1)技术通过设计向社会广大消费者进行自我表达;(2)设计使新技术的“可能”转变为现实。

2.设计师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实体的中介。

3.设计与技术在各国的应用(1)美国

美国把设计列入国家关键技术的开发,说明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它本身就是技术的一个部分。(2)德国

德国最早意识到设计的这一性质并有效加以利用,把有限的经济、科学技术和管理力量充分转化为商品。(3)日本

日本一贯对应用技术的重视超过理论科学。他们在世界范围内搜罗、购买、吸收先进技术,并作进一步开发,同时将各种先进技术综合到产品设计中去。(4)中国

中国是科学技术发明的强国,应用推广的弱国。其原因有:

①缺乏应用机制;

②研究的成果脱离实际,不够成熟;

③无视或不重视设计,特别是不重视将技术成果市场化、社会化的设计。

三、设计与经济(一)设计与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

1.经济的振兴必须依靠设计(1)1982年,英国的设计以对消费者愿望的理解和销售系统之间的结合为英国赢得了市场;(2)二战后,日本将设计作为基本国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成为与美国和欧盟比肩的经济大国。

2.设计在经济运行中起着整合作用(1)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2)市场竞争取决于设计竞争,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把设计作为经济发展战略;(3)设计取得领先才能够赢得市场竞争。(二)作为产品附加值的设计

1.设计是创造商品高附加价值的方法;

2.设计作为创造附加价值的手段,能提高信息的价值;

3.设计的价值意义表现在设计的价值工程上。(三)作为经济体管理手段的设计

设计作为管理手段,最典型的是企业识别系统(简称CI)及其设计和塑造企业文化的作用。

1.企业识别系统对内部员工强化公司意识和公司个性,对公众则达到了广告效应;

2.企业识别系统使公司的个性无论是对公司员工还是对公众都明确化了;

3.企业识别系统使兼并和融资的大公司,突出了整体系统而非单个部分的存在。(四)生产和消费中的设计

1.设计与生产(1)含义

生产是经济领域中最基本的活动。生产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成果都是生产要素。(2)设计与生产的关系

①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

②设计为生产服务。

a.为工厂建设服务;

b.为产品的改良和创新服务;

c.为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服务。

③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

④设计必须通过生产才能得到实现。

2.设计与消费(1)含义

①消费是经济领域的基本活动,指使用物质资料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

②设计是最有效地推动消费的方法,它触发了消费的动机。(2)设计与消费的关系

①消费是设计的消费;

②设计为消费服务;

③设计创造消费。

2.2 课后习题详解

1.作为设计师,你如何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答:作为设计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1)设计起源于艺术。

①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艺术才从实际技术中分离出来,使得艺术的观念发生变化。

②设计是由艺术家以现存材料及手段,为创造艺术品而进行的运筹、计划过程,设计使艺术家不同于工匠。(2)设计具有艺术指向。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指向。(3)设计中会用到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等艺术手法,巧妙运用这些手法,可以提高设计的艺术品质,从而提高整个设计的品味与水平。(4)艺术能对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

①从现代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来看,艺术的变革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影响了许多设计领域,现代设计的美学原理是以20世纪初艺术运动的思想为基础的,艺术的变革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可以推动设计的进步。(5)避免设计与艺术关系的三个误区:

①不能一味为艺术而设计,否认设计的功利目的,否认设计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特征,把设计作为纯艺术的一个品种。

②不能一味为技术而设计,否认物质产品的精神功能,否认设计的艺术特征,把设计作为纯科学技术的一个行业。

③孤立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2.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如何推动设计方法的改变。

答:(1)1785年詹姆斯•瓦特发明蒸汽机,从此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动力——机器,随着机器时代的到来,设计也发生重大变革,设计与制造开始分工,设计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设计专业,机器生产业导致了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此外,新的能源和动力带来新材料的运用,各种优质钢材和轻金属被应用于设计。(2)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导致了20世纪初各种设计思潮的产生,为设计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前景,西门子电梯的发明,带来了摩天大楼的设计;福特生产线的发明,令汽车变成了大众消费品,从而使中产阶层分散到了城市郊外,进而改变了城市环境的规划与布局。(3)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塑料是对20世纪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20世纪初,美国人发明了酚醛塑料,这种复合型的人工材料易于成型和脱模,且成本低廉,因此很快在由电器零件到收音机外壳的设计中应用开来,新型塑料多样化的鲜明色彩和成型工艺上的灵活性,使许多产品设计呈现出新颖的形式,与先前标准化的金属表面处理和工业化形成强烈对比,因而更适宜设计的个性发挥和产符号的灵活运用。(4)与再现和复制技术有关的机器的相继诞生使视觉传达的领域不断扩大,如美国摄影师艾夫斯发明的照相铜版印刷法用于商业生产,从此使摄影进入了广告设计之中并成为今天照相设计的基础。(5)新兴的信息技术引起设计生产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变革。晶体管的发明使电子装置的小型化成为可能,为自动化小批量生产开辟道路,从而为设计走向多样化提供了可能,由于小批量多样化的实现,产品的形式得到解放,设计可以按照市场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创作。软件技术不仅改变了设计的过程,而且改变了设计的概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达,传统的设计观念已从有形的物质领域扩展到了无法触摸的程序领域。

3.作为消费者,你对消费品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答:作为消费者,对消费品的设计要求主要有:(1)消费是设计的消费,设计是物的创造,消费者直接消费的是物质化了的设计,实际上就是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并且不仅仅是某一个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消费品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还要满足消费者对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等多种形式设计的要求。(2)设计要为消费服务,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和归宿。设计生产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同时设计还要能够帮助商品实现消费,存进商品流通,商品需要传达设计,通过一定的视觉手段,使消费者更清晰、更有效地了解商品,同时在商品的保护、储运等方面,设计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设计要以消费者为导向。(3)设计要能够创造消费。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消费欲望,同一商品的设计要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充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第3章 中国设计溯源

3.1 复习笔记

一、史前时期(一)石器

1.最早的石器设计(1)诞生

从最初的以天然石块或棍棒为工具发展到有意识、有目的地挑选打制成器,作为敲、砸、刮、割的工具,最早的设计作品诞生。(2)发展过程

①早期石器没有固定的形制和固定的用途。

②旧石器时代晚期,能够使用磨光和钻孔的技术对石、骨和兽牙进行加工。

③为使用方便,人们在石器上安装木头或骨角的把柄,设计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

④大约1万多年前,人们开始比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3)石器设计的提高

①根据使用的要求选择硬度不同的石料和设计形态各异的器形。

②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二)陶器

1.起源

陶器最初是由舜开始设计制造的。

2.发展过程(1)距今1万年的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的釜形陶器残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资料。(2)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陶窑、陶轮和封窑技术的发明应用,陶器的设计制造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可以设计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陶器。

3.陶器设计的目的(1)陶器作为日用器皿,首先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设计制造的。(2)创造多种不同的装饰设计手法美化器物,其中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

4.意义(1)陶器的设计发明不仅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而且标志着人类设计由原始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揭开了中国设计史上崭新的一页;(2)极大地丰富了诸如节奏、韵律、对称、呼应、均齐、平衡、对比、调和、比例、权衡等美的形式法则,对后世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中国原始陶器集实用与审美为一体,为设计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启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建筑

1.最早的居住方式(1)利用天然岩洞;(2)构巢而居。

2.早期原始建筑(1)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的人们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起穴居和半穴居的建筑,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地面上的木架房屋。(2)为适应氏族公社生活的需要,出现了上百个房屋聚集在一起的村落。(3)长江流域的人们设计出下层架空、上层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并且采用了榫卯结构。

3.意义

这些早期的原始木构架建筑,奠定了将来木构架建筑的雏形,揭开了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序幕。(四)服饰

1.服饰设计的起源

遮羞说、护体说、巫术说、装饰说等。

2.服饰设计的发展(1)开始只是把兽皮、树叶和羽毛之类披在身上。(2)发明针后学会缝制衣服。(3)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利用植物纤维制成纺织品,有蚕丝、麻、葛、苎等植物纤维。

3.其他装饰品

用贝壳、兽牙等串成类似项链的原始装饰品。(五)工具

1.农具(1)最早是石刀、石斧、石锄之类的设计,处于“刀耕火种”阶段。(2)新石器时代晚期,设计出木耒、石耜、骨耜和石犁等农具,发展到“耕锄农业”阶段。

2.狩猎工具与武器(1)石块和木矛一直是最主要的器具。(2)大约在3万年前设计发明出弓箭。

3.交通工具

新石器时代发明木桨。

二、商、周和战国时期(一)青铜器

1.发展过程(1)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使用天然铜制造小件工具和装饰品。(2)商代开始铸造青铜器。(3)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的设计铸造达到顶峰。(4)春秋晚期,青铜器设计因铁器出现衰退。(5)战国晚期,青铜器设计铸造业完成其历史使命。

2.青铜器设计的特点(1)根据实用功能来进行设计

①根据器物的用途和性质的不同,青铜器分为不同的种类。

②根据用途不同,青铜器在造型设计以及材料、铸造上有所不同。(2)青铜器的设计体现出它们所产生的社会的礼仪制度

①礼制的意义通过青铜器的形制和装饰意图表达出来。

②商周大部分青铜器作为礼器而存在,常被应用于祭祀、宴会和人葬等礼仪场合。

3.青铜器风格的演变(1)西周早期承袭了商代的风格,青铜礼器的设计充满了神秘和威慑的色彩。(2)西周中期以后,设计风格开始反映“礼治”的需要,神秘色彩淡化,造型有了固定的规格,纹饰趋向简化,多采用富有秩序感和韵律感的窃曲纹,有的还有铭文。(3)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成为上层社会日常享用的生活用具,造型设计变为轻灵奇巧,纹饰设计手法由抽象趋向写实,青铜器设计呈现出清新自由、繁缛精美的风格。

4.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1)我国第一部关于工艺的著作《考工记》详细记载了熔铜的火度,以及各种不同的铜锡配方比例,以制造各种不同用途的器物。(2)青铜器铸造方法

①最早是浑铸法,即器体、耳、足等附件均一次铸成,造型单纯质朴,变化不多。

②之后发展出分铸法,即器体单铸,耳、足等附件另铸,再与器体嵌铸成一体并加以焊接,造型更加丰富。

③春秋战国以后,出现焊接术、刻模印花、细线刻纹,以及镶嵌红铜丝等新技术。其中最伟大的发明是失蜡法。

④失蜡法是最伟大的发明。

a.含义:失蜡法也称蜡模法,是用蜡代替泥土来制造模型,然后在模型内外敷泥,成为泥范,再焙为陶范,最后再浇入铜熔液进行铸造,蜡则熔化流失。

b.特点:用失蜡法制造的铜器,层次丰富,精巧细致,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

5.评价

中国古代的青铜礼器以鲜明的民族与时代特色,卓越的设计艺匠和完美的铸造技术,在世界古代设计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建筑

1.新石器时代,夯土技术萌芽。

2.商朝时,夯土技术成熟。

3.商代后期已能建造规模较大的木架构建筑。

4.商周以来,木架构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方式,并出现院落群体组合。

5.西周时期,发明了瓦。

6.春秋时期,出现质地坚硬的砖,采用彩绘、雕刻等装饰手法,建筑设计开始从纯实用逐渐转向兼有审美装饰的追求。

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城、郭,城市布局有了一定的规划考虑。(三)服饰

1.服饰花纹(1)商代,丝织物出现斜纹、花纹等一些复杂纹样。(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精美的刺绣丝织品。

2.服饰工艺

西周时,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绸和染色等染织工艺有了专门的分工。

3.服饰制度(1)周代形成严格的章服制度,商周时期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服饰特点已经基本形成。(2)春秋战国时期服饰风格清新自由,既有中原衣襟加长、下裳宽广的深服,也有北方民族窄袖短袍、简约便适的的胡服。

4.设计理论(1)春秋战国时代,第一次出现了我国有关设计理论的繁荣局面。(2)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最早关于设计与制作的专著。

三、从秦代到晚清(一)建筑

1.发展历程(1)战国时期建筑得到较快发展。

①原因

铁器的使用和工商业的初步繁荣。

②表现

a.“高台榭、美宫室”继续兴建。

b.出现许多街道纵横、规划齐整的工商业大城市。(2)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①秦始皇兴起了规模空前的建筑活动。

②汉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成一个完备的体系。表现在:

a.木结构建筑渐趋成熟,形成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并能建造多层木建筑;

b.普遍使用斗棋;

c.出现庑殿、悬山、折线式歇山、攒尖、囤顶等多种形式的屋顶;

d.大量生产主要的建筑材料砖和瓦;

e.砖石结构技术成熟,拱券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3)魏晋南北朝时期,兴建佛教建筑,南北朝时期达到极盛。

①原因

佛教的传人和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②这些外来建筑类型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形式,出现阁楼式的多层木塔,围绕佛塔的佛寺也向中国式的宫殿与宅院形式转化。(4)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成熟时期。

①表现

a.隋代已经采用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建筑设计方法。

b.唐代宫殿与陵墓建筑加强了纵轴方向衬托突出主体建筑的组合布局。

c.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构架建筑,造型端庄浑厚,形式多样。

②特点

隋唐建筑设计强调艺术与结构的统一,没有华而不实的构件,建筑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5)五代两宋的建筑设计风格趋于秀丽和多样化,在建筑布局和造型设计上出现了若干新手法。

①北宋京城汴梁采用沿街设店的方式,有利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②宋代木构架建筑采用以“材”为标准的模数制和工料定额制,建筑设计施工达到一定程度的规范化。

③砖石建筑达到新的水平,尤以佛塔最为突出。

④建筑的装修和色彩设计有了较大发展。

⑤12世纪初,北宋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全面总结了隋唐以来的建筑经验,对建筑的设计、规范、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都有系统的论述,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6)元代外来建筑风格传入,与内地建筑形式相结合。(7)明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

①北京故宫是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体现着王权至高无上的设计思想。

②官式建筑高度定型化,装饰日趋繁缛,色彩设计制度化。

③民间建筑类型丰富,各地均有地方风格的建筑设计,建筑数量与质量有所提高。

④各民族建筑设计有所发展,园林设计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2.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1)外观设计上,由屋顶、屋身和台基组成。(2)结构设计上,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常用的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3)布局设计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