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7:17:54

点击下载

作者:(清)孔尚任,谢雍君,朱方遒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桃花扇

桃花扇试读:

前言

《桃花扇》,清孔尚任撰,清代文人传奇创作的典范。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又字聘之,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一生仕途并不顺坦,早年屡次赴试不第,后捐纳田产,成为国子监监生。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南巡回京,途经曲阜祭祀孔子,孔尚任被荐为御前讲经官,深受皇帝嘉许,旋擢国子监博士。两年后,随同工部侍郎孙在丰赴淮、扬疏浚黄河海口。还朝后,升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终因“疑案”被黜。康熙四十一年(1702),归乡隐居。十六年后,病卒于曲阜。《孔子世家谱》卷四十三,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所录诸方志有传。

孔尚任工诗文,考订乐律,精通金石字画,著述甚富,有《岸堂文集》《湖海诗集》《会心录》《石门山集》《宫词百首》《长留集》等,编纂了《平阳府志》《莱州府志》等。尝与顾彩合撰《小忽雷》传奇(存),《大忽雷》杂剧(存),但真正令他名播文坛、长载史册的,是《桃花扇》。《桃花扇》的创作灵感始于孔尚任在淮、扬一带治河期间,当时他的足迹踏遍了扬州、南京等地,结识了一些明末遗老如冒襄、邓孝咸、石涛等,并到栖霞山拜访了张瑶星道士,这些南明历史的见证人为他塑造《桃花扇》里的历史人物提供了真实而可靠的资料。《桃花扇》前后创作历经十年之久,数易其稿,最后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定稿。

全剧在南明弘光朝廷从建立到覆亡的历史大背景下,演述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情缘离合,勾勒出明末清初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和复杂多变的世态万象,属于一部历史剧。关于历史剧创作,明清戏剧理论家多持虚实相参、以虚为主的观点,如谢肇淛认为,“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五《事部三》,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47页)。但孔尚任不这么认为,他重视剧作历史的真实性,一再强调“当年真如戏,今日戏如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这种创作方法的形成与明清易代、历史巨变有关,也与清代创作风气有关。明亡清兴,历史的变故在清初文人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冲击和震撼,令他们不得不对历史重新进行反思。受此影响,清初的学术界流行重实证、重考据的学风。流风所及,清初文坛出现了以史入诗、以史作文的创作风气。孔尚任在入国子监前,最擅长经学研究。有了征实重据的经学研究基础,当他面对戏曲艺术时,会不自觉地将这种重考据的思维方法带入创作中。《桃花扇》里发生的事件和出场的人物可谓历史的再现,都有实地、历史事件和原型人物可以考证,主要人物侯方域、李香君,其他人物如杨龙友、柳敬亭、苏昆生、史可法、左良玉,反面人物如阮大铖、马士英等都是真名实姓的历史人物;侯李相恋、阮大铖创作《燕子笺》等也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事件共同烘托出《桃花扇》凝重的历史感,吴梅称其品格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孔尚任并非一味地照搬历史,而是采用“失事求似”的方法,在不违背历史精神与发展趋向的基础上,对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做了戏剧化整合,使得剧情转变、情感起伏更加惊心动魄、富于戏剧色彩。最重要的是,在人物和事件的塑造、渲染中,孔尚任融入了个人的主观情思,使《桃花扇》呈现出深刻的寓意。

在《桃花扇小识》里,孔尚任指出:

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人面耶?桃花耶?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问种桃之道士,且不知归何处矣?

这段话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从中我们可以明悉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明王朝灭亡的原因。他认为魏阉余孽“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是导致三百年明王朝帝基隳灭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他也阐明了该剧内蕴的多种内涵:明王朝消亡了,这段历史逝去了,那些作威作福、残害忠良的权奸也随历史烽烟的消散而消逝,唯有扇面的桃花血迹历历在目,这血迹寓含着李香君反抗权奸、矢志守节的精神。他又说:“《桃花扇》乃李香君面血所染,香君之面血,香君之心血也。因香君之心血,而传左宁南之胸血、史阁部之眼血、黄靖南之颈血。所谓血性男子,为明朝出血汗之力者,而无如元气久弱,止成一失血之病,奈何?”(《劫宝》出总批)由面血引申开去,隐含着左良玉、史可法等血性男子为国捐躯、以血荐志的忠义精神,李香君、左良玉、史可法等人是明朝的正气所在,他们不会随历史的消亡而消亡,即使历经千百年依然永恒。《桃花扇》的高明之处在于,似在描写爱情却超越爱情,似在描写兴亡却又超越兴亡,连剧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道具“桃花扇”,都不仅仅是普通含义上的词汇,而富有多种意味。全剧充满禅意,给读者带来别样的审美感受。《桃花扇》的结构也具有独创性,一改传奇创作中副末开场、生旦家门等传统模式,在四十出的主线剧情外,又增设“试一岀”、“闰二十出”、“加二十一出”、“续四十出”,将情节演绎与结构体例紧密地安排在一起,在内容与体例融为一体方面达到新的高度。

此剧一经定稿上演,马上引起轰动。“长安之演《桃花扇》者,岁无虚日……笙歌靡丽之中,或有掩袂独坐者,则故臣遗老也,灯灺酒阑,唏嘘而散。”连康熙帝都被惊动了,“己卯(1699)秋夕,内侍索《桃花扇》本甚急”(《

桃花扇本末

》),他不仅阅读剧本,还观看演出,每演到《设朝》《选优》出时,就会皱眉顿足,感慨:“弘光弘光,虽欲不亡,其可得乎?”以此自警。康熙帝的赏阅无疑加快了《桃花扇》的传播速度,它很快流传到湖北、山西等地。据《桃花扇本末》记载,容美桃源洞主田舜年宴请顾彩,“每宴必命家姬奏《桃花扇》,亦复旖旎可赏,盖不知何人传入”;刘雨峰做山西恒山郡太守,曾留作者观演《桃花扇》,共演两日,“缠绵尽致。僚友知出予手也,争以酒为寿。予意有未惬者,呼其部头,即席指点焉”。《桃花扇》今存清康熙年间介安堂刻本、清西园刻本、清沈氏刻本、清兰雪堂重校刻本、1917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1919年安徽贵池刘世珩暖红室刻《汇刻传剧》所收本等。诸多刻本中,兰雪堂本刊刻精良,是兰雪堂主人以云亭自刻原刊为底本,据“市肆诸足本参考互订”而重刊。本评注本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清光绪乙未(1895)兰雪堂重校刊本为底本,参校《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影印清康熙间介安堂本(简称“清康熙刊本”)、暖红室刻《汇刻传剧》所收本(简称“暖红室本”)和梁启超批注本,部分评语采用暖红室刻《汇刻传剧》所收本里的眉批。原底本有梁溪梦鹤居士《序》、云亭山人《小引》《小识》《本末》《凡例》《考据》《纲领》《砌抹》,兰雪堂主人《题识》、吴穆《后序》及《题辞》数则,本评注本保留了《本末》。校点、注释时,参考了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本。因时间和水平有限,文中如有错讹、不当之处,敬请方家和读者斧正。谢雍君 2016年8月桃花扇本末

族兄方训公,崇祯末为南部曹。予舅翁秦光仪先生,其姻娅也。(1)避乱依之,羁栖三载,得弘光遗事甚悉。旋里后,数数为予言之。证以诸家稗记,无弗同者,盖实录也。独香姬面血溅扇,杨龙友以画笔点之,此则龙友小史言于方训公者。虽不见诸别籍,其事则新奇可传,《桃花扇》一剧感此而作者。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

予未仕时,每拟作此传奇,恐闻见未广,有乖信史,寤歌之余,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然独好夸于密友曰:“吾有《桃花扇》(2)传奇,尚秘之枕中。”及索米长安,与僚辈饮讌,亦往往及之。又十余年,兴已阑矣。少司农田纶霞先生来京,每见必握手索览。予不得已,乃挑灯填词,以塞其求,凡三易稿而书成,盖己卯之六月也。

前有《小忽雷》传奇一种,皆顾子天石代予填词。予虽稍谙宫调,恐不谐于歌者之口。及作《桃花扇》时,天石已出都矣。适吴人王寿熙者,丁继之友也,赴红兰主人招,留滞京邸,朝夕过从,示予以曲本套数、时优熟解者,遂依谱填之。每一曲成,必按节而歌,稍有拗字,即为改制,故通本无聱牙之病。《桃花扇》本成,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己卯秋夕,内侍索《桃花扇》本甚急,予之缮本莫知流传何所,乃于张平州中丞家,觅得一本,午夜进之直邸,遂入内府。

己卯除夜,李木庵总宪遣使送岁金,即索《桃花扇》为围炉下酒之物。开岁灯节,已买优扮演矣。其班名“金斗”,出之李相国湘北先生宅,名噪时流,唱《题画》一折,尤得神解也。

庚辰四月,予已解组,木庵先生招观《桃花扇》。一时翰部台垣,群公咸集,让予独居上座,命诸伶更番进觞,邀予品题。座客啧啧指顾,颇有凌云之气。

长安之演《桃花扇》者,岁无虚日,独寄园一席,最为繁盛。名公巨卿,墨客骚人,骈集者座不容膝。张施则锦天绣地,胪列则珠海珍山。选优两部,秀者以充正色,蠢者以俱杂脚。凡砌抹诸物,莫不应手裕如。优人感其厚赐,亦极力描写,声情俱妙。盖主人乃高阳相公之文孙,诗酒风流,今时王谢也。故不惜物力,为此豪举。然笙歌(3)靡丽之中,或有掩袂独坐者,则故臣遗老也。灯灺酒阑,唏嘘而散。

楚地之容美,在万山中,阻绝人境,即古桃源也。其洞主田舜年,颇嗜诗书。予友顾天石有刘子骥之愿,竟入洞访之,盘桓数月,甚被崇礼。每宴必命家姬奏《桃花扇》,亦复旖旎可赏。盖不知何人传入,或有鸡林之贾耶?

岁丙戌,予驱车恒山,遇旧寅长刘雨峰为郡太守。时群僚高讌,留予观演《桃花扇》,凡两日,缠绵尽致。僚友知出予手也,争以酒为寿。予意有未惬者,呼其部头,即席指点焉。

顾子天石,读予《桃花扇》,引而申之,改为《南桃花扇》,令生、旦当场团圞,以快观者之目。其词华精警,追步临川。虽补予之不逮,未免形予伧父,予敢不避席乎!

读《桃花扇》者,有题辞,有跋语,今已录于前后。又有批评,有诗歌,其每折之句批在顶,总批在尾。忖度予心,百不失一,皆借读者信笔书之,纵横满纸,已不记出自谁手。今皆存之,以重知己之爱。至于投诗赠歌,充盈箧笥,美且不胜收矣,俟录专集。《桃花扇》钞本久而漫灭,几不可识。津门佟蔗村者,诗人也,与粤东屈翁山善。屈翁之遗孤,育于其家,佟为谋婚产,无异己子,世多义之。薄游东鲁,过予舍,索钞本读之,才数行,击节叫绝,倾囊橐五十金,付之梓人。计其竣工也,尚难千百里之半,灾梨真非易事也!云亭山人漫题注释:

(1)弘光:弘光帝,即朱由崧,明神宗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公元1644—1645年在南京建立南明王朝,当政期间,昏庸无能,朝政腐败。1645年5月,清兵南下,他逃至芜湖,被叛将刘良佐出卖,解押至北京后被杀。

(2) 讌:通“宴”。

(3)灺(xiè):指灯烛、香火熄灭。

桃花扇传奇卷一(上本)

(1)试一出(2)(3)先声(康熙甲子八月)(4)(副末毡巾、道袍、白须上)(5)(6)【蝶恋花】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剩魄残魂无伴伙,时人指笑何须躲?旧恨填胸一笔抹,遇酒逢歌,随处留皆可。子孝臣忠万事妥,休思更吃人参果。(7)(8)

日丽唐、虞世,花开甲子年,山中无寇盗,地上总神仙。老(9)夫原是南京太常寺一个赞礼,爵位不尊,姓名可隐。最喜无祸无灾,(10)活了九十七岁,阅历多少兴亡,又到上元甲子。尧、舜临轩,(11)禹、皋在位,处处四民安乐,年年五谷丰登。今乃康熙二十三(12)年,见了祥瑞一十二种。(内问介)请问那几种祥瑞?(屈指介)河出图,洛出书,景星明,庆云现,甘露降,膏雨零,凤凰集,麒麟(13)游,蓂荚发,芝草生,海无波,黄河清。件件俱全,岂不可贺!老夫欣逢盛世,到处遨游。昨在太平园中,看一本新出传奇,名为《桃花扇》,就是明朝末年南京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老夫不但耳闻,皆曾眼见。更可喜把老夫衰态,也拉上了排场,做了一个副末脚色,惹的俺哭一回,笑一回,怒一回,骂一回。那满座宾客,怎晓得我老夫就是戏中之人!(内)请问这本好戏,是何人著作?(答)列位不知,从来填词名家,不著姓氏。但(14)看他有褒有贬,作《春秋》必赖祖传;可咏可歌,正雅、颂岂无⑮(16)庭训?(内)这等说来,一定是云亭山人了。(答)你道是那个(17)来?(内)今日冠裳雅会,就要演这本传奇。你老既系旧人,又且听过新曲,何不把传奇始末,预先铺叙一番,大家洗耳?(答)有张(18)道士的【满庭芳】词,歌来请教罢。(19)(20)(21)(22)【满庭芳】公子侯生,秣陵侨寓,恰偕南国佳人。谗言暗害,鸾凤一宵分。又值天翻地覆,据江淮藩镇纷纭。立昏主,征歌选舞,党祸起奸臣。良缘难再续,楼头激烈,狱底沉沦。却赖苏翁(23)柳老,解救殷勤。半夜君逃相走,望烟波谁吊忠魂?桃花扇,斋坛揉碎,我与指迷津。(内)妙,妙!只是曲调铿锵,一时不能领会,还求总说数句。(答)待我说来。

奸马阮中外伏长剑,

巧柳苏往来牵密线。

侯公子断除花月缘,(24)

张道士归结兴亡案。

道犹未了,那公子早已登场,列位请看。注释:

(1)试一出:指传奇开场前的序幕。出,指剧中人物出场演戏一段。明清传奇不仅分出数,而且标出每出的出目,可以使读者和观众清楚了解一出戏里的内容。一般序幕直接标为第一出,本剧标为“试一出”,后文“闰二十出”、“加二十一出”、“续四十出”,均为本剧在出目形式上的创格。

(2)先声:介绍剧情概要,传达作者的创作思想,相当于“副末开场”。

(3)康熙甲子八月:原无,据清康熙刊本补。每出出目里,增加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本剧在出目形式上的创格。甲子,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

(4)副末:明清传奇脚色术语,主要扮演剧中年纪较大的男子。明清传奇体制规定,戏场开演,副末首先上场,介绍剧情大意,扮演剧中人或剧外人,均可。本剧由副末扮演老赞礼,属于剧中人。毡巾、道袍、白须:剧中人物的服饰和化妆提示。

(5)蝶恋花:昆曲曲牌名,是人物唱腔的依据。昆曲声腔采用曲牌,京剧、评剧等剧种采用板腔。昆曲曲牌里的曲词,按照一定的句数和字数规律组成。一出戏里,不同的曲牌按照一定的规律联缀成一套曲子,称为“套曲”。如第二出《传歌》的曲词由【秋夜月】【前腔】【梧桐树】【前腔】【琐窗寒】【尾声】六支曲牌组成一套曲。

(6)包浆:收藏业术语,指金玉等古玩经过人手的温润、摩挲后焕发出光泽。

(7)唐、虞世:唐,指唐尧。虞,指虞舜。唐尧和虞舜在位时,任人唯贤,山河锦绣,国泰民安,被后世称颂、景仰。

(8)甲子年:传统历法,采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来纪年、纪月、纪日。天干、地支依次相配,六十年为一周期。天干的第一位是甲,地支的第一位是子,两两相配即为甲子。本剧的甲子年指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

(9)赞礼:官名,中国古代礼仪职官,明清时期在太常寺设立此职,在宗庙祭祀时负责引导皇帝行礼。此剧中的老赞礼,乃孔尚任之伯氏,曾任职南京,目击南明时事,孔尚任聆听其论,故有此作。

(10)临轩:指帝王不在正殿而在殿前的平台上接见臣僚的礼仪。

(11)禹:指夏禹,尧、舜时代洪水泛滥,夏禹奉命治水,疏川导滞,引水入渠,治水成功。皋:指皋陶,尧、舜时代的士师,即司法官,他执法严明,铁面无私。

(12)内:后台,可指不出场的角色在后台帮腔,也可指其他演员在后台帮腔或者制造舞台效果等。介:戏曲表演术语,多见于南戏、传奇文本,指角色表演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等的舞台提示。与元杂剧的“科”同义。

(13) “河出图”十二句:指十二种吉祥天象、物象的出现,意味着太平盛世的到来。河出图,传说伏羲时,有龙马背负一图出于黄河,伏羲据此画八卦。洛出书,传说夏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裂纹很像文字,夏禹据此写《九畴》。景星、庆云、甘露、膏雨、凤凰、麒麟、芝草,都是传说中的吉星、祥云、甘霖、瑞鸟、瑞兽、瑞草,它们只有圣人执政、天下太平时才会出现。海不起波,黄河水清,为明君莅临天下的征兆。蓂(míng)荚,传说中的一种瑞草,亦名“历荚”。尧为天子,以仁义治天下,有神草生于庭前夹阶,一天生一荚,至月半生十五荚。自十六日始,一天落一荚,月底落尽。如遇小的月份,剩余一荚。尧帝视其为日历。

(14)作《春秋》必赖祖传:《春秋》,东周时期鲁国的一部史书,采用了编年记事的方式,相传为孔子所作。孔尚任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他采用实录体的方式来褒贬《桃花扇》的南明历史,神追《春秋》,有祖上遗风。暖红室本眉批曰:“说出著作渊源,一部传奇,直作《春秋》、毛诗读矣。”

⑮正雅、颂岂无庭训:指填词作曲,也受先辈真传。雅、颂,《诗经》的篇章,此谓戏曲。雅,指正声雅乐。颂,指祭祀乐曲。庭训,古代父亲对儿子的教诲,据《论语·季氏》,孔子曾在庭院里教育儿子孔鲤学《诗》、学《礼》。

(16)云亭山人:孔尚任的自号。

(17)冠裳:原指士绅参加雅集时所穿的全套礼服,借指士大夫、官宦。

(18)张道士:指剧中人张薇。张薇,字瑶星,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明诸生,承荫锦衣卫镇抚,入清后不仕,隐居南京钟山白云庵。著有《玉气剑光集》。

(19) 【满庭芳】:暖红室本眉批曰:“铺叙纲领,简而详,质而韵。”

(20)侯生:指侯方域,字朝宗,商丘(今属河南)人。能诗,有才华,文法唐宋,明末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齐名,称“明末四公子”。暖红室本眉批曰:“朝宗少为俳体,壮而悔之,专方两汉大家之文,有《壮悔堂文集》行世。”《桃花扇》里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皆依史事创作,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不同,剧中的人物和事件源于历史,又与历史有所不同。所以,剧中的侯方域与历史上的侯方域也有所不同。

(21)秣陵:即金陵,今南京。战国时,楚威王以其地隐有王气,埋金镇之,称曰金陵,秦代改称秣陵。

(22)南国佳人:指李香君。曹植《杂诗·其四》曰:“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23)苏翁:指苏昆生。柳老:指柳敬亭。

(24) “奸马阮中外伏长剑”四句:是下场诗,明清传奇结构的一种形式,人物角色下场时,吟诵七言诗或五言诗一首,由在场人物分念,或同念,抒发感情。奸马阮中外伏长剑,指马士英、阮大铖内外勾结,暗设阴谋。马,指马士英,贵阳(今属贵州)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明亡,拥立福王于南京,任东阁大学士,进太保,专国政。清兵破南京,出走被杀。阮大铖,安徽怀宁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曾任吏部给事中,因附魏忠贤,在崇祯朝被废。南明王朝时,附马士英同领朝政,官至尚书。清兵破金华,阮氏乞降。又与马士英等密疏唐王出关,事泄投崖死。中外,指朝中和朝外。伏长剑,指暗中设计阴谋。点评:

本出出评:“首一折《先声》,与末一折《余韵》相配,从古传奇有如此开场否?然可一不可再也。古今妙语,皆被俗口说坏,古今奇文,皆被庸笔学坏,慎勿轻示俗子也。”

开场一出,《桃花扇》就彰显出与以往不同的创造:孔尚任创造性地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将开场时间提到一切事件早已结束的康熙年间,并且借助见证整个事件的老赞礼之口,用一首【满庭芳】和四句提点,统括了《桃花扇》全本的情节,这在以往的传奇创作中是不曾见的。

该出在内容上也是作者精心酝酿而成的,可谓在波澜起伏的历史事件中,选取最无声之处起手。曼殊在《小说丛话》一书中,对此出有着极高的评价,称:“一部极凄惨、极哀艳、极忙乱之书,而以极太平起,以极闲静、极空旷结,真有华严镜影之观。非有道之士,不能作此结构。”

首先,该出戏以老赞礼作为开场副末,将其作为旁观者,置身于一切人物关系之外;其次,该出将时间定在了“康熙二十三年”,总结了十二种祥瑞征兆,将当下情境区别于故事情境之外;最后,通过赞礼与内中人的对话,旁及作者“云亭山人”等内容,几乎将观众推向传奇作品之外——然而正是在人物关系、故事情境与传奇作品之外的这一出《先声》中,随着【满庭芳】的吟诵,《桃花扇》的本末故事娓娓展开了。

此外,作者对于“副末开场”结构性功能的实现也值得一提。《先声》一出作为“副末开场”,既与传统的传奇体制相承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构建。明末清初传奇作品中,“副末开场”往往用于表征故事、预热场面、铺垫剧情,而孔尚任则真正将“副末开场”与全剧的演进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其功能与内容的统一。作为开场的老赞礼虽然不是全剧中的主要人物,却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几乎成了观众观照故事的导引,实现了“副末开场”在功能上的先导。与诸多急于将读者、观众引入故事的“副末开场”不同,《先声》一出通过对时间情境、作者云亭山人以及演出情境的揭示,似乎试图将读者、观众与故事以及艺术假定性相分离,凸显“副末开场”在内容上独立于情节之外的地位。孔尚任在先导功能与独立地位这两点上的创构,充分实现了“副末开场”在内容意义与结构意义上的统一。

由此可知,《先声》的创作,固然是南戏以降传奇剧本所流传下来的体制之结果,也反映出孔尚任在《桃花扇》传奇上所倾注的创作野心:作了《孤吟》《余韵》两出,以与《先声》一出相呼应,使全剧体现出极高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这是前所未有的。一如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所说:“至叙事的文学(谓叙事诗、诗史、戏曲等,非谓散文也),则我国尚在幼稚之时代。元人杂剧,辞则美矣,然不知描写人格为何事。至国朝之《桃花扇》,则有人格矣,然他戏曲则殊不称是。”

老赞礼是该出唯一出现的人物,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中对其人物功能做了定义,称:“老赞礼,无名氏也,细参离合之场。”可见,老赞礼既是整个事件的在场者,又是整个事件的总结者。有许多论家以为老赞礼是孔尚任本人的写照,这样的论述固然有过分索隐的嫌疑,然而他“入乎其中、超乎其外”的地位,的确与故事的叙述者无异,其被视作孔尚任之侧影亦非空穴来风。

这一出的词句凝练有味,颇值圈点。

开场【蝶恋花】一曲,从老赞礼自况写起,以古董喻人,生动地描绘了老赞礼的龙钟老态。又以“剩魄残魂无伴伙,时人指笑何须躲”两句,彰显出其豁达的性格——虽然已是旧时遗老,却无惧时人指摘。接着抒写历史变迁,借写人触及背后动荡的历史波劫。对此,云亭山人有极高的评价,他在批注中说:“【蝶恋花】冲场一曲,可感可兴,有旨有趣,非风雅领袖,谁其能之?”

其后一段说白,先以定场诗起头,随后自报家门,兼说太平盛世之十二种祥瑞征兆,继而引出《桃花扇》传奇及其作者云亭山人。所说内容纷繁复杂,但又井井有条。尤其关于《桃花扇》、云亭山人、演出传奇的言说,几乎取消了台下人与台上人、书中人与书外人的界限,但又不混淆真实、假定间的区别。这么复杂的内容,作者仅用不足五百字便叙述清楚,足见文字之精练。【满庭芳】词是该出的重点,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经历,铺叙出整个传奇的情节脉络,与之前道白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相呼应。文句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几乎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丰富的情节线索。文辞朴素有力,朗朗上口。第一出(1)(2)听稗(癸未二月)(3)(生儒扮上)(4)(5)(6)【恋芳春】孙楚楼边,莫愁湖上,又添几树垂杨。偏是江山(7)胜处,酒卖斜阳,勾引游人醉赏,学金粉南朝模样。暗思想,那些(8)莺颠燕狂,关甚兴亡?(9)【鹧鸪天】院静厨寒睡起迟,秣陵人老看花时。城连晓雨枯陵树,江带春潮坏殿基。 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不知烟水西村舍,燕子今年宿傍谁?小生姓侯,名方域,表字朝宗,中州归(10)(11)(12)德人也。夷门谱牒,梁苑冠裳。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13)(14)东林之帜;选诗云间,征文白下,新登复社之坛。早岁清词,⑮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人邻耀华之宫,偏宜赋(16)(17)酒;家近洛阳之县,不愿栽花。自去年壬午,南闱下第,便侨(18)(19)寓这莫愁湖畔。烽烟未靖,家信难通,不觉又是仲春时候。你(20)看碧草粘天,谁是还乡之伴?黄尘匝地,独为避乱之人。(叹介)(21)莫愁,莫愁!教俺怎生不愁也!幸喜社友陈定生、吴次尾,寓在(22)(23)蔡益所书坊,时常往来,颇不寂寞。今日约到冶城道院,同看梅花,须索早去。(24)【懒画眉】乍暖风烟满江乡,花里行厨携着玉缸,笛声吹乱客(25)中肠。莫过乌衣巷,是别姓人家新画梁。注释:

(1)听稗(bài):指侯方域等人去听柳敬亭说书。稗,此处指稗史,指记录民间街谈巷语、旧闻琐事之类的史籍。

(2)癸未:指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

(3)生儒扮上:明清传奇有着大致固定的结构形式,如第一出为“副末开场”,第二、三出为“生旦家门”。第二出由生扮的男主角登场,第三出由旦扮的女主角登场,通过唱词、念白作自我介绍。此出为《桃花扇》第一出,故由生扮侯方域上场。生,明清传奇脚色术语,主要扮演成年男子。侯方域时为书生,以才闻名,故为儒扮,昆曲舞台上由巾生应工。

(4) 【恋芳春】:暖红室本眉批曰:“风流蕴藉,全无开场腐套,压倒古今。”

(5)孙楚楼:位于城西,为金陵名胜之一。孙楚,西晋诗人,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才藻卓绝,曾邀友人登临此楼饮宴赋诗,传为佳谈,后人名其楼为“孙楚楼”。

(6)莫愁湖:位于秦淮河西,为金陵第一名胜。莫愁,人名,传说为洛阳女,嫁入江东富豪卢家,后移居金陵石城湖畔,端庄贤惠,助人为乐,后人名其湖为“莫愁湖”。

(7)学金粉南朝模样:此谓明朝大厦将倾,无人关心,纷纷学着南朝亡国前的靡丽作风,装点太平。金粉南朝,谓南朝时期金陵的奢靡繁华之景象。金粉,指妇女化妆用的脂粉。南朝,指建都金陵的宋、齐、梁、陈四朝。

(8) “暗思想”三句:莺颠燕狂,比喻那些不顾国家安危、只管寻欢作乐的人。暖红室本眉批曰:“莺颠燕狂,关甚兴亡,是南朝病根。”点出了南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9)厨寒:纱帐寒峭,一派早春景象。厨,纱厨,即纱帐。

(10)中州归德:在今河南商丘。

(11)夷门谱牒:形容侯家在河南的高贵地位。夷门,战国时谋士侯嬴曾守大梁(今河南开封)夷门,信陵君闻其贤,迎门待为上客。信陵君为救赵,自其所守门而出。侯嬴献窃符救赵之计,后自刭而死,以信义闻名天下。谱牒,记载家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此处指侯家谱系。侯方域视侯嬴为家祖,故称夷门谱牒。

(12)梁苑:即梁园,西汉时梁孝王刘武建造的苑囿,方圆数十里,为梁孝王延招豪杰、宴宾、驰猎、作诗吟赋之所。

(13) “先祖太常”三句:侯方域祖父侯执蒲,官至太常寺卿。父亲侯恂,官至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的司徒职位。太常,官名,专掌祭祀礼乐之官。司徒,官名,周朝时设置,专掌土地和户口之官,唐朝时改称户部尚书,明清沿而用之。东林,即东林党,明末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修复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人在书院讲学。讲习之余,清议朝政,受到一些官绅士夫的应和,一时结成团体,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等思想,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互为对抗,声名达于天下。侯恂是东林党人,故曰“久树东林之帜”。

(14) “选诗云间”三句:此为侯方域自叙早年经历。据年谱,崇祯十二年(1639),侯氏二十出头,赴金陵应试,认识陈贞慧、吴应箕等名士,参加复社,成为中坚分子。复社,明末清初著名社团,由张溥等组织发起,以“兴复古学”为名,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受到魏氏旧党马士英、阮大铖之流的打击。清军南下之时,复社志士参加抗清活动。清顺治九年(1652),被清政府取缔。云间,旧时松江府的别称,即今上海松江。白下,旧时南京别称。

(15)“早岁清词”四句:指侯方域原仿两汉大家之文,后改文风,宗唐法宋,以恣意奔放著称于清初文坛。班香宋艳,班指班固,宋指宋玉,两人为两汉大家,文赋富丽香艳。苏海韩潮,苏指苏轼,韩指韩愈,两人为唐宋大家,诗文雄奇豪放。贾开宗《壮悔堂集序》述曰:“侯子十年前,尝为整丽之作,近乃大毁其向文,求所为韩、柳、欧、苏以几于司马迁者而肆力焉。”

(16) “人邻耀华之宫”二句:耀华之宫,耀华宫,指西汉梁孝王建造的宫殿,当时文士作赋颂之,邹阳有《酒赋》。商丘古时为梁地所属,侯方域自喻为梁孝王和邹阳。

(17) “家近洛阳之县”二句:洛阳之县,洛阳县,指西晋石崇在洛阳东北建造私家园林“金谷园”,园内花木葱茏,繁花锦簇。侯方域自喻为石崇。

(18) “自去年壬午”三句:壬午,指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南闱,指乡试,明清时期,南京应天府乡试称南闱,北方顺天府乡试称北闱。梁启超评点本案:“崇祯十五年壬午五月,李自成陷睢州。六月,诏起侯恂以兵部侍郎督左良玉军援开封。时方域随父在南,代草流贼形势疏,又劝恂勿救开封而督左军距河以掎贼,恂曰:‘若此,则我先反矣。’不听,遣方域还吴,道出永城,为叛将刘超所劫,谕以祸福,俾勤王自赎,超不听,然亦释之。计八月秋闱,正方域被劫时,必无应试之事。”

(19)靖:停止。

(20) “你看碧草粘天”四句:粘天,指与天粘连,一望无际。黄尘,指扬起的尘土。匝地,指满地。陈维崧《龚琅霞湘笙阁诗集序》曰:“碧草粘天,尽是思乡之客;黄尘匝地,谁非去国之人?”

(21)莫愁,莫愁:暖红室本眉批曰:“莫愁者,愁种也,或是香君前身。”

(22) “幸喜社友陈定生、吴次尾”四句:陈定生,名贞慧,宜兴人(今属江苏),明末文坛名人,复社领袖。阮大铖把持朝政后,他曾被捕入狱。明亡后,归隐山林。著有《皇明语林》《山阳录》等。吴次尾,名应箕,号楼山,贵池(今属安徽)人,复社领袖。清兵南下时,起兵于池州,兵败被俘,不屈而死。事迹详见《明史》本传。蔡益所,明末万历间人,著名书商,在金陵三山街曾开设书坊,刻印过文翔凤《文太青先生全集》五十三卷。暖红室本眉批蔡益所曰:“蔡益所为复社祸胎,故先及之。”

(23)冶城道院:指明代南京朝天宫,当时建造在冶城故址。冶城,旧址在金陵城西,相传为三国时期吴国冶铸之地。

(24)行厨:外出途中携带食盒、烹饪设备等。玉缸:指酒瓮。

(25) “莫过乌衣巷”二句: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三国时期吴国在此置乌衣营,故此得名。东晋时期,豪门望族王导、谢安等大姓世族聚居于此,唐代时,为普通百姓住所。(1)(下。末、小生儒扮上)【前腔】王气金陵渐凋伤,鼙鼓旌旗何处忙?怕随梅柳渡春江。(末)小生宜兴陈贞慧是也。(小生)小生贵池吴应箕是也。(末问(2)(3)介)次兄可知流寇消息么?(小生)昨见邸抄,流寇连败官兵,(4)渐逼京师。那宁南侯左良玉,驻军襄阳。中原无人,大事已不可问,(5)我辈且看春光。(合)无主春飘荡,风雨梨花催晓妆。(生上相见介)请了,两位社兄,果然早到。(小生)岂敢爽(6)约!(末)小弟已着人打扫道院,沽酒相待。(副净扮家僮忙上)节寒嫌酒冷,花好引人多。禀相公,来迟了,请回罢!(末)怎么来迟(7)了?(副净)魏府徐公子要请客看花,一座大大道院,早已占满(8)了。(生)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小生)(9)依我说,不必远去,兄可知道泰州柳敬亭?说书最妙,曾见赏于吴(10)桥范大司马、桐城何老相国。闻他在此侨寓,何不同往一听,消遣春愁?(末)这也好!(生怒介)那柳麻子新做了阉儿阮胡子的门(11)客,这样人说书,不听也罢了。(小生)兄还不知阮胡子漏网余生,不肯退藏,还在这里蓄养声伎,结纳朝绅。小弟做了一篇留都防乱的

(12)(13)揭帖,公讨其罪。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崔、魏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这柳麻子也在其内,岂不可敬!(生惊介)阿呀!竟不知此辈中也有豪杰,该去物色的。(同行介)(14)【前腔】仙院参差弄笙簧,人住深深丹洞旁,闲将双眼阅沧桑。(副净)此间是了,待我叫门。(叫介)柳麻子在家么?(末喝介)唗!他是江湖名士,称他柳相公才是。(副净又叫介)柳相公开门。⑮(丑小帽、海青、白髯,扮柳敬亭上)门掩青苔长,话旧樵渔来道房。(见介)原来是陈、吴二位相公,老汉失迎了!(问生介)此位何人?(末)这是敝友河南侯朝宗,当今名士,久慕清谈,特来领教。(丑)不敢,不敢!请坐,献茶。(坐介。丑)相公都是读书君子,甚么《史记》《通鉴》,不曾看熟,倒来听老汉俗谈。(指介)你看。【前腔】废苑枯松靠着颓墙,春雨如丝宫草香,六朝兴废怕思量(16)。鼓板轻轻放,沾泪说书儿女肠。(生)不必过谦,就求赐教。(丑)既蒙光降,老汉也不敢推(17)辞,只怕演义盲词,难入尊耳。没奈何,且把相公们读的《论语》说一章罢。(生)这也奇了,《论语》如何说的?(丑笑介)相公说(18)得,老汉就说不得?今日偏要假斯文,说他一回。(上坐敲鼓板说书介)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19)(20)地非人间。(拍醒木说介)敢告列位,今日所说不是别的,是申(21)(22)鲁三家欺君之罪,表孔圣人正乐之功。当时鲁道衰微,人心僭窃,我夫子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那些乐官恍然大悟,愧悔交集,一个个东奔西走,把那权臣势家闹烘烘的戏场,顷刻冰冷。你说圣人的手段利害呀不利害?神妙呀不神妙?(敲鼓板唱介)注释:

(1)末、小生儒扮上:末,明清传奇脚色术语,主要扮演中年男子。小生,明清传奇脚色术语,主要扮演青年男子。陈贞慧、吴应箕时为书生,故为儒扮。

(2)次兄可知流寇消息:流寇,指李自成部。暖红室本眉批曰:“开口便问流贼消息,惊心动魄之言。”

(3)邸抄:也称邸报。邸,汉唐时指各地诸侯在京师设置的办公住所,他们传抄朝廷诏令、奏章及京都动态之文件,称为“邸报”或“邸抄”。后指官方报纸。

(4)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今属山东)人,明末大将,常与明末农民军张献忠、李自成部等在战场上交锋,有胜有负。南明时,诏封其为宁南侯。因受侯恂提拔晋用,当东林党人与马士英互相倾轧时,左氏极力袒护东林党人。清军南下之际,他率军讨伐马士英,从九江东下途中猝然病死。其子左梦庚掌握兵权,为马士英部下黄得功所败,后于九江降清。

(5)合:原无,据清康熙刊本补。

(6)副净:明清传奇脚色术语,主要扮演次要人物,此由副净扮家僮。

(7)魏府徐公子:指徐青君,明初开国功臣徐达的后代,世袭魏国公。暖红室本眉批曰:“先题徐公子,为末折皂隶伏脉。”

(8)一访佳丽:佳丽,指李香君。暖红室本眉批曰:“访佳丽,乃侯郎心事。”

(9)柳敬亭:原名曹逢春,泰县(今江苏泰州)人,明末清初著名说书家。在金陵桃叶渡之长吟阁说书时,结识一些权贵、名士,与东林党人、复社社员多有交往。后为左良玉幕客,参与筹划机宜。左氏病亡后,他依旧以卖艺为生。说书技艺精湛,被视为绝技。因满面疤癗,人称柳麻子。擅长《水浒》《隋唐》等书目。

(10)范大司马:指范景文,河北吴桥(今属河北)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崇祯帝自缢后,他也投井而死。谥文贞。何老相国:指何如宠,桐城(今属安徽)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后辞官归里。明崇祯十四年(1641)卒,福王时补谥文端。

(11)阉儿阮胡子:阮胡子,指阮大铖,有一脸络腮胡子,故人称阮胡子。明天启年间,阮氏任给事中,依附阉党魏忠贤,认魏为干爹,故复社公子们称他为阉儿。阮氏蓄有家乐,演技出众,闻名金陵。

(12)留都防乱的揭帖:《留都防乱揭帖》是吴应箕撰写的公讨阮大铖罪行的帖子,揭发阮为阉党余孽,务必根除,以免祸起萧墙,有陈贞慧等一百四十多人签名。揭帖,一种上行公文,宋朝时已出现,但作为正式文书名始于明朝,指内阁封缄进御的密奏,后来演变为公开散发的私人文书和传单。暖红室本眉批曰:“留都防乱一揭,南朝钩党之根也。”“防乱揭出,柳、苏散场,阮衙冰冷,情景可笑。”

(13)崔:指崔呈秀,河北蓟州(今属天津)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人品不端,贪赃枉法,依附魏氏,认魏为父,成为阉党魁首,迫害东林党人。崇祯帝即位后,崔畏罪自杀。魏:指魏忠贤,肃宁(今属河北)人,明万历时入宫。天启年间,逐渐得势,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气焰日盛,把持朝政,排击清流。崇祯帝即位后,朝臣纷纷奏章弹劾魏氏,魏氏落狱,被发配至凤阳,途中自缢而亡。

(14)丹洞:道教修炼金丹的地方,即道教宫观的别称。

⑮海青:即道袍,道士穿着的深蓝色长袍,戏曲演出中道士脚色之服饰。

(16)六朝:三国时期吴国、东晋、宋、齐、梁、陈在南京建都,史称六朝。

(17)盲词:亦称瞽词,明清说唱艺术的一种形式,因弹唱者多为盲人,故曰。

(18) “今日偏要假斯文”二句:暖红室本眉批曰:“一部《桃花扇》从此看去,总是别有天地。”

(19) “问余何事栖碧山”四句:为李白《山中答俗人》诗句,引用古诗开场,是说书的一种形式。

(20)醒木:说书时,拍醒木,能起到静场、提醒听众注意的作用。

(21)鲁三家:指春秋时鲁国最有权势的家族孟孙、叔孙、季孙三家。这段说书内容,源于《论语·微子》篇“太师挚适齐”全章。暖红室本眉批曰:“适齐一章,恰合时事。”

(22)孔圣人正乐:《诗经》三百篇是一部乐歌总集,孔子曾经对其中的一部分做过整理、校订,称“孔子正乐”。后延伸为匡正礼乐之义。(1)【鼓词一】自古圣人手段能,他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见一(2)伙乱臣无礼教歌舞,使了个些小方法,弄的他精了精。正排着低品走狗奴才队,都做了高节清风大英雄!(拍醒木说介)那太师名挚,他第一个先适了齐。他为何适齐?听俺道来!(敲鼓板唱介)【鼓词二】好一个为头为领的太师挚,他说:“咳,俺为甚的替撞(3)三家景阳钟?往常时瞎了眼睛在泥窝里混,到如今抖起身子去个清。(4)大撒脚步正往东北走,合伙了个敬仲老先才显俺的名。管喜的孔子(5)(6)三月忘肉味,景公擦泪侧着耳听,那贼臣就吃了豹子心肝熊的胆,(7)也不敢到姜太公家里去拿乐工。”(拍醒木说介)管亚饭的名干,适了楚;管三饭的名缭,适了蔡;管四饭的名缺,适了秦。这三人为何也去了?听我道来!(敲鼓板唱介)【鼓词三】这一班劝膳的乐官不见了领队长,一个个各寻门路奔前程。亚饭说:“乱臣堂上掇着碗,俺倒去吹吹打打伏侍着他听,你(8)看咱长官此去齐邦谁敢去找?我也投那熊绎大王,倚仗他的威风。”三饭说:“河南蔡国虽然小,那堂堂的中原紧靠着京城。”四饭说:“远望西秦有天子气,那强兵营里我去抓响筝。”一齐说:“你每日倚(9)着塞门桩子使唤俺,今以后叫你闻着俺的风声脑子疼。”(10)(拍醒木说介)击鼓的名方叔,入于河;播鞉的名武,入于汉;(11)(12)少师名阳;击磬的名襄,入于海。这四人另是个去法,听俺道来!(敲鼓板唱介)【鼓词四】这击磬、擂鼓的三四位,他说:“你丢下这乱纷纷的排场俺也干不成。恁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13)干旧营生。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拍醒木说介)这四个人,去的好,去的妙,去的有意思。听他说些甚的?(敲鼓板唱介)【鼓词五】他说:“十丈珊瑚映日红,珍珠捧着水晶宫。龙王留俺宫中宴,那金童玉女不比凡同。凤箫象管龙吟细,可教人家吹打着俺们才听。那贼臣就溜着河边来赶俺,这万里烟波路也不明。莫道山高水远无知己,你看海角天涯都有俺旧弟兄。全要打破纸窗看世界,亏了那位神灵提出俺火坑。凭世上沧海变田田变海,俺那老师父只管矇(14)䁬着两眼定六经。”⑮(说完起介)献丑,献丑!(末)妙极,妙极!如今应制讲义,那能如此痛快,真绝技也!(小生)敬亭才出阮家,不肯别投主人,(16)故此现身说法。(生)俺看敬亭人品高绝,胸襟洒脱,是我辈中人,说书乃其余技耳。(17)【解三酲】(生、末、小生)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阵冰凉,清白人会算糊涂帐。(同笑介)这笑骂风流跌宕,一声拍板温而(18)(19)厉,三下渔阳慨以慷!(丑)重来访,但是桃花误处,问俺渔郎。(生问介)昨日同出阮衙,是那几位朋友?(丑)都已散去,只(20)有善讴的苏昆生,还寓比邻。(生)也要奉访,尚望同来赐教。(丑)自然奉拜的。(丑)歌声歇处已斜阳,(末)剩有残花隔院香。(小生)无数楼台无数草,(21)(生)清谈霸业两茫茫。注释:

(1)鼓词一:暖红室本眉批曰:“五段鼓词,千古绝调,当浮白歌之。此章鼓词出曲阜贾凫西刑部手,借敬亭口演之,颇合时事。”

(2)了:原作“大”,据清康熙刊本改。

(3)景阳钟:原意为南朝齐武帝在景阳楼上置钟报更,这里借指鲁三家的乐器。

(4)敬仲:春秋时陈厉公之子陈完,字敬仲,避难投奔齐国,改为田氏,后成为齐国国君。老先:是对长辈的一种尊称。

(5)孔子三月忘肉味: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形容音乐美妙无比,令人沉醉。

(6)景公:指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

(7)姜太公:即姜子牙,因辅助周武王灭殷有功,封于齐,成为齐国始祖,也称齐太公。这里指齐国。

(8)熊绎(yì):芈姓,鬻熊的后裔。周成王时,受封为楚君,成为楚国的始祖。

(9)塞门:原作“寨门”,据暖红室本改。指间隔内外的屏障式建筑物,与屏、影壁的功用相同。古时,礼制规定:“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是也。”《论语·八佾》:“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天子树塞门合礼,大夫管仲也树塞门,有悖旧礼。这里讽刺鲁三家的僭窃。

(10)鞉(táo):古代一种打击乐器,为长柄的摇鼓,俗称拨浪鼓。

(11)少师:乐官名,商殷时设置,后成为教导太子的官。

(12)磬:古代乐器名,由玉或石制成,悬于架上,用小槌击打而鸣。

(13)江湖满地,几个渔翁:出自杜甫《秋兴》“江湖满地一渔翁”。渔翁,柳敬亭自谓也。

(14)矇(méng céng):视力模糊不清、老眼昏花的样子。

⑮应制讲义:指奉皇帝之命创作,讲解经史内容。

(16)现身说法:原为佛教用语,指佛陀能变成各种身形,向众生说法解义,指点迷津。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劝导他人或阐释某种道理。

(17) 【解三酲】:原作“【解三醒】”,据暖红室本改。下同,不再出注。

(18)三下渔阳慨以慷: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祢衡击鼓”,祢衡被曹操贬为鼓吏,敲奏《渔阳掺挝》,鼓声悲壮,有金石之声,听者闻之动容。后人据之谱成《渔阳三弄曲》。这里形容柳敬亭说书慷慨激昂,令人震撼。

(19) “但是桃花误处”二句: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暖红室本眉批曰:“此《桃花扇》大旨也,细心领略,莫负渔郎指引之意。”

(20)苏昆生:明末清初著名清曲家,原名周如松,河南固始人。明崇祯年间入阮大铖家班教曲,后离开,曾教李香君拍曲。入清后,辗转在苏浙一带士大夫家班教曲。

(21) “歌声歇处已斜阳”四句:暖红室本眉批曰:“四十二折下场诗,皆用本折宫词,簇新指出,有旨有趣,可作南朝本事诗。”点评:

本出出评:“传奇首一折,谓之正生家门。正生,侯朝宗也。陈定生、吴次尾是朝宗陪宾,柳敬亭是朝宗伴友。开章一义,皆露头角,为文章梁柱。此折如龙升潭底,虎出林中,稍试屈伸,微作跳掷,便令风云变色,陵谷迁形。观者须定神敛气,细看奇文。”《听稗》与之后的《传歌》,延承了传奇的“生旦家门”体制。通过细密的铺陈、引介,将人物形象、矛盾冲突、情节线索等种种复杂内容寓于其中。《听稗》讲述侨寓金陵的侯方域约陈贞慧、吴应箕二人看花,不想道院被占,只好转而拜访艺人柳敬亭听其说唱。然而就在这么一段几乎没有什么波澜的事件中,作者却能够将时事背景、人物性格、矛盾冲突一一说明,且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学艺识,将这些内容装点得意趣盎然。

作者先借人物之口,揭示了外有兵祸、内有奸佞的时事背景:一方面,侯方域等人的游春并非雅兴,而是兵火困顿间无可奈何的遣愁之举,吴应箕所言“中原无人,大事已不可问,我辈且看春光”,颇揭示忧国而又无奈的心态;另一方面,因看花不成、转访柳敬亭一事,又借侯方域两句“那柳麻子新做了阉儿阮胡子的门客,这样人说书,不听也罢了”,将阮大铖与复社文人的冲突构织出来,亦显示出明政权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这一出中的人物,各有其鲜明的形象。侯方域的风流倜傥,陈、吴二人的忠正耿直,柳敬亭的机智洒脱,皆在寥寥数语中跃然而见。尤其柳敬亭的形象最为鲜明可观,作者通过一侧一正两番描写,将其性格展露无遗:起先借助侯方域“阮衙门客”的误会,侧面体现柳敬亭的正直,随后又一段以鼓词说《论语》的表演,由小说通大道,在戏谑中见才情,正面展现出柳敬亭的睿智、潇洒,以至于侯方域都称赞其“胸襟洒脱,是我辈中人,说书乃其余技耳”。事实上,不仅在《听稗》中,即便在《桃花扇》全本传奇里,柳敬亭也是一个闪亮的人物。在《听稗》这一出的初亮相中,他占尽先机。

导致全书“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矛盾冲突——即阮大铖与复社文人之间的冲突,也在出末有所铺垫。日后诸文人与阮大铖之间势不两立的态势,在此出借侯方域、陈贞慧、吴应箕三人的态度而彰明;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离合波劫,也是因此矛盾冲突而起;最后弘光小朝廷的覆亡、三百年基业的隳灭,也与这一矛盾冲突有着莫大的关联。

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说:“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至于摹写须眉,点染景物,乃兼画苑矣。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用笔行文,又《左》《国》、太史公也。于以警世易俗,赞圣道而辅王化,最近且切。今之乐,犹古之乐,岂不信哉!”

他在《听稗》里实践了自己这一观念,将鼓词融入到曲文中去,以通俗的表演形式演绎最具经典性质的《论语》,将孔子正乐、三家乐师出走一事演说出来,此举体现出“虽小道,必有可观焉”的意味。这一段唱词质而不野,谐而不浮,以至为平实的语言,表现极高的格调与蕴思,无怪后人评之曰:“五段鼓词,千古绝调,当浮白歌之。”

同时,通过诸位乐工不同去向的对比,对《桃花扇》的大旨进行了重申。前几位乐工分别去了齐、楚诸国,希望通过投靠更强大的势力,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后几位乐工并没有选择投靠强权,而是入于河、汉、海之中,在渔樵生活里追求人生的自由。在《桃花扇》的结尾,柳敬亭正是以渔樵生活为归宿,正与这段鼓词暗合。在乱世之中,投靠强权并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段唱词,正是“穷则独善其身”观念的演绎。

该出文辞可谓一字寓褒贬,杨恩寿《词余丛话》曰:“名人笔下,一字不苟。《桃花扇·开场》云:‘孙楚楼边,莫愁湖上,又添几树垂杨。’一‘又’字,将弘光荒淫包埽殆尽,已必其不能中兴,蹈陈、隋覆辙矣。”“一字不苟”的评价,并非虚言。其时北国已一片烽火、生灵涂炭,然而江南诸地的人们仍在纵情享乐,似乎国家大事与己无干,故而湖边垂杨仍添,人们依旧“莺颠燕狂”,麻木不仁。

其余【鹧鸪天】【懒画眉】【解三酲】亦各文辞雅致、抒叙得当,值得深玩韵味。尤其【解三酲】一曲,为生、末、小生、丑接续合唱,各方态度微妙的同与不同,表现得甚有趣味。第二出传歌(癸未二月)(1)(小旦靓妆扮鸨妓李贞丽上)(2)(3)【秋夜月】深画眉,不把红楼闭。长板桥头垂杨细,丝丝牵惹游人骑。将筝弦紧系,把笙囊巧制。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4)照婵娟。妾身姓李,表字贞丽,烟花妙部,风月名班;生长旧院之(5)(6)(7)中,迎送长桥之上,铅华未谢,丰韵犹存。养成一个假女,温(8)(9)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这里有位罢(10)职县令,叫做杨龙友,乃凤阳督抚马士英的妹夫,原做光禄阮大(11)(12)铖的盟弟,常到院中夸奖我儿,要替他招客梳栊。今日春光明(13)媚,敢待好来也。(叫介)丫环,卷帘扫地,伺候客来。(内应介)晓得!(末扮杨文骢上)三山景色供图画,六代风流入品题。下官杨(14)文骢,表字龙友,乙榜县令,罢职闲居。这秦淮名妓李贞丽,是俺旧好,趁此春光,访他闲话。来此已是,不免竟入。(入介)贞娘那里?(见介)好呀!你看梅钱已落,柳线才黄,软软浓浓,一院春色,叫俺如何消遣也。(小旦)正是。请到小楼焚香煮茗、赏鉴诗篇罢。(末)极妙了。(登楼介)帘纹笼架鸟,花影护盆鱼。(看介)这是令嫒妆楼,他往那里去了?(小旦)晓妆未竟,尚在卧房。(末)请他出来。(小旦唤介)孩儿出来,杨老爷在此。(末看四壁上诗篇⑮介)都是些名公题赠,却也难得。(背手吟哦介。旦艳妆上)(16)【前腔】香梦回,才褪红鸳被。重点檀唇胭脂腻,匆匆挽个抛

(17)家髻。这春愁怎替,那新词且记。(见介)老爷万福!(末)几日不见,益发标致了。这些诗篇赞(18)的不差。(又看,惊介)呀呀!张天如、夏彝仲这班大名公,都有题赠,下官也少不的和韵一首。(小旦送笔砚介。末把笔久吟介)做他不过,索性藏拙,聊写墨兰数笔,点缀素壁罢。(小旦)更妙。(末(19)看壁介)这是蓝田叔画的拳石。呀!就写兰于石旁,借他的衬贴也好。(画介)(20)【梧桐树】绫纹素壁辉,写出骚人致。嫩叶香苞,雨困烟痕醉。一拳宣石墨花碎,几点苍苔乱染砌。(远看介)也还将就得去。怎比(21)元人潇洒墨兰意,名姬恰好湘兰佩。注释:

(1)小旦:明清传奇脚色术语,主要扮演次要女性人物。靓妆:打扮艳丽。鸨妓:也称鸨母,开设妓院的女人。李贞丽:字淡如,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的义母,有豪侠气,与复社公子多有来往,尤与陈贞慧交善。剧中替李香君代嫁田仰。

(2) 【秋夜月】:暖红室本眉批曰:“何等旖旎。”

(3)长板桥:又称长桥,金陵四十景之一,坐落在夫子庙东侧石坝街一带。桥西是艺妓集中之旧院所在地,歌楼舞榭,人流如织。晚清以后,逐渐冷清了。

(4) “烟花妙部”二句:烟花,原指春天美丽的景色。风月,原指清风明月。后代指妓女、娼妇。妙部,原指以乐舞、戏曲为业的艺人。名班,原指有名的戏班,此处隐含魁首、翘楚之义。此两句为李贞丽自述家门。

(5)旧院:明朝时妓院的代称,也称“曲中”。余怀《板桥杂记》:“旧院,人称‘曲中’,前门对武定桥,后门在钞库街,妓家鳞次,比屋而居。”

(6)铅华未谢:指美貌犹存。铅华,原指古代妇女使用的化妆品,因化妆粉里添加了铅,起到增白效用。后借指女性的青春、美貌。

(7)假女:谓养女、义女,指李香君。(8)才陪玳瑁(dài mào)之筵:谓李香君陪客饮宴。玳瑁之筵,指佳肴美味的华贵筵席。玳瑁,似龟,其甲壳可作装饰品,也可入药。筵,原指坐具,由竹篾、蒲苇等材料编成的坐席,后泛指筵席。

(9)未入芙蓉之帐:谓李香君尚未接客。芙蓉之帐,原指卧室里用芙蓉花染就的丝织品制成的帐子,典出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